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步驟、教學資源和評估方式等內容。教案的編寫需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并注意教學過程中的時間控制。這些范文中的教學設計不僅注重知識傳授,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一
練習寶寶手的精細動作,發(fā)展手眼協調能力。
綠色皺紋紙、小簍子每人一份。
1、老師示范摘菜,向家長介紹游戲的目的和要求:鼓勵、指導寶寶自己動手把紙撕成長條,在家讓寶寶自由自主地撕紙,訓練寶寶撕的動作,發(fā)展手眼協調能力和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2、寶寶領取活動材料,在家長的鼓勵下自己摘菜(撕紙)。
3、寶寶把摘好的菜送給王姐姐清洗。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二
在成人的幫助下學走走平衡木,發(fā)展平衡能力,培養(yǎng)勇敢精神。
平衡木寬20cm左右,長1米左右的平衡木兩個,已撕好的紙條和小兔瓶。
1、介紹游戲的目的和要求:鼓勵、引導、表揚寶寶,讓寶寶自己嘗試過橋,發(fā)展其平衡能力。
2、練本領過小橋:寶寶自由地自己走平衡木,家長在一旁給予鼓勵。
3、給小兔送青菜:在家長的幫助下有序地排隊,自己走過平衡木把青菜送給小兔。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什么是綠色禮品,綠色禮品有什么好處;能積極動員周圍的人送禮時選用綠色禮品,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動手能力、社會能力等。
3、教育幼兒要關愛他人,同時在活動中增強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
活動準備:
1、事先搭建t型舞臺。
2、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活動一:現場調查活動——過節(jié)你送什么禮?
指導語:新年到了,我們都會選擇一些禮物送給別人,也把自己的祝福送給他們,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你的爸爸媽媽會選什么禮物送人呢?選這個禮物的原因是什么呢?請你們來當小小調查員,做一次現場采訪吧?。ㄓ變喝我獠稍L到場的家長)。
2、幼兒講述調查結果。
指導語:現在就請大家來說說看,你采訪了誰?他喜歡選什么作為禮物?為什么?
3、分類、統計調查結果。
教師根據幼兒講述的調查情況,按賀卡、服裝、煙酒、玩具、食品、保健品、文化用品、裝飾品等進行分類統計,并簡單繪制坐標圖表,讓幼兒、家長能清楚的比較選擇各類禮品人數的多少。
活動二:親子討論活動——綠色禮品,綠色的祝福。
1、討論活動:什么是綠色禮品。
(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討論、小結:把廢舊物品再利用、再制作成好看的、好玩的、好用的東西;能使人體環(huán)境健康的綠色食品;不污染、破壞自然環(huán)境的綠色產品等,把這些東西作為禮品贈送給別人就可以叫做綠色禮品。)。
2、幼兒、家長互問互答:你會選擇綠色禮品嗎。
家長小結:送綠色禮品,能減少垃圾,減少浪費,節(jié)約資源;送綠色的祝福,能帶給人們健康的身體,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
活動三:制作、展示活動——綠色時尚發(fā)布會。
幼兒和家長一起用廢舊材料制作服裝、賀卡、玩具、裝飾品等。
指導語:我們大家一起收集了許多廢舊材料,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動動腦筋,動動手,把它們變廢為寶,做成各種各樣的綠色禮品。
1、展示活動:綠色時尚發(fā)布會。
幼兒做小模特,在t型舞臺上向大家展示自己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制作的服裝、玩具、賀卡等各種小制作。
2、評選“綠色祝福獎”
活動四:互贈新年禮物——請接受我的綠色祝福。
以家庭為單位,互相贈送綠色禮品,說說祝福的話,傳送真摯的綠色祝福。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四
活動時間:
20__年4月24日第一次親子種植活動。
活動地點:
活動目標:
和植物的親密接觸。
1、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種植的樂趣,初步了解感知種植的步驟,萌發(fā)幼兒保護小苗及保護其他植物的情感。
2、幼兒能夠與爸爸媽媽一起種植自己的盆栽,發(fā)展幼兒觀察力、語言表達及動手操作能力。
3、知道水果、蔬菜和花草樹木等都有種子,增強環(huán)保意識,生態(tài)意識。
活動口號:
行動起來,為地球增添一點綠色。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土、鏟子、抹布、水桶、水、紙筆、膠帶、繩或線、樹枝、照相機或攝像機、制作拼圖、幻燈片資料或圖片,種子,實物:蔬菜、水果、五谷等。
幼兒家庭準備:小花盆、種子(各種豆子等五谷類,青菜種子、土豆、白菜根……)。
活動形式:
親子共同參與種植活動。
活動流程:
一、認識部分蔬菜與種子,引發(fā)幼兒對種子的興趣。
1、教師出示蔬菜、水果、五谷等種子,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它嗎?你們知道它們長大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嗎?(引出蔬菜、水果……)。
2、尋找、認識水果的種子。
提問:
(1)這是什么水果?
(2)找一找它的種子在哪里?說說它是什么樣子的?
3、尋找、認識部分蔬菜或農作物的種子。
提問:
(1)你們認識這些蔬菜嗎?
(2)看看這些蔬菜種子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家長告訴幼兒它們的種子在哪里?)。
二、了解植物的成長,親子種植植物。
1、教師示范:清晰種植步驟。
講解種植步驟:
首先,在花盆里裝滿土,在中間挖一個小坑,選擇一顆種子,將種子放到小坑里,再用土將種子埋上,稍稍壓一壓,最后給種子澆點水,放到陽光下,記得每天要把自己的小植物照顧好。
2、動手操作:親子種植小植物。
講解種植要求:
爸爸媽媽要記得種的過程引導、啟發(fā)寶寶說出:
親子種植:
(1)教師先將種子和果實(或圖片)相對應放在桌子上展示,供家長和幼兒前來選擇。
(2)每桌準備充足的土、水、抹布、鏟子等工具。
(3)家長和幼兒一起共同種植自己喜歡的小植物。
3、制作標簽,鞏固對種植小植物的認識。
(1)家長與寶寶一起制作個性的標簽貼在自己種植的花盆上或插在花盆里。
(2)寫上:植物名稱、主人姓名。
(3)取一粒種子用膠帶粘貼到標簽或花盆上,有助于幼兒日后對小苗與種子的對比。
(4)啟發(fā)寶寶對植物說一句話。
4、介紹與分享,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
請家長與寶寶一起講一講自己種植的植物及對植物說的話。
三、拼圖游戲:苗苗找朋友(選擇活動)。
教師每桌發(fā)多余幼兒人數的拼圖,家長與寶寶一起進行拼圖游戲,培養(yǎng)幼兒觀察及動手操作能力,建立幼兒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玩法:a4大小植物圖片,教師提前將圖片按折線或曲線裁成若干塊塊的拼圖(托小班:2——6塊,中大班:20塊以上)。
活動延伸:
1、在家中和幼兒園建立植物種植角。
(1)提出植物角建立要求,幼兒每天照顧關注自己的植物,建立責任感;。
(2)幼兒每天堅持對自己的植物說上一句話。
2、觀察記錄:教師和幼兒一起每天觀察,比較種子的生長情況。
(1)發(fā)生變化的:發(fā)芽了。
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并用筆記錄下來:
幼1:我種的青菜籽發(fā)芽了,長出了兩片小葉子。
幼2:我的綠豆也發(fā)芽了,比他的青菜長得高,葉子也比較大。
幼3:我的黃豆怎么還沒發(fā)芽呢?
(2)未發(fā)生變化的:未發(fā)芽。
與幼兒一起挖開土觀察,了解、分析種子不發(fā)芽的原因。
(a)有的種子,如黃豆已爛了,是因澆水太多;有的種子埋得太深,難以發(fā)芽。
(b)幫這部分幼兒重新補種,以保留其對種子的關注興趣。評析:幼兒自己種植、自己管理,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探索,在和同伴種植情況的比較中,又培養(yǎng)了幼兒觀察力、比較能力及初步的競爭意識。
3、讓幼兒以觀察畫的方式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再把小苗移栽到園內種植園地中,使該系列活動持續(xù)深入地開展下去。
4、與家人一起開展同樣的活動。
活動后小結:
親子活動是幼兒園和家庭之間建立一種互動,信任、交流的方式,它不僅僅是家長與孩子的親情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親子活動,引起家長關注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五
孩子們都有每天穿鞋脫鞋的生活經歷,也有好穿大人鞋玩的事情,這是本課的生活實踐基礎。在一次與家長的談話中,我得知有很多家長反映自己孩子在家中不會自己穿鞋子,這讓我感到很驚訝,因為它們所反映到的這幾名幼兒,平日里在幼兒園都會自己穿鞋,無非是穿的比較慢,到不至于不會自己穿鞋子。我將這一情況告知給各位家長后,可后來還是會有這樣的反映。在幼兒園里我經常會表揚這幾位幼兒,并對他們進行指導。為了能夠讓幼兒更好地像爸爸媽媽展示穿鞋。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通過活動學會穿鞋和脫鞋。
?大人的鞋(平底鞋、高跟鞋即可)
?一塊寬敞的活動場地,場地上畫好10米長的白線若干條,(據分組情況畫)每組兩位指導老師。
?導入:
師:請寶寶跟我跺跺腳,誰是我們小腳的好朋友呀,――引出鞋子。我們的小鞋子會幫我們保護自己的小小腳,這樣在走路、跑步、跳躍的時候,我們的小腳就不會碰傷,碰破,甚至流血。所以我們的鞋子是我們小腳最好的朋友。
(1)讓幼兒觀察借來的小朋友的鞋子。
(3)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
你們在家的時候,有沒有穿過爸爸媽媽的鞋子呢?是什么樣的感覺,誰來說一說(寶寶發(fā)言略)
(4)我們今天就來做一個游戲《大大鞋和小小鞋》,讓小朋友都來試穿一下爸爸媽媽鞋子的感覺。
?具體活動過程:
(1)讓本班老師一位扮爸爸,一位扮媽媽,其余各線由各家庭組成,方法按以下進行,每組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先請上來的寶寶脫下自己的鞋子)
方法:媽媽站在中間,爸爸站在終點,先把媽媽的鞋放在起點,將爸爸的鞋放在媽媽身邊,寶寶的鞋放在爸爸身邊,讓寶寶脫鞋后,站在線起點上,聽到口令后,穿上媽媽的鞋子走到媽媽身邊,把鞋送給媽媽(提醒孩子慢慢走,小心不要摔跤)
――鼓勵寶寶說。請媽媽穿鞋,
(2)請媽媽協助寶寶穿上爸爸的鞋,走到爸爸身邊,把鞋送給爸爸,并說請爸爸穿鞋,
(3)最后請寶寶穿上自己鞋,然后跑回起點。
?提高認識,
讓幼兒體會穿大鞋和小鞋的感受。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認識以下幾點:
(1)穿大鞋,不好走,不合腳,容易摔跤,不安全。
(2)穿自己的鞋,適合自己腳大小的鞋舒服,方便行動自如,穿自己的鞋子好。
?活動引伸:
學習自己穿鞋
(1)回憶媽媽是怎樣給自己穿鞋的。
(2)自己是怎樣穿鞋的?
(3)總結穿鞋的方法。
a:看看是左邊的還是右邊的在地上擺放好
b:一只一只的穿。先把腳伸進去,然后穿到最前頭,
c:把后跟提上
(4)怎么脫鞋
a:先從后根脫
b:把鞋子放在一定的地方
寶寶們都非常喜歡穿爸爸媽媽的大鞋子,本次活動我抓住了寶寶凡事都想自己嘗試的特點,讓寶寶親身體驗了一下穿上大鞋的感覺,再對比穿自己的鞋子和穿大人鞋子的的感覺,讓幼兒感覺哪個會更舒服,更方便行走,寓教育于游戲中,能夠較好地完成本次活動的目標,使整個活動變得生活化、游戲化了。不僅如此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動,我還邀請到了幼兒的家長來參加,在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寶寶自己穿、脫鞋,同時也像爸爸媽媽展示了寶寶在幼兒園學會的生活技巧。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六
親子游戲是家長和孩子之間進行的一種寓教于樂的活動。它不受時間,場地,材料的限制。和媽媽一起游戲,更能讓孩子感受到母性的溫柔和親切,讓整個活動,在不缺乏活躍、熱烈的基礎上,增加了溫馨和柔美。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對跑、鉆、爬、滾的動作非常感興趣。利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得的材料——大毛巾展開親子游戲,更符合了親子游戲的.特點。
1、練習跑、鉆、爬、滾的動作。
2、喜歡參加游戲,體驗和媽媽一起游戲的快樂。
大毛巾 、皮球(人手一份)
一、熱身操:
幼兒和家長一起跟著音樂做律動。(da da da )
二、沙灘樂:
1.捕魚:
(1)小魚游:兩位媽媽合作,拿起大毛巾當魚網,幼兒變成小魚,跟著音樂學小魚游。
家長指導語:媽媽的魚網不要太高,也不要太底,幼兒能從魚網下跑過就可以了。
(2)小魚鉆:媽媽們將魚網拼起來,高度降低,幼兒學小魚鉆過去。
家長指導語:請媽媽們把魚網和并起來,,小魚要鉆過來了,隧道不要太高,讓我們的小魚鉆過去就性了。
(3)小魚爬:媽媽蹲下來,魚網高度再降低,幼兒爬過隧道。
家長指導語:我們的魚網越來越低,媽媽蹲下來,讓孩子爬過去。
2.小魚休息:
(1)小魚睡覺: 每位幼兒找一塊毛巾躺到上面睡覺,媽媽唱《搖籃曲》哄魚寶寶睡覺。
(2)換個方法睡覺:
幼兒毛巾上滾,把自己裹在里面。(媽媽推著孩子滾、媽媽拉住毛巾的一端孩子滾、孩子自己滾)等魚寶寶裹在毯子里的時候,媽媽繼續(xù)唱《搖籃曲》哄魚寶寶睡覺。
3.小魚玩球:
小魚休息好了,要出去玩了,每個人拿一個球和媽媽一起用毛巾玩球,邊完邊念兒歌。
三、律動:《跟著媽媽走走》結束活動
附: 小魚游
小魚小魚真淘氣,
游來游去不停息,
挺起身子跳一跳,
落在水里漂一漂。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七
親子活動是我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部分,和諧、溫馨的`氛圍是孩子健康活潑成長的必要條件。為此,我們幼兒班組將再次創(chuàng)設合適的環(huán)境、空間、時間和活動內容,讓孩子、家長、教師在活動中互動起來,有利增進情感,加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統一教育理念。
1.讓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分享參與游戲的樂趣,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2.給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孩子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3.通過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促進家園同步教育。
時間:
地點。
幼兒班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1、按年齡組策劃游戲。
2、擴音器、哨子及游戲材料。
3、小禮物人手一份。
4、照相機。
5、少量食物。
(1)親子賽跑(2)氣球接力賽(3)彩帶舞(4)小烏龜爬爬爬(5)豬八戒背媳婦。
2、中班親子游戲:
(1)傳球接力賽(2)趕小豬(3)老牛吃嫩草(4)袋鼠跳(5)。
1、跳長繩。
2、拔河。
3、運球。
4、分享食物。
5、自由活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八
1.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初步理解音樂三段體的結構。
2.能根據音樂節(jié)奏及樂句變化創(chuàng)編健身動作。
3.了解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對身體健康的作用。
音樂《瑞典狂想曲》片段,喜羊羊、胖慢羊羊、瘦慢羊羊圖片各一張。
一、導入,引起興趣。
1.出示喜羊羊圖(目的:情境的引入)。師提問:我請來了一位客人是誰啊?
2.師戴上胸飾,我現在是誰啊?我的羊朋友在哪?
3.師幼一起隨音樂做游戲。(音樂《別看我只是一只羊》)(這個環(huán)節(jié)調動幼兒表現的積極性,同時傾聽音樂表現羊的動作,使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進入下個環(huán)節(jié))。
二、感受及表現。
1.探索a段動作。
(1)師:我還有一個好朋友沒有到,你們猜猜它是誰?(傾聽慢羊羊走路的音樂)。
(2)幼兒聽音樂,感受節(jié)奏xx︱xx︱,探索表現慢羊羊搖搖擺擺、笨手笨腳的樣子。(師可以用點頭等讓幼兒先感受節(jié)奏)。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羊呢?它是怎么走路的?
師:慢羊羊肚子大大的,身體肥肥的,走起路來怎么樣啊?誰來做一做?
請幾個幼兒來學一學。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慢羊羊走路。(播放音樂)(這個環(huán)節(jié)模仿慢羊羊笨重的動作,為后面慢羊羊減肥做鋪墊。)。
2.探索b段動作。
(1)慢羊羊覺得朋友們都嘲笑它胖,它心里又難過又著急了,怎么辦呢?(通過運動來減肥)幼兒傾聽b段音樂。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由探索紅太狼可能做的減肥動作。
師:你能幫慢羊羊想想有那些減肥的.動作嗎?(請幼兒個別表現)。
師用哼唱的方式請2-3人做動作。(跑步、跳躍、蹲起)。
(3)配上音樂,一起來做一做健身動作。
師:我們聽著好聽的音樂和慢羊羊一起來運動。
(4)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節(jié)奏各自表現。
師:你喜歡用什么樣的運動來減肥呢?我們一起來試試。
(5)幼兒來當小老師,跟著音樂節(jié)奏一起來運動。
師:老師發(fā)現xx小朋友運動真棒,大家跟他一起做運動。(做運動的動作幼兒還是比較熟悉的,所以我給幼兒自主的機會,讓幼兒自由表現運動的動作,讓所有的幼兒都動起來。)。
3.探索c段動作。
(1)出示瘦慢羊羊圖片。
師:正像小朋友所希望的那樣,通過運動胖慢羊羊變瘦了。它變瘦以后走路會變得怎么樣呢?(輕快)我們來聽聽慢羊羊怎么輕快地走路?(播放音樂)。
(2)幼兒根據節(jié)奏xxxx︱xxxx︱探索表現減肥后的紅太狼輕快的動作。
師:你覺得紅太狼是怎么走的?你來試試。我們大家一起來學學。
(3)引導幼兒在樂曲結尾表現慢羊羊減肥后的激動神情和快速奔跑的動作。
師:減肥后的慢羊羊用最快的速度跑去見喜羊羊朋友們了,它現在的心情怎樣?請你用動作表現快樂的心情。(播放音樂)。
三、完整表演。
1.播放音樂,完整欣賞。師:這就是慢羊羊減肥的故事,我們完整來聽一聽。
師提示:聽一聽,哪段音樂紅太狼走來了,哪段音樂是紅太狼在運動,哪段音樂紅太狼減肥成功了。
2.完整表演《慢羊羊瘦身》。
師:我們跟著音樂再來完整表演吧。
四、結束活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九
親子活動是我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部分,和諧、溫馨的氛圍是孩子健康活潑成長的必要條件。為此,我們幼兒班組將再次創(chuàng)設合適的環(huán)境、空間、時間和活動內容,讓孩子、家長、教師在活動中互動起來,有利增進情感,加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統一教育理念。
1.讓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分享參與游戲的樂趣,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2.給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孩子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3.通過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促進家園同步教育。
時間:
地點。
幼兒班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1、按年齡組策劃游戲。
2、擴音器、哨子及游戲材料。
3、小禮物人手一份。
4、照相機。
5、少量食物。
(1)親子賽跑。
(2)氣球接力賽。
(3)彩帶舞。
(4)小烏龜爬爬爬。
(5)豬八戒背媳婦。
2、中班親子游戲:
(1)傳球接力賽。
(2)趕小豬。
(3)老牛吃嫩草。
(4)袋鼠跳。
(1)跳長繩。
(2)拔河。
(3)運球。
(4)金雞獨立。
4、分享食物。
5、自由活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十
親子活動是我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部分,和諧、溫馨的氛圍是孩子健康活潑成長的必要條件。為此,我們幼兒班組將再次創(chuàng)設合適的環(huán)境、空間、時間和活動內容,讓孩子、家長、教師在活動中互動起來,有利增進情感,加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統一教育理念。
1.讓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分享參與游戲的樂趣,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2.給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孩子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3.通過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促進家園同步教育。
時間:
地點。
幼兒班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1、按年齡組策劃游戲。
2、擴音器、哨子及游戲材料。
3、小禮物人手一份。
4、照相機。
5、少量食物。
(1)親子賽跑(2)氣球接力賽(3)彩帶舞(4)小烏龜爬爬爬(5)豬八戒背媳婦。
2、中班親子游戲:
(1)傳球接力賽(2)趕小豬(3)老牛吃嫩草(4)袋鼠跳(5)。
(1)跳長繩(2)拔河(3)運球。
4、分享食物。
5、自由活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十一
1、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種植的樂趣,初步了解感知種植的步驟,萌發(fā)幼兒保護小苗及保護其他植物的情感。
2、幼兒能夠與爸爸媽媽一起種植自己的盆栽,發(fā)展幼兒觀察力、語言表達及動手操作能力。
3、知道水果、蔬菜和花草樹木等都有種子,增強環(huán)保意識,生態(tài)意識。
行動起來,為地球增添一點綠色。
教師準備:土、鏟子、抹布、水桶、水、紙筆、膠帶、繩或線、樹枝、照相機或攝像機、制作拼圖、幻燈片資料或圖片,種子,實物:蔬菜、水果、五谷等。
幼兒家庭準備:小花盆、種子(各種豆子等五谷類,青菜種子、土豆、白菜根……)
親子共同參與種植活動。
一、認識部分蔬菜與種子,引發(fā)幼兒對種子的興趣。
1、教師出示蔬菜、水果、五谷等種子,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它嗎?你們知道它們長大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嗎?(引出蔬菜、水果……)
2、尋找、認識水果的種子。
提問:
(1)這是什么水果?
(2)找一找它的種子在哪里?說說它是什么樣子的?
3、尋找、認識部分蔬菜或農作物的種子。
提問:
(1)你們認識這些蔬菜嗎?
(2)看看這些蔬菜種子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家長告訴幼兒它們的種子在哪里?)
二、了解植物的成長,親子種植植物。
1、教師示范:清晰種植步驟。
講解種植步驟:
首先,在花盆里裝滿土,在中間挖一個小坑,選擇一顆種子,將種子放到小坑里,再用土將種子埋上,稍稍壓一壓,最后給種子澆點水,放到陽光下,記得每天要把自己的小植物照顧好。
2、動手操作:親子種植小植物。
講解種植要求:
爸爸媽媽要記得種的過程引導、啟發(fā)寶寶說出:
親子種植:
(1)教師先將種子和果實(或圖片)相對應放在桌子上展示,供家長和幼兒前來選擇。
(2)每桌準備充足的土、水、抹布、鏟子等工具。
(3)家長和幼兒一起共同種植自己喜歡的小植物。
3、制作標簽,鞏固對種植小植物的認識。
(1)家長與寶寶一起制作個性的標簽貼在自己種植的花盆上或插在花盆里。
(2)寫上:植物名稱、主人姓名。
(3)取一粒種子用膠帶粘貼到標簽或花盆上,有助于幼兒日后對小苗與種子的對比。
(4)啟發(fā)寶寶對植物說一句話。
4、介紹與分享,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
請家長與寶寶一起講一講自己種植的植物及對植物說的話。
三、拼圖游戲:苗苗找朋友(選擇活動)。
教師每桌發(fā)多余幼兒人數的拼圖,家長與寶寶一起進行拼圖游戲,培養(yǎng)幼兒觀察及動手操作能力,建立幼兒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玩法:a4大小植物圖片,教師提前將圖片按折線或曲線裁成若干塊塊的拼圖(托小班:2――6塊,中大班:20塊以上)。
活動延伸:
1、在家中和幼兒園建立植物種植角。
(1)提出植物角建立要求,幼兒每天照顧關注自己的植物,建立責任感;
(2)幼兒每天堅持對自己的植物說上一句話。
2、觀察記錄:教師和幼兒一起每天觀察,比較種子的生長情況。
(1)發(fā)生變化的:發(fā)芽了。
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并用筆記錄下來:
幼1:我種的青菜籽發(fā)芽了,長出了兩片小葉子。
幼2:我的綠豆也發(fā)芽了,比他的青菜長得高,葉子也比較大。
幼3:我的黃豆怎么還沒發(fā)芽呢?
(2)未發(fā)生變化的:未發(fā)芽。
與幼兒一起挖開土觀察,了解、分析種子不發(fā)芽的原因。
(a)有的種子,如黃豆已爛了,是因澆水太多;有的'種子埋得太深,難以發(fā)芽。
(b)幫這部分幼兒重新補種,以保留其對種子的關注興趣。評析:幼兒自己種植、自己管理,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探索,在和同伴種植情況的比較中,又培養(yǎng)了幼兒觀察力、比較能力及初步的競爭意識。
3、讓幼兒以觀察畫的方式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再把小苗移栽到園內種植園地中,使該系列活動持續(xù)深入地開展下去。
4、與家人一起開展同樣的活動。
活動后小結:
親子活動是幼兒園和家庭之間建立一種互動,信任、交流的方式,它不僅僅是家長與孩子的親情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親子活動,引起家長關注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十二
1、認識、區(qū)別綠色、黃色,能一一對應找到相同的顏色。
2、體驗媽媽和孩子的親情。
準備。
過程。
1、在玩“大風來了”的游戲時,可請配班教師扮其中一種顏色的樹葉媽媽,讓綠、黃樹葉寶寶分別擁抱與自己顏色相同的樹葉媽媽。樹葉媽媽交換顏色后,游戲可再次進行。
2、游戲時,總有些孩子找不到樹葉媽媽,因此,樹葉媽媽應隨機運用鼓勵的語言和神情去暗示他們,引導他們進入角色,緩解其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
3、益智區(qū)幼兒自主操作《樹葉媽媽和孩子》。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十三
1、初步熟悉歌曲《小雨和小草》的旋律和歌詞。
2、借助教師的語言提示,能邊做動作邊唱出最后一句“朋友朋友你真好”。
3、在親子游戲過程中,體會撓癢癢和擁抱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帶著寶寶們熱身《小手爬》。
2、觀看視頻,幫助幼兒熟悉歌曲。
3、邊聽歌曲邊加入小雨的動作。
4、邊聽歌曲邊加入小草的動作。
5、增加抱抱的動作。
6、學唱最后一句“朋友朋友你真好”。
7、幼兒嘗試隨音樂變換動作,并能唱出歌曲的最后一句。
8、嘗試替換最后的動作。
9、開心游戲。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十四
親子活動是我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部分,和諧、溫馨的氛圍是孩子健康活潑成長的必要條件。為此,我們幼兒班組將再次創(chuàng)設合適的環(huán)境、空間、時間和活動內容,讓孩子、家長、教師在活動中互動起來,有利增進情感,加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統一教育理念。
1.讓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分享參與游戲的樂趣,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2.給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孩子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3.通過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促進家園同步教育。
時間:
地點
幼兒班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1、按年齡組策劃游戲
2、擴音器、哨子及游戲材料
3、小禮物人手一份
4、照相機
5、少量食物
1、小班親子游戲:
(1)親子賽跑(2)氣球接力賽(3)彩帶舞(4)小烏龜爬爬爬(5)豬八戒背媳婦
2、中班親子游戲:
(1)傳球接力賽(2)趕小豬(3)老牛吃嫩草(4)袋鼠跳(5)
3、大班親子游戲:
(1)跳長繩(2)拔河(3)運球
(4)金雞獨立(5)
4、分享食物
5、自由活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一
練習寶寶手的精細動作,發(fā)展手眼協調能力。
綠色皺紋紙、小簍子每人一份。
1、老師示范摘菜,向家長介紹游戲的目的和要求:鼓勵、指導寶寶自己動手把紙撕成長條,在家讓寶寶自由自主地撕紙,訓練寶寶撕的動作,發(fā)展手眼協調能力和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2、寶寶領取活動材料,在家長的鼓勵下自己摘菜(撕紙)。
3、寶寶把摘好的菜送給王姐姐清洗。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二
在成人的幫助下學走走平衡木,發(fā)展平衡能力,培養(yǎng)勇敢精神。
平衡木寬20cm左右,長1米左右的平衡木兩個,已撕好的紙條和小兔瓶。
1、介紹游戲的目的和要求:鼓勵、引導、表揚寶寶,讓寶寶自己嘗試過橋,發(fā)展其平衡能力。
2、練本領過小橋:寶寶自由地自己走平衡木,家長在一旁給予鼓勵。
3、給小兔送青菜:在家長的幫助下有序地排隊,自己走過平衡木把青菜送給小兔。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什么是綠色禮品,綠色禮品有什么好處;能積極動員周圍的人送禮時選用綠色禮品,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動手能力、社會能力等。
3、教育幼兒要關愛他人,同時在活動中增強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
活動準備:
1、事先搭建t型舞臺。
2、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活動一:現場調查活動——過節(jié)你送什么禮?
指導語:新年到了,我們都會選擇一些禮物送給別人,也把自己的祝福送給他們,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你的爸爸媽媽會選什么禮物送人呢?選這個禮物的原因是什么呢?請你們來當小小調查員,做一次現場采訪吧?。ㄓ變喝我獠稍L到場的家長)。
2、幼兒講述調查結果。
指導語:現在就請大家來說說看,你采訪了誰?他喜歡選什么作為禮物?為什么?
3、分類、統計調查結果。
教師根據幼兒講述的調查情況,按賀卡、服裝、煙酒、玩具、食品、保健品、文化用品、裝飾品等進行分類統計,并簡單繪制坐標圖表,讓幼兒、家長能清楚的比較選擇各類禮品人數的多少。
活動二:親子討論活動——綠色禮品,綠色的祝福。
1、討論活動:什么是綠色禮品。
(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討論、小結:把廢舊物品再利用、再制作成好看的、好玩的、好用的東西;能使人體環(huán)境健康的綠色食品;不污染、破壞自然環(huán)境的綠色產品等,把這些東西作為禮品贈送給別人就可以叫做綠色禮品。)。
2、幼兒、家長互問互答:你會選擇綠色禮品嗎。
家長小結:送綠色禮品,能減少垃圾,減少浪費,節(jié)約資源;送綠色的祝福,能帶給人們健康的身體,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
活動三:制作、展示活動——綠色時尚發(fā)布會。
幼兒和家長一起用廢舊材料制作服裝、賀卡、玩具、裝飾品等。
指導語:我們大家一起收集了許多廢舊材料,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動動腦筋,動動手,把它們變廢為寶,做成各種各樣的綠色禮品。
1、展示活動:綠色時尚發(fā)布會。
幼兒做小模特,在t型舞臺上向大家展示自己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制作的服裝、玩具、賀卡等各種小制作。
2、評選“綠色祝福獎”
活動四:互贈新年禮物——請接受我的綠色祝福。
以家庭為單位,互相贈送綠色禮品,說說祝福的話,傳送真摯的綠色祝福。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四
活動時間:
20__年4月24日第一次親子種植活動。
活動地點:
活動目標:
和植物的親密接觸。
1、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種植的樂趣,初步了解感知種植的步驟,萌發(fā)幼兒保護小苗及保護其他植物的情感。
2、幼兒能夠與爸爸媽媽一起種植自己的盆栽,發(fā)展幼兒觀察力、語言表達及動手操作能力。
3、知道水果、蔬菜和花草樹木等都有種子,增強環(huán)保意識,生態(tài)意識。
活動口號:
行動起來,為地球增添一點綠色。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土、鏟子、抹布、水桶、水、紙筆、膠帶、繩或線、樹枝、照相機或攝像機、制作拼圖、幻燈片資料或圖片,種子,實物:蔬菜、水果、五谷等。
幼兒家庭準備:小花盆、種子(各種豆子等五谷類,青菜種子、土豆、白菜根……)。
活動形式:
親子共同參與種植活動。
活動流程:
一、認識部分蔬菜與種子,引發(fā)幼兒對種子的興趣。
1、教師出示蔬菜、水果、五谷等種子,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它嗎?你們知道它們長大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嗎?(引出蔬菜、水果……)。
2、尋找、認識水果的種子。
提問:
(1)這是什么水果?
(2)找一找它的種子在哪里?說說它是什么樣子的?
3、尋找、認識部分蔬菜或農作物的種子。
提問:
(1)你們認識這些蔬菜嗎?
(2)看看這些蔬菜種子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家長告訴幼兒它們的種子在哪里?)。
二、了解植物的成長,親子種植植物。
1、教師示范:清晰種植步驟。
講解種植步驟:
首先,在花盆里裝滿土,在中間挖一個小坑,選擇一顆種子,將種子放到小坑里,再用土將種子埋上,稍稍壓一壓,最后給種子澆點水,放到陽光下,記得每天要把自己的小植物照顧好。
2、動手操作:親子種植小植物。
講解種植要求:
爸爸媽媽要記得種的過程引導、啟發(fā)寶寶說出:
親子種植:
(1)教師先將種子和果實(或圖片)相對應放在桌子上展示,供家長和幼兒前來選擇。
(2)每桌準備充足的土、水、抹布、鏟子等工具。
(3)家長和幼兒一起共同種植自己喜歡的小植物。
3、制作標簽,鞏固對種植小植物的認識。
(1)家長與寶寶一起制作個性的標簽貼在自己種植的花盆上或插在花盆里。
(2)寫上:植物名稱、主人姓名。
(3)取一粒種子用膠帶粘貼到標簽或花盆上,有助于幼兒日后對小苗與種子的對比。
(4)啟發(fā)寶寶對植物說一句話。
4、介紹與分享,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
請家長與寶寶一起講一講自己種植的植物及對植物說的話。
三、拼圖游戲:苗苗找朋友(選擇活動)。
教師每桌發(fā)多余幼兒人數的拼圖,家長與寶寶一起進行拼圖游戲,培養(yǎng)幼兒觀察及動手操作能力,建立幼兒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玩法:a4大小植物圖片,教師提前將圖片按折線或曲線裁成若干塊塊的拼圖(托小班:2——6塊,中大班:20塊以上)。
活動延伸:
1、在家中和幼兒園建立植物種植角。
(1)提出植物角建立要求,幼兒每天照顧關注自己的植物,建立責任感;。
(2)幼兒每天堅持對自己的植物說上一句話。
2、觀察記錄:教師和幼兒一起每天觀察,比較種子的生長情況。
(1)發(fā)生變化的:發(fā)芽了。
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并用筆記錄下來:
幼1:我種的青菜籽發(fā)芽了,長出了兩片小葉子。
幼2:我的綠豆也發(fā)芽了,比他的青菜長得高,葉子也比較大。
幼3:我的黃豆怎么還沒發(fā)芽呢?
(2)未發(fā)生變化的:未發(fā)芽。
與幼兒一起挖開土觀察,了解、分析種子不發(fā)芽的原因。
(a)有的種子,如黃豆已爛了,是因澆水太多;有的種子埋得太深,難以發(fā)芽。
(b)幫這部分幼兒重新補種,以保留其對種子的關注興趣。評析:幼兒自己種植、自己管理,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探索,在和同伴種植情況的比較中,又培養(yǎng)了幼兒觀察力、比較能力及初步的競爭意識。
3、讓幼兒以觀察畫的方式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再把小苗移栽到園內種植園地中,使該系列活動持續(xù)深入地開展下去。
4、與家人一起開展同樣的活動。
活動后小結:
親子活動是幼兒園和家庭之間建立一種互動,信任、交流的方式,它不僅僅是家長與孩子的親情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親子活動,引起家長關注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五
孩子們都有每天穿鞋脫鞋的生活經歷,也有好穿大人鞋玩的事情,這是本課的生活實踐基礎。在一次與家長的談話中,我得知有很多家長反映自己孩子在家中不會自己穿鞋子,這讓我感到很驚訝,因為它們所反映到的這幾名幼兒,平日里在幼兒園都會自己穿鞋,無非是穿的比較慢,到不至于不會自己穿鞋子。我將這一情況告知給各位家長后,可后來還是會有這樣的反映。在幼兒園里我經常會表揚這幾位幼兒,并對他們進行指導。為了能夠讓幼兒更好地像爸爸媽媽展示穿鞋。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通過活動學會穿鞋和脫鞋。
?大人的鞋(平底鞋、高跟鞋即可)
?一塊寬敞的活動場地,場地上畫好10米長的白線若干條,(據分組情況畫)每組兩位指導老師。
?導入:
師:請寶寶跟我跺跺腳,誰是我們小腳的好朋友呀,――引出鞋子。我們的小鞋子會幫我們保護自己的小小腳,這樣在走路、跑步、跳躍的時候,我們的小腳就不會碰傷,碰破,甚至流血。所以我們的鞋子是我們小腳最好的朋友。
(1)讓幼兒觀察借來的小朋友的鞋子。
(3)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
你們在家的時候,有沒有穿過爸爸媽媽的鞋子呢?是什么樣的感覺,誰來說一說(寶寶發(fā)言略)
(4)我們今天就來做一個游戲《大大鞋和小小鞋》,讓小朋友都來試穿一下爸爸媽媽鞋子的感覺。
?具體活動過程:
(1)讓本班老師一位扮爸爸,一位扮媽媽,其余各線由各家庭組成,方法按以下進行,每組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先請上來的寶寶脫下自己的鞋子)
方法:媽媽站在中間,爸爸站在終點,先把媽媽的鞋放在起點,將爸爸的鞋放在媽媽身邊,寶寶的鞋放在爸爸身邊,讓寶寶脫鞋后,站在線起點上,聽到口令后,穿上媽媽的鞋子走到媽媽身邊,把鞋送給媽媽(提醒孩子慢慢走,小心不要摔跤)
――鼓勵寶寶說。請媽媽穿鞋,
(2)請媽媽協助寶寶穿上爸爸的鞋,走到爸爸身邊,把鞋送給爸爸,并說請爸爸穿鞋,
(3)最后請寶寶穿上自己鞋,然后跑回起點。
?提高認識,
讓幼兒體會穿大鞋和小鞋的感受。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認識以下幾點:
(1)穿大鞋,不好走,不合腳,容易摔跤,不安全。
(2)穿自己的鞋,適合自己腳大小的鞋舒服,方便行動自如,穿自己的鞋子好。
?活動引伸:
學習自己穿鞋
(1)回憶媽媽是怎樣給自己穿鞋的。
(2)自己是怎樣穿鞋的?
(3)總結穿鞋的方法。
a:看看是左邊的還是右邊的在地上擺放好
b:一只一只的穿。先把腳伸進去,然后穿到最前頭,
c:把后跟提上
(4)怎么脫鞋
a:先從后根脫
b:把鞋子放在一定的地方
寶寶們都非常喜歡穿爸爸媽媽的大鞋子,本次活動我抓住了寶寶凡事都想自己嘗試的特點,讓寶寶親身體驗了一下穿上大鞋的感覺,再對比穿自己的鞋子和穿大人鞋子的的感覺,讓幼兒感覺哪個會更舒服,更方便行走,寓教育于游戲中,能夠較好地完成本次活動的目標,使整個活動變得生活化、游戲化了。不僅如此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動,我還邀請到了幼兒的家長來參加,在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寶寶自己穿、脫鞋,同時也像爸爸媽媽展示了寶寶在幼兒園學會的生活技巧。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六
親子游戲是家長和孩子之間進行的一種寓教于樂的活動。它不受時間,場地,材料的限制。和媽媽一起游戲,更能讓孩子感受到母性的溫柔和親切,讓整個活動,在不缺乏活躍、熱烈的基礎上,增加了溫馨和柔美。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對跑、鉆、爬、滾的動作非常感興趣。利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得的材料——大毛巾展開親子游戲,更符合了親子游戲的.特點。
1、練習跑、鉆、爬、滾的動作。
2、喜歡參加游戲,體驗和媽媽一起游戲的快樂。
大毛巾 、皮球(人手一份)
一、熱身操:
幼兒和家長一起跟著音樂做律動。(da da da )
二、沙灘樂:
1.捕魚:
(1)小魚游:兩位媽媽合作,拿起大毛巾當魚網,幼兒變成小魚,跟著音樂學小魚游。
家長指導語:媽媽的魚網不要太高,也不要太底,幼兒能從魚網下跑過就可以了。
(2)小魚鉆:媽媽們將魚網拼起來,高度降低,幼兒學小魚鉆過去。
家長指導語:請媽媽們把魚網和并起來,,小魚要鉆過來了,隧道不要太高,讓我們的小魚鉆過去就性了。
(3)小魚爬:媽媽蹲下來,魚網高度再降低,幼兒爬過隧道。
家長指導語:我們的魚網越來越低,媽媽蹲下來,讓孩子爬過去。
2.小魚休息:
(1)小魚睡覺: 每位幼兒找一塊毛巾躺到上面睡覺,媽媽唱《搖籃曲》哄魚寶寶睡覺。
(2)換個方法睡覺:
幼兒毛巾上滾,把自己裹在里面。(媽媽推著孩子滾、媽媽拉住毛巾的一端孩子滾、孩子自己滾)等魚寶寶裹在毯子里的時候,媽媽繼續(xù)唱《搖籃曲》哄魚寶寶睡覺。
3.小魚玩球:
小魚休息好了,要出去玩了,每個人拿一個球和媽媽一起用毛巾玩球,邊完邊念兒歌。
三、律動:《跟著媽媽走走》結束活動
附: 小魚游
小魚小魚真淘氣,
游來游去不停息,
挺起身子跳一跳,
落在水里漂一漂。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七
親子活動是我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部分,和諧、溫馨的`氛圍是孩子健康活潑成長的必要條件。為此,我們幼兒班組將再次創(chuàng)設合適的環(huán)境、空間、時間和活動內容,讓孩子、家長、教師在活動中互動起來,有利增進情感,加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統一教育理念。
1.讓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分享參與游戲的樂趣,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2.給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孩子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3.通過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促進家園同步教育。
時間:
地點。
幼兒班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1、按年齡組策劃游戲。
2、擴音器、哨子及游戲材料。
3、小禮物人手一份。
4、照相機。
5、少量食物。
(1)親子賽跑(2)氣球接力賽(3)彩帶舞(4)小烏龜爬爬爬(5)豬八戒背媳婦。
2、中班親子游戲:
(1)傳球接力賽(2)趕小豬(3)老牛吃嫩草(4)袋鼠跳(5)。
1、跳長繩。
2、拔河。
3、運球。
4、分享食物。
5、自由活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八
1.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初步理解音樂三段體的結構。
2.能根據音樂節(jié)奏及樂句變化創(chuàng)編健身動作。
3.了解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對身體健康的作用。
音樂《瑞典狂想曲》片段,喜羊羊、胖慢羊羊、瘦慢羊羊圖片各一張。
一、導入,引起興趣。
1.出示喜羊羊圖(目的:情境的引入)。師提問:我請來了一位客人是誰啊?
2.師戴上胸飾,我現在是誰啊?我的羊朋友在哪?
3.師幼一起隨音樂做游戲。(音樂《別看我只是一只羊》)(這個環(huán)節(jié)調動幼兒表現的積極性,同時傾聽音樂表現羊的動作,使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進入下個環(huán)節(jié))。
二、感受及表現。
1.探索a段動作。
(1)師:我還有一個好朋友沒有到,你們猜猜它是誰?(傾聽慢羊羊走路的音樂)。
(2)幼兒聽音樂,感受節(jié)奏xx︱xx︱,探索表現慢羊羊搖搖擺擺、笨手笨腳的樣子。(師可以用點頭等讓幼兒先感受節(jié)奏)。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羊呢?它是怎么走路的?
師:慢羊羊肚子大大的,身體肥肥的,走起路來怎么樣啊?誰來做一做?
請幾個幼兒來學一學。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慢羊羊走路。(播放音樂)(這個環(huán)節(jié)模仿慢羊羊笨重的動作,為后面慢羊羊減肥做鋪墊。)。
2.探索b段動作。
(1)慢羊羊覺得朋友們都嘲笑它胖,它心里又難過又著急了,怎么辦呢?(通過運動來減肥)幼兒傾聽b段音樂。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由探索紅太狼可能做的減肥動作。
師:你能幫慢羊羊想想有那些減肥的.動作嗎?(請幼兒個別表現)。
師用哼唱的方式請2-3人做動作。(跑步、跳躍、蹲起)。
(3)配上音樂,一起來做一做健身動作。
師:我們聽著好聽的音樂和慢羊羊一起來運動。
(4)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節(jié)奏各自表現。
師:你喜歡用什么樣的運動來減肥呢?我們一起來試試。
(5)幼兒來當小老師,跟著音樂節(jié)奏一起來運動。
師:老師發(fā)現xx小朋友運動真棒,大家跟他一起做運動。(做運動的動作幼兒還是比較熟悉的,所以我給幼兒自主的機會,讓幼兒自由表現運動的動作,讓所有的幼兒都動起來。)。
3.探索c段動作。
(1)出示瘦慢羊羊圖片。
師:正像小朋友所希望的那樣,通過運動胖慢羊羊變瘦了。它變瘦以后走路會變得怎么樣呢?(輕快)我們來聽聽慢羊羊怎么輕快地走路?(播放音樂)。
(2)幼兒根據節(jié)奏xxxx︱xxxx︱探索表現減肥后的紅太狼輕快的動作。
師:你覺得紅太狼是怎么走的?你來試試。我們大家一起來學學。
(3)引導幼兒在樂曲結尾表現慢羊羊減肥后的激動神情和快速奔跑的動作。
師:減肥后的慢羊羊用最快的速度跑去見喜羊羊朋友們了,它現在的心情怎樣?請你用動作表現快樂的心情。(播放音樂)。
三、完整表演。
1.播放音樂,完整欣賞。師:這就是慢羊羊減肥的故事,我們完整來聽一聽。
師提示:聽一聽,哪段音樂紅太狼走來了,哪段音樂是紅太狼在運動,哪段音樂紅太狼減肥成功了。
2.完整表演《慢羊羊瘦身》。
師:我們跟著音樂再來完整表演吧。
四、結束活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九
親子活動是我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部分,和諧、溫馨的氛圍是孩子健康活潑成長的必要條件。為此,我們幼兒班組將再次創(chuàng)設合適的環(huán)境、空間、時間和活動內容,讓孩子、家長、教師在活動中互動起來,有利增進情感,加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統一教育理念。
1.讓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分享參與游戲的樂趣,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2.給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孩子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3.通過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促進家園同步教育。
時間:
地點。
幼兒班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1、按年齡組策劃游戲。
2、擴音器、哨子及游戲材料。
3、小禮物人手一份。
4、照相機。
5、少量食物。
(1)親子賽跑。
(2)氣球接力賽。
(3)彩帶舞。
(4)小烏龜爬爬爬。
(5)豬八戒背媳婦。
2、中班親子游戲:
(1)傳球接力賽。
(2)趕小豬。
(3)老牛吃嫩草。
(4)袋鼠跳。
(1)跳長繩。
(2)拔河。
(3)運球。
(4)金雞獨立。
4、分享食物。
5、自由活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十
親子活動是我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部分,和諧、溫馨的氛圍是孩子健康活潑成長的必要條件。為此,我們幼兒班組將再次創(chuàng)設合適的環(huán)境、空間、時間和活動內容,讓孩子、家長、教師在活動中互動起來,有利增進情感,加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統一教育理念。
1.讓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分享參與游戲的樂趣,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2.給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孩子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3.通過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促進家園同步教育。
時間:
地點。
幼兒班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1、按年齡組策劃游戲。
2、擴音器、哨子及游戲材料。
3、小禮物人手一份。
4、照相機。
5、少量食物。
(1)親子賽跑(2)氣球接力賽(3)彩帶舞(4)小烏龜爬爬爬(5)豬八戒背媳婦。
2、中班親子游戲:
(1)傳球接力賽(2)趕小豬(3)老牛吃嫩草(4)袋鼠跳(5)。
(1)跳長繩(2)拔河(3)運球。
4、分享食物。
5、自由活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十一
1、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種植的樂趣,初步了解感知種植的步驟,萌發(fā)幼兒保護小苗及保護其他植物的情感。
2、幼兒能夠與爸爸媽媽一起種植自己的盆栽,發(fā)展幼兒觀察力、語言表達及動手操作能力。
3、知道水果、蔬菜和花草樹木等都有種子,增強環(huán)保意識,生態(tài)意識。
行動起來,為地球增添一點綠色。
教師準備:土、鏟子、抹布、水桶、水、紙筆、膠帶、繩或線、樹枝、照相機或攝像機、制作拼圖、幻燈片資料或圖片,種子,實物:蔬菜、水果、五谷等。
幼兒家庭準備:小花盆、種子(各種豆子等五谷類,青菜種子、土豆、白菜根……)
親子共同參與種植活動。
一、認識部分蔬菜與種子,引發(fā)幼兒對種子的興趣。
1、教師出示蔬菜、水果、五谷等種子,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它嗎?你們知道它們長大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嗎?(引出蔬菜、水果……)
2、尋找、認識水果的種子。
提問:
(1)這是什么水果?
(2)找一找它的種子在哪里?說說它是什么樣子的?
3、尋找、認識部分蔬菜或農作物的種子。
提問:
(1)你們認識這些蔬菜嗎?
(2)看看這些蔬菜種子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家長告訴幼兒它們的種子在哪里?)
二、了解植物的成長,親子種植植物。
1、教師示范:清晰種植步驟。
講解種植步驟:
首先,在花盆里裝滿土,在中間挖一個小坑,選擇一顆種子,將種子放到小坑里,再用土將種子埋上,稍稍壓一壓,最后給種子澆點水,放到陽光下,記得每天要把自己的小植物照顧好。
2、動手操作:親子種植小植物。
講解種植要求:
爸爸媽媽要記得種的過程引導、啟發(fā)寶寶說出:
親子種植:
(1)教師先將種子和果實(或圖片)相對應放在桌子上展示,供家長和幼兒前來選擇。
(2)每桌準備充足的土、水、抹布、鏟子等工具。
(3)家長和幼兒一起共同種植自己喜歡的小植物。
3、制作標簽,鞏固對種植小植物的認識。
(1)家長與寶寶一起制作個性的標簽貼在自己種植的花盆上或插在花盆里。
(2)寫上:植物名稱、主人姓名。
(3)取一粒種子用膠帶粘貼到標簽或花盆上,有助于幼兒日后對小苗與種子的對比。
(4)啟發(fā)寶寶對植物說一句話。
4、介紹與分享,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
請家長與寶寶一起講一講自己種植的植物及對植物說的話。
三、拼圖游戲:苗苗找朋友(選擇活動)。
教師每桌發(fā)多余幼兒人數的拼圖,家長與寶寶一起進行拼圖游戲,培養(yǎng)幼兒觀察及動手操作能力,建立幼兒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玩法:a4大小植物圖片,教師提前將圖片按折線或曲線裁成若干塊塊的拼圖(托小班:2――6塊,中大班:20塊以上)。
活動延伸:
1、在家中和幼兒園建立植物種植角。
(1)提出植物角建立要求,幼兒每天照顧關注自己的植物,建立責任感;
(2)幼兒每天堅持對自己的植物說上一句話。
2、觀察記錄:教師和幼兒一起每天觀察,比較種子的生長情況。
(1)發(fā)生變化的:發(fā)芽了。
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并用筆記錄下來:
幼1:我種的青菜籽發(fā)芽了,長出了兩片小葉子。
幼2:我的綠豆也發(fā)芽了,比他的青菜長得高,葉子也比較大。
幼3:我的黃豆怎么還沒發(fā)芽呢?
(2)未發(fā)生變化的:未發(fā)芽。
與幼兒一起挖開土觀察,了解、分析種子不發(fā)芽的原因。
(a)有的種子,如黃豆已爛了,是因澆水太多;有的'種子埋得太深,難以發(fā)芽。
(b)幫這部分幼兒重新補種,以保留其對種子的關注興趣。評析:幼兒自己種植、自己管理,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探索,在和同伴種植情況的比較中,又培養(yǎng)了幼兒觀察力、比較能力及初步的競爭意識。
3、讓幼兒以觀察畫的方式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再把小苗移栽到園內種植園地中,使該系列活動持續(xù)深入地開展下去。
4、與家人一起開展同樣的活動。
活動后小結:
親子活動是幼兒園和家庭之間建立一種互動,信任、交流的方式,它不僅僅是家長與孩子的親情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親子活動,引起家長關注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十二
1、認識、區(qū)別綠色、黃色,能一一對應找到相同的顏色。
2、體驗媽媽和孩子的親情。
準備。
過程。
1、在玩“大風來了”的游戲時,可請配班教師扮其中一種顏色的樹葉媽媽,讓綠、黃樹葉寶寶分別擁抱與自己顏色相同的樹葉媽媽。樹葉媽媽交換顏色后,游戲可再次進行。
2、游戲時,總有些孩子找不到樹葉媽媽,因此,樹葉媽媽應隨機運用鼓勵的語言和神情去暗示他們,引導他們進入角色,緩解其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
3、益智區(qū)幼兒自主操作《樹葉媽媽和孩子》。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十三
1、初步熟悉歌曲《小雨和小草》的旋律和歌詞。
2、借助教師的語言提示,能邊做動作邊唱出最后一句“朋友朋友你真好”。
3、在親子游戲過程中,體會撓癢癢和擁抱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帶著寶寶們熱身《小手爬》。
2、觀看視頻,幫助幼兒熟悉歌曲。
3、邊聽歌曲邊加入小雨的動作。
4、邊聽歌曲邊加入小草的動作。
5、增加抱抱的動作。
6、學唱最后一句“朋友朋友你真好”。
7、幼兒嘗試隨音樂變換動作,并能唱出歌曲的最后一句。
8、嘗試替換最后的動作。
9、開心游戲。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篇十四
親子活動是我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部分,和諧、溫馨的氛圍是孩子健康活潑成長的必要條件。為此,我們幼兒班組將再次創(chuàng)設合適的環(huán)境、空間、時間和活動內容,讓孩子、家長、教師在活動中互動起來,有利增進情感,加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統一教育理念。
1.讓孩子、家長、老師共同分享參與游戲的樂趣,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2.給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孩子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3.通過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促進家園同步教育。
時間:
地點
幼兒班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1、按年齡組策劃游戲
2、擴音器、哨子及游戲材料
3、小禮物人手一份
4、照相機
5、少量食物
1、小班親子游戲:
(1)親子賽跑(2)氣球接力賽(3)彩帶舞(4)小烏龜爬爬爬(5)豬八戒背媳婦
2、中班親子游戲:
(1)傳球接力賽(2)趕小豬(3)老牛吃嫩草(4)袋鼠跳(5)
3、大班親子游戲:
(1)跳長繩(2)拔河(3)運球
(4)金雞獨立(5)
4、分享食物
5、自由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