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指導教師教學活動的有關教學設計和教學指導的重要文件。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需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生物教案,供教師備課參考。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有哪些歌曲是跟季節(jié)有關系的嗎?
生:《春天在哪里》……等等。(給多點時間給學生思考)
師:今天啊,老師帶來了4首有關于季節(jié)的歌曲,同學們來猜一下每首歌的歌名,看誰猜得又快又準確。好,準備好拉,我們來聽第一首。
師:第一首聽完了,有哪位同學聽出來拉?
生:…………(每播放一首曲子,要給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思考)
師:同學們都很不棒,老師提出來的問題能夠積極的回答。這一點很值得表揚哈。沒錯,跟季節(jié)有關的歌曲有很多,比如說我們以前學過的兒歌《春天在哪里》、流行歌曲《夏天的風》、網(wǎng)絡歌曲《秋天不回來》、經(jīng)典老歌《大約在冬季》等等。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唱一首日本的民歌——《四季歌》。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的18頁。
師:同學們,聽完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想?。?BR> 生:……
師:如果把速度分成快、中、慢三種類型,那《四季歌》應該是什么速度???生:中速。
師:那這首歌給你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啊?是抒情的還是慷慨激昂的呢?生:抒情。
師:我們在升旗的時候,聽到的國歌是抒情的還是慷慨激昂的呢?
生:慷慨激昂的。
師:對了,兩首歌給人的感是完全不一樣的。同學們真棒,已經(jīng)學會欣賞不同類型的歌曲了。
(1)、老師帶唱一遍譜,然后跟電子琴唱一遍譜。(提示本課重點)
(2)、老師加上歌詞帶唱第一段,(其余三段讓學生自己來表現(xiàn))。
(3)、學生邊擊拍邊朗誦歌詞,老師伴奏。(第一段由老師示范)
(4)、分組比賽,每組唱一段,老師伴奏。(結束后自評、互評或者師評)
(1)、作者【日】荒木豐尚
(荒木豐尚有一次因為滑雪受傷到醫(yī)院進行治療,護士們對他進行了經(jīng)心的照顧。荒木豐尚為了表達感激之情啊,于是就……寫了這首曲子送給了這些可愛的護士們。所以我們在演唱這首曲子時候,是不是要帶上情感去唱啊?)
(2)、節(jié)拍:4/4拍子(教學生揮拍,接著叫代表出來做指揮)
(3)、旋律流暢,深刻感人。
(4)、音樂結構;ab兩個分句。(提示學生兩句的不同點)
(1)、老師示范日本基本舞蹈動作。(正面示范和背面示范)
(2)、學生模仿老師學舞蹈動作。
(3)、請學生代表出來表演,其他學生伴唱,老師伴奏。
師:同學們,大家知道日本的國花是什么花嗎?
生:櫻花。
師:我們的中國有萬里長城,那日本最有名的地方是哪里呢?
生:富士山。
師:沒錯,日本的國花是櫻花,日本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就是富士山了。日本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說尊敬長輩等等。我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國公民,就需要學習其他國家一些好的東西,就像其他國家要學習我們中國的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一樣。
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會唱這首《四季歌》,更重要的是在這首歌里學會怎么去做人。希望同學們從現(xiàn)在開始,學會去尊重你的父母,你的老師,你的朋友,包括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得到別人尊重。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二
1.能借助拼音讀準“蝴蝶、麥苗”等生字的字音。
2.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并為生字組詞。
3.能夠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
4.能在田字格中描寫“季、肥、忙、吹、農(nóng)”等生字。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不同形式的游戲,鞏固所學習的生字。
2.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誦讀兒歌、改編兒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學習“蝴蝶、麥苗”等生字,并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2課時
教學課件、課前搜集有關四季的知識。
播放歌曲《四季歌》。激發(fā)情感:小朋友,剛才聽得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兒歌,它的名字叫《田家四季歌》,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1.自主借助拼音讀詩歌。
要求:
(1)邊讀詩歌邊圈畫出生字。
(2)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內(nèi)互相讀讀生字。
(2)說說自己認識了哪個生字?能告訴我們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的嗎?交流自學的生字的方法。
3.叫號游戲,鞏固對生字的認識。
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叫號游戲,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跟生字寶寶交朋友了,老師說出生字寶寶的名字看哪個小朋友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生字寶寶。
4.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1)現(xiàn)在我們該把生字寶寶送回課文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兒歌里講了四季中怎樣的景物?邊聽邊把它們?nèi)Τ鰜怼?BR> (2)生聽課文錄音。
(3)你聽到的是什么呢?根據(jù)生答板書,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子就把這些景物都找出來了。
1.跟錄音讀課文。下面讓我們跟著錄音讀讀課文吧。小朋友讀得輕些,注意聽清楚錄音里的字音和停頓。
2.指名讀詩歌。
3.比賽讀。
回家把《田家四季歌》讀給爸爸媽媽聽。
1.指名讀生字,領讀生字。
2.朗讀詩歌展示。每個季節(jié)都有獨特的景色。你最喜歡哪個,選你喜歡的讀給大家聽。
1.春季有什么?花、草、蝴蝶分別在干嗎?麥苗、桑葉是什么樣子?你感受到什么?
(我們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勃勃。)
2.夏天人們在干嗎?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有什么話想對在田間勞作的人說嗎?
3.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jié)?你從哪里感受到的?人們的心情怎樣?
4.冬天人們穿著什么?此時的人么還那么忙碌嗎?從哪里感受到的?
1.師:小朋友學得真好。下面老師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歡什么季節(jié)?為什么?可以用兒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組織句子回答。
(2)學生創(chuàng)編詩歌,
2.師:一年四季的景物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來看看圖,說說還有什么景物,好嗎?可以說圖上的,也可以說圖上沒有的。但是要求學著課文的樣子說,你行嗎?(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3.展示讀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
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優(yōu)美,每個季節(jié)又有著特殊的景物。我們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們小朋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善于觀察,能發(fā)現(xiàn)周圍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課文的作者一樣,寫出大家喜歡的兒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首屬于你自己的季節(jié)歌或者四季歌。
田家四季歌
春夏秋冬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讀兒歌識字學拼音”,要求教師把握好識字與學拼音的關系,從而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識字學拼音的雙重任務。在本課的教學中,一方面識字仍是主目標,另一方面拼音教學也是教學重點,兩者不可偏廢。在教學中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在《田家四季歌》一課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用識字帶動拼音,用拼音促進識字,有效實現(xiàn)了兩者的有機結合。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三
隨著主題活動《春夏和秋冬》的開展,幼兒對四季的季節(jié)特征以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欣賞了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后,孩子們對哪個季節(jié)好產(chǎn)生了爭論,并紛紛講述了四個季節(jié)的不同特征。于是孩子們自由組合分成了四組,分別為春天組、夏天組、秋天組、冬天組。我們以“四季的服裝”為切入口,引起了幼兒主動收集四季的實物和資料的興趣。同時又提出了“擂臺賽”的建議,更是激起了各組幼兒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討和議論的熱點。我們對每一組孩子的交流都仔細的傾聽和了解,并適時提出一些建議。今天的活動預設也是在孩子資料收集到一定程度、小組間的交流討論基本完成的基礎上進行的。
由于現(xiàn)在的媒體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各種智力競賽類節(jié)目,孩子也很感興趣,因此,活動以競賽這種孩子喜歡的方式展開,也是培養(yǎng)孩子的一種競爭意識。同時通過小組合作競賽的形式,讓幼兒產(chǎn)生集體榮譽感,樂意積極動腦,力爭為小組爭光。在競賽的過程中,孩子不僅要講述自己組的內(nèi)容,同時還要分辨其他組的孩子講述的內(nèi)容正確與否,也是幫助幼兒了解和積累四季的特征知識。
在活動中還力爭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碰到困難請教聽課的老師,邀請他們成為后援團;培養(yǎng)孩子數(shù)數(shù)的能力,如用不同的方法數(shù)五角星等,使幼兒獲得多種能力的發(fā)展。
1、通過競賽的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地了解四季的特征給予人們生活的關系。
2、激發(fā)幼兒的競爭意識和能力。
3、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的小組合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積極的參與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一)、活動前準備:
1、根據(jù)幼兒意愿自由分成四組:春、夏、秋、冬組,并在每組中推選一位組長;
2、各組幼兒分頭尋找相關的季節(jié)特征:資料或?qū)嵨铮?BR> 3、教師深入每組了解幼兒的情況,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二)、活動中準備:
1、與幼兒共同制作五角星、金牌、銀牌、銅牌,并在背面貼上雙面膠;
2、在黑板上張貼春、夏、秋、冬四個字,分別代表四組;
3、幼兒分成四組而坐,帶好收集的資料;
4、進行曲的音樂。
1、每組幼兒自由邀請來聽課的教師作為嘉賓后援團。
2、引出活動內(nèi)容,提出擂臺賽的要求:
如:介紹四季的特征及與人們的關系,回答正確以鼓掌通過,同時回答的幼兒自己上前在相應的四季下貼上五角星;每組按順序輪流回答;隨便插嘴或影響別人將被扣除禮貌分等。
3、幼兒進行擂臺賽:各組輪流介紹自己季節(jié)的特征及與人們的關系,并出示自帶的資料。
4、數(shù)五角星:幼兒介紹數(shù)的方法。
5、發(fā)獎儀式,放進行曲:請冠軍發(fā)言。
6、評價活動:表揚肯定幼兒積極動腦,鼓勵幼兒繼續(xù)努力,的冠軍的幼兒不驕傲。
幼兒在這個活動中的積極性、參與性非常高,連平時不太聲響的幼兒今天也表現(xiàn)積極,看來幼兒都有集體榮譽感,都想要爭第一?;顒又杏變阂卜浅W孕牛娂娔贸鲎约簬淼膶嵨锖唾Y料向大家介紹,聲音響亮。幼兒不斷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使場上產(chǎn)生了很多的爭論,活躍了氣氛?;顒又懈鹘M幼兒間還出現(xiàn)了互相幫助的現(xiàn)象,力爭使自己一組獲得好成績。從活動中看出,幼兒喜歡探究四季,也在積極地做著準備。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對四季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知識面比較廣,帶來的實物也很豐富,最后的發(fā)獎儀式使活動達到了高潮,雖然只是一張紙,但由于是幼兒通過努力后得來的,因此特別得自豪和神氣。孩子在請后援團的時候與人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活動中由于請了嘉賓后援團,使得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積極參與,也為幼兒間的競爭帶來了更激烈的程度。
但在活動前由于是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季節(jié),因此使得每組幼兒間能力差異較大,特別是春季組能力顯得相對較弱,雖然有后援團的幫助,仍顯得較平淡。因此,以后在幼兒自由結伴分組的基礎上,教師還應作適當?shù)恼{(diào)整。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四
師:你們的課前背誦如此悅耳,讓四季景象頓時浮現(xiàn)腦海。春天充滿希望,夏季驕陽似火,秋天五谷豐收,冬天雪花飛揚一年四季各有特點(板書:四季)每個季節(jié)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今天,尹老師要帶領大家去一個不一樣的地方領略四季風采?。ò鍟禾锛腋瑁┱l來讀課題!
評價:像歌聲一樣優(yōu)美;真洪亮!
師:采訪一下你,田家是指哪里?
生:農(nóng)家(點一人)
師:以種田為生的人家就是田家。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農(nóng)業(yè)大國,從南到北,種植的農(nóng)作物各不相同,一年的農(nóng)事活動也不一樣,今天尹老師帶領大家走進的是江南一帶的農(nóng)家,看看那里的農(nóng)民從事的農(nóng)事活動!我們一起讀讀課題!
2.學習“季”
師:季是今天的一個生字,誰來讀
師:全班一起讀三遍
師: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來記住這個季字呢?
預設1:上面是禾,下面是子,合起來就是季
師:加一加,真是識字的好方法。
預設2:李加一撇,就是季。
師:你用了加筆畫的方式記住它,真棒?。ɡ钕壬髁艘豁斆弊樱┢鋵嵾@就是部件識字法(板貼)
師:現(xiàn)在請舉起你們的小手指,跟著老師一起書空。范寫季
上面是禾苗的“禾”,下面是兒子的“子”,表示幼小的禾苗,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新的生命和希望。(說的生動一些)
1.學習會認字
師:除了季,這篇課文中還有不少難讀的生字,現(xiàn)在請同學翻開課本23頁,自由大聲的朗讀兒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生:前后鼻音?!吧!?BR> 師:桑可以組什么詞?
生:桑葉
師:仔細觀察桑字和這片桑葉,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桑上面三個又好像桑葉
師:仔細觀察“農(nóng)”這個字,思考下為什么會這樣寫呢?
生答
師:或許呀,農(nóng)字的祖先可以給你們一些啟發(fā)?!境鍪炯坠俏摹坎虏驴矗瑸槭裁崔r(nóng)的甲骨文要這樣寫呢?它像什么?(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師:是不是你描述的這樣呢?請再看這張圖
師:【出示圖片】這是古代的圖片,對照一下,看看它像什么?
師:看看他們之間像不像一個人手持農(nóng)具在樹林中耕作,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也就是農(nóng)最早的意思呀!這就是象形字農(nóng)??磥?,我們從字的演變中一樣可以識字!這就是運用了圖解識字法(豎提好像一把鐮刀)
生:辛
師:這個字和我們今天要學的另一個字密切相關苦。這個詞誰來讀!
你覺得誰很辛苦?
生:農(nóng)民伯伯
師:農(nóng)民伯伯多辛苦啊,每到農(nóng)忙時節(jié),在別人沒起床的時候就開始了辛苦的一天。夏天他們?nèi)淌芴柕谋瘢勾蟮暮沟瓮铝?,在農(nóng)田里還要被蚊蟲叮咬。讓我不由的想到了那首詩。誰再來讀。
生讀
師評價:我仿佛感受到了你在體諒農(nóng)民伯伯的辛勤勞作。全班一起齊讀三遍!
師:解決了這些,看來剩下的字似乎是難不倒你們了!小火車
師:字音已經(jīng)難不倒你們了,那你們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呢?誰有好辦法?
生:蝴蝶粒形聲字肥“月”字旁與身體有關加一加
師:(部件識字法)有個字,特別復雜,很多同學都不敢去挑戰(zhàn)它。把它找出來,讀一讀。
生讀
師:它有好多個部分組成,你從這個字中看到了什么?
生答
師:看來它真的很難,尹老師為大家請來了漢字老師,漢字老師特意為我們5班的孩子編了口訣,認真聽,它是用什么口訣介紹戴字的組成的!
師:誰是記憶小達人,記住了這個口訣。
生背
師:掌聲鼓勵!全班一起~
師:看來記口決也能幫我們記住字。(板貼:編口決識字法)
繼續(xù)看
生答
師:不管是帽子、衣服還是披風,都是戴在作者身上了。說明農(nóng)民伯伯忙到了多晚呀,才能會有滿滿的月光,穿在了身上,多辛苦呀!忙碌呀!想象那個穿著月光的人就是你,誰來讀!
生讀,
師:看來,這樣一個很復雜的字,我們通過口訣、通過組詞、通過放到詩句里去記憶就能很快記住他。
師:生字表里還有兩個長得和別人不一樣的字,知道藍顏色的字代表什么嗎?
生:多音字
師:你們課前通過查字典認識這兩個字了嗎?分別怎么讀?
指生讀
師:那你知道該怎么區(qū)分嗎?
師:先來看看場在字典當中的讀音和解釋。老師找到了他們的主要意思,一起來看一看!
在今天的課文中,她出現(xiàn)在哪里?誰來把它讀出來!
師:了字呢?誰能像我這樣試著說說。
在今天的課文中,她出現(xiàn)在哪里?誰來把它讀出來!
師:瞧,遇到特殊的字,查字典也是一個好辦法呢?。ò遒N:字典識字法)
生讀
師: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就可以運用這些方法認識生字朋友了!除了識字,這些新詞語你們能讀好嗎?自由練習一下。
師:第一行誰來挑戰(zhàn)。
師:第二行誰來讀
......
師:生字詞都讀得那么好,那還等什么,趕快到課文中去,誰來為我們讀第一小節(jié)
評價:我感覺這景象美得不得了。到了夏季呢?
師:到了金秋時節(jié)。
評價:真是個忙碌又快樂的秋天呀!
師:到了寒冷的冬季,農(nóng)民伯伯又在做什么呢?
師:看來四季里,農(nóng)家各有不同的景象。請看這幅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答師板貼
師:是啊,這不就是兒歌里描述的那番春季美景象嗎。一起讀一讀第一節(jié)
生答
師:嫩嫩的、綠綠的,用兒歌中的話來說——麥苗兒多嫩?!径叹滹h紅】(指名讀短句)
評價:你讀得真輕盈,生怕讀重了。男生讀、女生讀
師:還有桑葉兒呢!桑葉是蠶寶寶的食物。蠶寶寶可喜歡吃肥肥的桑葉啦!所以啊,兒歌中說~(齊讀)(指名讀短句)
師:這里的兒應不應該讀輕聲呢?
生答,并比較讀。
預設:采桑、養(yǎng)蠶、插秧(板貼)
師:桑葉成熟了,可以拿來喂蠶了,所以采桑和養(yǎng)蠶是夏季農(nóng)事之一。插秧似乎離我們比較遙遠,尹老師特意為大家找到了農(nóng)民插秧的視頻,快來認真的看一看農(nóng)民伯伯是如何插秧的把!
觀看插秧視頻
師:是啊,在農(nóng)村里,忙農(nóng)事就是這樣辛苦的。可除了采桑養(yǎng)蠶和插秧,夏季還有很多農(nóng)事活呢,誰知道還有哪些!
生答
師:請看課本24頁,這么多農(nóng)事,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瞧,這么多農(nóng)活,你說農(nóng)民伯伯忙不忙?累不累?誰來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
生讀
師:因為農(nóng)事很忙,所以他們每天很早就要起床去耕作,晚上很晚才能回到家。這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夏季里一二!
師:你們的學習能力可真強!看來,抓住兒歌中的關鍵農(nóng)事,也能幫我們記憶兒歌呢!
待到秋冬時節(jié),田家的景色又會如何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田家四季歌!下課!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愉快的夢》,體驗歌曲美好的意境,能與同學合作,學會簡單的二聲部合唱。
2、在聽賞大提琴獨奏《愉快的夢》中,能積極參與想象活動,體驗音樂的意境。
3、能用打擊樂器和節(jié)奏為歌曲《愉快的夢》伴奏,并從中感受到快樂。
教學重點:
學會合唱歌曲《愉快的夢》,并體會其意境。
教學難點:
《愉快的夢》最后一句合唱的教學。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老師昨晚做了一個非常奇妙的夢,你們想不想知道我都夢到了什么?
生:想。
師: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結合老師的夢中奇遇來欣賞這首歌曲。
生:完整的欣賞歌曲。
師:歌曲好聽嗎?同學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次“夢幻之旅”???生:集體回答想。
學生回答有。
二、引導掌握。
1、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情緒。
師:請同學們認真聽一聽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緒。
生聽完歌曲回答:優(yōu)美抒情。
2、再聽歌曲,感受歌曲速度節(jié)奏。
師:同學的回答非常準確,那么歌曲的速度和節(jié)奏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再聽歌曲。
生聽完歌曲回答:中速6/8拍子。
3、再聽歌曲,感受歌曲意境。
師:你們找到那種悠悠的飄飄的感覺了嗎?
生:找到了。
師:了解了歌曲的情緒,速度和節(jié)奏。請同學們跟老師。
一起隨樂讀歌詞。
4、歌曲學唱。
(1)生用“l(fā)u”輕聲模唱旋律。
在模唱時找出四個最長的音,注意唱夠節(jié)拍。
(2)帶詞跟琴演唱歌曲。
師:同學們可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這首歌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歌曲在旋律上有什么不同?
生:歌曲的最后一句分了兩個聲部。
師:好我們先把這個難點解決掉。
分聲部學唱最后樂句。
(3)二聲部合唱。
(4)歌曲練唱,情緒處理。
三、表演歌曲。
師:老師請幾位同學用這幾件打擊樂器為我們的歌曲加上伴奏,如果我們合作成功的話,就能拿到傳票了。
分發(fā)碰鈴、三角鐵、鈴鼓給三位同學為歌曲伴奏,其他同學起立手拉手晃動身體演唱歌曲。
師:通過大家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我們順利的拿到了“夢幻之旅”的船票,現(xiàn)在請同學們坐上“夢之船”閉上眼睛,展開你豐富的想象,開始你們的“夢幻之旅”,看看我們每位同學都會有什么樣的奇遇?是不是遇到了你心愛的鎧甲勇士、小公主、太空飛船還是小魔仙和美羊羊、灰太狼呢?一會“夢幻之旅”結束后,希望同學們都能把它畫出來。
1、欣賞《夢幻曲》。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夢之船馬上就要出發(fā)了。
2、畫一畫。
師:歡迎同學們夢幻之旅的順利歸來,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畫筆一起來畫一畫你的夢中奇遇。
四、整體展示。
全體同學演唱歌曲,一組同學伴舞。
小結:
音樂就是這么富有魔力,它能讓人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到神奇的夢幻世界,其實音樂就是一只夢之船,讓我們乘上夢之船起航吧!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六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八個字。
2、讀詩歌,初步了解農(nóng)民在不同季節(jié)的勞動內(nèi)容,體會農(nóng)民的辛苦和快樂。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1、讀課題,理解課題中詞語的意思。
2、你怎么記住季字?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
3、再讀題目,想一想告訴了我們什么?
1、聽教師范讀課文,聽準會認字的字音。
2、學生自讀詩歌,不認識的字要根據(jù)拼音把字音讀準。
4、讀十四個會認字,在口頭組詞。
1、請四個學生再讀詩歌,大家邊聽邊畫處表示四個季節(jié)的詞語。學生自由讀一讀。
2、每人選一個最喜歡的季節(jié),把有關的小節(jié)念給大家聽。
3、大家評議。
4、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全班一起討論。
6、齊讀詩歌。
板書設計識字一 農(nóng)家四季歌春 喜洋洋夏 忙秋冬 笑盈盈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詩歌。
3、熟讀詩歌,做到正確流利。
在讀中識字,能正確端正的書寫本課生字。
1、讀詞語卡片。
2、你能想辦法記住這幾個字嗎?
3、指導書寫。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生字,先整體觀察每個字的結構特點,在觀察重點筆畫,然后告訴大家應該注意什么。
(2)、教師重點指導谷冬更的寫法。
(3)、其余五個字,學生先描紅,再寫。
(4)、師生評議。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七
1.通過詩畫形式使幼兒了解春、夏、秋、冬的明顯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詩畫教學的興趣,輕松自然的掌握兒歌內(nèi)容。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4.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錄音機、配樂兒歌一首《四季歌》、筆、繪畫用紙等。
1.幼兒完整欣賞配樂兒歌一遍。
2.請幼兒說說兒歌中講到了什么?
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教師畫兒歌
1.春
迎春花、柳樹、蜜蜂、蝴蝶等。
2.夏
火紅的太陽、枝繁葉茂的大樹、荷花等。
3.秋
美麗的菊花、飄落的樹葉、黃色的小草。
4.冬
臘梅花、雪花飄、雪人等。
1.春
師:春天來、春天來,什么花兒開?
幼:春天來、春天來,迎春花兒開。
師:紅花開、黃花開,誰和誰都飛來?
幼:紅花開、黃花開,蜜蜂、蝴蝶都飛來。
2.夏
師:夏天到、夏天到,什么東西當頭照?
幼:夏天到、夏天到,火紅的太陽當頭照。
師:誰枝繁葉茂,誰朝著太陽笑?
幼:大樹枝繁葉茂,荷花朝著太陽笑。
3.秋
師:秋天到、秋天到,美麗的什么畫開放了?
幼:秋天到、秋天到,美麗的菊花畫開放了。
師:什么吹、什么飄,誰換上了黃衣袍?
幼:秋風吹、樹葉飄,小草換上了黃衣袍。
4.冬
師:冬天到、冬天到,什么花兒開放了?
幼:冬天到、冬天到,臘梅花兒開放。
師:什么吹、什么飄、雪人松柏齊叫好?
幼:北風吹、雪花飄、雪人松柏齊叫好。
四、編動作念兒歌
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編上簡單的動作,完整的念兒歌。
以前在兒歌教學中,大多是教師說一句,小朋友學一句,通過多次反復,小朋友也就掌握了,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的,雖然會說了,但完全靠機械記憶,缺乏主動性?,F(xiàn)在我覺得運用畫兒歌的形式,圖文并茂,直觀形象,趣味性強,詩畫對應,看畫學詩針對性強,孩子們在欣賞圖畫的同時,輕松自然的掌握兒歌的內(nèi)容。
通過教學活動,我覺得在幼兒學會說兒歌,還可以啟發(fā)幼兒畫兒歌,通過說、畫使幼兒理解并掌握兒歌的內(nèi)容,編排簡單的動作,通過說、畫、表演等系列活動,圓滿的達到認知的目的。
小百科: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現(xiàn)的四個季節(jié),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節(jié)劃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上位置確定的。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內(nèi)容:
欣賞《賽乃姆》。
教學目的:
1、能夠?qū)ξ覈陆S吾爾自治區(qū)的民族民間音樂感興趣,愿意了解少數(shù)民族與中原音樂文化間的聯(lián)系,并積極參與各項音樂實踐活動。
2、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潑的親情緒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
3、能夠用器樂的形式為《賽乃姆》配伴奏,并能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譜。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通過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和認識所學歌曲,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難點是為《賽乃姆》伴奏。
教學方法:
聽唱式、表演式、創(chuàng)造式。
教學用具:。
鋼琴、中國地圖、多媒體教學光盤、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1、歌唱知識。
(1)歌唱的發(fā)聲狀態(tài)。
口鼻同時吸氣,呼吸要求敏捷無聲,不聳肩,肺部、胸膛自然挺起,腰圍、腹部有明顯的向外擴張之感。發(fā)聲時小腹微收,形成上下力量的.抗衡,使聲音有氣息支持。
(2)發(fā)聲練習板書。
2、導入新課。
在歌曲《掀起你的蓋頭來》背景音樂下,跳一段維吾爾族舞蹈,請學生說出這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并在地圖上找出此民族所處的省份。
這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學習一首維吾爾族民歌《賽乃姆》板書課題“賽乃姆”。
3、歌曲學唱。
(1)播放錄音,請同學們說出這首歌的情緒及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2)討論總結。
歌曲的顯著的特點是:全曲的節(jié)奏輕快、跳躍、充滿活力,具有維吾爾族民間舞蹈和模擬手鼓演奏的風格,曲調(diào)上下流動、偶有跳躍,顯得十分歡快、流暢。
4、表演。
(1)播放一段維吾爾族舞蹈,請同學們仔細觀看。
(2)請同學們?yōu)楦枨顿惸四贰穭?chuàng)編簡單的舞蹈動作。
(3)教師帶領同學們?yōu)楦枨槲琛?BR> 5、創(chuàng)造。
(1)將課本《賽乃姆》樂譜打擊聲部的配器補足。
(2)教師總結板書。
(3)給部分同學發(fā)放打擊樂器,有鋼琴特長的同學彈鋼琴,其他同學擊掌為《賽乃姆》做伴奏。
6、合作。
演唱、打擊樂、舞蹈一起合作表演,將孩子們的學習推向高潮。
小節(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維吾爾族歌曲,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人創(chuàng)造了動人的歌聲和多姿多彩的舞蹈。我們要熱愛民族音樂文化,并要象歌中所唱的那樣珍惜青春大好時光。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九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學生體驗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緒,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歌曲的理解。
介紹歌曲:歌曲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敘述了小主人公在美麗的、恬靜的夜晚,聽媽媽在場院里給他們講故事的幸福場景。第二部分敘述了媽媽在舊社會的痛苦生活,控訴了舊社會的不公。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復。所以,歌曲是帶再現(xiàn)的三部曲式結構。
教師彈奏樂段的歌詞和旋律,讓學生隨琴輕聲的哼唱,體會歌曲的感情。
第二樂段進行欣賞,與第一段進行比較,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全體演唱,老師和學生一起演唱。
完整復聽全曲。說說歌曲中哪是重復出現(xiàn)的?完成聽聽想想。
每個人將今天的感受寫下來,最好能寫成日記。
教學反思:學生有表現(xiàn)力的演唱歌曲。
欣賞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1、欣賞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2、展開想象,根據(jù)音樂講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
1、復習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2、引入新課。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創(chuàng)作了管弦樂作品《鵝媽媽組曲》,用音樂敘述了鵝媽媽講的5個故事,今天一起來聽聽其中的兩個故事。鵝媽媽講了兩個什么樣的故事?請同學們聽音樂之后回答。
3、這兩首樂《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請學生回答哪一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為什么?教師可根據(jù)情況再次播放音樂。
1、有誰知道童話《小拇指的故事》請給同學們講一講。拉威爾創(chuàng)作的樂曲《小拇指的故事》講了些什么?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樂曲,并說—說樂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
2、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中的主題。請學生說說主題的音樂形象。
3、學生在樂曲的伴奏下講述自己根據(jù)音樂所想象的故事情節(jié)。
1、教師講述童話劇《瓷偶女皇》、拉威爾創(chuàng)作的樂曲《瓷偶女皇》是不是對這個童話故事的完整的敘述?聽音樂,正確地回答。
2、這一步感受樂曲,并說一說樂曲是什么風格的音樂,作曲家為什么要采取這樣風格的音樂。
3、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中的主題,請舉生說說主題的音樂形象。辨別樂曲中演奏主題的主奏樂器,并說出這種樂器屬于管弦樂中哪個樂器組。
4、學生在樂曲的伴奏下,講述自己根據(jù)音樂所想象的故事情節(jié)。
1、齊唱或獨唱,或兩種表演形式結合的方式演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2、結合本堂課欣賞的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說說作為敘事性音樂,上堂課演唱的《聽媽好講那過去的事情》與這堂課欣賞的樂曲,在音樂風格、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有何差別。
說出是否喜歡樂曲,并說出理由。
學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1、學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2、完成老鼠和大級節(jié)奏游戲。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1、上兩堂課同學們聽了媽媽講的故事聽了鵝媽媽講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這堂課我們聽一聽《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錄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師板書老鼠和大象的節(jié)奏游戲,請學生分組練習,力求將這兩種不同動物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然后組合在一起。
4、請學生朗讀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讀的音量和語氣。然后在朗讀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聲部節(jié)奏背景。
1、教師范唱歌曲。教師演唱之前,要求學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節(jié)奏游戲作為歌曲的前奏,教師演唱當中,要求學生朗讀和表演帶節(jié)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詞。師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教師與學生跟琴學唱歌曲,鼓勵學生積極學唱,盡快做到用歌聲講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師分析歌曲中緊湊與舒展的勞動形象,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對比處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聲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開闊。然后在學生的演唱中,教師加入二聲部合唱的低音聲部。
1、在高聲部輕聲哼唱中,哼唱低聲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學唱。
2、當兩個產(chǎn)部各自都能聽到對方的聲部,戰(zhàn)到聲部融合的感覺時,稍微調(diào)整一下音量,達到兩個聲部音量的平衡。
學生有表現(xiàn)力的歌唱與表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諧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欣賞鋼琴獨奏曲《洋娃娃的夢》。
1、欣賞鋼琴曲《洋娃娃的夢》。
2、根播音樂創(chuàng)編洋娃娃的故事,并隨音樂表演。
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
2、告訴學生本堂課欣賞的樂曲與洋娃娃有關,認真聆聽,洋洋娃娃在做什么?
1、聽錄音,教師自己彈奏或請學生彈奏《洋娃娃的夢》。
2、啟發(fā)學生思考,樂曲表現(xiàn)了洋娃娃幾種不同的情緒,或洋洋娃娃身邊發(fā)生了哪些故事情節(jié)。
3、請學生隨著音樂講述自己聯(lián)想到的內(nèi)容。
欣賞樂曲是富有想象力,學生愿意參與到表演活動中。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
活動目標:
學唱歌曲《小雞和小鴨》。
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小雞和小鴨》。
活動準備:
2.小雞和小鴨的指偶各一。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雞、小鴨的指偶,引起寶寶的興趣。
師:今天又兩位小客人來到我們班做客。我們來聽一聽他們是誰?
1.模仿小雞、小鴨的叫聲,請寶寶來聽一聽。
2.出示小雞、小鴨指偶,請寶寶向小動物問好。
二、玩游戲“誰不見了”。
1.請寶寶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嘰嘰嘰”“嘎嘎嘎”
2.藏起小雞(小鴨),問寶寶睡不見了,引導寶寶學小雞(小鴨)叫,把他請出來。
三、邊念歌詞邊用指偶表演,引導寶寶感知歌曲內(nèi)容。
四、和寶寶一起邊聽cd邊玩游戲。
1.帶著寶寶唱歌時,用動作(雙手食指相對――小雞;雙手手心相對,一上一下――小鴨)提示歌詞內(nèi)容。
2.請寶寶找到好朋友,一個當小雞,一個當小鴨,邊聽cd邊做游戲。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一
一、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辨別這兩首歌曲明顯不同的風格。
二、教學內(nèi)容:欣賞《我的祖國》。
三、教學重點:欣賞《我的祖國》。
四、教學難點:體會歌曲的情感。
五、教具準備:錄音機。
六、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我的祖國》。
a、學習領唱、合唱。
b、引出歌曲《我的祖國》。
a)欣賞《同一首歌》大型演唱會上演唱的《我的祖國》。
師:聽的時候請想一想:歌曲的詞、曲作者是誰?聽后你想到什么?
b)完整聽《我的祖國》。
c)提問:詞、曲作者是誰?
師:劉熾.喬羽都是我國著名的詞.曲作者,他們寫的歌曲燴至人口,
d)討論:聽后想到什么?(小組討論、自由想象)。
1:簡介電影《上甘嶺》。
2、《我的祖國》是戰(zhàn)士們將戰(zhàn)前工作準備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這首歌。我們來聽聽。(放一段)。
師:在這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下堅守陣地時所唱的歌。想想表現(xiàn)了我志愿軍什么樣的精神?
生: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師:戰(zhàn)士們唱《我的祖國》時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1):女聲領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優(yōu)美深情,將祖國的大好河山描繪得真切動人,唱起來使人倍感親切。
2):混聲合唱――表達全體志愿軍戰(zhàn)士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c:分析歌曲:
1、給歌曲分樂段。
第一樂段――抒情性的。贊美祖國的秀美江山熱愛。
第二樂段――開放性的,贊美祖國的強大自豪是高潮部分。
2、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
師:“是我生長的地----方”處音的夸度比較大,大家看一看。再找找書中還有沒這樣的情況。在哪里?(小組討論)。
d:完整再聽歌曲,學生輕聲跟唱。
e:表演情景。師生同唱《我的祖國》。
f:新時代的《我的祖國》。
現(xiàn)在我們的祖國與原來的祖國一樣嗎?(討論)。
教師小結。
只有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才會更幸福。而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來易的生活。
八、布置作業(yè):學了這一課,大家學到了什么?
第一樂段――抒情性的。贊美祖國的秀美江山熱愛。
第二樂段――開放性的,贊美祖國的強大自豪是高潮部分。
十、課后反思:
我的祖國,這首音樂在上課之初我?guī)ьI學生回顧了我們祖國被外敵入侵,先輩們用鮮血換來今天這美好的生活,學生懷著做祖國無限的熱愛學習了這首音樂。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用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演唱《采菱》,表達對水鄉(xiāng)和江南景色的贊美和熱愛。
2、通過學唱和欣賞江南的歌曲,學生能夠了解江南音樂的旋律特點,感受江南音樂的風格。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鼓勵學生加入到集體表現(xiàn)歌曲的形式中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優(yōu)美婉轉地演唱歌曲,并能初步感受江南音樂的旋律特點。
教學難點:1、切分音和附點音符的掌握
2、表現(xiàn)歌曲
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節(jié)奏卡片
教學過程:
1、教師創(chuàng)編:2/4 ?x xx x x︱ x x x‖
東 小 的同學 你 們好!
2、教師出示節(jié)奏卡片:2/4 x x xx x ︱x x x‖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美麗的圖片描繪的哪里的風景?(出示課件)
2、(師)你們能用語言來贊美美麗的景色嗎?
3、(師)如果讓你們?yōu)閳D片配上音樂,你們會選怎樣的音樂?(優(yōu)美、婉轉、抒情的)
4、聽音樂《夢里水鄉(xiāng)》,聽一聽老師選擇的音樂。
5、過渡語:(師)江南確實太美了,人杰地靈,水甜,心甜,歌更甜,你們聽一群孩子用動聽的歌聲在贊美家鄉(xiāng)呢。
1、初聽《采菱》,說說歌曲的情緒和歌曲的內(nèi)容。
2、(師)你們采過菱角嗎?看看老師是如何采菱的。(教師邊唱邊表演)
3、介紹“菱角”的生長過程,小伙伴們采菱時的心情。(出示課件)
4、學唱歌譜。(出示課件)
(1)教師出示節(jié)奏卡片,教學生讀一讀。
(2)教師范唱歌譜,學生找一找切分音和附點四分音符。
(3)聽唱法學唱部分歌譜。(唱準切分音和附點四分音符)
(4)師生接口唱,學生在切分音和附點四分音符處接唱。
5、學唱歌詞。(一字多音的唱法)
(1)教師范唱。
(2)聽琴輕唱,說說難唱的地方。
(3)齊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緒。(教師在間奏處伴唱)
1、分三個小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第一組:變化演唱形式;
第二組: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
第三組:創(chuàng)編歌詞
2、分組匯報,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
(師)我們江南的音樂不僅好聽,形式也很豐富,同樣是采菱,還可以用不同的音樂情緒來表現(xiàn),你們聽(放音樂《采紅菱》)(出示課件)
(師)江南的美景數(shù)不勝數(shù),從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曾留有詩句贊美江南,最后老師把這首古詩《憶江南》送給你們,大家也可以回去找一找其他的江南知識,下節(jié)課大家一齊分享。(出示課件)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三
1、感受、體驗進行曲的特點,能跟隨音樂行進并做出隊形變化。在活動過程中協(xié)調(diào)性和與他人的合作意識有所增強。
2、在音樂活動中,引起對入隊和隊活動的回憶與向往,對少先隊的認識更為全面,感悟到作為一名少先隊員的光榮感、責任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師生問好。
三、欣賞《快樂的節(jié)日》。
1、欣賞,感受歌曲的氣氛。
2、欣賞,提問:你覺得歌曲中唱到的是什么節(jié)日?
3、用歌曲的伴奏作為配樂,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4、聽聽唱唱。
四、唱《中國少年先鋒隊歌》。
1、聆聽歌曲,體會歌曲情緒。
2、聆聽歌曲,作曲家介紹。
3、設計簡單的節(jié)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輕聲哼唱。
5、齊唱,老師指出其不足之處。
6、試輪唱。
五、復習班隊會的流程。
1、回憶班隊會的流程。
2、班隊會程序演示。
六、小結。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學目標:。
對歐洲民間音樂感興趣,喜歡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并能主動探索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內(nèi)涵。
在活動中感受音樂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與表現(xiàn)手段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輔助學生活動,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探索、創(chuàng)造、審美體驗的無窮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將聲樂曲《桑塔·露琪亞》改編成器樂曲。主奏樂器、伴奏樂器、伴奏音型的選擇及組合。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有關船歌的素材。
2、教學器材:電子合成器、鋼琴、黑板。
3、教學課件:威尼斯風光片背景下的歌曲《桑塔·露琪亞》。
教學設計:。
一、設計演唱形式。
聽賞《(男高音獨唱)錄音,讓學生們?yōu)檫@首歌設計一個新的演唱形式。
學生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實踐活動:按照學生設計的演唱形式進行演唱。
小結: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桑塔·露琪亞》這首威尼斯船歌,我們接觸到了歐洲的一些船歌,并感受到了它們所具有的維尼斯船歌的風格和特點。(請學生回憶威尼斯船歌的特點:旋律優(yōu)美,浪漫抒情,節(jié)拍以------為主,節(jié)奏富有搖動感。)。
船歌的音樂體裁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也有,但由于民族的不同,所形成的風格也有所不同。以后我們會接觸到。
二、將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
船歌的體裁最早只是聲樂曲。它是由威尼斯船工哼唱的當?shù)氐囊环N民歌——barcarolle演變而來的。由于維尼斯具有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它是亞德里亞海岸的重要港口,也是地中海貿(mào)易中心之一,南來北往的游客和商人很多,威尼斯的船歌也由此得到了發(fā)展。同時,威尼斯船歌也影響了整個歐洲的音樂文化,以它為創(chuàng)造素材的器樂曲也應運而生。
今天,我們也來嘗試一下,把《桑塔·露琪亞》這首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
(一)欣賞:。
欣賞兩首船歌。
1、由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一首二重唱改編。注意主奏樂器、伴奏樂器及典型的伴奏音型。
(請一學生說出伴奏音型并板書。如出現(xiàn)錯誤可請其他學生更正。)。
2、欣賞柴科夫斯基的鋼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它也是一首船歌。注意節(jié)拍和節(jié)奏特點。(請一學生寫出節(jié)奏型。)。
小結:以上兩首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了主奏樂器、伴奏樂器音色及典型。
節(jié)奏型的運用,都是為了表現(xiàn)樂曲抒情浪漫的特點。
(二)創(chuàng)作活動:。
1、請學生選擇適當?shù)墓?jié)奏型并板書。
2、請學生運用電腦課件,選擇自己滿意的主奏樂器和伴奏樂器,并談。
談自己的設想,供大家思考、討論和評價。
3、教師小結、歸納學生的創(chuàng)作結果,并由一學生與教師合作,用電腦與合成器演示學生的作品,聽其音響效果。
4、教師演示自己改編的作品,并分層講解創(chuàng)作意圖。
(1)從電腦作曲系統(tǒng)中調(diào)出所用的樂器音色。
(2)用調(diào)音臺分段分析主奏樂器與伴奏樂器及音型的各種組合。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組合使樂曲在音色上、和聲織體上都形成了對比,使這首樂曲的聲音色彩更加豐富,更符合它的特點。同時,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在樂曲中,各種樂器都有自己的分工:有演奏旋律的主奏樂器,有演奏和聲織體和伴奏音型的伴奏樂器,有單純音色,有混合音色,而這些表現(xiàn)手段都是為了造成音色、力度、織體、節(jié)奏上的變化,來表現(xiàn)作品的情緒、風格和特點。
(3)完整地聽一遍教師改編的器樂曲——《桑塔·露琪亞》。
三、拓展賞析。
1、視頻欣賞《我的太陽》意大利是歌劇之邦,到處都充溢著音樂,意大利人用音樂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在眾多意大利民歌中最著名的就是《我的太陽》了,它的演唱者是中國人很熟悉的意大利歌唱家,被譽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首。邊聽邊考慮:他是誰?他的聲音是怎樣的?演唱時表情怎樣?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帕瓦羅蒂,高亢、嘹亮,有穿透力,激情)。
四、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演唱的兩首歌曲都是來自于一個有著悠久音樂文化歷史的美麗國家——意大利。其實在歐洲蘊藏著很深的民間音樂文化,他們等待著我們?nèi)チ私?,我們一起努力吧!設計意圖:在同學對《桑塔露琪亞》的音樂要素、創(chuàng)作手法有所了解后拓展欣賞《我的太陽》,讓同學進一步深入感悟意大利歌曲的華麗和意大利人的熱情,激發(fā)同學對歐洲民間音樂的興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五
教學重難點:辨別這兩首歌曲明顯不同的風格。
:欣賞《我的祖國》。
:欣賞《我的祖國》。
:體會歌曲的情感。
:錄音機。
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我的祖國》。
a、學習領唱、合唱。
b、引出歌曲《我的祖國》。
a)欣賞《同一首歌》大型演唱會上演唱的《我的祖國》。
師:聽的時候請想一想:歌曲的詞、曲作者是誰?聽后你想到什么?
b)完整聽《我的祖國》。
c)提問:詞、曲作者是誰?
師:劉熾.喬羽都是我國著名的詞.曲作者,他們寫的歌曲燴至人口,
d)討論:聽后想到什么?(小組討論、自由想象)。
1:簡介電影《上甘嶺》。
2、《我的祖國》是戰(zhàn)士們將戰(zhàn)前工作準備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這首歌。我們來聽聽。(放一段)。
師:在這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下堅守陣地時所唱的歌。想想表現(xiàn)了我志愿軍什么樣的精神?
生: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師:戰(zhàn)士們唱《我的祖國》時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1):女聲領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優(yōu)美深情,將祖國的大好河山描繪得真切動人,唱起來使人倍感親切。
2):混聲合唱――表達全體志愿軍戰(zhàn)士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c:分析歌曲:
1、給歌曲分樂段。
第一樂段――抒情性的。贊美祖國的秀美江山???熱愛。
第二樂段――開放性的,贊美祖國的強大?自豪??是高潮部分。
2、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
師:“是我生長的地----方”處音的夸度比較大,大家看一看。再找找書中還有沒這樣的情況。在哪里?(小組討論)。
d:完整再聽歌曲,學生輕聲跟唱。
e:表演情景。師生同唱《我的祖國》。
f:新時代的《我的祖國》。
現(xiàn)在我們的祖國與原來的祖國一樣嗎?(討論)。
教師小結。
只有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才會更幸福。而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來易的生活。
:學了這一課,大家學到了什么?
第一樂段――抒情性的。贊美祖國的秀美江山???熱愛。
第二樂段――開放性的,贊美祖國的強大?自豪??是高潮部分。
我的祖國,這首音樂在上課之初我?guī)ьI學生回顧了我們祖國被外敵入侵,先輩們用鮮血換來今天這美好的生活,學生懷著做祖國無限的熱愛學習了這首音樂。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桑塔?露琪亞》,并初步認識船歌這種音樂體裁。
對歐洲民間音樂感興趣,喜歡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并能主動探索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內(nèi)涵。
在活動中感受音樂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與表現(xiàn)手段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輔助學生活動,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探索、創(chuàng)造、審美體驗的無窮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桑塔?露琪亞》,并初步認識船歌這種音樂體裁。
將聲樂曲《桑塔?露琪亞》改編成器樂曲。主奏樂器、伴奏樂器、伴奏音型的選擇及組合。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有關船歌的素材。
2、教學器材:電子合成器、鋼琴、黑板。
3、教學課件:威尼斯風光片背景下的歌曲《桑塔?露琪亞》。
教學設計:
一、設計演唱形式。
聽賞《(男高音獨唱)錄音,讓學生們?yōu)檫@首歌設計一個新的演唱形式。
學生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實踐活動:按照學生設計的演唱形式進行演唱。
小結: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桑塔?露琪亞》這首威尼斯船歌,我們接觸到了歐洲的一些船歌,并感受到了它們所具有的維尼斯船歌的風格和特點。(請學生回憶威尼斯船歌的特點:旋律優(yōu)美,浪漫抒情,節(jié)拍以――――――為主,節(jié)奏富有搖動感。)。
船歌的音樂體裁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也有,但由于民族的不同,所形成的風格也有所不同。以后我們會接觸到。
二、將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
船歌的體裁最早只是聲樂曲。它是由威尼斯船工哼唱的當?shù)氐囊环N民歌――barcarolle演變而來的。由于維尼斯具有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它是亞德里亞海岸的重要港口,也是地中海貿(mào)易中心之一,南來北往的游客和商人很多,威尼斯的`船歌也由此得到了發(fā)展。同時,威尼斯船歌也影響了整個歐洲的音樂文化,以它為創(chuàng)造素材的器樂曲也應運而生。
今天,我們也來嘗試一下,把《桑塔?露琪亞》這首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
(一)欣賞:
欣賞兩首船歌。
1、由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一首二重唱改編。注意主奏樂器、伴奏樂器及典型的伴奏音型。
(請一學生說出伴奏音型并板書。如出現(xiàn)錯誤可請其他學生更正。)。
2、欣賞柴科夫斯基的鋼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它也是一首船歌。注意節(jié)拍和節(jié)奏特點。(請一學生寫出節(jié)奏型。)。
小結:以上兩首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了主奏樂器、伴奏樂器音色及典型節(jié)奏型的運用,都是為了表現(xiàn)樂曲抒情浪漫的特點。
(二)創(chuàng)作活動:
1、請學生選擇適當?shù)墓?jié)奏型并板書。
2、請學生運用電腦課件,選擇自己滿意的主奏樂器和伴奏樂器,并談談自己的設想,供大家思考、討論和評價。
3、教師小結、歸納學生的創(chuàng)作結果,并由一學生與教師合作,用電腦與合成器演示學生的作品,聽其音響效果。
4、教師演示自己改編的作品,并分層講解創(chuàng)作意圖。
(1)從電腦作曲系統(tǒng)中調(diào)出所用的樂器音色。
(2)用調(diào)音臺分段分析主奏樂器與伴奏樂器及音型的各種組合。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組合使樂曲在音色上、和聲織體上都形成了對比,使這首樂曲的聲音色彩更加豐富,更符合它的特點。同時,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在樂曲中,各種樂器都有自己的分工:有演奏旋律的主奏樂器,有演奏和聲織體和伴奏音型的伴奏樂器,有單純音色,有混合音色,而這些表現(xiàn)手段都是為了造成音色、力度、織體、節(jié)奏上的變化,來表現(xiàn)作品的情緒、風格和特點。
(3)完整地聽一遍教師改編的器樂曲――《桑塔?露琪亞》。
三、拓展賞析。
視頻欣賞《我的太陽》意大利是歌劇之邦,到處都充溢著音樂,意大利人用音樂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在眾多意大利民歌中最著名的就是《我的太陽》了,它的演唱者是中國人很熟悉的意大利歌唱家,被譽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首。邊聽邊考慮:他是誰?他的聲音是怎樣的?演唱時表情怎樣?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帕瓦羅蒂,高亢、嘹亮,有穿透力,激情)。
四、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演唱的兩首歌曲都是來自于一個有著悠久音樂文化歷史的美麗國家――意大利。其實在歐洲蘊藏著很深的民間音樂文化,他們等待著我們?nèi)チ私猓覀円黄鹋Π桑?BR> 設計意圖:在同學對《桑塔露琪亞》的音樂要素、創(chuàng)作手法有所了解后拓展欣賞《我的太陽》,讓同學進一步深入感悟意大利歌曲的華麗和意大利人的熱情,激發(fā)同學對歐洲民間音樂的興趣。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七
一、學唱歌曲《土撥鼠》。
二、綜合訓練:三聲部和唱片段。
三、欣賞:《歡樂頌》、簡介貝多芬。
一、啟發(fā)學生運用柔和、連貫的歌聲和悠長、平穩(wěn)的氣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對土撥鼠的愛憐、親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觸三聲部合唱,要求保持音準和節(jié)奏整齊。
三、通過本課歌曲和欣賞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德國音樂大師、交響樂之王貝多芬的生平、作品。
一、貝多芬畫像。
二、《歡樂頌》器樂獨奏、交響樂中重唱、合唱、管弦樂合奏錄音帶。
三、錄音機。
課時計劃:三節(jié)。(歌曲、綜合訓練二節(jié),欣賞一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一、綜合訓練(十七頁中)第一、三聲部。
二、學唱歌曲《土撥鼠》。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歌曲《轉圓圈》。
1、用《轉圓圈》樂曲進行二部視唱練習。
2、無伴奏合唱,教師指揮。重點:兩個聲部的音準與和諧。
3、隨伴奏合唱。重點:速度、力度的變化以及表情的調(diào)動。
二、綜合訓練(十七頁)。
1、內(nèi)容簡述:這是一條三聲部發(fā)聲練習曲,選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三樂章第一呈示部主題。這個主題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為《念故鄉(xiāng)》,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鄉(xiāng)親人、期盼回到故鄉(xiāng)的一首歌曲。
2、教師范奏(范唱)第一聲部旋律。
1=bb4/4。
3、集體視唱第一聲部旋律。
4、哼鳴第一聲部旋律。
5、教師范奏(范唱)第三聲部旋律。
1=bb。
6、由學生們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三聲部的二部視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穩(wěn),唱時一定要注意自己聲部的準確、清晰,還要注意傾聽另一聲部。
7、教唱第三聲部旋律。
8、將學生分成兩部分(可對半分),進行兩部視唱。
9、在二部視唱基礎上的二部哼鳴練習,注意音區(qū)的變化而引起力度的變化。
三、學唱歌曲《土撥鼠》。
1、歌曲簡介:這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在1789——1792年與家鄉(xiāng)波恩創(chuàng)作的許多歌曲之一。當時人們有隨身帶土撥鼠到處流浪的風俗習慣,就好比現(xiàn)代人在家中養(yǎng)狗、貓,并帶他們外出游玩一樣。這是一首表現(xiàn)流浪漢與土撥鼠相依為伴的歌曲。
土撥鼠,旱獺。
2、初聽演唱錄音。
3、6/8拍弱起節(jié)奏的練習。
4、視唱曲譜。
注意,帶弱起的樂節(jié)(二小節(jié)為一樂節(jié))、樂句(四小節(jié)為一樂句),在樂節(jié)、樂句處須用急呼吸換氣。
5、按樂曲節(jié)奏讀歌詞,體會樂句與詞的關系,找出并標出換氣位置。
6、練唱歌曲。
注意前兩句與后兩句力度上的對比。
7、齊唱《土撥鼠》。
四、作業(yè):
1、視唱《土撥鼠》樂譜。
2、用豎笛吹奏這個旋律。
下課。
課后記:本課三聲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聲部是從屬性質(zhì),主要以構造和聲背景為目的,讓小學生輕聲哼鳴的同時,注意傾聽整體音響效果。另外,當唱“啊”時,力度自然加強,不需要有意突出這個力度。
教學內(nèi)容:
一、綜合訓練:(第十七頁)三聲部合唱片斷。
二、歌曲《土撥鼠》的演唱、處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轉圓圈》。
1、分聲部視唱。
2、二部視唱練習。
3、二部合唱。
二:綜合訓練(第十七頁)。
1、按第一課時的聲部劃分,分聲部練第一、三聲部的視唱。
2、第一、三聲部的二部視唱練習。
3、用哼鳴的方法哼唱第一、三聲部的二部合唱。
4、從第三聲部的學生中抽四——六人,視唱第二聲部。
5、第一、二聲部的二部視唱練習。
6、第二、三聲部的二部視唱練習。
7、三個聲部的三部視唱練習。
8、三個聲部的三部合唱哼鳴練習,注意調(diào)整力度和速度。
9、條件較好的班級,用豎笛合奏這個三聲部合唱片斷。
10、欣賞:《故鄉(xiāng)的親人》(第五十七頁},注意體會想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的那種憂傷心情。
三:《土撥鼠》的演唱、處理。
1、問答:《自新大陸》中的主題《念故鄉(xiāng)》、美國歌曲《故鄉(xiāng)的親人》與《土撥鼠》在內(nèi)容和情緒上有什么共同之處?(都表現(xiàn)了游子飄零他鄉(xiāng)的孤獨、凄涼和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2、唱一遍歌曲旋律,要求學生區(qū)分歌曲的兩個段落,并說出它們在旋律和情緒上的異同。(前一段旋律平穩(wěn),感情比較平靜,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緒顯得較激動)。
3、朗誦歌詞,請學生指出語氣最為強烈的地方,(啊,土撥鼠),對照旋律(全取曲最高音“3”處),確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4、討論:應如何運用力度來表現(xiàn)這個高潮部分?(用較強的力度),整句是否都用較強的力度?(應隨旋律的起伏而作強弱的變化)。高潮部分出現(xiàn)了兩次,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處理?(前一個高潮部分力度較強,抒發(fā)對土撥鼠十分鐘愛的強烈感情;而后面的高潮音則用較弱的力度來表現(xiàn)無可奈何的心情)。
在討論中對學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試一試,唱一唱,讓大家進行比較,再得出結論。
5、有表情地演唱這首歌曲。
6、用豎笛練習吹奏這首歌。
四: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練習情況。
下課。
課后記:《土撥鼠》這首歌的兩大特點: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從小節(jié)的第六拍弱起。啟發(fā)學生意識到這兩點,再去感覺基本節(jié)奏,自學起來會很方便。
教學內(nèi)容:
一、復習、鞏固前兩課時學習內(nèi)容。
二、欣賞:《歡樂頌》,簡介貝多芬。
較具準備:
一、貝多芬像。
二、錄音機。
三、用電子琴演奏的《歡樂頌》錄音;用童聲合唱的《歡樂頌》錄音;用重唱、合唱、管弦樂演奏(唱)的交響樂片段錄音。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第十七頁)三聲部發(fā)聲訓練,《念故鄉(xiāng)》片段。
(1)、三聲部的視唱練習。
(2)、豎笛合奏練習。
2、抽唱歌曲《土撥鼠》。
3、抽學生用豎笛吹奏《土撥鼠》。
小結、過渡:
這是貝多芬的一首小品、他還創(chuàng)作了許多內(nèi)容更深刻、規(guī)模宏大的大型作品。
關于貝多芬的簡介,參看課本第二十一頁。
二:貝多芬經(jīng)典名作片段欣賞。
1、交響曲:
(1)《命運》(貝五)第一樂章主部主題。
(2)《田園》(貝六)第一樂章主部主題。
2、奏鳴曲:
(1)《月光》第一樂章呈示部主題主題。
(2)《熱情》第一樂章呈示部主部主題。
(3)《春天》f大調(diào)小提琴、鋼琴第五奏鳴曲第一樂章主部主題。
3、歌曲:
(1)《土撥鼠》a、用電子琴演奏的。b、童聲合唱的。
(2)《歡樂頌》a、用電子琴演奏的。b、童聲合唱的。c、交響樂(貝九)第四樂章重唱、合唱片段。
4、另外欣賞童聲合唱《念故鄉(xiāng)》。
三:邊聽邊想。
1、再聽《歡樂頌》片段,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感受(如:興奮、熱烈、雄壯、宏偉、激奮……)。
2、引導學生們將《歡樂頌》與《土撥鼠》從情緒、力度、速度、結束音、色彩等方面進行比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歡樂頌》《土撥鼠》。
情緒熱情、歡(明)快憂傷、低沉。
力度強弱。
速度快慢。
結束音16。
色彩明亮暗。
3、用以上比較法將本節(jié)課所欣賞的八首作品歸納:
(1)《歡樂頌》類:《熱情》、《春天》、《田園》及《命運》。
(2)《土撥鼠》類:《月光》、《念故鄉(xiāng)》。
4、齊唱《歡樂頌》、或吹奏。
簡單小結課堂學習情況。
下課。后記:通過對比,讓學生懂得同是貝多芬的作品,整體上感覺反差很大。不同音的使用(特別是結束音)所造成明暗效果是不同的。這也說明使用某些音或節(jié)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別的效果。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有哪些歌曲是跟季節(jié)有關系的嗎?
生:《春天在哪里》……等等。(給多點時間給學生思考)
師:今天啊,老師帶來了4首有關于季節(jié)的歌曲,同學們來猜一下每首歌的歌名,看誰猜得又快又準確。好,準備好拉,我們來聽第一首。
師:第一首聽完了,有哪位同學聽出來拉?
生:…………(每播放一首曲子,要給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思考)
師:同學們都很不棒,老師提出來的問題能夠積極的回答。這一點很值得表揚哈。沒錯,跟季節(jié)有關的歌曲有很多,比如說我們以前學過的兒歌《春天在哪里》、流行歌曲《夏天的風》、網(wǎng)絡歌曲《秋天不回來》、經(jīng)典老歌《大約在冬季》等等。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唱一首日本的民歌——《四季歌》。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的18頁。
師:同學們,聽完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想?。?BR> 生:……
師:如果把速度分成快、中、慢三種類型,那《四季歌》應該是什么速度???生:中速。
師:那這首歌給你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啊?是抒情的還是慷慨激昂的呢?生:抒情。
師:我們在升旗的時候,聽到的國歌是抒情的還是慷慨激昂的呢?
生:慷慨激昂的。
師:對了,兩首歌給人的感是完全不一樣的。同學們真棒,已經(jīng)學會欣賞不同類型的歌曲了。
(1)、老師帶唱一遍譜,然后跟電子琴唱一遍譜。(提示本課重點)
(2)、老師加上歌詞帶唱第一段,(其余三段讓學生自己來表現(xiàn))。
(3)、學生邊擊拍邊朗誦歌詞,老師伴奏。(第一段由老師示范)
(4)、分組比賽,每組唱一段,老師伴奏。(結束后自評、互評或者師評)
(1)、作者【日】荒木豐尚
(荒木豐尚有一次因為滑雪受傷到醫(yī)院進行治療,護士們對他進行了經(jīng)心的照顧。荒木豐尚為了表達感激之情啊,于是就……寫了這首曲子送給了這些可愛的護士們。所以我們在演唱這首曲子時候,是不是要帶上情感去唱啊?)
(2)、節(jié)拍:4/4拍子(教學生揮拍,接著叫代表出來做指揮)
(3)、旋律流暢,深刻感人。
(4)、音樂結構;ab兩個分句。(提示學生兩句的不同點)
(1)、老師示范日本基本舞蹈動作。(正面示范和背面示范)
(2)、學生模仿老師學舞蹈動作。
(3)、請學生代表出來表演,其他學生伴唱,老師伴奏。
師:同學們,大家知道日本的國花是什么花嗎?
生:櫻花。
師:我們的中國有萬里長城,那日本最有名的地方是哪里呢?
生:富士山。
師:沒錯,日本的國花是櫻花,日本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就是富士山了。日本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說尊敬長輩等等。我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國公民,就需要學習其他國家一些好的東西,就像其他國家要學習我們中國的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一樣。
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會唱這首《四季歌》,更重要的是在這首歌里學會怎么去做人。希望同學們從現(xiàn)在開始,學會去尊重你的父母,你的老師,你的朋友,包括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得到別人尊重。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二
1.能借助拼音讀準“蝴蝶、麥苗”等生字的字音。
2.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并為生字組詞。
3.能夠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
4.能在田字格中描寫“季、肥、忙、吹、農(nóng)”等生字。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不同形式的游戲,鞏固所學習的生字。
2.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誦讀兒歌、改編兒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學習“蝴蝶、麥苗”等生字,并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2課時
教學課件、課前搜集有關四季的知識。
播放歌曲《四季歌》。激發(fā)情感:小朋友,剛才聽得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兒歌,它的名字叫《田家四季歌》,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1.自主借助拼音讀詩歌。
要求:
(1)邊讀詩歌邊圈畫出生字。
(2)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內(nèi)互相讀讀生字。
(2)說說自己認識了哪個生字?能告訴我們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的嗎?交流自學的生字的方法。
3.叫號游戲,鞏固對生字的認識。
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叫號游戲,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跟生字寶寶交朋友了,老師說出生字寶寶的名字看哪個小朋友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生字寶寶。
4.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1)現(xiàn)在我們該把生字寶寶送回課文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兒歌里講了四季中怎樣的景物?邊聽邊把它們?nèi)Τ鰜怼?BR> (2)生聽課文錄音。
(3)你聽到的是什么呢?根據(jù)生答板書,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子就把這些景物都找出來了。
1.跟錄音讀課文。下面讓我們跟著錄音讀讀課文吧。小朋友讀得輕些,注意聽清楚錄音里的字音和停頓。
2.指名讀詩歌。
3.比賽讀。
回家把《田家四季歌》讀給爸爸媽媽聽。
1.指名讀生字,領讀生字。
2.朗讀詩歌展示。每個季節(jié)都有獨特的景色。你最喜歡哪個,選你喜歡的讀給大家聽。
1.春季有什么?花、草、蝴蝶分別在干嗎?麥苗、桑葉是什么樣子?你感受到什么?
(我們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勃勃。)
2.夏天人們在干嗎?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有什么話想對在田間勞作的人說嗎?
3.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jié)?你從哪里感受到的?人們的心情怎樣?
4.冬天人們穿著什么?此時的人么還那么忙碌嗎?從哪里感受到的?
1.師:小朋友學得真好。下面老師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歡什么季節(jié)?為什么?可以用兒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組織句子回答。
(2)學生創(chuàng)編詩歌,
2.師:一年四季的景物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來看看圖,說說還有什么景物,好嗎?可以說圖上的,也可以說圖上沒有的。但是要求學著課文的樣子說,你行嗎?(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3.展示讀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
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優(yōu)美,每個季節(jié)又有著特殊的景物。我們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們小朋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善于觀察,能發(fā)現(xiàn)周圍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課文的作者一樣,寫出大家喜歡的兒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首屬于你自己的季節(jié)歌或者四季歌。
田家四季歌
春夏秋冬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讀兒歌識字學拼音”,要求教師把握好識字與學拼音的關系,從而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識字學拼音的雙重任務。在本課的教學中,一方面識字仍是主目標,另一方面拼音教學也是教學重點,兩者不可偏廢。在教學中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在《田家四季歌》一課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用識字帶動拼音,用拼音促進識字,有效實現(xiàn)了兩者的有機結合。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三
隨著主題活動《春夏和秋冬》的開展,幼兒對四季的季節(jié)特征以有了一定的掌握。在欣賞了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后,孩子們對哪個季節(jié)好產(chǎn)生了爭論,并紛紛講述了四個季節(jié)的不同特征。于是孩子們自由組合分成了四組,分別為春天組、夏天組、秋天組、冬天組。我們以“四季的服裝”為切入口,引起了幼兒主動收集四季的實物和資料的興趣。同時又提出了“擂臺賽”的建議,更是激起了各組幼兒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討和議論的熱點。我們對每一組孩子的交流都仔細的傾聽和了解,并適時提出一些建議。今天的活動預設也是在孩子資料收集到一定程度、小組間的交流討論基本完成的基礎上進行的。
由于現(xiàn)在的媒體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各種智力競賽類節(jié)目,孩子也很感興趣,因此,活動以競賽這種孩子喜歡的方式展開,也是培養(yǎng)孩子的一種競爭意識。同時通過小組合作競賽的形式,讓幼兒產(chǎn)生集體榮譽感,樂意積極動腦,力爭為小組爭光。在競賽的過程中,孩子不僅要講述自己組的內(nèi)容,同時還要分辨其他組的孩子講述的內(nèi)容正確與否,也是幫助幼兒了解和積累四季的特征知識。
在活動中還力爭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碰到困難請教聽課的老師,邀請他們成為后援團;培養(yǎng)孩子數(shù)數(shù)的能力,如用不同的方法數(shù)五角星等,使幼兒獲得多種能力的發(fā)展。
1、通過競賽的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地了解四季的特征給予人們生活的關系。
2、激發(fā)幼兒的競爭意識和能力。
3、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的小組合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積極的參與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一)、活動前準備:
1、根據(jù)幼兒意愿自由分成四組:春、夏、秋、冬組,并在每組中推選一位組長;
2、各組幼兒分頭尋找相關的季節(jié)特征:資料或?qū)嵨铮?BR> 3、教師深入每組了解幼兒的情況,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二)、活動中準備:
1、與幼兒共同制作五角星、金牌、銀牌、銅牌,并在背面貼上雙面膠;
2、在黑板上張貼春、夏、秋、冬四個字,分別代表四組;
3、幼兒分成四組而坐,帶好收集的資料;
4、進行曲的音樂。
1、每組幼兒自由邀請來聽課的教師作為嘉賓后援團。
2、引出活動內(nèi)容,提出擂臺賽的要求:
如:介紹四季的特征及與人們的關系,回答正確以鼓掌通過,同時回答的幼兒自己上前在相應的四季下貼上五角星;每組按順序輪流回答;隨便插嘴或影響別人將被扣除禮貌分等。
3、幼兒進行擂臺賽:各組輪流介紹自己季節(jié)的特征及與人們的關系,并出示自帶的資料。
4、數(shù)五角星:幼兒介紹數(shù)的方法。
5、發(fā)獎儀式,放進行曲:請冠軍發(fā)言。
6、評價活動:表揚肯定幼兒積極動腦,鼓勵幼兒繼續(xù)努力,的冠軍的幼兒不驕傲。
幼兒在這個活動中的積極性、參與性非常高,連平時不太聲響的幼兒今天也表現(xiàn)積極,看來幼兒都有集體榮譽感,都想要爭第一?;顒又杏變阂卜浅W孕牛娂娔贸鲎约簬淼膶嵨锖唾Y料向大家介紹,聲音響亮。幼兒不斷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使場上產(chǎn)生了很多的爭論,活躍了氣氛?;顒又懈鹘M幼兒間還出現(xiàn)了互相幫助的現(xiàn)象,力爭使自己一組獲得好成績。從活動中看出,幼兒喜歡探究四季,也在積極地做著準備。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對四季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知識面比較廣,帶來的實物也很豐富,最后的發(fā)獎儀式使活動達到了高潮,雖然只是一張紙,但由于是幼兒通過努力后得來的,因此特別得自豪和神氣。孩子在請后援團的時候與人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活動中由于請了嘉賓后援團,使得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積極參與,也為幼兒間的競爭帶來了更激烈的程度。
但在活動前由于是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季節(jié),因此使得每組幼兒間能力差異較大,特別是春季組能力顯得相對較弱,雖然有后援團的幫助,仍顯得較平淡。因此,以后在幼兒自由結伴分組的基礎上,教師還應作適當?shù)恼{(diào)整。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四
師:你們的課前背誦如此悅耳,讓四季景象頓時浮現(xiàn)腦海。春天充滿希望,夏季驕陽似火,秋天五谷豐收,冬天雪花飛揚一年四季各有特點(板書:四季)每個季節(jié)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今天,尹老師要帶領大家去一個不一樣的地方領略四季風采?。ò鍟禾锛腋瑁┱l來讀課題!
評價:像歌聲一樣優(yōu)美;真洪亮!
師:采訪一下你,田家是指哪里?
生:農(nóng)家(點一人)
師:以種田為生的人家就是田家。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農(nóng)業(yè)大國,從南到北,種植的農(nóng)作物各不相同,一年的農(nóng)事活動也不一樣,今天尹老師帶領大家走進的是江南一帶的農(nóng)家,看看那里的農(nóng)民從事的農(nóng)事活動!我們一起讀讀課題!
2.學習“季”
師:季是今天的一個生字,誰來讀
師:全班一起讀三遍
師: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來記住這個季字呢?
預設1:上面是禾,下面是子,合起來就是季
師:加一加,真是識字的好方法。
預設2:李加一撇,就是季。
師:你用了加筆畫的方式記住它,真棒?。ɡ钕壬髁艘豁斆弊樱┢鋵嵾@就是部件識字法(板貼)
師:現(xiàn)在請舉起你們的小手指,跟著老師一起書空。范寫季
上面是禾苗的“禾”,下面是兒子的“子”,表示幼小的禾苗,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新的生命和希望。(說的生動一些)
1.學習會認字
師:除了季,這篇課文中還有不少難讀的生字,現(xiàn)在請同學翻開課本23頁,自由大聲的朗讀兒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生:前后鼻音?!吧!?BR> 師:桑可以組什么詞?
生:桑葉
師:仔細觀察桑字和這片桑葉,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桑上面三個又好像桑葉
師:仔細觀察“農(nóng)”這個字,思考下為什么會這樣寫呢?
生答
師:或許呀,農(nóng)字的祖先可以給你們一些啟發(fā)?!境鍪炯坠俏摹坎虏驴矗瑸槭裁崔r(nóng)的甲骨文要這樣寫呢?它像什么?(學生說自己的想法)
師:是不是你描述的這樣呢?請再看這張圖
師:【出示圖片】這是古代的圖片,對照一下,看看它像什么?
師:看看他們之間像不像一個人手持農(nóng)具在樹林中耕作,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也就是農(nóng)最早的意思呀!這就是象形字農(nóng)??磥?,我們從字的演變中一樣可以識字!這就是運用了圖解識字法(豎提好像一把鐮刀)
生:辛
師:這個字和我們今天要學的另一個字密切相關苦。這個詞誰來讀!
你覺得誰很辛苦?
生:農(nóng)民伯伯
師:農(nóng)民伯伯多辛苦啊,每到農(nóng)忙時節(jié),在別人沒起床的時候就開始了辛苦的一天。夏天他們?nèi)淌芴柕谋瘢勾蟮暮沟瓮铝?,在農(nóng)田里還要被蚊蟲叮咬。讓我不由的想到了那首詩。誰再來讀。
生讀
師評價:我仿佛感受到了你在體諒農(nóng)民伯伯的辛勤勞作。全班一起齊讀三遍!
師:解決了這些,看來剩下的字似乎是難不倒你們了!小火車
師:字音已經(jīng)難不倒你們了,那你們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呢?誰有好辦法?
生:蝴蝶粒形聲字肥“月”字旁與身體有關加一加
師:(部件識字法)有個字,特別復雜,很多同學都不敢去挑戰(zhàn)它。把它找出來,讀一讀。
生讀
師:它有好多個部分組成,你從這個字中看到了什么?
生答
師:看來它真的很難,尹老師為大家請來了漢字老師,漢字老師特意為我們5班的孩子編了口訣,認真聽,它是用什么口訣介紹戴字的組成的!
師:誰是記憶小達人,記住了這個口訣。
生背
師:掌聲鼓勵!全班一起~
師:看來記口決也能幫我們記住字。(板貼:編口決識字法)
繼續(xù)看
生答
師:不管是帽子、衣服還是披風,都是戴在作者身上了。說明農(nóng)民伯伯忙到了多晚呀,才能會有滿滿的月光,穿在了身上,多辛苦呀!忙碌呀!想象那個穿著月光的人就是你,誰來讀!
生讀,
師:看來,這樣一個很復雜的字,我們通過口訣、通過組詞、通過放到詩句里去記憶就能很快記住他。
師:生字表里還有兩個長得和別人不一樣的字,知道藍顏色的字代表什么嗎?
生:多音字
師:你們課前通過查字典認識這兩個字了嗎?分別怎么讀?
指生讀
師:那你知道該怎么區(qū)分嗎?
師:先來看看場在字典當中的讀音和解釋。老師找到了他們的主要意思,一起來看一看!
在今天的課文中,她出現(xiàn)在哪里?誰來把它讀出來!
師:了字呢?誰能像我這樣試著說說。
在今天的課文中,她出現(xiàn)在哪里?誰來把它讀出來!
師:瞧,遇到特殊的字,查字典也是一個好辦法呢?。ò遒N:字典識字法)
生讀
師: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就可以運用這些方法認識生字朋友了!除了識字,這些新詞語你們能讀好嗎?自由練習一下。
師:第一行誰來挑戰(zhàn)。
師:第二行誰來讀
......
師:生字詞都讀得那么好,那還等什么,趕快到課文中去,誰來為我們讀第一小節(jié)
評價:我感覺這景象美得不得了。到了夏季呢?
師:到了金秋時節(jié)。
評價:真是個忙碌又快樂的秋天呀!
師:到了寒冷的冬季,農(nóng)民伯伯又在做什么呢?
師:看來四季里,農(nóng)家各有不同的景象。請看這幅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答師板貼
師:是啊,這不就是兒歌里描述的那番春季美景象嗎。一起讀一讀第一節(jié)
生答
師:嫩嫩的、綠綠的,用兒歌中的話來說——麥苗兒多嫩?!径叹滹h紅】(指名讀短句)
評價:你讀得真輕盈,生怕讀重了。男生讀、女生讀
師:還有桑葉兒呢!桑葉是蠶寶寶的食物。蠶寶寶可喜歡吃肥肥的桑葉啦!所以啊,兒歌中說~(齊讀)(指名讀短句)
師:這里的兒應不應該讀輕聲呢?
生答,并比較讀。
預設:采桑、養(yǎng)蠶、插秧(板貼)
師:桑葉成熟了,可以拿來喂蠶了,所以采桑和養(yǎng)蠶是夏季農(nóng)事之一。插秧似乎離我們比較遙遠,尹老師特意為大家找到了農(nóng)民插秧的視頻,快來認真的看一看農(nóng)民伯伯是如何插秧的把!
觀看插秧視頻
師:是啊,在農(nóng)村里,忙農(nóng)事就是這樣辛苦的。可除了采桑養(yǎng)蠶和插秧,夏季還有很多農(nóng)事活呢,誰知道還有哪些!
生答
師:請看課本24頁,這么多農(nóng)事,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瞧,這么多農(nóng)活,你說農(nóng)民伯伯忙不忙?累不累?誰來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
生讀
師:因為農(nóng)事很忙,所以他們每天很早就要起床去耕作,晚上很晚才能回到家。這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夏季里一二!
師:你們的學習能力可真強!看來,抓住兒歌中的關鍵農(nóng)事,也能幫我們記憶兒歌呢!
待到秋冬時節(jié),田家的景色又會如何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田家四季歌!下課!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愉快的夢》,體驗歌曲美好的意境,能與同學合作,學會簡單的二聲部合唱。
2、在聽賞大提琴獨奏《愉快的夢》中,能積極參與想象活動,體驗音樂的意境。
3、能用打擊樂器和節(jié)奏為歌曲《愉快的夢》伴奏,并從中感受到快樂。
教學重點:
學會合唱歌曲《愉快的夢》,并體會其意境。
教學難點:
《愉快的夢》最后一句合唱的教學。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老師昨晚做了一個非常奇妙的夢,你們想不想知道我都夢到了什么?
生:想。
師: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結合老師的夢中奇遇來欣賞這首歌曲。
生:完整的欣賞歌曲。
師:歌曲好聽嗎?同學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次“夢幻之旅”???生:集體回答想。
學生回答有。
二、引導掌握。
1、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情緒。
師:請同學們認真聽一聽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緒。
生聽完歌曲回答:優(yōu)美抒情。
2、再聽歌曲,感受歌曲速度節(jié)奏。
師:同學的回答非常準確,那么歌曲的速度和節(jié)奏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再聽歌曲。
生聽完歌曲回答:中速6/8拍子。
3、再聽歌曲,感受歌曲意境。
師:你們找到那種悠悠的飄飄的感覺了嗎?
生:找到了。
師:了解了歌曲的情緒,速度和節(jié)奏。請同學們跟老師。
一起隨樂讀歌詞。
4、歌曲學唱。
(1)生用“l(fā)u”輕聲模唱旋律。
在模唱時找出四個最長的音,注意唱夠節(jié)拍。
(2)帶詞跟琴演唱歌曲。
師:同學們可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這首歌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歌曲在旋律上有什么不同?
生:歌曲的最后一句分了兩個聲部。
師:好我們先把這個難點解決掉。
分聲部學唱最后樂句。
(3)二聲部合唱。
(4)歌曲練唱,情緒處理。
三、表演歌曲。
師:老師請幾位同學用這幾件打擊樂器為我們的歌曲加上伴奏,如果我們合作成功的話,就能拿到傳票了。
分發(fā)碰鈴、三角鐵、鈴鼓給三位同學為歌曲伴奏,其他同學起立手拉手晃動身體演唱歌曲。
師:通過大家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我們順利的拿到了“夢幻之旅”的船票,現(xiàn)在請同學們坐上“夢之船”閉上眼睛,展開你豐富的想象,開始你們的“夢幻之旅”,看看我們每位同學都會有什么樣的奇遇?是不是遇到了你心愛的鎧甲勇士、小公主、太空飛船還是小魔仙和美羊羊、灰太狼呢?一會“夢幻之旅”結束后,希望同學們都能把它畫出來。
1、欣賞《夢幻曲》。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夢之船馬上就要出發(fā)了。
2、畫一畫。
師:歡迎同學們夢幻之旅的順利歸來,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畫筆一起來畫一畫你的夢中奇遇。
四、整體展示。
全體同學演唱歌曲,一組同學伴舞。
小結:
音樂就是這么富有魔力,它能讓人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到神奇的夢幻世界,其實音樂就是一只夢之船,讓我們乘上夢之船起航吧!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六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八個字。
2、讀詩歌,初步了解農(nóng)民在不同季節(jié)的勞動內(nèi)容,體會農(nóng)民的辛苦和快樂。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1、讀課題,理解課題中詞語的意思。
2、你怎么記住季字?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
3、再讀題目,想一想告訴了我們什么?
1、聽教師范讀課文,聽準會認字的字音。
2、學生自讀詩歌,不認識的字要根據(jù)拼音把字音讀準。
4、讀十四個會認字,在口頭組詞。
1、請四個學生再讀詩歌,大家邊聽邊畫處表示四個季節(jié)的詞語。學生自由讀一讀。
2、每人選一個最喜歡的季節(jié),把有關的小節(jié)念給大家聽。
3、大家評議。
4、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全班一起討論。
6、齊讀詩歌。
板書設計識字一 農(nóng)家四季歌春 喜洋洋夏 忙秋冬 笑盈盈
1、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詩歌。
3、熟讀詩歌,做到正確流利。
在讀中識字,能正確端正的書寫本課生字。
1、讀詞語卡片。
2、你能想辦法記住這幾個字嗎?
3、指導書寫。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生字,先整體觀察每個字的結構特點,在觀察重點筆畫,然后告訴大家應該注意什么。
(2)、教師重點指導谷冬更的寫法。
(3)、其余五個字,學生先描紅,再寫。
(4)、師生評議。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七
1.通過詩畫形式使幼兒了解春、夏、秋、冬的明顯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詩畫教學的興趣,輕松自然的掌握兒歌內(nèi)容。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4.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錄音機、配樂兒歌一首《四季歌》、筆、繪畫用紙等。
1.幼兒完整欣賞配樂兒歌一遍。
2.請幼兒說說兒歌中講到了什么?
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教師畫兒歌
1.春
迎春花、柳樹、蜜蜂、蝴蝶等。
2.夏
火紅的太陽、枝繁葉茂的大樹、荷花等。
3.秋
美麗的菊花、飄落的樹葉、黃色的小草。
4.冬
臘梅花、雪花飄、雪人等。
1.春
師:春天來、春天來,什么花兒開?
幼:春天來、春天來,迎春花兒開。
師:紅花開、黃花開,誰和誰都飛來?
幼:紅花開、黃花開,蜜蜂、蝴蝶都飛來。
2.夏
師:夏天到、夏天到,什么東西當頭照?
幼:夏天到、夏天到,火紅的太陽當頭照。
師:誰枝繁葉茂,誰朝著太陽笑?
幼:大樹枝繁葉茂,荷花朝著太陽笑。
3.秋
師:秋天到、秋天到,美麗的什么畫開放了?
幼:秋天到、秋天到,美麗的菊花畫開放了。
師:什么吹、什么飄,誰換上了黃衣袍?
幼:秋風吹、樹葉飄,小草換上了黃衣袍。
4.冬
師:冬天到、冬天到,什么花兒開放了?
幼:冬天到、冬天到,臘梅花兒開放。
師:什么吹、什么飄、雪人松柏齊叫好?
幼:北風吹、雪花飄、雪人松柏齊叫好。
四、編動作念兒歌
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編上簡單的動作,完整的念兒歌。
以前在兒歌教學中,大多是教師說一句,小朋友學一句,通過多次反復,小朋友也就掌握了,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的,雖然會說了,但完全靠機械記憶,缺乏主動性?,F(xiàn)在我覺得運用畫兒歌的形式,圖文并茂,直觀形象,趣味性強,詩畫對應,看畫學詩針對性強,孩子們在欣賞圖畫的同時,輕松自然的掌握兒歌的內(nèi)容。
通過教學活動,我覺得在幼兒學會說兒歌,還可以啟發(fā)幼兒畫兒歌,通過說、畫使幼兒理解并掌握兒歌的內(nèi)容,編排簡單的動作,通過說、畫、表演等系列活動,圓滿的達到認知的目的。
小百科: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現(xiàn)的四個季節(jié),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節(jié)劃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上位置確定的。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內(nèi)容:
欣賞《賽乃姆》。
教學目的:
1、能夠?qū)ξ覈陆S吾爾自治區(qū)的民族民間音樂感興趣,愿意了解少數(shù)民族與中原音樂文化間的聯(lián)系,并積極參與各項音樂實踐活動。
2、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潑的親情緒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
3、能夠用器樂的形式為《賽乃姆》配伴奏,并能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譜。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通過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和認識所學歌曲,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難點是為《賽乃姆》伴奏。
教學方法:
聽唱式、表演式、創(chuàng)造式。
教學用具:。
鋼琴、中國地圖、多媒體教學光盤、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1、歌唱知識。
(1)歌唱的發(fā)聲狀態(tài)。
口鼻同時吸氣,呼吸要求敏捷無聲,不聳肩,肺部、胸膛自然挺起,腰圍、腹部有明顯的向外擴張之感。發(fā)聲時小腹微收,形成上下力量的.抗衡,使聲音有氣息支持。
(2)發(fā)聲練習板書。
2、導入新課。
在歌曲《掀起你的蓋頭來》背景音樂下,跳一段維吾爾族舞蹈,請學生說出這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并在地圖上找出此民族所處的省份。
這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學習一首維吾爾族民歌《賽乃姆》板書課題“賽乃姆”。
3、歌曲學唱。
(1)播放錄音,請同學們說出這首歌的情緒及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2)討論總結。
歌曲的顯著的特點是:全曲的節(jié)奏輕快、跳躍、充滿活力,具有維吾爾族民間舞蹈和模擬手鼓演奏的風格,曲調(diào)上下流動、偶有跳躍,顯得十分歡快、流暢。
4、表演。
(1)播放一段維吾爾族舞蹈,請同學們仔細觀看。
(2)請同學們?yōu)楦枨顿惸四贰穭?chuàng)編簡單的舞蹈動作。
(3)教師帶領同學們?yōu)楦枨槲琛?BR> 5、創(chuàng)造。
(1)將課本《賽乃姆》樂譜打擊聲部的配器補足。
(2)教師總結板書。
(3)給部分同學發(fā)放打擊樂器,有鋼琴特長的同學彈鋼琴,其他同學擊掌為《賽乃姆》做伴奏。
6、合作。
演唱、打擊樂、舞蹈一起合作表演,將孩子們的學習推向高潮。
小節(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維吾爾族歌曲,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人創(chuàng)造了動人的歌聲和多姿多彩的舞蹈。我們要熱愛民族音樂文化,并要象歌中所唱的那樣珍惜青春大好時光。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九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學生體驗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緒,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歌曲的理解。
介紹歌曲:歌曲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敘述了小主人公在美麗的、恬靜的夜晚,聽媽媽在場院里給他們講故事的幸福場景。第二部分敘述了媽媽在舊社會的痛苦生活,控訴了舊社會的不公。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復。所以,歌曲是帶再現(xiàn)的三部曲式結構。
教師彈奏樂段的歌詞和旋律,讓學生隨琴輕聲的哼唱,體會歌曲的感情。
第二樂段進行欣賞,與第一段進行比較,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全體演唱,老師和學生一起演唱。
完整復聽全曲。說說歌曲中哪是重復出現(xiàn)的?完成聽聽想想。
每個人將今天的感受寫下來,最好能寫成日記。
教學反思:學生有表現(xiàn)力的演唱歌曲。
欣賞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1、欣賞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2、展開想象,根據(jù)音樂講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
1、復習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2、引入新課。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創(chuàng)作了管弦樂作品《鵝媽媽組曲》,用音樂敘述了鵝媽媽講的5個故事,今天一起來聽聽其中的兩個故事。鵝媽媽講了兩個什么樣的故事?請同學們聽音樂之后回答。
3、這兩首樂《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請學生回答哪一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為什么?教師可根據(jù)情況再次播放音樂。
1、有誰知道童話《小拇指的故事》請給同學們講一講。拉威爾創(chuàng)作的樂曲《小拇指的故事》講了些什么?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樂曲,并說—說樂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
2、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中的主題。請學生說說主題的音樂形象。
3、學生在樂曲的伴奏下講述自己根據(jù)音樂所想象的故事情節(jié)。
1、教師講述童話劇《瓷偶女皇》、拉威爾創(chuàng)作的樂曲《瓷偶女皇》是不是對這個童話故事的完整的敘述?聽音樂,正確地回答。
2、這一步感受樂曲,并說一說樂曲是什么風格的音樂,作曲家為什么要采取這樣風格的音樂。
3、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中的主題,請舉生說說主題的音樂形象。辨別樂曲中演奏主題的主奏樂器,并說出這種樂器屬于管弦樂中哪個樂器組。
4、學生在樂曲的伴奏下,講述自己根據(jù)音樂所想象的故事情節(jié)。
1、齊唱或獨唱,或兩種表演形式結合的方式演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2、結合本堂課欣賞的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說說作為敘事性音樂,上堂課演唱的《聽媽好講那過去的事情》與這堂課欣賞的樂曲,在音樂風格、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有何差別。
說出是否喜歡樂曲,并說出理由。
學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1、學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2、完成老鼠和大級節(jié)奏游戲。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1、上兩堂課同學們聽了媽媽講的故事聽了鵝媽媽講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這堂課我們聽一聽《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錄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師板書老鼠和大象的節(jié)奏游戲,請學生分組練習,力求將這兩種不同動物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然后組合在一起。
4、請學生朗讀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讀的音量和語氣。然后在朗讀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聲部節(jié)奏背景。
1、教師范唱歌曲。教師演唱之前,要求學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節(jié)奏游戲作為歌曲的前奏,教師演唱當中,要求學生朗讀和表演帶節(jié)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詞。師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教師與學生跟琴學唱歌曲,鼓勵學生積極學唱,盡快做到用歌聲講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師分析歌曲中緊湊與舒展的勞動形象,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對比處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聲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開闊。然后在學生的演唱中,教師加入二聲部合唱的低音聲部。
1、在高聲部輕聲哼唱中,哼唱低聲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學唱。
2、當兩個產(chǎn)部各自都能聽到對方的聲部,戰(zhàn)到聲部融合的感覺時,稍微調(diào)整一下音量,達到兩個聲部音量的平衡。
學生有表現(xiàn)力的歌唱與表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諧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欣賞鋼琴獨奏曲《洋娃娃的夢》。
1、欣賞鋼琴曲《洋娃娃的夢》。
2、根播音樂創(chuàng)編洋娃娃的故事,并隨音樂表演。
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
2、告訴學生本堂課欣賞的樂曲與洋娃娃有關,認真聆聽,洋洋娃娃在做什么?
1、聽錄音,教師自己彈奏或請學生彈奏《洋娃娃的夢》。
2、啟發(fā)學生思考,樂曲表現(xiàn)了洋娃娃幾種不同的情緒,或洋洋娃娃身邊發(fā)生了哪些故事情節(jié)。
3、請學生隨著音樂講述自己聯(lián)想到的內(nèi)容。
欣賞樂曲是富有想象力,學生愿意參與到表演活動中。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
活動目標:
學唱歌曲《小雞和小鴨》。
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小雞和小鴨》。
活動準備:
2.小雞和小鴨的指偶各一。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雞、小鴨的指偶,引起寶寶的興趣。
師:今天又兩位小客人來到我們班做客。我們來聽一聽他們是誰?
1.模仿小雞、小鴨的叫聲,請寶寶來聽一聽。
2.出示小雞、小鴨指偶,請寶寶向小動物問好。
二、玩游戲“誰不見了”。
1.請寶寶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嘰嘰嘰”“嘎嘎嘎”
2.藏起小雞(小鴨),問寶寶睡不見了,引導寶寶學小雞(小鴨)叫,把他請出來。
三、邊念歌詞邊用指偶表演,引導寶寶感知歌曲內(nèi)容。
四、和寶寶一起邊聽cd邊玩游戲。
1.帶著寶寶唱歌時,用動作(雙手食指相對――小雞;雙手手心相對,一上一下――小鴨)提示歌詞內(nèi)容。
2.請寶寶找到好朋友,一個當小雞,一個當小鴨,邊聽cd邊做游戲。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一
一、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辨別這兩首歌曲明顯不同的風格。
二、教學內(nèi)容:欣賞《我的祖國》。
三、教學重點:欣賞《我的祖國》。
四、教學難點:體會歌曲的情感。
五、教具準備:錄音機。
六、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我的祖國》。
a、學習領唱、合唱。
b、引出歌曲《我的祖國》。
a)欣賞《同一首歌》大型演唱會上演唱的《我的祖國》。
師:聽的時候請想一想:歌曲的詞、曲作者是誰?聽后你想到什么?
b)完整聽《我的祖國》。
c)提問:詞、曲作者是誰?
師:劉熾.喬羽都是我國著名的詞.曲作者,他們寫的歌曲燴至人口,
d)討論:聽后想到什么?(小組討論、自由想象)。
1:簡介電影《上甘嶺》。
2、《我的祖國》是戰(zhàn)士們將戰(zhàn)前工作準備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這首歌。我們來聽聽。(放一段)。
師:在這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下堅守陣地時所唱的歌。想想表現(xiàn)了我志愿軍什么樣的精神?
生: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師:戰(zhàn)士們唱《我的祖國》時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1):女聲領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優(yōu)美深情,將祖國的大好河山描繪得真切動人,唱起來使人倍感親切。
2):混聲合唱――表達全體志愿軍戰(zhàn)士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c:分析歌曲:
1、給歌曲分樂段。
第一樂段――抒情性的。贊美祖國的秀美江山熱愛。
第二樂段――開放性的,贊美祖國的強大自豪是高潮部分。
2、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
師:“是我生長的地----方”處音的夸度比較大,大家看一看。再找找書中還有沒這樣的情況。在哪里?(小組討論)。
d:完整再聽歌曲,學生輕聲跟唱。
e:表演情景。師生同唱《我的祖國》。
f:新時代的《我的祖國》。
現(xiàn)在我們的祖國與原來的祖國一樣嗎?(討論)。
教師小結。
只有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才會更幸福。而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來易的生活。
八、布置作業(yè):學了這一課,大家學到了什么?
第一樂段――抒情性的。贊美祖國的秀美江山熱愛。
第二樂段――開放性的,贊美祖國的強大自豪是高潮部分。
十、課后反思:
我的祖國,這首音樂在上課之初我?guī)ьI學生回顧了我們祖國被外敵入侵,先輩們用鮮血換來今天這美好的生活,學生懷著做祖國無限的熱愛學習了這首音樂。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用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演唱《采菱》,表達對水鄉(xiāng)和江南景色的贊美和熱愛。
2、通過學唱和欣賞江南的歌曲,學生能夠了解江南音樂的旋律特點,感受江南音樂的風格。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鼓勵學生加入到集體表現(xiàn)歌曲的形式中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優(yōu)美婉轉地演唱歌曲,并能初步感受江南音樂的旋律特點。
教學難點:1、切分音和附點音符的掌握
2、表現(xiàn)歌曲
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節(jié)奏卡片
教學過程:
1、教師創(chuàng)編:2/4 ?x xx x x︱ x x x‖
東 小 的同學 你 們好!
2、教師出示節(jié)奏卡片:2/4 x x xx x ︱x x x‖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美麗的圖片描繪的哪里的風景?(出示課件)
2、(師)你們能用語言來贊美美麗的景色嗎?
3、(師)如果讓你們?yōu)閳D片配上音樂,你們會選怎樣的音樂?(優(yōu)美、婉轉、抒情的)
4、聽音樂《夢里水鄉(xiāng)》,聽一聽老師選擇的音樂。
5、過渡語:(師)江南確實太美了,人杰地靈,水甜,心甜,歌更甜,你們聽一群孩子用動聽的歌聲在贊美家鄉(xiāng)呢。
1、初聽《采菱》,說說歌曲的情緒和歌曲的內(nèi)容。
2、(師)你們采過菱角嗎?看看老師是如何采菱的。(教師邊唱邊表演)
3、介紹“菱角”的生長過程,小伙伴們采菱時的心情。(出示課件)
4、學唱歌譜。(出示課件)
(1)教師出示節(jié)奏卡片,教學生讀一讀。
(2)教師范唱歌譜,學生找一找切分音和附點四分音符。
(3)聽唱法學唱部分歌譜。(唱準切分音和附點四分音符)
(4)師生接口唱,學生在切分音和附點四分音符處接唱。
5、學唱歌詞。(一字多音的唱法)
(1)教師范唱。
(2)聽琴輕唱,說說難唱的地方。
(3)齊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緒。(教師在間奏處伴唱)
1、分三個小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第一組:變化演唱形式;
第二組: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
第三組:創(chuàng)編歌詞
2、分組匯報,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
(師)我們江南的音樂不僅好聽,形式也很豐富,同樣是采菱,還可以用不同的音樂情緒來表現(xiàn),你們聽(放音樂《采紅菱》)(出示課件)
(師)江南的美景數(shù)不勝數(shù),從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曾留有詩句贊美江南,最后老師把這首古詩《憶江南》送給你們,大家也可以回去找一找其他的江南知識,下節(jié)課大家一齊分享。(出示課件)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三
1、感受、體驗進行曲的特點,能跟隨音樂行進并做出隊形變化。在活動過程中協(xié)調(diào)性和與他人的合作意識有所增強。
2、在音樂活動中,引起對入隊和隊活動的回憶與向往,對少先隊的認識更為全面,感悟到作為一名少先隊員的光榮感、責任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師生問好。
三、欣賞《快樂的節(jié)日》。
1、欣賞,感受歌曲的氣氛。
2、欣賞,提問:你覺得歌曲中唱到的是什么節(jié)日?
3、用歌曲的伴奏作為配樂,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4、聽聽唱唱。
四、唱《中國少年先鋒隊歌》。
1、聆聽歌曲,體會歌曲情緒。
2、聆聽歌曲,作曲家介紹。
3、設計簡單的節(jié)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輕聲哼唱。
5、齊唱,老師指出其不足之處。
6、試輪唱。
五、復習班隊會的流程。
1、回憶班隊會的流程。
2、班隊會程序演示。
六、小結。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學目標:。
對歐洲民間音樂感興趣,喜歡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并能主動探索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內(nèi)涵。
在活動中感受音樂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與表現(xiàn)手段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輔助學生活動,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探索、創(chuàng)造、審美體驗的無窮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將聲樂曲《桑塔·露琪亞》改編成器樂曲。主奏樂器、伴奏樂器、伴奏音型的選擇及組合。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有關船歌的素材。
2、教學器材:電子合成器、鋼琴、黑板。
3、教學課件:威尼斯風光片背景下的歌曲《桑塔·露琪亞》。
教學設計:。
一、設計演唱形式。
聽賞《(男高音獨唱)錄音,讓學生們?yōu)檫@首歌設計一個新的演唱形式。
學生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實踐活動:按照學生設計的演唱形式進行演唱。
小結: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桑塔·露琪亞》這首威尼斯船歌,我們接觸到了歐洲的一些船歌,并感受到了它們所具有的維尼斯船歌的風格和特點。(請學生回憶威尼斯船歌的特點:旋律優(yōu)美,浪漫抒情,節(jié)拍以------為主,節(jié)奏富有搖動感。)。
船歌的音樂體裁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也有,但由于民族的不同,所形成的風格也有所不同。以后我們會接觸到。
二、將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
船歌的體裁最早只是聲樂曲。它是由威尼斯船工哼唱的當?shù)氐囊环N民歌——barcarolle演變而來的。由于維尼斯具有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它是亞德里亞海岸的重要港口,也是地中海貿(mào)易中心之一,南來北往的游客和商人很多,威尼斯的船歌也由此得到了發(fā)展。同時,威尼斯船歌也影響了整個歐洲的音樂文化,以它為創(chuàng)造素材的器樂曲也應運而生。
今天,我們也來嘗試一下,把《桑塔·露琪亞》這首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
(一)欣賞:。
欣賞兩首船歌。
1、由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一首二重唱改編。注意主奏樂器、伴奏樂器及典型的伴奏音型。
(請一學生說出伴奏音型并板書。如出現(xiàn)錯誤可請其他學生更正。)。
2、欣賞柴科夫斯基的鋼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它也是一首船歌。注意節(jié)拍和節(jié)奏特點。(請一學生寫出節(jié)奏型。)。
小結:以上兩首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了主奏樂器、伴奏樂器音色及典型。
節(jié)奏型的運用,都是為了表現(xiàn)樂曲抒情浪漫的特點。
(二)創(chuàng)作活動:。
1、請學生選擇適當?shù)墓?jié)奏型并板書。
2、請學生運用電腦課件,選擇自己滿意的主奏樂器和伴奏樂器,并談。
談自己的設想,供大家思考、討論和評價。
3、教師小結、歸納學生的創(chuàng)作結果,并由一學生與教師合作,用電腦與合成器演示學生的作品,聽其音響效果。
4、教師演示自己改編的作品,并分層講解創(chuàng)作意圖。
(1)從電腦作曲系統(tǒng)中調(diào)出所用的樂器音色。
(2)用調(diào)音臺分段分析主奏樂器與伴奏樂器及音型的各種組合。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組合使樂曲在音色上、和聲織體上都形成了對比,使這首樂曲的聲音色彩更加豐富,更符合它的特點。同時,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在樂曲中,各種樂器都有自己的分工:有演奏旋律的主奏樂器,有演奏和聲織體和伴奏音型的伴奏樂器,有單純音色,有混合音色,而這些表現(xiàn)手段都是為了造成音色、力度、織體、節(jié)奏上的變化,來表現(xiàn)作品的情緒、風格和特點。
(3)完整地聽一遍教師改編的器樂曲——《桑塔·露琪亞》。
三、拓展賞析。
1、視頻欣賞《我的太陽》意大利是歌劇之邦,到處都充溢著音樂,意大利人用音樂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在眾多意大利民歌中最著名的就是《我的太陽》了,它的演唱者是中國人很熟悉的意大利歌唱家,被譽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首。邊聽邊考慮:他是誰?他的聲音是怎樣的?演唱時表情怎樣?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帕瓦羅蒂,高亢、嘹亮,有穿透力,激情)。
四、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演唱的兩首歌曲都是來自于一個有著悠久音樂文化歷史的美麗國家——意大利。其實在歐洲蘊藏著很深的民間音樂文化,他們等待著我們?nèi)チ私?,我們一起努力吧!設計意圖:在同學對《桑塔露琪亞》的音樂要素、創(chuàng)作手法有所了解后拓展欣賞《我的太陽》,讓同學進一步深入感悟意大利歌曲的華麗和意大利人的熱情,激發(fā)同學對歐洲民間音樂的興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五
教學重難點:辨別這兩首歌曲明顯不同的風格。
:欣賞《我的祖國》。
:欣賞《我的祖國》。
:體會歌曲的情感。
:錄音機。
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我的祖國》。
a、學習領唱、合唱。
b、引出歌曲《我的祖國》。
a)欣賞《同一首歌》大型演唱會上演唱的《我的祖國》。
師:聽的時候請想一想:歌曲的詞、曲作者是誰?聽后你想到什么?
b)完整聽《我的祖國》。
c)提問:詞、曲作者是誰?
師:劉熾.喬羽都是我國著名的詞.曲作者,他們寫的歌曲燴至人口,
d)討論:聽后想到什么?(小組討論、自由想象)。
1:簡介電影《上甘嶺》。
2、《我的祖國》是戰(zhàn)士們將戰(zhàn)前工作準備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這首歌。我們來聽聽。(放一段)。
師:在這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下堅守陣地時所唱的歌。想想表現(xiàn)了我志愿軍什么樣的精神?
生: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師:戰(zhàn)士們唱《我的祖國》時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1):女聲領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優(yōu)美深情,將祖國的大好河山描繪得真切動人,唱起來使人倍感親切。
2):混聲合唱――表達全體志愿軍戰(zhàn)士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c:分析歌曲:
1、給歌曲分樂段。
第一樂段――抒情性的。贊美祖國的秀美江山???熱愛。
第二樂段――開放性的,贊美祖國的強大?自豪??是高潮部分。
2、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
師:“是我生長的地----方”處音的夸度比較大,大家看一看。再找找書中還有沒這樣的情況。在哪里?(小組討論)。
d:完整再聽歌曲,學生輕聲跟唱。
e:表演情景。師生同唱《我的祖國》。
f:新時代的《我的祖國》。
現(xiàn)在我們的祖國與原來的祖國一樣嗎?(討論)。
教師小結。
只有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才會更幸福。而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來易的生活。
:學了這一課,大家學到了什么?
第一樂段――抒情性的。贊美祖國的秀美江山???熱愛。
第二樂段――開放性的,贊美祖國的強大?自豪??是高潮部分。
我的祖國,這首音樂在上課之初我?guī)ьI學生回顧了我們祖國被外敵入侵,先輩們用鮮血換來今天這美好的生活,學生懷著做祖國無限的熱愛學習了這首音樂。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桑塔?露琪亞》,并初步認識船歌這種音樂體裁。
對歐洲民間音樂感興趣,喜歡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并能主動探索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內(nèi)涵。
在活動中感受音樂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與表現(xiàn)手段在音樂作品中的作用。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輔助學生活動,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探索、創(chuàng)造、審美體驗的無窮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桑塔?露琪亞》,并初步認識船歌這種音樂體裁。
將聲樂曲《桑塔?露琪亞》改編成器樂曲。主奏樂器、伴奏樂器、伴奏音型的選擇及組合。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有關船歌的素材。
2、教學器材:電子合成器、鋼琴、黑板。
3、教學課件:威尼斯風光片背景下的歌曲《桑塔?露琪亞》。
教學設計:
一、設計演唱形式。
聽賞《(男高音獨唱)錄音,讓學生們?yōu)檫@首歌設計一個新的演唱形式。
學生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實踐活動:按照學生設計的演唱形式進行演唱。
小結: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桑塔?露琪亞》這首威尼斯船歌,我們接觸到了歐洲的一些船歌,并感受到了它們所具有的維尼斯船歌的風格和特點。(請學生回憶威尼斯船歌的特點:旋律優(yōu)美,浪漫抒情,節(jié)拍以――――――為主,節(jié)奏富有搖動感。)。
船歌的音樂體裁在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也有,但由于民族的不同,所形成的風格也有所不同。以后我們會接觸到。
二、將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
船歌的體裁最早只是聲樂曲。它是由威尼斯船工哼唱的當?shù)氐囊环N民歌――barcarolle演變而來的。由于維尼斯具有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它是亞德里亞海岸的重要港口,也是地中海貿(mào)易中心之一,南來北往的游客和商人很多,威尼斯的`船歌也由此得到了發(fā)展。同時,威尼斯船歌也影響了整個歐洲的音樂文化,以它為創(chuàng)造素材的器樂曲也應運而生。
今天,我們也來嘗試一下,把《桑塔?露琪亞》這首聲樂曲改編成器樂曲。
(一)欣賞:
欣賞兩首船歌。
1、由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一首二重唱改編。注意主奏樂器、伴奏樂器及典型的伴奏音型。
(請一學生說出伴奏音型并板書。如出現(xiàn)錯誤可請其他學生更正。)。
2、欣賞柴科夫斯基的鋼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它也是一首船歌。注意節(jié)拍和節(jié)奏特點。(請一學生寫出節(jié)奏型。)。
小結:以上兩首作品中,我們感受到了主奏樂器、伴奏樂器音色及典型節(jié)奏型的運用,都是為了表現(xiàn)樂曲抒情浪漫的特點。
(二)創(chuàng)作活動:
1、請學生選擇適當?shù)墓?jié)奏型并板書。
2、請學生運用電腦課件,選擇自己滿意的主奏樂器和伴奏樂器,并談談自己的設想,供大家思考、討論和評價。
3、教師小結、歸納學生的創(chuàng)作結果,并由一學生與教師合作,用電腦與合成器演示學生的作品,聽其音響效果。
4、教師演示自己改編的作品,并分層講解創(chuàng)作意圖。
(1)從電腦作曲系統(tǒng)中調(diào)出所用的樂器音色。
(2)用調(diào)音臺分段分析主奏樂器與伴奏樂器及音型的各種組合。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組合使樂曲在音色上、和聲織體上都形成了對比,使這首樂曲的聲音色彩更加豐富,更符合它的特點。同時,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在樂曲中,各種樂器都有自己的分工:有演奏旋律的主奏樂器,有演奏和聲織體和伴奏音型的伴奏樂器,有單純音色,有混合音色,而這些表現(xiàn)手段都是為了造成音色、力度、織體、節(jié)奏上的變化,來表現(xiàn)作品的情緒、風格和特點。
(3)完整地聽一遍教師改編的器樂曲――《桑塔?露琪亞》。
三、拓展賞析。
視頻欣賞《我的太陽》意大利是歌劇之邦,到處都充溢著音樂,意大利人用音樂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在眾多意大利民歌中最著名的就是《我的太陽》了,它的演唱者是中國人很熟悉的意大利歌唱家,被譽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首。邊聽邊考慮:他是誰?他的聲音是怎樣的?演唱時表情怎樣?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帕瓦羅蒂,高亢、嘹亮,有穿透力,激情)。
四、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演唱的兩首歌曲都是來自于一個有著悠久音樂文化歷史的美麗國家――意大利。其實在歐洲蘊藏著很深的民間音樂文化,他們等待著我們?nèi)チ私猓覀円黄鹋Π桑?BR> 設計意圖:在同學對《桑塔露琪亞》的音樂要素、創(chuàng)作手法有所了解后拓展欣賞《我的太陽》,讓同學進一步深入感悟意大利歌曲的華麗和意大利人的熱情,激發(fā)同學對歐洲民間音樂的興趣。
同歌教案音樂教學設計篇十七
一、學唱歌曲《土撥鼠》。
二、綜合訓練:三聲部和唱片段。
三、欣賞:《歡樂頌》、簡介貝多芬。
一、啟發(fā)學生運用柔和、連貫的歌聲和悠長、平穩(wěn)的氣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對土撥鼠的愛憐、親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觸三聲部合唱,要求保持音準和節(jié)奏整齊。
三、通過本課歌曲和欣賞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德國音樂大師、交響樂之王貝多芬的生平、作品。
一、貝多芬畫像。
二、《歡樂頌》器樂獨奏、交響樂中重唱、合唱、管弦樂合奏錄音帶。
三、錄音機。
課時計劃:三節(jié)。(歌曲、綜合訓練二節(jié),欣賞一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一、綜合訓練(十七頁中)第一、三聲部。
二、學唱歌曲《土撥鼠》。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歌曲《轉圓圈》。
1、用《轉圓圈》樂曲進行二部視唱練習。
2、無伴奏合唱,教師指揮。重點:兩個聲部的音準與和諧。
3、隨伴奏合唱。重點:速度、力度的變化以及表情的調(diào)動。
二、綜合訓練(十七頁)。
1、內(nèi)容簡述:這是一條三聲部發(fā)聲練習曲,選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三樂章第一呈示部主題。這個主題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為《念故鄉(xiāng)》,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鄉(xiāng)親人、期盼回到故鄉(xiāng)的一首歌曲。
2、教師范奏(范唱)第一聲部旋律。
1=bb4/4。
3、集體視唱第一聲部旋律。
4、哼鳴第一聲部旋律。
5、教師范奏(范唱)第三聲部旋律。
1=bb。
6、由學生們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三聲部的二部視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穩(wěn),唱時一定要注意自己聲部的準確、清晰,還要注意傾聽另一聲部。
7、教唱第三聲部旋律。
8、將學生分成兩部分(可對半分),進行兩部視唱。
9、在二部視唱基礎上的二部哼鳴練習,注意音區(qū)的變化而引起力度的變化。
三、學唱歌曲《土撥鼠》。
1、歌曲簡介:這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在1789——1792年與家鄉(xiāng)波恩創(chuàng)作的許多歌曲之一。當時人們有隨身帶土撥鼠到處流浪的風俗習慣,就好比現(xiàn)代人在家中養(yǎng)狗、貓,并帶他們外出游玩一樣。這是一首表現(xiàn)流浪漢與土撥鼠相依為伴的歌曲。
土撥鼠,旱獺。
2、初聽演唱錄音。
3、6/8拍弱起節(jié)奏的練習。
4、視唱曲譜。
注意,帶弱起的樂節(jié)(二小節(jié)為一樂節(jié))、樂句(四小節(jié)為一樂句),在樂節(jié)、樂句處須用急呼吸換氣。
5、按樂曲節(jié)奏讀歌詞,體會樂句與詞的關系,找出并標出換氣位置。
6、練唱歌曲。
注意前兩句與后兩句力度上的對比。
7、齊唱《土撥鼠》。
四、作業(yè):
1、視唱《土撥鼠》樂譜。
2、用豎笛吹奏這個旋律。
下課。
課后記:本課三聲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聲部是從屬性質(zhì),主要以構造和聲背景為目的,讓小學生輕聲哼鳴的同時,注意傾聽整體音響效果。另外,當唱“啊”時,力度自然加強,不需要有意突出這個力度。
教學內(nèi)容:
一、綜合訓練:(第十七頁)三聲部合唱片斷。
二、歌曲《土撥鼠》的演唱、處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轉圓圈》。
1、分聲部視唱。
2、二部視唱練習。
3、二部合唱。
二:綜合訓練(第十七頁)。
1、按第一課時的聲部劃分,分聲部練第一、三聲部的視唱。
2、第一、三聲部的二部視唱練習。
3、用哼鳴的方法哼唱第一、三聲部的二部合唱。
4、從第三聲部的學生中抽四——六人,視唱第二聲部。
5、第一、二聲部的二部視唱練習。
6、第二、三聲部的二部視唱練習。
7、三個聲部的三部視唱練習。
8、三個聲部的三部合唱哼鳴練習,注意調(diào)整力度和速度。
9、條件較好的班級,用豎笛合奏這個三聲部合唱片斷。
10、欣賞:《故鄉(xiāng)的親人》(第五十七頁},注意體會想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的那種憂傷心情。
三:《土撥鼠》的演唱、處理。
1、問答:《自新大陸》中的主題《念故鄉(xiāng)》、美國歌曲《故鄉(xiāng)的親人》與《土撥鼠》在內(nèi)容和情緒上有什么共同之處?(都表現(xiàn)了游子飄零他鄉(xiāng)的孤獨、凄涼和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2、唱一遍歌曲旋律,要求學生區(qū)分歌曲的兩個段落,并說出它們在旋律和情緒上的異同。(前一段旋律平穩(wěn),感情比較平靜,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緒顯得較激動)。
3、朗誦歌詞,請學生指出語氣最為強烈的地方,(啊,土撥鼠),對照旋律(全取曲最高音“3”處),確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4、討論:應如何運用力度來表現(xiàn)這個高潮部分?(用較強的力度),整句是否都用較強的力度?(應隨旋律的起伏而作強弱的變化)。高潮部分出現(xiàn)了兩次,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處理?(前一個高潮部分力度較強,抒發(fā)對土撥鼠十分鐘愛的強烈感情;而后面的高潮音則用較弱的力度來表現(xiàn)無可奈何的心情)。
在討論中對學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試一試,唱一唱,讓大家進行比較,再得出結論。
5、有表情地演唱這首歌曲。
6、用豎笛練習吹奏這首歌。
四: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練習情況。
下課。
課后記:《土撥鼠》這首歌的兩大特點:一是6/8拍(3/8十3/8),二是每句都從小節(jié)的第六拍弱起。啟發(fā)學生意識到這兩點,再去感覺基本節(jié)奏,自學起來會很方便。
教學內(nèi)容:
一、復習、鞏固前兩課時學習內(nèi)容。
二、欣賞:《歡樂頌》,簡介貝多芬。
較具準備:
一、貝多芬像。
二、錄音機。
三、用電子琴演奏的《歡樂頌》錄音;用童聲合唱的《歡樂頌》錄音;用重唱、合唱、管弦樂演奏(唱)的交響樂片段錄音。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第十七頁)三聲部發(fā)聲訓練,《念故鄉(xiāng)》片段。
(1)、三聲部的視唱練習。
(2)、豎笛合奏練習。
2、抽唱歌曲《土撥鼠》。
3、抽學生用豎笛吹奏《土撥鼠》。
小結、過渡:
這是貝多芬的一首小品、他還創(chuàng)作了許多內(nèi)容更深刻、規(guī)模宏大的大型作品。
關于貝多芬的簡介,參看課本第二十一頁。
二:貝多芬經(jīng)典名作片段欣賞。
1、交響曲:
(1)《命運》(貝五)第一樂章主部主題。
(2)《田園》(貝六)第一樂章主部主題。
2、奏鳴曲:
(1)《月光》第一樂章呈示部主題主題。
(2)《熱情》第一樂章呈示部主部主題。
(3)《春天》f大調(diào)小提琴、鋼琴第五奏鳴曲第一樂章主部主題。
3、歌曲:
(1)《土撥鼠》a、用電子琴演奏的。b、童聲合唱的。
(2)《歡樂頌》a、用電子琴演奏的。b、童聲合唱的。c、交響樂(貝九)第四樂章重唱、合唱片段。
4、另外欣賞童聲合唱《念故鄉(xiāng)》。
三:邊聽邊想。
1、再聽《歡樂頌》片段,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感受(如:興奮、熱烈、雄壯、宏偉、激奮……)。
2、引導學生們將《歡樂頌》與《土撥鼠》從情緒、力度、速度、結束音、色彩等方面進行比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歡樂頌》《土撥鼠》。
情緒熱情、歡(明)快憂傷、低沉。
力度強弱。
速度快慢。
結束音16。
色彩明亮暗。
3、用以上比較法將本節(jié)課所欣賞的八首作品歸納:
(1)《歡樂頌》類:《熱情》、《春天》、《田園》及《命運》。
(2)《土撥鼠》類:《月光》、《念故鄉(xiāng)》。
4、齊唱《歡樂頌》、或吹奏。
簡單小結課堂學習情況。
下課。后記:通過對比,讓學生懂得同是貝多芬的作品,整體上感覺反差很大。不同音的使用(特別是結束音)所造成明暗效果是不同的。這也說明使用某些音或節(jié)奏、速度、力度,可以反映某些特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