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號說課稿(模板13篇)

字號:

    有時候,我們需要從過去的經(jīng)歷中總結出一些有價值的經(jīng)驗教訓。寫總結要客觀真實,實事求是,不夸大和縮小自己的成績和表現(xiàn)。在下面將呈現(xiàn)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總結示例,以供大家參考。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一
    活動目標:1、能大膽、連貫地向同伴介紹自己收集到的資料,知道一些有關飛船上太空的知識。
    2、嘗試設計飛船,體驗到合作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
    1、相互交流。
    師:最近我們中國有一個重大的新聞,你們知道是什么新聞嗎?(神州六號飛上天了),在這艘飛船上面還有兩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你們知道是誰嗎?(宇航員:聶海勝和費俊龍)。
    2、個別交流。
    師:現(xiàn)在誰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你收集到了哪些有關神六的新聞???(個別幼兒介紹)。
    二、豐富知識。
    師:剛才許多小朋友向大家介紹了有關神六的新聞,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到太空中去看一看,好嗎?(根據(jù)幻燈片介紹)。
    三、幼兒操作。
    師:我們的.宇航員非常的了不起,他們不怕生命的危險,為了給國家做一點貢獻,去了太空做試驗,你們想不想和這兩位宇航員叔叔一樣了不起,做個了不起的中國人???那么我們一起來設計神舟飛船吧?。ㄓ變鹤杂刹僮鳎?。
    四、發(fā)射飛船。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二
    景海鵬,男,漢族,山西運城人,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現(xiàn)任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
    他是矢志報國、逐夢太空的英雄航天員。1998年被選拔為我國首批航天員后,經(jīng)過多年刻苦訓練,圓滿完成基礎理論、航天環(huán)境適應性、專業(yè)技術等八大類上百個課目的訓練任務,以優(yōu)異成績通過各項考核。2008年9月,他奉命執(zhí)行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與另外兩名航天員密切配合,實現(xiàn)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2012年6月,再次執(zhí)行載人飛行任務并擔任指令長,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結束后,人們都認為已經(jīng)兩次上太空的景海鵬不會再上了,但他卻說:“只要任務需要,我會毫不猶豫再上太空。只要發(fā)令槍一響,我會奮力向終點沖刺!”為此,他一如既往嚴格要求自己,從嚴從緊抓好自身學習訓練。2016年6月,他再次奉命擔任指令長,執(zhí)行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首次實現(xiàn)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成為執(zhí)行載人飛行任務次數(shù)最多的航天員,成就了三巡蒼穹的中國奇跡。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2008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2017年7月28日獲得“八一勛章”。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三
    14日5時56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統(tǒng)一指揮調(diào)度下,神舟六號飛船進行首次軌道維持。飛船發(fā)動機點火工作了6.5秒。稍后,航天員報告和地面監(jiān)測表明,首次軌道維持獲得圓滿成功。
    10月12日9時,隨著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指揮的一聲令下,神舟六號飛船在火箭的推動下飛上了太空,整個中華民族頓時沸騰了。10月14日16點30分,在神舟六號航天員傳回的.畫面中,精彩的一幕出現(xiàn)了:費俊龍半蹲在地上,用雙手撐住船艙地上的兩個固定物,然后突然向前,完成了一個前滾翻!之后,費俊龍似乎意猶未盡,又翻了一個。翻完之后,費俊龍笑著看了看正在給他拍照的聶海勝。接下來,費俊龍又接連翻了兩個筋斗,而且動作一個比一個熟練。費俊龍翻這四個筋斗大約用了三分鐘,以神舟六號每秒7.8公里的速度,他一個筋斗就翻了大約351公里。
    載至14日16時,神六已進入太空55小時,兩名航天員在太空目睹了36次日出日落,飛行約定151萬公里,是迄今為止我國在太空中飛行距離最遠的兩個人??粗@樣的報道,我的心中感到無比振奮,我為祖國有這樣的成就感到自豪,為我們國家第一次進行多人多天太空飛行并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太空飛行實驗感到驕傲。神舟六號飛船經(jīng)過5天的飛行順利著陸了,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科學事業(yè)做出貢獻。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四
    文章主要介紹了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運行軌道、運行速度,以及一些構造等等,特別提到了“神五”與“神六”的區(qū)別。文章還提到了航天員所要接受的訓練。當我看到航天員所接受的任務和要冒的風險時,我的心就好象一個輕氣球一樣懸了起來。
    看看科研人員,再想想自己,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我平時學習起來,總是很不耐煩,好象是在為爸爸媽媽學習似的。數(shù)學作業(yè)不會做,空著;語文作業(yè)不會寫,一個電話打到同學家就解決問題了。這種馬馬虎虎的學習態(tài)度帶來的結果是做錯的題目“遍地開花”?,F(xiàn)在想起這些問題來,就連自己也膽戰(zhàn)心驚。我所缺少的不正是航天人那種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工作作風、學習態(tài)度和探索精神嗎?,我現(xiàn)在的學習態(tài)度,不就是好比一艘到處透風的載人飛船嗎?如果把這樣的飛船發(fā)射到天上去,不出事才怪咧!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五
    電影《六號出口》(exitno.6)是由林育賢執(zhí)導,彭于晏、阮經(jīng)天、劉荷娜等主演的劇情片,于2007年5月17日上映。電影以青少年經(jīng)常出沒的臺北西門町為背景,透過一連串少女失蹤事件為故事主軸,呈現(xiàn)出當下青少年不為人知的生活百態(tài)。
    劇情介紹。
    西門町6號出口,一個什么事都可能發(fā)生的地方。范達音因為逞英雄被人追打,無意中發(fā)現(xiàn)自己驚人的跳躍力,從默默無聞的顧攤少年,成為傳說中的“西門飛俠”,他與好友vance每天下午都要進行下午茶聚新鮮事發(fā)生了,但不是好事,一個范達音認識的小薇失蹤了,她失蹤的同時,還有四個名校的女高中生也都在西門町失蹤了,而所有線索指向一個戴鴨舌帽的神秘老人,想要找出老人,得向西門町最大的老人勢力下手,那就是西門町老人幫,可是老人幫首領“仙波指”老蔣卻要與范達音先比試一場再來談。會,日子雖然無聊,但兩個人無聊總比一個人無聊好,他倆望著西門町6號出口前人來人往的廣場,總是期待有新鮮事發(fā)生。
    在眾人合作下,范達音與伙伴們終于逮住神秘老人,才發(fā)現(xiàn)事情完全不是他們所想的那回事,少女失蹤原因依舊渾沌不明,而少女們卻一步步踏入了鬼門關,事情的真相,就在一塊塊內(nèi)含玫瑰花瓣的冰塊,以及那一張張看似毫無關聯(lián)的美少女大頭貼里。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六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任務中,景海鵬、陳冬在太空完成33天中期駐留,為后續(xù)的中國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還會不會再飛?三次飛天的景海鵬不止一次面對這樣的問題。
    每次,他總會說:“作為一名航天員,我會時刻準備著接受祖國的再次挑選。”
    舉重若輕,鎮(zhèn)定自如。第4次站在問天閣與中外記者見面的景海鵬從容依舊。
    從首次太空的2天20小時27分鐘飛行,到神舟九號的13天宇宙遨游;從太空33天的中期駐留,到這次即將開始的約5個月駐留“天宮”,景海鵬成為四度飛天的中國航天第一人。
    “為什么還要飛?”記者問。
    景海鵬說:“作為一名航天員,執(zhí)行飛天任務、出征太空是我的主責主業(yè),就是我的工作。”
    1998年1月5日,景海鵬和13名戰(zhàn)友一起,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莊嚴宣誓,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
    為圓飛天夢,那些年,他晚上12點前幾乎沒有休息過,也沒陪家人度過一個完整的周末,甚至沒有陪父母過一個春節(jié)。
    2008年,景海鵬和翟志剛、劉伯明乘神舟七號飛天。他們密切配合,完成了我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那天,出艙艙門剛打開,翟志剛準備出艙時,座艙內(nèi)突然傳來儀表報警聲:“軌道艙火災!”危急時刻,正在返回艙值守的景海鵬迅速檢查儀器的各大系統(tǒng),并與在軌道艙的劉伯明進行判斷排故,同時向地面報告:“儀表顯示軌道艙火災,請地面檢查確認?!?BR>    后經(jīng)天地共同判定,此為儀表誤報警,但“即使我們回不去,也一定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的錚錚誓言至今仍讓聞者動容。
    天外歸來后,景海鵬歸零成績、歸零心態(tài),又全力投入到神舟九號任務備戰(zhàn)訓練中。
    “是黨和人民培養(yǎng)了我們,是祖國托舉著我們飛天?!彼f,身體在天上可以飄,但是做人不能“飄”,更不能躺在功勞簿上沾沾自喜、故步自封。
    神舟九號任務要進行我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每名航天員都要熟練掌握。訓練之余,景海鵬經(jīng)常為自己“加碼”,到任務考核前,他已經(jīng)在模擬器練習了2000多次,是規(guī)定訓練次數(shù)、時間的兩倍。
    2012年6月,景海鵬作為任務指令長,與戰(zhàn)友劉旺、劉洋駕乘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2016年10月,景海鵬第三次執(zhí)行飛天任務。這一次,他帶著年輕的航天員陳冬一起在軌飛行33天,首次實現(xiàn)了中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
    在太空的那段日子里,他不僅當好飛船“駕駛員”,還要當好太空科學家,積極參與系統(tǒng)設計、產(chǎn)品研制、技術攻關,出色完成了近百項空間科學試驗任務,先后提出上百條改進意見。
    在進行太空跑臺束縛系統(tǒng)驗證試驗時,數(shù)次操作都宣告失敗。但景海鵬沒有輕言放棄,和陳冬反復琢磨、認真體會,經(jīng)過多次嘗試,終于實現(xiàn)了在太空中奔跑,為后續(xù)航天員在空間站長期駐留時加強體能鍛煉、有效防止空間運動病積累了經(jīng)驗。
    7年一瞬。
    此間,景海鵬的崗位有過幾次變動,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航天員的初心使命。在陸軍某部任職期間,他隨身攜帶了所有飛行訓練資料,定期和教員進行電話溝通交流,利用周末回隊訓練考核。
    600個俯臥撐、600個仰臥起坐、上千次跳繩成為他每天的標配,飛行手冊、操作指南加起來有70多本,成千上萬條指令都已爛熟于心……景海鵬的身體素質(zhì)和飛行技能依舊優(yōu)秀。
    這是他第三次擔任指令長。前兩次擔任指令長時,景海鵬和隊友憑著“分秒不差、毫厘不失”的嚴謹作風,成就了我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和中期在軌駐留任務的圓滿成功。
    這一次,面對2名比自己小20歲、毫無飛行經(jīng)驗及太空環(huán)境體驗的隊友組成的“跨代乘組”,景海鵬深感責任重大。每次訓練,他拿到操作指南后,都要求乘組獨立完成整個操作流程后再進行總結和講解。他還帶領乘組對空間科學試驗、航天員出艙活動、空間站維護維修、長期飛行健康防護,特別是應急與故障處置都進行了精心、精細、精準準備。
    經(jīng)過一年的朝夕相處,景海鵬和兩名年輕隊友非常默契,一個表情、動作和眼神,彼此都能心領神會。他說:“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堅決完成任務,用我們的雙手把所有科學家的心血汗水、智慧和夢想變成現(xiàn)實?!?BR>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七
    《我叫“神舟號”》是一篇科普童話,故事情節(jié)簡單有趣,很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給他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課文第一、二自然段通過嫦娥姐姐與“神州號”飛船的對話,說明這艘飛船是中國制造的,正在進行飛行試驗。第三自然段講嫦娥姐姐要“神州號”帶她回家。課文插圖描繪了嫦娥姐姐與“神州號”飛船對話的情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7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我國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激勵學生從小刻苦學習,將來為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4、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有關飛船的知識,初步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和課外閱讀的習慣。
    1、輕聲音節(jié)的朗讀和長句子的朗讀。
    2、識字和寫字。
    3、展開豐富的想象。
    1、創(chuàng)設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苯虒W本課,教師通過語言。
    渲染,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
    2、自主合作式學習。
    分角色朗讀對話。
    3、培養(yǎng)想象能力。
    通過課文的延伸教育,創(chuàng)設“我是家鄉(xiāng)小主人”這一情境,既進行了思維訓練,又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一舉兩得。
    (一)、檢查復習。
    認讀生字卡片,口頭組詞。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再指名讀。
    (2)分句理解,指導朗讀。
    學習第一句:
    “一天晚上,一艘飛船在太空散步?!饼R讀第一句。
    學習第二句。
    指名朗讀嫦娥姐姐的話。
    “你”指的是誰?
    嫦娥喜歡飛船弟弟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嫦娥姐姐問了飛船弟弟哪兩個問題?
    (引讀兩個疑問句)再指名讀第二句。(揭示:嫦娥姐姐問話時的語氣十分親切)。
    過渡:飛船弟弟是怎么回答的'呢?
    學習第2自然段。
    師生回答。
    師:小弟弟,你從哪里來?
    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師生繼續(xù)回答。
    師:以前怎么沒見過你?
    生:科學家派我來作飛行試驗。
    出示:科學家派我來作飛行試驗。(指名讀)。
    讀了這句話你知道飛船是由誰造的?它有什么特殊本領?
    結合板書:飛船弟弟中國來作飛行試驗。
    齊讀第三自然段。
    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自然段。
    (2)嫦娥姐姐高興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她為什么高興呢?(指名學生說)。
    (3)齊讀第三自然段。
    朗讀全文。
    1、同桌練習分角色朗讀。
    2、指名分角色朗讀。
    學習生字。
    問你來新筆畫。
    1、認讀。
    2、找朋友。
    3、交流記憶方法。
    4、描紅。
    5、書寫。
    1、通過課文的延伸教育,創(chuàng)設了“我是家鄉(xiāng)小主人”這一情境,既進行了思維訓練,又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一舉兩得。
    2、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對于如何待客這一話題,學生們說一是一,能說,也善于表達。
    3、教師應該善于創(chuàng)設教育的機,并善于捕捉教育的時機。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八
    無論何時,他都始終堅持守住心中的夢,認真走好腳下的路,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計利只計國家利,留名只留集體名,一心只為飛天,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榮譽、正確對待戰(zhàn)友,始終初心不改、砥礪前行。
    任務成功后,他說的最多是:光榮屬于敬愛的黨,屬于親愛的祖國,屬于偉大的人民,屬于工程全線的同志!他始終以一顆平常心干著不平凡的事,訓練中遇到不懂不會的問題能虛心求教,工作中始終嚴格遵守日常管理各項規(guī)定,生活中碰到戰(zhàn)友有困難能熱心幫助,被親切地稱為“知心的景大哥”。
    三巡蒼穹后,成了人們心中英雄的他,經(jīng)常犧牲休息時間,參加各種報告會、演講和社會活動200余場次,講述建設航天強國的感人故事,大力宣揚航天精神、傳播航天知識、播撒夢想種子,在社會上掀起一輪又一輪的航天熱。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九
    景海鵬三度飛天,成功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與付出。他把生死置之度外、把困難踩在腳下,年復一年、孜孜不倦地刻苦訓練、挑戰(zhàn)極限,彰顯著革命軍人的英雄豪情和血性膽氣。
    為了實現(xiàn)飛天夢想,他制定“魔鬼式”訓練計劃,堅持做難度最高的、強度最大的、標準最嚴的訓練,一次次挑戰(zhàn)極限。憑著這股子狠勁和韌勁,終于入選神舟七號任務乘組。
    當名字傳遍大街小巷,簽字、合影、采訪、報告等活動接踵而至,面對迅速升溫的名氣,他堅持本色,歸零心態(tài),瞄準交會對接任務開展相關的技術鉆研,精益求精苦練,完成了2000多次的交會對接訓練,最終入選神舟九號任務乘組,實現(xiàn)兩度問天。景海鵬把自己的成功歸于黨和人民的教導,將完成任務當作回報祖國培養(yǎng)的最好方式,十九年如一日,堅持標準不降、訓練不減、目標不變,與戰(zhàn)友們一樣學習、一樣訓練、一樣要求,憑借對飛天的渴望和不懈努力,成功入選神舟十一號任務乘組,完成三巡蒼穹的壯舉。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十
    中國是個輩出英雄的國家。古有岳飛的“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保唤辛謩t徐虎門銷煙,秋瑾的“英雄末路當磨折”,楊利偉的“我為中國感到驕傲?!痹谛腋0惨莸纳钪?,我們也應該想想這些英雄,致敬英雄。
    詩仙李白曾寫過很多跟月亮有關的'詩,現(xiàn)在他們都變成了現(xiàn)實。各種神話傳說激勵著我們炎黃子孫,讓我們不斷地嘗試實現(xiàn)這個美好的飛天夢想。明代萬戶侯飛天的夢想已成為現(xiàn)實,在2003年10月15日,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里,除了敬佩英雄,我們還應該想些什么?楊利偉和戰(zhàn)斗在航天一線的戰(zhàn)士們,這終于讓我國成為了第三個載人飛向太空的國家,在寂靜無聲的太空中,終于留下了我國的足跡。
    首先我們應該想想航天員頑強的意志。航天員在做實驗時,那浮腫變形的臉,呼吸困難卻緊咬牙關,在噪音下強制入眠,這種超常的心理素質(zhì),怎能不讓人為之震撼?更難的是,還需要掌握很多理論知識。沒有刻苦的學習是不可能成功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可以借助航天員刻苦勤勞細心鉆研的精神,在學習上:平時要刻苦學習,上課專心聽講。在信念上: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應該有航天員的底氣和勇氣。
    另外我們還要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以航天英雄為榜樣,奮發(fā)圖強,報效祖國。浩瀚廣闊的宇宙奧秘無限,飛天夢想已持續(xù)千年,讓我國的飛船越飛越遠,越飛越高,讓我們一起探索宇宙中的更多奧秘。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十一
    航天老將景海鵬將再一次打破由自己保持的飛天紀錄。在這次任務中,景海鵬再次擔任指令長,2012年6月16日,景海鵬首次擔任指令長,與劉旺、劉洋搭乘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完成與天宮一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飛船發(fā)射升空,景海鵬帶領航天員陳冬一起飛向太空,景海鵬第二次擔任指令長,完成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任務。
    根據(jù)官方資料,景海鵬是山西省運城人,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19歲的景海鵬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1991年6月份,他分配到南空駐某部,正式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飛過殲六等機型,安全飛行1200小時,成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1996年底,景海鵬參加了航天員選拔。1998年1月,他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經(jīng)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huán)境適應性、航天專業(yè)技術、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yōu)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yè)技術綜合考核。
    2005年6月,景海鵬入選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梯隊成員。2008年9月,執(zhí)行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獲得“英雄航天員”稱號。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號任務飛行乘組,2012年6月,圓滿完成神舟九號任務。2016年10月17日,景海鵬帶領航天員陳冬一起飛向太空,在軌飛行33天。
    神舟十六號任務是景海鵬的第四次飛天之旅,他也成為目前飛行次數(shù)最多的航天員。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六號對接成功后,景海鵬將是唯一一位連續(xù)進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天宮二號實驗室和中國空間站的航天員。
    據(jù)報道,為了再度飛天,景海鵬在陸軍某部任職期間,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學習習慣,隨身攜帶了所有飛行訓練資料,定期和教員進行電話溝通交流,利用周末定期回隊訓練考核,幾乎沒在晚上12點前睡過覺,周末幾乎沒有休息過,目的就是讓自己依然保持高水準飛行技能。每天堅持鍛煉讓景海鵬的身體素質(zhì)依舊優(yōu)秀,600個俯臥撐、600個仰臥起坐、上千次跳繩是他每天的標配。
    朱楊柱航天飛行工程師首次飛天。
    國防科技大學官方微信“國防科大”刊文介紹稱,朱楊柱1986年9月出生于江蘇沛縣,2005年考入國防科技大學航天與材料工程學院(空天科學學院前身),2009年,本科畢業(yè)的朱楊柱選擇繼續(xù)在學院深造,師從知名航天專家易仕和教授。從本科的飛行器系統(tǒng)與工程專業(yè),到空氣動力學、光學等多學科交叉知識,這個研究方向后來也貫穿了他碩士和博士的全部階段。
    2020年9月,作為航天飛行工程師入選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2022年6月,入選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在此次任務中,航天駕駛員景海鵬和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主要負責直接操縱、管理航天器,以及開展相關技術試驗。
    桂海潮首個非軍人出身航天員“首秀”
    在29日舉行的神舟十六號乘組三名航天員與公眾正式見面會上,戴著眼鏡亮相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桂海潮引發(fā)了外界的熱議。
    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桂海潮于1986年11月出生,202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位教授和博士生導師。2020年9月,桂海潮作為載荷專家入選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2022年6月,入選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在此次任務中,載荷專家桂海潮主要負責空間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在科學、航天工程等領域受過專業(yè)訓練且具有豐富操作經(jīng)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官方微信刊文稱,桂海潮在2005年09月至2014年7月本碩博就讀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飛行器設計專業(yè),獲工學博士學位,之后在海外從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09月入選北航“卓越百人”青年人才引進計劃,進入北航宇航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至今。
    據(jù)稱,經(jīng)過初選、復選、定選三個階段的重重篩選,桂海潮從約2500名候選對象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三批18位預備航天員中的4名載荷專家之一,也是唯一來自高校的載荷專家。
    對于航天員戴眼鏡亮相,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介紹稱,在選拔航天員的時候,相對于航天駕駛員,對載荷專家的視力要求會低一點,航天員可以戴眼鏡上天,但一般而言,在發(fā)射階段和返回階段航天員是不戴眼鏡的,因為發(fā)射和返回時候震動較大。
    舉重若輕,鎮(zhèn)定自如。第4次站在問天閣與中外記者見面的景海鵬從容依舊。
    從首次太空的2天20小時27分鐘飛行,到神舟九號的13天宇宙遨游;從太空33天的中期駐留,到這次即將開始的約5個月駐留“天宮”,景海鵬成為四度飛天的中國航天第一人。
    “為什么還要飛?”記者問。
    景海鵬說:“作為一名航天員,執(zhí)行飛天任務、出征太空是我的主責主業(yè),就是我的工作。”
    1998年1月5日,景海鵬和13名戰(zhàn)友一起,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莊嚴宣誓,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
    為圓飛天夢,那些年,他晚上12點前幾乎沒有休息過,也沒陪家人度過一個完整的周末,甚至沒有陪父母過一個春節(jié)。
    2008年,景海鵬和翟志剛、劉伯明乘神舟七號飛天。他們密切配合,完成了我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那天,出艙艙門剛打開,翟志剛準備出艙時,座艙內(nèi)突然傳來儀表報警聲:“軌道艙火災!”危急時刻,正在返回艙值守的景海鵬迅速檢查儀器的各大系統(tǒng),并與在軌道艙的劉伯明進行判斷排故,同時向地面報告:“儀表顯示軌道艙火災,請地面檢查確認?!?BR>    后經(jīng)天地共同判定,此為儀表誤報警,但“即使我們回不去,也一定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的錚錚誓言至今仍讓聞者動容。
    天外歸來后,景海鵬歸零成績、歸零心態(tài),又全力投入到神舟九號任務備戰(zhàn)訓練中。
    “是黨和人民培養(yǎng)了我們,是祖國托舉著我們飛天?!彼f,身體在天上可以飄,但是做人不能“飄”,更不能躺在功勞簿上沾沾自喜、故步自封。
    神舟九號任務要進行我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每名航天員都要熟練掌握。訓練之余,景海鵬經(jīng)常為自己“加碼”,到任務考核前,他已經(jīng)在模擬器練習了2000多次,是規(guī)定訓練次數(shù)、時間的兩倍。
    2012年6月,景海鵬作為任務指令長,與戰(zhàn)友劉旺、劉洋駕乘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2016年10月,景海鵬第三次執(zhí)行飛天任務。這一次,他帶著年輕的航天員陳冬一起在軌飛行33天,首次實現(xiàn)了中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
    在太空的那段日子里,他不僅當好飛船“駕駛員”,還要當好太空科學家,積極參與系統(tǒng)設計、產(chǎn)品研制、技術攻關,出色完成了近百項空間科學試驗任務,先后提出上百條改進意見。
    在進行太空跑臺束縛系統(tǒng)驗證試驗時,數(shù)次操作都宣告失敗。但景海鵬沒有輕言放棄,和陳冬反復琢磨、認真體會,經(jīng)過多次嘗試,終于實現(xiàn)了在太空中奔跑,為后續(xù)航天員在空間站長期駐留時加強體能鍛煉、有效防止空間運動病積累了經(jīng)驗。
    7年一瞬。
    此間,景海鵬的崗位有過幾次變動,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航天員的初心使命。在陸軍某部任職期間,他隨身攜帶了所有飛行訓練資料,定期和教員進行電話溝通交流,利用周末回隊訓練考核。
    600個俯臥撐、600個仰臥起坐、上千次跳繩成為他每天的標配,飛行手冊、操作指南加起來有70多本,成千上萬條指令都已爛熟于心……景海鵬的身體素質(zhì)和飛行技能依舊優(yōu)秀。
    2022年6月,景海鵬入選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
    這是他第三次擔任指令長。前兩次擔任指令長時,景海鵬和隊友憑著“分秒不差、毫厘不失”的嚴謹作風,成就了我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和中期在軌駐留任務的圓滿成功。
    這一次,面對2名比自己小20歲、毫無飛行經(jīng)驗及太空環(huán)境體驗的隊友組成的“跨代乘組”,景海鵬深感責任重大。每次訓練,他拿到操作指南后,都要求乘組獨立完成整個操作流程后再進行總結和講解。他還帶領乘組對空間科學試驗、航天員出艙活動、空間站維護維修、長期飛行健康防護,特別是應急與故障處置都進行了精心、精細、精準準備。
    經(jīng)過一年的朝夕相處,景海鵬和兩名年輕隊友非常默契,一個表情、動作和眼神,彼此都能心領神會。他說:“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堅決完成任務,用我們的雙手把所有科學家的心血汗水、智慧和夢想變成現(xiàn)實?!?BR>    朱楊柱:中國首個航天飛行工程師。
    5月29日,成熟穩(wěn)重的朱楊柱首次公開亮相。
    身為空氣動力學專業(yè)博士后、曾任大學教員、作為我國首位航天飛行工程師執(zhí)行載人飛行任務——對他來說,這絕不僅僅是幸運,更不是偶然,而是執(zhí)著追夢十余載的成果。
    打小,朱楊柱心中就有一個藍天夢。他中學時代的母校——江蘇省徐州市沛縣中學是飛行員選拔基地之一,學校里配置了一些飛行訓練器材。他在學習之余,就熱衷練習那些飛行器材,尤其是有高難度的固定滾輪玩得特別溜。
    種種原因,他沒能成為飛行員,但高考填報志愿時堅決填報國防科技大學飛行器系統(tǒng)與工程專業(yè)。他說:“上不了天,那就研究上天的東西?!睘榇耍瑢W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飛天豬”,這也成了他現(xiàn)在的微信名。
    大學期間,朱楊柱先后攻讀流體力學專業(yè)碩士和博士學位,參與研究的項目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
    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某工程大隊。給腳手架刷過漆,搭建過工棚,裝過暖氣,支過混凝土模板……第一年,這位曾長期泡在實驗室里研究高科技的高才生,帶著一群戰(zhàn)士天天在深山峽谷中摸爬滾打,踏踏實實地在工地上干了一年。
    之后,他申請攻讀博士后,師從“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院士。2017年,朱楊柱被推薦進入航天工程大學,負責建設力學基礎實驗室,在開展科研工作同時完成教學大綱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制定。
    就在他順風順水搞科研的時候,少年時代的飛天夢想再次點燃。一次不經(jīng)意間,朱楊柱得知第三批航天員招選擴大范圍,向相關領域招收航天飛行工程師。他所在的學校也在其中。
    “雖然不能駕駛戰(zhàn)機翱翔藍天,但是如果能飛向更高更遠的太空,豈不是更加令人向往?我一定要試一試?!敝鞐钪f。
    經(jīng)過一輪又一輪嚴格的選拔后,他順利過關,最終成為中國第三批航天員。
    通天之路,從來沒有捷徑。
    手控交會對接,被稱為“太空穿針”。剛開始,沒有空中飛行經(jīng)驗的朱楊柱操控起來非常吃力。航天員公寓里,放置的那臺手控交會對接桌面式訓練器成了他課后加練的地方。經(jīng)過上千小時的訓練,他最后形成了肌肉記憶,實現(xiàn)了手控交會對接的精準操作。
    大多數(shù)航天員面對水下訓練都需要克服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有狹小密閉空間帶來的束縛感,有水下波紋導致的眩暈感,以及體力不支等等。朱楊柱遇到的挑戰(zhàn)則是上腳限位器。將厚重的鞋子近乎盲操作地卡進腳限位器2厘米左右的卡槽縫里,原本就是個高難度的技術活。他的腳型比較小,穿著艙外服配套的鞋子后,腳在鞋里晃蕩,上腳限位器更加困難。經(jīng)過反復試驗,他穿上兩雙厚襪子、兩雙薄襪子后,鞋子終于合腳了。
    2023年5月29日,首次公開亮相的朱楊柱說:“作為航天飛行工程師,我將在指令長的帶領下,完成好空間站組合體的日常使用、維護和維修任務,開展好載荷照料和實(試)驗工作,確??臻g站更加高效、穩(wěn)定、安全、長久地運行!”
    桂海潮:中國首個載荷專家。
    戴著一副近視眼鏡,黑瘦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5月29日,隨著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的公布,桂海潮作為中國執(zhí)行載人飛行任務的首個載荷專家第一次出現(xiàn)在了公眾的視野里。
    “能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學以致用,參與到載人航天事業(yè)中是一件幸福的事。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是我前行的動力?!惫鸷3闭f。
    從小,他對科學就有著濃厚的興趣,一套《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是他少年時代最為心愛的科普讀物。
    高考時,桂海潮以縣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yè)。
    此后9年時間,他一路攻讀完博士學位,繼而赴國外從事博士后研究。學成歸國,他選擇回到自己的母校,成為宇航學院的一名副教授。
    2018年,桂海潮開始擔任博士生導師。正當他在自己的領域打算大展拳腳時,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出現(xiàn)了——國家開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員,其中,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從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選拔。
    他第一時間報名參選,通過層層嚴苛的選拔后,以載荷專家的身份加入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隊伍。
    離心機訓練中,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選拔標準是6g的過載,但入隊后所有人的訓練標準都要達到8g。
    第一次訓練,桂海潮感覺胸腹部被牢牢壓住,每一次呼吸,都有撕扯的感覺,心率也偏高。他對自己的表現(xiàn)極不滿意。訓練結束,他便找有經(jīng)驗的師兄們請教。愛琢磨的他還找出了自己成績不佳的癥結所在——心理緊張,身體素質(zhì)、技巧不足,導致呼吸對抗動作做得不到位。
    為此,他在以后的練習中不斷修正,不但克服了2g的差距,訓練成績也從二級提高到一級。
    轉椅訓練中,他一開始有些不適反應——冒虛汗、惡心、頭暈。不服輸?shù)墓鸷3遍_始加練——每天練習20分鐘“打地轉”,一只手抓著另一側耳朵原地旋轉。就這樣,練習了一段時間后,他的訓練成績也達到了一級。
    第一次進行水下訓練時,桂海潮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姿態(tài)。
    操作不好就反復練。第一次訓練時,他就在水下反復練習了四五個小時,衣服都濕透了,連手套里都是汗。那一刻,桂海潮終于體驗到什么叫手握不住筷子的感覺。
    2022年,桂海潮被確定執(zhí)行神舟十六號任務。他非常珍惜這次機會,但也感到壓力滿滿。
    “要是現(xiàn)在讓你飛,你是不是有信心?”乘組剛成立時,景海鵬這么問他,他選擇了沉默,底氣不足。
    為了讓自己的底氣足起來,桂海潮開始制定學習計劃,晚上進行強化訓練。
    這次任務是中國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fā)展階段后的首次載人飛行,將要承擔非常繁重的空間科學實(試)驗任務。作為乘組中的載荷專家,桂海潮承擔了較多的實驗項目。這些實驗領域跨度大,艙內(nèi)外載荷數(shù)量、實驗項目多,實驗設備、實驗機柜精密,維護維修操作要求高。訓練中,他不但要知道操作流程,還要知道為什么這么做。
    通過刻苦訓練,在一次次的磨礪和指令長高標準嚴要求的傳幫帶之下,桂海潮的信心越來越足。
    “你準備好了嗎?”
    飛向太空之前,面對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桂海潮十分自信地說:“到今天為止,我覺得我從技能上、身體上、心理上都準備好了,我有信心迎接這次任務的挑戰(zhàn)。”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十二
    家庭是朱楊柱最堅強的后盾。無論他做什么選擇,愛人都堅定地站在他身后,義無反顧地支持他??稍诩尤牒教靻T隊伍的兩年多時間里,由于大量密集的訓練,公寓和家屬樓就隔著直線不到500米的距離,卻還是長期兩地分居。
    陪伴太少,欠家人的太多,朱楊柱恨不得把時間掰碎了用。朱楊柱每次回家時,爭分奪秒地利用好短暫而寶貴的時間。他既想陪兒子玩游戲,又想陪愛人嘮嘮嗑,給愛人好好做頓飯。
    “舍小為大守初衷,滴水穿石心如常,天地一同。”入隊一周年之際,朱楊柱寫下這段感悟。而這一次,浩瀚太空也將見證他的初心和夢想。
    神舟六號說課稿篇十三
    景海鵬將軍坦言,自己并不是從小就有藍天飛行夢,從成為籃球主力,到考上大學,再到成為一名飛行員,最后又勵志成為航天員。中學時,他被報刊欄里報紙上的一幅穿著皮夾克飛行員和戰(zhàn)斗機的圖所吸引,正是飛行員張海鵬在飛機出事故后仍安全飛回的英雄事跡點亮了他的藍天飛行夢。
    他說,人在不同階段會有大小不同的夢想,而且夢想在不斷變化、不斷修正。我們的夢想往往會被老師、家長等一些社會環(huán)境影響,也希望自己的話也能點亮大家的夢想。
    一旦確定一生堅守。
    有同學問到將軍“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yè),怎樣處理大家和小家的關系?”將軍說,實現(xiàn)的夢想過程中一定不是一帆風順的。1998年1月,成為一名預備航天員后,經(jīng)過嚴格的八大類幾十個科目的專項訓練,用了5年半的時間從預備轉為正式。
    從1998年到2008年,自己用了10年時間完成航天夢,而且這期間請假沒有超過三次,沒有陪父母過過一個春節(jié)。無論自己是飛行員,還是航天員,都不是一個稱職的兒子、丈夫以及父親。但是在他心中,身兼國家使命時,再苦再難也要挑戰(zhàn)極限,永不放棄,不愧對于國家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心。其實,我們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將軍的話,那就是:夢想一旦確定,就用一生堅守。
    對于我們,夢想常常如遙不可及的星空。景海鵬將軍囑咐大家:仰望星空時,務必要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