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對于個人的成長和知識的積累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多多閱讀。拓寬知識視野,提高對任務的理解和把握是寫一篇完美總結的重要策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一個參考和啟發(fā)。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一
每個人的腦中總能勾起一些美好的回憶。我今日再憶長白山之旅,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篇游記。
記得去年夏天,我的爸爸帶我去吉林長白山觀賞游玩,早就聽說了那遠近聞名的天池,卻從未見到過它的“廬山真面目”,爸爸則正好要帶我去。在游玩的路上,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天池的由來:長白山,原為一座火山,在史前曾經噴發(fā)過,無數(shù)巖漿冷卻后形成了周圍的群山,無數(shù)火山灰掩埋住大地。不久后,許多樹木依靠火山灰產生的養(yǎng)分扎根在此。與此同時,一個由于火山活動引起的地殼運動形成的大坑內,一些高大挺秀的樹木開始在這里默默生長,一些美麗的小花也正在緩緩地開。幾千年,幾萬年,如箭一般飛逝了。昔日沉寂的火山口,已被萬年來的的雨滴填滿,倒映著千年飄過的云;昔日的大坑,已成為了一片小動物們的樂園,郁郁蔥蔥的樹和別樣秀麗的花,讓我們進入真正的大自然中……。讀著讀著,我陶醉了,迫不及待的要去觀賞長白山的景色。
到了長白山,我們坐上了上山的車。我沿途看,山山洼洼,坡坡崗崗,全是綠。上到山頂后,我不禁覺得荒涼:盛夏八月,卻那么寒冷;山頂全是荒石,沒有一點綠色。我把這兩點告訴爸爸,而爸爸卻微笑著對我說:“你說冷,我同意。但是你看,有那里的幾顆小草,還荒嗎?”我不禁佩服起這幾顆小草,他們不畏寒冷,扎根山頂,只是為了別人不覺此處荒。站在山頂,大喊一聲,胸襟頓時開闊起來。天池真美!湖中映著藍天的影子,又映著云的影子。
要走了,我依依不舍地最后看了一眼長白山,在心中對它說:“再見了,美麗的長白山,我一定會回來的!”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二
長白山的山,不僅壯美,而且還非常奇特;長白山的水,那叫一個藍;長白山的樹,高大茂密!
長白山上,寒風刺骨,可以說是在冰天雪地里一樣;山頂上,有著千年不化的雪和冰,即使在夏天,山上也特別寒冷。長白山的山,雄偉壯麗,遠遠看去,連綿起伏,峰巒疊嶂;長白山的大峽谷,幽深靜謐,從下向上看去,兩側山崖怪石嶙峋,驚心動魄。
長白山天池里的水,可以跟日月潭比美,水藍的仿佛是一片跌落在地上的天空;長白山的瀑布,滔滔不絕,源源不斷的向下奔馳著,瀑布下的水潭好像一塊無暇、美麗的翡翠,甚是喜人;溪流的水更是壯觀,波濤洶涌著向前,又像是一只急匆匆的小鳥狂飛著。
長白山的樹多種多樣,有闊葉林,有針葉林,還有眾多的灌木。有的高達幾十米,郁郁蔥蔥,非常茂密,往往聽見附近有人說話,但就是看不到人;在長白山的山峰上,還長著一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能堅強的生長,他們的生命力真是頑強,很令人敬佩。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三
冬天的田園美麗而充滿冬的活力,冬天的田園是大自然的杰作。
冬天,幾場冰雪過后,粉妝玉砌的天地那么柔美。陽春白雪之中中,幾只野雞,嘰嘰地叫著,野雞們率領著小雞們,在粉妝玉砌的世界中歡快地唱著歌。
環(huán)繞著房子的小河,已經成了光滑冰面,透過冰面,還可以隱隱約約看見冰面下流動嬉戲的魚兒。敲開冰層,還會蹦出幾條肥而鮮美的淡水魚。
傍晚,夕陽映在田野上,馬被冰層覆蓋的田野照成了七種顏色,絢麗而柔美。
到了晚上,茂密的蘆葦里傳出孩子們撲捉紡織女的聲音。“織,織,織呀!”在紡織女的歌聲中,人們沉沉地入了夢鄉(xiāng)。
冬天的田園,比不上春天草長鶯飛,夏天的欣欣向榮,秋天的果實累累,但冬天的銀裝素裹仍讓我著迷。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四
它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卻給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那是去年放暑假的時候,趁著假期,我和媽媽去長白山旅游,據(jù)說,能看見長白天天池會有好運發(fā)生的。
我們乘坐著大客車,高高興興的上路了,一路上的山清水秀,天高云淡,都給我們旅游增添了不少的情趣??斓介L白山天池的山腳下,那里的天空更加純凈,那里的森林更加稠密。
來到山腳下,下了車,徒步往山上走,人群密密麻麻,男女老少,都是一個目標,看天池。大約走了2個多小時,我們接近了天池的山頂,雖然是暑假,但是,山頂還是有了涼意,我們穿上了一些厚衣服,繼續(xù)往前走。
只有到了山頂,還看到了關于天池美麗的傳說:一種是當?shù)貜V為流傳的神話傳說,傳說王母娘娘的玉鏡落在長白山上,就變成了天池,當?shù)乩习傩辗Q之為天仙之池。
真實的天池的形成是在火山噴口形成的湖,由火山噴發(fā)后形成的火山口積水而成。站在天池邊上,看見天池里的水是蔚藍色的,天池的大小約有1200平方米。四周環(huán)繞著群山。晴空下的天池格外的美麗。
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們只看見了北坡的天池。媽媽對我說:來年的暑假,帶我去看西坡的天池。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五
靈湖是臨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里景色宜人,是個美麗的地方。
漂亮的春姑娘姍姍而來,她輕輕描繪了幾筆,就給靈湖披上了一件七彩衣,桃花綻開她那粉紅的笑臉,向春姑娘問好。柳樹搖動著綠色的長辮子。
夏天像個彪形大漢跑來了,還不停地叫著:“我來遲了,我來遲!”但這改變不了靈湖的美麗,柳樹顯得更綠了,草地上的野花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秋姑娘拿著顏料,一揮,靈湖更美了,桂花綻開笑臉,一陣風吹來,下起了桂花雨,給草地鋪上了一層桂花毯,楓葉舉起火紅的手掌,向我們招手。
靈湖一年四季風景優(yōu)美,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六
家住城西,西溪濕地是我常去的地方。西溪濕地占地面積非常大,除了步行,我們還可以乘坐電瓶車、電瓶船和搖櫓船游覽景區(qū)。濕地內河流多,植物多,還有大量蘆葦蕩和許多飛禽走獸,到處鳥語花香,空氣清新。
今年秋假,我和小伙伴相約去了西溪濕地火柿節(jié)。假日的西溪濕地,到處人山人海。我們看到柿子長在高高的枝椏上,而且大部分都還是青色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幾天來摘柿子的人特別多,所以現(xiàn)在剩下的已經不多了。難怪我往樹上看了半天都沒看到幾個熟柿子。
我們領來的工具是一根頂端帶著一個網兜的長竹桿和一個小小的塑料筐。為了摘到更好更多的.柿子,爸爸手腳并用爬上了柿子樹,坐在枝椏上用桿子去撥柿子,那個網兜的作用就是兜住撥下來的柿子,要是沒有兜住,柿子砸到地上就會粉身碎骨。一會兒功夫,我們采到的柿子就裝滿了籃子。一旦爸爸兜到已經熟透的紅柿子,就會立刻被我們迫不及待地“消滅”光,那柿子香香甜甜的,回味無窮!青柿子還沒有成熟,吃上去嘴巴麻麻的,叔叔告訴我們拿回家放幾天就會熟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七
在8月的一天里,我和媽媽去長白山玩了。
長白山位于吉林省,是我國與朝鮮國的邊境。其海拔高約2700米,長白山是一個活火山,在火山口有一個巨大的湖,名叫“天池”。天池的水一半來源于雨水和雪水,一半來自地下水,所以天池的水會如此干凈。從上面看,天池的'湖面猶如一面鏡子,十分美麗。聽說天池水底還有一只怪獸。
因為長白山是活火山,所以必然會有溫泉,長白山溫泉共有13眼,溫度極高,有83攝氏度,都可以煮雞蛋了。因為溫泉的汽很多,看起來像仙境,所以叫“聚龍泉”。
在溫泉的不遠處有一個大瀑布,每天約有140多噸水從天池流出,因為出口太小,所以就形成了這個龐大的瀑布。
下午五點,我和媽媽坐車下了山頂,到了山腰。我們還去玩了谷底森林,里面有許多奇異的樹木,到了六點半左右,我們回到了酒店,這次旅行真是太好。
要記住這篇文章哦:長白山游記日記200字,如果喜歡,可以經常來作文秀秀找我,我是你的“秀秀姐”。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八
在我的家鄉(xiāng)平頂山市,有一個美麗的生態(tài)園,那里是一個四季如畫的地方。
春天,生態(tài)園里鳥語花香,桃紅柳綠。人工湖像一塊巨大的天然水晶,清澈透亮。一陣春風吹來,調皮地嬉戲著湖水,湖面上泛起了一道道波紋。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魚卵像湖水里的精美“珍珠”,正在孕育著新的生機。岸邊,一簇簇迎春花早早地露出金燦燦的笑臉,像給小湖圍上了一道美麗的屏風。一陣春風吹過,花兒和湖水都搖動起來,生態(tài)園變成了一幅鮮活的畫面。
夏天,生態(tài)園里枝繁葉茂,蟬兒鳴叫。一棵棵綠樹快樂地伸開絨傘一般的枝葉,把生態(tài)園里變得幽靜涼爽。小湖里的水更靜了,好像一面鏡子。三三兩兩的荷花盛開了,好像一個個美麗的粉色的小船搖啊搖的。忽然,飛來一只蜻蜓,停在一朵荷花上。傍晚的時候,不少游人圍在湖邊,一邊欣賞荷花,一邊靜靜地垂釣,快樂地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妙。
秋天,生態(tài)園里多姿多彩,果實累累。一陣秋風吹過,淺黃、深黃、褐紅的樹葉輕悠悠地落了下來,像秋姑娘寄來的一枚枚郵票。一只只美麗的小鳥站立枝頭,正在“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頑皮的孩子自“呵呵”地笑著。不遠處的果園中,石榴笑開了口,蘋果笑紅了臉。
冬天,生態(tài)園里銀裝素裹,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一夜之間,生態(tài)園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積雪。小朋友們和家人們一起,來到生態(tài)園堆雪人、打雪仗、賞雪景。
現(xiàn)在是冬天,可生態(tài)園里還是這么喧鬧。這說明什么呢?這說明家鄉(xiāng)的生態(tài)園美麗迷人。因此,我愛家鄉(xiāng)的生態(tài)園。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九
各位游客:
大家好!
長白山天池是中國最深的湖泊,為17火山噴發(fā)后的火口積水而成,高踞于長白山主峰白頭山(海拔2691米,為東北最高峰的山)之巔。湖面海拔2155米,面積9.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為中朝兩國界湖。湖周峭壁百丈,環(huán)湖群峰環(huán)抱。這里氣候多變,常有蒸氣彌漫,瞬間風雨霧靄,宛若縹渺仙境。晴朗時,色彩繽紛,景色迷人。曾盛傳湖中有怪獸,轟動一時,至今仍為一謎。周圍有小天池鏡湖、長白溫泉帶等諸多勝景。
天池呈橢圓形,周圍長約13多公里,平均水深約200米,據(jù)說中心深處達373米。在天池周圍環(huán)繞著16個山峰。天池猶如是鑲在群峰之中的一塊碧玉。在晴朗天氣,碧水中飄著白云,天水相連,景色秀麗異常,但是,這里經常是云霧彌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麗的面容的。
天池的水從一個小缺口上溢出來,流出約1000多米,從懸崖上往下瀉,就成著名的長白山大瀑布。長白山除了天池和長白山瀑布外,還有不少湖泊的瀑布。天池旁邊有一個小天池,又叫長白湖,水也的碧藍的。在樹林間的岳樺瀑布和在半山腰的梯云瀑布,規(guī)模也不小。此外,在長白瀑布不遠處不遠還有長白溫泉,這是一個分布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溫泉群,共有13眼向外涌水。
謝謝大家!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十
在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的風景,但在我的`眼中就只有那條竹林小徑最美,四季如畫。
春天,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竹林卻好像沒從冬天的冬眼里醒來。蝴蝶在小徑和竹林間穿梭、舞蹈,但竹筍已經悄悄地從地里冒出了頭,有些年輕的竹子已經生機勃勃了,在小徑上,許多蟲子在落葉里玩捉迷藏。一陣微風吹來,把小徑上的灰塵和落葉吹了起來。小蟲子露出了真面目,嚇得落荒而逃。
夏天,炎熱的太陽烘烤著大地。竹林是一個避暑的好地方,在眾多竹子的你挨我擠下有了大塊大塊的陰影。在這竹林里待久了,仿佛自己身處在秋天一樣,一陣陣清爽的山風吹來,使人感到清爽無比。在這兒寂靜的小徑里只有蟬還在唱歌。在這條小徑上只有我們和竹林,沒有別人,沒有喧鬧,沒有污染……夏天的竹林小徑讓我癡迷。
秋天,這看起來是最合適竹林的季節(jié)了。這時候的竹林很開心,也許是慶祝豐收還是別的什么,他們格外的高興。竹林大家族在山崗中舞蹈、歡呼,他們一起在開一個慶祝會。他們樂得不亦樂乎。秋天是竹林的幸運節(jié)日。
冬天,竹林小徑正式開始冬眠了。四周都很寂靜,小徑上被鋪上了一層雪的睡衣。竹林大家族休息了。小徑也睡了。冬天是竹林的休息站。
竹林,你們是一個大家族。一年四季別具一格。竹林大家族,你們真美!一年四季都很美!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十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在上山之前已經向大家介紹過了,我們眼前的世界最高火山口湖長白山天池,像地球的眼睛,傲視蒼穹;像長天的鏡子,巡視環(huán)宇。它氣勢磅礴,它氣象萬千。
那么它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呢?
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神奇。
它的神奇不僅是只有出水沒有入水,卻滔滔不絕地成為滋潤東北大地的三大江流的源頭;它的神奇也不僅是云遮霧障,變幻無窮。
它的神奇更在于令世人百思不解的、讓世人百年解不開的天池怪獸之迷。
大家知道,長白山天池水面海拔2189.1米,水深373米,年平均氣溫-7.3℃,年積雪日達258天,積雪最深達3米,一年結冰期長達8個月,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高山湖泊。天池處于高山之巔,湖岸草木不生,自然環(huán)境極其惡劣,除了地下水和雨水之外,再無入水,湖內的微生物和有機質極少,幾乎沒有大型生物生存的可能。但是,一百多年來不斷傳出有人目睹大型動物在天池出水的消息,又難有確鑿的'物證足以證明大型動物的確實存在,這個被人們稱為“天池怪獸”的動物,這個被人們沸沸揚揚傳了160多年,又于近年頻頻出現(xiàn)的家伙,它到底是什么?它是否真的存在?便成了難解的世界之迷、歷史懸案。
長白山天池怪獸之迷,與尼斯湖怪獸之迷、百慕大三角神秘沉船墜機之迷、不明飛行物即ufo之迷一樣,成為世界幾大難解的迷團之一。
長白山天池怪獸的被發(fā)現(xiàn)和被記錄,是早在一百多年以前的事了。
早在清朝的光緒年間,當時的長白山探險家、中國長白山勘界、考察和全面命名的第一人,奉天選用知縣、奉吉勘界副委員劉建封,在他對長白山進行了全面踏查之后,于清朝光緒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撰寫的《長白山江崗志略》中,就清楚地記錄了當時人們對天池怪獸的描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浮出水面,金黃色,頭大如盆,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獵人以為是龍”。
清朝宣統(tǒng)二年,即公元1910年,長白山南坡的長白府設治委員張鳳臺編著的《長白匯征錄》,對天池怪獸的出沒,也做了詳細記載。他寫道:“六十年前……”
請大家注意,他寫的是當時的六十年前,就是1910年的六十年前,離現(xiàn)在足足一百六十多年了。
“六十年前有獵者四人,至天池釣鰲臺,見芝盤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黃色,首大如盎,方頂有角,長項多須,低頭搖動如吸水狀。眾懼,登坡至半,忽聞轟隆一聲,回顧不見”。
同在這篇文章里,他又寫道:“據(jù)引路人徐永順云,光緒二十九年五有,其弟復順隨王讓、俞福等六人到長白山狩鹿,追至天池,適來一物,大如水牛,吼聲震耳,狀欲撲人,眾皆懼,相對失色,束手無策。俞急取槍擊放,機停滅火。物目眈眈,勢將噬俞,復順腰攜六輪小槍,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長鳴,伏于池中。半鐘余,池內重霧如前,毫無所見”。
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對怪獸的發(fā)現(xiàn)和記載越來越多。
據(jù)《長白山志》記載:1962年8月中旬,吉林省氣象器材供應站的周鳳瀛用六倍望遠鏡發(fā)現(xiàn)“天池東北角距岸邊二、三百米遠的水面上,浮出兩個動物的頭,前后相距二、三百米,互相追逐游動,時而沉入水中,時而浮出水面。動物的頭有狗頭大小,黑褐色,身后留下人字形波紋。一個多小時后,此物潛入水中”。
又記載:1976年9月26日,延吉縣老頭溝桃園公社苗圃主任老樸和一工人,還有解放軍戰(zhàn)士共二十多人,在天文峰上看見一個高約兩米,像水牛一樣大小的怪獸,伏在天池岸邊休息。大家驚訝地大叫起來,怪獸被驚動,走進天池,游到接近天池中心處消失。
1980年8月21日,作家雷加和幾個人在長白山天池中發(fā)現(xiàn)了喇叭狀的闊大劃水線,他在回憶文章中說:“其尖端有時浮出盆大的黑點,形似頭部,有時又浮出拖長的梭形體,形似背部”。
巧了的是,兩天后的8月23日,吉林省氣象局的兩位同事從山上下到底部,在距天池邊只有30米的地方,也看到了天池怪獸,而且是看到了5只。他們說:5只頭部和前胸昂起,頭大如牛,形體如狗,嘴狀如鴨,背部黑色油亮,似有棕色長毛,腹部雪白的動物。他們邊喊邊開槍,都未擊中,動物迅速潛入水中,不見蹤影。
隨著國內外人士對天池怪獸的關注,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不斷有人不僅看到,而且拍到了天池怪獸的影像。1981年9月21日,《新觀察》雜志社記者李曉斌,用一千毫米的長焦距鏡頭拍到了怪獸,一只烏鴉和怪獸一同被攝入鏡頭。照片的上部是一只飛翔的烏鴉,下面則是一個像反扣著的大鍋樣的怪獸。
后來,九十年代,又有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的攝影師等人拍到了不算短的一段錄像,曾在媒體上爭相報道,轟動一時。
時至今日,媒體上不斷有報道說有人什么時候又發(fā)現(xiàn)了長白山天池怪獸,引起不少愛好者的關注。
天池怪獸經一百多年的眾口相傳,它的形象已是多種多樣的了。有的形容它為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的蛟龍,有的比喻為頭大如牛、體形如狗、嘴狀如鴨的怪物。
關于天池怪獸是什么,像什么,深存爭議。有的認為是黑熊下池游泳,有的還懷疑是長白山的奇特動物堪大犴。于是,怪獸似龍、似牛、似熊、像恐龍、像人魚;是浮石漂浮,是棕熊入水等等,林林總總,眾說紛紜。
謝謝大家!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十二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
歡迎您來到吉林省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旅游觀光,我是這里的導游員,非常高興能有機會陪同各位一道參觀游覽長白山,我愿意竭誠為您服務,衷心祝您旅行愉快。
敬愛的鄧小平同志游覽長白山后說過:“不登長白山終生遺憾?!笔堑模蚁胫T位今天游覽長白山后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長白山將是您生態(tài)旅游回歸自然的首選旅游勝地。
(到達北坡山門后)。
朋友們,您現(xiàn)在已進入了舉世聞名的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我現(xiàn)在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長白山保護區(qū)的情況。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建立于1960年,1980年加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qū)網,被列為世界自然保留地,1986年被列為國家級森林與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20xx年5月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20xx年8月經國家地質遺址保護領導小組批準,授予長白山國家地質公園資格。20xx年11月,長白山入選“中國十大休閑勝地”
長白山位于吉林省東南部,是歐亞天大陸東部最高山脈,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三江發(fā)源地。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白山地處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白山市境內,是中,韓兩國界山。東南部與朝鮮毗鄰,總面積為196465公頃,它是地球上同緯度地帶原始狀況保存最好,物種最豐富,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完整的保護區(qū)。區(qū)內不僅有原始狀態(tài)的森林,還有苔原,草甸,湖泊,河流,沼澤等,是歐亞大陸北半部山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典型代表。據(jù)統(tǒng)計,保護區(qū)內有野生植物2596種,野生動物2442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98種。
長白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其中美麗的“天池”令人心馳神往,說到天池,有的游客認為只要能看到天池,就是很圓滿的旅程,其實不然,在這里有可朋友們能觀察到的還有很多,最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長白山獨特的火山地貌,二是典型完整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火山地貌成因)。
長白山是一座多次噴發(fā)的中心復合式火山,由臺地,熔巖高原和火山錐體三部分構成。長白山區(qū)的形成,有其悠久的歷史。在距今約2500萬年時,長白山在著名喜馬拉雅山運動影響下,地殼發(fā)生一系列斷裂,抬升,地下深處的玄武巖溶液沿著地殼的縫隙大量的噴吐于地面,形成了玄武巖臺地的主要物質。在距今約300萬年時,地球進入新構造階段,長白山地殼再次發(fā)生斷裂,抬升,玄武巖溶液沿著地殼噴吐,有部分堆積在玄武巖臺地之上,形成傾斜玄武巖高原的主要物質。距今約200萬年,長白山才轉為以現(xiàn)在的主體為中心的爆發(fā)時火山,噴出的溶液和碎屑物,堆積在火山口四周的熔巖高原和臺地上,筑起了一座雄偉而高大的火山錐體。歷史上最近的一次噴發(fā)是1720xx年4月。
長白山山勢高聳,地形起伏變化大,自然環(huán)境復雜多樣。從山下到山上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氣候,土壤,生物等呈現(xiàn)四個界限分明的垂直植被景觀帶。從山腳到山頂雖然只有幾十公里的行程,但垂直分布的景觀帶卻好像經歷了歐亞大陸從文帶到極地幾千公里的變化,游客可以在幾小時之內感覺到從溫帶到寒帶的不同自然景色,如同游歷了半個世界,歷經了春夏秋冬四級一樣,真可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BR> 隨著觀光車的行駛,一次經過的是:地下森林,中轉服務站,藍景停車場,瀑布停車場,這四個位置在您手中的觀光車票上有景點位置的平面圖,您可以在指定地點上下車。
(地下森林)。
參觀地下森林往返需要步行3公里的路程,地下森林是由火山活動造成地層大面積下榻,形成巨大的山谷,使整片的森林沉入谷底。南北長約2500米——3000米,谷壁落差約75米,谷底森林谷壁高聳,斷崖峭立,崖上崖下森林好似原木連成一片,后突然塌陷才形成今日的森林景象。置身其中仿佛淹沒在綠色的海洋里,林海與天相接,構成了谷底森林的秀美景色。同時,也讓您體驗一下火山噴發(fā)時地殼發(fā)生變遷,地表塌陷所形成的斷裂帶的一個自然奇觀。
(垂直景觀帶)。
過了地下森林便是中轉服務站換乘越野車到達主峰參觀。透過車窗,在越野車上您可以仔細的觀賞一下長白山的植物垂直景觀。
長白上火山錐體從熔巖高原上拔地而起,相對高度達20xx米以上。當山下已是春意盎然的時節(jié),而長白山頂仍是冰天雪地。長白山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帶,氣候相對寒冷,沒有夏季,而是春秋相連,人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這種氣候的變化,正是因為立體氣候的差異使豐富多彩的植物種類又能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有規(guī)律的帶狀分布,呈現(xiàn)出四個垂直景觀帶分別為:針闊葉混交林帶,針葉林帶,高山岳樺林帶和高山苔原帶。
針闊葉混交林景觀帶又稱紅松闊葉林帶,處于海拔500——1100米,氣候溫和濕潤,地形平緩,土壤為暗棕色森林土,深厚肥沃,是長白山區(qū)植物生長最繁華的一個景觀帶。森林茂密,萬木參天,素有“長白林?!敝Q,樹木以白樺,落葉松,黃菠蘿,胡桃秋,紅松等針,闊葉樹種為主,還有一些藤本植物,如山葡萄,五味子和獼猴桃等。在天池北側的個別地段還生長著長白山的一個變種,它只有在這種含有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火山灰中才能生長的婀娜多姿,亭亭玉立,而且這一帶動物種類較多,茂密的森林和豐富的植物為野生動物的棲息和繁衍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長白山的300多種脊椎動物絕大多數(shù)生活在這里,獸類有東北虎,梅花鹿,馬鹿,野豬,黑熊等:鳥類有鴛鴦,榛雞,大山雀等,爬行類有蝮蛇,草蜥,松花蛇等,兩棲類有中國林蛙(哈什螞)花被蟾蜍等。
針葉林景觀帶處于海拔1100——1700米之間,這里氣溫顯著下降,空氣濕度大,冬季嚴寒,夏季涼爽,土壤為山地棕色泰加林土,土層較薄,喜暖的闊葉樹大部分以消失,林木以耐寒的針葉樹為主,樹高林密,四季常青。針葉樹的尖塔形樹冠構成了針葉林帶固有外貌景觀。針葉林景觀帶的植物群落比較單純,以耐寒的云杉,冷杉為主。這里的野生動物種類和數(shù)量遠不如紅松闊葉混交林中的動物多,常見的獸類有紫貂,松鼠,棕熊等,鳥類有三趾啄木鳥,黑琴雞等,爬行類有蝮蛇,松花蛇,兩棲類有日本雨蛙和林蛙。
不利于動物生存,所以在此帶棲息的動物種類不多,常見的獸類有花鼠,高山鼠兔。每到夏季,大型獸類也常來光顧避暑,比如說袍子,鹿等。鳥類主要有山雀,柳鶯等。兩棲類主要有中國林蛙,極北小鯢等。
高山苔原景觀帶處于海拔20xx米以上,我們又稱它為高山凍原景觀帶,位于岳華林景觀帶之上,這里山陡,風大,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也只有7攝氏度左右,全年無霜期不足60天,風力強度一般都在七級以上,幾乎全年處于大風日,形成常年低溫,潮濕,多云,多霧,多風的氣候特點。土壤為高山苔原土,非常貧瘠。這種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極地極為相似,因而出現(xiàn)了歐亞大陸東部獨有的高山苔原景觀帶。高大喬木在這里以基本絕跡,僅有矮小的灌木,墊狀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和苔蘚,地衣等交織生長,形成了廣闊的地毯式的苔原植被。由于地處高山海拔,紫外線強烈照射使這里的植物花朵大且色彩艷麗,花色以紫,白和黃為主,少數(shù)呈鮮紅色。每年七八月份花期來臨時,便成為長白山高山苔原景觀帶的黃金時節(jié),各色各樣的花朵爭芳斗艷,詫紫千紅,花香四溢,燦爛奪目,構成一座天然大花園。高山苔原景觀帶的動物種類貧乏,獸類在這里定居的僅有高山鼠兔一種,每當夏季一些大型的獸類也來這里納涼。
(天池)。
各位游客,轉過72道彎,天池與我們近在咫尺了。我們那上會看到環(huán)抱天池海拔超過2500米的16座山峰,其中主峰白云峰海拔為2691米?,F(xiàn)在您眼前這座山峰就是長白山第三高峰——天文峰。海拔為2670米。它是從北坡俯瞰天池的第一絕妙處。站在山峰的最頂部向下俯視天池的全貌還可以看到天池對面有北朝鮮的水文監(jiān)測站和登山的棧道。天池是中朝兩國的界湖。湖面海拔2189.1米,水域面積為9.82平方公里,水位最深處達373米,平均水深204米,南北長4.48公里,東西寬3.37公里。水面周長為13.1公里,吃誰的總蓄水量為20.4億立方米,每年平均水面蒸發(fā)量為450毫米,年降水量1333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1度,是我省氣溫最低,降雨量最大,蒸發(fā)量最小的地區(qū),池水是無色透明的,味淡,據(jù)說沒有水生物,只有80年代的時候從朝鮮境內放入了100條冷水魚。天池重要的一點是僅有一個出水口而沒有入水口,但是湖面還把卻終年保持了不變,最后科學家對它進行考察,認為他主要是以地下水和泉水為主,大氣降水為輔,所以成為了長白山天池忠年長流的一個主因。
關于天池怪獸的說法很多,從1962年開始就有許多人觀看到天池怪獸并拍下了照片,至今科學家對天池怪獸也沒有真正的科學解釋。
(黑風口)。
黑風口是長白山天池主峰半山腰的一處懸崖風口,位于北側登主峰路旁,是一個可以俯瞰二道白河峽谷,俯觀天池北口流瀉而下的長白山瀑布的絕佳景點。你站在懸崖豁口,會看到它與二道白河峽谷,長白瀑布迎面對峙,谷底至崖頂高差500米左右,猶如兩扇天然屏風立于峰巔。無風天氣到此,仰望懸崖陡峙,飛瀑直下,俯視溫泉蒸騰,白河浪涌,確是風光無限在險峰。一旦天池上空風起云涌,這里便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此時此刻,若不小心翼翼地攀石爬過,則有被狂風刮倒的危險。
參觀完天池,乘坐越野車還要返回中轉站。我們在乘坐觀光車前行到達藍景停車場。
(綠淵潭)。
入深潭,每逢霧起,潭上水霧彌漫,于高山岳華,曠古巨石渾然一體,美不勝收,恰似人間仙境。
(小天池)。
小天池是寄生火山口但他和大天池一樣神秘而美麗。一池靜水被美麗的岳華樹所環(huán)抱,岳華倒映在水中,顯得小天池格外的靜雅,優(yōu)美。小天池周長260米,呈圓形,集水面積約5380平方米,水深10余米。小天池十分幽靜,景色迷人,完全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正是在這種幽靜中,蘊藏著兩個“迷”,一是,小天池沒有出水口,無論干旱還是大雨,小天池也就是水平如鏡,不見漲落。如果有興趣圍繞小天池走一圈,除了發(fā)現(xiàn)多處注入的溪流瀑布之外,找不到出水口,另外一個就是,小天池種生活著一種只有在北極地區(qū)才能生存的極北小鯢。為此,小天池在一次證明,池不在大,有“謎”則靈。參觀小天池不僅是觀看小的湖泊,主要是讓你體驗一下小天池所位于長白山岳華林帶周圍那種十分優(yōu)美的景色像大家看到的四大名著西游記中大戰(zhàn)紅孩兒的片段是在小天池拍的,雪山飛狐中藥王谷的片段也是在小天池采取的外景拍攝地。
(溫泉群)。
溫泉群的形成是由于長白山豐富的大氣降水,一部分匯聚成三江源頭(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而另一部分則沿著斷層,裂縫滲入地下,被地熱逐漸加熱形成地下熱水,地下熱水承受著側面地下水的巨大壓力和熱對流作用,沿著壓力小的方向,如巖石的裂縫,斷層等,從深部涌出地表,形成了今天的溫泉群。溫泉水中還有多種礦物質和對人身體非常有益的元素,可以治療許多病像關節(jié)炎,風濕等等。溫泉群的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經科學工作者測定,水溫在60攝氏度到82攝氏度之間,屬高熱溫泉。長白溫泉群水流量,水溫,水質等動態(tài)一年四季衡定,其水溫之高,水質之好,流量之大,分布之密,堪稱我國溫泉之最。來長白山觀光度假,一定要品嘗一下巨龍溫泉的溫泉煮雞蛋。溫泉水煮熟的雞蛋是從里向外熟,蛋黃凝固,蛋清處于半凝固狀態(tài),同時還有一種淡淡的硫磺味,就著鹽面吃,另有風味。
參觀完溫泉群,繼續(xù)前行觀看到的瀑布是天池唯一的出水口,而這個出水口則是龍門峰和天豁峰中間出現(xiàn)的缺口,叫闥門。天池的水從闥門流出,途徑1250米的乘槎河汩汩北流,闥,本意是小門的意思,這一出口好似自然造就的“小門”。天池水從此流出,形成了一條內陸最短的河——乘槎河,也稱“天河”。長1250米,“乘槎”是神話乘木排上天的意思。據(jù)載,很久以前,獵戶徐某曾看見河邊有一獨木舟,橫在東岸,清末安圖知縣劉建封踏查長白山尋松花江源時,也發(fā)現(xiàn)河邊斜置一木。因古代有乘槎(木排)去天河的典故,故此河被稱為乘槎河,這大概就是乘槎河名稱的由來吧。乘槎河源于天池,遠遠望去,水接云天,宛如一架斜立著的白的天梯,因此,我們又稱它為“天河”,在距乘槎河口——闥門不遠處,有一塊巨石橫臥在河中央,它好像一座青石小橋,河水輕拍著青石,泛起多多白色浪花,兩岸行人可以踏過此石,往來于乘槎河兩岸,因為從此踏過“天河”后便可直上織女峰——牛郎和織女相會的地方,因此稱此石為牛朗渡。直奔河的盡頭,從兩山之間的斷崖直立處驟然跌下,躍入深谷,形成了落差68米,下泄流量均為每秒1.32立方米的長白瀑布,長白瀑布在20xx年被列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口湖瀑布,瀑布的水一直向前流淌,成為松花江的正源。
各位游客朋友們,短暫的旅途到這兒就結束了,很高興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我想神奇,博大,富饒,天工,自然的長白山一定給您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長白山四季都很美,期待著您的再次光臨。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十三
人間世態(tài)形形色色,有丑陋的,骯臟的,當然也有美麗的。最美不過心靈美,心之美,皆勝萬物。
我經常去拜訪我的老師,同時他也是我最尊敬的老師。烏黑的天仿佛要下一場不止的暴雨,是老天向我們展示著它的威武。果不其然,不一會便下起了暴雨,所謂天有不測風云。此時我正巧沒有帶傘。又因為我已經不小了,也不可能讓家長從那么遠的地方趕來送傘。
此時,她走在我的身邊詢問我是否沒帶傘。我只能尷尬的點點頭,雨已下了許久,老師依然陪我等雨停。不久老師便脫下他的外套為我遮雨送我回家。一片朦朧雨中,本是仙霧的感覺,卻因為雨水太大,把路邊的垃圾箱給打倒了,里面的一股腐臭味撲鼻而來,十幾米外都能聞到垃圾桶的酸臭味、不僅影響了居民。而且對水也有嚴重的污染。
老師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形成一座無比美麗的精神支柱。而老師也一直在幫助更多人。這或許不是多么偉大,但在我看來,是那心中最美麗的風景。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一
每個人的腦中總能勾起一些美好的回憶。我今日再憶長白山之旅,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篇游記。
記得去年夏天,我的爸爸帶我去吉林長白山觀賞游玩,早就聽說了那遠近聞名的天池,卻從未見到過它的“廬山真面目”,爸爸則正好要帶我去。在游玩的路上,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天池的由來:長白山,原為一座火山,在史前曾經噴發(fā)過,無數(shù)巖漿冷卻后形成了周圍的群山,無數(shù)火山灰掩埋住大地。不久后,許多樹木依靠火山灰產生的養(yǎng)分扎根在此。與此同時,一個由于火山活動引起的地殼運動形成的大坑內,一些高大挺秀的樹木開始在這里默默生長,一些美麗的小花也正在緩緩地開。幾千年,幾萬年,如箭一般飛逝了。昔日沉寂的火山口,已被萬年來的的雨滴填滿,倒映著千年飄過的云;昔日的大坑,已成為了一片小動物們的樂園,郁郁蔥蔥的樹和別樣秀麗的花,讓我們進入真正的大自然中……。讀著讀著,我陶醉了,迫不及待的要去觀賞長白山的景色。
到了長白山,我們坐上了上山的車。我沿途看,山山洼洼,坡坡崗崗,全是綠。上到山頂后,我不禁覺得荒涼:盛夏八月,卻那么寒冷;山頂全是荒石,沒有一點綠色。我把這兩點告訴爸爸,而爸爸卻微笑著對我說:“你說冷,我同意。但是你看,有那里的幾顆小草,還荒嗎?”我不禁佩服起這幾顆小草,他們不畏寒冷,扎根山頂,只是為了別人不覺此處荒。站在山頂,大喊一聲,胸襟頓時開闊起來。天池真美!湖中映著藍天的影子,又映著云的影子。
要走了,我依依不舍地最后看了一眼長白山,在心中對它說:“再見了,美麗的長白山,我一定會回來的!”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二
長白山的山,不僅壯美,而且還非常奇特;長白山的水,那叫一個藍;長白山的樹,高大茂密!
長白山上,寒風刺骨,可以說是在冰天雪地里一樣;山頂上,有著千年不化的雪和冰,即使在夏天,山上也特別寒冷。長白山的山,雄偉壯麗,遠遠看去,連綿起伏,峰巒疊嶂;長白山的大峽谷,幽深靜謐,從下向上看去,兩側山崖怪石嶙峋,驚心動魄。
長白山天池里的水,可以跟日月潭比美,水藍的仿佛是一片跌落在地上的天空;長白山的瀑布,滔滔不絕,源源不斷的向下奔馳著,瀑布下的水潭好像一塊無暇、美麗的翡翠,甚是喜人;溪流的水更是壯觀,波濤洶涌著向前,又像是一只急匆匆的小鳥狂飛著。
長白山的樹多種多樣,有闊葉林,有針葉林,還有眾多的灌木。有的高達幾十米,郁郁蔥蔥,非常茂密,往往聽見附近有人說話,但就是看不到人;在長白山的山峰上,還長著一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在海拔那么高的地方,能堅強的生長,他們的生命力真是頑強,很令人敬佩。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三
冬天的田園美麗而充滿冬的活力,冬天的田園是大自然的杰作。
冬天,幾場冰雪過后,粉妝玉砌的天地那么柔美。陽春白雪之中中,幾只野雞,嘰嘰地叫著,野雞們率領著小雞們,在粉妝玉砌的世界中歡快地唱著歌。
環(huán)繞著房子的小河,已經成了光滑冰面,透過冰面,還可以隱隱約約看見冰面下流動嬉戲的魚兒。敲開冰層,還會蹦出幾條肥而鮮美的淡水魚。
傍晚,夕陽映在田野上,馬被冰層覆蓋的田野照成了七種顏色,絢麗而柔美。
到了晚上,茂密的蘆葦里傳出孩子們撲捉紡織女的聲音。“織,織,織呀!”在紡織女的歌聲中,人們沉沉地入了夢鄉(xiāng)。
冬天的田園,比不上春天草長鶯飛,夏天的欣欣向榮,秋天的果實累累,但冬天的銀裝素裹仍讓我著迷。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四
它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卻給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那是去年放暑假的時候,趁著假期,我和媽媽去長白山旅游,據(jù)說,能看見長白天天池會有好運發(fā)生的。
我們乘坐著大客車,高高興興的上路了,一路上的山清水秀,天高云淡,都給我們旅游增添了不少的情趣??斓介L白山天池的山腳下,那里的天空更加純凈,那里的森林更加稠密。
來到山腳下,下了車,徒步往山上走,人群密密麻麻,男女老少,都是一個目標,看天池。大約走了2個多小時,我們接近了天池的山頂,雖然是暑假,但是,山頂還是有了涼意,我們穿上了一些厚衣服,繼續(xù)往前走。
只有到了山頂,還看到了關于天池美麗的傳說:一種是當?shù)貜V為流傳的神話傳說,傳說王母娘娘的玉鏡落在長白山上,就變成了天池,當?shù)乩习傩辗Q之為天仙之池。
真實的天池的形成是在火山噴口形成的湖,由火山噴發(fā)后形成的火山口積水而成。站在天池邊上,看見天池里的水是蔚藍色的,天池的大小約有1200平方米。四周環(huán)繞著群山。晴空下的天池格外的美麗。
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們只看見了北坡的天池。媽媽對我說:來年的暑假,帶我去看西坡的天池。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五
靈湖是臨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里景色宜人,是個美麗的地方。
漂亮的春姑娘姍姍而來,她輕輕描繪了幾筆,就給靈湖披上了一件七彩衣,桃花綻開她那粉紅的笑臉,向春姑娘問好。柳樹搖動著綠色的長辮子。
夏天像個彪形大漢跑來了,還不停地叫著:“我來遲了,我來遲!”但這改變不了靈湖的美麗,柳樹顯得更綠了,草地上的野花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秋姑娘拿著顏料,一揮,靈湖更美了,桂花綻開笑臉,一陣風吹來,下起了桂花雨,給草地鋪上了一層桂花毯,楓葉舉起火紅的手掌,向我們招手。
靈湖一年四季風景優(yōu)美,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六
家住城西,西溪濕地是我常去的地方。西溪濕地占地面積非常大,除了步行,我們還可以乘坐電瓶車、電瓶船和搖櫓船游覽景區(qū)。濕地內河流多,植物多,還有大量蘆葦蕩和許多飛禽走獸,到處鳥語花香,空氣清新。
今年秋假,我和小伙伴相約去了西溪濕地火柿節(jié)。假日的西溪濕地,到處人山人海。我們看到柿子長在高高的枝椏上,而且大部分都還是青色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幾天來摘柿子的人特別多,所以現(xiàn)在剩下的已經不多了。難怪我往樹上看了半天都沒看到幾個熟柿子。
我們領來的工具是一根頂端帶著一個網兜的長竹桿和一個小小的塑料筐。為了摘到更好更多的.柿子,爸爸手腳并用爬上了柿子樹,坐在枝椏上用桿子去撥柿子,那個網兜的作用就是兜住撥下來的柿子,要是沒有兜住,柿子砸到地上就會粉身碎骨。一會兒功夫,我們采到的柿子就裝滿了籃子。一旦爸爸兜到已經熟透的紅柿子,就會立刻被我們迫不及待地“消滅”光,那柿子香香甜甜的,回味無窮!青柿子還沒有成熟,吃上去嘴巴麻麻的,叔叔告訴我們拿回家放幾天就會熟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七
在8月的一天里,我和媽媽去長白山玩了。
長白山位于吉林省,是我國與朝鮮國的邊境。其海拔高約2700米,長白山是一個活火山,在火山口有一個巨大的湖,名叫“天池”。天池的水一半來源于雨水和雪水,一半來自地下水,所以天池的水會如此干凈。從上面看,天池的'湖面猶如一面鏡子,十分美麗。聽說天池水底還有一只怪獸。
因為長白山是活火山,所以必然會有溫泉,長白山溫泉共有13眼,溫度極高,有83攝氏度,都可以煮雞蛋了。因為溫泉的汽很多,看起來像仙境,所以叫“聚龍泉”。
在溫泉的不遠處有一個大瀑布,每天約有140多噸水從天池流出,因為出口太小,所以就形成了這個龐大的瀑布。
下午五點,我和媽媽坐車下了山頂,到了山腰。我們還去玩了谷底森林,里面有許多奇異的樹木,到了六點半左右,我們回到了酒店,這次旅行真是太好。
要記住這篇文章哦:長白山游記日記200字,如果喜歡,可以經常來作文秀秀找我,我是你的“秀秀姐”。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八
在我的家鄉(xiāng)平頂山市,有一個美麗的生態(tài)園,那里是一個四季如畫的地方。
春天,生態(tài)園里鳥語花香,桃紅柳綠。人工湖像一塊巨大的天然水晶,清澈透亮。一陣春風吹來,調皮地嬉戲著湖水,湖面上泛起了一道道波紋。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魚卵像湖水里的精美“珍珠”,正在孕育著新的生機。岸邊,一簇簇迎春花早早地露出金燦燦的笑臉,像給小湖圍上了一道美麗的屏風。一陣春風吹過,花兒和湖水都搖動起來,生態(tài)園變成了一幅鮮活的畫面。
夏天,生態(tài)園里枝繁葉茂,蟬兒鳴叫。一棵棵綠樹快樂地伸開絨傘一般的枝葉,把生態(tài)園里變得幽靜涼爽。小湖里的水更靜了,好像一面鏡子。三三兩兩的荷花盛開了,好像一個個美麗的粉色的小船搖啊搖的。忽然,飛來一只蜻蜓,停在一朵荷花上。傍晚的時候,不少游人圍在湖邊,一邊欣賞荷花,一邊靜靜地垂釣,快樂地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妙。
秋天,生態(tài)園里多姿多彩,果實累累。一陣秋風吹過,淺黃、深黃、褐紅的樹葉輕悠悠地落了下來,像秋姑娘寄來的一枚枚郵票。一只只美麗的小鳥站立枝頭,正在“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頑皮的孩子自“呵呵”地笑著。不遠處的果園中,石榴笑開了口,蘋果笑紅了臉。
冬天,生態(tài)園里銀裝素裹,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一夜之間,生態(tài)園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積雪。小朋友們和家人們一起,來到生態(tài)園堆雪人、打雪仗、賞雪景。
現(xiàn)在是冬天,可生態(tài)園里還是這么喧鬧。這說明什么呢?這說明家鄉(xiāng)的生態(tài)園美麗迷人。因此,我愛家鄉(xiāng)的生態(tài)園。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九
各位游客:
大家好!
長白山天池是中國最深的湖泊,為17火山噴發(fā)后的火口積水而成,高踞于長白山主峰白頭山(海拔2691米,為東北最高峰的山)之巔。湖面海拔2155米,面積9.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為中朝兩國界湖。湖周峭壁百丈,環(huán)湖群峰環(huán)抱。這里氣候多變,常有蒸氣彌漫,瞬間風雨霧靄,宛若縹渺仙境。晴朗時,色彩繽紛,景色迷人。曾盛傳湖中有怪獸,轟動一時,至今仍為一謎。周圍有小天池鏡湖、長白溫泉帶等諸多勝景。
天池呈橢圓形,周圍長約13多公里,平均水深約200米,據(jù)說中心深處達373米。在天池周圍環(huán)繞著16個山峰。天池猶如是鑲在群峰之中的一塊碧玉。在晴朗天氣,碧水中飄著白云,天水相連,景色秀麗異常,但是,這里經常是云霧彌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麗的面容的。
天池的水從一個小缺口上溢出來,流出約1000多米,從懸崖上往下瀉,就成著名的長白山大瀑布。長白山除了天池和長白山瀑布外,還有不少湖泊的瀑布。天池旁邊有一個小天池,又叫長白湖,水也的碧藍的。在樹林間的岳樺瀑布和在半山腰的梯云瀑布,規(guī)模也不小。此外,在長白瀑布不遠處不遠還有長白溫泉,這是一個分布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溫泉群,共有13眼向外涌水。
謝謝大家!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十
在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的風景,但在我的`眼中就只有那條竹林小徑最美,四季如畫。
春天,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竹林卻好像沒從冬天的冬眼里醒來。蝴蝶在小徑和竹林間穿梭、舞蹈,但竹筍已經悄悄地從地里冒出了頭,有些年輕的竹子已經生機勃勃了,在小徑上,許多蟲子在落葉里玩捉迷藏。一陣微風吹來,把小徑上的灰塵和落葉吹了起來。小蟲子露出了真面目,嚇得落荒而逃。
夏天,炎熱的太陽烘烤著大地。竹林是一個避暑的好地方,在眾多竹子的你挨我擠下有了大塊大塊的陰影。在這竹林里待久了,仿佛自己身處在秋天一樣,一陣陣清爽的山風吹來,使人感到清爽無比。在這兒寂靜的小徑里只有蟬還在唱歌。在這條小徑上只有我們和竹林,沒有別人,沒有喧鬧,沒有污染……夏天的竹林小徑讓我癡迷。
秋天,這看起來是最合適竹林的季節(jié)了。這時候的竹林很開心,也許是慶祝豐收還是別的什么,他們格外的高興。竹林大家族在山崗中舞蹈、歡呼,他們一起在開一個慶祝會。他們樂得不亦樂乎。秋天是竹林的幸運節(jié)日。
冬天,竹林小徑正式開始冬眠了。四周都很寂靜,小徑上被鋪上了一層雪的睡衣。竹林大家族休息了。小徑也睡了。冬天是竹林的休息站。
竹林,你們是一個大家族。一年四季別具一格。竹林大家族,你們真美!一年四季都很美!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十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在上山之前已經向大家介紹過了,我們眼前的世界最高火山口湖長白山天池,像地球的眼睛,傲視蒼穹;像長天的鏡子,巡視環(huán)宇。它氣勢磅礴,它氣象萬千。
那么它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呢?
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神奇。
它的神奇不僅是只有出水沒有入水,卻滔滔不絕地成為滋潤東北大地的三大江流的源頭;它的神奇也不僅是云遮霧障,變幻無窮。
它的神奇更在于令世人百思不解的、讓世人百年解不開的天池怪獸之迷。
大家知道,長白山天池水面海拔2189.1米,水深373米,年平均氣溫-7.3℃,年積雪日達258天,積雪最深達3米,一年結冰期長達8個月,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高山湖泊。天池處于高山之巔,湖岸草木不生,自然環(huán)境極其惡劣,除了地下水和雨水之外,再無入水,湖內的微生物和有機質極少,幾乎沒有大型生物生存的可能。但是,一百多年來不斷傳出有人目睹大型動物在天池出水的消息,又難有確鑿的'物證足以證明大型動物的確實存在,這個被人們稱為“天池怪獸”的動物,這個被人們沸沸揚揚傳了160多年,又于近年頻頻出現(xiàn)的家伙,它到底是什么?它是否真的存在?便成了難解的世界之迷、歷史懸案。
長白山天池怪獸之迷,與尼斯湖怪獸之迷、百慕大三角神秘沉船墜機之迷、不明飛行物即ufo之迷一樣,成為世界幾大難解的迷團之一。
長白山天池怪獸的被發(fā)現(xiàn)和被記錄,是早在一百多年以前的事了。
早在清朝的光緒年間,當時的長白山探險家、中國長白山勘界、考察和全面命名的第一人,奉天選用知縣、奉吉勘界副委員劉建封,在他對長白山進行了全面踏查之后,于清朝光緒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撰寫的《長白山江崗志略》中,就清楚地記錄了當時人們對天池怪獸的描述:“自天池中有一怪物浮出水面,金黃色,頭大如盆,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獵人以為是龍”。
清朝宣統(tǒng)二年,即公元1910年,長白山南坡的長白府設治委員張鳳臺編著的《長白匯征錄》,對天池怪獸的出沒,也做了詳細記載。他寫道:“六十年前……”
請大家注意,他寫的是當時的六十年前,就是1910年的六十年前,離現(xiàn)在足足一百六十多年了。
“六十年前有獵者四人,至天池釣鰲臺,見芝盤峰下自池中有物出水,金黃色,首大如盎,方頂有角,長項多須,低頭搖動如吸水狀。眾懼,登坡至半,忽聞轟隆一聲,回顧不見”。
同在這篇文章里,他又寫道:“據(jù)引路人徐永順云,光緒二十九年五有,其弟復順隨王讓、俞福等六人到長白山狩鹿,追至天池,適來一物,大如水牛,吼聲震耳,狀欲撲人,眾皆懼,相對失色,束手無策。俞急取槍擊放,機停滅火。物目眈眈,勢將噬俞,復順腰攜六輪小槍,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長鳴,伏于池中。半鐘余,池內重霧如前,毫無所見”。
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對怪獸的發(fā)現(xiàn)和記載越來越多。
據(jù)《長白山志》記載:1962年8月中旬,吉林省氣象器材供應站的周鳳瀛用六倍望遠鏡發(fā)現(xiàn)“天池東北角距岸邊二、三百米遠的水面上,浮出兩個動物的頭,前后相距二、三百米,互相追逐游動,時而沉入水中,時而浮出水面。動物的頭有狗頭大小,黑褐色,身后留下人字形波紋。一個多小時后,此物潛入水中”。
又記載:1976年9月26日,延吉縣老頭溝桃園公社苗圃主任老樸和一工人,還有解放軍戰(zhàn)士共二十多人,在天文峰上看見一個高約兩米,像水牛一樣大小的怪獸,伏在天池岸邊休息。大家驚訝地大叫起來,怪獸被驚動,走進天池,游到接近天池中心處消失。
1980年8月21日,作家雷加和幾個人在長白山天池中發(fā)現(xiàn)了喇叭狀的闊大劃水線,他在回憶文章中說:“其尖端有時浮出盆大的黑點,形似頭部,有時又浮出拖長的梭形體,形似背部”。
巧了的是,兩天后的8月23日,吉林省氣象局的兩位同事從山上下到底部,在距天池邊只有30米的地方,也看到了天池怪獸,而且是看到了5只。他們說:5只頭部和前胸昂起,頭大如牛,形體如狗,嘴狀如鴨,背部黑色油亮,似有棕色長毛,腹部雪白的動物。他們邊喊邊開槍,都未擊中,動物迅速潛入水中,不見蹤影。
隨著國內外人士對天池怪獸的關注,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不斷有人不僅看到,而且拍到了天池怪獸的影像。1981年9月21日,《新觀察》雜志社記者李曉斌,用一千毫米的長焦距鏡頭拍到了怪獸,一只烏鴉和怪獸一同被攝入鏡頭。照片的上部是一只飛翔的烏鴉,下面則是一個像反扣著的大鍋樣的怪獸。
后來,九十年代,又有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的攝影師等人拍到了不算短的一段錄像,曾在媒體上爭相報道,轟動一時。
時至今日,媒體上不斷有報道說有人什么時候又發(fā)現(xiàn)了長白山天池怪獸,引起不少愛好者的關注。
天池怪獸經一百多年的眾口相傳,它的形象已是多種多樣的了。有的形容它為方頂有角、長項多須的蛟龍,有的比喻為頭大如牛、體形如狗、嘴狀如鴨的怪物。
關于天池怪獸是什么,像什么,深存爭議。有的認為是黑熊下池游泳,有的還懷疑是長白山的奇特動物堪大犴。于是,怪獸似龍、似牛、似熊、像恐龍、像人魚;是浮石漂浮,是棕熊入水等等,林林總總,眾說紛紜。
謝謝大家!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十二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
歡迎您來到吉林省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旅游觀光,我是這里的導游員,非常高興能有機會陪同各位一道參觀游覽長白山,我愿意竭誠為您服務,衷心祝您旅行愉快。
敬愛的鄧小平同志游覽長白山后說過:“不登長白山終生遺憾?!笔堑模蚁胫T位今天游覽長白山后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長白山將是您生態(tài)旅游回歸自然的首選旅游勝地。
(到達北坡山門后)。
朋友們,您現(xiàn)在已進入了舉世聞名的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我現(xiàn)在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長白山保護區(qū)的情況。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建立于1960年,1980年加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qū)網,被列為世界自然保留地,1986年被列為國家級森林與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20xx年5月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20xx年8月經國家地質遺址保護領導小組批準,授予長白山國家地質公園資格。20xx年11月,長白山入選“中國十大休閑勝地”
長白山位于吉林省東南部,是歐亞天大陸東部最高山脈,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三江發(fā)源地。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白山地處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白山市境內,是中,韓兩國界山。東南部與朝鮮毗鄰,總面積為196465公頃,它是地球上同緯度地帶原始狀況保存最好,物種最豐富,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完整的保護區(qū)。區(qū)內不僅有原始狀態(tài)的森林,還有苔原,草甸,湖泊,河流,沼澤等,是歐亞大陸北半部山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典型代表。據(jù)統(tǒng)計,保護區(qū)內有野生植物2596種,野生動物2442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98種。
長白山是一座神奇的山,其中美麗的“天池”令人心馳神往,說到天池,有的游客認為只要能看到天池,就是很圓滿的旅程,其實不然,在這里有可朋友們能觀察到的還有很多,最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長白山獨特的火山地貌,二是典型完整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火山地貌成因)。
長白山是一座多次噴發(fā)的中心復合式火山,由臺地,熔巖高原和火山錐體三部分構成。長白山區(qū)的形成,有其悠久的歷史。在距今約2500萬年時,長白山在著名喜馬拉雅山運動影響下,地殼發(fā)生一系列斷裂,抬升,地下深處的玄武巖溶液沿著地殼的縫隙大量的噴吐于地面,形成了玄武巖臺地的主要物質。在距今約300萬年時,地球進入新構造階段,長白山地殼再次發(fā)生斷裂,抬升,玄武巖溶液沿著地殼噴吐,有部分堆積在玄武巖臺地之上,形成傾斜玄武巖高原的主要物質。距今約200萬年,長白山才轉為以現(xiàn)在的主體為中心的爆發(fā)時火山,噴出的溶液和碎屑物,堆積在火山口四周的熔巖高原和臺地上,筑起了一座雄偉而高大的火山錐體。歷史上最近的一次噴發(fā)是1720xx年4月。
長白山山勢高聳,地形起伏變化大,自然環(huán)境復雜多樣。從山下到山上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氣候,土壤,生物等呈現(xiàn)四個界限分明的垂直植被景觀帶。從山腳到山頂雖然只有幾十公里的行程,但垂直分布的景觀帶卻好像經歷了歐亞大陸從文帶到極地幾千公里的變化,游客可以在幾小時之內感覺到從溫帶到寒帶的不同自然景色,如同游歷了半個世界,歷經了春夏秋冬四級一樣,真可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BR> 隨著觀光車的行駛,一次經過的是:地下森林,中轉服務站,藍景停車場,瀑布停車場,這四個位置在您手中的觀光車票上有景點位置的平面圖,您可以在指定地點上下車。
(地下森林)。
參觀地下森林往返需要步行3公里的路程,地下森林是由火山活動造成地層大面積下榻,形成巨大的山谷,使整片的森林沉入谷底。南北長約2500米——3000米,谷壁落差約75米,谷底森林谷壁高聳,斷崖峭立,崖上崖下森林好似原木連成一片,后突然塌陷才形成今日的森林景象。置身其中仿佛淹沒在綠色的海洋里,林海與天相接,構成了谷底森林的秀美景色。同時,也讓您體驗一下火山噴發(fā)時地殼發(fā)生變遷,地表塌陷所形成的斷裂帶的一個自然奇觀。
(垂直景觀帶)。
過了地下森林便是中轉服務站換乘越野車到達主峰參觀。透過車窗,在越野車上您可以仔細的觀賞一下長白山的植物垂直景觀。
長白上火山錐體從熔巖高原上拔地而起,相對高度達20xx米以上。當山下已是春意盎然的時節(jié),而長白山頂仍是冰天雪地。長白山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帶,氣候相對寒冷,沒有夏季,而是春秋相連,人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這種氣候的變化,正是因為立體氣候的差異使豐富多彩的植物種類又能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有規(guī)律的帶狀分布,呈現(xiàn)出四個垂直景觀帶分別為:針闊葉混交林帶,針葉林帶,高山岳樺林帶和高山苔原帶。
針闊葉混交林景觀帶又稱紅松闊葉林帶,處于海拔500——1100米,氣候溫和濕潤,地形平緩,土壤為暗棕色森林土,深厚肥沃,是長白山區(qū)植物生長最繁華的一個景觀帶。森林茂密,萬木參天,素有“長白林?!敝Q,樹木以白樺,落葉松,黃菠蘿,胡桃秋,紅松等針,闊葉樹種為主,還有一些藤本植物,如山葡萄,五味子和獼猴桃等。在天池北側的個別地段還生長著長白山的一個變種,它只有在這種含有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火山灰中才能生長的婀娜多姿,亭亭玉立,而且這一帶動物種類較多,茂密的森林和豐富的植物為野生動物的棲息和繁衍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長白山的300多種脊椎動物絕大多數(shù)生活在這里,獸類有東北虎,梅花鹿,馬鹿,野豬,黑熊等:鳥類有鴛鴦,榛雞,大山雀等,爬行類有蝮蛇,草蜥,松花蛇等,兩棲類有中國林蛙(哈什螞)花被蟾蜍等。
針葉林景觀帶處于海拔1100——1700米之間,這里氣溫顯著下降,空氣濕度大,冬季嚴寒,夏季涼爽,土壤為山地棕色泰加林土,土層較薄,喜暖的闊葉樹大部分以消失,林木以耐寒的針葉樹為主,樹高林密,四季常青。針葉樹的尖塔形樹冠構成了針葉林帶固有外貌景觀。針葉林景觀帶的植物群落比較單純,以耐寒的云杉,冷杉為主。這里的野生動物種類和數(shù)量遠不如紅松闊葉混交林中的動物多,常見的獸類有紫貂,松鼠,棕熊等,鳥類有三趾啄木鳥,黑琴雞等,爬行類有蝮蛇,松花蛇,兩棲類有日本雨蛙和林蛙。
不利于動物生存,所以在此帶棲息的動物種類不多,常見的獸類有花鼠,高山鼠兔。每到夏季,大型獸類也常來光顧避暑,比如說袍子,鹿等。鳥類主要有山雀,柳鶯等。兩棲類主要有中國林蛙,極北小鯢等。
高山苔原景觀帶處于海拔20xx米以上,我們又稱它為高山凍原景觀帶,位于岳華林景觀帶之上,這里山陡,風大,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也只有7攝氏度左右,全年無霜期不足60天,風力強度一般都在七級以上,幾乎全年處于大風日,形成常年低溫,潮濕,多云,多霧,多風的氣候特點。土壤為高山苔原土,非常貧瘠。這種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極地極為相似,因而出現(xiàn)了歐亞大陸東部獨有的高山苔原景觀帶。高大喬木在這里以基本絕跡,僅有矮小的灌木,墊狀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和苔蘚,地衣等交織生長,形成了廣闊的地毯式的苔原植被。由于地處高山海拔,紫外線強烈照射使這里的植物花朵大且色彩艷麗,花色以紫,白和黃為主,少數(shù)呈鮮紅色。每年七八月份花期來臨時,便成為長白山高山苔原景觀帶的黃金時節(jié),各色各樣的花朵爭芳斗艷,詫紫千紅,花香四溢,燦爛奪目,構成一座天然大花園。高山苔原景觀帶的動物種類貧乏,獸類在這里定居的僅有高山鼠兔一種,每當夏季一些大型的獸類也來這里納涼。
(天池)。
各位游客,轉過72道彎,天池與我們近在咫尺了。我們那上會看到環(huán)抱天池海拔超過2500米的16座山峰,其中主峰白云峰海拔為2691米?,F(xiàn)在您眼前這座山峰就是長白山第三高峰——天文峰。海拔為2670米。它是從北坡俯瞰天池的第一絕妙處。站在山峰的最頂部向下俯視天池的全貌還可以看到天池對面有北朝鮮的水文監(jiān)測站和登山的棧道。天池是中朝兩國的界湖。湖面海拔2189.1米,水域面積為9.82平方公里,水位最深處達373米,平均水深204米,南北長4.48公里,東西寬3.37公里。水面周長為13.1公里,吃誰的總蓄水量為20.4億立方米,每年平均水面蒸發(fā)量為450毫米,年降水量1333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1度,是我省氣溫最低,降雨量最大,蒸發(fā)量最小的地區(qū),池水是無色透明的,味淡,據(jù)說沒有水生物,只有80年代的時候從朝鮮境內放入了100條冷水魚。天池重要的一點是僅有一個出水口而沒有入水口,但是湖面還把卻終年保持了不變,最后科學家對它進行考察,認為他主要是以地下水和泉水為主,大氣降水為輔,所以成為了長白山天池忠年長流的一個主因。
關于天池怪獸的說法很多,從1962年開始就有許多人觀看到天池怪獸并拍下了照片,至今科學家對天池怪獸也沒有真正的科學解釋。
(黑風口)。
黑風口是長白山天池主峰半山腰的一處懸崖風口,位于北側登主峰路旁,是一個可以俯瞰二道白河峽谷,俯觀天池北口流瀉而下的長白山瀑布的絕佳景點。你站在懸崖豁口,會看到它與二道白河峽谷,長白瀑布迎面對峙,谷底至崖頂高差500米左右,猶如兩扇天然屏風立于峰巔。無風天氣到此,仰望懸崖陡峙,飛瀑直下,俯視溫泉蒸騰,白河浪涌,確是風光無限在險峰。一旦天池上空風起云涌,這里便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此時此刻,若不小心翼翼地攀石爬過,則有被狂風刮倒的危險。
參觀完天池,乘坐越野車還要返回中轉站。我們在乘坐觀光車前行到達藍景停車場。
(綠淵潭)。
入深潭,每逢霧起,潭上水霧彌漫,于高山岳華,曠古巨石渾然一體,美不勝收,恰似人間仙境。
(小天池)。
小天池是寄生火山口但他和大天池一樣神秘而美麗。一池靜水被美麗的岳華樹所環(huán)抱,岳華倒映在水中,顯得小天池格外的靜雅,優(yōu)美。小天池周長260米,呈圓形,集水面積約5380平方米,水深10余米。小天池十分幽靜,景色迷人,完全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正是在這種幽靜中,蘊藏著兩個“迷”,一是,小天池沒有出水口,無論干旱還是大雨,小天池也就是水平如鏡,不見漲落。如果有興趣圍繞小天池走一圈,除了發(fā)現(xiàn)多處注入的溪流瀑布之外,找不到出水口,另外一個就是,小天池種生活著一種只有在北極地區(qū)才能生存的極北小鯢。為此,小天池在一次證明,池不在大,有“謎”則靈。參觀小天池不僅是觀看小的湖泊,主要是讓你體驗一下小天池所位于長白山岳華林帶周圍那種十分優(yōu)美的景色像大家看到的四大名著西游記中大戰(zhàn)紅孩兒的片段是在小天池拍的,雪山飛狐中藥王谷的片段也是在小天池采取的外景拍攝地。
(溫泉群)。
溫泉群的形成是由于長白山豐富的大氣降水,一部分匯聚成三江源頭(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而另一部分則沿著斷層,裂縫滲入地下,被地熱逐漸加熱形成地下熱水,地下熱水承受著側面地下水的巨大壓力和熱對流作用,沿著壓力小的方向,如巖石的裂縫,斷層等,從深部涌出地表,形成了今天的溫泉群。溫泉水中還有多種礦物質和對人身體非常有益的元素,可以治療許多病像關節(jié)炎,風濕等等。溫泉群的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經科學工作者測定,水溫在60攝氏度到82攝氏度之間,屬高熱溫泉。長白溫泉群水流量,水溫,水質等動態(tài)一年四季衡定,其水溫之高,水質之好,流量之大,分布之密,堪稱我國溫泉之最。來長白山觀光度假,一定要品嘗一下巨龍溫泉的溫泉煮雞蛋。溫泉水煮熟的雞蛋是從里向外熟,蛋黃凝固,蛋清處于半凝固狀態(tài),同時還有一種淡淡的硫磺味,就著鹽面吃,另有風味。
參觀完溫泉群,繼續(xù)前行觀看到的瀑布是天池唯一的出水口,而這個出水口則是龍門峰和天豁峰中間出現(xiàn)的缺口,叫闥門。天池的水從闥門流出,途徑1250米的乘槎河汩汩北流,闥,本意是小門的意思,這一出口好似自然造就的“小門”。天池水從此流出,形成了一條內陸最短的河——乘槎河,也稱“天河”。長1250米,“乘槎”是神話乘木排上天的意思。據(jù)載,很久以前,獵戶徐某曾看見河邊有一獨木舟,橫在東岸,清末安圖知縣劉建封踏查長白山尋松花江源時,也發(fā)現(xiàn)河邊斜置一木。因古代有乘槎(木排)去天河的典故,故此河被稱為乘槎河,這大概就是乘槎河名稱的由來吧。乘槎河源于天池,遠遠望去,水接云天,宛如一架斜立著的白的天梯,因此,我們又稱它為“天河”,在距乘槎河口——闥門不遠處,有一塊巨石橫臥在河中央,它好像一座青石小橋,河水輕拍著青石,泛起多多白色浪花,兩岸行人可以踏過此石,往來于乘槎河兩岸,因為從此踏過“天河”后便可直上織女峰——牛郎和織女相會的地方,因此稱此石為牛朗渡。直奔河的盡頭,從兩山之間的斷崖直立處驟然跌下,躍入深谷,形成了落差68米,下泄流量均為每秒1.32立方米的長白瀑布,長白瀑布在20xx年被列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口湖瀑布,瀑布的水一直向前流淌,成為松花江的正源。
各位游客朋友們,短暫的旅途到這兒就結束了,很高興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我想神奇,博大,富饒,天工,自然的長白山一定給您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長白山四季都很美,期待著您的再次光臨。
長白山的風景小學生篇十三
人間世態(tài)形形色色,有丑陋的,骯臟的,當然也有美麗的。最美不過心靈美,心之美,皆勝萬物。
我經常去拜訪我的老師,同時他也是我最尊敬的老師。烏黑的天仿佛要下一場不止的暴雨,是老天向我們展示著它的威武。果不其然,不一會便下起了暴雨,所謂天有不測風云。此時我正巧沒有帶傘。又因為我已經不小了,也不可能讓家長從那么遠的地方趕來送傘。
此時,她走在我的身邊詢問我是否沒帶傘。我只能尷尬的點點頭,雨已下了許久,老師依然陪我等雨停。不久老師便脫下他的外套為我遮雨送我回家。一片朦朧雨中,本是仙霧的感覺,卻因為雨水太大,把路邊的垃圾箱給打倒了,里面的一股腐臭味撲鼻而來,十幾米外都能聞到垃圾桶的酸臭味、不僅影響了居民。而且對水也有嚴重的污染。
老師那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形成一座無比美麗的精神支柱。而老師也一直在幫助更多人。這或許不是多么偉大,但在我看來,是那心中最美麗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