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需要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需求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確定。教案的設計應該根據學科性質和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織。以下是一些編寫教案的注意事項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1、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
2、培養(yǎng)學生能獨立地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回顧,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認真反思的意識,更好地掌握有關知識。
3、讓學生回顧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與進步。
教學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你學到了什么。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
1、出示p46主題圖。提問:這幾幅圖里能找到哪些我們學過的知識?其中對哪些知識印象最深,最感興趣?想一想然后和小組同學說一說。(聽回答板書)。
(設計意圖:整理與復習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枯燥,如果我們復習的切入點從學生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知識引入,可以提高學生整理與復習的興趣。)。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每一幅圖,依次提問:
(1)測量時應注意什么?測量長度的單位是什么?
(2)看圖2,你能提哪些數學問題?
(3)圖中的學生看到的分別是什么圖形?怎樣用七巧板拼出汽車上的圖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提問、解答幫助學生整理每個單元要求學生掌握的重要問題。)。
二、我的成長足跡。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程中的體會與進步。
1、出示討論題目:
(1)最滿意的一次數學作業(yè)......
(2)最有趣的數學問題......
(3)我印象最深的一堂數學課......
提出要求:請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再進行集體交流,匯報與展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憶自己在這段學習中的成功表現(xiàn),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其目的在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集體評價,在評價中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練一練。鞏固所學知識。
1、p47練習1。
(1)提出要求:請仔細觀察,說說圖意。
(2)提出要求:請獨立完成在書上。
(3)進行集體評講。
2、連一連。(p47練習2)。
(1)提問引導:你知道這些風箏是誰放的嗎?請連一連。
(2)評講。
3、做一做。(p47練習3)。
(1)提問:書上有什么要求?
4、p47練習4。
(1)提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提出要求:該怎樣做?請試試看,小組合作完成。
(3)組織各小組匯報。
5、p47練習5。
提出要求:請小組合作,討論后完成,并進行全班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自己探索交流研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特性,提高學生計算的興趣。)。
四、本課小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你知道我們前四個單元學了些什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二
1、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和長度單位的作用。
2、認識厘米:認識厘米的長度,1厘米大于有多長,用字母cm表示;量比較短的物體,用厘米作單位;用尺子上以厘米為單位量物體的長度。
3、認識米:認識米的長度,1米大于有多長,用字母m表示,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用尺子以米為單位量物體的長度;厘米和米的關系:1米=100厘米。
4、認識線段:線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會用尺子量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據圖形數線段的數量;畫線段:按給定長度畫線段(限整厘米)。
5、解決問題:估測物體的長度,選擇合適長度單位(限厘米和米)。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注意個位進一后,在十位計算時不要加掉了。
1、不進位加法;2、進位加法。
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十位借一作十。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計算時不要減掉了。
1、不退位減法:2、退位減法。
兩步計算:無括號,一個豎式來計算,有括號,分兩步,先算括號再算外,注意進位和退位,別把進退給忘掉。
1、無括號: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2、有括號:括號在后面兩個數上。
解決問題:
1、用畫線段圖的方法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的數。
通過連貫思考解決連續(xù)兩問的問題。
三角形的初步認識。
一、認識角。
1、角的特征:一個頂點,兩條邊(直的)。
2、角的大?。号c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3、角的畫法:(1)、定頂點。(2)、由這一點引一條直線。(3)、畫另一條邊(直角時,用直角邊對準畫好的一條邊后,沿著另一條直角邊,畫線)。
二、角的分類:
1、認識直角:直角的特點,
2、認識銳角和鈍角: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3、會用三角尺來判斷直角、銳角和鈍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頂點與被比較角的頂點重疊在一起,再將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條邊與被比角的一條邊重合,最后比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條邊與被比角的另一條邊,線上為直角,內為銳角,外為鈍角。
4、畫直角、銳角和鈍角。
三、解決問題。
表內乘法(一)(二)。
一、乘法的初步認識:
1、意義:幾個幾相加用乘法計算。相同的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
2、名稱:乘數×乘數=積。
二、1-9的乘法口訣:熟記口訣,會口算乘法算式。
1、補充口訣。
2、根據口訣寫出乘法算式、看圖寫乘法算式。
三、解決問題。
1、已知每個多少和個數,求一共多少?每個數量×個數=一共的數。
2、加法和乘法對比解決問題:求一共有多少?
理解題意、仔細審題、選擇方法:看單位,分方法,單位相同用加法,單位不同用乘法。
3、乘加、乘減的算法多樣化:根據不同的觀察方位選用不同的解決問題。先算乘法,再算加、減。
觀察物體(一)。
1、辨認從不同位置(前面或正面、側面或左面右面、后面)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辨認從不同位置(正面、左側面、上面)看到的簡單幾何體的形狀。
3、用推理解決簡單的問題。
認識時間。
2、認識幾時幾分:會認、讀、寫幾時幾分,和幾時半,一刻等時間。時針在指幾是幾時,分針指幾,就要幾乘5,乘積就是幾分。
3、解決問題。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三
本課時內容是在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了小數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數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時內容的教學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在經歷運動會排名次和購買體育用品等簡單的生活實際情況來獲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合作交流意識;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思考、討論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獲取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探究并概括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二、說教法學法。
情境教學,在例題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生活情境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投入到學習當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學生們經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等學習活動,自主探索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
1.六一兒童節(jié)就要到了,每年的六一學校都舉行運動會,在運動會中你都參加了哪些體育項目?成績怎樣?(學生說)。
2.老師收集了一張上次運動會的跳遠成績記錄單,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表格。
姓名。
小明。
小紅。
小莉。
小軍。
成績。
3.05米。
2.84米。
2.88米。
2.93米。
師: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后結合老師的要求將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看哪個小組想到的方法最多?我們先來看一下要求(出示要求:1.每個人在交流中都要說出自己的想法。2.每組推薦一名代表來匯報小組的想法,如果你認為小組代表說的不完整,本小組或其他小組可以給予補充。)。
1.獨立思考。
2.小組內匯報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交流導思。
1.學生匯報,反饋后問: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方法?(暫不評價)。
3.學生匯報并說比較方法。
4.總結?,F(xiàn)在同學們能不能根據你的經驗總結比較小數的大小的方法呢?
5.學生匯報后出示課件(比較小數的大小,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若整數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數都相同,就比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依此類推。)。
(四)學以致用。
1.按照慣例,運動會結束前學校要公布各班級的總成績,你們想知道各班的成績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
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得分。
93.45。
92.84。
95.84。
92.80。
97.50。
96.85。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四
二、復習時間。
21周------23周。
三、復習內容。
1.大數的認識:讀寫法、比較大小、改寫和省略。
2.角的度量:直線、射線和線段,量角,畫角,角的分類。
3.三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估算和筆算,積的變化規(guī)律,解決問題。
本冊教材7個單元。
4.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平行與垂直(平行線和垂線)、畫高。
5.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口算、估算、筆算(試商),商的變化規(guī)律。
6.統(tǒng)計: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橫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復習時按照整冊教材的知識體系分——大數的認識、計算(多位數乘法和除法)、圖形(包括角的度量和四邊形)、統(tǒng)計和數學廣角這四大塊來進行知識的梳理。
四、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和整理,使知識形成網絡化,讓學生在原有的學習基礎上有所提高,理解更加深刻,技能更加熟練。
(1)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對萬級、億級的數,十進制計數法,用“萬”、“億”作單位表示大數目以及近似數等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建立有關整數概念的認知結構。
(2)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進一步提高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以及探索規(guī)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對計算器的認識。
(3)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征,認識角、在觀察物體中加深對物體和相應視圖的認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4)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統(tǒng)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會畫兩種條形統(tǒng)計圖。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五
本單元學生認識的數都是一些較大的數,一般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得比較少。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學生對數的認識,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數一數的活動。分三次數數,力圖通過數一數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各計數單位的關系。體會到十進制的特點。從數數的過程中,體會大數的意義,收集一些數據,加深對大數的理解,從而引出大數的讀寫的。方法。數據改寫的活動應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在一定的實際情景下進行。有些數據不需要用精確的數表示,需要用與精確數不同的近似數表示,表示的僅是某一對象的一定范圍。由此使學生體會到近似數的意義及作用,同時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體會大數的實際意義。
2、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并會正確讀寫億以內的數及比較它們的大小。
3、在描述數據的過程中,認識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4、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多位數的讀、寫和比較。
1、多位數的讀、寫和比較。
2、多位數的改寫以及近似數的判定。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并能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并會正確讀、寫;能比較億以內數的大??;掌握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的方法;認識近似數,能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能對大數進行估計。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本單元學生認識的數都是一些較大的數,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得比較少。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學生對數的認識,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數一數的活動。第一次數數,通過數小方塊的過程,引出“十萬”的計數單位。
2、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大數的讀寫。
在生活中,經??梢钥匆姳容^大的數。因此,當學生初步認識了大數以后,可以組織學生在各種媒體上收集一些數據,并說一說這些數據的實際意義,以加深學生對大數的理解。接著,可以對學生收集的一些數據進行討論,從而引出大數的讀寫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數據,僅表示數據在日常生活中某一方面的作用,在教學中可以運用這些數據開展活動,也可以直接討論學生收集的數據,然后引出讀法與寫法。
3、結合實際背景,幫助學生認識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數據的改寫是對數據表示形式的變化,它的大小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對此,在改寫過程中應向學生說明改寫后為什么要寫計數單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萬,等號左邊的數是以“個”為單位,一般以“個”為單位就不寫計數單位了,而等號的右邊是以“萬”為單位,如果這個計數單位不寫,那么就會變成以“個”為單位,兩者之間相差很大。這些道理,可以結合的情境加以說明,以減少學生在改寫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
4、在觀察比較中,引導學生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
近似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與精確數不同,表示的僅是某一對象的一定范圍。本單元的學習是使學生在體會近似數的作用及意義的同時,掌握(以四舍五入法為主的)求近似數的方法。
本單元計劃課時7課時。
第一課時數一數。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數,明確級、數位、計數單位的概念,掌握十進制計數法,知道十萬是個很大的數。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觀察、動手及分析能力。
3、進一步滲透數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思想,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明確“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系。
2、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教法與學法:
教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
學法:動手操作法。
教學準備。
計數器,相關數據資料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說出萬以內的計數單位。(板書:個、十、百、千)。
(2)提問: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
(4)讀出下面各數。
4958、3026、4005、7000。
板書出各數字的數位。
(5)從右到左說出3876各數字的數位。
再說一說萬以內數的讀法:從高位起,按照數位順序讀;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中間有一個0或幾個0,只讀一個“零”;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我們已經學過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萬;光的速度每秒三十萬千米等。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像這樣比較大的數。(板書課題:數一數)。
二、自主學習。
認識“十萬”
笑笑和淘氣數小正方體的情境,學生讀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
(1)、數一數下面共有多少個小方塊,并在計數器上撥一撥。
(3)、當數到九萬時,如果再加上一萬是多少?思考討論,引出“十萬”的計數單位。
三、反饋交流。
(1)、萬位滿十了怎么辦?(小組討論)。
萬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就是“十萬”,10個一萬就是“十萬”。
板書:十萬。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六
使學生理解什么是小數的性質,1,2,3題。
學會運用小數的性質把一些小數化簡或進行改寫;。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掌握小數性質的含義。
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
一、導入主題。
2、為什么2.8元末尾添個0大小不變呢?這是怎么回事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板書:小數的性質)。
二、探索性質。
1、教學例1。
(1)投影出示例1,讓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2)啟發(fā)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把0.1米、0.10米、0.100米所表示的長度在米尺上標出來(教師投影米尺圖),并用整數表示。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以0.1米為例示范:
0.1米表示1/10米,也就是1/10米,即1分米,如圖:
關于0.10米、0.100米,讓學生獨立或討論完成。
(3)反饋學生完成情況,并把形成的一致意見投影出示:
0.10表示10/100米,也就是10/100米,即10厘米,如圖:
0.100米表示100/1000米,也就是100/1000米,即100豪米,如圖:
(4)教師肯定學生的學習活動,并把三幅米尺圖投影重疊兩次,讓學生觀察后問:你認為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關系是怎樣的?請把道理講出來。(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5)引導學生觀察等式0.1米=0.10米=0.100米,問:比較這三個小數,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啟發(fā)學生從左往右、再從右往左觀察,初步得出結論: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板書)。
2、驗證性質。
(1)同學們自己完成58頁“做一做”。
(2)讓學生從直觀圖上比較0.3和0.30的大小。
(3)0.3=0.30這個結果說明了什么?
三、運用性質。
1、教學例2。
(1)教師對學生說明:像把0.70=0.7,去掉小數點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數化簡。(板書:化簡)。
(2)學生自己完成105.0900=。
(3)學生討論交流105.0900里的其他的0可以去掉嗎?為什么?
(4)全班交流、強調小數的性質中說的是“小數的末尾的.0”。
(5)完成59頁做一做第1題。
a、學生自己完成。
b、全班訂正答案。
2、教學例3:。
(1)教師說明:利用小數的性質,根據需要可以"把一個數改寫成具有指定小數位數的小數。(板書"改寫")。
(2)學生自己完成。
(3)大家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
(4)說明任何整數都可以看作小數部分是0的小數。強調把一個整數改寫成具有指定小數位數的小數時,不要忘記在個位的右下面點上小數點。
(5)完成59頁做一做第2題。
a、學生自己完成。
b、全班訂正答案。
3、在應用小數的性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1)討論下面的3個問題:。
a、0.70,去掉0,小數的大小變不變?
b、4.08去掉0,會怎么樣?
c、0.31的末尾可以添上0嗎?
(2)全班齊讀小數的性質,強調性質中的“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
四、看書質疑。
學生自己看課本58.59頁,提出質疑,大家交流解決。
五、鞏固練習。
1、下面的說法哪個正確,不正確的請舉出反例。
(1)小數點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一個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這個數的大小不變。
練后問:你認為在小數性質的表述語中,哪幾個詞語最重要?(教師在"小數"、"末尾"的下面加上著重號)。
2、做64頁練習十第1、2、3題。
第1題讓學生練習后說說哪些位置上的0不能去掉。((1)整數中的0不論何處都不能去掉;(2)小數非末尾的0不能去掉)。
六、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2、評價你自己或是某位同學本節(jié)課的學習積極性。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七
一、計算題(共30分)。
1、直接寫出得數。(8分)。
2、用豎式計算,打的要驗算。(10分)。
627÷33=224÷28=720÷68=966÷42=。
3、脫式計算。(每題3分,共12分)。
(3)130+70×16(4)(240+760)÷40。
二、填空題(共18分)。
1、754÷63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數。
2、最大的兩位數乘最小的兩位數,積是()。
3、一個數除以16,商是20,余數是10,這個數是()。
4、40×□161,□最大填()。
5、15商是(),商是最大的()位數。
6、一個數除以5,商是12,有余數,當余數最大時,被除數是()。
7、()÷40=14……39483÷()=9……6。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八
一、復習目標:
通過期末復習,讓學生對本冊教材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整理,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使學生理清脈絡,掌握知識要點和規(guī)律,鞏固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以便更好地將所領會的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同時,注重在總復習階段溫故知新、查缺補漏,使學習比較吃力的孩子,能彌補當初沒學會的知識,打好基礎。
二、復習時間:
6月13――6月24日。
三、復習形式:
1、分章復習。對全章知識進行復習之后,結合習題進行鞏固。
2、綜合練習。以測驗或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練習,在課堂上教師精講。
3、查缺補漏。對于在復習中學生反映出的問題加以補充練習。
四、復習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全冊內容,復習時按照整冊教材的知識體系分小數、四則運算(運算定律)、空間與圖形、折線統(tǒng)計、這四大塊來進行知識的梳理。
五、復習要求:
第一部分:小數。
1、經歷整理與復習本期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習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
2、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3、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數近似數。
第二部分:數的運算。
1、經歷整理與復習的過程,進一步加深對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乘除法的關系的認識和理解,提高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能力,促進學生對數的認識與運算的認知的發(fā)展與完善。
2、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獲得成功的體驗。3、能夠運用運算定律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簡便計算。
第三部分:空間與圖形。
1、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各類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運用圖形的特征解決問題。
第四部分:統(tǒng)計。
1、通過對具體材料的統(tǒng)計,讓學生再次認識折線統(tǒng)計圖產生的必要性。
2、進一步增強統(tǒng)計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能運用統(tǒng)計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理解平均數的意義,能運用求平均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五部分:解決問題。
1、使學生能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歸納整理能力。
六、復習措施:
(1)教會學生復習方法,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復習,先全面復習每一單元,再重點復習有關重點內容。復習后及時進行檢測。
(2)狠抓學生的計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種方法,比如學生出題,搶答,抽查,學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3)提高基礎較好的學生,主要是在課堂提高。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采取課堂引導,課后輔導,盡量提高對基礎題的理解掌握。
(4)有條理地組織練習,加強知識間的聯(lián)系,注重綜合性與靈活性,達到鞏固與提高的目的。
(5)營造寬松和諧的復習氛圍。進一步突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調動所有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九
(一)“大數的認識”1、利用數位順序表,復習數位、數級、計數單位、十進制計數法等有關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這些基本概念。2、復習讀數法則,著重復習中間、末尾有0的數該怎樣讀,再完成總復習第1題。3、復習寫數方法,也是著重復習中間、末尾有0的數該怎樣寫,再完成總復習第2題。4、復習把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及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完成總復習第3、4題。
(二)“乘法和除法”
1、復習乘、除法口算,把因數和積的關系、商變化的規(guī)律和乘、除法口算結合起來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靈活運用這些規(guī)律進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確、快速。完成總復習第5、8題。
2、復習筆算乘、除法,讓學生說一說進行乘、除法筆算需要注意什么,如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應注意什么,除法試商、調商的原則是什么等等,然后再完成總復習第6、7題。
3、復習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復習使學生理解估算在解決問題中的必要性,體會估算策略的多樣化。完成總復習第9、10題。
(三)“空間與圖形”
1、進行適當的系統(tǒng)整理,使學生明確每個圖形的概念,弄清圖形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學會用數學化的語言來描述各種圖形的特征。
2、利用圖示把各種圖形的關系畫出來,使學生看得更直觀、清晰。再完成總復習第11、12題。
(四)“統(tǒng)計”
復習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和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畫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需要注意什么。完成總復習第13題。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掌握本冊中多音字的正確讀音,并能根據拼音寫出已學的漢字。
2、復習掌握本冊所學的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復習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進一步培養(yǎng)正確使用漢字的能力。
3、復習掌握部首的幾種特殊情況,能在字典中選擇恰當的意思。
4、復習掌握本冊《詞語表》中的詞語,懂得意思,能口頭或書面運用。
5、復習正確轉述別人的話,復習講述一件完整的事,復習聽寫一段話的能力。
6、復習能借助重點詞句,背誦指定的課文。復習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方法。復習課文與課題之間的聯(lián)系。復習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和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8、復習有順序地有重點地觀察圖畫和周圍事物的方法,能有條理地記述一件事;復習留言條、信件的書寫格式。
1、從漢語拼音入手,正確認讀、默寫學過的詞語,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讀音和組詞,掌握拼音的標調規(guī)則,能正確區(qū)別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
2、熟練背誦指定的課文段落以及練習中的讀讀背背和成語。
3、根據每個單元的訓練類型進行訓練講解,使學生正確掌握,靈活運用。
4、加強閱讀訓練,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完成課后練習。
5、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認真審題,正確選材,敘事完整,條理清楚。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一
學習畫垂線,認識點到垂線的距離。(課文第66頁的例2、練習十一中的地3、4的相應小題,第5、6題。)
1、使學生明確垂線的重要性質,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間的距離垂線最短。學會用三角板準確的畫垂。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畫垂線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作圖能力。
4、通過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學會用三角板準確的畫垂線。
準確的畫出垂線。使學生明確垂線的重要性質,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間的距離垂線最短。
三角板、直尺。
1、回憶一下,你記得什么叫垂直嗎?
2、看我們的數學書,每兩條邊都是怎樣的?怎樣用三角板畫垂線呢?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畫垂線。
板書課題:畫垂線
三角板上有一個角是直角,通??梢杂萌浅邅懋嫶咕€。
強調:讓三角板的直角頂點落在給定的這點上;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畫線前讓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通過這個已知點。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畫線。當要求直線通過其一點時,要考慮到筆畫的粗細度,三角板的邊與已知點之間可稍留一些空隙。
學生動手嘗試,小組內交流。
學生獨立的畫出幾條線段,其中包括一條垂線。
小組內研究交流:這幾條線段在長度上有什么特點?
小結: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1、68頁4題畫一畫。
2、69頁5題。我們在測定跳遠成績時,怎樣測量比較準確呢?為什么?
3、69頁6題怎樣修路最近呢?
3、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個量角器畫一條直線的垂線嗎?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二
1、找找“番茄太陽”這個奇妙的組合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線畫出。
2、交流:
(1)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嗎?太陽像番茄嗎?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BR> (2)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3)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
3、自讀出示的三句話,談談你對三個“番茄太陽”的理解。
(一指明明心中的太陽,二指明明的笑臉三指盲童明明真誠的愛心,美好的心靈。)。
5、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6、交流,可能有以下答案:
(1)雖然失明,卻是個美麗的女孩。出示: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來像個天使。
(2)活潑開朗,愛笑,笑聲感人。
出示:每次從菜場經過都能……特別愛笑。
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也在旁邊笑。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太陽?!?BR> 明明咯咯的笑聲……追著人走。
看著她的笑臉……“番茄太陽”。
那個正午我坐……天使般的笑臉。
[讀好每一句話,感悟明明樂觀開朗,向往光明的生活態(tài)度。]。
(3)機靈聰明的孩子,充滿好奇。
出示:有一次,……走路的嗎?”
明明好奇地問……。
她問我許多奇怪的問題。
[讀好每一句話,感悟明明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
(4)善良,有愛心的孩子。
出示:我彎下腰……給你,好不好?”
[讀好這句話,感悟明明的關愛他人。]。
7、那么明明給我?guī)淼氖鞘裁茨?請畫出描寫“我”的心情的句子,讀一讀,體會“我”心情的變化。
可能會有以下答案:
(1)生活很艱難,心情無比灰暗。(灰暗)。
(2)每次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就覺得溫暖起來,(溫暖)。
(3)看著她,讓人隱隱心疼。(喜歡)。
(4)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線,帶給了我許多快樂。(快樂)。
(5)她的小嘴呼出的溫熱氣息拂過我的面頰,我的淚嘩地一下子流了下來。(感動)。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三
一、填空。
2.在計算38÷3×13時,應先算()法,再算()法,結果得()。
3.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往()按順序計算。
5.計算32×6+24÷3時,可以同時先算()法合()法,再算()法,結果是()。
6.670-(12+28)×14的運算順序是,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8.計算240+(104×2-77)時,要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10.65+360÷(20-5),先算(),再算(),最后算(),得數是()。
11.按要求改變下列算式的運算順序,并計算結果。
(2)25×6-125÷5,最后一步算除法的算式是:,得()。
12、一個數加上(),還得原數;一個數和0相乘,得();。
13、0除以一個()的數,還得0;()不能作除數。
二、列式子計算。
1.304除以19的商.加上16的5倍,和是多少?
2.870與840的差去除1530與840的和,商是多少?
3.12除24的商乘24與12的差,積是多少?
4.78減去17除102的商,再乘以64,積是多少?
5.23個915除以5的商,比4500少多少?
6.26除214與124的和,再加上42,和是多少?
7.36乘15的積加上80除5760的商,和是多少?
8.96減去35的差,乘63與25的和,積是多少?
9.72與14的和乘以54與24的差,積是多少?
10.78減去17除102的商,再乘以64,積是多少?
11.一個數比11的2倍少2.5,這個數是多少?
12.2727除以9的商與36和43的積相差多少?
13.3與9的差除336與474的和,商是多少?
14.一個數比96與308的積多36,求這個數.
15.72與4的差乘以56與26的和,積是多少?
16.11.5比一個數的2倍少2.5,這個數是多少?
三、把下面各組式子列成綜合算式.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然后列出綜合算式:
12×()()÷()。
()()。
綜合算式:綜合算式:。
15×()()÷()。
()()。
綜合算式:綜合算式:。
四、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數,并說說運用了哪些運算定律。
45×(20×__)=(45×20)×39這是應用了()律。
49×25×4=49×(___×4)這是根據()。
32+29+68+41=32+68+(___+41)這是根據()。
3×8×4×5=(3×4)×(___×5)運用了()。
79×99+79=79×(___+1)=79×100=7900,這是根據乘法()進行簡便運算的。
83+41+59=83+(41+___)這是運用了()。
36×29+71×36=36×(___+71)這是運用了()。
24×25=20×___+4×25這是運用了()。
5×4×25×2=(2×5)×(4×___)這是運用了()。
45×32=32×()(),
69+53+47=69+(+47)(),
43+55+57+45=(43+)+(55+)(),
103×42=()×42+()×42,
61×43+57×61=61×(+)()。
五.在括號內填上適當的數。
3平方米18平方分米=()平方米。
2.72元=()元()角()分。
2.04噸=()噸()千克。
20米7厘米=()米。
1小時20分鐘=()分鐘。
20.5千米=()米。
0.3噸=()千克。
3.5分米=()厘米。
0.275噸=()克。
7800分鐘=()小時。
0.15千克=()克。
4千米80米=()千米。
10.08噸=()噸()千克。
65厘米=()米。
8.64千克=()克。
3噸420千克=()千克。
5030千克=()噸=()噸()千克。
15千米=()米。
63平方米=()平方分米。
90公頃=()平方米.
800000克=()千克。
7200秒=()時。
540000平方米=()公頃。
20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3500克=()千克。
480厘米=()米。
360平方分米=()平方米。
10元3角5分=()元。
9分米=()米。
9千克200克=()千克。
3米6分米=()米。
20平方分米=()平方米。
3.06千米=()米。
0.5噸=()千克。
240厘米=()米。
404000人=()萬人。
10元1角=()元。
170000元=()億元。
12.05噸=()噸()千克。
32.76千米=()千米()米。
1.15千米=()米。
63平方米=()平方分米。
90公頃=()平方米.
800000克=()千克。
7200秒=()時。
540000平方米=()公頃。
4噸=()千克=()克。
20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平方千米20公頃=()公頃。
3米60厘米=()厘米。
5分45秒=()秒。
30600千克=()噸()千克。
604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80克=()千克()克。
4千米80米=()千米。
10.08噸=()噸()千克。
65厘米=()米。
8.64千克=()克。
3噸420千克=()千克。
5030千克=()噸=()噸()千克。
2.5千克=()克。
3570米=()千米。
3.08噸=()千克。
0.75平方米=()平方分米。
86克=()千克。
109分米=()米。
5350米=()千米。
1.09米=()毫米。
2.56噸=()千克。
4.6米=()分米。
2.95元=()元()角()分。
()分米=1.5米。
()千克=4.08噸。
()米=0.51千米。
()米=516厘米。
()克=4.7千克。
六、比較大小。
七、在圓圈里填上適當的運算符號,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使等式成立。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四
2、教師范寫2——3個。
老師要在田字格里寫。要分析起筆、頓筆,間架結構。
茄:上下結構,注意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還有“蔬”字。
艱:左右結構,左窄右寬。還有“碌、脆、捐”
學生描紅。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臨寫。
3、再臨寫兩遍。
4、教師檢測。
5、學生互改:1號改2、3、6號。
2號改4、1、5號。
老師給寫錯的糾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體會“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讀好課文中的人物語言。
3、寫小練筆。
教學過程: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五
師生談話引出生活中的乘法話題。
1.經歷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計算的過程。
2.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1.出示例1。
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列式,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列。
2.學生自己試著用豎式計算,指一人板演。算完后用計算器驗算結果是否正確。
3.完成后說說是怎樣算的。
同桌說說后,在全班說說。
4.用計算器驗算結果是否正確。
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368 × 19= 292× 46= 109 × 37=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1.在自主嘗試計算、交流等活動中,經歷學習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簡便算法的過程。
2.計算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口算整百、整十數乘整十數。
3.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知數學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知識遷移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談話,引出旅游團就餐問題。
1.經歷學習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簡便算法的過程。
2.計算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口算整百、整十數乘整十數。
1.觀察情景圖說說了解到的信息。
2.分別計算選擇兩種自助餐各需要多少元錢。
3.學生試著筆算乘數末尾有零的乘法。
找不同選擇的同學各一人板演,其余的寫在本上。
交流計算的方法。
重點交流乘數末尾的0的處理方法。
試一試。
先估計積是幾位數再口算。
這節(jié)課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采用書中的練習題。
第三課時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進行估算的過程。
(2)能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乘法估算,會解答有關乘法估算的實際問題。
(3)估算、計算的過程中,體會估算的實際意義,培養(yǎng)估算的習慣,培養(yǎng)數感。
設計意圖教學是一門需要不斷更新和反思的藝術,只有牢牢搭住時代發(fā)展的脈搏,與時具進,才能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這朵藝術之花才會永不凋謝。
談話引入(也可用其他形式引入)
1.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進行估算的過程。
2.能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乘法估算,會解答有關乘法估算的實際問題。
1.讓學生看圖并說出圖中的信息,再提出問題:估算這列火車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2.展示:說說這列火車大約有多少個座位,你是怎樣估算的。先小組內交流,再班級交流。
試一試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采用書中練一練的習題。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六
隨著期未考試的來臨,我們的教學也即將進入緊張的復習階段。為了讓我們的復習更有目的性、條理性和重點性;同時也為了讓同學們能夠系統(tǒng)地對一學期以來的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讓同學們在有節(jié)、有序的復習中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使同學們的期未成績能更準確地體現(xiàn)孩子們日常學習中所掌握知識的程度。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本學期教材內容的充分分析,結合日常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情況,特制定以下復習計劃:
一:學情分析。
通過學校的日常教學管理,家長的密切配合以及同學們的刻苦努力,同學們對于我們本冊英語內容的掌握情況應該還是比較好的。本班英語基礎較好,個別較弱,但通過半學期的培養(yǎng),班上同學們的英語學習興趣較好,學習也較自覺,但有部分學困生,其它同學的英語掌握情況均比較理想。因此,在復習階段除了要做好有條理、有重點、有系統(tǒng)地復習外,還要特別注重對于學困生進行一些可行性強的復習輔導工作。
二:復習目標。
1:讓同學們回顧以前所學知識的同時能夠對知識具有更系統(tǒng)、更深刻的認識和掌握,加強對同學們對知識的系統(tǒng)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2:進一步培養(yǎng)同學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3:通過復習,讓孩子們能夠重點掌握以下知識目標:
a:字母:能熟練掌握26個字母的聽、說、讀、寫。能夠很好地區(qū)分元音字母與輔音字母。
2.詞匯:能準確記住本學期課本要求的四會詞及詞組;對課本中的三會詞匯能聽、說、讀理解,鼓勵有能力的學生記住盡量多的詞匯。
3.句型結構:熟練理解每個單元的主要句型結構,并能在情境中準確運用。
4:能流利地背誦我們每個單元的課文內容,同時對課文中的重點夠能達到四會,特別是每單元的b部分課文要能完全掌握。
5.能在語言情境中準確理解本學期有關語法項目的內容,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四:復習策略。
1: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到不炒現(xiàn)飯,不做一些讓同學們無謂浪費時間的工作。
2:圍繞各單元重點句型展開復習,檢查各單元的單詞和課文對話的背誦情況,并且注重口語交際訓練。
3:詞匯單項復習并檢測,并輔以游戲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短語及句型進行英漢互譯練習,答問訓練并與連詞成句、尋找答句等能力性題型結合練習,以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語音:26個字母的語音歸類及簡單的單詞辨音。
4:在學生進行自主歸類復習的基礎上,設計一些綜合練習,集聽力、語音、詞匯、短語、句型及對話于一體進行由淺入深的測試鞏固型訓練,發(fā)現(xiàn)普遍性問題,集體解決,結合個別輔導,力爭使每位學生都得到提高。
5:用教研室或學校提供的試卷進行期末模擬測試,以便查漏補缺,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6:注重孩子們的反饋與對復習教學的反思,及時根據同學們的具體情況對復習進行調整,使復習更具實效性。
7: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配合,力爭得到家長更多的支持。
五:復習注意事項。
1:做到有系統(tǒng),有重點地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
2:做到點面結合,既要做到知識的點與面的結合;同時要做到孩子們的點與面的結合。既要注重知識的整體性,也要注重知識的專項性;既要照顧到的全體孩子,也要照顧到一些特別的孩子。
3:做到有趣,有效。在復習中,我們的課堂要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要讓我們的課堂體現(xiàn)效率。
4:做到知識的鞏固與運用相結合,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并重。
六: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
1:利用課前口語練習,對本冊書的重點句型進行重點、系統(tǒng)地進行回顧。
2:對每單元的重點單詞及句型進行聽背,讓同學們鞏固基礎知識。
3:對每單元的重點知識點進行梳理,通過精練提高同學們的運用能力。
4:做專項性練習,通過總結本冊書的重點語法知識,讓同學們進行鞏固練習。
5:進行聽力訓練,除了口語中的聽力訓練,還將拿出一定的時間對同學們進行聽力訓練,聽力訓練的主要內容是讓同學們在完全沒有材料的情況下聽懂對話及短文。
6:進行補漏訓練,結合同學們平時易錯,或者是同學們平時掌握得不是很好的知識進行再練習。
七:復習具體安排。
6月16日――6月20日6――10模塊。
6月23日――6月27日1――5模塊,綜合復習與檢測。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七
期末復習是對整冊內容的全面回顧、整理和升華。通過復習,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溝通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復習活動,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運用科學的方法讓不同的學生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一、復習目標。
1、通過整理復習,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知識,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網絡化。
2、經歷知識回顧和整理過程,學習整理知識的方法,提高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對知識的整理與復習過程中,養(yǎng)成回顧與反思的習慣,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復習內容。
數與代數:簡易方程、因數與倍數、認識正負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空間與圖形:多邊形的面積、對稱、平移與旋轉。
統(tǒng)計與概率:折線統(tǒng)計圖與求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三、復習重、難點。
1、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2、求多邊形的面積。
3、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知識、概念、公式、法則系統(tǒng)化,并能通過梳理加以深化理解。
4、培養(yǎng)學生能夠合理選擇方法解決問題,能夠準確的計算。
四、學情分析。
四年級數學抽象性概念增多,學生的思維又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學生對于概念極易混淆。我任教兩個班,四一班和四二班,其中擔任四二班的班主任。四一班65人,四二班64人,根據平時單元檢測和期中、期末檢測的結果統(tǒng)計來看,四一班考a的人數40左右,四二班考a的人數在45左右,考d的四一班有6個,四二班有2個。
1、學習興趣和態(tài)度方面,由于擔任四二班班主任,和學生接觸的時間較多一些,所以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學習態(tài)度良好。相比之下比四一班學生要好些。
2、學習習慣方面,四二班學生習慣主動學習數學,遇到不明白問題的及時發(fā)問;四一班學生學習數學處于被動的情況稍多。
3、知識掌握方面,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及應用掌握的較薄弱,概念容易混淆;另外計算的準確度還有待提高。
五、方法與措施。
1、對全冊內容進行梳理,要正確地把握與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清知識間的緊密聯(lián)系。熟悉教材,老師要對每個領域各部分所涉及的知識點有個深刻的了解,并把其結構理清楚;認真鉆研教材,通過集體教研,備好復習課,努力提高復習課的效率。
2、調動學生的復習積極性。復習課與新授課相比沒有太多新鮮感。針對四一班學生學習興趣不是很濃厚的現(xiàn)象,摒棄復習時一本課本、一塊黑板的復習方式,將系統(tǒng)化的數學知識做到多媒體課件當中,另外增加一些生活化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課堂的容量也會大大提高。
3、因材施教,提優(yōu)和補差同時進行。對于能力較好的學生在復習好基礎的前提下,適當增加有挑戰(zhàn)性的習題,既調動了學習興趣,又樹立的學習的信心。對于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只需要將基礎的知識、必備的能力進行要求,做到“會做的能做對”即可。重視處在邊緣的學生,幫助他們尋找自身的薄弱之處,分析原因,加強訓練,打好基礎以后再進行提高訓練。
4、學習方法的指導。針對這兩個班級平時檢測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主要失分之處有基本概念的理解與應用、解決問題和計算。在解決問題中提倡解題方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著重訓練學生的審題,分析數量關系,講練結合,歸納總結,及時訂正及時落實;而計算錯誤是學生久已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每天“口算、簡便運算、混合運算、解方程”計算練習,同時要求學生做一步就檢查一步,尤其是做混合運算時,這樣能逐漸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
5、鼓勵學生在課下自覺主動復習,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復習效率,做到自覺復習、查缺補漏、敢于質疑、師生交流。
6、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及時發(fā)現(xiàn)復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每一塊專項復習完以后,找?guī)讉€學生進行了解,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處境,及時糾錯,督促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
六、復習時間安排。
以7月3號期末檢測計算,本周結束新課學習,去掉端午節(jié)假期,考前還有不到3周的時間安排復習。期末復習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專項分領域復習,第二階段是綜合測試練習。時間安排如下:
6月12日: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加減法第一塊專項復習。
6月13日:第一塊專項習題練習。
(端午放假)。
6月17日:簡易方程、認識正負數第二塊專項復習。
6月18日:第二塊專項習題練習。
6月21日:多邊形的面積、對稱平移與旋轉第三塊專項復習。
6月22日:第三塊專項習題練習。
6月23日:折線統(tǒng)計圖、可能性第四塊專項復習和練習。
6月24日:綜合練習一模擬測試。
6月25日:綜合練習一試卷講評。
6月26/27日周末回家做綜合練習二模擬測試。
6月28日:綜合練習二試卷講評。
6月29日:綜合練習三模擬測試。
6月30日:綜合練習三試卷講評。
7月1日:綜合練習四模擬測試。
7月2日:綜合練習四試卷講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八
1、能熟練地進行詞語配搭。
2、正確地找出近義詞,反義詞。找出不同一類的一個詞。
二、復習過程。
1、把下列的詞語恰當地用直線連起來。
精致的眼睛紅紅的草地。
愉快的友誼藍藍的天空。
熱情的木船白白的雪花。
真摯的事情綠綠的'太陽。
2、寫出下列各詞的近義詞。
芬芳緩緩()破舊()仍舊()。
隱藏()期望()貴重()違抗()。
安靜()嘲笑()夢想()縱然()。
3、寫出下列各詞的反義詞。
昏暗()暴露()冷清()簡單()。
干燥()失?。ǎ┛犊ǎ┚瑁ǎ?。
狹窄()高大()懷疑()違反()。
4、下面各組的五個詞中,有四個是同類的,找出不是同類的一個打“×”。
(1)中國國家美國日本德國。
(2)陽臺廚房衛(wèi)生間臥室房子。
(3)上海佛山廣州??趶V東。
(4)冬瓜南瓜西瓜黃瓜茄瓜。
5、成語。
書聲瑯瑯不恥下問反復推敲手不釋卷孜孜不倦專心致志廢寢忘食舉一反三。
博古通今博覽群書博聞強識才思敏捷斷章取義不求甚解各抒己見目瞪口呆。
眼疾手快耳目一新鼻青臉腫眉開眼笑沁人心脾左膀右臂肺腑之言指手畫腳。
咬牙切齒手足情深肝膽相照拐彎抹角嚴絲合縫斗志昂揚揚長避短短兵相接。
接二連三三五成群群策群力力不從心心直口快快人快語語重心長長治久安。
安步當車車水馬龍龍爭虎斗重巒疊嶂危峰兀立胸有成竹心安理得怒氣沖沖。
神采奕奕得意洋洋垂頭喪氣手足情深氣急敗壞惱羞成怒暴跳如雷。
6、按要求寫詞語。
(1)寫出含有“不#不#”成語十個。
(2)寫出含有“成”字的四個成語。
(3)寫出含有“熟”字的四個成語。
(4)寫出含有“abb”字的四個成語。如“紅通通”
(5)寫出含有“aabb”字的四個成語。如“平平安安”
(6)寫出含有“abab”字的四個成語。如“研究研究”
(7)寫出含有“abcc”字的四個成語。如“洋洋得意”
(8)寫出含有“aabc”字的四個成語。如“小心翼翼”
(9)寫出含有反義詞的四個成語。如“博古通今”
(10)寫出含有“動物”字的四個成語。如:“狐假虎威”
(11)寫出含有“身體器官”的四個成語。如“肝膽相照”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1、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
2、培養(yǎng)學生能獨立地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回顧,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認真反思的意識,更好地掌握有關知識。
3、讓學生回顧在學習過程中的體會與進步。
教學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你學到了什么。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
1、出示p46主題圖。提問:這幾幅圖里能找到哪些我們學過的知識?其中對哪些知識印象最深,最感興趣?想一想然后和小組同學說一說。(聽回答板書)。
(設計意圖:整理與復習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枯燥,如果我們復習的切入點從學生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知識引入,可以提高學生整理與復習的興趣。)。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每一幅圖,依次提問:
(1)測量時應注意什么?測量長度的單位是什么?
(2)看圖2,你能提哪些數學問題?
(3)圖中的學生看到的分別是什么圖形?怎樣用七巧板拼出汽車上的圖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提問、解答幫助學生整理每個單元要求學生掌握的重要問題。)。
二、我的成長足跡。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程中的體會與進步。
1、出示討論題目:
(1)最滿意的一次數學作業(yè)......
(2)最有趣的數學問題......
(3)我印象最深的一堂數學課......
提出要求:請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再進行集體交流,匯報與展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憶自己在這段學習中的成功表現(xiàn),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其目的在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集體評價,在評價中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練一練。鞏固所學知識。
1、p47練習1。
(1)提出要求:請仔細觀察,說說圖意。
(2)提出要求:請獨立完成在書上。
(3)進行集體評講。
2、連一連。(p47練習2)。
(1)提問引導:你知道這些風箏是誰放的嗎?請連一連。
(2)評講。
3、做一做。(p47練習3)。
(1)提問:書上有什么要求?
4、p47練習4。
(1)提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提出要求:該怎樣做?請試試看,小組合作完成。
(3)組織各小組匯報。
5、p47練習5。
提出要求:請小組合作,討論后完成,并進行全班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自己探索交流研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特性,提高學生計算的興趣。)。
四、本課小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你知道我們前四個單元學了些什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二
1、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和長度單位的作用。
2、認識厘米:認識厘米的長度,1厘米大于有多長,用字母cm表示;量比較短的物體,用厘米作單位;用尺子上以厘米為單位量物體的長度。
3、認識米:認識米的長度,1米大于有多長,用字母m表示,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用尺子以米為單位量物體的長度;厘米和米的關系:1米=100厘米。
4、認識線段:線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會用尺子量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據圖形數線段的數量;畫線段:按給定長度畫線段(限整厘米)。
5、解決問題:估測物體的長度,選擇合適長度單位(限厘米和米)。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注意個位進一后,在十位計算時不要加掉了。
1、不進位加法;2、進位加法。
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十位借一作十。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計算時不要減掉了。
1、不退位減法:2、退位減法。
兩步計算:無括號,一個豎式來計算,有括號,分兩步,先算括號再算外,注意進位和退位,別把進退給忘掉。
1、無括號: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2、有括號:括號在后面兩個數上。
解決問題:
1、用畫線段圖的方法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的數。
通過連貫思考解決連續(xù)兩問的問題。
三角形的初步認識。
一、認識角。
1、角的特征:一個頂點,兩條邊(直的)。
2、角的大?。号c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3、角的畫法:(1)、定頂點。(2)、由這一點引一條直線。(3)、畫另一條邊(直角時,用直角邊對準畫好的一條邊后,沿著另一條直角邊,畫線)。
二、角的分類:
1、認識直角:直角的特點,
2、認識銳角和鈍角: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3、會用三角尺來判斷直角、銳角和鈍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頂點與被比較角的頂點重疊在一起,再將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條邊與被比角的一條邊重合,最后比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條邊與被比角的另一條邊,線上為直角,內為銳角,外為鈍角。
4、畫直角、銳角和鈍角。
三、解決問題。
表內乘法(一)(二)。
一、乘法的初步認識:
1、意義:幾個幾相加用乘法計算。相同的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
2、名稱:乘數×乘數=積。
二、1-9的乘法口訣:熟記口訣,會口算乘法算式。
1、補充口訣。
2、根據口訣寫出乘法算式、看圖寫乘法算式。
三、解決問題。
1、已知每個多少和個數,求一共多少?每個數量×個數=一共的數。
2、加法和乘法對比解決問題:求一共有多少?
理解題意、仔細審題、選擇方法:看單位,分方法,單位相同用加法,單位不同用乘法。
3、乘加、乘減的算法多樣化:根據不同的觀察方位選用不同的解決問題。先算乘法,再算加、減。
觀察物體(一)。
1、辨認從不同位置(前面或正面、側面或左面右面、后面)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辨認從不同位置(正面、左側面、上面)看到的簡單幾何體的形狀。
3、用推理解決簡單的問題。
認識時間。
2、認識幾時幾分:會認、讀、寫幾時幾分,和幾時半,一刻等時間。時針在指幾是幾時,分針指幾,就要幾乘5,乘積就是幾分。
3、解決問題。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三
本課時內容是在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了小數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數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時內容的教學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在經歷運動會排名次和購買體育用品等簡單的生活實際情況來獲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體驗小數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合作交流意識;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思考、討論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獲取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探究并概括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二、說教法學法。
情境教學,在例題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生活情境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投入到學習當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學生們經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等學習活動,自主探索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
1.六一兒童節(jié)就要到了,每年的六一學校都舉行運動會,在運動會中你都參加了哪些體育項目?成績怎樣?(學生說)。
2.老師收集了一張上次運動會的跳遠成績記錄單,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表格。
姓名。
小明。
小紅。
小莉。
小軍。
成績。
3.05米。
2.84米。
2.88米。
2.93米。
師: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后結合老師的要求將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看哪個小組想到的方法最多?我們先來看一下要求(出示要求:1.每個人在交流中都要說出自己的想法。2.每組推薦一名代表來匯報小組的想法,如果你認為小組代表說的不完整,本小組或其他小組可以給予補充。)。
1.獨立思考。
2.小組內匯報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交流導思。
1.學生匯報,反饋后問: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方法?(暫不評價)。
3.學生匯報并說比較方法。
4.總結?,F(xiàn)在同學們能不能根據你的經驗總結比較小數的大小的方法呢?
5.學生匯報后出示課件(比較小數的大小,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若整數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數都相同,就比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依此類推。)。
(四)學以致用。
1.按照慣例,運動會結束前學校要公布各班級的總成績,你們想知道各班的成績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
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得分。
93.45。
92.84。
95.84。
92.80。
97.50。
96.85。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四
二、復習時間。
21周------23周。
三、復習內容。
1.大數的認識:讀寫法、比較大小、改寫和省略。
2.角的度量:直線、射線和線段,量角,畫角,角的分類。
3.三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估算和筆算,積的變化規(guī)律,解決問題。
本冊教材7個單元。
4.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平行與垂直(平行線和垂線)、畫高。
5.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口算、估算、筆算(試商),商的變化規(guī)律。
6.統(tǒng)計:縱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橫向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復習時按照整冊教材的知識體系分——大數的認識、計算(多位數乘法和除法)、圖形(包括角的度量和四邊形)、統(tǒng)計和數學廣角這四大塊來進行知識的梳理。
四、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和整理,使知識形成網絡化,讓學生在原有的學習基礎上有所提高,理解更加深刻,技能更加熟練。
(1)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對萬級、億級的數,十進制計數法,用“萬”、“億”作單位表示大數目以及近似數等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建立有關整數概念的認知結構。
(2)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進一步提高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以及探索規(guī)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對計算器的認識。
(3)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征,認識角、在觀察物體中加深對物體和相應視圖的認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4)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統(tǒng)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會畫兩種條形統(tǒng)計圖。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五
本單元學生認識的數都是一些較大的數,一般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得比較少。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學生對數的認識,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數一數的活動。分三次數數,力圖通過數一數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各計數單位的關系。體會到十進制的特點。從數數的過程中,體會大數的意義,收集一些數據,加深對大數的理解,從而引出大數的讀寫的。方法。數據改寫的活動應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在一定的實際情景下進行。有些數據不需要用精確的數表示,需要用與精確數不同的近似數表示,表示的僅是某一對象的一定范圍。由此使學生體會到近似數的意義及作用,同時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體會大數的實際意義。
2、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并會正確讀寫億以內的數及比較它們的大小。
3、在描述數據的過程中,認識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4、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多位數的讀、寫和比較。
1、多位數的讀、寫和比較。
2、多位數的改寫以及近似數的判定。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并能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并會正確讀、寫;能比較億以內數的大??;掌握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的方法;認識近似數,能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能對大數進行估計。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本單元學生認識的數都是一些較大的數,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得比較少。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學生對數的認識,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數一數的活動。第一次數數,通過數小方塊的過程,引出“十萬”的計數單位。
2、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大數的讀寫。
在生活中,經??梢钥匆姳容^大的數。因此,當學生初步認識了大數以后,可以組織學生在各種媒體上收集一些數據,并說一說這些數據的實際意義,以加深學生對大數的理解。接著,可以對學生收集的一些數據進行討論,從而引出大數的讀寫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數據,僅表示數據在日常生活中某一方面的作用,在教學中可以運用這些數據開展活動,也可以直接討論學生收集的數據,然后引出讀法與寫法。
3、結合實際背景,幫助學生認識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數據的改寫是對數據表示形式的變化,它的大小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對此,在改寫過程中應向學生說明改寫后為什么要寫計數單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萬,等號左邊的數是以“個”為單位,一般以“個”為單位就不寫計數單位了,而等號的右邊是以“萬”為單位,如果這個計數單位不寫,那么就會變成以“個”為單位,兩者之間相差很大。這些道理,可以結合的情境加以說明,以減少學生在改寫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
4、在觀察比較中,引導學生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
近似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與精確數不同,表示的僅是某一對象的一定范圍。本單元的學習是使學生在體會近似數的作用及意義的同時,掌握(以四舍五入法為主的)求近似數的方法。
本單元計劃課時7課時。
第一課時數一數。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數,明確級、數位、計數單位的概念,掌握十進制計數法,知道十萬是個很大的數。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觀察、動手及分析能力。
3、進一步滲透數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思想,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明確“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系。
2、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教法與學法:
教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
學法:動手操作法。
教學準備。
計數器,相關數據資料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說出萬以內的計數單位。(板書:個、十、百、千)。
(2)提問: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
(4)讀出下面各數。
4958、3026、4005、7000。
板書出各數字的數位。
(5)從右到左說出3876各數字的數位。
再說一說萬以內數的讀法:從高位起,按照數位順序讀;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中間有一個0或幾個0,只讀一個“零”;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我們已經學過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萬;光的速度每秒三十萬千米等。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像這樣比較大的數。(板書課題:數一數)。
二、自主學習。
認識“十萬”
笑笑和淘氣數小正方體的情境,學生讀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
(1)、數一數下面共有多少個小方塊,并在計數器上撥一撥。
(3)、當數到九萬時,如果再加上一萬是多少?思考討論,引出“十萬”的計數單位。
三、反饋交流。
(1)、萬位滿十了怎么辦?(小組討論)。
萬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就是“十萬”,10個一萬就是“十萬”。
板書:十萬。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六
使學生理解什么是小數的性質,1,2,3題。
學會運用小數的性質把一些小數化簡或進行改寫;。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掌握小數性質的含義。
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
一、導入主題。
2、為什么2.8元末尾添個0大小不變呢?這是怎么回事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板書:小數的性質)。
二、探索性質。
1、教學例1。
(1)投影出示例1,讓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2)啟發(fā)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把0.1米、0.10米、0.100米所表示的長度在米尺上標出來(教師投影米尺圖),并用整數表示。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以0.1米為例示范:
0.1米表示1/10米,也就是1/10米,即1分米,如圖:
關于0.10米、0.100米,讓學生獨立或討論完成。
(3)反饋學生完成情況,并把形成的一致意見投影出示:
0.10表示10/100米,也就是10/100米,即10厘米,如圖:
0.100米表示100/1000米,也就是100/1000米,即100豪米,如圖:
(4)教師肯定學生的學習活動,并把三幅米尺圖投影重疊兩次,讓學生觀察后問:你認為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關系是怎樣的?請把道理講出來。(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5)引導學生觀察等式0.1米=0.10米=0.100米,問:比較這三個小數,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啟發(fā)學生從左往右、再從右往左觀察,初步得出結論: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板書)。
2、驗證性質。
(1)同學們自己完成58頁“做一做”。
(2)讓學生從直觀圖上比較0.3和0.30的大小。
(3)0.3=0.30這個結果說明了什么?
三、運用性質。
1、教學例2。
(1)教師對學生說明:像把0.70=0.7,去掉小數點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數化簡。(板書:化簡)。
(2)學生自己完成105.0900=。
(3)學生討論交流105.0900里的其他的0可以去掉嗎?為什么?
(4)全班交流、強調小數的性質中說的是“小數的末尾的.0”。
(5)完成59頁做一做第1題。
a、學生自己完成。
b、全班訂正答案。
2、教學例3:。
(1)教師說明:利用小數的性質,根據需要可以"把一個數改寫成具有指定小數位數的小數。(板書"改寫")。
(2)學生自己完成。
(3)大家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
(4)說明任何整數都可以看作小數部分是0的小數。強調把一個整數改寫成具有指定小數位數的小數時,不要忘記在個位的右下面點上小數點。
(5)完成59頁做一做第2題。
a、學生自己完成。
b、全班訂正答案。
3、在應用小數的性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1)討論下面的3個問題:。
a、0.70,去掉0,小數的大小變不變?
b、4.08去掉0,會怎么樣?
c、0.31的末尾可以添上0嗎?
(2)全班齊讀小數的性質,強調性質中的“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
四、看書質疑。
學生自己看課本58.59頁,提出質疑,大家交流解決。
五、鞏固練習。
1、下面的說法哪個正確,不正確的請舉出反例。
(1)小數點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一個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這個數的大小不變。
練后問:你認為在小數性質的表述語中,哪幾個詞語最重要?(教師在"小數"、"末尾"的下面加上著重號)。
2、做64頁練習十第1、2、3題。
第1題讓學生練習后說說哪些位置上的0不能去掉。((1)整數中的0不論何處都不能去掉;(2)小數非末尾的0不能去掉)。
六、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2、評價你自己或是某位同學本節(jié)課的學習積極性。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七
一、計算題(共30分)。
1、直接寫出得數。(8分)。
2、用豎式計算,打的要驗算。(10分)。
627÷33=224÷28=720÷68=966÷42=。
3、脫式計算。(每題3分,共12分)。
(3)130+70×16(4)(240+760)÷40。
二、填空題(共18分)。
1、754÷63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數。
2、最大的兩位數乘最小的兩位數,積是()。
3、一個數除以16,商是20,余數是10,這個數是()。
4、40×□161,□最大填()。
5、15商是(),商是最大的()位數。
6、一個數除以5,商是12,有余數,當余數最大時,被除數是()。
7、()÷40=14……39483÷()=9……6。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八
一、復習目標:
通過期末復習,讓學生對本冊教材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整理,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使學生理清脈絡,掌握知識要點和規(guī)律,鞏固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以便更好地將所領會的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同時,注重在總復習階段溫故知新、查缺補漏,使學習比較吃力的孩子,能彌補當初沒學會的知識,打好基礎。
二、復習時間:
6月13――6月24日。
三、復習形式:
1、分章復習。對全章知識進行復習之后,結合習題進行鞏固。
2、綜合練習。以測驗或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練習,在課堂上教師精講。
3、查缺補漏。對于在復習中學生反映出的問題加以補充練習。
四、復習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全冊內容,復習時按照整冊教材的知識體系分小數、四則運算(運算定律)、空間與圖形、折線統(tǒng)計、這四大塊來進行知識的梳理。
五、復習要求:
第一部分:小數。
1、經歷整理與復習本期所學知識的過程,初步學習一些整理數學知識的方法。
2、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3、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數近似數。
第二部分:數的運算。
1、經歷整理與復習的過程,進一步加深對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乘除法的關系的認識和理解,提高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能力,促進學生對數的認識與運算的認知的發(fā)展與完善。
2、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獲得成功的體驗。3、能夠運用運算定律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簡便計算。
第三部分:空間與圖形。
1、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各類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運用圖形的特征解決問題。
第四部分:統(tǒng)計。
1、通過對具體材料的統(tǒng)計,讓學生再次認識折線統(tǒng)計圖產生的必要性。
2、進一步增強統(tǒng)計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能運用統(tǒng)計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理解平均數的意義,能運用求平均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五部分:解決問題。
1、使學生能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歸納整理能力。
六、復習措施:
(1)教會學生復習方法,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復習,先全面復習每一單元,再重點復習有關重點內容。復習后及時進行檢測。
(2)狠抓學生的計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種方法,比如學生出題,搶答,抽查,學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3)提高基礎較好的學生,主要是在課堂提高。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采取課堂引導,課后輔導,盡量提高對基礎題的理解掌握。
(4)有條理地組織練習,加強知識間的聯(lián)系,注重綜合性與靈活性,達到鞏固與提高的目的。
(5)營造寬松和諧的復習氛圍。進一步突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調動所有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九
(一)“大數的認識”1、利用數位順序表,復習數位、數級、計數單位、十進制計數法等有關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這些基本概念。2、復習讀數法則,著重復習中間、末尾有0的數該怎樣讀,再完成總復習第1題。3、復習寫數方法,也是著重復習中間、末尾有0的數該怎樣寫,再完成總復習第2題。4、復習把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及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完成總復習第3、4題。
(二)“乘法和除法”
1、復習乘、除法口算,把因數和積的關系、商變化的規(guī)律和乘、除法口算結合起來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靈活運用這些規(guī)律進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確、快速。完成總復習第5、8題。
2、復習筆算乘、除法,讓學生說一說進行乘、除法筆算需要注意什么,如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應注意什么,除法試商、調商的原則是什么等等,然后再完成總復習第6、7題。
3、復習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復習使學生理解估算在解決問題中的必要性,體會估算策略的多樣化。完成總復習第9、10題。
(三)“空間與圖形”
1、進行適當的系統(tǒng)整理,使學生明確每個圖形的概念,弄清圖形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學會用數學化的語言來描述各種圖形的特征。
2、利用圖示把各種圖形的關系畫出來,使學生看得更直觀、清晰。再完成總復習第11、12題。
(四)“統(tǒng)計”
復習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和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畫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需要注意什么。完成總復習第13題。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掌握本冊中多音字的正確讀音,并能根據拼音寫出已學的漢字。
2、復習掌握本冊所學的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復習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進一步培養(yǎng)正確使用漢字的能力。
3、復習掌握部首的幾種特殊情況,能在字典中選擇恰當的意思。
4、復習掌握本冊《詞語表》中的詞語,懂得意思,能口頭或書面運用。
5、復習正確轉述別人的話,復習講述一件完整的事,復習聽寫一段話的能力。
6、復習能借助重點詞句,背誦指定的課文。復習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方法。復習課文與課題之間的聯(lián)系。復習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和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8、復習有順序地有重點地觀察圖畫和周圍事物的方法,能有條理地記述一件事;復習留言條、信件的書寫格式。
1、從漢語拼音入手,正確認讀、默寫學過的詞語,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讀音和組詞,掌握拼音的標調規(guī)則,能正確區(qū)別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
2、熟練背誦指定的課文段落以及練習中的讀讀背背和成語。
3、根據每個單元的訓練類型進行訓練講解,使學生正確掌握,靈活運用。
4、加強閱讀訓練,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完成課后練習。
5、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認真審題,正確選材,敘事完整,條理清楚。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一
學習畫垂線,認識點到垂線的距離。(課文第66頁的例2、練習十一中的地3、4的相應小題,第5、6題。)
1、使學生明確垂線的重要性質,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間的距離垂線最短。學會用三角板準確的畫垂。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畫垂線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作圖能力。
4、通過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學會用三角板準確的畫垂線。
準確的畫出垂線。使學生明確垂線的重要性質,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間的距離垂線最短。
三角板、直尺。
1、回憶一下,你記得什么叫垂直嗎?
2、看我們的數學書,每兩條邊都是怎樣的?怎樣用三角板畫垂線呢?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畫垂線。
板書課題:畫垂線
三角板上有一個角是直角,通??梢杂萌浅邅懋嫶咕€。
強調:讓三角板的直角頂點落在給定的這點上;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畫線前讓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通過這個已知點。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畫線。當要求直線通過其一點時,要考慮到筆畫的粗細度,三角板的邊與已知點之間可稍留一些空隙。
學生動手嘗試,小組內交流。
學生獨立的畫出幾條線段,其中包括一條垂線。
小組內研究交流:這幾條線段在長度上有什么特點?
小結: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1、68頁4題畫一畫。
2、69頁5題。我們在測定跳遠成績時,怎樣測量比較準確呢?為什么?
3、69頁6題怎樣修路最近呢?
3、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個量角器畫一條直線的垂線嗎?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二
1、找找“番茄太陽”這個奇妙的組合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別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線畫出。
2、交流:
(1)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嗎?太陽像番茄嗎?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BR> (2)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3)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
3、自讀出示的三句話,談談你對三個“番茄太陽”的理解。
(一指明明心中的太陽,二指明明的笑臉三指盲童明明真誠的愛心,美好的心靈。)。
5、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6、交流,可能有以下答案:
(1)雖然失明,卻是個美麗的女孩。出示: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笑起來像個天使。
(2)活潑開朗,愛笑,笑聲感人。
出示:每次從菜場經過都能……特別愛笑。
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也在旁邊笑。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太陽?!?BR> 明明咯咯的笑聲……追著人走。
看著她的笑臉……“番茄太陽”。
那個正午我坐……天使般的笑臉。
[讀好每一句話,感悟明明樂觀開朗,向往光明的生活態(tài)度。]。
(3)機靈聰明的孩子,充滿好奇。
出示:有一次,……走路的嗎?”
明明好奇地問……。
她問我許多奇怪的問題。
[讀好每一句話,感悟明明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
(4)善良,有愛心的孩子。
出示:我彎下腰……給你,好不好?”
[讀好這句話,感悟明明的關愛他人。]。
7、那么明明給我?guī)淼氖鞘裁茨?請畫出描寫“我”的心情的句子,讀一讀,體會“我”心情的變化。
可能會有以下答案:
(1)生活很艱難,心情無比灰暗。(灰暗)。
(2)每次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就覺得溫暖起來,(溫暖)。
(3)看著她,讓人隱隱心疼。(喜歡)。
(4)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線,帶給了我許多快樂。(快樂)。
(5)她的小嘴呼出的溫熱氣息拂過我的面頰,我的淚嘩地一下子流了下來。(感動)。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三
一、填空。
2.在計算38÷3×13時,應先算()法,再算()法,結果得()。
3.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往()按順序計算。
5.計算32×6+24÷3時,可以同時先算()法合()法,再算()法,結果是()。
6.670-(12+28)×14的運算順序是,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8.計算240+(104×2-77)時,要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10.65+360÷(20-5),先算(),再算(),最后算(),得數是()。
11.按要求改變下列算式的運算順序,并計算結果。
(2)25×6-125÷5,最后一步算除法的算式是:,得()。
12、一個數加上(),還得原數;一個數和0相乘,得();。
13、0除以一個()的數,還得0;()不能作除數。
二、列式子計算。
1.304除以19的商.加上16的5倍,和是多少?
2.870與840的差去除1530與840的和,商是多少?
3.12除24的商乘24與12的差,積是多少?
4.78減去17除102的商,再乘以64,積是多少?
5.23個915除以5的商,比4500少多少?
6.26除214與124的和,再加上42,和是多少?
7.36乘15的積加上80除5760的商,和是多少?
8.96減去35的差,乘63與25的和,積是多少?
9.72與14的和乘以54與24的差,積是多少?
10.78減去17除102的商,再乘以64,積是多少?
11.一個數比11的2倍少2.5,這個數是多少?
12.2727除以9的商與36和43的積相差多少?
13.3與9的差除336與474的和,商是多少?
14.一個數比96與308的積多36,求這個數.
15.72與4的差乘以56與26的和,積是多少?
16.11.5比一個數的2倍少2.5,這個數是多少?
三、把下面各組式子列成綜合算式.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然后列出綜合算式:
12×()()÷()。
()()。
綜合算式:綜合算式:。
15×()()÷()。
()()。
綜合算式:綜合算式:。
四、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數,并說說運用了哪些運算定律。
45×(20×__)=(45×20)×39這是應用了()律。
49×25×4=49×(___×4)這是根據()。
32+29+68+41=32+68+(___+41)這是根據()。
3×8×4×5=(3×4)×(___×5)運用了()。
79×99+79=79×(___+1)=79×100=7900,這是根據乘法()進行簡便運算的。
83+41+59=83+(41+___)這是運用了()。
36×29+71×36=36×(___+71)這是運用了()。
24×25=20×___+4×25這是運用了()。
5×4×25×2=(2×5)×(4×___)這是運用了()。
45×32=32×()(),
69+53+47=69+(+47)(),
43+55+57+45=(43+)+(55+)(),
103×42=()×42+()×42,
61×43+57×61=61×(+)()。
五.在括號內填上適當的數。
3平方米18平方分米=()平方米。
2.72元=()元()角()分。
2.04噸=()噸()千克。
20米7厘米=()米。
1小時20分鐘=()分鐘。
20.5千米=()米。
0.3噸=()千克。
3.5分米=()厘米。
0.275噸=()克。
7800分鐘=()小時。
0.15千克=()克。
4千米80米=()千米。
10.08噸=()噸()千克。
65厘米=()米。
8.64千克=()克。
3噸420千克=()千克。
5030千克=()噸=()噸()千克。
15千米=()米。
63平方米=()平方分米。
90公頃=()平方米.
800000克=()千克。
7200秒=()時。
540000平方米=()公頃。
20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3500克=()千克。
480厘米=()米。
360平方分米=()平方米。
10元3角5分=()元。
9分米=()米。
9千克200克=()千克。
3米6分米=()米。
20平方分米=()平方米。
3.06千米=()米。
0.5噸=()千克。
240厘米=()米。
404000人=()萬人。
10元1角=()元。
170000元=()億元。
12.05噸=()噸()千克。
32.76千米=()千米()米。
1.15千米=()米。
63平方米=()平方分米。
90公頃=()平方米.
800000克=()千克。
7200秒=()時。
540000平方米=()公頃。
4噸=()千克=()克。
20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平方千米20公頃=()公頃。
3米60厘米=()厘米。
5分45秒=()秒。
30600千克=()噸()千克。
604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80克=()千克()克。
4千米80米=()千米。
10.08噸=()噸()千克。
65厘米=()米。
8.64千克=()克。
3噸420千克=()千克。
5030千克=()噸=()噸()千克。
2.5千克=()克。
3570米=()千米。
3.08噸=()千克。
0.75平方米=()平方分米。
86克=()千克。
109分米=()米。
5350米=()千米。
1.09米=()毫米。
2.56噸=()千克。
4.6米=()分米。
2.95元=()元()角()分。
()分米=1.5米。
()千克=4.08噸。
()米=0.51千米。
()米=516厘米。
()克=4.7千克。
六、比較大小。
七、在圓圈里填上適當的運算符號,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使等式成立。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四
2、教師范寫2——3個。
老師要在田字格里寫。要分析起筆、頓筆,間架結構。
茄:上下結構,注意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還有“蔬”字。
艱:左右結構,左窄右寬。還有“碌、脆、捐”
學生描紅。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臨寫。
3、再臨寫兩遍。
4、教師檢測。
5、學生互改:1號改2、3、6號。
2號改4、1、5號。
老師給寫錯的糾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體會“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讀好課文中的人物語言。
3、寫小練筆。
教學過程: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五
師生談話引出生活中的乘法話題。
1.經歷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計算的過程。
2.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1.出示例1。
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列式,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列。
2.學生自己試著用豎式計算,指一人板演。算完后用計算器驗算結果是否正確。
3.完成后說說是怎樣算的。
同桌說說后,在全班說說。
4.用計算器驗算結果是否正確。
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368 × 19= 292× 46= 109 × 37=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1.在自主嘗試計算、交流等活動中,經歷學習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簡便算法的過程。
2.計算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口算整百、整十數乘整十數。
3.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知數學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知識遷移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談話,引出旅游團就餐問題。
1.經歷學習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簡便算法的過程。
2.計算乘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口算整百、整十數乘整十數。
1.觀察情景圖說說了解到的信息。
2.分別計算選擇兩種自助餐各需要多少元錢。
3.學生試著筆算乘數末尾有零的乘法。
找不同選擇的同學各一人板演,其余的寫在本上。
交流計算的方法。
重點交流乘數末尾的0的處理方法。
試一試。
先估計積是幾位數再口算。
這節(jié)課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采用書中的練習題。
第三課時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進行估算的過程。
(2)能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乘法估算,會解答有關乘法估算的實際問題。
(3)估算、計算的過程中,體會估算的實際意義,培養(yǎng)估算的習慣,培養(yǎng)數感。
設計意圖教學是一門需要不斷更新和反思的藝術,只有牢牢搭住時代發(fā)展的脈搏,與時具進,才能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這朵藝術之花才會永不凋謝。
談話引入(也可用其他形式引入)
1.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進行估算的過程。
2.能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乘法估算,會解答有關乘法估算的實際問題。
1.讓學生看圖并說出圖中的信息,再提出問題:估算這列火車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2.展示:說說這列火車大約有多少個座位,你是怎樣估算的。先小組內交流,再班級交流。
試一試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采用書中練一練的習題。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六
隨著期未考試的來臨,我們的教學也即將進入緊張的復習階段。為了讓我們的復習更有目的性、條理性和重點性;同時也為了讓同學們能夠系統(tǒng)地對一學期以來的所學的知識進行復習,讓同學們在有節(jié)、有序的復習中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使同學們的期未成績能更準確地體現(xiàn)孩子們日常學習中所掌握知識的程度。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本學期教材內容的充分分析,結合日常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情況,特制定以下復習計劃:
一:學情分析。
通過學校的日常教學管理,家長的密切配合以及同學們的刻苦努力,同學們對于我們本冊英語內容的掌握情況應該還是比較好的。本班英語基礎較好,個別較弱,但通過半學期的培養(yǎng),班上同學們的英語學習興趣較好,學習也較自覺,但有部分學困生,其它同學的英語掌握情況均比較理想。因此,在復習階段除了要做好有條理、有重點、有系統(tǒng)地復習外,還要特別注重對于學困生進行一些可行性強的復習輔導工作。
二:復習目標。
1:讓同學們回顧以前所學知識的同時能夠對知識具有更系統(tǒng)、更深刻的認識和掌握,加強對同學們對知識的系統(tǒng)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2:進一步培養(yǎng)同學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3:通過復習,讓孩子們能夠重點掌握以下知識目標:
a:字母:能熟練掌握26個字母的聽、說、讀、寫。能夠很好地區(qū)分元音字母與輔音字母。
2.詞匯:能準確記住本學期課本要求的四會詞及詞組;對課本中的三會詞匯能聽、說、讀理解,鼓勵有能力的學生記住盡量多的詞匯。
3.句型結構:熟練理解每個單元的主要句型結構,并能在情境中準確運用。
4:能流利地背誦我們每個單元的課文內容,同時對課文中的重點夠能達到四會,特別是每單元的b部分課文要能完全掌握。
5.能在語言情境中準確理解本學期有關語法項目的內容,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四:復習策略。
1: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到不炒現(xiàn)飯,不做一些讓同學們無謂浪費時間的工作。
2:圍繞各單元重點句型展開復習,檢查各單元的單詞和課文對話的背誦情況,并且注重口語交際訓練。
3:詞匯單項復習并檢測,并輔以游戲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短語及句型進行英漢互譯練習,答問訓練并與連詞成句、尋找答句等能力性題型結合練習,以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語音:26個字母的語音歸類及簡單的單詞辨音。
4:在學生進行自主歸類復習的基礎上,設計一些綜合練習,集聽力、語音、詞匯、短語、句型及對話于一體進行由淺入深的測試鞏固型訓練,發(fā)現(xiàn)普遍性問題,集體解決,結合個別輔導,力爭使每位學生都得到提高。
5:用教研室或學校提供的試卷進行期末模擬測試,以便查漏補缺,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6:注重孩子們的反饋與對復習教學的反思,及時根據同學們的具體情況對復習進行調整,使復習更具實效性。
7: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配合,力爭得到家長更多的支持。
五:復習注意事項。
1:做到有系統(tǒng),有重點地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
2:做到點面結合,既要做到知識的點與面的結合;同時要做到孩子們的點與面的結合。既要注重知識的整體性,也要注重知識的專項性;既要照顧到的全體孩子,也要照顧到一些特別的孩子。
3:做到有趣,有效。在復習中,我們的課堂要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要讓我們的課堂體現(xiàn)效率。
4:做到知識的鞏固與運用相結合,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并重。
六: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
1:利用課前口語練習,對本冊書的重點句型進行重點、系統(tǒng)地進行回顧。
2:對每單元的重點單詞及句型進行聽背,讓同學們鞏固基礎知識。
3:對每單元的重點知識點進行梳理,通過精練提高同學們的運用能力。
4:做專項性練習,通過總結本冊書的重點語法知識,讓同學們進行鞏固練習。
5:進行聽力訓練,除了口語中的聽力訓練,還將拿出一定的時間對同學們進行聽力訓練,聽力訓練的主要內容是讓同學們在完全沒有材料的情況下聽懂對話及短文。
6:進行補漏訓練,結合同學們平時易錯,或者是同學們平時掌握得不是很好的知識進行再練習。
七:復習具體安排。
6月16日――6月20日6――10模塊。
6月23日――6月27日1――5模塊,綜合復習與檢測。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七
期末復習是對整冊內容的全面回顧、整理和升華。通過復習,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溝通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復習活動,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運用科學的方法讓不同的學生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一、復習目標。
1、通過整理復習,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知識,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網絡化。
2、經歷知識回顧和整理過程,學習整理知識的方法,提高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對知識的整理與復習過程中,養(yǎng)成回顧與反思的習慣,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二、復習內容。
數與代數:簡易方程、因數與倍數、認識正負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空間與圖形:多邊形的面積、對稱、平移與旋轉。
統(tǒng)計與概率:折線統(tǒng)計圖與求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三、復習重、難點。
1、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2、求多邊形的面積。
3、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知識、概念、公式、法則系統(tǒng)化,并能通過梳理加以深化理解。
4、培養(yǎng)學生能夠合理選擇方法解決問題,能夠準確的計算。
四、學情分析。
四年級數學抽象性概念增多,學生的思維又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學生對于概念極易混淆。我任教兩個班,四一班和四二班,其中擔任四二班的班主任。四一班65人,四二班64人,根據平時單元檢測和期中、期末檢測的結果統(tǒng)計來看,四一班考a的人數40左右,四二班考a的人數在45左右,考d的四一班有6個,四二班有2個。
1、學習興趣和態(tài)度方面,由于擔任四二班班主任,和學生接觸的時間較多一些,所以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學習態(tài)度良好。相比之下比四一班學生要好些。
2、學習習慣方面,四二班學生習慣主動學習數學,遇到不明白問題的及時發(fā)問;四一班學生學習數學處于被動的情況稍多。
3、知識掌握方面,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及應用掌握的較薄弱,概念容易混淆;另外計算的準確度還有待提高。
五、方法與措施。
1、對全冊內容進行梳理,要正確地把握與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清知識間的緊密聯(lián)系。熟悉教材,老師要對每個領域各部分所涉及的知識點有個深刻的了解,并把其結構理清楚;認真鉆研教材,通過集體教研,備好復習課,努力提高復習課的效率。
2、調動學生的復習積極性。復習課與新授課相比沒有太多新鮮感。針對四一班學生學習興趣不是很濃厚的現(xiàn)象,摒棄復習時一本課本、一塊黑板的復習方式,將系統(tǒng)化的數學知識做到多媒體課件當中,另外增加一些生活化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課堂的容量也會大大提高。
3、因材施教,提優(yōu)和補差同時進行。對于能力較好的學生在復習好基礎的前提下,適當增加有挑戰(zhàn)性的習題,既調動了學習興趣,又樹立的學習的信心。對于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只需要將基礎的知識、必備的能力進行要求,做到“會做的能做對”即可。重視處在邊緣的學生,幫助他們尋找自身的薄弱之處,分析原因,加強訓練,打好基礎以后再進行提高訓練。
4、學習方法的指導。針對這兩個班級平時檢測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主要失分之處有基本概念的理解與應用、解決問題和計算。在解決問題中提倡解題方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著重訓練學生的審題,分析數量關系,講練結合,歸納總結,及時訂正及時落實;而計算錯誤是學生久已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每天“口算、簡便運算、混合運算、解方程”計算練習,同時要求學生做一步就檢查一步,尤其是做混合運算時,這樣能逐漸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
5、鼓勵學生在課下自覺主動復習,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復習效率,做到自覺復習、查缺補漏、敢于質疑、師生交流。
6、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及時發(fā)現(xiàn)復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每一塊專項復習完以后,找?guī)讉€學生進行了解,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處境,及時糾錯,督促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
六、復習時間安排。
以7月3號期末檢測計算,本周結束新課學習,去掉端午節(jié)假期,考前還有不到3周的時間安排復習。期末復習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專項分領域復習,第二階段是綜合測試練習。時間安排如下:
6月12日: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加減法第一塊專項復習。
6月13日:第一塊專項習題練習。
(端午放假)。
6月17日:簡易方程、認識正負數第二塊專項復習。
6月18日:第二塊專項習題練習。
6月21日:多邊形的面積、對稱平移與旋轉第三塊專項復習。
6月22日:第三塊專項習題練習。
6月23日:折線統(tǒng)計圖、可能性第四塊專項復習和練習。
6月24日:綜合練習一模擬測試。
6月25日:綜合練習一試卷講評。
6月26/27日周末回家做綜合練習二模擬測試。
6月28日:綜合練習二試卷講評。
6月29日:綜合練習三模擬測試。
6月30日:綜合練習三試卷講評。
7月1日:綜合練習四模擬測試。
7月2日:綜合練習四試卷講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四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篇十八
1、能熟練地進行詞語配搭。
2、正確地找出近義詞,反義詞。找出不同一類的一個詞。
二、復習過程。
1、把下列的詞語恰當地用直線連起來。
精致的眼睛紅紅的草地。
愉快的友誼藍藍的天空。
熱情的木船白白的雪花。
真摯的事情綠綠的'太陽。
2、寫出下列各詞的近義詞。
芬芳緩緩()破舊()仍舊()。
隱藏()期望()貴重()違抗()。
安靜()嘲笑()夢想()縱然()。
3、寫出下列各詞的反義詞。
昏暗()暴露()冷清()簡單()。
干燥()失?。ǎ┛犊ǎ┚瑁ǎ?。
狹窄()高大()懷疑()違反()。
4、下面各組的五個詞中,有四個是同類的,找出不是同類的一個打“×”。
(1)中國國家美國日本德國。
(2)陽臺廚房衛(wèi)生間臥室房子。
(3)上海佛山廣州??趶V東。
(4)冬瓜南瓜西瓜黃瓜茄瓜。
5、成語。
書聲瑯瑯不恥下問反復推敲手不釋卷孜孜不倦專心致志廢寢忘食舉一反三。
博古通今博覽群書博聞強識才思敏捷斷章取義不求甚解各抒己見目瞪口呆。
眼疾手快耳目一新鼻青臉腫眉開眼笑沁人心脾左膀右臂肺腑之言指手畫腳。
咬牙切齒手足情深肝膽相照拐彎抹角嚴絲合縫斗志昂揚揚長避短短兵相接。
接二連三三五成群群策群力力不從心心直口快快人快語語重心長長治久安。
安步當車車水馬龍龍爭虎斗重巒疊嶂危峰兀立胸有成竹心安理得怒氣沖沖。
神采奕奕得意洋洋垂頭喪氣手足情深氣急敗壞惱羞成怒暴跳如雷。
6、按要求寫詞語。
(1)寫出含有“不#不#”成語十個。
(2)寫出含有“成”字的四個成語。
(3)寫出含有“熟”字的四個成語。
(4)寫出含有“abb”字的四個成語。如“紅通通”
(5)寫出含有“aabb”字的四個成語。如“平平安安”
(6)寫出含有“abab”字的四個成語。如“研究研究”
(7)寫出含有“abcc”字的四個成語。如“洋洋得意”
(8)寫出含有“aabc”字的四個成語。如“小心翼翼”
(9)寫出含有反義詞的四個成語。如“博古通今”
(10)寫出含有“動物”字的四個成語。如:“狐假虎威”
(11)寫出含有“身體器官”的四個成語。如“肝膽相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