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優(yōu)秀16篇)

字號:

    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擬定教學策略,有效組織課堂教學。如何編寫一份完美的教案是每位教師都需要思考和關注的問題。教案的優(yōu)秀范文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進度和內(nèi)容。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一
    2、引導幼兒迅速地按數(shù)取物。
    3、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動手操作的樂趣。
    幼兒能迅速地按數(shù)取物。
    課件、標有“1、2、3”點點的袋子、糖果、裝好的糖果袋。
    1、教師開課件,課件顯示出一只、兩只、三只兔寶寶,教師邊看邊念“一只、兩只、三只,一共有三只”
    2、“我也為他們準備了幾盤好吃的胡蘿卜,讓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看看老師一共為他們準備了幾盤。(課件顯示一盤、兩盤、三盤)教師與幼兒邊看邊數(shù)念出“一盤、兩盤、三盤,一共有三盤”
    1、兔寶寶們?yōu)榱烁兄x咱們?yōu)樗麄儨蕚涞奈绮?,也給咱們小朋友送了三盒禮物(課件顯示一盒、兩盒、三盒)教師可以跟幼兒一起進行點數(shù)。
    2、我們看看第一個盒子里面有什么?(第一個盒子跳一下,然后出來一塊蛋糕)與幼兒共同進行點數(shù)(一共有一塊)“原來兔寶寶們給我們送了一塊蛋糕”(屏幕顯示數(shù)字1)。
    3、那么第二個盒子里面里有什么?我們來看看吧?。ㄕn件顯示2只大螃蟹)教師與幼兒共同進行點數(shù)(一只、兩只,一共有2只螃蟹)屏幕上顯示數(shù)字2。
    4、還剩最后一個盒子了,我們看看,會有什么呢?(顯示3根棒棒糖)教師共同與幼兒進行點數(shù)(一根、兩根、三根,一共有3根)屏幕上顯示數(shù)字3。
    1、兔媽媽開了一個糖果店,需要小朋友們幫忙包裝糖果,包裝時,袋子上有幾個圓點,我們就要裝上與圓點一樣多的糖果。我們來開小火車一個一個告訴兔媽媽你的圓點數(shù)是幾?去拿跟你圓點數(shù)一樣多的糖果。包裝完可以跟旁邊的'寶寶說說你裝了多少糖果。
    2、小朋友們真棒,給我?guī)土撕艽蟮拿Γ椰F(xiàn)在請小朋友們乘坐小火車去下面一個地方。
    今天你們玩的開心嗎?我很高興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我們下次再見吧!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二
    對本次活動的反思:
    a、活動《學習4的相鄰數(shù)》屬于新授課,在選材的過程中,我充分結合幼兒的對“鄰居”關系非常感興趣和幼兒對相鄰數(shù)有初步了解但沒有形成相鄰數(shù)的概念的現(xiàn)狀,結合中班幼兒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抽象邏輯思維初步萌芽的年齡特點,通過以故事講述和故事表演來激發(fā)幼兒進行主動探索的形式運用較好,讓幼兒在輕松地在故事中將問題解決。
    b、在活動的過程中,我首先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復習“鄰居關系”、數(shù)的排列、數(shù)與數(shù)的關系,為幼兒后面理解“相鄰數(shù)”的概念,理解相鄰數(shù)之間的關系打下基礎,遵循了幼兒數(shù)學學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其中,復習2—3》的相鄰數(shù)是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理解什么是相鄰數(shù),及相鄰數(shù)的關系,從而為探索4、的相鄰數(shù)作鋪墊。在整個過程中,讓幼兒處于主動探索狀態(tài),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但是突破難點的過程中,雖然幼兒能在之前的游戲操作中完成相關的相鄰數(shù)的練習,但對理解相鄰數(shù)之間的關系這個看似簡單的內(nèi)容,對幼兒來說難度較大,要讓幼兒在新授過程中充分理解相鄰數(shù)的關系,還需要老師的引導。
    通過本次觀摩活動在數(shù)學教學方面的收獲:
    (1)通過這次的觀摩活動,首先讓我學習到更豐富的數(shù)學教學方法,故事講述和表演為幼兒設置游戲化的情景,通過情趣化、有趣化的游戲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盡量讓抽象的數(shù)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對幼兒數(shù)學學習和數(shù)學思維訓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jojo老師精心布置的場景,準備豐富多彩的游戲材料和頭飾等。
    (2)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語言的嚴謹性和規(guī)范性,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傾聽和應變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
    (3)數(shù)量充足、色彩鮮艷的數(shù)學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兒掌握知識,完成教學的目標。讓幼兒真正意義上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寓教于樂,寓教于生活”的目的。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三
    通過活動,使隊員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增強交通安全意識,自覺遵守。
    交通規(guī)則,注意交通安全,珍愛生命。
    1、準備有關交通安全教育的錄像、課件等。
    2、排練小品等節(jié)目。
    3、活動用具:道路交通標志(紅綠燈)。
    4、隊員收集各種交通標志(照片或圖片)。
    20xx.1.10。
    三年級教室。
    一、猜謎揭示班會主題。
    白色線條地上躺,不怕雨雪和冰霜,行人踏在它身上,交通安全有保障。
    生:人行橫道線。
    主持人:猜對了。是人行橫道線。安全在你腳下,生命在你手中。實線,虛線,斑馬線,都是——(合):生命安全線!(說慢點)。
    2、主持人: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穿越馬路上學,放學,交通安全很重要,所以,今天的班會課的主題就是“安全出行,平安回家”。
    二、認一認交通標志。
    1、主持人:其實交通部門已經(jīng)根據(jù)不同的需要,在馬路上設立了各種交通安全標志,以提醒大家要注意交通安全。
    2、(課件出示交通標志)。
    這兒有一些交通標志,我們一起來認一認。
    學生辨認:禁止鳴喇叭,禁止停車,禁止行人通行,施工標志,注意安全標志,紅綠燈,緊急電話標志,停車場標志,允許調(diào)頭標志。
    3、主持人:你們真能干!一下子認識這么多。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標志,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到處充滿愛,連這些不說話的標志都給予我們愛的提示,再看看崗亭上的交警。
    (課件展示交警指揮交通的畫面)。
    三、交警指揮。
    1、主持人: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他們總是堅守自己的崗位,用自己的汗水換來他人的平安!今天,我們特地邀請了一位小交警,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他表示歡迎!
    (小交警上場)。
    學生1:這是直行信號。
    學生2:這是停止信號。
    學生3:這是叫車輛靠邊停車。
    學生4:這是叫車子減速慢行圖。
    2、主持人:同學們真聰明!
    四、安全知識問答比賽。
    1、主持人:同學們,你們對交通安全知識了解有多少呢?下面讓我們一起進入交通安全知識大比拼,比一比那一隊的同學對交通安全知識了解得最多!
    2、主持人:比賽分為必答題和搶答題兩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是必答題,每小隊的同學回答題1題,答對了獲得一面紅旗。先由第一隊答題。
    必答題:1、全國中小學交通安全日是幾月幾日?
    答:3月30日。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不準攜帶什么?
    答: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
    3、乘坐摩托車必須戴什么?
    答:戴頭盔。4、駕駛自行車必須年滿多少周歲?
    答:12周歲。
    3、主持人:現(xiàn)在必答題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結束,接下來是搶答題,每小隊選派一個同學參加比賽。當我讀完題即可搶答,答對了也可獲得一面紅旗。請聽題:
    搶答題:
    1、交通信號燈有幾種顏色?答:紅、黃、綠三種顏色。
    2、黃燈亮時還可以過馬路嗎?
    答:不可以。
    3、行人橫過車行道時,須走什么道?
    答:人行橫道。
    4.在沒有人行道路時,行人該怎樣行走?
    答:靠右邊行走。5、可以在馬路上學自行車嗎?
    答:不可以。
    6、雨天騎車可以打傘嗎?
    答:不可以。
    7、未滿16周歲可以騎電動自行車嗎?
    答:不可以。
    8、行人可以在高架橋上行走嗎?
    答:不可以。
    9、乘坐小汽車時從哪邊下車最安全,左邊還是右邊?
    答:右邊。
    10、騎自行車可以載人嗎?
    答:不可以。
    11、公關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報警電話號碼是多少?
    答:110。
    12下雨天穿什么顏色的雨衣最安全?
    答:黃色。
    4、主持人:比賽結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比賽的結果,第一小隊獲得x面紅旗,第二小隊獲得x面紅旗,第三小隊獲得x面紅旗,第四小隊獲得x面紅旗,今天獲勝隊就是第x小隊,祝賀你們!
    五、看圖討論,明辨是非。
    1、主持人:我相信,通過比賽,大家對交通安全知識一定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那下面用你掌握的交通安全知識判斷下面的行為對還是錯,并說說為什么。
    2、(出示圖片)學生辨析。
    六、真實講述。
    1、主持人:交通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是一個關系到人生幸福的話題??稍谖覀兊纳磉吘陀羞@樣一些人,缺乏交通規(guī)則意識,一念之差,釀成了大禍。
    2、看完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4、主持人:人們常說“車禍猛于虎”,把車禍稱為是威脅人類生命的“頭號殺手!我們再來看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
    (出示交通事故數(shù)據(jù))。
    5、主持人:這血淋淋的場面,這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向我們敲響了警鐘。同學們,在這一場場交通事故中,受害的只有自己一個人嗎?我們再來看這樣一組畫面。
    (出示悲傷的圖片)。
    6、主持人:這些悲痛欲絕的人都是交通事故遇難者的親人。同學們,你們平時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是什么樣的心情?(學生說)。
    7、面對這些人,你感受如何?你有什么話想說?
    8、主持人:同學們生病,爸爸媽媽的`心里就那么難過,那么傷心!更何況是面對失去生命的親人,他們心靈上所受的傷害遠遠比身體所受的傷害要多的多!一個生命的消失傷痛了多少人的心!
    七、齊唱歌曲《祝你平安》。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嚴守交通規(guī)則,珍愛生命,把平安留給自己,把歡樂帶給他人!讓我們齊唱歌曲《祝你平安》,在歌聲中寄托我們美好的祝愿。
    (多媒體出示歌詞,音樂響起,全班輕輕起立,邊唱邊做動作)。
    《祝你平安》新詞:
    你的車子檢查好了嗎?交通法規(guī)記在心上了嗎?
    生活的路總有一些危險事。請你一定要警惕注意安全過得好。
    祝你平安哦祝你平安讓那快樂圍繞在你身邊。
    路口的指示燈你看清楚了嗎?安全帶、滅火器你都帶上了嗎?
    人生自古總有許多突發(fā)事請你多做些防范快樂多于煩惱。
    祝你平安哦祝你平安讓那快樂圍繞在你身邊。
    你永遠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
    八、總結,結束班會。
    1.主持人:請同學們坐下!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一段話(多媒體出示):
    生命是美麗的,我們要欣賞它;生命是神圣的,我們要敬重它;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它。
    2.希望同學們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學會珍惜生命,每天都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3.本次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四
    1、多種感官感知1、2。
    2、能從許多物體中取出數(shù)量為1、2的物體。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4、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積木及各種文具,紙盒子1個,有一面留一個洞,能伸進一只手。
    2、每個幼兒1、2點卡各一張。
    2、分別出示畫有1個、2個實物的貼絨圖片,讓幼兒說出其數(shù)量,教師將其放在貼絨板上,讓幼兒分別在實物上方貼上相應的點卡。
    3、幼兒根據(jù)點卡上的圓點數(shù),分別從一堆物體中拿出相應數(shù)量的實物。
    4、教師敲擊琴鍵1次、2次,幼兒根據(jù)發(fā)出的聲音次數(shù),舉起相應數(shù)量的圓點卡片。
    5、游戲:摸一摸,這是多少?事先把長短不一、大小不一的文具和積木放在盒子里,讓幼兒不用眼睛看,從里面摸出1、2件東西,摸好后未拿出來時要說出:所拿物體的名稱、數(shù)量和特征,如:我拿的是一塊大(小)積木或一支長(短)的鉛筆。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五
    活動目標: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思維推理能力。
    3、學習4的相鄰數(shù),進一步理解相鄰兩數(shù)多1少1的關系,知道4的相鄰數(shù)是3和5。
    重難點分析:
    重點:由3比4少1,5比4多1的關系,推出4的相鄰數(shù)就是3和5。
    難點:用語言清楚地表述比較出的結果。
    活動方式:集體和個人。
    活動準備:
    知識:學習了3的相鄰數(shù),初步了解了相鄰兩數(shù)多1少1的關系。
    物質:教具:課件:幻燈片兩張,數(shù)字胸飾若干。
    學具:每人3朵藍花、4朵黃花、5朵紅花。數(shù)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以請幼兒觀看表演的語氣,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表演內(nèi)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數(shù)字”4“,哭著來到小朋友面前,請小朋友幫助找朋友。
    二、展開:
    1、教師引導幼兒做游戲”開花“,觀察比較感知3、4、5三個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
    (1)教師引導,幼兒操作,比較3、4之間的關系。
    春天到了,花園里的花都開放了,花園里掀開了3朵藍花,過了今天,又開了4朵黃花,請小朋友給他們找出數(shù)字朋友。
    問:”藍花和黃花誰多誰少?藍花比黃花少幾朵?3比4少幾?“通過游戲,你知道了4的一個好朋友是幾?(因為3比4少1,4的一個好朋友是3)。
    (2)以同樣方法,引導幼兒操作比較4、5之間的關系。
    花園里又開了5朵紅花,請你給它找出數(shù)字朋友吧!引導幼兒比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個好朋友是5。
    (3)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給數(shù)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們是3和5,也就是說,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師播放課件,驗證幼兒的操作結果。
    (1)第一張幻燈片,屏幕上出現(xiàn)3多藍花、4朵黃花和數(shù)字3和4,引導幼兒進行比較,得出3比4少1,4的好朋友是3。
    繼續(xù)播放:屏幕上出開出5朵紅花和數(shù)字5,引導比較,得出結論。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張幻燈片出現(xiàn),數(shù)字3、4、5,把數(shù)字”4“請上臺來,問:”數(shù)字4你找到朋友了嗎?是幾和幾?“幼兒一起說出結論: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戲:”找朋友“進行鞏固。
    玩法:每個幼兒帶一個數(shù)字(3、4、5)的胸飾,戴數(shù)字4的幼兒做找朋友的人,聽著找朋友的音樂邊拍手邊找朋友,音樂停,每人找兩個朋友,一個是數(shù)字3,一個是數(shù)字5。找對了共同慶賀。游戲可反復進行。
    三、結束:組織幼兒收起學具,自然下課。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六
    1、通過日常生活中“起床”活動,學習5以內(nèi)數(shù)的形成、數(shù)數(shù)、認識數(shù)字5。
    2、激發(fā)學數(shù)學的興趣,知道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處。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1、5的'圓卡和數(shù)字卡若干。
    2、幼兒用彩筆和練習紙若干。
    1、幫助我們的小娃娃。師:娃娃要起床了,我們一起來幫助娃娃好嗎?(好)。
    (1)穿衣服:邊給娃娃穿衣服邊說:1件衣服添上1件是2件,2件添上1件是3件…?(小朋友一起點數(shù))。
    (2)扣紐扣:我們來數(shù)數(shù),扣了幾顆(4顆)再加上1顆是幾顆?
    (3)梳辮子:我們幫娃娃扮維吾爾族人,邊梳邊數(shù)1、2、3、4(復習4以內(nèi)數(shù))的形成。
    (4)系鞋帶:幫娃娃穿鞋帶孔提出:已經(jīng)穿了幾個?(4個。再添上1個是幾個?)。
    (5)老師:我們幫娃娃穿衣、扣紐扣、梳頭、系鞋帶,并學習了數(shù)數(shù),今后我們自己穿時也可以邊穿邊數(shù)。
    2、認識數(shù)字:5。
    (1)5件衣服、5??圩?、5根小辮、5個鞋帶孔可用幾個圓點表示?
    (2)觀察、討論:“5”像什么?
    3、老師請幼兒涂色:今天老師給了許多禮物,請小朋友找出可以用數(shù)字5表示的禮物涂上美麗的顏色。
    4、延伸: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尋找與“5”有關的物品并作統(tǒng)計記錄。
    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通過各位老師的評析,達到了教學目的,本節(jié)課的優(yōu)點就是幼兒大部分都能參與活動,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兒沒有被調(diào)動起來。通過各位評課老師的點評,如果重新讓我再上這節(jié)課,我根據(jù)幼兒年齡段的學生特點,探究合作學習。再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保護能力弱得自尊和積極性,讓全體的孩子得到鍛煉和發(fā)展。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七
    1、復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3以內(nèi)的數(shù),并能準確說出它的總數(shù)。
    2、學習感知3以內(nèi)的數(shù)量,引導孩子給數(shù)群匹配相應數(shù)量的圓點。
    學習感知3以內(nèi)的數(shù)量,給數(shù)群匹配相應數(shù)量的圓點。
    教具:一張草地背景圖,圖上有三座小房子;磁性教具:(分別為1只小鹿、兩只小兔、三只熊貓的數(shù)群卡,耳罩、圍巾、帽子)。
    學具: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的數(shù)群卡片(1—3不同數(shù)量的禮物卡片)。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3以內(nèi)的數(shù)。
    教師出示教具:今天的天氣真好,森林里游戲的小動物可多啦!小朋友們看看,都來了些什么動物呢?第種小動物有多少?教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吧。
    小結:一共有1只小鹿、兩只小兔、三只熊貓,我們通過點數(shù)就知道數(shù)到最后一個數(shù)就是它的總數(shù)。
    教師:冬天來了,小動物們好冷,老師給它們準備了一些保暖的東西,看,(出示實物)(讓孩子逐一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一個耳套,兩條圍巾,三頂帽子。)。
    二、通過給小動物送禮物,學習感知3以內(nèi)的數(shù)量。
    小結:一只小鹿和一個耳套的數(shù)量是一樣的,所以把一只耳套送給一只小鹿。
    2、用同樣的方法點數(shù)感知兩只小兔、三只熊貓分別和兩條圍巾、三頂帽子數(shù)量一樣多。
    教師引導幼兒小結:我們給一只小鹿送了一個耳套,給兩只小兔送了兩條圍巾……。
    3、學習數(shù)群卡與相應數(shù)量的點卡匹配。
    4、引導幼兒小結:一個圓點可以表示所有數(shù)量是1的物體,兩個圓點可以表示……。
    三、操作活動,進一步讓幼兒感知3以內(nèi)的數(shù)量。
    1、我們班的小朋友很棒,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禮物呢!看看你們的凳子底下都藏著什么禮物?都有多要,拿出來看一看,并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2、教師對個別進行提問:xx,你收到了什么禮物呀?有多少呢?
    四、引導幼兒收拾操作材料。
    在活動中讓幼兒在活動中感知3以內(nèi)的數(shù),幼兒可以自主的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數(shù)量卡,使不同層次的幼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都有所提高,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動非常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不知不覺主動的學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八
    活動目標:
    1.知道10以內(nèi)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探索自然數(shù)列中三者之間多1和少1的關系。
    2.發(fā)展觀察比較能力,對操作結果的表達能力,鍛煉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蘑菇房子10座、小動物10只(老鼠、烏龜、大象、獅子、猴子、嘟嘟牛、貝貝羊、寶寶兔、胖胖豬、狗)、數(shù)字卡1――10。
    2.1――10數(shù)字卡每人一套、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理解“鄰居”的關系。
    1.小動物住新房。
    (1)、今天,森林里面的小動物們可高興了,他們都住進了新房。(出示新房)。
    (2)、結合已有經(jīng)驗請幼兒說出每個動物所住的房號。
    2.找出小動物的鄰居。
    小烏龜特別高興,因為它有鄰居了,你知道它的鄰居是誰嗎?為什么?引導幼兒完整說出小烏龜?shù)?鄰居是老鼠和大象。
    教師小結:離得最近,左面一個,右面一個就是鄰居。依次讓幼兒說出其它動物的鄰居。
    二、理解“相鄰數(shù)”
    1.給數(shù)字寶寶找鄰居。
    教師:數(shù)字寶寶的鄰居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相鄰數(shù)”。對幼兒進行提問鞏固。
    2.探索相鄰數(shù)之間的等差關系。
    (2)用雪花片擺一擺,進行驗證。
    教師小結:你們都發(fā)現(xiàn)了前一個數(shù)比中間的少1,后面的數(shù)比中間的多1。
    3.拓展:為兩個數(shù)找共同的相鄰數(shù)。
    (1)出示2、4兩張數(shù)卡提問:誰既是2的相鄰數(shù),又是4的相鄰數(shù)?
    (2)說出3比2多1,3比4少1。
    (3)運用新經(jīng)驗為3和5,6和8找共同的相鄰數(shù)。
    三、游戲“找朋友”
    幼兒分別將1――10的數(shù)字頭飾戴在頭上。教師請數(shù)字3的幼兒找朋友時,大家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在歌聲中把相鄰數(shù)找出來,大家一起說數(shù)字3的相鄰數(shù)是幾和幾。
    四、游戲“開火車”
    大家都玩累了,動物王國派來了一列小火車要把大家送回去。請大家準備好車票(要求是7和8之間共同的相鄰數(shù))。孩子排好隊,(教師檢查)“嘟嘟”,“咔嚓咔嚓”火車出發(fā)了。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九
    活動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嘗試列出得數(shù)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號、等于號的含義。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物質準備:
    1、城堡圖一幅(三層)第一層:魚塘第二層:花園第三層:水果店。
    (1條熱帶魚+1條金魚=1條熱帶魚1條金魚)圖一幅。
    知識準備:
    幼兒會以游戲的方式進行2的組成。
    活動過程:
    “小朋友,今天有一個國王要請我們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們快快乘上2次列車出發(fā)吧,嗚嗚嗚,火車來嘍!”
    師:“嘿嘿,我的火車1點開,你的火車幾點開?”
    幼:“嘿嘿,你的火車1點開,我的火車也是1點開?!?BR>    1、創(chuàng)設情境。
    (1)“小朋友,看城堡王國到了,(出示城堡圖)國王的城堡一共有幾層?(三層)國王聽說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非常聰明,要考考我們,問題就在城堡里,我們快來登城堡吧?!?BR>    “看,第一層城堡,有什么呀?(魚)有幾條魚?(1條)今天我們也帶來了1條魚送給國王,我們把它放進去,現(xiàn)在城堡里有幾條魚?(2條)噢,原來1條魚添上1條我們的魚變成了2條魚(教師語氣慢)誰再來說一說(請3-4名幼兒來說一說)。
    (2)理解“+、=”
    “那我們用一個符號把它們合起來(出示+)你認識它嗎?(認識的幼兒給予表揚)。
    ‘+’的用處可大了,它要把1條魚和1條我們的魚合起來,我們把它放在中間,誰來找一找它的位置(請1名幼兒到黑板上來操作),加號是什么意思來?(幾名幼兒回答后,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
    小結:加號它把前面的數(shù)和后面的數(shù)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間。
    “現(xiàn)在前面是幾條魚(2條)我們把前面的魚放在這個方格里,后面的魚放在另一個方格里,小朋友仔細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秘密?”(一樣多)。
    “也就是相等,我們也用一個符號來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號’,誰來找找它的'位置?(請幼兒來試一試)你來說說‘=’有什么意思?”
    小結:等于號前面兩個數(shù)的結果和后面的數(shù)是相等的。
    “現(xiàn)在我們把小魚都用數(shù)字來表示,也要用上‘+’‘=’,誰來試一試?(1+1=2)他用數(shù)字擺出了一個算式,你能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思嗎?(讓幼兒說一說)。
    (3)幼兒動手操作。
    “小朋友太厲害了,我們快去看看第二層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幾種花?(1種花)國王為了歡迎我們,又派人去買了1種花來打扮他的花園,問問現(xiàn)在花園里一共有幾種花?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用一個算式告訴我你的結果,算式中要有數(shù)字1、1、2,記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動?!?BR>    (4)分享、交流。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現(xiàn)在老師給你2分鐘的時間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你是怎樣擺的?!?BR>    三、內(nèi)化遷移——游戲:買水果。
    “國王說,這些小客人真聰明,現(xiàn)在國王要請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這兒來換水果吃,每個小客人兩張水果券,一張水果券換一種水果,現(xiàn)在小客人可以去換水果吃了?!?BR>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兒,給他們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達到教學目標。在這節(jié)課中,我已經(jīng)了解到幼兒學了2的加法。充分發(fā)揮幼兒能力。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十
    計算活動是一門比較枯燥和抽象的學科,為了能讓孩子對所學的知識掌握的更好,我們必須抓住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們喜歡什么?愛好什么?在一次偶然動畫片活動時間,孩子們對白雪公主之類的動畫片興趣濃厚,尤其是它們住的城堡、宮殿,幻想自己也能住在其中,于是我設計了《學習2的加法》這節(jié)活動,讓幼兒動手操作,邊拿邊說,實現(xiàn)其滿足感,為幼兒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間。
    同時小組的合作交流學習,能讓幼兒感受和體驗計算的樂趣,并選擇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保護了幼兒自主發(fā)現(xiàn)的積極性。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嘗試列出得數(shù)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號、等于號的含義。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
    3、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愉悅,提高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1、城堡圖一幅(三層)第一層:魚塘第二層:花園第三層:水果店。
    (1條熱帶魚+1條金魚=1條熱帶魚1條金魚)圖一幅。
    幼兒會以游戲的方式進行2的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個國王要請我們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們快快乘上2次列車出發(fā)吧,嗚嗚嗚,火車來嘍!”
    師:“嘿嘿,我的火車1點開,你的火車幾點開?”
    幼:“嘿嘿,你的火車1點開,我的火車也是1點開。”
    1、創(chuàng)設情境(1)“小朋友,看城堡王國到了,(出示城堡圖)國王的城堡一共有幾層?(三層)國王聽說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非常聰明,要考考我們,問題就在城堡里,我們快來登城堡吧?!?BR>    “看,第一層城堡,有什么呀?(魚)有幾條魚?(1條)今天我們也帶來了1條魚送給國王,我們把它放進去,現(xiàn)在城堡里有幾條魚?(2條)噢,原來1條魚添上1條我們的魚變成了2條魚(教師語氣慢)誰再來說一說(請3-4名幼兒來說一說)。
    (2)理解“+、=”
    “那我們用一個符號把它們合起來(出示+)你認識它嗎?(認識的幼兒給予表揚)。
    ‘+’的用處可大了,它要把1條魚和1條我們的魚合起來,我們把它放在中間,誰來找一找它的位置(請1名幼兒到黑板上來操作),加號是什么意思來?(幾名幼兒回答后,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
    小結:加號它把前面的數(shù)和后面的數(shù)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間。
    “現(xiàn)在前面是幾條魚(2條)我們把前面的魚放在這個方格里,后面的魚放在另一個方格里,小朋友仔細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秘密?”(一樣多)。
    “也就是相等,我們也用一個符號來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號’,誰來找找它的位置?(請幼兒來試一試)你來說說‘=’有什么意思?”
    小結:等于號前面兩個數(shù)的結果和后面的數(shù)是相等的。
    “現(xiàn)在我們把小魚都用數(shù)字來表示,也要用上‘+’‘=’,誰來試一試?(1+1=2)他用數(shù)字擺出了一個算式,你能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思嗎?(讓幼兒說一說)。
    (3)幼兒動手操作。
    “小朋友太厲害了,我們快去看看第二層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幾種花?(1種花)國王為了歡迎我們,又派人去買了1種花來打扮他的花園,問問現(xiàn)在花園里一共有幾種花?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用一個算式告訴我你的結果,算式中要有數(shù)字1、1、2,記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動。”
    (4)分享、交流。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現(xiàn)在老師給你2分鐘的時間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國王說,這些小客人真聰明,現(xiàn)在國王要請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這兒來換水果吃,每個小客人兩張水果券,一張水果券換一種水果,現(xiàn)在小客人可以去換水果吃了?!?BR>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十一
    1、通過買水果的游戲,鞏固4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并嘗試4以內(nèi)的點物對應。
    2、在摸摸、看看、說說的過程中,繼續(xù)了解常見水果的特征,體驗游戲的快樂。
    各種水果若干,布置成超市樣子,手機接聽小猴電話,大象伯伯的信,水果切面圖片人手一份,人手一個小籃子、一個小墊子。幼兒了解過水果,知道一些常見水果的名稱特征等。
    1、大賣場里有好多的水果,你都見過什么水果?
    2、帶領幼兒進“超市”,幼兒自由摸摸、看看有什么水果
    3、你看到了什么水果寶寶?他長得怎么樣的?
    4、教師小結:超市里的水果真多呀,水果真好吃!
    1、給小猴買水果
    電話鈴響,教師接到小猴電話:請小朋友們買兩個黃黃的彎彎的水果。
    (1)布置要求:每個人買兩個黃黃的彎彎的水果,是什么?為什么是香蕉?買幾個?
    (2)幼兒探索買兩個香蕉
    (3)交流:你買了什么?買了幾個?
    (4)教師小結:原來幫別人的忙是很快樂的事情!
    2、幫動物朋友們買水果
    收到大象伯伯的一封信,森林里開生日聚會要水果,請小朋友幫忙買水果,但是要照著卡片里的要求買。
    (1)觀察水果橫切面,區(qū)分不同水果
    a、出示圖片:這是什么?跟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
    b、出示蘋果和生梨圖片,引導幼兒正確區(qū)分。
    (2)感知了解點物對應
    a、出示獼猴桃橫切面,這是什么水果?這里有圓點,有幾個圓點?這個圓點有什么用的?
    b、進一步提出要求,了解要看好買什么,看好買幾個。
    (3)幼兒每人一張卡片,進行買水果,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看清楚買什么,買幾個。
    (4)集體交流
    a、你買了什么水果?買了幾個呢?
    b、引導幼兒一起幫忙驗證。
    給小動物們送水果去,一起去參加森林聚會。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十二
    1、比較球體和圓柱體,說出他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征。
    2、體驗并能區(qū)分平面和立體圖形的不同。
    能夠說出球體和圓柱體的名稱和主要特征。
    區(qū)分平面和立體圖形的不同。
    教具:皮球、籃球、足球,圓片紙1張,圓柱體積。
    學具:乒乓球、皮球、籃球、足球若干;小不一的圓柱體積木、薯片桶、露露筒。
    1、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式感受球體和圓柱體。
    師:教師里有很多的物品,你們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選一個喜歡的放在桌子上。
    2、討論:你喜歡哪一個物品,為什么?
    (觀察法、比較法、發(fā)現(xiàn)法突破重難點)。
    1、出示皮球,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樣的?
    2、比較圓片紙和皮球,了解球體的特征。
    提問:這張紙是什么形狀?他們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3、鼓勵幼兒找出教室里是球體的物品。
    小結:不管從哪邊看都是圓的,往哪邊推都能滾動的物體叫球體。
    (操作法、比較法突破重難點)。
    1、出示圓柱體積木。
    提問:它是不是球體?為什么?
    上面和下面這兩個圓一樣嗎?
    2、幼兒動手操作,比較上下兩個圓,了解圓柱體的特征。
    教師:請你在筐子里找一個和你的圓柱體上面小一樣的圓形,比一比圓片和下面的一樣嗎?
    小結:像這樣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而且上下兩個圓一樣的物體,我們叫它圓柱體。
    延伸活動:帶幼兒到戶外尋找球體和圓柱體的相似物。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十三
    1、能夠區(qū)分圖形特征,嘗試根據(jù)圖形特征、大小進行配對。
    2、體驗幫助小熊的快樂。
    區(qū)分圖形特征、大小。
    根據(jù)圖形特征、大小進行配對。
    1、畫有房子和小路的背景圖、紙制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形狀、大小不同的圖形多個,人手一份鏤空紙制小路。
    3、ppt。
    一、熊寶寶摔跤了
    (價值分析:情境導入,激發(fā)幫助小熊的情感)
    1、出示手偶小熊胖胖:(幼兒向小熊問好)
    2、播放ppt:小熊摔跤(音效)小熊怎么了?為什么會摔跤?
    重點提問:原來路上有洞洞,讓小熊摔得好痛!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洞洞是什么形狀的?那可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洞洞的形狀、大小,并想到要修路)
    二、一起幫小熊修路
    (價值分析:復習鞏固圖形,根據(jù)圖形的不同和大小配對)
    1、說說怎么修?用什么修?(引導幼兒想象)
    2、修路(出示背景圖以及有洞洞的路面、與洞洞相應數(shù)量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石頭"若干。)
    (1)請個別幼兒來搬"石頭",
    重點提問:你搬的是怎么樣的石頭?(引導幼兒說出形狀和大?。?BR>    (2)鼓勵幼兒一起幫助同伴搬"石頭" 修路(要求幼兒根據(jù)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材料進行配對。)
    重點提問:說一說你搬的石頭是怎么樣的,你的是什么形狀的,是大石頭還是小石頭?
    ? 可能出現(xiàn)狀況1:圖形未配上。(提醒幼兒看看形狀對不對)
    狀況2:圖形配上,大小沒配上。(提醒幼兒看看大小對不對)
    小結:原來要把洞洞填滿,把路修好,需要找和洞洞的形狀和大小都一樣的"石頭"才行。
    (3)師生共同檢查"修路"情況。
    重點提問:我們終于把路修好了,大家一起看看路修好了嗎?(引導幼兒觀察根據(jù)"石頭的形狀、大小進行檢查)
    三、結束活動
    小熊說:"謝謝你們!幫老師把路修好!現(xiàn)在老師可以和老師的朋友一起去做游戲啦!"
    1、精心選材,符合幼兒年齡特點。
    動物是小班幼兒極為感興趣和喜歡的,出于幼兒的興趣以及小班幼兒對數(shù)活動中幾何圖形的認知需要,選擇學習活動教材中,"動物花花衣"主題中的" 熊"這一點,進行了適當?shù)难由?,設計了此數(shù)學活動,從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來看,幼兒對這樣的選材是非常感興趣和投入的,是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能關注本年齡段幼兒興趣點??紤]到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在圖形配對上,其實,老師考慮融入大小、圖形特征兩個維度,因此在提供的圖形數(shù)量上,老師進行了限制,只提供與洞洞數(shù)量相應的圖形數(shù)量,以降低幼兒操作難度,提高活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根據(jù)幼兒的經(jīng)驗和發(fā)展,可適當將難度提升,提供比洞洞數(shù)量更多的圖形數(shù)量,這樣就對幼兒的操作造成了干擾,提高了挑戰(zhàn)性。
    2、游戲激趣,引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shù)學教育中的難點,考慮到已經(jīng)進入小班第二學期,因此在此基礎上讓幼兒更具圖形特征、大小進行配對,就增添了一定的挑戰(zhàn),但這也給幼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由于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于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老師以游戲情節(jié)貫穿始終,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背景,以及將主人公小熊會聲會色的表演融于ppt的音效及視頻的直觀畫面,極大地吸引了幼兒;其次,修路的游戲操作又使幼兒體驗到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讓幼兒感受到了極大的成功感,以及自老師價值的實現(xiàn)。
    3、精美教具,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
    首先,老師用紙板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作為坑,又以這些幾何圖形制片作為修路的材料。這樣,既鞏固了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又便于幼兒發(fā)現(xiàn)并改正錯誤,讓幼兒在幫助小熊修路完成修路任務之后獲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這比單純的練習具有更大的教育價值。其次,將主人公小熊摔跤的可憐形象以及急切需要幫助的表現(xiàn),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在ppt的制作中,采用形象直觀畫面,以及生動的音效,很好地激發(fā)了幼兒幫助小熊修路的情感。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十四
    1、教幼兒學習按物體的長短排序差異排序四個物體的序列。
    2、使幼兒學會用語言描述排列順序的能力。
    教具、學具;長短不一的同色紙條四根,標記圖一根。
    一、集體活動。
    1、出示四根紙條:這是什么?它們又什么不一樣?哪根長哪根短?
    2、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證明你你們說的是對的呢?
    4、出示排隊標記圖:誰會在紅線上給這幾根紙條排隊呢?想想哪根紙條排在最前面,哪根紙條排在后面,要把這幾根紙條排得很整齊,一邊排一邊說:什么紙條請你排在什么地方。
    5、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給紙條排隊。
    6、請大家說說他是怎么跟紙條排隊的?
    二、幼兒操作。
    1、每個小朋友從桌子中間拿一張排隊標記圖,拿一個小袋子。
    2、倒出袋子里的紙條,比一比哪根紙條是最長的、長的、短的和最短的。
    3、給四根紙條按順序排排隊,一邊排一邊說。
    四、展示幼兒作業(yè)。
    五、組織幼兒整理操作材料,結束活動。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十五
    1.復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的認識及兩種圖形的轉換關系。
    2.培養(yǎng)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3.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彩色立體房子、紙制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兔子頭飾1個。請1名大班幼兒學會情境表演。
    3.形狀、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小塑料筐6個。
    一、觀看情境表演
    1.這是小兔的家。你們瞧,小兔出來了。
    2.天氣真好,小兔想到外邊去玩。剛走出家門,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3.小兔為什么會摔倒呢?(因為地上有坑)這些坑是什么樣子的?(長方形、圓形……)
    二、復習圖形
    1.瞧,這里也有一些圖形。你們看,這是什么形?(長方形)長方形是什么樣子的?
    2.正方形是什么樣的?正方形和長方形什么地方不一樣?
    3.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4.圓形有沒有角?
    5.這是什么形?(半圓形)
    6.你們看,這里有兩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說聲“變”,它們就會立刻變成另一種圖形。不信,你們瞧,它們現(xiàn)在變成什么形狀了?(長方形)這個長方形是怎么變出來的?(兩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變出來的)
    7.用同樣方法把兩個一樣大的半圓形變成圓形。
    三、鋪路
    1.小兔家門口的小路上有各種形狀的坑。誰能想出好辦法,讓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
    2.我們一起來鋪路吧,請你們把圓形材料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邊講解邊演示)。
    3.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jù)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對應的材料。引導幼兒思考當長方形、圓形材料較少時,怎樣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別用正方形和半圓形拼合而成)
    四、游戲
    1.小兔出來啦,小朋友快藏起來?。ū娪變翰卦谝巫颖澈螅?BR>    2.小兔從家中出來,見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鋪平了,高興地說:“是誰幫我把路鋪平了?我去找找看。”
    3.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謝。
    引導幼兒用彩色紙、皺紙等材料把這條小路裝飾成一條五彩路。評析: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shù)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于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以游戲情節(jié)貫穿始終,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兒;其次,鋪路的游戲又使幼兒體驗到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最后,“捉迷藏”的游戲又使幼兒興味盎然,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從活動材料的準備來講,我們用吹塑紙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作為坑,又以這些幾何圖形片作為鋪路的材料。這樣,既鞏固了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又便于幼兒發(fā)現(xiàn)并改正錯誤。圖形轉換的內(nèi)容選取了幾種圖形轉換中較為簡單的部分,以適合小班幼兒的理解水平。這一內(nèi)容的練習是在完成“鋪路”任務遇到困難時進行的,它不僅使幼兒再次明確了某些圖形的轉換關系,而且使他們在完成鋪路任務之后獲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這比單純的練習具有更大的教育價值。
    小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篇十六
    1.在活動中,經(jīng)過視覺、聽覺、運動覺、觸覺等多種感官感知、區(qū)分“1”和“許多”。
    2.發(fā)展幼兒的辨別本事。
    小兔子動物頭飾若干個,魔術口袋1個(內(nèi)可裝1個乒乓球,許多塊積木)。
    1.教師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參考游戲:教師帶幼兒們?nèi)ビ螛穲@玩。在游樂園門口教師把門票發(fā)給幼兒們,并請幼兒們仔細看一看手中的票上印的是什么(有的是印了一只蜜蜂,有的是印了許多只蜜蜂)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教師還要求手拿門票是一只蜜蜂的幼兒從紅色拱門進,手拿門票是許多只蜜蜂的幼兒從藍色拱門進。(檢票時教師在一旁注意檢查)。
    2.進到游樂園后組織游戲。
    (2)觀看動物馬戲。參考提問:什么動物叫了“1”聲,什么動物叫了“許多”聲;兔媽媽邀請小朋友一齊做游戲,兔媽媽跳1下,小朋友就跳1下,兔媽媽跳許多下,小朋友就跳許多下(也可先跳許多下,再跳1下)。讓幼兒經(jīng)過聽、動進一步感知“1”和“許多”。
    (3)還可組織一些活動(如釣魚),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之間的關系。
    3.區(qū)分“1”和“許多”
    教師引導幼兒摸魔術口袋,摸一摸哪種物體是“1”個,哪種物體是“許多”個。
    活動延伸。
    教師引導幼兒在活動室里找一找,哪種物體是“1”個,哪種物體是“許多”個;散步時在幼兒園里找一找,哪種物體是“1”個,哪種物體是“許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