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長久的教案范文(15篇)

字號:

    在教學過程中,教案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鼓勵大家根據(jù)這些教案范文的思路和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進。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8個字只識不寫,另有一個多音字“埋”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4、初步領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fā)起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難點: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準備:
    1、查找蘇軾的有關資料。
    2、有關教學投影片。
    教學內(nèi)容: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
    2、學習第1——3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激趣導入:
    2、簡介蘇軾生平。
    四川人,北宋杰出文學家,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揭示課題。
    蘇軾與其弟蘇轍自幼手足情深,形影不離,而后來長期分別,天各一方。時值中秋之夜,目睹別的家人團聚,共賞明月,思念之情由然而生,然而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諦,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絕唱。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生字讀音。
    (2)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學生練習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4、聽課文錄音,(范讀課文)。
    說說課文寫了誰的事?是件什么事?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讀出相應的語氣。
    3、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或放錄音)。
    要求學生:注意傾聽,聽準字音,注意停頓。一會兒比一比看誰像老師一樣讀得好。
    2、賽讀課文。
    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相應的語氣,注意營造各個小組間的比賽氛圍。
    學情預設:下面加點字學生容易讀錯。
    教學措施預設:
    在學生讀的時候,注意以下加點字的字音。
    做官品嘗觀賞眼睜睜心緒不寧。
    雖然寬慰悲歡埋怨陰晴圓缺。
    學情預設:讀下面的句子時,注意根據(jù)提示語讀出相應的語氣。
    (2)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千里共嬋娟!
    教學措施預設:
    指導:在皓月當空之時,詩人靜思什么呢?
    你從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從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詩人的責怨,齊讀句段體會感受;從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詩人的憤懣。
    再讀,讀出埋怨。
    句子二: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千里共嬋娟!
    指導: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正是因此他才寬慰。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讀出寬慰、低聲、吟誦的語氣。
    三、再讀課文。
    根據(jù)老師或同學的點評,自由朗讀,讀流利,讀出相應的語氣。
    四、默讀課文,感知課文。
    默讀課文,小組內(nèi)交流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讀一讀檢查是否已經(jīng)真正認識。
    2、描紅。老師要逐字指導,起筆頓比落筆,字的位置。
    3、師范寫,要求學生注意看間架結構,難寫的筆畫的起筆、收筆要領,以及疏密要領等。
    4、學生仿寫(前臺展示)。
    共同評價學生仿寫的字。評價要領:起筆頓筆大小間架結構等。
    六、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思考: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體會他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七、任務分配。
    1、默讀課文,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4、任選一兩段展示朗讀。
    5、展示背誦課文四、五、六自然段。
    6、談談你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理解并背給大家聽。
    7、搜集一些關于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為主題的詩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3、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任務展示。
    1、小組內(nèi)準備展示任務。(五分鐘)。
    2、展示匯報。
    (1)默讀課文,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學情預設:
    從課文內(nèi)容來看,學生很難理解這篇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因為沒有豐富的個人經(jīng)歷,學生的理解也是很膚淺的。
    教學措施預設:
    課主要寫了北宋大文豪蘇軾創(chuàng)作名詞《水調歌頭》的經(jīng)過,屬于文包詩類文章。
    引導學生采用聯(lián)系寫作背景理解重點句段,引導學生轉換角色,想蘇軾所想,悟蘇軾之情。
    措施(一)細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學生討論。
    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中秋節(jié)的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這是親人團聚的時候,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二是目睹他人團聚的情景: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蘇軾卻獨在異鄉(xiāng)為異課,飽受離別之苦。所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更勾起蘇軾對弟弟的思念,因而心緒不寧。
    三是與弟弟手足情深且分別已久。著重理解心緒不寧、手足情深、形影不離的意思。
    (2)進一步自讀感悟,指名讀,讀出思念之情。(配樂朗讀,背景音樂《良宵》)。
    措施(二)細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
    (2)學生自由發(fā)言: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3)自由練讀,感悟蘇軾埋怨之情源于思念之苦。引導學生讀好反問句。
    (4)這段后面是省略號,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學生想象,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有能加深其對課文的理解。)。
    措施(三)細讀課文第五六自然兩段。
    (1)(出示課件)寬慰是什么意思?(豁達開朗,積極樂觀)(板書:寬慰)蘇軾為什么會寬慰了呢?他到底想到了什么?(自由回答)。
    (2)(出示句子)(自由朗讀)。
    交流討論:
    a用自己的話再來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重點理解悲歡離合,隱現(xiàn)圓缺的意思)。
    b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c他還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讀第二句。
    (3)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4)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讓學生感悟蘇軾寬慰的心情和他豁達開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三、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搜集展示關于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為主題的詩詞。
    教師小結:自古多情傷離別,無數(shù)詩人墨客都表達這種情緒。蘇軾也寫了自己的離愁別緒,但最終得以解脫,不愧為大詩人、大文學家。讓我們將這膾炙人口的詩句藏在我們的記憶中,齊讀課文。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推薦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板塊一:朗讀導入,簡介蘇軾生平。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ppt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板塊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狀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ppt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板塊三:詩歌誦讀比賽。
    1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板塊四:作業(yè)。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第二課時。
    板塊一:復習舊課,夯實詞語。
    1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3指名讀詞組。
    皓月當空萬里無云。
    手足情深形影不離。
    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讀著以上的詞組,你能想到文中的哪些資料呢?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板塊二:扣詞入文細讀課文。
    蘇軾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1自讀全文圈點畫注。
    2獨立思考準備交流。
    3組內(nèi)交流準備匯報。
    4全班交流總結提升。
    最終落腳點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板塊三:反復吟詠理解詩情。
    1自讀古詩讀出韻味。
    2再讀古詩理解意思。
    3三讀古詩讀出情思。
    板塊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小本作業(yè)相關練習。
    附:板書: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四
    2但愿人長久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教學重、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學習生字,朗讀課文,讀懂課文。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教學過程:一、簡單介紹生平,揭示課題??勺寣W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1)介紹蘇軾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2)板書課題二、初讀課文1、自讀課文1)出示自讀要求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4)學生練讀全文5)抽讀卡片6)讀準字音7)理解詞語:皓月:明亮的月亮。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2范讀課文三、細讀課文1、細讀1-3自然段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2、學習第二自然段自由讀課文看圖理解詞語“皓月當空”,“萬里無云”,想象家人團聚,品嘗瓜果,觀賞明月“心緒不寧”是什么意思3、學習第三自然段蘇軾為什么思念弟弟“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形影不離”呢?4、指導朗讀作業(yè)布置:抄寫詞語板書設計:心緒不寧形影不離第二課時教學內(nèi)容: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學目標: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教學重、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教學過程:1、繼續(xù)細讀課文自由讀課文。指明說說蘇軾為什么要埋怨月亮蘇軾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自由練讀。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引導想象。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細讀5,6自然兩段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2、總結課文內(nèi)容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調歌頭》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3、指導背誦第4-6段4、指導造句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5、作業(yè)板書設計:心緒不寧埋怨}重親情轉念寬慰}通情達理。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五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2課時。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1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4)、學生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范讀課文。
    1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3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指導朗讀。
    作業(yè)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計。
    心緒不寧形影不離。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1、繼續(xù)細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2、總結課文內(nèi)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yè)。
    板書: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六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讓學生接受經(jīng)典詩詞的教育。
    5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目標(第一課時):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了解蘇軾,欣賞配樂詩水調歌頭。
    4讓學生接受經(jīng)典詩詞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朗讀導入,簡介生平。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詩歌誦讀比賽。
    1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師生選好參賽人員和評委,準備比賽。
    3比賽正式開始,師和評委打分。
    4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四、作業(yè)。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一、復習。
    1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二、細讀課文。
    1觀察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jié)。
    師:我們觀察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察哪些要素?(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么?(師板書)。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并完成1-4小節(jié)的朗讀與理解。
    (a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b突出第3小節(jié)朗讀的歡迎與第4小節(jié)朗讀的憂愁c理解第四小節(jié)的后的省略號表示心里還有許多對月亮埋怨的話)。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總結:晴朗的夜空萬里無云,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著窗外不時傳來家庭中親人團聚、共賞明月的歡笑聲。可這一切都不屬于蘇軾,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別已久、獨居遠方的弟弟,他為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師板書:埋怨。
    2細讀5、6小節(jié),理解蘇軾心情的轉變。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師:“寬慰”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師板書:寬慰。
    (3)師生一起背誦水調歌頭。
    (4)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三、總結課文。
    1說說本課表現(xiàn)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時候變得這么()、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兒()一樣,他祝愿()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也能共同擁有()!
    2引導學生逐段理清敘述的順序,練習背誦。
    四、作業(yè)。
    1背誦第4~6自然段。
    2抄寫書后詞語三遍。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七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單介紹生平,揭示課題。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4)、學生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范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
    1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3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指導朗讀。
    作業(yè)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計。
    心緒不寧形影不離。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三、教學步驟及過程。
    1、繼續(xù)細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2、總結課文內(nèi)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yè)。
    板書設計。
    心緒不寧。
    埋怨}重親情。
    轉念。
    寬慰}通情達理。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八
    見學案“課前預習”部分。
    1.????同桌討論、全班交流難讀難寫的生字詞。
    自己認為需要強化字音的有????????,需要強化字形的有?????????。
    2.????交流自己弄懂的詞語的意思,提出不懂的詞語。
    3.????同桌互讀課文,把自己經(jīng)過努力讀得很棒的難讀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4.四人小組合作,概括課文內(nèi)容,并推薦代表匯報。
    1、提出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
    3、放聲朗讀全文,思考后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a.文中蘇軾的情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請找出能體現(xiàn)蘇軾情感變化的詞語。
    b.通過朗讀相關句子,體會蘇軾的情感變化過程。并請同桌作當評價。
    4.自由讀第1自然段,蘇軾的這種情感變化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的?
    具體見學案“當堂檢測”部分。
    讀準、讀順、讀通課文,理清大致脈絡,理解大致文意,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九
    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蘇軾。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到了。這天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只有蘇軾因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蘇軾跟弟弟蘇轍手足情深。小時候,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離。長大以后,他們就各奔東西,很少再有見面的機會。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已有七個年頭了!
    他轉念又想:世上本來就是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兒有隱也有現(xiàn)、有圓也有缺一樣,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千里共嬋娟!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十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6自然段。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4、透過朗讀,對學生進行理解性診斷與矯治,使學生初步領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fā)起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理解詩意,體會蘇軾的思親之情。
    一、揭題,基礎性診斷與矯治。
    1、讀題,理解題意。
    2、簡介蘇軾。
    3、基礎性診斷練習,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蘇軾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自主性診斷
    1、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測,進行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3、檢查,進行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認讀生詞。
    (2)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感悟,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一)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交待了蘇軾創(chuàng)作的原因。
    (2)中秋節(jié),各家團圓,而蘇軾卻“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你還聯(lián)想到什么詩句?
    (3)蘇軾與弟弟感情如何?你從哪個詞看出的?
    3、指導朗讀
    (二)學習4—5自然段。
    1、詩人為什么睡不著?
    2、詩人為什么埋怨月亮?從那些詞看出他的思親之情?
    (1)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3、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讀詩句,用第五段中的句子理解詩句。
    2、介紹古典詩詞及《水調歌頭》。
    3、聽課文錄音。練習朗讀。
    四、總結課文,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總結全文。
    2、背誦《水調歌頭》。
    五、發(fā)展性診斷與矯治。
    1、收集有關古典詩詞的資料,在班級交流。
    2、開展背誦“古典詩詞”活動,將生活與學習相互結合,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潛力。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十一
    1、會寫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讀出相應的語氣。
    3、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教師范讀課文(或放錄音)
    要求學生:注意傾聽,聽準字音,注意停頓。一會兒比一比看誰像老師一樣讀得好。
    2、賽讀課文。
    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相應的語氣,注意營造各個小組間的比賽氛圍。
    學情預設:下面加點字學生容易讀錯。
    教學措施預設:
    在學生讀的時候,注意以下加點字的字音。
    做官品嘗觀賞眼睜睜心緒不寧
    雖然寬慰悲歡埋怨陰晴圓缺
    學情預設:讀下面的句子時,注意根據(jù)提示語讀出相應的語氣。
    (2)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教學措施預設:
    指導:在皓月當空之時,詩人靜思什么呢?
    你從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從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詩人的責怨,齊讀句段體會感受;從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詩人的憤懣。
    再讀,讀出埋怨。
    句子二: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指導: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正是因此他才寬慰。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讀出寬慰、低聲、吟誦的語氣。
    根據(jù)老師或同學的點評,自由朗讀,讀流利,讀出相應的語氣。
    默讀課文,小組內(nèi)交流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出示生字:讀一讀檢查是否已經(jīng)真正認識。
    2、描紅。老師要逐字指導,起筆頓比落筆,字的位置
    3、師范寫,要求學生注意看間架結構,難寫的筆畫的起筆、收筆要領,以及疏密要領等。
    4、學生仿寫(前臺展示)。
    共同評價學生仿寫的字。評價要領:起筆頓筆大小間架結構等。
    默讀課文,思考: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體會他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1、默讀課文,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4、任選一兩段展示朗讀。
    5、展示背誦課文四、五、六自然段。
    6、談談你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理解并背給大家聽。
    7、搜集一些關于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為主題的詩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3、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1、小組內(nèi)準備展示任務。(五分鐘)
    2、展示匯報
    (1)默讀課文,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學情預設:
    從課文內(nèi)容來看,學生很難理解這篇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因為沒有豐富的個人經(jīng)歷,學生的理解也是很膚淺的。
    教學措施預設:
    課主要寫了北宋大文豪蘇軾創(chuàng)作名詞《水調歌頭》的經(jīng)過,屬于文包詩類文章。
    引導學生采用聯(lián)系寫作背景理解重點句段,引導學生轉換角色,想蘇軾所想,悟蘇軾之情。
    措施(一)細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學生討論。
    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中秋節(jié)的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這是親人團聚的時候,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二是目睹他人團聚的情景: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蘇軾卻獨在異鄉(xiāng)為異課,飽受離別之苦。所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更勾起蘇軾對弟弟的思念,因而心緒不寧。
    三是與弟弟手足情深且分別已久。著重理解心緒不寧、手足情深、形影不離的意思
    (2)進一步自讀感悟,指名讀,讀出思念之情。(配樂朗讀,背景音樂《良宵》)
    措施(二)細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
    (2)學生自由發(fā)言: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3)自由練讀,感悟蘇軾埋怨之情源于思念之苦。引導學生讀好反問句。
    (4)這段后面是省略號,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學生想象,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有能加深其對課文的理解。)
    措施(三)細讀課文第五六自然兩段
    (1)(出示課件)寬慰是什么意思?(豁達開朗,積極樂觀)(板書:寬慰)蘇軾為什么會寬慰了呢?他到底想到了什么?(自由回答)
    (2)(出示句子)(自由朗讀)
    交流討論:
    a用自己的話再來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重點理解悲歡離合,隱現(xiàn)圓缺的意思)
    b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c他還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讀第二句
    (3)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4)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讓學生感悟蘇軾寬慰的心情和他豁達開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搜集展示關于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為主題的詩詞。
    教師小結:自古多情傷離別,無數(shù)詩人墨客都表達這種情緒。蘇軾也寫了自己的離愁別緒,但最終得以解脫,不愧為大詩人、大文學家。讓我們將這膾炙人口的詩句藏在我們的記憶中,齊讀課文。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十二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課文的第四小節(jié),同學們自己把這一小節(jié)讀一遍,劃出課文中表現(xiàn)蘇軾孤獨的詞語。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
    他又問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因為他覺得月亮也在戲弄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那么圓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無所謂有情或無情,蘇軾怨月實為怨人,人事紛繁,為了生活而各奔東西,親人常常很難相聚。
    指導朗讀,注意要把他孤獨的感覺和他埋怨的語氣讀出來
    大家來想一想,這一小節(jié)最后為什么要用省略號的呢?他可能還會想些什么?
    他一直這樣埋怨下去了嗎?(一位學生讀第五小節(jié))
    這是他似乎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他什么呢?
    (說明他與常人不同,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想到這里,它不禁提筆,寫下了這名垂千古的佳句: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蘇軾這一美好愿望通過月亮送給了弟弟,送給了親人,也送給了天下所有的人,這也是這首詩流傳至今的原因,也希望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十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4、初步領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fā)起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難點: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1、查找蘇軾的'有關資料
    2、有關教學投影片
    教學時間:三教時
    教學內(nèi)容: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
    2、學習第1——3自然段
    1、聽歌曲《但愿人長久》
    2、簡介蘇軾生平
    四川人,北宋杰出文學家,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揭示課題
    蘇軾與其弟蘇轍自幼手足情深,形影不離,而后來長期分別,天各一方。/article/時值中秋之夜,目睹別的家人團聚,共賞明月,思念之情由然而生,然而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諦,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絕唱。
    板書:但愿人長久
    1、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生字讀音
    (2)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學生練習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4、聽課文錄音,(范讀課文)
    說說課文寫了誰的事?是件什么事?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十四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 讓學生接受經(jīng)典詩詞的教育
    5 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目標(第一課時):
    1 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 了解蘇軾,欣賞配樂詩水調歌頭。
    4 讓學生接受經(jīng)典詩詞的教育
    1 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 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1 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 師檢查自讀情況
    (1) 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 玩耍 埋怨 睡覺 吟誦 悲歡離合 屈指算來
    觀賞 但愿 寬慰 眼睜睜 隱藏 陰晴圓缺 躺在床上
    (2) 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 埋怨 皓月 吟誦 等
    (3) 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1 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 師生選好參賽人員和評委,準備比賽
    3 比賽正式開始,師和評委打分
    4 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一、復習
    1 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 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二、細讀課文
    1 觀察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jié)
    師:我們觀察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察哪些要素?(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么?(師板書)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并完成1-4小節(jié)的朗讀與理解。
    (a 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3小節(jié)朗讀的歡迎與第4小節(jié)朗讀的憂愁c 理解第四小節(jié)的后的省略號表示心里還有許多對月亮埋怨的話)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總結:晴朗的夜空萬里無云,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著窗外不時傳來家庭中親人團聚、共賞明月的歡笑聲。可這一切都不屬于蘇軾,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別已久、獨居遠方的弟弟,他為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師板書:埋怨
    2 細讀5、6小節(jié),理解蘇軾心情的轉變
    (1) 自由輕聲讀課文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師:“寬慰”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師板書:寬慰
    (3) 師生一起背誦水調歌頭
    (4)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三、總結課文
    1 說說本課表現(xiàn)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 )時候變得這么( )、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兒( )一樣,他祝愿( )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 ),也能共同擁有( )!
    2 引導學生逐段理清敘述的順序,練習背誦。
    四、作業(yè)
    1 背誦第4~6自然段
    2 抄寫書后詞語三遍
    但愿人長久的教案篇十五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推薦兩課時
    板塊一:朗讀導入,簡介蘇軾生平。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ppt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板塊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2、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3、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4、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狀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ppt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板塊三:詩歌誦讀比賽
    1、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板塊四:作業(yè)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板塊一:復習舊課,夯實詞語。
    1、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3、指名讀詞組
    皓月當空萬里無云
    手足情深形影不離
    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讀著以上的詞組,你能想到文中的哪些資料呢?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板塊二:扣詞入文細讀課文
    蘇軾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1、自讀全文圈點畫注
    2、獨立思考準備交流
    3、組內(nèi)交流準備匯報
    4、全班交流總結提升
    最終落腳點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板塊三:反復吟詠理解詩情
    1、自讀古詩讀出韻味
    2、再讀古詩理解意思
    3、三讀古詩讀出情思
    板塊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小本作業(yè)相關練習
    附:板書:
    2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豁達大度,熱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