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適當?shù)慕虒W材料和工具。教師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要求,編寫教案,確保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和連貫性。小編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范例,供教師們參考和借鑒。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一
學習本課,了解并掌握現(xiàn)代歐美文學和美術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美國作家德萊塞的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法國劇作家貝克特的劇本《等待戈多》、現(xiàn)代派藝術畫家畢加索及其代表作《格爾尼卡》。通過對三部文學作品的學習,能夠有意識地將作品與時代聯(lián)系起來分析,培養(yǎng)學生歸納、判斷的能力;通過對《格爾尼卡》的介紹,提高分析現(xiàn)代美術作品和藝術鑒賞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鑒于教材對三部文學作品的介紹比較簡略,如果沒有讀過這些作品,可以在課前閱讀這三部文學作品的青少年版。課堂上較詳細地介紹這些作品,然后再進行分析、討論及交流,明確作品內容與特定歷史背景的關系,逐步形成對20世紀世界不同地區(qū)文學藝術的正確理解。借助多媒體手段,展示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及其他作品,共同分析、欣賞,提高學生鑒賞現(xiàn)代美術作品的水平。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美國的悲劇》的學習,從主人公克萊德的悲劇中找到對自己人生發(fā)展的警示;通過約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充分感受道德的力量,即寬厚、仁慈和友愛的力量,了解羅曼·羅蘭所倡導的進步的人道主義思想;通過對《等待戈多》的學習,認識現(xiàn)代荒誕派藝術,學習正確評價荒誕派藝術的成就;通過賞析《格爾尼卡》,理解藝術家的成功離不開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在對現(xiàn)代文學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學習中,感受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精神,理解并尊重“現(xiàn)代派”所創(chuàng)造的新文化,增強面向世界的國際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現(xiàn)代歐美文學和美術方面的主要成就是教學的重點。
2.難點:如何評價荒誕派藝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德國總統(tǒng)赫爾佐克向西班牙北部小鎮(zhèn)格爾尼卡的居民專門發(fā)出一封致歉信就60年前德國空軍對小鎮(zhèn)的轟炸表示“認罪”并“請求寬恕”。德國人何以在戰(zhàn)爭結束半個多世紀以后承認自己在西班牙內戰(zhàn)期間犯下的罪行呢?這要從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的《格爾尼卡》說起。由此導入。
(二)講授新課。
1.現(xiàn)代文學。
(1)法國劇作家貝克特的劇本《等待戈多》。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二
1、知識能力目標:通過對各種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美術作品的欣賞,蓮山~課件即興臨摹,寫生和創(chuàng)作,體會其不同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使學生對在現(xiàn)行美術作品和表現(xiàn)行美術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語言和表現(xiàn)方法有初步的認識。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進一步認識設計藝術及其幾個主要類別,感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建立初步的設計觀念,提高審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感。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認識視覺傳達實際的范圍和特點,體會視覺傳達設計的實用性和美感。
3、成績目標:要把爭先創(chuàng)優(yōu),培養(yǎng)“名學生”作為工作的中心目標,使學生優(yōu)秀率達到60%以上,在各項藝術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四、方法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進一步對嘗試教學法理論進行深入細致的學習,認真落實嘗試教學法的教學。
2、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自主能力。適應社會對美的基本要求,使學生在步入社會前增強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通過美術的各項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們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3、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滲入德育,美譽方面的理念。使學生在德育的基礎上加強對美育各方面的認識,并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質,在同一時期平衡發(fā)展,相互促進。
4、根據(jù)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始新知識的學習。學生在接納新知識的同時能于所學知識連接起來,并能融會貫通。在新舊知識的支持下對所學知識做到更深層的理解和頓悟。
5、提高學生對生活、自然以及美術作品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學生們在實踐中,在生活中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眼、動腦、動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對美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
五、進度安排(略)。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三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現(xiàn)代歐美文學和美術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美國作家德萊塞的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法國劇作家貝克特的劇本《等待戈多》、現(xiàn)代派藝術、畢加索及其《格爾尼卡》。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總結造成克萊德悲劇的原因,鍛煉學生概括及記課堂筆記的能力。通過提供有關羅曼·羅蘭的材料,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和判斷的能力。通過對《格爾尼卡》的介紹,提高學生鑒賞和分析現(xiàn)代美術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美國的悲劇》的學習,使學生從克萊德悲劇中找到對自己人生發(fā)展的警示。通過《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學習,使學生試著了解羅曼·羅蘭所倡導的進步的人道主義思想。從《等待戈多》學習中學會正確評價現(xiàn)代荒誕派藝術的成就。從畢加索的學習中理解藝術家的成功離不開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德萊塞及其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是本課的一個重點。羅曼·羅蘭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也是本課的一個重點。法國劇作家貝克特的劇本《等待戈多》是本課的又一重點。畢加索及其《格爾尼卡》是本課的另一個重點。
“荒誕”是現(xiàn)代藝術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這種形式在本課《等待戈多》和達利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如何評價荒誕派藝術是理解本課的一個關鍵,對學生來講也是一個難點。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側重介紹現(xiàn)代歐美文學和美術方面的主要成就。本課的主要內容都是一些感性知識,教學房面比較簡單,但是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這些表面現(xiàn)象,分析形成這些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培養(yǎng)學生分析認識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多運用一些感性教材,比如多放映一些視頻,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些作品的主題思想,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有利于學生對作品的分析理解,也有利于他們更好的理解作品產生的環(huán)境。
教學媒體。
課件、圖片、視頻。
教學結構和過程。
【導入新課】。
(講述)20世紀的歷史經(jīng)歷了很多紛繁復雜的變化,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jīng)濟上、軍事上,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給人類帶來的破壞力無法估計,使人類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而且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結束也是發(fā)生在20世紀,還有現(xiàn)在正在進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這些“革命”中,很多科技發(fā)明出現(xiàn)并運用于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變化,由有利于我們生活質量提高的應用,也有破壞我們現(xiàn)在生活得應用。這些變化都會反映在文化上,文學家會用他們手中的筆,把這些變化紀錄成文字,編織成一本本我們現(xiàn)今人耳熟能詳?shù)奈膶W名著;美術家則會用他們手中的筆,把這些變化刻畫成一幅幅美麗而且深刻的圖畫。但無論他們用什么方式,他們的作品都是歷史客觀的反映,是當時政治、經(jīng)濟的反應,今天我們就學習一下20世紀文學、美術的情況。
【講述新課】。
一、文學名著。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
(出示相關的圖片,講述)教材上主要介紹了三本名著。其中德萊塞的《美國的悲劇》的主要內容是:描寫了主人公克萊德·格里菲斯受到社會上邪惡影響,逐漸蛻變、墮落為兇殺犯、最后自我毀滅的全過程。小說共分三卷。第一卷描寫克萊德這個天真幼稚的青年人怎樣受到外部世界腐蝕與毒害,逐漸演變成為一個玩世不恭、怙惡不悛的人,一直到汽車碾死女孩,逃離堪薩斯城為止,這是小說故事的準備階段。第二卷描寫克萊德與富商伯父薩繆爾·格里菲斯邂逅后,以窮親戚的關系來到萊柯格斯廠內充當工頭助手,隨后陷入與窮女工洛蓓達、闊小姐桑德拉的三角戀情。為了高攀桑德拉,克萊德甘愿違悖自幼接受的基本道德準則,犧牲洛蓓達,于是,他就通過翻船陰謀干掉了這個被他誘奸而懷孕的年輕的女工。事后,克萊德落荒出逃,逍遙法外。第三卷主要描寫案發(fā)之后,克萊德如何被捕入獄,受審和定罪,其間還穿插著美國兩黨和司法機構利用克萊德一案大搞政治投機的丑聞。最后經(jīng)過終審判決,克萊德被送上了電椅。小說結尾處,還描寫牧師出場,為臨終之前克萊德尋求靈魂拯救的故事。
(回答)。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四
1、了解郵票的發(fā)展歷史、郵票的的組成部分以及他在生活中的應用。
2、利用各種類型的圖案設計一枚或一套郵票。
3、通過對郵票的欣賞,了解以及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最郵票的興趣。
同學們,圣誕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圣誕老人在忙著做什么?。浚ㄋ投Y物)收到禮物的人可高興了,可是圣誕老人卻遇到了一件非常郁悶的事,他遇到什么事了呢?請看大屏幕!原來是寄給同學們的賀卡被退回來了,退回來的賀卡在我這呢,同學們快幫他找找原因吧?。]貼郵票)。
哦,原來是少這個呀?。ù笃聊怀鍪荆┢鋵嵥呛苄〉?,卻很精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郵票的知識,出示課題!
1、同學們,為什么寄信時必須貼郵票呢?
生:…………。
其實人類使用郵票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關于郵票的誕生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一天,英國人羅蘭希爾在街上散步,他忽然發(fā)現(xiàn)前面有兩個人在爭執(zhí)著什么,原來是郵遞員給姑娘送來了一封信,并按當時的規(guī)定向姑娘收取郵費??墒枪媚镏皇强戳艘谎坌欧猓芙^收信,更別說是交納郵費了。原來當時是按路程的遠近向收信人收取郵費的,所以有很多因為付不起郵費的人拒絕收信。這件事給了羅蘭希爾很大的啟發(fā),于是他提出了改革郵政的方案,有寄信人在寄信時購買郵票貼在信封上,表明郵資已付。這樣就不用想收信人收費了。而且郵費更為的便宜。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終于在1840年由英國郵政部門發(fā)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大屏幕出示黑便士)這枚郵票選用的是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頭像作為郵票的圖案,價格為一便士,約合人民幣一毛四分錢,用黑色油墨印制而成,因此又得名“黑便士”。
2、老師這還有一枚郵票,你能知道他是哪個國家發(fā)行的嗎?(大屏幕出示大龍郵票)。
生:中國。
師:你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
生:因為上面有漢字,還有龍。
師:漢字是我國特有的,龍又是我們中環(huán)民族的象征,所以我們叫他大龍郵票。它是我國第一枚郵票。
3、除了這些郵票,你還見過什么樣的郵票嗎?
生:…………。
4、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嗽S多郵票的圖片,請在小組內欣賞一下,看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有票的共同特點。
生匯報:中國郵政,面值,圖案,齒孔。
師:對啊,同學們發(fā)現(xiàn)的這些共同點就是郵票的基本組成部分。
5、老師再請同學們欣賞一下郵票,找找他的不同點。
生觀察并匯報。形狀不同,面值不同,圖案不同…………。
師:我們再來看一下都有什么圖案嗎?
生觀察:人,植物,動物等……。
生:有代表意義。
師:對啊,一般來講我們我們把郵票分為普通郵票、紀念郵票、普通郵票。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同齡人的作品,你喜歡哪一副?為什么?
生:……。
那請同學們看一下作業(yè)要求,大屏幕出示!
學生作業(yè),教師指導。
請同學們把作業(yè)貼到小組內的卡紙上,然后貼到黑板上!同學們你們設計的作品太精彩了,現(xiàn)為自己鼓鼓掌吧!你喜歡誰的作品呢?為什么?咱們請作者來較少一些愛創(chuàng)作思路吧!學生介紹。
我們今天學習了郵票的知識,其實有關郵票的知識還有很多,如果同學們感興趣的話可以在課下繼續(xù)研究。今天我們就上到這。
最后祝大家圣誕快樂!下課。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五
1、引導學生用橡皮泥來表現(xiàn)生活中的事物。
2、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強調發(fā)揚團結合作的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1、學習橡皮泥制作方法及其運用。
2、學習橡皮泥的色彩搭配。
墊板、牙簽、彩泥。
一、組織教學引導。
1、作品展示老師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啟發(fā)、提問學生并導入新課——“有趣的彩泥”。師:“這個小姐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生:“橡皮泥做的?!?BR> 二、講授新課。
1、欣賞范作師:在我們學習制作橡皮泥貼畫前先來欣賞幾幅貼畫作品。出示范作,并結合課本的范作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欣賞。讓學生了解橡皮泥貼畫的材料特點,從構圖、用色、造型、內容讓學生了解每幅畫的特色。引導學生討論、發(fā)言使學生在討論觀察中發(fā)現(xiàn)橡皮泥貼畫的技法——壓、割、戳等多種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讓橡皮泥貼畫更豐富美麗。
2、教師示范制作并講解貼畫制作的步驟: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橡皮泥貼畫《小帆船》,并歸納出貼畫的步驟:(1)橡皮泥貼畫的構圖設計(以向日葵為例,指出構圖要考慮到畫面安排、作品大小。)(2)橡皮泥貼畫的色彩搭配。(3)橡皮泥貼畫的造型設計。
三、布置學生作業(yè)要求學生用橡皮泥貼畫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歡的作品。
四、教師巡回指導。
主要提示橡皮泥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并提醒、幫助學生充實作品的內容。
五、評價作業(yè)。
教師組織學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賞、評價作業(yè),評評你覺得哪幅作品比較好?為什么?說說作品的優(yōu)缺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六、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又學會了一種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做出了好多精美的橡皮泥作品,其實啊,橡皮泥的制作方法可不僅僅是這些,在平時你們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去探索,你們就會覺得橡皮泥制作是一個非常精彩的世界。
七、布置學生收拾、整理教室衛(wèi)生,美化環(huán)境。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六
全面貫徹美術新課程標準,實施素質教育,注重美術學科的特點,寓德育于美術課堂教學之中,更新教學手段,大力推行嘗試教學法,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以學校總體計劃為指針,以學校教學計劃為引導,努力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進一步貫徹和學習美術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和理念,并運用新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使我校的美術教學工作有一個新的突破。
二、基本情況。
1、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一年的美術課學習,學生能夠運用美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分析美術作品,同時在美術活動中不墨守成規(guī),敢于創(chuàng)新,通過探討各種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及創(chuàng)作方式,表現(xiàn)自己審美感受的意識和審美感受。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在學習中能夠對產生的疑問大膽質詢并提出個人見解。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手、眼、腦并用的良好習慣,讓美術教學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服務。針對初二學生已經(jīng)在學校學習了一年的時間,對學校的情況以及學習環(huán)境都已經(jīng)熟悉了。并對美術這門課程有所了解,對美術的認識有了一定深度,在過去一年的學習中學生的審美意識有所提高。因此在這基礎上可以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并且有舊知識的支持,可以溫故而知新。但是由于學生的基礎差、起步慢,我在課中著重抓基礎訓練,并根據(jù)各自的性格特點和掌握基礎的層次不同而采用多種訓練方法,盡能使他們感覺到在快樂的玩耍中掌握技術和技能。
2、教材分析:
美術學科是基礎教育階段必修的藝術文化課程。它在實施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中,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知識及初步的美術技能的任務。美術學科的特點和功能決定了它具有激發(fā)和強化人的創(chuàng)造沖動,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人的審美直覺和想象力的獨特作用。本學期美術課本著教學過程的情趣性、表現(xiàn)活動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的原則,提供創(chuàng)造活動最適宜的環(huán)境。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是作為本學科重要的內容和目標。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與目標:
顯性內容與目標:應知:熟悉工具,認識顏色。
應會:不同風格線色的表現(xiàn)。
隱性內容與目標:
創(chuàng)新。
精神,集體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在美術游戲中學會使用畫紙,嘗試以不同筆觸、不同畫材組織畫面。
難點:引導學生會不同筆觸、不同的畫材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
學具準備:水彩筆或油畫棒。
教具準備: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介紹“我”的最愛。
1、老師先熱情地向小朋友介紹。
2、四人小組內介紹:自己的繪畫工具及自己最喜愛的一種顏色。
3、小結:今天,我們大家都介紹了自己的好朋友:水彩筆和油畫棒,大家知道嗎?他們畫出的畫可漂亮啦,不信?你們來看!
二、欣賞美麗的圖畫。
1、展示兩幅兒童畫,讓學生說說這兩幅畫分別用什么繪畫工具畫的?(學生作品——投影)。
2、是的,水彩筆和油畫棒。這兩種繪畫工具畫出的畫都那么美麗,色彩都那么鮮艷。
三、“我們”也來試一試。
1、讓我們用自己喜愛的工具和色彩,畫一道美麗的彩虹吧!
2、學生分別用油畫棒擺涂,水彩筆平涂的方法畫彩虹。
(1)“擺涂”:先在畫面的左下方往右上方輕輕畫一條彎彎的拱形弧線,然后依線從左往右,從右往左來回擺動地涂畫。
(2)“平涂”:"挨著涂"就是一定要一筆一筆的顏色都挨在一起,既不重疊,又不留下空隙。
3、同時出示兩張用水彩筆和油畫棒畫的彩虹。
想一想:
(1)分別是什么顏色的?
(2)水彩筆和油畫棒有什么不同?
四、學學大師的畫。
1、從這幅畫中你看到什么?(學生讀畫)……。
2、這是西班牙畫家米羅的作品。
3、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合作,用水彩筆和油畫棒來學著畫畫。
四人小組用四開的大畫紙合作畫。
五、看看“我們”的畫。
1、展示各組的畫。
2、請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
(1)我們組畫的是……?
(2)我用了……顏色?
(3)“我”最喜歡的是……?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勇于標新立異,大膽想象與積極思考。
2、啟發(fā)學生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是否標新立異,大膽、積極地思考。
2、是否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
課前準備:
1、師準備各種工具和廢舊材料,如彈簧、抽空的蛋殼、乒乓球、紙杯、圖畫紙、廢舊報紙、紙筒、吸管、顏料、剪刀、膠水等。
2、圖畫紙、廢舊畫報、顏料、剪刀、膠水等。
教時數(shù):1教時。
授課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學期我們一起學過了“會動的小紙人”這節(jié)課。小朋友還記得會動的小紙人是那一部分會動啊!是紙彈簧會動(復習紙彈簧制作方法)。
二、新授。
書上根據(jù)各種形狀制作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形象,你想為自己設計一個怎樣的會搖的玩具,用什么材料來制作。
1、用雞蛋殼來做小朋友,不倒翁,小動物……。
2、用彩色紙剪貼和畫。
3、用廢舊易拉罐,紙卷,吸管……。
三、布置作業(yè)。
動手來制作一個會搖的玩具。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五、評一評、議一議。
六、小結。
教后隨感: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九
二、目標。
1、認識并了解簡筆畫人物畫的基礎知識和簡單的繪制的表現(xiàn)方法。
2、通過學習,能夠運用簡單的基本形體表現(xiàn)各種動作造型的人物簡筆畫,并加上少量的人物服飾特征,增強簡筆畫人物畫的豐富性和生動性。
3、技法熱愛生活,關注同伴的人文思想,培養(yǎng)對簡筆畫人物畫的興趣、感受簡筆畫的趣味性,藝術性,提高手繪表現(xiàn)能力。
三、自學。
1、簡筆畫是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繪畫形式,具有用筆簡練,形象概括,快捷作畫的特點。簡筆畫采用簡單的形體構造原理,能創(chuàng)造出平面化、概括化,簡略化的形象。簡筆畫的工具一般為鋼筆或鉛筆。
2、人體可以分為頭、軀干、上肢、下肢四部分。人體的比例確定一般來說成人站立狀態(tài)全身高度為七個頭長,軀干為兩個半頭高,兩臂平伸時,兩手指頭距離等于全身長度。
3、服飾能區(qū)別人物的性別、年齡、民族、職業(yè)等。加上少量服飾上的特點及隨身攜帶的物品會使人物更加生動、有趣。
四、交流。
1、觀察人體生長中的身高比例變化。
2、觀察、思考不同的服飾有什么特點,給人什么樣的感覺。
五、精講。
用筆畫去表現(xiàn)人物時要正確把握人體的結構和比例的規(guī)律。以最簡單的線條和幾何形來概括人的頭、軀干、上肢和下肢等主要部分。并讓學生嘗試表現(xiàn)不同姿態(tài)下的身體比例及去人男性與女性,進一步強化人體比例關系的確定及理解與記憶。
六、精練。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
教材分析:
本課根據(jù)學生熟悉的學習用具,設計的教學內容。利用廢舊紙盒、橡皮泥制作學生熟悉的童話小屋,學習簡單的立體造型和色彩搭配,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事物的能力。
教學目的:
1、在豐富想象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設計造型新穎、色彩鮮艷的各種材料小屋。
2、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材料、橡皮泥表現(xiàn)童話小屋的形象,提高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
教學方法:
講授法、觀察比較法、討論法等。
教學重點:
了解廢舊紙盒、橡皮泥的特性,感受色彩的搭配效果。
教學難點:
制作的新穎生動,作品逼真美觀,富于個性。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橡皮泥、各種材料。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新穎、別致的小屋形象。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學生討論、嘗試)。
3、根據(jù)自己手中的材料,思考你準備做一個什么樣的小屋?
二、發(fā)展階段。
1、讓學生在大膽嘗試的基礎上,通過學生交流描述、解釋各自設計意圖。(可以小組先交流)。
2、引導學生用橡皮泥搓成不同的線、捏成各種點和立方體、長方體形象進行組合。
3、教師演示紙盒小屋的制作步驟。制作小屋時,可以制作方形、橢圓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張,使制作的小屋更有新意。
4、學生交流自己將怎樣制作童話里的小屋。
三、布置作業(yè),巡視指導。
用各種材料制作童話里的小屋。注意;色彩要搭配起來。制作結束后,自己要及時的收拾剩余的橡皮泥及其他材料。
四、小結。
講評作業(yè)。充分肯定學生大膽設計,相互欣賞交流,進一步鼓勵學生設計出更新穎的小屋形象并進行組合。教師點評。
板書設計:
16童話里的小屋。
鉛筆小刀橡皮。
各種紙盒……。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一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就是用相機來記錄我們身邊的美。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知識:認識肌理,從整體和局部尋找美、體會美。
2、技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3、情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構圖。
3、從多角度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
教具準備:數(shù)碼相機,牙刷,吸管,水粉顏料。水粉筆墨水宣紙。
學具準備:數(shù)碼相機,牙刷,吸管,水粉顏料。水粉筆墨水宣紙。
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請學生欣賞一朵花照片、幾朵花照片和許多花的照片.(展示課件圖片一、圖片二和圖片三)。
教師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小結:一朵花明朗清晰、幾朵花重疊綻放,許多花絢麗多彩。
我們一起來《尋找美的蹤跡》。(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的數(shù)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
活動二:
請學生欣賞長城的遠觀和近看的圖片。(展示課件圖片四、圖片五和圖片六)。
教師再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小結:近處的長城威嚴壯觀,遠處的長城宛如一條長龍盤旋在山間。
教師啟發(fā)學生:古代詩人杜甫曾有一首詩來形容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币彩莵硇稳輳牟煌嵌扔^察事物的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遠近的不同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
活動三:
請學生欣賞樹林、沙漠的照片(展示課件圖片七和圖片八)。
提問學生:從這些自然的景色中,還隱藏著哪些美的蹤跡呢。
學生回答完后再欣賞課件九和課件十。
小結:這些景色都是我們平時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樹很美,片片的樹葉也美麗。無限的沙漠很美,顆顆的沙粒也很美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宏觀和微觀,整體和局部都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
活動四:
教師請學生用這種排比句的形式表達自己找到的美麗。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麗,滴滴水珠也美麗。
我家的房屋很美麗,整齊的磚瓦也美麗。
我們的學校很美麗,。。。。。。也美麗。
設計意圖:開拓學生思維,從不同角度發(fā)現(xiàn)美的蹤跡。
活動五:
請學生欣賞肌理圖片。自然界的肌理圖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圖片。(制作的肌理圖片表現(xiàn)點和線的各一張)(展示課件十一到最后一張)。
在欣賞照片肌理現(xiàn)象中,提問學生:你覺得它們象什么?
在欣賞制作的肌理圖片中,提問學生: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制作肌理圖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葉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
制作肌理圖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皺的紙張沾墨,然后打開后的效果。
學生討論。
小結:線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紙渲染等方法。
點可以用牙刷、噴壺、水彩筆點等方法進行制作。
教師在學生回答時,演示其中一種到兩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肌理現(xiàn)象,找尋肌理制作的方法。。
活動六:作業(yè)設計。
學生作業(yè)提出要求,可以用數(shù)碼相機直接拍攝風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歡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教師鼓勵學生用多種工具相結合的方法個人或小組合作完成作業(yè),教師進行指導,并要求給作品起名字。作業(yè)完成后,學生相互欣賞,通過師生互評對作業(yè)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了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省視、探究事物的另一構造世界,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
2.讓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自由表達自己領略到的微觀世界畫面,體驗觀察與繪畫的樂趣。
3.提高學生對抽象美的認識和熏陶。教學重難點:
1.微觀事物的細致觀察與表現(xiàn)。
2.微觀世界的表現(xiàn)。教具學具:
顯微鏡、放大鏡、可觀察的動植物圖片及實物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引導階段。
2.欣賞與比較的幾種方法。
由遠到近的觀察對比方法:
a.海星外在的整體形狀是多角形刺狀。
b.局部觀察時面部凹凸有致。
c.在顯微鏡下表面呈各式星狀且形態(tài)各異,還參差著無規(guī)則的小圓點。
剖面觀察法:
------小學資源網(wǎng)投稿郵箱:xj5u@-----。
--1--。
b.螺是一種貝類海洋動物,其質的堅實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狀紋樣。橫剖切后,是發(fā)射式漸變狀,色彩也從藍灰逐漸變成黃灰色。
(二)發(fā)展、表現(xiàn)階段。
a.通過線條的粗細、蔬密、曲直組織,能表達出微觀物體的運動態(tài)勢。
b.以點的大小為排列基數(shù),通過運動軌跡來體現(xiàn)形象的節(jié)奏感。
c.運用色彩要素體現(xiàn)各種不同的色彩傾向或冷暖變化,使學生懂得色彩能傳遞人們的思想感情。
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創(chuàng)造出美麗豐富的微觀世界,并從美的角度進行塑造,使其更具藝術性。
三、布置課堂作業(yè)。
根據(jù)所觀察的對象,用筆把見到的微觀世界描繪下來。
四、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五、作品展示與評價。
1.作品讓學生通過教學多媒體開展自評、互評與師評活動。
2.談運用哪些奇思妙想與作畫方式來完成作業(yè)?
3.通過微觀世界的觀察與描繪你們有何收獲?
六、教學廷伸與拓展。
通過仔細觀察和大膽想象相結合,鼓勵學生運用點、線、面和色彩方法來組織表現(xiàn)許多抽象作品,描繪出更多的微觀世界畫幅。
------小學資源網(wǎng)投稿郵箱:xj5u@-------2--。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讓同學們認識基本圖形,并在此基礎上加上創(chuàng)意進行拓展,使之轉化為另外一種物體;。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并讓學生善于觀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并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
教學重點:學生知道基本圖形,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拓展。
教學難點: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如何使他們創(chuàng)作出較好的作品。
教學方法:講解法、示范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若干圖片、多媒體。
學生準備:畫紙、鉛筆。
教學過程: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我們常見的圖形有那些嗎?
(圓形、方形、三角形)。
屏幕展示:
二、同學們思考一下這些圖形有哪些不同形式的排列組合,動手自己畫一下。并找同學黑板展示。
提示:
1.橫向排列。
2.縱向排列。
3.不規(guī)則排列。
4.各種形狀的排列,如s形、z形、半圓形排列等。
總結:這是基本規(guī)則圖形的排列方式,其實還有很多,不止這些。同等學們如果有其他的排列方式,都可以自己想出并畫出來。
三、在基本圖形的基礎上,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意,使之成為另一種物體。分步驟變化。例如:(屏幕展示)。
下面同學們自己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從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進行變形,在大腦中加工創(chuàng)造,運用基本圖形,加入創(chuàng)意,在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添加,使之成為一種我們所熟知的物體。
思考問題:由方形可以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什么??(課本、電視機、書桌。。。。。。)。
由圓形聯(lián)想到什么?(氣球、皮球、糖葫蘆。。。。。。。)。
由三角形聯(lián)想到什么?(樹、房頂、小山。。。。。。)。
(同學們自由創(chuàng)作,并與小組分享。一會讓同學們來展示)。
同學們前面展示,對同學們的作品給予恰當?shù)狞c評。
四、屏幕顯示圓形、方形、三角形的拓展圖片。學生仔細觀察,并把感興趣的自己畫下來。
圓形:
方形:
三角形:
學生作畫過程中,給與指導。
五、總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圖形的拓展,就是從基本圖形來進行拓展,加入字己的創(chuàng)意,使之變成另外一種新奇的物體。這節(jié)課有些同學表現(xiàn)很不錯,同學們要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并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盡量能創(chuàng)造出獨具特色的新奇的作品。
練習設計:同學們課下分別在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基礎上,做一個創(chuàng)意,力求新奇、獨具特色。下節(jié)課展板展示。
教學反思:我感覺本節(jié)課把繪畫的步驟講解清楚了,圖片展示的也充分,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有學生的互動,但是還不夠多,對學生的作業(yè)給予了一定的評價。但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注意多鼓勵學生。在課堂中,還可以運用多種手段,加入音樂背景會更好,可以活躍氣氛。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四
2、那寶寶們得回答老師個問題才可以吃。
3、過什么節(jié)要吃月餅?看看那位聰明的寶寶能答上來。
6、中秋節(jié)這天人們要去祭月、觀潮、猜謎、賞桂花、玩花燈等等,可好玩了。
7、寶寶們月餅吃完是不就沒有啦?我們先把月餅畫下來在吃好不?
10、寶寶們的手真巧,把月餅畫的這么好看,我們現(xiàn)在來品嘗月餅吧!
活動結束活動目標1、學會畫簡筆畫月餅。
2、了解中秋節(jié)有什么活動。
3、明白為什么中秋節(jié)吃月餅。
活動準備1、月餅數(shù)塊。
2、中秋節(jié)目圖片。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學習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啟發(fā)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學習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春節(jié)過得愉快嗎?過春節(jié)時你最開心的事是什么?
三、講授新課:
啟發(fā)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
1、你放(見)的煙花美嗎?它是什么形狀的?
2、欣賞放煙花場景,激發(fā)學生興趣,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
3、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1)教師示范集中不同形狀的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2)總結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點直接點出煙花的形狀,由內而外依次點出。一個煙花可以用同一種顏色表現(xiàn),也可以用多種顏色表現(xiàn)。
3)找學生講講打算用什么工具來表現(xiàn)美麗的煙花。
四、作業(yè)要求。
1、用彩色筆直接作畫,不必用黑色勾線。
2、可以表現(xiàn)自己見過的煙花形狀,也可以自己設計煙花的形狀。
3、可以多畫幾個煙花使畫面飽滿。
4、構圖時可以以一種煙花為主,稍加幾個其它形狀的煙花,做到主次分明。
5、適當添畫人物或場景,使畫面充實有情節(jié)。
五、作業(yè)評析。
1、作業(yè)展示,學生選優(yōu)并說一說為什么?
2、教師評析。
評析標準:構圖飽滿,色彩鮮艷,煙花的形狀優(yōu)美多姿。
六、課后拓展:用多種形式、材料表現(xiàn)煙花。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審美力。
2、指導學生分析魚的外形和顏色,引導學生大膽夸張表現(xiàn)各種各樣的魚,鍛煉學生用線、用色表現(xiàn)或剪刻、捏制魚。
教學重、難點:
1、大膽夸張表現(xiàn)各種各樣的魚。
2、用線、用色表現(xiàn)或剪刻、捏制魚。
教具學具:彩色紙、剪刀、膠水、筆、彩泥。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根據(jù)興趣愛好分小組,并確立組長,統(tǒng)一小組意見。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2、發(fā)展階段:
師總結:對,幫助有困難的朋友是我們的美德。
師說:魚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魚,我們來認識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魚爸爸的朋友呢?請看大屏(展示各種不同的魚的圖片)。
你最喜歡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魚朋友?
你能模仿魚兒游一下嗎?
讓我們都來模仿魚兒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們來看一下魚究竟是怎么游的。(動畫:魚游時的樣子。)和我們游的一樣嗎?
哦,尾巴左右擺動呢,嘴里還在吐著泡泡。
魚爸爸的朋友啊到處幫著找他的兒子。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條魚朋友呢,正在幫著找與兒子呢。(師示范表現(xiàn)魚)。
老師是畫的魚朋友,我們看看別的小朋友怎么表現(xiàn)魚的。(出示學生的作品)。
我們美術課還學過彩泥捏,彩紙剪,這些方法同樣可以表現(xiàn)我們的想法。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按小組制作或畫魚,老師及時解決學生作業(yè)過程中的問題,并適當展示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種魚以及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音樂伴奏)。
四、作業(yè)展示。
五、拓展:觀察自然界中的魚兒,看看它們是順水游動的還是逆水游動的。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動腦筋想辦法進行制作菜肴拼盤裝飾與環(huán)境布置。
2、指導學生布置新年家庭環(huán)境,模擬過新年的情景。
3、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并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學生自選材料進行室內環(huán)境布置與置辦年夜飯。
教學難點:如何組織好學生有選擇的進行活動及解決學生作業(yè)過程中技術上的問題。
教具準備:“過新年”音樂與錄像資料。
材料準備:彩紙、剪刀、膠水、筆墨宣紙、蔬果實物等。
教學過程:
課前音樂:過新年。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師:1、剛才的音樂好聽嗎?
2、從剛才的音樂中你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
3、你是怎么感受出來的呢?
4音樂使我們感受到了新年的氣氛,今天我們也來過新年。
二、教授新課。
1、播放錄像——過新年的場景。
2、師:過新年是這么熱鬧,以前你們是怎么過年的呢?
3、學生談過年。
5、學生交流討論:過新年時家里該做些什么事?
6、匯總學生討論結果:寫對聯(lián)、貼對聯(lián),畫年畫、貼年畫,剪窗花、貼窗花,吹氣球,做年夜飯。
7、師:過新年時家里要做的事還真不少,今天我們把教室也打扮成過新年的樣子,我們也來一起過大年。
三、課堂作業(yè)。
3、由學生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
4、師:我這兒有你們需要的各種材料,請每一小組派一位同學來拿你們組需要的材料,然后合作完成各組的工作。
5、學生選擇各種材料完成各自的任務。
6、教師播放過新年的音樂,學生合作作業(yè)時,教師巡回輔導,解決學生技術上的難題。
四、作業(yè)評價。
師生共同欣賞過新年的環(huán)境布置。在學生自評作業(yè)后,大組進行互評,提出更好的建議。
五、結束新課。
播放音樂:過新年。
教師小結、布置課后要求,即過新年時用學到的知識幫助家里辦年貨,做爸爸媽媽的好幫手。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啟發(fā)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xiàn)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在排列創(chuàng)作過程中,發(fā)揚集體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fā)對工具和材料的聯(lián)想。
2、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教具學具:收集可樂罐、沙、石、瓶蓋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三、講授新課:
1、思考與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像,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2、發(fā)展階段。
人人參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與造型。通過組與組參觀,相互補充,拓寬思路,了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3、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
四、課后拓展。
1、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后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2、在排列時,要大膽想像。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豐富更廣泛。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xù)擔任一年級六個班的美術課。這學期要對他們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和表現(xiàn)力作進一步加強,訓練他們對于美的事物有興趣,初步感受美的能力,由于學生的年齡小耐性較差,因此對待作業(yè)的態(tài)度不夠仔細所以要培養(yǎng)他們作畫的良好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jīng)驗的培養(yǎng),強調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一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本冊教學內容中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使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色彩:涂色練習《五彩的煙花》_滲色練習(《水彩游戲》)—平涂。形色結合(《繽紛花布》)—在復雜形內填色(《熱帶魚樂園》)——嘗試色彩搭配(《彩旗飄飄》)—。造型(設計):用線造型(《五彩的煙花》)——自然形(《水彩游戲》)—幾何形(《繽紛花布》〈彩旗飄飄〉——適合圖形《美麗的盤子》、《東西南北》、《紙拎袋——動物造型〈粘貼小動物〉、〈信封紙偶〉、〈熱帶魚樂園〉〈神氣的大公雞〉——植物造型〈“蘑菇”家園〉、,各種各樣的樹》—實用品造型〈船兒出航〉、〈紙拎袋〉、〈剪拉花〉、〈彩旗飄飄〉、〈面具〉—人物造型〈畫畫親近的人〉〈夏日〉。
本冊教學內容中的人文內容涉及社會、自然、生活有關的方方面面。例如,社會節(jié)日慶典:《五彩的煙花》〈彩旗飄飄〉、〈面具〉。美化環(huán)境:〈“蘑菇”家園〉。親近自然:《熱帶魚樂園》〈神氣的大公雞〉〈夏日〉。美術游戲:《水彩游戲》、〈信封紙偶〉、《東西南北》。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教育要點。
(1)感知各種隨意形狀。
(2)認識和運用各種平面形、常用色。
(3)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
(4)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養(yǎng)成正確地繪畫、制作姿勢與習慣。
(5)欣賞祖國風光和兒童畫、民間美術作品的美。
2、能力培養(yǎng)要點。
(1)在美術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象過渡到有意想象,從再現(xiàn)想象過渡到創(chuàng)造想象。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xié)調發(fā)展。
(4)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
3、審美教育要點。
(1)培養(yǎng)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2)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激發(fā)兒童對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
1、運用多中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讓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使兒童對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感到興趣。
4、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chuàng)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學生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養(yǎng)成過程,因此教師還應加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為重點,特別讓他們記住在準備工作,上課紀律,及作業(yè)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無法長時間端坐的特點可以結合游戲,講故事等方法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3、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柳樹、花、魚、貝殼的畫法,并能準確地畫出來。
2、能用柳樹、花、魚、貝殼組成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圖。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繪畫能力。
教學重點:
用柳樹、花、魚、貝殼、組圖。
教學難點:
景物的搭配。
教學準備:
幻燈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簡筆畫(板書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水果和蔬菜,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植物和動物。
大家一定聽過這首古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首詩說的是什么植物?
學生回答,出示柳樹(幻燈片)。
這就是我們要復習的第一種植物柳樹。
下面老師出一個字謎:七人頭上長青草。
誰能猜出這是什么字?
學生回答后出示幻燈片(花)。
這是我們要復習的第二種植物花。
下面老師要考考你,看誰最聰明。
什么動物睜著眼睛睡覺?
出示魚。
不做自己的守護者,卻默默做貝殼的守護者。這又是什么動物?
出示貝殼。
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柳樹、花、魚、貝殼(出示)組成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圖,可添加一些景物。
二、動手創(chuàng)作。
1、思考:你想怎樣畫?
2、同桌互相說一說。
3、指名說。
4、出示范作:老師也準備了一幅作品,咱們比一比,看誰比老師畫的還好。比比誰最棒!
5、學生創(chuàng)作。
教師指導。
6、作品展示。
三、總結評價。
四、板書設計。
簡筆畫。
范畫。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七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觀察各種奇特的房子,了解它們的特征。
2.鼓勵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想象未來的幼兒園。
活動準備:
1.收集自己看到過的最喜歡、最特別的房子資料。
2.各種奇特房子的ppt課件。
3.幼兒在兒童樂園里玩充氣房子的錄像,房屋建筑師的采訪錄像。
活動流程:
活動過程:
一.自由介紹,經(jīng)驗分享。
1.展示幼兒帶來的有關房子的各種資料,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喜歡的房子。
2.小結:你們找到的房子真多呀,有新房子和老房子,有中國的房子和外國的房子,這些房子的形狀不一樣,造房子的材料也不同,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
二.看課件,了解各種奇特的房子。
1.風帆式建筑。
美觀。例,悉尼歌劇院。
提問:它的形狀像什么?它有什么用?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八
一、教學目的:
簡筆畫寫生的目的是通過目識、心記、手寫等綜合活動,提取客觀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點,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簡潔洗練的筆法、表現(xiàn)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識性和示意性的對象形態(tài)。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簡筆畫的繪畫方法。
二、教學內容:
簡筆畫寫生的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簡筆畫寫生的方法。
四、課業(yè)類別:
繪畫課。
五、課時:
2課時。
六、作業(yè):
寫生幾副器物、動物、事物或人物的簡筆畫,要求畫面有概括性、可識性和示意性。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簡筆畫寫生(一)。
一、組織教學:
導出本單元及本課的教學內容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什么是簡筆畫(板書)。
簡筆畫是通過目識、心記、手寫等活動,提取客觀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點,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簡潔洗練的筆法,表現(xiàn)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識性和示意性的繪畫。(畫出幾個簡筆畫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2、簡筆畫寫生的方法(板書)。
簡筆畫寫生是觀察、分析、概括客觀形象的重要手段。
a:選擇角度、顯示結構特點:
形體結構是繪畫最基本的要素,各種物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構成因素,結構形勢及比例關系,平面化的簡筆劃,表現(xiàn)2維的平面結構比較簡便。但要表現(xiàn)立體結構的物體形象,因主要只表現(xiàn)一個面的圖形,寫生時應選擇能充分顯示對象結構特點的角度和視向,使這些特點能突出地呈獻于平面圖形之中。
a、正視圖:
電視機的熒光屏、收錄機的錄放音座和按鍵、照相機的鏡頭、書櫥、冰箱的門框。這些體現(xiàn)結構特點的構成因素都安置在物體的正面。房屋除屋頂外,體現(xiàn)不同建筑風格的柱、廊、門窗及其它飾物也大都在正面。這些物體的正視圖能顯示它的不同觀點的結構特點。
b、側視圖:
脊椎動物由一要脊連接頭尾,橫貫胸廓和骨盆、四肢分別與肩帶和骨盆銜接支撐全身,各種動物因不同的生存方式和運動方式而形成的結構比例與形態(tài)的差異。從側面看十分明顯,同樣,各種車輛的外部結構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車頭、車廂和車輪,畫出其橫式側視圖,能全面顯示各部分的結構特點。
c、俯視圖:
爐灶、餐具、書本、田徑場等物體的結構特點所在的面朝上,畫出它們的俯視圖易于辨識。
d、周視圖:
球體的外輪廓在任何角度都呈圓形,圓柱體和圓椎體在軸線垂直于地面的狀態(tài)中,各種角度也會呈現(xiàn)出大抵一致的視覺形態(tài)。燈籠、筆筒、手電筒、杯、碗、盆等物,也分別由球體、圓柱體和圓椎體構成,畫這些物體一般不必選擇角度。如果它們被橫置或斜置,即軸線不垂直于地面,則不同角度會有不同的透視變化,應取軸線平行于畫面的角度。
(幾種角度和視向的圖分別在黑板上畫出一些示范圖,以便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b:抓住細節(jié),突出個性特點:
同類或類似物體的形象差異,一般主要體現(xiàn)在局部的細節(jié)上。如:驢與馬、羊與鹿、豬與象、鵝與鴨等類似動物,整體結構無大差異。主要區(qū)別在于耳、頸、頭、尾等細節(jié)的大小,粗細與長短的不同,寫生時要注意發(fā)現(xiàn)并強化差異,以突出各自的個性特點。
物體的細節(jié)特點,表現(xiàn)不一,有的明顯,有的則不大明顯,寫生應通過比較,同中求異,并運用夸張的方法把各種物體的細節(jié)特點表現(xiàn)得鮮明突出。如畫不同的樹,在樹冠和枝干相似的情況下,可突出樹葉或花果的不同特點,畫人物,既可通過五官、須發(fā)表現(xiàn)年齡和性別特點,也可利用“穿衣戴帽”表現(xiàn)在民族和職業(yè)特點。也可借助于頭、驅干和上下肢的基本形及其它比例的變化表現(xiàn)高矮胖瘦年齡的個性特點。
c:運用骨線,把握動態(tài)特點:
人物和動物經(jīng)常處在活動中,各種動態(tài),瞬息變異。簡筆動態(tài)寫生,雖可通過敏銳的觀察,直接捕捉各種動態(tài),但在很大程度上則是在分析、理解運動規(guī)律的基礎上,把握關節(jié)點和運動線,運用記憶。如我們人,人體由頭、胸廓、骨盆和四肢構成。上肢分上臂、前臂和手,下肢有大腿、小腿和腳,每一部分的骨骼既各自獨立又上下連接,每個連接點形成一個關節(jié),關節(jié)是人體運動的樞紐,做著屈伸、內收外展和回旋等運動。各種運動并不改變頭、胸廓、骨盆和四肢的局部結構,變化的只是它們之間以關節(jié)為轉折點的轉折關系及其整體狀態(tài)。因此,以變化的關節(jié)為點,以不變的骨骼為線,以點帶線、以線連點,是表現(xiàn)各種動態(tài)簡便可行的方法。運用骨線表現(xiàn)人物動態(tài),要掌握重心的變化規(guī)律,重心垂直于支撐面;人體能保持平衡,走跑時重心超出支撐面,跳躍時的重心傾向人體運動的前方。
動物的運動規(guī)律與人物基本相似。獸類的四肢在走、跑、跳運動中交替活動,互相配合,頭和驅干同時因頸、腰、尾的扭動發(fā)生相應變化。一般禽鳥的主要運動形成是飛翔,飛翔時雙翅張開,上下扇動,鳥的腳活動相對少些,頸部的靈活性卻很大,作禽鳥簡筆畫寫生,可先用畫蛋法畫出體腔和頭部,再用骨線畫頸和腳,最后添上主要細節(jié)。
三、課堂練習:
用簡筆畫寫生畫出課桌、板凳、鬧鐘、側面站立稍息狀女同學、側面男同學彎腰拾東西狀。
寫生要求:
1、用最簡練的線條畫出物體的骨架、動態(tài)、性別區(qū)分,從角度畫出形象特征。
2、所畫形象能體現(xiàn)簡筆畫的特征。
…………………………………………。
查看全文。。。學生練習時,老師給予學生在觀察、分析、概括、造型上的指導。
四、課堂小結:
1、簡單回顧本課的內容。
2、指出學生練習中的優(yōu)點和存在的問題,應如何克服。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一
學習本課,了解并掌握現(xiàn)代歐美文學和美術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美國作家德萊塞的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法國劇作家貝克特的劇本《等待戈多》、現(xiàn)代派藝術畫家畢加索及其代表作《格爾尼卡》。通過對三部文學作品的學習,能夠有意識地將作品與時代聯(lián)系起來分析,培養(yǎng)學生歸納、判斷的能力;通過對《格爾尼卡》的介紹,提高分析現(xiàn)代美術作品和藝術鑒賞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鑒于教材對三部文學作品的介紹比較簡略,如果沒有讀過這些作品,可以在課前閱讀這三部文學作品的青少年版。課堂上較詳細地介紹這些作品,然后再進行分析、討論及交流,明確作品內容與特定歷史背景的關系,逐步形成對20世紀世界不同地區(qū)文學藝術的正確理解。借助多媒體手段,展示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及其他作品,共同分析、欣賞,提高學生鑒賞現(xiàn)代美術作品的水平。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美國的悲劇》的學習,從主人公克萊德的悲劇中找到對自己人生發(fā)展的警示;通過約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充分感受道德的力量,即寬厚、仁慈和友愛的力量,了解羅曼·羅蘭所倡導的進步的人道主義思想;通過對《等待戈多》的學習,認識現(xiàn)代荒誕派藝術,學習正確評價荒誕派藝術的成就;通過賞析《格爾尼卡》,理解藝術家的成功離不開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在對現(xiàn)代文學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學習中,感受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精神,理解并尊重“現(xiàn)代派”所創(chuàng)造的新文化,增強面向世界的國際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現(xiàn)代歐美文學和美術方面的主要成就是教學的重點。
2.難點:如何評價荒誕派藝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德國總統(tǒng)赫爾佐克向西班牙北部小鎮(zhèn)格爾尼卡的居民專門發(fā)出一封致歉信就60年前德國空軍對小鎮(zhèn)的轟炸表示“認罪”并“請求寬恕”。德國人何以在戰(zhàn)爭結束半個多世紀以后承認自己在西班牙內戰(zhàn)期間犯下的罪行呢?這要從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的《格爾尼卡》說起。由此導入。
(二)講授新課。
1.現(xiàn)代文學。
(1)法國劇作家貝克特的劇本《等待戈多》。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二
1、知識能力目標:通過對各種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美術作品的欣賞,蓮山~課件即興臨摹,寫生和創(chuàng)作,體會其不同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使學生對在現(xiàn)行美術作品和表現(xiàn)行美術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語言和表現(xiàn)方法有初步的認識。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進一步認識設計藝術及其幾個主要類別,感受設計與生活的關系,建立初步的設計觀念,提高審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感。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認識視覺傳達實際的范圍和特點,體會視覺傳達設計的實用性和美感。
3、成績目標:要把爭先創(chuàng)優(yōu),培養(yǎng)“名學生”作為工作的中心目標,使學生優(yōu)秀率達到60%以上,在各項藝術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四、方法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進一步對嘗試教學法理論進行深入細致的學習,認真落實嘗試教學法的教學。
2、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自主能力。適應社會對美的基本要求,使學生在步入社會前增強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通過美術的各項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們的水平有所的提高。
3、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滲入德育,美譽方面的理念。使學生在德育的基礎上加強對美育各方面的認識,并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美育方面的素質,在同一時期平衡發(fā)展,相互促進。
4、根據(jù)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始新知識的學習。學生在接納新知識的同時能于所學知識連接起來,并能融會貫通。在新舊知識的支持下對所學知識做到更深層的理解和頓悟。
5、提高學生對生活、自然以及美術作品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學生們在實踐中,在生活中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眼、動腦、動手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對美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
五、進度安排(略)。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三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并掌握現(xiàn)代歐美文學和美術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美國作家德萊塞的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法國劇作家貝克特的劇本《等待戈多》、現(xiàn)代派藝術、畢加索及其《格爾尼卡》。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總結造成克萊德悲劇的原因,鍛煉學生概括及記課堂筆記的能力。通過提供有關羅曼·羅蘭的材料,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和判斷的能力。通過對《格爾尼卡》的介紹,提高學生鑒賞和分析現(xiàn)代美術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美國的悲劇》的學習,使學生從克萊德悲劇中找到對自己人生發(fā)展的警示。通過《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學習,使學生試著了解羅曼·羅蘭所倡導的進步的人道主義思想。從《等待戈多》學習中學會正確評價現(xiàn)代荒誕派藝術的成就。從畢加索的學習中理解藝術家的成功離不開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德萊塞及其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是本課的一個重點。羅曼·羅蘭的長篇小說《約翰·克里斯朵夫》也是本課的一個重點。法國劇作家貝克特的劇本《等待戈多》是本課的又一重點。畢加索及其《格爾尼卡》是本課的另一個重點。
“荒誕”是現(xiàn)代藝術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這種形式在本課《等待戈多》和達利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如何評價荒誕派藝術是理解本課的一個關鍵,對學生來講也是一個難點。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側重介紹現(xiàn)代歐美文學和美術方面的主要成就。本課的主要內容都是一些感性知識,教學房面比較簡單,但是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這些表面現(xiàn)象,分析形成這些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培養(yǎng)學生分析認識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多運用一些感性教材,比如多放映一些視頻,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些作品的主題思想,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有利于學生對作品的分析理解,也有利于他們更好的理解作品產生的環(huán)境。
教學媒體。
課件、圖片、視頻。
教學結構和過程。
【導入新課】。
(講述)20世紀的歷史經(jīng)歷了很多紛繁復雜的變化,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jīng)濟上、軍事上,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給人類帶來的破壞力無法估計,使人類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挑戰(zhàn),而且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結束也是發(fā)生在20世紀,還有現(xiàn)在正在進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在這些“革命”中,很多科技發(fā)明出現(xiàn)并運用于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變化,由有利于我們生活質量提高的應用,也有破壞我們現(xiàn)在生活得應用。這些變化都會反映在文化上,文學家會用他們手中的筆,把這些變化紀錄成文字,編織成一本本我們現(xiàn)今人耳熟能詳?shù)奈膶W名著;美術家則會用他們手中的筆,把這些變化刻畫成一幅幅美麗而且深刻的圖畫。但無論他們用什么方式,他們的作品都是歷史客觀的反映,是當時政治、經(jīng)濟的反應,今天我們就學習一下20世紀文學、美術的情況。
【講述新課】。
一、文學名著。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
(出示相關的圖片,講述)教材上主要介紹了三本名著。其中德萊塞的《美國的悲劇》的主要內容是:描寫了主人公克萊德·格里菲斯受到社會上邪惡影響,逐漸蛻變、墮落為兇殺犯、最后自我毀滅的全過程。小說共分三卷。第一卷描寫克萊德這個天真幼稚的青年人怎樣受到外部世界腐蝕與毒害,逐漸演變成為一個玩世不恭、怙惡不悛的人,一直到汽車碾死女孩,逃離堪薩斯城為止,這是小說故事的準備階段。第二卷描寫克萊德與富商伯父薩繆爾·格里菲斯邂逅后,以窮親戚的關系來到萊柯格斯廠內充當工頭助手,隨后陷入與窮女工洛蓓達、闊小姐桑德拉的三角戀情。為了高攀桑德拉,克萊德甘愿違悖自幼接受的基本道德準則,犧牲洛蓓達,于是,他就通過翻船陰謀干掉了這個被他誘奸而懷孕的年輕的女工。事后,克萊德落荒出逃,逍遙法外。第三卷主要描寫案發(fā)之后,克萊德如何被捕入獄,受審和定罪,其間還穿插著美國兩黨和司法機構利用克萊德一案大搞政治投機的丑聞。最后經(jīng)過終審判決,克萊德被送上了電椅。小說結尾處,還描寫牧師出場,為臨終之前克萊德尋求靈魂拯救的故事。
(回答)。
(學生分組討論、回答)。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四
1、了解郵票的發(fā)展歷史、郵票的的組成部分以及他在生活中的應用。
2、利用各種類型的圖案設計一枚或一套郵票。
3、通過對郵票的欣賞,了解以及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最郵票的興趣。
同學們,圣誕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圣誕老人在忙著做什么?。浚ㄋ投Y物)收到禮物的人可高興了,可是圣誕老人卻遇到了一件非常郁悶的事,他遇到什么事了呢?請看大屏幕!原來是寄給同學們的賀卡被退回來了,退回來的賀卡在我這呢,同學們快幫他找找原因吧?。]貼郵票)。
哦,原來是少這個呀?。ù笃聊怀鍪荆┢鋵嵥呛苄〉?,卻很精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郵票的知識,出示課題!
1、同學們,為什么寄信時必須貼郵票呢?
生:…………。
其實人類使用郵票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關于郵票的誕生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一天,英國人羅蘭希爾在街上散步,他忽然發(fā)現(xiàn)前面有兩個人在爭執(zhí)著什么,原來是郵遞員給姑娘送來了一封信,并按當時的規(guī)定向姑娘收取郵費??墒枪媚镏皇强戳艘谎坌欧猓芙^收信,更別說是交納郵費了。原來當時是按路程的遠近向收信人收取郵費的,所以有很多因為付不起郵費的人拒絕收信。這件事給了羅蘭希爾很大的啟發(fā),于是他提出了改革郵政的方案,有寄信人在寄信時購買郵票貼在信封上,表明郵資已付。這樣就不用想收信人收費了。而且郵費更為的便宜。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終于在1840年由英國郵政部門發(fā)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大屏幕出示黑便士)這枚郵票選用的是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頭像作為郵票的圖案,價格為一便士,約合人民幣一毛四分錢,用黑色油墨印制而成,因此又得名“黑便士”。
2、老師這還有一枚郵票,你能知道他是哪個國家發(fā)行的嗎?(大屏幕出示大龍郵票)。
生:中國。
師:你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
生:因為上面有漢字,還有龍。
師:漢字是我國特有的,龍又是我們中環(huán)民族的象征,所以我們叫他大龍郵票。它是我國第一枚郵票。
3、除了這些郵票,你還見過什么樣的郵票嗎?
生:…………。
4、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嗽S多郵票的圖片,請在小組內欣賞一下,看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有票的共同特點。
生匯報:中國郵政,面值,圖案,齒孔。
師:對啊,同學們發(fā)現(xiàn)的這些共同點就是郵票的基本組成部分。
5、老師再請同學們欣賞一下郵票,找找他的不同點。
生觀察并匯報。形狀不同,面值不同,圖案不同…………。
師:我們再來看一下都有什么圖案嗎?
生觀察:人,植物,動物等……。
生:有代表意義。
師:對啊,一般來講我們我們把郵票分為普通郵票、紀念郵票、普通郵票。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同齡人的作品,你喜歡哪一副?為什么?
生:……。
那請同學們看一下作業(yè)要求,大屏幕出示!
學生作業(yè),教師指導。
請同學們把作業(yè)貼到小組內的卡紙上,然后貼到黑板上!同學們你們設計的作品太精彩了,現(xiàn)為自己鼓鼓掌吧!你喜歡誰的作品呢?為什么?咱們請作者來較少一些愛創(chuàng)作思路吧!學生介紹。
我們今天學習了郵票的知識,其實有關郵票的知識還有很多,如果同學們感興趣的話可以在課下繼續(xù)研究。今天我們就上到這。
最后祝大家圣誕快樂!下課。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五
1、引導學生用橡皮泥來表現(xiàn)生活中的事物。
2、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強調發(fā)揚團結合作的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1、學習橡皮泥制作方法及其運用。
2、學習橡皮泥的色彩搭配。
墊板、牙簽、彩泥。
一、組織教學引導。
1、作品展示老師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啟發(fā)、提問學生并導入新課——“有趣的彩泥”。師:“這個小姐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生:“橡皮泥做的?!?BR> 二、講授新課。
1、欣賞范作師:在我們學習制作橡皮泥貼畫前先來欣賞幾幅貼畫作品。出示范作,并結合課本的范作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欣賞。讓學生了解橡皮泥貼畫的材料特點,從構圖、用色、造型、內容讓學生了解每幅畫的特色。引導學生討論、發(fā)言使學生在討論觀察中發(fā)現(xiàn)橡皮泥貼畫的技法——壓、割、戳等多種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讓橡皮泥貼畫更豐富美麗。
2、教師示范制作并講解貼畫制作的步驟: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橡皮泥貼畫《小帆船》,并歸納出貼畫的步驟:(1)橡皮泥貼畫的構圖設計(以向日葵為例,指出構圖要考慮到畫面安排、作品大小。)(2)橡皮泥貼畫的色彩搭配。(3)橡皮泥貼畫的造型設計。
三、布置學生作業(yè)要求學生用橡皮泥貼畫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歡的作品。
四、教師巡回指導。
主要提示橡皮泥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并提醒、幫助學生充實作品的內容。
五、評價作業(yè)。
教師組織學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賞、評價作業(yè),評評你覺得哪幅作品比較好?為什么?說說作品的優(yōu)缺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六、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又學會了一種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做出了好多精美的橡皮泥作品,其實啊,橡皮泥的制作方法可不僅僅是這些,在平時你們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去探索,你們就會覺得橡皮泥制作是一個非常精彩的世界。
七、布置學生收拾、整理教室衛(wèi)生,美化環(huán)境。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六
全面貫徹美術新課程標準,實施素質教育,注重美術學科的特點,寓德育于美術課堂教學之中,更新教學手段,大力推行嘗試教學法,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以學校總體計劃為指針,以學校教學計劃為引導,努力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進一步貫徹和學習美術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和理念,并運用新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使我校的美術教學工作有一個新的突破。
二、基本情況。
1、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一年的美術課學習,學生能夠運用美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分析美術作品,同時在美術活動中不墨守成規(guī),敢于創(chuàng)新,通過探討各種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及創(chuàng)作方式,表現(xiàn)自己審美感受的意識和審美感受。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在學習中能夠對產生的疑問大膽質詢并提出個人見解。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手、眼、腦并用的良好習慣,讓美術教學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服務。針對初二學生已經(jīng)在學校學習了一年的時間,對學校的情況以及學習環(huán)境都已經(jīng)熟悉了。并對美術這門課程有所了解,對美術的認識有了一定深度,在過去一年的學習中學生的審美意識有所提高。因此在這基礎上可以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并且有舊知識的支持,可以溫故而知新。但是由于學生的基礎差、起步慢,我在課中著重抓基礎訓練,并根據(jù)各自的性格特點和掌握基礎的層次不同而采用多種訓練方法,盡能使他們感覺到在快樂的玩耍中掌握技術和技能。
2、教材分析:
美術學科是基礎教育階段必修的藝術文化課程。它在實施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中,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知識及初步的美術技能的任務。美術學科的特點和功能決定了它具有激發(fā)和強化人的創(chuàng)造沖動,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人的審美直覺和想象力的獨特作用。本學期美術課本著教學過程的情趣性、表現(xiàn)活動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的原則,提供創(chuàng)造活動最適宜的環(huán)境。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是作為本學科重要的內容和目標。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與目標:
顯性內容與目標:應知:熟悉工具,認識顏色。
應會:不同風格線色的表現(xiàn)。
隱性內容與目標:
創(chuàng)新。
精神,集體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在美術游戲中學會使用畫紙,嘗試以不同筆觸、不同畫材組織畫面。
難點:引導學生會不同筆觸、不同的畫材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
學具準備:水彩筆或油畫棒。
教具準備: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介紹“我”的最愛。
1、老師先熱情地向小朋友介紹。
2、四人小組內介紹:自己的繪畫工具及自己最喜愛的一種顏色。
3、小結:今天,我們大家都介紹了自己的好朋友:水彩筆和油畫棒,大家知道嗎?他們畫出的畫可漂亮啦,不信?你們來看!
二、欣賞美麗的圖畫。
1、展示兩幅兒童畫,讓學生說說這兩幅畫分別用什么繪畫工具畫的?(學生作品——投影)。
2、是的,水彩筆和油畫棒。這兩種繪畫工具畫出的畫都那么美麗,色彩都那么鮮艷。
三、“我們”也來試一試。
1、讓我們用自己喜愛的工具和色彩,畫一道美麗的彩虹吧!
2、學生分別用油畫棒擺涂,水彩筆平涂的方法畫彩虹。
(1)“擺涂”:先在畫面的左下方往右上方輕輕畫一條彎彎的拱形弧線,然后依線從左往右,從右往左來回擺動地涂畫。
(2)“平涂”:"挨著涂"就是一定要一筆一筆的顏色都挨在一起,既不重疊,又不留下空隙。
3、同時出示兩張用水彩筆和油畫棒畫的彩虹。
想一想:
(1)分別是什么顏色的?
(2)水彩筆和油畫棒有什么不同?
四、學學大師的畫。
1、從這幅畫中你看到什么?(學生讀畫)……。
2、這是西班牙畫家米羅的作品。
3、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合作,用水彩筆和油畫棒來學著畫畫。
四人小組用四開的大畫紙合作畫。
五、看看“我們”的畫。
1、展示各組的畫。
2、請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
(1)我們組畫的是……?
(2)我用了……顏色?
(3)“我”最喜歡的是……?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勇于標新立異,大膽想象與積極思考。
2、啟發(fā)學生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是否標新立異,大膽、積極地思考。
2、是否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
課前準備:
1、師準備各種工具和廢舊材料,如彈簧、抽空的蛋殼、乒乓球、紙杯、圖畫紙、廢舊報紙、紙筒、吸管、顏料、剪刀、膠水等。
2、圖畫紙、廢舊畫報、顏料、剪刀、膠水等。
教時數(shù):1教時。
授課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學期我們一起學過了“會動的小紙人”這節(jié)課。小朋友還記得會動的小紙人是那一部分會動啊!是紙彈簧會動(復習紙彈簧制作方法)。
二、新授。
書上根據(jù)各種形狀制作了很多有趣的玩具形象,你想為自己設計一個怎樣的會搖的玩具,用什么材料來制作。
1、用雞蛋殼來做小朋友,不倒翁,小動物……。
2、用彩色紙剪貼和畫。
3、用廢舊易拉罐,紙卷,吸管……。
三、布置作業(yè)。
動手來制作一個會搖的玩具。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
五、評一評、議一議。
六、小結。
教后隨感: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九
二、目標。
1、認識并了解簡筆畫人物畫的基礎知識和簡單的繪制的表現(xiàn)方法。
2、通過學習,能夠運用簡單的基本形體表現(xiàn)各種動作造型的人物簡筆畫,并加上少量的人物服飾特征,增強簡筆畫人物畫的豐富性和生動性。
3、技法熱愛生活,關注同伴的人文思想,培養(yǎng)對簡筆畫人物畫的興趣、感受簡筆畫的趣味性,藝術性,提高手繪表現(xiàn)能力。
三、自學。
1、簡筆畫是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繪畫形式,具有用筆簡練,形象概括,快捷作畫的特點。簡筆畫采用簡單的形體構造原理,能創(chuàng)造出平面化、概括化,簡略化的形象。簡筆畫的工具一般為鋼筆或鉛筆。
2、人體可以分為頭、軀干、上肢、下肢四部分。人體的比例確定一般來說成人站立狀態(tài)全身高度為七個頭長,軀干為兩個半頭高,兩臂平伸時,兩手指頭距離等于全身長度。
3、服飾能區(qū)別人物的性別、年齡、民族、職業(yè)等。加上少量服飾上的特點及隨身攜帶的物品會使人物更加生動、有趣。
四、交流。
1、觀察人體生長中的身高比例變化。
2、觀察、思考不同的服飾有什么特點,給人什么樣的感覺。
五、精講。
用筆畫去表現(xiàn)人物時要正確把握人體的結構和比例的規(guī)律。以最簡單的線條和幾何形來概括人的頭、軀干、上肢和下肢等主要部分。并讓學生嘗試表現(xiàn)不同姿態(tài)下的身體比例及去人男性與女性,進一步強化人體比例關系的確定及理解與記憶。
六、精練。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
教材分析:
本課根據(jù)學生熟悉的學習用具,設計的教學內容。利用廢舊紙盒、橡皮泥制作學生熟悉的童話小屋,學習簡單的立體造型和色彩搭配,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事物的能力。
教學目的:
1、在豐富想象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設計造型新穎、色彩鮮艷的各種材料小屋。
2、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材料、橡皮泥表現(xiàn)童話小屋的形象,提高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
教學方法:
講授法、觀察比較法、討論法等。
教學重點:
了解廢舊紙盒、橡皮泥的特性,感受色彩的搭配效果。
教學難點:
制作的新穎生動,作品逼真美觀,富于個性。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橡皮泥、各種材料。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新穎、別致的小屋形象。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學生討論、嘗試)。
3、根據(jù)自己手中的材料,思考你準備做一個什么樣的小屋?
二、發(fā)展階段。
1、讓學生在大膽嘗試的基礎上,通過學生交流描述、解釋各自設計意圖。(可以小組先交流)。
2、引導學生用橡皮泥搓成不同的線、捏成各種點和立方體、長方體形象進行組合。
3、教師演示紙盒小屋的制作步驟。制作小屋時,可以制作方形、橢圓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張,使制作的小屋更有新意。
4、學生交流自己將怎樣制作童話里的小屋。
三、布置作業(yè),巡視指導。
用各種材料制作童話里的小屋。注意;色彩要搭配起來。制作結束后,自己要及時的收拾剩余的橡皮泥及其他材料。
四、小結。
講評作業(yè)。充分肯定學生大膽設計,相互欣賞交流,進一步鼓勵學生設計出更新穎的小屋形象并進行組合。教師點評。
板書設計:
16童話里的小屋。
鉛筆小刀橡皮。
各種紙盒……。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一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就是用相機來記錄我們身邊的美。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知識:認識肌理,從整體和局部尋找美、體會美。
2、技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3、情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構圖。
3、從多角度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
教具準備:數(shù)碼相機,牙刷,吸管,水粉顏料。水粉筆墨水宣紙。
學具準備:數(shù)碼相機,牙刷,吸管,水粉顏料。水粉筆墨水宣紙。
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請學生欣賞一朵花照片、幾朵花照片和許多花的照片.(展示課件圖片一、圖片二和圖片三)。
教師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小結:一朵花明朗清晰、幾朵花重疊綻放,許多花絢麗多彩。
我們一起來《尋找美的蹤跡》。(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的數(shù)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
活動二:
請學生欣賞長城的遠觀和近看的圖片。(展示課件圖片四、圖片五和圖片六)。
教師再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小結:近處的長城威嚴壯觀,遠處的長城宛如一條長龍盤旋在山間。
教師啟發(fā)學生:古代詩人杜甫曾有一首詩來形容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币彩莵硇稳輳牟煌嵌扔^察事物的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遠近的不同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
活動三:
請學生欣賞樹林、沙漠的照片(展示課件圖片七和圖片八)。
提問學生:從這些自然的景色中,還隱藏著哪些美的蹤跡呢。
學生回答完后再欣賞課件九和課件十。
小結:這些景色都是我們平時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樹很美,片片的樹葉也美麗。無限的沙漠很美,顆顆的沙粒也很美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宏觀和微觀,整體和局部都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
活動四:
教師請學生用這種排比句的形式表達自己找到的美麗。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麗,滴滴水珠也美麗。
我家的房屋很美麗,整齊的磚瓦也美麗。
我們的學校很美麗,。。。。。。也美麗。
設計意圖:開拓學生思維,從不同角度發(fā)現(xiàn)美的蹤跡。
活動五:
請學生欣賞肌理圖片。自然界的肌理圖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圖片。(制作的肌理圖片表現(xiàn)點和線的各一張)(展示課件十一到最后一張)。
在欣賞照片肌理現(xiàn)象中,提問學生:你覺得它們象什么?
在欣賞制作的肌理圖片中,提問學生: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制作肌理圖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葉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
制作肌理圖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皺的紙張沾墨,然后打開后的效果。
學生討論。
小結:線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紙渲染等方法。
點可以用牙刷、噴壺、水彩筆點等方法進行制作。
教師在學生回答時,演示其中一種到兩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肌理現(xiàn)象,找尋肌理制作的方法。。
活動六:作業(yè)設計。
學生作業(yè)提出要求,可以用數(shù)碼相機直接拍攝風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歡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教師鼓勵學生用多種工具相結合的方法個人或小組合作完成作業(yè),教師進行指導,并要求給作品起名字。作業(yè)完成后,學生相互欣賞,通過師生互評對作業(yè)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了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省視、探究事物的另一構造世界,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
2.讓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自由表達自己領略到的微觀世界畫面,體驗觀察與繪畫的樂趣。
3.提高學生對抽象美的認識和熏陶。教學重難點:
1.微觀事物的細致觀察與表現(xiàn)。
2.微觀世界的表現(xiàn)。教具學具:
顯微鏡、放大鏡、可觀察的動植物圖片及實物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引導階段。
2.欣賞與比較的幾種方法。
由遠到近的觀察對比方法:
a.海星外在的整體形狀是多角形刺狀。
b.局部觀察時面部凹凸有致。
c.在顯微鏡下表面呈各式星狀且形態(tài)各異,還參差著無規(guī)則的小圓點。
剖面觀察法:
------小學資源網(wǎng)投稿郵箱:xj5u@-----。
--1--。
b.螺是一種貝類海洋動物,其質的堅實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狀紋樣。橫剖切后,是發(fā)射式漸變狀,色彩也從藍灰逐漸變成黃灰色。
(二)發(fā)展、表現(xiàn)階段。
a.通過線條的粗細、蔬密、曲直組織,能表達出微觀物體的運動態(tài)勢。
b.以點的大小為排列基數(shù),通過運動軌跡來體現(xiàn)形象的節(jié)奏感。
c.運用色彩要素體現(xiàn)各種不同的色彩傾向或冷暖變化,使學生懂得色彩能傳遞人們的思想感情。
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創(chuàng)造出美麗豐富的微觀世界,并從美的角度進行塑造,使其更具藝術性。
三、布置課堂作業(yè)。
根據(jù)所觀察的對象,用筆把見到的微觀世界描繪下來。
四、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五、作品展示與評價。
1.作品讓學生通過教學多媒體開展自評、互評與師評活動。
2.談運用哪些奇思妙想與作畫方式來完成作業(yè)?
3.通過微觀世界的觀察與描繪你們有何收獲?
六、教學廷伸與拓展。
通過仔細觀察和大膽想象相結合,鼓勵學生運用點、線、面和色彩方法來組織表現(xiàn)許多抽象作品,描繪出更多的微觀世界畫幅。
------小學資源網(wǎng)投稿郵箱:xj5u@-------2--。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讓同學們認識基本圖形,并在此基礎上加上創(chuàng)意進行拓展,使之轉化為另外一種物體;。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并讓學生善于觀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并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
教學重點:學生知道基本圖形,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簡單的拓展。
教學難點: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如何使他們創(chuàng)作出較好的作品。
教學方法:講解法、示范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若干圖片、多媒體。
學生準備:畫紙、鉛筆。
教學過程: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我們常見的圖形有那些嗎?
(圓形、方形、三角形)。
屏幕展示:
二、同學們思考一下這些圖形有哪些不同形式的排列組合,動手自己畫一下。并找同學黑板展示。
提示:
1.橫向排列。
2.縱向排列。
3.不規(guī)則排列。
4.各種形狀的排列,如s形、z形、半圓形排列等。
總結:這是基本規(guī)則圖形的排列方式,其實還有很多,不止這些。同等學們如果有其他的排列方式,都可以自己想出并畫出來。
三、在基本圖形的基礎上,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意,使之成為另一種物體。分步驟變化。例如:(屏幕展示)。
下面同學們自己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從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進行變形,在大腦中加工創(chuàng)造,運用基本圖形,加入創(chuàng)意,在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添加,使之成為一種我們所熟知的物體。
思考問題:由方形可以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什么??(課本、電視機、書桌。。。。。。)。
由圓形聯(lián)想到什么?(氣球、皮球、糖葫蘆。。。。。。。)。
由三角形聯(lián)想到什么?(樹、房頂、小山。。。。。。)。
(同學們自由創(chuàng)作,并與小組分享。一會讓同學們來展示)。
同學們前面展示,對同學們的作品給予恰當?shù)狞c評。
四、屏幕顯示圓形、方形、三角形的拓展圖片。學生仔細觀察,并把感興趣的自己畫下來。
圓形:
方形:
三角形:
學生作畫過程中,給與指導。
五、總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圖形的拓展,就是從基本圖形來進行拓展,加入字己的創(chuàng)意,使之變成另外一種新奇的物體。這節(jié)課有些同學表現(xiàn)很不錯,同學們要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并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盡量能創(chuàng)造出獨具特色的新奇的作品。
練習設計:同學們課下分別在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基礎上,做一個創(chuàng)意,力求新奇、獨具特色。下節(jié)課展板展示。
教學反思:我感覺本節(jié)課把繪畫的步驟講解清楚了,圖片展示的也充分,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有學生的互動,但是還不夠多,對學生的作業(yè)給予了一定的評價。但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注意多鼓勵學生。在課堂中,還可以運用多種手段,加入音樂背景會更好,可以活躍氣氛。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四
2、那寶寶們得回答老師個問題才可以吃。
3、過什么節(jié)要吃月餅?看看那位聰明的寶寶能答上來。
6、中秋節(jié)這天人們要去祭月、觀潮、猜謎、賞桂花、玩花燈等等,可好玩了。
7、寶寶們月餅吃完是不就沒有啦?我們先把月餅畫下來在吃好不?
10、寶寶們的手真巧,把月餅畫的這么好看,我們現(xiàn)在來品嘗月餅吧!
活動結束活動目標1、學會畫簡筆畫月餅。
2、了解中秋節(jié)有什么活動。
3、明白為什么中秋節(jié)吃月餅。
活動準備1、月餅數(shù)塊。
2、中秋節(jié)目圖片。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學習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啟發(fā)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學習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春節(jié)過得愉快嗎?過春節(jié)時你最開心的事是什么?
三、講授新課:
啟發(fā)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
1、你放(見)的煙花美嗎?它是什么形狀的?
2、欣賞放煙花場景,激發(fā)學生興趣,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
3、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1)教師示范集中不同形狀的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
2)總結煙花的表現(xiàn)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點直接點出煙花的形狀,由內而外依次點出。一個煙花可以用同一種顏色表現(xiàn),也可以用多種顏色表現(xiàn)。
3)找學生講講打算用什么工具來表現(xiàn)美麗的煙花。
四、作業(yè)要求。
1、用彩色筆直接作畫,不必用黑色勾線。
2、可以表現(xiàn)自己見過的煙花形狀,也可以自己設計煙花的形狀。
3、可以多畫幾個煙花使畫面飽滿。
4、構圖時可以以一種煙花為主,稍加幾個其它形狀的煙花,做到主次分明。
5、適當添畫人物或場景,使畫面充實有情節(jié)。
五、作業(yè)評析。
1、作業(yè)展示,學生選優(yōu)并說一說為什么?
2、教師評析。
評析標準:構圖飽滿,色彩鮮艷,煙花的形狀優(yōu)美多姿。
六、課后拓展:用多種形式、材料表現(xiàn)煙花。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審美力。
2、指導學生分析魚的外形和顏色,引導學生大膽夸張表現(xiàn)各種各樣的魚,鍛煉學生用線、用色表現(xiàn)或剪刻、捏制魚。
教學重、難點:
1、大膽夸張表現(xiàn)各種各樣的魚。
2、用線、用色表現(xiàn)或剪刻、捏制魚。
教具學具:彩色紙、剪刀、膠水、筆、彩泥。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根據(jù)興趣愛好分小組,并確立組長,統(tǒng)一小組意見。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2、發(fā)展階段:
師總結:對,幫助有困難的朋友是我們的美德。
師說:魚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魚,我們來認識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魚爸爸的朋友呢?請看大屏(展示各種不同的魚的圖片)。
你最喜歡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魚朋友?
你能模仿魚兒游一下嗎?
讓我們都來模仿魚兒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們來看一下魚究竟是怎么游的。(動畫:魚游時的樣子。)和我們游的一樣嗎?
哦,尾巴左右擺動呢,嘴里還在吐著泡泡。
魚爸爸的朋友啊到處幫著找他的兒子。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條魚朋友呢,正在幫著找與兒子呢。(師示范表現(xiàn)魚)。
老師是畫的魚朋友,我們看看別的小朋友怎么表現(xiàn)魚的。(出示學生的作品)。
我們美術課還學過彩泥捏,彩紙剪,這些方法同樣可以表現(xiàn)我們的想法。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按小組制作或畫魚,老師及時解決學生作業(yè)過程中的問題,并適當展示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種魚以及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音樂伴奏)。
四、作業(yè)展示。
五、拓展:觀察自然界中的魚兒,看看它們是順水游動的還是逆水游動的。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動腦筋想辦法進行制作菜肴拼盤裝飾與環(huán)境布置。
2、指導學生布置新年家庭環(huán)境,模擬過新年的情景。
3、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并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學生自選材料進行室內環(huán)境布置與置辦年夜飯。
教學難點:如何組織好學生有選擇的進行活動及解決學生作業(yè)過程中技術上的問題。
教具準備:“過新年”音樂與錄像資料。
材料準備:彩紙、剪刀、膠水、筆墨宣紙、蔬果實物等。
教學過程:
課前音樂:過新年。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師:1、剛才的音樂好聽嗎?
2、從剛才的音樂中你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
3、你是怎么感受出來的呢?
4音樂使我們感受到了新年的氣氛,今天我們也來過新年。
二、教授新課。
1、播放錄像——過新年的場景。
2、師:過新年是這么熱鬧,以前你們是怎么過年的呢?
3、學生談過年。
5、學生交流討論:過新年時家里該做些什么事?
6、匯總學生討論結果:寫對聯(lián)、貼對聯(lián),畫年畫、貼年畫,剪窗花、貼窗花,吹氣球,做年夜飯。
7、師:過新年時家里要做的事還真不少,今天我們把教室也打扮成過新年的樣子,我們也來一起過大年。
三、課堂作業(yè)。
3、由學生自由組合成合作小組。
4、師:我這兒有你們需要的各種材料,請每一小組派一位同學來拿你們組需要的材料,然后合作完成各組的工作。
5、學生選擇各種材料完成各自的任務。
6、教師播放過新年的音樂,學生合作作業(yè)時,教師巡回輔導,解決學生技術上的難題。
四、作業(yè)評價。
師生共同欣賞過新年的環(huán)境布置。在學生自評作業(yè)后,大組進行互評,提出更好的建議。
五、結束新課。
播放音樂:過新年。
教師小結、布置課后要求,即過新年時用學到的知識幫助家里辦年貨,做爸爸媽媽的好幫手。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啟發(fā)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xiàn)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在排列創(chuàng)作過程中,發(fā)揚集體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fā)對工具和材料的聯(lián)想。
2、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教具學具:收集可樂罐、沙、石、瓶蓋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三、講授新課:
1、思考與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像,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2、發(fā)展階段。
人人參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與造型。通過組與組參觀,相互補充,拓寬思路,了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yōu)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3、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
四、課后拓展。
1、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后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2、在排列時,要大膽想像。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豐富更廣泛。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xù)擔任一年級六個班的美術課。這學期要對他們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和表現(xiàn)力作進一步加強,訓練他們對于美的事物有興趣,初步感受美的能力,由于學生的年齡小耐性較差,因此對待作業(yè)的態(tài)度不夠仔細所以要培養(yǎng)他們作畫的良好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jīng)驗的培養(yǎng),強調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一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本冊教學內容中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使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色彩:涂色練習《五彩的煙花》_滲色練習(《水彩游戲》)—平涂。形色結合(《繽紛花布》)—在復雜形內填色(《熱帶魚樂園》)——嘗試色彩搭配(《彩旗飄飄》)—。造型(設計):用線造型(《五彩的煙花》)——自然形(《水彩游戲》)—幾何形(《繽紛花布》〈彩旗飄飄〉——適合圖形《美麗的盤子》、《東西南北》、《紙拎袋——動物造型〈粘貼小動物〉、〈信封紙偶〉、〈熱帶魚樂園〉〈神氣的大公雞〉——植物造型〈“蘑菇”家園〉、,各種各樣的樹》—實用品造型〈船兒出航〉、〈紙拎袋〉、〈剪拉花〉、〈彩旗飄飄〉、〈面具〉—人物造型〈畫畫親近的人〉〈夏日〉。
本冊教學內容中的人文內容涉及社會、自然、生活有關的方方面面。例如,社會節(jié)日慶典:《五彩的煙花》〈彩旗飄飄〉、〈面具〉。美化環(huán)境:〈“蘑菇”家園〉。親近自然:《熱帶魚樂園》〈神氣的大公雞〉〈夏日〉。美術游戲:《水彩游戲》、〈信封紙偶〉、《東西南北》。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教育要點。
(1)感知各種隨意形狀。
(2)認識和運用各種平面形、常用色。
(3)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
(4)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養(yǎng)成正確地繪畫、制作姿勢與習慣。
(5)欣賞祖國風光和兒童畫、民間美術作品的美。
2、能力培養(yǎng)要點。
(1)在美術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象過渡到有意想象,從再現(xiàn)想象過渡到創(chuàng)造想象。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xié)調發(fā)展。
(4)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
3、審美教育要點。
(1)培養(yǎng)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2)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激發(fā)兒童對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
1、運用多中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讓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使兒童對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感到興趣。
4、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chuàng)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學生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養(yǎng)成過程,因此教師還應加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為重點,特別讓他們記住在準備工作,上課紀律,及作業(yè)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無法長時間端坐的特點可以結合游戲,講故事等方法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3、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柳樹、花、魚、貝殼的畫法,并能準確地畫出來。
2、能用柳樹、花、魚、貝殼組成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圖。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繪畫能力。
教學重點:
用柳樹、花、魚、貝殼、組圖。
教學難點:
景物的搭配。
教學準備:
幻燈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簡筆畫(板書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水果和蔬菜,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植物和動物。
大家一定聽過這首古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首詩說的是什么植物?
學生回答,出示柳樹(幻燈片)。
這就是我們要復習的第一種植物柳樹。
下面老師出一個字謎:七人頭上長青草。
誰能猜出這是什么字?
學生回答后出示幻燈片(花)。
這是我們要復習的第二種植物花。
下面老師要考考你,看誰最聰明。
什么動物睜著眼睛睡覺?
出示魚。
不做自己的守護者,卻默默做貝殼的守護者。這又是什么動物?
出示貝殼。
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柳樹、花、魚、貝殼(出示)組成一幅優(yōu)美的風景圖,可添加一些景物。
二、動手創(chuàng)作。
1、思考:你想怎樣畫?
2、同桌互相說一說。
3、指名說。
4、出示范作:老師也準備了一幅作品,咱們比一比,看誰比老師畫的還好。比比誰最棒!
5、學生創(chuàng)作。
教師指導。
6、作品展示。
三、總結評價。
四、板書設計。
簡筆畫。
范畫。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七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觀察各種奇特的房子,了解它們的特征。
2.鼓勵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想象未來的幼兒園。
活動準備:
1.收集自己看到過的最喜歡、最特別的房子資料。
2.各種奇特房子的ppt課件。
3.幼兒在兒童樂園里玩充氣房子的錄像,房屋建筑師的采訪錄像。
活動流程:
活動過程:
一.自由介紹,經(jīng)驗分享。
1.展示幼兒帶來的有關房子的各種資料,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喜歡的房子。
2.小結:你們找到的房子真多呀,有新房子和老房子,有中國的房子和外國的房子,這些房子的形狀不一樣,造房子的材料也不同,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
二.看課件,了解各種奇特的房子。
1.風帆式建筑。
美觀。例,悉尼歌劇院。
提問:它的形狀像什么?它有什么用?
新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篇十八
一、教學目的:
簡筆畫寫生的目的是通過目識、心記、手寫等綜合活動,提取客觀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點,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簡潔洗練的筆法、表現(xiàn)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識性和示意性的對象形態(tài)。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簡筆畫的繪畫方法。
二、教學內容:
簡筆畫寫生的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簡筆畫寫生的方法。
四、課業(yè)類別:
繪畫課。
五、課時:
2課時。
六、作業(yè):
寫生幾副器物、動物、事物或人物的簡筆畫,要求畫面有概括性、可識性和示意性。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簡筆畫寫生(一)。
一、組織教學:
導出本單元及本課的教學內容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什么是簡筆畫(板書)。
簡筆畫是通過目識、心記、手寫等活動,提取客觀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點,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簡潔洗練的筆法,表現(xiàn)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識性和示意性的繪畫。(畫出幾個簡筆畫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2、簡筆畫寫生的方法(板書)。
簡筆畫寫生是觀察、分析、概括客觀形象的重要手段。
a:選擇角度、顯示結構特點:
形體結構是繪畫最基本的要素,各種物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構成因素,結構形勢及比例關系,平面化的簡筆劃,表現(xiàn)2維的平面結構比較簡便。但要表現(xiàn)立體結構的物體形象,因主要只表現(xiàn)一個面的圖形,寫生時應選擇能充分顯示對象結構特點的角度和視向,使這些特點能突出地呈獻于平面圖形之中。
a、正視圖:
電視機的熒光屏、收錄機的錄放音座和按鍵、照相機的鏡頭、書櫥、冰箱的門框。這些體現(xiàn)結構特點的構成因素都安置在物體的正面。房屋除屋頂外,體現(xiàn)不同建筑風格的柱、廊、門窗及其它飾物也大都在正面。這些物體的正視圖能顯示它的不同觀點的結構特點。
b、側視圖:
脊椎動物由一要脊連接頭尾,橫貫胸廓和骨盆、四肢分別與肩帶和骨盆銜接支撐全身,各種動物因不同的生存方式和運動方式而形成的結構比例與形態(tài)的差異。從側面看十分明顯,同樣,各種車輛的外部結構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車頭、車廂和車輪,畫出其橫式側視圖,能全面顯示各部分的結構特點。
c、俯視圖:
爐灶、餐具、書本、田徑場等物體的結構特點所在的面朝上,畫出它們的俯視圖易于辨識。
d、周視圖:
球體的外輪廓在任何角度都呈圓形,圓柱體和圓椎體在軸線垂直于地面的狀態(tài)中,各種角度也會呈現(xiàn)出大抵一致的視覺形態(tài)。燈籠、筆筒、手電筒、杯、碗、盆等物,也分別由球體、圓柱體和圓椎體構成,畫這些物體一般不必選擇角度。如果它們被橫置或斜置,即軸線不垂直于地面,則不同角度會有不同的透視變化,應取軸線平行于畫面的角度。
(幾種角度和視向的圖分別在黑板上畫出一些示范圖,以便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b:抓住細節(jié),突出個性特點:
同類或類似物體的形象差異,一般主要體現(xiàn)在局部的細節(jié)上。如:驢與馬、羊與鹿、豬與象、鵝與鴨等類似動物,整體結構無大差異。主要區(qū)別在于耳、頸、頭、尾等細節(jié)的大小,粗細與長短的不同,寫生時要注意發(fā)現(xiàn)并強化差異,以突出各自的個性特點。
物體的細節(jié)特點,表現(xiàn)不一,有的明顯,有的則不大明顯,寫生應通過比較,同中求異,并運用夸張的方法把各種物體的細節(jié)特點表現(xiàn)得鮮明突出。如畫不同的樹,在樹冠和枝干相似的情況下,可突出樹葉或花果的不同特點,畫人物,既可通過五官、須發(fā)表現(xiàn)年齡和性別特點,也可利用“穿衣戴帽”表現(xiàn)在民族和職業(yè)特點。也可借助于頭、驅干和上下肢的基本形及其它比例的變化表現(xiàn)高矮胖瘦年齡的個性特點。
c:運用骨線,把握動態(tài)特點:
人物和動物經(jīng)常處在活動中,各種動態(tài),瞬息變異。簡筆動態(tài)寫生,雖可通過敏銳的觀察,直接捕捉各種動態(tài),但在很大程度上則是在分析、理解運動規(guī)律的基礎上,把握關節(jié)點和運動線,運用記憶。如我們人,人體由頭、胸廓、骨盆和四肢構成。上肢分上臂、前臂和手,下肢有大腿、小腿和腳,每一部分的骨骼既各自獨立又上下連接,每個連接點形成一個關節(jié),關節(jié)是人體運動的樞紐,做著屈伸、內收外展和回旋等運動。各種運動并不改變頭、胸廓、骨盆和四肢的局部結構,變化的只是它們之間以關節(jié)為轉折點的轉折關系及其整體狀態(tài)。因此,以變化的關節(jié)為點,以不變的骨骼為線,以點帶線、以線連點,是表現(xiàn)各種動態(tài)簡便可行的方法。運用骨線表現(xiàn)人物動態(tài),要掌握重心的變化規(guī)律,重心垂直于支撐面;人體能保持平衡,走跑時重心超出支撐面,跳躍時的重心傾向人體運動的前方。
動物的運動規(guī)律與人物基本相似。獸類的四肢在走、跑、跳運動中交替活動,互相配合,頭和驅干同時因頸、腰、尾的扭動發(fā)生相應變化。一般禽鳥的主要運動形成是飛翔,飛翔時雙翅張開,上下扇動,鳥的腳活動相對少些,頸部的靈活性卻很大,作禽鳥簡筆畫寫生,可先用畫蛋法畫出體腔和頭部,再用骨線畫頸和腳,最后添上主要細節(jié)。
三、課堂練習:
用簡筆畫寫生畫出課桌、板凳、鬧鐘、側面站立稍息狀女同學、側面男同學彎腰拾東西狀。
寫生要求:
1、用最簡練的線條畫出物體的骨架、動態(tài)、性別區(qū)分,從角度畫出形象特征。
2、所畫形象能體現(xiàn)簡筆畫的特征。
…………………………………………。
查看全文。。。學生練習時,老師給予學生在觀察、分析、概括、造型上的指導。
四、課堂小結:
1、簡單回顧本課的內容。
2、指出學生練習中的優(yōu)點和存在的問題,應如何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