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的教案范文(17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設(shè)計的具體實施方案,通過編寫教案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效率。為了編寫一份完美的教案,教師需要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有清晰的把握。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教師分享的教案,其中包括了多種不同教學策略和方法。
    采茶的教案篇一
    福建省非物質(zhì)文化保護遺產(chǎn)--民間歌舞"采茶撲蝶",起源于龍巖市新羅區(qū)蘇坂鄉(xiāng)美山村,迄今已有280多年的歷史。作品情節(jié)生動有趣,角色形象詼諧,是福建民間藝術(shù)中的奇葩。
    我們結(jié)合《綱要》精神,根據(jù)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在欣賞民間歌舞《采茶燈》的基礎(chǔ)上,以音樂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充分體驗、感受民間音樂的藝術(shù)美。
    1、感受民間音樂旋律和情緒,嘗試用動作有節(jié)奏地表現(xiàn)"采茶"與"撲蝶"的不同內(nèi)容。
    2、傾聽音樂會在樂句的鼓點響起時"停"和"撲"。
    3、學習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相互嬉戲的快樂。
    1、知識準備:課前欣賞龍巖民間歌舞《采茶燈》、初步了解歌舞表現(xiàn)的內(nèi)容。
    2、物質(zhì)準備:幼兒每人一把小蒲扇、小蝴蝶若干只;圖譜一張。
    一、律動入室:幼兒隨《采茶撲蝶》音樂,手持小扇子走小碎步入室。
    二、完整欣賞《采茶撲蝶》音樂,了解ab兩段音樂表現(xiàn)的內(nèi)容。
    1、幼兒完整欣賞。
    師:茶園里響起了《采茶撲蝶》的旋律,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可以分幾段?每段在說什么?
    2、欣賞后提問:可以分幾段?第一段在說什么?第二段呢?茶女是怎么采茶的呢?
    三、分段欣賞與游戲表現(xiàn)。
    (一)欣賞第一段"采茶"部分音樂。
    1、提問:茶女怎么采茶的?她們是用什么裝茶葉的?(引導幼兒學習采茶的基本動作以及高低左右的動作方位變化)。
    2、幼兒嘗試使用扇子隨音樂采茶。
    (二)欣賞第二段"撲蝶"部分音樂。
    1、教師拿蝴蝶示范逗幼兒游戲一遍。
    提問:第二段誰來了?蝴蝶是怎么和茶女做游戲的呢?
    2、利用圖譜,引導幼兒感受樂句的最后重音。
    (1)出示圖譜,師隨音樂指圖譜,引導幼兒感覺樂句的最后重音。
    提問:蝴蝶是什么時候停呢?
    (2)幼兒扮演蝴蝶隨音樂做蝴蝶飛、停動作。
    (3)幼兒扮演茶女隨音樂用扇子有節(jié)奏地撲蝴蝶。
    3、兩人結(jié)伴玩游戲:撲蝶。
    (1)教師引導幼兒商量游戲玩法。
    小結(jié)游戲玩法:蝴蝶隨著音樂飛來飛去,當鑼聲響起的時候蝴蝶就停在自己身上,這時扇子就輕輕地去撲蝴蝶。
    (2)幼兒兩兩相對,一人當蝴蝶,一人撲蝶,進行游戲。
    游戲后評價:游戲時是否聽音樂進行游戲,是否遵守游戲規(guī)則。
    3、交換角色再游戲一遍。
    四、幼兒聽音樂完整游戲"采茶撲蝶"。
    1、游戲第一遍:男孩采茶,女孩當蝴蝶。
    2、游戲第二遍:女孩采茶,男孩當蝴蝶。
    3、游戲第三遍:請客人老師當蝴蝶,全體幼兒采茶。
    小結(jié):剛才這個游戲玩了什么感覺?回去可以和誰一起玩?我相信你們一定玩得很開心。
    五、律動出室:幼兒手拿小扇子,隨"采茶撲蝶"音樂小碎步律動出室。
    采茶的教案篇二
    1、充分感受《采茶舞曲》“采茶燈”的音樂風格,通過演唱、豎笛吹奏等形式學習歌曲,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2、通過本校學生獲獎舞蹈觀摩,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3、通過對音樂創(chuàng)編過程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對音樂的喜愛之情。
    通過唱、奏、編的方法,結(jié)合律動,進行簡單的創(chuàng)作。
    通過教師引導、示范,體驗歌曲情緒,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自如地投入到實踐和創(chuàng)作中去,體會舞蹈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師、生在《采茶燈》的音樂聲中進教室。
    2、觀看我校獲獎舞蹈。
    師:“音樂與舞蹈是一對孿生姐妹,我國很多民族能歌善舞,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走進舞蹈,創(chuàng)編舞蹈。
    (意圖:觀看本校學生的獲獎舞蹈節(jié)目,放松學生心情,增加親切感,激發(fā)表演興趣。)。
    二、解難、創(chuàng)編:
    1、復習:
    師:彈奏《采茶舞曲》旋律。
    生:分組演唱、吹奏《采茶舞曲》,體會多種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情緒。
    師:“把認為自己唱的最好的樂句,展現(xiàn)給同學們。”(掌聲)。
    生:學生自主演唱。
    (意圖:通過把認為自己唱的`最好的樂句展現(xiàn)給同學這一過程,讓學生獲得成功感。)。
    2、難點解決:
    師:“把認為自己難唱的樂句提出來?!?BR>    生:提難點(基本上是最末兩句)。
    師:師用范唱對比進行糾正。
    生:練習、糾正、鞏固。
    3、律動創(chuàng)編:
    1)師:“請找出歌詞中能用動作表示的‘實’的詞,進行律動創(chuàng)編”。
    2)小組活動。唱一唱、編一編、演一演。
    (意圖: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律動練習)。
    3)創(chuàng)編。把歌曲分成三部分,小組抽簽。簽上標明創(chuàng)編內(nèi)容及動作提示,進行舞蹈創(chuàng)編。教師巡視,對技能薄弱組重點指導,并充作組內(nèi)成員參予表演。
    1-4樂段,溪水清清溪水長——妹妹呀東山西山采茶忙。
    動作提示:溪水、轉(zhuǎn)圈、下蹲看兩岸風光、分組交換采茶插秧動作、擦汗。
    5-6樂段,插秧插的喜洋洋——采的茶來滿山香。
    動作提示:1)采茶的不同位置、速度變化。
    2)隊形變換:背靠背,轉(zhuǎn)圈。
    7-9樂段,手采香茶——采茶姑娘。
    動作提示:采茶、手拿斗笠,手腳協(xié)調(diào)地走、身遠處招手(踮腳)4、造型:蹲、站立。
    5、表情微笑。
    三、交流、體驗:
    1、小組匯報表演。比一比,評出星級隊。
    (意圖:開展自評、互評、他評有機結(jié)合,培養(yǎng)群體精神,合作意識,提高鑒賞、評價能力)。
    2、補充、完善舞曲動作,師生合作互動,吹、奏、唱、演表現(xiàn)歌曲情境。
    3、觀看我校歷年來的舞蹈獲獎作品。(意圖:觀看自己學校同齡人的舞蹈作品,再次體驗并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4、學生用簡潔的一句話,談創(chuàng)作樂趣和感受,體會創(chuàng)作樂趣。
    (意圖:通過談創(chuàng)作樂趣和感受,交流體會,體驗成功感,提升創(chuàng)作意識。)。
    四、課堂小結(jié)。
    采茶的教案篇三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和快樂的情緒。
    2、學習領(lǐng)唱和齊唱。
    3、通過這次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4、培養(yǎng)幼兒反應(yīng)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磁帶及錄音機;自備采茶過程中拍攝的照片或dv;教師自制紅太陽、茶山、小朋友采茶的形象各一,茶樹兩棵,茶葉兩片的小圖片,按照歌譜節(jié)奏自制節(jié)奏譜。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教師出示照片或dv,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熟悉歌詞:小朋友,還記得我們?nèi)⒂^茶場的情景嗎?那天天氣怎么樣?滿山的茶樹什么樣?茶葉什么樣?聞起來怎么樣?我們是怎么采茶的?心情怎么樣?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采茶》,聽聽歌里是怎么唱我們小朋友采茶的場面的。
    二、聽歌曲錄音一遍,熟悉旋律、節(jié)奏和歌詞。
    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歌里是怎么唱的?教師根據(jù)歌詞清唱并按照歌詞順序一一出示自制圖卡,幼兒哼唱。
    三、教師出示節(jié)奏譜,幼兒學拍節(jié)奏。
    注意將1/2與1/4拍節(jié)奏區(qū)分,并拍準確。
    四、聽歌曲錄音數(shù)遍,學唱歌曲:教師將圖卡貼在節(jié)奏譜下方,提醒幼兒歌詞,幼兒邊拍節(jié)奏邊跟唱。當幼兒熟悉歌詞和節(jié)奏后將圖卡和節(jié)奏譜去掉,幼兒跟唱。要求幼兒唱出歡快的情緒。
    五、領(lǐng)唱和齊唱:請一幼兒領(lǐng)唱第一、第二句歌詞,其余幼兒從"細細采"開始齊唱。
    活動反思
    春暖花開的時候也是茶葉上市的時候,今天下午我上的音樂活動讓孩子感受采茶的歡快氣氛,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感受采茶姑娘不同的心情。
    在這個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幼兒在學習中的創(chuàng)造學習能力和主體地位,在學習中讓幼兒的個性得到自由發(fā)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達到幼兒創(chuàng)新學習、自主學習的境界。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足和遺憾,例如在節(jié)奏游戲中,有一些幼兒的創(chuàng)作顯得比較簡單,體現(xiàn)不出水平,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多進行教師示范,同時注重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拓展教學時,我發(fā)現(xiàn)有一些幼兒獲得信息的渠道較狹窄,今后可帶領(lǐng)幼兒做一些資料收集的操作,讓幼兒熟悉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還需不斷改革教學教法,完善自己的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創(chuàng)新能力。
    采茶的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二、知識技能方面:
    1、通過對比聆聽,分辨出《采茶舞曲》這首歌曲采用了越劇的音調(diào);
    3、通過聽、辨、唱,使學生簡單了解方言對形成歌曲風格的作用;
    4、學會采茶時的基本動作,在學習“采茶舞”的過程中,感受采茶姑娘的辛勤勞動,表現(xiàn)采茶姑娘采茶時的愉快情緒。
    5、感受聆聽不同演唱方法的采茶歌以及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采茶舞曲》。
    三、過程與方法:
    通過聽、辨、想、說、唱、動等多種形式,從不同層次與角度,讓學生來欣賞《采茶舞曲》,去感受江南音樂的風格特點。
    采茶的教案篇五
    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幼兒缺乏自信心,不愿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特別是韻律活動中,孩子們大部分趨向于模仿教師的示范,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采茶》選自大班下學期主題七大自然的禮物,表現(xiàn)了春光明媚,采茶姑娘高高興興走到茶園,忙著采茶的歡快場面。音樂節(jié)奏優(yōu)美歡快,幼兒容易理解表現(xiàn)?,F(xiàn)在正是江南地帶春暖花開,茶香飄逸的時期,雖然采茶為幼兒不熟悉的活動,但正用此來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表現(xiàn)出自由快樂的動作和情感,增強幼兒自信心,所以我選擇了這一課題來進行韻律活動。
    《綱要》明確地強調(diào),豐富幼兒的藝術(shù)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xiàn)的過程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jīng)驗,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結(jié)合《綱要》精神和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通過學習律動《采茶》,感受忙碌的采茶氣氛,體驗采茶時的喜悅心情。
    2、引導幼兒學習采茶動作,并大膽創(chuàng)編表演律動。
    3、培養(yǎng)幼兒動作的節(jié)奏感和協(xié)調(diào)性。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習采茶動作要領(lǐng)。
    難點則是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采茶動作并表演律動。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采用的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法: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shè)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和場景,把幼兒帶入江南茶園的情境中,以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談話法:通過教師與幼兒的對話交流,讓幼兒對茶園有簡單了解,更加貼近生活,對采茶產(chǎn)生好奇心。
    3、視聽法:這是根據(jù)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fā)展特點而采用的。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為幼兒提供形象生動茶園的圖片視頻,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視覺,輕松地學習采茶動作及創(chuàng)編。聽是感知音樂的最好的方法,也是音樂的最大魅力,幼兒通過視聽來感知作品、理解作品、從而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作品。
    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我采用的學法是:
    1、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對活動的感覺和內(nèi)容的印象更為深刻。我讓幼兒通過觀看圖片視頻、情境模擬等手段,讓幼兒感受忙碌的采茶氣氛,體驗采茶時的喜悅心情,更加大膽自由表演。
    2、多種感官參與法:活動中,我將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演一演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促進幼兒對律動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物質(zhì)準備:采茶情景圖片視頻音樂《采茶》小籃子若干個。
    經(jīng)驗準備:幼兒活動前對茶葉有簡單了解。
    本次活動我設(shè)計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分為以下三個:
    一、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二、引導幼兒學習采茶動作并大膽創(chuàng)編表演律動。
    三、幼兒完整表演律動,感受忙碌的采茶氣氛,體驗采茶時的喜悅心情。
    采茶的教案篇六
    初步感受具有民歌特點的樂曲《采茶撲蝶》,知道名稱及主要音樂形象,樂意用語言、動作表現(xiàn)。
    1.小道具:圍裙、扇子、籃子、頭巾等。
    2.音樂《采茶撲蝶》cd。
    3.茶園的ppt。
    (一)初步聽賞。
    1.初步完整聽賞。
    t:春光明媚,有一群采茶姑娘在音樂伴隨下開始了一天的勞動。我們跟她們一起去看看。(聽音樂放茶園的ppt)。
    t:采茶姑娘們聽的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鋼琴)。
    2.再次完整聽賞。
    t:她們勞動了一天結(jié)束了采茶工作,準備回家了,在路上看見了美麗的蝴蝶,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我們來聽一聽,想一想。
    3.自由討論。
    t:曲子聽上去感覺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樂曲風格,例如:活潑、歡快、有跳音等。)。
    t: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自己聽到的內(nèi)容。)。
    4.再次完整欣賞。
    t:我們再來聽一聽,找一找什么時候撲蝴蝶?什么時候追蝴蝶?最后怎么樣?(老師可邊聽邊用插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將情景和音樂相聯(lián)系。)。
    t:這首曲子名稱叫《采茶撲蝶》。
    (二)動作表現(xiàn)。
    1.集體討論。
    t:撲蝴蝶、追蝴蝶用什么動作表示?
    t:我們和采茶姑娘一起去撲蝶。(引導幼兒將想象的內(nèi)容用動作表現(xiàn))。
    2.分組創(chuàng)編。
    t: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商量,用動作配上音樂告訴大家采茶姑娘撲蝶的故事。(根據(jù)幼兒人數(shù)引導幼兒分成4組或6組,嘗試運用道具,創(chuàng)編動作。)。
    3.集體展示。
    引導幼兒分組展示自己創(chuàng)編的舞蹈,同伴間相互欣賞。
    操作提示。
    老師在幼兒自由討論環(huán)節(jié)中要善于抓住幼兒的思維亮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再次欣賞音樂,邊聽邊用插問的形式進一步引導幼兒想象。例如:采茶姑娘看見蝴蝶時的驚喜,追逐時的快活情緒,撲呀、追呀時的活潑,最后蝴蝶飛走了等等,把具體情景和音樂建立聯(lián)系,為之后的動作創(chuàng)編奠定基礎(chǔ)。
    在動作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老師可利用集體討論將主要的情景動作先抽出來進行表現(xiàn),例如:深入討論“撲蝶”的動作,什么動作表示撲蝶?——配上音樂片段試試——還有什么不一樣的撲蝶動作?在集中討論一個動作的過程中讓孩子了解動作跟音樂的關(guān)系,用各種動作表現(xiàn)撲蝶,為之后自由創(chuàng)編提出暗示要求。
    在音樂結(jié)束后,引導幼兒各自擺出一個動作造型,引導幼兒用相關(guān)的語言情景解釋動作。例如:幼兒一手翻轉(zhuǎn)放于頭頂,一手叉腰走步定格動作表現(xiàn)蝴蝶飛走了,采茶姑娘頂著籃子回家等。
    采茶的教案篇七
    1、初步熟悉樂曲旋律,能跟著音樂做采茶、撲蝴蝶等動作,理解舞蹈動作所表達的內(nèi)容與情感。
    2、通過模仿他人、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等創(chuàng)編采茶、找蝴蝶、撲蝴蝶等情節(jié)動作。
    3、注意觀察教師的動作,樂意學習同伴創(chuàng)編的動作。
    1、蝴蝶飾品。
    2、頭巾。
    3、多媒體課件:茶山風光圖、采茶撲蝶音樂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
    教師帶領(lǐng)學生到茶山旅游,講述有關(guān)茶山的傳說。
    二、欣賞茶山美景和音樂:
    1、多媒體課件展示茶山風光圖。
    師:人們在茶山上干什么呢?
    他們是怎樣采茶的?
    2、幼兒欣賞采茶撲蝶音樂。
    三、幼兒學習第一段動作。
    1、幼兒創(chuàng)編采茶動作。
    2、教師引導學生豐富采茶動作。
    3、師生跟音樂表演采茶一段。
    四、幼兒創(chuàng)編第二段動作。
    1、教師出示蝴蝶飾品。
    師:看,誰來了?(蝴蝶)你想不想和蝴蝶一起玩兒???
    讓我們一起去找蝴蝶吧!
    2、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找蝴蝶動作。
    3、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撲蝴蝶的動作。
    4、幼兒在教師引導下聽音樂做第二段動作。
    五、跟蝴蝶一起飛出教室。
    采茶的教案篇八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和快樂的情緒。
    2、學習領(lǐng)唱和齊唱。
    3、熟悉《采茶》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nèi)容,跟唱歌曲,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4、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磁帶及錄音機;自備采茶過程中拍攝的照片或dv;教師自制紅太陽、茶山、小朋友采茶的形象各一,茶樹兩棵,茶葉兩片的小圖片,按照歌譜節(jié)奏自制節(jié)奏譜。
    一、談話引出主題。
    教師出示照片或dv,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熟悉歌詞:小朋友,還記得我們?nèi)⒂^茶場的情景嗎?那天天氣怎么樣?滿山的茶樹什么樣?茶葉什么樣?聞起來怎么樣?我們是怎么采茶的?心情怎么樣?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采茶》,聽聽歌里是怎么唱我們小朋友采茶的場面的。
    二、聽歌曲錄音一遍,熟悉旋律、節(jié)奏和歌詞。
    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歌里是怎么唱的?教師根據(jù)歌詞清唱并按照歌詞順序一一出示自制圖卡,幼兒哼唱。
    三、教師出示節(jié)奏譜,幼兒學拍節(jié)奏。
    注意將1/2與1/4拍節(jié)奏區(qū)分,并拍準確。
    四、聽歌曲錄音數(shù)遍,學唱歌曲:教師將圖卡貼在節(jié)奏譜下方,提醒幼兒歌詞,幼兒邊拍節(jié)奏邊跟唱。當幼兒熟悉歌詞和節(jié)奏后將圖卡和節(jié)奏譜去掉,幼兒跟唱。要求幼兒唱出歡快的情緒。
    五、領(lǐng)唱和齊唱:請一幼兒領(lǐng)唱第一、第二句歌詞,其余幼兒從"細細采"開始齊唱。
    在活動開始時,出示的采茶的圖片,讓幼兒仔細觀看是如何采茶的,觀察茶樹的特點。那如何用舞蹈動作表現(xiàn)采茶呢,這兒我做了一個夸張的動作,左手抱籃子,右手采茶,眼睛到處亂看,故意把采到的茶放籃子外面,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同時又巧妙的讓幼兒注意:放茶時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葉放。在籃子外面。孩子們表演的很投入。張遠皓指著前面說:“老師,前面有好多茶葉呀!快采!”還有的說:“哎喲!采滿了,好沉呀!”其中也有較叛逆的孩子在搗亂。李奮飛每次在音樂的第17-18小節(jié),總是別出心裁:“我不要了!太滿了!我全倒了!”也許他有自己的想法吧!在跟孩子們表演的過程中,我收獲了快樂與微笑!
    采茶的教案篇九
    1、知識目標:通過道茶、品茶、詠茶三個步驟,讓學生初步了解中國茶文化,通過聆聽茶歌,體會民歌中山歌、小調(diào)的特點及地域性。
    2、技能目標:通過用方言對歌曲《采茶舞曲》的重新演繹,讓學生了解方言對民歌風格形成的作用,提高其演唱興趣。
    3、情感目標:感受江南民歌藝術(shù)的魅力,以喚起學生熱愛生活的激情。
    2、方言的念唱。
    1、教室的布置(茶座式)。
    2、茶具。
    3、多媒體設(shè)備。
    教學活動。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導入。
    (播放電影《劉三姐》姑娘們茶山采茶對歌片段)。
    b、很好,“茶山”、“采茶”、“茶歌”都離不了一個“茶”字,這也正是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
    (切入標題)。
    a、《劉三姐》。
    了解各地名茶及相關(guān)茶文化。
    第一環(huán)節(jié)――道茶。
    (5分鐘)。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在外國人眼里,china與tea(茶)是同義的。說到中國人與茶的淵源,我們不得不提到神農(nóng)嘗百草的故事,幾千年前“神農(nóng)嘗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吧褶r(nóng)嘗百草”,無意品出了茶的妙趣。從此,中國人與喝茶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a、下面咱們來瞧瞧咱北京人愛喝的是什么茶?
    (播放《門前情思大碗茶》)。
    師簡介北京大碗茶及風土人情,并引出下面的問題。
    b、我國各地又有哪些名茶呢?
    老師總結(jié)并將代表性的`名茶列舉,如安溪的鐵觀音、武夷山的大紅袍、黃山毛尖等并順帶解說“大紅袍”的來歷與特點。
    a、大碗茶。
    學生對風土人情的描述。
    b、學生列舉。
    第二環(huán)節(jié)――品茶。
    (10分鐘)。
    a、看來大家平日里還積累了不少的有關(guān)茶的知識,不知道你們看過茶道表演嗎?
    b、誰能說一說茶道表演一般有幾道工序?并有哪些要求?
    今天老師就帶來了烏龍茶――黃金桂,也是我們福州的特產(chǎn)之一,待會,就請我們班的茶道小專家為大家表演好不好!
    老師介紹茶具及烏龍茶沖泡步驟:
    一、備器候用二、傾茶三、澆水潔具。
    四、投茶五、洗茶六、沖泡。
    七、斟茶八、品茶九、斟二杯茶。
    烏龍茶的沖、泡、飲很講究技巧。又稱“工夫茶”
    a、有。
    b、二十二道工序;
    動作較優(yōu)雅、高貴。
    學生進行茶道表演。
    獻茶給后排老師品嘗。
    感受茶藝表演的魅力。
    第三環(huán)節(jié)――詠茶。
    (30分種)。
    品味了這么酣醇的茶水,我們是不是該飲“茶”思源,感受一下采茶的樂趣呢?
    提出問題。
    a、從歌詞提示中,大家想象一下該是一幅怎么的圖景?(概況性的解說)。
    b、歌曲旋律性強不強?所唱的內(nèi)容是什么?
    勞作過程中為抒發(fā)情感,減輕勞動強度,勞動者最直接的一種表露方式就是唱山歌。采茶相對來說體力消耗較輕。所以歌唱起來旋律性較強,多以贊美家鄉(xiāng)及歌頌生活為主。而且各產(chǎn)茶地都會流傳自己的茶歌,具有豐富的地方特色。我們書本中《采茶舞曲》就是贊美西湖景美、人美、茶香的一首好歌。
    c、我們剛才所提到的茶歌具有地域性,這首《采茶舞曲》是如何體現(xiàn)的?
    d、是用哪一帶方言演唱?與我國何種戲曲種類唱腔相似?
    e、歌詞內(nèi)容分幾部分?分別為什么?
    f、歌曲風格是否因著方言演唱而改變呢?
    好,那我們還是用原汁原味的江浙一帶的方言來演唱本曲。
    a、西湖景美、人秀、茶香、
    b、旋律性強、
    贊美生活。
    c、用方言演唱,戲曲唱腔,音調(diào)富于濃郁江南特點。
    d、江浙一帶方言。
    e、歌曲內(nèi)容分兩部分,前四句歌詞旨贊美江南秀美,茶鄉(xiāng)新氣象。后六句表現(xiàn)采茶姑娘的勞動景象。
    學生試用福州、閩南方言演唱《采茶舞曲》前半部分。
    f、是。
    導出民歌的起源及茶歌的內(nèi)容。
    引出各地民歌所具有的地域性及方言對民歌風格形成的作用。
    提高演唱興趣,鞏固前面所提知識點。
    小結(jié)。
    茶是中華民族最為崇尚的傳統(tǒng)飲料,也可謂是“國飲”。今天,我們通過道茶、品茶、詠茶,這個三個步驟,不僅了解了豐富中國茶文化,還感受到了中國民歌中茶的魅力,正如我們的標題所說“茶香陣陣,歌不停”我們應(yīng)感激茶給我們生活所帶來的樂趣,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細細品味生活的點點滴滴與甜美香濃。
    下課儀式。
    后記。
    歌曲《采茶舞曲》若單純作為歌曲教唱,會略單調(diào),我因加入了茶文化知識介紹,茶道表演,及采茶歌錄像片段,并科學進行引導,使整堂課內(nèi)容變得豐滿起來了,集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真正讓學生體味到課改教學給學習帶來樂趣。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從中體味茶給生活帶來的樂趣,及茶歌與勞動的密切關(guān)系。
    采茶的教案篇十
    1、培養(yǎng)幼兒活潑向上的歡樂情緒,體驗勞動的快樂,激發(fā)幼兒對舞蹈藝術(shù)的熱愛之情。
    2、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樂感、表演及自由創(chuàng)編能力,體會繁忙的采茶場面與氣氛。
    3、讓幼兒了解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并幫助幼兒知道采下的茶葉經(jīng)過簡單加工可以泡水喝,喝茶有益于健康。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多媒體課件 自制茶樹 籃子 頭飾 圍裙
    在感知體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探究、創(chuàng)編的意識和能力。
    一、生活體驗,感受采茶;
    創(chuàng)設(shè)江南采茶場景:天藍藍,水清清,露珠兒閃閃綠瑩瑩。片片茶葉香,濃濃茶鄉(xiāng)情;
    我們今天來到了茶的故鄉(xiāng)——美麗的江南。
    小姑娘樂得舞翩翩,迎來茶山豐收景??纯床刹璧男」媚锸窃鯓硬刹璧模?BR>    請小朋友拿起小籃到茶樹園里采茶,體會勞動的樂趣與茶園的美景。
    二、律動創(chuàng)編,詩畫激趣;
    1、提問幼兒是怎樣去采茶的?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
    2、通過感知體驗,自由創(chuàng)編采茶動作及采茶兒歌。
    3、提取最美的動作,創(chuàng)編采茶律動。
    4、根據(jù)所創(chuàng)編的動作,詩畫舞譜小人:
    三、動靜交替,茶藝欣賞:教師表演獨舞——《古丈茶歌》
    1、了解茶的制作過程,知道喝茶有益于健康。
    2、設(shè)計意圖:使幼兒得到美的享受,藝術(shù)的熏陶,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了解茶的制作工藝和利用價值。
    展示成果,活動延伸:
    1、聽音樂表演采茶律動,感受創(chuàng)作的快樂。
    2、為客人老師表演,體驗成功的樂趣。
    春暖花開的時候也是茶葉上市的時候,今天下午我上的音樂活動讓孩子感受采茶的歡快氣氛,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感受采茶姑娘不同的心情。
    在這個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幼兒在學習中的創(chuàng)造學習能力和主體地位,在學習中讓幼兒的個性得到自由發(fā)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達到幼兒創(chuàng)新學習、自主學習的境界。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足和遺憾,例如在節(jié)奏游戲中,有一些幼兒的創(chuàng)作顯得比較簡單,體現(xiàn)不出水平,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多進行教師示范,同時注重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拓展教學時,我發(fā)現(xiàn)有一些幼兒獲得信息的渠道較狹窄,今后可帶領(lǐng)幼兒做一些資料收集的操作,讓幼兒熟悉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還需不斷改革教學教法,完善自己的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創(chuàng)新能力。
    采茶的教案篇十一
    1. 學習采茶動作:大拇指與食指相捏的同時,手臂略彎曲并有后縮的感覺。
    2. 通過學習《采茶舞》律動,能用肢體動作表達出自己熱愛勞動的美好情感。
    3. 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想象力。
    4.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容、情感。
    5 通過肢體律動,感應(yīng)固定拍。
    活動重難點:學習采茶的動作;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采茶。
    活動準備:磁帶、多媒體放映江南人民采茶圖片。
    1.談話引入,遷移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小朋友說說茶的種類、喝茶的知識,"小朋友平時喜歡喝茶嗎,知道茶是怎么來的嗎?""你們都喝過什么茶?";教師小結(jié):先種茶再采茶然后再制茶。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把采茶過程配上采茶的音樂編成一個好看的采茶舞,大家有沒有信心!
    (1)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學習采茶動作要領(lǐng):
    大拇指與食指相捏的同時,手臂略彎曲并有后縮的感覺,眼睛一定要看著手。
    放茶:采茶后手翻一下,手心向下放入籃中,眼睛同樣要看手。
    (2)教幼兒律動要領(lǐng)。
    引導幼兒用語言編出采茶動作的要領(lǐng):
    左邊采一片放進小籃子,右邊采一片放進小籃子;連采集片放進來,連采集片放進來;撥開樹枝采一片放進來,撥開樹枝采一片放進來;太多了,兩只手一塊采了放進來。
    3. 幼兒掌握動作要領(lǐng)后,幼兒自由進行創(chuàng)編。
    (1)要求: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編出跟別人不一樣的采茶動作。
    (2)幼兒自由分組隨采茶的音樂嘗試創(chuàng)編,教師巡視,啟發(fā)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地做采茶的動作。
    (3)幼兒展示創(chuàng)編的動作,教師幫助幼兒積累創(chuàng)編動作的經(jīng)驗,并將將動作進行提煉、美化、并引導幼兒學習提示:讓幼兒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動作,充分感受采茶時的喜悅心情。
    4. 教師小結(jié)結(jié)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在一起很開心,小朋友都學會一個本領(lǐng)會自己編舞蹈,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我們在做的事情都可以把他編成舞蹈,以后我們再來編。
    通過學習采茶律動,幼兒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熱愛勞動的美好情感。
    采茶的教案篇十二
    1、感受樂曲歡快的節(jié)奏,并能按音樂節(jié)奏手眼一致地做采茶動作。
    2、能根據(jù)歡快的舞蹈旋律,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輕盈而又快捷的撲蝶動作。
    音樂磁帶、紙蝴蝶一只。
    一、熟悉音樂,講述生活經(jīng)驗,學習采茶、撲碟的動作。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你們想聽嗎?
    幼兒欣賞音樂。
    2、聽完曲子了誰來告訴我曲子的名字是什么?聽完了你有什么感覺?(請個別幼兒講講)
    教師小結(jié):聽了這首曲子就能想到茶園里非常熱鬧,有的托起茶簍,幼兒忙著采茶,有的尋找茶葉忙碌得很。
    3、學習采茶動作。
    那你們有誰知道是怎么采茶的?請一小朋友用動作試一試,并請其他幼兒討論學習。
    重點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方位的采茶動作,如上邊、下邊、左邊、右邊;采茶的時候眼睛要看著手的方向。
    老師聽了曲子后也想到了些動作,你們想學嗎?(師生一起做舞蹈的動作,教師邊做邊講解。)
    聽音樂與幼兒一起做一遍采茶的動作。(兩遍)
    4、學習撲蝶的動作。
    我們拔開茶樹看看有什么飛來了什么?(出示蝴蝶)?蝴蝶來了,我們用什么動作抓蝴蝶?請個別幼兒表演,全體學習。
    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蝴蝶飛高了、落到地上等動作;撲蝶的時候要輕輕的,不然蝴蝶會被嚇跑的。
    聽音樂與幼兒一起做一遍撲蝶的動作。(兩遍)
    二、學習舞蹈《采茶撲碟》
    1、教師完整示范。
    “老師把剛才小朋友做的采茶和撲蝶的動作連起來,編了一個舞蹈,想不想看?”
    2、幼兒圍圓圈舞蹈兩遍。
    重點引導幼兒用表情、動作表現(xiàn)舞蹈的歡快氣氛。
    三、幼兒分組自由表演。
    幼兒分成四組,分別擔任采茶人、茶樹和蝴蝶等,隨音樂按節(jié)奏做動作。
    采茶的教案篇十三
    1、 通過學習律動《采茶》,加深幼兒對這一民間音樂的印象,并體驗江南人民采茶時的喜悅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的美好情感。
    2、 學習采茶動作:大拇指與食指相捏的同時,手臂略彎曲并有后縮的感覺。
    3、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想象力。
    學習采茶的動作;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采茶。
    磁帶、泡一杯茶、多媒體放映江南人民采茶圖片。
    1、 從日常生活中取材,說說喝茶的好處與害處。
    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小朋友說說茶的種類、喝茶的知識,“小朋友,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你們都喝過什么茶?”;“喝茶有什么好處和害處?”
    2、通過直觀形象的江南人民采茶的圖片;欣賞音樂磁帶、感受活潑、歡快的旋律;介紹采茶知識。(放映多媒體)
    l 師:“茶葉樹是生長在江南的一種植物,它很矮,高度大概到成人腰的部位,一排一排的生長,排之間有空隙,方便人走在中間采茶葉,為了能喝到又鮮又香的茶葉,人們通常都是采樹尖上的葉子,最嫩的地方,所以要用大拇指和食指來捏,然后把它放到籃子里?!?BR>    3、教幼兒律動《采茶》的過程。
    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學習采茶動作要領(lǐng):大拇指與食指相捏的同時,手臂略彎曲并有后縮的感覺,眼睛一定要看著手。
    放茶:采茶后手翻一下,手心向下放入籃中,眼睛同樣要看手。
    4、教幼兒律動要領(lǐng)。
    引導幼兒用語言編出采茶動作的要領(lǐng):
    左邊采一片放進小籃子,右邊采一片放進小籃子;
    連采集片放進來,連采集片放進來;
    撥開樹枝采一片放進來,撥開樹枝采一片放進來;
    太多了,兩只手一塊采了放進來。
    4、 幼兒掌握動作要領(lǐng)后,可隨音樂自由表現(xiàn)。
    提示:讓幼兒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動作,充分感受采茶時的喜悅心情。
    活動延伸:
    通過學習采茶律動,幼兒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熱愛勞動的美好情感。
    采茶的教案篇十四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和快樂的情緒。
    2、學習領(lǐng)唱和齊唱。
    磁帶及錄音機;自備采茶過程中拍攝的照片或dv;教師自制紅太陽、茶山、小朋友采茶的形象各一,茶樹兩棵,茶葉兩片的小圖片,按照歌譜節(jié)奏自制節(jié)奏譜。
    一、談話引出主題。
    教師出示照片或dv,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熟悉歌詞:小朋友,還記得我們?nèi)⒂^茶場的情景嗎?那天天氣怎么樣?滿山的茶樹什么樣?茶葉什么樣?聞起來怎么樣?我們是怎么采茶的?心情怎么樣?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采茶》,聽聽歌里是怎么唱我們小朋友采茶的場面的。
    二、聽歌曲錄音一遍,熟悉旋律、節(jié)奏和歌詞。
    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歌里是怎么唱的?教師根據(jù)歌詞清唱并按照歌詞順序一一出示自制圖卡,幼兒哼唱。
    三、教師出示節(jié)奏譜,幼兒學拍節(jié)奏。
    注意將1/2與1/4拍節(jié)奏區(qū)分,并拍準確。
    四、聽歌曲錄音數(shù)遍,學唱歌曲:教師將圖卡貼在節(jié)奏譜下方,提醒幼兒歌詞,幼兒邊拍節(jié)奏邊跟唱。當幼兒熟悉歌詞和節(jié)奏后將圖卡和節(jié)奏譜去掉,幼兒跟唱。要求幼兒唱出歡快的情緒。
    五、領(lǐng)唱和齊唱:請一幼兒領(lǐng)唱第一、第二句歌詞,其余幼兒從“細細采”開始齊唱。
    采茶的教案篇十五
    1.學習采茶動作:大拇指與食指相捏的同時,手臂略彎曲并有后縮的感覺。
    2.通過學習《采茶舞》律動,能用肢體動作表達出自己熱愛勞動的美好情感。
    3.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想象力。
    4.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nèi)容。
    學習采茶的動作;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采茶。
    磁帶、多媒體放映江南人民采茶圖片。
    1.談話引入,遷移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小朋友說說茶的種類、喝茶的知識,"小朋友平時喜歡喝茶嗎,知道茶是怎么來的嗎?""你們都喝過什么茶?";教師小結(jié):先種茶再采茶然后再制茶。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把采茶過程配上采茶的音樂編成一個好看的采茶舞,大家有沒有信心!
    2.介紹采茶知識,觀看形象的江南人民采茶的圖片;(放映多媒體)師:"茶葉樹是生長在江南的一種植物,它很矮,高度大概到成人腰的部位,一排一排的生長,排之間有空隙,方便人走在中間采茶葉,為了能喝到又鮮又香的茶葉,人們通常都是采樹尖上的葉子,最嫩的地方,所以要用大拇指和食指來捏,然后把它放到籃子里。"
    3.欣賞音樂磁帶、感受活潑歡快的旋律;
    (1)教師示范引導幼兒學習采茶動作要領(lǐng):
    大拇指與食指相捏的同時,手臂略彎曲并有后縮的感覺,眼睛一定要看著手。
    放茶:采茶后手翻一下,手心向下放入籃中,眼睛同樣要看手。
    (2)教幼兒律動要領(lǐng)。
    引導幼兒用語言編出采茶動作的要領(lǐng):
    左邊采一片放進小籃子,右邊采一片放進小籃子;連采集片放進來,連采集片放進來;撥開樹枝采一片放進來,撥開樹枝采一片放進來;太多了,兩只手一塊采了放進來。
    4.幼兒掌握動作要領(lǐng)后,幼兒自由進行創(chuàng)編。
    (1)要求: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編出跟別人不一樣的采茶動作。
    (2)幼兒自由分組隨采茶的音樂嘗試創(chuàng)編,教師巡視,啟發(fā)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地做采茶的動作。
    (3)幼兒展示創(chuàng)編的動作,教師幫助幼兒積累創(chuàng)編動作的經(jīng)驗,并將將動作進行提煉、美化、并引導幼兒學習提示:讓幼兒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動作,充分感受采茶時的喜悅心情。
    5.教師小結(jié)結(jié)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在一起很開心,小朋友都學會一個本領(lǐng)會自己編舞蹈,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我們在做的事情都可以把他編成舞蹈,以后我們再來編。
    通過學習采茶律動,幼兒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熱愛勞動的美好情感。
    在活動開始時,出示的采茶的圖片,讓幼兒仔細觀看是如何采茶的,觀察茶樹的特點。那如何用舞蹈動作表現(xiàn)采茶呢,這兒我做了一個夸張的動作,左手抱籃子,右手采茶,眼睛到處亂看,故意把采到的茶放籃子外面,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同時又巧妙的讓幼兒注意:放茶時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葉放。在籃子外面。孩子們表演的很投入。張遠皓指著前面說:“老師,前面有好多茶葉呀!快采!”還有的說:“哎喲!采滿了,好沉呀!”其中也有較叛逆的孩子在搗亂。李奮飛每次在音樂的第17-18小節(jié),總是別出心裁:“我不要了!太滿了!我全倒了!”也許他有自己的想法吧!在跟孩子們表演的過程中,我收獲了快樂與微笑!
    采茶的教案篇十六
    授課課時:一課時。
    授課課型:音樂。
    教具:課件、多媒體、電子琴。
    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同時也孕育出了燦爛的文化,人們在勞動中成長,在勞動中發(fā)展?!恫刹琛氛窃趧趧又袆?chuàng)造出來的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福建民歌。小學生的'模仿智力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既能模仿采茶的動作,也能通過自己的觀察,模仿蝴蝶的動作。結(jié)合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編,讓孩子體會勞動的樂趣。
    (一)情感目標:讓學生了解閔南地區(qū)的民族特點,豐富學生的藝術(shù)感受,為我國民族燦爛藝術(shù)文化感到驕傲和自豪。
    (二)能力目標:學習采茶舞的基本動作,發(fā)展學生的模仿能力。
    (三)知識目標:初步感受福建民歌的特點。
    :歌曲舞蹈性風格、特點的掌握。
    :創(chuàng)編及音樂表現(xiàn)活動。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聽音樂,猜歌。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民族各地區(qū)都有不同的音樂風格。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韼资酌窀?,大家認真聽,聽完后告訴我歌曲的名字,以及是屬于哪個地區(qū)的民歌。會唱的跟隨伴奏一起來唱。
    (三)展開部分:
    師:大家在干什么?(采茶)。
    福建不僅茉莉花茶有名,像安溪鐵觀音,武夷山大紅袍也都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所以說福建是享譽世界的茶鄉(xiāng)。那么誰知道采茶怎樣采的。誰來模仿一下。(學生模仿)。
    2.出示圖片,采茶圖。
    3.接下來,大家想象自己置身于美麗的茶園里面,身邊圍繞著翩翩起舞的蝴蝶,大家跟隨老師一起,把采茶的動作加入進歌曲里面,體驗一下采茶姑娘在田間勞動的快樂??梢宰约簞?chuàng)編動作,也可以跟隨老師一起做動作,看誰做的最好。
    5處理重難點。
    6.我們再來一起跟隨歌曲演唱一遍。
    7.分小組演唱。
    8.大家想一想,這首歌曲可分為幾個樂段,
    第一樂段:春天美麗的茶山景色;
    第二樂段:忙碌的采茶姑娘;
    第三樂段:豐收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
    (四)師:下面我們聽賞一段器樂曲《春天來了》的音樂片段,你聽聽看,里面有你熟悉的旋律嗎?(聆聽樂曲)。
    師:剛剛老師聽到有的同學在輕聲哼唱,你聽過這個旋律嗎?是不是與我們剛剛學的那首《采茶撲蝶》聽起來很像???其實《春天來了》和我們剛剛學習的《采茶撲蝶》都是改編于福建民歌《采茶燈》,那他們聽起來完全一樣嗎?(不同:速度結(jié)構(gòu))。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聽聽這首樂曲是用什么樂器來演奏的?
    生:高胡和兩架古箏演奏的三重奏。
    (五)結(jié)束部分:最后,帶上你們愉快的心情,燦爛的笑容,還有我們剛剛編創(chuàng)的動作,再一起來唱一遍歌曲。
    采茶的教案篇十七
    1、初步感受福建民歌的特點,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活潑、愉快的情緒。
    2、了解舞蹈輕柔的動作、歡快的風格,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采茶的勞動情景。
    3、培養(yǎng)對舞蹈的興趣及積極參與活動的愿望。
    準備扇子、籃子、圍裙等小道具。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1、教師講一段簡短的故事,引導幼兒借助故事清潔完整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和情緒。
    2、幼兒跟隨教師練習采茶的各種動作。
    3、引導幼兒根據(jù)后半段音樂漸輕的特點,想一想:采茶姑娘最后有沒有撲到蝴蝶?
    4、啟發(fā)幼兒圍繞故事清潔想象采茶姑娘撲蝶的動作并進行創(chuàng)編,如:看見蝴蝶時高興的情緒、神情、撲蝶時輕柔的動作,蝴蝶飛走時焦急的神態(tài),追逐蝴蝶時活潑地跳來跳去的情景。
    5、啟發(fā)幼兒分角色創(chuàng)編動作結(jié)伴表演,如:有的幼兒當蝴蝶,有的當采茶姑娘,兩兩相對表演,也可幾個幼兒共同圍成圈,先采茶后再撲蝶。
    6、引導幼兒將創(chuàng)編的動作進行組合,并嘗試表演出來。
    7、教師幫助幼兒練習,重點突出手腕的動作。
    8、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作、方式、道具,邊聽樂曲邊做動作,把想象的內(nèi)容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并隨時提醒幼兒注意體驗美感。
    民間音樂活動《采茶撲蝶》,樂曲是一首民間有代表性的樂曲,節(jié)奏歡快富有表現(xiàn)性適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把它設(shè)計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戲很符合樂曲的情境。心得體會:
    1、分段欣賞樂曲,幼兒感知、探索樂曲中樂段的不同。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樂曲中“?!钡穆曇?,探索如何撲蝴蝶,撲了幾次,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
    2、熟悉樂曲旋律,嘗試分角色玩游戲。游戲有一定的難度,其中有兩個不同的角色,為了便于幼兒學習,教師先分別讓幼兒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動作,然后由教師做采茶人和幼兒一起游戲。當幼兒熟悉游戲時,教師再退位,由幼兒兩兩合作玩游戲。
    3、難點細化,注重細節(jié)。教師用清唱樂譜的方式重點練習難點樂段,同時借助手腕花,讓幼兒清楚了解角色動作,便于更快的學習游戲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