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還應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個體差異。教案的編寫應當注重課堂秩序的管理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下是一份精選的優(yōu)秀教案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亡人逸事教案篇一
(一)。
舊式婚姻,過去叫做“天作之合”,是非常偶然的。據(jù)亡妻言,她19歲那年,夏季一個下雨天,她父親在臨街的梢門洞里閑坐,從東面來了兩個婦女,是說媒為業(yè)的,被雨淋濕了衣服。她父親認識其中的一個,就讓她們到梢門下避避雨再走,隨便問道:
“給誰家說親去來?”
“東頭崔家?!?BR> “給哪村說的?”
“東遼城。崔家的姑娘不不大般配,恐怕成不了。”
“男方是怎么個人家?”
媒人簡單介紹了一下,就笑著問:
“你家二姑娘怎樣?不愿意尋吧?”
“怎么不愿意。你們就去給說說吧,我也打聽打聽?!彼赣H回答得很爽快。
就這樣,經(jīng)過媒人來回跑了幾趟,親事竟然說成了。結(jié)婚以后,她跟我學認字,我們的洞房喜聯(lián)橫批,就是“天作之合”四個字。她點頭笑著說:
“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來!”
(二)。
雖然是封建婚姻,第一次見面卻是在結(jié)婚之前。定婚后,她們村里唱大戲,我正好放假在家里。我們村有我的一個遠房姑姑,特意來叫我去看戲,說是可以相相媳婦。開戲的那天,我去了,姑姑在戲臺下等我。她拉著我的手,走到一條長板凳跟前。板凳上,并排站著三個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著大辮子。姑姑叫著我的名字,說:
“你就在這里看吧,散了戲,我來叫你家去吃飯?!?BR> 姑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看見站在板凳中間的那個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從板凳上跳下來,走到照棚外面,鉆進了一輛轎車。那時姑娘們出來看戲,雖在本村,也是套車送到臺下,然后再搬著帶來的板凳,到照棚下面看戲的。
結(jié)婚以后,姑姑總是拿這件事和她開玩笑,她也總是說姑姑會出壞道兒。
她禮教觀念很重。結(jié)婚已經(jīng)好多年,有一次我路過她家,想叫她跟我一同回家去。她嚴肅地說:
“你明天叫車來接我吧,我不能這樣跟著你走。”我只好一個人走了。
(三)。
她在娘家,因為是小閨女,嬌慣一些,從小只會做些針線活;沒有下場下地勞動過。到了我們家,我母親好下地勞動,尤其好打早起,麥秋兩季,聽見雞叫,就叫起她來做飯。又沒個鐘表,有時飯做熟了,天還不亮。她頗以為苦?;氐侥锛遥蛩赣H哭訴。她父親問:
“婆婆叫你早起,她也起來嗎?”
“她比我起得更早。還說心痛我,讓我多睡了會兒哩!”
“那你還哭什么呢?”
我母親知道她沒有力氣,常對她說:
“人的力氣是使出來的,要抻懶筋?!?BR> 有一天,母親帶她到場院去摘北瓜,摘了滿滿一大筐。母親問她:
“試試,看你背得動嗎?”
她彎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個后仰,沾了滿身土,北瓜也滾了滿地。她站起來哭了。母親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個個撿起來,背到家里去了。
我們那村莊,自古以來興織布,她不會。后來孩子多了,穿衣困難,她就下決心學。從紡線到織布,都學會了。我從外面回來,看到她兩個大拇指,都因為推機杼,頂?shù)米兞诵?,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BR> 后來,因為鬧日本,家境越來越不好,我又不在家,她帶著孩子們下場下地。到了集日,自己去賣線賣布。有時和大女兒輪換著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糶賣。從來沒有對我叫過苦。
幾個孩子,也都是她在戰(zhàn)爭的年月里,一手拉扯成人長大的。農(nóng)村少醫(yī)藥,我們12歲的長子,竟以盲腸炎不治死亡。每逢孩子發(fā)燒,她總是整夜抱著,來回在炕上走。在她生前,我曾對孩子們說:“我對你們,沒負什么責任。母親把你們弄大,可不容易,你們應該記著。”
(四)。
一位老朋友、老鄰居,近幾年來,屢次建議我寫寫“大嫂”。因為他覺得她待我太好,幫助太大了。老朋友說:
“她在生活上,對你的照顧,自不待言。在文字工作上的幫助,我看也不小??梢钥闯?,你曾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寫進你的小說。至于語言,你自己承認,她是你的第二源泉。當然,她瞑目之時,冰連地結(jié),人事皆非,言念必不及此,別人也不會作此要求。但目前情況不同,文章一事,除重大題材外,也允許記些私事。你年事已高,如果倉促有所不諱,你不覺得是個遺憾嗎?”
我唯唯,但一直拖延著沒有寫。這是因為,雖然我們結(jié)婚很早,但正像古人常說的:相聚之日少,分離之日多;歡樂之時少,相對愁嘆之時多耳。我們的青春,在戰(zhàn)爭年代中拋擲了。以后,家庭及我,又多遭變故,直到最后她的死亡。我衰年多病,實在不愿再去回顧這些。但目前也出現(xiàn)一些異象:過去,青春兩地,一別數(shù)年,求一夢而不可得。今老年孤處,四壁生寒,卻幾乎每晚夢見她,想擺脫也做不到。按照迷信的說法,這可能是地下相會之期,已經(jīng)不遠了。因此,選擇一些不太使人傷感的片斷,記述如上。已散見于其他文字中者,不再重復。就是這樣的文字,我也寫不下去了。
我們結(jié)婚四十年,我有許多事情,對不起她,可以說她沒有一件事情是對不起我的。在夫妻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正因為如此,她對我們之間的恩愛,記憶很深。我在北平當小職員時,曾經(jīng)買過兩丈花布,直接寄至她家。臨終之前,她還向我提起這一件小事,問道:“你那時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
我說:
“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
她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xiàn)了一絲幸福的笑容。
亡人逸事教案篇二
學生說說句意,重點說明帶點字的意思。
亡:丟失。
鈇:斧子。
意:懷疑。
其:代詞,他的。
鄰:鄰居。
子:兒子。
有個人丟失了一把斧子,懷疑是他鄰居的兒子偷走的。
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鈇也。
視:看。
其:代詞,指鄰居的兒子。
行步:走路。
竊:偷。
顏色:指面部表情。
言語:說話。
無為而不:沒有一樣不像。
(他)看鄰居的'兒子,走路的姿勢,像偷斧子的;面部表情,像偷斧子的;說話的腔調(diào),像偷斧子的。舉止言談(一言一行)沒有一樣兒不像偷斧子的。
俄而,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鈇者。
俄而:不久。
谷:地窖。
后來再看鄰居的兒子,舉止言談沒有一點兒像偷斧子的了。
4、朗讀。
自己說說課文的意思。
朗讀課文,試背誦。
通讀全文,背誦課文。
作業(yè)。
思考:丟斧子的人為什么前后的看法發(fā)生了轉(zhuǎn)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亡人逸事教案篇三
1、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惻之情,體會健康的愛情觀。
2、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品味作品樸實語言中流露的真情。
掌握對細節(jié)描寫手法的分析與運用。
1課時。
從《水滸傳》中魯達痛打“鎮(zhèn)關(guān)西”的細節(jié)描寫以及《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有關(guān)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細節(jié)描寫導入。
孫犁,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據(jù)地人民斗爭生活為題材,在延安窯洞里的一盞油燈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紙寫成這篇小說。他的小說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調(diào),追求詩歌般的意境,形成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并對當代文學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造成了一個作家群,被當代文壇譽為“荷花淀派”?!栋籽蟮砑o事》是他的小說散文集。
(請學生快速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四個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
明確:
第一部分: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說起,回憶了作者與妻子的因緣。、
第二部分:著重寫自己和妻子初次見面的情景。
第三部分:旗子如何從一個嬌慣的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
第四部分:作者對妻子的愧疚以及對妻子臨終前的回憶。
作者在回憶逝者時,借助一些具體的事為我們展現(xiàn)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這些事情又是通過具體的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血肉豐滿。請同學找出文中自己認為描寫出色動人的地方加以體會。
要求:只要能有自己的感悟,賞鑒得當,能自圓其說即可。
點撥:
如:第二部分中的一段話:“姑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看見站在板凳中間那個姑娘,用力盯了我一下,從板凳上跳下來,走到照棚外面,鉆進了一輛轎車。”
作者用“用力盯了我一眼”這個細節(jié)表現(xiàn)了妻子對“我”不加掩飾的埋怨,是禮教觀念比較濃重的表現(xiàn)。同時也很好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直率性格。另一方面,作者多年來一直記著這一幕情景,表現(xiàn)出“我”對妻子的深情。
再如:第三部分說她開始“只會做些針線活,沒有下場下地勞動過”,但到后來,“她就下決心學。從紡線到織布,都學會了”。為了學會這些,她的兩個“大拇指,都因為推機杼,頂?shù)米兞诵危执?,又短,指甲也短了。?BR> 這些表現(xiàn)妻子因為生活的原因不斷使自己帶來變化,使她慢慢地變成了一個為了家庭生計,任勞任怨、歷盡艱辛的母親形象。
斯人已逝,當作者帶著一種愧疚與不安來懷念逝者的時候,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仿佛要。
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滿是歲月積累的真情,這里沒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浪漫;沒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式的恭敬,也沒有“貧賤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自守,這里只有一種帶著些酸楚、些許溫暖的回憶。
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杜甫。
今夜鹿阝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江城子。
蘇東坡。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思考:這兩首詩歌都是表達對妻子的思念。找出詩歌中對妻子的細節(jié)描寫,體會其藝術(shù)效果。
金圣嘆說過:一花、一瓣、一毛、一鱗、一焰,“其間皆有極微”。在文學作品中,細節(jié)是作品真實性的一種體現(xiàn)?;仡櫸覀兛吹降膸灼娢?,這里使細節(jié)真實起來的其實是一種情,一種發(fā)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如此,它們才具有了令人感動的特質(zhì)。
選擇一個自己熟悉的人,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對其進行介紹。要求寫得富有感染力。
亡人逸事教案篇四
對亡者的悼念總會引發(fā)人們的悲惻之感,這篇作品也不例外。細細讀來,在作品用真實的細節(jié)、樸實的語言所敘述的舊事中,流露的是一種真情。我們似乎也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滿是歲月積累的真情。這里沒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式的浪漫,沒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式的恭敬,也沒有“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式的清高自守,這里只有一種帶著些許酸楚、些許溫暖的回憶。引導學生在真情體驗中去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是本文的學習重點。注重以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是教學本文的主要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對細節(jié)描寫手法的分析與運用。
教學難點。
在“不太使人感傷的斷片”中,理解作者對亡人的愧疚和自責與深摯的、極度的思念之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資料卡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并學會借鑒運用。
2.品味并理解作品樸實語言中所流露的真情。
過程與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領(lǐng)會細節(jié)描寫的妙處。
2.品味語言,感悟真情。
3.引申拓展,借鑒細節(jié)描寫進行寫作訓練。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惻之情,收獲感動,收獲健康的愛情觀。
亡人逸事教案篇五
2、并初步學習在寫作中運用以點代面,以大見小的表達方法。
3、體會作者在家常話中蘊含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
1、掌握對細節(jié)描寫手法的鑒賞和運用。
2、理解作者對亡妻的愧疚和自責,理解文中流露出的真摯的思念之情。
1課時
《亡人逸事》是孫犁悼念亡妻的一篇文章,他主要是借著回憶了妻子生前的一些“逸事”來表達他對妻子深切的感激、愧疚、思念、深愛之情。所以,本堂課的重點就是使學生能夠說出本文中細節(jié)描寫的妙處和體會作者對妻子的深切情感。
(一)、預習檢查、總結(jié)疑惑
檢查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學生的疑惑,使教學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1、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首詩是元稹寫給他的亡妻的,我們一起讀一遍,想想他是如何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悼亡之情的?(請同學回答)
參考答案:
這首詩主要寫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詩人寫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人已仙逝,而遺物猶在。為了避免見物思人,便將妻子穿過的衣裳施舍出去;將妻子做過的針線活仍然原封不動地保存起來,不忍打開。每當看到妻子身邊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對婢仆也平添一種哀憐的感情。白天事事觸景傷情,夜晚夢魂飛越冥界相尋。
元稹在這首詩中是通過記敘亡妻死后自己生活中的`幾件事來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的,而我們今天要學的也是一篇悼亡文,那就是孫犁的《亡人逸事》,他也是通過記敘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來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悼亡之情的,但是他所記敘的卻是關(guān)于妻子生前的不大感傷的一些小事。那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
(三)、合 作探究 精講點撥
1、初讀課文,找出“逸事”
問題: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找出《亡人逸事》中都寫了“亡人”的哪些“逸事”,并用4 —8個字加以概括。
斷片一 天作之合
細節(jié)1:妻子學認字
斷片二 初次見面
細節(jié)2:戲臺初次見面 細節(jié)3:無車不歸家
斷片三 勤勞持家
亡人逸事教案篇六
1、知識和能力目標:識記柳宗元及“狀”文體的有關(guān)常識,掌握重點詞語的意義和特殊用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
掌握本文選擇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運用對比、反襯手法刻畫人物性格的藝術(shù)手法。體會、學習本文寓褒貶于敘事、不著議論、冷靜從容、嚴謹沉穩(wěn)的寫實手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段秀實的優(yōu)秀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愛憎分明、敢于伸張正義的情操。
[教學重點]掌握重點實詞和虛詞,落實“白、辭、適、以、卒、則”等詞語的多種義項。體會、學習本文褒貶自現(xiàn)的敘事手法。
[教學難點]理清人物關(guān)系,分析段太尉剛勇仁義、外柔內(nèi)剛、勇毅見于平易的性格特征;培養(yǎng)學生愛憎分明、敢于伸張正義的情操。
[教學時數(shù)]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逸事狀”知識導入。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解州人),世稱“柳河東”又稱“柳柳州”?!疤扑伟舜蠹摇敝?,他和韓愈共同發(fā)起對我國散文發(fā)展影響深遠的“古文運動”。
段太尉:太尉,官職名。其人叫段秀實。
逸事狀:“狀”,又稱“行狀”,是舊時詳記死者世系、名實、爵里、行治、壽年等的一種文體。“逸事狀”是“行狀”的變體,只記錄人物逸事(即正史未載之事)。
二、熟讀大致理解課文,掌握基本的字詞句和特殊句法。
1、學生誦讀課文,對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課文;同時提醒學生注意文中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和特殊句法:
2、指導完成課后練習三。
三、檢查預習提問學生本文講了太尉的幾件逸事,并引導學生回答。
1、勇服郭軍。(1-4自然段)。
2、仁愧焦令諶。(5、6自然段)。
3、節(jié)顯治事堂。(7自然段)。
4、敘述作狀因由。(8、9自然段)。
四、課文分析。
(一)學習1-4自然段。
1、學生分小組研讀,一個小組負責一個自然段,先齊讀,然后該小組的同學逐一翻譯每句話,點出重點字詞、詞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點評,串講句意。
3、每一個自然段串講完字詞以后,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本段講述的事情,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為每段擬一個小標題,并板書在黑板上。
4、提問:這是一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文章里面的哪些描寫體現(xiàn)了主人公什么樣的特征。
5、歸納總結(jié)第一件逸事所表現(xiàn)的太尉的特征。
(二)、學習第5-9自然段。
1、學生齊讀,教師正音。
2、讓學生以講故事的形式復述課文。
3、學生復述以后,教師點評重點字詞此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并在多媒體屏幕顯示實詞、虛詞以及文言句式的歸納。
(三)、歸納總結(jié)第二、三件逸事的內(nèi)容,即5-9自然段。并總結(jié)每件事所表現(xiàn)出的人物性格特征。仔細揣摩第三件“逸事”中段太尉所說的三句話,體會段太尉心理感情的變化軌跡。
(五)結(jié)合有關(guān)的歷史文獻資料,請你談談你對柳宗元這篇傳記藝術(shù)特色的看法。
1、多種多樣的描寫方法。
2、人物個性化的言行。
3、“春秋筆法”
4、巧妙鋪排、引人入勝。
5、精心選材,多角度地表現(xiàn)人物思想性格。
五、拓展閱讀訓練。
(1)舊唐書柳宗元傳。
(2)韓愈《祭柳子厚文》。
亡人逸事教案篇七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并寫出課后第3題中帶點詞語的意思。
2、借助注釋和譯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借助注釋和譯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借助注釋和譯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
教(學)具:
字典。
教學過程:
導入。
我們學過哪些文言文?你能背給大家聽嗎?
說說怎樣學習文言文?
新課。
學生借助注釋和譯文自學課文,解決不了的詞句標出,在小組中討論。
小組合作學習。
說說每句話的意思,再一起說說課文的意思,解決不理解的詞句。
全班交流,教師點撥講解。
屏幕出示:
亡人逸事教案篇八
原文:
先君子嘗言,鄉(xiāng)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shù)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者,惟此生耳?!奔白蠊聫S獄,史朝夕獄門外;逆閹防伺甚嚴,雖家仆不得近。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謀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镵,為除不潔者,引入,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嗚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奸人構(gòu)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噤不敢發(fā)聲,趨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崇禎末,流賊張獻忠出沒蘄、黃、潛、桐間。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輒數(shù)月不就寢,使壯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或勸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
譯文。
先父曾經(jīng)說過:同鄉(xiāng)前輩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區(qū)學政時,有一天,刮風下雪,天氣特別冷,他帶著幾個騎馬的隨從,改裝出行,走進一座古寺。廂房里有個書生伏在桌上睡著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剛寫好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脫下貂皮外衣給他蓋上,并替他關(guān)上門。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詢問,卻原來是史可法。等到考試時,差役喊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驚喜地注視著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當面批為第一名,還召他進入內(nèi)室,讓他拜見夫人,說:“我的幾個兒子平庸無能,將來能繼承我的志向和事業(yè)的,只有這個學生啊。”到左公被關(guān)進東廠監(jiān)獄時,史可法整天守候在獄門外。逆閹魏忠賢對監(jiān)獄防備監(jiān)視很嚴,即使左家的仆人也不能近邊。過了很久,史可法聽說左公遭了炮烙酷刑,早晚將要死去,便拿了五十兩銀子,哭泣著跟獄卒商量探監(jiān)的辦法,獄卒被他感動了。有一天,獄卒讓史可法換上破舊衣服和草鞋,背了個竹筐,手拿著長鑱,裝作打掃垃圾的人,把他領(lǐng)進監(jiān)獄。(獄卒)悄悄地指著左公所在的地方。只見左公坐在地上,身子靠著墻,臉龐、額頭都燒得焦爛,辨認不出(原來的面貌),從左膝蓋以下,筋骨全都脫落了。史可法上前跪下,抱著左公的膝蓋低聲哭泣。左公辨出史可法的聲音,可是眼睛睜不開,就使勁地抬起手臂,用指頭撥開眼皮,目光像火炬一樣明亮,生氣地說:“沒用的奴才!這是什么地方,你卻到這里來!國事敗壞到這個地步,我老頭子已經(jīng)完了,你又輕身而不明大義,國家大事誰能支撐呢?還不快走,不要等奸賊們構(gòu)成罪名來陷害你,我現(xiàn)在就打死你!”說著就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擊的樣子。史可法閉口不敢出聲,快步走了出來。后來他常常流著眼淚對別人講述這件事,說:“我老師的肺肝,都是鐵石鑄造的??!”
崇禎末年,“流賊”張獻忠在蘄州、黃州、潛山、桐城一帶出沒,史公以鳳廬道員的身份奉命守御風陽、廬州一帶。每逢有警報,他總是一連幾個月不進寢室睡覺,讓將士們輪換休息,自己卻坐在帳幕外。他選擇十個身強力壯的兵士,(每次)叫兩個蹲坐著,自己背靠著他們,每過一更,就(讓他們)輪換一次。每當嚴寒的夜晚,他一站起來,抖抖衣裳,鎧甲上的冰霜散落下來,發(fā)出清脆的響聲。有人勸他稍微休息一下,史公說:“我對上怕辜負了朝廷,對下怕對不起我的老師啊?!?BR> 史公領(lǐng)兵作戰(zhàn)期間,往來經(jīng)過桐城,一定親自到左公府上,問候太公、太母安好,到堂上拜見夫人。
我的同族老前輩涂山,是左公的女婿,與先父友好,他說(左公在)監(jiān)獄中講的話,是親自從史公那里聽到的。
注釋。
1、先君子:作者對其已過世的父親方仲舒的稱呼。
2、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3、從數(shù)騎:幾個騎馬的隨從跟著。微行:穿著平民衣服出行。
4、廡:廊下小屋。生:指書生。
5、解貂:脫下貂皮裘。
6、史可法:字憲之,祥符(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崇禎迸士,南明時任兵部尚書大學士,清軍入關(guān)時鎮(zhèn)守揚州,公元1645年4月25日城破,殉難。
7、瞿然:驚視的樣子。
8、面署第一:當面批為第一名。
9、廠獄:明代特務機關(guān)東廠所設的監(jiān)獄。
10、逆閹:叛逆的太監(jiān),這里指魏忠賢。
11、防伺:防范看守。
12、炮烙:用燒紅的鐵來炙燒犯人的一種酷刑。
13、長鑊:一種長柄的掘土工具。
14、眥:眼眶。
15、昧:不明事理。
16、構(gòu)陷:誹謗陷害。
17、崇禎:明思宗年號(1628—1644)。
18、流賊:舊時對農(nóng)民起義軍的蔑稱。張獻忠(1606—1647),明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1644年在成都稱帝,建大西國,1646年被清兵殺害。蘄(qi)、黃、潛、桐:今湖北蘄春縣、黃岡縣,安徽潛山縣、桐城縣一帶。
19、鳳廬道:管轄鳳陽府、廬州府一帶的長官。道,道員,是一道的長官。
20、更休:輪流休息。
21、漏鼓移:指過了一段時間。漏,古時用滴水計時的器具。鼓,打更的鼓。
22、番代:輪流代替。
23、躬造:親臨。第:府第,住宅。
24、侯起居:請問安好。
25、宗老:同一宗族的老前輩。
26、涂山:方苞族祖父的號,名文。
鑒賞。
文章的開篇就充滿傳奇色彩溫情脈脈作者從記述左光斗與年輕書生史可法的偶遇寫起:時任京畿學政的左光斗,風雪嚴寒之日,微服出行進入一座古寺,看見一個書生正在廂房伏案睡覺;左光斗閱讀了書生的文章草稿,就脫下自己的貂皮外衣給書生蓋上,又給關(guān)上門……既形象表現(xiàn)了左光斗的“伯樂”精神:求賢若渴,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賞識人才,愛護人才,又為下文史可法不忘師恩,不違師訓作伏筆。
第二段是全文的重點,寫得驚心動魄,感人至深。“及左公下廠獄”,一筆帶過左光斗因彈劾魏忠賢而蒙冤入東廠獄,“史朝夕獄門外”,道出史可法對老師的深切關(guān)注,這一短句,墨如金,剪裁得當?!熬弥?,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史可法再也無法忍耐,只得“持五十金,涕泣謀于禁卒”,對獄卒啖之以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得以喬裝成“除不潔者”潛入門禁森嚴的監(jiān)牢。突出表現(xiàn)左光斗的舍生命、為大義、剛強不屈的崇高品格,則是濃墨重彩,活靈活現(xiàn):只見左光斗“席地倚墻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令人不難想象左光斗在東廠獄中遭受何等非人的酷刑!一個“倚”,一個“坐”兩個動詞,活現(xiàn)了左光斗的“一息尚存,決不屈服”的精神。左光斗被折磨得“面額焦爛不可辨”,“目不可開”,但當他聽出史可法的聲音時,竟然奮臂用手指撥開眼眶,目光如炬:這一事跡,典型地表現(xiàn)了左光斗的堅強毅力和頑強斗志!對前來探監(jiān)的史可法的不僅有一番“怒曰”:“不識大體的`奴才!這是什么地方,而你還到這里來!國家之事糜爛到如此地步,老夫此身已經(jīng)罷了,你要還這樣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柱者?還不趕快離去,難道等著奸人編造罪名來陷害你?我現(xiàn)在就撲殺你!”,而且有“過激舉動”:“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如此神情激憤,言辭嚴厲,慷慨激昂既體現(xiàn)了對逆閹的仇恨,更體現(xiàn)了對寄予殷切厚望的學生的摯愛——愛之深,責之切!左光斗的良苦用心是通過這樣的“當頭棒喝”,讓史可法不要感情用事,要清醒地認識目前國家的形勢和自己的處境,要以天下為己任、當國家的“中流砥柱”!一位受盡酷刑、生命危在旦夕的人,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天下事誰可支柱者?”讀此,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真真催人潸然淚下!大義凜然的人物形象,頂天立地!史可法的切身感受凝聚為一句“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弊肿智рx,擲地有聲,有力地彰顯了左光斗的耿耿丹心、錚錚鐵骨!這里,既與第一段中“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相呼應,又為第三段表現(xiàn)史可法忠于國事職守作鋪墊。
第三段主要以一個細節(jié)——”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表現(xiàn)史可法治軍的勤于職守和身先士卒。這正是得益于左光斗老師的言傳身教。“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史可法的這句心里話就是明證。第四段簡敘史可法在帶兵期間,凡到桐城,必定親自到左公第,問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表明史可法尊師如父、對恩師永志不忘的深情厚誼。這些,不僅表現(xiàn)了史可法的愛國精神和尊師情操,更是從側(cè)面襯托他的恩師左光斗的人物形象。左公確有知人之明,對史可法確實是沒有“看走眼”;有其師必有其弟子,學生的所作所為,正是恩師言傳身教的結(jié)果!
亡人逸事教案篇九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左宗棠以身報國的忠義之舉,體會他在收復新疆失地和建設西北邊疆中表現(xiàn)出的滿腔愛國熱忱。
2.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深受感動的段落。
3.幫助學生會認戈、慷、慨、湘、棺、屹、淌,會寫廊、纖、戈、俄、拱、慷、慨、憊、湘、棺、攜、謀、屹、淌;理解戈壁、纖巧、拱手、疲憊、攜帶、屹立、流淌、慷慨激昂、楚楚動人、力排眾議、馬不停蹄、拱手相讓、視死如歸、置之度外等詞語。
二、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的生字、詞語,理解它們的含義。
2、理解文章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1.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
2.本文借物寫人、抓典型事例寫人的表達方式。
四、教學準備:
(一)、布置預習。
預習原則:
學生自己能夠獨立做的,學生相互合作能夠做的,通過查閱工具書,收集資料能夠做到的,要大膽的讓他們自己來完成。提前三天安排學生的預習任務,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預習達到獲取知識、增長能力、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三重目的。
預習內(nèi)容及達到的要求:
生字詞語的預習。
1、閱讀課文,勾畫出本課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要求學生閱讀地仔細,勾畫的準確、全面。
2、,準確把握生字的讀音,并標注在課文中,多讀幾遍。
3、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詞語的含義,并試著運用詞語來說一句話。
4、對文中出現(xiàn)的特殊格式的詞語,如:abbaabbaabcabcc等類型的詞語,或者含有一對同義詞或反義詞的詞語,提醒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及時發(fā)現(xiàn),并能夠舉一反三,再寫出幾個這樣的詞語,養(yǎng)成樂于發(fā)現(xiàn),善于積累的好習慣。
收集作者的資料,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要能夠做到一下幾點:
文中敘述了哪些人物(事物)或事件?用自己的話來概述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力爭精煉和準確,鍛煉學生的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
找出文中的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力爭背誦,并與同學討論交流,能夠聯(lián)系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來理解重點語句。
(二)制作演示文稿。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出示柳樹的圖片,指導學生觀看,說出其名稱特點。
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學習一篇與柳樹有關(guān)的.課文,
板書課題,22左公柳。
提示同學們觀看教師的板書,用手描摹。
(二)展示交流:。
同學們在課前經(jīng)過了細致全面的預習,下面讓大家來自由展示自己的學習所得。
同學發(fā)言,教師相機作指點,從生字、詞語,到文章的內(nèi)容和重點的語句等。
(三)精講點播。
介紹左宗棠的小資料:在清朝有一個自幼聰穎,14歲考童子試中第一名,曾寫下身無半文,心憂天下;手釋萬卷,神交古人的對聯(lián)以銘心志,后成為清朝一代名官,為收復新疆、建設新疆,發(fā)展民族工業(yè)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勛的人,這個人就是左宗棠。
2、學習課文的1、2、3自然段,了解內(nèi)地湖畔河邊的依依柔柳與塞外大漠的柳樹的區(qū)別,對比閱讀,發(fā)現(xiàn)問題。
采用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演一演的方法,將兩種柳樹的各自特征區(qū)分清楚,指導學生對左公柳的高大、茁壯、挺拔、枝條剛勁有力,這一顯著特征,有明確認識。
3、學習課文的4---13自然段,依次了解左宗棠力排眾議,主動請纓、抬棺出征,收復失地、植樹造林,建設邊疆三個故事。
采取分小組學習的方式,每兩個小組研究一個小故事,在對抗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質(zhì)疑,挖掘教材,教師在小組活動中進行指導。
學生依次匯報學習成果,其他小組的同學積極參與補充。
力排眾議,主動請纓故事中,要抓住幾個關(guān)鍵詞語,力排眾議、挺身而出、慷慨激昂等,指導同學們據(jù)此了解左宗棠這個人,并且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描寫人物的方法。
找出描寫左宗棠的詞語,讀一讀,演一演,提醒學生注意感情的投入。
抬棺出征,收復失地這一故事的學習:
(1)、要抓住視死如歸、置之度外兩個關(guān)鍵詞語,并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用左宗棠,你的方式,引導同學積極發(fā)言。此時,學生扮演的身份為戰(zhàn)士或普通人。
(2)、指導想象抬棺出征的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在戰(zhàn)場上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呢?同學們的答案會多彩多姿,教師要作恰當?shù)脑u價,中肯指出他們的長處。
植樹造林,建設邊疆這一故事的學習,要抓住左公柳這一樹名的來歷,體現(xiàn)人們對于愛國將士們的懷念,引導學生認識左宗棠和他率領(lǐng)的湖湘子弟兵愛國、保國、建國的赤子情懷。激發(fā)同學們對民族英雄的愛戴,并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美好理想。
4、學習14自然段,完成從寫樹到寫人的升華,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本段中重點句子,排比句和反問句(設問句),并啟發(fā)感受左宗棠和將士們的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精神,這正是本文感情的歸宿。
(四)、拓展延伸:
你想對左宗棠和他率領(lǐng)的湖湘子弟兵說些什么,來表示你的崇敬,同學之間互相表達。
(五)、限時作業(yè):
1、讀拼音,寫漢字。
kangkaigebimouhuacelvepibei。
()()()()()。
gongshouxiangrangyilishisirugui。
()()()。
2、比一比,再組詞語。
湘()棺()廊()。
箱()官()郎()。
3、照樣子,寫詞語。
楚楚動人()()()。
普普通通()()()。
鐵骨錚錚()()()。
4、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情緒激動,語調(diào)高昂有充滿正氣。()。
把兩手放在胸前,很主動地讓出。()。
把死當作象回家一樣,毫不畏懼。()。
5、寫出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并按原文補充完整句子,在橫線上完成后面的部分。
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樹?修辭方法()。
上述句子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附:。
板書設計:
22左公柳。
柳樹對比描寫由樹到人。
左宗棠。
事跡。
力排眾議。
主動請纓。
抬棺出征。
收復新疆。
植樹造林。
建設新疆。
教學反思:
安排學生進行充分的預習,在生字、詞語和重點句子的把握方面,的確發(fā)現(xiàn)同學們做得很好,這就為課上的展示交流做好了準備。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可以看出,他們挖掘文本的意識還不夠深入,感情朗讀還特別需要加強!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需要教師的積極引領(lǐng)。但是,在小組學習中,同學們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的情景,的確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些同學的發(fā)言次數(shù)達到五、六次,這說明他積極思索,愛動腦筋。也有的同學的發(fā)言讓我也很吃驚,用到的詞語如身先士卒、刀光劍影等來描繪戰(zhàn)場的景象,非常的恰當。
從課前的積極準備,到課上的師生交流,我深深地感到,上好一節(jié)課,最關(guān)鍵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師生兩方面的充分準備。
深挖文本資源,是最重要的一項準備;其次為收集資料;最后為教師設計好針對性較強的教法和學法。學生的準備主要是花大力氣進行課前預習,對此,教師要做好具體細微的指導。
2、課上時間的有效、高效地利用。
這是教師組織教學能力的顯示,也是對師生課前準備的檢驗。
3、限時作業(yè)的設計和當堂完成。
教師設計的作業(yè)要科學有效,還必須當堂完成,所謂趁熱打鐵。另外,有效的練習,也是一堂完整課必備的環(huán)節(jié)。
亡人逸事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鑒賞文章語淺情深的細節(jié)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標:借鑒細節(jié)描寫進行寫作訓練。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細節(jié)描寫這一手法的分析與運用。
難點:在“不太感傷的斷片”中,理解作者對亡人的愧疚與自責及深摯的、極度的思念之情。
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課件;
2、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討論細節(jié)描寫及其妙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與內(nèi)容:
一、導語設計。
吟詠“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蘇軾何等豪放灑脫,但“無情未必真豪杰”,蘇軾也有其婉約的一面,譬如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對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從這首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滿是歲月積淀的深情。這種深情,我們的現(xiàn)代作家孫犁也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
二、作者簡介。
孫犁(1913——),現(xiàn)代作家。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他的小說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調(diào),追求詩歌般的意境,形成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并對當代文學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造成了一個作家群,這個作家群被當代文壇譽為“荷花淀派”。
孫犁一生中主要作品有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等。
三、題目解說。
這是一篇悼念亡妻的回憶性散文?!巴鋈恕痹谖闹兄竿銎?;“逸事”指詩人不知道的關(guān)于某人的事跡,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
孫犁結(jié)婚后一直在外面教學,參加革命工作,后來到延安教學。而妻子一直在河北安平老家侍奉公婆,撫養(yǎng)兒子。真的是“相聚之日少,分離之日多;歡樂之時少,相對愁嘆之時多耳?!钡珜O犁對妻子的感情一直純真深厚,這在作品中多有體現(xiàn)。在妻子逝世12周年的時候,作者又寫了這篇散文,以表達對妻子的`深深悼念之情。
四、整體感知。
快速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四個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并用4——6個字給每部分加一個小標題。
明確:
天作之合: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說起,回憶了作者與妻子是怎么結(jié)婚的。
看戲相親:著重寫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見面時的情景。
勤勞持家:寫妻子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
總其一生:寫了作者對妻子的愧疚并回憶妻子臨終前的情景。
五、品讀鑒賞。
1.默讀文章第一部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從“天作之合”開始寫起?
提示:“天作之合”給全文蒙上了一種神秘色彩。作者特記“天作之合”,正是因為妻子為他帶來了愛、幸福和寬慰,甚至是寫作的靈感,語言的源泉。在這里與其說作者是在謝天,不如說是在謝妻;對天的感念,其實就是對妻子的感念。
2.自由朗讀第二部分,探究以下問題:
(1)說一說:你認為這一部分哪幾個動詞用得比較好?好在哪里?
提示:“盯”、“跳”、“鉆”幾個動詞生動傳神地刻畫了初次見面時未婚妻靦腆害羞的神態(tài)。
提示:這一語言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妻子作為農(nóng)村婦女深重的禮教觀念,表現(xiàn)出了她的質(zhì)樸。
3.學生朗讀第三部分,討論:
(1)文章這一部分主要敘述了亡妻哪幾件小事?這些小事表現(xiàn)了亡妻怎么樣的美德?
(2)文章這里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提示:
(1)文章這一部分寫了“回家訴苦”、“背瓜遭遇”、“學習織布”、“買布糶糧”和“抱孩夜走”幾件小事。這幾件事情寫了妻子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這個過程凸現(xiàn)了妻子勤勞善良、善于學習、疼愛孩子的品質(zhì)。
(2)文章這里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回家訴苦”、“背瓜遭遇”是形成妻子性格轉(zhuǎn)變的轉(zhuǎn)折點,為妻子美德形成作了鋪墊。妻子前后的表現(xiàn)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妻子的美德。
4.閱讀文章第四部分,自由質(zhì)疑探究:
(1)結(jié)尾交代妻子臨終前還記得丈夫做小職員時寄到她家兩丈布的事,有什么作用?
提示:這兩句看似平常的問答,將夫妻恩愛之情寫到了極致,中國傳統(tǒng)講究得一還兩,薄施厚報,我們可以想見,因為那兩丈花布,傳統(tǒng)觀念較強得妻子對丈夫不知付出多少愛與體貼。
(2)文章以妻子“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xiàn)了一絲幸福的笑容”作結(jié),用意是什么?
提示:文章以“一絲幸福的笑容”句作結(jié),展現(xiàn)了一個辛勞一生卻又容易滿足的妻子形象。所以作者在前面愧疚地寫到:“我們結(jié)婚四十年,我有許多事情,對不起她,她沒有一件事情是對不起我的?!鄙顡吹乇磉_了作者對亡妻的愧疚自責之情以及對亡妻的極度思念。
六、課文小結(jié)。
斯人已逝,當作者帶著一種愧疚與不安來懷念逝者的時候,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仿佛要。
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滿是歲月積累的真情,這里沒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浪漫;沒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式的恭敬,也沒有“貧賤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自守,這里只有一種帶著些酸楚、些許溫暖的回憶。
七、能力遷移。
1、閱讀文后“活動體驗”的細節(jié)描寫,說說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用于刻畫人物,或點化肖像,或描摹神態(tài),或描寫動作,細致描寫人物在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某個細小環(huán)節(jié)或舉動,具有傳神寫照的藝術(shù)效果。
2、如何寫好細節(jié)?
明確:(1)真實,符合生活的邏輯。
(2)符合人物的個性。
(3)精心錘煉詞語。
(4)巧妙運用修辭。
八、課堂總結(jié)。
金圣嘆說過:一花、一瓣、一毛、一鱗、一焰,“其間皆有極微”。在文學作品中,細節(jié)是作品真實性的一種體現(xiàn)?;仡櫸覀兛吹降膸灼娢?,這里使細節(jié)真實起來的其實是一種情,一種發(fā)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如此,它們才具有了令人感動的特質(zhì)。
九、布置作業(yè)。
運用細節(jié)描寫手法,寫一篇文章,表現(xiàn)出你所熟悉的一個人曾帶給你的真情與感動。
附:板書設計。
亡人逸事教案篇十一
一、掌握本文的實詞、虛詞的用法,詞類活用現(xiàn)象和句式的特點。
二、學習下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刻畫人物的寫法。
三、學習左光斗的愛國主義精神。
兩課時(課內(nèi)自讀)。
教學要求二、三;難點是教學要求一。
目標教學法、自學法、討論法。
幻燈投影。
掌握實詞、虛詞的.用法,詞類活用、句式特點。
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了解逸事特點。
1、給下列的生字注音:瞿、烙、屨、噤、檄、幄、鏗。
2、文字常識填空:
本文題目標明,文章的內(nèi)容是左光斗的故事。所。
謂“逸事”是指散失沒有流傳的事跡,定這類文章是取人物的一部分來表現(xiàn)人物。本文作者是方苞,選自《方望溪先生文集》,作者是桐城派的創(chuàng)始人,《方望溪先生文集》的命名是根據(jù)號而命名的。
學生提疑:在課外預習的基礎上就課文不理解的詞語提疑,注釋上有的一律不予再提疑。
師生解疑:
(1)學生解疑。
(2)教師解疑疏通課文字、詞、句。
重點掌握下列內(nèi)容:(幻燈打出字樣,學生一一明確)。
實詞:雪、騎、涕、已、語、俊、屨、瞿、檄、造。
虛詞:為、而、于、方、汝、以、也。
詞類活用:手(名為動)席(名為動)輕(行為動)。
句式:1、公閱畢……為()掩戶。
2、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第一段(1)寫。重點記。
第二段(2)寫。
第三段(3)寫。重點記。
第四段(4)寫。
第五段(5)寫。本段補說由來。
學習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刻畫人物寫作方法。
學習左光斗的愛國精神和善識人才、保護人才的思想行為。
以文段設置“閱讀理解”題。
閱讀文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各題:
1、本段重點寫什么?作者怎樣刻畫主人公形象?
閱讀第二段,思考下列各題:
1、作者通過什么方法來刻畫人物?
2、左光斗為什么要怒斥史可法?
明確:用板書解貂、覆生、為掩戶。
1、任人唯賢面署第一正面描寫。
言:怒曰……善識人才。
2、重義輕生行:摸刑械作擊勢保護人才。
肖像:面額焦爛。
筋骨盡脫。
目光如炬。
(三)閱讀第三、四段,思考問題。
1、這兩段重點寫誰?找出前文中與之相對應的語句。
明確:板書。
1、不寢側(cè)面襯托史公作法。
2、坐臥奉命守御,不忘師教(左公影響)。
3、背倚師教有果。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課文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主旨?
板書明確:
1、左光斗不辭辛苦為國選才左光斗的愛國精神。
2、左光斗身陷獄中,心系國事,堅強不屈(主旨)3、左光斗的愛國精神對史可法的影響。
2、本文寫作上的特點:生動具體的人物描寫。-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表現(xiàn)人物。
3、逸事的特點:選取一生中的一小部分來表現(xiàn)人物。
指散失沒有流傳的事跡。
左光斗善識人才正面描寫愛國。
1、本文所左光斗怒斥史可法。
選逸事史可法探監(jiān)愛才。
史可法勤于軍務側(cè)面描寫。
史可法探望左家屬護才。
2、指出下列詞類活用的情況:
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柱者。
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
亡人逸事教案篇十二
1.過程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網(wǎng)上獲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并能用電腦繪制圖畫、簡單動畫能力。
2.情感、態(tài)度價值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閱讀,能激發(fā)學生對名人散文的熱愛,從而更好地閱讀《亡人逸事》。體會散文細節(jié)描寫的特點,走進作者孫犁的內(nèi)心世界,理解作者寫作《亡人逸事》的情感。
3.知識目標。
了解散文描寫人物的手法,學會通過細節(jié)把握人物形象和作者深沉的情感。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亡人逸事》是新教材高一學期下學期課文。
教學重點:細節(jié)與感情。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散文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
三、教學對象及其學習需要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的藝術(shù)班學生,他們思維活躍,肯動腦筋,獨立思考,分析和自學能力強。學生對信息技術(shù)掌握更不錯,每一位同學都能運用網(wǎng)絡查尋收集有用的`資料幫助學習。
他們同時還具備了閱讀和鑒賞散文的能力。他們的積極性更高,善于探索,敢于質(zhì)疑,敢于創(chuàng)新,因此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實施本課教學,對學生通識閱讀《亡人逸事》將起著積極的作用。
四、教學媒體選擇及應用設計。
1.學習環(huán)境選擇--局域網(wǎng)。
2.學習資源類型--多媒體課件(作者圖片、背景音樂、資料等等)。
3.網(wǎng)址:利用google搜索引擎、《亡人逸事》各類網(wǎng)站。
五、教學流程圖。
步驟。
教學網(wǎng)站呈現(xiàn)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新課導入。
蘇軾《江城子》(回憶亡妻導入)。
孫犁《悼內(nèi)子》(比較閱讀)。
鑒賞、分析、體悟。
檢
測
預
習
課前網(wǎng)絡搜尋、學習資料。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作者相關(guān)資料,有關(guān)對《亡人逸事》的背景和孫犁的資料。
或顯示學生課前所作的有關(guān)學習資料的搜尋結(jié)果。
在局域網(wǎng)上傳課前準備的資料或課件、網(wǎng)址。
接收學生課前預習作業(yè),并將最優(yōu)資料供給所有學生。
課前通讀孫犁兒子回憶父母的文章。
展示4個片段(ppt)。
學生閱讀賞析。
通過網(wǎng)絡檢查每個學生寫的感悟。
課前認真閱讀課文。
作業(yè):用兩個字歸納課文每小節(jié)段落大意。
分別歸納交流。
接收學生作業(yè),并顯示。
新課學習。
細節(jié)描寫。
整體。
找出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
搜索標注。
檢測作業(yè)完成情況。
選一個打動你的細節(jié)具體分析由此體現(xiàn)出來的人物性格。
兩兩交流后主動舉手點評。
點評引導。
硬件。
課文段落。
分發(fā)補充資料。
外貌描寫。
動作描寫。
心理描寫。
語言描寫。
提問:
細節(jié)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顯示人物性格)。
軟件。
視頻:mtv(孫犁夫婦合照和音樂)。
情感推向高潮。
人物情感。
孫犁對妻子的深厚感情。
引導歸納。
深入體會。
作者對妻子的贊美、內(nèi)疚、懷念、感激。
拓展閱讀。
細節(jié)描寫--朱自清《背影》片段。
視頻《背影》節(jié)選資料(含朗讀)。
分發(fā)《悼亡妻》節(jié)選資料。
對比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1、父親的背影。
2、橘子的顏色。
討論法、點撥法:指導學生分析人物性格,體會作者情感。
巴金《悼亡妻》。
語言、行動為重點。
課堂小結(jié)。
了解散文的塑造人物體現(xiàn)情感的寫作手法--細節(jié)描寫。
學會從細節(jié)入手分析散文。
學會用樸實語言蘊涵深切的感情。
作業(yè)練習。
當堂習作交流: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親情。
六、教學效果評價。
1.人機互動、師生互動。通過在局域網(wǎng)環(huán)境下的多媒體教學,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強,互發(fā)課件,共享資源,教師控測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
2.對課文的整體閱讀理解轉(zhuǎn)化成細節(jié)切入,既直觀形象又趣味橫生。學生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感官,將多媒體、補充材料與語文合一,快速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在語文課上他們學到了更多。
3.對人物刻畫藝術(shù)理解深刻,學生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舉止、心理的描寫塑造人物的不同性格。將作者的平實感人的刻畫人物手法化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通過視頻教學,學生更能留意許多細節(jié)和強化認識,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亡人逸事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鑒賞細節(jié)品味語言美。
2、感受真情體悟人性美。
教學步驟:
一、導語。
配樂背誦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年年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夫妻死別在所難免,但對于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那是更為深痛的。作為“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孫犁,對于離世十二年的妻子,又有著怎樣的一番情懷呢?讓我們一同走進《亡人逸事》。
二、快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回憶了關(guān)于妻子的哪些往事?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給各個章節(jié)擬訂小標題:
緣定下雨天初識戲臺前弱肩挑重擔臨終感離言。
(遵循敘述類文體的閱讀規(guī)律,要求學生給每個章節(jié)擬訂小標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同時訓練篩選信息的能力)。
2、這篇文章寫得是人,是通過什么突出人物性格特點的,表達人物真情的,――細節(jié),我們這節(jié)課就通過鑒賞細節(jié)來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人性之美。
三、鑒賞細節(jié)合作探究。
1、在對亡妻的回憶中,哪些細節(jié)最能表現(xiàn)妻子的個性特點?
學生應該找出的細節(jié)描寫:初識背瓜臨終離言。
(設計意圖:在整體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導學生從文章局部進行自主閱讀,進一步深入文本)。
2、小組討論,選擇最能打動你的細節(jié),說說“是啥打動了你”。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討論過程中要對重點的語段、句子組織學生朗讀,對關(guān)鍵詞語反復品讀,以此加深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示例:
a、初識細節(jié):
“姑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看見站在板凳中間的那個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從板凳上跳下來,走到照棚外面,鉆進了一輛轎車?!?BR> 關(guān)鍵詞語:盯、跳、走、鉆說明姑娘不肯與未婚夫同臺看戲。
精析“盯”字,和“看、瞪、望”相比較。
看:時間短。
瞪:惱了。
望:距離遠。
盯:意外好奇嗔怪。
這一段描寫極其生動有趣,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姑娘得知面前站著的竟然是自己的未婚夫,深感意外;因為素未謀面,又想知道對方長啥樣,所以“盯”是有仔細看的`意思的;但出于姑娘家的羞澀,又有禮教觀念的束縛,又不能長時間的看,所以只“盯”了一眼,但這一眼足以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誰;同時對于“我”的突然到來還有一種不加掩飾的小埋怨;這一個“盯”字,就把一個受著禮教束縛的姑娘意外見到未婚夫時,那種又羞又嗔,靦腆而又多情的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
同是寫姑娘的羞澀,可和李清照的《點絳唇》相比較: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青衣透。見有人來,襪i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林黛玉“搖搖”的賞析。
一語未了,忽聽外面人說:“林姑娘來了?!闭f猶未了,林黛玉已搖搖的走了進來。
拓展訓練:
她突然不說話了,睫毛,臉上(),()的辮子在胸前,辮梢()。
請設計幾個動作來表現(xiàn)姑娘的羞澀。
教師示例:低垂著,飛上兩朵紅云,又黑又亮,在手指上攪纏著。
b、背瓜細節(jié):
她彎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個后仰,沾了滿身土,北瓜也滾了滿地。她站起來哭了。
關(guān)鍵詞語:猛一立哭。
“猛一立”一方面說明她還缺乏經(jīng)驗,另一方面說明她性格倔強;“哭”
是她本想在婆婆面前做的好一點,結(jié)果卻露出窘相,覺得難堪,自己沒受過這苦,又覺得委屈。這個細節(jié)主要突出她初為人媳的柔弱,為她后來成長為吃苦耐勞的家庭主婦作鋪墊。
c、還有很多細節(jié):
――我從外面回來,看見她兩個大拇指,都因為推機杼,頂?shù)米兞诵危执?、又短,指甲也短了?BR> ――每逢孩子發(fā)燒,她總是整夜抱著,來回在炕下走。
――母親把你們弄大,可不容易,你們應該記著。
――從來沒有對我叫過苦。
――她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xiàn)了一絲幸福的笑容。
從這些細節(jié)的品讀中,妻子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傳統(tǒng)、倔強、堅韌、寬容。
孫犁的妻子沒有文化,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只是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堅韌、寬容承擔起家庭的所有重擔。默默無聞地支持、包容著丈夫。她就象孫犁案頭供奉的一盆樸實無華的貞石,雖然不名貴奇特,卻悅目可人;就象孫犁最喜歡的一棵清靜淡雅的白菜花,雖無冽郁的香氣,卻耀眼光明。傳統(tǒng)女性的美在她身上充分的展現(xiàn)。
3、孫犁最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的典型細節(jié),通過外在的言談舉止顯示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他不必編造緊張的故事情節(jié),也無須過多的心理描寫和形象勾勒,就能寫活筆下的人物,這是生活、思想和藝術(shù)修養(yǎng)的一種表現(xiàn)。我們雖然沒有他功力深厚,也不妨一試。
寫你熟悉的一個人,用上細節(jié)描寫,可以是咱班的同學,也可以是我們的任課老師??梢詮囊韵聨讉€方面考慮:
1)真實比如孫犁的妻子在新婚之夜就說不出“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
眠”這樣的話。
2)個性“排出”兩文大錢的只有孔乙己,伸出兩個手指不肯閉眼只有嚴監(jiān)生。
3)煉字孫犁妻子那一“盯”,一“笑”。
4)修辭。
四、質(zhì)疑問難。
五、品味語言升華情感。
請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妻子的真情。重讀前面的細節(jié),重點品讀最后一節(jié)。
(設計意圖:新課標十分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而誦讀是體驗情感的好辦法)。
學生自由發(fā)言:
學生1:正是對妻子有著深厚的感情,才會對幾十年前的情景記憶猶新,對妻子的一笑一哭都寫得如在目前。
學生2:他寫妻子臨終前的笑容,我卻能想象得出寫作時的滿面淚容,因為他對妻子有著深深的愧疚與自責。
學生3:在寫妻子勇挑家庭重擔一節(jié)里,我能感受到他對妻子的感激。
學生4:他們就象秦觀的詞寫得那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教師總結(jié):同學說得很好,都有自己的體會。孫犁夫婦二人四十年相濡以沫,他們之間好象并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愛情,更多的則是一種親情,因為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而顯得更為醇厚而綿長。
孫犁作品不煽情,不造勢,不媚俗,看似很淡,而實際很深。
當形容詞如女郎盛裝,排比句如情人比肩,那就一定尚未進入文章之道,文章的極致就如老街梧桐,桐下舊座,座中閑談。
孫犁語言的美,美在準確地寫活人物的性格特點,美在傳神地刻畫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美在通過質(zhì)樸的語言讓我們品咂出一絲苦味。他沒有濃烈滾燙的文字,沒有沒有迷離游走的語言,他只是借助一些最能表現(xiàn)人物心靈光點的確生活斷片,最樸實無華的語言來抒發(fā)自己的真情,真正做到了“平而不淡”。
前面說過,孫犁妻子身上集中了傳統(tǒng)女性所有的美德,就是孫犁對妻子的追思與哀念,也都直接撞擊著我們心靈的最深處,引發(fā)著我們對人性的長久思考。
放《二泉映月》,讓學生默讀課文,再次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人性之美。音樂聲中,教師收束本節(jié)課:
孫犁是在妻子離世十二年之后,將生離死別做了一番觀照才提筆為文的,如此就將個人的情感向人類共同的情感推進了一步,從而形成一種“情感的概念”,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亡人逸事教案篇十四
孫犁。
教學目標。
1.鑒賞文章語淺情深的細節(jié)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自主、個性化閱讀鑒賞,初步實現(xiàn)多元解讀、創(chuàng)新閱讀。
教學重點。
1.把握四個生活斷面的內(nèi)容。
2.品味“盯”、“跳”、“走”、“鉆”等動詞對刻畫人物性格的傳神作用。
3.平凡的生活細節(jié)描寫和融記事抒情于一爐的寫法。
教學難點。
1.“真”中求美,“美”中顯真的特色。
2.家常話語中的思念和哀傷。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在必修一第一模塊“月是故鄉(xiāng)明”板塊寫作實踐中,大家曾以“靜聽回聲”為題寫了文章,有些同學寫了懷念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內(nèi)容,有的取材真實,以小見大,寫真事抒真情,表達了對親人深沉的愛。今天,我們來共同品讀散文大師孫犁的一篇悼亡妻的散文,一起鑒賞大師家常似的話語中蘊涵的深情。
二、檢查預習。
(一)、認讀理解。
懶筋--耍賴糶賣--糴米高粱--棟梁。
拋擲諱天作之合。
(二)、用最簡語言概括四個斷面的內(nèi)容。
1.天作之合,“巧”。2.看戲相親,寫“貞”。
3.勤勞持家,寫“能”。4.總括一生,寫“情”。
三、品讀鑒賞。
(一)、默讀第一斷面,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思考探究。
1.自選角度研讀。
2.小組討論。
3.參考議題及解讀:這部分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說起。“天作之合”對一般夫妻結(jié)對,只不過是一句道好頌吉之詞,然而在作者筆下,簡直就蘊涵著一種神秘色彩,恰如愛妻所言“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來!”可見作者對那天的雨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大凡人們感天謝地,都是得到了意想不到或難以承受的幸福。作者特記“天作之合”,正是因為妻為他帶來了愛、幸福、寬慰,甚至寫作的靈感、語言的源泉。在這里與其說作者在謝天,不如說是在謝妻;對天的感念,其實就是對妻的感念。
(二)、自由朗讀第二斷面,探究以下問題。
1.簡評“盯”、“跳”、“走”、“鉆”幾個動詞對刻畫人物情態(tài)的作用。
3.這些描寫對人物是褒還是貶?
參考解讀:
1.這幾個動詞生動傳神地刻畫了未婚妻初次會面靦腆害羞的神態(tài)。
2.這一令人忍俊不禁的語言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妻作為一個農(nóng)村婦女濃重的禮教觀念,表現(xiàn)了她的質(zhì)樸。
3.這里的描寫流露出作者對亡妻的贊美之情,寫出了亡妻的淳樸和貞潔。
(三)、指名學生朗讀第三斷面,其他同學聽讀、質(zhì)疑探究。
參考議題:1.文章敘述了幾件小事?表現(xiàn)妻的什么美德?
2.“我”對孩子的囑托,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情感?
3.文章運用哪些表現(xiàn)手法?
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參考解讀:1.寫了“回家訴苦”、“背瓜遭遇”、“學會紡線織布”、“賣線賣布”、“關(guān)愛孩子”幾件小事。這幾件事反映妻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的過程,凸現(xiàn)妻吃苦耐勞、善于學習的品質(zhì)。其中“每逢孩子發(fā)燒,她總是整夜抱著,來回在炕下走”的細節(jié),寫足了妻子對孩子的愛。
2.作者對孩子的話,是對妻子的高度評價和純真的愛。
3.文章運用了鋪墊和對比的手法?!盎丶以V苦”、和“背瓜遭遇”是形成妻子性格轉(zhuǎn)變的轉(zhuǎn)折點,為妻子美德形成作了鋪墊,妻子前后的表現(xiàn)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妻子的美德。
(四)、齊讀第四斷面,自由質(zhì)疑探究。
2.文章以妻子“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xiàn)了一絲幸福的笑容”作結(jié),用意是什么?
參考解讀:1.這兩句看似平常的問答,將夫妻恩愛之情寫到了極致,中國傳統(tǒng)講究得一還兩,薄施厚報,“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劇。”我們可以想見,因為那兩丈花布,傳統(tǒng)觀念較強得妻子對丈夫不知付出多少愛與體貼。
2.文章以“一絲幸福的笑容”句作結(jié),使讀者看到了一個辛勞一生、溫柔善良卻又不乏堅強的中國婦女形象。所以作者在前面愧疚地寫到:“我們結(jié)婚四十年,我有許多事情,對不起她,她沒有一件事情是對不起我的?!弊髡邔ν鋈说睦⒕闻c自責,深摯地表達了對亡妻的極度思念--人雖如風后入江之云,飄搖而去,情,卻永遠印在自己的心田,吹不走,抹不去,不思量,自難忘。
四、品味藝術(shù)特色。
(一).細膩感人的細節(jié)描寫。
1.沒車接就不回丈夫家:禮教觀念重。
2.背筐摔倒,惹得母親大笑不已:淳樸嬌慣。
3.臨終前詢問花布:愛的潛流。
這些樸素的細節(jié),形象地表現(xiàn)了丈夫?qū)ν銎奚钋械?懷念。
(二).“真”中求美,“美”中顯真。
作者所選材料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但幾十年的夫妻生活,鍋碗瓢勺交響,瑣事多多,作者慧眼獨到,撲捉最能表現(xiàn)亡妻勤勞、淳樸,達到美的極致。亡妻的個性美,又是千千萬萬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代表了廣大婦女的美德。顯現(xiàn)群體美的“真”。
五、拓展延伸。
對比閱讀:讀陸游的《釵頭鳳》,仔細品味該首詞與《亡人逸事》所抒情感的異同。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殉钚鰨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碰掮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m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內(nèi)容簡介:
陸游是很受喜歡的一位南宋詩人,他的一生中寫了很多慷慨激昂、悲憤自傷的詩作。這位詩人至死也難以忘懷的是自己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經(jīng)歷。他與表妹唐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但最終為母親所拆散,終于各自婚嫁。幾年后陸游偶遇唐婉夫婦於紹興沈園,悲痛難泯,在壁上題釵頭鳳以泄憤。這首詞哀婉瑰麗,令人不忍卒讀.前人評論陸游《釵頭鳳》詞說“無一字不天成”。所謂“天成”是指自然流露毫不矯飾。陸游本人就說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正因為詞人親身經(jīng)歷了這千古傷心之事,所以才有這千古絕唱之詞。這段辛酸的往事,成為陸游終生的隱痛,直到晚年他還屢次來到沈園泫然憑吊這位人間知已,還寫下了《沈園》諸詩。
參考解讀:
《亡人逸事》寫的雖是媒約促成的婚姻,但是夫妻通過相處,進而相知相愛,情深意篤。抒發(fā)的是無限的思念和愛戀之情。《釵頭鳳》寫的是陸唐二人青梅竹馬,情意相投,而暫成眷屬,卻被無情拆散,愛而不得終身。抒發(fā)的是引咎自責而無補于愛的終身悔恨之情。
教后札記。
亡人逸事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鑒賞文章語淺情深的細節(jié)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標:借鑒細節(jié)描寫進行寫作訓練。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細節(jié)描寫這一手法的分析與運用。
難點:在“不太感傷的斷片”中,理解作者對亡人的愧疚與自責及深摯的、極度的思念之情。
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課件;
2、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討論細節(jié)描寫及其妙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與內(nèi)容:
一、導語設計。
吟詠“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蘇軾何等豪放灑脫,但“無情未必真豪杰”,蘇軾也有其婉約的一面,譬如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對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從這首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滿是歲月積淀的深情。這種深情,我們的現(xiàn)代作家孫犁也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
二、作者簡介。
孫犁(1913——),現(xiàn)代作家。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他的小說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調(diào),追求詩歌般的意境,形成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并對當代文學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造成了一個作家群,這個作家群被當代文壇譽為“荷花淀派”。
孫犁一生中主要作品有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等。
三、題目解說。
這是一篇悼念亡妻的回憶性散文?!巴鋈恕痹谖闹兄竿銎?;“逸事”指詩人不知道的關(guān)于某人的事跡,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
孫犁結(jié)婚后一直在外面教學,參加革命工作,后來到延安教學。而妻子一直在河北安平老家侍奉公婆,撫養(yǎng)兒子。真的是“相聚之日少,分離之日多;歡樂之時少,相對愁嘆之時多耳?!钡珜O犁對妻子的感情一直純真深厚,這在作品中多有體現(xiàn)。在妻子逝世12周年的時候,作者又寫了這篇散文,以表達對妻子的深深悼念之情。
四、整體感知。
快速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四個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并用4——6個字給每部分加一個小標題。
明確:
天作之合: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說起,回憶了作者與妻子是怎么結(jié)婚的。
看戲相親:著重寫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見面時的情景。
勤勞持家:寫妻子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
總其一生:寫了作者對妻子的愧疚并回憶妻子臨終前的情景。
五、品讀鑒賞。
1.默讀文章第一部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從“天作之合”開始寫起?
提示:“天作之合”給全文蒙上了一種神秘色彩。作者特記“天作之合”,正是因為妻子為他帶來了愛、幸福和寬慰,甚至是寫作的靈感,語言的源泉。在這里與其說作者是在謝天,不如說是在謝妻;對天的感念,其實就是對妻子的感念。
2.自由朗讀第二部分,探究以下問題:
(1)說一說:你認為這一部分哪幾個動詞用得比較好?好在哪里?
提示:“盯”、“跳”、“鉆”幾個動詞生動傳神地刻畫了初次見面時未婚妻靦腆害羞的神態(tài)。
提示:這一語言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妻子作為農(nóng)村婦女深重的禮教觀念,表現(xiàn)出了她的質(zhì)樸。
3.學生朗讀第三部分,討論:
(1)文章這一部分主要敘述了亡妻哪幾件小事?這些小事表現(xiàn)了亡妻怎么樣的美德?
(2)文章這里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提示:
(1)文章這一部分寫了“回家訴苦”、“背瓜遭遇”、“學習織布”、“買布糶糧”和“抱孩夜走”幾件小事。這幾件事情寫了妻子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這個過程凸現(xiàn)了妻子勤勞善良、善于學習、疼愛孩子的品質(zhì)。
(2)文章這里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回家訴苦”、“背瓜遭遇”是形成妻子性格轉(zhuǎn)變的轉(zhuǎn)折點,為妻子美德形成作了鋪墊。妻子前后的表現(xiàn)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妻子的美德。
4.閱讀文章第四部分,自由質(zhì)疑探究:
(1)結(jié)尾交代妻子臨終前還記得丈夫做小職員時寄到她家兩丈布的事,有什么作用?
提示:這兩句看似平常的問答,將夫妻恩愛之情寫到了極致,中國傳統(tǒng)講究得一還兩,薄施厚報,我們可以想見,因為那兩丈花布,傳統(tǒng)觀念較強得妻子對丈夫不知付出多少愛與體貼。
(2)文章以妻子“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xiàn)了一絲幸福的笑容”作結(jié),用意是什么?
提示:文章以“一絲幸福的笑容”句作結(jié),展現(xiàn)了一個辛勞一生卻又容易滿足的妻子形象。所以作者在前面愧疚地寫到:“我們結(jié)婚四十年,我有許多事情,對不起她,她沒有一件事情是對不起我的'?!鄙顡吹乇磉_了作者對亡妻的愧疚自責之情以及對亡妻的極度思念。
六、課文小結(jié)。
斯人已逝,當作者帶著一種愧疚與不安來懷念逝者的時候,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仿佛要。
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滿是歲月積累的真情,這里沒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浪漫;沒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式的恭敬,也沒有“貧賤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自守,這里只有一種帶著些酸楚、些許溫暖的回憶。
七、能力遷移。
1、閱讀文后“活動體驗”的細節(jié)描寫,說說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用于刻畫人物,或點化肖像,或描摹神態(tài),或描寫動作,細致描寫人物在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某個細小環(huán)節(jié)或舉動,具有傳神寫照的藝術(shù)效果。
2、如何寫好細節(jié)?
明確:
(1)真實,符合生活的邏輯。
(2)符合人物的個性。
(3)精心錘煉詞語。
(4)巧妙運用修辭。
八、課堂總結(jié)。
金圣嘆說過:一花、一瓣、一毛、一鱗、一焰,“其間皆有極微”。在文學作品中,細節(jié)是作品真實性的一種體現(xiàn)。回顧我們看到的幾篇詩文,這里使細節(jié)真實起來的其實是一種情,一種發(fā)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如此,它們才具有了令人感動的特質(zhì)。
九、布置作業(yè)。
運用細節(jié)描寫手法,寫一篇文章,表現(xiàn)出你所熟悉的一個人曾帶給你的真情與感動。
附:板書設計。
孫犁。
初次見面禮教觀念重、質(zhì)樸貞潔。
無車不回。
回家訴苦。
背瓜遭遇。
細節(jié)描寫學習織布善于學習、勤勞善良、疼愛孩子。
買布糶糧。
抱孩夜走。
臨終話別夫妻恩愛、易于滿足。
亡人逸事教案篇一
(一)。
舊式婚姻,過去叫做“天作之合”,是非常偶然的。據(jù)亡妻言,她19歲那年,夏季一個下雨天,她父親在臨街的梢門洞里閑坐,從東面來了兩個婦女,是說媒為業(yè)的,被雨淋濕了衣服。她父親認識其中的一個,就讓她們到梢門下避避雨再走,隨便問道:
“給誰家說親去來?”
“東頭崔家?!?BR> “給哪村說的?”
“東遼城。崔家的姑娘不不大般配,恐怕成不了。”
“男方是怎么個人家?”
媒人簡單介紹了一下,就笑著問:
“你家二姑娘怎樣?不愿意尋吧?”
“怎么不愿意。你們就去給說說吧,我也打聽打聽?!彼赣H回答得很爽快。
就這樣,經(jīng)過媒人來回跑了幾趟,親事竟然說成了。結(jié)婚以后,她跟我學認字,我們的洞房喜聯(lián)橫批,就是“天作之合”四個字。她點頭笑著說:
“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來!”
(二)。
雖然是封建婚姻,第一次見面卻是在結(jié)婚之前。定婚后,她們村里唱大戲,我正好放假在家里。我們村有我的一個遠房姑姑,特意來叫我去看戲,說是可以相相媳婦。開戲的那天,我去了,姑姑在戲臺下等我。她拉著我的手,走到一條長板凳跟前。板凳上,并排站著三個大姑娘,都穿得花枝招展,留著大辮子。姑姑叫著我的名字,說:
“你就在這里看吧,散了戲,我來叫你家去吃飯?!?BR> 姑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看見站在板凳中間的那個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從板凳上跳下來,走到照棚外面,鉆進了一輛轎車。那時姑娘們出來看戲,雖在本村,也是套車送到臺下,然后再搬著帶來的板凳,到照棚下面看戲的。
結(jié)婚以后,姑姑總是拿這件事和她開玩笑,她也總是說姑姑會出壞道兒。
她禮教觀念很重。結(jié)婚已經(jīng)好多年,有一次我路過她家,想叫她跟我一同回家去。她嚴肅地說:
“你明天叫車來接我吧,我不能這樣跟著你走。”我只好一個人走了。
(三)。
她在娘家,因為是小閨女,嬌慣一些,從小只會做些針線活;沒有下場下地勞動過。到了我們家,我母親好下地勞動,尤其好打早起,麥秋兩季,聽見雞叫,就叫起她來做飯。又沒個鐘表,有時飯做熟了,天還不亮。她頗以為苦?;氐侥锛遥蛩赣H哭訴。她父親問:
“婆婆叫你早起,她也起來嗎?”
“她比我起得更早。還說心痛我,讓我多睡了會兒哩!”
“那你還哭什么呢?”
我母親知道她沒有力氣,常對她說:
“人的力氣是使出來的,要抻懶筋?!?BR> 有一天,母親帶她到場院去摘北瓜,摘了滿滿一大筐。母親問她:
“試試,看你背得動嗎?”
她彎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個后仰,沾了滿身土,北瓜也滾了滿地。她站起來哭了。母親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個個撿起來,背到家里去了。
我們那村莊,自古以來興織布,她不會。后來孩子多了,穿衣困難,她就下決心學。從紡線到織布,都學會了。我從外面回來,看到她兩個大拇指,都因為推機杼,頂?shù)米兞诵?,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BR> 后來,因為鬧日本,家境越來越不好,我又不在家,她帶著孩子們下場下地。到了集日,自己去賣線賣布。有時和大女兒輪換著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糶賣。從來沒有對我叫過苦。
幾個孩子,也都是她在戰(zhàn)爭的年月里,一手拉扯成人長大的。農(nóng)村少醫(yī)藥,我們12歲的長子,竟以盲腸炎不治死亡。每逢孩子發(fā)燒,她總是整夜抱著,來回在炕上走。在她生前,我曾對孩子們說:“我對你們,沒負什么責任。母親把你們弄大,可不容易,你們應該記著。”
(四)。
一位老朋友、老鄰居,近幾年來,屢次建議我寫寫“大嫂”。因為他覺得她待我太好,幫助太大了。老朋友說:
“她在生活上,對你的照顧,自不待言。在文字工作上的幫助,我看也不小??梢钥闯?,你曾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寫進你的小說。至于語言,你自己承認,她是你的第二源泉。當然,她瞑目之時,冰連地結(jié),人事皆非,言念必不及此,別人也不會作此要求。但目前情況不同,文章一事,除重大題材外,也允許記些私事。你年事已高,如果倉促有所不諱,你不覺得是個遺憾嗎?”
我唯唯,但一直拖延著沒有寫。這是因為,雖然我們結(jié)婚很早,但正像古人常說的:相聚之日少,分離之日多;歡樂之時少,相對愁嘆之時多耳。我們的青春,在戰(zhàn)爭年代中拋擲了。以后,家庭及我,又多遭變故,直到最后她的死亡。我衰年多病,實在不愿再去回顧這些。但目前也出現(xiàn)一些異象:過去,青春兩地,一別數(shù)年,求一夢而不可得。今老年孤處,四壁生寒,卻幾乎每晚夢見她,想擺脫也做不到。按照迷信的說法,這可能是地下相會之期,已經(jīng)不遠了。因此,選擇一些不太使人傷感的片斷,記述如上。已散見于其他文字中者,不再重復。就是這樣的文字,我也寫不下去了。
我們結(jié)婚四十年,我有許多事情,對不起她,可以說她沒有一件事情是對不起我的。在夫妻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正因為如此,她對我們之間的恩愛,記憶很深。我在北平當小職員時,曾經(jīng)買過兩丈花布,直接寄至她家。臨終之前,她還向我提起這一件小事,問道:“你那時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
我說:
“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
她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xiàn)了一絲幸福的笑容。
亡人逸事教案篇二
學生說說句意,重點說明帶點字的意思。
亡:丟失。
鈇:斧子。
意:懷疑。
其:代詞,他的。
鄰:鄰居。
子:兒子。
有個人丟失了一把斧子,懷疑是他鄰居的兒子偷走的。
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鈇也。
視:看。
其:代詞,指鄰居的兒子。
行步:走路。
竊:偷。
顏色:指面部表情。
言語:說話。
無為而不:沒有一樣不像。
(他)看鄰居的'兒子,走路的姿勢,像偷斧子的;面部表情,像偷斧子的;說話的腔調(diào),像偷斧子的。舉止言談(一言一行)沒有一樣兒不像偷斧子的。
俄而,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鈇者。
俄而:不久。
谷:地窖。
后來再看鄰居的兒子,舉止言談沒有一點兒像偷斧子的了。
4、朗讀。
自己說說課文的意思。
朗讀課文,試背誦。
通讀全文,背誦課文。
作業(yè)。
思考:丟斧子的人為什么前后的看法發(fā)生了轉(zhuǎn)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亡人逸事教案篇三
1、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惻之情,體會健康的愛情觀。
2、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品味作品樸實語言中流露的真情。
掌握對細節(jié)描寫手法的分析與運用。
1課時。
從《水滸傳》中魯達痛打“鎮(zhèn)關(guān)西”的細節(jié)描寫以及《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有關(guān)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細節(jié)描寫導入。
孫犁,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一九四五年后,他以冀中抗日根據(jù)地人民斗爭生活為題材,在延安窯洞里的一盞油燈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紙寫成這篇小說。他的小說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調(diào),追求詩歌般的意境,形成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并對當代文學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造成了一個作家群,被當代文壇譽為“荷花淀派”?!栋籽蟮砑o事》是他的小說散文集。
(請學生快速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四個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
明確:
第一部分: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說起,回憶了作者與妻子的因緣。、
第二部分:著重寫自己和妻子初次見面的情景。
第三部分:旗子如何從一個嬌慣的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
第四部分:作者對妻子的愧疚以及對妻子臨終前的回憶。
作者在回憶逝者時,借助一些具體的事為我們展現(xiàn)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這些事情又是通過具體的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血肉豐滿。請同學找出文中自己認為描寫出色動人的地方加以體會。
要求:只要能有自己的感悟,賞鑒得當,能自圓其說即可。
點撥:
如:第二部分中的一段話:“姑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看見站在板凳中間那個姑娘,用力盯了我一下,從板凳上跳下來,走到照棚外面,鉆進了一輛轎車。”
作者用“用力盯了我一眼”這個細節(jié)表現(xiàn)了妻子對“我”不加掩飾的埋怨,是禮教觀念比較濃重的表現(xiàn)。同時也很好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直率性格。另一方面,作者多年來一直記著這一幕情景,表現(xiàn)出“我”對妻子的深情。
再如:第三部分說她開始“只會做些針線活,沒有下場下地勞動過”,但到后來,“她就下決心學。從紡線到織布,都學會了”。為了學會這些,她的兩個“大拇指,都因為推機杼,頂?shù)米兞诵危执?,又短,指甲也短了。?BR> 這些表現(xiàn)妻子因為生活的原因不斷使自己帶來變化,使她慢慢地變成了一個為了家庭生計,任勞任怨、歷盡艱辛的母親形象。
斯人已逝,當作者帶著一種愧疚與不安來懷念逝者的時候,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仿佛要。
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滿是歲月積累的真情,這里沒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浪漫;沒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式的恭敬,也沒有“貧賤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自守,這里只有一種帶著些酸楚、些許溫暖的回憶。
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杜甫。
今夜鹿阝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江城子。
蘇東坡。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思考:這兩首詩歌都是表達對妻子的思念。找出詩歌中對妻子的細節(jié)描寫,體會其藝術(shù)效果。
金圣嘆說過:一花、一瓣、一毛、一鱗、一焰,“其間皆有極微”。在文學作品中,細節(jié)是作品真實性的一種體現(xiàn)?;仡櫸覀兛吹降膸灼娢?,這里使細節(jié)真實起來的其實是一種情,一種發(fā)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如此,它們才具有了令人感動的特質(zhì)。
選擇一個自己熟悉的人,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對其進行介紹。要求寫得富有感染力。
亡人逸事教案篇四
對亡者的悼念總會引發(fā)人們的悲惻之感,這篇作品也不例外。細細讀來,在作品用真實的細節(jié)、樸實的語言所敘述的舊事中,流露的是一種真情。我們似乎也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滿是歲月積累的真情。這里沒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式的浪漫,沒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式的恭敬,也沒有“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式的清高自守,這里只有一種帶著些許酸楚、些許溫暖的回憶。引導學生在真情體驗中去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是本文的學習重點。注重以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是教學本文的主要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對細節(jié)描寫手法的分析與運用。
教學難點。
在“不太使人感傷的斷片”中,理解作者對亡人的愧疚和自責與深摯的、極度的思念之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資料卡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并學會借鑒運用。
2.品味并理解作品樸實語言中所流露的真情。
過程與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領(lǐng)會細節(jié)描寫的妙處。
2.品味語言,感悟真情。
3.引申拓展,借鑒細節(jié)描寫進行寫作訓練。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思念亡妻的凄惻之情,收獲感動,收獲健康的愛情觀。
亡人逸事教案篇五
2、并初步學習在寫作中運用以點代面,以大見小的表達方法。
3、體會作者在家常話中蘊含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
1、掌握對細節(jié)描寫手法的鑒賞和運用。
2、理解作者對亡妻的愧疚和自責,理解文中流露出的真摯的思念之情。
1課時
《亡人逸事》是孫犁悼念亡妻的一篇文章,他主要是借著回憶了妻子生前的一些“逸事”來表達他對妻子深切的感激、愧疚、思念、深愛之情。所以,本堂課的重點就是使學生能夠說出本文中細節(jié)描寫的妙處和體會作者對妻子的深切情感。
(一)、預習檢查、總結(jié)疑惑
檢查落實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學生的疑惑,使教學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1、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首詩是元稹寫給他的亡妻的,我們一起讀一遍,想想他是如何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悼亡之情的?(請同學回答)
參考答案:
這首詩主要寫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詩人寫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人已仙逝,而遺物猶在。為了避免見物思人,便將妻子穿過的衣裳施舍出去;將妻子做過的針線活仍然原封不動地保存起來,不忍打開。每當看到妻子身邊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對婢仆也平添一種哀憐的感情。白天事事觸景傷情,夜晚夢魂飛越冥界相尋。
元稹在這首詩中是通過記敘亡妻死后自己生活中的`幾件事來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的,而我們今天要學的也是一篇悼亡文,那就是孫犁的《亡人逸事》,他也是通過記敘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來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悼亡之情的,但是他所記敘的卻是關(guān)于妻子生前的不大感傷的一些小事。那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
(三)、合 作探究 精講點撥
1、初讀課文,找出“逸事”
問題: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找出《亡人逸事》中都寫了“亡人”的哪些“逸事”,并用4 —8個字加以概括。
斷片一 天作之合
細節(jié)1:妻子學認字
斷片二 初次見面
細節(jié)2:戲臺初次見面 細節(jié)3:無車不歸家
斷片三 勤勞持家
亡人逸事教案篇六
1、知識和能力目標:識記柳宗元及“狀”文體的有關(guān)常識,掌握重點詞語的意義和特殊用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
掌握本文選擇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運用對比、反襯手法刻畫人物性格的藝術(shù)手法。體會、學習本文寓褒貶于敘事、不著議論、冷靜從容、嚴謹沉穩(wěn)的寫實手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段秀實的優(yōu)秀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愛憎分明、敢于伸張正義的情操。
[教學重點]掌握重點實詞和虛詞,落實“白、辭、適、以、卒、則”等詞語的多種義項。體會、學習本文褒貶自現(xiàn)的敘事手法。
[教學難點]理清人物關(guān)系,分析段太尉剛勇仁義、外柔內(nèi)剛、勇毅見于平易的性格特征;培養(yǎng)學生愛憎分明、敢于伸張正義的情操。
[教學時數(shù)]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逸事狀”知識導入。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解州人),世稱“柳河東”又稱“柳柳州”?!疤扑伟舜蠹摇敝?,他和韓愈共同發(fā)起對我國散文發(fā)展影響深遠的“古文運動”。
段太尉:太尉,官職名。其人叫段秀實。
逸事狀:“狀”,又稱“行狀”,是舊時詳記死者世系、名實、爵里、行治、壽年等的一種文體。“逸事狀”是“行狀”的變體,只記錄人物逸事(即正史未載之事)。
二、熟讀大致理解課文,掌握基本的字詞句和特殊句法。
1、學生誦讀課文,對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課文;同時提醒學生注意文中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和特殊句法:
2、指導完成課后練習三。
三、檢查預習提問學生本文講了太尉的幾件逸事,并引導學生回答。
1、勇服郭軍。(1-4自然段)。
2、仁愧焦令諶。(5、6自然段)。
3、節(jié)顯治事堂。(7自然段)。
4、敘述作狀因由。(8、9自然段)。
四、課文分析。
(一)學習1-4自然段。
1、學生分小組研讀,一個小組負責一個自然段,先齊讀,然后該小組的同學逐一翻譯每句話,點出重點字詞、詞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點評,串講句意。
3、每一個自然段串講完字詞以后,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本段講述的事情,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為每段擬一個小標題,并板書在黑板上。
4、提問:這是一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文章里面的哪些描寫體現(xiàn)了主人公什么樣的特征。
5、歸納總結(jié)第一件逸事所表現(xiàn)的太尉的特征。
(二)、學習第5-9自然段。
1、學生齊讀,教師正音。
2、讓學生以講故事的形式復述課文。
3、學生復述以后,教師點評重點字詞此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并在多媒體屏幕顯示實詞、虛詞以及文言句式的歸納。
(三)、歸納總結(jié)第二、三件逸事的內(nèi)容,即5-9自然段。并總結(jié)每件事所表現(xiàn)出的人物性格特征。仔細揣摩第三件“逸事”中段太尉所說的三句話,體會段太尉心理感情的變化軌跡。
(五)結(jié)合有關(guān)的歷史文獻資料,請你談談你對柳宗元這篇傳記藝術(shù)特色的看法。
1、多種多樣的描寫方法。
2、人物個性化的言行。
3、“春秋筆法”
4、巧妙鋪排、引人入勝。
5、精心選材,多角度地表現(xiàn)人物思想性格。
五、拓展閱讀訓練。
(1)舊唐書柳宗元傳。
(2)韓愈《祭柳子厚文》。
亡人逸事教案篇七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并寫出課后第3題中帶點詞語的意思。
2、借助注釋和譯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借助注釋和譯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借助注釋和譯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
教(學)具:
字典。
教學過程:
導入。
我們學過哪些文言文?你能背給大家聽嗎?
說說怎樣學習文言文?
新課。
學生借助注釋和譯文自學課文,解決不了的詞句標出,在小組中討論。
小組合作學習。
說說每句話的意思,再一起說說課文的意思,解決不理解的詞句。
全班交流,教師點撥講解。
屏幕出示:
亡人逸事教案篇八
原文:
先君子嘗言,鄉(xiāng)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shù)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者,惟此生耳?!奔白蠊聫S獄,史朝夕獄門外;逆閹防伺甚嚴,雖家仆不得近。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謀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镵,為除不潔者,引入,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嗚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奸人構(gòu)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噤不敢發(fā)聲,趨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崇禎末,流賊張獻忠出沒蘄、黃、潛、桐間。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輒數(shù)月不就寢,使壯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或勸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
譯文。
先父曾經(jīng)說過:同鄉(xiāng)前輩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區(qū)學政時,有一天,刮風下雪,天氣特別冷,他帶著幾個騎馬的隨從,改裝出行,走進一座古寺。廂房里有個書生伏在桌上睡著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剛寫好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脫下貂皮外衣給他蓋上,并替他關(guān)上門。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詢問,卻原來是史可法。等到考試時,差役喊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驚喜地注視著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當面批為第一名,還召他進入內(nèi)室,讓他拜見夫人,說:“我的幾個兒子平庸無能,將來能繼承我的志向和事業(yè)的,只有這個學生啊。”到左公被關(guān)進東廠監(jiān)獄時,史可法整天守候在獄門外。逆閹魏忠賢對監(jiān)獄防備監(jiān)視很嚴,即使左家的仆人也不能近邊。過了很久,史可法聽說左公遭了炮烙酷刑,早晚將要死去,便拿了五十兩銀子,哭泣著跟獄卒商量探監(jiān)的辦法,獄卒被他感動了。有一天,獄卒讓史可法換上破舊衣服和草鞋,背了個竹筐,手拿著長鑱,裝作打掃垃圾的人,把他領(lǐng)進監(jiān)獄。(獄卒)悄悄地指著左公所在的地方。只見左公坐在地上,身子靠著墻,臉龐、額頭都燒得焦爛,辨認不出(原來的面貌),從左膝蓋以下,筋骨全都脫落了。史可法上前跪下,抱著左公的膝蓋低聲哭泣。左公辨出史可法的聲音,可是眼睛睜不開,就使勁地抬起手臂,用指頭撥開眼皮,目光像火炬一樣明亮,生氣地說:“沒用的奴才!這是什么地方,你卻到這里來!國事敗壞到這個地步,我老頭子已經(jīng)完了,你又輕身而不明大義,國家大事誰能支撐呢?還不快走,不要等奸賊們構(gòu)成罪名來陷害你,我現(xiàn)在就打死你!”說著就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擊的樣子。史可法閉口不敢出聲,快步走了出來。后來他常常流著眼淚對別人講述這件事,說:“我老師的肺肝,都是鐵石鑄造的??!”
崇禎末年,“流賊”張獻忠在蘄州、黃州、潛山、桐城一帶出沒,史公以鳳廬道員的身份奉命守御風陽、廬州一帶。每逢有警報,他總是一連幾個月不進寢室睡覺,讓將士們輪換休息,自己卻坐在帳幕外。他選擇十個身強力壯的兵士,(每次)叫兩個蹲坐著,自己背靠著他們,每過一更,就(讓他們)輪換一次。每當嚴寒的夜晚,他一站起來,抖抖衣裳,鎧甲上的冰霜散落下來,發(fā)出清脆的響聲。有人勸他稍微休息一下,史公說:“我對上怕辜負了朝廷,對下怕對不起我的老師啊?!?BR> 史公領(lǐng)兵作戰(zhàn)期間,往來經(jīng)過桐城,一定親自到左公府上,問候太公、太母安好,到堂上拜見夫人。
我的同族老前輩涂山,是左公的女婿,與先父友好,他說(左公在)監(jiān)獄中講的話,是親自從史公那里聽到的。
注釋。
1、先君子:作者對其已過世的父親方仲舒的稱呼。
2、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3、從數(shù)騎:幾個騎馬的隨從跟著。微行:穿著平民衣服出行。
4、廡:廊下小屋。生:指書生。
5、解貂:脫下貂皮裘。
6、史可法:字憲之,祥符(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崇禎迸士,南明時任兵部尚書大學士,清軍入關(guān)時鎮(zhèn)守揚州,公元1645年4月25日城破,殉難。
7、瞿然:驚視的樣子。
8、面署第一:當面批為第一名。
9、廠獄:明代特務機關(guān)東廠所設的監(jiān)獄。
10、逆閹:叛逆的太監(jiān),這里指魏忠賢。
11、防伺:防范看守。
12、炮烙:用燒紅的鐵來炙燒犯人的一種酷刑。
13、長鑊:一種長柄的掘土工具。
14、眥:眼眶。
15、昧:不明事理。
16、構(gòu)陷:誹謗陷害。
17、崇禎:明思宗年號(1628—1644)。
18、流賊:舊時對農(nóng)民起義軍的蔑稱。張獻忠(1606—1647),明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1644年在成都稱帝,建大西國,1646年被清兵殺害。蘄(qi)、黃、潛、桐:今湖北蘄春縣、黃岡縣,安徽潛山縣、桐城縣一帶。
19、鳳廬道:管轄鳳陽府、廬州府一帶的長官。道,道員,是一道的長官。
20、更休:輪流休息。
21、漏鼓移:指過了一段時間。漏,古時用滴水計時的器具。鼓,打更的鼓。
22、番代:輪流代替。
23、躬造:親臨。第:府第,住宅。
24、侯起居:請問安好。
25、宗老:同一宗族的老前輩。
26、涂山:方苞族祖父的號,名文。
鑒賞。
文章的開篇就充滿傳奇色彩溫情脈脈作者從記述左光斗與年輕書生史可法的偶遇寫起:時任京畿學政的左光斗,風雪嚴寒之日,微服出行進入一座古寺,看見一個書生正在廂房伏案睡覺;左光斗閱讀了書生的文章草稿,就脫下自己的貂皮外衣給書生蓋上,又給關(guān)上門……既形象表現(xiàn)了左光斗的“伯樂”精神:求賢若渴,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賞識人才,愛護人才,又為下文史可法不忘師恩,不違師訓作伏筆。
第二段是全文的重點,寫得驚心動魄,感人至深。“及左公下廠獄”,一筆帶過左光斗因彈劾魏忠賢而蒙冤入東廠獄,“史朝夕獄門外”,道出史可法對老師的深切關(guān)注,這一短句,墨如金,剪裁得當?!熬弥?,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史可法再也無法忍耐,只得“持五十金,涕泣謀于禁卒”,對獄卒啖之以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得以喬裝成“除不潔者”潛入門禁森嚴的監(jiān)牢。突出表現(xiàn)左光斗的舍生命、為大義、剛強不屈的崇高品格,則是濃墨重彩,活靈活現(xiàn):只見左光斗“席地倚墻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令人不難想象左光斗在東廠獄中遭受何等非人的酷刑!一個“倚”,一個“坐”兩個動詞,活現(xiàn)了左光斗的“一息尚存,決不屈服”的精神。左光斗被折磨得“面額焦爛不可辨”,“目不可開”,但當他聽出史可法的聲音時,竟然奮臂用手指撥開眼眶,目光如炬:這一事跡,典型地表現(xiàn)了左光斗的堅強毅力和頑強斗志!對前來探監(jiān)的史可法的不僅有一番“怒曰”:“不識大體的`奴才!這是什么地方,而你還到這里來!國家之事糜爛到如此地步,老夫此身已經(jīng)罷了,你要還這樣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柱者?還不趕快離去,難道等著奸人編造罪名來陷害你?我現(xiàn)在就撲殺你!”,而且有“過激舉動”:“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如此神情激憤,言辭嚴厲,慷慨激昂既體現(xiàn)了對逆閹的仇恨,更體現(xiàn)了對寄予殷切厚望的學生的摯愛——愛之深,責之切!左光斗的良苦用心是通過這樣的“當頭棒喝”,讓史可法不要感情用事,要清醒地認識目前國家的形勢和自己的處境,要以天下為己任、當國家的“中流砥柱”!一位受盡酷刑、生命危在旦夕的人,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天下事誰可支柱者?”讀此,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真真催人潸然淚下!大義凜然的人物形象,頂天立地!史可法的切身感受凝聚為一句“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弊肿智рx,擲地有聲,有力地彰顯了左光斗的耿耿丹心、錚錚鐵骨!這里,既與第一段中“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相呼應,又為第三段表現(xiàn)史可法忠于國事職守作鋪墊。
第三段主要以一個細節(jié)——”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表現(xiàn)史可法治軍的勤于職守和身先士卒。這正是得益于左光斗老師的言傳身教。“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史可法的這句心里話就是明證。第四段簡敘史可法在帶兵期間,凡到桐城,必定親自到左公第,問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表明史可法尊師如父、對恩師永志不忘的深情厚誼。這些,不僅表現(xiàn)了史可法的愛國精神和尊師情操,更是從側(cè)面襯托他的恩師左光斗的人物形象。左公確有知人之明,對史可法確實是沒有“看走眼”;有其師必有其弟子,學生的所作所為,正是恩師言傳身教的結(jié)果!
亡人逸事教案篇九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左宗棠以身報國的忠義之舉,體會他在收復新疆失地和建設西北邊疆中表現(xiàn)出的滿腔愛國熱忱。
2.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深受感動的段落。
3.幫助學生會認戈、慷、慨、湘、棺、屹、淌,會寫廊、纖、戈、俄、拱、慷、慨、憊、湘、棺、攜、謀、屹、淌;理解戈壁、纖巧、拱手、疲憊、攜帶、屹立、流淌、慷慨激昂、楚楚動人、力排眾議、馬不停蹄、拱手相讓、視死如歸、置之度外等詞語。
二、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的生字、詞語,理解它們的含義。
2、理解文章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1.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
2.本文借物寫人、抓典型事例寫人的表達方式。
四、教學準備:
(一)、布置預習。
預習原則:
學生自己能夠獨立做的,學生相互合作能夠做的,通過查閱工具書,收集資料能夠做到的,要大膽的讓他們自己來完成。提前三天安排學生的預習任務,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預習達到獲取知識、增長能力、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三重目的。
預習內(nèi)容及達到的要求:
生字詞語的預習。
1、閱讀課文,勾畫出本課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要求學生閱讀地仔細,勾畫的準確、全面。
2、,準確把握生字的讀音,并標注在課文中,多讀幾遍。
3、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詞語的含義,并試著運用詞語來說一句話。
4、對文中出現(xiàn)的特殊格式的詞語,如:abbaabbaabcabcc等類型的詞語,或者含有一對同義詞或反義詞的詞語,提醒同學們在預習的時候及時發(fā)現(xiàn),并能夠舉一反三,再寫出幾個這樣的詞語,養(yǎng)成樂于發(fā)現(xiàn),善于積累的好習慣。
收集作者的資料,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要能夠做到一下幾點:
文中敘述了哪些人物(事物)或事件?用自己的話來概述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力爭精煉和準確,鍛煉學生的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
找出文中的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力爭背誦,并與同學討論交流,能夠聯(lián)系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來理解重點語句。
(二)制作演示文稿。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出示柳樹的圖片,指導學生觀看,說出其名稱特點。
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學習一篇與柳樹有關(guān)的.課文,
板書課題,22左公柳。
提示同學們觀看教師的板書,用手描摹。
(二)展示交流:。
同學們在課前經(jīng)過了細致全面的預習,下面讓大家來自由展示自己的學習所得。
同學發(fā)言,教師相機作指點,從生字、詞語,到文章的內(nèi)容和重點的語句等。
(三)精講點播。
介紹左宗棠的小資料:在清朝有一個自幼聰穎,14歲考童子試中第一名,曾寫下身無半文,心憂天下;手釋萬卷,神交古人的對聯(lián)以銘心志,后成為清朝一代名官,為收復新疆、建設新疆,發(fā)展民族工業(yè)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勛的人,這個人就是左宗棠。
2、學習課文的1、2、3自然段,了解內(nèi)地湖畔河邊的依依柔柳與塞外大漠的柳樹的區(qū)別,對比閱讀,發(fā)現(xiàn)問題。
采用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演一演的方法,將兩種柳樹的各自特征區(qū)分清楚,指導學生對左公柳的高大、茁壯、挺拔、枝條剛勁有力,這一顯著特征,有明確認識。
3、學習課文的4---13自然段,依次了解左宗棠力排眾議,主動請纓、抬棺出征,收復失地、植樹造林,建設邊疆三個故事。
采取分小組學習的方式,每兩個小組研究一個小故事,在對抗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質(zhì)疑,挖掘教材,教師在小組活動中進行指導。
學生依次匯報學習成果,其他小組的同學積極參與補充。
力排眾議,主動請纓故事中,要抓住幾個關(guān)鍵詞語,力排眾議、挺身而出、慷慨激昂等,指導同學們據(jù)此了解左宗棠這個人,并且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描寫人物的方法。
找出描寫左宗棠的詞語,讀一讀,演一演,提醒學生注意感情的投入。
抬棺出征,收復失地這一故事的學習:
(1)、要抓住視死如歸、置之度外兩個關(guān)鍵詞語,并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用左宗棠,你的方式,引導同學積極發(fā)言。此時,學生扮演的身份為戰(zhàn)士或普通人。
(2)、指導想象抬棺出征的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在戰(zhàn)場上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呢?同學們的答案會多彩多姿,教師要作恰當?shù)脑u價,中肯指出他們的長處。
植樹造林,建設邊疆這一故事的學習,要抓住左公柳這一樹名的來歷,體現(xiàn)人們對于愛國將士們的懷念,引導學生認識左宗棠和他率領(lǐng)的湖湘子弟兵愛國、保國、建國的赤子情懷。激發(fā)同學們對民族英雄的愛戴,并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美好理想。
4、學習14自然段,完成從寫樹到寫人的升華,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本段中重點句子,排比句和反問句(設問句),并啟發(fā)感受左宗棠和將士們的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精神,這正是本文感情的歸宿。
(四)、拓展延伸:
你想對左宗棠和他率領(lǐng)的湖湘子弟兵說些什么,來表示你的崇敬,同學之間互相表達。
(五)、限時作業(yè):
1、讀拼音,寫漢字。
kangkaigebimouhuacelvepibei。
()()()()()。
gongshouxiangrangyilishisirugui。
()()()。
2、比一比,再組詞語。
湘()棺()廊()。
箱()官()郎()。
3、照樣子,寫詞語。
楚楚動人()()()。
普普通通()()()。
鐵骨錚錚()()()。
4、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情緒激動,語調(diào)高昂有充滿正氣。()。
把兩手放在胸前,很主動地讓出。()。
把死當作象回家一樣,毫不畏懼。()。
5、寫出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并按原文補充完整句子,在橫線上完成后面的部分。
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樹?修辭方法()。
上述句子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附:。
板書設計:
22左公柳。
柳樹對比描寫由樹到人。
左宗棠。
事跡。
力排眾議。
主動請纓。
抬棺出征。
收復新疆。
植樹造林。
建設新疆。
教學反思:
安排學生進行充分的預習,在生字、詞語和重點句子的把握方面,的確發(fā)現(xiàn)同學們做得很好,這就為課上的展示交流做好了準備。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可以看出,他們挖掘文本的意識還不夠深入,感情朗讀還特別需要加強!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需要教師的積極引領(lǐng)。但是,在小組學習中,同學們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的情景,的確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些同學的發(fā)言次數(shù)達到五、六次,這說明他積極思索,愛動腦筋。也有的同學的發(fā)言讓我也很吃驚,用到的詞語如身先士卒、刀光劍影等來描繪戰(zhàn)場的景象,非常的恰當。
從課前的積極準備,到課上的師生交流,我深深地感到,上好一節(jié)課,最關(guān)鍵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師生兩方面的充分準備。
深挖文本資源,是最重要的一項準備;其次為收集資料;最后為教師設計好針對性較強的教法和學法。學生的準備主要是花大力氣進行課前預習,對此,教師要做好具體細微的指導。
2、課上時間的有效、高效地利用。
這是教師組織教學能力的顯示,也是對師生課前準備的檢驗。
3、限時作業(yè)的設計和當堂完成。
教師設計的作業(yè)要科學有效,還必須當堂完成,所謂趁熱打鐵。另外,有效的練習,也是一堂完整課必備的環(huán)節(jié)。
亡人逸事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鑒賞文章語淺情深的細節(jié)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標:借鑒細節(jié)描寫進行寫作訓練。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細節(jié)描寫這一手法的分析與運用。
難點:在“不太感傷的斷片”中,理解作者對亡人的愧疚與自責及深摯的、極度的思念之情。
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課件;
2、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討論細節(jié)描寫及其妙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與內(nèi)容:
一、導語設計。
吟詠“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蘇軾何等豪放灑脫,但“無情未必真豪杰”,蘇軾也有其婉約的一面,譬如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對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從這首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滿是歲月積淀的深情。這種深情,我們的現(xiàn)代作家孫犁也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
二、作者簡介。
孫犁(1913——),現(xiàn)代作家。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他的小說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調(diào),追求詩歌般的意境,形成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并對當代文學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造成了一個作家群,這個作家群被當代文壇譽為“荷花淀派”。
孫犁一生中主要作品有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等。
三、題目解說。
這是一篇悼念亡妻的回憶性散文?!巴鋈恕痹谖闹兄竿銎?;“逸事”指詩人不知道的關(guān)于某人的事跡,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
孫犁結(jié)婚后一直在外面教學,參加革命工作,后來到延安教學。而妻子一直在河北安平老家侍奉公婆,撫養(yǎng)兒子。真的是“相聚之日少,分離之日多;歡樂之時少,相對愁嘆之時多耳?!钡珜O犁對妻子的感情一直純真深厚,這在作品中多有體現(xiàn)。在妻子逝世12周年的時候,作者又寫了這篇散文,以表達對妻子的`深深悼念之情。
四、整體感知。
快速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四個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并用4——6個字給每部分加一個小標題。
明確:
天作之合: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說起,回憶了作者與妻子是怎么結(jié)婚的。
看戲相親:著重寫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見面時的情景。
勤勞持家:寫妻子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
總其一生:寫了作者對妻子的愧疚并回憶妻子臨終前的情景。
五、品讀鑒賞。
1.默讀文章第一部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從“天作之合”開始寫起?
提示:“天作之合”給全文蒙上了一種神秘色彩。作者特記“天作之合”,正是因為妻子為他帶來了愛、幸福和寬慰,甚至是寫作的靈感,語言的源泉。在這里與其說作者是在謝天,不如說是在謝妻;對天的感念,其實就是對妻子的感念。
2.自由朗讀第二部分,探究以下問題:
(1)說一說:你認為這一部分哪幾個動詞用得比較好?好在哪里?
提示:“盯”、“跳”、“鉆”幾個動詞生動傳神地刻畫了初次見面時未婚妻靦腆害羞的神態(tài)。
提示:這一語言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妻子作為農(nóng)村婦女深重的禮教觀念,表現(xiàn)出了她的質(zhì)樸。
3.學生朗讀第三部分,討論:
(1)文章這一部分主要敘述了亡妻哪幾件小事?這些小事表現(xiàn)了亡妻怎么樣的美德?
(2)文章這里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提示:
(1)文章這一部分寫了“回家訴苦”、“背瓜遭遇”、“學習織布”、“買布糶糧”和“抱孩夜走”幾件小事。這幾件事情寫了妻子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這個過程凸現(xiàn)了妻子勤勞善良、善于學習、疼愛孩子的品質(zhì)。
(2)文章這里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回家訴苦”、“背瓜遭遇”是形成妻子性格轉(zhuǎn)變的轉(zhuǎn)折點,為妻子美德形成作了鋪墊。妻子前后的表現(xiàn)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妻子的美德。
4.閱讀文章第四部分,自由質(zhì)疑探究:
(1)結(jié)尾交代妻子臨終前還記得丈夫做小職員時寄到她家兩丈布的事,有什么作用?
提示:這兩句看似平常的問答,將夫妻恩愛之情寫到了極致,中國傳統(tǒng)講究得一還兩,薄施厚報,我們可以想見,因為那兩丈花布,傳統(tǒng)觀念較強得妻子對丈夫不知付出多少愛與體貼。
(2)文章以妻子“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xiàn)了一絲幸福的笑容”作結(jié),用意是什么?
提示:文章以“一絲幸福的笑容”句作結(jié),展現(xiàn)了一個辛勞一生卻又容易滿足的妻子形象。所以作者在前面愧疚地寫到:“我們結(jié)婚四十年,我有許多事情,對不起她,她沒有一件事情是對不起我的?!鄙顡吹乇磉_了作者對亡妻的愧疚自責之情以及對亡妻的極度思念。
六、課文小結(jié)。
斯人已逝,當作者帶著一種愧疚與不安來懷念逝者的時候,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仿佛要。
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滿是歲月積累的真情,這里沒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浪漫;沒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式的恭敬,也沒有“貧賤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自守,這里只有一種帶著些酸楚、些許溫暖的回憶。
七、能力遷移。
1、閱讀文后“活動體驗”的細節(jié)描寫,說說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用于刻畫人物,或點化肖像,或描摹神態(tài),或描寫動作,細致描寫人物在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某個細小環(huán)節(jié)或舉動,具有傳神寫照的藝術(shù)效果。
2、如何寫好細節(jié)?
明確:(1)真實,符合生活的邏輯。
(2)符合人物的個性。
(3)精心錘煉詞語。
(4)巧妙運用修辭。
八、課堂總結(jié)。
金圣嘆說過:一花、一瓣、一毛、一鱗、一焰,“其間皆有極微”。在文學作品中,細節(jié)是作品真實性的一種體現(xiàn)?;仡櫸覀兛吹降膸灼娢?,這里使細節(jié)真實起來的其實是一種情,一種發(fā)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如此,它們才具有了令人感動的特質(zhì)。
九、布置作業(yè)。
運用細節(jié)描寫手法,寫一篇文章,表現(xiàn)出你所熟悉的一個人曾帶給你的真情與感動。
附:板書設計。
亡人逸事教案篇十一
一、掌握本文的實詞、虛詞的用法,詞類活用現(xiàn)象和句式的特點。
二、學習下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刻畫人物的寫法。
三、學習左光斗的愛國主義精神。
兩課時(課內(nèi)自讀)。
教學要求二、三;難點是教學要求一。
目標教學法、自學法、討論法。
幻燈投影。
掌握實詞、虛詞的.用法,詞類活用、句式特點。
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了解逸事特點。
1、給下列的生字注音:瞿、烙、屨、噤、檄、幄、鏗。
2、文字常識填空:
本文題目標明,文章的內(nèi)容是左光斗的故事。所。
謂“逸事”是指散失沒有流傳的事跡,定這類文章是取人物的一部分來表現(xiàn)人物。本文作者是方苞,選自《方望溪先生文集》,作者是桐城派的創(chuàng)始人,《方望溪先生文集》的命名是根據(jù)號而命名的。
學生提疑:在課外預習的基礎上就課文不理解的詞語提疑,注釋上有的一律不予再提疑。
師生解疑:
(1)學生解疑。
(2)教師解疑疏通課文字、詞、句。
重點掌握下列內(nèi)容:(幻燈打出字樣,學生一一明確)。
實詞:雪、騎、涕、已、語、俊、屨、瞿、檄、造。
虛詞:為、而、于、方、汝、以、也。
詞類活用:手(名為動)席(名為動)輕(行為動)。
句式:1、公閱畢……為()掩戶。
2、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第一段(1)寫。重點記。
第二段(2)寫。
第三段(3)寫。重點記。
第四段(4)寫。
第五段(5)寫。本段補說由來。
學習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刻畫人物寫作方法。
學習左光斗的愛國精神和善識人才、保護人才的思想行為。
以文段設置“閱讀理解”題。
閱讀文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各題:
1、本段重點寫什么?作者怎樣刻畫主人公形象?
閱讀第二段,思考下列各題:
1、作者通過什么方法來刻畫人物?
2、左光斗為什么要怒斥史可法?
明確:用板書解貂、覆生、為掩戶。
1、任人唯賢面署第一正面描寫。
言:怒曰……善識人才。
2、重義輕生行:摸刑械作擊勢保護人才。
肖像:面額焦爛。
筋骨盡脫。
目光如炬。
(三)閱讀第三、四段,思考問題。
1、這兩段重點寫誰?找出前文中與之相對應的語句。
明確:板書。
1、不寢側(cè)面襯托史公作法。
2、坐臥奉命守御,不忘師教(左公影響)。
3、背倚師教有果。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課文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主旨?
板書明確:
1、左光斗不辭辛苦為國選才左光斗的愛國精神。
2、左光斗身陷獄中,心系國事,堅強不屈(主旨)3、左光斗的愛國精神對史可法的影響。
2、本文寫作上的特點:生動具體的人物描寫。-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表現(xiàn)人物。
3、逸事的特點:選取一生中的一小部分來表現(xiàn)人物。
指散失沒有流傳的事跡。
左光斗善識人才正面描寫愛國。
1、本文所左光斗怒斥史可法。
選逸事史可法探監(jiān)愛才。
史可法勤于軍務側(cè)面描寫。
史可法探望左家屬護才。
2、指出下列詞類活用的情況:
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柱者。
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
亡人逸事教案篇十二
1.過程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網(wǎng)上獲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并能用電腦繪制圖畫、簡單動畫能力。
2.情感、態(tài)度價值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閱讀,能激發(fā)學生對名人散文的熱愛,從而更好地閱讀《亡人逸事》。體會散文細節(jié)描寫的特點,走進作者孫犁的內(nèi)心世界,理解作者寫作《亡人逸事》的情感。
3.知識目標。
了解散文描寫人物的手法,學會通過細節(jié)把握人物形象和作者深沉的情感。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亡人逸事》是新教材高一學期下學期課文。
教學重點:細節(jié)與感情。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散文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能力。
三、教學對象及其學習需要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的藝術(shù)班學生,他們思維活躍,肯動腦筋,獨立思考,分析和自學能力強。學生對信息技術(shù)掌握更不錯,每一位同學都能運用網(wǎng)絡查尋收集有用的`資料幫助學習。
他們同時還具備了閱讀和鑒賞散文的能力。他們的積極性更高,善于探索,敢于質(zhì)疑,敢于創(chuàng)新,因此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實施本課教學,對學生通識閱讀《亡人逸事》將起著積極的作用。
四、教學媒體選擇及應用設計。
1.學習環(huán)境選擇--局域網(wǎng)。
2.學習資源類型--多媒體課件(作者圖片、背景音樂、資料等等)。
3.網(wǎng)址:利用google搜索引擎、《亡人逸事》各類網(wǎng)站。
五、教學流程圖。
步驟。
教學網(wǎng)站呈現(xiàn)內(nèi)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新課導入。
蘇軾《江城子》(回憶亡妻導入)。
孫犁《悼內(nèi)子》(比較閱讀)。
鑒賞、分析、體悟。
檢
測
預
習
課前網(wǎng)絡搜尋、學習資料。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作者相關(guān)資料,有關(guān)對《亡人逸事》的背景和孫犁的資料。
或顯示學生課前所作的有關(guān)學習資料的搜尋結(jié)果。
在局域網(wǎng)上傳課前準備的資料或課件、網(wǎng)址。
接收學生課前預習作業(yè),并將最優(yōu)資料供給所有學生。
課前通讀孫犁兒子回憶父母的文章。
展示4個片段(ppt)。
學生閱讀賞析。
通過網(wǎng)絡檢查每個學生寫的感悟。
課前認真閱讀課文。
作業(yè):用兩個字歸納課文每小節(jié)段落大意。
分別歸納交流。
接收學生作業(yè),并顯示。
新課學習。
細節(jié)描寫。
整體。
找出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
搜索標注。
檢測作業(yè)完成情況。
選一個打動你的細節(jié)具體分析由此體現(xiàn)出來的人物性格。
兩兩交流后主動舉手點評。
點評引導。
硬件。
課文段落。
分發(fā)補充資料。
外貌描寫。
動作描寫。
心理描寫。
語言描寫。
提問:
細節(jié)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顯示人物性格)。
軟件。
視頻:mtv(孫犁夫婦合照和音樂)。
情感推向高潮。
人物情感。
孫犁對妻子的深厚感情。
引導歸納。
深入體會。
作者對妻子的贊美、內(nèi)疚、懷念、感激。
拓展閱讀。
細節(jié)描寫--朱自清《背影》片段。
視頻《背影》節(jié)選資料(含朗讀)。
分發(fā)《悼亡妻》節(jié)選資料。
對比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1、父親的背影。
2、橘子的顏色。
討論法、點撥法:指導學生分析人物性格,體會作者情感。
巴金《悼亡妻》。
語言、行動為重點。
課堂小結(jié)。
了解散文的塑造人物體現(xiàn)情感的寫作手法--細節(jié)描寫。
學會從細節(jié)入手分析散文。
學會用樸實語言蘊涵深切的感情。
作業(yè)練習。
當堂習作交流: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親情。
六、教學效果評價。
1.人機互動、師生互動。通過在局域網(wǎng)環(huán)境下的多媒體教學,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強,互發(fā)課件,共享資源,教師控測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
2.對課文的整體閱讀理解轉(zhuǎn)化成細節(jié)切入,既直觀形象又趣味橫生。學生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感官,將多媒體、補充材料與語文合一,快速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在語文課上他們學到了更多。
3.對人物刻畫藝術(shù)理解深刻,學生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舉止、心理的描寫塑造人物的不同性格。將作者的平實感人的刻畫人物手法化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通過視頻教學,學生更能留意許多細節(jié)和強化認識,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亡人逸事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鑒賞細節(jié)品味語言美。
2、感受真情體悟人性美。
教學步驟:
一、導語。
配樂背誦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年年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夫妻死別在所難免,但對于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那是更為深痛的。作為“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孫犁,對于離世十二年的妻子,又有著怎樣的一番情懷呢?讓我們一同走進《亡人逸事》。
二、快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回憶了關(guān)于妻子的哪些往事?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給各個章節(jié)擬訂小標題:
緣定下雨天初識戲臺前弱肩挑重擔臨終感離言。
(遵循敘述類文體的閱讀規(guī)律,要求學生給每個章節(jié)擬訂小標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同時訓練篩選信息的能力)。
2、這篇文章寫得是人,是通過什么突出人物性格特點的,表達人物真情的,――細節(jié),我們這節(jié)課就通過鑒賞細節(jié)來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人性之美。
三、鑒賞細節(jié)合作探究。
1、在對亡妻的回憶中,哪些細節(jié)最能表現(xiàn)妻子的個性特點?
學生應該找出的細節(jié)描寫:初識背瓜臨終離言。
(設計意圖:在整體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導學生從文章局部進行自主閱讀,進一步深入文本)。
2、小組討論,選擇最能打動你的細節(jié),說說“是啥打動了你”。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討論過程中要對重點的語段、句子組織學生朗讀,對關(guān)鍵詞語反復品讀,以此加深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示例:
a、初識細節(jié):
“姑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看見站在板凳中間的那個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從板凳上跳下來,走到照棚外面,鉆進了一輛轎車?!?BR> 關(guān)鍵詞語:盯、跳、走、鉆說明姑娘不肯與未婚夫同臺看戲。
精析“盯”字,和“看、瞪、望”相比較。
看:時間短。
瞪:惱了。
望:距離遠。
盯:意外好奇嗔怪。
這一段描寫極其生動有趣,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姑娘得知面前站著的竟然是自己的未婚夫,深感意外;因為素未謀面,又想知道對方長啥樣,所以“盯”是有仔細看的`意思的;但出于姑娘家的羞澀,又有禮教觀念的束縛,又不能長時間的看,所以只“盯”了一眼,但這一眼足以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誰;同時對于“我”的突然到來還有一種不加掩飾的小埋怨;這一個“盯”字,就把一個受著禮教束縛的姑娘意外見到未婚夫時,那種又羞又嗔,靦腆而又多情的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
同是寫姑娘的羞澀,可和李清照的《點絳唇》相比較: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青衣透。見有人來,襪i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林黛玉“搖搖”的賞析。
一語未了,忽聽外面人說:“林姑娘來了?!闭f猶未了,林黛玉已搖搖的走了進來。
拓展訓練:
她突然不說話了,睫毛,臉上(),()的辮子在胸前,辮梢()。
請設計幾個動作來表現(xiàn)姑娘的羞澀。
教師示例:低垂著,飛上兩朵紅云,又黑又亮,在手指上攪纏著。
b、背瓜細節(jié):
她彎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個后仰,沾了滿身土,北瓜也滾了滿地。她站起來哭了。
關(guān)鍵詞語:猛一立哭。
“猛一立”一方面說明她還缺乏經(jīng)驗,另一方面說明她性格倔強;“哭”
是她本想在婆婆面前做的好一點,結(jié)果卻露出窘相,覺得難堪,自己沒受過這苦,又覺得委屈。這個細節(jié)主要突出她初為人媳的柔弱,為她后來成長為吃苦耐勞的家庭主婦作鋪墊。
c、還有很多細節(jié):
――我從外面回來,看見她兩個大拇指,都因為推機杼,頂?shù)米兞诵危执?、又短,指甲也短了?BR> ――每逢孩子發(fā)燒,她總是整夜抱著,來回在炕下走。
――母親把你們弄大,可不容易,你們應該記著。
――從來沒有對我叫過苦。
――她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xiàn)了一絲幸福的笑容。
從這些細節(jié)的品讀中,妻子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傳統(tǒng)、倔強、堅韌、寬容。
孫犁的妻子沒有文化,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只是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堅韌、寬容承擔起家庭的所有重擔。默默無聞地支持、包容著丈夫。她就象孫犁案頭供奉的一盆樸實無華的貞石,雖然不名貴奇特,卻悅目可人;就象孫犁最喜歡的一棵清靜淡雅的白菜花,雖無冽郁的香氣,卻耀眼光明。傳統(tǒng)女性的美在她身上充分的展現(xiàn)。
3、孫犁最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的典型細節(jié),通過外在的言談舉止顯示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他不必編造緊張的故事情節(jié),也無須過多的心理描寫和形象勾勒,就能寫活筆下的人物,這是生活、思想和藝術(shù)修養(yǎng)的一種表現(xiàn)。我們雖然沒有他功力深厚,也不妨一試。
寫你熟悉的一個人,用上細節(jié)描寫,可以是咱班的同學,也可以是我們的任課老師??梢詮囊韵聨讉€方面考慮:
1)真實比如孫犁的妻子在新婚之夜就說不出“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
眠”這樣的話。
2)個性“排出”兩文大錢的只有孔乙己,伸出兩個手指不肯閉眼只有嚴監(jiān)生。
3)煉字孫犁妻子那一“盯”,一“笑”。
4)修辭。
四、質(zhì)疑問難。
五、品味語言升華情感。
請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妻子的真情。重讀前面的細節(jié),重點品讀最后一節(jié)。
(設計意圖:新課標十分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而誦讀是體驗情感的好辦法)。
學生自由發(fā)言:
學生1:正是對妻子有著深厚的感情,才會對幾十年前的情景記憶猶新,對妻子的一笑一哭都寫得如在目前。
學生2:他寫妻子臨終前的笑容,我卻能想象得出寫作時的滿面淚容,因為他對妻子有著深深的愧疚與自責。
學生3:在寫妻子勇挑家庭重擔一節(jié)里,我能感受到他對妻子的感激。
學生4:他們就象秦觀的詞寫得那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教師總結(jié):同學說得很好,都有自己的體會。孫犁夫婦二人四十年相濡以沫,他們之間好象并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愛情,更多的則是一種親情,因為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而顯得更為醇厚而綿長。
孫犁作品不煽情,不造勢,不媚俗,看似很淡,而實際很深。
當形容詞如女郎盛裝,排比句如情人比肩,那就一定尚未進入文章之道,文章的極致就如老街梧桐,桐下舊座,座中閑談。
孫犁語言的美,美在準確地寫活人物的性格特點,美在傳神地刻畫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美在通過質(zhì)樸的語言讓我們品咂出一絲苦味。他沒有濃烈滾燙的文字,沒有沒有迷離游走的語言,他只是借助一些最能表現(xiàn)人物心靈光點的確生活斷片,最樸實無華的語言來抒發(fā)自己的真情,真正做到了“平而不淡”。
前面說過,孫犁妻子身上集中了傳統(tǒng)女性所有的美德,就是孫犁對妻子的追思與哀念,也都直接撞擊著我們心靈的最深處,引發(fā)著我們對人性的長久思考。
放《二泉映月》,讓學生默讀課文,再次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人性之美。音樂聲中,教師收束本節(jié)課:
孫犁是在妻子離世十二年之后,將生離死別做了一番觀照才提筆為文的,如此就將個人的情感向人類共同的情感推進了一步,從而形成一種“情感的概念”,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亡人逸事教案篇十四
孫犁。
教學目標。
1.鑒賞文章語淺情深的細節(jié)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自主、個性化閱讀鑒賞,初步實現(xiàn)多元解讀、創(chuàng)新閱讀。
教學重點。
1.把握四個生活斷面的內(nèi)容。
2.品味“盯”、“跳”、“走”、“鉆”等動詞對刻畫人物性格的傳神作用。
3.平凡的生活細節(jié)描寫和融記事抒情于一爐的寫法。
教學難點。
1.“真”中求美,“美”中顯真的特色。
2.家常話語中的思念和哀傷。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在必修一第一模塊“月是故鄉(xiāng)明”板塊寫作實踐中,大家曾以“靜聽回聲”為題寫了文章,有些同學寫了懷念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內(nèi)容,有的取材真實,以小見大,寫真事抒真情,表達了對親人深沉的愛。今天,我們來共同品讀散文大師孫犁的一篇悼亡妻的散文,一起鑒賞大師家常似的話語中蘊涵的深情。
二、檢查預習。
(一)、認讀理解。
懶筋--耍賴糶賣--糴米高粱--棟梁。
拋擲諱天作之合。
(二)、用最簡語言概括四個斷面的內(nèi)容。
1.天作之合,“巧”。2.看戲相親,寫“貞”。
3.勤勞持家,寫“能”。4.總括一生,寫“情”。
三、品讀鑒賞。
(一)、默讀第一斷面,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思考探究。
1.自選角度研讀。
2.小組討論。
3.參考議題及解讀:這部分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說起。“天作之合”對一般夫妻結(jié)對,只不過是一句道好頌吉之詞,然而在作者筆下,簡直就蘊涵著一種神秘色彩,恰如愛妻所言“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來!”可見作者對那天的雨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大凡人們感天謝地,都是得到了意想不到或難以承受的幸福。作者特記“天作之合”,正是因為妻為他帶來了愛、幸福、寬慰,甚至寫作的靈感、語言的源泉。在這里與其說作者在謝天,不如說是在謝妻;對天的感念,其實就是對妻的感念。
(二)、自由朗讀第二斷面,探究以下問題。
1.簡評“盯”、“跳”、“走”、“鉆”幾個動詞對刻畫人物情態(tài)的作用。
3.這些描寫對人物是褒還是貶?
參考解讀:
1.這幾個動詞生動傳神地刻畫了未婚妻初次會面靦腆害羞的神態(tài)。
2.這一令人忍俊不禁的語言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妻作為一個農(nóng)村婦女濃重的禮教觀念,表現(xiàn)了她的質(zhì)樸。
3.這里的描寫流露出作者對亡妻的贊美之情,寫出了亡妻的淳樸和貞潔。
(三)、指名學生朗讀第三斷面,其他同學聽讀、質(zhì)疑探究。
參考議題:1.文章敘述了幾件小事?表現(xiàn)妻的什么美德?
2.“我”對孩子的囑托,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情感?
3.文章運用哪些表現(xiàn)手法?
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參考解讀:1.寫了“回家訴苦”、“背瓜遭遇”、“學會紡線織布”、“賣線賣布”、“關(guān)愛孩子”幾件小事。這幾件事反映妻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的過程,凸現(xiàn)妻吃苦耐勞、善于學習的品質(zhì)。其中“每逢孩子發(fā)燒,她總是整夜抱著,來回在炕下走”的細節(jié),寫足了妻子對孩子的愛。
2.作者對孩子的話,是對妻子的高度評價和純真的愛。
3.文章運用了鋪墊和對比的手法?!盎丶以V苦”、和“背瓜遭遇”是形成妻子性格轉(zhuǎn)變的轉(zhuǎn)折點,為妻子美德形成作了鋪墊,妻子前后的表現(xiàn)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妻子的美德。
(四)、齊讀第四斷面,自由質(zhì)疑探究。
2.文章以妻子“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xiàn)了一絲幸福的笑容”作結(jié),用意是什么?
參考解讀:1.這兩句看似平常的問答,將夫妻恩愛之情寫到了極致,中國傳統(tǒng)講究得一還兩,薄施厚報,“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劇。”我們可以想見,因為那兩丈花布,傳統(tǒng)觀念較強得妻子對丈夫不知付出多少愛與體貼。
2.文章以“一絲幸福的笑容”句作結(jié),使讀者看到了一個辛勞一生、溫柔善良卻又不乏堅強的中國婦女形象。所以作者在前面愧疚地寫到:“我們結(jié)婚四十年,我有許多事情,對不起她,她沒有一件事情是對不起我的?!弊髡邔ν鋈说睦⒕闻c自責,深摯地表達了對亡妻的極度思念--人雖如風后入江之云,飄搖而去,情,卻永遠印在自己的心田,吹不走,抹不去,不思量,自難忘。
四、品味藝術(shù)特色。
(一).細膩感人的細節(jié)描寫。
1.沒車接就不回丈夫家:禮教觀念重。
2.背筐摔倒,惹得母親大笑不已:淳樸嬌慣。
3.臨終前詢問花布:愛的潛流。
這些樸素的細節(jié),形象地表現(xiàn)了丈夫?qū)ν銎奚钋械?懷念。
(二).“真”中求美,“美”中顯真。
作者所選材料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但幾十年的夫妻生活,鍋碗瓢勺交響,瑣事多多,作者慧眼獨到,撲捉最能表現(xiàn)亡妻勤勞、淳樸,達到美的極致。亡妻的個性美,又是千千萬萬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代表了廣大婦女的美德。顯現(xiàn)群體美的“真”。
五、拓展延伸。
對比閱讀:讀陸游的《釵頭鳳》,仔細品味該首詞與《亡人逸事》所抒情感的異同。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殉钚鰨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碰掮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m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內(nèi)容簡介:
陸游是很受喜歡的一位南宋詩人,他的一生中寫了很多慷慨激昂、悲憤自傷的詩作。這位詩人至死也難以忘懷的是自己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經(jīng)歷。他與表妹唐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但最終為母親所拆散,終于各自婚嫁。幾年后陸游偶遇唐婉夫婦於紹興沈園,悲痛難泯,在壁上題釵頭鳳以泄憤。這首詞哀婉瑰麗,令人不忍卒讀.前人評論陸游《釵頭鳳》詞說“無一字不天成”。所謂“天成”是指自然流露毫不矯飾。陸游本人就說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正因為詞人親身經(jīng)歷了這千古傷心之事,所以才有這千古絕唱之詞。這段辛酸的往事,成為陸游終生的隱痛,直到晚年他還屢次來到沈園泫然憑吊這位人間知已,還寫下了《沈園》諸詩。
參考解讀:
《亡人逸事》寫的雖是媒約促成的婚姻,但是夫妻通過相處,進而相知相愛,情深意篤。抒發(fā)的是無限的思念和愛戀之情。《釵頭鳳》寫的是陸唐二人青梅竹馬,情意相投,而暫成眷屬,卻被無情拆散,愛而不得終身。抒發(fā)的是引咎自責而無補于愛的終身悔恨之情。
教后札記。
亡人逸事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鑒賞文章語淺情深的細節(jié)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標:借鑒細節(jié)描寫進行寫作訓練。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細節(jié)描寫這一手法的分析與運用。
難點:在“不太感傷的斷片”中,理解作者對亡人的愧疚與自責及深摯的、極度的思念之情。
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課件;
2、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討論細節(jié)描寫及其妙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與內(nèi)容:
一、導語設計。
吟詠“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蘇軾何等豪放灑脫,但“無情未必真豪杰”,蘇軾也有其婉約的一面,譬如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對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從這首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滿是歲月積淀的深情。這種深情,我們的現(xiàn)代作家孫犁也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
二、作者簡介。
孫犁(1913——),現(xiàn)代作家。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他的小說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調(diào),追求詩歌般的意境,形成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并對當代文學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造成了一個作家群,這個作家群被當代文壇譽為“荷花淀派”。
孫犁一生中主要作品有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等。
三、題目解說。
這是一篇悼念亡妻的回憶性散文?!巴鋈恕痹谖闹兄竿銎?;“逸事”指詩人不知道的關(guān)于某人的事跡,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
孫犁結(jié)婚后一直在外面教學,參加革命工作,后來到延安教學。而妻子一直在河北安平老家侍奉公婆,撫養(yǎng)兒子。真的是“相聚之日少,分離之日多;歡樂之時少,相對愁嘆之時多耳?!钡珜O犁對妻子的感情一直純真深厚,這在作品中多有體現(xiàn)。在妻子逝世12周年的時候,作者又寫了這篇散文,以表達對妻子的深深悼念之情。
四、整體感知。
快速閱讀課文,了解文章四個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并用4——6個字給每部分加一個小標題。
明確:
天作之合: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說起,回憶了作者與妻子是怎么結(jié)婚的。
看戲相親:著重寫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見面時的情景。
勤勞持家:寫妻子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
總其一生:寫了作者對妻子的愧疚并回憶妻子臨終前的情景。
五、品讀鑒賞。
1.默讀文章第一部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思考:作者為什么要從“天作之合”開始寫起?
提示:“天作之合”給全文蒙上了一種神秘色彩。作者特記“天作之合”,正是因為妻子為他帶來了愛、幸福和寬慰,甚至是寫作的靈感,語言的源泉。在這里與其說作者是在謝天,不如說是在謝妻;對天的感念,其實就是對妻子的感念。
2.自由朗讀第二部分,探究以下問題:
(1)說一說:你認為這一部分哪幾個動詞用得比較好?好在哪里?
提示:“盯”、“跳”、“鉆”幾個動詞生動傳神地刻畫了初次見面時未婚妻靦腆害羞的神態(tài)。
提示:這一語言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妻子作為農(nóng)村婦女深重的禮教觀念,表現(xiàn)出了她的質(zhì)樸。
3.學生朗讀第三部分,討論:
(1)文章這一部分主要敘述了亡妻哪幾件小事?這些小事表現(xiàn)了亡妻怎么樣的美德?
(2)文章這里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提示:
(1)文章這一部分寫了“回家訴苦”、“背瓜遭遇”、“學習織布”、“買布糶糧”和“抱孩夜走”幾件小事。這幾件事情寫了妻子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這個過程凸現(xiàn)了妻子勤勞善良、善于學習、疼愛孩子的品質(zhì)。
(2)文章這里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回家訴苦”、“背瓜遭遇”是形成妻子性格轉(zhuǎn)變的轉(zhuǎn)折點,為妻子美德形成作了鋪墊。妻子前后的表現(xiàn)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妻子的美德。
4.閱讀文章第四部分,自由質(zhì)疑探究:
(1)結(jié)尾交代妻子臨終前還記得丈夫做小職員時寄到她家兩丈布的事,有什么作用?
提示:這兩句看似平常的問答,將夫妻恩愛之情寫到了極致,中國傳統(tǒng)講究得一還兩,薄施厚報,我們可以想見,因為那兩丈花布,傳統(tǒng)觀念較強得妻子對丈夫不知付出多少愛與體貼。
(2)文章以妻子“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xiàn)了一絲幸福的笑容”作結(jié),用意是什么?
提示:文章以“一絲幸福的笑容”句作結(jié),展現(xiàn)了一個辛勞一生卻又容易滿足的妻子形象。所以作者在前面愧疚地寫到:“我們結(jié)婚四十年,我有許多事情,對不起她,她沒有一件事情是對不起我的'?!鄙顡吹乇磉_了作者對亡妻的愧疚自責之情以及對亡妻的極度思念。
六、課文小結(jié)。
斯人已逝,當作者帶著一種愧疚與不安來懷念逝者的時候,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仿佛要。
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滿是歲月積累的真情,這里沒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浪漫;沒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式的恭敬,也沒有“貧賤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自守,這里只有一種帶著些酸楚、些許溫暖的回憶。
七、能力遷移。
1、閱讀文后“活動體驗”的細節(jié)描寫,說說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用于刻畫人物,或點化肖像,或描摹神態(tài),或描寫動作,細致描寫人物在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某個細小環(huán)節(jié)或舉動,具有傳神寫照的藝術(shù)效果。
2、如何寫好細節(jié)?
明確:
(1)真實,符合生活的邏輯。
(2)符合人物的個性。
(3)精心錘煉詞語。
(4)巧妙運用修辭。
八、課堂總結(jié)。
金圣嘆說過:一花、一瓣、一毛、一鱗、一焰,“其間皆有極微”。在文學作品中,細節(jié)是作品真實性的一種體現(xiàn)。回顧我們看到的幾篇詩文,這里使細節(jié)真實起來的其實是一種情,一種發(fā)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如此,它們才具有了令人感動的特質(zhì)。
九、布置作業(yè)。
運用細節(jié)描寫手法,寫一篇文章,表現(xiàn)出你所熟悉的一個人曾帶給你的真情與感動。
附:板書設計。
孫犁。
初次見面禮教觀念重、質(zhì)樸貞潔。
無車不回。
回家訴苦。
背瓜遭遇。
細節(jié)描寫學習織布善于學習、勤勞善良、疼愛孩子。
買布糶糧。
抱孩夜走。
臨終話別夫妻恩愛、易于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