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乘小數教案(精選21篇)

字號:

    優(yōu)秀的教案應當具備目標明確、內容詳細、方法多樣、教材貼近學生等特點。編寫教案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接下來是一些教案編寫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供大家參考。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實際問題,學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得進行計算。
    2、經歷小數乘整數算理的理解和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培養(yǎng)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
    教學難點:
    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教學方法:
    提出問題自主探索利用知識的關聯探究總結算法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同學們去過三峽嗎?在假期里,老師去三峽旅游了,見到了聞名世界的三峽大壩!還帶回來一段錄像呢!想不想看看?[放錄像](出示信息窗1)。
    2、生認真觀察情境圖,讀取信息,提出問題。
    生1:6臺發(fā)電機組每小時發(fā)電多少萬千瓦時?
    生2:10臺發(fā)電機組又能發(fā)電多少萬千瓦時?
    (每臺發(fā)電機組15小時發(fā)電多少萬千瓦時?有多少臺發(fā)電機組投入發(fā)電?26臺發(fā)電機組可發(fā)電多少萬千瓦時?)。
    3、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有用問題,粘貼在黑板上。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解決問題一:6臺發(fā)電機組每小時發(fā)電多少萬千瓦時?
    1、獨立列式估算。
    58.66=。
    交流:58.660,606=360。
    2、豎式計算,小組討論。
    師:你們能不能準確算出正確的得數?
    (學生先獨立用豎式計算;然后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3、理解算理算法,總結概括。
    (1)匯報展示,學生匯報的'同時展示學生計算過程。
    教師小結:剛才這兩種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個方法,就是先將小數轉化成整數來計算。
    (2)多媒體演示轉化過程,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3)直接用豎式計算的,你能看懂嗎?說說是怎樣算的。
    交流方法,加深記憶:先將58.6擴大的原來的10倍變成586,5866=3516,再將3516縮小到原來的1/10,就是351.6。
    (4)多媒體出示練習:2.475=2.4532=。
    學生獨立計算后,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訂正并說出計算思路。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具體方法,多媒體出示。
    三、鞏固應用,完善算法。
    1、獨立解決其他問題,簡單交流。
    2、解決問題二:這個月我家用電45千瓦時,每千瓦時0.62元。應付電費多少元?
    (1)獨立計算交流方法。
    (2)一生板演,共同探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注意引導學生算理的表述和結果的化簡。
    3、說一說怎樣計算小數乘整數。
    [設計意圖]通過幾個問題的解決以及對小數乘整數算理及計算方法的總結,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并熟練小數乘整數的計算,為后續(xù)的小數乘小數做好準備。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多媒體出示火眼金睛辨對錯。
    2.多媒體出示我?guī)蛬寢屗阋凰恪#ㄕn本4頁第6題)。
    生獨立計算,互相檢查,看學生能夠根據乘法意義正確列。
    五、回顧反思,總結全課。
    同學們,我們這節(jié)課一起研究了什么內容,你能說給大家聽一聽嗎?
    六、作業(yè)。
    調查了解電費的單價及各自家庭的用電數量,計算各自家庭的電費,并結合實際談一談怎樣節(jié)約用電。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二
    1、結合生活實際,在測一測、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認識小數,會讀、寫小數,了解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小數的產生過程,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及用小數表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確區(qū)分整數和小數,滲透知識間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熟練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使學生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題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出示題卡)(略)。
    學生口答并說說口算過程。
    2、我國的白合花約有40個品種,杜鵑花大約是白合花品種的17倍,杜鵑花大約有多少個品種?(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想法。)。
    3、口算一位數乘兩位數,乘幾百整十當選時應注意什么?
    二、提高練習。
    算一算,你發(fā)現了什么?(感知積的變化規(guī)律)。
    8×360×480×6100×316×3。
    180×480×30100×1232×3240×4。
    60×80100×30。
    2,一個計算器24元,李老師要買4個帶100元,錢夠嗎?
    學生先估算,后列式計算。
    三、練習提升:
    1,每棵樹苗16元,買3棵送1棵,一次買3棵,每棵便宜多少錢?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討論匯報解題思路及結果:
    2,先找規(guī)律再計算。
    110+120+130+140+150=()×()。
    220+230+240+250=×()。
    3、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應用拓展:
    1、將10,15,20,30,40,60填入書48頁的圓圈內,使三角形每條邊上3個數的積都相等。
    3、用0,0,2,4,5,組成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算式,你能寫出幾個?你能寫出它們的積嗎?試試看。
    第1課時筆算乘法。
    教學內容:p第49頁例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的遷移能力,歸納概括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應用意識。
    2.讓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fā)興趣,進一步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搶答題:出示口算卡片。
    12×3=500×7=15×4=60×70=350×2。
    2、估算:卡片出示197×5≈,那約等于多少呢?你是如何估算的。(明確方法)。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看來大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研究乘法(板書:乘法)請看大屏幕。
    (2)你能根據提供的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選擇問題:蘭州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你能列出算式嗎?列完式的同學想一想、比較,這個算式與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
    (3)猜想結果、嘗試計算、板演,匯報交流,優(yōu)化算法。
    1)請同學說一說計算過程,教師質疑評價;。
    2)比較兩種豎式,有何發(fā)現?
    3)引導學生小結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與列豎式的方法;你覺得哪種豎式好好些,說明理由。
    (4)用計算器計算檢驗。
    用計算器計算的結果是多少?生:1740。師:看來,我們筆算的結果是正確的。(板書得數和單位名稱)同學們今后做完題檢查時,也可以用計算器來檢查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寫答。隨學生回答,板書答案。(李叔叔的某城市到北京有1740千米。)。
    (5)教師小結并揭示課題: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2)今天我們研究的是——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三、比較探究、巧用遷移。
    (1)今天我們學習的三位數乘兩位數和以前學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有什么相同與不同,小組討論,說一說你的發(fā)現?同桌交流……(異相同點)。
    (2)什么叫遷移?我們應用原來學的計算方法,就能解決今天的新問題,這種方法在數學上稱之為遷移。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個位對齊,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十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3)出示試一試:134×2l,學生獨立筆算……。
    匯報交流,展示筆算過程。生:他說得怎么樣?誰來評價一下。(:她說得很完整,清晰,方法正確。)。
    (4)練一練。請大家從做一做中任選1題。(獨立計算)師:要注意書寫格式和作業(yè)姿勢,動作快的可以多做題,比一比看誰書寫最工整,計算既準又快。
    (教師在學生中挑選作業(yè),輔導后進生。)。
    匯報檢查:挑選四份作業(yè),現在每組派一個代表上去完成檢查評價。
    這幾位位同學不但最快速,而且全對,書寫也工整,同學們可要向她學習了。
    (5)引導學生熟悉計算方法,三位數乘兩位數積是()位數或()位數。
    四、數學診所:師:小蘭、小紅、小青在做計算題時,各出現了一道錯題,現在請同學們幫她們找出病因,并且?guī)退齻兏恼?BR>    小青:134小靜:152。
    ×16×23。
    804156。
    134104。
    938()1196()。
    小華:246。
    ×34。
    964。
    638。
    7344()。
    師:同學們真能干,不僅幫這幾位同學找出了錯誤,而且改正了錯誤。通過剛才的改錯,請想一想,我們在筆算乘法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你想提醒大家什么?1)做題時一定要注意對準數位;2)不要忘記乘百位上的數;3)做題時要認真細心,不要忘記進位了。同學們考慮的很全面,老師相信你們在做題時一定能夠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而且還能用它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收獲真不少!
    六、作業(yè)布置:1、練習七的第2題。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四
    1.通過舊知遷移,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數乘小數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學生掌握在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時,小數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引導學生發(fā)現一個因數比1大(或小)時,積和另一個因數的大小關系。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遷移的數學思想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位數和小數點位置的確定。
    一、類比遷移,情境展開。
    教學例3。
    1.出示例題。
    (1)師:同學們,最近我們要給學校宣傳欄刷油漆,你能幫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嗎?
    (2)師:在計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書(或用ppt課件演示):2.4×0.8=________2.嘗試計算。
    (1)師:同學們,請觀察這個小數乘法算式,它與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小數乘法有什么不同?(兩個因數都是小數。)。
    (4)指名學生口答,教師適時板書(或ppt課件演示)學生的討論結果。
    3.理解算理。
    引導學生得出:先把第一個因數2.4乘10變成24,積就乘了10;再把第二個因數0.8乘10變成8,積就又乘了10,這時的積就乘了100。要得到原來的積,就應把乘得的積192除以100,得1.92。
    4.進一步明確算理(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不同)。
    (1)計算出了宣傳欄的面積后,怎樣計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書(或用ppt課件演示):1.92×0.9=________。
    (3)師:這道題也可以先按整數乘法計算嗎?積里的小數點應該點在哪里呢?
    二、深化探究,總結算法。
    (一)探究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1.學生獨立完成第5頁的“做一做”。
    2.師:觀察例3及“做一做”各題中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你能發(fā)現什么?
    (二)小結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1.組織學生回顧、討論小數乘法是怎樣計算的。
    2.組織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1)師:你是怎樣計算的?(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再點小數點。)。
    (2)師:怎樣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點小數點時,先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最右邊起數出幾位,再點上小數點。)。
    3.根據學生的討論和交流,逐步歸納概括出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讓學生將教材第6頁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補充完整。
    三、引發(fā)沖突,突破難點。
    (一)教學例4。
    1.出示例題。
    (2)板書(或用ppt課件演示):0.56×0.04=________。
    2.嘗試計算。
    (1)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計算情況和遇到的問題。
    (2)師:在計算時,遇到了什么新問題?
    (3)師: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怎樣點小數點呢?
    (二)及時鞏固。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6頁“做一做”的第1題。
    (其中既有一般的小數乘法,也有積的小數末尾有0和積的小數位數不夠的類型,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
    2.學生完成教材第6頁“做一做”第2題的計算。
    (三)探究積與因數的大小關系。
    1.集體訂正“做一做”第2題時,引導學生分別將每組題中計算的結果和第一個因數比較大小,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
    2.組織學生交流、總結自己發(fā)現的規(guī)律。
    (1)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怎么樣?
    (2)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怎么樣?
    3.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積與因數的大小關系,并結合具體例子明確應用這個關系可以判斷乘法計算中的一些錯誤。
    四、實踐應用,內化提升。
    (一)基本練習。
    1.練習二第1題(基本計算)。
    (1)學生獨立練習。
    (2)組織學生交流和訂正。(其中有第一個因數的位數比第二個因數的位數少、積的小數末尾有0和積的小數位數不夠等多種類型同時出現的小數乘法計算,讓學生充分地交流和發(fā)表意見,教師適時給予指導,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2.練習二第2題(基本應用)。
    (1)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指導學生看懂每種商品各有多少千克。
    (2)引導學生回顧單價、數量和總價之間的關系。
    (3)學生獨立完成。
    (二)拓展練習。
    補充題:在下面算式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嗎?)。
    0.48=()×()=()×()。
    五、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堂練習。
    練習二第3、4、5題。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五
    課件播放視頻,談話導入新課。
    師:那除了整數,分數,在生活中我們還常見過哪種數?
    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小數。(揭示板書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
    小數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通過豐富的生活素材,激活興趣,點燃學習熱情。)。
    二、探索新知、自主構建。
    1.激活經驗,喚起認知。
    (1)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舉例說明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2)素材、初讀小數、觀察、發(fā)現并介紹小數點。
    (3)引導認、讀小數。
    2.借助“元”、初識小數。
    (1)結合商品價格標簽,運用生活經驗,說一說每一張價格標簽表示多少元。
    (2)在自主思考與語言表述中,初步體會具體情境中小數每位數字的含義。
    (3)引導觀察,對比發(fā)現,小數點前后的數字表示的不同含義,初步感知小數點的價值。
    設計意圖。
    通過大量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獲得對小數的感性認識。讀數中,對兩位小數的讀法,予以指導。不專門強調讀小數,將讀數任務穿插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3.數形結合、探索推理。
    (1)根據經驗知道0.1元=1角。
    (2)借助多種直觀圖形,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觀演示,再現分數學習的數學活動經驗,理解并發(fā)現1角=元。
    (3)推理思考并初步感悟1角=0.1元=元。
    設計意圖。
    人民幣的運用,是學生熟知的內容,學生有著非常豐富的購物經驗,對商品的價格標簽上的小數含義都比較了解。因此,從尊重學生學習數學的現實角度出發(fā),學生的經驗中以“元”作單位的小數,學生更為熟悉,易于接受,因此,借助生活經驗再現0.1元=1角,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觀演示來呈現思考過程,喚起分數學習時積累的數學活動經驗,推理出1角=元,感悟1角=元=0.1元。
    (1)根據學習經驗,遷移類推出,1分米=米=0.1米。
    (2)生獨立探究,寫出合適的小數表示出相應長度。
    (3)結合直觀圖,認識1.3米與1.6米,深入理解小數的意義,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設計意圖。
    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活動經驗基礎上,借助“米尺”模型,通過遷移類推的方式,再一次深入鉆研1分米=米=0.1米,再一次的強化十分之幾的分數與一位小數的關系。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寫一寫:涂色部分用分數和小數表示。
    2.在數軸上找到每一個小數對應的位置。
    設計意圖。
    設計練習,學以致用,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有效的教學目標。
    四、暢談收獲,升華認識。
    五、了解小數發(fā)展史,滲透數學文化。
    課件播放小數發(fā)展史,學生感受數學文化。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六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小數,了解小數產生的生活背景。
    2、知道以米、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意義。懂得十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
    3、了解小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會寫小數,并能正確區(qū)分整數和小數。
    4、滲透知識間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以米、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意義,會讀、會寫小數。
    教學難點:建立十分之幾的分數與小數間的聯系,體會小數十進制位值思想。
    教具準備:課件,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生活感知,引入小數。
    1、談話:同學們,數學課經常與數打交道,讓我們一起走進“數學王國”。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唐沸畔?,請大家給這些標價牌上的數分分類,怎樣分呢?(同桌交流)。
    24元3.45千克。
    119元0.85元。
    10元2.60元。
    全班交流:(指名一生交流自己的分法)。
    師追問:為什么這樣分?它們有什么不同?
    (左邊的三個數中沒有小圓點,右邊的三個數都有小圓點)。
    2、引入課題:左邊的數是我們已經學過的整數,像右邊這些帶小圓點的數叫小數。小數是數的王國中又一個新的成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小數”。(板書課題)。
    3、有關小數,你知道什么?
    4、你比較熟悉哪一個?你能來講一講嗎?
    二、自主實踐,認識小數。
    1、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以3.45為例,師板書各部分的名稱。
    師:小數中間這個小圓點叫小數點。(板書:小數點)小數點可是小數的重要標志。小數點把小數分成了兩部分。小數點左邊的是---整數部分;小數點右邊的是---小數部分。(板書)。
    2、讀小數。
    誰還記得這個小數怎么讀呢?(3.45)。
    師:看來你聽的非常認真。
    生1讀,生2讀,全班讀。
    師:我們把這個小數的讀法寫下來。我們剛才讀了幾個字?讀了幾個字,我們就寫幾個字。(板書)。
    生活中還有許多小數,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件)。
    師:找同學來讀,如果讀對了,我們就跟著讀,讀錯了舉手糾錯。
    生:讀小數部分,那個中間的“十”就要去掉。
    師:也就是說,讀小數部分時,是不是按照整數的讀法去讀?
    生:不是。
    師小結:整數部分就按整數的讀法去讀,小數部分是幾就讀幾,就像報電話號碼一樣,一個數一個數,依次往下讀。
    認識了小數,讓我們一起走進小數!
    三.結合情境,理解小數。
    (一)借助長度單位理解小數。
    1、標出相應的長度。
    出示米尺:觀察這個線段圖,你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把一米長的線段分成了10份。教師:數學要嚴謹,準確的說,強調“平均”
    提問: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幾分米?為什么?
    生:1米=10分米,把10分米平均分成十份,每一份就是1分米。
    齊讀: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
    分別標出3分米,5分米,8分米。
    生答:3分米、5分米、8分米。
    師:為什么這里是3分米?
    生:因為有3個1分米。
    2、用分數表示。
    1分米是1米的幾分之幾?為什么?
    預設生:把1米的線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它的1/10。
    師:1分米是1米的1/10,也可以說成1/10米。
    師:老師剛才說了什么?誰聽明白了?(板書1/10米)。
    3分米,5分米,8分米又可以寫成幾分之幾米呢?請同學們在作業(yè)紙上用分數表示這些長度。
    師:為什么3分米可以寫成3/10米?
    預設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它的3/10米。
    3、小數表示。
    1分米可以寫成分數1/10米,也可以寫成小數0.1米。
    師:想想整數部分為什么寫“0”?
    預設生:因為1分米不夠1米,所以在整數部分寫0。
    師:1表示什么?
    生:1表示1分米。
    師:1還可以表示什么?
    預設生:10份里面的1份。
    請同學們在作業(yè)紙上,把其他長度也用小數表示出來。
    師:3/10,5/10,8/10,又可以寫成怎樣的小數?
    生:0.3、0.5、0.8。
    師:說說自己的想法?
    生:3分米不夠1米,所以整數部分要寫0,小數部分因是10份里的3份,所以寫成3.
    總結歸納。提問:為什么這些小數的整數部分都是0?觀察這些分數和小數,你發(fā)現了什么?(豎著觀察)怎樣的分數可以寫成怎樣的小數?(十分之幾米可以寫成零點幾米;零點幾米可以寫成十分之幾米)。
    師:0.3和0.5中間是那個小數?0.8后面呢?0.9后面呢?
    4、交流討論:1米3分米寫成小數是()米。
    生:寫成1.3米。
    師:為什么這時整數部分不寫“0”?
    師:1.3米中的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二)借助元、角、分進一步理解小數。
    課件出示做一做圖:
    1、出示人民幣圖:這幅圖你能看懂什么意思嗎?
    預設生:10個一角=1元,1元=10個一角。
    2、學生交流:
    1角是1元的()分之(),
    師:整數部分為什么寫“0”?“1”表示什么?
    生:“1”表示1角;十份里的一份。
    能像老師這樣,在作業(yè)紙上獨立完成填空嗎?
    5角是()/()元,還可以寫成()元;
    8角是()/()元,還可以寫成()元;
    8元5角寫成小數是()元。
    提問:為什么5角是十分之五元?為什么0.5元的整數部分要寫0?那么。
    8.5元的整數部分為什么不寫0呢?
    四、鞏固練習、拓展小數。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七
    1.結合具體情境和幾何直觀圖認識小數,會讀、寫簡單的小數。
    2.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觀察推理的過程,了解小數的具體含義,初步感知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來表示。
    3.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積累一定的數學活動經驗,體驗數學的價值。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八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
    2.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3.通過對一位和兩位小數的初步認識,使學生認識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類推能力以及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九
    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二)過程與方法。
    在操作中使學生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通過觀察、比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和遷移能力。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十
    小數的初步認識在小學教材中分兩段進行,第一學段讓學生結合具體生活情境,初步認識小數。第二學段要求學生是從“量”抽象到“數”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概念,即小數的意義。本節(jié)課是第一學段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分數和整數十進位值制和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借助具體的量(元、角、分)和米尺幾何直觀圖,直觀感受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系,初步認識小數。學習本課內容是為今后學習小數加、減法、小數的意義等學習內容打基礎的。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十一
    數學課程標準》在“學段目標”的“第一學段”提出: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小數,在數的認識等內容中體現發(fā)展數感。本節(jié)課,我力求聯系生活實際,準備豐富素材,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活中常見的小數,展開學習歷程,激發(fā)興趣,喚起已有認知。引導學生充分觀察、發(fā)現、體驗、感悟的基礎上,遷移類推,利用長度單位多角度地完善對小數的認知。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初步滲透遷移、歸納、推理、數形結合等數學,培養(yǎng)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十二
    循環(huán)小數是本課時的難點,學生又是第一次接觸。感知是概念掌握過程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從新課的引入開始,讓學生感知循環(huán)現象。在探究循環(huán)小數特征時,讓學生通過實際計算充分感知數學中的循環(huán)現象。上完這節(jié)課我反思如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求知。
    新課導入是否能激發(fā)學生的認知興趣,是一節(jié)課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著一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上課一開始,我先根據一個故事,讓學生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說出“依次不斷重復”,再讓學生自己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加深感知??梢哉f教學中,我合理地創(chuàng)設和運用了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教學效率的提高。雖然導入不錯,但如果加入些更直觀的教學效果會更好。如:圖形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依次不斷重復出現。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數學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親身主動的參與,自主探索,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本節(jié)課通過讓學生算一算、想一想、觀察、比較、總結出循環(huán)小數的特征。在學習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動腦、動眼、動口研究問題,獲取新知。再通過讓學生自學課本,了解循環(huán)節(jié)和循環(huán)小數的簡便寫法以及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區(qū)別,讓學生自己發(fā)現新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數學書的習慣和自學的能力。
    三.小結草率,失去精彩。
    本節(jié)課是個概念課,學習了不少的新知識,如:循環(huán)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以及循環(huán)小數簡寫讀寫法等,由于準備不夠充分,我只是形式上讓學生說說今天都有哪些收獲,如果好好準備的話學生會很有說頭,這樣草草的收尾,效果不好,是一個遺憾。
    四、練習過少,拓展不夠。
    我這節(jié)課感覺都是在學新知,沒有安排練習。如果可以針對循環(huán)小數的重點“依次不斷重復”這幾個關鍵詞語可以出一些練習題,使學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環(huán)小數的特點,那就更好了。同時也可以增加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區(qū)分的有關練習。循環(huán)小數的讀法本無需掌握,教學時我讓生讀一讀。但”循環(huán)節(jié)”也要作為知識拓展介紹給學生知道。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每個學生都應積極參與。但愿我可以經過不斷的反思,取得一定的進步!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十三
    1.使學生通過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yǎng)初步的遷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養(yǎng)成認真檢查、勤于驗算的好習慣,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和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難點;確定積的小數點的計算法則。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小數乘整數,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小數乘法。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知識。
    用卡片出示口答題:
    2.3×4567×2.099.06×32。
    提問:下面各題的積中有幾位小數?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小明房間和陽臺的平面圖。
    提問:你能根據圖中的數據求出哪些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兩個問題:
    (1)小明房間的面積有多大?
    (2)陽臺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讓學生選擇其中一個問題列豎式解答,并各由一個學生進行板演。
    要求:對照黑板上的豎式,說一說小數和整數相乘應該怎樣計算?
    改變問題:如果把小明房間的寬度3米縮短為2.8米(在平面圖上即時修改),你還能求出小明房間和陽臺的面積各是多少嗎?先估一估,再列式解答。
    學生嘗試練習,如果有困難的可以看書自學。
    小組分享自學成果,組內達成共識。
    全班交流:誰來說說3.6×2.8是怎樣估算的?又是怎樣用豎式計算的?
    展示學生嘗試的豎式并追問:把這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相乘后怎樣才能得到原來的積?
    預設一:只要在積中點上兩位小數就能得到原來的積。
    預設二:只要把積除以100就可以了。
    繼續(xù)追問:為什么積是兩位小數(積要除以100),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教師根據學生的說理進行板書。(如學生有困難可適當進行引導性提問:兩個因數看成整數后,等于把原來的兩個因數分別乘多少?)。
    提問:在用豎式計算2.8×1.15時,你覺得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列豎式時把數位多的小數寫在上面;點上小數點后,可以根據小數的性質劃去小數末尾的0。)。
    提問:比較上面兩題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是把小數看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算出積的。不同點:第1題是一位小數和一位小數相乘,第2題是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相乘;第1題的積是兩位小數,第2題的積是三位小數。)。
    提問:通過剛才的嘗試、交流,你現在能說說小數乘小數應該怎樣進行計算?
    小組交流匯報后,教師小結:小數乘小數,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1.完成“做一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說說是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的。
    2.完成“做一做”第2題。
    請三個學生進行板演,其余學生自主練習。反饋時重點說說后面兩題要先點小數點,再劃去小數末尾的0。
    3.完成下題。
    一種西服面料,每米售價58.5元。買這樣的面料5.2米,應付多少元?(先估計得數,再計算)。
    集體校對后,追問:因數中一共有兩位小數,為什么積中只有一位小數?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十四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小數乘小數》選自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小數小數乘法和除法中例7至例9的內容,這一部分屬于數與代數的領域,主要內容是教授學生如何計算小數乘小數,具體來說在例7中讓學生對于小數乘小數的基本方法進行探究。在例8中講解對于在積里點小數點時,位數不夠時應如何做。在例9中講解取近似數的方法。本節(jié)的內容在小學數學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也完善了學生對于計算的理解。
    二、說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成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師,深入了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說是必修課。對于學生來講,整數的運算、小數的運算與分數的運算,雖然有相近相似之處,但是確實又是有著不同的計算方法與技巧和注意事項,那么就需要我們在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前后邏輯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小數乘法中應該注意的地方。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將小數乘以10或100變?yōu)檎麛?,再利用整數的乘法得到積,再通過積的變化規(guī)律除以相應的倍數得到原來的積的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在探索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時,提升邏輯推理能力以及運算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jié)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jié)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小數乘小數的基本方法;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是:根據積的變化規(guī)律得到原來的積。
    五、說教法和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fā)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jié)課我采用講授法、練習法、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這里我采用書中小明房間大小的問題,對于情景進行適當的改編以便于更貼近學生生活,如教師家中裝修需要測量面積,或學校規(guī)劃新的活動室等等。尤其是讓學生幫助老師解決問題能夠讓學生更有學習的興趣,問題解決之后更有成就感。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采用講解法、小組合作、啟發(fā)法等。
    提出問題之后學生能夠很輕易的列出算式3.8×3.2,但是后面的計算對于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可以不著急讓學生立刻開始計算,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估算,因為學生之前在試商法等地有過大量的估算經驗只要教師提出學生就能自己解決,因為有著3.8五入看作4,3.2四舍看作3等,估算一個數或估算兩個數等方法,在學生嘗試后可以請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方法,由教師進行呈現。
    接下來要讓學生進行具體運算,這里出現小數乘法中最容易出現的小數點的問題,故而教材中給出的解決方法是先將小數看作整數進行計算,然后根據數位變化再寫出正確的積。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我們應該設身處地的思考學生能做到哪一步,而又不能做到哪些。對于這個計算來講應該又教師提出化為整數的計算方法,然后便可以安排學生小組一起計算,計算完互相對比下結果是否一致,問題在于哪里。這樣的預設好處就在于能夠順勢引出本節(jié)課的難點,根據積的變化規(guī)律得到原來的積。這里可以采用讓學生板演的方式進一步講解由3.8到38和由3.2到32分別乘以10,所以在積要除以100這樣的方式,放在板書上能夠非常直觀的表現出來。真正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課堂練習。
    接下來是鞏固提高環(huán)節(jié)。
    (四)小結作業(yè)。
    在課程的最后我會提問:今天有什么收獲?
    本節(jié)課的課后作業(yè)我設計為:
    嘗試解決生活中或者與父母去購物時遇到的小數乘法。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十五
    1、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自主參與“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究,感悟算理——觀察比較,概括方法——鞏固練習,應用提高”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不斷煥發(fā)“思維的活力”。
    2、計算方法的掌握,計算技能的提高更需要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和感悟。小數乘法和整數乘法從整體上看是一個系統(tǒng),整數乘法和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和算理為小數乘小數的學習奠定了扎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不同的是,小數乘小數積的小數點的定位稍顯復雜。基于這樣的認識,教學設計要重視計算教學探索過程的有效開放,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經歷獨立嘗試、思維交流、體驗評價,理解感悟算理。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并能對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釋。
    2、使學生體會小數乘法是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3、培養(yǎng)學生的友好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4、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四:理解小數乘小數的算理。
    1、教師談話導入,下面一幢寬敞漂亮的住房的平面圖。
    (1) 從圖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出:
    問題1,客廳有多少平方米?
    問題2,廚房有多大?
    問題3,主臥室有多少平方米?
    問題4,書房多少平方米?
    問題5,房間內過道多少平方米?
    ……
    2、這些問題你會解決嗎?你打算怎樣計算?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過道:6.5×0.9;客廳:6.3×4.2;書房:5.4×3;主臥室:5.4×3.5;廚房:4.27×2.6;衛(wèi)生間:4.27×1.4;小臥室:4.27×3)
    1、教學新知,初步探索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1)引導談話:根據以往我們計算小數乘法的經驗,你覺得用豎式計算小數乘小數時,是否也可以把小數看成整數來計算呢?“6.5×0.9”請學生嘗試把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并按整數乘法進行筆算。
    思考:按整數乘法計算,請你猜一猜,算出的結果跟實際的結果相比會有多大分別呢?
    (2)組織學生共同探究豎式計算算法和算理。
    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四人小組內進行交流其中計算的道理。教師巡視讓不同算法的學生上臺板演。
    請學生根據板演說一說的計算算理,并年順勢畫上算理指示圖。
    2、獨立練習,進一步理解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1)請你想一想可以怎樣計算“6.3×4.2、5.4×3.5、4.27×2.6、4.27×1.4”,根據自己的思考過程跟同桌說一說。
    (2)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明確:把兩個因數都看成整數,等于把一個因數乘10(或100),另一個因數乘10,所以得到的積等于原來的積乘100(或1000)。要求原來的積,就要用積除以100(或1000)。
    1、引導探究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出示:5.4×3 6.5×0.96.3×4.2、4.27×2.6 豎式
    組織討論:
    (1)小數乘法算式題中的兩個因數分別是幾位小數,積是幾位小數?
    (2)通過比較,你發(fā)現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2、小結:小數與小數相乘,兩個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里面就有幾位小數。
    3、交流:在小組里相互說說應該怎樣計算小數乘小數?你能不能總結一下,這類小數乘小數的題應該怎樣計算?在小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么做的,再怎么做的。
    4、根據學生回答進行小結: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是多少,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5、出示“0.56×0.04”,你能不能按照我們剛才總結的計算方法計算一下??匆豢矗阌惺裁葱碌陌l(fā)現?交流后組織小結出“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1、在下面各題計算的積里點上小數點的正確位置。
    2、完成“練習一”第4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思考的過程,重點說說是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的。
    3、完成“練習一”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評議。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十六
    1、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掌握方程的解法。
    3、學會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難點:學會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卡片和多媒體。
    a、口算訓練:
    6+4.4=0.01×80=7.4-0.9=6.3÷0.63=。
    2.3×5=0.4×0.5=0.2÷0.04=5÷0.02=。
    18.6-6=5.4+6=9-1.35=0.3×0.05=。
    1、以小組開火車形式看口算報得數。
    2、錯的說一說錯的`原因。
    b、比較訓練:
    8-0.8÷5+0.24×9。
    8-(0.8÷5+0.24)×9。
    [8-(0.8÷5+0.24)]×9。
    1、說一說每題的計算順序。
    2、括號有什么作用?
    3、抽三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幫助學困生。
    4、校對,錯的說出錯在哪一步?
    c、求未知數:
    7.2+x=15.4x-0.8=3.6。
    1、抽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2、說一說每題求x的依據什么?
    d、應用題:
    p-53第五題:
    1、說一說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先讓學生分析數量關系。兩人相互討論。
    3、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4、42÷1.5表示什么?42+42÷1.5表示什么?
    e、布置作業(yè):
    p-53第三題。
    《課堂作業(yè)本》。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十七
    2.使學生經歷探索與歸納小數乘小數計算方法的過程。
    課件。
    (一)復習舊知,鋪墊遷移。
    1.口算,說一說算式之間有什么聯系。
    2.列豎式計算,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安排復習積的變化規(guī)律與小數乘整數,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發(fā)現問題。
    課件呈現例3情境圖。
    (1)學生收集數學信息,自己分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說一說2.4×0.8與前面學習的小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從計算“宣傳欄的面積”導入,既復習了計算面積的知識,又引出了“小數乘小數”的數學問題。)。
    2.嘗試計算,引導推理。
    (1)估一估,確定積的范圍。
    先估計一下,“2.4×0.8”的積大約是多少。
    把2.4和0.8分別看成最為接近的整數,所以積大約是2平方米。
    (設計意圖:在列豎式計算之前先估算,為筆算的結果確定大致范圍。)。
    (2)猜一猜,嘗試算法。
    根據計算小數乘整數的經驗,想一想:用豎式計算小數乘小數可以怎樣計算?
    (把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先按整數乘法進行計算,再點上小數點。)。
    (3)試一試,體會算理。
    學生嘗試列式計算,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
    組織學生思考、討論:積是19.2還是1.92,為什么?
    學生可能有兩種解釋:
    解釋一:把2.4米和0.8米分別改寫成分米作單位,算出面積是192平方分米,再還原成平方米作單位,所以積是兩位小數。
    解釋二:運用“積的變化規(guī)律”和“小數點移動規(guī)律”,計算時把2.4和0.8分別看作24和8,兩個因數都乘了10,算出的積192就等于原來的積乘100。為了讓積不變,就要把192除以100。
    出示分析推理圖。
    看著分析圖,引導學生完整敘述整個推理過程。
    小結:兩個因數都乘10后,得到的數就等于原來的積乘100,要求原來的積,就要反過來把現在的積除以100,從積右邊起數出兩位,點上小數點。
    (4)驗一驗,確定結果。
    通過推理,我們驗證了2.4×0.8=1.92,和估計的結果是一致的,積確實是2平方米左右。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十八
    蘇教版第9冊86頁例1、87頁“試一試”、“練一練”,89頁1、2題。
    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概括、估算能力,進一步體會轉化思想的價值和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
    一、復習:
    0.8×3=。
    說這個算式的意義,回憶小數和整數相乘的方法。談話:哪些同學有自己的小房間,是什么形狀的?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回憶小數和整數相乘的方法,為后面概括小數和小數相乘的法則作鋪墊。談話過渡自然。)。
    二、新授:
    1、教學例1。
    (1)出示例1:(掛圖)。
    (2)下面是小明房間的平面圖,房間長3.6米,寬2.8米。
    房間面積和陽臺面積的算式同時列出。
    列式后說說和我們以前學的小數乘法有什么不同?板書課題:小數乘小數。
    (設計意圖:房間面積和陽臺面積的算式同時列出,便于一扶一放。)。
    讓學生先估計一下。
    3.6×2.8≈()。
    想:3×2=6(平方米)。
    4×3=12(平方米)。
    房間的面積在6-12平方米之間。
    還可以怎么估算?
    4×2=8(平方米)3×3=9(平方米)3.5×3=10.5(平方米)。
    哪一種估算方法比較好?
    (3)猜:列豎式怎樣算呢?可以先按整數乘法算嗎?
    3.6×1036。
    ×2.8×10×28。
    288288。
    7272。
    1008÷1001008。
    相乘后怎樣才能得到原來的積?
    (4)學生討論得出:
    兩個因數分別乘10,積就擴大100倍,要求原來的積,1008就要縮小100倍,要除以100。原來的積是10.08。
    這個結果與我們剛才猜的和估算的結果是否一致?
    (設計意圖:先估計得數,然后根據估計的得數猜小數點位置,再用算理驗證小數點的位置是否正確,構建知識的形成過程,進一步發(fā)揮估算的作用,體現估算的價值。)。
    2、試一試。
    2.8×1.15=()。
    計算2.8×1.15時,先把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在積里應該怎樣點上小數點?
    同座的互相說說算理)。
    (講評學生做的結果)(在對比中讓學生體會怎樣列豎式計算簡便)。
    1.15×100115。
    ×2.8×10×28。
    920920。
    230230。
    3.220÷10003220。
    解釋算理:
    一個因數乘10,另一個因數乘100,積就擴大1000倍,要求原來的積,3220就要縮小1000倍,要除以1000。原來的積化簡后是3.22。
    (1)引導: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來計算,兩個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聯系?
    (2)在小組里說說小數乘小數應該怎樣計算: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是多少。
    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把小數乘整數的方法完善成小數乘小數的方法,齊讀)。
    (設計意圖:將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完善成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降低了學生歸納、概括的難度,化難為易。)。
    4、練一練。
    (1)你能給下面各題的積點上小數點嗎?(小黑板出示)讓學生用兩種方法說算理〉。
    8.772.916.5。
    ×0.9×0.04×0.6。
    7832916990。
    (2)計算下面的題。(小黑板出示)(生生互動,相互檢查、批閱,師講評)。
    3.46×1.21.8×4.510.4×2.51.04×0.25。
    (3)89頁第2題:生找錯,糾錯,體會積的小數點的定位。
    (設計意圖:練習形式多樣,鞏固新知。同時又為學習例2“積的小數位數不夠用0補足”作鋪墊。)。
    5、計算:1.2+0.81.2-0.81.2÷81.2×0.8。
    (設計意圖:區(qū)別小數四種運算的異同點,體會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6、拓展:(回到例題)如果每平方米造價5000元,小明的房間和陽臺造價各是多少元?(先估算,再計算)。
    (設計意圖:小數乘整數已學過,學生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再次讓他們體會估算的價值,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師對教材進行再加工,使數學教學建立在學生豐富的生活背景之上。)。
    一、在情境中引發(fā)問題。
    本課教學從計算“房間的面積”這個生活原型入手,突出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計算房間面積的過程中,既復習了已有知識,激活了新知的生長點,又引出了“小數乘小數”的新的數學問題,給計算教學增添了濃郁的現實意義。
    二、在推理中實現轉化。
    在用豎式計算之前,先讓學生估一估,一方面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同時不同估算方法得到的結果也能為探索筆算方法提供正確的大致范圍。
    最現實的教學起點是學生認知上的困惑與矛盾處,學生根據以往小數乘整數的.經驗,能夠憑直覺判斷小數乘小數也能轉化成小數乘整數乘法進行。然而按整數乘法算出積后,如何回歸到小數乘法的積,恰是學生思維的困惑處。適時呈現推理圖,讓學生思考箭頭圖及提示算式的意思,扶著學生一步步完成推理過程,通過扶放結合、循序漸進的數學推理活動,讓學生感受著計算思維的內在魅力,感悟著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掌握了解決新問題的有效途徑——轉化策略,隨后歸納概括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在應用中發(fā)展思維。
    教學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練習,既有專項練習,更有別出心裁的對比練習,通過這一系列的有層次的練習活動,實現了學生計算教學中的基礎性和發(fā)展性的和諧統(tǒng)一。
    數學學習總是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一節(jié)課結束了,不是思維的戛然而止,而應留有余味。教者在這方面也進行了設計,如對“10.4×2.51.04×0.25”這兩題的計算,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使認知水平低的學生,通過回顧舊知識,領悟新的內容,加速知識的遷移,而學有余力的學生則可超前學習。讓數學課更能體現出“數學味”兒。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十九
    教材第6頁的例4及下面的做一做。練習一的第5--7題。
    2、并會在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在積的前面補0。
    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
    一、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小數乘小數(2)。(師板書課題)。
    二、出示目標。
    師:那么,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
    2、正確進行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會在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在積的前面補0。
    (出示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生齊讀)。
    過渡:要想達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還要靠同學們認真自學,怎樣自學呢?請看自學指導。
    三、自學指導(出示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師讀)。
    5分鐘后,比誰會做與例題相類似的題。
    四、先學。
    過渡:現在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最認真,坐姿最端正,自學效果最好。
    1、看一看。
    生看書自學,師觀察督促學生緊張自學。(教師在巡視過程中不宜輔導學生)。
    3、做一做。
    3.74.6=0.481.5=。
    0.290.07=0.0560.15=。
    (1)師抽三名后進生上臺板演第6頁做一做,其余同學在練習本上寫。(時間3分鐘)(要求:字體工整,板演的同學把字寫大一些,注意坐姿和握筆姿勢。)。
    (2)生獨立完成,師在巡視過程中收集出現的問題,進行第二次備課,以備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確保全部都做完后)觀察堂上板演的內容,有不同答案的可以舉手上堂補充或更正。(提示:用彩色粉筆把出錯的部分劃掉,再在旁邊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2、討論(議一議)。
    過渡:下面我們共同來看一看板演的同學寫的對不對,比一比,看誰觀察的最仔細。
    師:認為對的請舉手?并追問:。
    (1)小數乘小數時,首先我們應該怎樣想?(把兩個因數的小數點都去掉,使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
    (2)當把因數的小數點去掉,兩個因數都擴大了一定的倍數,那乘出來的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兩個因數都擴大了一定的倍數,乘出來的積也擴大了兩個因數擴大的倍數的積。)。
    (3)要想得到正確的積該怎么辦?(再把擴大后的積縮小一定的倍數。)。
    (4)小數乘小數我們應該怎么算?(師板書:小數乘小數,先按照整數乘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如果乘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要在積的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4)評議板書和正確率,全對的'打100分,書寫好的畫小紅旗。
    (5)對照堂上答案,同桌互改,有錯誤的訂正。
    3、拓展練習(做一做2)。分別比較積和第一個因數的大小,你能發(fā)現什么?
    小結:
    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
    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
    下面的等式不成立。猜猜看,兩個因數的小數點有可能各在什么地方?
    73146=10.658把所有的可能都寫一寫!
    六、全課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誰想來說一說呢?(學生說對,教師不必重復。)。
    七、當堂訓練(練一練)。
    列豎式計算。
    6.70.253.50.3。
    2.560.320.372.9。
    0.560.180.182.5。
    八、板書設計。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二十
    1、故事導入:
    師:你從這個故事中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這個故事總是在依次不斷地重復同一個內容。)。
    師:不錯,大家已經發(fā)現這個故事的一個特點了。板書:依次不斷地重復。
    師:誰能根據這個特點接著老師的故事繼續(xù)往下講?(讓幾個學生繼續(xù)講這個重復的故事。)。
    (引導學生討論后回答:講不完。)。
    師:如果老師讓你們照這樣不斷重復地一直講下去,不叫停止,想一想,你們要講多少遍?(引導學生討論后回答:循環(huán)、無限。)。
    生:要講很多很多遍。
    生:要講無數遍。
    師:像這樣講的遍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生:是無限的。
    師:你們剛才講的遍數呢?
    生:是有限的。
    2、舉實例,引入主題。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的現象。)。
    師:在生活中你們遇到過這樣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循環(huán)現象嗎?誰能舉例說一說?
    (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循環(huán)。
    (2)、白天與黑夜的循環(huán)。
    (3)、周一至周日的循環(huán)。
    (4)、1月到12月的循環(huán)。
    (5)、鐘表從1走到12的循環(huán)。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其實在數學中也存在著這樣有趣的現象。在數學王國里,就有這么一位特殊的小數朋友——循環(huán)小數。(板書課題)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下面,就讓我們再次一起走進知識的海洋——循環(huán)小數。
    0.75÷2.5=28÷18=。
    78.6÷11=1.5÷7=。
    1、個別演版。
    2、講評,統(tǒng)計作對人數。問個別學生計算錯在哪里?(目的:學生要養(yǎng)成認真計算的好習慣,做題是這樣,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
    3、觀察你的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你有什么想對同學和老師說的嗎?(小組討論,個別發(fā)言)。
    同學們說的真不錯!接下來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剛才的小發(fā)現來完成下面的判斷題。
    (1)、一個小數,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循環(huán)小數。()。
    (3)、循環(huán)小數是無限小數,無限小數也是循環(huán)小數。()。
    (4)、循環(huán)小數8.3742742…也可以寫成8.3742。()。
    (5)、7.80=7.8()。
    講評:(1)、強調重點字詞。
    (2)、是5位小數,是有限小數,不是循環(huán)小數。
    (4)、讓學生明確循環(huán)小數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一般寫法,一種是簡便寫法。
    (5)、個別學生上臺展示自己比大小的方法:先寫成一般形式,再比大小。
    你的方法真不錯,那就讓我們利用這位同學的方法完成下面的練習。
    1、0.330.31.231.2331.451.45。
    2、從大到小排列。
    0.60.60.6060.60…0.06。
    (1)、學生獨立完成。
    (2)、個別演版,把自己比的方法展示出來。
    (3)、統(tǒng)計做對的人數,個別說說自己的錯因。
    提醒學生注意:要看清題目要求是從大到小,還是從小到大。
    要用“”連起來。
    比的結果里要寫題目里給的原數。
    同學們,通過我們剛才的思、說和做,解決了許多問題,那就讓我們來互相說說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感受吧!
    生:我知道小數按照小數部分的位數可以分為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循環(huán)小數是無限小數的一種。
    生:我知道循環(huán)小數就是數字在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有規(guī)律的無限的重復。
    生:我們在寫一個循環(huán)小數時,雖然在小數部分只寫了幾個數字,但是后面的省略號表示這是千軍萬馬,浩浩蕩蕩的。
    生:我感覺循環(huán)小數是一望無際的。
    同學們的表述太精彩了!接下來,讓我們放松一下:請欣賞美麗的圖案。
    嗎?
    你能利用今天學習循環(huán)小數的現象設計一種花邊?
    小學乘小數教案篇二十一
    教材第6頁的例4及下面的做一做。練習一的第5--7題。
    2、并會在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在積的前面補0。
    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
    一、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小數乘小數(2)。(師板書課題)。
    二、出示目標。
    師:那么,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呢?請看:
    2、正確進行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會在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在積的前面補0。
    (出示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生齊讀)。
    過渡:要想達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還要靠同學們認真自學,怎樣自學呢?請看自學指導。
    三、自學指導(出示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師讀)。
    5分鐘后,比誰會做與例題相類似的題。
    四、先學。
    過渡:現在自學競賽開始,比誰看書最認真,坐姿最端正,自學效果最好。
    1、看一看。
    生看書自學,師觀察督促學生緊張自學。(教師在巡視過程中不宜輔導學生)。
    3、做一做。
    3.74.6=0.481.5=。
    0.290.07=0.0560.15=。
    (1)師抽三名后進生上臺板演第6頁做一做,其余同學在練習本上寫。(時間3分鐘)(要求:字體工整,板演的同學把字寫大一些,注意坐姿和握筆姿勢。)。
    (2)生獨立完成,師在巡視過程中收集出現的問題,進行第二次備課,以備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師:做完的請舉手?(確保全部都做完后)觀察堂上板演的內容,有不同答案的可以舉手上堂補充或更正。(提示:用彩色粉筆把出錯的部分劃掉,再在旁邊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2、討論(議一議)。
    過渡:下面我們共同來看一看板演的同學寫的對不對,比一比,看誰觀察的最仔細。
    師:認為對的請舉手?并追問:。
    (1)小數乘小數時,首先我們應該怎樣想?(把兩個因數的小數點都去掉,使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
    (2)當把因數的小數點去掉,兩個因數都擴大了一定的倍數,那乘出來的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兩個因數都擴大了一定的倍數,乘出來的積也擴大了兩個因數擴大的倍數的積。)。
    (3)要想得到正確的積該怎么辦?(再把擴大后的積縮小一定的倍數。)。
    (4)小數乘小數我們應該怎么算?(師板書:小數乘小數,先按照整數乘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如果乘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要在積的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4)評議板書和正確率,全對的打100分,書寫好的畫小紅旗。
    (5)對照堂上答案,同桌互改,有錯誤的訂正。
    3、拓展練習(做一做2)。分別比較積和第一個因數的大小,你能發(fā)現什么?
    小結:
    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
    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
    下面的等式不成立。猜猜看,兩個因數的小數點有可能各在什么地方?
    73146=10.658把所有的可能都寫一寫!
    六、全課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誰想來說一說呢?(學生說對,教師不必重復。)。
    七、當堂訓練(練一練)。
    列豎式計算。
    6.70.253.50.3。
    2.560.320.372.9。
    0.560.180.182.5。
    八、板書設計。
    小數乘小數,先按照整數乘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如果乘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要在積的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