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當代青年榜樣人物事例素材與運用匯總免費下載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都要有人去研究!”面對“一帶一路”國家戰(zhàn)略需求,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特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信水立志摸清大地家底,十余年間翻山越嶺,帶回一千多塊他心目中的寶貝石頭樣品,把研究寫在祖國大地上。
    王信水出生于1990年,從本科學習地質(zhì)開始,他就走進礦山戈壁,探究地球內(nèi)部奧秘。常年堅持野外科考,他對此樂此不疲,他說:“能一心一意搞科研,就是最幸福的事!”
    王信水每年野外工作的時間大概一到兩個月。“野外工作是開展地球科學研究的基礎。”王信水說,尤其是自己研究的地質(zhì)學方向,必須依靠長時間的積累,去尋找有價值的巖石樣品,才能挖掘出有效的價值。為了找尋樣品,2017年,他坐了兩天兩夜的飛機,只身前往智利北部安托法加斯塔大區(qū),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考察世界級斑巖銅礦;2019年,他曾攀上帕米爾高原,來到塔吉克斯坦與阿富汗交界的地方,實地科考。
    野外考察鍛煉了他一身“武藝”。在新疆天山,有時候采集的巖石樣品重達幾十斤,單靠手提肩扛,難以長時間跋涉,研究區(qū)山高水急,只有簡易的放牧小路,騎馬就成了最佳選擇,王信水在高山草原一騎幾個小時。扎帳篷露營、自己動手做飯,王信水也不亦樂乎。
    人物速寫:
    踏破鐵鞋行千里,叩敲大地繪新圖?!?0后”博導王信水為采集樣品走遍世界,風餐露宿,卻從不以此為苦,反以此為樂,他說:“能一心一意搞科研,就是最幸福的事?!薄吧酱髦?,大地鑄魂”,從王信水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執(zhí)著的事業(yè)心,他對科研的熱愛和專注,更看到了當代青年的責任擔當和愛國情懷。王信水以身作則,把研究寫在大地上,為祖國的地質(zhì)事業(yè)播灑光和熱。
    適用話題:苦與樂、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熱愛與專注、愛國情懷
    趙慧嬋:在不確定性中享受科研的成就感
    2021年青橙獎公布,10位青年科學家入選。其中,“32歲的清華女教授獲獎百萬”沖上了微博熱搜。
    這位女教授名叫趙慧嬋。1989年出生的趙慧嬋從小到大學習成績都十分出色,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yè)。憑借著本科期間的優(yōu)秀表現(xiàn),趙慧嬋得到了全球名??的螤柎髮W機械工程專業(yè)的青睞,前往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并在機器人研究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學有所成的趙慧嬋沒有選擇繼續(xù)待在國外,而是回國發(fā)展——成為清華大學的一名副教授?;厍迦A任教后,趙慧嬋除了學院工作,還在教學上投入了大量心力。多方面的擔子沉甸甸地壓在身上,難免會讓人喘不過氣。但短暫的焦慮后,趙慧嬋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節(jié)奏。
    在科研上,她也有屬于自己的時間管理原則,她相信,只要按照自己的步驟,日日堅持,總會引來“柳暗花明”。對于自己的學生,趙慧嬋不要求他們快速產(chǎn)出成果,“焦慮的傳遞到我這為止即可,不能去過度壓迫學生?!?BR>    趙慧嬋是一名很溫柔的老師,但她的研究對象卻很“硬核”,因為她從事的是軟體機器人的研究。2020年初暴發(fā)疫情時,趙慧嬋帶領團隊進行技術攻關,歷時8個月,最終研制出了一臺咽拭子采樣機器人。趙慧嬋將樣機送往醫(yī)院進行采樣試驗,表現(xiàn)不錯,目前相關技術仍在不斷地更新迭代中。
    趙慧嬋曾說:“希望機器人能夠去到我們?nèi)祟惾ゲ坏降牡胤?,去幫助我們做繁重危險的事情,這是我的一個愿景。”
    人物速寫:
    29歲成為清華大學副教授,32歲獲得青橙獎,這些榮譽不過是趙慧嬋三十幾年人生的一角,她的優(yōu)秀超乎人的想象,她也完全擔得起網(wǎng)友的稱贊——“最美女教授”。趙慧嬋這類優(yōu)秀的科研者理應成為更多青年的榜樣。
    適用話題:剛與柔、青年偶像、自我管理、創(chuàng)新精神
    陳鯤羽:我可不算天才
    2018年,央視大型科普節(jié)目《加油!向未來》第三季決出18歲總冠軍陳鯤羽。從天文地理到生活常識,從實驗推理到數(shù)據(jù)計算,節(jié)目中的他似乎無所不懂。加上隨口而出的科普知識,滔滔不絕的原理解釋,一人單挑23人的自信無畏,陳鯤羽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學霸”“鯤神”,點燃了不少年輕人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
    然而在舞臺上大放異彩的陳鯤羽,在平時生活中卻低調(diào)沉著、謙遜有加。對于那些贊美的標簽,陳鯤羽一概不收,他不認為自己是人們所謂的“天才”,“學校里厲害的人太多了。我有個室友,他讀的書就比我要高一個層次,我還不夠努力。而且在科學領域里,誰敢說自己是大神?!焙痛蠖鄶?shù)同齡人有所區(qū)別的是,陳鯤羽的生活里沒有抖音,沒有微博,每天有效學習時間四到五個小時,他還認為自己并不是很努力。
    火遍網(wǎng)絡之后,有一些節(jié)目找到了陳鯤羽,但他毫不猶豫地全部拒絕了。“錄節(jié)目這種事,經(jīng)歷一次就夠了。但其實我不適合做這些,我還是喜歡做科研?!睂ψ约旱穆殬I(yè)規(guī)劃,陳鯤羽十分明確而篤定:本科畢業(yè)后讀碩士、讀博士,而后進入科研單位……“只要自己腦子跟得上,我就一直做下去?!比缃?,22歲的他,已是清華大學的在讀博士,做等離子物理的相關科研工作。
    人物速寫: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比藗冎豢吹疥愽H羽在舞臺上大放異彩的時刻,然而,撕開“天才”的標簽,走進陳鯤羽的生活,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個“00后”沒有抖音,沒有微博,每天有效學習時間四到五個小時,會為了做好一個實驗而通宵熬夜,會為了一場重要的競賽全力以赴盡全力準備……在汗水中堅持熱愛,是成為“天才”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任何人都能復制、學習的“秘訣”。
    適用話題:高調(diào)與低調(diào)、天才之路、學習方法
    梁燕: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2021年12月,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中國2013年度特別關注孝心少年梁燕大學畢業(yè)后返鄉(xiāng)教書的故事,引發(fā)全網(wǎng)廣泛關注。她坎坷的身世、堅強的精神、真摯的孝心以及質(zhì)樸的知恩圖報之情,讓眾多網(wǎng)友“淚目”。
    1998年8月,梁燕被養(yǎng)父梁賢江從路邊撿回,并給她取名“梁燕”,“希望她能像燕子一樣翱翔天空”。梁賢江經(jīng)濟困難、年近花甲,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把梁燕拉扯大。2004年,梁賢江腰椎增生舊病復發(fā),癱瘓在床,6歲的梁燕扛起了所有的家務,在學習之余還學會編織填補家用。小學五年級時,班主任劉暉發(fā)現(xiàn)梁燕上學接連遲到。了解梁燕的情況后,劉暉上報鎮(zhèn)黨委、政府,梁燕和梁賢江獲得了低保,家里通上自來水,住上新房子……老師的恩情,小梁燕銘記于心。
    2018年9月,梁燕成功考上大學。在大學里,梁燕一邊刻苦學習,一邊做兼職賺生活費。在外出求學的日子里,她一直和恩師劉暉保持聯(lián)系。梁燕難過時,劉暉會鼓勵她;她開心時,劉暉會真心地為她高興。梁燕的心里埋下一顆種子——希望成為劉暉那樣的好老師。2021年6月,梁燕大學畢業(yè),她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教書,成為母校浦北縣平睦鎮(zhèn)中心小學的一名代課老師,繼續(xù)照顧養(yǎng)父。
    人物速寫:
    從小被人遺棄,梁燕卻依然用滿腔的善意對待這個世界,勤勞勇敢地走好每一步人生路。她堅守孝道,不離不棄地悉心照顧癱瘓的養(yǎng)父;她自強不息,即使生活艱苦仍不忘刻苦學習;她知恩圖報,從小受到老師的關愛,于是決定成為老師那樣的人,回報社會。梁燕的故事里流淌著濃濃的溫情,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
    適用話題:孝心無價、自強不息、感恩、回報社會
    張夢秋:用汗水拼來突破
    北京冬殘奧會上,20歲的中國選手張夢秋在高山滑雪比賽中取得了2金3銀的佳績。她扎著小辮,領取金牌時的可愛模樣,給很多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于是送給了她“金色女孩”的昵稱。張夢秋很喜歡這個稱呼,因為體育讓她的人生綻放出了金色光芒。
    張夢秋在出生的時候因為缺氧導致腦癱,使她的運動能力受到很大影響。6年前,還在上中學的張夢秋得知河北省殘疾人高山滑雪隊正在招收隊員,她想試一試,于是報了名。報名之后參加集訓,第一項就是練體能,也就是跑步,要跑30分鐘,“這對我來說太難了?!睆垑羟镎f。因患小兒腦性癱瘓,張夢秋反應速度要比其他人慢一些。當教練在講解動作要領時,別人一個小時就能學會的動作,她需要花兩三倍的時間才能掌握。
    張夢秋也想過放棄,教練得知張夢秋打退堂鼓后開導她,相信她一定能堅持下去。張夢秋咬牙堅持了下來,而這一堅持就是6年。正是因為這個堅持的過程不容易,讓她在冬殘奧會上披金掛銀時更有感觸,“堅持終于有了回報,我沒有辜負大家對我的期盼。”
    人物速寫: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諸多不順,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zhàn),不同的態(tài)度往往會帶來不同的結(jié)局。張夢秋身患腦癱,反應速度比其他人略慢,運動能力也沒有其他人好,但她憑著不服輸?shù)膭?,一堅持就?年,終于用汗水與拼搏讓自己的人生逆風翻盤。
    適用話題:自強不息、逆風而行、堅持的意義
    火出圈的硬核年輕博主們
    “臥室里采訪蘋果CEO”“進軍華為天才少年”“一條視頻提升5億市值”……B站的年輕人真是越來越“魔幻”了——最近,“何同學”等一批博主憑借著一個又一個極具創(chuàng)意的視頻幾度登上熱搜。
    然而,簡單冠給他們“天才”的標簽,似乎并不妥帖:創(chuàng)意當然需要一定的天分,但天分未必會產(chǎn)出創(chuàng)意,了解過更多視頻博主的故事后可以發(fā)現(xiàn),所謂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某些品質(zhì)上其實有著高度的相似性。
    幾年前提起B(yǎng)站,還免不了和“動漫”“鬼畜”“亞文化”等這些元素掛鉤。而今,B站早已“火出了圈”——同時呈現(xiàn)在公眾面前的,還有一群意氣風發(fā)、眼眸發(fā)亮的年輕人,一次又一次地點燃創(chuàng)意的火炬,展示著屬于“Z世代”的超凡魅力。
    在五彩斑斕的“彈幕”里,我們觀看到這批年輕的視頻博主完成一個個令人激動的壯舉。不管多么天馬行空、遙不可及的想法,他們總能將其變?yōu)楝F(xiàn)實。
    撿起蘋果公司砍掉的產(chǎn)品線,發(fā)明“Airdesk”,視頻播出后為贊助商帶來5.46億元的市值飆升;在家中自制火箭發(fā)送升空并成功回收,被人民日報、中青網(wǎng)等一眾媒體轉(zhuǎn)載點贊;自制“能夠給葡萄縫針”的機械臂刷屏熱搜,被媒體稱作“華為天才少年”,年薪百萬……從這些深受歡迎的年輕博主身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意或許似“靈光”般難以捉摸,但創(chuàng)新型人才身上的品質(zhì)卻“有跡可循”。
    多彩解讀:
    1. 打破與反思。如果長期關注這群博主,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著超出年齡的成熟。而這份成熟來源于對“舒適圈”的不斷打破,及對自我的不斷反思。打開視野,不拘泥于過去的成就,廣泛接觸未知領域——只有打破“舒適圈”,才能打破禁錮創(chuàng)造能力的阻礙。同時,打破與反思的結(jié)合,將為創(chuàng)意的鏈條構成完美的閉環(huán)。
    2.堅持與行動。一個大的創(chuàng)意背后,其實包含著數(shù)不清的小創(chuàng)意。而這些小創(chuàng)意無法通過“靈光乍現(xiàn)”取得,只能不斷地實踐、嘗試與試錯。真正令博主們脫穎而出的,還是他們那強大的行動力,最重要的就是“知行合一”。比“行”更寶貴的,是持之以恒的行動,即堅持——行動使創(chuàng)意的落地有了可能,而堅持才使創(chuàng)意水到渠成。
    適用話題:打破與反思、創(chuàng)新精神、Z世代、把想象變?yōu)楝F(xiàn)實、行動力
    愛國素材
    1.我的故鄉(xiāng)臉孔金黃,身體里流著圖騰的血?!邛h《金葵花焚燒的土地》
    寫作思路:贊頌祖國,也自豪是中國人的身份,所以這句話可以契合到“愛國情懷”“民族情節(jié)”中去。
    示例:
    自中華兒女踏上腳下的土地,祖國便恒久給予哺育、滋養(yǎng)??v覽九州四海、錦繡山川,無不開拓視野、壯人心胸;反溯華夏文明、千年春秋,足以豐富精神、讓人奮進。拳拳愛國心熾熱滾燙,無論身在何處、身處何時,我們依然能慷慨豪情寫下那一字一句:“我的故鄉(xiāng)臉孔金黃,身體里流著圖騰的血?!?BR>    2.以吾人數(shù)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不是之根基,其價值之重可見。——孫中山
    寫作思路:愛國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為赤誠祖國奉獻,可以作為一個分論點點出來。
    示例: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無論是“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還是“茍利國家生死以”的林則徐;無論是“以吾人數(shù)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國家億萬年不是之根基,其價值之重可見”的孫中山,還是“吾輩從軍衛(wèi)國,早置生死于度外”的鄧世昌、“天下雖安,忘戰(zhàn)必?!钡臈顦I(yè)功……一個個閃光名字的背后,傳承的是一心為國、高揚大義的民族之魂,凝聚的是同心同德、奮勇向前的精神偉力。
    3.青春不以山海為遠,志愿只向國家未來。——《人民日報》
    寫作思路:關于青春和國家,可以用在“矢志報國”,“時代新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示例:
    青春不以山海為遠,志愿只向國家未來。進入新時代,在祖國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的進程中,一批批青年聽從祖國召喚,譜寫了可歌可泣的青春贊歌: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征途上,數(shù)十萬名“三支一扶”人員參加基層支教、支農(nóng)、支醫(yī)和幫扶鄉(xiāng)村振興,數(shù)百萬名青年大學生參與“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奮戰(zhàn)在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第一線;疫情暴發(fā)以來,32萬余支青年突擊隊、550余萬名青年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一線……“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敝挥挟斍啻和鎳聵I(yè)高度契合時,青春的光譜才會更廣闊,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發(fā)。
    4.滿眼生機轉(zhuǎn)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w翼《論詩五首》
    寫作思路:愛國,需要無時無刻開拓創(chuàng)新,這可以是愛國精神的另一個分論點。
    示例:
    “滿眼生機轉(zhuǎn)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BR>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歷史表明,越是偉大的事業(yè),越充滿艱難險阻,越需要開拓創(chuàng)新。作為新時代之新青年,將祖國的發(fā)展作為自己奮斗指針的同時,還要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更新和升級自身知識儲備,提升基本素質(zhì)和專業(yè)技能,通過潛心求學汲取新知識,通過攻堅克難練就新本領,把智慧與力量播撒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
    【人物事例】
    于右任
    落落乾坤大布衣
    適用主題:民族情節(jié)、祖國統(tǒng)一
    示例:
    他有著強烈的民族情懷,一輩子不求名利,只為廣大人民服務,跟隨過孫中山先生,后來無奈被脅迫逃至臺灣,在臨終前,他有詩《望大陸》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這首詩一經(jīng)公開發(fā)表,立刻打動了無數(shù)中國人民的心。祖國的統(tǒng)一和強盛從始至終都是華夏兒女永恒的愿望,是統(tǒng)一的決心,不會因任何人、任何勢力、任何國家而改變。
    鄭振鐸
    用一生書寫“書生報國”
    適用主題:無私奉獻、愛國情懷
    示例:
    “每一個人,都應為'大我'而犧牲'小我'。成功不必'自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人人有此信念,民族乃得永生?!泵褡逦ky來臨時,當黨和國家工作需要時,鄭振鐸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偉大的事業(yè)中。在五四運動期間,他提出“血和淚的文學”的口號,提倡文學為人民服務;當上海租界淪為日寇占領地,鄭振鐸依然堅守講臺,上完最后一節(jié)中國文學史課;在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期間,鄭振鐸為國家收集了大量文物,為文物事業(yè)發(fā)展作出卓越貢獻。鄭振鐸先生為中國文化事業(yè)奔波,用一生書寫“書生報國”的志愿,彰顯了“為民族效微勞,則亦無悔”的愛國情懷。
    陳金水
    無私奉獻,建立“天下第一氣象站”
    適用主題:愛國情懷、敬業(yè)精神、愛國愛民
    示例:
    從氣象學院畢業(yè)后,血氣方剛的他離開山清水秀的浙江,來到青藏高原,在“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氧氣吃不飽”的惡劣環(huán)境下,建立起“天下第一氣象站”,并獨自堅守33年,他常常面臨死亡的威脅,但臥室里懸掛的“祖國的氣象事業(yè)高于一切”的橫幅,卻給予了他潛在的力量,讓他熬過了漫長的黑夜,挺過了風霜的拍打。即便已經(jīng)退休,他仍時常為百姓而奔波,他說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這八個字,我們一輩子都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