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盡心盡力。寫總結(jié)要注重實踐和反思,通過實踐和反思的結(jié)合,才能寫出更加有深度和內(nèi)涵的總結(jié)。以下是一些總結(jié)范文,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感。
曲阜之旅小學篇一
每年端午節(jié),我和小伙伴們都會去旅。今年,我們一起去了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
曲阜素有“孔子故里,東方圣城”的美稱,它不僅是黃帝的出生地,還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國都。每個到曲阜旅游的人都一定會去“三孔”,“三孔”可不是三個孔,而是孔廟、孔府、孔林三個著名的`景點。
我們首先來到了“孔廟”,“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國三大古建筑之一。走進孔廟的第一道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座高聳的城墻,上面寫著4個字:萬仞宮墻。人們將宮墻比作學問,孔子的學問很高,足有萬仞,因而命名“萬仞宮墻”。城墻上插著一面面高大的旗幟,好不威風!
走進城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門坊,這些都是古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有的上面寫著“金聲玉振”,有的寫著“太和元氣”,還有的寫著“至圣廟”。我問導游姐姐,“金聲玉振”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說:“金聲和玉振都是古代的樂器,金聲在音樂的開始演奏,玉振在音樂的結(jié)束演奏,‘金聲玉振’表示孔子的思想完美無缺,像一首完整的樂曲。”“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讖R內(nèi)古木參天,翠柏蒼松,讓人感到莊嚴肅穆??讖R內(nèi)還有許許多多的石碑,也是歷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
接著我們還去了孔府和孔林,分別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以及孔家墓地。
傍晚,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曲阜,望著古老的城門、斑駁的城墻、巍峨的廟堂、千年的古樹……我默默地想:“再見了!曲阜!作為中國人,我為你驕傲!
曲阜之旅小學篇二
清明小長假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游玩。山東是孔孟之鄉(xiāng),禮儀之邦。嘿,還別說,我也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和孔子、孟子還是“老鄉(xiāng)”哩!有人看到題目就不懂了“奇怪,孔子只有一個,為什么是‘三孔’呀?是孔子和他的兒子嗎?”告訴你們吧,這“三孔”指的是孔府、孔廟、孔林。
孔府,從名字上看是孔子住過的地方,其實這是孔子的后代長子長孫的住處,實在孔子死后一千多年的明朝御賜歷代衍圣公的衙署和私邸。在曲阜,是忌諱說圣人的姓氏的,所以孔府懸掛的匾額是“圣府”,孔廟則是“至圣廟”。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共有九進院落,建有奎文閣、杏壇等建筑。據(jù)導游講,在這里祭拜孔子可以保佑學業(yè)有成,雖然我不信什么,但還是在媽媽的堅持下上了柱香??琢?,也就是孔子后人的陵園。其中有一座孔子的兒子――孔鯉的墓。傳說孔鯉的母親生他時,有人帶鯉魚來賀喜,于是孔子給他取名――孔鯉??柞幰簧鷽]有什么作為,但留下了一組有趣的對話:他對孔子說:“父親,您什么都比我強,但有一點您不如我,你的兒子不如我的兒子。”他又對兒子說:“兒子,你什么都比我強,但有一點你不如我,你的父親不如我的父親?!?BR> 聽了我的游歷,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建議你也去看一看。
曲阜之旅小學篇三
在這三天里,我們踏上了曲阜研學之旅。第一天我們?nèi)チ丝讖R、孔府、孔林。從中我們學到了:府,是用來住人的;廟,是用來祭祀的;林,是用來埋葬的。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曲阜孔子六藝城。首先,我們進行了拜師禮。我們穿上了漢服,學習了怎樣拜師,主持人說“拱手”的時候,把兩只胳膊平伸到身前,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把兩個大拇指放到里面。主持人說“高一”的時候,雙手舉到額頭,說“拜”的時候,90°彎腰,但不要立刻起身,等到主持人說“興”的時候再起身,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拜師禮了。
拜師禮過后,我們就要正式進行六藝的學習了,那六藝分別是:禮、樂、射、御、書、數(shù)。
禮:在六藝城的中心,有好多模型。其中有一個大殿,大殿前有一些宮女在跳舞,名叫“八佾舞”,跳這個舞是用來祭祀的。祭祀諸侯用“六佾舞”,大夫用“四行四列”,自己家里的人用“兩行兩列”,這是最特殊的一支舞蹈。
樂:我們?nèi)チ搜葑鄰d,里面的人們演奏了各式各樣的樂曲,優(yōu)美的、熱烈的、悲傷的……其中有一個二胡獨奏《賽馬》,用激情澎湃的節(jié)奏完美的描繪了一幅賽馬時的場景。
其中最好玩的要數(shù)御了,我們坐在觀覽車上,緩慢向前行駛,燈一閃一閃的,看到了許多畫面,讓我們體驗到了孔子周游列國時的各種場景。
后來,我們依次進行了“書、數(shù)、射”,學會了射箭,做線裝書,拓印。這些都是我們以前沒接觸過的。
最后一天我們?nèi)チ饲昝献庸世?,感受文化的意蘊,品悟先哲的思想。
在這次研學活動中,我體會到了至圣先師孔子的偉大思想,他是在不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升華自己,才成為現(xiàn)如今被人們敬佩的思想家、教育家的。
曲阜之旅小學篇四
昨天我們?nèi)覜Q定去曲阜玩。今天,到了那里,我們看了孔府、孔林,才知道孔府和孔子沒有直接關(guān)系,是孔子去世后18建起來的;孔林里面主要是孔子的陵墓,它左邊是兒子的陵墓,前面是孫子的陵墓,據(jù)說這個意思是“攜子抱孫”。
吃過午飯,終于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石門山。不等爸媽買門票,我就立刻沖了進去,結(jié)果被檢票員說了一頓,我真是無地自容。
我們各自在自己的屬相和喜歡的動物上照了相,我都是和牛、龍、虎、豬照的,小聲告訴你:因為爸爸屬豬,所以我和豬照了相。
回來后,大人們無精打采,可我們小孩卻是精神十足呀!
曲阜之旅小學篇五
曲阜是個很安靜的地方,里面的房子都是灰色的頂,白色的墻,非常干凈。
早上我們?nèi)チ丝讖R??讖R里的孔子生的地方,以前上課都是用一根香,香燒完了一節(jié)課就上完了??鬃拥膶W生也都很有名??鬃娱L的不漂亮,大門牙是分開的,頭頂還是凸起的,(但是)他還是我們中國人最尊重的老師。進孔廟的橋叫做二百零一孔橋,為什么要叫二百零一孔橋呢?因為橋的兩邊是兩棵柏樹,就是兩百,橋下有一個洞,加起來叫做二百零一孔橋。孔廟里柏樹很多,有一次乾隆皇帝在孔廟里累了,就靠在路邊的一棵柏樹上休息,后來那棵柏樹變彎了,叫龍柏。
孔子的生日是古時候的九月二十七日(農(nóng)歷),(每年的)這一天在孔廟里就會有很多人來(拜祭孔子),會演奏古時候的樂曲。今年的九月二十七日也會演奏樂曲來紀念孔子。
曲阜之旅小學篇六
旅程的最后一站就是紀念孔圣人之地——孔府、孔廟與孔林。媽媽特意請了一個導游,為我們講解三孔歷史。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孔廟,導游開始介紹了他說“孔廟在公元前475年時是孔子的學堂只有一件茅草屋供他學習和休息,后來各朝的帝王為了表達對孔子的尊敬紛紛刻碑紀念,還修建了廟宇就是我們今天看到規(guī)模宏大的`孔廟?!比寮椅幕瘜ξ覀兊挠绊懜畹俟?,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每個人都懷著一顆崇敬的心來紀念孔圣人。
接著我們跟隨導游來到了孔府??赘ㄓ谒未?,是“衍圣公府”??鬃拥牡障甸L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官三孔衙與內(nèi)宅合一的典型建筑??鬃铀篮?,隨著孔子后世官位的升遷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斷擴大,是中國僅次于明清皇帝宮室的最大府第。你知道什么是“冷板凳”嗎?“冷板凳”比喻遭到冷落,受到了冷淡的待遇。相傳明代大奸臣嚴嵩被治罪,曾到孔府找親戚衍圣公(是其孫女婿)去向皇帝說情。孔府主人拒見,嚴嵩就在這兩條板凳上,東邊坐了西邊坐一直等了兩個多時辰。所以這兩條凳又被稱為“冷板凳”。還有一圖也讓我印象深刻:在孔府里有幅彩色壁畫稱為“戒貪圖”。畫上就是傳說中的“貪”,龍頭、獅尾、驢蹄、麒麟身。“貪”的四周彩云中,是被其占有的八寶,但它并不滿足,仍目不轉(zhuǎn)睛地對著太陽張開血盆大口,妄圖將太陽吞入腹中,可謂野心極大,欲壑難填。衍圣公為了告誡自己及子孫做人不要貪得無厭。
之后我們坐上小游車匆匆參觀了孔林,亦稱“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林內(nèi)古木參天,規(guī)模宏大,真是不枉此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曲阜之旅小學篇七
每年端午節(jié),我和小伙伴們都會去旅行。今年,我們一起去了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
曲阜素有“孔子故里,東方圣城”的美稱,它不僅是黃帝的出生地,還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國都。每個到曲阜旅游的人都一定會去“三孔”,“三孔”可不是三個孔,而是孔廟、孔府、孔林三個著名的景點。
我們首先來到了“孔廟”,“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國三大古建筑之一。走進孔廟的第一道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座高聳的城墻,上面寫著4個字:萬仞宮墻。人們將宮墻比作學問,孔子的學問很高,足有萬仞,因而命名“萬仞宮墻”。城墻上插著一面面高大的旗幟,好不威風!
走進城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門坊,這些都是古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有的上面寫著“金聲玉振”,有的寫著“太和元氣”,還有的寫著“至圣廟”。我問導游姐姐,“金聲玉振”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說:“金聲和玉振都是古代的樂器,金聲在音樂的開始演奏,玉振在音樂的結(jié)束演奏,‘金聲玉振’表示孔子的思想完美無缺,像一首完整的樂曲?!薄霸瓉砣绱恕?,我恍然大悟??讖R內(nèi)古木參天,翠柏蒼松,讓人感到莊嚴肅穆。孔廟內(nèi)還有許許多多的石碑,也是歷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
接著我們還去了孔府和孔林,分別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以及孔家墓地。
傍晚,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曲阜,望著古老的城門、斑駁的城墻、巍峨的廟堂、千年的古樹……我默默地想:“再見了!曲阜!作為中國人,我為你驕傲!
曲阜是孔子的家鄉(xiāng),也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大年初六,我和爸爸媽媽就一起到曲阜參觀著名的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走在曲阜的大街上,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身邊經(jīng)過的那一輛輛乘載游客的馬車,非常威武壯觀。我們有幸坐上了馬車隊張隊長親自駕馭的馬車,就像《還珠格格》里小燕子外出坐的馬車一樣,一邊看著張隊長得心應手地駕馭著馬兒,一邊在顛簸中體味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
首先,我們?nèi)チ丝讖R。它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東方三大古建筑群。走進大門,就發(fā)現(xiàn)“金聲玉振”四個醒目的大字。導游阿姨告訴我們:“金聲和玉振都是古代的一種樂器。金聲是在樂曲的開始演奏,而玉振是在樂曲的結(jié)尾演奏,用金聲玉振來形容孔子的思想完整無缺,像一首完整美妙的樂曲。我們離開金聲玉振,踏上壁水橋,穿過弘道門,來到奎文閣,最后到了我們此行的終點――杏壇。這是當年孔子給三千弟子講學的地方。在游覽孔廟的路上,我們看見了一棵棵高大的古樹,看見了散落在廟中各種各樣的古碑,以及大大小小的古建筑。真不愧是中國目前三大古建筑之一啊!
走完孔廟,那當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孫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廳、有大堂、有樓房。東邊是廟,西邊是學堂,中間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偉。最讓人奇怪的是孔府的后花園里有一面墻,上面有一幅畫,畫上有山有水有樹,更讓人奇怪的是畫中有一條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上去都在你的腳下,意為“條條大路通羅馬”。
最后,我們?nèi)チ丝琢?,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孫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園內(nèi)古木森森,林下墓冢累累,碑蝎林立,石儀成隊。
曲阜三孔,雄偉壯麗,它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載體,更是中華文明的滄桑足跡!它以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吸引著源源不斷的人們。我愛你,曲阜!作為中國人,我為你感到驕傲!
曲阜之旅小學篇八
如果你要去一個地方游玩,你會選擇帶上自己三兩好友,大家一起嘻嘻哈哈,去享受旅行的過程,還是會跟一群自己熟悉的人一起去走過這段旅程,給回憶增添更多美好的成分。
我想,我都會選擇,可是如果是后者,大概會更幸運些。因為人生總在不斷的相遇和離別,很難會有這樣一群人,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你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無法去適應這段離別,可是你還是會平常心對待,因為你知道,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現(xiàn)在再回頭翻,之前我們?nèi)デ酚瓮娴恼掌杏X像是就在昨天,可是又覺得已經(jīng)過去好久。
那天一大早,我們就起床收拾好,拿上東西去指定的地點集合。可是在那前一天,我才剛結(jié)束一場很重要的考試,冒著雨回來,并沒有多做休息就跟他們一起參與,因為我知道,首先要你愿意,你才會真的有收獲。
沒過多久,老師坐著租好的車過來接我們,大家在車上嘻嘻哈哈,拍了好多合照,暈車的舊疾竟也已經(jīng)好了許多。很快到達目的地,我們按照計劃好的,先去了孔廟,正好趕上那天有祭典活動,場面很是壯觀。再是孔府,雖說孔子的故居早已不知經(jīng)過了后人多少次修整,但是他的精神的'確值得人們學習。最后是孔林,從中了解到了很多的孔家文化,也算是收獲滿滿。
曲阜之旅小學篇九
孔子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我們在課文中學習了他拜老子為師的故事,老師還讓我們背誦了《論語》,讓我們對他有了一些了解。曲阜是孔子的故鄉(xiāng),到了山東肯定要好好參觀一下。
曲阜有孔廟、孔府、孔林,我們第一站先到了孔廟,曲阜的孔廟是祭祀孔子的本廟,其它遍布世界的多座孔廟都是以它為范本。走進孔廟,看到了許多的樹木,導游說主要是檜柏。我還看見了很多石碑,都是由一種龍頭龜身的動物馱著,導游介紹說它叫“赑屃”,是龍的兒子之一。到了孔廟,肯定得好好地參拜一下孔子了,我恭恭敬敬地叩首了三次。我們還觀看了專門祭祀孔子的典禮,真是讓人感到莊嚴肅穆啊!
接著我們到了孔府,孔子并沒有在這里住過,但是他的夫人曾經(jīng)在這里居住,還有他的后代,也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這里也有很多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著很多文字,有些還是在戰(zhàn)爭時期被打斷后再重新接上的,可惜我沒有時間好好研究這些文字了。
最后我們到了孔林,這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的墓地。這個地方非常大,我們大家坐著電瓶車走馬觀花,沿途主要是一些樹木和墓碑。我們在一個專門拜祭孔子的地方停下來,大家都再次參拜了孔子。
通過這次參觀,我更加了解了孔子的偉大事跡,知道了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非常有名,論語中與孔子對話的,就有很多是這七十二人中的。
我雖然不能到達孔子的境界,所以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將來能夠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這樣才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作文二】。
在學習中,我早知曲阜是孔子的家鄉(xiāng),一直想去慕名一游。于是,今年的`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就一起去到曲阜參觀著名的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首先,我們?nèi)チ丝讖R。在中國,孔廟有很多,但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應屬位于山東曲阜市南門內(nèi)的第一座孔廟,它又稱圣廟,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東方三大古建筑群。我們沿著護城河慢慢向前走,導游阿姨邊走邊介紹說:“護城河是一條很奇怪的河,它不是順道而行的,而是逆行的……”聽著聽著,不知不覺中我們漸漸地走到了孔廟。
走進大門,“金聲玉振”四個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生輝。“這個石門究竟有著怎么樣的來歷呢?”我心里暗想,終于,我把這個疑問說了出來,“孟子對孔子有過這樣的評價:‘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鹇暋?、‘玉振’表示奏樂的全過程,以擊鐘開始,這就是金聲,以擊磐告終,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賢之大成,贊頌孔子對文化的巨大貢獻。為了紀念這個小典故,后人把孔廟門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為‘金聲玉振’?!睂в伟⒁虘暬卮?,真不愧是導游阿姨啊!
走完孔廟,那當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孫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廳、有大堂、有樓房。東邊是廟,西邊是學堂,中間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偉??赘暮蠡▓@里有池塘,池塘里有許許多多的小錦鯉,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最后,我們?nèi)チ丝琢?,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孫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園內(nèi)古木森森,林下墓家累累,碑蝎林立,石儀成隊。
曲阜三孔,雄偉壯麗,它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載體,更是中華文明的歷史遺跡!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
曲阜有“孔廟”、“孔林”,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圣人孔子的故鄉(xiāng),有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和豐富的文化物質(zhì)遺產(chǎn),許多游客都是慕名而來,來到曲阜,你可不要只顧著看這里的景色啊,停下腳步買點曲阜特產(chǎn)帶回去吧。
姚村涼席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經(jīng)過人們的不斷努力和發(fā)展,姚村涼席不僅在曲阜有著很大的名氣,在許多其他的地方比如內(nèi)蒙古也有廣闊的市場。經(jīng)濟體制改革后,姚村涼席也迎來了自己的變革期,涼席的產(chǎn)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工藝也更為精巧。加工后的產(chǎn)品光滑涼爽,涼席上有著各種的花紋和圖案,有著不同的寓意。有的涼席還被進一步加工成各種裝飾品和工藝品等,深受中外游客們的喜愛。
在西漢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了,工藝經(jīng)過多年的完善和發(fā)展探索,到了清代,楷雕的制作技術(shù)已經(jīng)相當?shù)膵故旌屯昝懒?,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欣賞價值,在1911年的巴黎博覽會上,曲阜的楷雕作品一舉摘得金牌,從那以后,曲阜的楷雕作品就獲得過無數(shù)的榮譽,受到中外的欣賞和好評。
大家都知道曲阜是著名的文化圣地,說起文化,這里的尼山硯可是源遠流長呢,尼山硯和孔子還有一定的聯(lián)系,尼山硯的原材料尼山硯石是在尼山采的,而尼山就是孔子的出生地,所以也就有了尼山硯這個名字。尼山硯石表面細膩,還有花紋,是制作硯臺的上好材料。制作好的尼山硯外表樸素但有很高的情趣,不僅發(fā)墨好、耐用,還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
煎餅在山東的很多地區(qū)都有,比如說山東泰安、山東臨沂、山東曲阜,而每個地區(qū)的煎餅口味都不一樣。以前,煎餅是當?shù)厝藗兊?主食,而現(xiàn)在,曲阜煎餅經(jīng)精細的加工后,再包裝上漂亮的包裝,使得這些煎餅看起來更加的有食欲了,是曲阜著名的點心和特產(chǎn)。曲阜煎餅有著薄薄的皮,咬一口,便覺其香酥脆吃了還想吃。曲阜煎餅不進口感好,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營養(yǎng)價值,利于消化和吸收。
快來曲阜這塊圣地吧,在感受這里豐富深妙的文化的同時,看一下這里同樣著名的曲阜特產(chǎn)吧,也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一
假期里,小作者和弟弟隨旅游團來到了圣地——曲阜,下面作文頻道編輯帶來了這篇五年級暑假作文,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到了孔廟,我首先看到三個大字:至圣廟,聽說這是乾隆皇帝親筆題出的三個大字。
我們首先來到孔子親手中的檜樹下,它很奇妙,長著柏樹的樹干,松樹的葉子。除此之外,還有“龍樹”,它遠看就像一條龍盤在樹干上,因為這樣,才得此奇名。
走了一段路,我們又看到了p冢有句話說“龍生九子,不成龍樣”。p冢就是龍的第一子,它一點都不像龍,而是龍頭、龜背、鷹爪,蛇尾,背上馱著一個大大的石碑。聽導游說,它是地位和權(quán)力的象征。我們又到了杏壇,這里是當年孔子講學的地方。看著這里的一草一木,我仿佛看到了孔圣人對弟子們的諄諄教誨。
說了這么多關(guān)于孔子的廟府,也應該說一說孔子這個人了: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我國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生前有七百余名弟子。在二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我國的正統(tǒng)文化,并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
各位游客,孔廟、孔府、孔林建筑群凝聚了歷代建筑的精華,極具建筑藝術(shù)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們不僅是名聞天下、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并同時還擁有大量有價值的自然遺產(chǎn)。在這里生長著一萬七千余株古樹名木,不僅見證了“三孔”的發(fā)展歷史,同時也是研究古代物候?qū)W、氣候?qū)W和生態(tài)學的寶貴素材。
游客們,天下沒有不散的宴會,感謝你們支持我們“黑龍江”旅游團,希望你們下次再隨我們的“黑龍江”旅游團玩,謝謝,再見。
金都天長小學四(3)班陳昊棟。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你們參加“黑龍江”旅游團,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陳導,今天,由我?guī)ьI(lǐng)大家到山東省的西南部去游覽參觀有著悠久歷史的“東方圣城”—曲阜。
說了這么多關(guān)于孔子的廟府,也應該說一說孔子這個人了: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我國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生前有七百余名弟子。在二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我國的正統(tǒng)文化,并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
各位游客,孔廟、孔府、孔林建筑群凝聚了歷代建筑的精華,極具建筑藝術(shù)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們不僅是名聞天下、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并同時還擁有大量有價值的自然遺產(chǎn)。在這里生長著一萬七千余株古樹名木,不僅見證了“三孔”的發(fā)展歷史,同時也是研究古代物候?qū)W、氣候?qū)W和生態(tài)學的寶貴素材。
游客們,天下沒有不散的宴會,感謝你們支持我們“黑龍江”旅游團,希望你們下次再隨我們的“黑龍江”旅游團玩,謝謝,再見。
金都天長小學四(3)班陳昊棟。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三
每年端午節(jié),我和小伙伴們都會去旅行。今年,我們一起去了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
曲阜素有“孔子故里,東方圣城”的美稱,它不僅是黃帝的出生地,還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國都。每個到曲阜旅游的人都一定會去“三孔”,“三孔”可不是三個孔,而是孔廟、孔府、孔林三個著名的景點。
我們首先來到了“孔廟”,“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國三大古建筑之一。走進孔廟的第一道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座高聳的城墻,上面寫著4個字:萬仞宮墻。人們將宮墻比作學問,孔子的學問很高,足有萬仞,因而命名“萬仞宮墻”。城墻上插著一面面高大的旗幟,好不威風!
走進城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門坊,這些都是古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有的上面寫著“金聲玉振”,有的寫著“太和元氣”,還有的寫著“至圣廟”。我問導游姐姐,“金聲玉振”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說:“金聲和玉振都是古代的樂器,金聲在音樂的開始演奏,玉振在音樂的結(jié)束演奏,‘金聲玉振’表示孔子的思想完美無缺,像一首完整的樂曲?!薄霸瓉砣绱恕?,我恍然大悟??讖R內(nèi)古木參天,翠柏蒼松,讓人感到莊嚴肅穆。孔廟內(nèi)還有許許多多的石碑,也是歷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
接著我們還去了孔府和孔林,分別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以及孔家墓地。
傍晚,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曲阜,望著古老的城門、斑駁的城墻、巍峨的廟堂、千年的古樹……我默默地想:“再見了!曲阜!作為中國人,我為你驕傲!
游曲阜_750字。
曲阜是孔子的家鄉(xiāng),也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大年初六,我和爸爸媽媽就一起到曲阜參觀著名的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走在曲阜的大街上,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身邊經(jīng)過的那一輛輛乘載游客的馬車,非常威武壯觀。我們有幸坐上了馬車隊張隊長親自駕馭的馬車,就像《還珠格格》里小燕子外出坐的馬車一樣,一邊看著張隊長得心應手地駕馭著馬兒,一邊在顛簸中體味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
首先,我們?nèi)チ丝讖R。它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東方三大古建筑群。走進大門,就發(fā)現(xiàn)“金聲玉振”四個醒目的大字。導游阿姨告訴我們:“金聲和玉振都是古代的一種樂器。金聲是在樂曲的開始演奏,而玉振是在樂曲的結(jié)尾演奏,用金聲玉振來形容孔子的思想完整無缺,像一首完整美妙的樂曲。我們離開金聲玉振,踏上壁水橋,穿過弘道門,來到奎文閣,最后到了我們此行的終點――杏壇。這是當年孔子給三千弟子講學的地方。在游覽孔廟的路上,我們看見了一棵棵高大的古樹,看見了散落在廟中各種各樣的古碑,以及大大小小的古建筑。真不愧是中國目前三大古建筑之一??!
走完孔廟,那當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孫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廳、有大堂、有樓房。東邊是廟,西邊是學堂,中間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偉。最讓人奇怪的是孔府的后花園里有一面墻,上面有一幅畫,畫上有山有水有樹,更讓人奇怪的是畫中有一條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上去都在你的腳下,意為“條條大路通羅馬”。
最后,我們?nèi)チ丝琢?,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孫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園內(nèi)古木森森,林下墓冢累累,碑蝎林立,石儀成隊。
曲阜三孔,雄偉壯麗,它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載體,更是中華文明的.滄桑足跡!它以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吸引著源源不斷的人們。我愛你,曲阜!作為中國人,我為你感到驕傲!
夏之曲_500字。
夏天悄悄的來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輕輕地,照耀在這一片葉子和花朵上。
薄薄的乳白色青霧浮起在荷塘中。
翠綠的葉片和嬌嫩的花朵們像是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罩在輕紗般的睡夢中。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漂泊著一層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月光還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斑駁的黑影;留下彎彎的楊柳稀疏的倩影。池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非常和諧而又美妙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優(yōu)美名曲。
夏日的風光,也是令人匪夷所思。金黃色的太陽,給大地母親鋪上了金黃色的被子,讓她快樂的進入夢鄉(xiāng);美麗的花兒,在爭奇斗艷的開放著,讓我們一睹她們的風采;綠油油的小草,雖然平凡的長著,但是卻為大地母親編制了綠色的裙子;挺拔的樹木,俯瞰著整個叢林,讓我們的大地母親健健康康!??!
夏天的水,顯得格外的涼爽。許多人們,來到游泳池,歡快的打起水仗。就連地球母親,也換上了海洋哥哥送給她的連衣裙,快樂的跳起了舞蹈。太陽公公雖然不怕熱,但是他看見地球母親和白云妹妹穿上單薄的衣裙時,也忍不住的’吃‘起了雪糕。
夏天的海洋,也不敢興風作浪了。因為有可愛的人們在他的身上嬉戲。他不忍心看到這么可愛的人們死于他的魔掌下,于是,他也和人們玩起了游戲。
來源:m.07/。
請保留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四
每年端午節(jié),我和小伙伴們都會去旅行。今年,我們一起去了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
曲阜素有“孔子故里,東方圣城”的美稱,它不僅是黃帝的出生地,還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國都。每個到曲阜旅游的人都一定會去“三孔”,“三孔”可不是三個孔,而是孔廟、孔府、孔林三個著名的景點。
我們首先來到了“孔廟”,“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國三大古建筑之一。走進孔廟的第一道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座高聳的城墻,上面寫著4個字:萬仞宮墻。人們將宮墻比作學問,孔子的學問很高,足有萬仞,因而命名“萬仞宮墻”。城墻上插著一面面高大的旗幟,好不威風!
走進城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門坊,這些都是古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有的上面寫著“金聲玉振”,有的寫著“太和元氣”,還有的寫著“至圣廟”。我問導游姐姐,“金聲玉振”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說:“金聲和玉振都是古代的樂器,金聲在音樂的開始演奏,玉振在音樂的結(jié)束演奏,‘金聲玉振’表示孔子的思想完美無缺,像一首完整的樂曲?!薄霸瓉砣绱恕?,我恍然大悟??讖R內(nèi)古木參天,翠柏蒼松,讓人感到莊嚴肅穆??讖R內(nèi)還有許許多多的石碑,也是歷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
接著我們還去了孔府和孔林,分別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以及孔家墓地。
傍晚,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曲阜,望著古老的城門、斑駁的城墻、巍峨的廟堂、千年的古樹……我默默地想:“再見了!曲阜!作為中國人,我為你驕傲!
是不是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呢?希望同學們的。
作文。
水平都能有更大的提高!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五
1、汽車站在曲阜西郊,孔子商貿(mào)城附近。在汽車站座2路公交可到孔廟,車票1—2元,出租車起步價5元,到孔廟的話10左右。
2、附近賓館3星的一般在180左右,商務快捷的在120—160之間,可砍價。
3、我看不到你的日期,8月15日,陰天,很悶,16日中午下雨,下午很悶。不知道晚上還下不下雨。
4、孔廟向東走有條商業(yè)街叫五馬祠街,哪里小吃就是很普通的麻辣燙,混沌,牛筋面什么的。曲阜特產(chǎn)的是煎餅。
5、在孔廟東墻的邊上就是一條專賣紀念品的街,東西多是全國旅游景點可見的東西。
6、孔廟票價80元,孔府是70元,孔林50元,三個地方通票150元,學生證沒優(yōu)惠。
7、逛孔廟的話2小時之內(nèi)就ok了,三孔的話,一上午就ok。孔廟里面最有意思的建議你百度下《孔廟導游詞》自己感覺那個好玩。
8、在大成殿門口就是給孔子上香的,多粗多長的都有。150一次可砍價。
佛頭山的導游詞怎么寫?
四川省平昌縣佛頭山森林公園位于縣城所在地江口鎮(zhèn)北側(cè),通河、巴河、龍?zhí)度姹P繞,眾山簇擁環(huán)護,狀如眾星拱月。佛頭山因傳說“觀音大士派佛頭童子下凡鎮(zhèn)守龍?zhí)断倍妹?。景區(qū)經(jīng)營面積293公頃,海拔400—723米,森林覆蓋率達90%。四川省旅游局批準為aa級風景區(qū),作為鎮(zhèn)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2月,四川省旅游部門專家組檢查驗收佛頭山景區(qū)國家4a級風景區(qū)建設工作。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六
女士們、先生們: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xiāng),全國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鬃佑芯涿裕骸坝信笞赃h方來,不亦樂乎?!苯裉欤矣行覟楦魑粨螌в?,十分高興。我將盡力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曲阜概況在參觀“三孔”之前,請允許我把曲阜概況介紹一下:
曲阜地處魯中山區(qū)和魯西南平原的交界處,北依泰山,南引嶧山,東連沂蒙群山,西俯千疇平原。地勢東高西低,境內(nèi)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東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門前倒流水”之說。物產(chǎn)豐富,景色宜人。大詩人李白曾描寫曲阜:“笑夸故人指絕境,山光水色青如蘭”。
曲阜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人類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還有炎帝、少吳徙都于曲阜,黃帝生于壽丘(曲阜城東8里處),舜于壽丘作什器的記載??梢?,中國遠古時代最有影響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蹤跡。盡管這是傳說,但也并不是毫無根據(jù)的。從境內(nèi)保存下來的20余處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中仍可見到我們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遺跡?!扒贰币幻钤缫娪诙Y記。東漢應劭解釋說:“魯城東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鄙檀捌冢访?,是商王朝的重要屬國。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為魯國都城,是當時我國一個重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春秋時期,孔子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弟子三千,賢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國各地,又成了當時的教育中心。魯國是曲阜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故山東省現(xiàn)仍沿用“魯”作為簡稱。公元前249年,楚滅魯,置魯縣,秦代屬薛郡,西漢時為魯國都,魏晉南北朝時為魯郡治。隋開皇十六年(5),首定曲阜為縣名。宋代改稱仙源縣,金代恢復曲阜縣名至今。1986年撤縣制,始稱曲阜市?,F(xiàn)面積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萬。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主要的有110余處,其中孔廟、孔府、孔林及魯國故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11處列為全省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三孔”還于1994年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新中國建立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中央領(lǐng)導人對曲阜的文物古跡十分關(guān)注,國家先后撥款3000多萬元對“三孔”進行了全面修茸。近年來,為了大力發(fā)展旅游事業(yè),曲阜又相繼開發(fā)建設了孔子六藝城、論語碑苑、魯國盛世華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游景點,形成人文與自然景觀,新老景點渾然一體,相映生輝的旅游資源新格局,成為中外游人向往的文化旅游勝地。
孔廟。
現(xiàn)在我們參觀孔廟??讖R位于曲阜城中心,是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誕生于曲阜尼山。春秋末期,他在魯都闕里聚徒講學,傳授“六世”(禮、樂、射、御、書、數(shù)),并在實踐中總結(jié)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晚年,他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為傳播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祖述堯舜,公約文武”,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創(chuàng)立了“重仁尚禮”的儒家學說,把中國古代文化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鬃铀篮蟮诙辏敯Ч珜⑵渖八又昧閺R,“歲時奉祀”。當時只有“廟屋三間”,內(nèi)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車、書等。其后,隨著歷代王朝層層加謚孔子,孔廟不斷得到維修擴建,至明、清時期形成了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前后九進院落,占地327.5畝,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建筑466間,54座門坊;加之廟內(nèi)1700余株古樹,1200余塊碑碣,令人一步三嘆。孔廟與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中國三大古建筑群,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二千多年來,游人競相尋蹤憑吊,流連往返。
大中門是宋代孔廟的正門?!按笾小笔琴潛P孔子“中庸之道”的。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能夠獨立存在的天下唯一之正道。
同文門中國的宮殿建筑在主體建筑之前,常常有小的屏障,以示莊嚴。同文門周無墻垣,子然獨立在奎文閣之前,就擔當著屏障的角色?!巴摹倍殖鲎远Y記“書同文,行同倫”。意為統(tǒng)一語言、文化、思想,即整個人類思想統(tǒng)一到孔子的思想上來??拈w孔廟主體建筑之一,以藏書豐富,建筑獨特而馳名。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原名藏書樓,金代重修時改名“奎文閣”?!翱笔切敲?,二十八宿之一,傳說為西方白虎之道,有星16顆,“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孝經(jīng)中記“奎主文章”,后人進而把奎星演化為文官之首,后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在孔廟建奎文閣??拈w高23.35米,東西闊30.10米,南北深17.62米,三層飛檐,四重斗拱,結(jié)構(gòu)合理,堅固異常,經(jīng)受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和多次地震的搖撼。據(jù)記載清康熙年間的一次大地震,曲阜“人間房屋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閣安然無恙,不愧為我國著名的古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杰作。1985年國家撥款120萬元,進行了落架大修,于1987年修茸一新,完全保持了原有的風貌??拈w內(nèi)原有藏書均移入孔府檔案館保存?,F(xiàn)展出的是孔子圣跡圖陳列。
奎文閣前兩側(cè),是四座明代御碑。這些馱碑的動物,人們習慣叫“龜馱碑”,實際上它的名子叫“赑屭”,是神話傳說中龍的兒子。“龍生九子不成龍”,赑屭的特征是龍首、龜背、鷹爪、蛇尾,善于負重且能長壽,所以統(tǒng)治者要用它來馱御碑。十三碑亭過奎文閣是十三碑亭院。十三碑亭是專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的。亭內(nèi)共保存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碑刻55塊。碑文多是皇帝對孔子追謚加封、拜廟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廟宇的記錄,由漢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滿文等文字刻寫。其中最大的一塊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所立,碑重約35噸,加上馱碑赑屭共重約65噸。這塊巨石采自北京的西山,在當時條件下,能將此碑安然運抵千里之外的曲阜,實在令人驚嘆。此院東南西南還各有一片叢林似的碑碣,真草隸篆,風格各異,可謂集歷代書法流派之大成。另有幾座石碑從側(cè)面記載元末紅巾軍、明末劉六、劉七以及徐鴻儒等農(nóng)民起義的情況,是研究中國農(nóng)民革命史珍貴的歷史資料。十三碑亭院北,五門并列將孔廟分成三路。東為承圣門,內(nèi)為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為啟圣門,內(nèi)為奉祀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三門并立,大成門居中,兩邊掖門為金聲門和玉振門。先師手植檜大成門內(nèi)東側(cè)石欄圍護的檜樹,是“先師手植檜”,樹東石碑是明萬歷年間楊光訓手書。相傳孔子手植檜原有三棵,后枯死兩棵,唯有此檜生生死死,幾經(jīng)榮枯留存至今,樹高10余米,粗可合抱。先師手植檜歷來受到重視,過去人們把它看作孔子思想的象征,它不僅與孔氏家庭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此檜日茂則孔氏日興”,而且還同封建統(tǒng)治者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為此贊道:“矯龍怪,挺雄質(zhì),二千年,敵金石,糾治亂,如一昔?!毙訅訅鄠魇强鬃赢斈曛v學的地方。孔子“設教杏壇”的記載最早見于莊子.漁父篇:“孔子游乎緇帷這林,坐休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彼翁祆?1020)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jiān)修孔廟時,將正殿后移,“除地為壇,環(huán)植以杏,名曰杏壇?!苯鸫加趬辖ㄍ?,由當時著名文人黨懷英篆書“杏壇”二字,現(xiàn)在亭內(nèi)保存。亭內(nèi)另一塊石碑是清乾隆皇帝的手書“杏壇贊”,:“重來又值燦開時,幾樹東風簇降枝,豈是人間凡卉比,文明終古共春熙?!?BR> 孔府。
孔府與孔廟毗鄰,是孔子嫡系長子長孫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進院落,共有建筑463間,加上后花園,共占地240畝??赘?,也稱“衍圣公府”?!把苁ァ钡囊馑际钦f“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續(xù),其子孫可世代相襲、輩輩相衍。隨著孔子謚號的追加,歷代帝王對孔子后裔也一再加封,到北宋至和二個(1055年)宋仁宗賜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孫孔宗愿為世襲“衍圣公”,達到頂點。這一封號自宋至民國初年延用長達880多年?!把苁ス笔俏覈饨ㄉ鐣碛刑貦?quán)的大貴族。宋代相當于五品官,元代升為三品,明代上升為一品文官,清代不僅班列閣臣之上,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宮中御道上行走。當然歷代統(tǒng)治者對“衍圣公”的抬舉,主要的還是利用“孔子”這塊招牌為自大的統(tǒng)治服務。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下詔令“衍圣公”有權(quán)設置官署,同時又特命在闕里故宅以東重建府第。清代在此基礎(chǔ)上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建。這就是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我國封建社會中典型的官衙與內(nèi)宅合一的建筑--孔府。大門大門正中高懸“圣府”金字匾額。門兩旁明柱上的對聯(lián):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對聯(lián)為清代文人紀昀手書。細心的游人會發(fā)現(xiàn)上聯(lián)中的“富”少一點(富),下聯(lián)中的“章”字成了破“日”之狀(章)。相傳,孔子第四十二代孫孔光嗣娶親之日,有神仙前來指點,碰到寫“富”字的影壁,把“富”字去了點,并告知孔家“富”字有點不吉。此后,孔府凡書富字皆無點。這叫“寶貴無頂”。又傳說乾隆時,紀昀為孔府書寫門聯(lián),寫到“章”字時數(shù)遍皆不中意,遂棄筆安歇,睡夢中見一老翁在他寫的“章”字上劃了一筆,成了破“日”之狀,醒后揮筆而書,果然氣勢不凡。這叫“文章通天”。進入孔府大門,由此向后孔府分為三路,東路建有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等;西路是孔府當年接待貴賓和讀書習禮的地方,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花廳等;中路是孔府的主體建筑,前半部為官衙,后半部為內(nèi)宅。重光門進入孔府二門,迎面有一座周圍不接垣墻的門樓,門上匾額“恩賜重光”,為明皇帝朱厚熜所頒,因此叫“重光門”。當年,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或進行重大祭祀活動時,才在十三響禮炮聲中將此門打開,所以又稱“儀門”或“塞門”。此門兩側(cè)的廊房,是孔府的管理機構(gòu)仿照封建王朝六部而設的六廳,即:管勾廳、百戶廳、典籍廳、司樂廳、知印廳、掌書廳。各廳長官,由正七品或正六品擔任。
大堂是當年衍圣公宣讀圣旨、接見官員、審理重大案件,以及節(jié)日、壽辰舉行儀式的地方,里面陳列的是正一品爵位使用的公案桌、儀仗等。北面靠墻的那些紅底金字的牌子,是封爵和特權(quán)的象征,俗稱“十八塊云牌鑾架”。歷代衍圣公持著這些牌子進京,可以暢行無阻。
二堂是衍圣公會見四品以上官僚和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試禮學、樂學童生的地方。屋內(nèi)七塊御制石碑,其中有清道光皇帝手書的“福壽”碑,慈祥太后手書的“壽”字及松鶴圖等。
三堂也叫退廳,是衍圣公接見四品以上官員和處理家庭內(nèi)部糾紛、處罰府內(nèi)仆役的場所。屋內(nèi)正中高懸的“六代含貽”匾額為乾隆皇帝手書,當時孔府六代同堂,此匾意為六代人和睦相處,生活美滿。內(nèi)宅門是官衙與內(nèi)宅的分界線。過去此門戒備森嚴,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內(nèi),否則嚴懲不貸,打死勿論。門兩側(cè)耳房內(nèi)有幾十人輪番值班,隨時向外傳遞信息。
貪壁孔府內(nèi)宅門內(nèi)壁上面有一幅狀似麒麟的動物,名叫“貪”。傳說是天界的神獸,怪誕兇惡,生性饕餮,能吞金銀財寶。盡管在它的腳下和周圍全是寶物,連“八仙”的寶貝都為它所有,但它并不滿足,還想吃掉太陽,真可謂貪得無厭了。過去官宦人家常將此畫繪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為戒??赘畬ⅰ柏潯碑嬙诖颂?,一出門即可看到,是告戒子孫不要貪臟賣法,也算作一條重要的家訓吧。
前上房是孔府主人接待至親和近支族人的客廳,也是他們舉行家宴和婚喪儀式的主要場所。房內(nèi)陳設華麗,文物古玩,琳瑯滿目。前堂樓為七間二層閣樓,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孫,衍圣公孔令貽及其夫人的住室??琢钯O清末民國初年人,先后娶孫、陶、豐、王氏為妻。孫氏早逝,娶陶氏;陶氏未生養(yǎng),娶豐氏。豐氏又過早病逝,于是孔令貽將丫環(huán)出身的王氏納為妾,先后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如今二女兒孔德懋、兒子孔德成尚還健在,均已70多歲。
后堂樓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的住室??椎鲁?9出生,出生不到兩個月即被當時的大總統(tǒng)徐世昌任命為襲封衍圣公。1935年被南京國民政府改授為“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1936年與孫琪芳女士結(jié)婚。其后大部分時間隨國民政府在重慶和南京,1949年大陸解放前夕從南京遷往臺灣,曾任臺灣考試院院長,現(xiàn)任“總統(tǒng)府資政”,是臺灣最高官階的官員之一?,F(xiàn)后堂樓保存著孔德成結(jié)婚時的原貌。后堂樓院的東樓是當年府內(nèi)女傭做針線活的地方,西樓是招待親屬家眷的地方。
花園孔府后花園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年),前后經(jīng)過三次大修,占地50余畝。清嘉慶年間,孔子第七十三代孫、衍圣公孔慶鎔重修時,將數(shù)塊大型鐵礦石置于園內(nèi),又稱“鐵山園”。園內(nèi)建有假山、噴泉、曲橋、花塢、亭以及敬花神的石壇,賞月的涼臺、焚香讀書的壇屋等,環(huán)境幽雅,景色美麗。特別是已有400多年歷史的“五柏抱槐”一樹五支,中生一株槐樹,是花園內(nèi)的一大奇景。由于世代尊榮,特別是朝廷的頻繁賞賜,孔府積攢了大量的珍貴文物,約計3萬多件,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寶。今天我們看到的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赘€保存著數(shù)以萬卷的孔府檔案,是研究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赘蛥⒂^到這里,現(xiàn)在我們?nèi)⒂^孔林。
孔林。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專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時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畝,周圍垣墻高3米,厚1.5米,長14.5華里。在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證秦漢之墓,又可研究我國歷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和喪葬風俗的演變歷史??琢忠彩悄壳拔覈畲蟮娜嗽靾@林。相傳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故多異樹”。林內(nèi)有各種樹木10萬多株,數(shù)百種植物。在萬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漢碑移入孔廟保護外,林內(nèi)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塊,又稱得上名副其實的碑林。過去墓地的“風水”,被孔子的后代視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緒三十年(192019年),勘測津浦鐵路時,原計劃經(jīng)過曲阜,離孔林西墻很近。當時的衍圣公孔令貽得此消息十分著急,向朝廷連遞幾件呈文,說鐵路將“震動圣墓”,“破壞圣脈”,使祖宗靈魂不得安寧。結(jié)果鐵路到曲阜拐了個大彎,向西南繞行。如果沒有這檔子事,現(xiàn)在人們坐火車到曲阜游覽,就不用先到兗州下車,然后改乘汽車了。
大門孔林大門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進入孔林大門是一條長約1華里的甬道,迎面高大的門樓叫“觀樓”,俗稱“二林門”。此門原是古魯國城北門。大門到二門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的部分,類似古代城市建筑的月城。
孔尚任墓位于孔林東北隅,墓碑上書“奉直大夫戶部廣東清吏司員外郎東塘先生之墓”,即是孔尚任墓。孔尚任(1648--172019年),字聘之,號東塘,自稱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孫,我國清初著名劇作家,其代表作是桃花扇。他出生書香門弟,因?qū)以嚥坏?,中年隱居曲阜石門山??滴醵?1684年),康熙皇帝來曲阜祭孔時,他被孔府推薦為引駕官,并給皇帝講經(jīng),深得褒獎,破格提升為國子監(jiān)博士。赴京任職期間曾到淮楊一帶治河,通過吊古跡,訪隱士,搜集野史逸聞,對南明王朝的覆滅經(jīng)過有了深切的感受。回京后曾任戶部主事,員外郎等職。公余致力于戲曲創(chuàng)作。16,昆曲名劇桃花扇傳奇脫稿。王公顯貴爭相傳抄,戲班競相演唱,一時轟動京城。該劇以名士候方域與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次年孔尚任卻被罷官回鄉(xiāng),死后葬于此。他一生著述甚豐,另有詩文石門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等。
于氏坊位于孔林北側(cè),是孔子七十二代孫、衍圣公孔憲培與其妻于氏之墓。于氏原是清乾隆皇帝的女兒,那么為什么改姓于又嫁到孔府的呢?這里還有段小故事。據(jù)說乾隆的女兒臉上有塊黑痣,相術(shù)說,這塊痣主災,破災的唯一辦法是將她嫁給一個有福的人。朝里大臣們議論,天下只有孔圣人的后代最有福。但是當時是滿族統(tǒng)治,按規(guī)定滿漢不能通婚。于是有人給皇帝出主意將女兒認漢族大臣、戶部尚書于敏忠為義父,這樣以于家的名義嫁到孔府。于氏死后,孔府為其立了這座“鸞音褒德”牌坊。
洙水橋孔林二門內(nèi)有一條東西橫穿的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經(jīng)孔子墓前,與“圣脈”攸關(guān),故被后世譽為“靈源無窮,宜與天地共長久”的“圣水”。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條河流,與泗水并稱為“洙泗”,后來成為孟子發(fā)祥地的代稱。古洙水早已湮沒。河上有橋三座,左右皆為平橋,中間的一座拱橋在孔子墓前,名曰:“洙水橋”。
孔子墓甬道洙水橋北迎面綠瓦三楹的高臺大門,叫“檔墓門”。過此門即是孔子墓甬道。甬道有四對巨型石雕,名曰:華表、文豹、角端、翁仲。華表又稱“望柱”,是進“天門”的標志。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噴火,溫順善良。角端傳說日行一萬八千里,通四方語言,明外方幽遠之事。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的怪獸。翁仲,傳說為秦代驍將,威震邊塞,后為對稱,雕文、武兩像,用以守墓。甬道盡頭大殿是祭祀孔子設香壇的享殿。解放戰(zhàn)爭時,朱德總司令曾在此召開過軍事會議,所以又成為革命歷史文物。
孔子墓享殿之后紅色的墻院內(nèi)就是孔子及其兒、孫三代的墓地??鬃幽顾埔宦∑鸬鸟R背,稱“馬鬣封”,是一種特殊尊貴的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統(tǒng)八年(1443年)黃養(yǎng)正書??鬃佑诠?79年去世,當時魯國國君稱他為“尼父”。這是有別于封號的最尊貴的稱號??鬃佑蟹馓柺加诠辏瑵h平帝追封孔子為公爵,稱“褒成宣尼公”。此后帝王紛紛給孔子封號,至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給孔子謚號“文宣”,始稱“文宣王”。到元武帝于大德十一年(102019年)加封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稱“至圣先師”、“大成至圣先師”等等。歷代王朝都為孔子的封號選擇了最高的贊譽之詞,可見孔子思想學說,對歷代統(tǒng)治是何等重要。
孔子墓東為其子孔鯉墓,南為其孫孔伋墓。這種墓葬布局為“攜子抱孫”以示人衍興旺。
孔鯉墓孔子的兒子孔鯉,一生無大作為,年50歲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為“泗水侯”。子貢廬墓處孔子墓西三間房屋為子貢廬墓處。子貢,復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是孔子得意門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經(jīng)商的學生??鬃铀篮螅姷茏訛榭鬃邮啬谷?,相訣而去,獨子貢在此又守三年。后人為紀念此事,建屋三間,立碑一座,題為“子貢廬墓處”。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七
女士們、先生們: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xiāng),全國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有幸為各位擔任導游,十分高興。我將盡力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曲阜概況在參觀“三孔”之前,請允許我把曲阜概況介紹一下:
曲阜地處魯中山區(qū)和魯西南平原的交界處,北依泰山,南引嶧山,東連沂蒙群山,西俯千疇平原。地勢東高西低,境內(nèi)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東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門前倒流水”之說。物產(chǎn)豐富,景色宜人。大詩人李白曾描寫曲阜:“笑夸故人指絕境,山光水色青如蘭”。
曲阜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人類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還有炎帝、少吳徙都于曲阜,黃帝生于壽丘(曲阜城東8里處),舜于壽丘作什器的記載??梢?,中國遠古時代最有影響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蹤跡。盡管這是傳說,但也并不是毫無根據(jù)的。從境內(nèi)保存下來的20余處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中仍可見到我們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遺跡?!扒贰币幻钤缫娪凇抖Y記》。東漢應劭解釋說:“魯城東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屬國。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為魯國都城,是當時我國一個重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春秋時期,孔子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弟子三千,賢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國各地,又成了當時的教育中心。魯國是曲阜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故山東省現(xiàn)仍沿用“魯”作為簡稱。公元前249年,楚滅魯,置魯縣,秦代屬薛郡,西漢時為魯國都,魏晉南北朝時為魯郡治。隋開皇十六年(5),首定曲阜為縣名。宋代改稱仙源縣,金代恢復曲阜縣名至今。1986年撤縣制,始稱曲阜市?,F(xiàn)面積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萬。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主要的有110余處,其中孔廟、孔府、孔林及魯國故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11處列為全省重要文物保護單位?!叭住边€于1994年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八
曲阜,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是儒家學者孔子的故鄉(xiāng),也是全球華人愛戴的圣地。最近,我有幸前往曲阜進行了一次旅行,領(lǐng)略到了這個古老城市的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下面我將從多個角度分享我對曲阜之旅的心得體會。
首先,曲阜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它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作為孔子的故居,曲阜以其獨特而深遠的文化吸引了眾多游客。在曲阜的孔廟中,我近距離接觸到了曾經(jīng)被尊奉為至高無上的孔子神像,感受到了他對世人的深遠影響。此外,曲阜的孔廟還保留了許多古代建筑和文物,如石碑、書院等。在神奇而古老的石拱橋上漫步,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歷史長河之中,感受到了曲阜濃厚的歷史氛圍。
其次,曲阜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儒家文化的發(fā)源地,曲阜以其豐富的文藝表演和傳統(tǒng)技藝而著稱。在曲阜學院內(nèi),我欣賞到了一場高水平的皮影戲表演。皮影戲的技藝和表演方式令我震撼,我?guī)缀鯚o法相信這些平面影片可以通過黑白剪影的形式呈現(xiàn)出如此立體的效果。此外,在學院內(nèi)我還學習了傳統(tǒng)的剪紙藝術(shù),了解了紙張和剪刀的奧秘。這些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不僅豐富了我的旅行經(jīng)歷,也加深了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熱愛。
再次,曲阜的人文氣息令我心曠神怡。曲阜是一個歷史悠久、文人輩出的地方,這里孕育了很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在曲阜的小巷中漫步,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氣息,他們曾在這里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詩文。曲阜還有許多的文化街和書店,讓我感受到了濃厚的書香氣息。在這些地方,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書友們交流了心得和體會,暢談了對文化傳承的思考和愿景。
最后,曲阜的美食更是讓我留連忘返。曲阜的餐飲文化豐富多樣,有著獨特的地方特色。我品嘗到了當?shù)氐奶厣〕?,如蜜汁銀耳、糖醋里脊等,口感鮮美,令人回味無窮。此外,曲阜還有許多有名的傳統(tǒng)菜肴,如紅燒獅子頭、叫花雞等,它們以獨特的口味和精致的制作工藝吸引了眾多游客。在曲阜的一家名為“儒廚”的餐廳,我品嘗到了一道名為“孔子皇帝大餐”的菜品,它匯集了曲阜傳統(tǒng)菜肴的精華,令我流連忘返。
總的來說,曲阜之旅是一次愉快而難忘的經(jīng)歷。我通過親身體驗,欣賞到了曲阜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感受到了曲阜的人文氣息,并且品嘗到了曲阜特色的美食。這次旅行不僅豐富了我的視野,也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我深信,曲阜這個美麗而古老的城市會繼續(xù)吸引著更多的游客,讓他們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化之旅。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九
仲尼亡去兩千年,曲阜故閭枝茂然。
一六盛春機遇厚,聖時門下親瞻旋。
孔林森郁脈沖重,孔廟巍巍殿閣玄。
孔府寂寥尋往事,不堪其哲苦從前。
元明諸帝尊崇甚,粗柏臺槐競極天。
鄙見信知對立論,斯人教育樹高賢。
王朝正統(tǒng)固云好,禮樂思齊亦可綿。
講釋中庸拘縛急,萬般末位學優(yōu)先。
輕浮勞動悖倫理,上智凡愚大逆篇。
漢興清虛賴之制,守循豈肯創(chuàng)新焉!
承恩八十衍生輩,世襲官銜占墓圓。
孫子傾身滅封建,秦皇郡縣獨留延。
北京卷起倒浪海,勝眾掀翻孔孟船。
黔首黎民來革命,廢除仕宦掌公權(quán)。
批林批孔存真鑒,領(lǐng)袖號旗有夙緣。
華夏文宗多樣化,佛儒道法百家淵。
棄瑕取貴與俱進,死板辭章靠站邊。
打碎鐵鏈開共和,自由平等永相傳。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財政局。
曲阜之旅小學篇二十
孔府與孔廟毗鄰,是孔子嫡系長子長孫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進院落,共有建筑463間,加上后花園,共占地240畝??赘?,也稱“衍圣公府”?!把苁ァ钡囊馑际钦f“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續(xù),其子孫可世代相襲、輩輩相衍。隨著孔子謚號的追加,歷代帝王對孔子后裔也一再加封,到北宋至和二個(1055年)宋仁宗賜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孫孔宗愿為世襲“衍圣公”,達到頂點。這一封號自宋至民國初年延用長達880多年?!把苁ス笔俏覈饨ㄉ鐣碛刑貦?quán)的大貴族。宋代相當于五品官,元代升為三品,明代上升為一品文官,清代不僅班列閣臣之上,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宮中御道上行走。當然歷代統(tǒng)治者對“衍圣公”的抬舉,主要的還是利用“孔子”這塊招牌為自大的統(tǒng)治服務。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下詔令“衍圣公”有權(quán)設置官署,同時又特命在闕里故宅以東重建府第。清代在此基礎(chǔ)上又進行大規(guī)模的修建。這就是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我國封建社會中典型的官衙與內(nèi)宅合一的建筑--孔府。大門大門正中高懸“圣府”金字匾額。門兩旁明柱上的對聯(lián):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對聯(lián)為清代文人紀昀手書。細心的游人會發(fā)現(xiàn)上聯(lián)中的“富”少一點(富),下聯(lián)中的“章”字成破“日”之狀(章)。相傳,孔子第四十二代孫孔光嗣娶親之日,有神仙前來指點,碰到寫“富”字的影壁,把“富”字去點,并告知孔家“富”字有點不吉。此后,孔府凡書富字皆無點。這叫“寶貴無頂”。又傳說乾隆時,紀昀為孔府書寫門聯(lián),寫到“章”字時數(shù)遍皆不中意,遂棄筆安歇,睡夢中見一老翁在他寫的“章”字上劃一筆,成破“日”之狀,醒后揮筆而書,果然氣勢不凡。這叫“文章通天”。進入孔府大門,由此向后孔府分為三路,東路建有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等;西路是孔府當年接待貴賓和讀書習禮的地方,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花廳等;中路是孔府的主體建筑,前半部為官衙,后半部為內(nèi)宅。重光門進入孔府二門,迎面有一座周圍不接垣墻的門樓,門上匾額“恩賜重光”,為明皇帝朱厚興頒,因此叫“重光門”。當年,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或進行重大祭祀活動時,才在十三響禮炮聲中將此門打開,所以又稱“儀門”或“塞門”。此門兩側(cè)的廊房,是孔府的管理機構(gòu)仿照封建王朝六部而設的六廳,即:管勾廳、百戶廳、典籍廳、司樂廳、知印廳、掌書廳。各廳長官,由正七品或正六品擔任。
大堂是當年衍圣公宣讀圣旨、接見官員、審理重大案件,以及節(jié)日、壽辰舉行儀式的地方,里面陳列的是正一品爵位使用的公案桌、儀仗等。北面靠墻的那些紅底金字的牌子,是封爵和特權(quán)的象征,俗稱“十八塊云牌鑾架”。歷代衍圣公持著這些牌子進京,可以暢行無阻。
二堂是衍圣公會見四品以上官僚和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試禮學、樂學童生的地方。屋內(nèi)七塊御制石碑,其中有清道光皇帝手書的“福壽”碑,慈祥太后手書的“壽”字及松鶴圖等。
三堂也叫退廳,是衍圣公接見四品以上官員和處理家庭內(nèi)部糾紛、處罰府內(nèi)仆役的場所。屋內(nèi)正中高懸的“六代含貽”匾額為乾隆皇帝手書,當時孔府六代同堂,此匾意為六代人和睦相處,生活美滿。內(nèi)宅門是官衙與內(nèi)宅的分界線。過去此門戒備森嚴,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內(nèi),否則嚴懲不貸,打死勿論。門兩側(cè)耳房內(nèi)有幾十人輪番值班,隨時向外傳遞信息。
貪壁孔府內(nèi)宅門內(nèi)壁上面有一幅狀似麒麟的動物,名叫“貪”。傳說是天界的神獸,怪誕兇惡,生性饕餮,能吞金銀財寶。盡管在它的腳下和周圍全是寶物,連“八仙”的寶貝都為它所有,但它并不滿足,還想吃掉太陽,真可謂貪得無厭。過去官宦人家常將此畫繪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為戒??赘畬ⅰ柏潯碑嬙诖颂帲怀鲩T即可看到,是告戒子孫不要貪臟賣法,也算作一條重要的家訓吧。
前上房是孔府主人接待至親和近支族人的客廳,也是他們舉行家宴和婚喪儀式的主要場所。房內(nèi)陳設華麗,文物古玩,琳瑯滿目。前堂樓為七間二層閣樓,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孫,衍圣公孔令貽及其夫人的住室??琢钯O清末民國初年人,先后娶孫、陶、豐、王氏為妻。孫氏早逝,娶陶氏;陶氏未生養(yǎng),娶豐氏。豐氏又過早病逝,于是孔令貽將丫環(huán)出身的王氏納為妾,先后生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如今二女兒孔德懋、兒子孔德成尚還健在,均已70多歲。
后堂樓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的住室??椎鲁?9出生,出生不到兩個月即被當時的大總統(tǒng)徐世昌任命為襲封衍圣公。1935年被南京國民政府改授為“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1936年與孫琪芳女士結(jié)婚。其后大部分時間隨國民政府在重慶和南京,1949年大陸解放前夕從南京遷往臺灣,曾任臺灣考試院院長,現(xiàn)任“總統(tǒng)府資政”,是臺灣最高官階的官員之一。現(xiàn)后堂樓保存著孔德成結(jié)婚時的原貌。后堂樓院的東樓是當年府內(nèi)女傭做針線活的地方,西樓是招待親屬家眷的地方。
花園孔府后花園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前后經(jīng)過三次大修,占地50余畝。清嘉慶年間,孔子第七十三代孫、衍圣公孔慶g重修時,將數(shù)塊大型鐵礦石置于園內(nèi),又稱“鐵山園”。園內(nèi)建有假山、噴泉、曲橋、花塢、亭以及敬花神的石壇,賞月的涼臺、焚香讀書的壇屋等,環(huán)境幽雅,景色美麗。特別是已有400多年歷史的“五柏抱槐”一樹五支,中生一株槐樹,是花園內(nèi)的一大奇景。由于世代尊榮,特別是朝廷的頻繁賞賜,孔府積攢大量的珍貴文物,約計3萬多件,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寶。今天我們看到的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赘€保存著數(shù)以萬卷的孔府檔案,是研究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
曲阜之旅小學篇二十一
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孔廟。
尊敬的游客朋友,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歡迎各位來到孔子的家鄉(xiāng)曲阜參觀游覽,同時也感謝您選擇我作為您此次游覽的向?qū)?。我是曲阜___旅行社的導游員張某,大家可以叫我小張或者張導??鬃佑芯涿裕骸坝信笞赃h方來,不亦樂乎。”下面就讓我懷著結(jié)識新朋友的欣喜心情,為大家提供導游服務。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禮制廟宇。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據(jù)記載,孔子生而首上圩頂,似尼丘山之形,故因名丘,字仲尼。
孔子在一生艱辛探索的社會實踐中,深入了解和認識了當時社會,逐步創(chuàng)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體系,成為當時著名的政治理論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創(chuàng)立的儒學思想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有著很大的影響??鬃铀篮蟮诙?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壽堂”,房屋三間,里面陳列著孔子使用過的“衣、冠、琴、車、書”,“因以為廟,歲時奉祀”,即每年按時祭祀。盡管當時孔子已是相當知名的學術(shù)大師,但儒家還只是一個學派,孔子的地位不高,所以最初的孔廟也僅僅是孔子的故居。漢代以后,孔子及儒學地位逐漸提高。
據(jù)記載,從公元220___年到解放前,孔廟先后重修擴建七十多次:歷經(jīng)兩千余年的歷代重修擴充,便得曲阜孔廟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約14萬平方米,殿堂閣廡466間,門坊54座,碑亭17座。規(guī)模之大,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全國三大古建筑群。
孔廟的總體布局是由孔子當年的故居長期發(fā)展而來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歷史??讖R建筑發(fā)展追求的建筑效果是通過建筑群整體所造成的環(huán)境去烘托孔子的豐功偉績和儒學圣教的高深博大來完成的。因此,孔廟建筑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首先是它的總體布局及建筑序列的完整性;其次是它的個體建筑的處理及每道院落的格局,每個殿、堂、樓、門、亭都充分顯示出了各自的重要作用;第三是個體建筑的細微方面,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建筑家們在設計和施工方面的無與倫比的建筑藝術(shù)成就。在整體建筑方面,孔廟采用古代傳統(tǒng)的宮庭式建筑形式。但它經(jīng)過歷史上的多次重修擴建,每當重修擴建的時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廟建筑形制、規(guī)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廟的建筑群體最終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遺產(chǎn),既體現(xiàn)了歷史遺產(chǎn)的延續(xù),又保持了它的總體的完整性。這種獨特的建筑形制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首先,孔廟是孔子故宅擴建而成的,它保存了許多有關(guān)孔子的古跡,如故宅井、詩禮堂、魯壁、金絲堂以及為紀念孔子講學建造的杏壇等;其次是王者宗廟因素,如門戟之制,前殿后寢之制等;第三是宮庭因素,如天子五門之制,王城角樓之制,東、西華門等;第四是宗族家廟因素,如啟圣殿、崇圣祠、家廟等;第五是祭祀因素,在孔廟被祭祀者除孔子、四配、十二哲外,還有先賢先儒、祖先等總數(shù)達二百余人,這樣為容納大批的從祀者神位,就須得設立廊廡,由此便形成了廊廡院落。除以上幾個因素外,還突出地表現(xiàn)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及孔孟之道的神圣性,如泮池、璧水、牌坊等,并以書樓象征孔子在學術(shù)方面的偉大成就??讖R成功地運用了傳統(tǒng)的庭院組合與環(huán)境烘托相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達到了渲染孔子在學術(shù)上、教育上的卓越貢獻和在古代社會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中國古代建筑群中別具一格的建筑形制。
孔廟內(nèi)現(xiàn)有古樹一千二百余棵,與宏偉的建筑群相互輝映,特別是夏季,上千只鷺鳥居住在古木之上,形成了孔廟又一獨特的景觀,鷺鳥已被曲阜市定為市鳥。
萬仞宮墻。
金聲玉振坊。
金聲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金聲玉振”四字為明代學者胡纘宗手跡,坊上有平面淺雕云龍戲珠,柱頂各設圓雕“辟邪”一只,俗稱“朝天吼”,坊后有一座單孔石橋,上設龍陛,名曰“泮水橋”,橋下泮水原上游接古泮池,下游流經(jīng)明城正南門西水門入護城河。此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
“金聲玉振”四字出自《孟子·萬章下》,孟子說:“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币馑际钦f孔子集圣賢之大成,始終而一。“金聲”原意是指我國古代樂器“鐘”發(fā)出的聲音,“玉振”原意是指我國古代樂器“磬”發(fā)出的聲音,在古代奏樂時以擊“鐘”為始,擊“磬”為終,金聲玉振的原意為一首完善的樂曲。孟子將孔子思想比喻為一首完美無缺的樂曲,在這里借用孟子語意,是說孔子思想完美無缺,集古圣賢之大成,以達到絕頂?shù)囊馑肌?BR> 欞星門。
欞星門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1420___年),原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圣公孔昭煥重修孔廟時,換成石柱鐵梁。四根石柱頂端為四大天將,中間平梁上是火焰寶珠,以象征此門由天將守衛(wèi)而成為參天立地的天門。
欞星,即天田星,最早見于史料的有漢高祖命祀靈星,凡祭天先祭靈星,古人認為靈星“主得士之慶”,專門管官的星。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0___年),筑郊臺外垣置靈星門,即在祭天之臺的外墻置靈星門,形如窗欞,故曰“欞”??讖R設欞星門,意為祀孔如祀天,此見于宋《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記。另外,孔廟有碑記:置欞星門“取其疏通之意,以納天下士”,無論任何地方,只要設有欞星門,那么它的門扇一定是由欞子結(jié)構(gòu)而成,因此有疏通之意,孔廟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學士都來學于此。
欞星門外東西兩側(cè),各有一幢下馬碑,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在封建社會,所有來曲阜祭孔的官員,無論職位高低,來到孔廟前見到此碑,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孔子的尊崇之意。此碑始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現(xiàn)僅存東面一幢。
太和元氣坊。
太和元氣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為石質(zhì)結(jié)構(gòu)?!疤驮獨狻彼淖譃楫敃r山東巡撫曾銑手書。
“太和”指天地、日月、陰陽會合之氣,“元氣”原意為形成世界的原始物質(zhì),后來,一些唯物主義者將“金、木、水、火、土”這五行稱為“原氣”,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由五行構(gòu)成。在這里,“元氣”為天地、日月、陰陽會合之氣,是生長萬物的根本。“太和元氣”也就是說孔子思想體現(xiàn)了整個人類思想最精華、最高貴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萬物一般,能使人類思想到達一種至高無上的境地。
太和元氣坊后為“至圣廟”坊,原名為“宣圣廟”坊,始建年代未查到記載,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20___年)的廟圖上已有“宣圣廟”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___年)改“宣圣廟”為“至圣廟”。此坊為漢白玉石質(zhì)?!爸痢奔粗粮邿o上的意思。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意思是說孔子對人類做出的貢獻如天地一樣大,孔子思想是空前絕后,無論古今還是將來,都是至高無上的。
圣時門。
圣時門原為孔廟正門,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1420___年),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擴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世宗賜名為“圣時門”。此門建于高臺之上,前后御道上各有浮雕云龍戲珠石陛,系明代雕刻?!笆r門”三字為清高宗乾隆手書。
“圣時”二字出自《孟子·萬章下》,孟子將中國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較后指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時者也”。認為伯夷反對武王滅紂,不食周粟而死,為圣之清者;伊尹,幫助湯滅夏桀,湯死后輔佐外丙,仲壬死后立湯孫太甲即位,因太甲破壞湯法,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悔過,又被伊尹接回復位,孟子稱伊尹為圣之任者;柳下惠是春秋時期魯國大夫,他曾三次被貶黜而仍留任,人問他為什么不離開,他回答說:“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后來,齊攻魯,他派人到齊勸說退兵,沒用一兵一卒,就退了齊軍,所以孟子說他是圣之和者。通過比較,孟子認為孔子是圣之時者,終始而一的圣人,是最適合時代的圣人,無論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個朝代,孔子思想都應成為正統(tǒng)思想。
璧水橋。
進來圣時門,豁然洞開,很大的方形庭院內(nèi),古木參天,芳草如茵,東西對稱各有一腰門,對面三架拱橋掩跨璧水,半掩著弘道大門,加之石制盆景上綴,使人心曠神怡,無不動情,頓覺進入了“神”的境界。崇圣者仰之彌高,觀覽者先睹為快。與此情此景相連接,東邊腰門曰“快睹”,西邊腰門曰“仰高”?!翱於谩痹⑾榷脼榭熘?,“仰高”則出自《論語·子罕》?!把鲋畯浉?,鉆之彌堅”意說孔子之道高深不可測,抬頭向上看,越看越高,學習孔子的思想學說,一旦入進門來,才感到里面的東西學無止境。此二門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過去只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門,一般人只能從仰高門進廟。
前面一水橫穿,三橋縱跨,環(huán)水有雕刻石欄,因水“壅繞如璧”取名“璧水”。北京天安門前有金水,這里設“璧水”意為孔子廟宇與皇宮等同,三橋因而得名璧水橋。始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1420___年),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增添石欄,河身砌有河底,原河上為小墻,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將小墻改為石欄桿。
弘道門。
弘道門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原門三間,當時是孔廟的正門。明弘治年間重修孔廟時,改建為五間。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雍正皇帝欽定為“弘道門”,后由乾隆皇帝題寫“弘道”二字豎匾立于門額。
弘道門下現(xiàn)有石碑兩幢,東碑是元代刻成的“曲阜縣歷代沿革志”,記載了曲阜在元代以前的歷史沿革概況,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西碑是元代“處士王先生墓志銘”,頗有書法價值。二碑原立于曲阜城東舊縣村,1964年移入孔廟。
大中門。
大中門是宋代孔廟的正門,始建于宋代,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重修。“大中門”三字匾額系清高宗乾隆手書。
大中門兩側(cè)各有綠瓦拐角樓一座,各三間,平面作曲尺形,建在方形高臺之上,這兩個角樓與孔廟后面東西兩角樓形成的矩形輪廓,即是元代孔廟的輪廓??讖R內(nèi)的主要建筑物都在此輪廓之內(nèi)。角樓建于元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讖R設角樓是仿照宮庭皇城角樓之制而建成的,意使孔廟像皇宮一樣威嚴。
同文門始建于宋代,原為三間,明代成化年間擴為五間。清康熙年間名曰“參同門”,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___年)改為同文門。此門是一獨門,左右無墻。以前中國傳統(tǒng)的宮殿式建筑,在主體建筑之前常有小型建筑作為屏障,以表示莊嚴,同文門就擔當著奎文閣的屏障作用。“同文門”三字為清高宗乾隆手書。
奎文閣。
奎文閣原名藏書樓,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間,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為三檐,賜名“奎文閣”。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20___年)改為七間,清高宗乾隆皇帝題寫閣匾。
奎文閣東西闊30.1米,南北深17.62米,高23.35米,三重飛檐,四層斗拱,檐下八根八棱石柱,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為層疊式木架,閣兩層,中間夾暗層,原上屋藏御賜經(jīng)書,暗層藏印板,下層藏御香帛。
“奎”,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傳說為西方白虎之首,共有16顆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孝經(jīng)》上講“奎主文章”,后人進一步將奎星說成是“文官之首”。所以,金章宗為贊頌孔子是天下文官主,將原藏書樓命名為“奎文閣”。
奎文閣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20___年)擴建以來,經(jīng)歷了幾百年風風雨雨和上百次地震,在西面碑亭內(nèi)有塊碑記載了清代康熙年間一次大地震,“人間房屋傾者九,存者一”,即說百分之九十的房屋倒塌,而奎文閣安然無恙。到本世紀八十年代初,奎文閣因歷年久遠,加之多年失修,有些木質(zhì)糟朽,閣上方扭斜,于是由國家文物局主持,組織古建筑專家聯(lián)合擬出修復方案,撥款120余萬元,比原定工期提前一年將奎文閣重新整修。整修完的奎文閣,完全保持了原有的規(guī)格和風貌。
奎文閣廊下東、西各有一幢石碑,東為《奎文閣賦》,由明代著名詩人李東陽撰文,著名書法家喬宗書寫。西為《奎文閣重置書籍記》,記載了明正德六年(公元1520___年)劉六、劉七率農(nóng)民起義軍攻占曲阜、占領(lǐng)孔廟,“秣馬于庭,污書于池”,將奎文閣藏書“焚毀殆盡”以后,皇帝“又命禮部頒御書以賜”的情況。清代奎文閣中的藏書又有增添,清晚期將藏書移入孔府保存。
奎文閣內(nèi)現(xiàn)為孔子圣跡圖陳列??鬃邮ホE圖現(xiàn)存三套,一是明代圣跡圖繪畫,二是明代雕刻圣跡圖木板,三是明萬歷年間的圣跡圖石刻。這里陳列的系明木板圣跡圖印本。圣跡圖全套120幅,描繪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動。
十三碑亭。
過奎文閣便是十三碑亭院,院內(nèi)有十三座碑亭,保存了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國時期所設立碑刻57塊,南排中間兩座碑亭系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和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___年)建的;次外兩座系金代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所建,其它均為清代建筑。按孔廟的建筑發(fā)展,清代碑亭應建在大中門前,清皇帝為了顯示自己,將碑擁擠在各碑亭之前,故在此院內(nèi)出現(xiàn)了雙檐穿插交錯的擁擠現(xiàn)象。因此有人說這種建筑結(jié)構(gòu)犬牙交錯,兩角相頂,巨檐相交,是古建筑學上所講的“勾心斗角”,“勾心斗角”見于《阿房宮賦》,至于其建筑結(jié)構(gòu)是什么樣子,已無法確知。
十三碑亭內(nèi)碑文的內(nèi)容均為歷代帝王、大臣們修廟、祭廟、告廟之類的記錄。從書法上看,真草隸篆、座座不同,其中有蒙古文、滿文與漢文對照石碑,通過十三碑亭可窺見出歷代建筑技術(shù)的發(fā)展變化。
大成門。
大成門在宋代初年叫儀門。宋崇寧三年(公元1120___年)因大成殿得名大成門。原門三間,明弘治十二年和清雍正二年兩次著火后重修,清世宗雍正題匾。此門用黃瓦、彩繪斗拱,前后各用四根石柱擎檐,前后中央四根深雕云龍蟠柱,其余四根為淺雕花紋,前后臺階中有浮雕龍陛,均為明代中期雕刻。此處并五門,將孔廟分成三路,東為承圣門,院內(nèi)為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為啟圣門,內(nèi)奉祀孔子父母。中路三門并立,東西各有掖門,東為金聲門,西為玉振門,中路為祭祀孔子夫婦及歷代先賢先儒的地方。
先師手植檜。
大成門里東側(cè)有一石欄,欄內(nèi)有一棵檜樹,相傳為孔子親手所植。
此樹最早記載見于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聞見記》:“兗州曲阜文宣王廟內(nèi)并殿西、南,各有柏葉松身之樹,各高五、六丈,枯槁已久,相傳夫子手植,永嘉三年其樹枯死”。手植檜樹原有三株,于晉懷帝永嘉三年(公元320___年)枯死。隋大業(yè)十三年(公元620___年)復生,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又枯;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再生,金貞佑二年(公元1220___年)毀于兵火。到此,相傳原孔子手植檜樹絕跡。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由三氏學堂教授張將原東廡廢墟上發(fā)出的檜樹苗移栽于此地,即為第四代手植檜。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孔廟著火,此樹被燒死,僅存樹身;清雍正二年(公元1720___年)再次著火,燒毀樹身,僅存下約半米高的樹樁。樹樁一直保存到“___”前,“___”初期被鋸掉樹樁,現(xiàn)石欄內(nèi)尚保留有第四代樹的樹根?,F(xiàn)在挺挺高聳的檜樹是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復生的再生檜。因此,如果算孔子親植,那么正好是第五代樹?,F(xiàn)手植檜高大勁撥,圍有二人合抱,枝冠似傘,樹身似銅,高達十五、六米,樹頭向南傾斜,不知為什么,清代復生的手植檜樹的形狀竟和明代萬歷年間的圣跡圖石刻上原手植檜的形狀幾乎完全一致。有人認為這個與地理位置有關(guān)系,不知能否解釋清了。仔細想來,似乎有些道理。
先師手植樹歷來受到重視,“此檜日茂則孔氏日興”,將它和孔氏子孫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宋代米元章(米芾)將手植檜與封建統(tǒng)治者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有詩為證:“矯龍怪,挺雄質(zhì),二千年,敵金石,糾治亂,如一昔”。
樹東立有一碑《先師手植檜》,此碑立于明萬歷二十八年(公元1620___年),字體酣暢,渾厚有力,是明代楊光訓手書。
杏壇。
宋代以前孔廟內(nèi)并沒有杏壇。現(xiàn)杏壇的位置是宋代以前孔廟的正殿。宋天禧二年(公元1020___年),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jiān)修孔廟,將正殿擴建,位置后移。為紀念孔子講學,在原正殿舊址“除地為壇,環(huán)植以杏”,即筑一個土臺,周圍植杏樹,名曰“杏壇”。金代在壇上建亭,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重修,明穆宗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重建。
杏壇是紀念孔子講學的地方,最早記載見于《莊子·漁父篇》,“孔子游乎緇帷之林,坐休乎杏壇之上,弟子習書,孔子弦歌鼓琴”。至于原來沒有杏壇,或者說有杏壇在什么地方已無法考證了。一般來說《莊子》上面的記載是比較可信的,但《莊子》下篇一般認為是偽作,而《漁父篇》出自《莊子》下篇。因此,對于原杏壇的記載真?zhèn)坞y辨,尚不得考證。
杏壇內(nèi)現(xiàn)有石碑兩幢,背東面西一碑為金承安三年(公元1198年)文人黨懷英篆書“杏壇”二字,由孔子五十一代孫孔元措立石于亭內(nèi)的,面南一碑為清高宗乾隆手書的《杏壇贊》,寫道:“重來又值燦開時,幾樹東風簇絳枝,豈是人間凡卉比,文明終古共春熙”。
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場所。宋崇寧三年(公元1120___年)據(jù)《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語意,詔名文宣王殿曰“大成”。贊頌孔子思想空前絕后,完美不缺,集古圣賢之大成。
大成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20___年)?,F(xiàn)在看到的大成殿是清雍正時期火后重建的。大成殿闊九間,深五間,主殿高24.8米、闊45.69米、深24.85米,重檐九脊,黃瓦飛甍,斗拱交錯、雕梁畫棟。四周有回廊,頂端檐吻足有一人之高,前檐下為十根浮透雕水磨大石柱,柱高5.98米,直徑0.81米,每柱二龍對翔,盤繞升騰,中刻寶珠,四繞云焰,下飾蓮花石座。從底到上全部雕刻深邃,云龍騰起如飛,神態(tài)各異,遠而望之,祥云之中蛟龍盤旋飛舞,使人無不感到驚訝萬分。大成殿兩側(cè)回廊和后面回廊下的18根石柱為八棱八面柱,上有淺雕云龍戲珠,每一面為九龍戲珠,每根柱上就有72條龍。
殿下有雙層臺基,前有高二米的大露臺,東西寬約45米,南北35米,南有兩層大型浮雕龍陛,四周圍以雙層石欄,石欄下東西南三面共突出24個石雕螭首。雙層石欄設計規(guī)整古雅,有復道四通。大露臺是祭祀孔子時舞蹈奏樂的地方。整個大成殿氣勢雄偉,結(jié)構(gòu)整齊,規(guī)模宏大,突兀凌空,金箔貼裹,群龍競飛,具有明顯的東方建筑特色。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泰安岱廟里宋天貺殿并稱為東方三大殿。
大殿內(nèi)有9座大型神龕,17座塑像。中間一座是孔子,孔子像坐高3.35米,頭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鎮(zhèn)圭。孔子在歷史上被尊為文宣王后曾經(jīng)有過爭論,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公元739年)追謚孔子為“文宣王”,著王者之服,但此“王”并不確切,因為“王”有君王和侯王區(qū)分,有人認為應屬君王之“王”,也有人認為應屬侯王之“王”。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20___年)“加冕九族,服九章,從上公制”。因此看來,宋以前“文宣王”之“王”應屬侯王之“王”,以后隨著孔子地位進一步升高而被確認為君王之“王”。所以孔子身著的服裝是十二章西周的王服(天子之制)。
孔子兩側(cè)神龕內(nèi)為四配,東位面西的復圣顏回和述圣孔伋,西位面東的是宗圣曾參和亞圣孟軻。四配塑像坐高2.6米,身穿九章公服,手執(zhí)躬圭,如古代上公禮制。其后還有“十二哲”塑像。
大成殿內(nèi)除17座塑像外,還有10方巨匾(有的還未復原),正中是康熙皇帝手書的“萬世師表”,光緒皇帝的“斯文在茲”,兩側(cè)是咸豐和道光的,南面是乾隆皇帝的“時中立極”等,門外正中“生民未有”是雍正皇帝的手書。
寢殿。
大成殿后是寢殿。寢殿,是祭祀孔子夫人的地方。孔子夫人是春秋末期宋國人,復姓亓官,十九歲嫁給孔子,先孔子七年去世。關(guān)于亓官氏的情況典籍中記載較少,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20___年),真宗趙恒追封孔子夫人“鄆國夫人”,元代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被加封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明嘉靖八年(公元1520___年)孔子改稱為“至圣先師”,她也改稱為“至圣先師夫人”。最初魯哀公立廟時,亓官氏即同孔子一起被祭祀,唐代開始有寢殿專祠,早期曾有過亓官氏的塑像,后改為畫像,清雍正年間火后重建時,改為木制牌位,上寫“至圣先師夫人神位”,上罩木刻神龕,龕前有供桌。寢殿的建筑年代與大成殿同。周圍石柱上的雕刻圖案是鳳凰牡丹。
東西兩廡。
玉虹樓法帖。
東西兩廡北部現(xiàn)陳列玉虹樓法帖。玉虹樓法帖是孔子第六十八代孫、衍圣公孔傳鐸的第五子孔繼涑整理刻成的。孔繼涑(公元1727——公元1794),字體實,一字信夫,號谷園,別號薛谷居士。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舉人,候補中書,工書,是當時刑部尚書著名書法家張照的女婿。求學于張照,一生從事書法藝術(shù)研究,名重當時,與梁同書齊名,并稱南梁北孔。玉虹樓是他的書房號,所以他所整理摹刻的法帖稱為“玉虹樓法帖”。玉虹樓石刻共584塊,拓印裝裱成101冊,故又稱“百一帖”。整個玉虹樓法帖雕刻精益求精,由孔繼涑獨家刻成,是我國珍貴的書法珍品,具有很高的鑒賞和研究價值。
圣跡殿。
孔廟的最后一座殿是圣跡殿。圣跡殿造型古雅,建于明代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由巡按御史何光主持建造的。他搜集了有關(guān)孔子的畫像和文獻資料,交由吳郡畫工章草補充繪畫并刻成石刻,這就是我國最早的完整石刻連環(huán)畫——“圣跡之圖”。圣跡殿是專門為存放《圣跡圖》而建造的?!妒ホE圖》每幅高38厘米,寬60厘米,文圖并茂,共120幅,描繪了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動。
故宅門。
故宅門里是當年孔子的故居原址。雖不引人注目,但卻是孔廟中最古老的地方。最初的孔廟就在這里。里面御贊碑亭一間,據(jù)說是孔子生前所居之堂的位置。
孔子家住闕里,故宅門所對的街道即是闕里街,闕指石闕。漢代在此街南首建有石闕兩個,元代擴修孔廟時移入孔廟,“里”是指鄉(xiāng)里即村莊或街道,因石闕得名闕里。
游客朋友們,孔廟的游覽到此結(jié)束了,感謝各位在講解中對我的支持和幫助,如果講解過程中有什么不足之處,請多多批評指正,歡迎大家再次光臨孔廟,再次光臨曲阜,謝謝大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曲阜之旅小學篇二十二
曲阜,這座在山東省境內(nèi)的小城,承載著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全部榮光。我有幸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踏上了曲阜之旅。首先來到的便是著名的孔廟孔林,這里可謂中華文化的發(fā)源地,亦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chǎn)。在這里,我沉浸在濃郁的歷史底蘊中,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深遠影響。孔廟孔林的壯麗規(guī)模和莊嚴氛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追尋孔子的足跡,漫步大成門。
曲阜的大成門是孔廟孔林的入口,這扇古老的宏偉城門見證了多少歷史的變遷和興衰。站在大成門前,我心生崇敬之情,想象著孔子從這里經(jīng)過的場景。走進城門,一座座古老的建筑映入眼簾,我仿佛穿越時空,與孔子共謀一場人生之旅。這一切讓我更加明白,敬仰孔子不僅僅是尊敬一個偉大的智者,更是對卓越人格的崇尚。
第三段:重溫孔子的教誨,深入思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曲阜的孔廟孔林不僅僅是一個旅游景點,更是一個讓人思考的地方。在孔廟的對聯(lián)墻上,我看到了孔子的名言警句,其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傳世之言讓我愈加敬畏??鬃映珜У氖侨娴娜宋闹髁x,他要求每個人從自身做起,通過修身養(yǎng)性來改善國家和社會。這個教誨對于我們來說,依然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通過親眼目睹孔子學院和瞻仰孔子的寶座,我更加明白教育的力量和孔子的偉大思想。
第四段:感受曲阜的傳統(tǒng)文化,品味岱廟的寧靜美。
曲阜之行中,我還特意前往了距離孔廟孔林不遠的岱廟。這座古老的廟宇是為了祭祀中國古代人們心目中的最高神——太昊而建。岱廟坐落在山間,寧靜而莊嚴,仿佛置身于仙境。我沉醉在寧靜的氛圍中,感受到了古人對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曲阜的傳統(tǒng)文化深深感染了我,激發(fā)了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五段:返程感想,心頭歷史薪火重燃。
曲阜之旅讓我收獲頗多,參觀了孔廟孔林,追尋了孔子的足跡,深入思考了孔子的教誨,感受了曲阜的傳統(tǒng)文化。曲阜是歷史的見證者,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它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回到家鄉(xiāng)的我,心頭的歷史薪火被重重地燃起,我決心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文化,將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傳播給更多的人。曲阜之旅,讓我收獲智慧,傳遞希望。
曲阜之旅小學篇二十三
第一段:引言(200字)。
近日,我去了一趟曲阜,參觀了孔廟、孔府和孔林,感受到了濃厚的歷史和文化氛圍。這次旅行讓我受益匪淺,我體會到了孔子和他的學說對中國文化的深遠影響,也對自身的價值觀和人生態(tài)度產(chǎn)生了深思。以下是我在曲阜之旅中的體會和感悟。
第二段:學問的傳承(200字)。
曲阜作為孔子的故鄉(xiāng),承載著千年的學問傳承。在孔廟里,我看到了四庫全書的合刻本,它記錄了豐富的文化學問和智慧。我被孔子留下的諄諄教誨深深打動,孔子的儒家思想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和和諧??鬃訉⒌赖滦袨榕c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緊密聯(lián)系,提出了“仁者愛人”,“康樂天下”的理念。這使我意識到,只有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才能實現(xiàn)社會的平穩(wěn)和諧。
第三段:歷史的沉淀(200字)。
在孔廟和孔府中,我感受到了歷史的深沉和厚重。曾經(jīng)是孔子一家居住的孔府,如今成為了一個莊嚴而宏偉的建筑群,其內(nèi)部陳設了豐富的歷史文物,展示了當時的生活場景。在孔林中,我看到了孔子和他的學生的陵墓,感受到了他們對于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和堅守。歷史的沉淀讓我明白,只有對過去的敬畏和尊重,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和現(xiàn)實中的種種挑戰(zhàn)。
第四段:學問的研習(200字)。
孔子曾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曲阜學宮是我學習的地方,我在那里看到了許多學子正在努力學習,不斷追求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體驗到了自律和持續(xù)努力的重要性。在曲阜之行中,我深深感受到學問的無窮魅力和力量。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才能不斷進步,并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第五段:人生的反思(200字)。
在曲阜之旅結(jié)束后,我不禁對自身的價值觀和人生態(tài)度進行了反思??鬃訉τ谛奚睚R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啟示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奉獻,為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曲阜之旅讓我懂得,只有與偉大的思想家和先賢的智慧對話,我們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為自己的未來和社會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總結(jié)(100字)。
曲阜之旅讓我深刻感受到學問的傳承和歷史的沉淀,引發(fā)了我對學問的研習和人生的反思。我將繼續(xù)學習和研習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文化,以此推動自身的成見與進步。我相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思考,我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為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曲阜之旅小學篇一
每年端午節(jié),我和小伙伴們都會去旅。今年,我們一起去了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
曲阜素有“孔子故里,東方圣城”的美稱,它不僅是黃帝的出生地,還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國都。每個到曲阜旅游的人都一定會去“三孔”,“三孔”可不是三個孔,而是孔廟、孔府、孔林三個著名的`景點。
我們首先來到了“孔廟”,“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國三大古建筑之一。走進孔廟的第一道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座高聳的城墻,上面寫著4個字:萬仞宮墻。人們將宮墻比作學問,孔子的學問很高,足有萬仞,因而命名“萬仞宮墻”。城墻上插著一面面高大的旗幟,好不威風!
走進城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門坊,這些都是古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有的上面寫著“金聲玉振”,有的寫著“太和元氣”,還有的寫著“至圣廟”。我問導游姐姐,“金聲玉振”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說:“金聲和玉振都是古代的樂器,金聲在音樂的開始演奏,玉振在音樂的結(jié)束演奏,‘金聲玉振’表示孔子的思想完美無缺,像一首完整的樂曲。”“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讖R內(nèi)古木參天,翠柏蒼松,讓人感到莊嚴肅穆??讖R內(nèi)還有許許多多的石碑,也是歷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
接著我們還去了孔府和孔林,分別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以及孔家墓地。
傍晚,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曲阜,望著古老的城門、斑駁的城墻、巍峨的廟堂、千年的古樹……我默默地想:“再見了!曲阜!作為中國人,我為你驕傲!
曲阜之旅小學篇二
清明小長假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游玩。山東是孔孟之鄉(xiāng),禮儀之邦。嘿,還別說,我也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和孔子、孟子還是“老鄉(xiāng)”哩!有人看到題目就不懂了“奇怪,孔子只有一個,為什么是‘三孔’呀?是孔子和他的兒子嗎?”告訴你們吧,這“三孔”指的是孔府、孔廟、孔林。
孔府,從名字上看是孔子住過的地方,其實這是孔子的后代長子長孫的住處,實在孔子死后一千多年的明朝御賜歷代衍圣公的衙署和私邸。在曲阜,是忌諱說圣人的姓氏的,所以孔府懸掛的匾額是“圣府”,孔廟則是“至圣廟”。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共有九進院落,建有奎文閣、杏壇等建筑。據(jù)導游講,在這里祭拜孔子可以保佑學業(yè)有成,雖然我不信什么,但還是在媽媽的堅持下上了柱香??琢?,也就是孔子后人的陵園。其中有一座孔子的兒子――孔鯉的墓。傳說孔鯉的母親生他時,有人帶鯉魚來賀喜,于是孔子給他取名――孔鯉??柞幰簧鷽]有什么作為,但留下了一組有趣的對話:他對孔子說:“父親,您什么都比我強,但有一點您不如我,你的兒子不如我的兒子。”他又對兒子說:“兒子,你什么都比我強,但有一點你不如我,你的父親不如我的父親?!?BR> 聽了我的游歷,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建議你也去看一看。
曲阜之旅小學篇三
在這三天里,我們踏上了曲阜研學之旅。第一天我們?nèi)チ丝讖R、孔府、孔林。從中我們學到了:府,是用來住人的;廟,是用來祭祀的;林,是用來埋葬的。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曲阜孔子六藝城。首先,我們進行了拜師禮。我們穿上了漢服,學習了怎樣拜師,主持人說“拱手”的時候,把兩只胳膊平伸到身前,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把兩個大拇指放到里面。主持人說“高一”的時候,雙手舉到額頭,說“拜”的時候,90°彎腰,但不要立刻起身,等到主持人說“興”的時候再起身,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拜師禮了。
拜師禮過后,我們就要正式進行六藝的學習了,那六藝分別是:禮、樂、射、御、書、數(shù)。
禮:在六藝城的中心,有好多模型。其中有一個大殿,大殿前有一些宮女在跳舞,名叫“八佾舞”,跳這個舞是用來祭祀的。祭祀諸侯用“六佾舞”,大夫用“四行四列”,自己家里的人用“兩行兩列”,這是最特殊的一支舞蹈。
樂:我們?nèi)チ搜葑鄰d,里面的人們演奏了各式各樣的樂曲,優(yōu)美的、熱烈的、悲傷的……其中有一個二胡獨奏《賽馬》,用激情澎湃的節(jié)奏完美的描繪了一幅賽馬時的場景。
其中最好玩的要數(shù)御了,我們坐在觀覽車上,緩慢向前行駛,燈一閃一閃的,看到了許多畫面,讓我們體驗到了孔子周游列國時的各種場景。
后來,我們依次進行了“書、數(shù)、射”,學會了射箭,做線裝書,拓印。這些都是我們以前沒接觸過的。
最后一天我們?nèi)チ饲昝献庸世?,感受文化的意蘊,品悟先哲的思想。
在這次研學活動中,我體會到了至圣先師孔子的偉大思想,他是在不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升華自己,才成為現(xiàn)如今被人們敬佩的思想家、教育家的。
曲阜之旅小學篇四
昨天我們?nèi)覜Q定去曲阜玩。今天,到了那里,我們看了孔府、孔林,才知道孔府和孔子沒有直接關(guān)系,是孔子去世后18建起來的;孔林里面主要是孔子的陵墓,它左邊是兒子的陵墓,前面是孫子的陵墓,據(jù)說這個意思是“攜子抱孫”。
吃過午飯,終于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石門山。不等爸媽買門票,我就立刻沖了進去,結(jié)果被檢票員說了一頓,我真是無地自容。
我們各自在自己的屬相和喜歡的動物上照了相,我都是和牛、龍、虎、豬照的,小聲告訴你:因為爸爸屬豬,所以我和豬照了相。
回來后,大人們無精打采,可我們小孩卻是精神十足呀!
曲阜之旅小學篇五
曲阜是個很安靜的地方,里面的房子都是灰色的頂,白色的墻,非常干凈。
早上我們?nèi)チ丝讖R??讖R里的孔子生的地方,以前上課都是用一根香,香燒完了一節(jié)課就上完了??鬃拥膶W生也都很有名??鬃娱L的不漂亮,大門牙是分開的,頭頂還是凸起的,(但是)他還是我們中國人最尊重的老師。進孔廟的橋叫做二百零一孔橋,為什么要叫二百零一孔橋呢?因為橋的兩邊是兩棵柏樹,就是兩百,橋下有一個洞,加起來叫做二百零一孔橋。孔廟里柏樹很多,有一次乾隆皇帝在孔廟里累了,就靠在路邊的一棵柏樹上休息,后來那棵柏樹變彎了,叫龍柏。
孔子的生日是古時候的九月二十七日(農(nóng)歷),(每年的)這一天在孔廟里就會有很多人來(拜祭孔子),會演奏古時候的樂曲。今年的九月二十七日也會演奏樂曲來紀念孔子。
曲阜之旅小學篇六
旅程的最后一站就是紀念孔圣人之地——孔府、孔廟與孔林。媽媽特意請了一個導游,為我們講解三孔歷史。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孔廟,導游開始介紹了他說“孔廟在公元前475年時是孔子的學堂只有一件茅草屋供他學習和休息,后來各朝的帝王為了表達對孔子的尊敬紛紛刻碑紀念,還修建了廟宇就是我們今天看到規(guī)模宏大的`孔廟?!比寮椅幕瘜ξ覀兊挠绊懜畹俟?,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每個人都懷著一顆崇敬的心來紀念孔圣人。
接著我們跟隨導游來到了孔府??赘ㄓ谒未?,是“衍圣公府”??鬃拥牡障甸L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官三孔衙與內(nèi)宅合一的典型建筑??鬃铀篮?,隨著孔子后世官位的升遷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斷擴大,是中國僅次于明清皇帝宮室的最大府第。你知道什么是“冷板凳”嗎?“冷板凳”比喻遭到冷落,受到了冷淡的待遇。相傳明代大奸臣嚴嵩被治罪,曾到孔府找親戚衍圣公(是其孫女婿)去向皇帝說情。孔府主人拒見,嚴嵩就在這兩條板凳上,東邊坐了西邊坐一直等了兩個多時辰。所以這兩條凳又被稱為“冷板凳”。還有一圖也讓我印象深刻:在孔府里有幅彩色壁畫稱為“戒貪圖”。畫上就是傳說中的“貪”,龍頭、獅尾、驢蹄、麒麟身。“貪”的四周彩云中,是被其占有的八寶,但它并不滿足,仍目不轉(zhuǎn)睛地對著太陽張開血盆大口,妄圖將太陽吞入腹中,可謂野心極大,欲壑難填。衍圣公為了告誡自己及子孫做人不要貪得無厭。
之后我們坐上小游車匆匆參觀了孔林,亦稱“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林內(nèi)古木參天,規(guī)模宏大,真是不枉此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曲阜之旅小學篇七
每年端午節(jié),我和小伙伴們都會去旅行。今年,我們一起去了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
曲阜素有“孔子故里,東方圣城”的美稱,它不僅是黃帝的出生地,還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國都。每個到曲阜旅游的人都一定會去“三孔”,“三孔”可不是三個孔,而是孔廟、孔府、孔林三個著名的景點。
我們首先來到了“孔廟”,“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國三大古建筑之一。走進孔廟的第一道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座高聳的城墻,上面寫著4個字:萬仞宮墻。人們將宮墻比作學問,孔子的學問很高,足有萬仞,因而命名“萬仞宮墻”。城墻上插著一面面高大的旗幟,好不威風!
走進城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門坊,這些都是古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有的上面寫著“金聲玉振”,有的寫著“太和元氣”,還有的寫著“至圣廟”。我問導游姐姐,“金聲玉振”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說:“金聲和玉振都是古代的樂器,金聲在音樂的開始演奏,玉振在音樂的結(jié)束演奏,‘金聲玉振’表示孔子的思想完美無缺,像一首完整的樂曲?!薄霸瓉砣绱恕?,我恍然大悟??讖R內(nèi)古木參天,翠柏蒼松,讓人感到莊嚴肅穆。孔廟內(nèi)還有許許多多的石碑,也是歷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
接著我們還去了孔府和孔林,分別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以及孔家墓地。
傍晚,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曲阜,望著古老的城門、斑駁的城墻、巍峨的廟堂、千年的古樹……我默默地想:“再見了!曲阜!作為中國人,我為你驕傲!
曲阜是孔子的家鄉(xiāng),也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大年初六,我和爸爸媽媽就一起到曲阜參觀著名的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走在曲阜的大街上,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身邊經(jīng)過的那一輛輛乘載游客的馬車,非常威武壯觀。我們有幸坐上了馬車隊張隊長親自駕馭的馬車,就像《還珠格格》里小燕子外出坐的馬車一樣,一邊看著張隊長得心應手地駕馭著馬兒,一邊在顛簸中體味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
首先,我們?nèi)チ丝讖R。它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東方三大古建筑群。走進大門,就發(fā)現(xiàn)“金聲玉振”四個醒目的大字。導游阿姨告訴我們:“金聲和玉振都是古代的一種樂器。金聲是在樂曲的開始演奏,而玉振是在樂曲的結(jié)尾演奏,用金聲玉振來形容孔子的思想完整無缺,像一首完整美妙的樂曲。我們離開金聲玉振,踏上壁水橋,穿過弘道門,來到奎文閣,最后到了我們此行的終點――杏壇。這是當年孔子給三千弟子講學的地方。在游覽孔廟的路上,我們看見了一棵棵高大的古樹,看見了散落在廟中各種各樣的古碑,以及大大小小的古建筑。真不愧是中國目前三大古建筑之一啊!
走完孔廟,那當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孫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廳、有大堂、有樓房。東邊是廟,西邊是學堂,中間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偉。最讓人奇怪的是孔府的后花園里有一面墻,上面有一幅畫,畫上有山有水有樹,更讓人奇怪的是畫中有一條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上去都在你的腳下,意為“條條大路通羅馬”。
最后,我們?nèi)チ丝琢?,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孫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園內(nèi)古木森森,林下墓冢累累,碑蝎林立,石儀成隊。
曲阜三孔,雄偉壯麗,它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載體,更是中華文明的滄桑足跡!它以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吸引著源源不斷的人們。我愛你,曲阜!作為中國人,我為你感到驕傲!
曲阜之旅小學篇八
如果你要去一個地方游玩,你會選擇帶上自己三兩好友,大家一起嘻嘻哈哈,去享受旅行的過程,還是會跟一群自己熟悉的人一起去走過這段旅程,給回憶增添更多美好的成分。
我想,我都會選擇,可是如果是后者,大概會更幸運些。因為人生總在不斷的相遇和離別,很難會有這樣一群人,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你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無法去適應這段離別,可是你還是會平常心對待,因為你知道,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
現(xiàn)在再回頭翻,之前我們?nèi)デ酚瓮娴恼掌杏X像是就在昨天,可是又覺得已經(jīng)過去好久。
那天一大早,我們就起床收拾好,拿上東西去指定的地點集合。可是在那前一天,我才剛結(jié)束一場很重要的考試,冒著雨回來,并沒有多做休息就跟他們一起參與,因為我知道,首先要你愿意,你才會真的有收獲。
沒過多久,老師坐著租好的車過來接我們,大家在車上嘻嘻哈哈,拍了好多合照,暈車的舊疾竟也已經(jīng)好了許多。很快到達目的地,我們按照計劃好的,先去了孔廟,正好趕上那天有祭典活動,場面很是壯觀。再是孔府,雖說孔子的故居早已不知經(jīng)過了后人多少次修整,但是他的精神的'確值得人們學習。最后是孔林,從中了解到了很多的孔家文化,也算是收獲滿滿。
曲阜之旅小學篇九
孔子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我們在課文中學習了他拜老子為師的故事,老師還讓我們背誦了《論語》,讓我們對他有了一些了解。曲阜是孔子的故鄉(xiāng),到了山東肯定要好好參觀一下。
曲阜有孔廟、孔府、孔林,我們第一站先到了孔廟,曲阜的孔廟是祭祀孔子的本廟,其它遍布世界的多座孔廟都是以它為范本。走進孔廟,看到了許多的樹木,導游說主要是檜柏。我還看見了很多石碑,都是由一種龍頭龜身的動物馱著,導游介紹說它叫“赑屃”,是龍的兒子之一。到了孔廟,肯定得好好地參拜一下孔子了,我恭恭敬敬地叩首了三次。我們還觀看了專門祭祀孔子的典禮,真是讓人感到莊嚴肅穆啊!
接著我們到了孔府,孔子并沒有在這里住過,但是他的夫人曾經(jīng)在這里居住,還有他的后代,也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這里也有很多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著很多文字,有些還是在戰(zhàn)爭時期被打斷后再重新接上的,可惜我沒有時間好好研究這些文字了。
最后我們到了孔林,這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的墓地。這個地方非常大,我們大家坐著電瓶車走馬觀花,沿途主要是一些樹木和墓碑。我們在一個專門拜祭孔子的地方停下來,大家都再次參拜了孔子。
通過這次參觀,我更加了解了孔子的偉大事跡,知道了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非常有名,論語中與孔子對話的,就有很多是這七十二人中的。
我雖然不能到達孔子的境界,所以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將來能夠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這樣才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作文二】。
在學習中,我早知曲阜是孔子的家鄉(xiāng),一直想去慕名一游。于是,今年的`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就一起去到曲阜參觀著名的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首先,我們?nèi)チ丝讖R。在中國,孔廟有很多,但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應屬位于山東曲阜市南門內(nèi)的第一座孔廟,它又稱圣廟,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東方三大古建筑群。我們沿著護城河慢慢向前走,導游阿姨邊走邊介紹說:“護城河是一條很奇怪的河,它不是順道而行的,而是逆行的……”聽著聽著,不知不覺中我們漸漸地走到了孔廟。
走進大門,“金聲玉振”四個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生輝。“這個石門究竟有著怎么樣的來歷呢?”我心里暗想,終于,我把這個疑問說了出來,“孟子對孔子有過這樣的評價:‘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鹇暋?、‘玉振’表示奏樂的全過程,以擊鐘開始,這就是金聲,以擊磐告終,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賢之大成,贊頌孔子對文化的巨大貢獻。為了紀念這個小典故,后人把孔廟門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為‘金聲玉振’?!睂в伟⒁虘暬卮?,真不愧是導游阿姨啊!
走完孔廟,那當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孫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廳、有大堂、有樓房。東邊是廟,西邊是學堂,中間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偉??赘暮蠡▓@里有池塘,池塘里有許許多多的小錦鯉,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最后,我們?nèi)チ丝琢?,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孫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園內(nèi)古木森森,林下墓家累累,碑蝎林立,石儀成隊。
曲阜三孔,雄偉壯麗,它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載體,更是中華文明的歷史遺跡!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
曲阜有“孔廟”、“孔林”,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圣人孔子的故鄉(xiāng),有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和豐富的文化物質(zhì)遺產(chǎn),許多游客都是慕名而來,來到曲阜,你可不要只顧著看這里的景色啊,停下腳步買點曲阜特產(chǎn)帶回去吧。
姚村涼席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經(jīng)過人們的不斷努力和發(fā)展,姚村涼席不僅在曲阜有著很大的名氣,在許多其他的地方比如內(nèi)蒙古也有廣闊的市場。經(jīng)濟體制改革后,姚村涼席也迎來了自己的變革期,涼席的產(chǎn)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工藝也更為精巧。加工后的產(chǎn)品光滑涼爽,涼席上有著各種的花紋和圖案,有著不同的寓意。有的涼席還被進一步加工成各種裝飾品和工藝品等,深受中外游客們的喜愛。
在西漢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了,工藝經(jīng)過多年的完善和發(fā)展探索,到了清代,楷雕的制作技術(shù)已經(jīng)相當?shù)膵故旌屯昝懒?,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欣賞價值,在1911年的巴黎博覽會上,曲阜的楷雕作品一舉摘得金牌,從那以后,曲阜的楷雕作品就獲得過無數(shù)的榮譽,受到中外的欣賞和好評。
大家都知道曲阜是著名的文化圣地,說起文化,這里的尼山硯可是源遠流長呢,尼山硯和孔子還有一定的聯(lián)系,尼山硯的原材料尼山硯石是在尼山采的,而尼山就是孔子的出生地,所以也就有了尼山硯這個名字。尼山硯石表面細膩,還有花紋,是制作硯臺的上好材料。制作好的尼山硯外表樸素但有很高的情趣,不僅發(fā)墨好、耐用,還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
煎餅在山東的很多地區(qū)都有,比如說山東泰安、山東臨沂、山東曲阜,而每個地區(qū)的煎餅口味都不一樣。以前,煎餅是當?shù)厝藗兊?主食,而現(xiàn)在,曲阜煎餅經(jīng)精細的加工后,再包裝上漂亮的包裝,使得這些煎餅看起來更加的有食欲了,是曲阜著名的點心和特產(chǎn)。曲阜煎餅有著薄薄的皮,咬一口,便覺其香酥脆吃了還想吃。曲阜煎餅不進口感好,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營養(yǎng)價值,利于消化和吸收。
快來曲阜這塊圣地吧,在感受這里豐富深妙的文化的同時,看一下這里同樣著名的曲阜特產(chǎn)吧,也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一
假期里,小作者和弟弟隨旅游團來到了圣地——曲阜,下面作文頻道編輯帶來了這篇五年級暑假作文,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到了孔廟,我首先看到三個大字:至圣廟,聽說這是乾隆皇帝親筆題出的三個大字。
我們首先來到孔子親手中的檜樹下,它很奇妙,長著柏樹的樹干,松樹的葉子。除此之外,還有“龍樹”,它遠看就像一條龍盤在樹干上,因為這樣,才得此奇名。
走了一段路,我們又看到了p冢有句話說“龍生九子,不成龍樣”。p冢就是龍的第一子,它一點都不像龍,而是龍頭、龜背、鷹爪,蛇尾,背上馱著一個大大的石碑。聽導游說,它是地位和權(quán)力的象征。我們又到了杏壇,這里是當年孔子講學的地方。看著這里的一草一木,我仿佛看到了孔圣人對弟子們的諄諄教誨。
說了這么多關(guān)于孔子的廟府,也應該說一說孔子這個人了: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我國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生前有七百余名弟子。在二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我國的正統(tǒng)文化,并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
各位游客,孔廟、孔府、孔林建筑群凝聚了歷代建筑的精華,極具建筑藝術(shù)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們不僅是名聞天下、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并同時還擁有大量有價值的自然遺產(chǎn)。在這里生長著一萬七千余株古樹名木,不僅見證了“三孔”的發(fā)展歷史,同時也是研究古代物候?qū)W、氣候?qū)W和生態(tài)學的寶貴素材。
游客們,天下沒有不散的宴會,感謝你們支持我們“黑龍江”旅游團,希望你們下次再隨我們的“黑龍江”旅游團玩,謝謝,再見。
金都天長小學四(3)班陳昊棟。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你們參加“黑龍江”旅游團,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陳導,今天,由我?guī)ьI(lǐng)大家到山東省的西南部去游覽參觀有著悠久歷史的“東方圣城”—曲阜。
說了這么多關(guān)于孔子的廟府,也應該說一說孔子這個人了: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我國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生前有七百余名弟子。在二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我國的正統(tǒng)文化,并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
各位游客,孔廟、孔府、孔林建筑群凝聚了歷代建筑的精華,極具建筑藝術(shù)之美,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們不僅是名聞天下、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并同時還擁有大量有價值的自然遺產(chǎn)。在這里生長著一萬七千余株古樹名木,不僅見證了“三孔”的發(fā)展歷史,同時也是研究古代物候?qū)W、氣候?qū)W和生態(tài)學的寶貴素材。
游客們,天下沒有不散的宴會,感謝你們支持我們“黑龍江”旅游團,希望你們下次再隨我們的“黑龍江”旅游團玩,謝謝,再見。
金都天長小學四(3)班陳昊棟。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三
每年端午節(jié),我和小伙伴們都會去旅行。今年,我們一起去了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
曲阜素有“孔子故里,東方圣城”的美稱,它不僅是黃帝的出生地,還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國都。每個到曲阜旅游的人都一定會去“三孔”,“三孔”可不是三個孔,而是孔廟、孔府、孔林三個著名的景點。
我們首先來到了“孔廟”,“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國三大古建筑之一。走進孔廟的第一道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座高聳的城墻,上面寫著4個字:萬仞宮墻。人們將宮墻比作學問,孔子的學問很高,足有萬仞,因而命名“萬仞宮墻”。城墻上插著一面面高大的旗幟,好不威風!
走進城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門坊,這些都是古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有的上面寫著“金聲玉振”,有的寫著“太和元氣”,還有的寫著“至圣廟”。我問導游姐姐,“金聲玉振”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說:“金聲和玉振都是古代的樂器,金聲在音樂的開始演奏,玉振在音樂的結(jié)束演奏,‘金聲玉振’表示孔子的思想完美無缺,像一首完整的樂曲?!薄霸瓉砣绱恕?,我恍然大悟??讖R內(nèi)古木參天,翠柏蒼松,讓人感到莊嚴肅穆。孔廟內(nèi)還有許許多多的石碑,也是歷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
接著我們還去了孔府和孔林,分別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以及孔家墓地。
傍晚,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曲阜,望著古老的城門、斑駁的城墻、巍峨的廟堂、千年的古樹……我默默地想:“再見了!曲阜!作為中國人,我為你驕傲!
游曲阜_750字。
曲阜是孔子的家鄉(xiāng),也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大年初六,我和爸爸媽媽就一起到曲阜參觀著名的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走在曲阜的大街上,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身邊經(jīng)過的那一輛輛乘載游客的馬車,非常威武壯觀。我們有幸坐上了馬車隊張隊長親自駕馭的馬車,就像《還珠格格》里小燕子外出坐的馬車一樣,一邊看著張隊長得心應手地駕馭著馬兒,一邊在顛簸中體味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
首先,我們?nèi)チ丝讖R。它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東方三大古建筑群。走進大門,就發(fā)現(xiàn)“金聲玉振”四個醒目的大字。導游阿姨告訴我們:“金聲和玉振都是古代的一種樂器。金聲是在樂曲的開始演奏,而玉振是在樂曲的結(jié)尾演奏,用金聲玉振來形容孔子的思想完整無缺,像一首完整美妙的樂曲。我們離開金聲玉振,踏上壁水橋,穿過弘道門,來到奎文閣,最后到了我們此行的終點――杏壇。這是當年孔子給三千弟子講學的地方。在游覽孔廟的路上,我們看見了一棵棵高大的古樹,看見了散落在廟中各種各樣的古碑,以及大大小小的古建筑。真不愧是中國目前三大古建筑之一??!
走完孔廟,那當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孫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廳、有大堂、有樓房。東邊是廟,西邊是學堂,中間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偉。最讓人奇怪的是孔府的后花園里有一面墻,上面有一幅畫,畫上有山有水有樹,更讓人奇怪的是畫中有一條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上去都在你的腳下,意為“條條大路通羅馬”。
最后,我們?nèi)チ丝琢?,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孫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園內(nèi)古木森森,林下墓冢累累,碑蝎林立,石儀成隊。
曲阜三孔,雄偉壯麗,它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載體,更是中華文明的.滄桑足跡!它以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吸引著源源不斷的人們。我愛你,曲阜!作為中國人,我為你感到驕傲!
夏之曲_500字。
夏天悄悄的來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輕輕地,照耀在這一片葉子和花朵上。
薄薄的乳白色青霧浮起在荷塘中。
翠綠的葉片和嬌嫩的花朵們像是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罩在輕紗般的睡夢中。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漂泊著一層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月光還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斑駁的黑影;留下彎彎的楊柳稀疏的倩影。池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非常和諧而又美妙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優(yōu)美名曲。
夏日的風光,也是令人匪夷所思。金黃色的太陽,給大地母親鋪上了金黃色的被子,讓她快樂的進入夢鄉(xiāng);美麗的花兒,在爭奇斗艷的開放著,讓我們一睹她們的風采;綠油油的小草,雖然平凡的長著,但是卻為大地母親編制了綠色的裙子;挺拔的樹木,俯瞰著整個叢林,讓我們的大地母親健健康康!??!
夏天的水,顯得格外的涼爽。許多人們,來到游泳池,歡快的打起水仗。就連地球母親,也換上了海洋哥哥送給她的連衣裙,快樂的跳起了舞蹈。太陽公公雖然不怕熱,但是他看見地球母親和白云妹妹穿上單薄的衣裙時,也忍不住的’吃‘起了雪糕。
夏天的海洋,也不敢興風作浪了。因為有可愛的人們在他的身上嬉戲。他不忍心看到這么可愛的人們死于他的魔掌下,于是,他也和人們玩起了游戲。
來源:m.07/。
請保留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四
每年端午節(jié),我和小伙伴們都會去旅行。今年,我們一起去了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
曲阜素有“孔子故里,東方圣城”的美稱,它不僅是黃帝的出生地,還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國都。每個到曲阜旅游的人都一定會去“三孔”,“三孔”可不是三個孔,而是孔廟、孔府、孔林三個著名的景點。
我們首先來到了“孔廟”,“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是我國三大古建筑之一。走進孔廟的第一道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座高聳的城墻,上面寫著4個字:萬仞宮墻。人們將宮墻比作學問,孔子的學問很高,足有萬仞,因而命名“萬仞宮墻”。城墻上插著一面面高大的旗幟,好不威風!
走進城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門坊,這些都是古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有的上面寫著“金聲玉振”,有的寫著“太和元氣”,還有的寫著“至圣廟”。我問導游姐姐,“金聲玉振”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說:“金聲和玉振都是古代的樂器,金聲在音樂的開始演奏,玉振在音樂的結(jié)束演奏,‘金聲玉振’表示孔子的思想完美無缺,像一首完整的樂曲?!薄霸瓉砣绱恕?,我恍然大悟??讖R內(nèi)古木參天,翠柏蒼松,讓人感到莊嚴肅穆??讖R內(nèi)還有許許多多的石碑,也是歷代皇帝為了紀念孔子而修建的。
接著我們還去了孔府和孔林,分別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以及孔家墓地。
傍晚,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曲阜,望著古老的城門、斑駁的城墻、巍峨的廟堂、千年的古樹……我默默地想:“再見了!曲阜!作為中國人,我為你驕傲!
是不是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呢?希望同學們的。
作文。
水平都能有更大的提高!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五
1、汽車站在曲阜西郊,孔子商貿(mào)城附近。在汽車站座2路公交可到孔廟,車票1—2元,出租車起步價5元,到孔廟的話10左右。
2、附近賓館3星的一般在180左右,商務快捷的在120—160之間,可砍價。
3、我看不到你的日期,8月15日,陰天,很悶,16日中午下雨,下午很悶。不知道晚上還下不下雨。
4、孔廟向東走有條商業(yè)街叫五馬祠街,哪里小吃就是很普通的麻辣燙,混沌,牛筋面什么的。曲阜特產(chǎn)的是煎餅。
5、在孔廟東墻的邊上就是一條專賣紀念品的街,東西多是全國旅游景點可見的東西。
6、孔廟票價80元,孔府是70元,孔林50元,三個地方通票150元,學生證沒優(yōu)惠。
7、逛孔廟的話2小時之內(nèi)就ok了,三孔的話,一上午就ok。孔廟里面最有意思的建議你百度下《孔廟導游詞》自己感覺那個好玩。
8、在大成殿門口就是給孔子上香的,多粗多長的都有。150一次可砍價。
佛頭山的導游詞怎么寫?
四川省平昌縣佛頭山森林公園位于縣城所在地江口鎮(zhèn)北側(cè),通河、巴河、龍?zhí)度姹P繞,眾山簇擁環(huán)護,狀如眾星拱月。佛頭山因傳說“觀音大士派佛頭童子下凡鎮(zhèn)守龍?zhí)断倍妹?。景區(qū)經(jīng)營面積293公頃,海拔400—723米,森林覆蓋率達90%。四川省旅游局批準為aa級風景區(qū),作為鎮(zhèn)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2月,四川省旅游部門專家組檢查驗收佛頭山景區(qū)國家4a級風景區(qū)建設工作。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六
女士們、先生們: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xiāng),全國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鬃佑芯涿裕骸坝信笞赃h方來,不亦樂乎?!苯裉欤矣行覟楦魑粨螌в?,十分高興。我將盡力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曲阜概況在參觀“三孔”之前,請允許我把曲阜概況介紹一下:
曲阜地處魯中山區(qū)和魯西南平原的交界處,北依泰山,南引嶧山,東連沂蒙群山,西俯千疇平原。地勢東高西低,境內(nèi)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東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門前倒流水”之說。物產(chǎn)豐富,景色宜人。大詩人李白曾描寫曲阜:“笑夸故人指絕境,山光水色青如蘭”。
曲阜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人類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還有炎帝、少吳徙都于曲阜,黃帝生于壽丘(曲阜城東8里處),舜于壽丘作什器的記載??梢?,中國遠古時代最有影響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蹤跡。盡管這是傳說,但也并不是毫無根據(jù)的。從境內(nèi)保存下來的20余處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中仍可見到我們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遺跡?!扒贰币幻钤缫娪诙Y記。東漢應劭解釋說:“魯城東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鄙檀捌冢访?,是商王朝的重要屬國。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為魯國都城,是當時我國一個重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春秋時期,孔子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弟子三千,賢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國各地,又成了當時的教育中心。魯國是曲阜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故山東省現(xiàn)仍沿用“魯”作為簡稱。公元前249年,楚滅魯,置魯縣,秦代屬薛郡,西漢時為魯國都,魏晉南北朝時為魯郡治。隋開皇十六年(5),首定曲阜為縣名。宋代改稱仙源縣,金代恢復曲阜縣名至今。1986年撤縣制,始稱曲阜市?,F(xiàn)面積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萬。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主要的有110余處,其中孔廟、孔府、孔林及魯國故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11處列為全省重要文物保護單位。“三孔”還于1994年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新中國建立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中央領(lǐng)導人對曲阜的文物古跡十分關(guān)注,國家先后撥款3000多萬元對“三孔”進行了全面修茸。近年來,為了大力發(fā)展旅游事業(yè),曲阜又相繼開發(fā)建設了孔子六藝城、論語碑苑、魯國盛世華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游景點,形成人文與自然景觀,新老景點渾然一體,相映生輝的旅游資源新格局,成為中外游人向往的文化旅游勝地。
孔廟。
現(xiàn)在我們參觀孔廟??讖R位于曲阜城中心,是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誕生于曲阜尼山。春秋末期,他在魯都闕里聚徒講學,傳授“六世”(禮、樂、射、御、書、數(shù)),并在實踐中總結(jié)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晚年,他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為傳播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祖述堯舜,公約文武”,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創(chuàng)立了“重仁尚禮”的儒家學說,把中國古代文化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鬃铀篮蟮诙辏敯Ч珜⑵渖八又昧閺R,“歲時奉祀”。當時只有“廟屋三間”,內(nèi)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車、書等。其后,隨著歷代王朝層層加謚孔子,孔廟不斷得到維修擴建,至明、清時期形成了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前后九進院落,占地327.5畝,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建筑466間,54座門坊;加之廟內(nèi)1700余株古樹,1200余塊碑碣,令人一步三嘆。孔廟與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中國三大古建筑群,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二千多年來,游人競相尋蹤憑吊,流連往返。
大中門是宋代孔廟的正門?!按笾小笔琴潛P孔子“中庸之道”的。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能夠獨立存在的天下唯一之正道。
同文門中國的宮殿建筑在主體建筑之前,常常有小的屏障,以示莊嚴。同文門周無墻垣,子然獨立在奎文閣之前,就擔當著屏障的角色?!巴摹倍殖鲎远Y記“書同文,行同倫”。意為統(tǒng)一語言、文化、思想,即整個人類思想統(tǒng)一到孔子的思想上來??拈w孔廟主體建筑之一,以藏書豐富,建筑獨特而馳名。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原名藏書樓,金代重修時改名“奎文閣”?!翱笔切敲?,二十八宿之一,傳說為西方白虎之道,有星16顆,“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孝經(jīng)中記“奎主文章”,后人進而把奎星演化為文官之首,后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在孔廟建奎文閣??拈w高23.35米,東西闊30.10米,南北深17.62米,三層飛檐,四重斗拱,結(jié)構(gòu)合理,堅固異常,經(jīng)受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和多次地震的搖撼。據(jù)記載清康熙年間的一次大地震,曲阜“人間房屋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閣安然無恙,不愧為我國著名的古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杰作。1985年國家撥款120萬元,進行了落架大修,于1987年修茸一新,完全保持了原有的風貌??拈w內(nèi)原有藏書均移入孔府檔案館保存?,F(xiàn)展出的是孔子圣跡圖陳列。
奎文閣前兩側(cè),是四座明代御碑。這些馱碑的動物,人們習慣叫“龜馱碑”,實際上它的名子叫“赑屭”,是神話傳說中龍的兒子。“龍生九子不成龍”,赑屭的特征是龍首、龜背、鷹爪、蛇尾,善于負重且能長壽,所以統(tǒng)治者要用它來馱御碑。十三碑亭過奎文閣是十三碑亭院。十三碑亭是專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的。亭內(nèi)共保存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碑刻55塊。碑文多是皇帝對孔子追謚加封、拜廟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廟宇的記錄,由漢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滿文等文字刻寫。其中最大的一塊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所立,碑重約35噸,加上馱碑赑屭共重約65噸。這塊巨石采自北京的西山,在當時條件下,能將此碑安然運抵千里之外的曲阜,實在令人驚嘆。此院東南西南還各有一片叢林似的碑碣,真草隸篆,風格各異,可謂集歷代書法流派之大成。另有幾座石碑從側(cè)面記載元末紅巾軍、明末劉六、劉七以及徐鴻儒等農(nóng)民起義的情況,是研究中國農(nóng)民革命史珍貴的歷史資料。十三碑亭院北,五門并列將孔廟分成三路。東為承圣門,內(nèi)為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為啟圣門,內(nèi)為奉祀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三門并立,大成門居中,兩邊掖門為金聲門和玉振門。先師手植檜大成門內(nèi)東側(cè)石欄圍護的檜樹,是“先師手植檜”,樹東石碑是明萬歷年間楊光訓手書。相傳孔子手植檜原有三棵,后枯死兩棵,唯有此檜生生死死,幾經(jīng)榮枯留存至今,樹高10余米,粗可合抱。先師手植檜歷來受到重視,過去人們把它看作孔子思想的象征,它不僅與孔氏家庭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此檜日茂則孔氏日興”,而且還同封建統(tǒng)治者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為此贊道:“矯龍怪,挺雄質(zhì),二千年,敵金石,糾治亂,如一昔?!毙訅訅鄠魇强鬃赢斈曛v學的地方。孔子“設教杏壇”的記載最早見于莊子.漁父篇:“孔子游乎緇帷這林,坐休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彼翁祆?1020)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jiān)修孔廟時,將正殿后移,“除地為壇,環(huán)植以杏,名曰杏壇?!苯鸫加趬辖ㄍ?,由當時著名文人黨懷英篆書“杏壇”二字,現(xiàn)在亭內(nèi)保存。亭內(nèi)另一塊石碑是清乾隆皇帝的手書“杏壇贊”,:“重來又值燦開時,幾樹東風簇降枝,豈是人間凡卉比,文明終古共春熙?!?BR> 孔府。
孔府與孔廟毗鄰,是孔子嫡系長子長孫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進院落,共有建筑463間,加上后花園,共占地240畝??赘?,也稱“衍圣公府”?!把苁ァ钡囊馑际钦f“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續(xù),其子孫可世代相襲、輩輩相衍。隨著孔子謚號的追加,歷代帝王對孔子后裔也一再加封,到北宋至和二個(1055年)宋仁宗賜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孫孔宗愿為世襲“衍圣公”,達到頂點。這一封號自宋至民國初年延用長達880多年?!把苁ス笔俏覈饨ㄉ鐣碛刑貦?quán)的大貴族。宋代相當于五品官,元代升為三品,明代上升為一品文官,清代不僅班列閣臣之上,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宮中御道上行走。當然歷代統(tǒng)治者對“衍圣公”的抬舉,主要的還是利用“孔子”這塊招牌為自大的統(tǒng)治服務。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下詔令“衍圣公”有權(quán)設置官署,同時又特命在闕里故宅以東重建府第。清代在此基礎(chǔ)上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建。這就是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我國封建社會中典型的官衙與內(nèi)宅合一的建筑--孔府。大門大門正中高懸“圣府”金字匾額。門兩旁明柱上的對聯(lián):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對聯(lián)為清代文人紀昀手書。細心的游人會發(fā)現(xiàn)上聯(lián)中的“富”少一點(富),下聯(lián)中的“章”字成了破“日”之狀(章)。相傳,孔子第四十二代孫孔光嗣娶親之日,有神仙前來指點,碰到寫“富”字的影壁,把“富”字去了點,并告知孔家“富”字有點不吉。此后,孔府凡書富字皆無點。這叫“寶貴無頂”。又傳說乾隆時,紀昀為孔府書寫門聯(lián),寫到“章”字時數(shù)遍皆不中意,遂棄筆安歇,睡夢中見一老翁在他寫的“章”字上劃了一筆,成了破“日”之狀,醒后揮筆而書,果然氣勢不凡。這叫“文章通天”。進入孔府大門,由此向后孔府分為三路,東路建有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等;西路是孔府當年接待貴賓和讀書習禮的地方,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花廳等;中路是孔府的主體建筑,前半部為官衙,后半部為內(nèi)宅。重光門進入孔府二門,迎面有一座周圍不接垣墻的門樓,門上匾額“恩賜重光”,為明皇帝朱厚熜所頒,因此叫“重光門”。當年,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或進行重大祭祀活動時,才在十三響禮炮聲中將此門打開,所以又稱“儀門”或“塞門”。此門兩側(cè)的廊房,是孔府的管理機構(gòu)仿照封建王朝六部而設的六廳,即:管勾廳、百戶廳、典籍廳、司樂廳、知印廳、掌書廳。各廳長官,由正七品或正六品擔任。
大堂是當年衍圣公宣讀圣旨、接見官員、審理重大案件,以及節(jié)日、壽辰舉行儀式的地方,里面陳列的是正一品爵位使用的公案桌、儀仗等。北面靠墻的那些紅底金字的牌子,是封爵和特權(quán)的象征,俗稱“十八塊云牌鑾架”。歷代衍圣公持著這些牌子進京,可以暢行無阻。
二堂是衍圣公會見四品以上官僚和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試禮學、樂學童生的地方。屋內(nèi)七塊御制石碑,其中有清道光皇帝手書的“福壽”碑,慈祥太后手書的“壽”字及松鶴圖等。
三堂也叫退廳,是衍圣公接見四品以上官員和處理家庭內(nèi)部糾紛、處罰府內(nèi)仆役的場所。屋內(nèi)正中高懸的“六代含貽”匾額為乾隆皇帝手書,當時孔府六代同堂,此匾意為六代人和睦相處,生活美滿。內(nèi)宅門是官衙與內(nèi)宅的分界線。過去此門戒備森嚴,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內(nèi),否則嚴懲不貸,打死勿論。門兩側(cè)耳房內(nèi)有幾十人輪番值班,隨時向外傳遞信息。
貪壁孔府內(nèi)宅門內(nèi)壁上面有一幅狀似麒麟的動物,名叫“貪”。傳說是天界的神獸,怪誕兇惡,生性饕餮,能吞金銀財寶。盡管在它的腳下和周圍全是寶物,連“八仙”的寶貝都為它所有,但它并不滿足,還想吃掉太陽,真可謂貪得無厭了。過去官宦人家常將此畫繪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為戒??赘畬ⅰ柏潯碑嬙诖颂?,一出門即可看到,是告戒子孫不要貪臟賣法,也算作一條重要的家訓吧。
前上房是孔府主人接待至親和近支族人的客廳,也是他們舉行家宴和婚喪儀式的主要場所。房內(nèi)陳設華麗,文物古玩,琳瑯滿目。前堂樓為七間二層閣樓,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孫,衍圣公孔令貽及其夫人的住室??琢钯O清末民國初年人,先后娶孫、陶、豐、王氏為妻。孫氏早逝,娶陶氏;陶氏未生養(yǎng),娶豐氏。豐氏又過早病逝,于是孔令貽將丫環(huán)出身的王氏納為妾,先后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如今二女兒孔德懋、兒子孔德成尚還健在,均已70多歲。
后堂樓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的住室??椎鲁?9出生,出生不到兩個月即被當時的大總統(tǒng)徐世昌任命為襲封衍圣公。1935年被南京國民政府改授為“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1936年與孫琪芳女士結(jié)婚。其后大部分時間隨國民政府在重慶和南京,1949年大陸解放前夕從南京遷往臺灣,曾任臺灣考試院院長,現(xiàn)任“總統(tǒng)府資政”,是臺灣最高官階的官員之一?,F(xiàn)后堂樓保存著孔德成結(jié)婚時的原貌。后堂樓院的東樓是當年府內(nèi)女傭做針線活的地方,西樓是招待親屬家眷的地方。
花園孔府后花園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年),前后經(jīng)過三次大修,占地50余畝。清嘉慶年間,孔子第七十三代孫、衍圣公孔慶鎔重修時,將數(shù)塊大型鐵礦石置于園內(nèi),又稱“鐵山園”。園內(nèi)建有假山、噴泉、曲橋、花塢、亭以及敬花神的石壇,賞月的涼臺、焚香讀書的壇屋等,環(huán)境幽雅,景色美麗。特別是已有400多年歷史的“五柏抱槐”一樹五支,中生一株槐樹,是花園內(nèi)的一大奇景。由于世代尊榮,特別是朝廷的頻繁賞賜,孔府積攢了大量的珍貴文物,約計3萬多件,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寶。今天我們看到的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赘€保存著數(shù)以萬卷的孔府檔案,是研究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赘蛥⒂^到這里,現(xiàn)在我們?nèi)⒂^孔林。
孔林。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專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時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畝,周圍垣墻高3米,厚1.5米,長14.5華里。在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證秦漢之墓,又可研究我國歷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和喪葬風俗的演變歷史??琢忠彩悄壳拔覈畲蟮娜嗽靾@林。相傳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故多異樹”。林內(nèi)有各種樹木10萬多株,數(shù)百種植物。在萬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漢碑移入孔廟保護外,林內(nèi)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塊,又稱得上名副其實的碑林。過去墓地的“風水”,被孔子的后代視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緒三十年(192019年),勘測津浦鐵路時,原計劃經(jīng)過曲阜,離孔林西墻很近。當時的衍圣公孔令貽得此消息十分著急,向朝廷連遞幾件呈文,說鐵路將“震動圣墓”,“破壞圣脈”,使祖宗靈魂不得安寧。結(jié)果鐵路到曲阜拐了個大彎,向西南繞行。如果沒有這檔子事,現(xiàn)在人們坐火車到曲阜游覽,就不用先到兗州下車,然后改乘汽車了。
大門孔林大門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進入孔林大門是一條長約1華里的甬道,迎面高大的門樓叫“觀樓”,俗稱“二林門”。此門原是古魯國城北門。大門到二門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的部分,類似古代城市建筑的月城。
孔尚任墓位于孔林東北隅,墓碑上書“奉直大夫戶部廣東清吏司員外郎東塘先生之墓”,即是孔尚任墓。孔尚任(1648--172019年),字聘之,號東塘,自稱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孫,我國清初著名劇作家,其代表作是桃花扇。他出生書香門弟,因?qū)以嚥坏?,中年隱居曲阜石門山??滴醵?1684年),康熙皇帝來曲阜祭孔時,他被孔府推薦為引駕官,并給皇帝講經(jīng),深得褒獎,破格提升為國子監(jiān)博士。赴京任職期間曾到淮楊一帶治河,通過吊古跡,訪隱士,搜集野史逸聞,對南明王朝的覆滅經(jīng)過有了深切的感受。回京后曾任戶部主事,員外郎等職。公余致力于戲曲創(chuàng)作。16,昆曲名劇桃花扇傳奇脫稿。王公顯貴爭相傳抄,戲班競相演唱,一時轟動京城。該劇以名士候方域與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次年孔尚任卻被罷官回鄉(xiāng),死后葬于此。他一生著述甚豐,另有詩文石門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等。
于氏坊位于孔林北側(cè),是孔子七十二代孫、衍圣公孔憲培與其妻于氏之墓。于氏原是清乾隆皇帝的女兒,那么為什么改姓于又嫁到孔府的呢?這里還有段小故事。據(jù)說乾隆的女兒臉上有塊黑痣,相術(shù)說,這塊痣主災,破災的唯一辦法是將她嫁給一個有福的人。朝里大臣們議論,天下只有孔圣人的后代最有福。但是當時是滿族統(tǒng)治,按規(guī)定滿漢不能通婚。于是有人給皇帝出主意將女兒認漢族大臣、戶部尚書于敏忠為義父,這樣以于家的名義嫁到孔府。于氏死后,孔府為其立了這座“鸞音褒德”牌坊。
洙水橋孔林二門內(nèi)有一條東西橫穿的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經(jīng)孔子墓前,與“圣脈”攸關(guān),故被后世譽為“靈源無窮,宜與天地共長久”的“圣水”。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條河流,與泗水并稱為“洙泗”,后來成為孟子發(fā)祥地的代稱。古洙水早已湮沒。河上有橋三座,左右皆為平橋,中間的一座拱橋在孔子墓前,名曰:“洙水橋”。
孔子墓甬道洙水橋北迎面綠瓦三楹的高臺大門,叫“檔墓門”。過此門即是孔子墓甬道。甬道有四對巨型石雕,名曰:華表、文豹、角端、翁仲。華表又稱“望柱”,是進“天門”的標志。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噴火,溫順善良。角端傳說日行一萬八千里,通四方語言,明外方幽遠之事。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的怪獸。翁仲,傳說為秦代驍將,威震邊塞,后為對稱,雕文、武兩像,用以守墓。甬道盡頭大殿是祭祀孔子設香壇的享殿。解放戰(zhàn)爭時,朱德總司令曾在此召開過軍事會議,所以又成為革命歷史文物。
孔子墓享殿之后紅色的墻院內(nèi)就是孔子及其兒、孫三代的墓地??鬃幽顾埔宦∑鸬鸟R背,稱“馬鬣封”,是一種特殊尊貴的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統(tǒng)八年(1443年)黃養(yǎng)正書??鬃佑诠?79年去世,當時魯國國君稱他為“尼父”。這是有別于封號的最尊貴的稱號??鬃佑蟹馓柺加诠辏瑵h平帝追封孔子為公爵,稱“褒成宣尼公”。此后帝王紛紛給孔子封號,至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給孔子謚號“文宣”,始稱“文宣王”。到元武帝于大德十一年(102019年)加封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稱“至圣先師”、“大成至圣先師”等等。歷代王朝都為孔子的封號選擇了最高的贊譽之詞,可見孔子思想學說,對歷代統(tǒng)治是何等重要。
孔子墓東為其子孔鯉墓,南為其孫孔伋墓。這種墓葬布局為“攜子抱孫”以示人衍興旺。
孔鯉墓孔子的兒子孔鯉,一生無大作為,年50歲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為“泗水侯”。子貢廬墓處孔子墓西三間房屋為子貢廬墓處。子貢,復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是孔子得意門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經(jīng)商的學生??鬃铀篮螅姷茏訛榭鬃邮啬谷?,相訣而去,獨子貢在此又守三年。后人為紀念此事,建屋三間,立碑一座,題為“子貢廬墓處”。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七
女士們、先生們:曲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xiāng),全國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有幸為各位擔任導游,十分高興。我將盡力為大家提供滿意的服務,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曲阜概況在參觀“三孔”之前,請允許我把曲阜概況介紹一下:
曲阜地處魯中山區(qū)和魯西南平原的交界處,北依泰山,南引嶧山,東連沂蒙群山,西俯千疇平原。地勢東高西低,境內(nèi)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東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門前倒流水”之說。物產(chǎn)豐富,景色宜人。大詩人李白曾描寫曲阜:“笑夸故人指絕境,山光水色青如蘭”。
曲阜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人類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還有炎帝、少吳徙都于曲阜,黃帝生于壽丘(曲阜城東8里處),舜于壽丘作什器的記載??梢?,中國遠古時代最有影響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蹤跡。盡管這是傳說,但也并不是毫無根據(jù)的。從境內(nèi)保存下來的20余處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中仍可見到我們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遺跡?!扒贰币幻钤缫娪凇抖Y記》。東漢應劭解釋說:“魯城東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屬國。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為魯國都城,是當時我國一個重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春秋時期,孔子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弟子三千,賢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國各地,又成了當時的教育中心。魯國是曲阜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故山東省現(xiàn)仍沿用“魯”作為簡稱。公元前249年,楚滅魯,置魯縣,秦代屬薛郡,西漢時為魯國都,魏晉南北朝時為魯郡治。隋開皇十六年(5),首定曲阜為縣名。宋代改稱仙源縣,金代恢復曲阜縣名至今。1986年撤縣制,始稱曲阜市?,F(xiàn)面積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萬。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主要的有110余處,其中孔廟、孔府、孔林及魯國故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11處列為全省重要文物保護單位?!叭住边€于1994年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八
曲阜,被譽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是儒家學者孔子的故鄉(xiāng),也是全球華人愛戴的圣地。最近,我有幸前往曲阜進行了一次旅行,領(lǐng)略到了這個古老城市的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下面我將從多個角度分享我對曲阜之旅的心得體會。
首先,曲阜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它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作為孔子的故居,曲阜以其獨特而深遠的文化吸引了眾多游客。在曲阜的孔廟中,我近距離接觸到了曾經(jīng)被尊奉為至高無上的孔子神像,感受到了他對世人的深遠影響。此外,曲阜的孔廟還保留了許多古代建筑和文物,如石碑、書院等。在神奇而古老的石拱橋上漫步,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歷史長河之中,感受到了曲阜濃厚的歷史氛圍。
其次,曲阜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儒家文化的發(fā)源地,曲阜以其豐富的文藝表演和傳統(tǒng)技藝而著稱。在曲阜學院內(nèi),我欣賞到了一場高水平的皮影戲表演。皮影戲的技藝和表演方式令我震撼,我?guī)缀鯚o法相信這些平面影片可以通過黑白剪影的形式呈現(xiàn)出如此立體的效果。此外,在學院內(nèi)我還學習了傳統(tǒng)的剪紙藝術(shù),了解了紙張和剪刀的奧秘。這些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不僅豐富了我的旅行經(jīng)歷,也加深了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熱愛。
再次,曲阜的人文氣息令我心曠神怡。曲阜是一個歷史悠久、文人輩出的地方,這里孕育了很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在曲阜的小巷中漫步,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氣息,他們曾在這里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詩文。曲阜還有許多的文化街和書店,讓我感受到了濃厚的書香氣息。在這些地方,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書友們交流了心得和體會,暢談了對文化傳承的思考和愿景。
最后,曲阜的美食更是讓我留連忘返。曲阜的餐飲文化豐富多樣,有著獨特的地方特色。我品嘗到了當?shù)氐奶厣〕?,如蜜汁銀耳、糖醋里脊等,口感鮮美,令人回味無窮。此外,曲阜還有許多有名的傳統(tǒng)菜肴,如紅燒獅子頭、叫花雞等,它們以獨特的口味和精致的制作工藝吸引了眾多游客。在曲阜的一家名為“儒廚”的餐廳,我品嘗到了一道名為“孔子皇帝大餐”的菜品,它匯集了曲阜傳統(tǒng)菜肴的精華,令我流連忘返。
總的來說,曲阜之旅是一次愉快而難忘的經(jīng)歷。我通過親身體驗,欣賞到了曲阜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感受到了曲阜的人文氣息,并且品嘗到了曲阜特色的美食。這次旅行不僅豐富了我的視野,也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我深信,曲阜這個美麗而古老的城市會繼續(xù)吸引著更多的游客,讓他們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化之旅。
曲阜之旅小學篇十九
仲尼亡去兩千年,曲阜故閭枝茂然。
一六盛春機遇厚,聖時門下親瞻旋。
孔林森郁脈沖重,孔廟巍巍殿閣玄。
孔府寂寥尋往事,不堪其哲苦從前。
元明諸帝尊崇甚,粗柏臺槐競極天。
鄙見信知對立論,斯人教育樹高賢。
王朝正統(tǒng)固云好,禮樂思齊亦可綿。
講釋中庸拘縛急,萬般末位學優(yōu)先。
輕浮勞動悖倫理,上智凡愚大逆篇。
漢興清虛賴之制,守循豈肯創(chuàng)新焉!
承恩八十衍生輩,世襲官銜占墓圓。
孫子傾身滅封建,秦皇郡縣獨留延。
北京卷起倒浪海,勝眾掀翻孔孟船。
黔首黎民來革命,廢除仕宦掌公權(quán)。
批林批孔存真鑒,領(lǐng)袖號旗有夙緣。
華夏文宗多樣化,佛儒道法百家淵。
棄瑕取貴與俱進,死板辭章靠站邊。
打碎鐵鏈開共和,自由平等永相傳。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財政局。
曲阜之旅小學篇二十
孔府與孔廟毗鄰,是孔子嫡系長子長孫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進院落,共有建筑463間,加上后花園,共占地240畝??赘?,也稱“衍圣公府”?!把苁ァ钡囊馑际钦f“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續(xù),其子孫可世代相襲、輩輩相衍。隨著孔子謚號的追加,歷代帝王對孔子后裔也一再加封,到北宋至和二個(1055年)宋仁宗賜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孫孔宗愿為世襲“衍圣公”,達到頂點。這一封號自宋至民國初年延用長達880多年?!把苁ス笔俏覈饨ㄉ鐣碛刑貦?quán)的大貴族。宋代相當于五品官,元代升為三品,明代上升為一品文官,清代不僅班列閣臣之上,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宮中御道上行走。當然歷代統(tǒng)治者對“衍圣公”的抬舉,主要的還是利用“孔子”這塊招牌為自大的統(tǒng)治服務。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下詔令“衍圣公”有權(quán)設置官署,同時又特命在闕里故宅以東重建府第。清代在此基礎(chǔ)上又進行大規(guī)模的修建。這就是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我國封建社會中典型的官衙與內(nèi)宅合一的建筑--孔府。大門大門正中高懸“圣府”金字匾額。門兩旁明柱上的對聯(lián):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對聯(lián)為清代文人紀昀手書。細心的游人會發(fā)現(xiàn)上聯(lián)中的“富”少一點(富),下聯(lián)中的“章”字成破“日”之狀(章)。相傳,孔子第四十二代孫孔光嗣娶親之日,有神仙前來指點,碰到寫“富”字的影壁,把“富”字去點,并告知孔家“富”字有點不吉。此后,孔府凡書富字皆無點。這叫“寶貴無頂”。又傳說乾隆時,紀昀為孔府書寫門聯(lián),寫到“章”字時數(shù)遍皆不中意,遂棄筆安歇,睡夢中見一老翁在他寫的“章”字上劃一筆,成破“日”之狀,醒后揮筆而書,果然氣勢不凡。這叫“文章通天”。進入孔府大門,由此向后孔府分為三路,東路建有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等;西路是孔府當年接待貴賓和讀書習禮的地方,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花廳等;中路是孔府的主體建筑,前半部為官衙,后半部為內(nèi)宅。重光門進入孔府二門,迎面有一座周圍不接垣墻的門樓,門上匾額“恩賜重光”,為明皇帝朱厚興頒,因此叫“重光門”。當年,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或進行重大祭祀活動時,才在十三響禮炮聲中將此門打開,所以又稱“儀門”或“塞門”。此門兩側(cè)的廊房,是孔府的管理機構(gòu)仿照封建王朝六部而設的六廳,即:管勾廳、百戶廳、典籍廳、司樂廳、知印廳、掌書廳。各廳長官,由正七品或正六品擔任。
大堂是當年衍圣公宣讀圣旨、接見官員、審理重大案件,以及節(jié)日、壽辰舉行儀式的地方,里面陳列的是正一品爵位使用的公案桌、儀仗等。北面靠墻的那些紅底金字的牌子,是封爵和特權(quán)的象征,俗稱“十八塊云牌鑾架”。歷代衍圣公持著這些牌子進京,可以暢行無阻。
二堂是衍圣公會見四品以上官僚和受皇帝委托每年替朝廷考試禮學、樂學童生的地方。屋內(nèi)七塊御制石碑,其中有清道光皇帝手書的“福壽”碑,慈祥太后手書的“壽”字及松鶴圖等。
三堂也叫退廳,是衍圣公接見四品以上官員和處理家庭內(nèi)部糾紛、處罰府內(nèi)仆役的場所。屋內(nèi)正中高懸的“六代含貽”匾額為乾隆皇帝手書,當時孔府六代同堂,此匾意為六代人和睦相處,生活美滿。內(nèi)宅門是官衙與內(nèi)宅的分界線。過去此門戒備森嚴,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內(nèi),否則嚴懲不貸,打死勿論。門兩側(cè)耳房內(nèi)有幾十人輪番值班,隨時向外傳遞信息。
貪壁孔府內(nèi)宅門內(nèi)壁上面有一幅狀似麒麟的動物,名叫“貪”。傳說是天界的神獸,怪誕兇惡,生性饕餮,能吞金銀財寶。盡管在它的腳下和周圍全是寶物,連“八仙”的寶貝都為它所有,但它并不滿足,還想吃掉太陽,真可謂貪得無厭。過去官宦人家常將此畫繪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為戒??赘畬ⅰ柏潯碑嬙诖颂帲怀鲩T即可看到,是告戒子孫不要貪臟賣法,也算作一條重要的家訓吧。
前上房是孔府主人接待至親和近支族人的客廳,也是他們舉行家宴和婚喪儀式的主要場所。房內(nèi)陳設華麗,文物古玩,琳瑯滿目。前堂樓為七間二層閣樓,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孫,衍圣公孔令貽及其夫人的住室??琢钯O清末民國初年人,先后娶孫、陶、豐、王氏為妻。孫氏早逝,娶陶氏;陶氏未生養(yǎng),娶豐氏。豐氏又過早病逝,于是孔令貽將丫環(huán)出身的王氏納為妾,先后生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如今二女兒孔德懋、兒子孔德成尚還健在,均已70多歲。
后堂樓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的住室??椎鲁?9出生,出生不到兩個月即被當時的大總統(tǒng)徐世昌任命為襲封衍圣公。1935年被南京國民政府改授為“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1936年與孫琪芳女士結(jié)婚。其后大部分時間隨國民政府在重慶和南京,1949年大陸解放前夕從南京遷往臺灣,曾任臺灣考試院院長,現(xiàn)任“總統(tǒng)府資政”,是臺灣最高官階的官員之一。現(xiàn)后堂樓保存著孔德成結(jié)婚時的原貌。后堂樓院的東樓是當年府內(nèi)女傭做針線活的地方,西樓是招待親屬家眷的地方。
花園孔府后花園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前后經(jīng)過三次大修,占地50余畝。清嘉慶年間,孔子第七十三代孫、衍圣公孔慶g重修時,將數(shù)塊大型鐵礦石置于園內(nèi),又稱“鐵山園”。園內(nèi)建有假山、噴泉、曲橋、花塢、亭以及敬花神的石壇,賞月的涼臺、焚香讀書的壇屋等,環(huán)境幽雅,景色美麗。特別是已有400多年歷史的“五柏抱槐”一樹五支,中生一株槐樹,是花園內(nèi)的一大奇景。由于世代尊榮,特別是朝廷的頻繁賞賜,孔府積攢大量的珍貴文物,約計3萬多件,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寶。今天我們看到的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赘€保存著數(shù)以萬卷的孔府檔案,是研究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
曲阜之旅小學篇二十一
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孔廟。
尊敬的游客朋友,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歡迎各位來到孔子的家鄉(xiāng)曲阜參觀游覽,同時也感謝您選擇我作為您此次游覽的向?qū)?。我是曲阜___旅行社的導游員張某,大家可以叫我小張或者張導??鬃佑芯涿裕骸坝信笞赃h方來,不亦樂乎。”下面就讓我懷著結(jié)識新朋友的欣喜心情,為大家提供導游服務。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禮制廟宇。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據(jù)記載,孔子生而首上圩頂,似尼丘山之形,故因名丘,字仲尼。
孔子在一生艱辛探索的社會實踐中,深入了解和認識了當時社會,逐步創(chuàng)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體系,成為當時著名的政治理論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創(chuàng)立的儒學思想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有著很大的影響??鬃铀篮蟮诙?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壽堂”,房屋三間,里面陳列著孔子使用過的“衣、冠、琴、車、書”,“因以為廟,歲時奉祀”,即每年按時祭祀。盡管當時孔子已是相當知名的學術(shù)大師,但儒家還只是一個學派,孔子的地位不高,所以最初的孔廟也僅僅是孔子的故居。漢代以后,孔子及儒學地位逐漸提高。
據(jù)記載,從公元220___年到解放前,孔廟先后重修擴建七十多次:歷經(jīng)兩千余年的歷代重修擴充,便得曲阜孔廟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約14萬平方米,殿堂閣廡466間,門坊54座,碑亭17座。規(guī)模之大,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全國三大古建筑群。
孔廟的總體布局是由孔子當年的故居長期發(fā)展而來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歷史??讖R建筑發(fā)展追求的建筑效果是通過建筑群整體所造成的環(huán)境去烘托孔子的豐功偉績和儒學圣教的高深博大來完成的。因此,孔廟建筑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首先是它的總體布局及建筑序列的完整性;其次是它的個體建筑的處理及每道院落的格局,每個殿、堂、樓、門、亭都充分顯示出了各自的重要作用;第三是個體建筑的細微方面,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建筑家們在設計和施工方面的無與倫比的建筑藝術(shù)成就。在整體建筑方面,孔廟采用古代傳統(tǒng)的宮庭式建筑形式。但它經(jīng)過歷史上的多次重修擴建,每當重修擴建的時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廟建筑形制、規(guī)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廟的建筑群體最終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遺產(chǎn),既體現(xiàn)了歷史遺產(chǎn)的延續(xù),又保持了它的總體的完整性。這種獨特的建筑形制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首先,孔廟是孔子故宅擴建而成的,它保存了許多有關(guān)孔子的古跡,如故宅井、詩禮堂、魯壁、金絲堂以及為紀念孔子講學建造的杏壇等;其次是王者宗廟因素,如門戟之制,前殿后寢之制等;第三是宮庭因素,如天子五門之制,王城角樓之制,東、西華門等;第四是宗族家廟因素,如啟圣殿、崇圣祠、家廟等;第五是祭祀因素,在孔廟被祭祀者除孔子、四配、十二哲外,還有先賢先儒、祖先等總數(shù)達二百余人,這樣為容納大批的從祀者神位,就須得設立廊廡,由此便形成了廊廡院落。除以上幾個因素外,還突出地表現(xiàn)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及孔孟之道的神圣性,如泮池、璧水、牌坊等,并以書樓象征孔子在學術(shù)方面的偉大成就??讖R成功地運用了傳統(tǒng)的庭院組合與環(huán)境烘托相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達到了渲染孔子在學術(shù)上、教育上的卓越貢獻和在古代社會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中國古代建筑群中別具一格的建筑形制。
孔廟內(nèi)現(xiàn)有古樹一千二百余棵,與宏偉的建筑群相互輝映,特別是夏季,上千只鷺鳥居住在古木之上,形成了孔廟又一獨特的景觀,鷺鳥已被曲阜市定為市鳥。
萬仞宮墻。
金聲玉振坊。
金聲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金聲玉振”四字為明代學者胡纘宗手跡,坊上有平面淺雕云龍戲珠,柱頂各設圓雕“辟邪”一只,俗稱“朝天吼”,坊后有一座單孔石橋,上設龍陛,名曰“泮水橋”,橋下泮水原上游接古泮池,下游流經(jīng)明城正南門西水門入護城河。此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
“金聲玉振”四字出自《孟子·萬章下》,孟子說:“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币馑际钦f孔子集圣賢之大成,始終而一。“金聲”原意是指我國古代樂器“鐘”發(fā)出的聲音,“玉振”原意是指我國古代樂器“磬”發(fā)出的聲音,在古代奏樂時以擊“鐘”為始,擊“磬”為終,金聲玉振的原意為一首完善的樂曲。孟子將孔子思想比喻為一首完美無缺的樂曲,在這里借用孟子語意,是說孔子思想完美無缺,集古圣賢之大成,以達到絕頂?shù)囊馑肌?BR> 欞星門。
欞星門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1420___年),原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圣公孔昭煥重修孔廟時,換成石柱鐵梁。四根石柱頂端為四大天將,中間平梁上是火焰寶珠,以象征此門由天將守衛(wèi)而成為參天立地的天門。
欞星,即天田星,最早見于史料的有漢高祖命祀靈星,凡祭天先祭靈星,古人認為靈星“主得士之慶”,專門管官的星。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0___年),筑郊臺外垣置靈星門,即在祭天之臺的外墻置靈星門,形如窗欞,故曰“欞”??讖R設欞星門,意為祀孔如祀天,此見于宋《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記。另外,孔廟有碑記:置欞星門“取其疏通之意,以納天下士”,無論任何地方,只要設有欞星門,那么它的門扇一定是由欞子結(jié)構(gòu)而成,因此有疏通之意,孔廟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學士都來學于此。
欞星門外東西兩側(cè),各有一幢下馬碑,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在封建社會,所有來曲阜祭孔的官員,無論職位高低,來到孔廟前見到此碑,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孔子的尊崇之意。此碑始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現(xiàn)僅存東面一幢。
太和元氣坊。
太和元氣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為石質(zhì)結(jié)構(gòu)?!疤驮獨狻彼淖譃楫敃r山東巡撫曾銑手書。
“太和”指天地、日月、陰陽會合之氣,“元氣”原意為形成世界的原始物質(zhì),后來,一些唯物主義者將“金、木、水、火、土”這五行稱為“原氣”,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由五行構(gòu)成。在這里,“元氣”為天地、日月、陰陽會合之氣,是生長萬物的根本。“太和元氣”也就是說孔子思想體現(xiàn)了整個人類思想最精華、最高貴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萬物一般,能使人類思想到達一種至高無上的境地。
太和元氣坊后為“至圣廟”坊,原名為“宣圣廟”坊,始建年代未查到記載,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20___年)的廟圖上已有“宣圣廟”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___年)改“宣圣廟”為“至圣廟”。此坊為漢白玉石質(zhì)?!爸痢奔粗粮邿o上的意思。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意思是說孔子對人類做出的貢獻如天地一樣大,孔子思想是空前絕后,無論古今還是將來,都是至高無上的。
圣時門。
圣時門原為孔廟正門,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1420___年),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擴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世宗賜名為“圣時門”。此門建于高臺之上,前后御道上各有浮雕云龍戲珠石陛,系明代雕刻?!笆r門”三字為清高宗乾隆手書。
“圣時”二字出自《孟子·萬章下》,孟子將中國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較后指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時者也”。認為伯夷反對武王滅紂,不食周粟而死,為圣之清者;伊尹,幫助湯滅夏桀,湯死后輔佐外丙,仲壬死后立湯孫太甲即位,因太甲破壞湯法,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悔過,又被伊尹接回復位,孟子稱伊尹為圣之任者;柳下惠是春秋時期魯國大夫,他曾三次被貶黜而仍留任,人問他為什么不離開,他回答說:“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后來,齊攻魯,他派人到齊勸說退兵,沒用一兵一卒,就退了齊軍,所以孟子說他是圣之和者。通過比較,孟子認為孔子是圣之時者,終始而一的圣人,是最適合時代的圣人,無論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個朝代,孔子思想都應成為正統(tǒng)思想。
璧水橋。
進來圣時門,豁然洞開,很大的方形庭院內(nèi),古木參天,芳草如茵,東西對稱各有一腰門,對面三架拱橋掩跨璧水,半掩著弘道大門,加之石制盆景上綴,使人心曠神怡,無不動情,頓覺進入了“神”的境界。崇圣者仰之彌高,觀覽者先睹為快。與此情此景相連接,東邊腰門曰“快睹”,西邊腰門曰“仰高”?!翱於谩痹⑾榷脼榭熘?,“仰高”則出自《論語·子罕》?!把鲋畯浉?,鉆之彌堅”意說孔子之道高深不可測,抬頭向上看,越看越高,學習孔子的思想學說,一旦入進門來,才感到里面的東西學無止境。此二門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過去只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門,一般人只能從仰高門進廟。
前面一水橫穿,三橋縱跨,環(huán)水有雕刻石欄,因水“壅繞如璧”取名“璧水”。北京天安門前有金水,這里設“璧水”意為孔子廟宇與皇宮等同,三橋因而得名璧水橋。始建于明代永樂十三年(公元1420___年),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增添石欄,河身砌有河底,原河上為小墻,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將小墻改為石欄桿。
弘道門。
弘道門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原門三間,當時是孔廟的正門。明弘治年間重修孔廟時,改建為五間。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雍正皇帝欽定為“弘道門”,后由乾隆皇帝題寫“弘道”二字豎匾立于門額。
弘道門下現(xiàn)有石碑兩幢,東碑是元代刻成的“曲阜縣歷代沿革志”,記載了曲阜在元代以前的歷史沿革概況,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西碑是元代“處士王先生墓志銘”,頗有書法價值。二碑原立于曲阜城東舊縣村,1964年移入孔廟。
大中門。
大中門是宋代孔廟的正門,始建于宋代,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重修。“大中門”三字匾額系清高宗乾隆手書。
大中門兩側(cè)各有綠瓦拐角樓一座,各三間,平面作曲尺形,建在方形高臺之上,這兩個角樓與孔廟后面東西兩角樓形成的矩形輪廓,即是元代孔廟的輪廓??讖R內(nèi)的主要建筑物都在此輪廓之內(nèi)。角樓建于元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讖R設角樓是仿照宮庭皇城角樓之制而建成的,意使孔廟像皇宮一樣威嚴。
同文門始建于宋代,原為三間,明代成化年間擴為五間。清康熙年間名曰“參同門”,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___年)改為同文門。此門是一獨門,左右無墻。以前中國傳統(tǒng)的宮殿式建筑,在主體建筑之前常有小型建筑作為屏障,以表示莊嚴,同文門就擔當著奎文閣的屏障作用。“同文門”三字為清高宗乾隆手書。
奎文閣。
奎文閣原名藏書樓,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間,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為三檐,賜名“奎文閣”。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20___年)改為七間,清高宗乾隆皇帝題寫閣匾。
奎文閣東西闊30.1米,南北深17.62米,高23.35米,三重飛檐,四層斗拱,檐下八根八棱石柱,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為層疊式木架,閣兩層,中間夾暗層,原上屋藏御賜經(jīng)書,暗層藏印板,下層藏御香帛。
“奎”,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傳說為西方白虎之首,共有16顆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孝經(jīng)》上講“奎主文章”,后人進一步將奎星說成是“文官之首”。所以,金章宗為贊頌孔子是天下文官主,將原藏書樓命名為“奎文閣”。
奎文閣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20___年)擴建以來,經(jīng)歷了幾百年風風雨雨和上百次地震,在西面碑亭內(nèi)有塊碑記載了清代康熙年間一次大地震,“人間房屋傾者九,存者一”,即說百分之九十的房屋倒塌,而奎文閣安然無恙。到本世紀八十年代初,奎文閣因歷年久遠,加之多年失修,有些木質(zhì)糟朽,閣上方扭斜,于是由國家文物局主持,組織古建筑專家聯(lián)合擬出修復方案,撥款120余萬元,比原定工期提前一年將奎文閣重新整修。整修完的奎文閣,完全保持了原有的規(guī)格和風貌。
奎文閣廊下東、西各有一幢石碑,東為《奎文閣賦》,由明代著名詩人李東陽撰文,著名書法家喬宗書寫。西為《奎文閣重置書籍記》,記載了明正德六年(公元1520___年)劉六、劉七率農(nóng)民起義軍攻占曲阜、占領(lǐng)孔廟,“秣馬于庭,污書于池”,將奎文閣藏書“焚毀殆盡”以后,皇帝“又命禮部頒御書以賜”的情況。清代奎文閣中的藏書又有增添,清晚期將藏書移入孔府保存。
奎文閣內(nèi)現(xiàn)為孔子圣跡圖陳列??鬃邮ホE圖現(xiàn)存三套,一是明代圣跡圖繪畫,二是明代雕刻圣跡圖木板,三是明萬歷年間的圣跡圖石刻。這里陳列的系明木板圣跡圖印本。圣跡圖全套120幅,描繪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動。
十三碑亭。
過奎文閣便是十三碑亭院,院內(nèi)有十三座碑亭,保存了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國時期所設立碑刻57塊,南排中間兩座碑亭系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和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___年)建的;次外兩座系金代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所建,其它均為清代建筑。按孔廟的建筑發(fā)展,清代碑亭應建在大中門前,清皇帝為了顯示自己,將碑擁擠在各碑亭之前,故在此院內(nèi)出現(xiàn)了雙檐穿插交錯的擁擠現(xiàn)象。因此有人說這種建筑結(jié)構(gòu)犬牙交錯,兩角相頂,巨檐相交,是古建筑學上所講的“勾心斗角”,“勾心斗角”見于《阿房宮賦》,至于其建筑結(jié)構(gòu)是什么樣子,已無法確知。
十三碑亭內(nèi)碑文的內(nèi)容均為歷代帝王、大臣們修廟、祭廟、告廟之類的記錄。從書法上看,真草隸篆、座座不同,其中有蒙古文、滿文與漢文對照石碑,通過十三碑亭可窺見出歷代建筑技術(shù)的發(fā)展變化。
大成門。
大成門在宋代初年叫儀門。宋崇寧三年(公元1120___年)因大成殿得名大成門。原門三間,明弘治十二年和清雍正二年兩次著火后重修,清世宗雍正題匾。此門用黃瓦、彩繪斗拱,前后各用四根石柱擎檐,前后中央四根深雕云龍蟠柱,其余四根為淺雕花紋,前后臺階中有浮雕龍陛,均為明代中期雕刻。此處并五門,將孔廟分成三路,東為承圣門,院內(nèi)為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為啟圣門,內(nèi)奉祀孔子父母。中路三門并立,東西各有掖門,東為金聲門,西為玉振門,中路為祭祀孔子夫婦及歷代先賢先儒的地方。
先師手植檜。
大成門里東側(cè)有一石欄,欄內(nèi)有一棵檜樹,相傳為孔子親手所植。
此樹最早記載見于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聞見記》:“兗州曲阜文宣王廟內(nèi)并殿西、南,各有柏葉松身之樹,各高五、六丈,枯槁已久,相傳夫子手植,永嘉三年其樹枯死”。手植檜樹原有三株,于晉懷帝永嘉三年(公元320___年)枯死。隋大業(yè)十三年(公元620___年)復生,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又枯;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再生,金貞佑二年(公元1220___年)毀于兵火。到此,相傳原孔子手植檜樹絕跡。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由三氏學堂教授張將原東廡廢墟上發(fā)出的檜樹苗移栽于此地,即為第四代手植檜。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孔廟著火,此樹被燒死,僅存樹身;清雍正二年(公元1720___年)再次著火,燒毀樹身,僅存下約半米高的樹樁。樹樁一直保存到“___”前,“___”初期被鋸掉樹樁,現(xiàn)石欄內(nèi)尚保留有第四代樹的樹根?,F(xiàn)在挺挺高聳的檜樹是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復生的再生檜。因此,如果算孔子親植,那么正好是第五代樹?,F(xiàn)手植檜高大勁撥,圍有二人合抱,枝冠似傘,樹身似銅,高達十五、六米,樹頭向南傾斜,不知為什么,清代復生的手植檜樹的形狀竟和明代萬歷年間的圣跡圖石刻上原手植檜的形狀幾乎完全一致。有人認為這個與地理位置有關(guān)系,不知能否解釋清了。仔細想來,似乎有些道理。
先師手植樹歷來受到重視,“此檜日茂則孔氏日興”,將它和孔氏子孫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宋代米元章(米芾)將手植檜與封建統(tǒng)治者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有詩為證:“矯龍怪,挺雄質(zhì),二千年,敵金石,糾治亂,如一昔”。
樹東立有一碑《先師手植檜》,此碑立于明萬歷二十八年(公元1620___年),字體酣暢,渾厚有力,是明代楊光訓手書。
杏壇。
宋代以前孔廟內(nèi)并沒有杏壇。現(xiàn)杏壇的位置是宋代以前孔廟的正殿。宋天禧二年(公元1020___年),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jiān)修孔廟,將正殿擴建,位置后移。為紀念孔子講學,在原正殿舊址“除地為壇,環(huán)植以杏”,即筑一個土臺,周圍植杏樹,名曰“杏壇”。金代在壇上建亭,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重修,明穆宗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重建。
杏壇是紀念孔子講學的地方,最早記載見于《莊子·漁父篇》,“孔子游乎緇帷之林,坐休乎杏壇之上,弟子習書,孔子弦歌鼓琴”。至于原來沒有杏壇,或者說有杏壇在什么地方已無法考證了。一般來說《莊子》上面的記載是比較可信的,但《莊子》下篇一般認為是偽作,而《漁父篇》出自《莊子》下篇。因此,對于原杏壇的記載真?zhèn)坞y辨,尚不得考證。
杏壇內(nèi)現(xiàn)有石碑兩幢,背東面西一碑為金承安三年(公元1198年)文人黨懷英篆書“杏壇”二字,由孔子五十一代孫孔元措立石于亭內(nèi)的,面南一碑為清高宗乾隆手書的《杏壇贊》,寫道:“重來又值燦開時,幾樹東風簇絳枝,豈是人間凡卉比,文明終古共春熙”。
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場所。宋崇寧三年(公元1120___年)據(jù)《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語意,詔名文宣王殿曰“大成”。贊頌孔子思想空前絕后,完美不缺,集古圣賢之大成。
大成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20___年)?,F(xiàn)在看到的大成殿是清雍正時期火后重建的。大成殿闊九間,深五間,主殿高24.8米、闊45.69米、深24.85米,重檐九脊,黃瓦飛甍,斗拱交錯、雕梁畫棟。四周有回廊,頂端檐吻足有一人之高,前檐下為十根浮透雕水磨大石柱,柱高5.98米,直徑0.81米,每柱二龍對翔,盤繞升騰,中刻寶珠,四繞云焰,下飾蓮花石座。從底到上全部雕刻深邃,云龍騰起如飛,神態(tài)各異,遠而望之,祥云之中蛟龍盤旋飛舞,使人無不感到驚訝萬分。大成殿兩側(cè)回廊和后面回廊下的18根石柱為八棱八面柱,上有淺雕云龍戲珠,每一面為九龍戲珠,每根柱上就有72條龍。
殿下有雙層臺基,前有高二米的大露臺,東西寬約45米,南北35米,南有兩層大型浮雕龍陛,四周圍以雙層石欄,石欄下東西南三面共突出24個石雕螭首。雙層石欄設計規(guī)整古雅,有復道四通。大露臺是祭祀孔子時舞蹈奏樂的地方。整個大成殿氣勢雄偉,結(jié)構(gòu)整齊,規(guī)模宏大,突兀凌空,金箔貼裹,群龍競飛,具有明顯的東方建筑特色。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泰安岱廟里宋天貺殿并稱為東方三大殿。
大殿內(nèi)有9座大型神龕,17座塑像。中間一座是孔子,孔子像坐高3.35米,頭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鎮(zhèn)圭。孔子在歷史上被尊為文宣王后曾經(jīng)有過爭論,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公元739年)追謚孔子為“文宣王”,著王者之服,但此“王”并不確切,因為“王”有君王和侯王區(qū)分,有人認為應屬君王之“王”,也有人認為應屬侯王之“王”。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20___年)“加冕九族,服九章,從上公制”。因此看來,宋以前“文宣王”之“王”應屬侯王之“王”,以后隨著孔子地位進一步升高而被確認為君王之“王”。所以孔子身著的服裝是十二章西周的王服(天子之制)。
孔子兩側(cè)神龕內(nèi)為四配,東位面西的復圣顏回和述圣孔伋,西位面東的是宗圣曾參和亞圣孟軻。四配塑像坐高2.6米,身穿九章公服,手執(zhí)躬圭,如古代上公禮制。其后還有“十二哲”塑像。
大成殿內(nèi)除17座塑像外,還有10方巨匾(有的還未復原),正中是康熙皇帝手書的“萬世師表”,光緒皇帝的“斯文在茲”,兩側(cè)是咸豐和道光的,南面是乾隆皇帝的“時中立極”等,門外正中“生民未有”是雍正皇帝的手書。
寢殿。
大成殿后是寢殿。寢殿,是祭祀孔子夫人的地方。孔子夫人是春秋末期宋國人,復姓亓官,十九歲嫁給孔子,先孔子七年去世。關(guān)于亓官氏的情況典籍中記載較少,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20___年),真宗趙恒追封孔子夫人“鄆國夫人”,元代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被加封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明嘉靖八年(公元1520___年)孔子改稱為“至圣先師”,她也改稱為“至圣先師夫人”。最初魯哀公立廟時,亓官氏即同孔子一起被祭祀,唐代開始有寢殿專祠,早期曾有過亓官氏的塑像,后改為畫像,清雍正年間火后重建時,改為木制牌位,上寫“至圣先師夫人神位”,上罩木刻神龕,龕前有供桌。寢殿的建筑年代與大成殿同。周圍石柱上的雕刻圖案是鳳凰牡丹。
東西兩廡。
玉虹樓法帖。
東西兩廡北部現(xiàn)陳列玉虹樓法帖。玉虹樓法帖是孔子第六十八代孫、衍圣公孔傳鐸的第五子孔繼涑整理刻成的。孔繼涑(公元1727——公元1794),字體實,一字信夫,號谷園,別號薛谷居士。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舉人,候補中書,工書,是當時刑部尚書著名書法家張照的女婿。求學于張照,一生從事書法藝術(shù)研究,名重當時,與梁同書齊名,并稱南梁北孔。玉虹樓是他的書房號,所以他所整理摹刻的法帖稱為“玉虹樓法帖”。玉虹樓石刻共584塊,拓印裝裱成101冊,故又稱“百一帖”。整個玉虹樓法帖雕刻精益求精,由孔繼涑獨家刻成,是我國珍貴的書法珍品,具有很高的鑒賞和研究價值。
圣跡殿。
孔廟的最后一座殿是圣跡殿。圣跡殿造型古雅,建于明代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由巡按御史何光主持建造的。他搜集了有關(guān)孔子的畫像和文獻資料,交由吳郡畫工章草補充繪畫并刻成石刻,這就是我國最早的完整石刻連環(huán)畫——“圣跡之圖”。圣跡殿是專門為存放《圣跡圖》而建造的?!妒ホE圖》每幅高38厘米,寬60厘米,文圖并茂,共120幅,描繪了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動。
故宅門。
故宅門里是當年孔子的故居原址。雖不引人注目,但卻是孔廟中最古老的地方。最初的孔廟就在這里。里面御贊碑亭一間,據(jù)說是孔子生前所居之堂的位置。
孔子家住闕里,故宅門所對的街道即是闕里街,闕指石闕。漢代在此街南首建有石闕兩個,元代擴修孔廟時移入孔廟,“里”是指鄉(xiāng)里即村莊或街道,因石闕得名闕里。
游客朋友們,孔廟的游覽到此結(jié)束了,感謝各位在講解中對我的支持和幫助,如果講解過程中有什么不足之處,請多多批評指正,歡迎大家再次光臨孔廟,再次光臨曲阜,謝謝大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曲阜之旅小學篇二十二
曲阜,這座在山東省境內(nèi)的小城,承載著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全部榮光。我有幸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踏上了曲阜之旅。首先來到的便是著名的孔廟孔林,這里可謂中華文化的發(fā)源地,亦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chǎn)。在這里,我沉浸在濃郁的歷史底蘊中,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深遠影響。孔廟孔林的壯麗規(guī)模和莊嚴氛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追尋孔子的足跡,漫步大成門。
曲阜的大成門是孔廟孔林的入口,這扇古老的宏偉城門見證了多少歷史的變遷和興衰。站在大成門前,我心生崇敬之情,想象著孔子從這里經(jīng)過的場景。走進城門,一座座古老的建筑映入眼簾,我仿佛穿越時空,與孔子共謀一場人生之旅。這一切讓我更加明白,敬仰孔子不僅僅是尊敬一個偉大的智者,更是對卓越人格的崇尚。
第三段:重溫孔子的教誨,深入思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曲阜的孔廟孔林不僅僅是一個旅游景點,更是一個讓人思考的地方。在孔廟的對聯(lián)墻上,我看到了孔子的名言警句,其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傳世之言讓我愈加敬畏??鬃映珜У氖侨娴娜宋闹髁x,他要求每個人從自身做起,通過修身養(yǎng)性來改善國家和社會。這個教誨對于我們來說,依然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通過親眼目睹孔子學院和瞻仰孔子的寶座,我更加明白教育的力量和孔子的偉大思想。
第四段:感受曲阜的傳統(tǒng)文化,品味岱廟的寧靜美。
曲阜之行中,我還特意前往了距離孔廟孔林不遠的岱廟。這座古老的廟宇是為了祭祀中國古代人們心目中的最高神——太昊而建。岱廟坐落在山間,寧靜而莊嚴,仿佛置身于仙境。我沉醉在寧靜的氛圍中,感受到了古人對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曲阜的傳統(tǒng)文化深深感染了我,激發(fā)了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五段:返程感想,心頭歷史薪火重燃。
曲阜之旅讓我收獲頗多,參觀了孔廟孔林,追尋了孔子的足跡,深入思考了孔子的教誨,感受了曲阜的傳統(tǒng)文化。曲阜是歷史的見證者,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它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回到家鄉(xiāng)的我,心頭的歷史薪火被重重地燃起,我決心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文化,將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傳播給更多的人。曲阜之旅,讓我收獲智慧,傳遞希望。
曲阜之旅小學篇二十三
第一段:引言(200字)。
近日,我去了一趟曲阜,參觀了孔廟、孔府和孔林,感受到了濃厚的歷史和文化氛圍。這次旅行讓我受益匪淺,我體會到了孔子和他的學說對中國文化的深遠影響,也對自身的價值觀和人生態(tài)度產(chǎn)生了深思。以下是我在曲阜之旅中的體會和感悟。
第二段:學問的傳承(200字)。
曲阜作為孔子的故鄉(xiāng),承載著千年的學問傳承。在孔廟里,我看到了四庫全書的合刻本,它記錄了豐富的文化學問和智慧。我被孔子留下的諄諄教誨深深打動,孔子的儒家思想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和和諧??鬃訉⒌赖滦袨榕c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緊密聯(lián)系,提出了“仁者愛人”,“康樂天下”的理念。這使我意識到,只有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才能實現(xiàn)社會的平穩(wěn)和諧。
第三段:歷史的沉淀(200字)。
在孔廟和孔府中,我感受到了歷史的深沉和厚重。曾經(jīng)是孔子一家居住的孔府,如今成為了一個莊嚴而宏偉的建筑群,其內(nèi)部陳設了豐富的歷史文物,展示了當時的生活場景。在孔林中,我看到了孔子和他的學生的陵墓,感受到了他們對于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和堅守。歷史的沉淀讓我明白,只有對過去的敬畏和尊重,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和現(xiàn)實中的種種挑戰(zhàn)。
第四段:學問的研習(200字)。
孔子曾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曲阜學宮是我學習的地方,我在那里看到了許多學子正在努力學習,不斷追求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體驗到了自律和持續(xù)努力的重要性。在曲阜之行中,我深深感受到學問的無窮魅力和力量。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才能不斷進步,并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第五段:人生的反思(200字)。
在曲阜之旅結(jié)束后,我不禁對自身的價值觀和人生態(tài)度進行了反思??鬃訉τ谛奚睚R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啟示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奉獻,為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曲阜之旅讓我懂得,只有與偉大的思想家和先賢的智慧對話,我們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為自己的未來和社會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總結(jié)(100字)。
曲阜之旅讓我深刻感受到學問的傳承和歷史的沉淀,引發(fā)了我對學問的研習和人生的反思。我將繼續(xù)學習和研習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文化,以此推動自身的成見與進步。我相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思考,我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為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