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學習內(nèi)容和教學步驟。教案的編寫需要充分考慮課堂教學的評價和反思。范文中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過渡流暢,保證教學的連貫性。
Unit教師教案篇一
1.了解考綱對實用類文本人物傳記閱讀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圍,弄清考查重點。
3.洞悉實用類人物傳記文本閱讀題干擾項的設置規(guī)律。
4.掌握解答實用類人物傳記文本閱讀試題的必備技能。
教學重難點。
實用類人物傳記文本閱讀的命題特點。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引導、講練結合、注重規(guī)律歸納。
教學過程。
(一)傳記的種類:1、自傳:自述生平的文章??梢允巧绞论E的實錄,也可以具有一定文學性而不同于自傳的小說。2、評傳:全面介紹和評論人物思想、生活和貢獻的文章,所寫對象大多是在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揮過重要作用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其他著名人物。3、回憶錄:
(二)傳記的特點:1、真實性。文學性傳記也要達到藝術真實。(史學性和文學性兩種,前者強調(diào)事實真實可靠;;后者強調(diào)在基本事實和骨干情節(jié)是真實的基礎上可有一些想象和細節(jié)虛構。)2、概括性。(人物及人物事跡要有選擇)3、通俗性。
(三)考點解讀:。
1、閱讀古今中外的人物傳記、回憶錄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實,了解傳主的人生軌跡;
2、在閱讀中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與判斷;
5、理解傳記作者對傳主及有關事實所作的分析和評價;
8、對傳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氣質(zhì)、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態(tài)度作出自己的評論;
9、能夠汲取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從正反兩個方面接受有益的啟示,形成自我規(guī)劃人生的意識和能力。
(四)題型分析:
(五)備考策略:
(1)了解傳記的有關知識,體會傳記與小說、散文等文體的不同。
(2)要抓住文章的敘事和描寫中所充分展現(xiàn)出來的人物的個性。對文章中寫得生動傳神的片斷,要反復地誦讀、深入體會,把握主人公復雜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質(zhì)。對一些時間性比較強的人物傳記,可以采取列表格的形式,來達到條理明晰的效果。
(3)把握傳記兼具真實性和文學性的藝術特色??梢詮氖录臄⑹?、人物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較、概括,從總體上把握作品的藝術特色。通過閱讀掌握傳記寫作中選擇和組織材料的方法;體會傳記褒貶鮮明、文采斐然的語言特色,吸收有用的.表達方式。
(六)疑難突破:傳記以寫人為中心,作者通過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來塑造人物形象。必須從把握人物形象入手來分析、欣賞、評價作品。要聯(lián)系傳主生活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把握作品所陳述的與社會進程以及傳主個人成長相關的重要事實,了解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jié)。對影響傳主成長的各種因素做出符合實際的分析和客觀的評價。
1、要對人物事跡進行概括;2、分析人物精神形成的原因;3、自己受人物怎樣的啟迪;4、對人生的看法的個性化解讀;5、人物與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關系等。
(七)方法點撥:
1、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應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義,二是簡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2、賞析內(nèi)容:分析人物形象的特點、性格、精神、思想;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手段;理解人物形象的意義;闡述從文學形象中得到的啟迪。
(八)專項練習:
篇目一:《羅曼·羅蘭》節(jié)選。
1.請從精神和作品方面對羅曼?羅蘭作出精要的概括。(4分)。
2.根據(jù)作者的表述,請你對《約翰?克里斯朵夫》做出評價。(6分)。
3.請結合文中劃線的句子,談一下你對閱讀意義的理解。(2分)。
篇目二:《傳奇女子——林徽因》。
4.本文在表達方式或選材上有何特點?請選擇一個方面加以簡析。
5.作者說林徽因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6.文中說:“當女人成了母親,花便成了樹。”“花”指什么?“樹”又指什么?結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經(jīng)歷,談談她的具體表現(xiàn)。
Unit教師教案篇二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于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為重修岳陽樓寫的。《岳陽樓記》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積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
2、學習記事、寫景、議論緊密結合的寫法,學習精煉、生動的語言;培養(yǎng)翻譯和朗讀的能力。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進步的政治主張。
4、背誦全文教學。
教材分析:
重點:1.掌握重要加點字詞,背誦課文。
難點:1.學習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
2.抓住本文駢散結合的寫法。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合理停頓,抑揚頓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達到順暢地背誦全文的目的。.
教學設想:
本課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文言文。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范仲淹。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實詞、虛詞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譯理解外,還要學習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因此學習中把重點放在文言知識的掌握上,難點放在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教學課時:2課時。
Unit教師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感知左、右,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和右的位置關系。
2.通過游戲,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
活動準備:
聰明表、智慧星、食物圖片、《健康歌》音頻、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知左右。
1.拍手游戲,小朋友們喜歡玩游戲嗎?喜歡的小朋友請舉手。
師:請不要把手放下,你舉的一只手是左手,還是右手?
小結:對呀,左手,右手是我們身上的一對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快。
二、“換座位兒“游戲。
1.音樂開始,小朋友邊聽音樂在椅子周圍自由做動作,小朋友聽仔細,音樂停下找椅子。
2.音樂停止,小朋友迅速走到找到的小椅旁并坐好。
3.請小朋友說一說:我的左邊是誰’我的右邊是誰?(或說一說:誰在我的左邊,誰在你的右邊?)。
4.同伴相互說一說:我的左邊是誰?我的右邊是誰?
三、聯(lián)系生活,應用左右。
1.請小朋友輕輕的到桌子上拿一種食物。
2.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報一下吧。
3.聽口令把它們擺上餐桌吧。
餐桌的最中間是一盤蘋果蘋果的左邊是蛋糕、右邊是可樂,上面是香蕉,下面是冰激凌香蕉的左邊是橘子,左邊是草莓冰激凌的左邊是桃子,右邊是梨餐桌擺好了,小朋友高興嗎?那我們也去休息吧!
Unit教師教案篇四
教學重點:聆聽《秋收》。
教學難點:分析樂曲。
教學過程:
一、聆聽《秋收》。
1.以學唱陜西民歌《秋收》為導入。
(1)板書《秋收》歌曲。(曲譜見《教師用書》中的教材分析部分。有條件的能做成幻燈片或投影片放映更好)。
(2)教師范唱。
(3)學生跟琴唱好第一段歌詞。
(4)師生簡單討論歌曲的情緒與內(nèi)容。
2.初聽器樂曲《秋收》。
(2)指導學生唱教材中的圖形譜(這是民歌的主題a)。
(3)聽主題b,并畫出其圖形譜,進行比較。
3.復聽樂曲。
我們把民歌原型的曲調(diào)稱作a主題,把與a有關的另一主題稱作b,
請仔細聽辨,做好以下兩項記錄。
(1)樂曲演奏的a、b主題順序圖表。
(2)a與b的每次各用什么樂器演奏,也同時標出來。
4.討論:
根據(jù)你自己的樂曲發(fā)展的記錄圖表,說說你聆聽后的想像。請圍繞樂曲的標題,根據(jù)a與b及其樂器音色的變化展開你的想像與聯(lián)想,進行創(chuàng)作構思,說出其情緒的發(fā)展與變化。
5.小結:四季的大自然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了無究的生機。
二、唱自己的歌――曲調(diào)創(chuàng)作活動。
1.創(chuàng)作條件與要求:按教材所示,已知兩小節(jié)要。
求用模仿重復方法創(chuàng)作發(fā)展成4小節(jié)。
2.教師用本課中的兩著歌曲作范例講解復習模仿重復的要求。
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表揚他們極積參與的精神。
三、課后小結。
Unit教師教案篇五
安全教育教案(全)。
第一部分交通安全。
第一課時交通法規(guī)。
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的作用。
2、懂得應該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隨著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道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不斷提高交通法制觀念,增強交通公德意識。
二、新課。
1、認識交通警察。
(1)學生自讀書。
(2)出示圖片。
(3)學生看圖說說:誰是交通安全的維護者?你心目中的交通警察是什么樣的形象?
教師補充:
交通警察是國家維護交通秩序和安全的武裝力量,他們是交通安全的維護者,不論嚴寒酷暑,他們都堅守崗位,指揮著來往的車輛和行人。只有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才會有良好的交通秩序,才能保證車輛和行人的安全。
2、認識交通標志。
(2)出示掛圖,請學生指出圖中的各種交通信號、標志、標線,并說出它的作用。
(3)在我們?nèi)粘5某鲂兄?,當看到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時,應該怎樣做?
(4)教師歸納。
其實,國家有關部門規(guī)定的交通標志和標線共有100多種,今天我們認識的只是其中幾種常見的交通標志。
3、過渡:為了保證交通安全,除了以上這些必要的交通措施外。國家還制定了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1)出示圖片。
說出圖片上行為的對與錯,為什么?
(2)說說你在出行中,看到人們是怎樣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
(用具體事例、自畫畫或圖片說明,可以把圖片、自畫畫粘貼在黑板上)。
(3)請你對著圖上的內(nèi)容,說一句贊揚或警示的話。
(4)怎樣把我們今天認識的交通標志和交通法規(guī)讓更多的人都知道?
老師提意:用我們搜集的材料制作一期《注意交通安全》的黑板報,向更多的老師和同學宣傳有關交通安全的知識。
三、課堂小結。
1、說說你記住了哪幾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
2、學習了交通法規(guī)和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后,檢查自己,并寫一條警示句。
第二課時乘車的安全。
教學目的:
1、通過對乘車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的陸地交通安全意識。
2、通過對交通安全應急常識知識的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學會自救、互救,以及應對事故發(fā)生的應急措施。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各種各樣的車輛已經(jīng)越來越快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它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便捷的條件,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騎車、乘車也是一門學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討論有關這方面的交通安全知識。
二、騎自行車應該遵守的規(guī)定。
1、請有騎自行車經(jīng)驗的學生交流。
2、看書上的插圖,判斷對錯。
3、教師小結:
(1)未滿12歲的兒童不準在馬路的慢行道上騎車。
(2)自行車的鈴、閘齊全并有效。
(3)騎車時應靠右邊慢行道行駛,人行道上不準騎自行車。
(4)不闖紅燈,拐彎減速慢行;不準雙手離把,不準追逐打鬧。
三、乘汽車的安全。
1、學生各自談談乘公共汽車、打的車、摩托車時的安全做法。
生:上下車要有秩序;上車后要抓牢、扶穩(wěn);乘車時頭、手等身體部位不能伸出車外;下車時要等車子完全停穩(wěn),不急于跳車;要到站時,提前到車門旁邊等候;不能和司機說話,不隨意在車內(nèi)說話、打鬧;不乘坐酒后駕駛司機的`車輛。
生:下車后,如果想到馬路對面去,不要在車前、車后突然橫穿馬路,車子開走以后,看清有無車輛行駛,再穿行;乘坐小型車時,要系好安全帶;乘坐摩托車時,要戴好頭盔等。
師:同學們概括的比較全面,現(xiàn)在自己再結合課本,看看課本上還有什么補充。
(1)上車前先看清公共汽車是哪一路,因為公共汽車??空?,往往是幾路公共汽車同一個站臺,慌忙上車,容易乘錯車。
(2)待車子停穩(wěn)后再上車或下車,上車時將書包置于胸前,以免書包被擠掉,或被車門軋住。
(3)上車后不要擠在車門邊,往里邊走,見空處站穩(wěn),并抓住扶手,頭、手、身體不能伸向窗外,否則容易發(fā)生傷害事故。
(4)乘車要尊老愛幼講禮貌,見老弱病殘及孕婦要主動讓座。
(5)乘車時不要看書,否則會損害眼睛。
四、遇到交通事故時怎么辦。
1、觀看相關的錄象,學習正確及時的處理方式。
2、布置場景,讓學生模擬練習交通事故中的自救與互救。
五、小結:
1、總結騎車、乘車是的交通規(guī)則。
2、遇到緊急事故不要慌張,運用所學到的自救和互救本領。
第三課時水上安全。
教學目的:
1、通過對水上交通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2、讓學生學會水上救人的本領,成為一名有用的公民。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如今水上交通發(fā)展突飛猛進,不管是運輸、出行,還是旅游觀光,都需要乘船,甚至是劃船。在水上交通中我們又該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水上安全》。
二、乘船安全。
1、講解乘船的意外傷害事故,引起學生的重視。
2、了解乘船的安全知識。
乘船要做到二要三不要:
(1)二要。
一要乘坐證件齊全的船只。
二要乘船時聽從指揮。
(2)三不要。
不要乘坐超載的船只;不要在船上嬉戲打鬧;不要冒險乘船。
三、劃船安全。
同學們和爸爸、媽媽出游時可能會去劃船賞景,那劃船又應該注意什么呢?
1、出示插圖,學生看圖理解。
2、小黑板出示劃船安全細則:
(1)不要在雨天、風大浪急時劃船。
(2)不要在船上站立和打鬧。
(3)不要集中坐在船上的一側(cè)。
四、怎樣搶救船上落水人。
1、如果乘船過程中遇到事故不幸溺水,應學會現(xiàn)場急救知識。
(1)把船漿或結實的繩子遞給落水人。
(2)把救生圈、木板等能夠浮的物體扔給落水人。
(3)大聲呼救,請求別人救助。
2、模擬練習,讓學生真實地去感受遇難和被救的感覺。
五、教師小結。
水上安全不容忽視,讓我們緊記今天所學的知識,成為文明交通人。
第二部分體育活動安全。
第一課時體育活動的性質(zhì)。
一、活動目標:
1、了解體育活動的科學性、合理性、原則性。
2、明白體育活動要做到合理安全。
二、活動過程:
(一)體育活動的科學性。
參加體育活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這樣能提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肌肉的興奮性,反應速度加快,協(xié)調(diào)能力加強,有助于完成各種動作,有效地防止肌肉、韌帶和肌腱受傷。
(二)體育活動的合理性。
體育活動要做到合理性,就是指要注意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a要根據(jù)參加體育活動人的年齡大小、性別、體制強弱來指定體育活動的活動量。
b要根據(jù)不同的季節(jié)組織、參加不同的體育活動。
c要考慮當?shù)丨h(huán)境,選擇適當?shù)捏w育項目。
(三)體育活動的原則性。
a循序漸進: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運動量從小到大。
b全面鍛煉:運動要多樣化,使身體的各部分都能得到鍛煉。
c運動量適度:運動量是指在運動的過程中,完成動作的數(shù)量、質(zhì)量、時間、強度和密度等。
三、活動小結:
我們在活動時必須注意活動的科學性和活動的安全性。
第二課時游泳安全。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游泳時需要注意的安全常識。
2、認識游泳時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以及學會及時處理。
二、活動過程:
(一)游泳安全須知。
1、游泳前必須進行身體檢查,體檢合格方可游泳。
2、禁止到非游泳區(qū)游泳,要在游泳館、池或標有無危險標記的游泳區(qū)游泳。
3、游泳要由家長、老師或可靠的人帶領,或結伴,不能單獨游泳。
4、游泳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使全身各個器官、系統(tǒng)得到活動。
5、頭痛、發(fā)燒、傷風感冒或者病剛好,及餓肚子、飯后、身體過于疲勞、大量出汗后、喝酒后都不能游泳。
6、在水中游泳的時間,每次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特別使初學的人,在水中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5―30分鐘就要休息一下。
(二)問題及處理。
1、游泳的時間或水溫不當時,容易引起抽筋。
這時應立刻停止游泳。仰面浮在水面上呼救,并拉伸抽筋肌肉,舒緩后,要換個泳式游回岸邊,一定不要亂掙扎。
2、游泳時身體感到疲勞或寒冷時,要馬上游回岸邊。
3、游泳時遇到水中有水草纏身時,要趕快像脫手套或脫襪子那樣擺脫水草纏身,然后離開有水草的地方。
4、游泳時可能會出現(xiàn)頭痛。這時要停止游泳,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對準頭部太陽、百會、列缺等穴位進行旋轉(zhuǎn)按摩,并用熱毛巾做頭部保溫。
三、活動小結:
游泳前、游泳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如果游泳時發(fā)生問題,一定要及時處理。
Unit教師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對動物嘴巴的認識,了解一些動物嘴巴的明顯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動物的多樣性。
2.有進一步了解動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不同特征的動物(如啄木鳥、蜜蜂、河馬、蝸牛、兔子等),嘴巴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救救蘋果樹》,引起幼兒談論動物嘴巴的興趣。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后提問:是誰救了蘋果樹?為什么啄木鳥能救蘋果樹?
(二)了解動物嘴巴的外形與生活習性之間的關系。
教師:啄木鳥長著一張什么樣的嘴巴?這樣的嘴巴有什么特殊的本領?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嘴巴有特殊的本領?他們的嘴巴是什么樣的?
(三)觀察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動物世界的神奇,感知動物的多樣性。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收集圖片、音像資料,在科學區(qū)探索交流,增長知識。
游戲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觀看《動物世界》錄像,引導幼兒繼續(xù)關注動物的嘴巴,滿足幼兒對動物的觀察興趣。
Unit教師教案篇七
1.了解作家作品,熟讀背誦這兩首詩。
2.理解詩歌意象,領悟詩歌主旨。
3.學習賞析詩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
2.通過探究,理解詩歌意象,領悟詩歌主旨。
3.通過點撥,學習賞析詩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味詩歌抒發(fā)的戀土深情和思鄉(xiāng)愁緒,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熟讀與背誦;體會詩人真摯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意象,領悟詩歌主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感情誦讀,把握詩歌的內(nèi)在旋律與和諧節(jié)奏,認真體味詩歌蘊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法。如對詩歌意象和主題的解讀。
3.點撥法。如學習賞析詩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土地,萬物生靈的根基。曾有人掠奪它而百般蹂躪,曾有人捍衛(wèi)它而披肝瀝膽。在它的脊梁上演繹著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膚上烙印著多少眷戀情結。誰不鐘愛自己的土地,誰不愛戀大地母親,讓我們深情吟唱艾青詩人的《我愛這土地》,隨著詩中所迸發(fā)的愛國情感的火花而燃燒。(板書:我愛這土地)。
二、作者簡介。
艾青(1910—),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xiàn)代詩人。早期詩風格渾厚質(zhì)樸,調(diào)子深沉憂郁。抗戰(zhàn)時期的詩作,格調(diào)昂揚。建國后,作品思想更趨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詩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為《大堰河——我的保姆》。詩人曾自稱為“悲哀的詩人”。在中國新詩發(fā)展,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并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勛章。
三、背景介紹。
本詩寫于抗戰(zhàn)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軍連續(xù)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qū),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首詩無固定的節(jié)律,不押韻。它主要由句中停頓和句末停頓構成一定的節(jié)拍。誦讀時要著重體會由詩中感情起伏所構成的“內(nèi)在節(jié)奏”。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學生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緊扣“土地”,師生討論分析全詩。
1.詩歌是按怎樣的思路抒寫的?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后明確:全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xù)寫出歌唱的內(nèi)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轉(zhuǎn)寫鳥兒死后魂歸大地,最后轉(zhuǎn)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心。
2.揭示全詩主旨的詩句是什么?談談你的理解?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這兩句詩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的情狀,托出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五、合作探究。
這兩句詩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為祖國獻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執(zhí)著的愛,表達了詩人對土地、對祖國的愛。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2.結合寫作背景,準確理解“土地”、“河流”、“風”、“黎明”的象征意義。
“土地”象征繁衍養(yǎng)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河流”、“風”象征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袄杳鳌毕笳鞒錆M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qū)。
這些修飾語限定語豐富了意象的內(nèi)涵,表明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正遭受苦難,中國人民正滿懷悲憤地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
4.詩人對土地、河流、風、黎明的描寫,蘊含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些描寫形象地表達了當時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以及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這兩節(jié)詩都飽含著詩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和無盡的熱愛之情。就詩的感情發(fā)展而言,第一節(jié)蓄勢,第二節(jié)感情的迸發(fā),感情的升華。詩意層層遞進。
去掉第二節(jié),詩意則得不到提煉和強化。
七、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一只鳥,聯(lián)系我們今天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你會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試一試,相信你會比例子仿寫得更好。
2.艾青在詩中,含著淚水說:“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古往今來,在我們中華史冊上記下了多少愛國志士的類似詩篇,猶如繁星高懸夜空。
例:當我們抵御外侵,我們會記得岳母刺給岳飛身上的四個大字:“精忠報國”;當志士至死不降,保持民族氣節(jié),我們不會忘記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接著往下寫,相信你會寫得更精彩)。
【板書設計】。
︱鳥——詩人自己︱︱。
︱第一節(jié)︱土地——祖國大地︱︱。
︱︱河流、風——抗爭精神︱意象樸實︱反抗侵略。
我愛著土地︱︱黎明——光明、希望︱象征深遠︱熱愛祖國。
︱︱常含淚水︱直抒胸臆︱至死不渝。
︱第二節(jié)︱︱︱。
︱深愛土地︱激情澎湃︱。
Unit教師教案篇八
內(nèi)容過多且設計不可顯示內(nèi)容過多,點擊此處打開或鼠標右鍵選擇另存為下載。
單元教學內(nèi)容:第六單元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
單元教材分析: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數(shù)學知識,是生活數(shù)學的最好體現(xiàn),它的學習對學生學習多位數(shù)加減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礎,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心算。因此這一單元的教學是全冊的重點,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對以后的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chǎn)生直接影響,不僅有利于學生在用數(shù)學中進一步領會加減法的含義,而且還可以為今后發(fā)現(xiàn)和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本單元的計算按難易程度分三段編排: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
各節(jié)中教學內(nèi)容的編排大體分為三個層次:一、以實際情境提供計算題,并呈現(xiàn)多種計算方法,二、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數(shù)。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提出有關計算問題,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教學過程中,由動手操作,觀察、交流依靠動手和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在教學中以具體事物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動手操作促進學生理解知識,利用小組合作交流與獨立思考的方法內(nèi)化知識,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nèi)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是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3、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計算,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
單元教學重、難點:
(1)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計算教學是本單元的重點。
(2)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和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的計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
單元課時安排:
1、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3課時。
2、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4課時。
3、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6課時。
4、整理和復習…………………………………2課時。
no:1。
教學內(nèi)容: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p56—57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1—3t)。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不進位)的口算方法,正確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心算能力、仔細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3、通過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經(jīng)驗入手,培養(yǎng)學生仔細的觀察能力。
(課件出示場景切換,配上明快的背景音樂:春天在哪里)。
1、師:春天到了,你發(fā)現(xiàn)了我們周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認識春天的什么花?
(課件切換到夷陵廣場或書上的主題圖)。
大概有多少黃花?多少紅花?
3、課件從左慢慢移入一個花農(nóng)騎車進入。
師: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嗎?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們都是少先隊員要學著助人為樂,今天我們就去幫助他擺花盆吧!
二、創(chuàng)設情景,在生活中學習。
1、初步認識,出示例1圖。
師:看這里的鮮花可真漂亮,它們各有幾種顏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樣最快的數(shù)出來的?
你能自己看著這些花提出不同的問題嗎?
學生分組互相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饋,交流整理。
師選擇的板書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這道題哪個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組里說一說計算方法。
師:今后在計算時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計算。
(課件里花農(nóng)伯伯說:小朋友們快來幫我擺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3、鞏固練習,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擺一擺,算出結果。
4、觀察整理,總結方法。
師:今天我們學的算式,你看看它們有什么特點?它們都是什么數(shù)?(他們都是整十數(shù),)。
師:在計算時要怎么辦?(整十整十的相加減)。
三、強化練習,
1、練習十的1t。
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這道題,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t:獨立計算,并仔細觀察。
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在計算時要注意,記數(shù)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減,幾個一要和幾個一相加減。)。
3、課堂作業(yè)。
p58面的3t。
看懂圖意,獨立列式。
四、全課總結。
你知道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嗎?板書課題: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
對,我們今天學習的是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在計算時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減。
no2。
教學內(nèi)容: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練習課(p584—7t)。
教學目的:
1、通過生活情景教學感受社會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2、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并提高學生的心酸能力,
3、通過計算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逆向思維。
教學重點:靈活解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1。
20+6080+1020+50。
2、連加連減口算。
3+2+41+3+47+2+10。
10-5-26-2-315-5-2。
指明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今天我們就來試著解答這樣的題目。
二、自主探索。
1、課件出示第五題,小猴分花生圖。
要求:(1)看圖說出圖意,要求還剩多少個花生怎么計算?
(2)列出算式并獨立解答。
(3)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礎練習。出示第四題基礎練習。
要求:(1)獨立計算,全班訂正。
(2)比較上下兩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組討論,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怎么計算?
(4)師總結算法: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和10以內(nèi)的連加連減一樣,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擬,出示第6題。
師模仿售貨員一個學生上來模仿買東西的人,先示范給其他學生看,后要求學生分組模擬。
要求:(1)說清楚自己要買的東西,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根據(jù)自己的要求買東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錢,付出錢后還要找回多少?
(3)口頭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饋,說一說,你想怎么買,是怎么計算的?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第7題,
要求:獨立解答。
三、回家?guī)蛬寢屗闼崴裉熨I菜用了多少錢,并說出一些整十數(shù)連加連減的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比一比誰是細心的孩子。
no:3。
教學內(nèi)容:綜合練習課(p59練習十8~11t及思考題)。
教學目的:1、練習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
2、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感受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3、培養(yǎng)學生思維靈活性。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整十數(shù)加減。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記時,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師:說一說,40+30=?你是怎樣想的?用小棒擺一擺,在小組里說出計算方法。
(3)指名說出計算方法,還有誰的方法不同的?
2、算一算,練一練(第8題)。
師出示口算卡片,開火車進行口算練習。
3、聽算。
師報算式,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檢查聽算能力。
10+40+3040+20+30。
二、讀一讀,算一算。
1、(課件出示p609t)。
要求:1、讀一讀,讀懂題意。
2、指明讀題加深理解。
3、列式計算,并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2、磁性教具擺出10t。
要求:1、仔細看圖,數(shù)一數(shù)桃和梨的個數(shù)。
2、比一比,誰的個數(shù)多?
3、指出同樣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
4、想一想,從桃里去掉桃和梨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5、在小組里說一說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多幾個?少幾個?再填空。
3、課件出示11t。
先出示美麗的校園,在逐步出示三個同學的對話,
師:從剛才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學校里有什么樹?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1)在小組里提出問題,并自己解答。
(2)全班反饋,說出你的問題和算式。
(3)說一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二、思維訓練。
p60的思考題。
下面每個括號里能填什么數(shù)?
no4。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p61例1和練習十一1~4t)。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不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捆扎好的練習本,磁性教具。
教學過程:
一、舊知復習,引入新知。
1、30+65+2060+49+40。
30+6050+2060+4050+50。
2、65是有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29是有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二、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學校新到了一批書,老師打算發(fā)給同學們,我們班有個同學,我們先算算有多少本書,看夠不夠發(fā)給同學們。
1、觀察,課件出示主題圖。
要求: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數(shù)一數(shù),你知道它們有多少嗎?一捆有多少本?
數(shù)學書有多少本?語文書有多少本?
2、小組討論:
看圖提出問題,誰能提出不同的問題?怎么能算出來?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數(shù)學書,你能怎樣算?
想一想,你是怎樣列式的?用小棒擺一擺,你是怎么算的?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5、全班反饋:a動手操作,理解口算辦法。
b總結算法,計算時要注意計算的單位,個位上的數(shù)要加在個位上。整十數(shù)要加在十位上。
6、比較算法,加深理解。
讓學生認真觀察兩個算式,
這2個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樣計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組說,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促進理解。
1、p61的做一做。
先在書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題,請同學講一講上下兩題有什么關系,并舉幾個例子口頭考考其他同學。
2、p63的練習十一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1)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指名說53+4和20+67是怎么計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組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3:3圖。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說出來嗎?
(2)你根據(jù)這些信息列出算式嗎?
(3)說出結果,你是怎么算的?
四、全課總結。
五、作業(yè)設計。
p63的4題。
no:5。
教學內(nèi)容:一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進位)(p62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一5~71t)。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初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計算方法的正確掌握。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礎聯(lián)系,課件出示口算。
(1)進位加法練習。
8+57+86+8。
5+74+97+3。
(2)舊知復習。
20+92+6069+30。
25+462+352+20。
(全班練習,指明說出算法)。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多媒體出示:聯(lián)歡晚會上的歡樂景象,請學生說明看到了什么?并讓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3、引導學生講述圖上的意思,明確要求的問題。
4、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意和問題,開動腦筋說一說,你想有什么方法來解決?
5、小組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6、全班反饋,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組織同學交流評價。教師要表揚學生的各種有道理的解法,鼓勵學生獨立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7、小結:同學們都很會動腦筋來解答我們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有的同學是用進位加的方法,有的是想的已學過的知識,只要是你自己想出的來的解答方法,都可以用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計算方法。
1、p62做一做,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
指名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培養(yǎng)學生用語言內(nèi)化知識的能力。
2、p63練習十一的5至7t。
3、作業(yè)設計:
7t:自己看圖說出圖意,并在小組里說出自己的問題,后獨立解答。
no:6。
教學內(nèi)容:練習課(p648t至12t)。
教學要求:
1、讓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練的進行口算。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小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熟練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看卡片開火車,說出結果。
23+775+98+23。
56+950+548+5。
79+542+505+44。
2、聽算,全班計算,后集體訂正。
9+276+276+30。
9+3014+654+5。
36+546+333+7。
3、指名說一說:9+30和36+5你是怎么樣算的?
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
二、自主練習。
1、獨立完成練習十一的第8題。
要求: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說出計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2、游戲——小小郵遞員。
比一比,哪個郵遞員送的又快又準!
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3、練習十一第10題,6連續(xù)加6,每次加的結果寫在橫線上。
要求:1、小組里口說結果。
2、說說,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3、仔細計算,獨立解答,后集體訂正。
三、作業(yè)設計。
練習十一的第11題,
要求:1、先說出圖意,看圖你知道了什么?
2、獨立計算。
聯(lián)系十一的第12題。
注意:先計算在比較大小。
no:7。
教學內(nèi)容:綜合練習課(p65練習十一的13t到17t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練的進行口算。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小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熟練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題卡。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
25+770+921+832+9。
2+5559+94+669+91。
38+767+443+279+7。
2、聽算。
45+459+104+5863+8。
3、填空:(課件出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練習十一的習題。
1、計算練習:
23+775+98+23。
56+950+548+6。
76+542+505+44。
先說計算過程,在寫得數(shù)。
2、練習十一的第14題。
要求:(1)、看圖,你從圖上知道了什么?
(2)、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架飛機?怎樣計算?
(3)、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3、練習十一的第15題。
要求:自己看圖,理解題意然后列式計算。
4、課件出示第16題,比一比誰算的又快又對。
57+86+5625+70。
42+671+97+80。
三、作業(yè)設計。
練習十一的第17題。
自己讀題理解題意,后獨立計算。
四、思維訓練。
讀題,解答p66面的思考題。
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no8。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不退位)。
p67例1及做一做和練習十二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不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2、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的思維過程,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師: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來慶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園,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攢的零花錢去買玩具呢,我們也和他們一起去看看吧?。娔X出示玩具店的貨架和玩具的標價。)。
二、自主探索,提出問題。
1、仔細看圖,提出問題。
師:看貨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歡什么玩具?你從圖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觀察后指名回答。)。
課件出示:兩個小朋友的對話。
師:貨架下的兩個小朋友在說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說出題意)。
師:怎樣才知道左邊的小朋友買大象玩具后還剩多少元?右邊的小朋友還差多少元呢?(用減法算)。
師:你知道這么列式嗎?(師根據(jù)生回答板書算式)。
師:大家會算上面的算式嗎?先在小組里擺一擺,算一算。
2、分組操作,形成思維。
學生擺小棒,教師巡回指導學生操作。
3、信息反饋,抽象算法。
師:大家擺出了上面兩道題的得數(shù)嗎?誰來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師根據(jù)學生說的板書算法。
師: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結算法。
師:同學們可真棒,我們在計算時一定要看清楚是在個位上去減還是在十位上去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68的做一做的第一題。
要求:1、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指名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2、獨立完成p69練習十二的1—3題。
no:9。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p68面例2,練習十二第5、6、8題)。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shù)件一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退位減法的計算。
2、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3、感受退位減法與生活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教學準備:將例題制成的課件,學生準備3捆6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2、計算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算法,著重說一說15-8和17-9是怎樣算的。
二、引入新課。
1、談話引入。
師:上面2排算式分別是什么樣的減法算式?
(第一排是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算式,第二排是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不退位減法算式。)。
師:我們已經(jīng)會計算20以內(nèi)退位減法、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不退位減法了,大家會算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法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減法的計算方法。
2、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三、自主探索。
1、引導學生從問題情景中抽象出減法算式。
課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貨架圖。
師:在例1的學習中我們學會了根據(jù)貨架上玩具單價解決“有35元錢,買一個大象玩具,還剩多少元?”和“有20元錢,買一個布娃娃,還差多少元?”等問題,圖上還告訴我們哪些有用的信息?(課件突出貨架下半部分的兩輛玩具汽車圖。)。
課件出示例2玩具圖下面兩個小朋友和他們的對話。
師:圖上兩個小朋友在說什么?你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嗎?
(左邊的小朋友說,我有8元錢,想買一輛單價36元的玩具汽車,還要攢多少元才夠,右邊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樣算才知道還要攢多少錢?)。
師:你知道這樣列式計算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算式:36-8=。
2、引導學生探索計算方法。
(1)指導學生擺小棒。
師:算式36-8和前面所學習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
師:個位不夠減時怎么辦?
學生分組擺小棒,并讓他們邊擺邊討論擺的方法。
(2)引導學生交流擺小棒的的方法。
(3)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方法。
師:從剛才擺小棒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根據(jù)擺小棒的過程說一說36-8的方法。
師總結算法,剛才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出了幾種算法,真不錯。在以后的計算中,你喜歡用那種方法就用那種方法計算。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第68面做一做的第2題,
五、課堂作業(yè)。
1、完成練習十二的第5題。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答案,訂正時說一說81-4和60-3的計算過程和方法,讓他們進一步感受退位減的過程。
2、完成練習十二的第8題。
先讓學生看明確計算任務,然后由學生獨立計算各題的差,最后集體訂正得數(shù)。
六、課堂小結。
1、小結計算方法。
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no:10。
教學內(nèi)容:
練習課(練習十二的4—13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的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的口算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2、從小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正確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熟練計算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算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指名學生說一說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以鞏固學生的思考過程。
二、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用奪紅旗的游戲來練習第四題,
比一比,誰能又快又對的算出來?
集體記時,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獨立完成第5、6題,后集體訂正。
3、課件出示第7題。
要求:
(1)仔細觀察圖畫,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想一想這是要干什么?家長和椅子有什么作用?
(3)還缺多少把椅子?你能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嗎?
(4)列式計算,后集體訂正。
4、完成教科書上p70的第8題。
讓學生理解題意后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結果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再獨立計算。
5、用游戲的方法完成第9題。
用游戲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鞏固學生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6、完成p70的第10題。
這種同數(shù)連減既有助于幫助學生熟練的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口算,又為以后學習除法做準備。
三、獨立完成p7011—13題。
四、思考題獨立完成。
no:11。
教學內(nèi)容:比多少的應用題(p72的例3、例4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及初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3、通過生活情境的模擬教學,使學生體會到生活數(shù)學無處不在,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求兩數(shù)相差的應用題的正確解答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件演示)。
在美麗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快樂的小矮人,他們每天在森林里早上出去采果子,晚上回到家里唱歌跳舞,生活的很幸福。這一天他們采了很多的果子回來了,突然兩個小矮人爭起來了。他們到底在爭什么呢?我們?nèi)タ纯窗桑?BR>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對回答問題好的同學給他們組獎一朵小紅花)。
課件出示:兩個小矮人的對話(藍衣服的小矮人說:我摘了12個果子,紅衣服的小矮人說我摘了8個,)。
問:(1)你能夠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先同桌互說,互提,然后再指名說,同時老師板書)。
(2)那你能夠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問題列出算式嗎?請試一試。(每個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老師板書)。
板書:8+6=14。
8-6=2。
8-6=2。
8-6=2。
8-6=2。
(3)觀察以上的幾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討論后發(fā)表意見)。
歸納得出:求多多少或者是少多少?多幾或者是少幾都可以用減法計算。
2、做一做(電腦出示:p72:做一做)。
(1)先讓學生同桌互編數(shù)學小故事并列式計算。
(2)集體訂正。
3、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每個組紅花的獲得情況:
1)先數(shù)一數(shù):每個組各有幾朵花。
2)你可以提出哪些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學生活動,在小組里互提互說)。
3)指學生說,其它學生根據(jù)提出的問題口頭列出算式計算,看一看,誰最聰明。
問:還有不同的問題嗎?
4、出示第73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
三、鞏固練習:
no:1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全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回憶整理,使學生體驗分類總結,歸納整理的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100以內(nèi)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十與兩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加深學生對其計算方法的理解。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p78。
教具、學具準備:口算卡片、匯報表。
教學過程:
Unit教師教案篇九
第1教時。
一、重點句子翻譯。
1、茍富貴,無相忘。
2、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3、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4、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5、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6、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
7、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
二、文學常識:司馬遷及《史記》。
三、作業(yè):1、朗讀課文;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
第2教時。
一、請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謫戍漁陽。(謫,調(diào)發(fā))。
2、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倡,倡導)。
3、卜者知其指意(旨,以圖)。
4、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已,已經(jīng))。
5、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披,穿)。
二、請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詞,并解釋。
1、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帶領,名詞活用為動詞)。
2、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為王,名詞活用為動詞)。
3、夜篝火(提著燈籠,名詞活用為動詞)。
4、狐鳴呼曰(像狐貍一樣,名詞作狀語)。
5、皆指目陳勝(用眼睛示意,名詞活用為動詞)。
6、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使…憤怒,使動用法)。
7、置人所罾魚腹中(用網(wǎng)捕,名詞活用為動詞)。
8、尉果笞廣(用竹板打,名詞活用為動詞)。
三、判別下列各組句子中相同詞語的不同意義。
1、號為張楚(定國號);陰風怒號(呼嘯);號呼而轉(zhuǎn)徙(大聲哭)。
2、舉大計亦死(發(fā)動);舉燭而索,中有死鼠(舉起);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推薦)。
3、陳勝、吳廣皆次當行(隊伍);皆下之,行收兵(行軍);必能使行陣和睦(軍隊)。
4、悵恨久之(助詞,可不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二世殺之(他,指公子扶蘇)。
5、傭者笑而應曰(表示修飾);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表示承接);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示轉(zhuǎn)折)。
第3課時。
一、文學常識:本文出自,它是一部什么樣的書?
二、概括段意。
1、敘述陳涉年輕時的傭耕生活,表現(xiàn)了他胸懷大志、有反抗精神。
2、寫起義的籌劃過程,表現(xiàn)了陳勝吳廣的斗爭決心和政治遠見。
3、寫陳勝吳廣發(fā)動起義、順利進軍并建立政權的經(jīng)過,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起義的偉大力量和歷史意義。
三、思考。
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是什么?
(1)直接原因:皆已失期,失期當斬。
(2)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第4課時。
標點符號的復習。
a、主要標點呼號的作用。
一、引號的作用。
1、直接引用。
2、強調(diào),著重指出。
3、特殊含義(反語、諷刺或特定稱謂)。
二、破折號的作用。
1、解釋或補充說明。
2、話題轉(zhuǎn)換。
3、用于聲音的延長。
4、表時說的停頓或中斷。
三、省略號的作用。
1、表示引文的省略。
2、表示列舉的省略。
3、表示說中斷或斷斷續(xù)續(xù),或表示說話含含糊糊、支支吾吾。
四、冒號的作用。
1、提起下文。
2、總結上文。
b、中考的主要題型。
1、直接在空缺處加標點。
2、判別標點符號在句中的作用(選擇題居多)。
3、標點與文章內(nèi)容相結合,進行理解與分析。
c、實戰(zhàn)演練。
1、直接在空缺處加標點。
(1)每當疼痛發(fā)作,他就采用“壓迫止痛法”--用茶壺蓋、煙嘴、玻璃球頂住疼痛部位。
(2)閏土揀了好幾件東西()兩條長凳、一副香爐和燭臺、一桿臺秤。
(3)語文、數(shù)學、體育、音樂()這是我們上午的課程。
(4)她來到北海,細心觀察()那天桃花開了()那天柳絮飛了()那條布谷鳥叫了()。
2、判別標點符號在句中的作用。
《閱讀》第10頁第1-4題。
3、標點與文章內(nèi)容相結合,進行理解與分析。
《閱讀》第11頁第9題第(3)段。
思考:
(1)其中的省略號有何作用?
(3)從最后一句中的拖音符號,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第5課時。
詞語的語境義及其感情色彩。
一、什么叫語境義及詞的感情色彩。
1、語境義: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考試時就是文章中)的特定意義(如:詞典上某詞有若干條義項,語境義即其中的一項)。
2、詞的感情色彩: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褒義貶用、貶義褒用)。
二、實戰(zhàn)演練。
1、中考:解釋語段中“氣”的意思(精神力量)。
古人云:“腹有詩書自華?!弊x書對于人來說,就像吃飯喝水一樣不可缺少,我們可以從書中汲取無盡的精神力量--一種激蕩在我們的`血管,充盈于我們的周身,又從我們的每一個毛孔里散發(fā)出來的氣。同時,讀書也要像吃飯那樣,吃各種蔬果和五谷雜糧,攝取多種營養(yǎng)--閱讀各式各樣的書,汲取各種各樣的氣,以補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調(diào)。在讀書時,要吸取精華,剔除糟粕,讀天下好書,養(yǎng)人間正氣。就像孟夫子所說的那樣: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2、20中考:解釋“掙生活”的意思(掙錢養(yǎng)活自己)。
我突然發(fā)現(xiàn)蹬車的人只有一條腿!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黃黃的褲管,挽一個疙瘩,懸在空中。他的左腿用力地蹬著踏板,為了讓車走得快一些,臀部時時脫離坐墊,身子向左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左腿上。
坡總算爬上去了,車夫沉重地喘著氣。他在我面前,無疑是一個強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為自己”掙“來了坦蕩而快樂的生活。
3、解釋”機關“的意思(秘密)。
長媽媽曾經(jīng)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里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墻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
4、中考:解釋”掃街“(滿大街找工作)。
那一年,我即將大學畢業(yè),為了找個單位,天天出去”掃街“,但仍一無所獲。我學的是建筑設計專業(yè),找了幾家建筑設計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碩士。一負責人看著我的簡歷說,你讀書時,還獲過不少獎,不錯!可是,我們這里暫時不缺建筑設計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來我們這里干個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機會再安排你。
5、中考:解釋”肥料“(營養(yǎng)豐富的浮游生物和藻類)。
深層海水受海底地形及氣象條件的影響,會自然涌升到海面上來。在茫茫大海上,這種被稱為”涌升海面“的地方僅占全球海洋面積的0.1%,但卻集中了海洋魚類資源的60%,甚至更多。其奧秘就隱藏在深層海水里:當含有豐富微量元素的深層海水涌上海面后,浮游生物和藻類得以更快生長,為魚類提供了豐饒的”肥料“。
6、解釋”焚琴煮鶴"(糟蹋藝術,做有煞風景的事情)。
有人會說:讓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美流傳百世不是更好嗎?為什么非得要去揭秘呢?科學家真是無事忙。就算你對了,將曠世奇美歸結成眼球的轉(zhuǎn)動、視線的游移、腦電波的閃爍,還有什么電腦圖像處理等等,以這些世俗之物來褻瀆藝術大師,豈不大煞風景?達?芬奇在天之靈聞之,當?shù)銍@日:焚琴煮鶴,莫此為甚!
msn(中國大學網(wǎng))。
Unit教師教案篇十
教案--檢查!
朝陽區(qū)東壩學區(qū)體育教研組上周對全學區(qū)所有教師的教案進行了一次檢查,能看到所有教師的備課都有余糧,而且比較之前檢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進步,尤其是新教師年輕教師很是下功夫進行備課,在這里對青年教師提出表揚:長店小學陳國穎王嘉;東壩中心小學李鑫王晶晶;平房小學教師;這幾位教師的'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借鑒、學習!在這里我還想向大家談一下關于教案的問題:1.教案是在鉆研教材、設立目標、制定策略等一系列操作后反復斟酌修訂而成的.它既要忠實于整個設計的過程與結果,又要在行文時進行再思考、再創(chuàng)造。編寫教案時決不可圖簡單而照抄別人的教案或照搬參考書上的教案(青年教師可借鑒)。2.教案必須科學規(guī)范,應做到內(nèi)容準確無誤,材料真實可靠,方案切實可行,書寫工整規(guī)范。3.教案要簡明清晰,便于使用。教學目標要準確醒目,切實起到教學中的導向調(diào)控的作用。教學過程要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對關鍵、要點、警句等處可以“特寫”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以便一目了然(例如:王嘉老師教案的安全措施、養(yǎng)護幫助寫得很醒目)。4.教案應因人而異。一方面不能強求形式上的統(tǒng)一,應各具特色,在追求高質(zhì)量前提下可以各顯神通。另一方面對不同的教師應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對于老教師,他們經(jīng)驗多,善于根據(jù)學生臨場行為來進行教學決策,其教案可寫得簡要一些。而對于新教師,則要求寫得詳細一些。5.教案書寫要留有余地,以便完成教案后產(chǎn)生的新思路、新措施能隨時添補進去。教案必須在上課的一周之前完成,應盡量早有準備。朝陽區(qū)東壩學區(qū)黃杉木店小學黃琳2010-5-19。
Unit教師教案篇十一
2、韻律操。
3、游戲:老鷹捉小雞。
4、游戲:丟手絹。
二、教材分析。
1、使學生初步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
2、發(fā)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和靈敏素質(zhì)。
3、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團結友愛的優(yōu)良品質(zhì)。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了解動作結構和技術特點。
2、技能目標:85%左右學生基本學會動作,90%左右學生掌握跑的動作技術。發(fā)展柔韌素質(zhì),提高靈敏、協(xié)調(diào)等素質(zhì)。
3、思想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具有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學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刻苦鍛煉、勤奮好學的良好品質(zhì)。
四、學生狀況。
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體育委員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身體素質(zhì)普遍好,對體育課興趣濃厚。
在練習教學過程中,由于年齡小對動作術語表述不理解,所以要指出明確的目標,可能會出現(xiàn)為了嘗試新動作而忽視動作質(zhì)量和技術的正確,教師要及時示錯糾錯,幫助其明確要害點,互補內(nèi)容的練習。由于場地、器材的合理安排,學生情緒高漲,易激動,要加強安全意識教育,這樣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
五、教學媒體的運用:
本課的教學媒體有:體操墊、錄音機、錄音帶、投影儀、投影片。
六、教學過程(詳見教案)。
準備部分:
一、常規(guī)教學。
組織:
要求:精神飽滿、隊列整齊。
二、熱身韻律操規(guī)則及方法:略。
教法:隨教師同做。
組織:
要求:舒展大方。
三、專門性準備活動。
教法:講解規(guī)則。
組織:
要求:動作舒展大方。
基本部分:
一、立定跳遠動作方法:略。
組織:
要求:認真練習動作規(guī)范。
二、韻律操動作方法:略。
組織:
要求:遵守規(guī)則,聽從指揮。
三、游戲:老鷹捉小雞規(guī)則方法:略。
組織:
要求:遵守規(guī)則。
四、游戲:丟手絹規(guī)則方法:略。
組織:
要求:遵守規(guī)則。
結束部分。
1、集合。
2、放松。
3、總結。
4、回收器材。
5、下課。
組織:
要求:自然放松。
Unit教師教案篇十二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大瀑布悲劇的原因及葬禮的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
課前了解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巴拉圭所在的位子;搜集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zhì)疑激趣。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28課,請齊讀課題。
2、什么是葬禮呢?(為死者舉行安葬的儀式。)。
3、讀了這個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誰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為什么要為大瀑布舉行葬禮?怎樣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等等問題)。
4、你們想了解這些問題,老師也想了解。但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學習這樣的課文就要同學們運用掌握的讀書方法來學習了??纯茨銈円酝偨Y的學習方法,讀一讀。
二、整體感知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請同學們就用這些學習方法來自學28課吧!如有什么問題需要與同學討論的可以與前后左右的同學討論。
2、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3、課堂交流,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課文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主要寫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發(fā)生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這舉世聞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2)大瀑布發(fā)生變化前是什么景象呢?指名回答。這樣的景象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結合板書:雄偉壯觀)。
(3)我們讀讀四五自然段體會一下這世界聞名的讓巴西和巴拉圭人民引以自豪的大瀑布的雄偉壯觀的景象吧?。ㄗ宰x,齊讀,指名讀)。
(5)請讀一讀8自然段吧!
(7)指名小結大瀑布發(fā)生變化的原因。(結合板書:水源大減,水資源浪費,水土大量流失)。
(8)同學們,知道了大瀑布因為河流水源大減,水資源浪費,水土大量流失,造成了這樣大的變化??茖W家們預測,如果不挽救大瀑布,過不了多久,瀑布將完全消失。聽到這樣的消息,你想到些什么呢?(要挽救大瀑布,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節(jié)約用水等)。
(9)是的,要挽救大瀑布啊!更要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們看人們是怎樣做的呢?(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名生態(tài)學、環(huán)境學的專家教授,大批熱愛大自然的人匯集在大瀑布腳下。模仿當?shù)赜〉匕踩藶樗麄兊那蹰L舉行葬禮的儀式,一起哀悼將要消失的大瀑布。巴西總統(tǒng)也投身到這一行動中,特意穿上了葬禮專用的黑禮服主持這個為瀑布舉行的特別的葬禮。)。
(10)巴西總統(tǒng)為什么要為這個聞名于世的大瀑布舉行葬禮呢?(他為這個大瀑布的逐漸消失而深趕惋惜和遺憾。因為這個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驕傲)。
(11)總統(tǒng)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活動是為什么呢?(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注意保護生態(tài)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使悲劇不再重演!結合板書:保護生態(tài)平衡、愛護地球)。
(12)同學們,如果你在場,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三、總結。
塞特凱達斯大瀑布--這個給巴西和巴拉圭人民帶來驕傲與歡樂的大瀑布,由于人們肆意破壞而逐漸枯竭,而巴西總統(tǒng)的行動,也喚起了人們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心,讓我們一同行動起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吧!
四、擴展。
1、老師這里搜集了一份資料,同學們聽聽好嗎?(讀資料)同學們聽了有何感想?
2、你們課前也搜集了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我們交流一下。
3、同學們,老師建議你們把你們搜集到的資料辦成小報,張貼在墻上做宣傳。
4、作為小學生你怎樣保護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呢?
板書設計:
前:雄偉壯觀。
變化原因。
后:逐漸枯竭。
保護環(huán)境。
愛護地球。
課后記:
[28*大瀑布的葬禮(網(wǎng)友來稿)教案教學設計]。
Unit教師教案篇十三
成語是我國漢語寶庫中的精華。它言簡意賅,能夠幫助我們以最簡潔的語言,把思想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讓學生從小了解、積累一些成語,對他們以后的說話、作文,將大有裨益?!白R字4”有三組成語。第一組是說人應該“取長補短”;第二組是說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組是說做事應該遵循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組成語韻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
二、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體會其中的韻律感。
3.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并有收集成語的興趣。
三、學習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體會其中的韻律感。
學習難點:自己想辦法了解成語意思。
四、教學準備:
教師要多查找一些資料,多準備一些成語的典故。學生自讀課文,自己想辦法了解成語的意思。
五、教學時間:
二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目標:認識9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體會其中的.韻律。
一、故事引入,激發(fā)興趣。
1、聽老師或同學講《拔苗助長》的故事,揭示課題。
2、教師簡單介紹成語的特點。(如,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有的成語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像“后來居上”。有些成語必須知道來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正確朗讀。
1、自由讀,不認識的字查書中“樹葉”上的拼音。
2、同桌互讀,互相正音。(寸:平舌音,彰、障分清聲調(diào)。)。
3、展示讀,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三、講故事,讀詞識字。
1、老師講故事,讀第一組成語并識字。
(1)、講《駱駝和羊》的故事(三年級語文教材中有),讓學生找出與故事內(nèi)容相符的成語。
(2)、出示成語,自由認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二、三節(jié)。
(1)、自由讀。
(2)、小小組交流討論(互相讀,講自己知道的故事,說說讀懂了哪個成語。)。
(3)、全班交流。
四、整體朗讀感悟。
1、各種形式讀(分組讀,小組賽讀等)。
2、說說最喜歡的成語,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3、說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哪個成語?
五、復習鞏固,拓展延伸。
1、復習本課要認生字,開火車,做《隨堂練習》37頁第三題。
2、拓展:
(1)、準備一些知道的成語故事,講給同學聽。
(2)、收集成語,進行一次成語接龍比賽。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會寫8個字,培養(yǎng)收集成語的興趣。
一、復習鞏固。
1、復習字卡。
2、齊讀課文。
3、游戲:猜成語。(由學生表演或畫圖,讓其余學生猜相應的成語。)。
4、熟記成語。
二、生字教學。
1、想:這8個生字有什么特點?(六個左右結構,寸是獨體字,落是上下結構。)。
2、說: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寸”:橫要寫長一些;“落”:不要寫成三點水旁的字;“補”:左邊不要寫成示字旁;“拔”:右邊不要寫成發(fā);“助、功”是力字旁,左半部分最后一筆是提。)。
3、看:看老師寫。
4、寫:自己描紅、臨寫。
三、鞏固練習與拓展:
1、完成《隨堂練習》1、2、4、5。2、在班級中開展“故事大王”評比活動,積極參加成語故事比賽。
課后反思。
Unit教師教案篇十四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示兒》。
2、能背誦、默寫兩首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示兒》。
3、理解兩首詩的詞句意思,并體會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會背誦、默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理解每句詩句的意思,并體會詞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請看我們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句,并會背誦、默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理解每句詞句的意思,并體會詞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渡:信心達到目標嗎?(生答:有)。
二、第一次“先學后教”(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了解作者。
師:同學們,在學習這首古詩之前,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簡介。請看老師為大家準備的資料(出示):
詩人簡介:陸游(1125年—12),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師:了解了作者以后,接下來我們來自由讀詩句,要求讀準字音,比一比誰的坐姿最端正,讀得最認真。
2、自由讀詞句。
3、檢測:誰有信心讀好?
4、指名讀(后進生)——生糾錯(兵教兵)。
5、師板書學生易讀錯的字:薊北放歌縱酒。
6、讓后進生認讀易錯字——中等生糾錯——優(yōu)等生再讀。
7、再指名讀古詩。
師:還有人想讀嗎?滿足大家的要求,讓我們一起來讀。
8、齊讀。
三、第二次“先學后教”(比誰能正確譯講詞)。
(一)出示自學指導。
師:大家讀得真好,下面我們來比賽譯講古詩。我們一起來看本課的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讀詞句,結合資料,逐字逐句練習譯講。先譯講重點字的意思,再譯講整句詩的意思。
5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譯講。
二生練習,準備譯講;師巡視,了解學情。
(三)指名譯講。
過渡語:譯講比賽開始,每人譯講一句。先解釋重點字、詞,再譯講整句。
愿意參賽的舉手。
1、指名譯講第一句。(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2、師引導:根據(jù)字面的意思來理解。
聞:聽說。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
收:收復。
(3)指名說第一句的意思:在劍南外忽然聽到官軍已經(jīng)收復河南、河北一帶,高興得連淚水都沾濕了我衣裳。
師問:有不同譯法的舉手。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不同的見解。
師問:認為對的舉手。若學生都舉了,師肯定地說:“對”
2、找兩名學生譯講第二句:
(1)出示: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2)指名譯講。
妻子:妻子和兒女。喜欲狂:簡直要發(fā)狂。
(4)師出示答案,生齊讀。
3、找兩名學生譯講最后一句:
(1)指名譯講。
放歌:放聲歌唱。
(2)指名說古詩意思:我忍不住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里縱情高歌,開懷暢飲,一路春光可以伴我回故鄉(xiāng)了。我準備即刻從巴峽穿過巫峽,又直下襄陽回到洛陽。
4、質(zhì)疑問難。
(1)詞譯講完了,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自己看著古詩快速地翻譯一遍,若還有不懂的地方,舉手提問。
(2)學生讀書,質(zhì)疑問難。
5、通過譯講,你知道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嗎?
指名說,其他學生補充。
師總結,出示答案。
(:全詩連用六個地名,因為他始終貫穿著詩人喜悅心情,并不感到絲毫累贅,相反使人讀來感到格外真切、真實,詩人愛國、思鄉(xiāng)之情也自然流露出來,也是詩人高明之處。)。
全班齊讀。
6、師:理解了詩意以后,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吟誦,誰愿意來展示,注意停頓,還要讀出詞人此時的情感。請大家練讀2分鐘。
生練讀—展示讀—評價—再讀。(可以讓后進生讀—中等生讀—優(yōu)等生讀注意:讀出詞的停頓、感情。)。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讀,感受詞人愉快的心情。
四、第三次“先學后教”(比誰能快速地背誦詞)。
師:這首詩讓我們體會到了,詩人的喜悅之情。我們趕快把它積累到腦海里吧!請快速背誦。2分鐘后我們來比賽背誦。
(一)先學。
1、自由練背。
2、同桌互背(檢測同桌是否會背。)。
(二)后教。
3、指名背。(后進生)。
4、齊背。
師:大家背的可真好,現(xiàn)在開始比賽背寫,要求:坐姿端正,書寫規(guī)范。請拿出作業(yè)本。
五、當堂訓練(比誰能正確地背寫詞。)。
(一)先學。
1、學生先認真觀察詞中自己不會寫的字或容易寫錯的字。(1分鐘時間)。
(二)后教。
1、生自由背寫。(指兩名后進生板演。)。
2、師巡視,了解學情。(及時記錄巡視過程中學生出錯率較高的字,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評議時做鋪墊。)。
3、指名上臺批改。
4、師生共評。
5、同桌互改。
6、學生訂正(師再次搜集學生出現(xiàn)的易錯字,為日清內(nèi)容做好基礎。)。
易錯字(薊涕襄)。
板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宋陸游。
愛國聽到收復失地的喜悅之情。
畢生的心事和無盡的希望。
第二課時。
示兒。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會背誦、默寫《示兒》。
2、理解每句詩句的意思,并體會詞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請看我們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會背誦、默寫《示兒》。
2、理解每句詞句的意思,并體會詞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渡:信心達到目標嗎?(生答:有)。
二、第一次“先學后教”(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了解作者。
師: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詩人。漢族。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12歲即能詩文,一生著述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shù)十種存世,存詩9000多首,是我國現(xiàn)有存詩最多的詩人。
2、師:了解了作者以后,接下來我們來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比一比誰的坐姿最端正,讀得最認真。
3、自由讀古詩。
4、檢測:誰有信心讀好?
5、指名讀(后進生)——生糾錯(兵教兵)。
6、師板書學生易讀錯的字:九州同無忘告乃翁。
7、讓后進生認讀易錯字——中等生糾錯——優(yōu)等生再讀。
8、再指名讀詞。
師:還有人想讀嗎?滿足大家的要求,讓我們一起來讀。
9、齊讀。
三、第二次“先學后教”(比誰能正確譯講詞)。
(一)出示自學指導。
師:大家讀得真好,下面我們來比賽譯講詞。我們一起來看本課的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
1、請同學們讀古詩,結合資料,逐字逐句練習譯講。先譯講重點字的意思,再譯講整句詞的意思。
2、這整首詩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5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譯講、回答。
二生練習,準備譯講;師巡視,了解學情。
(三)指名譯講。
過渡語:譯講比賽開始,每人譯講一句。先解釋重點字、詞,再譯講整句。
愿意參賽的'舉手。
1、指名譯講第一句。(本來,我知道人一旦死去,就什么成空了。但是,中原被異族霸占,國家沒有一統(tǒng)這點,即使我死了,我依然感到悲痛。)。
師問:有不同譯法的舉手。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不同的見解。
師問:認為對的舉手。若學生都舉了,師肯定地說:“對”
2、找兩名學生譯講第二句:
(1)出示: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指名譯講。
無忘,不要忘記。
(3)指名說古詩意思: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tǒng)一。
(4)師出示答案,生齊讀。
3、這首詞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指名回答(后進生)——生糾錯(兵教兵)。
(2)師公布答案: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4、質(zhì)疑問難。
(1)古詩譯講完了,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自己看著古詩快速地翻譯一遍,若還有不懂的地方,舉手提問。
(2)學生讀書,質(zhì)疑問難。
指名說,其他學生補充。
師總結,出示答案。
6、師:理解了詩意以后,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吟誦,誰愿意來展示,注意停頓,還要讀出詩人此時的情感。請大家練讀2分鐘。
生練讀—展示讀—評價—再讀。(可以讓后進生讀—中等生讀—優(yōu)等生讀注意:讀出詞的停頓、感情。)。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讀,感受作者詩人的愛國情感。
四、第三次“先學后教”(比誰能快速地背誦詞)。
師:這首古詩讓我們體會到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我們趕快把它積累到腦海里吧!請快速背誦。2分鐘后我們來比賽背誦。
(一)先學。
1、自由練背。
2、同桌互背(檢測同桌是否會背。)。
(二)后教。
1、指名背。(后進生)。
2、齊背。
師:大家背的可真好,現(xiàn)在開始比賽背寫,要求:坐姿端正,書寫規(guī)范。請拿出作業(yè)本。
五、當堂訓練(比誰能正確地背寫詞。)。
(三)先學。
1、學生先認真觀察詞中自己不會寫的字或容易寫錯的字。
(1分鐘時間)。
(二)后教。
1、生自由背寫。(指兩名后進生板演。)。
2、師巡視,了解學情。(及時記錄巡視過程中學生出錯率較高的字,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評議時做鋪墊。)。
3、指名上臺批改。
4、師生共評。
5、同桌互改。
6、學生訂正(師再次搜集學生出現(xiàn)的易錯字,為日清內(nèi)容做好基礎。)。
板書設計:
示兒。
萬事空國不統(tǒng)一。
九州同死不瞑目。
中原日至死不變。
告乃翁收復失地。
Unit教師教案篇十五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也、長、山、出”4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1個偏旁“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二、教材說明。
本篇短文以抒情的筆調(diào),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了生機與美麗,說明了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朗讀課文和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教師可搜集一些表現(xiàn)陽光像利箭、像金線灑向大地的攝影作品。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本課12個生字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讀準“金、晨、進”的前鼻音,讀準“陽、更、長”的后鼻音,讀準“長、晨、誰”的翹舌音。可通過漢字構字特點或結合語言環(huán)境和插圖引導學生認記生字。
2?寫字。
本課寫字練習中有兩個新筆畫,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它們都是一筆寫成。為此,教師可準備一截彩色電線,先拉直,然后逐個折、擺出“、”這兩個筆畫。接著,教師范寫,講清起筆、運筆、收筆的輕重、停頓,學生練寫筆畫,教師注意巡視輔導,就共性問題再作講解。最后,放手讓學生自己描紅、臨寫,教師注意巡視,個別輔導,就突出問題再作指點。
(三)詞句。
理解課文最后“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這一句話,關鍵要理解課文前四個自然段。在教學中,可把對關鍵詞語的理解與對句子的理解結合起來。
課文第一段是一句話。雖然學生對“金子”并不陌生,但是對于“陽光像金子”還是很不容易感受的。因此,教師可出示表現(xiàn)陽光像金線的攝影作品,給學生增加一點感性認識。
第二段課文的前兩句話,可利用比較法讓學生感受“更”的意思及用法。教師出示“田里的禾苗綠了。山上的小樹高了”與課文原句比較,幫助學生體會出因為有了陽光,禾苗比原來更綠了,小樹比原來更高了。第三句主要通過看圖,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綠色的錦緞般美麗。
第三、四兩段可通過做動作理解“拉開、跳進、捉”等詞,通過看圖上小朋友的神情感受陽光的美好。
(四)朗讀。
本篇課文前兩段的朗讀基調(diào)是優(yōu)美抒情的,三、四兩段是活潑俏皮的,最后一段漸趨沉穩(wěn)、抒情。全文適宜配樂朗讀。朗讀的指導可與重點詞句的學習緊密結合。如第一段,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理解了“金子”一詞后,即可讓學生練習朗讀這個詞,指點學生要讀得明亮、響亮,讓人聽了仿佛看到了金子明晃晃、亮燦燦的光澤。再如“田野”這一生字詞,通過看圖幫助學生認識之后,進一步指導學生朗讀,讓人聽了能感受田野的寬闊與富饒,然后,讓學生連起來練習朗讀完整的句子。第二段里的三句話都比較長,朗讀指導要注意層次性。先讓學生看清標點,讀好停頓,然后結合詞句的學習進行朗讀練習,注意突出“更綠了、更高了、長長的”等詞語??傊?,在訓練學生的朗讀時,要讓學生“讀中有畫面、有形象”。
(五)實踐活動。
1、本課課后安排了一項“讀讀說說”的練習,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對帶有“日”字旁的字的理解與運用。先讓學生讀讀帶有“日”字旁的字,再練習口頭組詞。還可鼓勵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帶“日”字旁的字。
2、圍繞“假如沒有陽光,世界會是什么樣”這樣一個主題,讓大家用各種方式展示、交流自己搜集的資料。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一。
本片斷教學設計,注意在識字教學中挖掘漢字固有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調(diào)動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探究熱情,使學習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記得牢固、扎實。
(二)(教師板書“陽”)誰認識這個字,請你做小老師帶大家讀一讀。
(三)這個字可以組成哪些詞呢?
(四)太陽又叫“日”,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許多漢字里都包含著表示太陽的“日”這個偏旁。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在本課或以前學過的字中找出帶有“日”字旁的字。
(五)全班交流。
片斷二。
本片斷教學設計主要體現(xiàn)了在閱讀教學中,將詞句的學習理解與朗讀的訓練緊密結合。
(一)誰愿意讀一讀第一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字音是否讀準了,句子是否讀通了。
(二)“金”是生字,再帶大家讀一讀,連成詞讀。
(三)你見過哪些金子做的東西?
(四)這些金制品都是亮閃閃、光燦燦的,誰再來讀讀這個詞?
(六)(出示句子:田里的禾苗,綠了。山上的小樹,高了。)請同學讀一讀。
(七)(出示第二段前兩句話)先請同學自由讀一讀,再請學生個別讀一讀,然后師生對讀。
點撥感悟:在陽光照射下,田里的禾苗比原來綠了,山上的小樹比原來高了。再請學生個別朗讀,突出“更”字。
(八)小河在陽光的照射下是什么樣的呢?學生練習讀第三句。
(九)看圖,把第一、二段連起來朗讀,配上合適的音樂,讓學生邊讀邊欣賞體會。
Unit教師教案篇十六
《短歌行》一詩表達了詩人因時間流逝,人生短暫,卻還功名未成的惋惜與苦惱,也表達了詩人求賢若渴,想要廣邀人才,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
一、教學設計思想。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曹操及其在詩歌發(fā)展中的作用。
(2)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文的一些技巧。
(2)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解,疏通、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樹立崇高理想,珍惜學習時間,使自己鍛煉成為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
2、教學重點:
(1)品味詩人在詩中表現(xiàn)出來的求賢若渴的思想。
(2)學習詩中用典的流暢自然。
(3)分析本詩構思上的深入細巧。
3、教學難點:
詩歌在用典上如何跟主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4、教學方法:
(1)點撥法(對學生通過自讀、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讀課文時留下的問題進行啟發(fā)和點撥)。
(2)朗讀法(讓學生通過聽、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討論法(教師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激疑,開啟學生思維,并由學生充分討論后明確)。
(4)綜合探究法(引導學生探究“古詩中的酒文化”)。
5、教具準備:錄音機和課文朗讀帶。
6、課時安排:2課時。
二、教學實施過程。
(學生紛紛舉手)。
生:我國的四大名著分別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曹雪芹的《紅樓夢》、吳承恩的《西游記》。
師:說得很好。看來大家的文學常識還是挺扎實的。那請問在座的同學有多少人看過《三國演義》。
(學生紛紛舉手,反應強烈。)。
(學生小聲議論,陸續(xù)有人舉手。)。
生1:曹操乳名阿瞞,字孟德。他曾率軍鎮(zhèn)壓黃巾起義,后起兵討伐董卓,又相繼滅掉了袁紹和袁術,“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統(tǒng)一了北方,與吳、蜀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生2:曹操,東漢沛國譙郡人,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劉備等人視之為“漢賊”,后人評價為“一代梟雄”。
師:看來大家對《三國演義》都很熟悉,對曹操了解的也不少。歷史上的曹操除了剛才同學們說到的之外,同時他還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他能文善詩。他的散文風格清峻、簡約嚴明,被魯迅稱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其詩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語言質(zhì)樸,氣魄雄渾,格調(diào)慷慨悲涼,代表了“建安風骨”。下面,我們就來學他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詩《短歌行》。
師:我們先來了解其創(chuàng)作背景。據(jù)考證,這首詩作于曹操的晚年,即東漢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敗于赤壁之戰(zhàn)之后。當時曹操已經(jīng)53歲了,年事漸高,面對戰(zhàn)亂連年,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仍未完成的社會現(xiàn)實,因而“憂從中來”,苦悶煎熬。但他并沒有灰心,仍以統(tǒng)一天下為己任,決心廣招人才,建功立業(yè)。
師:我們先來聽這首詩的錄音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播發(fā)錄音)。
師: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感嘆時光易逝,生命苦短,功業(yè)未成的苦悶和要求招攬賢才、建功立業(yè)的情懷。詩的總體基調(diào)是慷慨悲涼的,朗讀時要把握好作者的這種感情。如開頭八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前四句是作者感慨人生有限、生命易盡,情調(diào)感傷蒼涼。讀時應該語速緩慢,語氣傷感低沉。后四句詩人慷慨高歌,借酒消愁,寄托憂思。讀時感情要激昂慷慨。同時,該詩繼承了《詩經(jīng)》四言詩的特點,以四言為主。讀時要把握好節(jié)奏,2/2斷讀,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下面就讓大家自讀這首詩。
(學生自讀)。
師:請一位同學來朗讀這首詩。
(某生舉手朗讀)。
師:(讀畢,師生鼓掌)這位同學讀得很好,基本能夠把握準詩的感情基調(diào)。下面,我們再來聽聽錄音朗讀。聽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小聲跟讀。
(播放錄音,學生小聲跟讀)。
師: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詩猶是如此。詩歌要反復朗讀,以讀帶解,從而體味作者在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師:下面,我們就共同來鑒賞這首詩。全詩共三十二句,大家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劃分?
(學生積極討論)。
生1:全詩可分為三層:1-8句為第一層,抒發(fā)詩人對人生地感慨,借酒消愁;9-25為第二層,表達詩人得到人才地喜慶心情;26到結束為第三層,抒發(fā)了詩人的胸襟抱負。
生2:全詩分為兩層:1-25句為第一層,表達詩人對人才的渴求;26到結束是第二層,抒發(fā)了詩人要廣招人才、一統(tǒng)天下的胸襟和抱負。
師:其他同學還有別的意見嗎?
(學生沒有異議)。
師:大家贊同哪種分法?
生:第一種。
師: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這種分法,我們就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分析課文,理解字詞句的意思,體味詩人的思想情感。我們班共有三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層次,大家可以互相討論、交流。待會,每組派一位同學來發(fā)言。
(各組學生相互討論,交流意見,)。
生1:第一層前四句詩人借酒抒情,感嘆人生苦短、生命易逝,情調(diào)有點悲涼。后四句詩人借酒消愁,慷慨高歌。
師:詩人在感慨人生有限的時候運用了什么手法?
生:運用了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
師:對。面對美酒本應放聲高歌、及時行樂,但詩人卻感嘆年華易逝、生命易盡,就像早晨的露珠,太陽一出來就被蒸干了。詩人心中痛苦不堪,詩句帶有明顯的感傷蒼涼的情調(diào)。
師:詩人說“憂思難忘”,他為何憂思?
生1:可能是因為生命易逝所產(chǎn)生的憂愁吧。
生2:依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詩人的憂思是因求賢若渴卻求之不得和他功業(yè)未成卻感人生苦短而產(chǎn)生的`苦悶。
師:回答得很好?!皯n思”是全詩的脈絡,既解釋了前面痛苦感嘆的原因,又為后面詩人對賢才的渴求埋下了伏筆?!岸趴怠北臼枪糯l(fā)明造酒的人,這里采用了借代的手法,是酒的代稱。
師:一組的同學把這一層朗讀一次。
(學生朗讀)。
師:接著,請第二組的同學來分析第二層。
生1:這一層是詩人抒發(fā)對賢才的渴慕,表明自己對嘉賓的禮遇和思念。
生2:這一層采用了借喻和比興的手法?!扒嗲嘧玉?,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笔墙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是比興。
師:這一層作者就是用這樣的手法來展開的。他活用了《詩經(jīng)·鄭風·子矜》里面的詩句:“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北臼潜磉_對情人的思慕,這里借喻對人才的渴求?!懊髅魅缭?,何時可掇”運用了比興的手法,以“明月”喻指“賢才”。作者面對一輪皓月,感慨人才如空中之月可望而不可得,何時才能為我所用。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下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的人生感嘆。
生:這本是宴請賓客的詩句,這里用以表示對賢才的禮遇。
師:這八句化用《詩經(jīng)》的成句,以明己志,表達了詩人求賢若渴、尊重賢才的思想感情?;们叭顺删渥匀粐勒?,與詩歌主題渾然一體。
師:這一層點明前面憂思的原因,呼應了前文。
師:現(xiàn)在我們進入對第三層的學習。這一層的前四句該如何理解?請第三組的同學來回答。
生:明月當空星辰稀少,烏鵲展翅向南而飛。繞樹飛了三圈,有哪枝高枝可以棲息。
師:這四句勾勒出一幅月夜烏鵲南飛圖。作者觸景生情,寓情于景?!盀貔o”比喻賢才,“烏鵲南飛”暗喻人才南流?!叭选笔恰岸嗳Α钡囊馑?,是個概數(shù),不能翻譯成“三圈”。“何枝可依”比喻賢才尋找歸宿,但無所依托,表達作者的惋惜之情。
師:“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最后四句借用典故,表達詩人愿以山高海深的胸懷,效法周公廣招人才,抒發(fā)了他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師:大家再把這首詩朗讀一次,并試著背誦全詩。
(學生朗讀)。
布置作業(yè):
課后探究性話題――本詩以酒開篇、借酒抒情。可以說在中國古代,酒與詩是不相離的。大多詩人喝酒必賦詩,有酒興才能有詩情。最典型的是李白,他能杯酒詩百篇,他是詩的一生也是酒的一生?!稓w園田居》作者陶淵明,其詩也是“篇篇有酒”。酒與詩有著源遠的姻緣,酒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其獨特的地位。同學們可以就“古詩中的酒文化”為課題,就某一方面搜集材料,進行探究,寫一篇小論文。
《短歌行》的意境之美。
《短歌行》的整個思想意蘊就是詩人在整個詩篇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這就需要我們了解詩人在做這篇詩篇的背景。當時,在東漢末年,曹操參加了黃巾起義,遷為了濟南相,隨后因伐兵討伐董卓,又迎獻帝遷都許昌。在擊敗袁術、袁紹之后成為了當時北方的統(tǒng)治者?!抖谈栊小芬辉姳磉_了詩人因時間流逝,人生短暫,卻還功名未成的惋惜與苦惱,也表達了詩人求賢若渴,想要廣邀人才,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這首詩篇的基調(diào)都是一種慷慨激昂、奮發(fā)圖強。表現(xiàn)了生命的真情美。通過這種強大的生命力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曹操生在亂世尚可做到如此,我們生在太平盛世,又豈能消極度日呢。詩篇的意蘊需要通過一定的意象來表達。任何深刻的意蘊都離不開美好的意象。就像在《短歌行》中,詩人正是運用了美好的意象來抒發(fā)自己的心情?!斑线下锅Q,食野之蘋”,通過展現(xiàn)一幅野鹿在呦呦嗚叫,呼喚同伴一起食野草的和諧美好畫面,折射出了詩人求賢若渴,廣納賢才,鼓瑟吹笙的歡樂熱鬧場面,另外,鹿在古代史權力的象征,暗喻了詩人想要已通過加,建功立業(yè)的偉大雄心。又比如“譬如朝露”一句,表達了詩人用晶瑩剔透的露珠來抒發(fā)對人生短暫的惋惜?!懊髅魅缭?,何時可掇”一句,用皎潔明亮的月亮比喻人才,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人才的渴望?!吧讲粎捀?,海不厭深”。
Unit教師教案篇十七
本單元是pep第一冊書的第六單元。由于在生活中和平時教學中對數(shù)字還有一定的滲透,部分學生對number1—10已非常熟悉,有些已經(jīng)能聽懂并會說了。因此,本課時主要任務為nunber1—10的認讀和運用。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穩(wěn)定性、自制力都比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隨意的一種“玩”的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玩”,使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讓學生在“玩”中激趣,“玩”中長智,“玩”中創(chuàng)新。這堂課的教學設計緊密聯(lián)系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富有樂趣,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在無形中既增長了見識,又學會了英語知識。
根據(jù)小學生這一特征,在整堂課中貫穿各種形式的游戲,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輕松、愉快、隨意的“玩”的氛圍。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它關系到整堂課的教學節(jié)奏和學習氣氛,也是整堂課成功的關鍵。例如:在warm-up中學生繪畫前個單元學過的餐具擺放,選出最佳餐具,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并大聲說出對應的號碼,然后出示對應數(shù)字,激發(fā)學生興趣。課堂中的游戲能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處于求索知識的亢奮狀態(tài)。于是,我選取一些合適游戲如:投骰子,what’smissing,luckynumber等讓學生玩,使學生樂,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此外,教師把英語和數(shù)學兩學科進行整合,讓40分鐘的課堂中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加豐富多彩。教師授于學生的知識是來源生活也是為生活服務的,英語知識當然也不例外。為此,教師將本課堂的新授知識與學生生活充分結合,讓學生體會到其實英語知識也就在我們身邊。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學內(nèi)容和活動很多,課堂節(jié)奏要稍快,對各環(huán)節(jié)時間掌握要準確。由于學生都處于興奮狀態(tài),所以學生的紀律需要反復的強調(diào)。
Unit教師教案篇十八
要求學生能夠聽、說、讀、寫五個有關日常作息活動的詞組,能夠運用核心詞匯和句型詢問并回答關于日常作息和周末安排的問題。教學主要圍繞以下幾點進行設計。
1.圍繞教學目標的活動設計。
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活動是圍繞教學目標,熱身/復習活動,運用學生熟知的.節(jié)奏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呈現(xiàn)活動,旨在讓學生馬上將關注點轉(zhuǎn)移到學習內(nèi)容上來;鞏固活動,旨在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教學;拓展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
2.基于生活的活動設計。
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3.滲透文化的活動設計。
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孩子合理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把家庭同學校的作息制度銜接起來,這有助于他們有序的生活和學習,更有助于鍛煉他們的獨立性。通過了解國外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可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世界意識。
4.需改進之處。
本節(jié)課活動較多,還可適當加以整合或刪減,否則教師會疲于調(diào)控課堂、組織學生,致使某些任務的完成有效性不夠。需要注意的是開展活動要從起始階段抓起,形成一定的制度并持之以恒;活動要常搞常新,循序漸進,注意活動的有效性。
Unit教師教案篇十九
《鄉(xiāng)愁》詞的重復和疊詞的運用,在音樂上造成一種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回悵惘的氛圍。
【課標要求】。
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詩歌在語言運用、結構特點等方面的特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這幾篇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從而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受到教育。
【學習目標】。
1、熟讀并背誦,把握詩歌的內(nèi)在旋律與和諧節(jié)奏。
2.把握詩歌的意象,領會其象征意義。
3.把握詩歌的主題。提高閱讀和鑒賞詩歌的能力。
【學習重點】。
誦讀,理解詩歌意象,體會詩人真摯的情感。
1、加強誦讀體會意境和情感。
2、討論詩歌主題與技巧。
【學習難點】。
感受詩歌中涌動著的激情,把握詩歌主題。
[過程方法]。
[難點]。
1、學會朗誦,正確把握節(jié)奏,重音。
2、理解形象化所表現(xiàn)的具體含義。
[學習過程]。
1、情感導入,聽《鄉(xiāng)愁》曲。
2、聽朗誦示范,體會詩歌情感。
【自主學習】。
一、知識鏈接:
1作者介紹:余光中:中國臺灣詩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學(現(xiàn)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外文系學習。歷任《藍星》、《現(xiàn)代文學》等雜志的主編,著有長詩《天狼星》、詩集《藍色的羽毛》、《天國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評論集多種。
2、表現(xiàn)鄉(xiāng)愁的詩句:
1、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2、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5、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6、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7、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8、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9、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10、應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讀課文,概括段意:
第一小節(jié):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
第二小節(jié):成年后,告別新婚妻子,離鄉(xiāng)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節(jié):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
第四小節(jié):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tǒng)一。
2你認為這首寫得怎么樣?請寫出簡短的評論?
以時間為順序(即小時候、長大后、后來,而現(xiàn)在),以感情為線索,以大體相同的詩句和格式,反復詠嘆,使情感逐層加深,由思鄉(xiāng)、思親升華達到思念祖國。詩歌的結構寓變化于統(tǒng)一之中,既有各小節(jié)的均衡、勻稱,又有小節(jié)內(nèi)長短句的變化,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
Unit教師教案篇一
1.了解考綱對實用類文本人物傳記閱讀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圍,弄清考查重點。
3.洞悉實用類人物傳記文本閱讀題干擾項的設置規(guī)律。
4.掌握解答實用類人物傳記文本閱讀試題的必備技能。
教學重難點。
實用類人物傳記文本閱讀的命題特點。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引導、講練結合、注重規(guī)律歸納。
教學過程。
(一)傳記的種類:1、自傳:自述生平的文章??梢允巧绞论E的實錄,也可以具有一定文學性而不同于自傳的小說。2、評傳:全面介紹和評論人物思想、生活和貢獻的文章,所寫對象大多是在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揮過重要作用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其他著名人物。3、回憶錄:
(二)傳記的特點:1、真實性。文學性傳記也要達到藝術真實。(史學性和文學性兩種,前者強調(diào)事實真實可靠;;后者強調(diào)在基本事實和骨干情節(jié)是真實的基礎上可有一些想象和細節(jié)虛構。)2、概括性。(人物及人物事跡要有選擇)3、通俗性。
(三)考點解讀:。
1、閱讀古今中外的人物傳記、回憶錄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實,了解傳主的人生軌跡;
2、在閱讀中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與判斷;
5、理解傳記作者對傳主及有關事實所作的分析和評價;
8、對傳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氣質(zhì)、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態(tài)度作出自己的評論;
9、能夠汲取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從正反兩個方面接受有益的啟示,形成自我規(guī)劃人生的意識和能力。
(四)題型分析:
(五)備考策略:
(1)了解傳記的有關知識,體會傳記與小說、散文等文體的不同。
(2)要抓住文章的敘事和描寫中所充分展現(xiàn)出來的人物的個性。對文章中寫得生動傳神的片斷,要反復地誦讀、深入體會,把握主人公復雜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質(zhì)。對一些時間性比較強的人物傳記,可以采取列表格的形式,來達到條理明晰的效果。
(3)把握傳記兼具真實性和文學性的藝術特色??梢詮氖录臄⑹?、人物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較、概括,從總體上把握作品的藝術特色。通過閱讀掌握傳記寫作中選擇和組織材料的方法;體會傳記褒貶鮮明、文采斐然的語言特色,吸收有用的.表達方式。
(六)疑難突破:傳記以寫人為中心,作者通過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來塑造人物形象。必須從把握人物形象入手來分析、欣賞、評價作品。要聯(lián)系傳主生活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把握作品所陳述的與社會進程以及傳主個人成長相關的重要事實,了解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jié)。對影響傳主成長的各種因素做出符合實際的分析和客觀的評價。
1、要對人物事跡進行概括;2、分析人物精神形成的原因;3、自己受人物怎樣的啟迪;4、對人生的看法的個性化解讀;5、人物與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關系等。
(七)方法點撥:
1、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應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義,二是簡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2、賞析內(nèi)容:分析人物形象的特點、性格、精神、思想;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手段;理解人物形象的意義;闡述從文學形象中得到的啟迪。
(八)專項練習:
篇目一:《羅曼·羅蘭》節(jié)選。
1.請從精神和作品方面對羅曼?羅蘭作出精要的概括。(4分)。
2.根據(jù)作者的表述,請你對《約翰?克里斯朵夫》做出評價。(6分)。
3.請結合文中劃線的句子,談一下你對閱讀意義的理解。(2分)。
篇目二:《傳奇女子——林徽因》。
4.本文在表達方式或選材上有何特點?請選擇一個方面加以簡析。
5.作者說林徽因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6.文中說:“當女人成了母親,花便成了樹。”“花”指什么?“樹”又指什么?結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經(jīng)歷,談談她的具體表現(xiàn)。
Unit教師教案篇二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于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為重修岳陽樓寫的。《岳陽樓記》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積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
2、學習記事、寫景、議論緊密結合的寫法,學習精煉、生動的語言;培養(yǎng)翻譯和朗讀的能力。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進步的政治主張。
4、背誦全文教學。
教材分析:
重點:1.掌握重要加點字詞,背誦課文。
難點:1.學習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
2.抓住本文駢散結合的寫法。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合理停頓,抑揚頓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達到順暢地背誦全文的目的。.
教學設想:
本課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文言文。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范仲淹。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實詞、虛詞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譯理解外,還要學習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因此學習中把重點放在文言知識的掌握上,難點放在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教學課時:2課時。
Unit教師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感知左、右,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和右的位置關系。
2.通過游戲,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
活動準備:
聰明表、智慧星、食物圖片、《健康歌》音頻、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感知左右。
1.拍手游戲,小朋友們喜歡玩游戲嗎?喜歡的小朋友請舉手。
師:請不要把手放下,你舉的一只手是左手,還是右手?
小結:對呀,左手,右手是我們身上的一對好朋友,只有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更快。
二、“換座位兒“游戲。
1.音樂開始,小朋友邊聽音樂在椅子周圍自由做動作,小朋友聽仔細,音樂停下找椅子。
2.音樂停止,小朋友迅速走到找到的小椅旁并坐好。
3.請小朋友說一說:我的左邊是誰’我的右邊是誰?(或說一說:誰在我的左邊,誰在你的右邊?)。
4.同伴相互說一說:我的左邊是誰?我的右邊是誰?
三、聯(lián)系生活,應用左右。
1.請小朋友輕輕的到桌子上拿一種食物。
2.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報一下吧。
3.聽口令把它們擺上餐桌吧。
餐桌的最中間是一盤蘋果蘋果的左邊是蛋糕、右邊是可樂,上面是香蕉,下面是冰激凌香蕉的左邊是橘子,左邊是草莓冰激凌的左邊是桃子,右邊是梨餐桌擺好了,小朋友高興嗎?那我們也去休息吧!
Unit教師教案篇四
教學重點:聆聽《秋收》。
教學難點:分析樂曲。
教學過程:
一、聆聽《秋收》。
1.以學唱陜西民歌《秋收》為導入。
(1)板書《秋收》歌曲。(曲譜見《教師用書》中的教材分析部分。有條件的能做成幻燈片或投影片放映更好)。
(2)教師范唱。
(3)學生跟琴唱好第一段歌詞。
(4)師生簡單討論歌曲的情緒與內(nèi)容。
2.初聽器樂曲《秋收》。
(2)指導學生唱教材中的圖形譜(這是民歌的主題a)。
(3)聽主題b,并畫出其圖形譜,進行比較。
3.復聽樂曲。
我們把民歌原型的曲調(diào)稱作a主題,把與a有關的另一主題稱作b,
請仔細聽辨,做好以下兩項記錄。
(1)樂曲演奏的a、b主題順序圖表。
(2)a與b的每次各用什么樂器演奏,也同時標出來。
4.討論:
根據(jù)你自己的樂曲發(fā)展的記錄圖表,說說你聆聽后的想像。請圍繞樂曲的標題,根據(jù)a與b及其樂器音色的變化展開你的想像與聯(lián)想,進行創(chuàng)作構思,說出其情緒的發(fā)展與變化。
5.小結:四季的大自然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了無究的生機。
二、唱自己的歌――曲調(diào)創(chuàng)作活動。
1.創(chuàng)作條件與要求:按教材所示,已知兩小節(jié)要。
求用模仿重復方法創(chuàng)作發(fā)展成4小節(jié)。
2.教師用本課中的兩著歌曲作范例講解復習模仿重復的要求。
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表揚他們極積參與的精神。
三、課后小結。
Unit教師教案篇五
安全教育教案(全)。
第一部分交通安全。
第一課時交通法規(guī)。
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的作用。
2、懂得應該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隨著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道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不斷提高交通法制觀念,增強交通公德意識。
二、新課。
1、認識交通警察。
(1)學生自讀書。
(2)出示圖片。
(3)學生看圖說說:誰是交通安全的維護者?你心目中的交通警察是什么樣的形象?
教師補充:
交通警察是國家維護交通秩序和安全的武裝力量,他們是交通安全的維護者,不論嚴寒酷暑,他們都堅守崗位,指揮著來往的車輛和行人。只有服從交通警察的指揮,才會有良好的交通秩序,才能保證車輛和行人的安全。
2、認識交通標志。
(2)出示掛圖,請學生指出圖中的各種交通信號、標志、標線,并說出它的作用。
(3)在我們?nèi)粘5某鲂兄?,當看到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時,應該怎樣做?
(4)教師歸納。
其實,國家有關部門規(guī)定的交通標志和標線共有100多種,今天我們認識的只是其中幾種常見的交通標志。
3、過渡:為了保證交通安全,除了以上這些必要的交通措施外。國家還制定了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1)出示圖片。
說出圖片上行為的對與錯,為什么?
(2)說說你在出行中,看到人們是怎樣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
(用具體事例、自畫畫或圖片說明,可以把圖片、自畫畫粘貼在黑板上)。
(3)請你對著圖上的內(nèi)容,說一句贊揚或警示的話。
(4)怎樣把我們今天認識的交通標志和交通法規(guī)讓更多的人都知道?
老師提意:用我們搜集的材料制作一期《注意交通安全》的黑板報,向更多的老師和同學宣傳有關交通安全的知識。
三、課堂小結。
1、說說你記住了哪幾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
2、學習了交通法規(guī)和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后,檢查自己,并寫一條警示句。
第二課時乘車的安全。
教學目的:
1、通過對乘車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的陸地交通安全意識。
2、通過對交通安全應急常識知識的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學會自救、互救,以及應對事故發(fā)生的應急措施。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各種各樣的車輛已經(jīng)越來越快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它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便捷的條件,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騎車、乘車也是一門學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討論有關這方面的交通安全知識。
二、騎自行車應該遵守的規(guī)定。
1、請有騎自行車經(jīng)驗的學生交流。
2、看書上的插圖,判斷對錯。
3、教師小結:
(1)未滿12歲的兒童不準在馬路的慢行道上騎車。
(2)自行車的鈴、閘齊全并有效。
(3)騎車時應靠右邊慢行道行駛,人行道上不準騎自行車。
(4)不闖紅燈,拐彎減速慢行;不準雙手離把,不準追逐打鬧。
三、乘汽車的安全。
1、學生各自談談乘公共汽車、打的車、摩托車時的安全做法。
生:上下車要有秩序;上車后要抓牢、扶穩(wěn);乘車時頭、手等身體部位不能伸出車外;下車時要等車子完全停穩(wěn),不急于跳車;要到站時,提前到車門旁邊等候;不能和司機說話,不隨意在車內(nèi)說話、打鬧;不乘坐酒后駕駛司機的`車輛。
生:下車后,如果想到馬路對面去,不要在車前、車后突然橫穿馬路,車子開走以后,看清有無車輛行駛,再穿行;乘坐小型車時,要系好安全帶;乘坐摩托車時,要戴好頭盔等。
師:同學們概括的比較全面,現(xiàn)在自己再結合課本,看看課本上還有什么補充。
(1)上車前先看清公共汽車是哪一路,因為公共汽車??空?,往往是幾路公共汽車同一個站臺,慌忙上車,容易乘錯車。
(2)待車子停穩(wěn)后再上車或下車,上車時將書包置于胸前,以免書包被擠掉,或被車門軋住。
(3)上車后不要擠在車門邊,往里邊走,見空處站穩(wěn),并抓住扶手,頭、手、身體不能伸向窗外,否則容易發(fā)生傷害事故。
(4)乘車要尊老愛幼講禮貌,見老弱病殘及孕婦要主動讓座。
(5)乘車時不要看書,否則會損害眼睛。
四、遇到交通事故時怎么辦。
1、觀看相關的錄象,學習正確及時的處理方式。
2、布置場景,讓學生模擬練習交通事故中的自救與互救。
五、小結:
1、總結騎車、乘車是的交通規(guī)則。
2、遇到緊急事故不要慌張,運用所學到的自救和互救本領。
第三課時水上安全。
教學目的:
1、通過對水上交通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2、讓學生學會水上救人的本領,成為一名有用的公民。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如今水上交通發(fā)展突飛猛進,不管是運輸、出行,還是旅游觀光,都需要乘船,甚至是劃船。在水上交通中我們又該注意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水上安全》。
二、乘船安全。
1、講解乘船的意外傷害事故,引起學生的重視。
2、了解乘船的安全知識。
乘船要做到二要三不要:
(1)二要。
一要乘坐證件齊全的船只。
二要乘船時聽從指揮。
(2)三不要。
不要乘坐超載的船只;不要在船上嬉戲打鬧;不要冒險乘船。
三、劃船安全。
同學們和爸爸、媽媽出游時可能會去劃船賞景,那劃船又應該注意什么呢?
1、出示插圖,學生看圖理解。
2、小黑板出示劃船安全細則:
(1)不要在雨天、風大浪急時劃船。
(2)不要在船上站立和打鬧。
(3)不要集中坐在船上的一側(cè)。
四、怎樣搶救船上落水人。
1、如果乘船過程中遇到事故不幸溺水,應學會現(xiàn)場急救知識。
(1)把船漿或結實的繩子遞給落水人。
(2)把救生圈、木板等能夠浮的物體扔給落水人。
(3)大聲呼救,請求別人救助。
2、模擬練習,讓學生真實地去感受遇難和被救的感覺。
五、教師小結。
水上安全不容忽視,讓我們緊記今天所學的知識,成為文明交通人。
第二部分體育活動安全。
第一課時體育活動的性質(zhì)。
一、活動目標:
1、了解體育活動的科學性、合理性、原則性。
2、明白體育活動要做到合理安全。
二、活動過程:
(一)體育活動的科學性。
參加體育活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這樣能提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肌肉的興奮性,反應速度加快,協(xié)調(diào)能力加強,有助于完成各種動作,有效地防止肌肉、韌帶和肌腱受傷。
(二)體育活動的合理性。
體育活動要做到合理性,就是指要注意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a要根據(jù)參加體育活動人的年齡大小、性別、體制強弱來指定體育活動的活動量。
b要根據(jù)不同的季節(jié)組織、參加不同的體育活動。
c要考慮當?shù)丨h(huán)境,選擇適當?shù)捏w育項目。
(三)體育活動的原則性。
a循序漸進: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運動量從小到大。
b全面鍛煉:運動要多樣化,使身體的各部分都能得到鍛煉。
c運動量適度:運動量是指在運動的過程中,完成動作的數(shù)量、質(zhì)量、時間、強度和密度等。
三、活動小結:
我們在活動時必須注意活動的科學性和活動的安全性。
第二課時游泳安全。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游泳時需要注意的安全常識。
2、認識游泳時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以及學會及時處理。
二、活動過程:
(一)游泳安全須知。
1、游泳前必須進行身體檢查,體檢合格方可游泳。
2、禁止到非游泳區(qū)游泳,要在游泳館、池或標有無危險標記的游泳區(qū)游泳。
3、游泳要由家長、老師或可靠的人帶領,或結伴,不能單獨游泳。
4、游泳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使全身各個器官、系統(tǒng)得到活動。
5、頭痛、發(fā)燒、傷風感冒或者病剛好,及餓肚子、飯后、身體過于疲勞、大量出汗后、喝酒后都不能游泳。
6、在水中游泳的時間,每次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特別使初學的人,在水中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5―30分鐘就要休息一下。
(二)問題及處理。
1、游泳的時間或水溫不當時,容易引起抽筋。
這時應立刻停止游泳。仰面浮在水面上呼救,并拉伸抽筋肌肉,舒緩后,要換個泳式游回岸邊,一定不要亂掙扎。
2、游泳時身體感到疲勞或寒冷時,要馬上游回岸邊。
3、游泳時遇到水中有水草纏身時,要趕快像脫手套或脫襪子那樣擺脫水草纏身,然后離開有水草的地方。
4、游泳時可能會出現(xiàn)頭痛。這時要停止游泳,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對準頭部太陽、百會、列缺等穴位進行旋轉(zhuǎn)按摩,并用熱毛巾做頭部保溫。
三、活動小結:
游泳前、游泳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如果游泳時發(fā)生問題,一定要及時處理。
Unit教師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對動物嘴巴的認識,了解一些動物嘴巴的明顯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動物的多樣性。
2.有進一步了解動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不同特征的動物(如啄木鳥、蜜蜂、河馬、蝸牛、兔子等),嘴巴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救救蘋果樹》,引起幼兒談論動物嘴巴的興趣。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后提問:是誰救了蘋果樹?為什么啄木鳥能救蘋果樹?
(二)了解動物嘴巴的外形與生活習性之間的關系。
教師:啄木鳥長著一張什么樣的嘴巴?這樣的嘴巴有什么特殊的本領?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嘴巴有特殊的本領?他們的嘴巴是什么樣的?
(三)觀察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動物世界的神奇,感知動物的多樣性。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收集圖片、音像資料,在科學區(qū)探索交流,增長知識。
游戲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觀看《動物世界》錄像,引導幼兒繼續(xù)關注動物的嘴巴,滿足幼兒對動物的觀察興趣。
Unit教師教案篇七
1.了解作家作品,熟讀背誦這兩首詩。
2.理解詩歌意象,領悟詩歌主旨。
3.學習賞析詩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
2.通過探究,理解詩歌意象,領悟詩歌主旨。
3.通過點撥,學習賞析詩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味詩歌抒發(fā)的戀土深情和思鄉(xiāng)愁緒,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熟讀與背誦;體會詩人真摯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意象,領悟詩歌主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感情誦讀,把握詩歌的內(nèi)在旋律與和諧節(jié)奏,認真體味詩歌蘊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法。如對詩歌意象和主題的解讀。
3.點撥法。如學習賞析詩歌的基本方法——意象分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土地,萬物生靈的根基。曾有人掠奪它而百般蹂躪,曾有人捍衛(wèi)它而披肝瀝膽。在它的脊梁上演繹著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膚上烙印著多少眷戀情結。誰不鐘愛自己的土地,誰不愛戀大地母親,讓我們深情吟唱艾青詩人的《我愛這土地》,隨著詩中所迸發(fā)的愛國情感的火花而燃燒。(板書:我愛這土地)。
二、作者簡介。
艾青(1910—),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xiàn)代詩人。早期詩風格渾厚質(zhì)樸,調(diào)子深沉憂郁。抗戰(zhàn)時期的詩作,格調(diào)昂揚。建國后,作品思想更趨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詩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為《大堰河——我的保姆》。詩人曾自稱為“悲哀的詩人”。在中國新詩發(fā)展,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并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勛章。
三、背景介紹。
本詩寫于抗戰(zhàn)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軍連續(xù)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qū),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首詩無固定的節(jié)律,不押韻。它主要由句中停頓和句末停頓構成一定的節(jié)拍。誦讀時要著重體會由詩中感情起伏所構成的“內(nèi)在節(jié)奏”。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學生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緊扣“土地”,師生討論分析全詩。
1.詩歌是按怎樣的思路抒寫的?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后明確:全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xù)寫出歌唱的內(nèi)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轉(zhuǎn)寫鳥兒死后魂歸大地,最后轉(zhuǎn)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心。
2.揭示全詩主旨的詩句是什么?談談你的理解?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這兩句詩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的情狀,托出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五、合作探究。
這兩句詩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為祖國獻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執(zhí)著的愛,表達了詩人對土地、對祖國的愛。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2.結合寫作背景,準確理解“土地”、“河流”、“風”、“黎明”的象征意義。
“土地”象征繁衍養(yǎng)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河流”、“風”象征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袄杳鳌毕笳鞒錆M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qū)。
這些修飾語限定語豐富了意象的內(nèi)涵,表明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正遭受苦難,中國人民正滿懷悲憤地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
4.詩人對土地、河流、風、黎明的描寫,蘊含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些描寫形象地表達了當時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以及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這兩節(jié)詩都飽含著詩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和無盡的熱愛之情。就詩的感情發(fā)展而言,第一節(jié)蓄勢,第二節(jié)感情的迸發(fā),感情的升華。詩意層層遞進。
去掉第二節(jié),詩意則得不到提煉和強化。
七、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一只鳥,聯(lián)系我們今天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你會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試一試,相信你會比例子仿寫得更好。
2.艾青在詩中,含著淚水說:“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古往今來,在我們中華史冊上記下了多少愛國志士的類似詩篇,猶如繁星高懸夜空。
例:當我們抵御外侵,我們會記得岳母刺給岳飛身上的四個大字:“精忠報國”;當志士至死不降,保持民族氣節(jié),我們不會忘記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接著往下寫,相信你會寫得更精彩)。
【板書設計】。
︱鳥——詩人自己︱︱。
︱第一節(jié)︱土地——祖國大地︱︱。
︱︱河流、風——抗爭精神︱意象樸實︱反抗侵略。
我愛著土地︱︱黎明——光明、希望︱象征深遠︱熱愛祖國。
︱︱常含淚水︱直抒胸臆︱至死不渝。
︱第二節(jié)︱︱︱。
︱深愛土地︱激情澎湃︱。
Unit教師教案篇八
內(nèi)容過多且設計不可顯示內(nèi)容過多,點擊此處打開或鼠標右鍵選擇另存為下載。
單元教學內(nèi)容:第六單元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
單元教材分析: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數(shù)學知識,是生活數(shù)學的最好體現(xiàn),它的學習對學生學習多位數(shù)加減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礎,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心算。因此這一單元的教學是全冊的重點,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對以后的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chǎn)生直接影響,不僅有利于學生在用數(shù)學中進一步領會加減法的含義,而且還可以為今后發(fā)現(xiàn)和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本單元的計算按難易程度分三段編排: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
各節(jié)中教學內(nèi)容的編排大體分為三個層次:一、以實際情境提供計算題,并呈現(xiàn)多種計算方法,二、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數(shù)。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提出有關計算問題,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教學過程中,由動手操作,觀察、交流依靠動手和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在教學中以具體事物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動手操作促進學生理解知識,利用小組合作交流與獨立思考的方法內(nèi)化知識,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nèi)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是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3、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計算,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
單元教學重、難點:
(1)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計算教學是本單元的重點。
(2)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和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的計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
單元課時安排:
1、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3課時。
2、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4課時。
3、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6課時。
4、整理和復習…………………………………2課時。
no:1。
教學內(nèi)容: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p56—57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1—3t)。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不進位)的口算方法,正確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心算能力、仔細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3、通過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經(jīng)驗入手,培養(yǎng)學生仔細的觀察能力。
(課件出示場景切換,配上明快的背景音樂:春天在哪里)。
1、師:春天到了,你發(fā)現(xiàn)了我們周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認識春天的什么花?
(課件切換到夷陵廣場或書上的主題圖)。
大概有多少黃花?多少紅花?
3、課件從左慢慢移入一個花農(nóng)騎車進入。
師: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嗎?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們都是少先隊員要學著助人為樂,今天我們就去幫助他擺花盆吧!
二、創(chuàng)設情景,在生活中學習。
1、初步認識,出示例1圖。
師:看這里的鮮花可真漂亮,它們各有幾種顏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樣最快的數(shù)出來的?
你能自己看著這些花提出不同的問題嗎?
學生分組互相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饋,交流整理。
師選擇的板書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這道題哪個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組里說一說計算方法。
師:今后在計算時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計算。
(課件里花農(nóng)伯伯說:小朋友們快來幫我擺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3、鞏固練習,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擺一擺,算出結果。
4、觀察整理,總結方法。
師:今天我們學的算式,你看看它們有什么特點?它們都是什么數(shù)?(他們都是整十數(shù),)。
師:在計算時要怎么辦?(整十整十的相加減)。
三、強化練習,
1、練習十的1t。
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這道題,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t:獨立計算,并仔細觀察。
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在計算時要注意,記數(shù)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減,幾個一要和幾個一相加減。)。
3、課堂作業(yè)。
p58面的3t。
看懂圖意,獨立列式。
四、全課總結。
你知道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嗎?板書課題: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
對,我們今天學習的是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在計算時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減。
no2。
教學內(nèi)容: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練習課(p584—7t)。
教學目的:
1、通過生活情景教學感受社會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2、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并提高學生的心酸能力,
3、通過計算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逆向思維。
教學重點:靈活解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1。
20+6080+1020+50。
2、連加連減口算。
3+2+41+3+47+2+10。
10-5-26-2-315-5-2。
指明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今天我們就來試著解答這樣的題目。
二、自主探索。
1、課件出示第五題,小猴分花生圖。
要求:(1)看圖說出圖意,要求還剩多少個花生怎么計算?
(2)列出算式并獨立解答。
(3)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礎練習。出示第四題基礎練習。
要求:(1)獨立計算,全班訂正。
(2)比較上下兩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組討論,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怎么計算?
(4)師總結算法: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和10以內(nèi)的連加連減一樣,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擬,出示第6題。
師模仿售貨員一個學生上來模仿買東西的人,先示范給其他學生看,后要求學生分組模擬。
要求:(1)說清楚自己要買的東西,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根據(jù)自己的要求買東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錢,付出錢后還要找回多少?
(3)口頭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饋,說一說,你想怎么買,是怎么計算的?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第7題,
要求:獨立解答。
三、回家?guī)蛬寢屗闼崴裉熨I菜用了多少錢,并說出一些整十數(shù)連加連減的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比一比誰是細心的孩子。
no:3。
教學內(nèi)容:綜合練習課(p59練習十8~11t及思考題)。
教學目的:1、練習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
2、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感受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3、培養(yǎng)學生思維靈活性。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整十數(shù)加減。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記時,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師:說一說,40+30=?你是怎樣想的?用小棒擺一擺,在小組里說出計算方法。
(3)指名說出計算方法,還有誰的方法不同的?
2、算一算,練一練(第8題)。
師出示口算卡片,開火車進行口算練習。
3、聽算。
師報算式,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檢查聽算能力。
10+40+3040+20+30。
二、讀一讀,算一算。
1、(課件出示p609t)。
要求:1、讀一讀,讀懂題意。
2、指明讀題加深理解。
3、列式計算,并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2、磁性教具擺出10t。
要求:1、仔細看圖,數(shù)一數(shù)桃和梨的個數(shù)。
2、比一比,誰的個數(shù)多?
3、指出同樣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
4、想一想,從桃里去掉桃和梨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5、在小組里說一說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多幾個?少幾個?再填空。
3、課件出示11t。
先出示美麗的校園,在逐步出示三個同學的對話,
師:從剛才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學校里有什么樹?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1)在小組里提出問題,并自己解答。
(2)全班反饋,說出你的問題和算式。
(3)說一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二、思維訓練。
p60的思考題。
下面每個括號里能填什么數(shù)?
no4。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p61例1和練習十一1~4t)。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不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捆扎好的練習本,磁性教具。
教學過程:
一、舊知復習,引入新知。
1、30+65+2060+49+40。
30+6050+2060+4050+50。
2、65是有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29是有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二、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學校新到了一批書,老師打算發(fā)給同學們,我們班有個同學,我們先算算有多少本書,看夠不夠發(fā)給同學們。
1、觀察,課件出示主題圖。
要求: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數(shù)一數(shù),你知道它們有多少嗎?一捆有多少本?
數(shù)學書有多少本?語文書有多少本?
2、小組討論:
看圖提出問題,誰能提出不同的問題?怎么能算出來?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數(shù)學書,你能怎樣算?
想一想,你是怎樣列式的?用小棒擺一擺,你是怎么算的?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5、全班反饋:a動手操作,理解口算辦法。
b總結算法,計算時要注意計算的單位,個位上的數(shù)要加在個位上。整十數(shù)要加在十位上。
6、比較算法,加深理解。
讓學生認真觀察兩個算式,
這2個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樣計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組說,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促進理解。
1、p61的做一做。
先在書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題,請同學講一講上下兩題有什么關系,并舉幾個例子口頭考考其他同學。
2、p63的練習十一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1)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指名說53+4和20+67是怎么計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組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3:3圖。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說出來嗎?
(2)你根據(jù)這些信息列出算式嗎?
(3)說出結果,你是怎么算的?
四、全課總結。
五、作業(yè)設計。
p63的4題。
no:5。
教學內(nèi)容:一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進位)(p62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一5~71t)。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初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計算方法的正確掌握。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礎聯(lián)系,課件出示口算。
(1)進位加法練習。
8+57+86+8。
5+74+97+3。
(2)舊知復習。
20+92+6069+30。
25+462+352+20。
(全班練習,指明說出算法)。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多媒體出示:聯(lián)歡晚會上的歡樂景象,請學生說明看到了什么?并讓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3、引導學生講述圖上的意思,明確要求的問題。
4、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意和問題,開動腦筋說一說,你想有什么方法來解決?
5、小組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6、全班反饋,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組織同學交流評價。教師要表揚學生的各種有道理的解法,鼓勵學生獨立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7、小結:同學們都很會動腦筋來解答我們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有的同學是用進位加的方法,有的是想的已學過的知識,只要是你自己想出的來的解答方法,都可以用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計算方法。
1、p62做一做,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
指名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培養(yǎng)學生用語言內(nèi)化知識的能力。
2、p63練習十一的5至7t。
3、作業(yè)設計:
7t:自己看圖說出圖意,并在小組里說出自己的問題,后獨立解答。
no:6。
教學內(nèi)容:練習課(p648t至12t)。
教學要求:
1、讓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練的進行口算。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小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熟練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看卡片開火車,說出結果。
23+775+98+23。
56+950+548+5。
79+542+505+44。
2、聽算,全班計算,后集體訂正。
9+276+276+30。
9+3014+654+5。
36+546+333+7。
3、指名說一說:9+30和36+5你是怎么樣算的?
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
二、自主練習。
1、獨立完成練習十一的第8題。
要求: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說出計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2、游戲——小小郵遞員。
比一比,哪個郵遞員送的又快又準!
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3、練習十一第10題,6連續(xù)加6,每次加的結果寫在橫線上。
要求:1、小組里口說結果。
2、說說,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3、仔細計算,獨立解答,后集體訂正。
三、作業(yè)設計。
練習十一的第11題,
要求:1、先說出圖意,看圖你知道了什么?
2、獨立計算。
聯(lián)系十一的第12題。
注意:先計算在比較大小。
no:7。
教學內(nèi)容:綜合練習課(p65練習十一的13t到17t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練的進行口算。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小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熟練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題卡。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
25+770+921+832+9。
2+5559+94+669+91。
38+767+443+279+7。
2、聽算。
45+459+104+5863+8。
3、填空:(課件出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練習十一的習題。
1、計算練習:
23+775+98+23。
56+950+548+6。
76+542+505+44。
先說計算過程,在寫得數(shù)。
2、練習十一的第14題。
要求:(1)、看圖,你從圖上知道了什么?
(2)、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架飛機?怎樣計算?
(3)、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3、練習十一的第15題。
要求:自己看圖,理解題意然后列式計算。
4、課件出示第16題,比一比誰算的又快又對。
57+86+5625+70。
42+671+97+80。
三、作業(yè)設計。
練習十一的第17題。
自己讀題理解題意,后獨立計算。
四、思維訓練。
讀題,解答p66面的思考題。
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no8。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不退位)。
p67例1及做一做和練習十二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不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2、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的思維過程,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師: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來慶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園,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攢的零花錢去買玩具呢,我們也和他們一起去看看吧?。娔X出示玩具店的貨架和玩具的標價。)。
二、自主探索,提出問題。
1、仔細看圖,提出問題。
師:看貨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歡什么玩具?你從圖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觀察后指名回答。)。
課件出示:兩個小朋友的對話。
師:貨架下的兩個小朋友在說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說出題意)。
師:怎樣才知道左邊的小朋友買大象玩具后還剩多少元?右邊的小朋友還差多少元呢?(用減法算)。
師:你知道這么列式嗎?(師根據(jù)生回答板書算式)。
師:大家會算上面的算式嗎?先在小組里擺一擺,算一算。
2、分組操作,形成思維。
學生擺小棒,教師巡回指導學生操作。
3、信息反饋,抽象算法。
師:大家擺出了上面兩道題的得數(shù)嗎?誰來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師根據(jù)學生說的板書算法。
師: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結算法。
師:同學們可真棒,我們在計算時一定要看清楚是在個位上去減還是在十位上去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68的做一做的第一題。
要求:1、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指名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2、獨立完成p69練習十二的1—3題。
no:9。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p68面例2,練習十二第5、6、8題)。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shù)件一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退位減法的計算。
2、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3、感受退位減法與生活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教學準備:將例題制成的課件,學生準備3捆6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2、計算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算法,著重說一說15-8和17-9是怎樣算的。
二、引入新課。
1、談話引入。
師:上面2排算式分別是什么樣的減法算式?
(第一排是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算式,第二排是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不退位減法算式。)。
師:我們已經(jīng)會計算20以內(nèi)退位減法、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不退位減法了,大家會算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法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減法的計算方法。
2、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三、自主探索。
1、引導學生從問題情景中抽象出減法算式。
課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貨架圖。
師:在例1的學習中我們學會了根據(jù)貨架上玩具單價解決“有35元錢,買一個大象玩具,還剩多少元?”和“有20元錢,買一個布娃娃,還差多少元?”等問題,圖上還告訴我們哪些有用的信息?(課件突出貨架下半部分的兩輛玩具汽車圖。)。
課件出示例2玩具圖下面兩個小朋友和他們的對話。
師:圖上兩個小朋友在說什么?你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嗎?
(左邊的小朋友說,我有8元錢,想買一輛單價36元的玩具汽車,還要攢多少元才夠,右邊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樣算才知道還要攢多少錢?)。
師:你知道這樣列式計算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算式:36-8=。
2、引導學生探索計算方法。
(1)指導學生擺小棒。
師:算式36-8和前面所學習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
師:個位不夠減時怎么辦?
學生分組擺小棒,并讓他們邊擺邊討論擺的方法。
(2)引導學生交流擺小棒的的方法。
(3)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方法。
師:從剛才擺小棒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根據(jù)擺小棒的過程說一說36-8的方法。
師總結算法,剛才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出了幾種算法,真不錯。在以后的計算中,你喜歡用那種方法就用那種方法計算。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第68面做一做的第2題,
五、課堂作業(yè)。
1、完成練習十二的第5題。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答案,訂正時說一說81-4和60-3的計算過程和方法,讓他們進一步感受退位減的過程。
2、完成練習十二的第8題。
先讓學生看明確計算任務,然后由學生獨立計算各題的差,最后集體訂正得數(shù)。
六、課堂小結。
1、小結計算方法。
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no:10。
教學內(nèi)容:
練習課(練習十二的4—13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的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的口算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2、從小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正確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熟練計算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算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指名學生說一說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以鞏固學生的思考過程。
二、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用奪紅旗的游戲來練習第四題,
比一比,誰能又快又對的算出來?
集體記時,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獨立完成第5、6題,后集體訂正。
3、課件出示第7題。
要求:
(1)仔細觀察圖畫,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想一想這是要干什么?家長和椅子有什么作用?
(3)還缺多少把椅子?你能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嗎?
(4)列式計算,后集體訂正。
4、完成教科書上p70的第8題。
讓學生理解題意后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結果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再獨立計算。
5、用游戲的方法完成第9題。
用游戲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鞏固學生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6、完成p70的第10題。
這種同數(shù)連減既有助于幫助學生熟練的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口算,又為以后學習除法做準備。
三、獨立完成p7011—13題。
四、思考題獨立完成。
no:11。
教學內(nèi)容:比多少的應用題(p72的例3、例4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及初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3、通過生活情境的模擬教學,使學生體會到生活數(shù)學無處不在,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求兩數(shù)相差的應用題的正確解答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件演示)。
在美麗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快樂的小矮人,他們每天在森林里早上出去采果子,晚上回到家里唱歌跳舞,生活的很幸福。這一天他們采了很多的果子回來了,突然兩個小矮人爭起來了。他們到底在爭什么呢?我們?nèi)タ纯窗桑?BR>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對回答問題好的同學給他們組獎一朵小紅花)。
課件出示:兩個小矮人的對話(藍衣服的小矮人說:我摘了12個果子,紅衣服的小矮人說我摘了8個,)。
問:(1)你能夠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先同桌互說,互提,然后再指名說,同時老師板書)。
(2)那你能夠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問題列出算式嗎?請試一試。(每個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老師板書)。
板書:8+6=14。
8-6=2。
8-6=2。
8-6=2。
8-6=2。
(3)觀察以上的幾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討論后發(fā)表意見)。
歸納得出:求多多少或者是少多少?多幾或者是少幾都可以用減法計算。
2、做一做(電腦出示:p72:做一做)。
(1)先讓學生同桌互編數(shù)學小故事并列式計算。
(2)集體訂正。
3、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每個組紅花的獲得情況:
1)先數(shù)一數(shù):每個組各有幾朵花。
2)你可以提出哪些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學生活動,在小組里互提互說)。
3)指學生說,其它學生根據(jù)提出的問題口頭列出算式計算,看一看,誰最聰明。
問:還有不同的問題嗎?
4、出示第73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
三、鞏固練習:
no:1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全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回憶整理,使學生體驗分類總結,歸納整理的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100以內(nèi)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十與兩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加深學生對其計算方法的理解。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p78。
教具、學具準備:口算卡片、匯報表。
教學過程:
Unit教師教案篇九
第1教時。
一、重點句子翻譯。
1、茍富貴,無相忘。
2、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3、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4、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5、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6、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
7、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
二、文學常識:司馬遷及《史記》。
三、作業(yè):1、朗讀課文;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
第2教時。
一、請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謫戍漁陽。(謫,調(diào)發(fā))。
2、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倡,倡導)。
3、卜者知其指意(旨,以圖)。
4、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已,已經(jīng))。
5、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披,穿)。
二、請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詞,并解釋。
1、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帶領,名詞活用為動詞)。
2、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為王,名詞活用為動詞)。
3、夜篝火(提著燈籠,名詞活用為動詞)。
4、狐鳴呼曰(像狐貍一樣,名詞作狀語)。
5、皆指目陳勝(用眼睛示意,名詞活用為動詞)。
6、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使…憤怒,使動用法)。
7、置人所罾魚腹中(用網(wǎng)捕,名詞活用為動詞)。
8、尉果笞廣(用竹板打,名詞活用為動詞)。
三、判別下列各組句子中相同詞語的不同意義。
1、號為張楚(定國號);陰風怒號(呼嘯);號呼而轉(zhuǎn)徙(大聲哭)。
2、舉大計亦死(發(fā)動);舉燭而索,中有死鼠(舉起);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推薦)。
3、陳勝、吳廣皆次當行(隊伍);皆下之,行收兵(行軍);必能使行陣和睦(軍隊)。
4、悵恨久之(助詞,可不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二世殺之(他,指公子扶蘇)。
5、傭者笑而應曰(表示修飾);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表示承接);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示轉(zhuǎn)折)。
第3課時。
一、文學常識:本文出自,它是一部什么樣的書?
二、概括段意。
1、敘述陳涉年輕時的傭耕生活,表現(xiàn)了他胸懷大志、有反抗精神。
2、寫起義的籌劃過程,表現(xiàn)了陳勝吳廣的斗爭決心和政治遠見。
3、寫陳勝吳廣發(fā)動起義、順利進軍并建立政權的經(jīng)過,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起義的偉大力量和歷史意義。
三、思考。
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是什么?
(1)直接原因:皆已失期,失期當斬。
(2)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第4課時。
標點符號的復習。
a、主要標點呼號的作用。
一、引號的作用。
1、直接引用。
2、強調(diào),著重指出。
3、特殊含義(反語、諷刺或特定稱謂)。
二、破折號的作用。
1、解釋或補充說明。
2、話題轉(zhuǎn)換。
3、用于聲音的延長。
4、表時說的停頓或中斷。
三、省略號的作用。
1、表示引文的省略。
2、表示列舉的省略。
3、表示說中斷或斷斷續(xù)續(xù),或表示說話含含糊糊、支支吾吾。
四、冒號的作用。
1、提起下文。
2、總結上文。
b、中考的主要題型。
1、直接在空缺處加標點。
2、判別標點符號在句中的作用(選擇題居多)。
3、標點與文章內(nèi)容相結合,進行理解與分析。
c、實戰(zhàn)演練。
1、直接在空缺處加標點。
(1)每當疼痛發(fā)作,他就采用“壓迫止痛法”--用茶壺蓋、煙嘴、玻璃球頂住疼痛部位。
(2)閏土揀了好幾件東西()兩條長凳、一副香爐和燭臺、一桿臺秤。
(3)語文、數(shù)學、體育、音樂()這是我們上午的課程。
(4)她來到北海,細心觀察()那天桃花開了()那天柳絮飛了()那條布谷鳥叫了()。
2、判別標點符號在句中的作用。
《閱讀》第10頁第1-4題。
3、標點與文章內(nèi)容相結合,進行理解與分析。
《閱讀》第11頁第9題第(3)段。
思考:
(1)其中的省略號有何作用?
(3)從最后一句中的拖音符號,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第5課時。
詞語的語境義及其感情色彩。
一、什么叫語境義及詞的感情色彩。
1、語境義: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考試時就是文章中)的特定意義(如:詞典上某詞有若干條義項,語境義即其中的一項)。
2、詞的感情色彩:褒義詞、貶義詞、中性詞(褒義貶用、貶義褒用)。
二、實戰(zhàn)演練。
1、中考:解釋語段中“氣”的意思(精神力量)。
古人云:“腹有詩書自華?!弊x書對于人來說,就像吃飯喝水一樣不可缺少,我們可以從書中汲取無盡的精神力量--一種激蕩在我們的`血管,充盈于我們的周身,又從我們的每一個毛孔里散發(fā)出來的氣。同時,讀書也要像吃飯那樣,吃各種蔬果和五谷雜糧,攝取多種營養(yǎng)--閱讀各式各樣的書,汲取各種各樣的氣,以補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調(diào)。在讀書時,要吸取精華,剔除糟粕,讀天下好書,養(yǎng)人間正氣。就像孟夫子所說的那樣: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2、20中考:解釋“掙生活”的意思(掙錢養(yǎng)活自己)。
我突然發(fā)現(xiàn)蹬車的人只有一條腿!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黃黃的褲管,挽一個疙瘩,懸在空中。他的左腿用力地蹬著踏板,為了讓車走得快一些,臀部時時脫離坐墊,身子向左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左腿上。
坡總算爬上去了,車夫沉重地喘著氣。他在我面前,無疑是一個強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為自己”掙“來了坦蕩而快樂的生活。
3、解釋”機關“的意思(秘密)。
長媽媽曾經(jīng)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里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墻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
4、中考:解釋”掃街“(滿大街找工作)。
那一年,我即將大學畢業(yè),為了找個單位,天天出去”掃街“,但仍一無所獲。我學的是建筑設計專業(yè),找了幾家建筑設計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碩士。一負責人看著我的簡歷說,你讀書時,還獲過不少獎,不錯!可是,我們這里暫時不缺建筑設計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來我們這里干個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機會再安排你。
5、中考:解釋”肥料“(營養(yǎng)豐富的浮游生物和藻類)。
深層海水受海底地形及氣象條件的影響,會自然涌升到海面上來。在茫茫大海上,這種被稱為”涌升海面“的地方僅占全球海洋面積的0.1%,但卻集中了海洋魚類資源的60%,甚至更多。其奧秘就隱藏在深層海水里:當含有豐富微量元素的深層海水涌上海面后,浮游生物和藻類得以更快生長,為魚類提供了豐饒的”肥料“。
6、解釋”焚琴煮鶴"(糟蹋藝術,做有煞風景的事情)。
有人會說:讓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美流傳百世不是更好嗎?為什么非得要去揭秘呢?科學家真是無事忙。就算你對了,將曠世奇美歸結成眼球的轉(zhuǎn)動、視線的游移、腦電波的閃爍,還有什么電腦圖像處理等等,以這些世俗之物來褻瀆藝術大師,豈不大煞風景?達?芬奇在天之靈聞之,當?shù)銍@日:焚琴煮鶴,莫此為甚!
msn(中國大學網(wǎng))。
Unit教師教案篇十
教案--檢查!
朝陽區(qū)東壩學區(qū)體育教研組上周對全學區(qū)所有教師的教案進行了一次檢查,能看到所有教師的備課都有余糧,而且比較之前檢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進步,尤其是新教師年輕教師很是下功夫進行備課,在這里對青年教師提出表揚:長店小學陳國穎王嘉;東壩中心小學李鑫王晶晶;平房小學教師;這幾位教師的'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借鑒、學習!在這里我還想向大家談一下關于教案的問題:1.教案是在鉆研教材、設立目標、制定策略等一系列操作后反復斟酌修訂而成的.它既要忠實于整個設計的過程與結果,又要在行文時進行再思考、再創(chuàng)造。編寫教案時決不可圖簡單而照抄別人的教案或照搬參考書上的教案(青年教師可借鑒)。2.教案必須科學規(guī)范,應做到內(nèi)容準確無誤,材料真實可靠,方案切實可行,書寫工整規(guī)范。3.教案要簡明清晰,便于使用。教學目標要準確醒目,切實起到教學中的導向調(diào)控的作用。教學過程要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對關鍵、要點、警句等處可以“特寫”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以便一目了然(例如:王嘉老師教案的安全措施、養(yǎng)護幫助寫得很醒目)。4.教案應因人而異。一方面不能強求形式上的統(tǒng)一,應各具特色,在追求高質(zhì)量前提下可以各顯神通。另一方面對不同的教師應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對于老教師,他們經(jīng)驗多,善于根據(jù)學生臨場行為來進行教學決策,其教案可寫得簡要一些。而對于新教師,則要求寫得詳細一些。5.教案書寫要留有余地,以便完成教案后產(chǎn)生的新思路、新措施能隨時添補進去。教案必須在上課的一周之前完成,應盡量早有準備。朝陽區(qū)東壩學區(qū)黃杉木店小學黃琳2010-5-19。
Unit教師教案篇十一
2、韻律操。
3、游戲:老鷹捉小雞。
4、游戲:丟手絹。
二、教材分析。
1、使學生初步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
2、發(fā)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和靈敏素質(zhì)。
3、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團結友愛的優(yōu)良品質(zhì)。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了解動作結構和技術特點。
2、技能目標:85%左右學生基本學會動作,90%左右學生掌握跑的動作技術。發(fā)展柔韌素質(zhì),提高靈敏、協(xié)調(diào)等素質(zhì)。
3、思想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具有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學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刻苦鍛煉、勤奮好學的良好品質(zhì)。
四、學生狀況。
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體育委員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身體素質(zhì)普遍好,對體育課興趣濃厚。
在練習教學過程中,由于年齡小對動作術語表述不理解,所以要指出明確的目標,可能會出現(xiàn)為了嘗試新動作而忽視動作質(zhì)量和技術的正確,教師要及時示錯糾錯,幫助其明確要害點,互補內(nèi)容的練習。由于場地、器材的合理安排,學生情緒高漲,易激動,要加強安全意識教育,這樣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
五、教學媒體的運用:
本課的教學媒體有:體操墊、錄音機、錄音帶、投影儀、投影片。
六、教學過程(詳見教案)。
準備部分:
一、常規(guī)教學。
組織:
要求:精神飽滿、隊列整齊。
二、熱身韻律操規(guī)則及方法:略。
教法:隨教師同做。
組織:
要求:舒展大方。
三、專門性準備活動。
教法:講解規(guī)則。
組織:
要求:動作舒展大方。
基本部分:
一、立定跳遠動作方法:略。
組織:
要求:認真練習動作規(guī)范。
二、韻律操動作方法:略。
組織:
要求:遵守規(guī)則,聽從指揮。
三、游戲:老鷹捉小雞規(guī)則方法:略。
組織:
要求:遵守規(guī)則。
四、游戲:丟手絹規(guī)則方法:略。
組織:
要求:遵守規(guī)則。
結束部分。
1、集合。
2、放松。
3、總結。
4、回收器材。
5、下課。
組織:
要求:自然放松。
Unit教師教案篇十二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大瀑布悲劇的原因及葬禮的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
課前了解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巴拉圭所在的位子;搜集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zhì)疑激趣。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28課,請齊讀課題。
2、什么是葬禮呢?(為死者舉行安葬的儀式。)。
3、讀了這個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誰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為什么要為大瀑布舉行葬禮?怎樣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等等問題)。
4、你們想了解這些問題,老師也想了解。但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學習這樣的課文就要同學們運用掌握的讀書方法來學習了??纯茨銈円酝偨Y的學習方法,讀一讀。
二、整體感知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請同學們就用這些學習方法來自學28課吧!如有什么問題需要與同學討論的可以與前后左右的同學討論。
2、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3、課堂交流,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課文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主要寫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發(fā)生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這舉世聞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2)大瀑布發(fā)生變化前是什么景象呢?指名回答。這樣的景象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結合板書:雄偉壯觀)。
(3)我們讀讀四五自然段體會一下這世界聞名的讓巴西和巴拉圭人民引以自豪的大瀑布的雄偉壯觀的景象吧?。ㄗ宰x,齊讀,指名讀)。
(5)請讀一讀8自然段吧!
(7)指名小結大瀑布發(fā)生變化的原因。(結合板書:水源大減,水資源浪費,水土大量流失)。
(8)同學們,知道了大瀑布因為河流水源大減,水資源浪費,水土大量流失,造成了這樣大的變化??茖W家們預測,如果不挽救大瀑布,過不了多久,瀑布將完全消失。聽到這樣的消息,你想到些什么呢?(要挽救大瀑布,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節(jié)約用水等)。
(9)是的,要挽救大瀑布啊!更要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們看人們是怎樣做的呢?(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名生態(tài)學、環(huán)境學的專家教授,大批熱愛大自然的人匯集在大瀑布腳下。模仿當?shù)赜〉匕踩藶樗麄兊那蹰L舉行葬禮的儀式,一起哀悼將要消失的大瀑布。巴西總統(tǒng)也投身到這一行動中,特意穿上了葬禮專用的黑禮服主持這個為瀑布舉行的特別的葬禮。)。
(10)巴西總統(tǒng)為什么要為這個聞名于世的大瀑布舉行葬禮呢?(他為這個大瀑布的逐漸消失而深趕惋惜和遺憾。因為這個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驕傲)。
(11)總統(tǒng)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活動是為什么呢?(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注意保護生態(tài)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使悲劇不再重演!結合板書:保護生態(tài)平衡、愛護地球)。
(12)同學們,如果你在場,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三、總結。
塞特凱達斯大瀑布--這個給巴西和巴拉圭人民帶來驕傲與歡樂的大瀑布,由于人們肆意破壞而逐漸枯竭,而巴西總統(tǒng)的行動,也喚起了人們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心,讓我們一同行動起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吧!
四、擴展。
1、老師這里搜集了一份資料,同學們聽聽好嗎?(讀資料)同學們聽了有何感想?
2、你們課前也搜集了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我們交流一下。
3、同學們,老師建議你們把你們搜集到的資料辦成小報,張貼在墻上做宣傳。
4、作為小學生你怎樣保護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呢?
板書設計:
前:雄偉壯觀。
變化原因。
后:逐漸枯竭。
保護環(huán)境。
愛護地球。
課后記:
[28*大瀑布的葬禮(網(wǎng)友來稿)教案教學設計]。
Unit教師教案篇十三
成語是我國漢語寶庫中的精華。它言簡意賅,能夠幫助我們以最簡潔的語言,把思想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讓學生從小了解、積累一些成語,對他們以后的說話、作文,將大有裨益?!白R字4”有三組成語。第一組是說人應該“取長補短”;第二組是說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組是說做事應該遵循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組成語韻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
二、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體會其中的韻律感。
3.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并有收集成語的興趣。
三、學習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體會其中的韻律感。
學習難點:自己想辦法了解成語意思。
四、教學準備:
教師要多查找一些資料,多準備一些成語的典故。學生自讀課文,自己想辦法了解成語的意思。
五、教學時間:
二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目標:認識9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體會其中的.韻律。
一、故事引入,激發(fā)興趣。
1、聽老師或同學講《拔苗助長》的故事,揭示課題。
2、教師簡單介紹成語的特點。(如,漢語的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有的成語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像“后來居上”。有些成語必須知道來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正確朗讀。
1、自由讀,不認識的字查書中“樹葉”上的拼音。
2、同桌互讀,互相正音。(寸:平舌音,彰、障分清聲調(diào)。)。
3、展示讀,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三、講故事,讀詞識字。
1、老師講故事,讀第一組成語并識字。
(1)、講《駱駝和羊》的故事(三年級語文教材中有),讓學生找出與故事內(nèi)容相符的成語。
(2)、出示成語,自由認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二、三節(jié)。
(1)、自由讀。
(2)、小小組交流討論(互相讀,講自己知道的故事,說說讀懂了哪個成語。)。
(3)、全班交流。
四、整體朗讀感悟。
1、各種形式讀(分組讀,小組賽讀等)。
2、說說最喜歡的成語,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3、說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哪個成語?
五、復習鞏固,拓展延伸。
1、復習本課要認生字,開火車,做《隨堂練習》37頁第三題。
2、拓展:
(1)、準備一些知道的成語故事,講給同學聽。
(2)、收集成語,進行一次成語接龍比賽。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會寫8個字,培養(yǎng)收集成語的興趣。
一、復習鞏固。
1、復習字卡。
2、齊讀課文。
3、游戲:猜成語。(由學生表演或畫圖,讓其余學生猜相應的成語。)。
4、熟記成語。
二、生字教學。
1、想:這8個生字有什么特點?(六個左右結構,寸是獨體字,落是上下結構。)。
2、說: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寸”:橫要寫長一些;“落”:不要寫成三點水旁的字;“補”:左邊不要寫成示字旁;“拔”:右邊不要寫成發(fā);“助、功”是力字旁,左半部分最后一筆是提。)。
3、看:看老師寫。
4、寫:自己描紅、臨寫。
三、鞏固練習與拓展:
1、完成《隨堂練習》1、2、4、5。2、在班級中開展“故事大王”評比活動,積極參加成語故事比賽。
課后反思。
Unit教師教案篇十四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示兒》。
2、能背誦、默寫兩首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示兒》。
3、理解兩首詩的詞句意思,并體會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會背誦、默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理解每句詩句的意思,并體會詞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請看我們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句,并會背誦、默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理解每句詞句的意思,并體會詞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渡:信心達到目標嗎?(生答:有)。
二、第一次“先學后教”(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了解作者。
師:同學們,在學習這首古詩之前,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簡介。請看老師為大家準備的資料(出示):
詩人簡介:陸游(1125年—12),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師:了解了作者以后,接下來我們來自由讀詩句,要求讀準字音,比一比誰的坐姿最端正,讀得最認真。
2、自由讀詞句。
3、檢測:誰有信心讀好?
4、指名讀(后進生)——生糾錯(兵教兵)。
5、師板書學生易讀錯的字:薊北放歌縱酒。
6、讓后進生認讀易錯字——中等生糾錯——優(yōu)等生再讀。
7、再指名讀古詩。
師:還有人想讀嗎?滿足大家的要求,讓我們一起來讀。
8、齊讀。
三、第二次“先學后教”(比誰能正確譯講詞)。
(一)出示自學指導。
師:大家讀得真好,下面我們來比賽譯講古詩。我們一起來看本課的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讀詞句,結合資料,逐字逐句練習譯講。先譯講重點字的意思,再譯講整句詩的意思。
5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譯講。
二生練習,準備譯講;師巡視,了解學情。
(三)指名譯講。
過渡語:譯講比賽開始,每人譯講一句。先解釋重點字、詞,再譯講整句。
愿意參賽的舉手。
1、指名譯講第一句。(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2、師引導:根據(jù)字面的意思來理解。
聞:聽說。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
收:收復。
(3)指名說第一句的意思:在劍南外忽然聽到官軍已經(jīng)收復河南、河北一帶,高興得連淚水都沾濕了我衣裳。
師問:有不同譯法的舉手。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不同的見解。
師問:認為對的舉手。若學生都舉了,師肯定地說:“對”
2、找兩名學生譯講第二句:
(1)出示: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2)指名譯講。
妻子:妻子和兒女。喜欲狂:簡直要發(fā)狂。
(4)師出示答案,生齊讀。
3、找兩名學生譯講最后一句:
(1)指名譯講。
放歌:放聲歌唱。
(2)指名說古詩意思:我忍不住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里縱情高歌,開懷暢飲,一路春光可以伴我回故鄉(xiāng)了。我準備即刻從巴峽穿過巫峽,又直下襄陽回到洛陽。
4、質(zhì)疑問難。
(1)詞譯講完了,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自己看著古詩快速地翻譯一遍,若還有不懂的地方,舉手提問。
(2)學生讀書,質(zhì)疑問難。
5、通過譯講,你知道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嗎?
指名說,其他學生補充。
師總結,出示答案。
(:全詩連用六個地名,因為他始終貫穿著詩人喜悅心情,并不感到絲毫累贅,相反使人讀來感到格外真切、真實,詩人愛國、思鄉(xiāng)之情也自然流露出來,也是詩人高明之處。)。
全班齊讀。
6、師:理解了詩意以后,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吟誦,誰愿意來展示,注意停頓,還要讀出詞人此時的情感。請大家練讀2分鐘。
生練讀—展示讀—評價—再讀。(可以讓后進生讀—中等生讀—優(yōu)等生讀注意:讀出詞的停頓、感情。)。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讀,感受詞人愉快的心情。
四、第三次“先學后教”(比誰能快速地背誦詞)。
師:這首詩讓我們體會到了,詩人的喜悅之情。我們趕快把它積累到腦海里吧!請快速背誦。2分鐘后我們來比賽背誦。
(一)先學。
1、自由練背。
2、同桌互背(檢測同桌是否會背。)。
(二)后教。
3、指名背。(后進生)。
4、齊背。
師:大家背的可真好,現(xiàn)在開始比賽背寫,要求:坐姿端正,書寫規(guī)范。請拿出作業(yè)本。
五、當堂訓練(比誰能正確地背寫詞。)。
(一)先學。
1、學生先認真觀察詞中自己不會寫的字或容易寫錯的字。(1分鐘時間)。
(二)后教。
1、生自由背寫。(指兩名后進生板演。)。
2、師巡視,了解學情。(及時記錄巡視過程中學生出錯率較高的字,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評議時做鋪墊。)。
3、指名上臺批改。
4、師生共評。
5、同桌互改。
6、學生訂正(師再次搜集學生出現(xiàn)的易錯字,為日清內(nèi)容做好基礎。)。
易錯字(薊涕襄)。
板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宋陸游。
愛國聽到收復失地的喜悅之情。
畢生的心事和無盡的希望。
第二課時。
示兒。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會背誦、默寫《示兒》。
2、理解每句詩句的意思,并體會詞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板題示標:
請看我們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會背誦、默寫《示兒》。
2、理解每句詞句的意思,并體會詞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渡:信心達到目標嗎?(生答:有)。
二、第一次“先學后教”(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了解作者。
師: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詩人。漢族。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12歲即能詩文,一生著述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shù)十種存世,存詩9000多首,是我國現(xiàn)有存詩最多的詩人。
2、師:了解了作者以后,接下來我們來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比一比誰的坐姿最端正,讀得最認真。
3、自由讀古詩。
4、檢測:誰有信心讀好?
5、指名讀(后進生)——生糾錯(兵教兵)。
6、師板書學生易讀錯的字:九州同無忘告乃翁。
7、讓后進生認讀易錯字——中等生糾錯——優(yōu)等生再讀。
8、再指名讀詞。
師:還有人想讀嗎?滿足大家的要求,讓我們一起來讀。
9、齊讀。
三、第二次“先學后教”(比誰能正確譯講詞)。
(一)出示自學指導。
師:大家讀得真好,下面我們來比賽譯講詞。我們一起來看本課的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
1、請同學們讀古詩,結合資料,逐字逐句練習譯講。先譯講重點字的意思,再譯講整句詞的意思。
2、這整首詩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
5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譯講、回答。
二生練習,準備譯講;師巡視,了解學情。
(三)指名譯講。
過渡語:譯講比賽開始,每人譯講一句。先解釋重點字、詞,再譯講整句。
愿意參賽的'舉手。
1、指名譯講第一句。(本來,我知道人一旦死去,就什么成空了。但是,中原被異族霸占,國家沒有一統(tǒng)這點,即使我死了,我依然感到悲痛。)。
師問:有不同譯法的舉手。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不同的見解。
師問:認為對的舉手。若學生都舉了,師肯定地說:“對”
2、找兩名學生譯講第二句:
(1)出示: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指名譯講。
無忘,不要忘記。
(3)指名說古詩意思:唯獨一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tǒng)一。
(4)師出示答案,生齊讀。
3、這首詞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指名回答(后進生)——生糾錯(兵教兵)。
(2)師公布答案: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4、質(zhì)疑問難。
(1)古詩譯講完了,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自己看著古詩快速地翻譯一遍,若還有不懂的地方,舉手提問。
(2)學生讀書,質(zhì)疑問難。
指名說,其他學生補充。
師總結,出示答案。
6、師:理解了詩意以后,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吟誦,誰愿意來展示,注意停頓,還要讀出詩人此時的情感。請大家練讀2分鐘。
生練讀—展示讀—評價—再讀。(可以讓后進生讀—中等生讀—優(yōu)等生讀注意:讀出詞的停頓、感情。)。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讀,感受作者詩人的愛國情感。
四、第三次“先學后教”(比誰能快速地背誦詞)。
師:這首古詩讓我們體會到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我們趕快把它積累到腦海里吧!請快速背誦。2分鐘后我們來比賽背誦。
(一)先學。
1、自由練背。
2、同桌互背(檢測同桌是否會背。)。
(二)后教。
1、指名背。(后進生)。
2、齊背。
師:大家背的可真好,現(xiàn)在開始比賽背寫,要求:坐姿端正,書寫規(guī)范。請拿出作業(yè)本。
五、當堂訓練(比誰能正確地背寫詞。)。
(三)先學。
1、學生先認真觀察詞中自己不會寫的字或容易寫錯的字。
(1分鐘時間)。
(二)后教。
1、生自由背寫。(指兩名后進生板演。)。
2、師巡視,了解學情。(及時記錄巡視過程中學生出錯率較高的字,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評議時做鋪墊。)。
3、指名上臺批改。
4、師生共評。
5、同桌互改。
6、學生訂正(師再次搜集學生出現(xiàn)的易錯字,為日清內(nèi)容做好基礎。)。
板書設計:
示兒。
萬事空國不統(tǒng)一。
九州同死不瞑目。
中原日至死不變。
告乃翁收復失地。
Unit教師教案篇十五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也、長、山、出”4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1個偏旁“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二、教材說明。
本篇短文以抒情的筆調(diào),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了生機與美麗,說明了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朗讀課文和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教師可搜集一些表現(xiàn)陽光像利箭、像金線灑向大地的攝影作品。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本課12個生字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讀準“金、晨、進”的前鼻音,讀準“陽、更、長”的后鼻音,讀準“長、晨、誰”的翹舌音。可通過漢字構字特點或結合語言環(huán)境和插圖引導學生認記生字。
2?寫字。
本課寫字練習中有兩個新筆畫,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它們都是一筆寫成。為此,教師可準備一截彩色電線,先拉直,然后逐個折、擺出“、”這兩個筆畫。接著,教師范寫,講清起筆、運筆、收筆的輕重、停頓,學生練寫筆畫,教師注意巡視輔導,就共性問題再作講解。最后,放手讓學生自己描紅、臨寫,教師注意巡視,個別輔導,就突出問題再作指點。
(三)詞句。
理解課文最后“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這一句話,關鍵要理解課文前四個自然段。在教學中,可把對關鍵詞語的理解與對句子的理解結合起來。
課文第一段是一句話。雖然學生對“金子”并不陌生,但是對于“陽光像金子”還是很不容易感受的。因此,教師可出示表現(xiàn)陽光像金線的攝影作品,給學生增加一點感性認識。
第二段課文的前兩句話,可利用比較法讓學生感受“更”的意思及用法。教師出示“田里的禾苗綠了。山上的小樹高了”與課文原句比較,幫助學生體會出因為有了陽光,禾苗比原來更綠了,小樹比原來更高了。第三句主要通過看圖,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綠色的錦緞般美麗。
第三、四兩段可通過做動作理解“拉開、跳進、捉”等詞,通過看圖上小朋友的神情感受陽光的美好。
(四)朗讀。
本篇課文前兩段的朗讀基調(diào)是優(yōu)美抒情的,三、四兩段是活潑俏皮的,最后一段漸趨沉穩(wěn)、抒情。全文適宜配樂朗讀。朗讀的指導可與重點詞句的學習緊密結合。如第一段,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理解了“金子”一詞后,即可讓學生練習朗讀這個詞,指點學生要讀得明亮、響亮,讓人聽了仿佛看到了金子明晃晃、亮燦燦的光澤。再如“田野”這一生字詞,通過看圖幫助學生認識之后,進一步指導學生朗讀,讓人聽了能感受田野的寬闊與富饒,然后,讓學生連起來練習朗讀完整的句子。第二段里的三句話都比較長,朗讀指導要注意層次性。先讓學生看清標點,讀好停頓,然后結合詞句的學習進行朗讀練習,注意突出“更綠了、更高了、長長的”等詞語??傊?,在訓練學生的朗讀時,要讓學生“讀中有畫面、有形象”。
(五)實踐活動。
1、本課課后安排了一項“讀讀說說”的練習,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對帶有“日”字旁的字的理解與運用。先讓學生讀讀帶有“日”字旁的字,再練習口頭組詞。還可鼓勵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帶“日”字旁的字。
2、圍繞“假如沒有陽光,世界會是什么樣”這樣一個主題,讓大家用各種方式展示、交流自己搜集的資料。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一。
本片斷教學設計,注意在識字教學中挖掘漢字固有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調(diào)動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探究熱情,使學習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記得牢固、扎實。
(二)(教師板書“陽”)誰認識這個字,請你做小老師帶大家讀一讀。
(三)這個字可以組成哪些詞呢?
(四)太陽又叫“日”,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許多漢字里都包含著表示太陽的“日”這個偏旁。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在本課或以前學過的字中找出帶有“日”字旁的字。
(五)全班交流。
片斷二。
本片斷教學設計主要體現(xiàn)了在閱讀教學中,將詞句的學習理解與朗讀的訓練緊密結合。
(一)誰愿意讀一讀第一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字音是否讀準了,句子是否讀通了。
(二)“金”是生字,再帶大家讀一讀,連成詞讀。
(三)你見過哪些金子做的東西?
(四)這些金制品都是亮閃閃、光燦燦的,誰再來讀讀這個詞?
(六)(出示句子:田里的禾苗,綠了。山上的小樹,高了。)請同學讀一讀。
(七)(出示第二段前兩句話)先請同學自由讀一讀,再請學生個別讀一讀,然后師生對讀。
點撥感悟:在陽光照射下,田里的禾苗比原來綠了,山上的小樹比原來高了。再請學生個別朗讀,突出“更”字。
(八)小河在陽光的照射下是什么樣的呢?學生練習讀第三句。
(九)看圖,把第一、二段連起來朗讀,配上合適的音樂,讓學生邊讀邊欣賞體會。
Unit教師教案篇十六
《短歌行》一詩表達了詩人因時間流逝,人生短暫,卻還功名未成的惋惜與苦惱,也表達了詩人求賢若渴,想要廣邀人才,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
一、教學設計思想。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曹操及其在詩歌發(fā)展中的作用。
(2)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文的一些技巧。
(2)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解,疏通、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樹立崇高理想,珍惜學習時間,使自己鍛煉成為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
2、教學重點:
(1)品味詩人在詩中表現(xiàn)出來的求賢若渴的思想。
(2)學習詩中用典的流暢自然。
(3)分析本詩構思上的深入細巧。
3、教學難點:
詩歌在用典上如何跟主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4、教學方法:
(1)點撥法(對學生通過自讀、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讀課文時留下的問題進行啟發(fā)和點撥)。
(2)朗讀法(讓學生通過聽、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討論法(教師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激疑,開啟學生思維,并由學生充分討論后明確)。
(4)綜合探究法(引導學生探究“古詩中的酒文化”)。
5、教具準備:錄音機和課文朗讀帶。
6、課時安排:2課時。
二、教學實施過程。
(學生紛紛舉手)。
生:我國的四大名著分別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曹雪芹的《紅樓夢》、吳承恩的《西游記》。
師:說得很好。看來大家的文學常識還是挺扎實的。那請問在座的同學有多少人看過《三國演義》。
(學生紛紛舉手,反應強烈。)。
(學生小聲議論,陸續(xù)有人舉手。)。
生1:曹操乳名阿瞞,字孟德。他曾率軍鎮(zhèn)壓黃巾起義,后起兵討伐董卓,又相繼滅掉了袁紹和袁術,“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統(tǒng)一了北方,與吳、蜀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生2:曹操,東漢沛國譙郡人,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劉備等人視之為“漢賊”,后人評價為“一代梟雄”。
師:看來大家對《三國演義》都很熟悉,對曹操了解的也不少。歷史上的曹操除了剛才同學們說到的之外,同時他還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他能文善詩。他的散文風格清峻、簡約嚴明,被魯迅稱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其詩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語言質(zhì)樸,氣魄雄渾,格調(diào)慷慨悲涼,代表了“建安風骨”。下面,我們就來學他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詩《短歌行》。
師:我們先來了解其創(chuàng)作背景。據(jù)考證,這首詩作于曹操的晚年,即東漢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敗于赤壁之戰(zhàn)之后。當時曹操已經(jīng)53歲了,年事漸高,面對戰(zhàn)亂連年,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仍未完成的社會現(xiàn)實,因而“憂從中來”,苦悶煎熬。但他并沒有灰心,仍以統(tǒng)一天下為己任,決心廣招人才,建功立業(yè)。
師:我們先來聽這首詩的錄音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播發(fā)錄音)。
師: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感嘆時光易逝,生命苦短,功業(yè)未成的苦悶和要求招攬賢才、建功立業(yè)的情懷。詩的總體基調(diào)是慷慨悲涼的,朗讀時要把握好作者的這種感情。如開頭八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前四句是作者感慨人生有限、生命易盡,情調(diào)感傷蒼涼。讀時應該語速緩慢,語氣傷感低沉。后四句詩人慷慨高歌,借酒消愁,寄托憂思。讀時感情要激昂慷慨。同時,該詩繼承了《詩經(jīng)》四言詩的特點,以四言為主。讀時要把握好節(jié)奏,2/2斷讀,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下面就讓大家自讀這首詩。
(學生自讀)。
師:請一位同學來朗讀這首詩。
(某生舉手朗讀)。
師:(讀畢,師生鼓掌)這位同學讀得很好,基本能夠把握準詩的感情基調(diào)。下面,我們再來聽聽錄音朗讀。聽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小聲跟讀。
(播放錄音,學生小聲跟讀)。
師: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詩猶是如此。詩歌要反復朗讀,以讀帶解,從而體味作者在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師:下面,我們就共同來鑒賞這首詩。全詩共三十二句,大家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劃分?
(學生積極討論)。
生1:全詩可分為三層:1-8句為第一層,抒發(fā)詩人對人生地感慨,借酒消愁;9-25為第二層,表達詩人得到人才地喜慶心情;26到結束為第三層,抒發(fā)了詩人的胸襟抱負。
生2:全詩分為兩層:1-25句為第一層,表達詩人對人才的渴求;26到結束是第二層,抒發(fā)了詩人要廣招人才、一統(tǒng)天下的胸襟和抱負。
師:其他同學還有別的意見嗎?
(學生沒有異議)。
師:大家贊同哪種分法?
生:第一種。
師: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這種分法,我們就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分析課文,理解字詞句的意思,體味詩人的思想情感。我們班共有三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層次,大家可以互相討論、交流。待會,每組派一位同學來發(fā)言。
(各組學生相互討論,交流意見,)。
生1:第一層前四句詩人借酒抒情,感嘆人生苦短、生命易逝,情調(diào)有點悲涼。后四句詩人借酒消愁,慷慨高歌。
師:詩人在感慨人生有限的時候運用了什么手法?
生:運用了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
師:對。面對美酒本應放聲高歌、及時行樂,但詩人卻感嘆年華易逝、生命易盡,就像早晨的露珠,太陽一出來就被蒸干了。詩人心中痛苦不堪,詩句帶有明顯的感傷蒼涼的情調(diào)。
師:詩人說“憂思難忘”,他為何憂思?
生1:可能是因為生命易逝所產(chǎn)生的憂愁吧。
生2:依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詩人的憂思是因求賢若渴卻求之不得和他功業(yè)未成卻感人生苦短而產(chǎn)生的`苦悶。
師:回答得很好?!皯n思”是全詩的脈絡,既解釋了前面痛苦感嘆的原因,又為后面詩人對賢才的渴求埋下了伏筆?!岸趴怠北臼枪糯l(fā)明造酒的人,這里采用了借代的手法,是酒的代稱。
師:一組的同學把這一層朗讀一次。
(學生朗讀)。
師:接著,請第二組的同學來分析第二層。
生1:這一層是詩人抒發(fā)對賢才的渴慕,表明自己對嘉賓的禮遇和思念。
生2:這一層采用了借喻和比興的手法?!扒嗲嘧玉?,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笔墙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是比興。
師:這一層作者就是用這樣的手法來展開的。他活用了《詩經(jīng)·鄭風·子矜》里面的詩句:“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北臼潜磉_對情人的思慕,這里借喻對人才的渴求?!懊髅魅缭?,何時可掇”運用了比興的手法,以“明月”喻指“賢才”。作者面對一輪皓月,感慨人才如空中之月可望而不可得,何時才能為我所用。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下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的人生感嘆。
生:這本是宴請賓客的詩句,這里用以表示對賢才的禮遇。
師:這八句化用《詩經(jīng)》的成句,以明己志,表達了詩人求賢若渴、尊重賢才的思想感情?;们叭顺删渥匀粐勒?,與詩歌主題渾然一體。
師:這一層點明前面憂思的原因,呼應了前文。
師:現(xiàn)在我們進入對第三層的學習。這一層的前四句該如何理解?請第三組的同學來回答。
生:明月當空星辰稀少,烏鵲展翅向南而飛。繞樹飛了三圈,有哪枝高枝可以棲息。
師:這四句勾勒出一幅月夜烏鵲南飛圖。作者觸景生情,寓情于景?!盀貔o”比喻賢才,“烏鵲南飛”暗喻人才南流?!叭选笔恰岸嗳Α钡囊馑?,是個概數(shù),不能翻譯成“三圈”。“何枝可依”比喻賢才尋找歸宿,但無所依托,表達作者的惋惜之情。
師:“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最后四句借用典故,表達詩人愿以山高海深的胸懷,效法周公廣招人才,抒發(fā)了他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師:大家再把這首詩朗讀一次,并試著背誦全詩。
(學生朗讀)。
布置作業(yè):
課后探究性話題――本詩以酒開篇、借酒抒情。可以說在中國古代,酒與詩是不相離的。大多詩人喝酒必賦詩,有酒興才能有詩情。最典型的是李白,他能杯酒詩百篇,他是詩的一生也是酒的一生?!稓w園田居》作者陶淵明,其詩也是“篇篇有酒”。酒與詩有著源遠的姻緣,酒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其獨特的地位。同學們可以就“古詩中的酒文化”為課題,就某一方面搜集材料,進行探究,寫一篇小論文。
《短歌行》的意境之美。
《短歌行》的整個思想意蘊就是詩人在整個詩篇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這就需要我們了解詩人在做這篇詩篇的背景。當時,在東漢末年,曹操參加了黃巾起義,遷為了濟南相,隨后因伐兵討伐董卓,又迎獻帝遷都許昌。在擊敗袁術、袁紹之后成為了當時北方的統(tǒng)治者?!抖谈栊小芬辉姳磉_了詩人因時間流逝,人生短暫,卻還功名未成的惋惜與苦惱,也表達了詩人求賢若渴,想要廣邀人才,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這首詩篇的基調(diào)都是一種慷慨激昂、奮發(fā)圖強。表現(xiàn)了生命的真情美。通過這種強大的生命力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曹操生在亂世尚可做到如此,我們生在太平盛世,又豈能消極度日呢。詩篇的意蘊需要通過一定的意象來表達。任何深刻的意蘊都離不開美好的意象。就像在《短歌行》中,詩人正是運用了美好的意象來抒發(fā)自己的心情?!斑线下锅Q,食野之蘋”,通過展現(xiàn)一幅野鹿在呦呦嗚叫,呼喚同伴一起食野草的和諧美好畫面,折射出了詩人求賢若渴,廣納賢才,鼓瑟吹笙的歡樂熱鬧場面,另外,鹿在古代史權力的象征,暗喻了詩人想要已通過加,建功立業(yè)的偉大雄心。又比如“譬如朝露”一句,表達了詩人用晶瑩剔透的露珠來抒發(fā)對人生短暫的惋惜?!懊髅魅缭?,何時可掇”一句,用皎潔明亮的月亮比喻人才,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人才的渴望?!吧讲粎捀?,海不厭深”。
Unit教師教案篇十七
本單元是pep第一冊書的第六單元。由于在生活中和平時教學中對數(shù)字還有一定的滲透,部分學生對number1—10已非常熟悉,有些已經(jīng)能聽懂并會說了。因此,本課時主要任務為nunber1—10的認讀和運用。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穩(wěn)定性、自制力都比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隨意的一種“玩”的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玩”,使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讓學生在“玩”中激趣,“玩”中長智,“玩”中創(chuàng)新。這堂課的教學設計緊密聯(lián)系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富有樂趣,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在無形中既增長了見識,又學會了英語知識。
根據(jù)小學生這一特征,在整堂課中貫穿各種形式的游戲,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輕松、愉快、隨意的“玩”的氛圍。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它關系到整堂課的教學節(jié)奏和學習氣氛,也是整堂課成功的關鍵。例如:在warm-up中學生繪畫前個單元學過的餐具擺放,選出最佳餐具,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并大聲說出對應的號碼,然后出示對應數(shù)字,激發(fā)學生興趣。課堂中的游戲能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處于求索知識的亢奮狀態(tài)。于是,我選取一些合適游戲如:投骰子,what’smissing,luckynumber等讓學生玩,使學生樂,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此外,教師把英語和數(shù)學兩學科進行整合,讓40分鐘的課堂中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加豐富多彩。教師授于學生的知識是來源生活也是為生活服務的,英語知識當然也不例外。為此,教師將本課堂的新授知識與學生生活充分結合,讓學生體會到其實英語知識也就在我們身邊。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學內(nèi)容和活動很多,課堂節(jié)奏要稍快,對各環(huán)節(jié)時間掌握要準確。由于學生都處于興奮狀態(tài),所以學生的紀律需要反復的強調(diào)。
Unit教師教案篇十八
要求學生能夠聽、說、讀、寫五個有關日常作息活動的詞組,能夠運用核心詞匯和句型詢問并回答關于日常作息和周末安排的問題。教學主要圍繞以下幾點進行設計。
1.圍繞教學目標的活動設計。
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活動是圍繞教學目標,熱身/復習活動,運用學生熟知的.節(jié)奏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呈現(xiàn)活動,旨在讓學生馬上將關注點轉(zhuǎn)移到學習內(nèi)容上來;鞏固活動,旨在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教學;拓展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
2.基于生活的活動設計。
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3.滲透文化的活動設計。
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孩子合理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把家庭同學校的作息制度銜接起來,這有助于他們有序的生活和學習,更有助于鍛煉他們的獨立性。通過了解國外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可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世界意識。
4.需改進之處。
本節(jié)課活動較多,還可適當加以整合或刪減,否則教師會疲于調(diào)控課堂、組織學生,致使某些任務的完成有效性不夠。需要注意的是開展活動要從起始階段抓起,形成一定的制度并持之以恒;活動要常搞常新,循序漸進,注意活動的有效性。
Unit教師教案篇十九
《鄉(xiāng)愁》詞的重復和疊詞的運用,在音樂上造成一種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回悵惘的氛圍。
【課標要求】。
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詩歌在語言運用、結構特點等方面的特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這幾篇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從而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受到教育。
【學習目標】。
1、熟讀并背誦,把握詩歌的內(nèi)在旋律與和諧節(jié)奏。
2.把握詩歌的意象,領會其象征意義。
3.把握詩歌的主題。提高閱讀和鑒賞詩歌的能力。
【學習重點】。
誦讀,理解詩歌意象,體會詩人真摯的情感。
1、加強誦讀體會意境和情感。
2、討論詩歌主題與技巧。
【學習難點】。
感受詩歌中涌動著的激情,把握詩歌主題。
[過程方法]。
[難點]。
1、學會朗誦,正確把握節(jié)奏,重音。
2、理解形象化所表現(xiàn)的具體含義。
[學習過程]。
1、情感導入,聽《鄉(xiāng)愁》曲。
2、聽朗誦示范,體會詩歌情感。
【自主學習】。
一、知識鏈接:
1作者介紹:余光中:中國臺灣詩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學(現(xiàn)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外文系學習。歷任《藍星》、《現(xiàn)代文學》等雜志的主編,著有長詩《天狼星》、詩集《藍色的羽毛》、《天國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評論集多種。
2、表現(xiàn)鄉(xiāng)愁的詩句:
1、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2、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5、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6、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7、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8、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9、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10、應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讀課文,概括段意:
第一小節(jié):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
第二小節(jié):成年后,告別新婚妻子,離鄉(xiāng)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節(jié):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
第四小節(jié):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tǒng)一。
2你認為這首寫得怎么樣?請寫出簡短的評論?
以時間為順序(即小時候、長大后、后來,而現(xiàn)在),以感情為線索,以大體相同的詩句和格式,反復詠嘆,使情感逐層加深,由思鄉(xiāng)、思親升華達到思念祖國。詩歌的結構寓變化于統(tǒng)一之中,既有各小節(jié)的均衡、勻稱,又有小節(jié)內(nèi)長短句的變化,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