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幫助教師評估教學效果,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和調整。在編寫教案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先前知識和學習能力,確保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適應。范文中的教學活動設計有創(chuàng)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一
春季是放風箏的好季節(jié)。風箏的造型豐富多樣、色彩鮮艷。有一次和寶寶閑聊,他興奮地對我說放假的時候和爸爸媽媽放風箏的事,其他小朋友聽到都很感興趣。結合這一情況,利用幼兒濃厚的興趣設計了這一主題活動。
活動一:談話《放風箏》。
(活動已經進行,談話過程中小朋友聽了都著急地說要去放風箏,在小朋友產生濃厚的興趣的基礎上,產生了下一個活動。)。
活動二:漂亮的風箏。
通過收集,展示風箏,讓小朋友在欣賞過程中產生放風箏的欲望。
1、請爸爸媽媽幫忙收集風箏。
2、將小朋友帶來的風箏掛在墻上展示。
1、引入主題:
師:你們帶來怎么多風箏可真漂亮,我們一起來看看!
2、看風箏:帶著幼兒邊走邊看,掛在墻上的一個一個風箏,看看哪個大,哪個小,哪個是小燕子,哪個是奧特曼等。
3、活動結束:
談話:說說你喜歡哪個風箏。
不錯的活動三:放風箏。
1、讓幼兒拉著風箏線跑,體會其中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學習協調與他人的距離。
活動準備:風箏若干獎品每人一份。
一、活動開始。
1、幼兒放風箏:(教師:春天到了,你們帶來的這些風箏真漂亮,我們來放風箏,好嗎?)。
2、就秩序問題討論。
提問兩位相互撞擊的幼兒:你們撞到對方后,疼不疼?你為什么會撞到別人?
告訴幼兒可以避免與人相撞的方法:奔跑時,注意前面小朋友,與他們保持適當距離,當前面的人停住時要能及時剎住腳步。
3、為幼兒發(fā)獎,鼓勵幼兒下次再來放風箏。
問:今天你們放風箏,玩得開心嗎?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開心,還能避免許多的危險。既玩到了又保護了我們自己。
二、活動結束:帶著風箏自由地飛回教室。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二
1、樂于在集體面前用動作來表現生活中洗澡的過程。
2、體驗與同伴一起模仿洗澡所帶來的快樂。
樂意模仿洗澡的過程。
大膽的用動作來表現洗澡的過程。
錄音機,洗澡歌的磁帶,沐浴露瓶一個,玩具小狗一只。
過程:
1、復習律動《刷牙、洗臉、梳頭》,導入活動。
師:我們一起來刷牙、洗臉、梳頭好嗎?
我們刷牙、洗臉洗好了,現在我們來洗澡,好嗎?
師:爸爸媽媽平時在家給小朋友洗澡,是怎樣洗的呢?
2、引導幼兒講述并模仿洗澡的過程。
師請個別幼兒講述并模仿動作,師引導幼兒一起跟做。
3、幼兒跟著音樂和老師一起洗澡一遍。(動作有所變化)。
4、剛才我們洗澡時,忘記了涂沐浴露,我們用沐浴露再洗一次,好嗎?
4、以游戲化的口吻,請小動物來檢查幼兒是否洗干凈了,適當的提出小手、肚皮等地方沒有洗干凈,要求重心再洗一次。動作變換。
5、放《晚安》的音樂,幼兒和小動物一起跳舞,結束活動。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三
一.活動目標:
1.愿意聽教師講故事,理解故事的大意。
2.學習簡單的禮貌用語,感受與人交往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掛圖3副.小雞.小鴨.小貓.小狗卡片。
三活到過程:
活動導入:“今天,李老師請來了幾個好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好不好?”
1.出示動物卡片:小雞.小鴨.小狗和小貓。和幼兒一起來認認說說,并教幼兒與動物打招呼。
2.然后引入主題:“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這些小動物之間的故事,在講故事之前,李老師先給小朋友看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說說?,F在李老師就來給小朋友講講這個故事,好不好!故事的題目叫“你好”。
3.教師講述故事。
4.回憶故事: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啊?
——它們見面時說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說“你好”。
——它們回家時說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說“再見”。
5.引導幼兒學說”你好”,”再見”和說此話的場合,見面時要說“你好”,回家時要說“再見”
三.活動結束與延伸:教幼兒學跳《你好》舞蹈。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四
1、通過“圖形分家”的操作活動,繼續(xù)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片的`顏色或形狀或大小等特征進行多次分類的方法。
2、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大轉盤一個,圖形操作材料一套。
人手一份圖形操作材料。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分家家”的游戲。
師:圖形的家在哪里?(處示盤子)分成幾家?(兩家)。
師:分的時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寶寶放一家,等一會兒把老師給你的圖形寶寶分完,分好了取個名字記在心里,待會兒告訴老師。
(請幾位幼兒走上來,師幫其操作結果貼出來)和他一樣的有沒有?
小結:分家家,可以根據圖形的顏色來分成兩家,可以根據形狀分成兩家,還可以根據大小分成兩家。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五
托班幼兒年齡小,對色彩鮮艷的、有聲響的、會動的物品感興趣,喜歡重復擺弄物品。另外,幼兒手眼協調較弱,因此選擇此活動以發(fā)展幼兒的手部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能力。也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選擇《會唱歌的瓶寶寶》這個活動。
1。學習用小勺舀起各種豆子,較平穩(wěn)地放入飲料瓶中。
2。發(fā)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3。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小飲料瓶(瓶口大些的)每人一只,各種豆子分別放在幾只小碗中,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小勺,磁帶和錄音機。
1。歌曲表演《瓶子操》。
2。把瓶寶寶投放到活動區(qū),供幼兒練習用勺子舀豆。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六
1、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容,能大膽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2、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或集體。
圖片,立體小雞。
一、幼兒仔細觀察,提問:
(一)出示圖一。
1、這是什么地方?草地下有誰?
2、雞媽媽帶著小雞在做什么?
3、雞媽媽對小雞們怎么說?
4、小雞們跟著媽媽,小黃雞怎么做?
(二)出示圖二。
1、小黃雞走致電了什么地方?誰來了?
2、野貓想干什么?
3、小黃雞怎么做?
(三)出示圖三。
1、趕來救小黃雞?
2、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
(四)出示圖四。
1、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什么?小黃雞是怎么說的'?
2、以后小黃雞會怎么做呢?
二、教師把四幅圖片連起來講一遍,問:
1、小黃雞為什么會差點被野貓捉???
2、離開大家的小雞還可能會遇到什么危險的事?
三、游戲:母雞和小雞。
教師小母雞,幼兒當小雞,母雞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吃,教師隨時變換位置,看幼兒是否會主動跟隨隨,并招呼及時跟隨的幼兒,媽媽在這兒,寶寶快過來。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七
讓孩子在課堂上學會認識自己的名字和其他小朋友的名字。
孩子彩照每人一張貼上名字。
照片墻上貼好孩子們的照片。
1、小朋友們再點名之前,先做做游戲。
2、教師對小朋友們點名。
——如某某小朋友。
——某某小朋友:到。然后走到自己的照片前,看好是不是自己的名字,再把照片反過來,讓小朋友們欣賞自己的照片。讓小朋友記住這是自己的名字,夸夸小朋友們。
3、教師挨個小朋友都點名一遍。
4、小結。
小朋友們看看照片墻貼上你們的照片,是不是變得更漂亮了?,F在小朋友們都會認自己的名字了,我們還有這么多的好朋友,我們是不是應該也記住,其他小朋友們的名字??!
本節(jié)課的活動,看起來像語文課,跟語文課比起來有感覺少了點什么,但這節(jié)課跟語文還是脫不了干系的,本課在活動中認識了自己和同伴的名字,同時也完成了點名工作,在無意中認識了很多字,小朋友們在高高興興中上完了本節(jié)課??吹叫∨笥训谋憩F,當老師的我看著也高興,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傳授給小朋友們更多的知識。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八
1.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感知排序。
2.引導幼兒用象聲詞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節(jié)奏。
3.鼓勵幼兒大膽地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彩色珠子、彩繩、彩色圓卡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說:“你們看,我今天戴了一條特別好看的項鏈,要去參加舞會。好看嗎?都有什么顏色?”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項鏈的顏色排列規(guī)律――紅、藍、紅、藍、紅、藍。如先穿紅色,紅色后面穿藍色,藍色后面再穿紅色……教師邊引導邊操作。
3.教師問:“你們想不想穿一條漂亮的項鏈啊?還可以用什么顏色穿項鏈?”
4.教師用彩色圓卡片把幼兒的排序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如-黃藍黃藍-紅紅黃紅紅黃。
5.請幼兒自己動手穿項鏈。
6.教師說:“這個項鏈還能唱好聽的歌,你們聽紅、藍、紅、藍、紅、藍唱的是乒、乓、乒、乓、乒、乓。它還可以唱什么歌?請小朋友試一試?!?BR> 7,請幼兒將自己的項鏈歌唱出來。幼兒可以把自己的節(jié)奏歌唱給大家聽,大家也可以跟著學。
8.鼓勵幼兒用聲勢表現自己的創(chuàng)編,如:乒-乓-乒-乓拍手拍腿拍手拍腿。
9.教師說:“孩子們,戴上漂亮的項鏈,和我一起去參加舞會去吧。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九
會用手膝著地并躲避障礙物。
【重點難點】。
通過手膝著地的方法,躲避障礙物。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過鉆爬經驗。
物質準備:活動場地,教具山洞,障礙物。
【活動過程】。
一、教師扮演大熊,吸引寶寶游戲。
二、交待游戲要求,請寶寶們一同玩“小熊過山洞”的游戲。
--如果寶寶橫著爬,不必糾正寶寶,提醒寶寶爬時眼看著前方,要和其他寶寶保持距離。
--引導寶寶繞爬路途中遇到的障礙物。
三、放松運動,評價活動。
--今天熊寶寶們找到好多好吃的東西,現在我們一起去喝點水吧。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
目標:
1.在爬爬滾滾、找找猜猜、玩玩說說中發(fā)現地毯下面的秘密。
2.感受與同伴一起玩的樂趣。
準備:
1.地毯一塊,上面覆蓋一塊大布,布上有需要用各種方法開啟的洞口,布下藏有各種玩具和生活用品。
2.生活用品若干,如百潔布、浴花、硬刷子、響聲玩具、硬球、軟球等。
3.雞、兔、貓的大幅畫片。
過程:
活動一
1.教師和寶寶在大布上自由爬、滾2~3分鐘,引導寶寶說說身體的什么部位碰到了東西。
師:哇!我碰到什么東西了。寶寶,你們的身體有沒有碰到東西?
2.我們的身體(可以具體說出身體的某個部位)碰到了東西,那是什么東西呢?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1.教師和寶寶一起在大布上找洞口,重點觀察寶寶開啟洞口的方法。
師:寶寶,你們都找到了什么?
2.寶寶各自拿著找到的東西玩玩、說說,教師適時與寶寶一起說說找到的是什么東西,可以派什么用場。
3.教師和寶寶一起再去找大布下的東西,讓寶寶反復感受開啟洞口的不同方法,并說說找到了什么。
4.寶寶把找到的東西放入旁邊的盒子里,教師視情況要求寶寶分類擺放。
師:寶寶的本領真大,找到那么多東西,我們現在把它們送回家。
5.教師和寶寶一起把大布疊好。
活動二
教師和寶寶在地毯上隨意玩、爬2~3分鐘。
師:咦!大布的下面是什么呀?(地毯。)我們再到地毯上玩吧!寶寶玩累了休息一會兒吧!
1.(教師帶領寶寶來到地毯前面)哇!我好像聽到了聲音。你們聽見了嗎?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2.教師先卷開地毯的一小部分,露出小雞的腳,讓寶寶猜猜、說說是什么,然后一起卷地毯露出小雞加以驗證,引導寶寶學學小雞的動作和叫聲。
3.教師和寶寶一起卷地毯,露出小兔的耳朵,讓寶寶猜猜、說說是什么,然后一起卷地毯露出小兔加以驗證,引導寶寶做做小兔的動作,嘗試說說小兔的特征。
4.教師和寶寶一起卷地毯,露出小貓的尾巴,讓寶寶猜猜、說說是什么,然后一起把地毯全部卷起來,露出小貓,引導寶寶學小貓的叫聲和老鼠的動作。
5.可以根據需要給動物喂食。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一
師:“鼠寶寶和鼠媽媽一起去廚房拿蛋糕吧?!?BR> 音樂起,教師在幼兒前面帶領幼兒去拿蛋糕,提醒幼兒音樂的變化。
音樂變強,師:“老貓要醒來了,快跑呀?!?BR> 教師帶領幼兒跑回家里。
師:“哦,寶寶們真棒,拿到了那么多的蛋糕,我們鼓鼓掌?!?BR> (2)、教師跟在幼兒后面
師:“你們看廚房里還有那么多蛋糕我們一起把它全都拿出來好不好?。俊?BR> 音樂起,老師在幼兒后面跟著幼兒去拿蛋糕,重點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配班老師(老貓):喵嗚,是誰呀?
師:“快跑呀,老貓醒來了?!?BR> 三、結束
我們拿了那么多的蛋糕夠我們吃上好幾天的了,鼠寶寶們我們回去吃蛋糕嘍(教師帶領幼兒出教室)。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二
幼兒來幼兒園一個月了,已經擺脫了分離焦慮期。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在幼兒園的表現,發(fā)現幼兒對自我意識有了萌芽的發(fā)展,已經意識到自身的主體意識的存在,能區(qū)分別人與自己,感知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為此,我們確立了主題,通過游戲等一些活動方式,促進幼兒認識自我,增強主動性,獨立性。
1、知道“我”就是自己,我有自己的名字、標記,又屬于我的東西。我和別人不一樣,能發(fā)現自己的好處與不足。
2、認識自己的五官的名稱,熟悉五官的位置,初步了解功用簡單的保護常識。
3、自己有一雙能干的小手,愿意自己解扣、繪畫、表演。
4、知道自己有一雙小腳丫,會自己走路不用別人抱。
5、在成人幫助下懂得講衛(wèi)生,會自己用勺吃飯。
6、我不愛哭,會自己玩和小朋友老師一起玩的高興。
教育資源
1、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設主題墻上的內容。
2、引導幼兒共同。
3、布置墻面“可愛的小手”。
4、展示幼兒用小手制作的作品。
5、活動區(qū)創(chuàng)設:
建筑區(qū):引導幼兒用小手搭建,練習搭高、為龍、平鋪。
美工區(qū):引導幼兒用半成品進行粘貼,填涂,撕折。
益智區(qū):通過一些教具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
娃娃家:通過一些道具培養(yǎng)幼兒自己做飯,合作有家的感覺。
1、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玩具
2、親子活動中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泥造型
1、通過直通車。
2、讓家長幫幼兒收集各種廢舊材料。
3、為幼兒動手操作作準備。
4、家長配合老師與幼兒一起互動制作泥造型。
5、家長幫忙提供關于主題活動的材料,如:幼兒穿小的衣服、褲子。
主要活動:我的小手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學會揉搓、按壓泥的方法。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小手制作泥造型感受玩泥樂趣。
幼兒活動過程教師推動與預設場景及材料幼兒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看到做好的動物泥造型,到爭著說是什么動物。特別是李智信小朋友一口氣把所有出示的動物造型都說了出來。幼兒們都想來看、摸一摸老師作出的泥造型,馬一文小朋友摸完后說“我覺得有點軟?!边@時,其他小朋友也想上來摸,于是老師讓幼兒自己親身感受制作泥造型。幼兒開始和家長一起制作泥造型,初步學習按、揉、搓。并感受面泥的柔軟。幼兒和家長將做好的泥造型,放在展示盤上。幼兒自己說做了是什么泥造型。哪些是家長幫助做的,哪些是自己做的。說出是什么。夢禹小朋友說:“這是我做的小兔子。”淼淼說:“這是我媽媽和我做的小人”。大部分幼兒能在家長的幫助下將剩下的面泥收回到盒子里。將模子收放好。嘉俊姥姥要幫嘉俊收,嘉俊還不肯,偏要自己收拾。姥姥看到了,小聲說:“我們嘉俊真是長大了?!泵兰艺f:“我很高興?!辈坛街皇切α艘恍?。浩鈞說:“我還要玩?!苯處煶鍪咀龊玫淖髌罚層變盒蕾p。引導幼兒興趣。教師請幼兒自己看一看,摸一摸,老師做好的作品。教師提問,初步使幼兒感受泥造型。教師演示用模子作泥造型。老師與小朋友及家長一起互動制作泥造型。最后老師讓幼兒說一說你都做出了那些泥造型?老師鼓勵小朋友自己作出作品來。表揚龍龍小朋友和夢禹小朋友自己用模子做的作品。老師引導幼兒注意衛(wèi)生,自己收拾廢舊不用的物品。教師詢問玩泥的感受!事先準備好的作品-小動物的造型準備各種顏色的面泥各種形狀的模子擦手巾展示盤垃圾桶。
活動小結:幼兒在活動中,初步感受玩泥的樂趣。從而學習按、壓、揉搓,等玩泥的方法。在玩泥過程中,幼兒們和家長增進了感情,還認識一些小動物及其它物體,還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通過此次活動看到幼兒們很喜歡這節(jié)課,玩泥的興趣很高。
主要活動:我的小腳丫
活動目標:通過幼兒們在沙池中,玩踩腳印的興趣制定了,用顏料進行創(chuàng)作美麗的小路。并用腳印進行比深淺、大小。
幼兒活動過程教師推動與預設場景及材料幼兒們在沙坑中踩腳印,反復將沙子鋪平,再重新踩上腳印。并一起相互比一比誰的腳印深與淺。還比一比大小。
活動小結: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們首先對深淺、大小有了初步的認識。也看到幼兒們對此次活動很感興趣。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三
根據幼兒的討論結果,我們決定在“三.八”節(jié)開展與家長一起互動,請家長和我們一起過這個節(jié)日,活動安排:
1:益智區(qū):拼圖,七巧板,玩牌,下象棋,軍棋,跳棋等。
2:科學區(qū):摩擦起電,沉浮實驗,有趣的磁鐵,空氣的壓力等小實驗。
3:勞作區(qū):縫紐扣,系鞋帶,縫項鏈,剝花生,摘菜,制作面食等。
4:操作區(qū):提供水果網,圖畫紙,色紙,牛奶盒,牙膏盒,各種瓶,罐,筷子。蛋殼等廢舊物品,剪刀,水彩筆,膠布,糨糊等手工制作材料。
5:計算區(qū):分類,排序,書寫,加減,拼圖,下計算棋等。
6:語言區(qū):字寶寶,找朋友,各種圖書,語言棋等材料。
7:觀察區(qū):觀察天氣,豆,花生,顏色。
8:結構區(qū):提供積木,積塑,花片等材料。
9:體育區(qū):跳繩,踩高蹺,拍皮球,大拖鞋,跳橡皮筋,玩飛膘,投擲等等。
動作整齊,美觀。
1:全班幼兒感謝媽媽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并祝媽媽節(jié)日快樂!
2:全班幼兒一起為媽媽表演《媽媽,您歇歇吧》祝媽媽天天開心,漂亮。
3:全班幼兒和媽媽一起動手制作禮物(幼兒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材料動手制作)可以請媽媽幫忙。
4:送禮物給媽媽并對媽媽說一句話。
5:全班幼兒邀請媽媽一起表演《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6:最后一起祝媽媽節(jié)日快樂,青春常在,并感謝媽媽來參加活動,謝謝她們的支持。
幼兒表現積極,活動情緒高,和媽媽一起過節(jié)日很高興,都能把對媽媽的愛表達出來。有個別幼兒還是不怎么敢表現,有待于繼續(xù)加強。家長對這次活動感到很滿意,對幼兒的表現認為有一定的提高。希望多開展這種活動,增進家園互動。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四
1、喜愛手指點畫活動,學習用手指點畫西瓜籽。
2、注意不把顏料弄到桌上和身上。
材料:黑色顏料、畫好的西瓜圖片、抹布、塑料臺布。
引導策略與有效指導。
重點:繼續(xù)學習手指點畫。
難點:不在一處重疊點。
1、教師出示一張畫有西瓜片的紙,教師提問:這是什么?它上面少了什么?
2、教師示范。
3、小朋友操作,教師交代活動要求:卷起袖子,用食指少蘸一些顏料在西瓜圖片上點,但是不要在一處重疊點。點完后在抹布上把手指抹干凈。
4、小朋友圖片展覽,讓小朋友體驗成功的快樂。
5、收拾、結束。
教育反思。
教育效果。
目的的科學性()環(huán)節(jié)的合理性()材料的適宜性()組織的靈活性()。
互動的有效性()指導的針對性()情感的交融性()幼兒的積極性()。
問題分析。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五
有時候孩子們不太聽得清老師的指令,在操場上玩游戲后,老師的“收放”不是很好,老師喊了好幾次,孩子們都只顧自己玩,因此我想通過這個活動練習學會聽指令。
1. 學會聽指令,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跑。
2. 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雨點的樣子。
1. 每個幼兒一個“小雨點”的頭飾。
2. 在大的操場上。
1. 準備運動:給每位幼兒戴上“小雨點”的頭飾,讓幼兒自己隨便找一個位置跟著老師做小雨點落下來的樣子。
2. 教師講解游戲的玩法:當教師說:“下雨啦!”時,全體幼兒在操場上四散跑。當教師說:“小雨點變成一條小河啦!”幼兒立刻跑在教師身后一個拉著一個的衣服成一路縱隊。當教師說:“下雨啦!”幼兒便又四散跑開,幼兒做游戲數次。
3. 放松動作:教師說:“雨水流到農田里啦!”幼兒便找一個位置站好,跟著老師做小雨點在農田里流來流去的樣子。
4. 游戲重復進行。
請能力強的幼兒里扮演教師的角色。
幼兒在四散跑時,有的幼兒跑得很遠,教師應該控制好范圍,以免幼兒消耗過多的體力。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六
1、初步熟悉兒歌,能跟著老師一起念兒歌。
2、能大方地說出自己喜歡的同學是誰。
3、愿意主動地認識班上的小朋友。
兒歌圖片一張。
圖意說明:
幼兒上學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好朋友一起學習、玩游戲了!
在上這個活動前,老師可以請幼兒說說看,他都會和好朋友做哪些事情呢?
看看圖,好朋友可以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云,可以一起聊天說笑,可以一起放風箏,可以一起在大自然里奔跑,能夠有好朋友一起陪伴,是一件多么快樂美好的事情啊!
一、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可以自己設計動作,邊做動作邊念兒歌,教師先念一遍之后,再提問:
1、小朋友,你喜歡念兒歌嗎?(選幾位幼兒一起念《和你在一起》的兒歌)
2、小朋友,你喜歡交朋友嗎?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都做些什么事呢?
3、我們現在請幾位小朋友來介紹自己認識的新朋友。(請幾位幼兒上臺,說說自己認識了哪位新朋友,并說說對方的優(yōu)點,以及喜歡他的理由)
二、教師引導幼兒一起欣賞幼兒用書中的畫面。提問:
1.小朋友,說說看畫面中的小朋友正在做哪些事情呢?
三、教師將事先裁好的書面紙片給每個幼兒發(fā)一張。
四、教師請幼兒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紙片上,然后貼在自己人的胸前,開始播放兒歌。提問:
1、小朋友,請大家去認識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你覺得應該要怎么做呢?(教師也貼上名片,示范給幼兒看,如何認識新朋友)
2、小朋友認識新的朋友之后,可以怎樣和新朋友一起玩呢?
五、教師總結活動。提問:
2、請大家圍成兩個圈圈(外圈和內圈)外圈和內圈的小朋友面對面。我們一起邊念兒歌邊跳舞吧!
六、字詞句教學:學習寫自己的名字。
1、能正確地念唱兒歌、做動作。
2、能大方地向新朋友介紹自己的名字。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七
音樂課結束,我們小朋友還在用手上下比劃著,我就問:“你們在干什么啊?”原來是我在上課的時候為了讓他們跟著我的注意力,就隨手叫他們跟著我學了一個小蜘蛛結網的動作,沒想到他們竟這么的感興趣。于是,我就借此機會生成了此次活動。
1、學習兒歌,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說完整。
2、學習用拇指對拇指,上下交替的動作。鍛煉幼兒小肌肉的動作。
自編歌曲《小蜘蛛結網》
1、開始部分:
讓幼兒認識小蜘蛛,了解小蜘蛛的形態(tài)和它生活在那里的。
2、基本部分:
(1)讓幼兒學習拇指對拇指,雙手交替進行的動作,教師可以在旁邊慢慢的念兒歌。
(2)讓幼兒跟著教師學習兒歌,可以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3)師:“小蜘蛛們,你們的網結的大不大呀!我們一起來把這首歌曲唱出來好嗎?”
(4)學習歌曲《蜘蛛結網真辛苦》“附歌曲”
1235565231,2346665432,
有一只蜘蛛結網真辛苦,風吹又雨打破了又再補
6(123321)(高)532,1235565231。
當太陽出來風雨不搖擺,前面的蜘蛛一切從頭來
3、結束部分:
聽歌曲做動作,再請做的好的幼兒上來表演。
1、學習拉圓圈和圓圈由大變小、由小變大的動作。
2、在結網的過程中,體驗變大變小的快樂。
1、開始部分:
復習歌曲《蜘蛛結網真辛苦》
2、基本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
師:“小蜘蛛們,我們趕快跑到中間去,蜘蛛要開始結網了?!?BR> (2)教師和幼兒邊念兒歌邊拉著手向外走。慢慢的結成一個大網。
(3)等幼兒結網的動作熟練之后,教師可以增加結網的速度,做一些快慢的變化。
3、結束部分:
(1)小蜘蛛為自己結成的網歡呼,隨著音樂做放松動作。
(2)教師組織幼兒回教室洗手。
反思:通過這次活動,能讓幼兒認識蜘蛛的形態(tài)和蜘蛛是怎么爬行的??梢詽M足幼兒對蜘蛛的好奇心。本活動還可以延伸到讓幼兒去尋找大自然中更多的動物,去認識、去了解,從而來豐富幼兒多動物的知識。還可以通過此活動來讓幼兒感受蜘蛛結網的神奇之出,讓幼兒從整個過程中尋找到快樂。至于一些手部的動作又能很好的發(fā)展幼兒的靈活性和小肌肉的發(fā)展。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八
2、對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1、大箱子一個(里面有多個小盒子及勝利果——巧克力、糖果等);。
2、各種帶蓋的盒子、罐子等(2——3個套裝)。
出示一個大箱子。
1、“寶寶們,這是什么呀?”
2、“猜猜看,里面裝了什么?”“有香蕉嗎?”“有巧克力嗎?”……。
3、“誰會幫我打開來的?”“拿出來給小朋友看一下,是什么呀?”
請幾名幼兒逐一打開盒子,(哦,原來里面還有個盒子。)直到找到里面勝利的果實。
能干的寶寶自己動手,去打開來看看有什么,如果你打不開,請老師幫幫忙好嗎?”
2、幼兒在活動室里找寶貝,嘗試用各種方法打開。
3、說說找到了什么。
“你找到了什么?”“你是在哪里找到的呀?”
小結:拉鏈、盒子、蓋子等??梢哉垈€別幼兒示范一下。
1、“我們寶寶打開了蓋子、拆開了盒子、擰開了瓶子,找到了許多好吃的,那現在你能吃到它嗎?”
“好吃的東西還躲在小袋子里面,這個袋子還有牙齒印的花邊呢?誰會打開呢?”
“告訴你一個秘密,找到牙齒印,用兩只手的大拇哥和媽媽手指輕輕一撕,就可以打開來了。你可以試一試,如果你打不開,你也可以請旁邊的老師幫幫忙,別望了說謝謝。”
2、幼兒自己動手撕開包裝紙,品嘗。
3、說說吃的什么,是什么味道的。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一
春季是放風箏的好季節(jié)。風箏的造型豐富多樣、色彩鮮艷。有一次和寶寶閑聊,他興奮地對我說放假的時候和爸爸媽媽放風箏的事,其他小朋友聽到都很感興趣。結合這一情況,利用幼兒濃厚的興趣設計了這一主題活動。
活動一:談話《放風箏》。
(活動已經進行,談話過程中小朋友聽了都著急地說要去放風箏,在小朋友產生濃厚的興趣的基礎上,產生了下一個活動。)。
活動二:漂亮的風箏。
通過收集,展示風箏,讓小朋友在欣賞過程中產生放風箏的欲望。
1、請爸爸媽媽幫忙收集風箏。
2、將小朋友帶來的風箏掛在墻上展示。
1、引入主題:
師:你們帶來怎么多風箏可真漂亮,我們一起來看看!
2、看風箏:帶著幼兒邊走邊看,掛在墻上的一個一個風箏,看看哪個大,哪個小,哪個是小燕子,哪個是奧特曼等。
3、活動結束:
談話:說說你喜歡哪個風箏。
不錯的活動三:放風箏。
1、讓幼兒拉著風箏線跑,體會其中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學習協調與他人的距離。
活動準備:風箏若干獎品每人一份。
一、活動開始。
1、幼兒放風箏:(教師:春天到了,你們帶來的這些風箏真漂亮,我們來放風箏,好嗎?)。
2、就秩序問題討論。
提問兩位相互撞擊的幼兒:你們撞到對方后,疼不疼?你為什么會撞到別人?
告訴幼兒可以避免與人相撞的方法:奔跑時,注意前面小朋友,與他們保持適當距離,當前面的人停住時要能及時剎住腳步。
3、為幼兒發(fā)獎,鼓勵幼兒下次再來放風箏。
問:今天你們放風箏,玩得開心嗎?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開心,還能避免許多的危險。既玩到了又保護了我們自己。
二、活動結束:帶著風箏自由地飛回教室。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二
1、樂于在集體面前用動作來表現生活中洗澡的過程。
2、體驗與同伴一起模仿洗澡所帶來的快樂。
樂意模仿洗澡的過程。
大膽的用動作來表現洗澡的過程。
錄音機,洗澡歌的磁帶,沐浴露瓶一個,玩具小狗一只。
過程:
1、復習律動《刷牙、洗臉、梳頭》,導入活動。
師:我們一起來刷牙、洗臉、梳頭好嗎?
我們刷牙、洗臉洗好了,現在我們來洗澡,好嗎?
師:爸爸媽媽平時在家給小朋友洗澡,是怎樣洗的呢?
2、引導幼兒講述并模仿洗澡的過程。
師請個別幼兒講述并模仿動作,師引導幼兒一起跟做。
3、幼兒跟著音樂和老師一起洗澡一遍。(動作有所變化)。
4、剛才我們洗澡時,忘記了涂沐浴露,我們用沐浴露再洗一次,好嗎?
4、以游戲化的口吻,請小動物來檢查幼兒是否洗干凈了,適當的提出小手、肚皮等地方沒有洗干凈,要求重心再洗一次。動作變換。
5、放《晚安》的音樂,幼兒和小動物一起跳舞,結束活動。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三
一.活動目標:
1.愿意聽教師講故事,理解故事的大意。
2.學習簡單的禮貌用語,感受與人交往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掛圖3副.小雞.小鴨.小貓.小狗卡片。
三活到過程:
活動導入:“今天,李老師請來了幾個好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好不好?”
1.出示動物卡片:小雞.小鴨.小狗和小貓。和幼兒一起來認認說說,并教幼兒與動物打招呼。
2.然后引入主題:“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這些小動物之間的故事,在講故事之前,李老師先給小朋友看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說說?,F在李老師就來給小朋友講講這個故事,好不好!故事的題目叫“你好”。
3.教師講述故事。
4.回憶故事: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啊?
——它們見面時說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說“你好”。
——它們回家時說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說“再見”。
5.引導幼兒學說”你好”,”再見”和說此話的場合,見面時要說“你好”,回家時要說“再見”
三.活動結束與延伸:教幼兒學跳《你好》舞蹈。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四
1、通過“圖形分家”的操作活動,繼續(xù)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片的`顏色或形狀或大小等特征進行多次分類的方法。
2、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大轉盤一個,圖形操作材料一套。
人手一份圖形操作材料。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分家家”的游戲。
師:圖形的家在哪里?(處示盤子)分成幾家?(兩家)。
師:分的時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寶寶放一家,等一會兒把老師給你的圖形寶寶分完,分好了取個名字記在心里,待會兒告訴老師。
(請幾位幼兒走上來,師幫其操作結果貼出來)和他一樣的有沒有?
小結:分家家,可以根據圖形的顏色來分成兩家,可以根據形狀分成兩家,還可以根據大小分成兩家。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五
托班幼兒年齡小,對色彩鮮艷的、有聲響的、會動的物品感興趣,喜歡重復擺弄物品。另外,幼兒手眼協調較弱,因此選擇此活動以發(fā)展幼兒的手部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能力。也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選擇《會唱歌的瓶寶寶》這個活動。
1。學習用小勺舀起各種豆子,較平穩(wěn)地放入飲料瓶中。
2。發(fā)展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3。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小飲料瓶(瓶口大些的)每人一只,各種豆子分別放在幾只小碗中,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小勺,磁帶和錄音機。
1。歌曲表演《瓶子操》。
2。把瓶寶寶投放到活動區(qū),供幼兒練習用勺子舀豆。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六
1、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的內容,能大膽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2、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或集體。
圖片,立體小雞。
一、幼兒仔細觀察,提問:
(一)出示圖一。
1、這是什么地方?草地下有誰?
2、雞媽媽帶著小雞在做什么?
3、雞媽媽對小雞們怎么說?
4、小雞們跟著媽媽,小黃雞怎么做?
(二)出示圖二。
1、小黃雞走致電了什么地方?誰來了?
2、野貓想干什么?
3、小黃雞怎么做?
(三)出示圖三。
1、趕來救小黃雞?
2、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
(四)出示圖四。
1、雞媽媽對小黃雞說什么?小黃雞是怎么說的'?
2、以后小黃雞會怎么做呢?
二、教師把四幅圖片連起來講一遍,問:
1、小黃雞為什么會差點被野貓捉???
2、離開大家的小雞還可能會遇到什么危險的事?
三、游戲:母雞和小雞。
教師小母雞,幼兒當小雞,母雞帶著小雞到草地上捉蟲吃,教師隨時變換位置,看幼兒是否會主動跟隨隨,并招呼及時跟隨的幼兒,媽媽在這兒,寶寶快過來。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七
讓孩子在課堂上學會認識自己的名字和其他小朋友的名字。
孩子彩照每人一張貼上名字。
照片墻上貼好孩子們的照片。
1、小朋友們再點名之前,先做做游戲。
2、教師對小朋友們點名。
——如某某小朋友。
——某某小朋友:到。然后走到自己的照片前,看好是不是自己的名字,再把照片反過來,讓小朋友們欣賞自己的照片。讓小朋友記住這是自己的名字,夸夸小朋友們。
3、教師挨個小朋友都點名一遍。
4、小結。
小朋友們看看照片墻貼上你們的照片,是不是變得更漂亮了?,F在小朋友們都會認自己的名字了,我們還有這么多的好朋友,我們是不是應該也記住,其他小朋友們的名字??!
本節(jié)課的活動,看起來像語文課,跟語文課比起來有感覺少了點什么,但這節(jié)課跟語文還是脫不了干系的,本課在活動中認識了自己和同伴的名字,同時也完成了點名工作,在無意中認識了很多字,小朋友們在高高興興中上完了本節(jié)課??吹叫∨笥训谋憩F,當老師的我看著也高興,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傳授給小朋友們更多的知識。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八
1.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感知排序。
2.引導幼兒用象聲詞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節(jié)奏。
3.鼓勵幼兒大膽地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彩色珠子、彩繩、彩色圓卡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說:“你們看,我今天戴了一條特別好看的項鏈,要去參加舞會。好看嗎?都有什么顏色?”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項鏈的顏色排列規(guī)律――紅、藍、紅、藍、紅、藍。如先穿紅色,紅色后面穿藍色,藍色后面再穿紅色……教師邊引導邊操作。
3.教師問:“你們想不想穿一條漂亮的項鏈啊?還可以用什么顏色穿項鏈?”
4.教師用彩色圓卡片把幼兒的排序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如-黃藍黃藍-紅紅黃紅紅黃。
5.請幼兒自己動手穿項鏈。
6.教師說:“這個項鏈還能唱好聽的歌,你們聽紅、藍、紅、藍、紅、藍唱的是乒、乓、乒、乓、乒、乓。它還可以唱什么歌?請小朋友試一試?!?BR> 7,請幼兒將自己的項鏈歌唱出來。幼兒可以把自己的節(jié)奏歌唱給大家聽,大家也可以跟著學。
8.鼓勵幼兒用聲勢表現自己的創(chuàng)編,如:乒-乓-乒-乓拍手拍腿拍手拍腿。
9.教師說:“孩子們,戴上漂亮的項鏈,和我一起去參加舞會去吧。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九
會用手膝著地并躲避障礙物。
【重點難點】。
通過手膝著地的方法,躲避障礙物。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過鉆爬經驗。
物質準備:活動場地,教具山洞,障礙物。
【活動過程】。
一、教師扮演大熊,吸引寶寶游戲。
二、交待游戲要求,請寶寶們一同玩“小熊過山洞”的游戲。
--如果寶寶橫著爬,不必糾正寶寶,提醒寶寶爬時眼看著前方,要和其他寶寶保持距離。
--引導寶寶繞爬路途中遇到的障礙物。
三、放松運動,評價活動。
--今天熊寶寶們找到好多好吃的東西,現在我們一起去喝點水吧。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
目標:
1.在爬爬滾滾、找找猜猜、玩玩說說中發(fā)現地毯下面的秘密。
2.感受與同伴一起玩的樂趣。
準備:
1.地毯一塊,上面覆蓋一塊大布,布上有需要用各種方法開啟的洞口,布下藏有各種玩具和生活用品。
2.生活用品若干,如百潔布、浴花、硬刷子、響聲玩具、硬球、軟球等。
3.雞、兔、貓的大幅畫片。
過程:
活動一
1.教師和寶寶在大布上自由爬、滾2~3分鐘,引導寶寶說說身體的什么部位碰到了東西。
師:哇!我碰到什么東西了。寶寶,你們的身體有沒有碰到東西?
2.我們的身體(可以具體說出身體的某個部位)碰到了東西,那是什么東西呢?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1.教師和寶寶一起在大布上找洞口,重點觀察寶寶開啟洞口的方法。
師:寶寶,你們都找到了什么?
2.寶寶各自拿著找到的東西玩玩、說說,教師適時與寶寶一起說說找到的是什么東西,可以派什么用場。
3.教師和寶寶一起再去找大布下的東西,讓寶寶反復感受開啟洞口的不同方法,并說說找到了什么。
4.寶寶把找到的東西放入旁邊的盒子里,教師視情況要求寶寶分類擺放。
師:寶寶的本領真大,找到那么多東西,我們現在把它們送回家。
5.教師和寶寶一起把大布疊好。
活動二
教師和寶寶在地毯上隨意玩、爬2~3分鐘。
師:咦!大布的下面是什么呀?(地毯。)我們再到地毯上玩吧!寶寶玩累了休息一會兒吧!
1.(教師帶領寶寶來到地毯前面)哇!我好像聽到了聲音。你們聽見了嗎?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2.教師先卷開地毯的一小部分,露出小雞的腳,讓寶寶猜猜、說說是什么,然后一起卷地毯露出小雞加以驗證,引導寶寶學學小雞的動作和叫聲。
3.教師和寶寶一起卷地毯,露出小兔的耳朵,讓寶寶猜猜、說說是什么,然后一起卷地毯露出小兔加以驗證,引導寶寶做做小兔的動作,嘗試說說小兔的特征。
4.教師和寶寶一起卷地毯,露出小貓的尾巴,讓寶寶猜猜、說說是什么,然后一起把地毯全部卷起來,露出小貓,引導寶寶學小貓的叫聲和老鼠的動作。
5.可以根據需要給動物喂食。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一
師:“鼠寶寶和鼠媽媽一起去廚房拿蛋糕吧?!?BR> 音樂起,教師在幼兒前面帶領幼兒去拿蛋糕,提醒幼兒音樂的變化。
音樂變強,師:“老貓要醒來了,快跑呀?!?BR> 教師帶領幼兒跑回家里。
師:“哦,寶寶們真棒,拿到了那么多的蛋糕,我們鼓鼓掌?!?BR> (2)、教師跟在幼兒后面
師:“你們看廚房里還有那么多蛋糕我們一起把它全都拿出來好不好?。俊?BR> 音樂起,老師在幼兒后面跟著幼兒去拿蛋糕,重點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配班老師(老貓):喵嗚,是誰呀?
師:“快跑呀,老貓醒來了?!?BR> 三、結束
我們拿了那么多的蛋糕夠我們吃上好幾天的了,鼠寶寶們我們回去吃蛋糕嘍(教師帶領幼兒出教室)。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二
幼兒來幼兒園一個月了,已經擺脫了分離焦慮期。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在幼兒園的表現,發(fā)現幼兒對自我意識有了萌芽的發(fā)展,已經意識到自身的主體意識的存在,能區(qū)分別人與自己,感知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為此,我們確立了主題,通過游戲等一些活動方式,促進幼兒認識自我,增強主動性,獨立性。
1、知道“我”就是自己,我有自己的名字、標記,又屬于我的東西。我和別人不一樣,能發(fā)現自己的好處與不足。
2、認識自己的五官的名稱,熟悉五官的位置,初步了解功用簡單的保護常識。
3、自己有一雙能干的小手,愿意自己解扣、繪畫、表演。
4、知道自己有一雙小腳丫,會自己走路不用別人抱。
5、在成人幫助下懂得講衛(wèi)生,會自己用勺吃飯。
6、我不愛哭,會自己玩和小朋友老師一起玩的高興。
教育資源
1、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設主題墻上的內容。
2、引導幼兒共同。
3、布置墻面“可愛的小手”。
4、展示幼兒用小手制作的作品。
5、活動區(qū)創(chuàng)設:
建筑區(qū):引導幼兒用小手搭建,練習搭高、為龍、平鋪。
美工區(qū):引導幼兒用半成品進行粘貼,填涂,撕折。
益智區(qū):通過一些教具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
娃娃家:通過一些道具培養(yǎng)幼兒自己做飯,合作有家的感覺。
1、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玩具
2、親子活動中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泥造型
1、通過直通車。
2、讓家長幫幼兒收集各種廢舊材料。
3、為幼兒動手操作作準備。
4、家長配合老師與幼兒一起互動制作泥造型。
5、家長幫忙提供關于主題活動的材料,如:幼兒穿小的衣服、褲子。
主要活動:我的小手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學會揉搓、按壓泥的方法。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小手制作泥造型感受玩泥樂趣。
幼兒活動過程教師推動與預設場景及材料幼兒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看到做好的動物泥造型,到爭著說是什么動物。特別是李智信小朋友一口氣把所有出示的動物造型都說了出來。幼兒們都想來看、摸一摸老師作出的泥造型,馬一文小朋友摸完后說“我覺得有點軟?!边@時,其他小朋友也想上來摸,于是老師讓幼兒自己親身感受制作泥造型。幼兒開始和家長一起制作泥造型,初步學習按、揉、搓。并感受面泥的柔軟。幼兒和家長將做好的泥造型,放在展示盤上。幼兒自己說做了是什么泥造型。哪些是家長幫助做的,哪些是自己做的。說出是什么。夢禹小朋友說:“這是我做的小兔子。”淼淼說:“這是我媽媽和我做的小人”。大部分幼兒能在家長的幫助下將剩下的面泥收回到盒子里。將模子收放好。嘉俊姥姥要幫嘉俊收,嘉俊還不肯,偏要自己收拾。姥姥看到了,小聲說:“我們嘉俊真是長大了?!泵兰艺f:“我很高興?!辈坛街皇切α艘恍?。浩鈞說:“我還要玩?!苯處煶鍪咀龊玫淖髌罚層變盒蕾p。引導幼兒興趣。教師請幼兒自己看一看,摸一摸,老師做好的作品。教師提問,初步使幼兒感受泥造型。教師演示用模子作泥造型。老師與小朋友及家長一起互動制作泥造型。最后老師讓幼兒說一說你都做出了那些泥造型?老師鼓勵小朋友自己作出作品來。表揚龍龍小朋友和夢禹小朋友自己用模子做的作品。老師引導幼兒注意衛(wèi)生,自己收拾廢舊不用的物品。教師詢問玩泥的感受!事先準備好的作品-小動物的造型準備各種顏色的面泥各種形狀的模子擦手巾展示盤垃圾桶。
活動小結:幼兒在活動中,初步感受玩泥的樂趣。從而學習按、壓、揉搓,等玩泥的方法。在玩泥過程中,幼兒們和家長增進了感情,還認識一些小動物及其它物體,還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通過此次活動看到幼兒們很喜歡這節(jié)課,玩泥的興趣很高。
主要活動:我的小腳丫
活動目標:通過幼兒們在沙池中,玩踩腳印的興趣制定了,用顏料進行創(chuàng)作美麗的小路。并用腳印進行比深淺、大小。
幼兒活動過程教師推動與預設場景及材料幼兒們在沙坑中踩腳印,反復將沙子鋪平,再重新踩上腳印。并一起相互比一比誰的腳印深與淺。還比一比大小。
活動小結: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們首先對深淺、大小有了初步的認識。也看到幼兒們對此次活動很感興趣。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三
根據幼兒的討論結果,我們決定在“三.八”節(jié)開展與家長一起互動,請家長和我們一起過這個節(jié)日,活動安排:
1:益智區(qū):拼圖,七巧板,玩牌,下象棋,軍棋,跳棋等。
2:科學區(qū):摩擦起電,沉浮實驗,有趣的磁鐵,空氣的壓力等小實驗。
3:勞作區(qū):縫紐扣,系鞋帶,縫項鏈,剝花生,摘菜,制作面食等。
4:操作區(qū):提供水果網,圖畫紙,色紙,牛奶盒,牙膏盒,各種瓶,罐,筷子。蛋殼等廢舊物品,剪刀,水彩筆,膠布,糨糊等手工制作材料。
5:計算區(qū):分類,排序,書寫,加減,拼圖,下計算棋等。
6:語言區(qū):字寶寶,找朋友,各種圖書,語言棋等材料。
7:觀察區(qū):觀察天氣,豆,花生,顏色。
8:結構區(qū):提供積木,積塑,花片等材料。
9:體育區(qū):跳繩,踩高蹺,拍皮球,大拖鞋,跳橡皮筋,玩飛膘,投擲等等。
動作整齊,美觀。
1:全班幼兒感謝媽媽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并祝媽媽節(jié)日快樂!
2:全班幼兒一起為媽媽表演《媽媽,您歇歇吧》祝媽媽天天開心,漂亮。
3:全班幼兒和媽媽一起動手制作禮物(幼兒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材料動手制作)可以請媽媽幫忙。
4:送禮物給媽媽并對媽媽說一句話。
5:全班幼兒邀請媽媽一起表演《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6:最后一起祝媽媽節(jié)日快樂,青春常在,并感謝媽媽來參加活動,謝謝她們的支持。
幼兒表現積極,活動情緒高,和媽媽一起過節(jié)日很高興,都能把對媽媽的愛表達出來。有個別幼兒還是不怎么敢表現,有待于繼續(xù)加強。家長對這次活動感到很滿意,對幼兒的表現認為有一定的提高。希望多開展這種活動,增進家園互動。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四
1、喜愛手指點畫活動,學習用手指點畫西瓜籽。
2、注意不把顏料弄到桌上和身上。
材料:黑色顏料、畫好的西瓜圖片、抹布、塑料臺布。
引導策略與有效指導。
重點:繼續(xù)學習手指點畫。
難點:不在一處重疊點。
1、教師出示一張畫有西瓜片的紙,教師提問:這是什么?它上面少了什么?
2、教師示范。
3、小朋友操作,教師交代活動要求:卷起袖子,用食指少蘸一些顏料在西瓜圖片上點,但是不要在一處重疊點。點完后在抹布上把手指抹干凈。
4、小朋友圖片展覽,讓小朋友體驗成功的快樂。
5、收拾、結束。
教育反思。
教育效果。
目的的科學性()環(huán)節(jié)的合理性()材料的適宜性()組織的靈活性()。
互動的有效性()指導的針對性()情感的交融性()幼兒的積極性()。
問題分析。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五
有時候孩子們不太聽得清老師的指令,在操場上玩游戲后,老師的“收放”不是很好,老師喊了好幾次,孩子們都只顧自己玩,因此我想通過這個活動練習學會聽指令。
1. 學會聽指令,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跑。
2. 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雨點的樣子。
1. 每個幼兒一個“小雨點”的頭飾。
2. 在大的操場上。
1. 準備運動:給每位幼兒戴上“小雨點”的頭飾,讓幼兒自己隨便找一個位置跟著老師做小雨點落下來的樣子。
2. 教師講解游戲的玩法:當教師說:“下雨啦!”時,全體幼兒在操場上四散跑。當教師說:“小雨點變成一條小河啦!”幼兒立刻跑在教師身后一個拉著一個的衣服成一路縱隊。當教師說:“下雨啦!”幼兒便又四散跑開,幼兒做游戲數次。
3. 放松動作:教師說:“雨水流到農田里啦!”幼兒便找一個位置站好,跟著老師做小雨點在農田里流來流去的樣子。
4. 游戲重復進行。
請能力強的幼兒里扮演教師的角色。
幼兒在四散跑時,有的幼兒跑得很遠,教師應該控制好范圍,以免幼兒消耗過多的體力。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六
1、初步熟悉兒歌,能跟著老師一起念兒歌。
2、能大方地說出自己喜歡的同學是誰。
3、愿意主動地認識班上的小朋友。
兒歌圖片一張。
圖意說明:
幼兒上學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好朋友一起學習、玩游戲了!
在上這個活動前,老師可以請幼兒說說看,他都會和好朋友做哪些事情呢?
看看圖,好朋友可以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云,可以一起聊天說笑,可以一起放風箏,可以一起在大自然里奔跑,能夠有好朋友一起陪伴,是一件多么快樂美好的事情啊!
一、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可以自己設計動作,邊做動作邊念兒歌,教師先念一遍之后,再提問:
1、小朋友,你喜歡念兒歌嗎?(選幾位幼兒一起念《和你在一起》的兒歌)
2、小朋友,你喜歡交朋友嗎?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都做些什么事呢?
3、我們現在請幾位小朋友來介紹自己認識的新朋友。(請幾位幼兒上臺,說說自己認識了哪位新朋友,并說說對方的優(yōu)點,以及喜歡他的理由)
二、教師引導幼兒一起欣賞幼兒用書中的畫面。提問:
1.小朋友,說說看畫面中的小朋友正在做哪些事情呢?
三、教師將事先裁好的書面紙片給每個幼兒發(fā)一張。
四、教師請幼兒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紙片上,然后貼在自己人的胸前,開始播放兒歌。提問:
1、小朋友,請大家去認識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你覺得應該要怎么做呢?(教師也貼上名片,示范給幼兒看,如何認識新朋友)
2、小朋友認識新的朋友之后,可以怎樣和新朋友一起玩呢?
五、教師總結活動。提問:
2、請大家圍成兩個圈圈(外圈和內圈)外圈和內圈的小朋友面對面。我們一起邊念兒歌邊跳舞吧!
六、字詞句教學:學習寫自己的名字。
1、能正確地念唱兒歌、做動作。
2、能大方地向新朋友介紹自己的名字。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七
音樂課結束,我們小朋友還在用手上下比劃著,我就問:“你們在干什么啊?”原來是我在上課的時候為了讓他們跟著我的注意力,就隨手叫他們跟著我學了一個小蜘蛛結網的動作,沒想到他們竟這么的感興趣。于是,我就借此機會生成了此次活動。
1、學習兒歌,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說完整。
2、學習用拇指對拇指,上下交替的動作。鍛煉幼兒小肌肉的動作。
自編歌曲《小蜘蛛結網》
1、開始部分:
讓幼兒認識小蜘蛛,了解小蜘蛛的形態(tài)和它生活在那里的。
2、基本部分:
(1)讓幼兒學習拇指對拇指,雙手交替進行的動作,教師可以在旁邊慢慢的念兒歌。
(2)讓幼兒跟著教師學習兒歌,可以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3)師:“小蜘蛛們,你們的網結的大不大呀!我們一起來把這首歌曲唱出來好嗎?”
(4)學習歌曲《蜘蛛結網真辛苦》“附歌曲”
1235565231,2346665432,
有一只蜘蛛結網真辛苦,風吹又雨打破了又再補
6(123321)(高)532,1235565231。
當太陽出來風雨不搖擺,前面的蜘蛛一切從頭來
3、結束部分:
聽歌曲做動作,再請做的好的幼兒上來表演。
1、學習拉圓圈和圓圈由大變小、由小變大的動作。
2、在結網的過程中,體驗變大變小的快樂。
1、開始部分:
復習歌曲《蜘蛛結網真辛苦》
2、基本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
師:“小蜘蛛們,我們趕快跑到中間去,蜘蛛要開始結網了?!?BR> (2)教師和幼兒邊念兒歌邊拉著手向外走。慢慢的結成一個大網。
(3)等幼兒結網的動作熟練之后,教師可以增加結網的速度,做一些快慢的變化。
3、結束部分:
(1)小蜘蛛為自己結成的網歡呼,隨著音樂做放松動作。
(2)教師組織幼兒回教室洗手。
反思:通過這次活動,能讓幼兒認識蜘蛛的形態(tài)和蜘蛛是怎么爬行的??梢詽M足幼兒對蜘蛛的好奇心。本活動還可以延伸到讓幼兒去尋找大自然中更多的動物,去認識、去了解,從而來豐富幼兒多動物的知識。還可以通過此活動來讓幼兒感受蜘蛛結網的神奇之出,讓幼兒從整個過程中尋找到快樂。至于一些手部的動作又能很好的發(fā)展幼兒的靈活性和小肌肉的發(fā)展。
幼兒園托班的教案篇十八
2、對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1、大箱子一個(里面有多個小盒子及勝利果——巧克力、糖果等);。
2、各種帶蓋的盒子、罐子等(2——3個套裝)。
出示一個大箱子。
1、“寶寶們,這是什么呀?”
2、“猜猜看,里面裝了什么?”“有香蕉嗎?”“有巧克力嗎?”……。
3、“誰會幫我打開來的?”“拿出來給小朋友看一下,是什么呀?”
請幾名幼兒逐一打開盒子,(哦,原來里面還有個盒子。)直到找到里面勝利的果實。
能干的寶寶自己動手,去打開來看看有什么,如果你打不開,請老師幫幫忙好嗎?”
2、幼兒在活動室里找寶貝,嘗試用各種方法打開。
3、說說找到了什么。
“你找到了什么?”“你是在哪里找到的呀?”
小結:拉鏈、盒子、蓋子等??梢哉垈€別幼兒示范一下。
1、“我們寶寶打開了蓋子、拆開了盒子、擰開了瓶子,找到了許多好吃的,那現在你能吃到它嗎?”
“好吃的東西還躲在小袋子里面,這個袋子還有牙齒印的花邊呢?誰會打開呢?”
“告訴你一個秘密,找到牙齒印,用兩只手的大拇哥和媽媽手指輕輕一撕,就可以打開來了。你可以試一試,如果你打不開,你也可以請旁邊的老師幫幫忙,別望了說謝謝。”
2、幼兒自己動手撕開包裝紙,品嘗。
3、說說吃的什么,是什么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