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特點進行個性化設計。如何編寫一份高質量的教案是每位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優(yōu)秀的教案范文能夠幫助教師從整體上把握教學內容和目標,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雨說教案參考篇一
《歌聲》是二年級(下)語文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記敘了一件感人的故事——19的一個夜晚,一艘輪船不幸觸礁沉沒,落水的人在海里拼命掙扎。一個不滿10歲的小姑娘在海里一邊掙扎一邊唱歌,她的歌聲給了大家勇氣和力量,激勵落水者堅持、堅持、再堅持!她的歌聲也引來了救生船。她用歌聲救了落水的人們。
課題《歌聲》便是文眼,第一自然段敘述事情的起因,落水人從希望到絕望的處境。第二至四自然段由歌聲串起,縈繞的歌聲給馬金納希望,給其他落水者力量,救生艇也尋聲而來。課文從描寫馬金納的落水入手,由點到面,寫出落水者從落水到獲救的全過程。課文對唱歌小姑娘的細節(jié)描寫和結尾處人們對小姑娘的.感謝,表現(xiàn)出小姑娘在逆境中的堅強,并帶給別人勇氣和力量的美好形象。
針對二年級孩子心理感悟能力不足的特點,我決定降低理解難度,從關鍵句子入手,從關鍵字詞入手,盡量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理解品讀,并于讀中悟情。在深入研究教材之后,我以“歌聲”為主線,進行教學設計,并一線貫穿全課堂。
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會本課的生字。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課文,合作探究,感受小女孩的堅強。
在課文情景中,學習生字“掙”,了解含義,識記字形。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誦讀體會,感受小姑娘用歌聲給大家?guī)淼挠職夂土α恳约矮@救者們對小姑娘的感激。
教學重點:用多種形式學習、積累詞語。通過朗讀,感悟小姑娘遇險時的堅強和歌聲傳遞的力量。
教學難點:通過語言文字,感受歌聲給人們帶來的求生力量,堅持到底的意志,對生存的勇氣。
一、復習。
1.復習鞏固。
(1)出示詞語:不幸掙扎聚攏增添隱隱約約觸礁。
(2)開火車讀。提醒后鼻音的字要讀準。
(點評:低年級語文學習以識字寫字為主,復習中鞏固詞語十分必要。讀準詞,才能讀通句,讀順才能讀出味兒,讀懂語境和語情。)。
2.理解“觸礁”
(1)你們知道什么叫觸礁嗎?生聯(lián)系上下文讀。
(2)師指“礁”介紹,江河、海洋中隱沒在水下或落出水面的巖石。
船只在航行中撞上礁石,會造成船體受損、漏水、船體擱淺,嚴重的還會造成船只的沉沒。
(點評:在課文情境中理解詞語“觸礁”,識記字形,了解“礁”中石字旁表義,在低年級識字效果較好。教師用詞語描繪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詞語,了解觸礁的嚴重,學生與課文產生共鳴,從而促使他們如臨其境,極大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為學習下文作鋪墊,自然過渡到第一自然段的學習。)。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緊扣對“觸礁”的理解,師講述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
雨說教案參考篇二
教材分析。
本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為4段(1;2-4;5-6;7)。課文以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小英的神態(tài)與動作。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資料,明白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要主動的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資料,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以及掌聲的內在含義。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這天老師第一次跟大家來電教室上課,心里激動又緊張,大家用什么方法消除這緊張,增添我的信心,給我也給你們自己以鼓勵?(掌聲響起)這么多老師來和大家一齊學習,怎樣表示?掌聲都能夠用來表示什么?你什么時候得到過掌聲,感覺怎樣,你給別人鼓過掌嗎?什么狀況下,又有何想法?掌聲能夠表示歡迎,有人信心不足時表示鼓勵,對他人的出色表現(xiàn)表示贊美。讓我們一齊走進神奇的掌聲。(板書課題)。
一、前后對照,感受小英變化。
1、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誰?(小英)一開始,小英是個什么樣的孩子?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批注。
【屏幕展示】。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學。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為小時候生病,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不愿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貌。
2、讀出了什么樣的小英?(自卑、憂郁、孤單、沉默,學生板書中心詞)。
3、是什么原因讓小英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句話)。
4、那時的小英內心必須十分的——(生答:痛苦、憂傷、寂寞),她常常會想些什么呢?
【屏幕展示】。
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當她看到同學們,她想()。
5、過渡:多么可憐的小英呀!她對自己已失去了信心,她對生活已失去了期望,但是有一件事卻徹底地改變了她,讓我們先來看看改變后的小英。
指名讀,學生評議。
【屏幕展示】。
(不行)為什么?(走進舞蹈房,更加說明小英敢于正視和挑戰(zhàn)自己的缺點,樹立起生活的信心)。
你認為省略號還省去了什么?誰來補充?
這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小英呢?(活潑、開朗、自信,板書:自信)。
小英十分珍惜大家的掌聲,戰(zhàn)勝了身體的殘疾,更戰(zhàn)勝了心理的殘疾,在她身上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真替她高興呀,能從你的朗讀中把這種變化表現(xiàn)出來嗎?(分組賽讀1、5兩段。)。
6、讀到這兒在我們心中必須留下一個很大的問號,小英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掌聲)從哪兒找到答案的?(指名讀小英的來信)。
過渡:掌聲竟會有這么神奇的作用!讓我們回到那次難忘的演講中去。
二、感悟重點,領會掌聲內涵。
1、學生自由讀2、3、4自然段,用直線畫出小英獲得第一次掌聲之前描述她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
2、指名讀學生劃出的句子。
3、體會小英的膽怯、自卑、痛苦和無奈。
【屏幕展示】。
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最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1)誰來讀第一段話?
小英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在那一剎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齊讀。
(2)自由讀第二段話,注意體會帶點的詞語。
“猶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猶豫什么?(上去還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嗎?(不想)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嗎?(不能)為什么?
因此,從“慢吞吞”、“眼圈兒紅了”我們體會到小英的內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無奈)。齊讀。
【屏幕展示】。
小英一邊慢慢地走著,一邊想:()。
4、體會小英的感動。
(1)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這掌聲是什么?這掌聲猶如什么?。學生自由說。(總結,板書:鼓勵)。
(2)從“驟然間”你能讀出什么?(掌聲響的突然,掌聲響的讓小英出乎意料)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掌聲,小英內心是多么的——(生答:感激)同學們沒有嘲笑她,沒有嫌棄她,而是給了她熱情的鼓勵。
此時小英在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
【屏幕展示】。
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她想()。
5、體會小英的感激。
掌聲漸漸平息,小英開始演講了,她講得怎樣樣?聽了演講,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學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同學們把要對小英說的話用什么表達出來?(掌聲)什么樣的掌聲?表演一下。這時的掌聲又是對小英的()?(總結:贊美)。
再次聽到這經久不息的掌聲,小英內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激動),無數的話語在小英心頭涌動,她想說——(生答)小英什么也沒說,只是向大家——(引讀)。
【屏幕展示】。
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學們的掌聲里微笑著走下講臺。
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
三、引導說話,讀背作者感想。
師:同學們,什么是詩,這就是詩。你們個個是詩人,用詩來表達對掌聲的理解,用詩來贊美掌聲,用詩來呼喚掌聲,同時用詩來贏得掌聲,掌聲是一首詩。
2、學生讀完后,教師深情地讀——。
【屏幕展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個性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讓我們一齊把這句話牢牢地記在心里。
假如小英沒有這次掌聲,會怎樣?
3、【屏幕展示】。
(1)搜集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2)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請寫一段話,表達你的感受。
(3)暢想小英的未來,續(xù)寫《掌聲》。
4、同學們這天的表現(xiàn)太出色了,讓我們?yōu)樽约汗墓恼瓢?!讓我們在《掌聲響起來》的歌聲中結束這天的學習。
板書設計:
自卑-孤獨-憂郁——感動——自信-活潑-開朗。
鼓勵-贊美。
雨說教案參考篇三
這首樂曲選自《動物狂歡節(jié)》中的水族館。整首樂曲優(yōu)美愜意,曲式為a間a間b尾。在主奏樂器——鋼片琴晶瑩剔透如流水般的音色中,猶如許多海洋生物在游泳、嬉戲。間奏是一組漸漸下行的音階,猶如魚兒在吐著泡泡玩耍。
雨說教案參考篇四
一、導入。
小松鼠在松樹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幫他們數一數嗎?
二、教學新課。
1.數松果(出示松鼠數松果圖)哪位同學能幫小松鼠數一數?
根據同學口述:每堆有5個松果,在表格中板書。
堆數1松果的個數5那么兩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們能繼續(xù)將這個表格填完嗎?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
匯報,填表。
從這張表格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
你能把松果的個數用乘法算式計算出來嗎?
板書:1個5是5,1×5=5或5×1=5。
2個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寫,你們會嗎?請你們在本子上接著往下寫,指名板演。
集體訂正。
齊讀所寫的算式。
有誰知道10×4的積是多少?獨立計算,小組交流。
根據這些乘法算式,你還能算哪些乘法題?
大家所說的這些算式都是根據黑板上這9個算式推算出來的,讓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些算式,它們都含有一個乘數5,為了方便我們應用,我們將這些算式改編成一句句的口訣,我來說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試著說下去嗎?小組說一說并分組把它寫出來。
強調幾個編寫要注意的問題。
齊讀5的乘法口訣。
給3分鐘記憶口訣。
你是怎樣記口訣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尋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訣有關系的事情還有很多,老師把它們編成兒歌,你們想聽嗎?
一個小組5個人,兩個小組10個人,三個小組15個人,四個小組20個人……。
你還能編出其它的兒歌嗎?
三、鞏固練習。
請你用今天所學的口訣,解決問題。
1.5的乘法口訣口算題。
2.填一填:p11第3題。
3.p11第4題。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讀、背有關5的乘法口訣。
板書設計:
數松果1×5=5,一五得五,2×5=10,二五一十3×5=15,三五十五,4×5=20,四五二十5×5=25,五五二十五,5×6=30,五六三十5×7=35,五七三十五,5×8=40,五八四十5×9=45,五九四十五教學反思:
雨說教案參考篇五
1.知道端午節(jié)的.日期,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jié)日的快樂。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的習俗。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huán)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3)佩香包:端午節(jié)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4)五彩繩:在端午節(jié)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五月五》。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fā)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雨說教案參考篇六
1、教材是我國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一章的第一節(jié),教材設計能使學生比較充分地了解日本這一東亞島國的自然地理特點和人文地理特點。
2、教材先對日本地理條件進行了分析,使學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點,進而達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濟的成功之處,即“加工貿易經濟”這一經濟發(fā)展的方式,并以此作為我們的借鑒。
3、本節(jié)教材另設閱讀、圖表、活動等,在說明日本地形和組成,經濟發(fā)展方式,擴展學生知識面,使學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經濟狀況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從而開闊了視野,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
雨說教案參考篇七
1、通過“立定跳遠”的學習,初步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構成正確的概念。
2、增強學生的彈跳力以及靈敏、速度、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的發(fā)展。
3、通過游戲,培養(yǎng)學生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發(fā)展奔跑潛力。
1、跳遠:(立定跳遠)。
2、游戲《換物接力》。
(1)準備部分:
1、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要求:集隊要做到:快、靜、齊,精神飽滿,動作正確、整齊。
2、宣布課的'資料和要求,安排見習生。
3、準備運動。
(2)基本部份。
動作要領:兩腳自然左右開立,上體稍前傾,兩臂前后擺動各一次,兩腿配合作自然彈性屈伸,然后兩臂用力向前上方擺,同時兩腳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時以腳跟先著地。
重點:向前上方擺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
難點:動作連貫,蹬擺配合。
1、教師講解示范,提出重難點。
2、學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擺臂練習。
3、學生做擺臂向上跳起的練習。
4、在教師的指導下做擺臂向前上方跳躍的練習。
5、教師指出易犯錯誤,并進行糾正。
6、學生進行比較練習,分組練習。
游戲方法:在場上畫一條起跑線,線前10米處并排畫四個圓圈,間隔3米,圈內一個實心球。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四路縱隊,正對圓圈站在起跑線后,各隊排頭手持一個小皮球。發(fā)令后,各隊排頭迅速跑向本隊前面的小圓圈,將皮球放在圈內,拿起實心球往回跑交第二人,第二人按上述方法進行,用實心球換回小皮球。如此依次進行,以先跑的隊為勝。
游戲規(guī)則:交換物務必放在圈內,如滾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要求:認真游戲,聽從指揮,注意安全。
(3)結束部分。
雨說教案參考篇八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四個字。認識|和土。
2.主動探究、合作學習,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結合課文學習,學習運用語言積累和生活經驗仿編韻文。
教學重難點:
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圖片和實物若干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一、激起導入,揭示課題。
通過師生互比年紀、身高,提示學生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引入課題。
二、開展競賽活動,復習生字、詞語、課文。
1.小組間開火車,賽讀生字。
2.指名兩組比賽開火車,賽讀詞語。
3.課件示圖,師生齊讀課文。
三、運用插圖、實物進行對比,理解群顆堆的意思和適用對象。
1.群。
(1)看圖,比較一群鴨子和一只小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一群比一只多。
(2)出示一群羊一群螞蟻一群企鵝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群表示數量多的.同類事物聚在一起。
(3)拓展說話:一群。
2.顆。
(1)觀察并比較實物:蘋果-棗、西紅柿-花生、羅漢果-蓮子、乒乓球-珠子,初步感知顆指較小且近似圓形的東西。
(2)自由展示并說出自己所帶的能用一顆表示的實物。
(3)拓展說話:一顆。
3.堆。
(1)看圖,比一比一堆杏子和一個桃子,初步感知堆。
(2)小組合作,在桌子上擺一擺、說一說自己帶來的可以用堆表示的東西。
(3)指名匯報。
(4)拓展說話。
四、復習鞏固,積累語言。
1.出示課后練習我會說同桌討論,指名說,齊說。
2.小組協(xié)作學習:把自己帶來的東西擺一擺,說一說。
五、運用語言積累,仿編韻文。
1.齊讀課文。
2.觀看課件,仿編韻文。
情境一:菠蘿和梨。
情境二:葡萄和桃子。
情境三:馬和兔。
3.小組合作,自編韻文。
4.指名匯報。
六、寫字練習。
1.課件示生字,伸出食指跟隨電腦書寫筆劃。
2.仔細觀察,自主探究:怎樣把這些字寫好?
3.練寫生字,展示評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雨說教案參考篇九
質點系就是指由質點構成的系統(tǒng),其中每個質點都是沒有大小的幾何點,具有一定的質量。
這是一種物理的抽象。當物體的尺寸(嚴格的說是相互作用的特征長度)遠小于他們之間的距離時,物體的尺寸可以忽略。例如,地球和太陽之間距離很大,地球和太陽的具體形狀就可以忽略??梢杂觅|點表示。當然在特殊條件下(比如嚴格的球體)數學上可以證明質點是一種準確的描述方式。這種物理的近似在兩者距離很小時就不適合了,比如水星和太陽很近,計算水星軌道,太陽的橢球形就有影響,不能忽略,這時質點就不是適當的物理模型了。具體是否選擇要根據體系的具體特點來確定。
質點系動量守恒的條件。
質點系動量守恒的`條件是系統(tǒng)不受外力或系統(tǒng)所受的外力的合力為零;系統(tǒng)所受的內力遠遠地大于系統(tǒng)所受的外力(碰撞、爆炸問題);系統(tǒng)所受外力的合力雖不為零,但在某個方向上的分量為零,則在該方向上系統(tǒng)的總動量保持不變,此時分動量守恒。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
分析兩次單位“1”的不同之處.
(一)指出下面分率句中的單位“1” .
1.乙是甲的
2.小紅的身高是小明的
3.參加合唱隊的同學占全班同學的
4.乙的 相當于甲
5.1個籃球的價錢是一個排球價錢的 倍
(二)口頭分析并列式解答
1.小亮的儲蓄箱中有18元,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小華儲蓄了多少元?
2.小華儲蓄了15元,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小新儲蓄了多少元?
(出示課題——分數應用題)
(一)出示組編的例題
1.思考討論
(1)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是什么意思?誰是單位“1”?
(2)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又是什么意思?誰是單位“1”?
2.匯報思路講方法
由此基礎上試列綜合算式:
(二)鞏固練習
小華有36張郵票,小新的郵票是小華的 ,小明的郵票是小新的 ,小明有多少張郵票?
1.分析數量關系,獨立畫圖并列式解答.
2.學生板演.
(張)
(張)
答:小明有40張.
3.綜合算式
用連乘解答的題有什么特點?”“解題思路是什么?”
1.認真讀題弄清條件和問題
2.確定單位“1”找準數量關系
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找準“量”、“率”對應關系,即誰是誰的幾分之幾.
3.列式解答
板書:抓住分率句,找準單位“1”,
畫圖來分析,列式不用急.
(一)聯(lián)想練習根據下面的每句話,你能想到什么?
1.蘋果的個數是梨的 .(如,梨是單位“1”;蘋果少,梨多;蘋果比梨少 等)
2.修了全長的
3.現(xiàn)在的售價比原來降低了
(二)先口頭分析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三)提高題.
六、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應用題
教案點評:
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弄清題中的數量關系,誰和誰比,把誰看作單位“1”,求的是誰的幾分之幾,分數乘法應用題,小學數學教案《分數乘法應用題》。這也正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分析能力的體現(xiàn)。是我們課堂的叫目標之一。
這節(jié)課是分數應用題的第二節(jié)。學生已具備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單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個條件,并增加了一個數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難為易,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在共同討論中理解已知條件,有利于學生排除思維障礙。教師再配以線段圖加深強化學生理解題意,以實現(xiàn)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和飛躍。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變換條件,有助于學生靈活分析,防止定勢。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要點,了解鯨的生活習性。
3、在感受作者語言通俗、生動和準確的同時學習列數字、舉例子、做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
4、嘗試著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說明一事物。。
教學重點:
1、抓住要點了解鯨的生活習性。
2、學習運用一些說明方法說明事物。
教學難點:
使用說明方法說明事物。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交流動物常識。
1、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引導。
我說一句“哈羅”,你說一句“哈羅”,只會模仿別人講話,這是什么動物?
有一身奇妙的輕功,能攀巖走壁,會斷尾逃生,它是誰?
2、再啟發(fā)學生說一說,答一答。
3、教師出個謎語讓大家猜。
一條大船海上飄,什么燃料都不燒,白色浪花海上冒,貨不載來客不捎。(打一水種生物)。
二、揭示課題,介紹鯨魚。
1、根據學生猜出的答案,隨機板書課題“鯨”
2、朗讀課文,抓住要點了解鯨。
提示:反復朗讀課文,看看從作者的介紹中你對鯨有哪些了解?
3、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抓住兩點進行引導。
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抓住要點進行概括,如。
(1)鯨特別大。
(2)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
(3)鯨的種類。
(4)鯨的生活習性。
另一方面在歸納要點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生字,如:哺、肺、胎等。
三、細讀要點,學習說明方法。
1、分段朗讀。讀出鯨的特點。
2、在反復品讀的.過程中,點撥說明方法。
如:作比較,拿鯨和人們熟悉的象比列數字,以我國捕獲的一頭鯨為例,列舉具體數字打比方,用“花園里的噴泉”來比喻鯨呼吸時噴出來的氣形成的水柱。
四、說話指導,拓展延伸。
1、選擇自己熟悉的事物,用你學到的一種或多種方法來說明一下。
關注動物,交流一些動物常識,引導學生親近自然,親近動物。
互動起來,活躍氣氛,互相學習。
為順利過渡到本節(jié)課作準備。
這里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學生說到要點的時候,教師適時點撥,有預設但要因學生的生成而定。
這里教師引導學生先把作者的描寫的準確、生動讀出來,然后在點撥方法。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讀懂課文,從中受到啟發(fā),要大膽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思維。知道遇事一定要開動腦筋。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動腦想象能力,激發(fā)熱愛大自然、勇于求知的興趣。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引讀一至三自然段。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畫風》,知道小藝、丹丹和李衛(wèi)在潔白的紙上畫了……(結合課件中的圖片)。
二、讀懂課文,指導朗讀。
1、小藝、丹丹和李衛(wèi)是怎樣畫風的?請你找出描寫他們怎樣畫風的句子讀一讀。
2、誰來把你找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課件演示。
相機指導讀。
3、小藝、丹丹和李衛(wèi)為什么能把看不見、摸不到的“風”畫出來?
4、多有趣的畫呀!多聰明的孩子呀!誰愿意和你的好朋友把他們的對話讀一讀?
5、你會畫風嗎?我們來比一比,誰畫得多,畫得有新意。
誰來說說你畫的風?(讓多個學生說,可以按老師給的句式說,也可以自己說。)。
我畫了(),風把()吹()了。
三、拓展。
1、用五彩的畫筆能把風畫出來,你能用其他形式把風帶到教室里來嗎?
2、我們還能說風,誰能說說帶“風”的詞語?比一比,誰說得多。
四、小結。
五、作業(yè)。
喜愛畫畫的你:用你的畫筆,畫出不同的風。
喜愛朗讀的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喜愛表演的你: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課本劇。
喜愛閱讀的你:找一些寫風的文章,讀一讀。
喜愛游戲的你:做架紙飛機或風車,到草地上放飛你的快樂。
喜愛散步的你:到操場上、山上,沐浴在春風里,感受大自然的撫愛。
喜愛觀察的你:觀察周圍的事物,看看春風給大地帶來什么變化。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三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并能正確列式計算.
使學生能正確掌握解題思路.
多媒體課件.
課前談話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六月嗎?……
剛剛聽了這么多的小朋友發(fā)言,老師真是替六月感到高興因為有這么多的小朋友喜歡他。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了喜歡六月,其實老師也喜歡六月,你知道為什么嗎?
……
天氣熱了,我們可以吃……,
那我們小朋友在學校里能不能吃冷飲?(不能)
那我們靠什么來解渴呢?對呀,可以喝純凈水。
師:我們小學的小朋友一天大約可以喝掉幾桶純凈水?
那我們想想看,明天送水的叔叔會給我們小學送來多少桶純凈水呢?現(xiàn)在老師再告訴你,我們小學原有純凈水某某桶。
師:看著這三句話,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沒有人說出來的話,教師可以這樣引:那如果根據這三個條件,請你編應用題的話,你打算怎么編呢?)
(一)、根據情境編題并解答。(例題)
學生四人小組進行編題。
反饋。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題目補充完整。
請學生把題目齊讀一遍。
師:看到這道題目,你打算怎么來做呢?
……
師:剛才有些小朋友都談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那我們來看題。
師:那么根據第三個條件我們又可以求出什么?(板書:現(xiàn)在有純凈水多少桶?)
師:這道題目做好了沒有?還漏了什么?集體口答一遍。(板書:現(xiàn)在有純凈水某某桶。)
(二)看圖編應用題并解答。(嘗試)
師:老師這里就有一些棒冰,
那你想一想,這題該怎樣編成應用題呢?
(幾個同學反饋之后,同桌在互相講一講。)
教師出示題目(小明家原有棒冰11根,買來了8根之后又吃掉2根,現(xiàn)在有棒冰多少根?)請小朋友齊讀一遍。
師:這題你打算怎么做呢?
師:這題是用幾步計算的?想一想第一步應算什么?
學生自己做題,教師巡視。
2、剛才有些小朋友編了另外的題目,請看(小明家原有棒冰11根,吃掉2根后,又買來了8根,現(xiàn)在有棒冰多少根)
師:這題你們會不會做呢?(學生獨立做題,反饋并適當的提問。)
(三)直接做文字應用題(加強練習)
師:我們出了喝純凈水、冷飲解渴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來解渴?(引出水果)
老師這里就有許多的水果,我們要不要去看一看。(出示水果圖,有超級連接)
師:有這么多的水果我們先看哪種水果呢?
(題目:1 商店有蘋果67千克,賣出32千克后又運來50千克,現(xiàn)在有蘋果多少千克。
2 超市原有西瓜50個,又運來32個之后賣掉了48個,現(xiàn)在超市有西瓜多少個?)
(四)編題
a 12+5-8
師:剛才我們做了幾題有關水果的題目,那你能不能根據這個算式也來編幾題算式?
b 任意編題。
師:如果連算式都沒有的話,你還能不能編這樣的應用題?
師:剛才我們編的題目都有一個什么特點?(板書:兩步應用題)
它們都是用什么方法來做的?(補充:加減法)
師:這個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兩步加減法應用題。
四、發(fā)展題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四
1.師:滴滴滴,我們開著汽車出去旅游吧,瞧,這是哪?公園我們可以擺些什么樣的造型呢?引導幼兒聽《可愛頌》擺活潑可愛的造型。
2.出示動物園的圖片,引導幼兒聽音樂擺各種動物的造型。
3.播放音樂,幼兒根據不同的背景擺相應的造型。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五
教材148—152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點實詞。
2.通過朗讀體會古詩文語言的音韻美,體會作者立意行文、遣詞造句的獨到之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誦讀,體驗感悟;來調動學生體會作者立意行文、遣詞造句韻獨到之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重視古詩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養(yǎng)學生愛家愛國愛大自然的感情。同時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體會古詩文的意境,加強對詩詞主旨的理解。
難點_
學生對詩歌的多元認識。
教學突破
古詩文教學應抓住讀,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培養(yǎng)學生熱愛古詩文的感情,同時在讀中加上教師適當的點拔,讓學生感悟詩中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錄音機,磁帶,幻燈片,多媒體教具,布置預習。
學生準備
預習詩文,搜集一些關于大自然的詩。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第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導入學習《飲酒》 1.自由發(fā)言
2.朗讀指導 2.自由朗讀
3.小結轉引,導入學習《次北固山下》 3.聽講記錄
4.點拔意境 4.感悟詩的意境
一、激情導入、自由發(fā)言(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村生活是怎樣的。 自由談論,表現(xiàn)出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朗讀指導、自由朗讀(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放錄音,提要求:注意斷句及字的重音,正確把握作者的感情。
2.請大家把這首詩朗誦一遍
3.提示重點詞句。
(1)從詩中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詩人形象?(可從生活的環(huán)境,詩人的表現(xiàn)等方面說明)
(2)這一形象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志趣。
1.聽錄音,注意斷句及重音。
2.自由朗讀,感悟詩意,并體會作者的
思想感情。 3.結合提示感悟詩意。小組討論,合 作。
(1)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是一位不慕名利,恬淡自然的人。
(2)表現(xiàn)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對農村淳樸生活的熱愛。
3.教師提供詩人的簡介,詩的背景資料。
4.指導背誦。3.結合資料談自己對詩的感悟,加強對
詩的理解,對詩人的'了解。
4.試背。
三、小結轉引,學習《次北固山下》(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山下》,看他又描繪了一副什么圖畫。
2.介紹王灣的生平。補充介紹五言律
詩的基本知識。1.聽教師講述,進入下首詩的學習。
2.聽講,記錄。
四、點拔意境(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3.從這首詩中你可’以看出詩人此時此
刻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句可以看
出。
緊抓“殘夜”、“舊年”、“鄉(xiāng)書”、“歸
雁”來體會。
4.展開你豐富的想像,假設你便是詩人,把你此時所見所聞所感,用你生
花的妙筆表達出來。1.聽錄音,正確把握詩的感情。
2.結合問題,自由讀詩。
3.感悟詩意,通過合作、討論、談自己的理解。
4.放飛想像,動筆寫作,讀小作。
四、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兩首關于大自然的詩,由于詩人所處的位置不同,他們所抒發(fā)的感情也不同。但大自然卻都讓我們變得心胸開闊,恬適無欲。
五、板書設計參考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結合《愛蓮說》一文,談談你心目中的陶淵明。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
2.說說“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景物描寫的含義。
個性練習設計
從課外搜集一此關于大自然的詩句。談談你對它的感悟。
教學探討與反思
將詩人的其他作品聯(lián)系起來學習,對學生理解文本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第2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情境導入 1.激情入境
2.指導析讀 2.賞析詩歌
3.指導自讀 3.體味賞析’
一、情境導入、情入境(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導語:一年四季,周而復始,那么四季中的秋季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那么假如你正身處于異地,面對此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聽音樂磁帶,借題,
發(fā)揮。
3.即興創(chuàng)作秋季小詩。1.學生概括:體現(xiàn)凄涼、蕭條、冷落等詞語即可。
2.閉上眼睛聽節(jié)奏,想像創(chuàng)造秋
季的內容。
3.試創(chuàng)作小詩。
二、指導析讀賞析詩歌(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與《天凈沙》對比,學習其中的意境倉ij作。(引出板書)
2.介紹其背景情況,學生再讀古詩;體會那種身在異地斷腸人的心境,并試著背誦。
3.再引:其實在此情景中也發(fā)生了另一件驚天動地的事,_場激烈的戰(zhàn)爭打響了,將軍壯士為了報答皇帝的恩寵,奮勇殺敵,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F(xiàn)在我們學習一下。
(引出板書)
4.放錄音,體會其中激烈緊張的氣氛。
1.背誦《關凈沙》感受意境。
2讀詩歌,體會詩歌所描繪的
情景及抒發(fā)的情感。
3.學習詩歌《雁門太守行》。
4.聽朗讀錄音,感受詩歌的
氣勢及所抒發(fā)的情感。
5.詩句導讀。(師略加提示,生展開想像,自覺體會其中的意境)
6.結合分析,再讀再感受文中的意境。
(師作個別輔導)
7.背誦《雁門太守行》和《天凈沙》。 5.逐句理解字面意思。
6.大聲朗讀詩歌,再現(xiàn)意象
與雄渾的意境。
7.試背課文?
三、體味賞析自讀體昧(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引語:秋天里的詩感情委婉曲折,熱烈奮進,但陽春三月,柔風吹拂的季節(jié),感受又會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2.出示問題:
(1)詩中寫了什么景?其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時。
2.賞析詩歌;理解詩意、感受情境,體味詩境。
四、本課小結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表達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堆汩T太守行》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傳情?!短靸羯场肥惆l(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五、板書設計參考(略)
本課總結
《飲酒》是陶淵明歸田后所作,是詩人酒后偶然的提詠,借以寄興抒懷,并非單詠飲酒?!洞伪惫躺较隆方柚L江風景的描寫,寫出詩人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思,即景生情?!对绱撼仕繌埵藛T外》表達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堆汩T太守行》作者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傳情?!短靸羯场肥惆l(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通過其中一首詩來看作者,以“我讀懂了 ”為題作文。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
背誦全詩。
個性練習設計
將其中一首詩改寫成一個歷史故事。
教學探討與反思
加強誦讀訓練,引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加深對詩詞的理解。補充一些作家作品
的相關資料,對學生的學習會更有益。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六
把應用題補充完整,再解答出來.
1.________,用了4張,還剩多少張?
2.________,又跑來5只,一共有多少只?
教師談話:我們學習的應用題,都是由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組成的,如果缺少一個條件就無法解答,必須根據所求問題和其中一個條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個條件.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5
學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由學生讀題、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又生了8只小兔,學?,F(xiàn)在有多少只兔?
啟發(fā)性提問:
(1)要想求學?,F(xiàn)在共有多少只兔,問題中的“現(xiàn)在”指的是什么時候?
(2)第二問只有一個條件能解答嗎?缺少的條件往哪里去找?
(3)怎樣列式解答?
相鄰的兩名同學互相討論,全班交流,三個問題分三次討論.
通過討論,明確以下問題:
列式: 22+8=30(只)
口答:現(xiàn)在有30只.
指若干名學生把解答第二問怎樣想的說一說.
2.出示例6
指名學生讀題.
提問:這道題有幾個問題?咱們先解答第一問.
指名學生解答第一問,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從30人中去掉 7人,就是車上還剩的人數)
30-7=23(人)
口答:車上還剩23人.
再解答第二問.
(用車上還剩的 23人,和上來的 9人合在一起,就是現(xiàn)在車上有的人數)
23+9=32(人)
口答:現(xiàn)在車上有32人.教師小結:
(三)鞏固反饋
1.半獨立性練習
課本中“做一做”的第1題:
商店有8輛自行車,又運來25輛,一共有多少輛?
全體學生在書上獨立解答,訂正后,老師稍加提示,解答第二問.
已經求出一共有33輛,賣出10輛,還剩多少輛?
全體學生在書上獨立解答.
課本中“做一做”的第2題:
小華有25張動物郵票,送給同學8張,小華還剩多少張郵票?
王叔叔送給他7張,小華現(xiàn)在有多少張郵票?
第一問由學生獨立解答,第二問指名學生說出條件和問題,再獨立解答.
2.課堂獨立練習
練習二第1題:
由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
3.課后練習 練習二:第2,4題.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七
1、通過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桌面上的圖標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并能夠熟練的打開桌面上的圖標。
2、在熟悉操作窗口的同時,認識窗口的組成部分。
過程方法。
合作交流+教師引導+操作實踐。
情感態(tài)度。
通過對程序窗口的認識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提高學習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
雨說教案參考篇一
《歌聲》是二年級(下)語文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記敘了一件感人的故事——19的一個夜晚,一艘輪船不幸觸礁沉沒,落水的人在海里拼命掙扎。一個不滿10歲的小姑娘在海里一邊掙扎一邊唱歌,她的歌聲給了大家勇氣和力量,激勵落水者堅持、堅持、再堅持!她的歌聲也引來了救生船。她用歌聲救了落水的人們。
課題《歌聲》便是文眼,第一自然段敘述事情的起因,落水人從希望到絕望的處境。第二至四自然段由歌聲串起,縈繞的歌聲給馬金納希望,給其他落水者力量,救生艇也尋聲而來。課文從描寫馬金納的落水入手,由點到面,寫出落水者從落水到獲救的全過程。課文對唱歌小姑娘的細節(jié)描寫和結尾處人們對小姑娘的.感謝,表現(xiàn)出小姑娘在逆境中的堅強,并帶給別人勇氣和力量的美好形象。
針對二年級孩子心理感悟能力不足的特點,我決定降低理解難度,從關鍵句子入手,從關鍵字詞入手,盡量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理解品讀,并于讀中悟情。在深入研究教材之后,我以“歌聲”為主線,進行教學設計,并一線貫穿全課堂。
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會本課的生字。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課文,合作探究,感受小女孩的堅強。
在課文情景中,學習生字“掙”,了解含義,識記字形。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誦讀體會,感受小姑娘用歌聲給大家?guī)淼挠職夂土α恳约矮@救者們對小姑娘的感激。
教學重點:用多種形式學習、積累詞語。通過朗讀,感悟小姑娘遇險時的堅強和歌聲傳遞的力量。
教學難點:通過語言文字,感受歌聲給人們帶來的求生力量,堅持到底的意志,對生存的勇氣。
一、復習。
1.復習鞏固。
(1)出示詞語:不幸掙扎聚攏增添隱隱約約觸礁。
(2)開火車讀。提醒后鼻音的字要讀準。
(點評:低年級語文學習以識字寫字為主,復習中鞏固詞語十分必要。讀準詞,才能讀通句,讀順才能讀出味兒,讀懂語境和語情。)。
2.理解“觸礁”
(1)你們知道什么叫觸礁嗎?生聯(lián)系上下文讀。
(2)師指“礁”介紹,江河、海洋中隱沒在水下或落出水面的巖石。
船只在航行中撞上礁石,會造成船體受損、漏水、船體擱淺,嚴重的還會造成船只的沉沒。
(點評:在課文情境中理解詞語“觸礁”,識記字形,了解“礁”中石字旁表義,在低年級識字效果較好。教師用詞語描繪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詞語,了解觸礁的嚴重,學生與課文產生共鳴,從而促使他們如臨其境,極大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為學習下文作鋪墊,自然過渡到第一自然段的學習。)。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緊扣對“觸礁”的理解,師講述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
雨說教案參考篇二
教材分析。
本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為4段(1;2-4;5-6;7)。課文以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小英的神態(tài)與動作。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資料,明白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要主動的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資料,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以及掌聲的內在含義。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這天老師第一次跟大家來電教室上課,心里激動又緊張,大家用什么方法消除這緊張,增添我的信心,給我也給你們自己以鼓勵?(掌聲響起)這么多老師來和大家一齊學習,怎樣表示?掌聲都能夠用來表示什么?你什么時候得到過掌聲,感覺怎樣,你給別人鼓過掌嗎?什么狀況下,又有何想法?掌聲能夠表示歡迎,有人信心不足時表示鼓勵,對他人的出色表現(xiàn)表示贊美。讓我們一齊走進神奇的掌聲。(板書課題)。
一、前后對照,感受小英變化。
1、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誰?(小英)一開始,小英是個什么樣的孩子?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批注。
【屏幕展示】。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學。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為小時候生病,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不愿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貌。
2、讀出了什么樣的小英?(自卑、憂郁、孤單、沉默,學生板書中心詞)。
3、是什么原因讓小英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句話)。
4、那時的小英內心必須十分的——(生答:痛苦、憂傷、寂寞),她常常會想些什么呢?
【屏幕展示】。
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當她看到同學們,她想()。
5、過渡:多么可憐的小英呀!她對自己已失去了信心,她對生活已失去了期望,但是有一件事卻徹底地改變了她,讓我們先來看看改變后的小英。
指名讀,學生評議。
【屏幕展示】。
(不行)為什么?(走進舞蹈房,更加說明小英敢于正視和挑戰(zhàn)自己的缺點,樹立起生活的信心)。
你認為省略號還省去了什么?誰來補充?
這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小英呢?(活潑、開朗、自信,板書:自信)。
小英十分珍惜大家的掌聲,戰(zhàn)勝了身體的殘疾,更戰(zhàn)勝了心理的殘疾,在她身上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真替她高興呀,能從你的朗讀中把這種變化表現(xiàn)出來嗎?(分組賽讀1、5兩段。)。
6、讀到這兒在我們心中必須留下一個很大的問號,小英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掌聲)從哪兒找到答案的?(指名讀小英的來信)。
過渡:掌聲竟會有這么神奇的作用!讓我們回到那次難忘的演講中去。
二、感悟重點,領會掌聲內涵。
1、學生自由讀2、3、4自然段,用直線畫出小英獲得第一次掌聲之前描述她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
2、指名讀學生劃出的句子。
3、體會小英的膽怯、自卑、痛苦和無奈。
【屏幕展示】。
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最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1)誰來讀第一段話?
小英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在那一剎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齊讀。
(2)自由讀第二段話,注意體會帶點的詞語。
“猶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猶豫什么?(上去還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嗎?(不想)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嗎?(不能)為什么?
因此,從“慢吞吞”、“眼圈兒紅了”我們體會到小英的內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無奈)。齊讀。
【屏幕展示】。
小英一邊慢慢地走著,一邊想:()。
4、體會小英的感動。
(1)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這掌聲是什么?這掌聲猶如什么?。學生自由說。(總結,板書:鼓勵)。
(2)從“驟然間”你能讀出什么?(掌聲響的突然,掌聲響的讓小英出乎意料)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掌聲,小英內心是多么的——(生答:感激)同學們沒有嘲笑她,沒有嫌棄她,而是給了她熱情的鼓勵。
此時小英在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
【屏幕展示】。
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她想()。
5、體會小英的感激。
掌聲漸漸平息,小英開始演講了,她講得怎樣樣?聽了演講,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學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同學們把要對小英說的話用什么表達出來?(掌聲)什么樣的掌聲?表演一下。這時的掌聲又是對小英的()?(總結:贊美)。
再次聽到這經久不息的掌聲,小英內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激動),無數的話語在小英心頭涌動,她想說——(生答)小英什么也沒說,只是向大家——(引讀)。
【屏幕展示】。
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學們的掌聲里微笑著走下講臺。
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
三、引導說話,讀背作者感想。
師:同學們,什么是詩,這就是詩。你們個個是詩人,用詩來表達對掌聲的理解,用詩來贊美掌聲,用詩來呼喚掌聲,同時用詩來贏得掌聲,掌聲是一首詩。
2、學生讀完后,教師深情地讀——。
【屏幕展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個性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讓我們一齊把這句話牢牢地記在心里。
假如小英沒有這次掌聲,會怎樣?
3、【屏幕展示】。
(1)搜集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2)學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請寫一段話,表達你的感受。
(3)暢想小英的未來,續(xù)寫《掌聲》。
4、同學們這天的表現(xiàn)太出色了,讓我們?yōu)樽约汗墓恼瓢?!讓我們在《掌聲響起來》的歌聲中結束這天的學習。
板書設計:
自卑-孤獨-憂郁——感動——自信-活潑-開朗。
鼓勵-贊美。
雨說教案參考篇三
這首樂曲選自《動物狂歡節(jié)》中的水族館。整首樂曲優(yōu)美愜意,曲式為a間a間b尾。在主奏樂器——鋼片琴晶瑩剔透如流水般的音色中,猶如許多海洋生物在游泳、嬉戲。間奏是一組漸漸下行的音階,猶如魚兒在吐著泡泡玩耍。
雨說教案參考篇四
一、導入。
小松鼠在松樹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幫他們數一數嗎?
二、教學新課。
1.數松果(出示松鼠數松果圖)哪位同學能幫小松鼠數一數?
根據同學口述:每堆有5個松果,在表格中板書。
堆數1松果的個數5那么兩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們能繼續(xù)將這個表格填完嗎?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
匯報,填表。
從這張表格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
你能把松果的個數用乘法算式計算出來嗎?
板書:1個5是5,1×5=5或5×1=5。
2個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寫,你們會嗎?請你們在本子上接著往下寫,指名板演。
集體訂正。
齊讀所寫的算式。
有誰知道10×4的積是多少?獨立計算,小組交流。
根據這些乘法算式,你還能算哪些乘法題?
大家所說的這些算式都是根據黑板上這9個算式推算出來的,讓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些算式,它們都含有一個乘數5,為了方便我們應用,我們將這些算式改編成一句句的口訣,我來說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試著說下去嗎?小組說一說并分組把它寫出來。
強調幾個編寫要注意的問題。
齊讀5的乘法口訣。
給3分鐘記憶口訣。
你是怎樣記口訣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尋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訣有關系的事情還有很多,老師把它們編成兒歌,你們想聽嗎?
一個小組5個人,兩個小組10個人,三個小組15個人,四個小組20個人……。
你還能編出其它的兒歌嗎?
三、鞏固練習。
請你用今天所學的口訣,解決問題。
1.5的乘法口訣口算題。
2.填一填:p11第3題。
3.p11第4題。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讀、背有關5的乘法口訣。
板書設計:
數松果1×5=5,一五得五,2×5=10,二五一十3×5=15,三五十五,4×5=20,四五二十5×5=25,五五二十五,5×6=30,五六三十5×7=35,五七三十五,5×8=40,五八四十5×9=45,五九四十五教學反思:
雨說教案參考篇五
1.知道端午節(jié)的.日期,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jié)日的快樂。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的習俗。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huán)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3)佩香包:端午節(jié)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4)五彩繩:在端午節(jié)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五月五》。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fā)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雨說教案參考篇六
1、教材是我國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一章的第一節(jié),教材設計能使學生比較充分地了解日本這一東亞島國的自然地理特點和人文地理特點。
2、教材先對日本地理條件進行了分析,使學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點,進而達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發(fā)展經濟的成功之處,即“加工貿易經濟”這一經濟發(fā)展的方式,并以此作為我們的借鑒。
3、本節(jié)教材另設閱讀、圖表、活動等,在說明日本地形和組成,經濟發(fā)展方式,擴展學生知識面,使學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經濟狀況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從而開闊了視野,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
雨說教案參考篇七
1、通過“立定跳遠”的學習,初步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構成正確的概念。
2、增強學生的彈跳力以及靈敏、速度、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的發(fā)展。
3、通過游戲,培養(yǎng)學生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發(fā)展奔跑潛力。
1、跳遠:(立定跳遠)。
2、游戲《換物接力》。
(1)準備部分:
1、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要求:集隊要做到:快、靜、齊,精神飽滿,動作正確、整齊。
2、宣布課的'資料和要求,安排見習生。
3、準備運動。
(2)基本部份。
動作要領:兩腳自然左右開立,上體稍前傾,兩臂前后擺動各一次,兩腿配合作自然彈性屈伸,然后兩臂用力向前上方擺,同時兩腳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時以腳跟先著地。
重點:向前上方擺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
難點:動作連貫,蹬擺配合。
1、教師講解示范,提出重難點。
2、學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擺臂練習。
3、學生做擺臂向上跳起的練習。
4、在教師的指導下做擺臂向前上方跳躍的練習。
5、教師指出易犯錯誤,并進行糾正。
6、學生進行比較練習,分組練習。
游戲方法:在場上畫一條起跑線,線前10米處并排畫四個圓圈,間隔3米,圈內一個實心球。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四路縱隊,正對圓圈站在起跑線后,各隊排頭手持一個小皮球。發(fā)令后,各隊排頭迅速跑向本隊前面的小圓圈,將皮球放在圈內,拿起實心球往回跑交第二人,第二人按上述方法進行,用實心球換回小皮球。如此依次進行,以先跑的隊為勝。
游戲規(guī)則:交換物務必放在圈內,如滾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要求:認真游戲,聽從指揮,注意安全。
(3)結束部分。
雨說教案參考篇八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四個字。認識|和土。
2.主動探究、合作學習,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結合課文學習,學習運用語言積累和生活經驗仿編韻文。
教學重難點:
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圖片和實物若干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一、激起導入,揭示課題。
通過師生互比年紀、身高,提示學生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引入課題。
二、開展競賽活動,復習生字、詞語、課文。
1.小組間開火車,賽讀生字。
2.指名兩組比賽開火車,賽讀詞語。
3.課件示圖,師生齊讀課文。
三、運用插圖、實物進行對比,理解群顆堆的意思和適用對象。
1.群。
(1)看圖,比較一群鴨子和一只小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一群比一只多。
(2)出示一群羊一群螞蟻一群企鵝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群表示數量多的.同類事物聚在一起。
(3)拓展說話:一群。
2.顆。
(1)觀察并比較實物:蘋果-棗、西紅柿-花生、羅漢果-蓮子、乒乓球-珠子,初步感知顆指較小且近似圓形的東西。
(2)自由展示并說出自己所帶的能用一顆表示的實物。
(3)拓展說話:一顆。
3.堆。
(1)看圖,比一比一堆杏子和一個桃子,初步感知堆。
(2)小組合作,在桌子上擺一擺、說一說自己帶來的可以用堆表示的東西。
(3)指名匯報。
(4)拓展說話。
四、復習鞏固,積累語言。
1.出示課后練習我會說同桌討論,指名說,齊說。
2.小組協(xié)作學習:把自己帶來的東西擺一擺,說一說。
五、運用語言積累,仿編韻文。
1.齊讀課文。
2.觀看課件,仿編韻文。
情境一:菠蘿和梨。
情境二:葡萄和桃子。
情境三:馬和兔。
3.小組合作,自編韻文。
4.指名匯報。
六、寫字練習。
1.課件示生字,伸出食指跟隨電腦書寫筆劃。
2.仔細觀察,自主探究:怎樣把這些字寫好?
3.練寫生字,展示評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雨說教案參考篇九
質點系就是指由質點構成的系統(tǒng),其中每個質點都是沒有大小的幾何點,具有一定的質量。
這是一種物理的抽象。當物體的尺寸(嚴格的說是相互作用的特征長度)遠小于他們之間的距離時,物體的尺寸可以忽略。例如,地球和太陽之間距離很大,地球和太陽的具體形狀就可以忽略??梢杂觅|點表示。當然在特殊條件下(比如嚴格的球體)數學上可以證明質點是一種準確的描述方式。這種物理的近似在兩者距離很小時就不適合了,比如水星和太陽很近,計算水星軌道,太陽的橢球形就有影響,不能忽略,這時質點就不是適當的物理模型了。具體是否選擇要根據體系的具體特點來確定。
質點系動量守恒的條件。
質點系動量守恒的`條件是系統(tǒng)不受外力或系統(tǒng)所受的外力的合力為零;系統(tǒng)所受的內力遠遠地大于系統(tǒng)所受的外力(碰撞、爆炸問題);系統(tǒng)所受外力的合力雖不為零,但在某個方向上的分量為零,則在該方向上系統(tǒng)的總動量保持不變,此時分動量守恒。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
分析兩次單位“1”的不同之處.
(一)指出下面分率句中的單位“1” .
1.乙是甲的
2.小紅的身高是小明的
3.參加合唱隊的同學占全班同學的
4.乙的 相當于甲
5.1個籃球的價錢是一個排球價錢的 倍
(二)口頭分析并列式解答
1.小亮的儲蓄箱中有18元,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小華儲蓄了多少元?
2.小華儲蓄了15元,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小新儲蓄了多少元?
(出示課題——分數應用題)
(一)出示組編的例題
1.思考討論
(1)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是什么意思?誰是單位“1”?
(2)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又是什么意思?誰是單位“1”?
2.匯報思路講方法
由此基礎上試列綜合算式:
(二)鞏固練習
小華有36張郵票,小新的郵票是小華的 ,小明的郵票是小新的 ,小明有多少張郵票?
1.分析數量關系,獨立畫圖并列式解答.
2.學生板演.
(張)
(張)
答:小明有40張.
3.綜合算式
用連乘解答的題有什么特點?”“解題思路是什么?”
1.認真讀題弄清條件和問題
2.確定單位“1”找準數量關系
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找準“量”、“率”對應關系,即誰是誰的幾分之幾.
3.列式解答
板書:抓住分率句,找準單位“1”,
畫圖來分析,列式不用急.
(一)聯(lián)想練習根據下面的每句話,你能想到什么?
1.蘋果的個數是梨的 .(如,梨是單位“1”;蘋果少,梨多;蘋果比梨少 等)
2.修了全長的
3.現(xiàn)在的售價比原來降低了
(二)先口頭分析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三)提高題.
六、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應用題
教案點評:
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弄清題中的數量關系,誰和誰比,把誰看作單位“1”,求的是誰的幾分之幾,分數乘法應用題,小學數學教案《分數乘法應用題》。這也正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分析能力的體現(xiàn)。是我們課堂的叫目標之一。
這節(jié)課是分數應用題的第二節(jié)。學生已具備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單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個條件,并增加了一個數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難為易,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在共同討論中理解已知條件,有利于學生排除思維障礙。教師再配以線段圖加深強化學生理解題意,以實現(xiàn)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和飛躍。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變換條件,有助于學生靈活分析,防止定勢。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要點,了解鯨的生活習性。
3、在感受作者語言通俗、生動和準確的同時學習列數字、舉例子、做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
4、嘗試著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說明一事物。。
教學重點:
1、抓住要點了解鯨的生活習性。
2、學習運用一些說明方法說明事物。
教學難點:
使用說明方法說明事物。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交流動物常識。
1、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引導。
我說一句“哈羅”,你說一句“哈羅”,只會模仿別人講話,這是什么動物?
有一身奇妙的輕功,能攀巖走壁,會斷尾逃生,它是誰?
2、再啟發(fā)學生說一說,答一答。
3、教師出個謎語讓大家猜。
一條大船海上飄,什么燃料都不燒,白色浪花海上冒,貨不載來客不捎。(打一水種生物)。
二、揭示課題,介紹鯨魚。
1、根據學生猜出的答案,隨機板書課題“鯨”
2、朗讀課文,抓住要點了解鯨。
提示:反復朗讀課文,看看從作者的介紹中你對鯨有哪些了解?
3、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抓住兩點進行引導。
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抓住要點進行概括,如。
(1)鯨特別大。
(2)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
(3)鯨的種類。
(4)鯨的生活習性。
另一方面在歸納要點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生字,如:哺、肺、胎等。
三、細讀要點,學習說明方法。
1、分段朗讀。讀出鯨的特點。
2、在反復品讀的.過程中,點撥說明方法。
如:作比較,拿鯨和人們熟悉的象比列數字,以我國捕獲的一頭鯨為例,列舉具體數字打比方,用“花園里的噴泉”來比喻鯨呼吸時噴出來的氣形成的水柱。
四、說話指導,拓展延伸。
1、選擇自己熟悉的事物,用你學到的一種或多種方法來說明一下。
關注動物,交流一些動物常識,引導學生親近自然,親近動物。
互動起來,活躍氣氛,互相學習。
為順利過渡到本節(jié)課作準備。
這里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學生說到要點的時候,教師適時點撥,有預設但要因學生的生成而定。
這里教師引導學生先把作者的描寫的準確、生動讀出來,然后在點撥方法。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讀懂課文,從中受到啟發(fā),要大膽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思維。知道遇事一定要開動腦筋。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動腦想象能力,激發(fā)熱愛大自然、勇于求知的興趣。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引讀一至三自然段。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畫風》,知道小藝、丹丹和李衛(wèi)在潔白的紙上畫了……(結合課件中的圖片)。
二、讀懂課文,指導朗讀。
1、小藝、丹丹和李衛(wèi)是怎樣畫風的?請你找出描寫他們怎樣畫風的句子讀一讀。
2、誰來把你找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課件演示。
相機指導讀。
3、小藝、丹丹和李衛(wèi)為什么能把看不見、摸不到的“風”畫出來?
4、多有趣的畫呀!多聰明的孩子呀!誰愿意和你的好朋友把他們的對話讀一讀?
5、你會畫風嗎?我們來比一比,誰畫得多,畫得有新意。
誰來說說你畫的風?(讓多個學生說,可以按老師給的句式說,也可以自己說。)。
我畫了(),風把()吹()了。
三、拓展。
1、用五彩的畫筆能把風畫出來,你能用其他形式把風帶到教室里來嗎?
2、我們還能說風,誰能說說帶“風”的詞語?比一比,誰說得多。
四、小結。
五、作業(yè)。
喜愛畫畫的你:用你的畫筆,畫出不同的風。
喜愛朗讀的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喜愛表演的你: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課本劇。
喜愛閱讀的你:找一些寫風的文章,讀一讀。
喜愛游戲的你:做架紙飛機或風車,到草地上放飛你的快樂。
喜愛散步的你:到操場上、山上,沐浴在春風里,感受大自然的撫愛。
喜愛觀察的你:觀察周圍的事物,看看春風給大地帶來什么變化。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三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并能正確列式計算.
使學生能正確掌握解題思路.
多媒體課件.
課前談話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六月嗎?……
剛剛聽了這么多的小朋友發(fā)言,老師真是替六月感到高興因為有這么多的小朋友喜歡他。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了喜歡六月,其實老師也喜歡六月,你知道為什么嗎?
……
天氣熱了,我們可以吃……,
那我們小朋友在學校里能不能吃冷飲?(不能)
那我們靠什么來解渴呢?對呀,可以喝純凈水。
師:我們小學的小朋友一天大約可以喝掉幾桶純凈水?
那我們想想看,明天送水的叔叔會給我們小學送來多少桶純凈水呢?現(xiàn)在老師再告訴你,我們小學原有純凈水某某桶。
師:看著這三句話,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沒有人說出來的話,教師可以這樣引:那如果根據這三個條件,請你編應用題的話,你打算怎么編呢?)
(一)、根據情境編題并解答。(例題)
學生四人小組進行編題。
反饋。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題目補充完整。
請學生把題目齊讀一遍。
師:看到這道題目,你打算怎么來做呢?
……
師:剛才有些小朋友都談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那我們來看題。
師:那么根據第三個條件我們又可以求出什么?(板書:現(xiàn)在有純凈水多少桶?)
師:這道題目做好了沒有?還漏了什么?集體口答一遍。(板書:現(xiàn)在有純凈水某某桶。)
(二)看圖編應用題并解答。(嘗試)
師:老師這里就有一些棒冰,
那你想一想,這題該怎樣編成應用題呢?
(幾個同學反饋之后,同桌在互相講一講。)
教師出示題目(小明家原有棒冰11根,買來了8根之后又吃掉2根,現(xiàn)在有棒冰多少根?)請小朋友齊讀一遍。
師:這題你打算怎么做呢?
師:這題是用幾步計算的?想一想第一步應算什么?
學生自己做題,教師巡視。
2、剛才有些小朋友編了另外的題目,請看(小明家原有棒冰11根,吃掉2根后,又買來了8根,現(xiàn)在有棒冰多少根)
師:這題你們會不會做呢?(學生獨立做題,反饋并適當的提問。)
(三)直接做文字應用題(加強練習)
師:我們出了喝純凈水、冷飲解渴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來解渴?(引出水果)
老師這里就有許多的水果,我們要不要去看一看。(出示水果圖,有超級連接)
師:有這么多的水果我們先看哪種水果呢?
(題目:1 商店有蘋果67千克,賣出32千克后又運來50千克,現(xiàn)在有蘋果多少千克。
2 超市原有西瓜50個,又運來32個之后賣掉了48個,現(xiàn)在超市有西瓜多少個?)
(四)編題
a 12+5-8
師:剛才我們做了幾題有關水果的題目,那你能不能根據這個算式也來編幾題算式?
b 任意編題。
師:如果連算式都沒有的話,你還能不能編這樣的應用題?
師:剛才我們編的題目都有一個什么特點?(板書:兩步應用題)
它們都是用什么方法來做的?(補充:加減法)
師:這個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兩步加減法應用題。
四、發(fā)展題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四
1.師:滴滴滴,我們開著汽車出去旅游吧,瞧,這是哪?公園我們可以擺些什么樣的造型呢?引導幼兒聽《可愛頌》擺活潑可愛的造型。
2.出示動物園的圖片,引導幼兒聽音樂擺各種動物的造型。
3.播放音樂,幼兒根據不同的背景擺相應的造型。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五
教材148—152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點實詞。
2.通過朗讀體會古詩文語言的音韻美,體會作者立意行文、遣詞造句的獨到之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誦讀,體驗感悟;來調動學生體會作者立意行文、遣詞造句韻獨到之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重視古詩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養(yǎng)學生愛家愛國愛大自然的感情。同時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體會古詩文的意境,加強對詩詞主旨的理解。
難點_
學生對詩歌的多元認識。
教學突破
古詩文教學應抓住讀,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培養(yǎng)學生熱愛古詩文的感情,同時在讀中加上教師適當的點拔,讓學生感悟詩中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錄音機,磁帶,幻燈片,多媒體教具,布置預習。
學生準備
預習詩文,搜集一些關于大自然的詩。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第1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導入學習《飲酒》 1.自由發(fā)言
2.朗讀指導 2.自由朗讀
3.小結轉引,導入學習《次北固山下》 3.聽講記錄
4.點拔意境 4.感悟詩的意境
一、激情導入、自由發(fā)言(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村生活是怎樣的。 自由談論,表現(xiàn)出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朗讀指導、自由朗讀(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放錄音,提要求:注意斷句及字的重音,正確把握作者的感情。
2.請大家把這首詩朗誦一遍
3.提示重點詞句。
(1)從詩中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詩人形象?(可從生活的環(huán)境,詩人的表現(xiàn)等方面說明)
(2)這一形象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志趣。
1.聽錄音,注意斷句及重音。
2.自由朗讀,感悟詩意,并體會作者的
思想感情。 3.結合提示感悟詩意。小組討論,合 作。
(1)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是一位不慕名利,恬淡自然的人。
(2)表現(xiàn)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對農村淳樸生活的熱愛。
3.教師提供詩人的簡介,詩的背景資料。
4.指導背誦。3.結合資料談自己對詩的感悟,加強對
詩的理解,對詩人的'了解。
4.試背。
三、小結轉引,學習《次北固山下》(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山下》,看他又描繪了一副什么圖畫。
2.介紹王灣的生平。補充介紹五言律
詩的基本知識。1.聽教師講述,進入下首詩的學習。
2.聽講,記錄。
四、點拔意境(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3.從這首詩中你可’以看出詩人此時此
刻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句可以看
出。
緊抓“殘夜”、“舊年”、“鄉(xiāng)書”、“歸
雁”來體會。
4.展開你豐富的想像,假設你便是詩人,把你此時所見所聞所感,用你生
花的妙筆表達出來。1.聽錄音,正確把握詩的感情。
2.結合問題,自由讀詩。
3.感悟詩意,通過合作、討論、談自己的理解。
4.放飛想像,動筆寫作,讀小作。
四、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兩首關于大自然的詩,由于詩人所處的位置不同,他們所抒發(fā)的感情也不同。但大自然卻都讓我們變得心胸開闊,恬適無欲。
五、板書設計參考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結合《愛蓮說》一文,談談你心目中的陶淵明。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
2.說說“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景物描寫的含義。
個性練習設計
從課外搜集一此關于大自然的詩句。談談你對它的感悟。
教學探討與反思
將詩人的其他作品聯(lián)系起來學習,對學生理解文本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第2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1.情境導入 1.激情入境
2.指導析讀 2.賞析詩歌
3.指導自讀 3.體味賞析’
一、情境導入、情入境(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導語:一年四季,周而復始,那么四季中的秋季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那么假如你正身處于異地,面對此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聽音樂磁帶,借題,
發(fā)揮。
3.即興創(chuàng)作秋季小詩。1.學生概括:體現(xiàn)凄涼、蕭條、冷落等詞語即可。
2.閉上眼睛聽節(jié)奏,想像創(chuàng)造秋
季的內容。
3.試創(chuàng)作小詩。
二、指導析讀賞析詩歌(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與《天凈沙》對比,學習其中的意境倉ij作。(引出板書)
2.介紹其背景情況,學生再讀古詩;體會那種身在異地斷腸人的心境,并試著背誦。
3.再引:其實在此情景中也發(fā)生了另一件驚天動地的事,_場激烈的戰(zhàn)爭打響了,將軍壯士為了報答皇帝的恩寵,奮勇殺敵,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F(xiàn)在我們學習一下。
(引出板書)
4.放錄音,體會其中激烈緊張的氣氛。
1.背誦《關凈沙》感受意境。
2讀詩歌,體會詩歌所描繪的
情景及抒發(fā)的情感。
3.學習詩歌《雁門太守行》。
4.聽朗讀錄音,感受詩歌的
氣勢及所抒發(fā)的情感。
5.詩句導讀。(師略加提示,生展開想像,自覺體會其中的意境)
6.結合分析,再讀再感受文中的意境。
(師作個別輔導)
7.背誦《雁門太守行》和《天凈沙》。 5.逐句理解字面意思。
6.大聲朗讀詩歌,再現(xiàn)意象
與雄渾的意境。
7.試背課文?
三、體味賞析自讀體昧(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引語:秋天里的詩感情委婉曲折,熱烈奮進,但陽春三月,柔風吹拂的季節(jié),感受又會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2.出示問題:
(1)詩中寫了什么景?其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時。
2.賞析詩歌;理解詩意、感受情境,體味詩境。
四、本課小結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表達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堆汩T太守行》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傳情?!短靸羯场肥惆l(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五、板書設計參考(略)
本課總結
《飲酒》是陶淵明歸田后所作,是詩人酒后偶然的提詠,借以寄興抒懷,并非單詠飲酒?!洞伪惫躺较隆方柚L江風景的描寫,寫出詩人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思,即景生情?!对绱撼仕繌埵藛T外》表達了作者對早春的喜愛?!堆汩T太守行》作者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傳情?!短靸羯场肥惆l(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通過其中一首詩來看作者,以“我讀懂了 ”為題作文。
練習設計
隨堂練習設計
背誦全詩。
個性練習設計
將其中一首詩改寫成一個歷史故事。
教學探討與反思
加強誦讀訓練,引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加深對詩詞的理解。補充一些作家作品
的相關資料,對學生的學習會更有益。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六
把應用題補充完整,再解答出來.
1.________,用了4張,還剩多少張?
2.________,又跑來5只,一共有多少只?
教師談話:我們學習的應用題,都是由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組成的,如果缺少一個條件就無法解答,必須根據所求問題和其中一個條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個條件.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應用題.(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5
學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由學生讀題、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又生了8只小兔,學?,F(xiàn)在有多少只兔?
啟發(fā)性提問:
(1)要想求學?,F(xiàn)在共有多少只兔,問題中的“現(xiàn)在”指的是什么時候?
(2)第二問只有一個條件能解答嗎?缺少的條件往哪里去找?
(3)怎樣列式解答?
相鄰的兩名同學互相討論,全班交流,三個問題分三次討論.
通過討論,明確以下問題:
列式: 22+8=30(只)
口答:現(xiàn)在有30只.
指若干名學生把解答第二問怎樣想的說一說.
2.出示例6
指名學生讀題.
提問:這道題有幾個問題?咱們先解答第一問.
指名學生解答第一問,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從30人中去掉 7人,就是車上還剩的人數)
30-7=23(人)
口答:車上還剩23人.
再解答第二問.
(用車上還剩的 23人,和上來的 9人合在一起,就是現(xiàn)在車上有的人數)
23+9=32(人)
口答:現(xiàn)在車上有32人.教師小結:
(三)鞏固反饋
1.半獨立性練習
課本中“做一做”的第1題:
商店有8輛自行車,又運來25輛,一共有多少輛?
全體學生在書上獨立解答,訂正后,老師稍加提示,解答第二問.
已經求出一共有33輛,賣出10輛,還剩多少輛?
全體學生在書上獨立解答.
課本中“做一做”的第2題:
小華有25張動物郵票,送給同學8張,小華還剩多少張郵票?
王叔叔送給他7張,小華現(xiàn)在有多少張郵票?
第一問由學生獨立解答,第二問指名學生說出條件和問題,再獨立解答.
2.課堂獨立練習
練習二第1題:
由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
3.課后練習 練習二:第2,4題.
雨說教案參考篇十七
1、通過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桌面上的圖標代表什么,有什么作用,并能夠熟練的打開桌面上的圖標。
2、在熟悉操作窗口的同時,認識窗口的組成部分。
過程方法。
合作交流+教師引導+操作實踐。
情感態(tài)度。
通過對程序窗口的認識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提高學習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