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舞的教案(專業(yè)13篇)

字號:

    教案應包含清晰的教學目標,明確的教學步驟和合適的教學方法。教案的編寫要注意任務的分層次和逐步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促進學生的學習充實感和成就感。接下來是一些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一些教案經(jīng)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雨中舞的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輕快、活潑、風趣地、準確地演唱歌曲,并用適當?shù)牧Χ缺憩F(xiàn)歌曲的意境。
    2、通過演唱、聲勢律動、節(jié)奏演練等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雨中”的歡樂。
    3、初步嘗試簡易的二聲部合唱,并能用不同節(jié)奏型對歌曲伴奏。
    教學重難點:
    1、輕快、活潑、準確地演唱歌曲,體驗“雨中”的快樂。
    2、嘗試二聲部合唱。
    教學準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課本。
    教學過程:
    1、播放音響。
    師:“同學們,聽到這段聲音,你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的哪個場景?
    2、情景一:輕快的小雨。
    師:天空中下起了一陣雨,聽聽老師的琴聲這是一場怎樣的雨?
    教師鋼琴彈唱音樂片段。
    3333︱00︱3333︱00︱2321︱00︱6666‖。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呱嗒呱嗒。
    生:小雨。
    師:對了,讓我們一起進入這樣的雨景。
    師:請同學們跟我學,注意停頓。(提示語:小雨是很輕巧的、跳躍、有彈性的)。
    師:請同學們唱一唱“輕快的小雨”。
    3、情景二:連綿不斷的雨。
    師:同學們再聽,這時候又下起了連綿不斷的大雨。
    教師彈奏音樂片段。
    3.3︱5.3︱3–︱53︱65.︱5–︱5–︱。
    啦!
    師:跟著老師把你們優(yōu)美的聲音加到連綿的大雨中。
    師:最后這個音有5拍半,到底唱多長呢?請看老師的指揮手勢。
    教師教唱,引導學生用連貫的'氣息、優(yōu)美的聲音表現(xiàn)連綿不斷的小雨。
    注意長拍子唱準。(指揮手勢中體現(xiàn)出來。)。
    4、情境三:漸漸停了的雨。
    師:,再聽!這時的雨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教師彈唱音樂片段。
    0666︱55︱6666‖。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生:雨聲漸漸小了。
    師:對,漸漸的,雨小了。你們是怎么聽出來的呢?你們可以把漸弱漸慢的雨聲唱出來嗎?
    (教唱一次,學生聽琴聲唱一次,注意漸慢漸弱。)。
    師:剛才我們用歌聲不知不覺演繹了“雨中三部曲?!?BR>    二、歌曲教學。
    1、語言過度:有一群小伙伴們也想加入我們的歌聲中。
    (完整聆聽全曲,整體感知歌曲旋律。)。
    師:他們唱了些什么?他們的心情怎么樣?
    2、師:真是一群快樂的小伙伴呀,老師相信他們已經(jīng)把歡樂帶給了大家。(音樂教案)為了歡迎他們的到來,我們一起為他們的歌聲鼓鼓掌吧。
    (在教師的引導下填充拍子。再次整體感受歌曲。)。
    設問:這首好聽歌曲可以分幾段?為什么?
    2、教師示范第一樂段,自彈自唱。
    師:你能找出這首歌曲第一段中有趣的擬聲詞嗎?
    (有彈性、輕巧地唱一唱擬聲詞。)。
    3、師生接唱第一樂段,教師演唱樂句前半句,學生接唱擬聲詞。(放伴奏音樂)。
    師:能在音樂中準確得唱出這些有趣的擬聲詞嗎?老師和你們來接唱!
    師:你們發(fā)現(xiàn)這個樂段的節(jié)奏有什么特點了嗎?出現(xiàn)了幾次?
    (教師出示節(jié)奏型)。
    0xxx︱xx︱xxxx︱。
    生:出現(xiàn)了四次。
    (休止符用吸氣表示,指導學生用輕快的聲音念對節(jié)奏。)。
    4、學生跟琴完整演唱第一樂段,教師提示要唱得輕巧、有彈性。
    5、聆聽歌曲第二樂段。
    師:我們冒著雨,來到學校做什么呢?
    設問:仔細聆聽第二樂段,第二樂段有沒有與第一樂段節(jié)奏相同的樂句?
    (學生找到后用色塊顯示。)。
    師:我們把這相同節(jié)奏的樂句唱一唱。
    師:最后一句的節(jié)奏與紅色的節(jié)奏一樣不一樣?
    哪里不一樣?
    生:結尾多了8拍。
    (唱一次,唱準8拍的時值,這里打拍子,也可以用伴奏提示。)。
    6、師:歌曲結尾的雨下得怎么樣了?
    (放音樂,教師范唱)。
    生:小了。
    師:你怎么知道的呢?
    教師小結:對了,音樂力度與速度的處理與變化不僅可以很好地把雨中的情景表現(xiàn)出來。
    師:不管雨怎么嘩啦啦地下,我們都怎么樣呢?
    7、生:在教室里認真讀書!對了,我們要把這種決心唱出來。
    (跟著老師的指揮再唱一次,唱準時值。)。
    8、學生跟琴聲演唱第二樂段。
    請同學們看第二樂段的力度標記。
    (重點句附點音符唱準、休止符表現(xiàn)出來、力度時值做到位。
    要求學生把力度表現(xiàn)好。唱之前就要把要求提出來,不好的糾正過來。)。
    三、表演與拓展。
    1、跟伴奏帶完整演唱。(教師指揮)。
    2、特訓員出場合唱。(高聲部跟音樂演唱,低聲部跟琴聲演唱。)。
    3、“請最快樂的小伙伴”伴著歌聲、雨聲一起“踩雨”!
    雨中舞的教案篇二
    1、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感知兒歌的節(jié)奏感。
    2、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編能力和表達能力。
    1、教學道具。(小雨、種子、梨樹、麥苗、小朋友)。
    2、錄音磁帶。
    1、通過交流,引出春雨,引起幼兒的興趣。
    2、出示道具,讓幼兒觀察。
    如:出示種子,引導幼兒模仿種子發(fā)芽的動作,出示梨樹,模仿幼兒開花的動作,出示麥苗,引導幼兒模仿長大的動作,出示小朋友,引導幼兒模仿種瓜的動作。
    3、教師小結:?。≡瓉矸N子、梨樹、麥苗、小朋友們都很喜歡春雨,而且它們還喜歡在雨中歌唱呢?唱得非常好聽,小朋友們,愿不愿意來跟老師一起分享它們的歌聲。
    4、教師一邊出示教具,一邊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并引導幼兒表演相關的動作。
    5、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做動作,朗誦兒歌。
    6、教師給幼兒分組,引導幼兒朗誦兒歌,對于出色組的小朋友要鼓勵和表揚。
    7、教師播放錄音,在輕快的音樂旋律下,讓幼兒感知兒歌的內容。
    雨中舞的教案篇三
    1、感受音樂的速度和節(jié)奏的變化,用游戲形式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1、黑板、音樂、背景圖一幅,小鴨子一只、小鴨移動卡一張。
    一、直接導入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它呀就是小鴨子。
    二、講故事。
    今天呀小鴨子要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它呀搖搖擺擺的出了門,到了池塘里呀它們高高興興的游泳做游戲。突然來了一陣大風,下起了大雨??墒切▲喿右稽c都不害怕。它趕緊找一個地方,一動不動的藏了起來。等到風停了,雨停了。小鴨子們又都出來高高興興的走一走,游一游。好了我的故事講完了,這個好聽的故事還藏在一首好聽的曲子里。
    三、欣賞音樂。
    1、完整欣賞音樂一遍,初步感知樂曲的`整體結構。
    走路的聲音是什么樣子的?
    游泳的聲音是什么樣子的?
    刮風下雨的聲音又是什么樣子的?
    2、出示圖譜,老師邊指圖邊完整的聽音樂。
    小鴨子是先走路還是先游泳的。走路時音樂是連著的還是斷的?走路是一下一下的,游泳是連續(xù)的。我們來一起走一走,游一游。
    3、分段欣賞,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小鴨動作。
    (1)、放第一段音樂。
    下面這段音樂,小鴨子在干什么?走路游泳。
    坐椅子聽音樂跟老師一起做走路游泳的動作。
    站起來聽音樂跟老師一起做走路游泳的動作?;刈?BR>    (2)、放第二段音樂。
    那么,游完了,誰又來了?大風大雨來了,小鴨子藏起來。小鴨子能藏到哪里?請幼兒說一說,然后聽音樂我們也來玩一玩吧!按剛才小朋友說的自己藏起來。音樂停了說明風停了,雨也停了。
    (3)、放第三段音樂。
    聽一聽,天晴了,小鴨又能高高興興在草地上、池塘里玩耍了。我們也來學一學,做一做吧!
    四、游戲
    1、這些小鴨真可愛、真有趣,你們喜歡他嗎?
    2、小鴨也很喜歡你們,他請你們和他一起來聽音樂玩游戲,你們樂意嗎?
    (1)幼兒聽音樂玩。
    (2)教師與幼兒一起玩。
    五、活動結束
    樂曲結束帶幼兒走出教室去外面感受一下活動結束。
    雨中舞的教案篇四
    (一)介紹文件和文件夾。
    電腦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據(jù)信息的不同,文件圖標也不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常見文件及對應的圖標。(圖示)。
    練習:說出下列文件分別是什么類型文件。
    文件名有點像外國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們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擴展名。不同類型的文件,他們的擴展名也不一樣。(結合圖介紹)文件的名可以由漢字、字母、數(shù)字等構成。(結合圖介紹)。
    雨中舞的教案篇五
    1、初步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詩中春雨美麗的色彩。
    2、學習散文詩中小鳥之間的對話。
    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感受散文詩的優(yōu)美,進而豐富詞匯、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學習散文詩中小鳥之間的對話。
    1、對春天的景物有所了解。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來了,周圍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2、小結:小燕子飛來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草發(fā)芽了,小花開了。
    請小朋友欣賞一首好聽的散文詩,聽一聽散文詩里的春雨是什么顏色的。
    二、欣賞散文詩。
    1、教師朗誦散文詩(不念最后一段)。
    提問:散文詩的名字是什么?(學習詞語:色彩)散文詩里的.春雨像什么?
    2、結合課件,理解內容。
    (1)春雨像什么?輕輕地落到地上發(fā)出了什么聲音?
    誰來學一學春雨是怎樣落下的?(幼兒個別、集體表達表現(xiàn))。
    (2)理解并學習散文詩中小鳥的對話。
    a、下雨了,小鳥們怎么辦?(播放課件)哪些小鳥在屋檐下躲雨?它們在爭論什么問題?
    b、我們一起來聽聽它們是怎么說的?(播放課件)。
    小白鴿是怎么說的?
    小燕子為什么覺得春雨是綠色的?
    小麻雀為什么覺得春雨是紅色的?
    小黃鶯為什么覺得春雨是黃色的?
    (3)春雨聽了大家的爭論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úシ耪n件)。
    a、春雨聽了大家的爭論,下得更歡了,誰來學一學這次春雨落下的聲音?(幼兒個別、集體表現(xiàn))。
    b、春雨是什么顏色的?誰來用散文詩中的話說一說?(學習詞語:萬紫千紅)。
    3、結合課件完整欣賞散文詩,充分感受春雨的美好。
    三、延伸活動。
    小鳥們覺得春雨有許多種顏色,那你們覺得春雨是什么顏色的?還會落到哪里?請大家也來畫一幅春雨圖吧!
    雨中舞的教案篇六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秋天的雨中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著重引導幼兒感覺散文重蘊含的對待生活積極向上的美好情感。
    2、啟發(fā)幼兒理解散文所描繪的畫面以及修辭手法的.運用,學習“她把×顏色給了××,××××象××”的這樣的句式。
    3、讓幼兒學習按照散文的結構形式,運用個人的經(jīng)驗想象畫面,仿編新的散文。
    4、引導幼兒在散文中學習,感悟生活。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1、配樂散文
    2、以有秋游的經(jīng)驗
    1、讓幼兒傾聽配樂散文。
    2、幫助幼兒理解散文的畫面及修辭手法。
    3、引導幼兒從散文中的顏色、氣味等不同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秋天的豐收、秋天的快樂。
    4、用提問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中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1)提問:秋天的雨,真的是一把鑰匙嗎?為什么散文中說它是一把鑰匙?
    (2)幫助幼兒理解散文“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呢?”、“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等句中修辭手法的運用。
    5、學習朗誦散文,引導幼兒把散文中表達的情感通過語言再說出來,教師注意要進行一定的渲染。
    6、引導幼兒回憶講述自己看到的秋天的色彩用散文中“她把×顏色給了××,××××象××”的這樣的句式。這樣的句式,簡括自己所述的內容。
    7、引導幼兒想想:人、動物、植物是如何過冬的?
    8、教師指導幼兒仿編散文
    使幼兒在一個情景交融地虛擬的感覺世界,同時感受到了散文詩中語言、文字所表現(xiàn)的韻味,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雨中舞的教案篇七
    (1)基本了解人體的正常結構及各部件的術語名稱,學會了坐、立、行及讀書、寫字正確姿勢。
    (2)能自覺、自主地搞好個人衛(wèi)生及保護眼睛和牙齒,懂得克服和戰(zhàn)勝不良衛(wèi)生習慣和飲食習慣,非一朝一夕之力能行,功在持之以恒。
    (3)居家、旅行、郊游、體育運動、游泳等的注意事項和安全要求。
    (4)初步了解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知道花草樹木,對改善環(huán)境的作用,自覺保護環(huán)境、愛護花草樹木,不隨地吐痰、丟瓜皮果殼、雜物、垃圾。
    (5)增強了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以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教學重難點:手的衛(wèi)生與健康的關系。怎樣保持手的衛(wèi)生。
    教具準備:掛圖。
    雨中舞的教案篇八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引導質疑。
    1、理解什么是“謎”、什么是“謎底”。
    2、質疑。如:山谷中有什么謎?謎底是什么?是誰揭開了這個謎底?……。
    二、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2、聯(lián)系課文想想新詞的意思,在不懂之處做上記號。
    3、讀完后思考一下剛才提出的問題。
    三、檢查學生初讀情況。
    指名分段讀課文,隨文簡介“加拿大”、“魁北克”等詞,視學生情況指導朗讀。
    四、組織交流初讀收獲,引導進一步質疑。
    1、說說自己讀懂的“謎”和“謎底”,找讀文中有關句段。
    2、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視情況相機處理。
    五、指導生字書寫。
    六、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練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學生介紹山谷中的謎和揭開謎底的人。
    二、速讀全文,以旅行者的口吻練說旅行收獲,直奔學習重點。
    1、示:這次旅行,我不僅,而且。
    2、劃出文中寫啟示的句子,再練說。(可引用另一位旅行者的話或文末的句子)。
    三、自讀第3自然段,自主感悟。
    四、組織交流,感受雪松智者、強者形象,理解啟示的含義。
    1、學生自由交流讀后感受、理解,教師隨機引導。
    2、讀書要邊讀邊想象,腦子里要浮現(xiàn)文字描繪的景象,這就把書讀懂了,讀活了。學生再讀,邊讀邊想象。
    (1)學生自由交流想象到的景象,教師引導緊扣關鍵詞句感悟、品味。
    (2)示句:就這樣,反復地積,反復地彎,反復地落,反復地彈……不論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終完好無損。
    指導聯(lián)系上文理解“積”、“彎”、“落”、“彈”的景象和“完好無損”的意思。
    邊朗讀邊想象雪松彎曲、反彈的情景,在評議時引導理解“反復”、省略號和“始終”表達的含義,練讀句子。
    (3)現(xiàn)在我們是不是有了就是旅行者的感覺了,看到了這樣的景象,此時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什么話嗎?。
    (4)練習朗讀: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心中的敬佩、贊美送給雪松嗎?
    3、再讀啟示,談談自己的理解。如有困難,可引導學生先聯(lián)系雪松談談,再結合生活實際推而廣之。
    五、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收獲嗎?還有什么疑問?
    六、布置作業(yè)。
    1、摘抄描寫雪松與大雪抗爭和旅行者得到的啟示的句子。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出對“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fā)展”這句話的理解。
    2、有興趣的同學可寫一篇讀后感。
    雨中舞的教案篇九
    目標:
    1、創(chuàng)造下小雨的情景,感受想象、創(chuàng)造帶來的樂趣。
    2、根據(jù)觀察想象,學說相關短語。
    準備:
    大樹一棵,花草若干,小動物若干,太陽、烏云、小雨圖片各一個,沙瓶人手一份。
    過程:
    師:“寶寶們,春天來了,草地上真美??!我們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吧。看看草地上有什么?。俊?BR>    幼:“有小草、小花、大樹、各種各樣小動物”
    師:“看,太陽公公出來了,天氣真好啊!我們一起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吧。”
    師:“寶寶輕輕做下,看!太陽公公不見了,天陰了!喲,滴答滴答,怎么了???”
    幼:“下雨了”
    幼:“手背”
    師:“哦,小雨還可以親親手背呢!我們一起來讓小雨親親手背。那還有誰告訴我小雨還可以親親哪里?我要請舉手舉的神氣的小朋友告訴我!”
    幼:“手背、臉上、肩上?!?BR>    師:“小雨親了寶寶身上的這么多的地方,好舒服??!”
    師:“現(xiàn)在小雨呀還要親親我們的草地呢!寶寶看看,小雨能親親草地上的什么呀?”
    幼:“大樹、小花、小草?!?BR>    師:“寶寶說了這么多小雨能親到的地方,小雨可高興了,現(xiàn)在呀讓我們和小雨一起來跳個舞吧?!?BR>    師:“寶寶和小雨一起跳舞開不開心啊!寶寶想不想小雨來親親你?好,現(xiàn)在小雨要來親親你們了,親到以后寶寶就說謝謝小雨?!?BR>    師:“小雨親親你?!?BR>    幼:“謝謝小雨?!?BR>    師:“小雨真高興,它現(xiàn)在要來親親所有的`寶寶了,小雨親親你們,寶寶說什么啊?!?BR>    幼:“謝謝小雨。”
    師:“寶寶閉上眼睛聽!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下小雨了,下小雨了!”
    師:“寶寶,小雨的聲音好不好聽呀,寶寶想不想來聽聽小雨的聲音???”
    師:“現(xiàn)在每個寶寶到老師這里來拿一個罐子,我們一起來聽聽小雨的聲音,好不好?”
    幼:“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BR>    師:“現(xiàn)在我們草地上的小花、小草也想聽聽小雨的聲音呢。走,我們一起去讓它們也聽聽吧。
    雨中舞的教案篇十
    1、明確小組自學要求:(2)。
    (1)師:這樹,這人,這文,無不充滿著智慧,個小組可以根據(jù)自身學習的情況有選擇的去探究,可以選擇他們中的`一個、兩個、甚至把他們綜合自來共同探究都可以,讓我們去品讀、去批注、去思考,一會我們來比比誰的背囊中采集到的智慧最多。
    (2)各小組討論確定研究內容,以及需要的大概時間。
    (3)班內簡單交流時間。
    2、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學習:(10)。
    讀文、批注、找收獲、談體會;
    教師巡視指導。
    3、班內交流自學所得(20)。
    (1)交流從雪松身上品味到的、獲得的收獲: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適時啟發(fā)引導學生讀好描寫雪松的語句。
    (2)討論、交流、理解旅行者的話中蘊涵的智慧。
    a: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指導學生讀好第二個旅行者的話。
    b: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把思考引向深入:(什么時候應該去正面抗爭?什么時候需要適當?shù)淖尣??)?BR>    c:把思維引向更廣的空間:古今中外,有那些人就具備了雪松的這種智慧?
    (3)你能從課文中選擇一句最簡潔而又最能概括這一道理的話嗎?
    從而指導學生讀好最后一節(jié),背誦這最后一節(jié)。
    (4)交流這篇文章寫法上的智慧:學生匯報體會到的精彩寫法,教師適時點播。
    4、給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己智慧的舞臺:
    (1)師:我想各位同學的背囊(包)里,一定裝滿了智慧,收獲不小。
    (2)班內簡單交流。
    雨中舞的教案篇十一
    2、通過昨天的學習,你能迅速從課文中找到它的謎底嗎?(補充板書:底)指名用書上的話回答。
    原來是因為雪松有一種特殊的本領(板書:雪松)。揭開這謎底的人是誰呢?(板書:旅行者)。
    3、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也帶上行囊跟著這兩位充滿智慧的旅行者,通過這篇記載著智慧的文字(板書:課文)走進加拿大魁北克這條神奇的山谷,靠近那充滿智慧的雪松,一起去探索生存的智慧吧!那我們背起行囊出發(fā)吧!(齊讀課題)。
    雨中舞的教案篇十二
    活動名稱:雨中舞活動目標:樂于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雨點歡快地落下、跳躍的情形。區(qū)別類似雨聲的材料發(fā)出的不同聲音,能作出反應。準備:塑料紙、聽雨盒、手指游戲、一段節(jié)奏感較強的音樂、一段抒情的音樂活動過程:一、熱身運動:小雨滴老師:我們一起來做個小雨滴的游戲。(手指游戲)二、看動畫:1、老師帶來了兩段動畫,幼兒觀看你看到了什么?你怎么看出是大雨還是小雨呢?2、動畫里的.雨在下,可他們沒有好聽的聲音,你們想個辦法給他們配上好聽的聲音,出示聽雨盒和塑料紙。1)分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個道具,當我們看到下小雨的動畫,就讓你手里的東西發(fā)出下小雨的聲音,看到下大雨的動畫就發(fā)出下大雨的聲音。2)你是怎么發(fā)出下大雨的聲音的?怎么來表示下小雨呢?3)請個別幼兒演示大雨和小雨不同的不同聲音,讓其他幼兒猜。3、教師不斷更換flash畫面,幼兒配合發(fā)出不同大小的聲音。三、情景表演:下雨啦1、我們小朋友也來做雨點寶寶,想想,下大雨的時候雨點寶寶是怎么跳的,到地面上怎么樣的?播放強烈的音樂。你這個雨點寶寶是怎么跳的?為什么要這樣跳?請小朋友模仿他的動作。2、雨慢慢得下得小了,現(xiàn)在雨點寶寶怎么跳舞了?幼兒跳,教師播放柔和的音樂。你是怎么跳的?為什么要這樣跳?請個別幼兒示范,其他幼兒模仿。教師切換不同的音樂,幼兒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3、雨點寶寶跳舞跳得累了,要回去休息了,和大家說再見。
    雨中舞的教案篇十三
    1、通過人們幫助姑娘撿蘋果的事,教育學生學習助人為樂的精神。
    2、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及敘述重點,學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生字新詞,認識比喻句。
    4、朗讀課文。
    引導學生體會孩子們的可愛和過路人的美好心靈。
    多媒體、鵬博士
    二課時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9課《雨中》。
    板書課題,齊讀。
    1、提出預習要求。
    (2)出示詞語,讓學生通過和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常識理解詞語。
    (3)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和不懂的問題。
    2、學生預習,教師巡視。
    1、出示生字,檢查讀音。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3、讓學生說一說這一課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講的.是什么?
    4、學生提問題,教師鼓勵學生互相答疑。
    2、指名讀課文,回答以上題。
    1、指名讀思考練習第二題。
    2、默讀課文,考慮分段,并在書上做記號。
    3、討論分段。[一(13);二(45);三(6)]
    1、朗讀課文。
    2、練習用生字口頭組詞。
    1、指名讀生字,用生字組詞。
    2、指名朗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提問:
    (1)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傍晚)
    (2)作者是怎樣描寫雨中景色的?具體描寫了哪些事物?
    (4)齊讀第三自然段,讓學生想象蘋果筐翻了之后的情景,體會姑娘十分焦急的心情。
    2、指名讀第二段,說說寫的是什么。
    (2)默讀第五自然段,說說都有哪些人跟孩子們一起撿蘋果?頓時是什么意思?
    3、指名讀最后一段。
    重點理解第二句話的意思。(人們做了好事,不圖表揚。)
    4、默讀全文,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這件事的?(事情發(fā)展的順序)
    1、放課文錄音。
    2、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名朗讀全文。
    1、啟發(fā)學生自己分析字形。
    2、指導書寫生字。
    3、鞏固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