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簽訂合同,可以明確各方之間的權責關系,避免糾紛和誤解的發(fā)生。合同的格式和結構應當符合法律規(guī)定和行業(yè)慣例。下列為您提供了一些常見合同的模板示例,您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靈活運用。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一
上訴人:xxx,男,漢族,19xx年6月12日生,xx市人,住xx省xx縣xx鎮(zhèn)xx社居委小區(qū)。電話:
被上訴人:xx省xx安裝有限公司電話:
法定代表人:xx總經(jīng)理。
地址:xx縣xx鎮(zhèn)xx東路。
上訴人因不服xx省xx縣人民法院(xxx)xx民一初字第xx號民事裁定,認為該裁定明顯錯誤,特提出上訴。
上訴請求:
1、依法撤銷xx縣人民法院(xxx)肥東民一初字第xxx號民事裁定。
2、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
上訴理由:
一、一審無視本案不屬于勞動合同法律關系的事實致使裁定錯誤。
本案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簽訂的《聘用合同書》明顯不符合構成勞動合同法律關系的特征及其要素,勞動合同法律關系由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個要素構成。其中勞動合同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勞動合同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所指向的事物,主要指的是勞動行為。
本案中,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合同中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事務與勞動行為無關,所涉內容指向的全部是關于上訴人一級注冊建造師證書的使用范圍的約定及雙方對該證書的權利義務。另外,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聘用合同》中約定從事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專業(yè))的咨詢工作,其并不受公司制度的約束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上訴人的人身、人格并不受公司的支配,二者之間并不存在隸屬性。其次,上訴人在從事咨詢工作期間,不參加被上訴人的考勤管理,且被上訴人也沒有為上訴人繳納任何社會保險費用。雙方的約定并未涉及國家在勞動關系中強制規(guī)定的最低工資、工作時間、休息制度、工傷保險等內容,其締結的法律關系并沒有受到任何的國家意志干預,雙方僅僅是對一級注冊建造師證書的使用范圍進行了約定??梢姡显V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關系不具有以國家意志為主導、當事人意志為主體的屬性。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并不符合勞動法律關系的基本特征,二者之間并沒有形成勞動關系。一審在事實認定上出現(xiàn)了明顯錯誤。
二、一審裁定一旦生效將導致上訴人無法通過正當司法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錯誤結果。
一審審理認定本案為勞動爭議,未經(jīng)仲裁前置程序,依法駁回,實質上還是在認定事實上出現(xiàn)的錯誤從而導致適用法律錯誤,一旦裁定生效,必然會導致上訴人維權無門的窘境,本案并不屬于勞動爭議糾紛,不在勞動仲裁范圍,當然也就無法尋求仲裁維權。
懇請二審法院依法裁決,以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xx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二
原告(被上訴人):瓊海萬泉河黃酒實業(yè)有限公司。
被告(上訴人):符祝浪,男,1963年2月生,漢族,瓊海市人。
審級:再審。
審判機關和審判組織。
一審法院:瓊海市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陳大經(jīng);審判員:黃良海、王春映。
二審法院: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黃守冠;審判員:陳海燕;代理審判員:蔡大武。
二審再審法院: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陳文和;代理審判員:韓少冰、韓柏定。
再審終審法院: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盧芒;代理審判員:程小平、張紅菊。
審結時間。
一審審結時間:7月28日。
二審審結時間:1910月5日。
二審再審審結時間:8月10日。
再審終審審結時間:4月20日。
一審訴辯主張。
原告黃酒公司訴稱:符祝浪在合同簽訂后交付人民幣30萬元給黃酒公司,余下的30萬元以按揭貸款方式給黃酒公司。同年4月10日,黃酒公司將房屋交付給符祝浪管理使用,符將該房屋使用。同年10月4日,黃酒公司辦好符祝浪的房屋產(chǎn)權證。同年11月4日,符祝浪夫婦同黃酒公司一道申請辦理銀行按揭貸款合同手續(xù)。由于國家政策的原因,建行貸款及申請未獲批準,按揭貸款無法辦妥,符祝浪所拖欠的購房款30萬元未能支付,經(jīng)原告多次索付未果。原告要求被告付清房款30萬元及利息2萬元、逾期付款滯納金和訴訟費。
一審事實和證據(jù)。
本案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瓊海萬泉河黃酒實業(yè)有限公司與被告符祝浪于3月9日簽訂《代理興建房屋合同書》一份。約定的主要內容有:1、房屋建筑面積272平方米,價值人民幣60萬元;2、符祝浪須在4月10日前交款人民幣30萬元,余下的30萬元以按揭貸款方式付給黃酒公司,但原告必須在交房后一個月將房屋產(chǎn)權證交被告,由被告符祝浪用此房產(chǎn)證等作為抵押物,向建行貸款,原告協(xié)助辦理。3、房屋移交時所應辦理的產(chǎn)權契證等手續(xù)費用由黃酒公司負責承擔。4、符祝浪交齊按揭手續(xù),超過30天后,黃酒公司應無條件將房屋交給符祝浪。同年4月10日,黃酒公司將房屋交付給符祝浪管理使用,符將該房屋使用。同年10月4日,黃酒公司辦好符祝浪的房屋產(chǎn)權證。同年11月4日,符祝浪夫婦同黃酒公司一道申請辦理銀行按揭貸款合同手續(xù)。由于國家政策的原因,建行貸款及申請未獲批準,按揭貸款此事無法辦妥。符祝浪所拖欠的購房款30萬元未能支付。經(jīng)原告多次索付未果。
以是事實,有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法庭質證的有關材料證實,足以認定。
一審判案理由。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瓊海萬泉河黃酒實業(yè)有限公司與被告符祝浪于193月9日所簽訂的.代理興建房屋的合同,名為建筑工程合同,實為房屋買賣合同,是無效的合同,按無效合同的規(guī)定處理,雙方所取得的財物應互相返還,根據(jù)雙方的責任的大小,承擔各自相應的責任。但是原告與被告的購房糾紛,被告所取得原告的房屋所有權證辦理至被告符祝浪的名下,雙方也并沒有要求互相返還該房屋的要求,所以被告尚欠原告的購房款30萬元應還本付息(利息從年7月1日起至還清之日止按中國建設銀行同期建房貸款利息率計付利息)。
一審定案結論。
依照《民法通則》第四條、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1、雙方簽訂的代理興建房屋合同是無效的。
2、被告符祝浪應在本判決書生效后十天內給付原告欠購房款30萬元及1996年7月1日起至判決還清之日止的欠款利息(按中國建設銀行同期建房貸款利息率計算),逾期未給付,則處雙倍利息計付。
3、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7610元,由被告負擔,原告預付的不予退還,由被告償付原告。
[1][2][3][4]。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三
鹿城區(qū)人民法院:
答辯人:黃香珍,女,1962年12月7日出生,漢族,身份證號330302621207362,住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qū)龍泉巷10弄9幢201室,聯(lián)系電話0577-88500367。
管理和經(jīng)營的房屋可以依法出租。而且根據(jù)合同法的意思自治原則,所以可知,答辯人黃香珍與陳意澤之間的租賃協(xié)議是有效的,他們屬于租賃合同關系。因此,答辯人對原告的訴訟請求完全不接受,現(xiàn)提出依法處理本案的主張:答辯人與被告陳意澤之間只存在店面租賃合同關系,因此不需要為被告的經(jīng)營行為承擔責任,其次,答辯人與被答辯人之間沒有利害關系,不具有被告主體資格,請求法院駁回被答辯人林永疇對答辯人黃香珍的起訴,望法院裁判時予以考慮。
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
1.租賃協(xié)議書,證明答辯人與陳意澤之間是店面租賃合同關系。
2.被租賃的房屋照片,證明房屋的實際情況。
3.司法鑒定機關出具的鑒定書,用于證明被答辯人所提供的收據(jù)中的簽字并非黃香珍所簽。
此致
鹿城區(qū)人民法院。
答辯人:黃香珍。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七日。
附項:
(l)本答辯狀副本x份。
(2)證物或書證xx(名稱)x件。
次承租人對租賃物造成的損失由承租人賠償,法律未規(guī)定出租人與次承租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出租人與次承租人之間不可能存在權利義務關系。
4、房屋轉租不是房屋租賃權的轉讓。租賃權轉讓是指承租人將租賃權轉讓給第三人,承租人退出租賃關系,而租賃關系存在于受讓人與出租人之間。而在房屋轉租中,承租人不退出租賃關系,而租賃關系存在于受讓人與出租人之間。而在房屋轉租中,承租人不退出租賃關系,仍然承擔租賃合同的權利義務,轉租與租賃權轉讓在法律性質上是不同的。
第十四條營業(yè)執(zhí)照及其副本和臨時營業(yè)執(zhí)照不得轉借、出賣、出租、涂改、偽造。
對個體工商戶轉借、出賣、出租、涂改營業(yè)執(zhí)照及其副本和臨時營業(yè)執(zhí)照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應吊銷其營業(yè)執(zhí)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yè)執(zhí)照。
個體工商戶違反本條例第七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十九條的規(guī)定,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jù)不同情況分別給予下列處罰: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非法所得;
(四)責令停止營業(yè);
(五)扣繳或者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以上處罰,可以并處。
違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有關規(guī)定處罰;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合伙債務。
《民法通則》第三十五條合伙的債務,由合伙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xié)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chǎn)承擔清償責任。
合伙人對合伙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償還合伙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shù)額的合伙人,有權向其他合伙人追償。
第五十二條企業(yè)之間或者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之間聯(lián)營,共同經(jīng)營、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聯(lián)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xié)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經(jīng)營管理的財產(chǎn)承擔民事責任。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協(xié)議的約定負連帶責任的,承擔連帶責任。
《民通意見》47.全體合伙人對合伙經(jīng)營的虧損額,對外應當負連帶責任;對內則應按照協(xié)議約定的債務承擔比例或者出資比例分擔;協(xié)議未規(guī)定債務承擔比例或者出資比例的,可以按照約定的或者實際盈余分配比例承擔。但是對造成合伙經(jīng)營虧損有過錯的合伙人,應當根據(jù)其過錯程度相應的多承擔責任。
48.只提供技術性勞務不提供資金、實物的合伙人,對于合伙經(jīng)營的虧損額,對外也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對內則應按照協(xié)議約定的債務承擔比例或者技術性勞務折抵的出資比例承擔;協(xié)議未規(guī)定債務承擔比例或者出資比例的,可以按照約定的或者合伙人實際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擔;沒有盈余分配比例的,按照其余合伙人平均投資比例承擔。
53.合伙經(jīng)營期間發(fā)生虧損,合伙人退出合伙時未按約定分擔或者未合理分擔合伙債務的,退伙人對原合伙的債務,應當承擔清償責任;退伙人已分擔合伙債務的,對其參加合伙期間的全部債務仍負連帶責任。
《合伙企業(yè)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合伙企業(yè),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各合伙人訂立合伙協(xié)議,共同出資、合伙經(jīng)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并對合伙企業(yè)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
第四十五條入伙的新合伙人與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權利,承擔同等責任。入伙協(xié)議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入伙的新合伙人對入伙前合伙企業(yè)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五十四條退伙人對其退伙前已發(fā)生的合伙企業(yè)債務,與其他合伙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六十三條合伙企業(yè)解散后,原合伙人對合伙企業(yè)存續(xù)期間的債務仍應承擔連帶責任,但債權人在五年內未向債務人提出償債請求的,該責任消滅。
《律師法》第十八條律師可以設立合伙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對該律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和連帶責任。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不得轉借、出賣、出租,違反規(guī)定將沒收其非法所得,并處5000元以下罰款。個體工商戶改變字號名稱、經(jīng)營者住所、組成形式、經(jīng)營范圍、方式、場所等項內容應當向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未經(jīng)批準,不得擅自改變。個人經(jīng)營的個體工商戶改變經(jīng)營者時,應當重新申請登記。新的經(jīng)營者想要延用原執(zhí)照上的字號名稱,必須等原執(zhí)照注銷滿一年后方可提起申請。想要盤店創(chuàng)業(yè)市民,一定要先到工商部門詢問清楚,以免在交易中受騙。
/05zjnews/system//03/31/。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四
答辯人與被答辯人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答辯人針對被答辯人的訴訟請求及事由,提出如下答辯意見:
一、xxxx年4月1x日雙方簽訂的“房地產(chǎn)買賣協(xié)議”,屬于無效合同。
現(xiàn)行合同法第52條明確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F(xiàn)行城市房地產(chǎn)管理法第3x條規(guī)定,“下列房地產(chǎn),不得轉讓:(六)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強制性規(guī)定是和任意性規(guī)定相對的,“未取得權屬證書的房地產(chǎn)不得轉讓”,很顯然這屬于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而不是任意性規(guī)定。
從本案涉及的事實來看,答辯人與被答辯人的確于xxxx年4月1x日簽訂了一份“房地產(chǎn)買賣協(xié)議”,但簽訂該協(xié)議時,答辯人并未取得本案所涉及之魯能領寓1號樓14x3室之權屬證書(答辯人于xxx1年x月1x日取得該房屋權屬證書)。根據(jù)上述所列及之法律條款分析,該協(xié)議因違反城市房地產(chǎn)管理法第3x條之強制性規(guī)定,而導致無效。
二、無效合同后的處理原則為:當事人相互返還因合同取得的財產(chǎn),而不是繼續(xù)履行合同。
現(xiàn)行合同法第5x條明確約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
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根據(jù)本條款之規(guī)定,答辯人與被答辯人所涉爭房屋,合法的處理方式為:被答辯人將涉爭房屋即刻交還答辯人,答辯人將被答辯人已支付的房款退還給被答辯人。
事實上,當答辯人意識到雙方簽訂的“房地產(chǎn)買賣協(xié)議”因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而無效后,本著人人都應該做一名公民的原則,答辯人委托青島所張三律師于xxxx年5月1日給被答辯人發(fā)送了“律師函”。該律師函中敘明,當事人確認合同無效,請被答辯人于xxxx年5月3日前提供合法帳號以便答辯人返還其已付房款,被答辯人應從接到“律師函”后15日內將該房屋返還答辯人。
被答辯人接到此律師函后,竟至國家法律于不顧,完全置之不理。對于被答辯人非法占用答辯人房屋的行為,答辯人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三、在堅持上述答辯意見的基礎上,答辯人認為被答辯人的訴請,于法無據(jù)。
被答辯人在起訴狀中訴稱,要求答辯人按照原協(xié)議之約定履行過戶手續(xù)。從上述分析看,原協(xié)議已因違法法律之強制性規(guī)定而導致無效。被答辯人要求雙方繼續(xù)履行合同一份,是非常荒謬的,也不應得到法律的支持。
綜上所述,答辯人認為,被答辯人之訴請因于法無據(jù)而不應得到法律支持。請貴院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維護法律之神圣權威,駁回答辯人的訴訟請求。
此致
青島市市南區(qū)人民法院。
答辯人:張三。
xxx2年1月13日。
附件:
1、青房市地權字第xx1號房產(chǎn)證復印件一份。
2、律師函復印件一份。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五
上訴人鐘某,男,漢族,1986年10月15日出生,住銅陵縣斗門村八組13號。。
被上訴人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上訴人因不服一審民事判決書,特依法提起上訴。
上訴請求:1、依法撤銷一審民事判決書;2、依法確認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的勞動關系;3、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事實與理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
一審判決認為“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將油漆工程分包給包工頭胡某,胡某招用原告鐘某從事油漆工作,鐘某的考勤及工資均由胡某負責,其性質上應屬于胡某雇傭”。一審判決如此認為顯然認定事實錯誤,難道沒有承包工程資質條件的包工頭胡某可以承包工程嗎?那《建筑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建筑工程總承包單位可以將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發(fā)包給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分包單位;但是,除總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分包外,必須經(jīng)建設單位認可。施工總承包的,建筑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總承包單位自行完成?!焙偷谌睢敖箍偝邪鼏挝粚⒐こ谭职o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必M不要進行修改嗎?一審判決通過“肯定包工頭可以承接工程,有權招工并確認包工頭為用工主體”并以人民法院的判決書的`形式肯定了包工頭承包工程的合法性,這顯然與事實不符。
本案從表面上看,胡某從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承接了工程,招用了鐘某,鐘某的工資和考勤均由胡某負責,但實質上胡某與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間應當為內部承包關系,是建筑企業(yè)提供企業(yè)管理效率而實行的一種工作方式。對勞動者而言,對第三人而,胡某的一切行為均代表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胡某招用工人是代理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招用,胡某給工人發(fā)的工資是從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領取后代表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發(fā)給工人的,其所承接的工程是新世紀的工程而不是胡某個人的工程,鐘某等工人完成的油漆工程質量由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對業(yè)主負責而非由胡某負責。因此從實質上來說,“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將油漆工程分包(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內部承包)給包工頭胡某,胡某招用原告鐘某從事油漆工作,鐘某的考勤及工資均由胡某負責,其性質上應屬于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雇傭”。
一審判決依據(jù)《勞動法》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本案,適用法律錯誤。
《勞動法》第十六條只是對勞動合同的定義以及確認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于本案要求確認勞動關系風馬牛不相及。
確認勞動關系首先應當確定用工主體,其次確定原告是否為勞動法上之勞動者,最后確定用工主體與勞動者之間是否為勞動關系。
根據(jù)5月25日勞動與社會保障部作出的《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12號)第四條中非常明確而具體的規(guī)定:“建筑施工、礦山企業(yè)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yè)務)或經(jīng)營權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本案中的建筑企業(yè)為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其將油漆工程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相對于勞動者鐘某,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即依法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而非由包工頭胡某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由于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之規(guī)定,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與鐘某之間即建立了勞動關系。
因此本案應當適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第四條及《勞動合同法》第七條之法律規(guī)定,確認上訴人鐘某與被上訴人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間為勞動關系。
綜上所述,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六
被答辯人:××市××經(jīng)營部,地址:××市××鎮(zhèn)××鋪,負責人:××,電話:××。
因被答辯人訴答辯人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答辯人根據(jù)事實與法律,現(xiàn)答辯如下:
一、在送貨單上收貨簽章的并非答辯人,答辯人沒有與被答辯人發(fā)生買賣關系,因而答辯人無需支付其貨款。
根據(jù)被答辯人提供的證據(jù)顯示,在送貨單上“收貨人簽名”一欄上簽名分別是“××”、“××”“××”等人,經(jīng)查,答辯人公司內并無與其同名的員工;而且在“公司蓋章”一欄上蓋的是一枚方形的“××廠收貨章”,而答辯人公司的收貨章一直都是圓形的,答辯人從未啟用過方形的收貨章,因此答辯人并沒有收到過被答辯人的貨物,依法不需要支付貨款。
二、退一步講,即使雙方發(fā)生過交易,根據(jù)被答辯人提供的證據(jù)顯示,被答辯人并不完全具備訴訟的主體資格,且其起訴的數(shù)額有錯誤。
(一)被答辯人提供的送貨單有很大一部分(共計106717.1元)并非歸其所有,而是一家叫做“××有限公司”的企業(yè),經(jīng)查詢“××有限公司”的主體并不存在,故該部分貨物的權利義務的承擔主體應該是在送貨單上簽名的實際送貨人而非被答辯人。被答辯人并非該部分交易的雙方當事人之一,因此,被答辯人依法并不具有就該部分送貨單起訴答辯人的權利,答辯人不需要向被答辯人支付該部分貨款。
(二)被答辯人提供的證據(jù)中顯示,被答辯人送貨單上的重量與答辯人實際收到的重量是有差別的(雙方在送貨單上對實際收到貨物進行了標注),因此計算貨物的金額應該以答辯人實際收到的貨物的重量來計算(后附表)而非被答辯人所主張的送貨重量,所以被答辯人主張的數(shù)額是錯誤的。
(三)被答辯人提供的證據(jù)中有一部分并非是送貨單,而是熱處理單據(jù)(數(shù)額共計8344.8元),這部分單據(jù)是因為答辯人將鋼材送到被答辯人處進行加工而產(chǎn)生的,屬于加工承攬的關系,并非買賣合同關系,被答辯人在買賣合同案件中請求答辯人支付加工承攬的費用于法無據(jù),答辯人無需在本案中向其支付該部分費用。
由此可見,被答辯人請求的總金額218103元,應當減去屬于“××有限公司”的送貨單貨款106717.1元,還應減去熱處理的加工費用8344.8元及實際送貨的差額,答辯人充其量只需要再向其支付貨款95857.98元。
綜上所述,答辯人認為,答辯人并無與被答辯人發(fā)生過交易。退一步講,即使雙方發(fā)生過交易,根據(jù)被答辯人提供的證據(jù)顯示,有一部分貨物不屬于被答辯人的,而且還有一部分是屬于加工承攬關系,依法不屬于本案的審理范圍,除去以上兩部分,剩下的才是本案審理的范圍。望貴院查明事實,依法判決,維護答辯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市人民法院。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七
原告: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被告:
訴訟請求:
1、解除原、被告雙方于2013年12月26日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被告將房屋返還原告。
2、判決被告支付違約金610元。
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事實和理由:
原告于2013年12月26日與被告簽訂編號為130015255805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被告從原告處購買位于鄭州市金水區(qū)玉鳳路西、燕南路北瑞豐苑2單元16層1602號房屋一套。該房屋建筑面積為96.6平方米,總價款為881049元。其中,被告應在2013年12月26日向原告支付購房款271049元,剩余610000元購房款被告應在2014年2月6日向原告全部支付。
雙方在《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七條第二款中另行約定:“逾期90日后,出賣人有權解除合同,買受人按累計應付款的`0.1%向出賣人支付違約金?!?BR> 合同簽訂后直至今日,被告僅向原告支付了購房款271049元,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仍未能向原告支付剩余的610000元的購房款。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原告特向貴院提起訴訟,望判如所請。
此致
金水區(qū)人民法院。
具狀人:河南省置業(yè)有限公司。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八
上訴人(原審被告)覃長秀,女,一九五四年九月十八日出生,土家族,村民,住慈利縣零陽鎮(zhèn)鯉魚橋居委會五組。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駱列,男,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生,土家族,慈利縣醫(yī)療器械修配所職工,住慈利縣零陽鎮(zhèn)鯉魚橋居委會。
上訴人覃長秀因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慈利縣人民法院(2001)慈民初字第40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覃長秀、被上訴人駱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巳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日,當事人雙方協(xié)商達成房屋買賣協(xié)議:覃長秀將兩個門面的房屋以五萬五千元出售給駱列,自簽字之日起被告暫住一年。協(xié)議簽訂后駱列當天付給現(xiàn)金四萬元。二000年四月二十七日,駱列母親鄧春桃以借款名義從覃長秀手里拿回現(xiàn)金三萬元,并約定在被告修屋時償還,實際上駱列給覃長秀的購房款僅為一萬元。二000年二月覃長秀暫住到期后,因無錢建房未搬出,因而雙方未實際交付房屋和辦理有關過戶手續(xù)。二000年七月,覃長秀又將該宗房屋賣與他人。駱列遂要求被告返還余款一萬元。但覃長秀以駱列違約拒付。原判認為,當事人雙方雖簽有房屋買賣協(xié)議,但未辦理過戶登記手續(xù),且該房屋亦未實際交付,故房屋買賣協(xié)議無效。覃長秀所取得的購房款依法應予返還。覃長秀辯稱駱列有違約行為,巳付的一萬元購房款屬違約金不予返還的理由,與事實不符。在本案中雙方均有違約行為,故各自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五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覃長秀返還駱列購房款一萬元。宣判后,覃長秀不服,以本案屬駱列單方違約,一萬元違約金應予保護等理由,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改判。被上訴人駱列沒有提交答辯狀,其在庭審中辯稱,他母親從覃長秀手里拿到的三萬元系借款,自己沒有違約行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處理正確。
經(jīng)審理查明,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日,上訴人覃長秀與被上訴人駱列經(jīng)過協(xié)商簽訂了一份“房地產(chǎn)買賣協(xié)議”,約定:覃長秀將兩個門面的房屋以五萬五千元出售給駱列,自簽字之日起駱列自愿讓覃長秀暫住一年,駱列分兩期付款:簽訂協(xié)議時即付款四萬元,余款在覃長秀讓出房屋后付清。協(xié)議還規(guī)定一方違約應向對方承擔違約金一萬元和有關法律責任。協(xié)議簽訂的當天駱列付款四萬元。但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駱列母親鄧春桃又以借款名義從覃長秀手里拿回現(xiàn)金三萬元,實際上駱列給覃長秀的購房款僅為一萬元。二000年二月覃長秀暫住到期后,駱列也未要求交付房屋或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二000年七月,覃長秀在征得被上訴方的同意后將該宗房屋賣與他人。駱列遂要求被告返還余下的購房款一萬元。但覃長秀以駱列違約,一萬元是其應得的違約金而拒絕返還。
[1][2]。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九
答辯人:xxxx工程公司。
住所地:xxxx區(qū)xx路xx號。
法定代表人:xxx職務:總經(jīng)理。
答辯人就與xxx、xxx、xxx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現(xiàn)針對上訴人xx集團總公司提出的上訴,發(fā)表如下答辯意見。
一審人民法院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充分,適用法律正確,判決結果合理合法,請求人民法院依法駁回上訴人無理的上訴,維持原判。
一、關于工程結算方面,一審人民法院認定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
案卷材料可以證實,xx年xx月xx日、xx年4月20日,原xx公司總經(jīng)理xx代表xx公司兩次簽收了被上訴人遞交的工程簽證單、施工圖紙、建筑工程決算書及工程決算匯總表。上訴人稱其未收到一次完整的匯總資料,只收到匯總表,無任何證據(jù)可以支持。同時提醒法庭注意的是,時隔三年多的時間,原xx公司對被上訴人提交的結算資料并未提出異議,遠遠超過原xx公司和被上訴人簽署的合同對工程結算10天異議審查期的期限。一審人民法院按照雙方合同第6.3條和《最高院關于審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之規(guī)定,將被上訴人提供的竣工結算資料作為工程價款的結算依據(jù),是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
合同第1.7條和合同第6.3條,并不矛盾,也非無效條款。前一條款是工程決算的約定,后一個條款是工程結算方面的約定,兩者概念不同。原xx公司作為發(fā)包人,被上訴人作為工程承包人,工程竣工驗收后,承包人和發(fā)包人之間進行的是工程價款最終結算,而非決算。對此,承包人和發(fā)包人作為經(jīng)常從事建筑活動的主體,對兩個條款內在的涵義、概念是明知的,不可能出現(xiàn)上訴人在訴狀中所謂的理解。是否決算是xx公司和建設單位之間的事情,不能因為建設單位未予決算而剝奪被上訴人主張工程價款結算的權利。上訴人明顯是在偷換概念,混淆視聽,其主觀拖延支付債務,賴賬的故意非常明顯。
二、關于利息方面,一審法院判決正確。
根據(jù)合同第6.3條約定和本案前述的基本事實,涉訴工程的工程價款在原東正公司收到竣工結算資料10天內未提出異議的情況下已經(jīng)視為同意,視為結算。在工程價款已經(jīng)結算確定數(shù)額的情況下,原xx公司和眾股東未予支付剩余工程價款構成違約,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承擔逾期付款利息責任。即使存在逾期結算的事實,也是原東正公司的原因造成的,被上訴人并無任何過錯,一審人民法院判決上訴人方承擔拖欠工程款利息,無疑是正確的。
三、四股東對原xx公司組織清算,未依法恰當履行清算職責和義務,即未通知被上訴人,又未積極向xx主張債權,存在嚴重懈怠和重大過錯。正因四股東在清算方面存在重大過錯,以致使公司的資產(chǎn)受到貶損、減少,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四股東理應對共同侵權行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一審法院適用法律正確。
案卷材料可以證實,xx年xx月xx日,原xx公司四股東召開了股東會議,會議決議通過清算組成員由xx、xx、xx擔任。之后清算組分三次進行了公告,xx年xx月xx日,四股東召開了股東會通過了原xx公司清算報告,xx年xx月xx日四股東及東正公司申請辦理注銷登記。但遺憾的是四股東組織的清算無論是從程序上還是職責、義務的履行上均存在重大的過錯。具體體現(xiàn)如下幾個方面:
1、清算組的成員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舊公司法第184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對有限公司清算組,規(guī)定“由股東組成”,這就表明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并不需要由股東大會確定人選,那么,全體股東屬于當然的清算組成員,由非股東擔任清算組成員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從立法精神看,有限公司的清算義務人應為全體股東。而且,進行財產(chǎn)分配是股東享有的基本權利,公司股東如果沒有明確放棄自己的股東權利,則應當參加公司清算,成為當然的清算組成員。
2、清算中的“通知”和“公告”是兩個程序,不能混淆,清算義務主體未通知已知債權人(本案被上訴人)。被上訴人的債權早已按照合同約定確定,是已知債權人,股東應當書面通知,未通知被上訴存在重大過錯。
3、清算組成員應當清理公司債權、債務,在明知xx尚欠300萬元債權的情況下,怠于履行清理債權的.職責和義務,懸空債權最終導致原東正公司的財產(chǎn)貶損、減少、滅失,影響原xx公司的償債能力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存在重大過錯。
4、清算報告所列的財產(chǎn)狀況是不實的,在明知不實的情況下仍對清算報告予以確認,未積極和依法履行完畢清算義務的情況下仍進行剩余財產(chǎn)分配,終結清算程序,損害債權人和公司的利益非常明顯,存在重大過錯。
綜上,四股東的行為構成共同侵權,按照《民法通則》第130條的規(guī)定和《公司法》第190條第3款規(guī)定,一審法院判令四股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是適用法律正確的。上訴人所說的造法、按照分配的財產(chǎn)承擔責任,只是單方面認識,無任何法律依據(jù)。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十
答辯人:廣西xxxxxx有限公司,住所地:南寧市xx東路xx里19號,組織機構代碼:199452xx-6。
法定代表人:林x,董事長。
就上訴人覃書x與黃x、廣西xxxxxx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上訴一案,廣西xxxxxx有限公司(以下簡稱xx公司)特作如下答辯:
一、黃x與xx公司并不存在掛靠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覃書x或黃x如果認為黃x與xx公司存在或成立掛靠關系,他們應依法提供證據(jù)予以證實,在本案中,并無任何證據(jù)證實黃x與xx公司存在掛靠關系。
二、xx公司的員工林小x與黃x并沒有“訂立口頭協(xié)議,把該工程交由黃x實施?!保Sx怎么獲得并實施涉案的工程,xx公司不清楚。
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如果覃書x或黃x認為林小x與黃x“訂立口頭協(xié)議,把該工程交由黃x實施?!?,他們應依法提供證據(jù)予以證實,但本案中,并無任何證據(jù)證實林小x與黃x“訂立口頭協(xié)議,把該工程交由黃x實施?!?BR> 三、黃x不是xx公司的員工,xx公司與黃x也不存在委托代理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五條第三款規(guī)定“對代理權發(fā)生爭議的,由主張有代理權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在本案中,并無證據(jù)證實xx公司與黃x存在委托代理關系。
四、xx公司雖然與發(fā)包人即xx縣交通運輸局訂立了《合同協(xié)議書》,但雙方根本就沒有實際履行合同。
合同訂立不等于合同就履行,合同訂立與合同履行是兩碼事,社會生活中有不少合同訂立之后并沒有履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哪方當事人認為xx公司履行了與發(fā)包人即xx縣交通運輸局訂立的《合同協(xié)議書》,就應當提供證據(jù)加與證實,在本案中,并無證據(jù)證實xx公司履行了與發(fā)包人即xx縣交通運輸局訂立的《合同協(xié)議書》。
綜合以上四點可知,除訂立《合同協(xié)議書》外,xx公司與涉案的xx縣通村水泥路工程的no9標段的工程無關,不享有權利,自然也不應承擔與此相關的糾紛的任何法律責任。
五、本案根本就不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敝?guī)定,一審判決適用該規(guī)定屬適用法律錯誤。
首先,水泥不是限制流通物,不是非自然人才能購買的物。《物資采購合同》的雙方為黃x與覃書x,xx公司不是合同的當事人,該合同不能約束xx公司。
其次,《物資采購合同》的內容中,沒有任何一處涉及xx公司的名稱。覃書x有何理由“相信”黃x有并不出現(xiàn)的xx公司的“代理權”?沒有。
一審法院判決xx公司與黃x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是錯誤的。
六、覃書x與黃x訂立的《物資采購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合同,對他們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1、一審判決確定的貨款274365元,金額準確。
覃書x認為其貨款應為281015元,但卻沒有提供相應的證據(jù)支持,其主張沒有事實根據(jù)與法律依據(jù)。
2、一審判決確定的利息10974.6元,金額準確。
覃書x認為合同本金余額4%的利息指的應是月利息4%,沒有事實根據(jù)與法律依據(jù),因為,他與黃x訂立的《物資采購合同》對利息有明確的約定,清楚明了,其不應翻悔,況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BR> 3、覃書x主張“違約方應支付我方違約金叁萬元”,沒有事實根據(jù)與法律依據(jù)。
覃書x與黃x訂立的《物資采購合同》只對“利息”作出約定,并沒有對“違約金”作出約定,并且,更重要的是,覃書x在一審時并沒有主張“違約金”,其上訴后才主張“違約金”,二審法院不應支持。
請二審法院駁回覃書x的上訴;請二審法院依法改判,判決xx公司不與黃x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覃書x貨款與利息應由黃x自己給付。
此致
百色市中級人民法院。
答辯人:廣西xxxxxx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十一
答辯人:浙江xx建設有限公司,住所地寧波市北路455號。法定代表人:杜xx,董事長。
一、原告訴稱“xxxx年9月后,被告停止履行合同。”這一訴稱與事實完全不符。
答辯人認為,原告完全是倒打一耙。答辯人所承包的工程,由于工程土地政策問題的完善和處理,從而導致施工許可證于xxxx年11月4日才下發(fā),而原告與答辯人于xxxx年4月8日就簽訂了鋼材購銷合同,因此,在這過程中,答辯人的施工建設工作尚未全面展開,雖然答辯人在施工許可前提前做些準備性的施工工作,但所需的鋼材量相應比較零散和少量,從而原告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不滿,于是答辯人提前采取了其他工地補用的措施,以挽救原告履行合同的信心,然而,合同履行了四五個月后,原告認為財務效益小,無錢賺,遂于xxxx年9月10日最后一批貨發(fā)給答辯人后,原告就再沒有按照答辯人的要求發(fā)貨,答辯人多次去電催貨,原告就是不發(fā)貨。在原告未發(fā)貨情況下,為了工程能正常施工,出于無奈,只能從其他途徑組織貨源。答辯人深知要想正常施工,鋼材是不可能缺少的,答辯人不可能會存在停止合同履行的意思,答辯人至今仍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答辯人一直以來從未間斷過要求原告發(fā)貨的請求(詳見電話記錄),而是原告不愿繼續(xù)發(fā)貨,因此,沒有發(fā)貨是原告單方違約的。此后,答辯人沒有付清貨款也是原告違約在先所致。
二、關于鋼材款數(shù)額和保證金利息問題。
原告訴稱的鋼材款數(shù)額和保證金利息與實際不相符。答辯人于xxxx年9月8日支付了貨款225000元;9月10日原告發(fā)了貨,此后,原告不再發(fā)貨,答辯人為了要求原告發(fā)貨,經(jīng)聯(lián)系后按照原告“先付部份款”的要求,于10月22日支付了170000元,后根據(jù)原告意思作為利息;xxxx年12月10日付了貨款100萬元;xxxx年1月28日又支付了貨款20萬元。于xxxx年2月14日歸還了300萬元保證金。
需要說明的是,在xxxx年4月30日出具材料結算單及借款利息結算單時由于原始憑證不在答辯人經(jīng)辦人手上,而是在答辯人公司總部,而原告是到答辯人工地催款的,于是當時僅按原告要求出具結算單,結算單中的公章也是工程項目部技術專用章,且該章注明“僅限技術資料使用”。因此,項目部是在不完全明確具體款項性質情況下將實為支付貨款的225000元錯列為了借款利息,對此應予以糾正。實際是,材料款已付1425000元,不是結算單中的.100元,尚欠材料款289373元,不是原告訴稱的514373元;借款利息應該是已支付170000元,不是結算單中的39.5萬元。并且這一切7萬元在付的當時是沒有講明是利息還是貨款,只是先給17萬元讓原告再發(fā)貨,后來在列清單時,原告提出作為利息,故列到利息上。
因此,原告的第1個訴訟請求和第2個訴訟請求的鋼材款和保證金利息與實際不相符。
三、關于原告第一個訴訟請求中鋼材款相關違約責任的問題。
對貨款按實結算,答辯人并沒有意見。但按照合同第九條違約責任的規(guī)定,答辯人認為不應適用合同第九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guī)定,而應適用合同第八條第1、2款的規(guī)定。
退一步說,就算屬答辯人違約,那么,其約定違約金過高,超過了答辯人未按期付款給原告造成的實際損失,且存在著從何時起計算違約金的問題。
第一,從購銷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上來看,原告的主要權利是拿到貨款,相反支付貨款是答辯人的主要義務。當原告未拿到貨款時,其直接損失只不過是利息損失,因此其損失就是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即6纏(月息0.6%)。最高院《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當違約金超過0.78%時就算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為此根據(jù)《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請求法院對合同中約定的過高違約金予以調整。
第二,違約金從何時起算?答辯人認為,原告起訴附件中的貨款違約匯總單的計算節(jié)點顯然不能成立,要算也只能從貨款結算日開始計算。需要指出的是,材料結算單及借款利息結算單存在款項羅列差錯,但該時間是結算時間,這是明確的。只能以該時間作為答辯人應支付貨款的時間,即xxxx年4月30日為答辯人應支付貨款日。沒有支付的才算是違約,才承擔逾期付款責任。不能從原告表中所列的xxxx年8月4日作為計算違約金的起始日。
四、關于借款利息的合法性問題。從原告利息匯總單可以看出,300萬元保證金(即借款)于xxxx年4月20日交付(即起息日),至xxxx年2月14日歸還。按約定的月利率2.5%計算,共有利息735000元。按約定,其計算雖然沒有錯,但是,答辯人認為,該保證金實為借款性質,是名為保證金實為借貸關系。而原、被告間作為企業(yè)而拆借,其拆借行為是與法律相抵觸的,是法律所禁止的。因此,原告的第2個訴訟請求是不合法的,且該借款屬高利息,更不受法律保護。
五、關于原告訴稱的補償款問題。
原告訴稱“被告購買原告鋼材392.325噸,低于合同約定數(shù)量,依據(jù)鋼材購銷合同第九條第七項約定,被告應向原告支付補償款760767元?!?BR> 對此,答辯人認為該補償款的請求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首先,購銷合同第九條第七項的約定顯失公平。合同中“未達到8000噸”,應該存在二種情形。一種是原告方未給足貨量;另一種是答辯人未要足貨量。然而,合同中僅就答辯人未要足貨量作出規(guī)定,對原告方未給足貨量卻未規(guī)定,此顯然是沒有體現(xiàn)民事行為的公平合理原則,是極不公平的,違背了合同權利義務的對等性。之所以該合同不平等,是由于該合同是原告方提供的,是原告的格式合同。
其次,退一萬步說。就算該條款是合法有效,那么,我們來看看該條是怎么定的。
購銷合同第九條第七項約定:本工程若鋼材數(shù)量未達到8000噸,從需方其他工程彌補不足鋼材數(shù)量,若未補足,需方應每噸補償100元給供方。該約定明確規(guī)定,不足的鋼材數(shù)量,答辯人可以從其他工程補足。既然是其他工程補足,那么必定是要在本工程采購期屆滿以后才能確定,否則,無法判斷本工程所需鋼材實際量。并且何時補足沒有時間上的限制,目前合同還沒有解除,答辯人完全可以繼續(xù)要求原告發(fā)貨。答辯人也完全可以采取措施補足。但是必須指出的是,補足不是單靠答辯人就可以落實,而是同時需要原告不折不扣地配合,按要求發(fā)貨。如果原告拒絕發(fā)貨或發(fā)貨不符合要求,那么,答辯人是無法完成補足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原告仍以答辯人不能補足而要求支付所謂的補償款,可想而知,是絕無道理的。
其三,本案鋼材量未達到8000噸,不是答辯人造成而是原告未按合同和答辯人的要求,不同意發(fā)貨造成。答辯人非但不要承擔責任,反而要由原告承擔未發(fā)貨的違約責任。
因此,原告的第3個訴訟請求是不能成立的。
綜上所述,答辯人認為,原告之訴,完全不顧事實,在本合同履行中答辯人僅欠289373元的貨款,卻寬大起訴,要答辯人承擔違約金、利息、補償款等達1902722元。本案中原告與答辯人之間發(fā)生貨物交易量為1714374.37元,原告的訴訟請求總額為1902722元,減去實際所欠貨款289373元,違約金、利息、補償款三項總計為1613349元。因此,以原告的違約論就給原告帶來了1613349元的違約利益,接近交易額的一倍。這難道公平嗎?答辯人要求法庭依法駁回原告的不實之訴,答辯人只能給付尚欠的貨款289373元,并承擔xxxx年4月30日以后的逾期付款責任。同時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要求原告繼續(xù)按答辯人的要求發(fā)貨。同時答辯人根據(jù)原告的違約事實,提出了反訴(另符反訴狀)。(注:答辯中所及的證據(jù)詳見反訴所列證據(jù))。
此致
縉云縣人民法院。
答辯人:浙江xx建設有限公司。
xxxx年11月2日。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十二
原告張某與被告李某系農民,因張某急需稻草,經(jīng)人介紹兩人相識,當天,兩人商定,李某以每斤2角的價格賣給張某2000斤稻草,共計價款400元。張某當即交付200元,并言明,待第二天將余款交齊并將稻草拉走。不料,從當天晚上起一連下了幾天大雨,將放在李某家院里準備賣給張某的稻草全部淋濕,并有大部分霉爛。幾天后,張某到李家,準備交款運稻草,見此 情況便要求李某退還已支付的200元錢還給他。李某則說,這些稻草已經(jīng)賣給你了,損失是你的,并要求張某支付剩余的稻草款,張某無奈,便起訴之法院,要求李某返還已經(jīng)支付的人民幣200元。
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原、被告雙方的買賣合同已經(jīng)有效成立,但因雙方買賣標的物的所有權并未發(fā)生轉移,風險也未發(fā)生轉移,稻草霉爛的損失只能由李某承擔。因李某所有的稻草大部分已經(jīng)霉爛,李某已無履約的可能,雙方應解除合同。李某收取的200元錢應該返還。
對本案的處理有三種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原被告之間的買賣是有效的,原告已經(jīng)交付不部分貨款,并約定第二天來拉走稻草。稻草已為原告所有,原告為及時拉走而使稻草霉爛,應自己負擔損失,因此法院不能支持原告的請求。
另一種意見認為,原被告之間的買賣是有效的,雖原告已交付部分貨款,但被告并未交付稻草,稻草的所有權未轉移,被告仍享有所有權,也應承擔標的物 的風險。因此法院應當支持原告的訴訟。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原被告之間的買賣有效,雙方約定第二天由原告拉走稻草,由此時起所有權發(fā)生轉移,但因稻草仍在被告占有之下而未實際交付,因此,標的物的風險仍應由被告承擔,法院應當支持原告的請求。
對本案處理意見的爭議在于如何認定原被告之間買賣標的物的所有權是否轉移和應由誰承擔標的物的風險。
本案中原被告買賣的稻草為動產(chǎn),因此應依動產(chǎn)所有權的轉移來確定其所有權轉移的時間。動產(chǎn)所有權轉移是指動產(chǎn)的所有權從一個民事主體轉移至另一個民事主體,它是財產(chǎn)流轉的主要表現(xiàn)。從原所有人來說,所有權轉移是其所有權消滅的原因,而從新所有人來說,又是新所有權的取得方法。因此,所有權從何時起發(fā)生轉移對當事人來說利益甚大。發(fā)生所有權轉移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從當事人的意愿上可分為兩種:一 是依法律行為發(fā)生的。這是依當事人的意愿由雙方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結果;一是非依法律行為發(fā)生的。本案中涉及的是依法律行為發(fā)生所有權轉移的轉移時間問題。我國《民法通則》第72條規(guī)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chǎn)的,財產(chǎn)所有權從財產(chǎn)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保凑赵摋l規(guī)定,財產(chǎn)所有權應自交付起轉移,除非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4條規(guī)定:“財產(chǎn)已經(jīng)交付,但當事人約定財產(chǎn)所有權轉移附條件的,在所附條件成就時,財產(chǎn)所有權方為轉移。”
從以上分析可見,動產(chǎn)所有權轉移一般以交付為要件。交付是標的物所有權自讓與人轉移給受讓人的時界。因此,確定所有權是否轉移,就要確定是否交付。
買賣中風險的負擔是指在買賣合同成立后的標的物意外滅失損毀的損失由何方承擔問題。本案中雙方買賣的'稻草因天降大雨而淋爛,由此造成的損失由何方承擔就是風險承擔問題。我國現(xiàn)行立法沒有明確規(guī)定風險負擔,在理論上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主張,風險應隨所有權的轉移而轉移,即標的物的所有權歸誰,誰就承擔風險。另一種觀點認為,以標的物的交付時間作為風險轉移的時間,即標的物交付前由出賣人負擔,交付后由買受人負擔。由于依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標的物交付的時間即為所有權轉移的時間。所有權自交付時起轉移,這就意味著交付為所有權轉移的要件。所有權一旦轉移,受讓人就成為新所有人,享有標的物的所有權。所有權人得對抗一切人。如未交付,則買賣只在當事人間發(fā)生效力。本案例中,當事人約定由原告自行提貨,因此約定的原告提貨時間應為所有權轉移的時間。原告因天下大雨未能及時提貨,所以,原被告之間買賣的稻草所有權未發(fā)生轉移,風險也未發(fā)生轉移,由此造成的損失也只能由李某自己負擔。因李某的大部分草料已經(jīng)霉爛,李某已無履約的可能,雙方應解除合同。因對于發(fā)生合同不能履行的情況,雙方都沒有過錯,所以不發(fā)生違約責任。但因合同解除,李某收取200元錢已無合法根據(jù),應予返還張某。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十三
高三的學生應該是這樣的。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天給他的學生上課。他說:同學們,我們今天不講哲學,只要求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動作,把手往前擺動300下,然后再往后擺動300下,看看誰能每天堅持。過了幾天,蘇格拉底上課時,他請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結果,90%以上的人舉起了手。過了一個月,他又要求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只有70%多的人舉手。過了一年,他又同樣要求,結果只有一個人舉手,這個人就是后來也成為了大哲學家的柏拉圖。甩手固然甩不出一個哲學家,但在那些人們看似平淡、枯燥的重復中,柏拉圖能認準目標、執(zhí)著追求、始終堅持,相反那些目標游移、耐不住寂寞、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是很難有大的作為的。
有一個法國謎語,也是一道的數(shù)學推理題,叫“荷花塘之謎”是這樣說的:如果池塘中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積擴大兩倍,30天后就會占滿整個荷塘,那么第28天的時候荷塘里會有多少面積的荷花?我們可以算出來:從四分之一面積擴大到整個面積需要兩天,也即第28天,荷塘里會有四分之一面積的荷花。
題目很簡單,但它背后蘊含的道理卻不簡單。對每一朵荷花而言,它們的變化速度是一樣的,在第29天到來之前,它們費心盡力,也只完成目標的四分之一;而最后的兩天卻如有神助,拓展了絕大多數(shù)。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事情的發(fā)展變化都是這個道理。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才會發(fā)生質變的飛躍的。而這個量變的積累過程是艱苦的緩慢的,是一定要學會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的,要遠離淺嘗輒止,千萬別奢望一步登天!越是接近頂峰,就越是困難重重;越是到了高三,學習就越不容易。拿破侖有句名言:“當最困難的時候,就是離成功不遠了?!钡?9天,也許是最困難的時候,但也正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候,只有努力堅持,只有對目標鍥而不舍地追求,才能迎來荷花滿塘。我們在緊張的備考中,要胸懷自己的目標,憑每日細小的進步和成功去創(chuàng)造高考的輝煌,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牛步雖遲,可達千里!行百里路半九十,讓我們謹記:不要輸在第29天。
高三這一年,注定是乏味的,勞累的,甚至是痛苦的。到了高三才能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夜以繼日,什么叫收效甚微,什么是屢戰(zhàn)屢敗,什么是屢敗屢戰(zhàn)。面對挫折,選擇放棄還是堅定不移地繼續(xù)前行,取決于你對成功的向往與渴望,取決于你的執(zhí)著與頑強。成功是蘊含在失敗的苦悶和不懈奮斗的汗水中的。在失敗面前要學會堅強,要有斗志和勇氣,才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奮斗的樂趣。我們要與自己的膽怯與懦弱、虛榮與懶惰戰(zhàn)斗。我們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力量,只不過被時間埋沒,被意志影響,被習慣消磨了。有這么一個故事:在大海上,有一片礁石,在礁石的背面,風平浪靜,藏在其中的珊瑚蟲顯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機,而且死亡率極高;在礁石的外面,巨浪翻滾,生存于此的珊瑚蟲卻顯得生機勃勃,光彩奪目,并快速地生長繁殖。巨浪的沖擊無疑就是珊瑚蟲生存的必要條件。人在一定的程度上與珊瑚蟲是一樣的,也需要沖擊、磨擦、鍛煉,高考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第一次大的考驗,經(jīng)受住了這次考驗,你也將像珊瑚蟲一樣光彩照人。高三會有許多不如意,同學們,當你笑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在和你一起笑;當你哭的時候,全世界只有你自己在哭!歡樂可以同享,而痛苦必須你自己勇敢堅強地承受,即使最愛你的父母也替代不了你,也沒有辦法。你一定要把它看成是歷練生命的機會,要義無反顧地迎上去。只有走好高三,羽翼才能豐滿,才能振翅高飛。
最慢的學習方法,就是最快的學習方法;最笨的學習方法,就是最聰明的學習方法;最踏實的學習方法,就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每天按照計劃去做,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把規(guī)范當作一種習慣。要重視細節(jié),最忌眼高手低,一看就會,一做就錯。
俗話說:熟能生巧。想要考得好,就得多做題。賣油翁的故事,同學們耳熟能詳,“此無它,唯手熟爾。”貝克漢姆的球技很好,怎么練出來的呢?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在整個球隊集訓完之后,他一個人再練半個小時,一腳一腳的沖著球門踢。想取得成功,方法只有一個,就是一次一次反復地去做,一直做到嫻熟自如,沒有人比得上你,你就是領軍人物。
四、要講方法、摸規(guī)律。
高三是寧靜而寂寞的,因為少了歡聲笑語,少了豐富多彩,少了悠閑、逍遙和愜意,而這恰恰是我們需要的。豈不聞:寧靜致遠,淡泊明志,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嗎?環(huán)境的安靜是我們讀書所需,心靈的安靜更是讀書所需。更何況這種寂寞與安寧又是相對而言的。在別人眼里你也許是寂寞的,但你身處其中,自有別人看不到的風景:基礎的日漸扎實,知識的日趨豐富,能力的飛速提高,思維的縝密成熟。紛亂的智慧之光得以聚焦,模糊的意識觀念日益清晰,混亂的知識結構走向有序。我們思考著,摸索著,撥開了迷霧,漸漸的,眼前展開了一個開闊的天地,我們豁然開朗。胸中繪無限景致,心頭掛歡聲笑語。還有什么比這更令人激動、快樂和幸福的?只不過如今我們擁有的是與以往不同的深層次的快樂和幸福。
起早不貪黑,貪黑不起早。每天中午要睡一個午覺,雖然很奢侈,但是很有必要。美國陸軍訓練所有一句話,“記住你不是超人?!蔽覀兺瑯右惨涀∵@一點,我們不是超人。我們應該及時調整狀態(tài),應該及時的休息,并且還要學會隨時隨地休息。英國的前首相丘吉爾,參加過戰(zhàn)爭,當過戰(zhàn)地記者,學過油畫,指導英國人獲得了二戰(zhàn)的勝利,一年中寫了許多的著作,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問他是什么能夠讓他的精力始終這么充沛,他回答:“能夠坐的時候我絕不站著,能夠躺著的時候,我絕不坐著?!闭f的就是要時刻的注意休息,以便自己在真正需要工作和學習的時候,全部的投入。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一
上訴人:xxx,男,漢族,19xx年6月12日生,xx市人,住xx省xx縣xx鎮(zhèn)xx社居委小區(qū)。電話:
被上訴人:xx省xx安裝有限公司電話:
法定代表人:xx總經(jīng)理。
地址:xx縣xx鎮(zhèn)xx東路。
上訴人因不服xx省xx縣人民法院(xxx)xx民一初字第xx號民事裁定,認為該裁定明顯錯誤,特提出上訴。
上訴請求:
1、依法撤銷xx縣人民法院(xxx)肥東民一初字第xxx號民事裁定。
2、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
上訴理由:
一、一審無視本案不屬于勞動合同法律關系的事實致使裁定錯誤。
本案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簽訂的《聘用合同書》明顯不符合構成勞動合同法律關系的特征及其要素,勞動合同法律關系由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個要素構成。其中勞動合同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勞動合同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所指向的事物,主要指的是勞動行為。
本案中,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合同中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事務與勞動行為無關,所涉內容指向的全部是關于上訴人一級注冊建造師證書的使用范圍的約定及雙方對該證書的權利義務。另外,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聘用合同》中約定從事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專業(yè))的咨詢工作,其并不受公司制度的約束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上訴人的人身、人格并不受公司的支配,二者之間并不存在隸屬性。其次,上訴人在從事咨詢工作期間,不參加被上訴人的考勤管理,且被上訴人也沒有為上訴人繳納任何社會保險費用。雙方的約定并未涉及國家在勞動關系中強制規(guī)定的最低工資、工作時間、休息制度、工傷保險等內容,其締結的法律關系并沒有受到任何的國家意志干預,雙方僅僅是對一級注冊建造師證書的使用范圍進行了約定??梢姡显V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關系不具有以國家意志為主導、當事人意志為主體的屬性。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并不符合勞動法律關系的基本特征,二者之間并沒有形成勞動關系。一審在事實認定上出現(xiàn)了明顯錯誤。
二、一審裁定一旦生效將導致上訴人無法通過正當司法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錯誤結果。
一審審理認定本案為勞動爭議,未經(jīng)仲裁前置程序,依法駁回,實質上還是在認定事實上出現(xiàn)的錯誤從而導致適用法律錯誤,一旦裁定生效,必然會導致上訴人維權無門的窘境,本案并不屬于勞動爭議糾紛,不在勞動仲裁范圍,當然也就無法尋求仲裁維權。
懇請二審法院依法裁決,以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xx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二
原告(被上訴人):瓊海萬泉河黃酒實業(yè)有限公司。
被告(上訴人):符祝浪,男,1963年2月生,漢族,瓊海市人。
審級:再審。
審判機關和審判組織。
一審法院:瓊海市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陳大經(jīng);審判員:黃良海、王春映。
二審法院: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黃守冠;審判員:陳海燕;代理審判員:蔡大武。
二審再審法院: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陳文和;代理審判員:韓少冰、韓柏定。
再審終審法院: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盧芒;代理審判員:程小平、張紅菊。
審結時間。
一審審結時間:7月28日。
二審審結時間:1910月5日。
二審再審審結時間:8月10日。
再審終審審結時間:4月20日。
一審訴辯主張。
原告黃酒公司訴稱:符祝浪在合同簽訂后交付人民幣30萬元給黃酒公司,余下的30萬元以按揭貸款方式給黃酒公司。同年4月10日,黃酒公司將房屋交付給符祝浪管理使用,符將該房屋使用。同年10月4日,黃酒公司辦好符祝浪的房屋產(chǎn)權證。同年11月4日,符祝浪夫婦同黃酒公司一道申請辦理銀行按揭貸款合同手續(xù)。由于國家政策的原因,建行貸款及申請未獲批準,按揭貸款無法辦妥,符祝浪所拖欠的購房款30萬元未能支付,經(jīng)原告多次索付未果。原告要求被告付清房款30萬元及利息2萬元、逾期付款滯納金和訴訟費。
一審事實和證據(jù)。
本案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瓊海萬泉河黃酒實業(yè)有限公司與被告符祝浪于3月9日簽訂《代理興建房屋合同書》一份。約定的主要內容有:1、房屋建筑面積272平方米,價值人民幣60萬元;2、符祝浪須在4月10日前交款人民幣30萬元,余下的30萬元以按揭貸款方式付給黃酒公司,但原告必須在交房后一個月將房屋產(chǎn)權證交被告,由被告符祝浪用此房產(chǎn)證等作為抵押物,向建行貸款,原告協(xié)助辦理。3、房屋移交時所應辦理的產(chǎn)權契證等手續(xù)費用由黃酒公司負責承擔。4、符祝浪交齊按揭手續(xù),超過30天后,黃酒公司應無條件將房屋交給符祝浪。同年4月10日,黃酒公司將房屋交付給符祝浪管理使用,符將該房屋使用。同年10月4日,黃酒公司辦好符祝浪的房屋產(chǎn)權證。同年11月4日,符祝浪夫婦同黃酒公司一道申請辦理銀行按揭貸款合同手續(xù)。由于國家政策的原因,建行貸款及申請未獲批準,按揭貸款此事無法辦妥。符祝浪所拖欠的購房款30萬元未能支付。經(jīng)原告多次索付未果。
以是事實,有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法庭質證的有關材料證實,足以認定。
一審判案理由。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瓊海萬泉河黃酒實業(yè)有限公司與被告符祝浪于193月9日所簽訂的.代理興建房屋的合同,名為建筑工程合同,實為房屋買賣合同,是無效的合同,按無效合同的規(guī)定處理,雙方所取得的財物應互相返還,根據(jù)雙方的責任的大小,承擔各自相應的責任。但是原告與被告的購房糾紛,被告所取得原告的房屋所有權證辦理至被告符祝浪的名下,雙方也并沒有要求互相返還該房屋的要求,所以被告尚欠原告的購房款30萬元應還本付息(利息從年7月1日起至還清之日止按中國建設銀行同期建房貸款利息率計付利息)。
一審定案結論。
依照《民法通則》第四條、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1、雙方簽訂的代理興建房屋合同是無效的。
2、被告符祝浪應在本判決書生效后十天內給付原告欠購房款30萬元及1996年7月1日起至判決還清之日止的欠款利息(按中國建設銀行同期建房貸款利息率計算),逾期未給付,則處雙倍利息計付。
3、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7610元,由被告負擔,原告預付的不予退還,由被告償付原告。
[1][2][3][4]。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三
鹿城區(qū)人民法院:
答辯人:黃香珍,女,1962年12月7日出生,漢族,身份證號330302621207362,住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qū)龍泉巷10弄9幢201室,聯(lián)系電話0577-88500367。
管理和經(jīng)營的房屋可以依法出租。而且根據(jù)合同法的意思自治原則,所以可知,答辯人黃香珍與陳意澤之間的租賃協(xié)議是有效的,他們屬于租賃合同關系。因此,答辯人對原告的訴訟請求完全不接受,現(xiàn)提出依法處理本案的主張:答辯人與被告陳意澤之間只存在店面租賃合同關系,因此不需要為被告的經(jīng)營行為承擔責任,其次,答辯人與被答辯人之間沒有利害關系,不具有被告主體資格,請求法院駁回被答辯人林永疇對答辯人黃香珍的起訴,望法院裁判時予以考慮。
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
1.租賃協(xié)議書,證明答辯人與陳意澤之間是店面租賃合同關系。
2.被租賃的房屋照片,證明房屋的實際情況。
3.司法鑒定機關出具的鑒定書,用于證明被答辯人所提供的收據(jù)中的簽字并非黃香珍所簽。
此致
鹿城區(qū)人民法院。
答辯人:黃香珍。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七日。
附項:
(l)本答辯狀副本x份。
(2)證物或書證xx(名稱)x件。
次承租人對租賃物造成的損失由承租人賠償,法律未規(guī)定出租人與次承租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出租人與次承租人之間不可能存在權利義務關系。
4、房屋轉租不是房屋租賃權的轉讓。租賃權轉讓是指承租人將租賃權轉讓給第三人,承租人退出租賃關系,而租賃關系存在于受讓人與出租人之間。而在房屋轉租中,承租人不退出租賃關系,而租賃關系存在于受讓人與出租人之間。而在房屋轉租中,承租人不退出租賃關系,仍然承擔租賃合同的權利義務,轉租與租賃權轉讓在法律性質上是不同的。
第十四條營業(yè)執(zhí)照及其副本和臨時營業(yè)執(zhí)照不得轉借、出賣、出租、涂改、偽造。
對個體工商戶轉借、出賣、出租、涂改營業(yè)執(zhí)照及其副本和臨時營業(yè)執(zhí)照的,沒收其非法所得,可以并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應吊銷其營業(yè)執(zhí)照及其副本或臨時營業(yè)執(zhí)照。
個體工商戶違反本條例第七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十九條的規(guī)定,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jù)不同情況分別給予下列處罰: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非法所得;
(四)責令停止營業(yè);
(五)扣繳或者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以上處罰,可以并處。
違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有關規(guī)定處罰;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合伙債務。
《民法通則》第三十五條合伙的債務,由合伙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xié)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chǎn)承擔清償責任。
合伙人對合伙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償還合伙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shù)額的合伙人,有權向其他合伙人追償。
第五十二條企業(yè)之間或者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之間聯(lián)營,共同經(jīng)營、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聯(lián)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xié)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經(jīng)營管理的財產(chǎn)承擔民事責任。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協(xié)議的約定負連帶責任的,承擔連帶責任。
《民通意見》47.全體合伙人對合伙經(jīng)營的虧損額,對外應當負連帶責任;對內則應按照協(xié)議約定的債務承擔比例或者出資比例分擔;協(xié)議未規(guī)定債務承擔比例或者出資比例的,可以按照約定的或者實際盈余分配比例承擔。但是對造成合伙經(jīng)營虧損有過錯的合伙人,應當根據(jù)其過錯程度相應的多承擔責任。
48.只提供技術性勞務不提供資金、實物的合伙人,對于合伙經(jīng)營的虧損額,對外也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對內則應按照協(xié)議約定的債務承擔比例或者技術性勞務折抵的出資比例承擔;協(xié)議未規(guī)定債務承擔比例或者出資比例的,可以按照約定的或者合伙人實際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擔;沒有盈余分配比例的,按照其余合伙人平均投資比例承擔。
53.合伙經(jīng)營期間發(fā)生虧損,合伙人退出合伙時未按約定分擔或者未合理分擔合伙債務的,退伙人對原合伙的債務,應當承擔清償責任;退伙人已分擔合伙債務的,對其參加合伙期間的全部債務仍負連帶責任。
《合伙企業(yè)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合伙企業(yè),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各合伙人訂立合伙協(xié)議,共同出資、合伙經(jīng)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并對合伙企業(yè)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
第四十五條入伙的新合伙人與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權利,承擔同等責任。入伙協(xié)議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入伙的新合伙人對入伙前合伙企業(yè)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五十四條退伙人對其退伙前已發(fā)生的合伙企業(yè)債務,與其他合伙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六十三條合伙企業(yè)解散后,原合伙人對合伙企業(yè)存續(xù)期間的債務仍應承擔連帶責任,但債權人在五年內未向債務人提出償債請求的,該責任消滅。
《律師法》第十八條律師可以設立合伙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對該律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和連帶責任。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不得轉借、出賣、出租,違反規(guī)定將沒收其非法所得,并處5000元以下罰款。個體工商戶改變字號名稱、經(jīng)營者住所、組成形式、經(jīng)營范圍、方式、場所等項內容應當向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未經(jīng)批準,不得擅自改變。個人經(jīng)營的個體工商戶改變經(jīng)營者時,應當重新申請登記。新的經(jīng)營者想要延用原執(zhí)照上的字號名稱,必須等原執(zhí)照注銷滿一年后方可提起申請。想要盤店創(chuàng)業(yè)市民,一定要先到工商部門詢問清楚,以免在交易中受騙。
/05zjnews/system//03/31/。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四
答辯人與被答辯人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答辯人針對被答辯人的訴訟請求及事由,提出如下答辯意見:
一、xxxx年4月1x日雙方簽訂的“房地產(chǎn)買賣協(xié)議”,屬于無效合同。
現(xiàn)行合同法第52條明確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F(xiàn)行城市房地產(chǎn)管理法第3x條規(guī)定,“下列房地產(chǎn),不得轉讓:(六)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強制性規(guī)定是和任意性規(guī)定相對的,“未取得權屬證書的房地產(chǎn)不得轉讓”,很顯然這屬于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而不是任意性規(guī)定。
從本案涉及的事實來看,答辯人與被答辯人的確于xxxx年4月1x日簽訂了一份“房地產(chǎn)買賣協(xié)議”,但簽訂該協(xié)議時,答辯人并未取得本案所涉及之魯能領寓1號樓14x3室之權屬證書(答辯人于xxx1年x月1x日取得該房屋權屬證書)。根據(jù)上述所列及之法律條款分析,該協(xié)議因違反城市房地產(chǎn)管理法第3x條之強制性規(guī)定,而導致無效。
二、無效合同后的處理原則為:當事人相互返還因合同取得的財產(chǎn),而不是繼續(xù)履行合同。
現(xiàn)行合同法第5x條明確約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
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根據(jù)本條款之規(guī)定,答辯人與被答辯人所涉爭房屋,合法的處理方式為:被答辯人將涉爭房屋即刻交還答辯人,答辯人將被答辯人已支付的房款退還給被答辯人。
事實上,當答辯人意識到雙方簽訂的“房地產(chǎn)買賣協(xié)議”因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而無效后,本著人人都應該做一名公民的原則,答辯人委托青島所張三律師于xxxx年5月1日給被答辯人發(fā)送了“律師函”。該律師函中敘明,當事人確認合同無效,請被答辯人于xxxx年5月3日前提供合法帳號以便答辯人返還其已付房款,被答辯人應從接到“律師函”后15日內將該房屋返還答辯人。
被答辯人接到此律師函后,竟至國家法律于不顧,完全置之不理。對于被答辯人非法占用答辯人房屋的行為,答辯人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三、在堅持上述答辯意見的基礎上,答辯人認為被答辯人的訴請,于法無據(jù)。
被答辯人在起訴狀中訴稱,要求答辯人按照原協(xié)議之約定履行過戶手續(xù)。從上述分析看,原協(xié)議已因違法法律之強制性規(guī)定而導致無效。被答辯人要求雙方繼續(xù)履行合同一份,是非常荒謬的,也不應得到法律的支持。
綜上所述,答辯人認為,被答辯人之訴請因于法無據(jù)而不應得到法律支持。請貴院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維護法律之神圣權威,駁回答辯人的訴訟請求。
此致
青島市市南區(qū)人民法院。
答辯人:張三。
xxx2年1月13日。
附件:
1、青房市地權字第xx1號房產(chǎn)證復印件一份。
2、律師函復印件一份。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五
上訴人鐘某,男,漢族,1986年10月15日出生,住銅陵縣斗門村八組13號。。
被上訴人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上訴人因不服一審民事判決書,特依法提起上訴。
上訴請求:1、依法撤銷一審民事判決書;2、依法確認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的勞動關系;3、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事實與理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
一審判決認為“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將油漆工程分包給包工頭胡某,胡某招用原告鐘某從事油漆工作,鐘某的考勤及工資均由胡某負責,其性質上應屬于胡某雇傭”。一審判決如此認為顯然認定事實錯誤,難道沒有承包工程資質條件的包工頭胡某可以承包工程嗎?那《建筑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建筑工程總承包單位可以將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發(fā)包給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分包單位;但是,除總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分包外,必須經(jīng)建設單位認可。施工總承包的,建筑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總承包單位自行完成?!焙偷谌睢敖箍偝邪鼏挝粚⒐こ谭职o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必M不要進行修改嗎?一審判決通過“肯定包工頭可以承接工程,有權招工并確認包工頭為用工主體”并以人民法院的判決書的`形式肯定了包工頭承包工程的合法性,這顯然與事實不符。
本案從表面上看,胡某從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承接了工程,招用了鐘某,鐘某的工資和考勤均由胡某負責,但實質上胡某與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間應當為內部承包關系,是建筑企業(yè)提供企業(yè)管理效率而實行的一種工作方式。對勞動者而言,對第三人而,胡某的一切行為均代表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胡某招用工人是代理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招用,胡某給工人發(fā)的工資是從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領取后代表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發(fā)給工人的,其所承接的工程是新世紀的工程而不是胡某個人的工程,鐘某等工人完成的油漆工程質量由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對業(yè)主負責而非由胡某負責。因此從實質上來說,“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將油漆工程分包(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內部承包)給包工頭胡某,胡某招用原告鐘某從事油漆工作,鐘某的考勤及工資均由胡某負責,其性質上應屬于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雇傭”。
一審判決依據(jù)《勞動法》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本案,適用法律錯誤。
《勞動法》第十六條只是對勞動合同的定義以及確認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于本案要求確認勞動關系風馬牛不相及。
確認勞動關系首先應當確定用工主體,其次確定原告是否為勞動法上之勞動者,最后確定用工主體與勞動者之間是否為勞動關系。
根據(jù)5月25日勞動與社會保障部作出的《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12號)第四條中非常明確而具體的規(guī)定:“建筑施工、礦山企業(yè)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yè)務)或經(jīng)營權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本案中的建筑企業(yè)為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其將油漆工程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自然人,相對于勞動者鐘某,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即依法應當承擔用工主體責任,而非由包工頭胡某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由于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之規(guī)定,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與鐘某之間即建立了勞動關系。
因此本案應當適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第四條及《勞動合同法》第七條之法律規(guī)定,確認上訴人鐘某與被上訴人某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間為勞動關系。
綜上所述,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六
被答辯人:××市××經(jīng)營部,地址:××市××鎮(zhèn)××鋪,負責人:××,電話:××。
因被答辯人訴答辯人買賣合同糾紛一案,答辯人根據(jù)事實與法律,現(xiàn)答辯如下:
一、在送貨單上收貨簽章的并非答辯人,答辯人沒有與被答辯人發(fā)生買賣關系,因而答辯人無需支付其貨款。
根據(jù)被答辯人提供的證據(jù)顯示,在送貨單上“收貨人簽名”一欄上簽名分別是“××”、“××”“××”等人,經(jīng)查,答辯人公司內并無與其同名的員工;而且在“公司蓋章”一欄上蓋的是一枚方形的“××廠收貨章”,而答辯人公司的收貨章一直都是圓形的,答辯人從未啟用過方形的收貨章,因此答辯人并沒有收到過被答辯人的貨物,依法不需要支付貨款。
二、退一步講,即使雙方發(fā)生過交易,根據(jù)被答辯人提供的證據(jù)顯示,被答辯人并不完全具備訴訟的主體資格,且其起訴的數(shù)額有錯誤。
(一)被答辯人提供的送貨單有很大一部分(共計106717.1元)并非歸其所有,而是一家叫做“××有限公司”的企業(yè),經(jīng)查詢“××有限公司”的主體并不存在,故該部分貨物的權利義務的承擔主體應該是在送貨單上簽名的實際送貨人而非被答辯人。被答辯人并非該部分交易的雙方當事人之一,因此,被答辯人依法并不具有就該部分送貨單起訴答辯人的權利,答辯人不需要向被答辯人支付該部分貨款。
(二)被答辯人提供的證據(jù)中顯示,被答辯人送貨單上的重量與答辯人實際收到的重量是有差別的(雙方在送貨單上對實際收到貨物進行了標注),因此計算貨物的金額應該以答辯人實際收到的貨物的重量來計算(后附表)而非被答辯人所主張的送貨重量,所以被答辯人主張的數(shù)額是錯誤的。
(三)被答辯人提供的證據(jù)中有一部分并非是送貨單,而是熱處理單據(jù)(數(shù)額共計8344.8元),這部分單據(jù)是因為答辯人將鋼材送到被答辯人處進行加工而產(chǎn)生的,屬于加工承攬的關系,并非買賣合同關系,被答辯人在買賣合同案件中請求答辯人支付加工承攬的費用于法無據(jù),答辯人無需在本案中向其支付該部分費用。
由此可見,被答辯人請求的總金額218103元,應當減去屬于“××有限公司”的送貨單貨款106717.1元,還應減去熱處理的加工費用8344.8元及實際送貨的差額,答辯人充其量只需要再向其支付貨款95857.98元。
綜上所述,答辯人認為,答辯人并無與被答辯人發(fā)生過交易。退一步講,即使雙方發(fā)生過交易,根據(jù)被答辯人提供的證據(jù)顯示,有一部分貨物不屬于被答辯人的,而且還有一部分是屬于加工承攬關系,依法不屬于本案的審理范圍,除去以上兩部分,剩下的才是本案審理的范圍。望貴院查明事實,依法判決,維護答辯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市人民法院。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七
原告: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被告:
訴訟請求:
1、解除原、被告雙方于2013年12月26日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被告將房屋返還原告。
2、判決被告支付違約金610元。
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事實和理由:
原告于2013年12月26日與被告簽訂編號為130015255805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被告從原告處購買位于鄭州市金水區(qū)玉鳳路西、燕南路北瑞豐苑2單元16層1602號房屋一套。該房屋建筑面積為96.6平方米,總價款為881049元。其中,被告應在2013年12月26日向原告支付購房款271049元,剩余610000元購房款被告應在2014年2月6日向原告全部支付。
雙方在《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七條第二款中另行約定:“逾期90日后,出賣人有權解除合同,買受人按累計應付款的`0.1%向出賣人支付違約金?!?BR> 合同簽訂后直至今日,被告僅向原告支付了購房款271049元,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仍未能向原告支付剩余的610000元的購房款。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原告特向貴院提起訴訟,望判如所請。
此致
金水區(qū)人民法院。
具狀人:河南省置業(yè)有限公司。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八
上訴人(原審被告)覃長秀,女,一九五四年九月十八日出生,土家族,村民,住慈利縣零陽鎮(zhèn)鯉魚橋居委會五組。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駱列,男,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生,土家族,慈利縣醫(yī)療器械修配所職工,住慈利縣零陽鎮(zhèn)鯉魚橋居委會。
上訴人覃長秀因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慈利縣人民法院(2001)慈民初字第40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覃長秀、被上訴人駱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巳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日,當事人雙方協(xié)商達成房屋買賣協(xié)議:覃長秀將兩個門面的房屋以五萬五千元出售給駱列,自簽字之日起被告暫住一年。協(xié)議簽訂后駱列當天付給現(xiàn)金四萬元。二000年四月二十七日,駱列母親鄧春桃以借款名義從覃長秀手里拿回現(xiàn)金三萬元,并約定在被告修屋時償還,實際上駱列給覃長秀的購房款僅為一萬元。二000年二月覃長秀暫住到期后,因無錢建房未搬出,因而雙方未實際交付房屋和辦理有關過戶手續(xù)。二000年七月,覃長秀又將該宗房屋賣與他人。駱列遂要求被告返還余款一萬元。但覃長秀以駱列違約拒付。原判認為,當事人雙方雖簽有房屋買賣協(xié)議,但未辦理過戶登記手續(xù),且該房屋亦未實際交付,故房屋買賣協(xié)議無效。覃長秀所取得的購房款依法應予返還。覃長秀辯稱駱列有違約行為,巳付的一萬元購房款屬違約金不予返還的理由,與事實不符。在本案中雙方均有違約行為,故各自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五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覃長秀返還駱列購房款一萬元。宣判后,覃長秀不服,以本案屬駱列單方違約,一萬元違約金應予保護等理由,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改判。被上訴人駱列沒有提交答辯狀,其在庭審中辯稱,他母親從覃長秀手里拿到的三萬元系借款,自己沒有違約行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處理正確。
經(jīng)審理查明,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日,上訴人覃長秀與被上訴人駱列經(jīng)過協(xié)商簽訂了一份“房地產(chǎn)買賣協(xié)議”,約定:覃長秀將兩個門面的房屋以五萬五千元出售給駱列,自簽字之日起駱列自愿讓覃長秀暫住一年,駱列分兩期付款:簽訂協(xié)議時即付款四萬元,余款在覃長秀讓出房屋后付清。協(xié)議還規(guī)定一方違約應向對方承擔違約金一萬元和有關法律責任。協(xié)議簽訂的當天駱列付款四萬元。但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駱列母親鄧春桃又以借款名義從覃長秀手里拿回現(xiàn)金三萬元,實際上駱列給覃長秀的購房款僅為一萬元。二000年二月覃長秀暫住到期后,駱列也未要求交付房屋或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二000年七月,覃長秀在征得被上訴方的同意后將該宗房屋賣與他人。駱列遂要求被告返還余下的購房款一萬元。但覃長秀以駱列違約,一萬元是其應得的違約金而拒絕返還。
[1][2]。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九
答辯人:xxxx工程公司。
住所地:xxxx區(qū)xx路xx號。
法定代表人:xxx職務:總經(jīng)理。
答辯人就與xxx、xxx、xxx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現(xiàn)針對上訴人xx集團總公司提出的上訴,發(fā)表如下答辯意見。
一審人民法院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充分,適用法律正確,判決結果合理合法,請求人民法院依法駁回上訴人無理的上訴,維持原判。
一、關于工程結算方面,一審人民法院認定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
案卷材料可以證實,xx年xx月xx日、xx年4月20日,原xx公司總經(jīng)理xx代表xx公司兩次簽收了被上訴人遞交的工程簽證單、施工圖紙、建筑工程決算書及工程決算匯總表。上訴人稱其未收到一次完整的匯總資料,只收到匯總表,無任何證據(jù)可以支持。同時提醒法庭注意的是,時隔三年多的時間,原xx公司對被上訴人提交的結算資料并未提出異議,遠遠超過原xx公司和被上訴人簽署的合同對工程結算10天異議審查期的期限。一審人民法院按照雙方合同第6.3條和《最高院關于審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之規(guī)定,將被上訴人提供的竣工結算資料作為工程價款的結算依據(jù),是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
合同第1.7條和合同第6.3條,并不矛盾,也非無效條款。前一條款是工程決算的約定,后一個條款是工程結算方面的約定,兩者概念不同。原xx公司作為發(fā)包人,被上訴人作為工程承包人,工程竣工驗收后,承包人和發(fā)包人之間進行的是工程價款最終結算,而非決算。對此,承包人和發(fā)包人作為經(jīng)常從事建筑活動的主體,對兩個條款內在的涵義、概念是明知的,不可能出現(xiàn)上訴人在訴狀中所謂的理解。是否決算是xx公司和建設單位之間的事情,不能因為建設單位未予決算而剝奪被上訴人主張工程價款結算的權利。上訴人明顯是在偷換概念,混淆視聽,其主觀拖延支付債務,賴賬的故意非常明顯。
二、關于利息方面,一審法院判決正確。
根據(jù)合同第6.3條約定和本案前述的基本事實,涉訴工程的工程價款在原東正公司收到竣工結算資料10天內未提出異議的情況下已經(jīng)視為同意,視為結算。在工程價款已經(jīng)結算確定數(shù)額的情況下,原xx公司和眾股東未予支付剩余工程價款構成違約,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承擔逾期付款利息責任。即使存在逾期結算的事實,也是原東正公司的原因造成的,被上訴人并無任何過錯,一審人民法院判決上訴人方承擔拖欠工程款利息,無疑是正確的。
三、四股東對原xx公司組織清算,未依法恰當履行清算職責和義務,即未通知被上訴人,又未積極向xx主張債權,存在嚴重懈怠和重大過錯。正因四股東在清算方面存在重大過錯,以致使公司的資產(chǎn)受到貶損、減少,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四股東理應對共同侵權行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一審法院適用法律正確。
案卷材料可以證實,xx年xx月xx日,原xx公司四股東召開了股東會議,會議決議通過清算組成員由xx、xx、xx擔任。之后清算組分三次進行了公告,xx年xx月xx日,四股東召開了股東會通過了原xx公司清算報告,xx年xx月xx日四股東及東正公司申請辦理注銷登記。但遺憾的是四股東組織的清算無論是從程序上還是職責、義務的履行上均存在重大的過錯。具體體現(xiàn)如下幾個方面:
1、清算組的成員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舊公司法第184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對有限公司清算組,規(guī)定“由股東組成”,這就表明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并不需要由股東大會確定人選,那么,全體股東屬于當然的清算組成員,由非股東擔任清算組成員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從立法精神看,有限公司的清算義務人應為全體股東。而且,進行財產(chǎn)分配是股東享有的基本權利,公司股東如果沒有明確放棄自己的股東權利,則應當參加公司清算,成為當然的清算組成員。
2、清算中的“通知”和“公告”是兩個程序,不能混淆,清算義務主體未通知已知債權人(本案被上訴人)。被上訴人的債權早已按照合同約定確定,是已知債權人,股東應當書面通知,未通知被上訴存在重大過錯。
3、清算組成員應當清理公司債權、債務,在明知xx尚欠300萬元債權的情況下,怠于履行清理債權的.職責和義務,懸空債權最終導致原東正公司的財產(chǎn)貶損、減少、滅失,影響原xx公司的償債能力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存在重大過錯。
4、清算報告所列的財產(chǎn)狀況是不實的,在明知不實的情況下仍對清算報告予以確認,未積極和依法履行完畢清算義務的情況下仍進行剩余財產(chǎn)分配,終結清算程序,損害債權人和公司的利益非常明顯,存在重大過錯。
綜上,四股東的行為構成共同侵權,按照《民法通則》第130條的規(guī)定和《公司法》第190條第3款規(guī)定,一審法院判令四股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是適用法律正確的。上訴人所說的造法、按照分配的財產(chǎn)承擔責任,只是單方面認識,無任何法律依據(jù)。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十
答辯人:廣西xxxxxx有限公司,住所地:南寧市xx東路xx里19號,組織機構代碼:199452xx-6。
法定代表人:林x,董事長。
就上訴人覃書x與黃x、廣西xxxxxx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上訴一案,廣西xxxxxx有限公司(以下簡稱xx公司)特作如下答辯:
一、黃x與xx公司并不存在掛靠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覃書x或黃x如果認為黃x與xx公司存在或成立掛靠關系,他們應依法提供證據(jù)予以證實,在本案中,并無任何證據(jù)證實黃x與xx公司存在掛靠關系。
二、xx公司的員工林小x與黃x并沒有“訂立口頭協(xié)議,把該工程交由黃x實施?!保Sx怎么獲得并實施涉案的工程,xx公司不清楚。
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如果覃書x或黃x認為林小x與黃x“訂立口頭協(xié)議,把該工程交由黃x實施?!?,他們應依法提供證據(jù)予以證實,但本案中,并無任何證據(jù)證實林小x與黃x“訂立口頭協(xié)議,把該工程交由黃x實施?!?BR> 三、黃x不是xx公司的員工,xx公司與黃x也不存在委托代理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五條第三款規(guī)定“對代理權發(fā)生爭議的,由主張有代理權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在本案中,并無證據(jù)證實xx公司與黃x存在委托代理關系。
四、xx公司雖然與發(fā)包人即xx縣交通運輸局訂立了《合同協(xié)議書》,但雙方根本就沒有實際履行合同。
合同訂立不等于合同就履行,合同訂立與合同履行是兩碼事,社會生活中有不少合同訂立之后并沒有履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哪方當事人認為xx公司履行了與發(fā)包人即xx縣交通運輸局訂立的《合同協(xié)議書》,就應當提供證據(jù)加與證實,在本案中,并無證據(jù)證實xx公司履行了與發(fā)包人即xx縣交通運輸局訂立的《合同協(xié)議書》。
綜合以上四點可知,除訂立《合同協(xié)議書》外,xx公司與涉案的xx縣通村水泥路工程的no9標段的工程無關,不享有權利,自然也不應承擔與此相關的糾紛的任何法律責任。
五、本案根本就不能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敝?guī)定,一審判決適用該規(guī)定屬適用法律錯誤。
首先,水泥不是限制流通物,不是非自然人才能購買的物。《物資采購合同》的雙方為黃x與覃書x,xx公司不是合同的當事人,該合同不能約束xx公司。
其次,《物資采購合同》的內容中,沒有任何一處涉及xx公司的名稱。覃書x有何理由“相信”黃x有并不出現(xiàn)的xx公司的“代理權”?沒有。
一審法院判決xx公司與黃x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是錯誤的。
六、覃書x與黃x訂立的《物資采購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合同,對他們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1、一審判決確定的貨款274365元,金額準確。
覃書x認為其貨款應為281015元,但卻沒有提供相應的證據(jù)支持,其主張沒有事實根據(jù)與法律依據(jù)。
2、一審判決確定的利息10974.6元,金額準確。
覃書x認為合同本金余額4%的利息指的應是月利息4%,沒有事實根據(jù)與法律依據(jù),因為,他與黃x訂立的《物資采購合同》對利息有明確的約定,清楚明了,其不應翻悔,況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BR> 3、覃書x主張“違約方應支付我方違約金叁萬元”,沒有事實根據(jù)與法律依據(jù)。
覃書x與黃x訂立的《物資采購合同》只對“利息”作出約定,并沒有對“違約金”作出約定,并且,更重要的是,覃書x在一審時并沒有主張“違約金”,其上訴后才主張“違約金”,二審法院不應支持。
請二審法院駁回覃書x的上訴;請二審法院依法改判,判決xx公司不與黃x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覃書x貨款與利息應由黃x自己給付。
此致
百色市中級人民法院。
答辯人:廣西xxxxxx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十一
答辯人:浙江xx建設有限公司,住所地寧波市北路455號。法定代表人:杜xx,董事長。
一、原告訴稱“xxxx年9月后,被告停止履行合同。”這一訴稱與事實完全不符。
答辯人認為,原告完全是倒打一耙。答辯人所承包的工程,由于工程土地政策問題的完善和處理,從而導致施工許可證于xxxx年11月4日才下發(fā),而原告與答辯人于xxxx年4月8日就簽訂了鋼材購銷合同,因此,在這過程中,答辯人的施工建設工作尚未全面展開,雖然答辯人在施工許可前提前做些準備性的施工工作,但所需的鋼材量相應比較零散和少量,從而原告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不滿,于是答辯人提前采取了其他工地補用的措施,以挽救原告履行合同的信心,然而,合同履行了四五個月后,原告認為財務效益小,無錢賺,遂于xxxx年9月10日最后一批貨發(fā)給答辯人后,原告就再沒有按照答辯人的要求發(fā)貨,答辯人多次去電催貨,原告就是不發(fā)貨。在原告未發(fā)貨情況下,為了工程能正常施工,出于無奈,只能從其他途徑組織貨源。答辯人深知要想正常施工,鋼材是不可能缺少的,答辯人不可能會存在停止合同履行的意思,答辯人至今仍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答辯人一直以來從未間斷過要求原告發(fā)貨的請求(詳見電話記錄),而是原告不愿繼續(xù)發(fā)貨,因此,沒有發(fā)貨是原告單方違約的。此后,答辯人沒有付清貨款也是原告違約在先所致。
二、關于鋼材款數(shù)額和保證金利息問題。
原告訴稱的鋼材款數(shù)額和保證金利息與實際不相符。答辯人于xxxx年9月8日支付了貨款225000元;9月10日原告發(fā)了貨,此后,原告不再發(fā)貨,答辯人為了要求原告發(fā)貨,經(jīng)聯(lián)系后按照原告“先付部份款”的要求,于10月22日支付了170000元,后根據(jù)原告意思作為利息;xxxx年12月10日付了貨款100萬元;xxxx年1月28日又支付了貨款20萬元。于xxxx年2月14日歸還了300萬元保證金。
需要說明的是,在xxxx年4月30日出具材料結算單及借款利息結算單時由于原始憑證不在答辯人經(jīng)辦人手上,而是在答辯人公司總部,而原告是到答辯人工地催款的,于是當時僅按原告要求出具結算單,結算單中的公章也是工程項目部技術專用章,且該章注明“僅限技術資料使用”。因此,項目部是在不完全明確具體款項性質情況下將實為支付貨款的225000元錯列為了借款利息,對此應予以糾正。實際是,材料款已付1425000元,不是結算單中的.100元,尚欠材料款289373元,不是原告訴稱的514373元;借款利息應該是已支付170000元,不是結算單中的39.5萬元。并且這一切7萬元在付的當時是沒有講明是利息還是貨款,只是先給17萬元讓原告再發(fā)貨,后來在列清單時,原告提出作為利息,故列到利息上。
因此,原告的第1個訴訟請求和第2個訴訟請求的鋼材款和保證金利息與實際不相符。
三、關于原告第一個訴訟請求中鋼材款相關違約責任的問題。
對貨款按實結算,答辯人并沒有意見。但按照合同第九條違約責任的規(guī)定,答辯人認為不應適用合同第九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guī)定,而應適用合同第八條第1、2款的規(guī)定。
退一步說,就算屬答辯人違約,那么,其約定違約金過高,超過了答辯人未按期付款給原告造成的實際損失,且存在著從何時起計算違約金的問題。
第一,從購銷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上來看,原告的主要權利是拿到貨款,相反支付貨款是答辯人的主要義務。當原告未拿到貨款時,其直接損失只不過是利息損失,因此其損失就是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即6纏(月息0.6%)。最高院《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當違約金超過0.78%時就算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為此根據(jù)《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請求法院對合同中約定的過高違約金予以調整。
第二,違約金從何時起算?答辯人認為,原告起訴附件中的貨款違約匯總單的計算節(jié)點顯然不能成立,要算也只能從貨款結算日開始計算。需要指出的是,材料結算單及借款利息結算單存在款項羅列差錯,但該時間是結算時間,這是明確的。只能以該時間作為答辯人應支付貨款的時間,即xxxx年4月30日為答辯人應支付貨款日。沒有支付的才算是違約,才承擔逾期付款責任。不能從原告表中所列的xxxx年8月4日作為計算違約金的起始日。
四、關于借款利息的合法性問題。從原告利息匯總單可以看出,300萬元保證金(即借款)于xxxx年4月20日交付(即起息日),至xxxx年2月14日歸還。按約定的月利率2.5%計算,共有利息735000元。按約定,其計算雖然沒有錯,但是,答辯人認為,該保證金實為借款性質,是名為保證金實為借貸關系。而原、被告間作為企業(yè)而拆借,其拆借行為是與法律相抵觸的,是法律所禁止的。因此,原告的第2個訴訟請求是不合法的,且該借款屬高利息,更不受法律保護。
五、關于原告訴稱的補償款問題。
原告訴稱“被告購買原告鋼材392.325噸,低于合同約定數(shù)量,依據(jù)鋼材購銷合同第九條第七項約定,被告應向原告支付補償款760767元?!?BR> 對此,答辯人認為該補償款的請求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首先,購銷合同第九條第七項的約定顯失公平。合同中“未達到8000噸”,應該存在二種情形。一種是原告方未給足貨量;另一種是答辯人未要足貨量。然而,合同中僅就答辯人未要足貨量作出規(guī)定,對原告方未給足貨量卻未規(guī)定,此顯然是沒有體現(xiàn)民事行為的公平合理原則,是極不公平的,違背了合同權利義務的對等性。之所以該合同不平等,是由于該合同是原告方提供的,是原告的格式合同。
其次,退一萬步說。就算該條款是合法有效,那么,我們來看看該條是怎么定的。
購銷合同第九條第七項約定:本工程若鋼材數(shù)量未達到8000噸,從需方其他工程彌補不足鋼材數(shù)量,若未補足,需方應每噸補償100元給供方。該約定明確規(guī)定,不足的鋼材數(shù)量,答辯人可以從其他工程補足。既然是其他工程補足,那么必定是要在本工程采購期屆滿以后才能確定,否則,無法判斷本工程所需鋼材實際量。并且何時補足沒有時間上的限制,目前合同還沒有解除,答辯人完全可以繼續(xù)要求原告發(fā)貨。答辯人也完全可以采取措施補足。但是必須指出的是,補足不是單靠答辯人就可以落實,而是同時需要原告不折不扣地配合,按要求發(fā)貨。如果原告拒絕發(fā)貨或發(fā)貨不符合要求,那么,答辯人是無法完成補足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原告仍以答辯人不能補足而要求支付所謂的補償款,可想而知,是絕無道理的。
其三,本案鋼材量未達到8000噸,不是答辯人造成而是原告未按合同和答辯人的要求,不同意發(fā)貨造成。答辯人非但不要承擔責任,反而要由原告承擔未發(fā)貨的違約責任。
因此,原告的第3個訴訟請求是不能成立的。
綜上所述,答辯人認為,原告之訴,完全不顧事實,在本合同履行中答辯人僅欠289373元的貨款,卻寬大起訴,要答辯人承擔違約金、利息、補償款等達1902722元。本案中原告與答辯人之間發(fā)生貨物交易量為1714374.37元,原告的訴訟請求總額為1902722元,減去實際所欠貨款289373元,違約金、利息、補償款三項總計為1613349元。因此,以原告的違約論就給原告帶來了1613349元的違約利益,接近交易額的一倍。這難道公平嗎?答辯人要求法庭依法駁回原告的不實之訴,答辯人只能給付尚欠的貨款289373元,并承擔xxxx年4月30日以后的逾期付款責任。同時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要求原告繼續(xù)按答辯人的要求發(fā)貨。同時答辯人根據(jù)原告的違約事實,提出了反訴(另符反訴狀)。(注:答辯中所及的證據(jù)詳見反訴所列證據(jù))。
此致
縉云縣人民法院。
答辯人:浙江xx建設有限公司。
xxxx年11月2日。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十二
原告張某與被告李某系農民,因張某急需稻草,經(jīng)人介紹兩人相識,當天,兩人商定,李某以每斤2角的價格賣給張某2000斤稻草,共計價款400元。張某當即交付200元,并言明,待第二天將余款交齊并將稻草拉走。不料,從當天晚上起一連下了幾天大雨,將放在李某家院里準備賣給張某的稻草全部淋濕,并有大部分霉爛。幾天后,張某到李家,準備交款運稻草,見此 情況便要求李某退還已支付的200元錢還給他。李某則說,這些稻草已經(jīng)賣給你了,損失是你的,并要求張某支付剩余的稻草款,張某無奈,便起訴之法院,要求李某返還已經(jīng)支付的人民幣200元。
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原、被告雙方的買賣合同已經(jīng)有效成立,但因雙方買賣標的物的所有權并未發(fā)生轉移,風險也未發(fā)生轉移,稻草霉爛的損失只能由李某承擔。因李某所有的稻草大部分已經(jīng)霉爛,李某已無履約的可能,雙方應解除合同。李某收取的200元錢應該返還。
對本案的處理有三種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原被告之間的買賣是有效的,原告已經(jīng)交付不部分貨款,并約定第二天來拉走稻草。稻草已為原告所有,原告為及時拉走而使稻草霉爛,應自己負擔損失,因此法院不能支持原告的請求。
另一種意見認為,原被告之間的買賣是有效的,雖原告已交付部分貨款,但被告并未交付稻草,稻草的所有權未轉移,被告仍享有所有權,也應承擔標的物 的風險。因此法院應當支持原告的訴訟。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原被告之間的買賣有效,雙方約定第二天由原告拉走稻草,由此時起所有權發(fā)生轉移,但因稻草仍在被告占有之下而未實際交付,因此,標的物的風險仍應由被告承擔,法院應當支持原告的請求。
對本案處理意見的爭議在于如何認定原被告之間買賣標的物的所有權是否轉移和應由誰承擔標的物的風險。
本案中原被告買賣的稻草為動產(chǎn),因此應依動產(chǎn)所有權的轉移來確定其所有權轉移的時間。動產(chǎn)所有權轉移是指動產(chǎn)的所有權從一個民事主體轉移至另一個民事主體,它是財產(chǎn)流轉的主要表現(xiàn)。從原所有人來說,所有權轉移是其所有權消滅的原因,而從新所有人來說,又是新所有權的取得方法。因此,所有權從何時起發(fā)生轉移對當事人來說利益甚大。發(fā)生所有權轉移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從當事人的意愿上可分為兩種:一 是依法律行為發(fā)生的。這是依當事人的意愿由雙方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結果;一是非依法律行為發(fā)生的。本案中涉及的是依法律行為發(fā)生所有權轉移的轉移時間問題。我國《民法通則》第72條規(guī)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chǎn)的,財產(chǎn)所有權從財產(chǎn)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保凑赵摋l規(guī)定,財產(chǎn)所有權應自交付起轉移,除非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4條規(guī)定:“財產(chǎn)已經(jīng)交付,但當事人約定財產(chǎn)所有權轉移附條件的,在所附條件成就時,財產(chǎn)所有權方為轉移。”
從以上分析可見,動產(chǎn)所有權轉移一般以交付為要件。交付是標的物所有權自讓與人轉移給受讓人的時界。因此,確定所有權是否轉移,就要確定是否交付。
買賣中風險的負擔是指在買賣合同成立后的標的物意外滅失損毀的損失由何方承擔問題。本案中雙方買賣的'稻草因天降大雨而淋爛,由此造成的損失由何方承擔就是風險承擔問題。我國現(xiàn)行立法沒有明確規(guī)定風險負擔,在理論上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主張,風險應隨所有權的轉移而轉移,即標的物的所有權歸誰,誰就承擔風險。另一種觀點認為,以標的物的交付時間作為風險轉移的時間,即標的物交付前由出賣人負擔,交付后由買受人負擔。由于依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標的物交付的時間即為所有權轉移的時間。所有權自交付時起轉移,這就意味著交付為所有權轉移的要件。所有權一旦轉移,受讓人就成為新所有人,享有標的物的所有權。所有權人得對抗一切人。如未交付,則買賣只在當事人間發(fā)生效力。本案例中,當事人約定由原告自行提貨,因此約定的原告提貨時間應為所有權轉移的時間。原告因天下大雨未能及時提貨,所以,原被告之間買賣的稻草所有權未發(fā)生轉移,風險也未發(fā)生轉移,由此造成的損失也只能由李某自己負擔。因李某的大部分草料已經(jīng)霉爛,李某已無履約的可能,雙方應解除合同。因對于發(fā)生合同不能履行的情況,雙方都沒有過錯,所以不發(fā)生違約責任。但因合同解除,李某收取200元錢已無合法根據(jù),應予返還張某。
買賣合同糾紛案民事答辯狀篇十三
高三的學生應該是這樣的。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天給他的學生上課。他說:同學們,我們今天不講哲學,只要求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動作,把手往前擺動300下,然后再往后擺動300下,看看誰能每天堅持。過了幾天,蘇格拉底上課時,他請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結果,90%以上的人舉起了手。過了一個月,他又要求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只有70%多的人舉手。過了一年,他又同樣要求,結果只有一個人舉手,這個人就是后來也成為了大哲學家的柏拉圖。甩手固然甩不出一個哲學家,但在那些人們看似平淡、枯燥的重復中,柏拉圖能認準目標、執(zhí)著追求、始終堅持,相反那些目標游移、耐不住寂寞、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是很難有大的作為的。
有一個法國謎語,也是一道的數(shù)學推理題,叫“荷花塘之謎”是這樣說的:如果池塘中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積擴大兩倍,30天后就會占滿整個荷塘,那么第28天的時候荷塘里會有多少面積的荷花?我們可以算出來:從四分之一面積擴大到整個面積需要兩天,也即第28天,荷塘里會有四分之一面積的荷花。
題目很簡單,但它背后蘊含的道理卻不簡單。對每一朵荷花而言,它們的變化速度是一樣的,在第29天到來之前,它們費心盡力,也只完成目標的四分之一;而最后的兩天卻如有神助,拓展了絕大多數(shù)。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事情的發(fā)展變化都是這個道理。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才會發(fā)生質變的飛躍的。而這個量變的積累過程是艱苦的緩慢的,是一定要學會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的,要遠離淺嘗輒止,千萬別奢望一步登天!越是接近頂峰,就越是困難重重;越是到了高三,學習就越不容易。拿破侖有句名言:“當最困難的時候,就是離成功不遠了?!钡?9天,也許是最困難的時候,但也正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候,只有努力堅持,只有對目標鍥而不舍地追求,才能迎來荷花滿塘。我們在緊張的備考中,要胸懷自己的目標,憑每日細小的進步和成功去創(chuàng)造高考的輝煌,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牛步雖遲,可達千里!行百里路半九十,讓我們謹記:不要輸在第29天。
高三這一年,注定是乏味的,勞累的,甚至是痛苦的。到了高三才能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夜以繼日,什么叫收效甚微,什么是屢戰(zhàn)屢敗,什么是屢敗屢戰(zhàn)。面對挫折,選擇放棄還是堅定不移地繼續(xù)前行,取決于你對成功的向往與渴望,取決于你的執(zhí)著與頑強。成功是蘊含在失敗的苦悶和不懈奮斗的汗水中的。在失敗面前要學會堅強,要有斗志和勇氣,才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奮斗的樂趣。我們要與自己的膽怯與懦弱、虛榮與懶惰戰(zhàn)斗。我們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力量,只不過被時間埋沒,被意志影響,被習慣消磨了。有這么一個故事:在大海上,有一片礁石,在礁石的背面,風平浪靜,藏在其中的珊瑚蟲顯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機,而且死亡率極高;在礁石的外面,巨浪翻滾,生存于此的珊瑚蟲卻顯得生機勃勃,光彩奪目,并快速地生長繁殖。巨浪的沖擊無疑就是珊瑚蟲生存的必要條件。人在一定的程度上與珊瑚蟲是一樣的,也需要沖擊、磨擦、鍛煉,高考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第一次大的考驗,經(jīng)受住了這次考驗,你也將像珊瑚蟲一樣光彩照人。高三會有許多不如意,同學們,當你笑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在和你一起笑;當你哭的時候,全世界只有你自己在哭!歡樂可以同享,而痛苦必須你自己勇敢堅強地承受,即使最愛你的父母也替代不了你,也沒有辦法。你一定要把它看成是歷練生命的機會,要義無反顧地迎上去。只有走好高三,羽翼才能豐滿,才能振翅高飛。
最慢的學習方法,就是最快的學習方法;最笨的學習方法,就是最聰明的學習方法;最踏實的學習方法,就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每天按照計劃去做,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把規(guī)范當作一種習慣。要重視細節(jié),最忌眼高手低,一看就會,一做就錯。
俗話說:熟能生巧。想要考得好,就得多做題。賣油翁的故事,同學們耳熟能詳,“此無它,唯手熟爾。”貝克漢姆的球技很好,怎么練出來的呢?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在整個球隊集訓完之后,他一個人再練半個小時,一腳一腳的沖著球門踢。想取得成功,方法只有一個,就是一次一次反復地去做,一直做到嫻熟自如,沒有人比得上你,你就是領軍人物。
四、要講方法、摸規(guī)律。
高三是寧靜而寂寞的,因為少了歡聲笑語,少了豐富多彩,少了悠閑、逍遙和愜意,而這恰恰是我們需要的。豈不聞:寧靜致遠,淡泊明志,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嗎?環(huán)境的安靜是我們讀書所需,心靈的安靜更是讀書所需。更何況這種寂寞與安寧又是相對而言的。在別人眼里你也許是寂寞的,但你身處其中,自有別人看不到的風景:基礎的日漸扎實,知識的日趨豐富,能力的飛速提高,思維的縝密成熟。紛亂的智慧之光得以聚焦,模糊的意識觀念日益清晰,混亂的知識結構走向有序。我們思考著,摸索著,撥開了迷霧,漸漸的,眼前展開了一個開闊的天地,我們豁然開朗。胸中繪無限景致,心頭掛歡聲笑語。還有什么比這更令人激動、快樂和幸福的?只不過如今我們擁有的是與以往不同的深層次的快樂和幸福。
起早不貪黑,貪黑不起早。每天中午要睡一個午覺,雖然很奢侈,但是很有必要。美國陸軍訓練所有一句話,“記住你不是超人?!蔽覀兺瑯右惨涀∵@一點,我們不是超人。我們應該及時調整狀態(tài),應該及時的休息,并且還要學會隨時隨地休息。英國的前首相丘吉爾,參加過戰(zhàn)爭,當過戰(zhàn)地記者,學過油畫,指導英國人獲得了二戰(zhàn)的勝利,一年中寫了許多的著作,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問他是什么能夠讓他的精力始終這么充沛,他回答:“能夠坐的時候我絕不站著,能夠躺著的時候,我絕不坐著?!闭f的就是要時刻的注意休息,以便自己在真正需要工作和學習的時候,全部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