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匯總19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應(yīng)該注意靈活性,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情境進行適當調(diào)整。教案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確保教學過程的充分和高效。小編整理的這些范文是希望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有參考價值的教學思路。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一
    我在教學中注意做到了以下幾點:一、激發(fā)興趣,引發(fā)話題。師:同學們,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投影:四季圖)。
    生1:我最喜歡春天。因為春天萬物蘇醒,百花盛開,很美。
    生2:我也喜歡春天……。
    生3:我最喜歡夏天。因為我可以在夏天去游泳,吃冰激凌。(生笑)。
    生4:我最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生5:我最喜歡冬天。因為我們可以在冬天打雪仗、堆雪人。
    師:你知道農(nóng)民伯伯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生:秋天。
    師:對,農(nóng)民伯伯為什么最喜歡秋天呢?(投影:秋天田野圖)生:……。
    師: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呢?生:秋季。
    師:在這秋季,那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呢?(投影:秋景圖)(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藍天大雁秋霜楓樹菊花)。
    師:你了解在秋季有哪些節(jié)日呢?(生回答時,相機出示:重陽)師:把這兩組詞連起來讀一讀,你有什么感受?(生讀)。
    生1:我感覺秋天很美。
    生2:我感覺到秋高氣爽,紅楓似火,秋菊爭艷,真令人舒服。師:請同學們自己試一試,把你心中的舒暢讀出來。(生讀)。
    師:火紅的楓葉在向你招手,五顏六色的菊花在向你微笑,此情此景,你最希望的是什么?(生回答。投影:兒童秋游玩耍)。
    師:同學們在這美麗的秋景中秋游、玩耍,有什么感覺?生:心中充滿歡樂。師:讀這組詞,要能讓人體會到心情愉快。(生讀)。
    師:下面老師考考大家,老師出示一組詞語,說說你的理解。(投影:老人登高健康)(配老人登高圖)。
    生1:在這美麗的季節(jié)里,老人們登高鍛煉身體,越來越健康。
    生2:秋風送爽,老人們精神抖擻地去登高。我們少先隊員都祝愿他們身體健康。
    師:老師很高興看到了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看到了一顆顆美好的心靈。把我們對老人們的祝福讀出來。(生讀)。
    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這四組詞串,注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讓他們都能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進入學習狀態(tài)。語文學習從生活中來。教師一開始就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暢所欲言?!耙荒晁募?,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這一開放性問題的設(shè)計,很順當?shù)匾龑W生從自己喜歡的說起,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詞景結(jié)合,以景引詞,為詞配景,把學生的目光始終吸引在這課件上。12個詞語的枯燥文本在優(yōu)美的畫面中顯得生動。12個詞語的感知,帶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了美麗的秋景中。“農(nóng)民伯伯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與“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讓學生學得現(xiàn)實,“考一考”,讓學生談出了感受,也讓學生得到了尊老、愛老的教育。由學生得出的“考一考”的答案,凸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特征。
    二、注重朗讀,積累詞語。
    師:這四組詞語組成了一個個秋天的生活場景。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像。(生讀)。
    師:你最喜歡哪組詞語?為什么?(生答)師:請大家把自己喜歡的那組詞語有感情地讀一讀。(生讀)。
    師:看到大家讀得這么認真。老師也想來讀一讀。我們來玩詞語接讀游戲好嗎?(師生接讀)。
    師:想想看,你是怎樣很快地記住這四組詞的?
    生1:我是這樣記的,這里的四組詞,是從天上寫到地上的。
    師:用你認為最簡單的方法進行背誦。(生試背)。
    師:我們還學過哪些描寫秋天的詞語呢?比一比,看誰寫得多。(投影出示學生所寫的詞語)(生讀)。
    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靶抡n標”引領(lǐng)著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讀。“新課標”使我們明白讀有三個層次:感知性的讀、理解性的讀和有感情的讀。在教學中,教師充分重視了三個層次的讀?!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yīng)“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詞語,并說說喜歡的理由等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引導學生背誦詞串時,避免了死記硬背,而是由學生自讀、師生接讀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記憶這些詞語。讓學生想辦法記憶,讓學生用最簡便的方法背誦,讓學生拓展相應(yīng)詞語,這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了他們不同的學習需求,豐富了學生的詞語積累。誦讀,讓學生沉浸在美麗的秋景中,拓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在學生的心中呈現(xiàn)出更絢麗多姿的秋景中。
    三、展開想象,體悟生活?!扒锞笆敲篮玫?,從詞串中選一個你喜歡的場景……展開想象,畫一幅畫兒,再涂上顏色?!边@是課本上要求做到的。在上課前,我請教了美術(shù)老師,得知一半的同學不能完成作品。在教學中,我就采用了獨立與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繪畫,并組織競賽評比。評:“新課標”要求我們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兼顧到了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起來,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了。通過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又促進了學生對生活感受力的提高。小組合作,還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盡管有的小組合作的畫還很稚嫩,但那畫面上活躍著學生的思維。每一幅作品都跳躍著秋的音符,譜寫著秋的韻味。教師以各種獎項激勵著學生,小心地呵護著學生的心靈。
    四、創(chuàng)意表達,靈活運用。
    師:大家讀過哪些描寫秋天的詩歌呢?
    生1:《山行》……。
    生2:《秋菊》…………。
    師:請同學們?yōu)閳D配詩句,可引用名家詩句,也可以學做小詩人,自己寫詩句。(小組討論,教師適當指導、點撥。)(生交流,評議。)。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二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使學生在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中能夠應(yīng)用一些簡便算法;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檢查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2.用簡便方法計算。
    指名說一說應(yīng)用了什么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二、新授。
    1.導語。
    在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也可以應(yīng)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2.教學例3。
    出示例3:計算。
    (1)問:這道題應(yīng)該先算什么?
    (2)指名學生說出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3)問:下一步應(yīng)該怎樣算?有沒有簡便算法?
    啟發(fā)學生說出:根據(jù)加法結(jié)合律,可以先把后兩個數(shù)加起來。
    問:為什么這樣算簡便?
    學生把題目做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題目。
    讓學生說一說怎樣簡便運算。
    2.練習十七的第7題。
    讓學生比一比,誰算得快,誰的計算方法靈活。
    3.練習十七第8題。
    第2題讓學生列出綜合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四、全課小結(jié)。
    1.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什么?
    2.在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中,如果能簡便運算的應(yīng)該怎么辦?
    五、作業(yè)。
    練習十七第6、9、10題。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三
    學習內(nèi)容:實心球接力練習。
    學習步驟:
    一、快樂的游戲。
    教師活動:
    1.提出隊列練習的要求。
    2.組織隊列練習。
    3.提出游戲練習的要求。
    4.組織游戲。
    學生活動:
    1.和同伴合作完成隊列練習。
    2.積極的`進行游戲的練習。
    組織:圍圈站立。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教師活動:
    1.教師提出實心球的練習要求。
    2.示范徒手的動作,同學們觀察后進行動作的講解。
    3.組織進行徒手的練習。
    4.提出借助排球進行前拋的練習。
    5.組織小組進行自主的進行練習。
    6.組織進行小結(jié)。
    學生活動:
    1.積極、大膽的進行發(fā)言。
    2.自主的進行徒手模仿練習。
    3.小組自主的進行練習。
    4.大膽發(fā)言,總結(jié)自己的經(jīng)驗。
    組織:散點。
    ***********。
    ******。
    ******。
    ********。
    三、接力練習、提高身體素質(zhì)。
    教師活動:
    1.提出接力練習的要求。
    2.講解接力的方法。
    3.組織練習。(方法:做25個仰臥起坐后進行10米的往返蛙跳)。
    學生活動:
    1.懂得練習的方法。
    2.小組合作積極的投入比賽中去。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四
    本次練習安排四個項目,內(nèi)容包括學用字詞句,讀讀背得,學好鉛筆字和口語交際訓練。其中,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重點。
    1、學習一些擬聲詞,初步掌握擬聲詞的構(gòu)字規(guī)律,并運用擬聲詞將句子補充完整。
    2、朗讀、背誦4個成語和古詩《鵝》。
    3、寫鉛筆字,認識從上到下的筆順規(guī)則。
    4、觀察圖畫,按要求進行口語交際,知道如何向別人道歉和接受別人的道歉。
    知識與能力:掌握擬聲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并學會運用。背誦4個成語和古詩《鵝》。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讀讀、想想,留意身邊的事物,要會看、會聽,善于模仿,不斷搜集加工身邊事物。
    學會如何向別人道歉和接受別人的道歉。
    4課時。
    小卡片,田字格
    1、學習一些擬聲字,初步掌握擬聲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并運用擬生字將句子補充完整。
    2、朗讀、背誦四個成語和古詩《鵝》。
    學習擬生字,掌握擬生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
    1、顯示4組擬聲詞,指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認讀。
    2、引導學生說出四組擬生詞分別是鴿子、小雞、小貓和小青蛙的叫聲。播放它們的叫聲。
    3、對口練習,讓學生再次亮開嗓門模仿。
    1、指導學生說說這些表示動物叫聲的詞語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討論:為什么表示動物叫聲的詞語多是口字旁?
    3、歸納:人或動物發(fā)聲與口有關(guān),所以表示它們聲音的擬聲詞一般都是口字旁。
    4、啟發(fā)學生說說還有哪些口字旁表示聲音的字。
    5、歸納引申,一些物體的發(fā)聲,擬聲字也加口字旁。
    加上小動物的叫聲,再讀一讀。
    1、小雞一邊地叫,一邊在找蟲子。
    2、指名讀句子,想想橫線上應(yīng)填什么詞。
    3、在橫線上填上嘰嘰嘰。
    4、比較讀,體會加上小雞叫聲后句子顯得更加生動。
    5、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余下的兩道題。
    6、交流反饋。
    7、比較讀,進一步體會。
    8、遷移運用。
    河水流淌,好象在唱著一支快樂的'歌。
    朗讀、背誦4個成語和古詩《鵝》。
    朗讀、背誦。
    1、復習:背誦學生學過的成語。
    2、準確認讀。
    學生參加自讀。
    教師范讀正音。
    學生自由朗讀。
    3、了解大意。
    出示書中插圖,思考:圖中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4、聯(lián)系親身體會,領(lǐng)悟父母與子女、兄弟之間的親情。
    5、熟讀成誦。
    指名讀。
    自由讀。
    練習背誦。
    檢查背誦。
    1、激趣導入:
    相傳駱賓王小時侯天資聰穎,有一次在池塘邊玩耍,有人想考考他,便指著在塘中戲水的幾只白鵝問駱賓王,你能作一首詩嗎?駱賓王沒有回答,只是對群鵝凝視片刻,便脆生生地吟出了《鵝》這首詩。/article/那人非常驚訝,高興地抱起小駱賓王說:真是個神童呀!從此這首詩便傳開了。
    2、自由練讀,讀正確,讀流利。
    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指名試讀,教師正音。
    3、了解大意,領(lǐng)悟詩情。
    教師范讀,學生思考:這首詩主要寫什么?
    教師結(jié)合插圖講解詩句的意思。(鵝、鵝、鵝,彎著脖子,向著天空高聲唱著歌。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鮮紅的鵝掌,劃動著清澈的水波。)
    圖文對照,引導學生邊讀邊做一些動作,領(lǐng)悟詩情。
    配樂朗讀。
    4、熟讀成誦。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由練讀、練背。
    指名試背。
    同桌互背。
    5、鞏固積累,學生背誦學過的古詩或自學的古詩。
    寫好鉛筆字,認識從上到下的筆順規(guī)則。
    把字寫好,養(yǎng)成認真書寫的習慣。
    1、指名讀題。
    2、指導。
    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元、完、竟3個字。
    復習描紅和臨寫的要求。
    指導書寫元字。
    出示元,提醒學生注意元字四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其特點:上部的兩橫一短一長,第三、四筆處均與長橫相連,但不互相連接,第四筆的起筆要靠近豎中線。
    教師范寫一個元字。
    學生練習。
    反饋矯正。
    按上述步驟,指導寫完、竟。
    讓學生按要求練習描紅、仿影和書寫。
    反饋。
    20、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21、表揚寫字姿勢正確的學生。
    22、指23、出學生存在的問題,24、進行矯正訓練。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說話或做事不小心,可能會傷害別人,這時候你應(yīng)該及時向?qū)Ψ降狼?,以爭取對方的理解和原諒,那么怎么向別人道歉呢?這里就有學問了。板書課題:口語交際:學會道歉。
    1、指導學生逐圖觀察,思考:每副圖上都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逐圖想象當時的情景,弄清圖意。
    21、分成四組,
    22、一組討論一組圖,
    23、但成員各抒己見,
    24、也可以邊演邊說,
    25、教師巡視,
    26、傾聽,
    27、點撥,
    28、輔導,
    29、參與討論。
    30、推選代表,
    31、組內(nèi)排練。
    32、逐圖表演道歉與接受道歉。
    33、師生交流。
    34、師生共同35、表演。
    36、學生自由組合。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五
    教學目標?:
    1、--能讀出大寫拼音字母,會區(qū)分形相似而音不同的大寫字母,能寫出部分小寫字母。
    2、--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知道“趣、遞、追、差、屋、發(fā)”等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的筆順。
    4、--能有感情地朗讀《海媽媽的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看大寫字母寫出小寫字母。
    2、--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能照樣子填上合適的量詞。
    教學過程?:
    一、--第1題。寫出小寫字母。
    1、--背誦字母表。
    2、--看大寫字母寫出小寫字母。
    3、--反饋、校對。
    二、--第2題。
    1、--復習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一起查“優(yōu)”字。
    3、--獨立用音序查字法查出下面五個字。
    4、--反饋、校對。
    三、--第3題。
    1、--讀題和例子,明確題意。
    2、--填上合適的詞。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按筆順寫好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
    2、--有感情地朗讀《海媽媽的歌》。
    教學過程?:
    一、--第4題。
    1、--說說“趣、遞、追、差、屋、發(fā)”的筆順。
    2、--看田字格,按筆順寫好這幾個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
    3、--講評。
    二、--第5題。朗讀詩歌。
    1、--劃出帶有拼音的字,拼拼讀讀,讀準字音。
    2、--理解內(nèi)容。詩歌分兩部分,說說個部分說了些什么。
    3、--指導朗讀,一是掌握速度停頓,二是用贊嘆和自豪的語氣來讀。
    4、--先個別試讀,再讓全班照樣子讀。
    三、--第6題。
    1、--看圖練習說話。
    2、--把圖意連成一段話說一說。
    3、--學生做得怎么樣,幾天后反饋評價,注意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六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
    1.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4人。
    2.在黑板上寫上“名言交流會”,并加以美化。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
    2.指導。
    (1)啟發(fā)談話:名言以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反映豐富而深刻的道理,
    難怪同學們在書上、報刊上看到它時,總喜歡把它抄錄在自己。
    的摘抄本里。這樣做既可以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又可以用。
    它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進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舉行一個。
    “名言交流會”,待會兒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講給大家。
    聽,看誰講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這些名言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3)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名言?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或說出自己從中。
    受到的啟示、教益,或?qū)φ?總結(jié)出自己的經(jīng)驗、教訓,或說出對自己。
    的鼓舞、激勵)。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七
    [訓練內(nèi)容]。
    這個練習共安排8道訓練題,包括以下幾項內(nèi)容:
    1.用鋼筆描紅。
    2.了解“一”的變調(diào)規(guī)律。
    3.按要求寫詞。
    4.照樣子擴展句子。
    5.熟記成語。
    6.讀背諺語。
    7.說話練習。
    8.學寫毛筆字。
    [教學要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略)。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請學生自由試讀這兩行詞語,注意“一”的聲調(diào)變化。
    (2)指名讀,思考:“一’’的聲調(diào)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變化的?有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對這兩行詞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個詞語,“一’’都在詞末,故仍讀本調(diào)第一聲;后兩個詞語,因“切”、“致’’這兩個字念第四聲,在第四聲字前面的“一”應(yīng)該念成第二聲;第二行詞語中“一”,后面的“杯”、“條”、“本”、“絲”都不念第四聲,“一”在非第四聲字前面聲調(diào)應(yīng)該變讀為第四聲)。
    (3)集體讀,加深體會。
    (4)教師小結(jié):“一”的變調(diào)是口頭上的自然變化。拼寫時,聲調(diào)符號仍按原調(diào)標注。書上這樣標,是為了方便我們學習“一”的變調(diào)規(guī)律。
    采用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反復練讀,從讀中進一步體會“一”的變調(diào)規(guī)律。
    4.反饋。
    (1)請學生說說在什么情況下,“一”的聲調(diào)要發(fā)生變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讓學生認讀以下詞語:
    萬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
    一夜一冊一遍一陣。
    一把一年一頂一根。
    一心一意一前一后。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讓學生說說本題的要求。
    2.指導。
    (2)同桌進行討論,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正確。
    (3)指名回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補充,回答中出現(xiàn)的錯誤及時糾正)。
    (1)請幾位學生上黑板填寫,其余學生填寫在書上。
    (2)讓學生大聲讀讀自己所填的詞語。
    4.反饋。
    (1)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2)表揚做正確的同學,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名讀題。
    3.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
    4.指導。
    (1)學生自由試讀這兩組句子。
    (2)指名讀,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何不同?
    (3)學生進行比較,知道每組的后一個句子都是由前一個擴展來的,分別把“高”和“安靜”具體化了。
    (4)后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好?為什么?
    (讓學生體會到后一個句子顯得生動具體,突出了‘“安靜”的程度,表達的意思更明白。)。
    (5)指導朗讀,加深體會。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筆在書上嘗試填寫。
    (2)自由練讀補充后的句子,憑借語感體會補充的內(nèi)容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
    4.反饋。
    (1)指名匯報補充的情況。
    (2)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
    比喻同心協(xié)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guān):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
    比喻團結(jié)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后請學生齊讀。
    (4)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要求聯(lián)系課文《學會合作》來說說這幾條諺語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處。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
    1.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4人。
    2.在黑板上寫上“名言交流會”,并加以美化。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
    2.指導。
    (1)啟發(fā)談話:名言以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反映豐富而深刻的道理,難怪同學們在書上、報刊上看到它時,總喜歡把它抄錄在自己的摘抄本里。這樣做既可以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又可以用它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進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舉行一個“名言交流會”,待會兒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講給大家聽,看誰講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這些名言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3)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名言?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或說出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示、教益,或?qū)φ湛偨Y(jié)出自己的經(jīng)驗、教訓,或說出對自己的鼓舞、激勵)。
    (1)讓學生照剛才指導的樣子輕聲試說。
    (2)學生輪流在小組里練講,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說話的同學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當,聽的同學要認真)。
    (3)小組評議每人練說的情況,并推選出代表。
    2.反饋。
    3.小組的代表上臺講述。
    [要引導全班學生認真地聽,并對同學的講述作出評價,以鼓勵為主]。
    第八題(略)。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八
    教學目標:
    1、能按筆順書寫本單元所學漢字。
    2、進行有關(guān)形聲字的字詞訓練。
    3、熟記成語與兒歌。
    4、按從外到內(nèi)的順序,練習書寫三框兒且框口朝下的字。
    5、口語交際訓練,以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時間: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認清筆順,按筆順寫字)。
    二、指導。
    1、出示所有生字。
    指名認讀,注意學生讀音是否正確。
    請小朋友們把書打開,回憶一下每個字的筆順,遇到自己記得不熟的字,畫上一個五角星,多練習幾次。
    學生自己學習,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3、請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檢查一下畫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記牢了。
    以同桌為單位合作學習,教師巡視、監(jiān)督。
    4、教師隨機抽查學生畫星的字是否會了,并小結(jié)檢查結(jié)果。
    5、師小結(jié)。
    1、師:同學們用心去記這些字,下面老師想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
    2、出示:數(shù)筆畫填空。
    瓜:第四筆是()。
    桃:第八筆是()。
    爺:第三筆是()。
    奶:第:四筆是()。
    坐:第五筆是()。
    指名學生填空,集體訂正。
    3、出示:按筆順寫字。
    指名學生按筆順寫字,集體評議。
    4、小游戲:對口令。
    游戲規(guī)則:(1)生甲:斗怎么寫?
    生乙:斗這樣寫:點,點,橫,豎。
    (2)由學生任意抽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用字詞句。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3、師:這次字詞句學習分三個部分,借助拼音把每個部分的題目讀一讀。
    4、師:讀了小題目以后,我們知道每部分學習都是圍繞“丁“的他的伙伴們展開的。
    二、指導。
    1、同學們你們先自己讀一讀題目。請同學們看老師手中的轉(zhuǎn)盤,誰會讀這個字?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現(xiàn)在丁和誰交上了朋友?誰會讀?
    3、依次轉(zhuǎn)動字盤,分別讓學生說出丁和誰交上朋友?指名認讀“燈、盯、釘“。
    4、出示詞語:丁丁、電燈、盯著、釘子、叮叮當,認讀詞語。
    5、師: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呢?請小朋友們自己借助漢語拼音讀讀由這組字編的兒歌。
    學生自由讀兒歌。
    檢查學生朗讀情況,要求讀正確。
    6、指導學生看書上插圖,說說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師:看懂了圖畫,小朋友們你們再去讀讀兒歌,想想兒歌說的是什么意思,這些詞語的意思又是什么。
    指名回答。
    7、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你就會覺得這些漢字很有趣。
    討論:“電燈“的”燈“為什么用火字旁?
    “盯著”的“盯”為什么用目字旁?
    “釘子”的“盯”為什么用金字旁?
    指名學生回答。
    8、教師小結(jié):丁在這些字里表示讀音,它和不同的部首組合以后就表示不同的意思,像這樣的'有規(guī)律的漢字,我們把它稱作形聲字。
    1、師:在漢字中類似的形聲字還有不少。
    出示:包子水泡飽滿跑步懷抱。
    肚皮披風疲勞山坡破壞。
    少年沙子吵鬧炒菜抄寫。
    小朋友你們先自己讀一讀,想想每個字的意思。
    討論:它們分別用哪個字作基礎(chǔ)字,與不同的部首組合而成?
    2、提問:你能找到以“青“作基礎(chǔ)字的形聲字嗎?
    3、自己用這個方法再認識一組字,交流。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1、讀讀背背。
    2、學寫鉛筆字。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3)師:這次讀讀背背學習分兩個部分,借助拼音把每個部分的題目讀一讀。
    2、指導。
    (1)學習成語歌。
    看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師:這個小朋友從小就學寫毛筆字,你看他已經(jīng)能寫二年級才學的一些復雜的字了,他可是從練習寫基本筆畫開始的呀!
    (2)出示: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讀正確。
    檢查讀正確情況。
    (3)這兩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想想。
    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補充。
    (4)指導朗讀,讀出韻味。
    師:你怎么看出他很認真?
    師:這個小朋友他今天練習一個類型的字,明天再練習一個類型的字,還不忘記復習前幾天寫過的字。
    3、出示:日積月累溫故知新。
    (1)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讀正確。
    (2)檢查讀正確情況。
    (3)這兩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想想。
    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補充。
    (4)指導朗讀,讀出韻味。
    練習:學生練讀,同桌練習背誦。
    (5)檢查背誦情況。
    4、學習兒歌。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試著大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
    指名朗讀,教師范讀。
    學生自由朗讀,回答教師問題:
    “花兒”指什么?
    “風雨”指什么?
    (3)同學們遇到困難應(yīng)該怎么做?應(yīng)帶著什么樣的心情讀呢?
    (4)師: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就好象小一個下雨的早晨,打著小傘去上學,誰來讀一讀?
    (5)練習朗讀、背誦。
    (6)檢查朗讀、背誦。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2、指導。
    (1)復習以前學過的書寫規(guī)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今天,我們學寫“同、問、網(wǎng)”3個字,看看這些有三框兒的且框口朝下的字應(yīng)按什么順序書寫。
    (3)出示:同。
    (1)練習描寫“同”3個,仿影1個。
    (2)教師巡視指導。
    4、小結(jié)。
    (1)表揚寫得好的同學,指出問題。
    (2)進行糾正性練習。
    其余兩個字教學方法相同。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口語交際。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出示圖一:圖上的王洪是怎樣看書的?
    3、出示圖三:圖上的張海是怎樣看書的?
    4、出示圖四:圖上的韓小是怎樣看書的?
    5、分成四人小組討論:誰的姿勢正確呢?
    匯報討論結(jié)果。
    三、拓展訓練。
    1、請三人按圖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如果你看到了這種情況,你會怎樣勸說他呢?
    2、組織學生發(fā)言。
    3、小結(jié):在生活之中我們要注意正確的讀書姿勢,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4、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不好的讀書姿勢呢?組織學生發(fā)言。
    四、練筆。
    你想對這些有不良看書習慣的同學說什么呢?用一句話寫下來。
    練習5由本站會員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九
    1.能按筆順書寫本單元所學漢字。
    2.進行有關(guān)形聲字的字詞句訓練。
    3.熟記成語與兒歌。
    4.按從外到內(nèi)的順序,練習書寫三框兒的字。
    5.口語交際訓練,以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認清筆順。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出示所有生字。
    3.請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檢查一下畫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記牢了。
    4.教師隨機抽查學生畫星的字是否會了,并小結(jié)檢查結(jié)果。
    5.師:剛才老師讓同學們先解決了前幾天學習中記得不牢的字,下面老師請同學們分成四人小組,互相提問,檢查是否能用正確的筆順寫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用字詞句。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同學們你們先自己讀一讀題目。請同學們看老師手中的轉(zhuǎn)盤,誰會讀這個字?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現(xiàn)在丁和誰交上了朋友?
    3.出示詞語:
    4.指導學生看書上插圖,說說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5.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你就會覺得這些漢字委有趣。
    1.師:在漢字中類似的形聲字還有不少。
    討論:
    2.提問:你能找到以“青”你基礎(chǔ)字的形聲字嗎?
    3.自己用這個方法再認識一組字,交流。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讀讀背背。
    2、學寫鉛筆字。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習成語歌。
    (2)學習兒歌。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復習以前學過的書寫規(guī)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今天,我們學寫字,看看這些有三框兒的字就按什么順序書字。
    (3)出示:同。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十
    這個練習共安排8道訓練題,包括以下幾項內(nèi)容:
    1.用鋼筆描紅。
    2.了解“一”的變調(diào)規(guī)律。
    3.按要求寫詞。
    4.照樣子擴展句子。
    5.熟記成語。
    6.讀背諺語。
    7.說話練習。
    8.學寫毛筆字。
    [教學要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略)。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請學生自由試讀這兩行詞語,注意“一”的聲調(diào)變化。
    (2)指名讀,思考:“一’’的聲調(diào)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變化的?有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對這兩行詞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個詞語,
    “一’’都在詞末,故仍讀本調(diào)第一聲;后兩個詞語,因“切”、“致’’這。
    兩個字念第四聲,在第四聲字前面的“一”應(yīng)該念成第二聲;第二行詞語。
    中“一”,后面的“杯”、“條”、“本”、“絲”都不念第四聲,“一”在非第。
    四聲字前面聲調(diào)應(yīng)該變讀為第四聲)。
    (3)集體讀,加深體會。
    (4)教師小結(jié):“一”的變調(diào)是口頭上的自然變化。拼寫時,聲。
    調(diào)符號仍按原調(diào)標注。書上這樣標,是為了方便我們學習“一”的。
    變調(diào)規(guī)律。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寫出詞語。
    2、能按制定的字各組成3個詞語;能仿照例子減縮詞語。
    3、能用“誰、在什么地方、怎么樣地、干什么”的句式和“專心致志”“興高采烈”“不顧一切”寫句子;能把陳述句改寫成反問句。
    4、能正確朗讀并背誦有關(guān)格言和諺語,了解其教育意義。
    5、能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把排列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寫出詞語。
    2、能按制定的`字各組成3個詞語;能仿照例子減縮詞語。
    3、能用“誰、在什么地方、怎么樣地、干什么”的句式和“專心致志”“興高采烈”“不顧一切”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第1題。
    1、拼讀音節(jié),讀準字音。
    2、寫詞語,注意“藏、凳”不要寫錯。
    二、第2題。
    1、說說課文里學過的有關(guān)詞語,再口頭組詞。
    2、選擇3個寫下來,注意不寫錯別字。
    三、第3題。
    1、理解例句的意思。
    2、說說,并寫下來。
    四、第4題。
    1、明確題意,讓學生知道寫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讓學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試說,并評議訂正。
    3、寫下來,反饋。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把陳述句改寫成反問句。
    2、能正確朗讀并背誦有關(guān)格言和諺語,了解其教育意義。
    3、能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把排列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教學過程:
    一、第5題。
    學生獨立參照例句改寫句子,然后相互檢查,引導生自己訂正。
    二、第6題。
    告訴學生這幾句是前人總結(jié)的經(jīng)驗,很有意思。讀讀背背。
    三、第7題。
    明確題意后,讀讀練習題中的5個句子,想想這些句子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思考5個句子的順序,最后在括號里標上序號。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十二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查字典自讀這首詩。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lǐng)讀。
    (4)教師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嘯:即嘯歌,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詩的大意:“我”獨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撮口長嘯。竹林幽深,沒有人。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十三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查字典自讀這首詩。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lǐng)讀。
    (4)教師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嘯:即嘯歌,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詩的大意:“我”獨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撮口長嘯。竹林幽深,沒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只有明月與“我”相伴。
    (5)教師講解后再次范讀這首詩。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十四
    (1)按老師教的方法,分別查“祝”和“忘”。
    (2)學生試填表格。
    4.反饋。
    (1)檢查學生查字典,填表情況。
    (2)指出存在的問題,鞏固音序查字法。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出示:己――已。
    a.按書寫筆順分別說說兩字的筆畫名稱。
    b.說說它們異同。
    c.口頭組詞。
    3.同步驟學習其他幾組形近字。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十五
    練習四。
    擬3課時。
    累計。
    第81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本單元的生字。說說筆畫和筆順,再按筆順描紅。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6個詞語,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養(yǎng)成復習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說說筆畫和筆順,再按筆順描紅。
    難點:認識6個詞語,練習把句子說完整。
    教學簡要過程及重、難點的.突破。
    一、教學第一題,按筆順寫字。
    1、審題。
    (1)學生借助拼音讀題目。
    (2)講清要求:認識一個新筆畫,按筆順寫字。
    2、教師指導,學生描紅。(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學習字詞句。
    1、指導觀察圖畫,自讀生字詞。
    2、指名認讀“蘋果”一詞注意“ping”是后鼻音。
    3、說說蘋果是什麼樣子。
    4、指名將蘋果與拼音、詞語用直線連起來。
    5、請學生按照上面的方法與步驟,借助拼音學習詞語。
    6、句子訓練。
    (1)你愛吃哪些水果,為什麼?
    (2)自己試著用“我喜歡吃的水果有——,有——,有——,還有——。”這樣的句式說一說。
    實施修改意見。
    易錯筆順重點指導。
    出示句式指導。
    變換內(nèi)容,拓展練習。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十六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
    (3)練習背誦。
    5.反饋。
    (1)檢查背誦。
    (2)指名背誦。
    第四課時。
    教學第七題。
    一.審題。
    1.揭示說話的話題,讓學生弄清話題的意思,知道說話時該針對著什么話題說。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圖下的兩個問題。
    二.指導。
    1.指導觀察。
    (1)啟發(fā)學生弄清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2)指名回答。
    2.指導說話。
    (1)你長大了想當什么?
    (2)你為什么想干這個工作?
    (3)聯(lián)系自己,展開想象。
    (4)提供句式:我長大了想當,因為()。
    我長大了想當(),因為()。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十七
    教學要求:
    1.認識中草藥的名稱,學會讀懂、讀好一份中成藥的說明書。
    2.學會八個成語及《三字經(jīng)》中的一個片段。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4.口語交際:討論班級公約。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
    課時劃分: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課文中出現(xiàn)的7種中藥的藥名,初步了解中藥的功效。
    2.學會讀懂中成藥的說明書。
    教學準備:投影儀一份《小柴胡沖劑》的說明書7種中藥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部分。
    1.我們平常生病了,都會去醫(yī)院看病,吃藥或打針。
    我們吃的藥分成兩類:中藥、西藥。今天,我們來初步認識中藥。2.你們對中藥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中醫(yī)中所用的中藥多以植物為材,也有以動物、礦物為材料的。
    4.《本草綱目》中就介紹多種中藥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國醫(yī)學、醫(yī)藥上的一個瑰寶。
    5.今天,書上也出現(xiàn)7種中藥藥名,讀一讀,讀準它們的音。指名讀,齊讀。
    6.出示圖片:讓我們來認識這7種中藥。
    7.你知道這7種中藥有什么功效嗎?
    二、教學第二部分。
    1.閱讀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話。
    2.自己讀這份中成藥的說明書,邊讀邊想:從這份說明書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討論、交流。
    3.現(xiàn)在你能代小芳來回答奶奶的問題嗎?
    4.好,我們下面來演一演這個場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指名上臺表演。評比。
    6.老師這幾天有感冒,到醫(yī)院開了一盒《小柴胡沖劑》。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十八
    4.反饋。
    第三課時。
    教學第五題:口語交際――應(yīng)該怎樣做。
    一.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
    2.教學錄像帶。
    二、審題。
    1.齊讀課題。
    2.借助拼音讀圖下的要求。
    三、指導。
    1.指導學生逐幅看圖,說說每幅圖畫的意思。
    2.討論:圖中的同學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3.讀一讀錄象上的歌謠。
    1.說說在馬路上應(yīng)該怎樣做。
    2.你平時是怎樣做的?
    3.說說在馬路上還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現(xiàn)象。
    練習小學教案設(shè)計篇十九
    (1)分組出示卡片,集體認讀。
    (2)口頭擴詞,選擇一個寫下來。
    5.反饋。
    (1)檢查學生組詞情況。
    (2)出示卡片,指名讀讀這幾組字,并組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小黑板。(第一句話)。
    (2)讓學生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3)讓學生試把句子換個說法,意思不變。
    (4)出示:我喜歡跳繩、跑步和滑雪。請學生認讀。
    (5)指名讀這兩句話,比較有什么不同?
    (6)老師告訴學生:同一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3.反饋。
    出示句子,讓學生換個說法,意思不變。
    (1)我家有電視機,有收錄機,還有冰箱。
    (2)果園里有蘋果,有梨子,還有柿子。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認讀要寫的字:克、蒼、家。
    (2)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提出的描紅要求和寫字要求。
    (3)指導書寫。
    3.學生練寫,師巡視。
    4.反饋。
    表揚寫字認真并寫姿好的學生。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成語。
    (2)指名試讀。
    (3)教師范讀。
    (4)教師結(jié)合插圖講解成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