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教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教案的編寫應當注重活動設置和教學資源的利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案范文中的多媒體應用和教學資源的利用為我們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供了啟示。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一
本文是“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筆下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文章語言優(yōu)美,富有形象感和畫面感,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梢越Y合生活體驗,邊想象畫面,讓學生在讀中品味作者語言的精妙,感愛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通過看注釋、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陳巴爾虎旗、迂回、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等詞的意思。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誦一、二自然段。
4、體會蒙漢情深的真摯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通過品讀,體會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義,感受作都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理解“蒙漢深情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2課時。
一、單元導讀。
1、同學們,課前先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學們?yōu)檫@些美麗的風光而贊嘆,是啊,這就是西部,祖國版圖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歷史上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如今,西部大開發(fā)的號角已經吹響,在建設者辛勤汗水的澆灌下,西部又煥發(fā)出勃勃生機!課本第一單元的單元主題就是走進西部,讓我們打開書,快速瀏覽第一單元課文,書上都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無垠的草原,古樸典雅的絲綢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楊,跨躍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
3、學習要求:同學們,閱讀本組課文,要把握主要內容,還要聯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想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如果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老師同學討論。
4、現在,就讓我們隨著課文,走進西部,去親近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二、揭題。
1、今天,我們首先要去領略那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板書:草原)。
2、同學們,在你們的心目中,對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
3、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樣的畫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老舍筆下的草原。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讀通課文,檢查字詞。
一碧千里、無邊的綠毯、綠色渲染、墨線勾勒、忽飛忽落。
群馬疾馳、襟飄帶舞、撥轉馬頭、鄂溫克姑娘、陳巴爾虎旗。
蒙漢深情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1)分組讀,正音理解。
渲染、勾勒:正音,結合課文注釋理解意思。
忽飛忽落:由一對反義詞組成,再說幾個這樣的詞。
襟飄帶舞:看圖,理解“襟”就是衣襟。
鄂溫克姑娘陳巴爾虎旗:讀準音了解“鄂溫克”是草原中的一個少數民族;“陳巴爾虎旗”:“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個行政單位,主要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旗相當于縣級。陳巴爾虎旗位于呼倫貝爾盟西北部,是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牧區(qū)四旗之一。
(2)觀察,每組詞分別在寫什么?(草原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
2、理清文脈。
(1)課文從草原的景和人這兩方面來贊美草原,抒發(fā)“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這種民族大團結的美好情感。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哪些部分在寫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寫草原的人?(把課文分為兩部分)。
(3)分小節(jié)朗讀。
(4)讀了課文后,同學們,草原的景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草原的人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呢?(學生回答之后師小結)。
小結:草原的景和人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美。(板書:美)。
四、朗讀品析,感受美景。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理解字詞:請同學們自已讀讀這一段,不懂的詞,可以做上記號。
3、理清結構:同學們,我們看看這段話哪幾句話是在寫景的,哪幾句是抒情的,找出來,分別讀一讀。(個別讀)。
4、讀抒情的句子:“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BR> 5、“這種境界”,是哪種境界呢?讀讀課文的1——5句。
(1)師引讀:我們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線條……。
(2)文中寫這種境界就是按“天空——小丘——草地”這樣的順序來描寫的。(分句讀)。
6、重點品讀“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輕輕流入云際”
(1)讀句子。
(2)翠色“欲”流,流了沒有?為什么后面又說“輕輕流入云際”?
(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謂是“碧草與藍天一色?。?。
(3)再讀讀整個句子,這樣一個畫面,給你什么感受?(柔美、自然)。
(4)輕柔地來讀一讀這個句字,讓我們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諧的美。
7、情感提升。
(1)師生合作讀:同學們,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師讀寫景的部分)這樣的境界,……(生讀抒情部分)。
(2)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草原畫卷呀!天空賦予了草原以明麗,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線條,牛羊更賦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這種境界,……(生接讀)。
8、寫作方法指導:同學們,像這樣,作者先寫景,再抒情的寫作方法就是“情景交融”。
9、背誦課文。
五、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堂作業(yè)本1、2、3、4小題。
2、課后作業(yè):背誦第一段。試著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寫一個片段,可以寫寫“校園”,“公園”等。
一、復習背誦。
1、聽寫詞語:一碧千里無邊的綠毯綠色渲染墨線勾勒翠色欲流。
2、背誦:上節(jié)課,我們隨著作者去領略了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美景。讓我們一起再來回味背誦。
二、理清文脈。
1、導入:“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蹦鞘钦l?(蒙古人民騎著駿馬在草原上奔馳迎接客人。)。
2、默讀2—5小節(jié),用最簡單的語言說說看,這一部分主要寫了哪幾個場面?
(1)遠迎——相見——款待——聯歡。
(2)再看看,這些場面,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事情發(fā)展順序)。
(3)著重寫了哪兩個場面呢?(騎馬遠迎、把酒聯歡)。
三、質疑問難。
自由讀2——5自然段,邊讀,邊想有沒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預設:
1、了解“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
蒙族人民習慣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
奶茶,把牛奶熬在鍋里,撒一把鹽,然后放茶。既有奶香,又有茶香,還淡淡的有點咸味,既不膩口,喝了還很香,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顏色稍微淺一點。
奶豆腐是把奶晾干,蒸發(fā)掉水分以后就變成塊狀的了,吃的時候掰一塊,有軟的有硬的,軟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開吃,別有風味。
2、“迂回”是什么意思?
結合句子理解:(彎彎曲曲,環(huán)繞)平時,還可以說“迂回的——”
四、騎馬遠迎。
1、自由朗讀第2小節(jié),劃出描寫遠迎的句子。
2、讀遠迎的句子。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1)個別讀。
(2)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個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人很多,速度很快,很熱情。
重點品味。
(1)“男女老少”:來的人很多,很熱情(說說可不可以換成人很多?)。
(3)為什么說“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穿著各色的衣裳,五光十色,像一條彩虹。
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彩虹飛過來。(群馬疾馳,能不能說馬兒奔馳?)。
(4)既然有這么多的人來迎客,那為什么作者說像一條彩虹而不是許多條呢?(這些人是有序地來的,而且彩虹是由許多種顏色組成的,正是因為這么多的男女老少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群馬疾馳,襟飄帶舞,所以才匯成了一條美麗的彩虹飛過來。)。
(5)那這“一條彩虹”到底還包含著什么呢?
平時,我們總說彩虹是一座橋,橋就是把這頭和那頭連在一起。如果,這里的彩虹也是一座橋,你們覺得連起的是什么?(蒙古人民和漢族人民之間的友誼,是一座連接蒙漢兩族人民的友誼之橋。)。
小結:是啊,這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那種撲面而來的熱情,更包含著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漢情深。
3、感情朗讀:現在,就把你感受的這一份美好的情感讀出來吧。
(個別讀——齊讀)。
4、品讀:“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BR> (1)剛才一個“飛”字,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那份急切和熱情,那么現在作者又用了一個“飛”,是車跟著馬飛過小丘,還能換成什么字?(馳,跑,開)比較:哪一個更好?(飛更能體現出我們急切地想看到蒙古包的心情。)。
(2)是呀,我們也是相見心切呀!讀好句子,讀出這一份急切。
五、把灑聯歡。
我們帶著這一份急切的心情來到了蒙古包。
引讀第三自然段。
1、了解民族風情。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1)“何忍別”是什么意思?(怎么舍得分別)。
(2)能不能換成“蒙漢情深不忍別”?(“何”有一種反問的語氣,有一種依依不舍的感情,讓我們體會到蒙漢兩族人民情誼深厚。)。
(3)讀出這一份難舍難分,深情厚誼。(個別——齊讀)。
(4)因為這一份深厚的情誼,我們不忍分別,我們“舞的舞……(師引讀)”
(5)在夕陽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我們“舞的舞……(引讀)”。
(6)是啊,“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現在,你能用自已的話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情誼很深,怎么舍得馬上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依依惜別。)。
六、總結全文。
1、不管寫景也好,寫人也好,都抒發(fā)了對草原的贊美之情,熱愛之情。
2、作者就是從從兩個側面,從風光美,從人情美,表現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
3、讓我們帶著對草原的贊美和熱愛,讀一讀整篇課文。
七、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本5、6小題。
八、課外作業(yè):
1、背誦第2自然段。
2、閱讀《林?!?。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二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過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第一單元。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你將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領悟到學習的方法,體會到學習的真諦。學習的第一步――預習是非常重要的,愿你認認真真地對待,在課前先行一步。預習時,要讀通課文,理解詞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燕子。
一身烏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陽春三月,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過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趕來了,加入這百花爭艷的盛會,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帶著剪刀似的尾巴,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的一聲,已經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下。還有幾只橫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就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有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嫩藍的天空,幾痕細線連于電桿之間,線上停著幾個小黑點,那就是燕子。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哇!
閱讀新體驗。
2.讀了課文后,先填空,再想想這些詞語用得好不好,并說說理由。
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著它剪刀似的尾巴,()著身子在天空中()過,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有幾對燕子飛倦了,()在電線上。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哇!
3.選擇你喜歡的一節(jié)果文背誦。
說寫雙通道。
你喜歡哪一種小動物?請你抓住它的特點說一說。
[注釋]。
1本文作者鄭振鐸,現代作家,文學史家,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第一組。
大自然的景物那么迷人。那數不清的山巒,道不盡的江河;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郁郁蔥蔥的森林……無不展示著自己的壯麗與神奇。讓我們一起閱讀本組課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觀察家鄉(xiāng)的景物,記下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
1燕子。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3燕子。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這就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二三月間,微風輕輕地吹拂著,毛毛細雨從天上灑落下來。千萬條柔柳展開了鵝黃色的嫩葉。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
在微風中,在陽光下,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的一聲,已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那邊的柳樹下了;還有幾只橫掠過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幾對小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休息。在藍天的映襯下,電線桿之間連著的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哇。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春天的歌。
2燕子。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在微風中,在陽光里,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的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了;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幾對小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從作戰(zhàn)的全局著想,而犧牲“小我”的精神。
3、抓住人物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從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炮手與將軍間的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文中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炮手的語言、神態(tài)來體會他內心的變化與激烈的斗爭。
導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課題.。
1、問炮手是干什么的?
2、播放炮聲,隨著一聲聲炮響,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跨越歷史長河,走進一百多年前的一個冬日.(出示第一段文字,齊讀,問你讀懂了什么?)。
3、師小結:德國軍隊侵入法國巴黎郊外,法國人民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土被侵略,奮起反抗。這是一場正義的,保衛(wèi)家園的自衛(wèi)戰(zhàn)爭。
二、初讀課文,認識文中生字詞。
1、自讀課文,畫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
2、檢測生字,板書詞語,指名認讀。
1、再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開炮?
3、師創(chuàng)設情境:同學們,這間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滿的家啊,他從小在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F在讓他親自炸毀自己的房子,他的內心怎么能平靜下來呢?我想,他肯定是進行了激烈的思想斗爭才做出決定的。
4、細讀課文,在文中畫出表現炮手臉色變化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2)什么原因造成臉色發(fā)生這樣的變化?由此可以推測出炮手緊張的心情也在加劇。
(4)出示臉色慘白的段落:炮手心情怎樣?此時,炮手又是怎么想的?體會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并指導朗讀。
(5)最后,炮手做出了什么決定?此時你對炮手產生怎樣的感情?
5、播放炮聲:隨著一聲炮響,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濃濃的硝煙中。(出示句子)。
此時,炮手和將軍的表現有什么不同?當將軍問炮手的時候,炮手有時怎么說的?他的話應怎樣讀?指名讀,齊讀。
6、當將軍聽到炮手的話時,將軍怎么說的?
四、布置作業(yè):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進一步理解課文,體會炮手無私奉獻的。
2、結合語文天地中“筆下生花”中的內容。
3、指導寫字。,
導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炮手無私奉獻的精神。
1、通過學習課文,你覺得炮手是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內容談。
2、有感情地讀課文。
二、完成語文天地中的“筆下生花”。
1、想象戰(zhàn)爭結束后,炮手回到家鄉(xiāng)以后會怎樣?
2、同學之間討論交流。
3、動筆寫一寫。
三、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生字,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
2、重點指導多音字“顫”。
3、抄寫生字。
四、布置作業(yè):
[炮手(網友來稿)教案教學設計]。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四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教具準備。
大海的圖片和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6)。
1、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是什么樣的?
2、教師出示大海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大海的特點。
3、指名反饋:看了這些圖片,再次說說對大海的印象。
4、如果你有機會到大海邊,你最想干的是什么呢?
5、教師導入課文:有三個小朋友也到了海邊,他們干什么也呢?
6、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15)。
1、教師范讀課文。
2、你們想讀好課文嗎?
3、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4、學生小組內自由朗讀課文,互相考察生字的認讀情況。
5、反饋認讀生字的情況。
6、朗讀課文。
三、指導讀文,理解內容(17)。
1、小朋友看到的浪花是什么樣的呢?
2、學生讀文后,教師指名反饋,出示相關的句子。
3、出示浪花的釁片,讓學生說一說小朋友為什么說浪花像問號?
4、學生動筆畫一畫浪花。
5、指導感情朗讀這些句子。
6、是呀,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它在問三個小朋友在想什么呢?小朋友想什么呢、請大家把課文讀一讀。
7、指名反饋,教師出示課文相關的句子。
8、誦讀句子,理解內容。
9、教師總結,鼓勵學生提問題。
10、指導感情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7)。
1、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教后感。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2、在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繼續(xù)學習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導入新課(5)。
1、開火車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你們覺得可以用什么辦法幫助我們記住這些生字。
3、學生自讀生字并組詞。
4、課文中的小朋友,他們看到浪花時有許多的想法,一起來讀一讀。
5、從這三個小朋友所想的內容中,你們知道他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二、學習課文最后一節(jié)(10)。
1、教師小結:是呀,三個小朋友熱愛自然,喜愛探索,他們愛浪花,浪花也愛他們。請同學們讀詩歌最后一節(jié)。
2、讀了這節(jié)詩歌,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說浪花也愛這三個孩子了嗎?
3、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
4、指名讀一讀,集體評議。
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10)。
1、學生自由地感情朗讀。
2、分角色讀一讀。
3、學生自由讀,試著背一背。
4、指名背誦。
5、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背誦。
6、集體背誦。
四、指導寫字(10)。
1、明確本課要寫的生字,學生讀生字卡。
2、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如何寫好這些字,并說說書寫時的注意點。
3、集體反饋,教師強調,適當范寫。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5、教師選有代表性的作品,集體評議。
五、布置作業(yè)(8)。
1、抄寫生字。
2、朗讀背誦課文。
11、看浪花。
一個孩子:變淡水澆莊稼。
看浪花一個孩子:到海底探密。
一個孩子:采礦抱金疙瘩。
教后感。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五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感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激發(fā)學生對神奇的科技世界的興趣及探索的欲望。
3.提高對文章的略讀能力。
1.上網查找有關機器人的資料,了解機器人在哪些領域起了哪些作用。
2.準備一個電動智能小狗玩具。
一、引入、激趣。
1.出示智能小狗玩具,指名上臺玩一玩。(通過玩耍,感受智能小狗的聰明靈活,激發(f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師引導:機器狗是多么有趣、多么聰明??!機器人是怎樣的,會有多么能干呢?你想知道嗎?那就請自己讀一讀24課果園機器人(師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理解大意。
1.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你能用比較簡短的幾句話來說嗎?先說給你的同桌聽聽。(然后再指名說,注意引導學生把內容說清楚完整。)。
2.課文中的機器人是怎樣的呢?哪些地方有趣?找到有關的句子勾出來,再反復地讀幾遍。
3.和小組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讀課文,想想你在課文中讀到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四、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機器人的本領也將會越來越大,作用也越來越多,你們都上網查找了相關的資料,咱們來交流交流,更多地了解神奇的科技世界。(指名匯報收集的資料。)。
五、聽著大家收集來的資料,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情不自禁地瞪大了眼睛,不停地發(fā)出由衷的贊嘆,你們大家到底是在贊嘆什么?誰來說一說。(師總結:機器人的能干令人贊嘆,日新月異的高科技令人贊嘆,勤勞智慧勇于創(chuàng)造的人類更令人稱贊?。?。
六、作業(yè):
(小練筆)讓我們展開想象,想一想自己將來想發(fā)明什么樣的機器人,它有哪些本領,先說給爸爸媽媽聽,再寫下來。
聰明能干。
自己充電。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六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俊俏、聚攏、增添、倦了、音符”等詞語。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體會狀物文章的寫作特點。
3、積累好詞佳句。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能力。
2、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能力。
3、通過摘抄喜歡的句子,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積累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對課文的賞析,激發(fā)學生對美麗的自然景觀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課文的語言文字之美,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美景。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為完成本課教學目標,宜將情境教學法貫穿教學始終,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等教學方法完成本課教學。
(二)學生學法。
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法,通過“讀一讀、議一議、演一演、畫一畫、寫一寫”等方法學習本課。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著重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二)難點。
理解課文中兩個重點句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BR> (三)疑點。
1、為什么說“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2.“電線”為什么像“五線譜”?“燕子”為什么像“音符”?
(四)解決辦法。
教師通過簡筆畫和電化教學手段,再現小燕子的形態(tài)、叫聲、飛行,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潑可愛,并運用學到的描寫小燕子的方法,練筆寫其他的動物。對于較難理解的句子,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中體會句子的含義,并通過感情朗讀加以理解和體會。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人新課。
同學們,當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的時候,是誰從遙遠的南方飛來,為春光增添了生機?(燕子)誰見過燕子?它是什么樣子的?燕子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小鳥,它在田野里、在小河邊、在村子里飛翔,打扮著春天。你想進一步了解它嗎?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描寫燕子的文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l)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3、匯報交流自讀情況。
(1)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1、細讀課文,思考并勾畫理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2、小組內討論交流,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待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議答: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
(課文是從燕子的外形、燕子為春光增添生機、燕子的飛行、燕子的停歇四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
(2)在議答燕子每個方面的特點時,可讓學生談一談你最喜歡燕子哪個方面的特點,并說出喜歡的理由,學生提到哪個方面的特點教師就引導學生議答理解相應的段落。
4、匯報交流對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我非常喜歡小燕子的外形,因為它長著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看起來是那么活潑可愛”。
(2)“湊”是什么意思?(幾個方面合起來。)。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電腦的神奇;。
3.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情感。
1.師:電腦真神奇,不僅可以使我們跨上“信息高速路”,還能指揮機器人工作呢!
2.出示課件:機器人。
3.師:你們知道機器能干些什么嗎?那這個機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4課《果園機器人》。(板書課題)。
1.師指名學生閱讀提示,并分組議議閱讀要求。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師提出具體明確的閱讀要求。
(1)借助拼音,讀通讀準課文。
(2)讀一讀,想一想,課文寫的機器人是怎樣的?
(3)想想有哪些地方讀得不明白,并學一學編輯叔叔的做法,在空白處畫“問題泡泡”。
1.交流自讀疑難。
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嗎?
生匯報,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泡泡”。
2.重點討論交流課文寫的機器人是怎樣的,相機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課文哪些地方有趣。
2.展示:學生讀課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學參與評價。
3.齊讀課文。
1.交流:與同學交流你知道機器人還能干什么。
(1)小組交流;。
(2)班級交流。
2.教師小結。
3.課后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詞句段進行摘抄,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八
這組課文有四篇:
一、《天火之謎》
二、《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三、《諾貝爾》
四、《滴水穿石啟示》
應當說這個主題單元,主題清楚,那就是“百折不撓――謳歌了一組不屈不撓、持之以恒、不斷進取的偉大人群像”。
這節(jié)課我覺得比較成熟,尤其是教法、學法、形式多樣,具體來說:
2、兩次撰寫《國榷》的對比。
3、談遷在《國榷》一書完成后與失竊后心情的對比。
緊扣“厄運打不垮”“信念”這課題關鍵詞,前后聯系,以本為本,在多樣的閱讀中(如瀏覽,用心去讀、朗讀、引讀等)中感悟了談過這一人物形象。如致命的打擊(第2節(jié))引讀,在對話中在深入地解讀的基礎上,螺旋式地引導學生讀文本,人物形象凸現出來。第四節(jié),引讀是匠心預設的結果。
交流搜集的資料,像談遷這樣不被厄運打垮的人。
(蘇教版教材:寫字、寫話、批注)
說話練習
個人由此聯想到:
既然這組課文謳歌了一組偉大人群像,怎樣謳歌?反復研讀教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位成功人士,肯定有許多“相關數據”。這一組課文有直接寫,也有間接寫的許多數據。我想這是我們研讀教材應該關注的事,需要重點關注的事。我們?yōu)槭裁匆P注數據?因為這是人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因為看似簡單的數據,其實背后的世界是相當豐富的.。這也許就是這一類課文給予學生的寫作智慧。我想蘇教版教材編寫者在這此類型教材的編寫上,肯定啟動了這一重要思維。
這節(jié),有兩個數據只要我們關注了,了解了,這一課的教學自然也變得簡單了,那就是“500萬、500多萬”??此浦貜停鋵嵰稽c也不重復的數據,因為兩個數據的內涵不一樣的。
這一點上,孫老師似乎強調了。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九
1.板書課題、作者,指名讀,齊讀。
2.小組內先處理生字,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把古詩讀幾遍。(注意指導“塞”、“曲”、“棱”的讀音)。
3.小組展示(達到目標:通順無錯誤)。
4.劃節(jié)奏讀----小組再試讀----再次展示(達到目標:有清晰度、表現力。適當的停頓)停頓是表達語意的重要手段使得音韻和諧,給人以美的享受。
5.關鍵詞語重讀----加著重號-----再次重讀展示(能說明重讀它的理由,渲染環(huán)境,讀出意境)。
6.師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演繹(配樂朗讀)。
7.就讓我們想象著詩歌描繪的情景,帶著對飛將軍李廣的贊嘆與敬佩,試背《塞下曲》。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探險隊員師怎樣用冰取火的,從而感受探險隊員的智慧。頑強的品質與不放棄的精神。
2、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法指導:
1、南極的天氣怎樣?
2、探險隊在南極洲遇到了什么困難?
3、火有什么作用?
4、一名年輕的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取火的?其結果如何?
1、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南極的天氣怎樣?你是從哪些詞句感受到得?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探險隊在南極洲遇到了什么困難?
3、齊讀第三自然段,說說火的重要性,火有什么作用?
4、當大家絕望的時候,年輕的隊員是怎么做的?
把你找到的句子,讀給同學們聽。
結合“語文天地”中的“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試著用別的詞語替換”。他舉著“冰透鏡”,向著太陽,讓太陽光穿過“冰透鏡”,形成焦點,射在一團干燥蓬松的火絨上。一分鐘,兩分鐘??火絨冒出一縷淡淡的青煙。又過了一會兒,火絨上出現了一個紅點,接著便燃燒起來了。
在讀這一句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學生交流,總結: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文中的句號與感嘆號。
自讀,抽讀,賽讀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體會探險隊員的聰明才智與頑強的意志品質。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寫本課的生字。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一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fā)、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風景、協調有序、理所當然”等詞語。
2、培養(yǎng)學生能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的能力。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學習通過抓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探究體驗方法,體會鄉(xiāng)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德。
4、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1、學生準備:工具書(字典)、文具(鋼筆、鉛筆)、生字本、練習簿等。
2、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與布置:常規(guī)課堂布置。
3、教具的設計和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實物投影儀等。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2、生據題質疑。
【設計意圖:思維從疑問始,讀題質疑,以疑促思?!?。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討論商定自學方法。
2、學生自學。
3、全班交流自學情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學,在閱讀實踐中提高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深入局部,探究體驗。
該環(huán)節(jié)是本課時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將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安排教學,有效引導,實現與文本的對話。本環(huán)節(jié)將采用朗讀、默讀、圈劃、思考、交流、討論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研讀內容預設為以下幾個方面,教學順序將根據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安排。具體教學內容視學情和課堂生成情況靈活處理。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俊?BR> 研讀重點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默讀、交流感受,引導學會抓住“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關聯詞語感悟家鄉(xiāng)老人可親可敬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德。學會朗讀的輕重音變化,讀出感情。
2、生感情朗讀。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二
1、認識“融、濘、邁、虔、佑”5個生字。理解并積累6個詞語:“衣衫、融雪、泥濘、虔誠、關照、保佑”。并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知道詩歌寫的是一個小伙子幫助“別人的媽媽”過馬路的事,學習他關心老人的好品質。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三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一段話,體會一段話是如何寫具體的。重點是了解和掌握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的恰當運用。
2、使學生了解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3、激發(fā)學生細致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教育他們要愛護小動物。引導學生理解只有細致的觀察,才能生動準確地寫出感人的文章。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四
人們來來往往穿過她身旁,沒有人注意她求助的目光。
街那頭傳過來叫聲笑聲,學校里剛響過放學鈴聲。
孩子們歡跳著擦過老婦,一個個喊叫著沒人停步。
(2)出示:
馬路上,大人們,孩子們。
(3)說說你對馬路上的大人或小孩的評價。
(4)指導朗讀。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五
《藍鯨》(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是一篇說明文,課文按總分總的結構,介紹了藍鯨的形體特征及行動,呼吸、吃食等方面的生活習性。文章運用了列舉數據、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根據文章的內容及寫作特點,我設計了如下四步進行教學。
一、填一填。
課文二、三自然段重點寫了藍鯨的形體很大,為了把這個特點說清楚,作者列舉了很多數字來說明。教學時我指導學生先讀書,圈出描寫鯨很大的數字,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練習:
(1)藍鯨的體長可達()多米,體重有()多噸,相當于()頭黃牛的重量。鯨須有()米多長。它每天要吃()噸飯,每頓競能吃下()噸魚蝦。(列舉數據)。
這些數據說明藍鯨很___________。
這些數據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藍鯨很_________。
通過讀、圈、填,讓學生體會初步認識舉數據這種說明方法,更通過這些數據讓學生體會到藍鯨確實很大。
二、比一比。
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不僅介紹了藍鯨大,還介紹了藍鯨行動、呼吸等生活習性。在列舉數據的同時,作者還運用了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書并找出這些語句,再讀一讀,比一比,切實體會藍鯨行動、呼吸、拉力等方面的特點。
具體的句子有:
1、藍鯨的嘴巴容得下十幾個成年人在里面睡覺。(作比較)。
2、一頭藍鯨相當于300頭黃牛的重量。(作比較)。
3、一頭藍鯨的拉力相當于一臺中型火車頭。(作比較)。
4、3米長的鯨須,就像一把大型的軟掃帚。(打比方)。
5、遠遠望去,水柱宛如一股噴泉。(打比方)。
怎么體會呢?就是抓住比較的事物,將兩者深入地比一比。如第一句可設計如下比法:
a、這句話拿()和()作比較。
b、估算一下十幾個成年人睡覺得要多大的地方?
c、閉起眼睛,想像一下藍鯨的嘴巴就有多少大。
d、這一句話說明藍鯨__________。
e、再讀一讀句子,要讀出這種感覺,這種特點。
剩下幾句可在上述學法指導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行比較體會。在比一比中讓學生把語言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獲得感性的體驗。這樣既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所用的說明方法。
三、演一演。
演示,一個解說。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深入地理解了課文。
四、拓一拓。
學完了二、三、四自然段,引導學生再回到課題上。讓學生看著課題說一說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你懂得了哪些關于藍鯨的知識?讓學生自主總結,把剛才學得的知識,進行內化整理成塊,并通過學生自主發(fā)言練習說話能力。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六
蟋蟀。對,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師:“蟋蟀”兩個字怎么寫,老師忘了,誰來寫一寫?(一名同學到黑板上來寫,其余同學書空)。
師:小家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你知道它有哪些身手?(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書:蟋蟀的住宅。
二、初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樣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幾層樓?小東西的住宅是什么樣的?讀課文,用“—”畫出有關句子。
2、討論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蟋蟀的住宅。(在課題的右邊畫出蟋蟀的住宅,直觀、形象)。
三、變換角色,再讀課文。
1、師: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個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們認識王老師的住宅嗎?(不認識)。
2、要做好評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樣?有什么特點?請各評委了解一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俺想了解一下各評委的水平。
分段讀課文(讓學習困難的同學讀),每人找一位小老師協助糾正讀音。
四、再讀課文,找出生詞,討論。
1、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生詞,寫在黑板上。隱蔽、棄去、慎重、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干燥、耐煩、寬敞。
2、討論詞義。聯系課文,同學理解哪個詞義就請他講哪個詞,老師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
(1)隨遇而安,從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排下來)。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七
2、能將自己學習本領的過程寫具體,并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會補充短句,體會“的、地、得”與詞語搭配的特點。
4、積累有關讀書、治學的四字成語。
5、看圖說成語,積累帶數字的或帶“大”“小”等方面的成語。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八
1、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小蝦》,看到這個題目,你可能會想起飯桌上那一盤盤香噴噴的油炸大蝦,其實,但是你知道小蝦的生活習性嗎?你知道我們如何與他們友好相處嗎?下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來感受小蝦的可愛吧!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一
本文是“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筆下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文章語言優(yōu)美,富有形象感和畫面感,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梢越Y合生活體驗,邊想象畫面,讓學生在讀中品味作者語言的精妙,感愛作者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通過看注釋、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陳巴爾虎旗、迂回、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等詞的意思。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誦一、二自然段。
4、體會蒙漢情深的真摯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通過品讀,體會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義,感受作都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理解“蒙漢深情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2課時。
一、單元導讀。
1、同學們,課前先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學們?yōu)檫@些美麗的風光而贊嘆,是啊,這就是西部,祖國版圖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歷史上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如今,西部大開發(fā)的號角已經吹響,在建設者辛勤汗水的澆灌下,西部又煥發(fā)出勃勃生機!課本第一單元的單元主題就是走進西部,讓我們打開書,快速瀏覽第一單元課文,書上都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無垠的草原,古樸典雅的絲綢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楊,跨躍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
3、學習要求:同學們,閱讀本組課文,要把握主要內容,還要聯系上下文,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含義深刻的句子,想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如果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老師同學討論。
4、現在,就讓我們隨著課文,走進西部,去親近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二、揭題。
1、今天,我們首先要去領略那一望無垠的大草原。(板書:草原)。
2、同學們,在你們的心目中,對于草原有哪些印象呢?
3、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番怎樣的畫面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老舍筆下的草原。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讀通課文,檢查字詞。
一碧千里、無邊的綠毯、綠色渲染、墨線勾勒、忽飛忽落。
群馬疾馳、襟飄帶舞、撥轉馬頭、鄂溫克姑娘、陳巴爾虎旗。
蒙漢深情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1)分組讀,正音理解。
渲染、勾勒:正音,結合課文注釋理解意思。
忽飛忽落:由一對反義詞組成,再說幾個這樣的詞。
襟飄帶舞:看圖,理解“襟”就是衣襟。
鄂溫克姑娘陳巴爾虎旗:讀準音了解“鄂溫克”是草原中的一個少數民族;“陳巴爾虎旗”:“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個行政單位,主要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旗相當于縣級。陳巴爾虎旗位于呼倫貝爾盟西北部,是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原牧區(qū)四旗之一。
(2)觀察,每組詞分別在寫什么?(草原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
2、理清文脈。
(1)課文從草原的景和人這兩方面來贊美草原,抒發(fā)“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這種民族大團結的美好情感。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哪些部分在寫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寫草原的人?(把課文分為兩部分)。
(3)分小節(jié)朗讀。
(4)讀了課文后,同學們,草原的景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草原的人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呢?(學生回答之后師小結)。
小結:草原的景和人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美。(板書:美)。
四、朗讀品析,感受美景。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理解字詞:請同學們自已讀讀這一段,不懂的詞,可以做上記號。
3、理清結構:同學們,我們看看這段話哪幾句話是在寫景的,哪幾句是抒情的,找出來,分別讀一讀。(個別讀)。
4、讀抒情的句子:“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BR> 5、“這種境界”,是哪種境界呢?讀讀課文的1——5句。
(1)師引讀:我們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線條……。
(2)文中寫這種境界就是按“天空——小丘——草地”這樣的順序來描寫的。(分句讀)。
6、重點品讀“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輕輕流入云際”
(1)讀句子。
(2)翠色“欲”流,流了沒有?為什么后面又說“輕輕流入云際”?
(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謂是“碧草與藍天一色?。?。
(3)再讀讀整個句子,這樣一個畫面,給你什么感受?(柔美、自然)。
(4)輕柔地來讀一讀這個句字,讓我們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諧的美。
7、情感提升。
(1)師生合作讀:同學們,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師讀寫景的部分)這樣的境界,……(生讀抒情部分)。
(2)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草原畫卷呀!天空賦予了草原以明麗,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線條,牛羊更賦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這種境界,……(生接讀)。
8、寫作方法指導:同學們,像這樣,作者先寫景,再抒情的寫作方法就是“情景交融”。
9、背誦課文。
五、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堂作業(yè)本1、2、3、4小題。
2、課后作業(yè):背誦第一段。試著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寫一個片段,可以寫寫“校園”,“公園”等。
一、復習背誦。
1、聽寫詞語:一碧千里無邊的綠毯綠色渲染墨線勾勒翠色欲流。
2、背誦:上節(jié)課,我們隨著作者去領略了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美景。讓我們一起再來回味背誦。
二、理清文脈。
1、導入:“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多起來,也看到了馬群,隱隱有鞭子的輕響?!蹦鞘钦l?(蒙古人民騎著駿馬在草原上奔馳迎接客人。)。
2、默讀2—5小節(jié),用最簡單的語言說說看,這一部分主要寫了哪幾個場面?
(1)遠迎——相見——款待——聯歡。
(2)再看看,這些場面,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事情發(fā)展順序)。
(3)著重寫了哪兩個場面呢?(騎馬遠迎、把酒聯歡)。
三、質疑問難。
自由讀2——5自然段,邊讀,邊想有沒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預設:
1、了解“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
蒙族人民習慣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
奶茶,把牛奶熬在鍋里,撒一把鹽,然后放茶。既有奶香,又有茶香,還淡淡的有點咸味,既不膩口,喝了還很香,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顏色稍微淺一點。
奶豆腐是把奶晾干,蒸發(fā)掉水分以后就變成塊狀的了,吃的時候掰一塊,有軟的有硬的,軟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開吃,別有風味。
2、“迂回”是什么意思?
結合句子理解:(彎彎曲曲,環(huán)繞)平時,還可以說“迂回的——”
四、騎馬遠迎。
1、自由朗讀第2小節(jié),劃出描寫遠迎的句子。
2、讀遠迎的句子。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1)個別讀。
(2)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個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人很多,速度很快,很熱情。
重點品味。
(1)“男女老少”:來的人很多,很熱情(說說可不可以換成人很多?)。
(3)為什么說“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穿著各色的衣裳,五光十色,像一條彩虹。
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彩虹飛過來。(群馬疾馳,能不能說馬兒奔馳?)。
(4)既然有這么多的人來迎客,那為什么作者說像一條彩虹而不是許多條呢?(這些人是有序地來的,而且彩虹是由許多種顏色組成的,正是因為這么多的男女老少身著節(jié)日的盛裝,群馬疾馳,襟飄帶舞,所以才匯成了一條美麗的彩虹飛過來。)。
(5)那這“一條彩虹”到底還包含著什么呢?
平時,我們總說彩虹是一座橋,橋就是把這頭和那頭連在一起。如果,這里的彩虹也是一座橋,你們覺得連起的是什么?(蒙古人民和漢族人民之間的友誼,是一座連接蒙漢兩族人民的友誼之橋。)。
小結:是啊,這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那種撲面而來的熱情,更包含著一份美好的情感,那就是蒙漢情深。
3、感情朗讀:現在,就把你感受的這一份美好的情感讀出來吧。
(個別讀——齊讀)。
4、品讀:“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BR> (1)剛才一個“飛”字,讓我們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那份急切和熱情,那么現在作者又用了一個“飛”,是車跟著馬飛過小丘,還能換成什么字?(馳,跑,開)比較:哪一個更好?(飛更能體現出我們急切地想看到蒙古包的心情。)。
(2)是呀,我們也是相見心切呀!讀好句子,讀出這一份急切。
五、把灑聯歡。
我們帶著這一份急切的心情來到了蒙古包。
引讀第三自然段。
1、了解民族風情。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1)“何忍別”是什么意思?(怎么舍得分別)。
(2)能不能換成“蒙漢情深不忍別”?(“何”有一種反問的語氣,有一種依依不舍的感情,讓我們體會到蒙漢兩族人民情誼深厚。)。
(3)讀出這一份難舍難分,深情厚誼。(個別——齊讀)。
(4)因為這一份深厚的情誼,我們不忍分別,我們“舞的舞……(師引讀)”
(5)在夕陽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我們“舞的舞……(引讀)”。
(6)是啊,“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現在,你能用自已的話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情誼很深,怎么舍得馬上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一碧千里的草原上,依依惜別。)。
六、總結全文。
1、不管寫景也好,寫人也好,都抒發(fā)了對草原的贊美之情,熱愛之情。
2、作者就是從從兩個側面,從風光美,從人情美,表現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
3、讓我們帶著對草原的贊美和熱愛,讀一讀整篇課文。
七、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本5、6小題。
八、課外作業(yè):
1、背誦第2自然段。
2、閱讀《林?!?。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二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過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第一單元。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你將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領悟到學習的方法,體會到學習的真諦。學習的第一步――預習是非常重要的,愿你認認真真地對待,在課前先行一步。預習時,要讀通課文,理解詞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燕子。
一身烏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陽春三月,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綠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綠的葉,各種色彩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過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趕來了,加入這百花爭艷的盛會,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帶著剪刀似的尾巴,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的一聲,已經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下。還有幾只橫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就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有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嫩藍的天空,幾痕細線連于電桿之間,線上停著幾個小黑點,那就是燕子。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哇!
閱讀新體驗。
2.讀了課文后,先填空,再想想這些詞語用得好不好,并說說理由。
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著它剪刀似的尾巴,()著身子在天空中()過,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有幾對燕子飛倦了,()在電線上。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哇!
3.選擇你喜歡的一節(jié)果文背誦。
說寫雙通道。
你喜歡哪一種小動物?請你抓住它的特點說一說。
[注釋]。
1本文作者鄭振鐸,現代作家,文學史家,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第一組。
大自然的景物那么迷人。那數不清的山巒,道不盡的江河;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郁郁蔥蔥的森林……無不展示著自己的壯麗與神奇。讓我們一起閱讀本組課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觀察家鄉(xiāng)的景物,記下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
1燕子。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3燕子。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這就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二三月間,微風輕輕地吹拂著,毛毛細雨從天上灑落下來。千萬條柔柳展開了鵝黃色的嫩葉。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
在微風中,在陽光下,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的一聲,已由這邊的稻田上,飛到那邊的柳樹下了;還有幾只橫掠過湖面,剪尾或翼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幾對小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休息。在藍天的映襯下,電線桿之間連著的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哇。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春天的歌。
2燕子。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在微風中,在陽光里,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的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了;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幾對小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從作戰(zhàn)的全局著想,而犧牲“小我”的精神。
3、抓住人物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從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體會炮手與將軍間的對話,理解說話時的心情。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文中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炮手的語言、神態(tài)來體會他內心的變化與激烈的斗爭。
導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課題.。
1、問炮手是干什么的?
2、播放炮聲,隨著一聲聲炮響,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跨越歷史長河,走進一百多年前的一個冬日.(出示第一段文字,齊讀,問你讀懂了什么?)。
3、師小結:德國軍隊侵入法國巴黎郊外,法國人民為了不讓自己的國土被侵略,奮起反抗。這是一場正義的,保衛(wèi)家園的自衛(wèi)戰(zhàn)爭。
二、初讀課文,認識文中生字詞。
1、自讀課文,畫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
2、檢測生字,板書詞語,指名認讀。
1、再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為什么還要瞄準開炮?
3、師創(chuàng)設情境:同學們,這間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滿的家啊,他從小在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F在讓他親自炸毀自己的房子,他的內心怎么能平靜下來呢?我想,他肯定是進行了激烈的思想斗爭才做出決定的。
4、細讀課文,在文中畫出表現炮手臉色變化的有關句子,讀一讀。
(2)什么原因造成臉色發(fā)生這樣的變化?由此可以推測出炮手緊張的心情也在加劇。
(4)出示臉色慘白的段落:炮手心情怎樣?此時,炮手又是怎么想的?體會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并指導朗讀。
(5)最后,炮手做出了什么決定?此時你對炮手產生怎樣的感情?
5、播放炮聲:隨著一聲炮響,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濃濃的硝煙中。(出示句子)。
此時,炮手和將軍的表現有什么不同?當將軍問炮手的時候,炮手有時怎么說的?他的話應怎樣讀?指名讀,齊讀。
6、當將軍聽到炮手的話時,將軍怎么說的?
四、布置作業(yè):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進一步理解課文,體會炮手無私奉獻的。
2、結合語文天地中“筆下生花”中的內容。
3、指導寫字。,
導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炮手無私奉獻的精神。
1、通過學習課文,你覺得炮手是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內容談。
2、有感情地讀課文。
二、完成語文天地中的“筆下生花”。
1、想象戰(zhàn)爭結束后,炮手回到家鄉(xiāng)以后會怎樣?
2、同學之間討論交流。
3、動筆寫一寫。
三、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生字,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
2、重點指導多音字“顫”。
3、抄寫生字。
四、布置作業(yè):
[炮手(網友來稿)教案教學設計]。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四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教具準備。
大海的圖片和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6)。
1、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是什么樣的?
2、教師出示大海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大海的特點。
3、指名反饋:看了這些圖片,再次說說對大海的印象。
4、如果你有機會到大海邊,你最想干的是什么呢?
5、教師導入課文:有三個小朋友也到了海邊,他們干什么也呢?
6、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15)。
1、教師范讀課文。
2、你們想讀好課文嗎?
3、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4、學生小組內自由朗讀課文,互相考察生字的認讀情況。
5、反饋認讀生字的情況。
6、朗讀課文。
三、指導讀文,理解內容(17)。
1、小朋友看到的浪花是什么樣的呢?
2、學生讀文后,教師指名反饋,出示相關的句子。
3、出示浪花的釁片,讓學生說一說小朋友為什么說浪花像問號?
4、學生動筆畫一畫浪花。
5、指導感情朗讀這些句子。
6、是呀,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它在問三個小朋友在想什么呢?小朋友想什么呢、請大家把課文讀一讀。
7、指名反饋,教師出示課文相關的句子。
8、誦讀句子,理解內容。
9、教師總結,鼓勵學生提問題。
10、指導感情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7)。
1、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教后感。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
2、在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繼續(xù)學習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敢于探索和想像。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導入新課(5)。
1、開火車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你們覺得可以用什么辦法幫助我們記住這些生字。
3、學生自讀生字并組詞。
4、課文中的小朋友,他們看到浪花時有許多的想法,一起來讀一讀。
5、從這三個小朋友所想的內容中,你們知道他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二、學習課文最后一節(jié)(10)。
1、教師小結:是呀,三個小朋友熱愛自然,喜愛探索,他們愛浪花,浪花也愛他們。請同學們讀詩歌最后一節(jié)。
2、讀了這節(jié)詩歌,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說浪花也愛這三個孩子了嗎?
3、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
4、指名讀一讀,集體評議。
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10)。
1、學生自由地感情朗讀。
2、分角色讀一讀。
3、學生自由讀,試著背一背。
4、指名背誦。
5、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背誦。
6、集體背誦。
四、指導寫字(10)。
1、明確本課要寫的生字,學生讀生字卡。
2、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如何寫好這些字,并說說書寫時的注意點。
3、集體反饋,教師強調,適當范寫。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5、教師選有代表性的作品,集體評議。
五、布置作業(yè)(8)。
1、抄寫生字。
2、朗讀背誦課文。
11、看浪花。
一個孩子:變淡水澆莊稼。
看浪花一個孩子:到海底探密。
一個孩子:采礦抱金疙瘩。
教后感。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五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感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激發(fā)學生對神奇的科技世界的興趣及探索的欲望。
3.提高對文章的略讀能力。
1.上網查找有關機器人的資料,了解機器人在哪些領域起了哪些作用。
2.準備一個電動智能小狗玩具。
一、引入、激趣。
1.出示智能小狗玩具,指名上臺玩一玩。(通過玩耍,感受智能小狗的聰明靈活,激發(f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師引導:機器狗是多么有趣、多么聰明??!機器人是怎樣的,會有多么能干呢?你想知道嗎?那就請自己讀一讀24課果園機器人(師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理解大意。
1.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你能用比較簡短的幾句話來說嗎?先說給你的同桌聽聽。(然后再指名說,注意引導學生把內容說清楚完整。)。
2.課文中的機器人是怎樣的呢?哪些地方有趣?找到有關的句子勾出來,再反復地讀幾遍。
3.和小組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讀課文,想想你在課文中讀到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四、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機器人的本領也將會越來越大,作用也越來越多,你們都上網查找了相關的資料,咱們來交流交流,更多地了解神奇的科技世界。(指名匯報收集的資料。)。
五、聽著大家收集來的資料,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情不自禁地瞪大了眼睛,不停地發(fā)出由衷的贊嘆,你們大家到底是在贊嘆什么?誰來說一說。(師總結:機器人的能干令人贊嘆,日新月異的高科技令人贊嘆,勤勞智慧勇于創(chuàng)造的人類更令人稱贊?。?。
六、作業(yè):
(小練筆)讓我們展開想象,想一想自己將來想發(fā)明什么樣的機器人,它有哪些本領,先說給爸爸媽媽聽,再寫下來。
聰明能干。
自己充電。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六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俊俏、聚攏、增添、倦了、音符”等詞語。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體會狀物文章的寫作特點。
3、積累好詞佳句。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能力。
2、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能力。
3、通過摘抄喜歡的句子,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積累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對課文的賞析,激發(fā)學生對美麗的自然景觀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課文的語言文字之美,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美景。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為完成本課教學目標,宜將情境教學法貫穿教學始終,并輔以重點詞語突破,圖文結合,感情朗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等教學方法完成本課教學。
(二)學生學法。
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讀書方法,通過“讀一讀、議一議、演一演、畫一畫、寫一寫”等方法學習本課。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著重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二)難點。
理解課文中兩個重點句子,“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和“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BR> (三)疑點。
1、為什么說“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2.“電線”為什么像“五線譜”?“燕子”為什么像“音符”?
(四)解決辦法。
教師通過簡筆畫和電化教學手段,再現小燕子的形態(tài)、叫聲、飛行,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潑可愛,并運用學到的描寫小燕子的方法,練筆寫其他的動物。對于較難理解的句子,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中體會句子的含義,并通過感情朗讀加以理解和體會。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引人新課。
同學們,當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的時候,是誰從遙遠的南方飛來,為春光增添了生機?(燕子)誰見過燕子?它是什么樣子的?燕子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小鳥,它在田野里、在小河邊、在村子里飛翔,打扮著春天。你想進一步了解它嗎?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描寫燕子的文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l)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
3、匯報交流自讀情況。
(1)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深入探究,質疑解疑。
1、細讀課文,思考并勾畫理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2、小組內討論交流,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記下來,待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議答: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
(課文是從燕子的外形、燕子為春光增添生機、燕子的飛行、燕子的停歇四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
(2)在議答燕子每個方面的特點時,可讓學生談一談你最喜歡燕子哪個方面的特點,并說出喜歡的理由,學生提到哪個方面的特點教師就引導學生議答理解相應的段落。
4、匯報交流對第1自然段的理解。
(1)“我非常喜歡小燕子的外形,因為它長著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看起來是那么活潑可愛”。
(2)“湊”是什么意思?(幾個方面合起來。)。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電腦的神奇;。
3.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情感。
1.師:電腦真神奇,不僅可以使我們跨上“信息高速路”,還能指揮機器人工作呢!
2.出示課件:機器人。
3.師:你們知道機器能干些什么嗎?那這個機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4課《果園機器人》。(板書課題)。
1.師指名學生閱讀提示,并分組議議閱讀要求。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師提出具體明確的閱讀要求。
(1)借助拼音,讀通讀準課文。
(2)讀一讀,想一想,課文寫的機器人是怎樣的?
(3)想想有哪些地方讀得不明白,并學一學編輯叔叔的做法,在空白處畫“問題泡泡”。
1.交流自讀疑難。
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嗎?
生匯報,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泡泡”。
2.重點討論交流課文寫的機器人是怎樣的,相機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課文哪些地方有趣。
2.展示:學生讀課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學參與評價。
3.齊讀課文。
1.交流:與同學交流你知道機器人還能干什么。
(1)小組交流;。
(2)班級交流。
2.教師小結。
3.課后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詞句段進行摘抄,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八
這組課文有四篇:
一、《天火之謎》
二、《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三、《諾貝爾》
四、《滴水穿石啟示》
應當說這個主題單元,主題清楚,那就是“百折不撓――謳歌了一組不屈不撓、持之以恒、不斷進取的偉大人群像”。
這節(jié)課我覺得比較成熟,尤其是教法、學法、形式多樣,具體來說:
2、兩次撰寫《國榷》的對比。
3、談遷在《國榷》一書完成后與失竊后心情的對比。
緊扣“厄運打不垮”“信念”這課題關鍵詞,前后聯系,以本為本,在多樣的閱讀中(如瀏覽,用心去讀、朗讀、引讀等)中感悟了談過這一人物形象。如致命的打擊(第2節(jié))引讀,在對話中在深入地解讀的基礎上,螺旋式地引導學生讀文本,人物形象凸現出來。第四節(jié),引讀是匠心預設的結果。
交流搜集的資料,像談遷這樣不被厄運打垮的人。
(蘇教版教材:寫字、寫話、批注)
說話練習
個人由此聯想到:
既然這組課文謳歌了一組偉大人群像,怎樣謳歌?反復研讀教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位成功人士,肯定有許多“相關數據”。這一組課文有直接寫,也有間接寫的許多數據。我想這是我們研讀教材應該關注的事,需要重點關注的事。我們?yōu)槭裁匆P注數據?因為這是人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因為看似簡單的數據,其實背后的世界是相當豐富的.。這也許就是這一類課文給予學生的寫作智慧。我想蘇教版教材編寫者在這此類型教材的編寫上,肯定啟動了這一重要思維。
這節(jié),有兩個數據只要我們關注了,了解了,這一課的教學自然也變得簡單了,那就是“500萬、500多萬”??此浦貜停鋵嵰稽c也不重復的數據,因為兩個數據的內涵不一樣的。
這一點上,孫老師似乎強調了。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九
1.板書課題、作者,指名讀,齊讀。
2.小組內先處理生字,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把古詩讀幾遍。(注意指導“塞”、“曲”、“棱”的讀音)。
3.小組展示(達到目標:通順無錯誤)。
4.劃節(jié)奏讀----小組再試讀----再次展示(達到目標:有清晰度、表現力。適當的停頓)停頓是表達語意的重要手段使得音韻和諧,給人以美的享受。
5.關鍵詞語重讀----加著重號-----再次重讀展示(能說明重讀它的理由,渲染環(huán)境,讀出意境)。
6.師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演繹(配樂朗讀)。
7.就讓我們想象著詩歌描繪的情景,帶著對飛將軍李廣的贊嘆與敬佩,試背《塞下曲》。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探險隊員師怎樣用冰取火的,從而感受探險隊員的智慧。頑強的品質與不放棄的精神。
2、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法指導:
1、南極的天氣怎樣?
2、探險隊在南極洲遇到了什么困難?
3、火有什么作用?
4、一名年輕的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取火的?其結果如何?
1、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南極的天氣怎樣?你是從哪些詞句感受到得?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探險隊在南極洲遇到了什么困難?
3、齊讀第三自然段,說說火的重要性,火有什么作用?
4、當大家絕望的時候,年輕的隊員是怎么做的?
把你找到的句子,讀給同學們聽。
結合“語文天地”中的“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試著用別的詞語替換”。他舉著“冰透鏡”,向著太陽,讓太陽光穿過“冰透鏡”,形成焦點,射在一團干燥蓬松的火絨上。一分鐘,兩分鐘??火絨冒出一縷淡淡的青煙。又過了一會兒,火絨上出現了一個紅點,接著便燃燒起來了。
在讀這一句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學生交流,總結: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文中的句號與感嘆號。
自讀,抽讀,賽讀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體會探險隊員的聰明才智與頑強的意志品質。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寫本課的生字。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一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fā)、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風景、協調有序、理所當然”等詞語。
2、培養(yǎng)學生能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的能力。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學習通過抓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探究體驗方法,體會鄉(xiāng)親們純樸、勤懇、老幼相敬的可貴品質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德。
4、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1、學生準備:工具書(字典)、文具(鋼筆、鉛筆)、生字本、練習簿等。
2、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與布置:常規(guī)課堂布置。
3、教具的設計和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實物投影儀等。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2、生據題質疑。
【設計意圖:思維從疑問始,讀題質疑,以疑促思?!?。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討論商定自學方法。
2、學生自學。
3、全班交流自學情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學,在閱讀實踐中提高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深入局部,探究體驗。
該環(huán)節(jié)是本課時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將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安排教學,有效引導,實現與文本的對話。本環(huán)節(jié)將采用朗讀、默讀、圈劃、思考、交流、討論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研讀內容預設為以下幾個方面,教學順序將根據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安排。具體教學內容視學情和課堂生成情況靈活處理。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俊?BR> 研讀重點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默讀、交流感受,引導學會抓住“無論”、“只要”、“一定”、“直到”等關聯詞語感悟家鄉(xiāng)老人可親可敬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德。學會朗讀的輕重音變化,讀出感情。
2、生感情朗讀。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二
1、認識“融、濘、邁、虔、佑”5個生字。理解并積累6個詞語:“衣衫、融雪、泥濘、虔誠、關照、保佑”。并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知道詩歌寫的是一個小伙子幫助“別人的媽媽”過馬路的事,學習他關心老人的好品質。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三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一段話,體會一段話是如何寫具體的。重點是了解和掌握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的恰當運用。
2、使學生了解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3、激發(fā)學生細致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教育他們要愛護小動物。引導學生理解只有細致的觀察,才能生動準確地寫出感人的文章。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四
人們來來往往穿過她身旁,沒有人注意她求助的目光。
街那頭傳過來叫聲笑聲,學校里剛響過放學鈴聲。
孩子們歡跳著擦過老婦,一個個喊叫著沒人停步。
(2)出示:
馬路上,大人們,孩子們。
(3)說說你對馬路上的大人或小孩的評價。
(4)指導朗讀。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五
《藍鯨》(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是一篇說明文,課文按總分總的結構,介紹了藍鯨的形體特征及行動,呼吸、吃食等方面的生活習性。文章運用了列舉數據、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根據文章的內容及寫作特點,我設計了如下四步進行教學。
一、填一填。
課文二、三自然段重點寫了藍鯨的形體很大,為了把這個特點說清楚,作者列舉了很多數字來說明。教學時我指導學生先讀書,圈出描寫鯨很大的數字,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練習:
(1)藍鯨的體長可達()多米,體重有()多噸,相當于()頭黃牛的重量。鯨須有()米多長。它每天要吃()噸飯,每頓競能吃下()噸魚蝦。(列舉數據)。
這些數據說明藍鯨很___________。
這些數據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藍鯨很_________。
通過讀、圈、填,讓學生體會初步認識舉數據這種說明方法,更通過這些數據讓學生體會到藍鯨確實很大。
二、比一比。
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不僅介紹了藍鯨大,還介紹了藍鯨行動、呼吸等生活習性。在列舉數據的同時,作者還運用了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書并找出這些語句,再讀一讀,比一比,切實體會藍鯨行動、呼吸、拉力等方面的特點。
具體的句子有:
1、藍鯨的嘴巴容得下十幾個成年人在里面睡覺。(作比較)。
2、一頭藍鯨相當于300頭黃牛的重量。(作比較)。
3、一頭藍鯨的拉力相當于一臺中型火車頭。(作比較)。
4、3米長的鯨須,就像一把大型的軟掃帚。(打比方)。
5、遠遠望去,水柱宛如一股噴泉。(打比方)。
怎么體會呢?就是抓住比較的事物,將兩者深入地比一比。如第一句可設計如下比法:
a、這句話拿()和()作比較。
b、估算一下十幾個成年人睡覺得要多大的地方?
c、閉起眼睛,想像一下藍鯨的嘴巴就有多少大。
d、這一句話說明藍鯨__________。
e、再讀一讀句子,要讀出這種感覺,這種特點。
剩下幾句可在上述學法指導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行比較體會。在比一比中讓學生把語言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獲得感性的體驗。這樣既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所用的說明方法。
三、演一演。
演示,一個解說。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深入地理解了課文。
四、拓一拓。
學完了二、三、四自然段,引導學生再回到課題上。讓學生看著課題說一說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你懂得了哪些關于藍鯨的知識?讓學生自主總結,把剛才學得的知識,進行內化整理成塊,并通過學生自主發(fā)言練習說話能力。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六
蟋蟀。對,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師:“蟋蟀”兩個字怎么寫,老師忘了,誰來寫一寫?(一名同學到黑板上來寫,其余同學書空)。
師:小家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你知道它有哪些身手?(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書:蟋蟀的住宅。
二、初讀課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樣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幾層樓?小東西的住宅是什么樣的?讀課文,用“—”畫出有關句子。
2、討論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蟋蟀的住宅。(在課題的右邊畫出蟋蟀的住宅,直觀、形象)。
三、變換角色,再讀課文。
1、師: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個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們認識王老師的住宅嗎?(不認識)。
2、要做好評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樣?有什么特點?請各評委了解一下。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俺想了解一下各評委的水平。
分段讀課文(讓學習困難的同學讀),每人找一位小老師協助糾正讀音。
四、再讀課文,找出生詞,討論。
1、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生詞,寫在黑板上。隱蔽、棄去、慎重、挖掘、搜索、驟雨、粗糙、簡樸、干燥、耐煩、寬敞。
2、討論詞義。聯系課文,同學理解哪個詞義就請他講哪個詞,老師重點指導學習“隨遇而安”。
(1)隨遇而安,從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隨便找個地方就安排下來)。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七
2、能將自己學習本領的過程寫具體,并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會補充短句,體會“的、地、得”與詞語搭配的特點。
4、積累有關讀書、治學的四字成語。
5、看圖說成語,積累帶數字的或帶“大”“小”等方面的成語。
小學課文機器人教案篇十八
1、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小蝦》,看到這個題目,你可能會想起飯桌上那一盤盤香噴噴的油炸大蝦,其實,但是你知道小蝦的生活習性嗎?你知道我們如何與他們友好相處嗎?下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來感受小蝦的可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