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運算的教案(匯總16篇)

字號:

    編寫教案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評價能力,同時要不斷積累和更新教學經(jīng)驗。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編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明確要教授的知識點、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目標。其次,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還需要根據(jù)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學習需要,設計有趣、生動的教學活動。編寫教案要注意語言簡潔明了,結構合理,操作性強。希望通過這些努力,我們能夠編寫出一份完美的教案。這些范文中的教學設計不僅注重知識傳授,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guī)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計算。
    24+8-63×6÷9。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shù)。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1。
    教師提問:觀察算式發(fā)現(xiàn)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算式中只有減法和加法,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運算。
    教師講述:用脫式計算兩步式題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后面寫第一步運算的結果,還設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一行寫“=”,在“=”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邊說邊板演)。
    教師板書:
    =35+5。
    =40。
    (2)學生試算:
    指定兩名學生板演。訂正時再強調(diào)書寫格式。
    2、教學例2。
    (1)板書:6×3+5050-6×3。
    教師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觀察左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先進行什么運算,教師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然后明確再算什么。
    觀察右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師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
    強調(diào):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下面的法則。
    勾畫出法則并齊讀,然后指名復述。
    (3)反饋練習。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7×8-29。
    提問:在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學生計算,指定兩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要注意書寫格式。
    3、教學例3。
    (1)板書54÷6-77+54÷6。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導學生明確:左邊的算式,先算除法運算,再算減法運算。
    右邊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法運算。
    啟發(fā)學生試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上面的法則。
    (3)反饋練習:
    45÷5-836+49÷7。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4、師生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學習的內(nèi)容和應注意的問題。
    隨堂練習。
    1、根據(jù)算式,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25-9+3663÷9×5。
    =()+()=()×()。
    =()=()。
    46-7×442÷6+39。
    =()-()=()+()。
    =()=()。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6÷6=8÷8。
    =6=1。
    15-6×215÷3+2。
    =9×2=5+2。
    =18=7。
    3、計算。
    布置作業(yè)。
    68+4×349÷7×6。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二
    p.39、40。
    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中括號,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學輝正確地計算。例題安排了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第一層次,從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中提出問題要求學生獨立解答,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解題過程。第二層次,告訴學生要先懸出美術組的人數(shù),列綜合算式時,就要用到中括號,引導學生列出正確的綜合算式,并按順序完成計算。第三層次,引導概括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的經(jīng)驗上升為數(shù)學結論。
    讓學生掌握含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讓學生聯(lián)系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認識中括號,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運算。
    2、讓學生經(jīng)歷認識和理解混合運算運算順序的過程,進一步積累學習數(shù)學的經(jīng)驗,感受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謹?shù)膶W習習慣。
    掛圖。
    檢查回家做的計算作業(yè)。
    (感覺學生的計算不是很好,昨天我布置的回家作業(yè)是讓學生自己出題,出了三道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三道四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要求同桌互相交換,用計算器檢查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出的題難易是否合適等。
    一、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讓學生看圖后說說圖的意思,老師整理成。
    合唱組:84人。
    航模組:男生8人,女生6人。
    美術組:是航模組的2倍。
    看信息,分別讓學生說說航模組、美術組的人數(shù)應怎么列式。
    板書問題:合唱組的人數(shù)是美術組的幾倍?
    問:解決這個問題用到哪個基本關系式?
    板書:合美=幾倍。
    (結合黑板上的算式,讓學生說說它的`運算順序,發(fā)現(xiàn)最后算的算式?jīng)]有意義,不是我們想要的。)。
    那我們想要的運算順序是怎么樣的呢?要實現(xiàn)這個想法,得請中括號來幫忙。
    老師添上中括號,說清楚它的寫法。
    指導讀:84[(8+6)2]。
    先指名結合每一步算式的意義說,再指出:同樣是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再算中括號里的,其他不變。
    4、學生練習,完成書上的例題。
    二、鞏固練習。
    指名板演,結合講評發(fā)現(xiàn)問題,強調(diào)正確的運算順序。
    2、第3題。
    看圖后,請學生說清楚該題的信息,并說說列式的時候是怎么想的?
    三、學生自己閱讀,了解你知道嗎?
    四、學生作業(yè)。
    完成p.40剩下的練習。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三
    1、解決有關分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的具體問題,會想策略明晰數(shù)量關系。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分數(shù)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shù)混合運算一樣,會正確計算分數(shù)混合運算,并在計算中養(yǎng)成認真的良好習慣。
    3、能解決有關分數(shù)混合運算的簡單實際問題,發(fā)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畫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解決(分數(shù)乘除法)簡單實際問題。
    一、出示情境圖、獨立解決。
    師:請看情境圖,你是怎么想的.呢?獨立思考1分鐘,將你思考的過程寫在草稿本上(2分鐘),開始。
    二、小組討論、明晰思路。
    師: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已的想法,一會在全班分享。
    1、你們組的解題思路是什么?
    2、你們組還有什么困惑?
    3、最想給大家分享的感悟是什么?
    三、全班交流、解決問題。
    1.對于分數(shù)混合運算的順序你有什么想說的?計算時有沒有什么好方法?
    2、最想給大家分享的感悟是什么,進行本節(jié)課的反思與評價。
    四、完成書上練習,鞏固檢測。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四
    重點分析:“不帶括號的同級運算的順序”是在小學生學習的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新內(nèi)容。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中已對加減混合的綜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會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口算,并直接寫出結果。但缺少的是把這些零星的數(shù)學知識系統(tǒng)化。
    難點分析: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jīng)知道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也能列出簡單的綜合算式,但是很少見到乘除混合算式,在以前的教學中也提到過這樣的運算順序,但是不是非常透徹,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知道,同級運算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但也有個學生不是非常清楚。
    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情景教學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導入
    1、復習乘法口訣
    你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1、探索新知我們要怎么列式計算呢?
    可以先求出中午走了之后剩下的人,再求下午的總人數(shù)。
    第一步:53—24=29
    第二步:29+38=67
    2、還什么更簡單的方法嗎?
    可以列綜合算式。
    53—24+38=67
    為了便于看出運算順序,可以寫出每次運算的結果。
    4、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一道題中有加法和減法,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5、我們知道了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那下面這個綜合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
    15÷3×5
    應該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6、計算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一道題中有乘法和除法,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請列式計算下面算式。
    48-8+17=
    24÷4×5=
    小結:
    在沒有小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五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使學生掌握混合運算順序,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幫助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探索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一、口算引入
    1、計算:140×3+280 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是什么?使學生明確:當只有加減或乘除法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當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學生練習,指名板演。
    2、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混和運算。
    板書:不帶括號的混和運算。
    二、教學新課
    1、學習例題。
    學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2)學生分小組討論上述問題并匯報。
    (3)師: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應該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學生在書上完成。
    2、試一試:150+120÷6×5。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指明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通過剛才兩道混合運算的解答,你能總結一下沒有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嗎? 使學生明確: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的混合式題里,應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乘除連在一起,或加減連在一起,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
    學生獨立完成,展示個別學生作業(yè)。
    注意強調(diào)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要明確:在沒有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式題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法。
    2、說出運算順序,并口算出計算結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5。
    學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匯報思考過程和解題方法。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想想做做”6。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六
    1、使學生正確掌握100以內(nèi)加減混和運算的方法。
    2、提高學生的估算水平。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能正確熟練的`進行100以內(nèi)加減混合運算。
    主題圖、投影片。
    一、學前準備:
    1、口算:8+9+1=2+4-3=9+6-5=。
    18-4+2=20-7-9=14-7+5=。
    16+3-9=7+6-4=15+3-8=。
    2、計算下面各題。
    5597302658100。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車上原有56人。到站后上車的有19人,又下車27人。
    想一想:現(xiàn)在車上的人比56多還是少?
    小組討論,指名列式計算:
    5629567556-8=48(人)。
    -27+19+19–27。
    ————————————。
    29487548。
    2、練一練: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
    一、課堂作業(yè):
    1、計算下面各題。
    2、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二、課堂:100以內(nèi)的加減混合運算在計算時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三、板書設計:
    5629567556-8=48(人)。
    -27+19+19–27。
    ————————————。
    29487548。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七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經(jīng)歷探究、交流的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按順序正確計算。
    情境圖、課件。
    一、情境引入。
    從圖畫中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設計意圖: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在情境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信息,提出問題,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練習,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二、探究學習。
    1、出示問題。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下面的問題。
    (1)小麗一家已經(jīng)走了多少米?
    (2)小強一家已經(jīng)走了多少米?
    (3)現(xiàn)在小強比小麗多走了多少米?
    (4)老爺爺還要走多少米才能走完10000米?
    2、解決問題。
    (1)教師:上面哪個問題可以一步算出來?哪個問題不能一步解決?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獨立解決前兩個問題。
    板書算式。
    52×47=2444(米)。
    50×47=2350(米)。
    設計意圖:一步計算的問題是學生能夠獨立進行解決的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既進一步感知有關路程的數(shù)量關系,又為下面解決復合型題目做好準備,降低解決問題的難度。
    (2)現(xiàn)在小強比小麗多走了多少米?
    這個問題該怎么解決呢?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的想法,嘗試列出算式。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算法。
    根據(jù)題目,看算式說說每一步計算的意義。
    觀察算式:說一說,每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根據(jù)題目的'數(shù)量關系理解:混合式題中有減有乘,要先算乘再算減,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像上面的算式:52×47-50×47減號兩邊的乘法可以同時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由一步計算問題到復合問題的解決,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shù)量關系,在具體問題中明確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
    (3)解決“老爺爺還要走多少米才能走完10000米?”的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nèi)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嘗試解決,出示不同的算式。
    70×30=2100(米)。
    60×30=1800(米)。
    =6100(米)。
    10000-(70×30+60×30)。
    10000-(70+60)×30。
    =10000-(2100+1800)。
    =6100(米)=6100(米)。
    觀察上面的算式,說說每一步計算的含義?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桌間相互說一說。小結運算順序,明確:在括號中如果有加有乘,也要先算乘再算加,括號里的運算計算完之后再把括號去掉。
    設計意圖: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要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理解,這里借助具體問題,讓情境中理解多步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特別是括號中有兩三步運算的該怎么計算,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
    三、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第1題。
    分組完成:學生分為兩組,先說說運算順序,然后獨立進行計算,指名板書訂正。
    2、自主練習第2題。
    比賽練習,訂正交流,說說自己是怎么計算的。
    3、自主練習第3題。
    獨立思考解題,訂正交流時說說每步計算的含義,然后說說還提出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
    設計意圖:自主練習較好的檢測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計算能力,同時,通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發(fā)展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學生互相說一說。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八
    1、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中,掌握萬以內(nèi)數(shù)的連加、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通過小組交流、合作,體驗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3、在經(jīng)歷探索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過程中,進行有條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決數(shù)學問題成功的喜悅,增強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激情引趣
    (一) 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剛學習了萬以內(nèi)數(shù)的計算,你們已經(jīng)知道怎樣準確計算萬以內(nèi)的兩個數(shù)的加減法,說一說怎樣筆算萬以內(nèi)兩個數(shù)的加減法。
    同學們,你們通過回家問爸爸、媽媽,知道農(nóng)歷九月九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重陽節(jié),又叫老人節(jié))老人節(jié)那天你是怎么做的?(學生回答)
    小紅一家又是怎么做的?請看屏幕。
    點擊課件,出示情境圖,放《?;丶铱纯础返母枨?。
    (二)觀察情境圖,提出問題
    圖上畫的是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答:小紅去了姥姥家。 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
    1、姥姥的一身衣服需要多少錢?
    2、買一件上衣和一雙鞋子一共需要多少錢?
    3、買一條褲子和一雙鞋子一共需要多少錢?
    4、姥姥的上衣比姥姥的鞋子便宜多少錢?
    5、姥姥的褲子比姥爺?shù)男淤F多少錢?
    6、買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
    7、給姥姥買的衣服比姥爺?shù)馁F多少錢? 小組討論,班內(nèi)集體訂正。.
    二、合作學習 探究新知
    (一) 活動一:買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錢?
    師:把前5個問題放進問題口袋,先解決第6個問題。
    1、你會解答嗎?自己在本子上試一試,看能用什么方法解決?
    2、小組內(nèi)交流。
    3、誰愿意展示你們的算法? (學生板前展示)
    班內(nèi)交流。
    4、學生說算法,教師板書。 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有:
    (1) 估算:112+103+88≈300(元)
    (2)列綜合算式計算:
    112+103+88=303(元)
    (3)用豎式計算
    112
    + 103
    215
    215
    + 88
    303
    5、師: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獨立思考說出理由。 重點指導學生說一說綜合算式的計算過程。
    (二)活動二:給姥姥買的衣服比姥爺?shù)馁F多少錢?
    1、先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學生展示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活動三:總結歸納運算順序并驗證。
    1、小結:觀察算式的特點:沒有括號,只有加減法,怎么算? ( 從左往右挨著算:先算前兩個數(shù),用這個得數(shù)再加上或減去第三個數(shù) )
    結論:沒有括號的連加和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2、誰愿意展示你們的算法? (學生板前展示)
    班內(nèi)交流。
    3、學生說算法,教師板書。 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有:
    (1) 估算:112+103+88≈300(元)
    (2)列綜合算式計算:
    112+103+88=303(元)
    (3)用豎式計算
    112
    + 103
    215
    215
    + 88
    303
    5、師: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獨立思考說出理由。 重點指導學生說一說綜合算式的計算過程。
    (四)活動四:給姥姥買的衣服比姥爺?shù)馁F多少錢?
    1、先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學生展示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五)活動五:總結歸納運算順序并驗證。
    1、小結:觀察算式的特點:沒有括號,只有加減法,怎么算? ( 從左往右挨著算:先算前兩個數(shù),用這個得數(shù)再加上或減去第三個數(shù) )
    結論:沒有括號的連加和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2、猜一猜:連減應該怎樣計算呢?
    三、實踐運用 發(fā)展能力
    (一)以自主練習題為題材設計闖關活動。
    1、第一關:變魔術。
    小紅來到姥姥家,跟哥哥小強玩起了變魔術的游戲。看, 我有三張魔術圖片,每張圖片上有兩道題。 分組做,每組兩道。姥爺說,這些題,哪個小組做對了,就獎勵那個組每人一個優(yōu)勝小星。趕緊做吧。
    2、第二關:助人為樂。
    一位郵遞員叔叔也想請我們幫忙。走哪條路近?請幫他算一算。
    (二)對闖關活動進行小結,教師以評為主。
    四、歸納總結 鞏固新知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九
    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的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掌握分數(shù)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的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內(nèi)容
    備注
    一、 復習舊知
    二、教學新課
    三、鞏固練習
    三、課堂小結
    五、作業(yè)
    1、口算練習九第1題
    問:分數(shù)除法要怎樣算?
    2、引入新課
    這節(jié)課,就用學過的分數(shù)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學習分數(shù)的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
    1、教學例5
    出示例5
    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出:按照分數(shù)除法的計算法則,除以一個數(shù),等于乘這個數(shù)的倒數(shù),所以分數(shù)連除,要轉(zhuǎn)化成分數(shù)連乘來計算。改寫成連乘后,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相乘。
    2、教學例6
    問:這道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結
    根據(jù)例5、例6的學習,你能說一說分數(shù)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要怎樣計算嗎?
    指出:在分數(shù)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里,凡是遇到除以一個數(shù),都可以改寫成乘這個數(shù)的倒數(shù)。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分數(shù)連除和乘除混合轉(zhuǎn)化成分數(shù)連乘來計算。
    1、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2題
    3、做練一練第3題第一行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分數(shù)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要怎樣計算?
    練習九第2題第一、二行,第3題第二行。
    這節(jié)課的例題對學生而言很簡單,但是練習九的第3題解方程對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本節(jié)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解方程上比較合理。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
    本單元主要學習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它是今后進一步學習三步乃至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內(nèi)容具體涉及加減、乘除、乘加、乘減、除加、除減混合及帶小括號的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上節(jié)課已經(jīng)學習了其中加減、乘除這一部分,這節(jié)課在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繼續(xù)教學,以解決問題為線索來學習計算。旨在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為今后更為復雜的計算學習奠定知道和思維基礎。
    本節(jié)課內(nèi)容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加減混合運算和乘除混合運算的基礎上來進行的。學習乘法(除法)與加法(減法)的兩步混合運算順序是教學的重點和關鍵,教學中應注意突出重點,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中,獲得學習數(shù)學的成功體驗。
    1.結合具體練習,使學生掌握含有不同級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會進行脫式計算
    2.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掌握既有乘除,又有加減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看—說—算—查
    一、激趣導入(約3分鐘)
    1.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0+4+30= 2×4×7=
    15+5-10= 6÷3×2=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運算或只有乘除法運算時,我們要按( )順序進行計算。
    二、自主學習(約7分鐘)
    1. 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例2中的情境圖。
    2.請大家仔細觀察,說說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3.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回答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嗎?同桌討論,然后說一說。
    4.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樣列式計算呢?
    5.嘗試列綜合算式:4×3+7
    三、合作交流(約10分鐘)
    1.4×3+7這道題你會用脫式進行計算嗎?
    2.指名板演,全班齊練,評價。
    3.7+4×3這道題你會用脫式進行計算嗎?請大家試著算一算。
    4.算完后,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自已計算的順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組內(nèi)交流。
    7.比較7+4×3的運算順序和4×3+7的運算順序,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8.師生共同歸納小結。
    一個算式中,含有除加、除減計算時和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一樣,先算除法,后算加(減)法。
    四、精講點撥(約8分鐘)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五、測評總結(約12分鐘)
    1.達標練習
    (1)下面各題第一步先算什么?把他圈出來。
    20-8÷2 7×5-3 4+4×6 81÷9+2
    (2)完成第50頁第5題。
    2.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樣的混合運算?運算順序有什么特點?
    3.作業(yè)布置:課本50頁4、6題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一
    1、先判斷下列分數(shù)能否化成有限小數(shù),能夠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請化成小數(shù)。
    1又1/252又2/73/817/20。
    1又5/124又3/43又7/9。
    2、口算。
    4.2+1又3/101又3/4-0.10.7+1/43又3/5-3.6。
    1又1/2-1.52.5-7/100.5+1/31/3-0.2。
    (1)指名口答。
    (2)師生共同回顧分數(shù)、小數(shù)混合運算時的一般考慮方法。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二
    老師:同學們做了不少題了,有點累了吧,為了獎勵同學們的優(yōu)秀表現(xiàn)。老師講個故事給你們聽,好不好?展示課件10、11。這是前蘇聯(lián)“聯(lián)盟一號”飛船因工作疏忽,遺漏了一個小數(shù)點導致飛船和科學家一起墜毀的悲劇。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三
    1、使學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掌握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了解整數(shù)運算律在分數(shù)計算中同樣適用,并能運用運算律進行有關分數(shù)的簡便計算。
    2、使學生在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運算能力,能靈活運用運算律和運算性質(zhì),選擇簡便合理的運算方法;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概括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嚴謹性和數(shù)學結論的科學性,養(yǎng)成認真計算、自覺檢驗、有錯即改的良好學習習慣。
    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運用運算律和運算性質(zhì)進行簡便計算。
    一、引入新課
    1、口算練習。
    直接寫出得數(shù)。集體交流,選擇幾題讓學生說說算法。
    2、出示例1
    引導:同學們,這兩個物品你認識嗎?(中國結)你從主題圖中知道了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能列出綜合算式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讓說說是怎么列式的,并且是怎樣想的。
    板書算式:2/5×18+3/5×18(2/5+3/5)×18
    3、揭示:這兩個含有分數(shù)的算式既有乘法又有加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嘗試計算,認識運算順序
    引導:這兩道算式各是先求的什么?你能計算出得數(shù)嗎?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兩人板演
    交流:2/5×18+3/5×18,你先算的什么運算?乘法算出的結果表示什么?
    說明:先算小中國結和大中國結各用彩繩多少米,也就是先算這個算式中的乘法,這兩步乘法可以同時計算脫式。
    提問:(2/5+3/5)×18先算什么呢?先算的是哪個數(shù)量?
    說明:先算兩種中國結各做一個要用彩繩多少米,也就是先算括號里的
    2、小結運算順序。
    提問:通過這兩題的計算,你認為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可以怎么算呢?
    小結: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以前學過的整數(shù)運算順序相同這里有乘法和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的。
    3、明確運算律。
    提問:比較解決例1的兩種不同解法,這兩種解法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如果讓你選擇算法,你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
    通過討論讓學生發(fā)現(xiàn):整數(shù)運算律同樣適用于分數(shù)的運算。根據(jù)運算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提問:這兩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同桌相互說一說。
    提問:在進行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時,你認為要注意些什么?
    2、做“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集體交流,說說哪里用了簡便算法,分別是怎樣想的。小結:簡便運算主要應觀察算式的特點,看能不能運用運算律或運算性質(zhì)使計算簡便。有些題目不能直接進行簡便計算,要先算一步或幾步才能應用運算律或規(guī)律簡便計算,因此在計算過程中要隨時注意觀察算式的特點,思考能不能用簡便計算。
    3、做練習十二第3題。
    讓學生獨立練習,指名四人板演。
    交流:每道題是哪里用了簡便計算,依據(jù)是什么?
    四、全課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四
    (一)使學生學會較難的三步混合運算式題,并在一道式題中有兩步的二級運算.。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重點: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難點:掌握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脫式過程中不出現(xiàn)遺漏和不等式.。
    口算:(卡片)。
    8+2×79×3+2×318÷3-4。
    81÷9×216+3×456÷8-2。
    7×6-1038-5×53×9÷3。
    24÷4×3100÷4-2020-20÷5。
    最后一道口算題“100÷5×3”請說明運算順序.(先算100÷5等于20,再乘以3)。
    出示例1:計算74+100÷5×3。
    出示例1:計算74+100÷5×3審題,根據(jù)下面問題進行思考:(投影)。
    (1)這道題包括幾級運算?
    (2)應該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在個人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同桌同學討論一下,然后在自己作業(yè)本上試做.(個別同學寫在玻璃片上)。
    訂正時,請講出計算過程.。
    74+100÷5×3。
    =74+20×3。
    =74+60。
    =134。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給予具體指導.。
    口算:500-400÷4。
    (500-400)÷4。
    比較這兩題有什么不同?(運算順序不同)為什么?(第2題加了小括號,改變了運算順序)。
    出示例2:
    計算(440-280)×(300-260)。
    師:這道題有兩個小括號我們應該怎樣計算呢?(有人寫在玻璃片上)。
    讓學生自己嘗試,可能會出現(xiàn)下面兩種情況.。
    (1)(440-280)×(300-260)(2)(440-280)×(300-260)。
    =160×(300-260)=160×40。
    =160×40=6400。
    =6400。
    訂正時,引導學生討論.。
    師:同學們在脫式計算時,有以上兩種脫式計算形式.(1)題是一步一步脫式計算,
    通過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兩個小括號同時進行計算比較簡便”的結論.。
    (440-280)×(300-260)。
    =160×40。
    =6400。
    (1)65-6×4÷2。
    (2)38+56÷7×3。
    (3)(59+21)×(96÷8)。
    (4)(220-100)÷(15×2)。
    訂正時,請說一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1)700-8×5×4。
    (2)840÷6÷7+630。
    (3)(15×40-360)÷6。
    (4)(26+19)×(49÷7)。
    (1)45+55÷5-20(2)130+60-90×2。
    =100÷5-20=190-90×2。
    =20-20=100×2。
    =0=200。
    ()()。
    (3)48+20÷4×5(4)320-15×4+40。
    =48+20÷20=320-60+40。
    =48+1=200-100。
    =49??=200。
    ()()。
    (1)96÷8=12(2)12+24=36。
    12+18=3036÷9=4。
    84-30=544×5=20。
    列式:________列式:________。
    (1)12×6+8÷4=20。
    (2)12×6+8÷4=42。
    (3)12×6+8÷4=96。
    師生共同總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四則運算中,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的算式,通常稱為混合運算.加、減、乘、除的混合運算也叫做四則混合運算.在四則混合運算中,規(guī)定的計算先后次序,稱為運算順序.數(shù)學上規(guī)定的四則運算順序如下: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五
    老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小數(shù)的加減和混合運算,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相關練習,前面的練習同學們掌握得不錯,不知今天能否繼續(xù)發(fā)揚你們的優(yōu)勢?下面來幾道口算試一試你們的“功力”
    (放課件2,練習1)。請一位同學說出答案。
    [設計意圖:結合我校開展的計算課題研究,
    復習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運算,由淺入深,先激發(fā)。
    學習興趣。]。
    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六
    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備注。
    一、復習鋪墊。
    1、計算。
    2、投影片反饋、評講。
    二、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1、改變復習題(2)的運算符號后出示:
    7又7/8-4又5/12+2又1/6。
    審題:與復習題比較有什么區(qū)別?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2、今天我們學習《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出示課題。
    三、教學新知。
    教師提示: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要從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括號里面的。)。
    (1)嘗試計算。
    (2)投影反饋:
    解法1:7又7/8-4又5/12+2又1/6。
    =7又21/24-4又10/24+2又4/24。
    =5又15/24=5又5/8。
    解法2:7又7/8-4又5/12+2又1/6。
    =7又21/24-4又10/24+2又1/6。
    =3又11/24+2又1/6。
    =3又11/24+2又4/24。
    =5又15/24=5又5/8。
    (3)小結:
    加法的運算定律和減法的性質(zhì)同樣適用于分數(shù)加減法,做題時要注意觀察題中各數(shù)字特點,運用合理方法進行計算。
    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shù)家家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可以從左往右依次演算,也可一次通分,同步計算。要注意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是假分數(shù)的要化成整數(shù)或者帶分數(shù)。
    (4)試一試:
    7又7/8+4又5/12-2又1/66又5/6+4又3/5-11又2/15。
    (1)把例添上小括號為:
    7又7/8-(4又5/12+2又1/6)。
    (2)嘗試練習。
    (3)反饋:
    說說運算順序及運算方法。
    (在有括號的算式里,先算括號里面的)。
    (4)再嘗試例2。
    計算:2又1/5-(1又3/4-5/12)。
    (5)投影反饋。
    (6)講評。
    計算過程中,可約分時要及時約分,可使計算簡便。
    (7)小結:
    帶括號的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要先算括號里面的,計算過程中,可約分時要及時約分,可使計算簡便。
    四、鞏固練習:
    1、對照練習:
    7又1/2-2又5/9+3又1/6...............7又1/2-(2又5/9+3又1/6)。
    2/15+3又3/10-2又1/3...............2/15+(3又3/10-2又1/3)。
    在進行分數(shù)加減混合計算題時,也必須認真審題,弄清運算順序。
    2、改錯:
    5又1/2-1又5/8+1又3/88-3又6/11+1又5/11。
    =5又1/2-3=5又5/11+1又5/11。
    =2又1/2=6又10/11。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yè)。
    1、p.139(1-3左8題)。
    2、《作業(y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