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六教案(優(yōu)秀14篇)

字號:

    一個好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案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促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下面是一些建議可以用來提升教案的質量和實用性。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一
    1。學習讀后感的寫作方法,寫一篇讀后感。
    2。通過習作和口語交際,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3。進一步提高學生搜集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整理本組學習過程中收集的資料,閱讀一兩篇課外讀物。
    第一、二課時習作。
    請同學們默讀習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
    出示要求:讀懂文章內容;寫出讀后感受;引用相關資料。
    小組交流,總結讀后感應怎樣寫。(使學生體會到,寫讀后感要先寫所讀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后重點寫自己對文章中一兩方面內容的感受,還可以結合其他相關資料進行思想表達。)。
    請同學們就本單元所讀的課文或課外讀的文章寫一篇讀后感。
    讀一讀自己寫的習作,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地方標出來。
    在小組內互讀,小組推出兩篇習作在全班展示。
    全班評議,提出修改意見。
    結合評議,自己修改作文。
    第三課時交流平臺口語交際。
    請同學們先看一段錄像,從錄像中你知道了什么?(激發(fā)學生的演講熱情。)。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演講比賽,你們能說說演講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嗎?
    是的,演講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圍繞一個主題。
    抓準幾個方面。
    列舉有力事例。
    組織通順語言。
    表達有聲有色。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以“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展開一場演講比賽好嗎?
    自主準備。
    請同學們根據(jù)課前收集的資料,想一想你對近代中國所受的屈辱有了哪些了解?
    你認為要振興中華應從哪做起?列一個簡單提綱。自己先試著說一說。
    組內交流。
    在小組內交流、試講,并提出改善意見。小組推選一個代表參加班組比賽。
    演講比賽。
    全班評選演講優(yōu)勝隊。
    第四課時詞語盤點日積月累展示臺。
    詞語盤點。
    學生自讀。
    出示投影,看拼音寫詞語。
    同桌互查。
    自選三個成語造句,寫在練習本上。
    小組內互讀詞語,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請同學們說一說每個詞語所表達的意思,并選幾個說句子。
    展示臺。
    辦一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中隊報刊,將同學們寫的讀后感、演講稿、收集的歷史資料(文稿、圖片)展示出來。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二
    1.將本組課文與以前學習過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從內容和寫法上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內容和寫法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會在閱讀中總結和反思,不時提高閱讀能力。
    2.積累古詩。
    3.通過閱讀相關的動物書籍,繼續(xù)了解動物故事,培養(yǎng)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做好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的延伸。
    :準備豐自愷的《白鵝》、老舍的《貓》、布封的《松鼠》進行閱讀。
    1.我們以前學習過許多描寫動物的課文,例如豐自愷的《白鵝》、布封的《松鼠》、老舍的《貓》,同學們還記得課文的內容嗎?(同學簡單交流)。
    2.現(xiàn)在我們再次閱讀這些文章,感受一下課文的內容和寫法。
    (同學再次自主閱讀《白鵝》《貓》《松鼠》)。
    3.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也是描寫動物的文章,現(xiàn)在同學們再次快速瀏覽一下,回顧課文的內容和寫法。
    (同學瀏覽本組課文)。
    4.本組課文和以前學習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小組選擇其中的兩篇進行合作學習,找出內容和寫法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完成下表:
    課題內容相同點內容不同點寫法相同點寫法不同點。
    (2)小組長將學習的結果進行總結,準備在全班匯報。
    5.班內交流匯報。
    (1)名小組長將合作學習的結果匯報給全班同學。
    (2)一名小組長匯報完畢,其他同學互相補充,發(fā)表看法。
    (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6.教師總結。
    我們閱讀課文,要善于比較,在比較中總結,在比較中反思,這樣才干不時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三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受(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2.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3.積累成語,能理解并正確運用成語。
    4.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1課時。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本單元課文內容及課外學習的感受。
    1.學生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聯(lián)系實際,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三)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二、日積月累。
    1.借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成語大意。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成語意思,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探討。
    3.指名朗讀。
    4.交流成語意思。
    5.練習背誦。
    6.交流課外收集成語。
    7.齊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并默記心頭。
    三、成語故事。
    1.談話導入。
    2.交流從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
    3.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自學成語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讀后感受。
    5.教師,并推薦課外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四
    1.增強口語表達的能力。
    2.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習慣,能抓住場景特點進行描寫。
    3.積累語言,增強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按一定順序把場景寫具體、寫清楚。
    4課時。
    收集革命影視作品。
    一、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暑假看過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嗎?
    二、讀課題,明要要求。
    1.自讀課題,弄明白說話的主題是什么。(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
    2.圍繞這個中心,要說清楚哪幾個要點呢?
    (1)作品的名稱。主要講的是誰,講的是什么事?
    (2)有那些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
    (3)還可以講自己的感受。
    3.除了書上提到的這幾個方面,你覺得還有必要說清楚什么。(自由補充)。
    三、分小組討論。
    1.提出要求:
    圍繞中心話題進行討論。
    分工合作,團結協(xié)作。
    學會傾聽。
    2.作好記錄,形成表格式的讀書筆記。
    影視作品名稱作品年代作品的主要人物作品的主要內容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自己的真切感受。
    3.自由組合。并選出組長。
    4.進行作品介紹。
    5.各小組進行補充。
    6.評一評:取長補短,統(tǒng)一意見,評出故事大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在本單元學習中,我們學習了一些習作的方法。今天,我們從習作提供的幾個角度,選擇一個進行練習。
    二、讀題:明要求。
    1.自讀習作要求的介紹,弄清寫作的`內容和要求。
    2.梳理:內容:(1)選取一處場景,按一定順序把場景寫具體、寫清楚。
    (2)從最近讀過的文章或看過的影視作品中。選擇一個寫梗概。
    要求:順序清楚,內容具體,語句通順。
    三、指導選材。
    1.典型性:寫一處場景,選擇印象最深刻的、自己觀察得最仔細的。
    寫故事梗概,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己感受最深刻的。
    2.新穎: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自己體會最真切的。
    四、指導寫法。
    1.寫場景:要有一定的順序、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
    寫梗概:把書、文章或影視作品的主要內容用簡練的語言寫下來。
    2.怎樣寫具體:觀察要細致;采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語言優(yōu)美。
    一、交流平臺。
    1.讀了本組的幾篇文章,你心中的毛主席是什么樣子?
    2.對場景描寫和人物描寫,你學會了那些方法?
    3.這學期你在語文學習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4.自由組合,分小組進行討論,并交流新德。
    5.進行交流評價。
    6.各小組進行補充。
    1.自由讀詞。
    2.了解詞牌名、寫作背景。
    3.熟讀詞句,說說自己讀懂了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
    4.教師點評釋譯。
    5.比一比,看誰讀得有感情,看誰背得快。
    6.你還讀過毛主席的那些詩詞,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閱讀成語故事,想想講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朗讀比賽。
    3.分組講成語故事。
    4.講講你課外收集的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五
    1、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交流對魯迅的認識。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的名言。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
    交流平臺。
    1、談談心目中的魯迅。
    (1)學了本單元的課文,我們被魯迅先生的才學和人格魅力所折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談談自身心目中的魯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課文來談,可以結合課外學習的收獲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3)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4)匯報交流,師生評議。
    (5)教師小結。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認識了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學們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力量,逾越自我。
    2、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1)同學讀教材中的內容,談理解。
    (2)同學找句子,交流體會方法。
    (3)教師歸納總結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
    聯(lián)系上下文。
    聯(lián)系生活實際。
    結合時代背景。
    展開豐富聯(lián)想。
    ……。
    師: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xù)運用我們總結的這些體會句子的方法去學習課文,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過渡:魯迅先生的文章無疑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筆財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細細品讀魯迅先生文章中的膾炙人口、發(fā)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同學自讀。指名讀。
    2、理解重點詞語:
    千夫:眾多的人。
    孺子:小小朋友。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課外再搜集一些魯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語文。
    1、過渡:魯迅先生的童年發(fā)生過許多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
    2、同學自讀。指名讀。
    3、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里?他為什么對得好?
    4、文人巧對對聯(lián)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后搜集此類故事,與同學們交流。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六
    1.學習用表格的方式做單元小結。
    2.推薦好書《森林報》,培養(yǎng)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學習列表格;把自己喜愛的科普讀物帶來與同學共享。
    用表格式總結基本的說明方法。
    在課外閱讀中感悟基本的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一組說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長了不少知識,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這方面的收獲吧!
    1.交流自己通過閱讀說明性文章增長的見識。
    2.用單元小結列表的方式,總結說明文基本的說明方法,并進行交流。
    說明的方法?課文中的例子習作或課外書中的例子。
    舉例子。
    列數(shù)字。
    作比較。
    打比方。
    ……。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你學會了寫什么?
    課外閱讀一些有關說明文的文章,繼續(xù)體會說明方法。
    (1)讀課文,解決生字、詞,不理解的詞查查字典。
    (2)講解這首詩的格式特點。
    四句為一節(jié),全詩共四節(jié),中間空開為一節(jié)的標志。
    (3)生自由讀詩,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4)指名讀,正音。
    (5)全班齊讀。
    (1)小組討論。
    (2)匯報。
    1.師簡談《森林報》。
    2.師推薦其他科普讀物。
    3.課堂分小組閱讀科普讀物。
    1.背誦、默寫《四時之風》。
    2.閱讀科普名著。
    你還知道描寫四季的諺語和詩歌嗎?向大家推薦推薦。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七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受(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2.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3.積累成語,能理解并正確運用成語。
    4.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1課時。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本單元課文內容及課外學習的感受。
    1.學生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聯(lián)系實際,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三)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二、日積月累。
    1.借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成語大意。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成語意思,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探討。
    3.指名朗讀。
    4.交流成語意思。
    5.練習背誦。
    6.交流課外收集成語。
    7.齊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并默記心頭。
    三、成語故事。
    1.談話導入。
    2.交流從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
    3.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自學成語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讀后感受。
    5.教師,并推薦課外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八
    1、引導學生圍繞三個方面展開交流,激勵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
    2、讀背、積累《卜算子·詠梅》,感受毛澤東的情懷。
    3、閱讀成語故事,從中受到啟發(fā)。
    有關內容投影圖片或課文。
    一、揭示教學內容。
    二、自由讀“交流平臺”有關內容,進行任務歸納。
    總共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你眼中的.毛澤東是什么樣的。
    2、有關場面描寫和人物描寫的方法及運用。
    3、本學期語文學習的收獲。
    三、逐題交流。
    1、生自由發(fā)言。
    2、師生共同梳理、評點。(以鼓勵為主)。
    四、讀背《卜算子·詠梅》。
    1、生自由讀。
    2、小組比賽讀。
    3、理解詩詞意思:
    風雨把春天送回來了,一場飛雪迎到了春天。懸崖上雖然冰凌百丈,卻還有梅花迎風雪怒放?;▋呵嘻愐膊缓痛禾毂让?,只是悄悄告訴人們:“春天來了?!钡鹊交▋洪_滿山野時,她在花叢中欣慰地笑了。
    4、指導感情讀。
    5、指導背誦。
    五、閱讀《大公無私》。
    1、默讀,概括主要內容。
    2、釋詞:
    大公無私,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F(xiàn)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fā),毫無個人打算。
    3、談談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4、聯(lián)系身邊的人夸一夸。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九
    學習目標:
    1.學習用表格的方式做單元小結。
    2.推薦好書《森林報》,培養(yǎng)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學習列表格;把自己喜愛的科普讀物帶來與同學共享。
    教學重點:
    用表格式總結基本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在課外閱讀中感悟基本的說明方法。
    課時劃分: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一組說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長了不少知識,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這方面的收獲吧!
    二、閱讀交流要求。
    1.交流自己通過閱讀說明性文章增長的見識。
    2.用單元小結列表的方式,總結說明文基本的說明方法,并進行交流。
    三、回憶課內外閱讀過的說明文。
    四、匯報、填表。
    說明的方法?課文中的例子習作或課外書中的例子。
    舉例子。
    列數(shù)字。
    作比較。
    打比方。
    ……。
    五、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你學會了寫什么?
    六、作業(yè)。
    課外閱讀一些有關說明文的文章,繼續(xù)體會說明方法。
    第二課時。
    一、學習日積月累《四時之風》。
    1.通過讀日積月累有關句子解決生字詞,方法:
    (1)讀課文,解決生字、詞,不理解的詞查查字典。
    (2)講解這首詩的格式特點。
    四句為一節(jié),全詩共四節(jié),中間空開為一節(jié)的標志。
    (3)生自由讀詩,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4)指名讀,正音。
    (5)全班齊讀。
    2.理解詩意。
    (1)小組討論。
    (2)匯報。
    3.指導感情朗讀。
    4.指導背誦。
    二、推薦科普名著。
    1.師簡談《森林報》。
    2.師推薦其他科普讀物。
    3.課堂分小組閱讀科普讀物。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默寫《四時之風》。
    2.閱讀科普名著。
    七、小結。
    你還知道描寫四季的諺語和詩歌嗎?向大家推薦推薦。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
    1、完成日積月累。
    2、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歸納寫作方法。
    3、完成練習。
    完成日積月累、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歸納寫作方法。
    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歸納寫作方法。
    朗讀、閱讀、總結歸納。
    課件ppt。
    2課時。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師談話導入:
    1、成語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瑰寶,是在近千年的文化積淀過程中形成的。它猶如我國燦爛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內涵豐富,意義深遠,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便于記憶和傳播;其中一些成語的背后還有生動的故事和傳說,用起來極為生動、形象??梢哉f,他們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成語大展臺。
    二、成語大闖關。
    (一)第一關:我會讀。
    1、學生自讀成語后。
    2、指名讀成語,說說這些成語和什么有密切的聯(lián)系。
    (二)第二關:我會猜。
    1、師出示圖畫。
    2、生根據(jù)圖畫說成語,并說說是根據(jù)什么來猜的.。(形象地理解成語意思)。
    (三)第三關:我會說。
    請生說說有關的成語故事或前面沒有說過的成語的意思,還可以用成語說話。(根據(jù)故事內容了解成語意思,加深理解,并活學活用。)。
    (四)第四關:我會用。
    請生選用恰當?shù)某烧Z填空。
    1、小作者真是(),寫出的文章構思(),內容()。
    2、音樂會上,既有()的流行音樂,也有()的世界名曲,一曲終了,(),令人回味無窮。
    3、這些冰雕藝術品太美了,真是()、()。
    (五)第五關:我拓展。
    請生說說同類的成語。
    (六)學《響遏行云》這個成語故事。
    1、學生自己讀成語故事,并讀懂內容。
    2、說說這個成語的意思。(響是指聲響;遏是指阻止,使停止;行云是指流動的云彩。想遏行云指聲音高亢阻攔了天上的流云,多用形容聲音響亮。)。
    3、再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交流讀后和受到的啟發(fā),并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4、拓展練習: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
    (引導學生把閱讀成語故事的興趣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多讀書,多積累。)。
    (七)師總結。
    (八)作業(yè)。
    1、背背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并繼續(xù)搜集同類成語。
    2、繼續(xù)搜集成語典故。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一
    1、回顧本組課文學習,交流讀書方法。
    2、積累珍惜資源,維護環(huán)境的標語。
    3、學習成語故事,積累成語。
    一、交流平臺。
    1、教師:請同學們讀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你從他們的對話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同學自由讀對話。
    3、同學暢談自身的發(fā)現(xiàn),教師規(guī)定同學發(fā)言的內容:假如能聯(lián)系實際,深入考慮,不只能協(xié)助你讀懂文章,還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
    4、從本組課文中選擇典型的句段,體會這種讀書方法的作用。
    二、日積月累。
    1、自由讀日積月累的關于珍惜資源,維護環(huán)境的標語。
    2、在小組里交流哪些標語你讀懂了。
    3、指名說說標語的意思,其他同學補充,教師點撥引導。
    4、這些標語寫的好不好?好在哪里?(凝練、通俗、瑯瑯上口。)。
    5、你還知道哪些比較好的關于環(huán)境維護的標語?
    6、讀讀背背好的標語。
    三、成語故事。
    1、自由讀一讀。
    2、概括故事內容,同位互說,全班交流。
    3、齊讀最后一段,你認為晉文公這樣論功行賞有道理嗎?
    4、“竭澤而漁”現(xiàn)在多用來比喻什么?
    5、這個成語對你有什么啟發(fā)?(小組交流指名說。)。
    四、安排作業(yè)。
    1、將竭澤而漁的故事講給家長或者好朋友聽。
    2、繼續(xù)收集標語和成語故事,與同學交流。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二
    1.將本組課文與以前學習過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從內容和寫法上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內容和寫法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會在閱讀中和反思,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2.積累古詩。
    3.通過閱讀相關的動物書籍,繼續(xù)了解動物故事,培養(yǎng)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做好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的'延伸。課前準備:準備豐自愷的《白鵝》、老舍的《貓》、布封的《松鼠》進行閱讀。
    1.我們以前學習過許多描寫動物的課文,例如豐自愷的《白鵝》、布封的《松鼠》、老舍的《貓》,同學們還記得課文的內容嗎?(學生簡單交流)。
    2.現(xiàn)在我們再次閱讀這些文章,感受一下課文的內容和寫法。(學生再次自主閱讀《白鵝》《貓》《松鼠》)。
    3.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也是描寫動物的文章,現(xiàn)在同學們再次快速瀏覽一下,回顧課文的內容和寫法。(學生瀏覽本組課文)。
    4.本組課文和以前學習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班內交流匯報。
    6.教師。
    我們閱讀課文,要善于比較,在比較中,在比較中反思,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引入:以前我們積累了一些古詩,今天咱們一起再積累一首古詩,它叫《馬詩》,我們要比一比,看誰背誦得最快。
    1.老師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的精彩片段。
    2.學生交流聽后感受。
    3.如果有學生已經看過,可以介紹自己閱讀的內容和感受,
    4.教師向學生簡要介紹《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一書,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
    6.交流閱讀體會。
    7.老師向學生推薦動物文學書目。
    8.要求學生課外到圖書館和書店尋找這些書籍,利用課外時間閱讀。準備讀書交流會。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三
    (1)回顧本組課文,找出其中的重點語句進行交流,以及從中受到教育。
    (2)回顧其他方面的學習收獲。
    (3)讀背名言、諺語,引導學生做一個堅強、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4)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現(xiàn)在引用的轉換意。
    (1)通過摘抄、讀背、交流幾個步驟交流學習所得。
    (2)通過自讀自悟,體會這些名言中蘊含的哲理。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從成語故事中得到的體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做一個熱愛生活的有心人。
    1.讀背名言、諺語。
    2.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現(xiàn)在引用的'轉換意。
    課時劃分:2課時。
    在生活中有時一件小事、一幅漫畫、一次活動、一張照片、甚至一句話都會使人獲得啟示。本組課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篇課文都通過一些重點語句,表達了作者的感受,講出了作者受到的啟發(fā)。這些句子給我們的生活又帶來了哪些啟示呢?讓我們共同走進。(板書課題:回顧.拓展)。
    1.閱讀交流平臺,談談要求。
    2.和同學交流從課文、課外書中找到的類似語句。
    1.選擇一篇印象深或最感興趣的課文,說說主要內容以及所得到的啟示。
    2.按所選課不同,分小組交流。
    3.各自摘抄各課的重點詞句,交流重點詞句給自己的啟示。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再次談體會。
    摘抄重點句段,并寫寫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一、直接導入。
    1.學生初讀這些名言警句,注意讀準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讀,及時正音,再自由讀。
    (2)了解這些名言警句的含義。
    (3)小組比賽讀,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練讀。
    學生熟練的朗讀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誰讀得最好。
    3.背誦。
    1.初讀成語,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學生讀成語故事,及時糾正字音。
    3.了解寓意。
    4.作業(yè)。
    背誦名言警句;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家長聽。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四
    1、交流描寫課文中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以及這些語句的好處,發(fā)現(xiàn)描寫人物的方法。
    2、熟讀并背誦名言,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1、準備自己的習作本或讀過的課外書。
    2、了解日積月累中全詩的意思。
    3、閱讀漫畫集《父與子》。
    1、出示詞語盤點中讀讀寫寫的詞語。
    與學生做一個詞語記憶的游戲。每次出示時,將其中的詞語減少。每個大組派代表上來寫出缺失的詞語。看哪一組寫得多。
    2、齊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請一個學生上臺根據(jù)詞語的意思做動作,讓臺下的同學猜一猜他表演的是哪一個詞語。
    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有不少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讓我們來看一看。
    1、出示交流平臺中的.例句,聯(lián)系這些句子所在的課文語段各自讀一讀,說說這些語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2、各自找一找本冊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3、你在讀過的課外書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的語句呢?你在自己的習作有沒有這樣寫過呢?找一找課外書或者自己習作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出示日積月累里面的句子,請同學們各自讀一讀,想一想這些詩句的意思。
    小組內互相說說這些詩句的意思。
    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背詩句??梢阅x、默背,可以是大聲讀背,可以是同桌互讀互背等。
    你還讀過哪些富有哲理的詩句。
    把這些句子摘錄在積累本上。
    1、現(xiàn)在我們來輕松一下,看一幅漫畫布,大家能不能說說這幅漫畫講了什么?指明學生說漫畫,體會父子的形象。重點討論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2、你讀過漫畫集《父與子》嗎?你還從中讀到了哪些內容?從這部漫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向大家介紹其他你感興趣的漫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