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范文(18篇)

字號:

    制定計劃可以讓我們有目標地前進,不再盲目地行動。在制定計劃時,要充分考慮時間和資源的限制,合理分配優(yōu)先級。掌握一些有效的計劃工具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制定計劃。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一
    1、98769是()位數,含有()個數級,最高位是()位,表示(),這個數再加上(),就是100000。
    2、106005000讀作:()。
    3、八千零四萬零四十寫作:(),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把它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是()。
    4、和100000相鄰的兩個數分別是()和()。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二
    一、看誰算的又快又準。(24分)。
    二、數一數,涂一涂,填一填。(18分)。
    1、三種圖形一共有個。
    2、個數最多,的個數最少,它們相差個。
    3、增加4個就和同樣多。
    三、下表是一(1)班學生喜歡看的.動畫片。(17分)。
    節(jié)目喜羊羊與灰太狼葫蘆娃藍貓。
    人數1079。
    (1)在下面的格子里涂色表示看各種動畫片的人數。
    (2)一共調查了()人,喜歡看()的人數最多,喜歡()的人數最少。
    (3)喜歡看《西游記》和《喜洋洋與灰太狼》的一共()人。
    四、根據下列算式的得數完成統(tǒng)計表。(涂一涂)(12分)。
    五、跳繩比賽。(15分)。
    姓名淘氣小明歡歡。
    成績9810095。
    名次。
    1、把他們名次排出來,填在表格里。
    2、最多的跳了()下。
    3、第一名比第五名多跳了()下。
    4、第五名再跳()下和第四名同樣多。
    六、解決問題。(14分)。
    1、車上原有乘客54人,到站后下去28人,又上來17人,現在車上有多少人?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三
    一、掌握“雙基”情況:
    在數學知識上已經掌握了兩步計算式題和有余數的除法,還有統(tǒng)計知識,并學會了辨認八個方位;掌握了萬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加、減法;還掌握了長度單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實際長度和簡單的換算以及實際測量,并能用以上這些相應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經過兩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簡單的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合理的問題,還能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是理解問題的能力,還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打得都比較扎實。
    二、學生的學習習慣:
    對數學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了獨立思考和與人溝通、協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學會了探究問題,樂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對一些動手操作,合作學習,實踐活動等學習內容尤為感興趣。學生書寫比較工整,作業(yè)基本能按時完成。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三個領域,八個單元。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混合運算”(乘加、乘減、除加、除減、加減混合以及兩步有括號式題)。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體會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減”及“先算括號里面的”運算順序,能根據這些運算順序計算有關問題,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第三單元“加與減”結合具體情境,探索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邊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養(yǎng)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范圍進行估計的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第四單元“乘與除”。主要學習(百以內)一位數乘、除兩位數的口算。結合具體情境,感受乘除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探索一位數乘、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多樣化,并能正確計算。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用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并能正確計算。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化,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5.第七單元“年、月、日”。主要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平年、閏年,能判斷平年和閏年。體會引入24時記時法的必要性,認識24時記時法。感受時間中的數學問題,培養(yǎng)時間觀念。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6.第八單元“認識小數”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感受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在這一單元里學生學會從多方位觀察立體圖形。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第五單元“周長”本單元主要學習周長的概念,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認識周長。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數學好玩。
    本冊教材在數學好玩中安排了“校園中的測量”“搭配中的學問”“時間與數學”三個專題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思想,鍛煉思維能力,積累思考經驗,開闊眼界。
    四、教學總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單元學習中,學生通過“數一數”、“分一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體會乘法與除法的意義。
    2.學習習近平面圖形的周長,會進行周長的計算。
    (二)、實踐能力培養(yǎng)。
    1.觀察物體,引導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
    2.結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
    3.經歷對生活中某些現象進行推理、判斷的過程,能對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按一定的方法進行邏輯推理、判斷其結果。
    (三)、情感與態(tài)度。
    1、讓學生在觀察和操作的學習活動中,能夠感受到思考的`條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師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讓他們在感受到樂趣之外,應具備必要的學習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guī)律。
    4、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數學學習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yōu)輔差工作,特別是后進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六、課時安排。
    一、混合運算6課時。
    二、觀察物體3課時。
    三、加與減8課時。
    四、乘與除6課時。
    整理與復習2課時。
    五、周長5課時。
    六、乘法13課時。
    七、年、月、日5課時。
    數學好玩3課時。
    八、認識小數8課時。
    總復習4課時。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四
    1.我每天早上__________開始上課,中午__________放學。
    2.幫我找朋友。
    9時半2時4時7時半快3時了。
    3.畫表針。
    1時3時半5時。
    二、先想后填。
    現在是時,現在是()時現在是()時。
    過1小時后是()。過1小時后是()。過1小時后是()。
    三、解決問題。
    (1)小明生病了,小明現在吃藥是幾時?
    (2)醫(yī)生告訴他每6小時吃一次藥,今天他第二次吃藥應該是什么時候?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五
    1、每相鄰兩個數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2、一個數字所在的數位不同,表示數的大小也不同。()。
    3、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億位、十億位……都叫做計數單位。()。
    4、一個數的最高位是千億位,而且每一位上的數都是9,那么這個數就是最大的自然數。()。
    5、最小的六位數比最大的五位數少一。()。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六
    本單元《認識鐘表》的內容有認識鐘表、認識整時(鐘表和電子表)、認識半時(鐘表和電子表)。《認識鐘表》屬于準備性b,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如二年級的時、分、秒,三年胡學習的24時計時法做了鋪墊。
    本單元的編排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提供了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
    第二、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通過學習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
    第三、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媽展學生的九感和符號感。
    數感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能用多種方法表示數。
    (2)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
    (3)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
    (4)能估計運算結果。
    符號感主要表現在以下二個方面:
    (1)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
    (2)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變化規(guī)律。第四特點: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的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學會數學思考。
    第五個特點: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
    1、初步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會看、會寫鐘表和電子表上整時和半時的時刻。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過程性目標。
    1、通過撥表、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重點。
    1、認識鐘表,區(qū)別鐘表上的時針和分針。
    2、會看、會寫整時、半時。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難點。
    半時的認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認識鐘表(整時)…………………1課時。
    認識半點…………………………1課時。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七
    3.求未知數x。
    x–1085=352356–x=56x+99=200146+x=368。
    4.下面各題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
    5.列式計算。
    (1)416比一個數多241,求這個數?
    (2)哪個數與98的和是136?
    (3)76與9的積加上165,和是多少?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八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統(tǒng)計圖(一格代表五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tǒng)計表,能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并解答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tài)度。
    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九
    2、(共25分每空2分,制圖15分)四年級二班的同學參加課外活動小組的情況如下:美術組6人,書法組8人,棋類組16人,科技組10人,合唱組12人。請你解答以上問題。根據上面的數據制成條形統(tǒng)計圖,并回答問題。
    (1)縱軸上一個小格代表人,參加()的'人數最少,是()人。
    (2)參加科技組的人數比參加書法組的人數多()人?
    (3)棋類活動組人數是書法組人數的()倍?
    3、經對某實驗小學的學生進行一次雙休日活動的調查,根據下面統(tǒng)計表,完成下列統(tǒng)計圖。(15分)。
    項目作業(yè)看書讀報看電視鍛煉身體參加特長班。
    人數110801206090。
    4、根據表中的數據完成統(tǒng)計圖并回答問題。(共20分統(tǒng)計圖15分,回答5分)。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十
    一.填一填。(每小題2分,共16分)。
    1、今有雞兔共35只,腳共有94只,雞()只,兔()只。
    2、有龜和鶴共30只,龜的腿和鶴的腿共有82條。龜()只、鶴()只。
    3、停車場有三輪車和小轎車共7輛,總共有25個輪子。三輪車有()輛,小轎車有()輛。
    4、2元和5元的`人民幣共9張,合計33元。2元有()張,5元有()張。
    5、28名師生去公園劃船,恰好坐滿了大、小船共5只。大船每只坐6人,小船每只坐4人,租了()只小船和租了()只大船。
    6、松鼠媽媽采松子,晴天每天采20個,雨天每天可采12個,它一連采了112個,平均每天采14個,這幾天中有()天是雨天。
    7、一個工人要將63個零件裝進兩種盒子里,每只大盒子裝12個零件,每只小盒子裝5個零件,需要準備4個大盒子和()個小盒子才能把這些零件裝下去。
    8、口袋里有1個黃球、2個白球、3個綠球和4個紅球,這些球的大小相同,從中任意摸一個球,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是(),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摸到綠球的可能性是(),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選一選。(每小題2分,共12分)。
    1.學校買回4個籃球和5個排球一共用185元,一個籃球比一個排球貴8元,籃球的單價是()元。
    a、17b、20c、25。
    2.鋼筆每支12元,圓珠筆每支7元,共買了6支,用了52元,鋼筆買了()支。
    a、5b、4c、2。
    3.兩個大人帶幾個小孩去公園游玩,大人門票每人5元,小孩門票每人3元,買門票一共花了22元,則這兩個大人帶了()個小孩。
    a、3b、4c、5。
    4.甲級鉛筆5角錢一枝,乙級鉛筆7角錢一枝,用7.5元可買這兩種鉛筆各()枝。
    a、8,5b、9,7c、8,7。
    5.面粉每千克5元,大米每千克3元。王叔買面粉和大米共150千克,共付人民幣650元,面粉買()千克。
    a、50b、100c、150。
    a、34元b、42元c、56元。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十一
    實驗教育家瓶子繩子代表茶杯危險順利如實不假思索激動獲得系鞋帶咱倆堵住給予試探。
    心意祝福甜蜜擔心寬裕前夕提醒興高采烈暗示猜測立即卡片盼望顯然擁抱仁愛同情體貼。
    買賣糖果好漢調皮草坪當然算數喜歡隨便禮物告別相信。
    二、課文掌握。
    1.《掌聲》一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tài)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告訴我們要學會鼓勵、理解、關愛他人好習慣。
    2.《掌聲》一文中共響起了兩次掌聲,第一次是對英子關愛鼓勵的掌聲,第二次是對英子關愛贊美的掌聲。從中可以看出同學們之間友好關愛是真情。(同學們給予英子的鼓勵和關愛。)。
    3.《一次成功的實驗》文中的實驗是一次逃生的實驗。從這篇文章得到的啟示是:做事要善于與他人配合、相互合作,遇到危險還要有先人后己的好品質。(小女孩有舍己為人的精神,遇到危險沉著、冷靜,同時三位同學團結協作。)。
    4.------女孩不假思索的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不假思索的意思是:沒有經過思考的意思。不假思索和小女孩說的話表明下女孩是個,先人后己,舍己為人的好女孩。
    5.《給予樹》一文寫的是在圣誕節(jié)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贊揚了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的好品質。我們也要像金吉婭那樣有一顆無私的同情、仁愛、善良的美好心靈。
    6.《好漢查理》講了自稱好漢的調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幫助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的故事。文章告訴了我們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理解、尊重這種關愛的重要性。我們要養(yǎng)成與他人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好習慣。
    7.我的發(fā)現:
    圓溜溜胖乎乎紅撲撲水汪汪笑呵呵樂陶陶喜滋滋笑哈哈。
    靜悄悄霧沉沉雨蒙蒙雪皚皚綠油油黑糊糊白花花黃澄澄。
    8.讀讀背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9.讀讀記記:
    風餐露宿沒精打采五洲四海日夜兼程沉默不語舉世聞名。
    滿載而歸目不轉睛高樓大廈如愿以償恍然大悟應有盡有。
    10.課文填空。
    1.英子給我來信說:“我_________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并沒有_________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__________________,使我__________________微笑著面對生活?!?BR>    這說明“掌聲”對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緊緊地_________著金吉婭。這個圣誕節(jié),她_________送給我們棒棒糖,_________送給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及一個陌生女孩__________________的笑臉。陌生的反義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_________往外_________,結果_________都_________在瓶口,一個也拉不出來。今天,我的實驗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十二
    認識各種鋼筆、毛筆,懂得鋼筆、毛筆的執(zhí)筆方法和注意事項,養(yǎng)成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初步了解“文房四寶”的有關知識,懂得毛筆字的性款,培養(yǎng)正確使用、愛護毛筆和注意整潔的良好習慣。
    第一單元。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會背誦相關課文。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詞,想象文中的畫面,理解課文內容。
    3、寫作時能按要求,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見的、想到的寫下來。
    第二單元。
    1、學會本單元的生字詞,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相關詞語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會背誦有關段落。
    3、完成習作,給自己畫一張像,然后寫一篇作文。
    第三單元。
    1、會讀、會背誦課文,要求復述。
    2、課文會復述,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其中的道理。
    3、學會生字新詞,會按要求完成習作。
    4、學習成語、人很聯系鋼筆字、毛筆字。
    第四單元。
    1、學會、理解生字新詞,讀懂課文,了解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來歷,懂得堅持不懈、刻苦努力,終會成功的道理。
    2、按要求完成作文。
    3、積累成語,通過口語交際鍛煉口語能力。
    第五單元。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想象大自然的美麗,祖國的美麗。
    2、按要求認真習作,認真練習鋼筆字、毛筆字。
    3、積累成語,口語訓練。
    1、學習生字詞,憑借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鼓勵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2、調動寫做興趣,能交好介紹自己的文具。
    第七單元。
    1、掌握生字新詞,通過朗讀、感悟,學習偉人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懂得關心、幫助他人,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發(fā)揮想象力編寫一個童話故事。
    3、積累成語,加強口語訓練。
    1、學習生字、新詞,會用相關詞語造句。
    2、類界課文內容,感悟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3、初步懂得什么叫研究報告,學會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教學措施。
    1、以教材為基礎,十分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認真扎實抓好學生關于鋼筆字、毛筆字的書寫,繼續(xù)指導學生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
    2、重視對學生認真讀書的指導,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想方設法引導、幫助學生實實在在地讀好、讀懂、列界課文。教學中正確處理“讀”與“講”的關系,各種教學輔助手段要切實為教學服務。
    3、重視閱讀與習作的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系,打開學生習作起步階段的基礎。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十三
    1、知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步養(yǎng)成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1、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會進行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改寫。
    2、面積單位間進率的推導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師:每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師板書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師:每相鄰兩個常用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下面我們就來動手動腦研究一下.
    (師邊說邊板書課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推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師:課件出示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誰來說說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如果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用平方厘米做單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請同學們拿出你手中的學具,開動腦筋,四人一小組動手操作一下。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小組匯報操作結果。
    生1:我們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在這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橫排每排擺10個,豎排每排擺10個,一共可以擺100個,所以這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平方厘米做單位是100平方厘米。
    (教師出示一面畫有100個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的正方形。)。
    生2:我們是用直尺去量。
    師:還有想法嗎?
    生3:我是直接把1分米換算成10厘米,那么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師:總結并板書: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學生齊讀。
    2、知識遷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師:仿照剛才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嗎?小組在一起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師巡視,生匯報。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因為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
    (板書)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學生讀。
    師領讀生跟讀(正讀反讀這三個關系式)。
    3、根據進率,進行換算。
    師:應用這些關系,你能推算出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嗎?你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就是2個100平方厘米,也就是200平方厘米)。
    1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呢?
    反過來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2400平方分米=()平方米?你能學著老師的樣子舉幾個例子嗎?(生舉例)。
    三、深化新知,鞏固練習。
    (一)、火眼金睛(下列說法對嗎?)。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每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我們學校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平方米,合5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0平方厘米()。
    (二)、神機妙算(你能很快說出答案嗎?)。
    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3平方米=()平方分米。
    10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8平方米=()平方厘米。
    (三)、大顯身手。
    四、回顧整理、總結生成。
    1、回顧一下我們今天所學內容,并把例題補充完整。
    2、誰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獲呢?(生暢所欲言。)。
    3、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共同解決。
    五、布置作業(yè)。
    1、83頁做一做。
    2、練習二十第四題。
    六、拓展延伸。
    (智力闖關)。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十四
    二、課文掌握。
    1.《掌聲》一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tài)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告訴我們要學會鼓勵、理解、關愛他人好習慣。
    2.《掌聲》一文中共響起了兩次掌聲,第一次是對英子關愛鼓勵的掌聲,第二次是對英子關愛贊美的掌聲。從中可以看出同學們之間友好關愛是真情。(同學們給予英子的鼓勵和關愛。)。
    3.《一次成功的實驗》文中的實驗是一次逃生的實驗。從這篇文章得到的啟示是:做事要善于與他人配合、相互合作,遇到危險還要有先人后己的好品質。(小女孩有舍己為人的精神,遇到危險沉著、冷靜,同時三位同學團結協作。)。
    4.------女孩不假思索的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辈患偎妓鞯囊馑际牵簺]有經過思考的意思。不假思索和小女孩說的話表明下女孩是個,先人后己,舍己為人的好女孩。
    5.《給予樹》一文寫的是在圣誕節(jié)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贊揚了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的好品質。我們也要像金吉婭那樣有一顆無私的同情、仁愛、善良的美好心靈。
    6.《好漢查理》講了自稱好漢的調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幫助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的故事。文章告訴了我們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理解、尊重這種關愛的重要性。我們要養(yǎng)成與他人相互信任、理解、尊重的好習慣。
    7.我的發(fā)現:
    圓溜溜胖乎乎紅撲撲水汪汪笑呵呵樂陶陶喜滋滋笑哈哈。
    靜悄悄霧沉沉雨蒙蒙雪皚皚綠油油黑糊糊白花花黃澄澄。
    8.讀讀背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9.讀讀記記:
    風餐露宿沒精打采五洲四海日夜兼程沉默不語舉世聞名。
    滿載而歸目不轉睛高樓大廈如愿以償恍然大悟應有盡有。
    10.課文填空。
    1.英子給我來信說:“我_________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并沒有_________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__________________,使我__________________微笑著面對生活?!?BR>    這說明“掌聲”對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緊緊地_________著金吉婭。這個圣誕節(jié),她_________送給我們棒棒糖,_________送給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及一個陌生女孩__________________的笑臉。陌生的反義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_________往外_________,結果_________都_________在瓶口,一個也拉不出來。今天,我的實驗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十五
    一、讀拼音寫詞語。
    二、把詞語補充完整。
    不(??)不(??)?(??)蛇(??)足???無(??)無(??)。
    三、選字填空。
    漂?飄?穩(wěn)?隱。
    (??)揚??(??)舞??(??)浮?(??)居。
    (??)泊??(??)定??(??)藏??安(??)。
    沉(??)??(??)約??(??)當??(??)動。
    四、把不是同類的一個詞畫掉。
    1.炎熱?寒冷?天氣?清涼?酷熱。
    2.顏色?紅色?黃色?天藍?白色。
    3.司機?演員?醫(yī)生?鄰居?教師。
    4.一休?花仙子?大臉貓?大頭兒子?動畫人物。
    五、讀句子,把括號中用錯的字畫掉。
    1.他明明知道,那個(零鈴)鐺只要用手一碰,就會?。汊彛┒。汊彛┑仨懫饋?,就會被人發(fā)覺。
    2.走到(盡近)處,我才看清那花開得十分異樣,粉中透紅的花(辨瓣)上還滾動著露珠。
    六、仿照例子,寫句子。
    1.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只大雁就能掉下來。
    2.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了下來。
    七、修改下面的?
    四、1.天氣2.顏色?3.鄰居?4.動畫人物。
    五、1.零?鈴?鈴?2.盡?辨。
    六、1.只要他答應,我們就開始行動。2.一翻開相冊,就想起我的好朋友姜秋宇來。
    七、1.把“語文”和“我”調換?2.在前面加上“郵遞員”或“他”一類的.詞。
    八、1.扌八摘??2.竟然,驚奇,艱難?3.小杏樹的成長?4.不管什么困難都阻擋不了杏樹的希望和堅定的信念。?5.掐尖?斧砍?鋸杈等多種原因?6.靠希望和信念。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十六
    一、讀拼音,寫漢字。
    二、寫出下面字的部首。
    碰――?雁――?盜――?愉――。
    三、理解畫線字的意思,再連起來想想詞語的意思。
    守株待兔。
    “株”是_____意思。
    “待”是_______意思。
    守株待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四、把下面的成語補充完整。
    五、根據所給的句子,在句后填上課題和誰說的。
    1.“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只大雁就會掉下來?!薄???》(??)。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十七
    一、讀拼音寫詞語。
    二、把詞語補充完整。
    ()耳()鈴守()()兔()弓()鳥。
    不()不()()蛇()足無()無()。
    三、選字填空。
    漂飄穩(wěn)隱。
    ()揚()舞()?。ǎ┚?。
    ()泊()定()藏安()。
    沉()()約()當()動。
    四、把不是同類的一個詞畫掉。
    1.炎熱寒冷天氣清涼酷熱。
    2.顏色紅色黃色天藍白色。
    3.司機演員醫(yī)生鄰居教師。
    4.一休花仙子大臉貓大頭兒子動畫人物。
    五、讀句子,把括號中用錯的字畫掉。
    1.他明明知道,那個(零鈴)鐺只要用手一碰,就會丁(零鈴)?。汊彛┑仨懫饋?,就會被人發(fā)覺。
    2.走到(盡近)處,我才看清那花開得十分異樣,粉中透紅的花(辨瓣)上還滾動著露珠。
    六、仿照例子,寫句子。
    1.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只大雁就能掉下來。
    2.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了下來。
    七、修改下面的?
    四、1.天氣2.顏色3.鄰居4.動畫人物。
    五、1.零鈴鈴2.盡辨。
    六、1.只要他答應,我們就開始行動。2.一翻開相冊,就想起我的好朋友姜秋宇來。
    七、1.把“語文”和“我”調換2.在前面加上“郵遞員”或“他”一類的.詞。
    八、1.扌八摘2.竟然,驚奇,艱難3.小杏樹的成長4.不管什么困難都阻擋不了杏樹的希望和堅定的信念。5.掐尖斧砍鋸杈等多種原因6.靠希望和信念。
    小學數學三年級第八單元可能性教學計劃篇十八
    我班學生70人,男人,女人,班額大,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有一部分學生自我控制能力還較差,上課不專心聽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方面除了重視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注意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差生平時受到教師的關注少一些,而教師的批評正是一種關注,潛意識想得到教師的關注,所以不認真聽講。教師平時要多關注這些學生,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使他們與整個班級融為一體。
    (一)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熟練的進行相關的口算,會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以及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理解積變化的規(guī)律以及商不變的性質。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意識。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知道24時計時法。
    4、結合現實生活,通過具體觀察活動,了解從不同方位觀察同一組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形狀和相對位置。認識線段、射線和直線,了解平面內兩條直線平行與相交的位置關系,會用三角尺和直尺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點到直線的垂線段最短”,理解兩點間的距離和點到直線的距離。發(fā)展學生的觀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5、結合實例,進一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經過。
    (二)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在他人的指導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fā)現錯誤并及時改正,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五冊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應用、統(tǒng)計與概率。數與代數:萬以上數的認識,年月日,小數的初步認識,計算器,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空間與圖形:觀察物體,平行與相交實踐與綜合運用:影響秋千單位時間內擺動次數的因素,紙與我們的生活。統(tǒng)計與概率: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些內容是教學重點?!翱臻g與圖形”的內容比較抽象,是教學難點。
    1、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和處理教材。教學選取的素材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新穎有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教學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圖”,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創(chuàng)設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體驗,把主動權放給學生。
    3、盡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對口算和計算的興趣,提高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
    4、應用題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過程,準確的把握數量關系,逐步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數學學具,重視學生操作,讓學生積極的動手、動腦、動口。
    6、作業(yè)布置力求少而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qū)別對待。作業(yè)批改要及時,并努力做好批改記錄,以便進行有的放矢的反饋和矯正。
    7、對后進生要多給與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激發(fā)其上進心。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使后進生樂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多讀書,多查閱資料,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多聽課,多評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本學期教學時間16周4節(jié)數學課64節(jié)。
    一采訪果蔬會——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二)……8課時。
    二熱鬧的民俗——對稱………………2課時。
    三美麗的街景——兩位數乘兩位數…………10課時。
    期中復習評價…………4課時。
    四我家買新房子啦——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10課時。
    實踐活動——點擊雙休日…………1課時。
    五走進天文館——年、月、日家居中的學問………5課時。
    六家居中的學問——小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七小教練——統(tǒng)計……………………3課時。
    實踐活動——飲水情況調查………………1課時。
    回顧整理——總復習………………5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