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歌·邊頭春未到原文及翻譯,飲馬歌·邊頭春未到賞析(4篇)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原文及翻譯,飲馬歌·邊頭春未到賞析篇1
    此腔自虜傳至邊,飲牛馬即橫笛吹之,不鼓不拍,聲甚凄斷。聞兀術每遇對陣之際,吹此則鏖戰(zhàn)無還期也。
    邊頭春未到,雪滿交河道。暮沙明殘照,塞烽云間小。斷鴻悲,隴月低,淚濕征衣悄。歲華老。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原文及翻譯,飲馬歌·邊頭春未到賞析篇2
    靖康末年(1127),作者隨徽欽二帝北遷,行至燕山遁歸,紹興中又奉命使金,對北方的情況比較了解。這首詞的曲子原在金占區(qū)流傳,作者據以填詞并題名為《飲馬歌》,雖非自撰腔,但配以歌詞則屬首創(chuàng)。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原文及翻譯,飲馬歌·邊頭春未到賞析篇3
    譯文
    這支曲子原在金人統(tǒng)治區(qū)域流傳,又隨著金兵的南侵流傳到宋朝邊境,金人飲牛馬時就橫笛而吹,不需要鼓樂伴奏,也不用牙板節(jié)拍,樂聲極其凄涼悲壯,金兵統(tǒng)帥兀術特別喜歡這首歌曲,每當兩軍對陣之時,一聽吹奏此曲,就斗志昂揚,鏖戰(zhàn)不休。
    邊塞的春天還未到,積雪覆蓋著交河的大道。黃昏時,落日殘照白茫茫的沙漠,邊塞的烽火臺高高聳入白云間,顯得很小。失群的孤雁聲聲悲鳴,隴山上明月低懸,戍邊將士思鄉(xiāng)的淚水悄然沾濕了身上的軍衣。不知不覺之間年華已老。
    注釋
    飲馬歌:詞牌名。始見于曹勛詞,產生于金國。《松隱樂府·序》記,金人放牧,飲牛馬即橫笛吹之,不鼓不拍,聲甚凄斷。單調,三十四字,八句六仄韻。??
    交河:古縣名,治所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北交河城故址。這里是泛指塞外。
    塞烽:塞上烽火。
    歲華:年華。
    飲馬歌·邊頭春未到原文及翻譯,飲馬歌·邊頭春未到賞析篇4
    讓人真切感到其傷悲之深,亦可見戰(zhàn)爭并非廣大胡人士卒的意愿。
    “邊頭春未到,雪滿交河道”,這是寫邊塞的氣候。邊關氣候嚴寒,遍布積雪,氣候惡劣?!澳荷趁鳉堈眨麩熢崎g小”,這是寫邊境傍晚之景。日暮時分,夕陽灑在沙漠上,黃沙發(fā)出一片亮光。遠處烽火臺上點著烽火,其煙塵升騰到云間變得越發(fā)細小,并逐漸模糊。這邊塞之景雄奇而顯孤獨荒寂?!皵帏櫛?,隴月低,淚濕戰(zhàn)袍悄。歲華老”,鴻雁和月亮是最引人相思?!皵帏櫛]月低”,孤雁哀鳴,隴月低垂,渲染出一片凄清。后兩句則直接抒情,詞人因思念家鄉(xiāng)而暗自垂淚,那淚水多得都浸濕了戰(zhàn)袍。句末一個“悄”字耐人尋味,他只能悄悄落淚,因為他仍在戍邊,不應哭泣,但他確實是年事已高,應告老還鄉(xiāng)了。
    這首詞音韻和諧,富有節(jié)奏感,讀來朗朗上口,易于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