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精選14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編寫的一種教學計劃。編寫教案時要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層次性和連貫性,以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如果你想提供一份專業(yè)、合理的教案,可以參考以下的范文。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一
    設計意圖:
    “學習用簡單的數(shù)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這是新《綱要》對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的要求。統(tǒng)計作為常用的一種數(shù)學方法,是分類、記數(shù)、比較多種數(shù)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清晰直觀的比較出多組物體的多少。對于大班幼兒而言,掌握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將有助于提高邏輯性思維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習運用統(tǒng)計記錄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通過創(chuàng)設兩個幼兒感興趣的'生活情景,不斷激發(fā)幼兒的認知沖突,引導幼兒進行學習和鞏固。
    活動難點是分析歸納出最快速、清楚的記錄方法,通過自主探索——集體歸納——再次驗證的方法加以突破。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記錄統(tǒng)計的方法比較物品的多少,感知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從中比較出最快速最清楚的記錄方法。
    3、嘗試商討合作式的學習,學會肯定自己和傾聽他人的意見。
    二、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小貓、小狗、小兔木偶;金牌一枚;畫有小貓、小狗、小兔的記錄紙和空白表格若干,記號筆人手一支。
    2、大格子圖及皮球、沙包、繩子;
    三、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起疑問。
    放錄音講述投籃比賽情況,請幼兒仔細傾聽。
    你能說出誰投進的球最多嗎?
    (二)商討方法,鼓勵探索。
    1、幼兒自由討論比較誰是冠軍的方法。
    2、出示表格,引導幼兒思考并講述用表格記錄的方法。
    3、幼兒再次傾聽比賽過程,并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
    4、相互交流記錄結果和記錄方法,并展示幾種有代表性質(zhì)的記錄方法。
    5、分析幾種不同的記錄方法,討論比較出最方便最清楚的方法。
    6、請幼兒最為簡單清楚的記錄方法再次記錄投籃情況。
    7、放錄音,請個別孩子為冠軍獲得者頒發(fā)金牌。
    (三)合作調(diào)查、應用實踐。
    1、聯(lián)系生活,引出問題:
    (1)(出示繩子、沙包、皮球)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繩子、沙包、皮球,你們覺得比哪一種好呢?(幼兒自由發(fā)言)。
    2、幼兒商討并實施。
    引導幼兒分組合作展開調(diào)查和記錄,并將各桌的記錄結果統(tǒng)一到老師預設的總表上。
    (四)引導幼兒一起觀察大表格的統(tǒng)計結果,并帶領幼兒到戶外去參加該項目的比賽。
    特色體現(xiàn):
    1、設置生活化的情鏡,將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
    2、開展自主探究式的學習,層層設疑引發(fā)幼兒探究和思考。
    3、營造民主、合作的學習氛圍。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二
    1、在游戲中,感知圖形面積的大小,體驗面積測量的意義。
    2、學習用多個單位量覆蓋的方法測量面積,并用數(shù)字表示測量結果。
    3、喜歡參與數(shù)學活動,并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1、課件;
    2、教師教具:操作底板、測量紙塊,數(shù)字卡片,磁鐵;
    3、幼兒操作用具:操作底板、測量紙塊、數(shù)字卡片。
    一、情境導入活動。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2、演示操作。
    3、接下來是最后一輪比賽,第三輪比賽要比一比誰鋪的草坪大???,這里分別是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家鋪的草坪。你能看出誰鋪的草坪大嗎?待會請小裁判自己去鋪一鋪,量一量,這里還是有很多一樣大小的方塊和數(shù)字卡片,大家來說一說要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先用方塊鋪一鋪,鋪滿以后數(shù)一數(shù)用了多少方塊,最后把數(shù)字卡片插上去,比一比兩邊數(shù)字的大小,就能知道誰鋪的草坪大啦!
    二、分組操作。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你們身后的桌子上每人都有一副海綿寶寶和派大星鋪的草坪的圖片,待會請你們?nèi)ヤ佉讳?,量一量,比比看誰鋪的草坪大。請你們搬著你們的小椅子輕輕地走到后面吧!(請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總結。
    1、集中交流。
    各位小裁判都已經(jīng)量好了,鋪滿海綿寶寶鋪的草坪用了多少方塊?(7塊,教師驗證)用數(shù)字幾表示?數(shù)字7。鋪滿派大星鋪的草坪用了多少方塊?(6塊,教師驗證)6塊方塊用數(shù)字幾表示?數(shù)字6。誰鋪的草坪大?為什么?因為鋪滿海綿寶寶鋪的草坪池用了7塊方塊,鋪滿派大星鋪的草坪用了6塊方塊,7大6小,所以海綿寶寶鋪的草坪大。那小裁判們第三輪比賽誰贏了?(海綿寶寶)我們給他一個贊!
    2、小組評價。
    師:三輪比賽結束了,讓我們來看一看比賽結果。第一輪比賽誰贏了?第二輪比賽誰贏了?第三輪比賽誰贏了?那這次比賽的冠軍是誰啊?我們恭喜海綿寶寶,他是一個勞動小能手。我們也給自己鼓鼓掌,今天啊你們都學會了用鋪一鋪量一量的方法比較大小,都是很棒的小裁判哦??墒侨绻銈兿胍龈啾荣惖牟门?,還需要多多學習努力哦!
    反思。
    中班幼兒已有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鼓勵幼兒中膽動手嘗試操作活動,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顒釉O計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顒娱_始教師通過觀察了解到有兩位幼兒測量不積極,因為不知道測量的方法。教師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鋪墊。讓幼兒知道通過我們的數(shù)學活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幼兒有一定的成就感,使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產(chǎn)生更高的興趣。所以,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三
    主題生成:
    這幾天,我班幼兒特別喜歡看描寫消防員生活的電視劇《烈火雄心》,在戶外活動時,就聽欒希杰嘴里振振有詞地說:“慈云山出小車,出云梯,出灑水車。”還有幾名幼兒也跟著嚷嚷著:“鉆石山出小車,灑水車?!边呎f邊從大型滑梯中的滑桿上滑下在周圍忙碌著,把自己當作消防員。結合幼兒這一興趣點,又考慮到消防意識應從小培養(yǎng),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于是,我組織了以《消防英雄》為主題的探究性活動。
    活動流程:
    1.通過資料的收集、閱讀,了解消防員的工作裝備和工作對象。
    2.在遇到災情時,消防員是如何去救人的,了解逃生的方法,認識幾種常見的標志。
    3.討論火情的發(fā)生原因,如何預防火情,學會設計簡單的安全標志。
    活動內(nèi)容:
    活動1:集中活動《消防員》。
    目的:
    1、通過收集的資料,了解消防員的工作裝備和工作對象。
    2、學習消防員機警、遇事不亂、大無畏的處事態(tài)度。
    準備:
    1、事先請幼兒收集有關消防的資料、圖片;
    2、圖畫紙、彩筆。
    過程:
    1、出示幼兒事先收集到的資料、圖片。
    2、互相交流、討論圖片中的內(nèi)容。了解消防員的工作裝備和工作對象。
    于佳欣:我知道消防員戴的面具,可以防火;
    張雨童:不對,那是頭盔,還有氧氣罩;
    全英男:消防員還要穿防水衣,那個衣服還能防火呢;
    欒希杰:消防員救火時用水管滅火,還有云梯;
    李末男:還有滅火的滅火器;
    安旭:消防員還要穿水鞋,戴著防火大手套;
    孫云昊:穿消防衣可以避開火,好去救人;
    王治青:要是沒有這些衣服,消防員也會被燒死的。
    朱心然:要是有人中毒了(煤氣)消防員也去救它們。
    張雨童:山塌下來了消防員也要去救,用一個測試器就能測到。
    姜瑰國:消防員還往大道上灑東西清理道路,(有污染的物體用石灰稀釋)。
    張文婷:我爸爸說:“5.7”空難時消防也去幫忙打撈;
    3、請幼兒為自己設計一套安全的消防設備。
    4、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活動2:小組活動《著火了!怎么辦?》。
    目的:
    1、讓幼兒掌握幾種初期火情的處理方法。
    2、學會在火情中的自我保護方法及逃生方法。
    3、認識幾個有關的公共標志。
    準備:
    1、錄像機、《雪孩子》錄像帶;
    2、請嘉賓(消防員)到班級來。
    過程:
    1、請幼兒看錄像《雪孩子》中著火的那一部分。
    2、討論:著火了!怎么辦?
    韓文苑:拿水把火弄滅;
    孫云昊:著火了,趕快往外跑;
    李末男:用時的東西捂著嘴往外跑;
    王嬋:用布把門縫堵上;
    欒希杰:用濕的東西把火蓋住,它就自己滅了(窒息使火滅掉);
    王博:就是把著火周圍的東西都清理干凈,火就自己滅了;
    孫英男:打119報警,用錘子把玻璃打碎,拿出滅火器(消防拴)滅火。
    3、認識幾個有關的公共標志,知道在火情中要結合一些標志進行逃生。
    4、嘉賓(消防員)給幼兒講解在火情中要怎樣做?并演示消防栓的啟動方法。
    活動延伸:在區(qū)域中請幼兒嘗試著動手做實驗:如何使火熄滅?
    活動3:小組活動《火》。
    目的:
    1、知道火的益處與危害。
    2、學會設計簡單的安全標志。提高幼兒的防火意識。
    3、教育幼兒從小不玩火。
    準備:圖畫紙、彩筆。
    過程:
    1、討論:火到底是好還是壞?知道火的益處與危害。
    陳意茹:火能做飯;
    盛思文:火還能烤羊肉串;
    李呸東:火還能點蠟燭,還能取暖;
    周昱璇:蠟燭光還能照亮呢;
    張雨童:火能把房子燒了;
    程彥淇:火還能把人燒死;
    姜敏:火還能把樹給燒死;
    王嬋:火能把房子燒了,還能爆炸呢。
    2、找一找周圍能引起火情的東西,教育幼兒從小不玩火,有防火意識。
    于佳欣:告訴爸爸不要亂扔煙頭;
    全英男:不再有易燃物的地方放鞭炮,點火玩;
    李末男:還要把煤氣給關好;
    程彥淇:還不能亂倒垃圾,那也能著火;
    欒希杰:小孩不能玩火。
    3、學會設計簡單的安全標志,來提醒別人注意,加強安全宣傳。
    4、共同將設計好的標志,布置成美麗的安全海報。
    活動4:小組活動《我做消防員》。
    目的:
    1、通過游戲鞏固對消防員的工作流程。
    2、通過游戲掌握逃生路線與自救方法。
    準備:
    1、事先請有條件的家長帶幼兒去參觀消防局;
    2、游戲場地。
    過程:請去過消防局的幼兒介紹那里的環(huán)境。
    為此設計了三種游戲,游戲由淺入深的進行。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能用自然物正確地測量線段及圖形邊的長度,并比較長短。
    1、兩名運動員比賽跳遠的圖片(運動員跳出的線段長度是2的倍數(shù)),2厘米長的.短棒若干。
    2、幼兒用書,形針若干,小木棒若干。
    3、實物投影儀。
    1、學習測量的方法。
    提問:圖上的運動員在干什么?我們來做小裁判,評一評他們誰跳得遠?(啟發(fā)幼兒用測量的方法來比較)。
    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測量的方法:用小棒沿線段一一排列,使小棒頭尾相接,沒有空隙。在線段下寫下所用小棒的數(shù)量。
    請一位幼兒上來,分別嘗試測量另外一個運動員跳的線段的長度,教師幫助幼兒寫下所用小棒的數(shù)量。
    比一比誰跳得遠,并說一說為什么。
    2、討論并嘗試測量另一幅圖。(方法同測量圖一)。
    3、幼兒用小棒或回形針測量幼兒用書上運動員跳高、跳遠、投擲的線段長度,并給跳得遠、投得遠、跑得高的那名運動員貼上小紅花。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能用自然物正確地測量線段及圖形邊的長度,并比較長短。
    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活動準備:
    1、兩名運動員比賽跳遠的圖片(運動員跳出的線段長度是2的.倍數(shù)),2厘米長的短棒若干。
    2、幼兒用書,形針若干,小木棒若干。
    3、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學習測量的方法。
    提問:圖上的運動員在干什么?我們來做小裁判,評一評他們誰跳得遠?(啟發(fā)幼兒用測量的方法來比較)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測量的方法:用小棒沿線段一一排列,使小棒頭尾相接,沒有空隙。在線段下寫下所用小棒的數(shù)量。
    請一位幼兒上來,分別嘗試測量另外一個運動員跳的線段的長度,教師幫助幼兒寫下所用小棒的數(shù)量。
    比一比誰跳得遠,并說一說為什么。
    2、討論并嘗試測量另一幅圖。(方法同測量圖一)。
    3、幼兒用小棒或回形針測量幼兒用書上運動員跳高、跳遠、投擲的線段長度,并給跳得遠、投得遠、跑得高的那名運動員貼上小紅花。
    反思:
    中班幼兒已有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鼓勵幼兒中膽動手嘗試操作活動,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顒釉O計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顒娱_始教師通過觀察了解到有兩位幼兒測量不積極,因為不知道測量的方法。教師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鋪墊。讓幼兒知道通過我們的數(shù)學活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幼兒有一定的成就感,使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產(chǎn)生更高的興趣。所以,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六
    1、認識面值10以內(nèi)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體驗貨幣的等量買賣關系。
    2、觀察物品對應的錢幣數(shù)量,并能進行相互轉(zhuǎn)換,做錢總數(shù)的合計練習。
    3、積極參與購物活動,產(chǎn)生做小小采購員的自豪感。
    4、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教具。
    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及1元的硬幣若干。
    一、談話引入。
    小朋友,平時你們家里買菜、買水果、買零食、買玩具都是由誰買的?(媽媽)所以呢,每次采購這些東西的都是媽媽,我們要跟媽媽說:"我們現(xiàn)在都長大了,我們要做小小采購員,幫助媽媽做點事情。"好!這節(jié)課老師就教你們?nèi)绾巫鲆幻⌒〔少弳T。
    二、認識人民幣。
    1、觀察1元人民幣,引導幼兒了解1元紙幣。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它是1元錢?(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錢上有1")除了有數(shù)字1外,1元錢上還有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1元錢紙幣的正反兩面的圖案。)2、觀察1元硬幣。
    師:除了這樣的1元錢紙幣,你們還看過其他樣子的1元錢嗎?(引導幼兒說出還有1元硬幣。)師、1元硬幣是什么樣子的呢?誰愿意從這里把1元硬幣找出來?(教師出示各種各樣的硬幣,引導幼兒找出1元硬幣。)你是怎么知道這是1元硬幣的呢?(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花紋和數(shù)字)3、比較1元紙幣和1元硬幣的關系。
    師:這個是1元錢(教師左手舉錢幣)這個也是1元錢(右手舉硬幣)一樣嗎?(引導幼兒說出不一樣,但它們能買一樣多的東西)師:對了,它們都是1圓錢,這個是用什么做的?這個呢?(引導幼兒說出這個1元錢是用紙做的,這個呢是用金屬做的)能買一樣多的東西。
    4、認識2元、5元、10元人民幣。
    出示2元,5元,10元讓幼兒認識和區(qū)分這些人民幣,告訴幼兒我們做一名小小采購員就必須認識這些人民幣。"你們認識這些錢嗎?它們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你怎么知道是x元錢呢?"(通過觀察錢幣上的數(shù)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仔細看看這些錢上都有印有什么?你們知道這些錢共同的名稱嗎?"(人民幣。)三、讓幼兒了解錢的用途。
    師:你們知道錢是用來做什么的嗎?它對人們有什么用處?
    小結:人們通常用錢來買東西,比如我們穿的衣服、褲子,吃的菜等等;錢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沒有錢,我們都難以生活下去。
    四、游戲"湊錢"。
    "今天老師想到超市去買東西,可我只有一張5元錢,我想把它換成1元、2元的零錢去請你們幫我換,你們想想可換幾張1元、幾張2元,請你將每種錢的數(shù)目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我覺得實踐活動主題的選擇、確定必須體現(xiàn)時代特征,緊扣時代脈搏,充滿時代氣息,具有時代精神,否則就會使活動缺乏活力,失去生命力?,F(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他們總是有求必應,使他們?nèi)狈λ说淖鹬兀啡迸c人交往的技巧。而21世紀是一個高科技文明的時代,也是一個人際交往非常頻繁的時代。人們對交際已不斷提出新的.方式與新的要求。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把大社會融入學校這個小社會,鍛煉孩子勇于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zhì)。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情緒高漲,為了賣掉自己的玩具,熱情地大聲吆喝,拉攏顧客,宣傳自己玩具的優(yōu)點,甚至不惜降價……。孩子真正體會到買到新玩具的快樂,更懂得了舊玩具的巨大作用?;顒硬粌H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更擴大了孩子間的交往,為孩子今后走入社會打下了基礎。同時,我深深體會到家長資源是我們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強力后盾,家長資源是一片沃土,家長的智慧深不可測,家長更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值得我們?nèi)ラ_發(fā)和利用。在本次活動中,我們通過發(fā)倡議書讓家長了解活動的內(nèi)容及意義,讓家長幫忙準備買賣所需要商品,以及和孩子一起商量給商品標上合理的價格等一系列活動,充分調(diào)動家長參與我們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當家長看到孩子交換來的商品時,心里說不出的高興。一位家長說道:“雖然用大毛絨玩具換了一個小發(fā)夾,好象有點虧了,但有什么關系呢?!孩子從中得到的鍛煉可不是用錢能衡量的!”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七
    能用自然物正確地測量線段及圖形邊的長度,并比較長短。
    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1、兩名運動員比賽跳遠的圖片(運動員跳出的線段長度是2的倍數(shù)),2厘米長的短棒若干。
    2、幼兒用書,形針若干,小木棒若干。
    3、實物投影儀。
    1、學習測量的方法。
    提問:圖上的運動員在干什么?我們來做小裁判,評一評他們誰跳得遠?(啟發(fā)幼兒用測量的方法來比較)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測量的方法:用小棒沿線段一一排列,使小棒頭尾相接,沒有空隙。在線段下寫下所用小棒的數(shù)量。
    請一位幼兒上來,分別嘗試測量另外一個運動員跳的線段的長度,教師幫助幼兒寫下所用小棒的數(shù)量。
    比一比誰跳得遠,并說一說為什么。
    2、討論并嘗試測量另一幅圖。(方法同測量圖一)3、幼兒用小棒或回形針測量幼兒用書上運動員跳高、跳遠、投擲的線段長度,并給跳得遠、投得遠、跑得高的那名運動員貼上小紅花。
    中班幼兒已有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鼓勵幼兒動手嘗試操作活動,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顒釉O計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顒娱_始教師通過觀察了解到有兩位幼兒測量不積極,因為不知道測量的方法。教師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鋪墊。讓幼兒知道通過我們的數(shù)學活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幼兒有一定的成就感,使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產(chǎn)生更高的興趣。所以,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學會用點數(shù)、對數(shù)的方式數(shù)清10以內(nèi)的數(shù)量,并用數(shù)物(圖)對應的方式進行記錄。2.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用語言表達所記錄的結果。3.通過小組合作,體驗成功的快樂?;顒訙蕚洌?.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每天的體育活動中已熟悉各種運動器械的名稱和玩法。2.物質(zhì)準備:勾線筆,小統(tǒng)計表若干張、大統(tǒng)計表1張、寫生板,幼兒晨間體育鍛煉運動器械的圖標若干?;顒舆^程: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1.組織幼兒玩各種體育運動器械。2.小朋友,你們剛才玩了哪些運動器械?(幼兒交流)3.這些運動器械的數(shù)量是多少呢?請你去調(diào)查一下它們的數(shù)量。二、小組合作,提煉出按對計數(shù)的方法。1.提出合作要求。兩個小朋友一組,每組選擇兩樣你們玩過的運動器械,數(shù)一數(shù)它們的數(shù)量是多少,把你們數(shù)的結果記錄在運動器械的下面。2.幼兒合作,數(shù)數(shù)記錄。3.交流:(把幼兒的統(tǒng)計表貼在黑板上)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記錄的是哪兩樣運動器械,它們的數(shù)量是多少?交流驗證時,重點講解需一對一對記錄的運動器械。三、再次調(diào)查,鞏固按對計數(shù)方法。今天在我們的教室還有一些運動器械,請你們自選3種喜歡的器械進行調(diào)查記錄。1.互相交流調(diào)查結果,集體驗證和統(tǒng)計。2.集體說說統(tǒng)計的結果。通過這張調(diào)查表的統(tǒng)計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四、拓展延伸。1.小朋友們很棒!今天學會了在一個一個數(shù)的基礎上用一對一對數(shù)的方法來記錄運動器械的數(shù)量。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需要用一對一對來數(shù)的物品還有很多,小朋友看一看我們周圍有哪些需要一對一對來數(shù)的物品?2.小朋友用今天學到的按對計數(shù)的方法去數(shù)一數(shù)家里需一對一對數(shù)的物品,并記錄下來,明天帶過來貼在展示墻上,大家互相看看,講講。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九
    1、練習6以內(nèi)對應計數(shù)的表達。
    2、能進行6以內(nèi)數(shù)量、物體及空間的二次對應關系練習。
    3、增強分工合作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田字形玩具架,數(shù)字卡片1-6,書6本,橡皮泥5盒,小皮球4個,蠟筆5盒,幼兒用書,蠟筆。
    一、復習6以內(nèi)數(shù)量,建立物品與數(shù)量之間的對應。
    1、今天老師收到很多的禮物,看看都有什么?(書6本,橡皮泥5盒,小皮球4個,蠟筆5盒)
    2、引導幼兒進行計數(shù)練習。老師說出禮物名稱,幼兒說出數(shù)量,并送上相應數(shù)字卡片。
    3、師幼互換角色,老師說出物品的數(shù)量,請幼兒迅速說出物品的名稱。
    二、進行物品與空間方位的對應練習。
    1、這么多的禮物,要放在哪呢?引導幼兒把物品分類放在田字格玩具架上。
    2、帶領幼兒說說物品擺放的空間位置,并進行快速反應練習。老師說出禮物名稱,幼兒迅速地用相對應的四肢來表現(xiàn)物體的空間。幼兒可以分別用晃支左右手和踏左右腳來表示物品在田字格的位置。
    3、師幼互換角色,老師分別晃支左右手或踏左右腳,幼兒迅速說出該物品的名稱。
    三、幼兒操作。
    1、分發(fā)活動材料,幫助幼兒理解題目的要求。
    2、幼兒作業(yè),老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完成作業(yè)。
    3、講評幼兒作業(yè)情況。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十
    教學。
    目標:
    1、引導幼兒排除外部因素(顏色、大小、空間排列形式、空間距離)的干擾,并理解體驗5以內(nèi)數(shù)的守恒。
    2、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的興趣,從而發(fā)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讓幼兒感知數(shù)的守恒。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來驗證數(shù)的守恒。
    教學準備:
    1、情景表演(數(shù)量相同,大小不同,引起2個小動物發(fā)生爭吵)請中班幼兒來表演。
    2、課件(制作大小不一,顏色不一,排列不一的花)。
    3、操作材料,用卡紙做的三角形(2個顏色,大小)。
    教學過程:
    一、引題,運用情景表演。
    (請兩個中班的小朋友來表演,表演敘述,出事兩個小動物和兩個籮筐,一個大一個小,都是小籮筐里的東西多,接著就發(fā)生爭執(zhí))。
    提問:小朋友你看他們怎么吵起來呢,讓老師去看看,看看有什么要幫忙的?
    (從中引入數(shù)的守恒,教師可小結雖然籮筐的大小不一,但里面裝的東西的數(shù)量是不變的,是一樣多的)。
    二、學習數(shù)的守恒。
    1、看課件。
    (1)、出示兩幅顏色不同的花,讓幼兒觀察,說說什么不同?并數(shù)數(shù)數(shù)量是不是相同的。
    小結:剛才的花啊,顏色不同,但是它的數(shù)量是相等的,都是5。
    小結:一個大的和一個小的他們數(shù)量都是一樣的,都是5,所以看東西的數(shù)量是不是一樣多的,和大小沒有關系。
    (3)、出示四幅排列不同隊行的圖,讓幼兒觀察,他們哪里不同?哪里是一樣的?
    小結:雖然他們排隊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他們的數(shù)量還是一樣的,都是5。
    三、
    幼兒操作。
    (1)、老師告訴幼兒操作的方法,每個小朋友只能拿5個圖形寶寶,組成不同形狀的圖形。
    (2)、請每組推選一個好的,上來到投影前演示給小朋友看,讓他自己說說。(自己的方案)。
    四、老師。
    總結。
    剛才啊,4組小朋友選上來的代表啊,各個都棒極了,都用不同的方法演示了,其實啊我們的生活中啊,還有許多像顏色不同,大小不同,但數(shù)量是相同的東西,下面老師就帶你們?nèi)ヒ黄鹫艺野伞?BR>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十一
    活動目標:
    1、喜歡搭積木,體驗造好高樓后的愉快情緒。
    2、能注意觀察、學習他人的經(jīng)驗,嘗試用多種方法壘高。
    3、探索將積木壘高的方法,積累關于壘高的具體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中號積木若干,壘高要素卡片,小紅旗、條形皺紋紙若干,課件《快快壘起來》。
    活動過程:
    1、播放ppt觀察高樓外并舉行蓋高樓比賽,引發(fā)幼兒壘高的興趣。
    教師:喜歡這些樓房的圖片嗎?今天我們來當個小小建筑師,進行蓋高樓比賽,看誰的樓房蓋得最高。
    2、回憶已有經(jīng)驗,幼兒自選材料“蓋樓房”。
    教師:怎樣才能將樓房蓋得又高又穩(wěn)呢?
    3、幼兒目測出最高的三座房子,師幼共同總結、歸納壘得高的原因。
    教師:誰的樓房蓋得最高?他是怎么蓋得這么高的?(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要素卡)。
    4、再次進行比賽,使用數(shù)量、形狀相同的積木進行壘高。
    (1)教師:這次我們用數(shù)量、形狀相同的積木進行比賽,看看誰壘得最高!
    (2)教師和幼兒一同進行測量,選出高樓的冠亞季軍。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嘗試多種不同材料運水,體驗合作運水的樂趣。
    2.通過嘗試,探索海綿的吸水性。
    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的海綿,布條,報紙,塑料大、小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運水給樹寶寶們喝吧!
    二、幼兒操作,探究方法。
    1.第一次探索。
    (1)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材料,讓你們來嘗試一下運水。(介紹材料)這些大小不同的海綿,布條,報紙可以當運水的工具。我們用這些材料將水運到小桶里。
    (2)幼兒自由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誰運的水最多?你們是用什么來運水的?
    (4)針對幼兒情況進行小結。(重點介紹海綿的吸水性,分析水多或水少的原因。)。
    2.第二次探索。(要求五人一組,比一比哪組運的水最多)。
    (1)現(xiàn)在我們再來試一試。(針對成功的、不成功的、分別提出要求。)。
    (2)幼兒分組合作再進行第二次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
    (4)教師小結:“運水的辦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組成功了,有的小組失敗了……以后,我們可以試試各種辦法,可以運的更多更快。
    (5)我們給樹寶寶送水去!
    四、延伸活動。
    在區(qū)域活動中,提供運水用的多種材料,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繼續(xù)玩游戲,并記錄游戲的操作情況,分享交流自己的經(jīng)驗。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十三
    1、正確感知10以內(nèi)的數(shù)量的物體,說出總數(shù)。
    2、理解數(shù)量與數(shù)字、數(shù)量與標識的對應關系。
    1、教師用1-10點子卡片2套,每個幼兒座位上放置幼兒用1-10數(shù)字卡片1張。
    2、操作材料每人一張。
    3、ppt課件。
    1、教師:今天,我們要坐火車去森林公園玩,請你拿好自己的車票(分發(fā)卡片),看看自己的車票上有幾個點點,就找到數(shù)字幾的座位。
    (1)拿到卡片的幼兒按點子數(shù)量找到有數(shù)字卡片的位置。
    (2)教師:你的車票上有幾個點?找到的是數(shù)字幾的位置?(引導幼兒互相檢查。)
    (3)教師:我們都找到了位置,火車要開了。(播放音樂,引導幼兒模仿火車開動的動作。)
    (4)教師:森林公園到了,請檢票員檢票。(請拿到數(shù)字“9”的小朋友開始檢票。)教師:你收到了多少火車票?(幼兒點數(shù)后說出總數(shù))
    2、教師:森林公園到了,我們來看看森林里有些什么,有多少?(觀看ppt)
    情景一:
    (1)教師:哇!前面有一片樹林,請小朋友們幫忙數(shù)一數(shù)吧!并請你在這些樹的下面畫上圓點,有幾棵樹就畫幾個圓點。
    (2)集體驗證:如:8棵松樹,8個圓點。9棵蘋果樹,9個圓點,10棵桃樹,10個圓點。
    情景二:
    (1)教師:你們瞧前面是不是有一家花店呀!但是呢兔媽媽遇到了一個問題,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
    幼兒:花和籃子上面的數(shù)字不一樣。(6~10)
    教師:對啦!那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幫兔媽媽解困難吧!(黑板出示繪畫,請個別幼兒上黑板操作)
    情景三:
    (1)教師:今天森林正好舉行了一場森林音樂會,小動物們接到了大象伯伯的音樂會通知,但是小動物們的樂器不見了,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幫忙找一下,(出示ppt)看看哪個小朋友能快速地幫他們找到樂器(藏在森林公園各個角落)
    (2)教師:小朋友們都很棒,都找到了樂器,現(xiàn)在請你們動手點數(shù)樂器的數(shù)量。(操作材料)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觀察個別幼兒有沒有正確幫小動物們找回樂器。
    (2)老師拿著點子卡片,幼兒說點子數(shù)量,卡片停在某一數(shù)量時,持該數(shù)字卡片的幼兒排成一排。
    (3)教師:所有的小朋友都上車了,我們的火車開啦。
    (4)在音樂中,幼兒模仿開火車出教室。
    中班數(shù)學小裁判教案篇十四
    1、在游戲中,感知圖形面積的大小,體驗面積測量的意義。
    2、學習用多個單位量覆蓋的方法測量面積,并用數(shù)字表示測量結果。
    3、喜歡參與數(shù)學活動,并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觀點。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能與同伴合作,并試記錄結果。
    1、課件;。
    2、教師教具:操作底板、測量紙塊,數(shù)字卡片,磁鐵;。
    3、幼兒操作用具:操作底板、測量紙塊、數(shù)字卡片。
    一、情境導入活動。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2、演示操作。
    3、接下來是最后一輪比賽,第三輪比賽要比一比誰鋪的草坪大。看,這里分別是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家鋪的草坪。你能看出誰鋪的`草坪大嗎?待會請小裁判自己去鋪一鋪,量一量,這里還是有很多一樣大小的方塊和數(shù)字卡片,大家來說一說要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先用方塊鋪一鋪,鋪滿以后數(shù)一數(shù)用了多少方塊,最后把數(shù)字卡片插上去,比一比兩邊數(shù)字的大小,就能知道誰鋪的草坪大啦!
    二、分組操作。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你們身后的桌子上每人都有一副海綿寶寶和派大星鋪的草坪的圖片,待會請你們?nèi)ヤ佉讳?,量一量,比比看誰鋪的草坪大。請你們搬著你們的小椅子輕輕地走到后面吧!(請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總結。
    1、集中交流。
    數(shù)字7。鋪滿派大星鋪的草坪用了多少方塊?(6塊,教師驗證)6塊方塊用數(shù)字幾表示?
    數(shù)字6。誰鋪的草坪大?為什么?因為鋪滿海綿寶寶鋪的草坪池用了7塊方塊,鋪滿派大星鋪的草坪用了6塊方塊,7大6小,所以海綿寶寶鋪的草坪大。那小裁判們第三輪比賽誰贏了?(海綿寶寶)我們給他一個贊!
    2、小組評價。
    師:三輪比賽結束了,讓我們來看一看比賽結果。第一輪比賽誰贏了?第二輪比賽誰贏了?第三輪比賽誰贏了?那這次比賽的冠軍是誰啊?我們恭喜海綿寶寶,他是一個勞動小能手。我們也給自己鼓鼓掌,今天啊你們都學會了用鋪一鋪量一量的方法比較大小,都是很棒的小裁判哦。可是如果你們想要做更多比賽的裁判,還需要多多學習努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