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醉花陰教案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字號: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醉花陰教案教學設計篇一
    炎熱未消秋已到,
    充耳寒蟬叫。
    深夜未曾眠,
    思緒如潮,
    心似翻江攪。
    至秋近歲楓妖嬈。
    愁白蒼顏貌。
    聽雨打枯荷,
    怨上眉梢,
    又嘆人生老。
    作者慕堯的文集
    故里去,人安之
    夢里反復重復的故事,多少次被驚醒。
    今離鄉(xiāng)數(shù)千里而未歸,多少次暗惆悵。
    突然會很想家,對于我這種從小到大都在那老地方生活的人。
    離開,初是興奮激動,而后開始厭煩,而后開始想念。
    數(shù)夜思念那久未歸的故鄉(xiāng),望著那靜躺的嘉陵江——另一頭,或許是我的故鄉(xiāng)。
    抑郁,惆悵,生活在一切都未知的地方,或許有人會幫你,還會有人想害你,驚驚噩噩,我不知該怎么表達。
    莫名的,會有強烈的壓迫感,縈繞,束縛,無法掙脫。
    有寄人籬下的感覺,很多事,心酸疼痛,默默忍受,屈辱嘲笑,默默忍受,還有欺騙,默默忍受。
    時不時會回頭看看,過去是多么美好,三五個成群,無話不談。
    那些陪你一起闖蕩的,兩肋插刀,刀山火海,冒險的夢,陪你去瘋。
    偶然回頭,故里在,人安在否?
    我的她
    有一個我的她
    相知不相遇
    待得相遇時
    卿已為人妻
    問我老來誰相依
    夜有明月為被晝有紅日為衣
    里,沒人可以把你從我心里趕走的。
    醉花陰教案教學設計篇二
    1、品味語言,理解“閑愁”的特點,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陰》的抒情藝術(shù);
    2、比較閱讀,了解“易安體”的藝術(shù)特征,了解李詞多方面的風格美。
    教學難點:進入詩境,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學目標
    2.過程方法目標:誦讀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較中辨情。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正確對待閨情詞中的婉約細膩的感情,欣賞其中彰顯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陽剛豪放的一面。
    教學設施:多媒體
    教學步驟
    一、導入:創(chuàng)設詩境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章有后主遺風”。這個大明湖畔的絕代詞人就是李清照。她,我們并不陌生,初中時學過她的《如夢令》《武陵春》,昨天又請大家預習了《醉花陰》,相信我們對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以為她是怎樣的人呢?說說你對她的認識。
    生答。師小結(jié)學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閑適、柔媚、多才多藝、命運多舛是現(xiàn)在同學們對李清照的認識。相信這堂課結(jié)束后,你對她的了解會更深入一些。
    二、誦讀,感受音韻美
    師:詩歌是一門聽覺的藝術(shù),它的本質(zhì)在于抒情。請你帶著對這首詩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誦讀。
    1.個別朗讀。
    2.自主評價。
    3.誦讀提示:讀對節(jié)奏,讀出韻腳,讀出情味。
    4.教師范背。
    三、思讀:體會意境美
    師生討論后明確:愁。
    2、作者為什么愁?你了解類似的愁嗎?
    師生對話,教師小結(jié):這首詞以愁發(fā)篇,一開篇就愁云籠罩,重陽無陽,有高難登,詩興難發(fā),此一愁也;丈夫遠離,獨飲悶酒,此二愁也;秋風颯颯,菊殘人瘦,此三愁也。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三愁聚集一處,于是借酒銷愁,但“借酒銷愁愁更愁”,何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呢!
    因而,“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難免了。(邊總結(jié)邊板書)這種愁我們在“不見復關(guān),泣涕漣漣”中感受過,在“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中體味過,在“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遙想過,在“你寂寞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中領(lǐng)略過,甚至我們在戀愛中的哥哥、姐姐落寞的眼神中發(fā)現(xiàn)過。這種人性人情之美就是詩歌、也是一切文學作品穿越時空魅力永存并深深打動我們的原因。
    提示:鑒賞古詩詞要發(fā)揮想象、借助聯(lián)想和類比,調(diào)動生活積累,以便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3、當堂背誦
    四、品讀,領(lǐng)略語言美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準備:
    “永”:即“長”。時近重陽,已白日漸短,作者卻以為長,可見百無聊賴之感,寂寞孤獨之深。
    “又”:佳節(jié)又至,而人依舊天各一方,可見離別時間之長,令人不堪忍受。
    “薄霧濃云”:勾畫出重陽節(jié)暗淡陰沉的天氣,烘托出一種沉郁的氣氛。此為環(huán)境烘托愁情。
    “把酒”:兩人對飲,方有雅趣,可現(xiàn)在花間獨酌,形單影只,那一口口的淡酒,是相思的血淚呀!此為用細節(jié)寫愁。
    “銷魂”:直抒胸臆,點明刻骨相思。
    提示:讀書切忌在匆忙,涵詠工夫興味長。詩詞鑒賞要注意咬文嚼字,揣摩感情。
    2.師:關(guān)于這首詞,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穿插課后習題中《醉花陰》的故事,)請問,這三句好在什么地方?請自主賞析“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辈⒔涣鳌?BR>    教師準備:以“黃花”自喻,讓人聯(lián)想起少婦因思夫而憔悴的面容,即含蓄又富有美感,同時,黃花傲霜的美質(zhì),更能烘托出詞人高潔的情懷,意韻豐富。而“瘦”呼應上闋的“愁”,使上下闋由淺入深,渾然一體。而人瘦勝于花瘦,最深摯最含蓄地表達了詞人的離思之重,給人以余韻綿綿、美不勝收之感。
    提示:分析名句從修辭、情感角度闡述,還要有篇的意識。
    明確:清照重陽獨酌,切身感受,有感而發(fā),明誠則代人立言,難免隔靴搔癢。再加上清照終身未育,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雖然與明誠情投意合,但女人弱勢的地位,清照恐不得不憂,所以她的情感比明誠要復雜得多呀!正如魯迅說:“從血管里噴出的都是血,從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水?!?BR>    如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兑患裘芳t耦香殘玉簟秋》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
    提示:詩詞背誦積累要有整合意識,冰糖葫蘆式的記憶效果更明顯。
    5.讀了這些閨情詞,你能感受到李清照詞作的特點嗎?
    小結(jié):詞風婉約,多用白描,語言清麗淺近,意境自然渾成,后人謂之“易安體”。
    ——在在程朱理學盛行的宋代,一女子能如此大膽直白地表達思夫之情,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
    提示:理解詩歌要學會由個性到共性,由個別到一類,以收舉一反三之效果。
    五、比讀,鑒賞情感美
    小結(jié):這兩類詞寫于不同時期。李清照一生經(jīng)歷以宋室南渡為界,前期書香門第給了她良好的文化教養(yǎng),與趙明誠琴瑟和諧讓她飽嘗幸福,所以此時雖愁,但還有詩酒自娛的閑適,還有暗香盈袖的浪漫,這愁是明麗而纏綿的,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閑適之愁。后期,國家風雨飄搖,丈夫先她而去,她只身一人顛沛流離,漂泊江南,此時正值暮春,斷紅狼籍,徒留塵香,這愁是慘痛而凄絕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離亂之愁。離別之怨、相思之苦為南渡前愁詞的基本旋律,《醉花陰》是代表;身世之悲、家國之痛為南渡后愁詞的主題音樂,《武陵春》是典型。解讀詩詞,應學會知人論世。
    六、擴讀:明了豐盈美
    1、李清照是北宋詞壇婉約詞之宗,然其亦有豪放之作,說說你所知道的李清照豪放風格的詩詞。
    2.出示《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及《夏日絕句》,并說說這兩首詩詞給了你這樣的感受。
    小結(jié):《夏日絕句》中憂國之念,恢復之志,不下陸游《書憤》,顯示其性格剛烈一面。在《漁家傲》中,詞人通過神奇瑰麗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廣袤無垠的太空,不顧“路長”“日暮”,在九萬里風的推動下,泠然作海外行。反應了李清照不滿現(xiàn)狀,要求打破沉悶狹小生活空間的愿望。雖然詞中沒有出現(xiàn)象《烏江》詩的直語豪言,但我們能感受到李易安不遜須眉的那份颯爽豪氣,梁啟超就說“此絕似蘇、辛派”。
    小結(jié):西諺云,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薔薇。任何一個出色的作家,他都不會只有一種風格。豪放的東坡者,也有婉約之情。清照也具有這種剛?cè)嵯酀拿馈?BR>    七、小結(jié)課堂
    梁衡說,李清照是亂世中的美神。誠哉斯言,清照之美,美在其剛?cè)嵯嗑葷脑娫~,美在其真摯動人的情感,美在其冠絕一時的才情,更美在其大膽追求自我的執(zhí)著以及面對黑暗的錚錚鐵骨。斯人已沒,而其留風余韻必將澤被后人。
    八、作業(yè)布置
    1.課下搜集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詩詞,運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重點探討其內(nèi)容、詞風的變化及其原因,寫一篇鑒賞小論文。(選做)
    2.幾年前,有教授出書——《莫道不銷魂——楊雨解秘李清照》,聲稱李清照好酒,德行有虧。請你搜集并研究她的和酒有關(guān)的詩詞,然后作一回應。(選做)
    3.課外閱讀梁衡《亂世中的美神》,加深對李清照的了解。
    醉花陰教案教學設計篇三
    1、掌握朗讀的技巧,熟讀體味情感。
    2、品味鑒賞意象,體悟詞人感情。
    3、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
    品味“酒”“黃花”等意象,體悟詞人的感情“愁”。
    如何理解“酒”“黃花”等意象和結(jié)合詩句感受詞人的情感。
    誦讀法
    1課時
    (提示:以“愁”的母題導入)
    中國的古典詩詞情深意切、意蘊綿長,以“愁”為母題的詩詞比比皆是。崔灝如此說思鄉(xiāng)之愁: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秦觀如此說寂寞之愁: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李煜如此說亡國之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蘇軾如此說生死離別之愁: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今天我們一起來感悟一下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筆下的相思之愁。
    說到李清照的相思之愁,不得不提她的丈夫趙明誠。李清照18歲時與趙明誠邂逅并且喜結(jié)連理,才子配佳人,兩人恩愛有加,一同研究詩詞和金石。李清照詞中的相思之愁的對象,多是她的丈夫趙明誠。今天我們學一首李清照南渡前早期的、表達相思之愁的作品——《醉花陰》。
    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獨自初步感受一下詞的意蘊。
    1、學生自讀(2分鐘)
    2、學生代表范讀(2個同學)
    每一位同學讀完后,請同學們作評價。
    老師再做點評。
    3、寫作背景
    我們要掌握一首詩詞的朗讀節(jié)奏和感情,可以通過詩詞的寫作背景。宋徽宗大觀二年,趙明誠到仰天山羅漢洞賞月流連忘返,李清照獨自在青州歸來堂重陽賞菊,因?qū)戇@首詞贈給趙明誠以解愁緒。
    因為是重陽節(jié)的作品,后來黃升(宋)在《花庵詞選》中題為《醉花陰·九日》。
    “醉花陰”詞牌名為李清照首創(chuàng),雙調(diào)小令,押仄韻格,按照本詞,它押的是ou韻,朗讀時,我們要用低沉緩慢的語氣,感情濃厚又不熱烈,帶有哀傷的基調(diào),適當停頓。比如:“薄霧/濃云/愁/永晝”。
    4、教師范讀
    5、學生齊讀
    1、意象與情感
    一個“愁”字貫穿整首詞,也就是所謂的詞眼。那么,詞中哪些意象體現(xiàn)出愁呢?請大家找一找,共同討論如何體現(xiàn)“愁”的。
    (討論兩三分鐘,2個人回答)
    請一位同學來談談她的理解。(預設答案:西風、黃花、酒、暗香、東籬等。適當點撥)
    除了這些,還有嗎?(同學們認同她的理解嗎,有沒有不同的看法?)請另外一個談談她的理解。
    同學們找意象找得很準,理解也很恰當。老師再補充一下,請看幻燈片(顯示:詞中提到的意象的特征和用意)。
    小結(jié):
    薄霧、濃云:薄霧淡淡,云靄濃濃?!俺钜虮§F起”,這樣的陰天使人低迷憂郁,愁緒滿懷。
    東籬:指菊花圃,賞菊是重陽節(jié)的一個習俗。這里化用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典故,一個人重陽賞菊,孤獨排山倒海而來,獨坐東籬愁緒飛。
    西風:暗含凄冷蕭瑟之意。(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酒:麻木神經(jīng),或助興,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文學中的意象也是豐富多彩。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學多的關(guān)于“酒”的詩句:
    別時,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大醉一場;
    喜時,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欣喜若狂;
    感懷時,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感嘆人生苦短;
    孤獨時,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憂愁時,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消愁不成反添愁。
    李清照喜歡飲酒,借酒消愁,“沉醉不知歸路”“濃睡不消殘酒”“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然而愁哪是那么容易消除的?“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愁上加愁。酒,對李清照而言,似乎已經(jīng)附帶一種化不開的愁緒。
    黃花:菊花,有高潔、隱逸的象征,是重陽節(jié)的時令花,賞菊是重陽的習俗,然而,一個人孤獨賞菊時,菊花,勾起人的相思,只會愁上加愁。李白“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白居易“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李清照“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無人陪伴的重陽節(jié),菊花,終究是傷感之花。而李清照詞的黃花又有特殊的意味,她是以瘦小的黃花比喻瘦削的自己呢。
    2、時間詞、重點詞與情感
    (提示:涼、透、瘦)
    這種愁,通過特殊意象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種愁,還在特殊的時間里變得更加的濃烈!重陽節(jié),獨自一人賞菊,怎么能不覺得時間漫長、日子乏味呢?!愁,涌上心頭。
    這樣的“愁”達到了什么程度呢?(涼、透、瘦)涼,既是天氣帶來的體涼,也是孤獨寂寞思念之痛帶來的心涼,這里用了一語雙關(guān)的修辭。這種愁,涼徹心扉,一個“透”字,點出了詞人過度思念丈夫的沉重的愁和無法解相思的無奈之情。
    “瘦”,有這樣的詩句:“人與綠楊俱瘦”(宋·無名氏《如夢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宋·程垓《攤破江城子》),詞人們以花草樹木自喻,形容身形消瘦、神態(tài)憔悴,李清照更添一筆,以對比的手法突出強調(diào)自己比黃花還瘦削,神態(tài)更加憔悴,可謂巧奪天工。
    李清照在自己的詞中多次寫到相思成愁、因愁而“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也因這出名的詩句被稱為“李三瘦”。
    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寫相思瘦的詩句不勝枚舉,大家能想起哪些?
    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鳳棲梧》),溫庭筠“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南空子》),王實甫“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西廂記》),他們寫的“相思瘦”功力不凡,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整首詞,“愁”是感情基調(diào),詞人在詞中是通過這些體現(xiàn)的:
    意象:薄霧、濃云、酒、東籬、暗香、黃花、西風
    時間詞:永晝、佳節(jié)、重陽、半夜、黃昏后
    重點詞:涼、透、瘦
    這也算是鑒賞詩詞感情的一種方法。
    通過感悟意象,解析關(guān)鍵詞語對“愁”的助興作用,我們把視野投放在整首詞中,去感悟一個整體環(huán)境中,詞人整體的“愁”。
    薄霧淡淡、云靄濃濃的陰天,正是重陽佳節(jié),讓我覺得心中格外惆悵,根本無法打發(fā)這樣的無聊時光啊,我一個人靜靜地看著金獸中不但焚燒消減的瑞腦,百無聊賴度日如年。去賞菊吧,雖然很煩悶,但是這樣的重陽習俗,我還是要耐著性子去完成,沾染了一身的菊花香,黃昏后才回到房里。西風蕭瑟,不斷地挑動著門簾,如此凄涼,不要說離別不苦啊,我簡直比菊圃里的黃花還要瘦削,還要憔悴。
    許許多多的意象營造出一個凄涼的環(huán)境,這樣特定的環(huán)境塑造的是一個多愁善感、相思成愁、憔悴瘦削的女子。如此惹人憐惜。
    (齊讀)通過深入感悟之后,我們再有感情地朗讀一遍這首憂傷而優(yōu)美的詞,《醉花陰》。
    你最喜歡《醉花陰》的哪一句?請談談你的看法。
    (5分鐘時間。然后請同學起來發(fā)表觀點。加以評價。2個人。)
    預設:如果學生提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他賞析完后,教師補充:《嫏嬛記》的故事,“只三句絕佳”,是千古名句。
    《醉花陰》塑造了一個在重陽佳節(jié)獨自賞菊、相思成愁的女子形象,請你發(fā)揮想象,用第一人稱把這首詞的內(nèi)容改寫成散文片段。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解讀意象的方式,仿佛遇見一個在閨閣中思念丈夫、度日如年的女子,感悟她從內(nèi)而外綿長濃厚的相思之愁,讓我們對李清照又有了深刻的理解。課后時間多積累一些李清照的“愁”的詩句,同學互相交流。背熟《醉花陰》。這節(jié)課上到這,謝謝大家!
    醉花陰教案教學設計篇四
    李清照、趙明誠情投意合、琴瑟和諧,怎奈明誠宦游在外,清照獨守空閨,在佳節(jié)又至,人卻天各一方之際,清照借詞抒情,以慰相思之苦。這首玲瓏的小詞,選取“永晝”“半夜”“黃昏”三個特定的場景,通過對景物、心理、動作的細節(jié)描繪,抒寫了一個閨中少婦的孤獨寂寞以及刻骨的相思之愁,但這種愁是明麗而纏綿的,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而非“剪不斷、理還亂”的離亂之愁。
    李清照,學生并不陌生,《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兩詞在初中階段均已學過,想來學生對李清照婉約的詞風以及她南渡前后的經(jīng)歷應該有所了解。但對于“易安體”的特點、以及詞中所體現(xiàn)的人性人情美恐了解較少,另外,對課標中所要求的“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lǐng)悟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體會其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的能力方面還有所欠缺,所以能否借助想象入情入境,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真正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也還是個問題,因此,這應該是教學的重點、難點。
    1.品味語言,理解“閑愁”的特點,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陰》的抒情藝術(shù);
    2.比較閱讀,了解“易安體”的藝術(shù)特征,了解李詞多方面的風格美。
    教學難點:進入詩境,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2.過程方法目標:誦讀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較中辨情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正確對待閨情詞中的婉約細膩的感情,欣賞其中彰顯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陽剛豪放的一面。
    多媒體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章有后主遺風”。這個大明湖畔的絕代詞人就是李清照。她,我們并不陌生,初中時學過她的《如夢令》《武陵春》,昨天又請大家預習了《醉花陰》,相信我們對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以為她是怎樣的人呢?說說你對她的認識。
    生答。師小結(jié)學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閑適、柔媚、多才多藝、命運多舛是現(xiàn)在同學們對李清照的認識。相信這堂課結(jié)束后,你對她的了解會更深入一些。
    師:詩歌是一門聽覺的藝術(shù),它的本質(zhì)在于抒情。請你帶著對這首詩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誦讀。
    1.個別朗讀
    2.自主評價
    3.誦讀提示:讀對節(jié)奏,讀出韻腳,讀出情味
    4.教師范背
    師生討論后明確:愁。
    2.作者為什么愁?你了解類似的愁嗎?
    師生對話,教師小結(jié):這首詞以愁發(fā)篇,一開篇就愁云籠罩,重陽無陽,有高難登,詩興難發(fā),此一愁也;丈夫遠離,獨飲悶酒,此二愁也;秋風颯颯,菊殘人瘦,此三愁也。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三愁聚集一處,于是借酒銷愁,但“借酒銷愁愁更愁”,何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呢!因而,“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難免了。(邊總結(jié)邊板書)這種愁我們在“不見復關(guān),泣涕漣漣”中感受過,在“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中體味過,在“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遙想過,在“你寂寞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中領(lǐng)略過,甚至我們在戀愛中的哥哥、姐姐落寞的眼神中發(fā)現(xiàn)過。這種人性人情之美就是詩歌、也是一切文學作品穿越時空魅力永存并深深打動我們的原因。
    溫馨提示:鑒賞古詩詞要發(fā)揮想象、借助聯(lián)想和類比,調(diào)動生活積累,以便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3.選用詞中意象,擬寫下聯(lián):
    上聯(lián):愁滿佳節(jié),永晝難熬夜初涼;
    參考答案:酒對東籬,西風消魂人空瘦。
    4.當堂背誦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準備:
    “永”:即“長”。時近重陽,已白日漸短,作者卻以為長,可見百無聊賴之感,寂寞孤獨之深。
    “又”:佳節(jié)又至,而人依舊天各一方,可見離別時間之長,令人不堪忍受。
    “薄霧濃云”:勾畫出重陽節(jié)暗淡陰沉的天氣,烘托出一種沉郁的氣氛。此為環(huán)境烘托愁情。
    “把酒”:兩人對飲,方有雅趣,可現(xiàn)在花間獨酌,形單影只,那一口口的淡酒,是相思的血淚呀!此為用細節(jié)寫愁。
    “銷魂”:直抒胸臆,點明刻骨相思。
    溫馨提示:讀書切忌在匆忙,涵詠工夫興味長。詩詞鑒賞要注意咬文嚼字,揣摩感情。
    2.師:這首詞,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穿插課后習題中《醉花陰》的故事,)請問,這三句好在什么地方?請自主賞析“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辈⒔涣?。
    教師準備:以“黃花”自喻,讓人聯(lián)想起少婦因思夫而憔悴的面容,即含蓄又富有美感,同時,黃花傲霜的美質(zhì),更能烘托出詞人高潔的情懷,意韻豐富。而“瘦”呼應上闋的“愁”,使上下闋由淺入深,渾然一體。而人瘦勝于花瘦,最深摯最含蓄地表達了詞人的離思之重,給人以余韻綿綿、美不勝收之感。
    溫馨提示:分析名句從修辭、情感角度闡述,還要有篇的意識。
    明確:清照重陽獨酌,切身感受,有感而發(fā),明誠則代人立言,難免隔靴搔癢。再加上清照終身未育,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雖然與明誠情投意合,但女人弱勢的地位,清照恐不得不憂,所以她的情感比明誠要復雜得多呀!正如魯迅說:“從血管里噴出的都是血,從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水?!?BR>    如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兑患裘芳t耦香殘玉簟秋》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
    溫馨提示:詩詞背誦積累要有整合意識,冰糖葫蘆式的記憶效果更明顯。
    5.讀了這些閨情詞,你能感受到李清照詞作的特點嗎?
    小結(jié):詞風婉約,多用白描,語言清麗淺近,意境自然渾成,后人謂之“易安體”。
    ——在在程朱理學盛行的宋代,一女子能如此大膽直白地表達思夫之情,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
    溫馨提示:理解詩歌要學會由個性到共性,由個別到一類,以收舉一反三之效果。
    小結(jié):這兩類詞寫于不同時期。李清照一生經(jīng)歷以宋室南渡為界,前期書香門第給了她良好的文化教養(yǎng),與趙明誠琴瑟和諧讓她飽嘗幸福,所以此時雖愁,但還有詩酒自娛的閑適,還有暗香盈袖的浪漫,這愁是明麗而纏綿的,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閑適之愁。后期,國家風雨飄搖,丈夫先她而去,她只身一人顛沛流離,漂泊江南,此時正值暮春,斷紅狼籍,徒留塵香,這愁是慘痛而凄絕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離亂之愁。離別之怨、相思之苦為南渡前愁詞的基本旋律,《醉花陰》是代表;身世之悲、家國之痛為南渡后愁詞的主題音樂,《武陵春》是典型。解讀詩詞,應學會知人論世。
    1.李清照是北宋詞壇婉約詞之宗,然其亦有豪放之作,說說你所知道的李清照豪放風格的詩詞。
    2.出示《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及《夏日絕句》,并說說這兩首詩詞給了你這樣的感受。
    小結(jié):《夏日絕句》中憂國之念,恢復之志,不下陸游《書憤》,顯示其性格剛烈一面。在《漁家傲》中,詞人通過神奇瑰麗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廣袤無垠的太空,不顧“路長”“日暮”,在九萬里風的推動下,泠然作海外行。反應了李清照不滿現(xiàn)狀,要求打破沉悶狹小生活空間的愿望。雖然詞中沒有出現(xiàn)象《烏江》詩的直語豪言,但我們能感受到李易安不遜須眉的那份颯爽豪氣,梁啟超就說“此絕似蘇、辛派”。
    小結(jié):西諺云,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薔薇。任何一個出色的作家,他都不會只有一種風格。豪放如“大江東去”的東坡者,也有婉約之情。清照也具有這種剛?cè)嵯酀拿馈?BR>    溫馨提示:要全面了解一個人的詩歌風格,避免以偏概全。
    1.深情誦讀,吟詠詩韻;
    2.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3.含英咀華,領(lǐng)略語言;
    4.分析手法,以明技巧;
    5.知人論世,以明其本。
    梁衡說,李清照是亂世中的美神。誠哉斯言,清照之美,美在其剛?cè)嵯嗑葷脑娫~,美在其真摯動人的情感,美在其冠絕一時的才情,更美在其大膽追求自我的執(zhí)著以及面對黑暗的錚錚鐵骨。斯人已沒,而其留風余韻必將澤被后人。
    1.課下搜集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詩詞,運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重點探討其內(nèi)容、詞風的變化及其原因,寫一篇鑒賞小論文。(選做)
    2.幾年前,有教授出書——《莫道不銷魂——楊雨解秘李清照》,聲稱李清照好酒,德行有虧。請你搜集并研究她的和酒有關(guān)的詩詞,然后作一回應。(選做)
    3.課外閱讀梁衡《亂世中的美神》,加深對李清照的了解。
    醉花陰教案教學設計篇五
    李清照、趙明誠情投意合、琴瑟和諧,怎奈明誠宦游在外,清照獨守空閨,在佳節(jié)又至,人卻天各一方之際,清照借詞抒情,以慰相思之苦。這首玲瓏的小詞,選取“永晝”“半夜”“黃昏”三個特定的場景,通過對景物、心理、動作的細節(jié)描繪,抒寫了一個閨中少婦的孤獨寂寞以及刻骨的相思之愁,但這種愁是明麗而纏綿的,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而非“剪不斷、理還亂”的離亂之愁。
    李清照,學生并不陌生,《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兩詞在初中階段均已學過,想來學生對李清照婉約的詞風以及她南渡前后的經(jīng)歷應該有所了解。但對于“易安體”的特點、以及詞中所體現(xiàn)的人性人情美恐了解較少,另外,對課標中所要求的“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lǐng)悟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體會其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的能力方面還有所欠缺,所以能否借助想象入情入境,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真正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也還是個問題,因此,這應該是教學的重點、難點。
    1.品味語言,理解“閑愁”的特點,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陰》的抒情藝術(shù);
    2.比較閱讀,了解“易安體”的藝術(shù)特征,了解李詞多方面的風格美。
    教學難點:進入詩境,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2、過程方法目標:誦讀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較中辨情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正確對待閨情詞中的婉約細膩的感情,欣賞其中彰顯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陽剛豪放的一面。
    多媒體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章有后主遺風”。這個大明湖畔的絕代詞人就是李清照。她,我們并不陌生,初中時學過她的《如夢令》《武陵春》,昨天又請大家預習了《醉花陰》,相信我們對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以為她是怎樣的人呢?說說你對她的認識。
    生答。師小結(jié)學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閑適、柔媚、多才多藝、命運多舛是現(xiàn)在同學們對李清照的認識。相信這堂課結(jié)束后,你對她的了解會更深入一些。
    師:詩歌是一門聽覺的藝術(shù),它的本質(zhì)在于抒情。請你帶著對這首詩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誦讀。
    1、個別朗讀
    2、自主評價
    3、誦讀提示:讀對節(jié)奏,讀出韻腳,讀出情味
    4、教師范背
    師生討論后明確:愁。
    2.作者為什么愁?你了解類似的愁嗎?
    師生對話,教師小結(jié):這首詞以愁發(fā)篇,一開篇就愁云籠罩,重陽無陽,有高難登,詩興難發(fā),此一愁也;丈夫遠離,獨飲悶酒,此二愁也;秋風颯颯,菊殘人瘦,此三愁也。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三愁聚集一處,于是借酒銷愁,但“借酒銷愁愁更愁”,何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呢!因而,“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難免了。(邊總結(jié)邊板書)這種愁我們在“不見復關(guān),泣涕漣漣”中感受過,在“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中體味過,在“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遙想過,在“你寂寞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中領(lǐng)略過,甚至我們在戀愛中的哥哥、姐姐落寞的眼神中發(fā)現(xiàn)過。這種人性人情之美就是詩歌、也是一切文學作品穿越時空魅力永存并深深打動我們的原因。
    溫馨提示:鑒賞古詩詞要發(fā)揮想象、借助聯(lián)想和類比,調(diào)動生活積累,以便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3.選用詞中意象,擬寫下聯(lián):
    上聯(lián):愁滿佳節(jié),永晝難熬夜初涼;
    參考答案:酒對東籬,西風消魂人空瘦。
    4.當堂背誦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準備:
    “永”:即“長”。時近重陽,已白日漸短,作者卻以為長,可見百無聊賴之感,寂寞孤獨之深。
    “又”:佳節(jié)又至,而人依舊天各一方,可見離別時間之長,令人不堪忍受。
    “薄霧濃云”:勾畫出重陽節(jié)暗淡陰沉的天氣,烘托出一種沉郁的氣氛。此為環(huán)境烘托愁情。
    “把酒”:兩人對飲,方有雅趣,可現(xiàn)在花間獨酌,形單影只,那一口口的淡酒,是相思的血淚呀!此為用細節(jié)寫愁。
    “銷魂”:直抒胸臆,點明刻骨相思。
    溫馨提示:讀書切忌在匆忙,涵詠工夫興味長。詩詞鑒賞要注意咬文嚼字,揣摩感情。
    2、師:關(guān)于這首詞,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穿插課后習題中《醉花陰》的故事,)請問,這三句好在什么地方?請自主賞析“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辈⒔涣?。
    教師準備:以“黃花”自喻,讓人聯(lián)想起少婦因思夫而憔悴的面容,即含蓄又富有美感,同時,黃花傲霜的美質(zhì),更能烘托出詞人高潔的情懷,意韻豐富。而“瘦”呼應上闋的“愁”,使上下闋由淺入深,渾然一體。而人瘦勝于花瘦,最深摯最含蓄地表達了詞人的離思之重,給人以余韻綿綿、美不勝收之感。
    溫馨提示:分析名句從修辭、情感角度闡述,還要有篇的意識。
    明確:清照重陽獨酌,切身感受,有感而發(fā),明誠則代人立言,難免隔靴搔癢。再加上清照終身未育,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雖然與明誠情投意合,但女人弱勢的地位,清照恐不得不憂,所以她的情感比明誠要復雜得多呀!正如魯迅說:“從血管里噴出的都是血,從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水?!?BR>    如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紅耦香殘玉簟秋》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
    溫馨提示:詩詞背誦積累要有整合意識,冰糖葫蘆式的記憶效果更明顯。
    5、讀了這些閨情詞,你能感受到李清照詞作的特點嗎?
    小結(jié):詞風婉約,多用白描,語言清麗淺近,意境自然渾成,后人謂之“易安體”。
    ——在在程朱理學盛行的宋代,一女子能如此大膽直白地表達思夫之情,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
    溫馨提示:理解詩歌要學會由個性到共性,由個別到一類,以收舉一反三之效果。
    小結(jié):這兩類詞寫于不同時期。李清照一生經(jīng)歷以宋室南渡為界,前期書香門第給了她良好的文化教養(yǎng),與趙明誠琴瑟和諧讓她飽嘗幸福,所以此時雖愁,但還有詩酒自娛的閑適,還有暗香盈袖的浪漫,這愁是明麗而纏綿的,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閑適之愁。后期,國家風雨飄搖,丈夫先她而去,她只身一人顛沛流離,漂泊江南,此時正值暮春,斷紅狼籍,徒留塵香,這愁是慘痛而凄絕的,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離亂之愁。離別之怨、相思之苦為南渡前愁詞的'基本旋律,《醉花陰》是代表;身世之悲、家國之痛為南渡后愁詞的主題音樂,《武陵春》是典型。解讀詩詞,應學會知人論世。
    1.李清照是北宋詞壇婉約詞之宗,然其亦有豪放之作,說說你所知道的李清照豪放風格的詩詞。
    2、出示《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及《夏日絕句》,并說說這兩首詩詞給了你這樣的感受。
    小結(jié):《夏日絕句》中憂國之念,恢復之志,不下陸游《書憤》,顯示其性格剛烈一面。在《漁家傲》中,詞人通過神奇瑰麗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廣袤無垠的太空,不顧“路長”“日暮”,在九萬里風的推動下,泠然作海外行。反應了李清照不滿現(xiàn)狀,要求打破沉悶狹小生活空間的愿望。雖然詞中沒有出現(xiàn)象《烏江》詩的直語豪言,但我們能感受到李易安不遜須眉的那份颯爽豪氣,梁啟超就說“此絕似蘇、辛派”。
    小結(jié):西諺云,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薔薇。任何一個出色的作家,他都不會只有一種風格。豪放如“大江東去”的東坡者,也有“十年生死兩茫?!钡耐窦s。清照也具有這種剛?cè)嵯酀拿馈?BR>    溫馨提示:要全面了解一個人的詩歌風格,避免以偏概全。
    1、深情誦讀,吟詠詩韻;
    2、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3、含英咀華,領(lǐng)略語言;
    4、分析手法,以明技巧;
    5、知人論世,以明其本。
    梁衡說,李清照是亂世中的美神。誠哉斯言,清照之美,美在其剛?cè)嵯嗑葷脑娫~,美在其真摯動人的情感,美在其冠絕一時的才情,更美在其大膽追求自我的執(zhí)著以及面對黑暗的錚錚鐵骨。斯人已沒,而其留風余韻必將澤被后人。
    1、課下搜集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詩詞,運用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重點探討其內(nèi)容、詞風的變化及其原因,寫一篇鑒賞小論文。(選做)
    2、幾年前,有教授出書——《莫道不銷魂——楊雨解秘李清照》,聲稱李清照好酒,德行有虧。請你搜集并研究她的和酒有關(guān)的詩詞,然后作一回應。(選做)
    3、課外閱讀梁衡《亂世中的美神》,加深對李清照的了解。
    醉花陰教案教學設計篇六
    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經(jīng)歷與情感遭遇前后期變化巨大,詩詞創(chuàng)作風格變化也很明顯。課文選詞兩首是前后期的代表作,感情色彩懸殊。本課著重分析鑒賞《醉花陰》,重在品味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麗與纏綿。
    1、有感情地朗讀、吟誦這首詞,做到借聲傳情。
    2、從煉字、煉句的角度,體會本詞的語言美、意境美。
    3、通過本詞的學習,掌握鑒賞詞的一般方法,并學會運用。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感受李清照婉約的詞風。
    2、鑒賞詞人的寫作技巧,體會李清照詞用語精美、淺俗、清新的藝術(shù)特色。
    3、掌握鑒賞詞的一般方法,并學會運用。
    誦讀——引導——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
    一課時
    以郭沫若的一幅對聯(lián)導入,讓學生猜一猜對聯(lián)中寫的是誰,進而引入新課。
    讓學生回憶初中學習《如夢令》時對李清照的介紹,最后教師總結(jié)、補充:號“易安居士”、前后期作品風格、“易安體”、《漱玉詞》。
    (一)讀一讀
    1、先讓學生結(jié)合注釋看三分鐘,字面意思不懂之處做好標記,學生間互問互答。
    2、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先自讀三分鐘。
    3、點兩位同學來讀,讀完后師生一起點評,最后教師作朗讀指導。
    4、聽朗讀帶,讓學生注意朗誦家對本詞節(jié)奏的劃分、輕重音的處理等。
    5、再給兩分鐘時間,讓學生自讀。
    6、點學生來讀,檢查同學們的朗誦水平進否有進步。
    (二)找一找
    1、這首詞中有哪些意象?(薄霧、濃云、瑞腦、玉枕、紗廚、酒、暗香、西風、黃花)
    2、這首詞中有哪些表現(xiàn)情感的詞?(愁、涼、銷魂、瘦)
    (三)寫一寫
    請從詞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或幾個意象,根據(jù)詞中的意境,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擴寫成一段話。(高考小作文訓練)
    (一)品一品
    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句或幾句,品一品,看它好在哪里?
    (讓學生自己先把玩品味,然后跟周圍同學交流自己的心得,最后點學生發(fā)言。在這期間,教師巡回觀察同學們的交流情況,必要時適當點拔一下。這里是學生的舞臺,教師在這里只是起穿針引線的作用。)
    可以說,這首詞實在是太美了,可圈可點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如首句渲染出的這種氛圍;如“涼”字的雙層意;“酒”這一經(jīng)典意象;“暗香”的“暗”字,用得實在是太妙了;還有作者以“黃花”自喻,不僅形似,更是神似;下片:不露一“菊”字,可處處在寫菊,這種“烘云托月,藏而不露”的寫作妙作。
    (二)背一背:根據(jù)詞上下片的思路,要求學生當堂背誦。
    悟一悟:“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鑒賞詞一般有哪些方法?”
    知人論世,聯(lián)系詞人生平和寫作背景,
    把握意象,想象畫面,鑒賞意境美;
    反復誦讀,煉字煉句,品味語言美。
    練一練
    一 剪 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請找出這首詞的詞眼。
    2、從詞中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句或幾句,進行賞析。
    醉花陰 ·重陽
    上片
    愁緒濃且長
    佳節(jié)心更涼
    下片
    把酒欲遣愁
    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教案教學設計篇七
    1.了解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品的風格
    2.理解內(nèi)容,體味意境
    3、初步感受婉約詞的特點,能讀出詞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理解詞的內(nèi)容體會詞人的心境
    能夠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詞
    學習方法:朗讀賞析,合作探究。
    常識填空
    1、常識填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派女詞人。號。她的詞富有真情實感,語言清新自然,流轉(zhuǎn)如珠,音調(diào)優(yōu)美,故名噪一時,稱為體。李清照的詞以為界,分為前后期,前期內(nèi)容多寫,詞風。后期內(nèi)容多寫,詞風。
    2、字音通關(guān)
    薄霧()永晝()紗櫥()盈袖()
    (一)朗讀練習
    1、師范讀,生注意:字音、停頓、語氣、語調(diào)和情感的把握。
    2、生練讀后指名讀,師生共同予以點評,然后齊讀。
    (二)整體感知
    這首詞所傳遞的最主要的情感是什么?應該以怎樣的語調(diào)去讀?
    1.這首詞哪一句話哪一個字體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
    2.愁是抽象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如何去表現(xiàn)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寫愁的高手,為我們寫愁樹立了榜樣。請找出一些例句,并總結(jié)出寫愁的方法。
    3、李清照是如何寫她的愁的呢?哪些字能體現(xiàn)出來?
    4.詞人為何而愁?
    鑒賞評價上片
    1.具體說說詞的上片的內(nèi)容。(注意,學習詩詞要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不要像古文一樣原文翻譯,可以自由地發(fā)揮、補充。小組相互討論交流)
    2、下面是我們的合作探究時間,請大家按小組討論,緊扣住“愁”字,以情景交融為方向,自由選擇詞作中的意象來進行簡要的鑒賞分析。
    (1)賞析“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2)賞析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3、上片小結(jié):
    鑒賞評價下片
    1.我們先對下片作個整體品味,誰來翻譯一下下片的大意?
    2.“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寫的是佳景還是愁景?何以見得?
    3.賞析“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4.整體感悟下片內(nèi)容:
    試背兩首李清照的詞作
    1、《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
    (表現(xiàn)少女天真爛漫的生活)
    2、《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描寫惜春憐花的感情)
    1、表面上寫賞菊飲酒,實寫思念之情無法排遣的句子是:
    2、能使人想到一幅西風瘦菊、佳節(jié)冷落、佳人對花興嘆、憐花自憐的圖畫的句子是:
    3、描寫一系列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環(huán)境,點出雖處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悶的句子是:
    4、膾炙人口的寫愁佳句,具體生動的夸張,傳達了無盡的相思之苦的詩句是:
    5、寫佳節(jié)思親,夜不能眠,寂寞冷清的句子是:
    一、詞人簡介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在詩詞文賦上都有極高的成就,最擅長的還是詞,是婉約派代表詞人,創(chuàng)“詞,別是一家”之說,其詞被稱為“易安體”,被認為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女詩人,亦稱“一代詞宗”。
    李清照的詞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南渡前作品多寫閨情相思;南渡后常有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作品具有豐富深刻的社會內(nèi)容,其詞感情色彩濃烈,善于運用鋪敘、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種表現(xiàn)手法寫細膩的感情變化。語言清新樸素,雅俗共賞。有《漱玉詞》。
    二、背景簡介:
    此詞是李清照前期作品。當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遠游在外,李清照寫了這首詞寄給丈夫,用婉轉(zhuǎn)含蓄的筆調(diào),表達了無比深厚的相思之情。詞以重陽為背景,喻佳節(jié)思親之意。
    醉花陰教案教學設計篇八
    1。 了解詞人的人生際遇,體會其“愁”情。
    2。 解讀詞的意象,感受詞的意境美,把握景與情的關(guān)系。
    1。 解讀詞的意象,把握詞的意境。
    2。 理解作品中“愁”的內(nèi)涵。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環(huán)形山,用15個世界名人的名字來命名他們,其中有一個是中國古代女性,她的名字叫李清照。作為一個封建時代女性,這是一種何等的榮耀?。∧撬秊槭裁传@得如此名譽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詞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氣。
    知人論世:父親李格非,飽讀詩書,精通儒家經(jīng)典,進士出身,才學之士。母親王氏,其祖父是王拱辰,宋仁宗時的科舉狀元,先后擔任過翰林學士,吏部尚書、三司使,王氏從小在詩書世家里長大。
    李清照:(1084—1151?) ,字漱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宋代婉約派代表詞人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詞》。她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比當時的女孩子有著更為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其文學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后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巴窦s詞的正宗”,“亂世中的美神”。
    丈夫:趙明誠。為人品行端正,情趣高雅,從小喜歡收集金石字畫文物,其父趙挺之,與李格非是同鄉(xiāng)人,但在政治上是變法派,與李格非剛好相對,后政治矛盾暫趨緩和,故趙明誠與李清照得以結(jié)為秦晉之好。這時李18歲,趙21歲?;楹蟛痪?,新舊兩黨又開始爭斗,趙挺之打擊李格非,李格非被貶回老家。后新黨內(nèi)部爭斗,趙挺之死于京師,趙家也遭受災禍。靖康事變后,北宋滅亡。北方大亂,趙家大多書冊文物被焚,逃難到南方。丈夫病逝,李清照也一個人在孤獨中去世。
    李清照的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期:
    a。南渡前:內(nèi)容:閨情(離愁) 詞風:清麗明快。 代表作:《一剪梅》、《醉花陰》
    《醉花陰》寫于前期。夫妻倆婚后不久,感情甚篤。后來,趙明誠宦游在外,李清照生活孤寂,因思念遠行的丈夫,在重九當日,便寫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1.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薄霧”、“濃云”,意境凄涼,借景抒發(fā)孤寂的愁情。薄霧濃云:霧氣不散,猶如心中無法消散的惆悵;濃濃的云,給人壓抑之感?!坝罆儭保?,點出愁的長久,時間難熬,這一切何時才是盡頭!“瑞腦銷金獸”,看著瑞龍腦在金色獸形的香爐里慢慢地燒盡。既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烘托出了環(huán)境的凄寂,更寫出了詞人的百無聊賴的愁情。
    2.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a表面上:重陽秋夜,天氣轉(zhuǎn)冷。玉枕紗廚,難御風寒。
    b深層面:獨居家中,沒有家庭的溫馨,內(nèi)心感覺到孤獨凄涼。
    既是身體感受,也是內(nèi)心寒冷。
    重陽節(jié)對這種“涼”意,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重陽佳節(jié),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逢丈夫不歸,以佳節(jié)團聚反襯獨處之悲,更增添涼意。
    總結(jié):上片寫秋涼,既寫季節(jié)之涼,更寫內(nèi)心凄涼,情景交融。這是下文“人比黃花瘦”的原因。下片寫賞菊飲酒,并抒發(fā)感受。
    3.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4.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為絕佳三句)
    明確:用簾外的黃花之瘦比喻人之形體銷魂,創(chuàng)意極美。古人喜歡用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畫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紅”。她卻以憔悴的“黃花”自指,此為獨創(chuàng)。人稱“李三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新來瘦,非于病酒,不是悲秋。
    思考:“人比黃花瘦”的“瘦”字作用:
    a寫出了菊花的形態(tài),傳達出了秋菊的神。
    b描寫思婦因思念而面容清減的形象,寫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營造了婉曲優(yōu)美的藝術(shù)情境。
    總結(jié):下片以“愁”為暗線,“東籬把酒”為了排遣離愁,“暗香盈袖”更觸動愁緒,“莫道”提出“銷魂”,正是“愁”的表現(xiàn),最后落到“瘦”字,是愁的深化,與上片的“愁”相呼應。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分析下片烘云托月的手法:下片寫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卻不見一個“菊”字?!皷|籬”,本來是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詩意,但卻隱去了“采菊”二字,實際是藏頭。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來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飲菊花酒的風習,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氣?!包S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見,全詞不見一個“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態(tài)卻俱現(xiàn)紙上。
    上片:愁永晝:薄霧濃云,瑞腦銷金獸——孤獨寂寞
    佳節(jié)重陽,半夜涼初透——思念難眠
    下片:人更瘦:把酒賞菊,暗香銷魂——自憐愁悶
    醉花陰教案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掌握朗讀的技巧,熟讀體味情感。
    2、品味鑒賞意象,體悟詞人感情。
    3、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
    教學重點
    品味“酒”“黃花”等意象,體悟詞人的感情“愁”。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酒”“黃花”等意象和結(jié)合詩句感受詞人的情感。
    教學方法
    誦讀法
    教學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提示:以“愁”的母題導入)
    中國的古典詩詞情深意切、意蘊綿長,以“愁”為母題的詩詞比比皆是。崔灝如此說思鄉(xiāng)之愁: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秦觀如此說寂寞之愁: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李煜如此說亡國之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蘇軾如此說生死離別之愁: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今天我們一起來感悟一下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筆下的相思之愁。
    二、作者資料簡介
    說到李清照的相思之愁,不得不提她的丈夫趙明誠。李清照18歲時與趙明誠邂逅并且喜結(jié)連理,才子配佳人,兩人恩愛有加,一同研究詩詞和金石。李清照詞中的相思之愁的對象,多是她的丈夫趙明誠。今天我們學一首李清照南渡前早期的、表達相思之愁的作品——《醉花陰》。
    三、《醉花陰》
    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獨自初步感受一下詞的意蘊。
    1、學生自讀(2分鐘)
    2、學生代表范讀(2個同學)
    每一位同學讀完后,請同學們作評價。
    老師再做點評。
    3、寫作背景
    我們要掌握一首詩詞的朗讀節(jié)奏和感情,可以通過詩詞的寫作背景。宋徽宗大觀二年,趙明誠到仰天山羅漢洞賞月流連忘返,李清照獨自在青州歸來堂重陽賞菊,因?qū)戇@首詞贈給趙明誠以解愁緒。
    因為是重陽節(jié)的作品,后來黃升(宋)在《花庵詞選》中題為《醉花陰·九日》。
    “醉花陰”詞牌名為李清照首創(chuàng),雙調(diào)小令,押仄韻格,按照本詞,它押的是ou韻,朗讀時,我們要用低沉緩慢的語氣,感情濃厚又不熱烈,帶有哀傷的基調(diào),適當停頓。比如:“薄霧/濃云/愁/永晝”。
    4、教師范讀
    5、學生齊讀
    四、《醉花陰》意象的解讀和情感的體悟(重點!)
    1、意象與情感
    一個“愁”字貫穿整首詞,也就是所謂的詞眼。那么,詞中哪些意象體現(xiàn)出愁呢?請大家找一找,共同討論如何體現(xiàn)“愁”的。
    (討論兩三分鐘,2個人回答)
    請一位同學來談談她的理解。(預設答案:西風、黃花、酒、暗香、東籬等。適當點撥)
    除了這些,還有嗎?(同學們認同她的理解嗎,有沒有不同的看法?)請另外一個談談她的理解。
    同學們找意象找得很準,理解也很恰當。老師再補充一下,請看幻燈片(顯示:詞中提到的意象的特征和用意)。
    小結(jié):
    薄霧、濃云:薄霧淡淡,云靄濃濃?!俺钜虮§F起”,這樣的陰天使人低迷憂郁,愁緒滿懷。
    東籬:指菊花圃,賞菊是重陽節(jié)的一個習俗。這里化用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典故,一個人重陽賞菊,孤獨排山倒海而來,獨坐東籬愁緒飛。
    西風:暗含凄冷蕭瑟之意。(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酒:麻木神經(jīng),或助興,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在文學中的意象也是豐富多彩。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學多的關(guān)于“酒”的詩句:
    別時,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大醉一場;
    喜時,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欣喜若狂;
    感懷時,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感嘆人生苦短;
    孤獨時,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憂愁時,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消愁不成反添愁。
    李清照喜歡飲酒,借酒消愁,“沉醉不知歸路”“濃睡不消殘酒”“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然而愁哪是那么容易消除的?“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愁上加愁。酒,對李清照而言,似乎已經(jīng)附帶一種化不開的愁緒。
    黃花:菊花,有高潔、隱逸的象征,是重陽節(jié)的時令花,賞菊是重陽的習俗,然而,一個人孤獨賞菊時,菊花,勾起人的相思,只會愁上加愁。李白“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白居易“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李清照“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無人陪伴的重陽節(jié),菊花,終究是傷感之花。而李清照詞的黃花又有特殊的意味,她是以瘦小的黃花比喻瘦削的自己呢。
    2、時間詞、重點詞與情感
    (提示:涼、透、瘦)
    這種愁,通過特殊意象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種愁,還在特殊的時間里變得更加的濃烈!重陽節(jié),獨自一人賞菊,怎么能不覺得時間漫長、日子乏味呢?!愁,涌上心頭。
    這樣的“愁”達到了什么程度呢?(涼、透、瘦)涼,既是天氣帶來的體涼,也是孤獨寂寞思念之痛帶來的心涼,這里用了一語雙關(guān)的修辭。這種愁,涼徹心扉,一個“透”字,點出了詞人過度思念丈夫的沉重的愁和無法解相思的無奈之情。
    “瘦”,有這樣的詩句:“人與綠楊俱瘦”(宋·無名氏《如夢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宋·程垓《攤破江城子》),詞人們以花草樹木自喻,形容身形消瘦、神態(tài)憔悴,李清照更添一筆,以對比的手法突出強調(diào)自己比黃花還瘦削,神態(tài)更加憔悴,可謂巧奪天工。
    李清照在自己的詞中多次寫到相思成愁、因愁而“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也因這出名的詩句被稱為“李三瘦”。
    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寫相思瘦的詩句不勝枚舉,大家能想起哪些?
    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鳳棲梧》),溫庭筠“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南空子》),王實甫“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西廂記》),他們寫的“相思瘦”功力不凡,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整首詞,“愁”是感情基調(diào),詞人在詞中是通過這些體現(xiàn)的:
    意象:薄霧、濃云、酒、東籬、暗香、黃花、西風
    時間詞:永晝、佳節(jié)、重陽、半夜、黃昏后
    重點詞:涼、透、瘦
    這也算是鑒賞詩詞感情的一種方法。
    五、《醉花陰》整體情感感悟
    通過感悟意象,解析關(guān)鍵詞語對“愁”的助興作用,我們把視野投放在整首詞中,去感悟一個整體環(huán)境中,詞人整體的“愁”。
    薄霧淡淡、云靄濃濃的陰天,正是重陽佳節(jié),讓我覺得心中格外惆悵,根本無法打發(fā)這樣的無聊時光啊,我一個人靜靜地看著金獸中不但焚燒消減的瑞腦,百無聊賴度日如年。去賞菊吧,雖然很煩悶,但是這樣的重陽習俗,我還是要耐著性子去完成,沾染了一身的菊花香,黃昏后才回到房里。西風蕭瑟,不斷地挑動著門簾,如此凄涼,不要說離別不苦啊,我簡直比菊圃里的黃花還要瘦削,還要憔悴。
    許許多多的意象營造出一個凄涼的環(huán)境,這樣特定的環(huán)境塑造的是一個多愁善感、相思成愁、憔悴瘦削的女子。如此惹人憐惜。
    (齊讀)通過深入感悟之后,我們再有感情地朗讀一遍這首憂傷而優(yōu)美的詞,《醉花陰》。
    六、探究賞析(討論)
    你最喜歡《醉花陰》的哪一句?請談談你的看法。
    (5分鐘時間。然后請同學起來發(fā)表觀點。加以評價。2個人。)
    預設:如果學生提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他賞析完后,教師補充:《嫏嬛記》的故事,“只三句絕佳”,是千古名句。
    七、作業(yè)
    《醉花陰》塑造了一個在重陽佳節(jié)獨自賞菊、相思成愁的女子形象,請你發(fā)揮想象,用第一人稱把這首詞的內(nèi)容改寫成散文片段。
    八、課堂小結(jié)
    《醉花陰》原文和譯文
    原文: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忱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譯文:
    稀薄的霧氣濃密的云層掠起煩愁直到白晝,龍腦的香料早已燒完了在爐金獸。美好的節(jié)日又到重陽,潔白的瓷枕,輕紗籠罩的床廚,昨日半夜的涼氣剛剛浸透。
    在東籬飲酒直飲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飄滿雙袖。別說不會消損神魂,珠簾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風,閨中少婦比黃花更加消瘦。
    《醉花陰》鑒賞
    李清照的'重陽《醉花陰》詞相傳有一個故事:“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致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誠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装沧饕病保ㄒ姟对潦勒洹が?gòu)钟洝罚_@個故事不一定是真實的,但是它說明這首詞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現(xiàn)在先看看它的全首。詞的開頭,描寫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環(huán)境?!氨§F濃云”是比喻香爐出來的香煙。可是香霧迷朦反而使人發(fā)愁,覺得白天的時間是那樣長。這里已經(jīng)點出她雖然處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悶?!凹压?jié)又重陽”三句,點出時間是涼爽的秋夜?!凹啅N”是室內(nèi)的精致裝置,在鏤空的木隔斷上糊以碧紗或彩繪。下片開頭兩句寫重陽對酒賞菊?!皷|籬”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詩意?!叭吮赛S花瘦”的“黃花”,指菊花。《禮記》月令:“鞠(菊)有黃花”?!坝邪迪阌洹币彩侵妇栈?。從開頭到此,都是寫好環(huán)境、好光景:有金獸焚香,有“玉枕紗廚”,并且對酒賞花,這正是他們青年夫妻在重陽佳節(jié)共度的好環(huán)境。然而現(xiàn)在夫妻離別,因而這佳節(jié)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離愁別恨。全首詞只是寫美好環(huán)境中的愁悶心情,突出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寫,目的是加強刻畫她的離愁。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黃花瘦”一句是警句?!笆荨弊植⑶沂窃~眼。詞眼猶人之眼目,它是全詞精神集中表現(xiàn)的地方。
    在詩詞中,作為警句,一般是不輕易拿出來的。這句“人比黃花瘦”之所以能給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運用比喻,描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當,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這個結(jié)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帶動宕語氣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寫動態(tài)的“簾卷西風”,這以后,才拿出“人比黃花瘦”警句來。人物到最后才出現(xiàn)。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聯(lián)成一氣,前面兩句環(huán)繞后面一句,起到綠葉紅花的作用。經(jīng)過作者的精心安排,好象電影中的一個特寫鏡頭,形象性很強。這首詞末了一個“瘦”字,歸結(jié)全首詞的情意,上面種種景物描寫,都是為了表達這點精神,因而它確實稱得上是“詞眼”。以煉字來說,李清照另有《如夢令》“綠肥紅瘦”之句,為人所傳誦。這里她說的“人比黃花瘦”一句,也是前人未曾說過的,有它突出的創(chuàng)造性。
    醉花陰教案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體會敘事、寫景中抒發(fā)的感情。
    2、了解詩句含義,領(lǐng)悟詩詞的意境。
    3、熟讀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忠而獲罪的憤慨。
    2、敘事、寫景、抒情的融合。
    教學設想:
    1、以朗讀、吟誦來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感情。
    2、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導入課文。
    二、揭示目標。
    (同上)
    三、檢查預習情況。
    1、給下列加點詞注音。
    朝奏()九重天()衰朽()
    知汝遠來()瘴江()弊事()
    2、填空:
    (1)本詩作者是()代(),字(),他倡導()運動,改變了當時的文風,推動了文學的發(fā)展。
    (2)寫出詩歌中描寫冬景的句子();為國家赤膽衷心袒露一片豪情的句子()。
    四、指導閱讀、感悟體會。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
    2、簡介作者,了解背景。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謚文,又稱韓文公。唐代著名文學家。文學上提出“文以載道”的觀點,與柳宗元同是古文運動倡導者,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書諫迎佛骨,觸怒憲宗,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遷,猶言下遷,古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當韓愈到達藍田關(guān)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送行,于是寫了這首詩送給韓湘,抒寫忠而獲罪的憤慨、為國除弊的決心和眷戀朝廷的心情。
    3、自由朗讀,學生互相點評。
    要求:從字音、節(jié)奏、停頓、感情等方面入手。
    4、教師范讀全詩,體會老師對節(jié)奏與感情的處理。
    5、學生放聲朗讀,揣摩感受;也可相互之間交流心得,互相提高。
    6、齊讀全詩。
    五、譯釋詩句,了解大意。
    1、結(jié)合書下注釋,同桌互相譯釋詩句,圈點疑問。
    2、學生質(zhì)疑:
    (1)奏:向君主進言或上書,這里是獻上、呈上的意思。
    貶:降職。
    圣明:指天子。
    惜殘年:愛惜殘年的生命。
    藍關(guān):即藍田關(guān),又稱崾關(guān)。
    (2)詩的前四句皆敘“左遷”,后四句轉(zhuǎn)寫“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詩的開端直敘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訴自己非罪遠謫的憤慨,第五六句寫征途中回望遠瞻,流露出隱隱的悲哀,結(jié)句更加沉痛地表達了將會客死他鄉(xiāng)的憂怨。
    (3)翻譯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貶往八千里外的潮陽。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國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為老病而顧惜殘年余命。
    陰云遮蔽秦嶺,不見家鄉(xiāng)何處;大雪阻塞藍關(guān),征馬不愿前行。
    我知你遠道而來的心意,好為我收尸于瘴氣彌漫的嶺南水濱。
    六、討論交流。
    1、詩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分析:1、肯將衰朽惜殘年。表明自己凜然無悔、剛直不阿的品格。
    2、這兩句借景語言情思。詩人忠而獲罪,遠貶潮陽,拋妻別子而南行,心中是極其傷痛的。這兩句詩就是通過景物描寫委婉地表達這種情感。
    云橫秦嶺、雪擁藍關(guān)語意雙關(guān),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上一句是回顧,詩人不獨系念家人,亦傷懷國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馬藍關(guān),大雪寒天,聯(lián)想到前路的艱危,因而徘徊不前?!榜R不前”其實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七、總結(jié)歸納,質(zhì)疑練習,拓寬延伸。
    1、這首詩敘事高度概括,寫景境界開闊,抒情真摯動人,三者融合一體,形成了悲愴壯美的藝術(shù)效果,讀來令人感慨不已。
    2、學生小結(jié),質(zhì)疑詢問。
    八、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背誦全詩。
    2、預習下一課《錢塘湖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