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教科書教案范文(12篇)

字號:

    在教學工作中,教案起到了指導教師教學活動的作用。那么如何編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呢?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明確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其次,要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不僅要豐富多樣,還要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此外,需要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后,要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和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請大家閱讀以下的教案樣例,了解一下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篇一
    認知:了解戰(zhàn)爭年代學習條件的艱苦,了解革命前輩對下一代學習的關(guān)懷.
    技能:懂得省略號在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通過朗讀,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情感:教育同學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理解教科書的珍貴,通過朗讀來領(lǐng)會和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懂得省略號在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
    投影,錄音機,磁帶,小黑板。
    啟發(fā)談話,導入課文。
    同學們,一開學俺們就會發(fā)到許多新書,這些新書是俺們學習時必不可少的教科書.(板書:教科書)。
    (從同學生活實際動身,引出課題)。
    看到這個題目后,同學們會有什么想法。
    (同學考慮后自由交流)。
    對俺們來說,一本教科書隨手可得,一點兒也不稀罕,然而大家是否知道在那戰(zhàn)爭年代,它又是顯得很珍貴.(板書:珍貴的)。
    (同學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
    放錄音,提要求。
    (1)聽清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教科書為什么是珍貴的。
    (同學按要求聽錄音,邊聽邊想.)。
    (讓同學帶著問題去聽課文錄音,有明確的目的)。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輕聲自由讀課文,找一找課文哪幾節(jié)具體寫"張指導員用生命和鮮血維護教科書的"。
    (同學輕聲自由讀,同桌交流.)。
    (讓同學通過交流找到重點段.)。
    用一個詞語概括。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篇二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印刷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nèi)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3、使學生了解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堅持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整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介紹時代背景。
    1、“教科書”是什么?(學習用的課本)。
    2、板書:
    3、怎樣才稱得上“珍貴”?
    (意義深刻,十分寶貴,特別好的價值大的。)。
    每到開學,我們都能拿到嶄新的教科書,可在那戰(zhàn)火硝煙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書是多難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課所講述的事情發(fā)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反動派為了挽救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對強大的敵人,黨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于3月份主動放棄了延安。延安小學也轉(zhuǎn)移到一個小山村里。讓我們看看當時孩子們的學習條件有多艱苦吧。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聽讀課文并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讀后明確:課文主要寫了延安小學的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三)默讀課文,理解層次。
    1、提出默讀要求:按照“思考·練習”2的內(nèi)容提示邊讀邊想,給課文分段,
    (1)明確: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導學生把段意概括為小標題。
    明確:盼書、取書、護書、激勵。
    (四)自學課文。
    1、思考:為什么說教科書掛珍貴的呢?
    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邊讀邊想。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2、學生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五)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讀后正音。
    2、討論: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
    3、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句。
    炮火連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樣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開:本課指放開嗓門,使聲音響亮。
    嗓門:嗓音。
    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fā)。
    爭先恐怕:爭著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種強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馬的叫聲。本課指飛機發(fā)出的尖銳刺耳的聲音。
    呼嘯:發(fā)出高而長的聲音。
    盤旋:這里指打著圈子飛行。
    叨念:因惦記或想念而不斷地談起。課文指輕聲反復地說。
    (六)作業(yè)。
    1、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把帶這些生字的句子讀一讀,理解詞語的意思。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題1。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nèi)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并說說詞語的意思。
    2、各自小聲讀課文,讀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講的故事。
    3、導入: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我們打開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二)講讀第一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一段。
    讀后明確: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粉筆,就拿黃土塊代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3、討論。
    (1)學生答:遇到困難是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
    (2)學生答:沒有書的困難較突出。
    (3)教師問: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
    (4)學生答: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的“最”字。因為他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4、教師引讀:“是啊,當時條件多艱苦啊,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想作者為什么要把當時艱苦條件和同學們克服困難寫具體?
    明確:突出頑強學習精神,襯托教科書珍貴。
    7、討論交流。
    明確: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強烈,如果換成希望或盼望,說明教科書沒有那么珍貴。
    (2)“同學們知道這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guān)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省出來的!”
    這段話如果不用問旬開頭該怎么說?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問句開頭?
    明確:用設問句式引起注意。
    后兩句都用感嘆號,表達張指導員什么心情?這又說明教科學怎么樣?
    明確:珍貴。
    (3)“節(jié)省”是什么意思?“黨中央……省出來的”又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毛主席、黨中央非常關(guān)心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把孩子們用的教科書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樣重要,體現(xiàn)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時也說明當時革命根據(jù)地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學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教科書確實是珍貴的。
    8、練習讀張指導員和“我”的對話,讀出興奮激動的感情。
    (三)講讀第二段、第三段。
    有書的喜訊讓孩子們無比幸福,我和張指導員去取書的途中又發(fā)生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課文第二段、第三段。
    明確:突出書的珍貴。
    2、討論:
    (1)敵機投下炸彈以后,張指導員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來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張指導員身負重傷,生命垂危時最惦記的是什么?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明確:“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xiàn)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表現(xiàn)他不怕犧牲的高貴品質(zhì),也表達他對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這里幾處省略號,它們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臥倒……”(表示話沒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書……書……。
    “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將來”后面的省略表示張指導員沒說完就犧牲了。)。
    “張指導員,張指導員……”(表示接連不斷。)。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學生練讀。
    5、小結(jié):張指導員為了保護教科書而身負重傷,英勇犧牲,臨終還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課文。
    1、指名學生讀這段。
    2、討論:
    (2)為什么那捆教科書和指導員沒說完的話能一直激勵我前進?
    明確:張指導員以生命為代價保護教科書,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將來為解放全中國、建設新中國做貢獻,使“我”多年來不能忘懷;每當想起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學習,努力工作。
    3、指名學生練讀第四段。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造句:
    (1)振奮人心。
    (2)恨不得。
    (3)沒有……就……。
    學習目標:
    使學生了解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步驟:
    (一)讓幾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讀后,師生共同對朗讀情況做出評價。(主要從有感情方面考慮一定要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出理由。)。
    (二)提問。
    1、課文講了怎樣的故事?
    明確: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2、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和我取回的教科書是?
    明確:教科書的珍貴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它來之不易,比如它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指在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它將永遠激勵著后代好好學習,為實現(xiàn)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三)默讀課文,回答問題。
    1、聽到有書。
    2、情況緊急。
    3、敵機轟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布置作業(yè)。
    以《讀“”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六)板書設計。
    5
    一、盼書渴望。
    二、取書關(guān)懷。
    三、護書趴壓完整無缺。
    四、愛書用生命換來。
    激勵我們前進。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了解戰(zhàn)爭年代學習條件的艱苦,了解革命前輩對下一代學習的關(guān)懷。
    2、懂得省略號在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通過朗讀,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3、使學生了解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要學生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重點:
    1、理解教科書的珍貴,通過朗讀來領(lǐng)會和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的經(jīng)過。
    教學難點:
    懂得省略號在句子中所表達的意思。
    課前準備:
    圖片、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課文。
    1、看到這個題目后,同學們會有什么想法?
    2、對我們來說,一本教科書隨手可得,一點兒也不稀罕,然而大家是否知道在那戰(zhàn)爭年代,它又是顯得很珍貴。(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放錄音,提要求。
    (1)聽清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教科書為什么是珍貴的?
    (3)討論: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講下面內(nèi)容的,并完成提綱。
    ()。
    ()。
    (教科書和張指導員未說完的話激勵“我”前進)。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輕聲自由讀課文,找一找課文哪幾節(jié)具體寫“張指導員用生命和鮮血保護教科書的。”
    (學生輕聲自由讀,同桌交流。)。
    (讓學生通過交流找到重點段。)。
    用一個詞語概括:(板書:護書)。
    “護書”的上文寫了什么?下文又寫了什么?
    (板書:盼書——取書——護書——愛書)。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2、講讀課文重點段,指導朗讀。
    那么,張指導員究竟是怎樣用生命來保護書的呢?(指導朗讀)。
    (學生齊讀8——11節(jié))。
    齊讀后思考:這一段中哪一句話直接寫出了張指導員護書的呢?
    3、出示句子:指導員趴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一動也不動。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身下,已經(jīng)被鮮血染紅了。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1)“完整無缺”是什么意思?在句子中具體指什么?從中可以體會出什么?
    (2)那么朗讀這句話應抓住哪些詞呢?
    (學生朗讀,個別讀,男女分開讀。)。
    教師引讀:指導員趴在離我不遠的地方,……那捆書……已經(jīng)被……。
    (學生跟讀)。
    看到書能完整無缺,“我”感到一絲欣慰,然而較多的是我對指導員的擔心與心情的悲痛,所以讀時語調(diào)低沉些,語速放慢些。(齊讀)。
    4、我們知道炸彈是有極大殺傷力的,然而那捆書卻完整無缺地保留了下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看看畫面,想象一下,當時指導員是怎樣護書的。(出示圖片)(學生自由想象,交流。)。
    5、剛才的發(fā)言,老師感受到大家已經(jīng)進入了畫面,目睹了這一幕悲壯的情景,作者同樣心如刀割,我們看了這個片段后,想一想指導員和我的話該怎樣讀?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出示句子:(1)我撲到指導員身上大聲喊到:“指導員,指導員……”
    (2)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指名讀第(1)句(指導朗讀:擔心、害怕,一遍又一遍,聲音越來越響,指導后個別讀,齊讀)。
    指名讀第(2)句后指導:指導員身負重傷,身體極度虛弱,連說話也需要積蓄全身的力量,說話時斷斷續(xù)續(xù)不連貫。
    (學生之間互讀,互相點評,齊讀)。
    6、這兩句話中,省略號分別表示了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表示反復說的統(tǒng)一句話。
    第二句: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不連貫。
    (四人小組討論后交流)。
    7、護書之舉讓人感動,臨終之言讓人潸然淚下,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吧?。▽W生自由讀)。
    指導員寧愿犧牲自己,也不愿讓師生渴望的教科書受損,這一本本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的確珍貴。(點明文章的重點“珍貴”)。
    四、本課小結(jié)。
    板書設計:
    盼書——取書—護書——愛書。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篇四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從上學到現(xiàn)在共有幾本教科書?你們的書每學期一開學就能得到一本,你們會為得不到教科書而耽心嗎?今天,我們來學習第5課,珍貴的教科書。(板書課題)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介紹時代背景。
    課文記敘的故事發(fā)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黨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毅然于三月中旬放棄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戰(zhàn)場上消滅了蔣軍十多萬。延安小學的轉(zhuǎn)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隊猖狂進攻的時候,時環(huán)境十分險惡。就是在這種險惡的條件下,延安小學的學生仍然堅持學習。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獻身,指導員是怎樣用他的生命和鮮血換來那些珍貴的教科書的呢?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課文。
    三、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四、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帶著問題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fā)生,又是怎樣發(fā)展的?結(jié)果如何?
    2.再讀文,了解寫作順序和主要內(nèi)容。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篇五
    教學要求:
    1、正確認讀七個要求會認的字,掌握十一個要求會寫的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的內(nèi)容,了解戰(zhàn)爭年代學習條件的艱苦和教科書的珍貴,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故事導入。
    1、呈現(xiàn)一本書,問:這是什么?
    學生回答。
    師:對,這是我們的課本,也叫教科書。下面,老師講一個關(guān)于教科書的故事。這個故事離現(xiàn)在小學生的生活比較遠,那是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向我陜甘寧邊區(qū)實行重點進攻,延安的黨中央和人民群眾面臨嚴峻的考驗,各方面都非常艱苦。這個故事就是在那時發(fā)生的。
    2、接著老師講故事。
    3、師: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想說什么?
    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
    二、閱讀、理解、感悟。
    1、潛心品讀,感悟內(nèi)容。
    師:剛才老師只是講了這個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你們想自己仔細讀讀這個故事嗎?
    學生回答。
    讓學生打開課本,指出今天要學第20課《珍貴的教科書》,然后,板書:珍貴的教科書。
    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音正確。
    然后,以開火車的形式接讀課文,要讀出語氣。
    師:讀了這個故事,你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
    然后讓學生把這個地方讀一遍。
    師:為什么你覺得這個地方感受最深?
    學生說明原因。
    2、加強朗讀,突出重點。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精彩,老師也想說說老師的感受。老師覺得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最感動人。因為這體現(xiàn)了張指導員的高大形象和可貴精神。下面,我請一位同學讀這一部分。
    同學讀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這一部分。
    師:這位同學讀得很好,同學們,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可指導員卻用自己寶貴的生命保護了教科書,令我們感動。下面,我們一齊懷著敬佩的心情來朗讀。
    同學們有感情地讀。
    三、啟發(fā)誘導,深化主題。
    師:課文中張指導員犧牲時話沒有說完,想想張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可能是什么?
    四、合作探究,突破難點。
    師:老師有一個問題不明白,你們能給老師解答嗎?
    學生回答。
    分小組討論,組長記錄,然后組長匯報,其他組補充。
    五、拓展延伸。
    師:如果你是編輯,你為什么要把這篇課文編入書中呢?
    學生紛紛回答。
    板書設計。
    炮火連天、戰(zhàn)爭環(huán)境????。
    沒有……沒有……沒有……沒有??——學習條件艱苦。
    關(guān)懷、????節(jié)省——黨的關(guān)心。
    完整無缺、???鮮血染紅——用生命換來。
    盼書——取書——用生命保護書(始終圍繞教科書這一線索)。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篇六
    【教學重點】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來突出重點的寫作手法,進而更全面地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
    【教學過程】。
    一、前提導入。
    要想擁有一本嶄新的教科書,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在1947年的春天延安小學的學生要得到一本教科書,卻是老師用生命換來的。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個真實而悲壯的故事《珍貴的教科書》,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來突出重點的寫作手法,進而更全面地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
    二、新課。
    下面同學們把書打開把課文讀一遍。
    復習: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提問2人)。
    說的非常好,看屏幕再復習一遍。
    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思路又是什么?
    (提問生答)師板書。
    看屏幕出示課件,再復習一遍。
    師:本文是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來寫的,先寫了延安小學—其中重點寫了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這一部分,是7~10自然節(jié),把7~10自然節(jié)再讀一遍。
    師:7~10自然節(jié),我們課前已經(jīng)進行了自學,打開自學筆記,針對自己的自學情況,小組交流一下自學所悟。(學生交流)。
    師:到這。我們匯報一下自學所悟。
    哪位同學概括分析一下7~10自然節(jié)的所得?(提問生答)。
    師板書:(動作、神態(tài)、語言)。
    出示課件:看屏幕練習說一說。
    找生讀第7自然節(jié)。
    師:這一段你悟到了什么?(提問生答)。
    師板書:背、跨、趕、發(fā)、高興。
    出示課件(練習說一說)。
    師:我和指導員拿到了書,當我們歸心似箭的時候,卻遇到了危險,哪位同學來讀第8自然節(jié)(提問生讀)。
    師:發(fā)生了什么事?(提問生答)我們的情況怎么樣呢?哪位同學讀第9自然節(jié)。(提問生讀)。
    師:這一段你悟到了什么?(提問生答)。
    師板書:快臥倒……喊、趴、壓。
    出示課件(看屏幕練習說一說)。
    師:這一段中兩處出現(xiàn)省略號,我們來體會一下省略號的用法。
    出示課件(讓生答)。
    誰來讀第10自然段(提問生讀)。
    你悟到了什么?(生答)。
    師板書:書……書……你們要……好好學習。
    睜、搖、望。
    微微、微弱、勇于獻身。
    出示課件:看屏幕練習說一說。
    師:在這一段中又有兩處出現(xiàn)省略號,我們來體會一下它的用法。(出示課件)。
    師:這一段是重點段中的重中之重,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最悲壯的地方,我們要反復朗讀來體會,我急切的呼喚,哽咽的話語,張指導員微弱而堅強的聲音要讀出來。(分角色讀)。
    提問生讀:
    師:我們就讀到這,重點段我們逐段地分析了一遍,誰能系統(tǒng)地把重點段分析一下(提問生答)。
    師系統(tǒng)講解:老師和你們一樣故事中張指導員用生命護書的英勇壯舉,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我想把我的自學所得給你們匯報一下,愿意聽嗎?好這篇文章是圍繞革命前輩艱苦奮斗勇于獻身這一中心來寫的,為了表達這一中心,作者選取了解放戰(zhàn)爭中這一真實悲壯的故事,選票真實典型,是作者的成功之一。在擬題時,作者運用了“珍貴”一詞,設下懸念,全文以教科書為線索,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依次寫渴—去—用—激,重點寫了用生命保護書的經(jīng)過,略寫了其余三部分,詳略得當,主次分明,這是成功之二。為了突出文章中心,寫出故事的高潮,作者在詳寫之處抓住了張指導員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進行了細致地刻畫,這是成功之三。如在寫張指導員的動作時,背、跨、趕、發(fā)4個動詞,寫出了我們得到書時的興奮,喜悅的心情,點出了書的珍貴?!昂?、趴、壓”這幾個動詞是寫在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的動作,可以看出張指導員把書看得比命還重要,贊揚了他勇于獻身的精神,突出書的珍貴,睜、搖、望這幾個動詞是寫張指導員在生命垂危時的表現(xiàn),顯示書的珍貴,再加上對人物神態(tài)的細致刻畫,由取到書時的高興到被炸傷后的微微睜開,再到臨終前的微弱的聲音,這一系列神態(tài)的變化,再配上人物的語言,發(fā)現(xiàn)敵機時的快臥倒……醒來后的第一意識是想到書,臨終前的殷切囑咐:好好學習……把這個悲壯的故事推向頂端,讓我們沉浸在故事情節(jié)中,為此而感傷,為此而敬佩張指導員的英勇獻身精神,從而珍惜我們今天的學習生活,作者也達到了自己的寫作目的。
    全文以珍貴為核心,先寫缺書,暗示珍貴,次寫取書,點出珍貴,再詳寫護書,突出珍貴,最后寫囑咐,顯示珍貴。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師:課文我們分析到這,你體會到作者的寫作目的了嗎?
    (生答)出示課件(看屏幕練習說)。
    師:那么寫作上又有什么特點?(生答)。
    出示課件(看屏幕練習說)。
    師:那么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生答)。
    小結(jié):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們能夠有這么深刻的體會,我想作者的寫作目的達到了,烈士張指導員也會含笑九泉。
    師:我們今天學習了重點段分析重點是學習作者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來突出重點的寫作手法。全面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還有一個側(cè)重點,就是用此手法來進行仿寫: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同學之間總會有磕磕碰碰的時候,有時倆人可能會吵起來,有時倆人會非常友好地解決,你根據(jù)生活中真實素材寫一個片斷,要形象、生動地寫出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tài)。這個小練筆我們下節(jié)課解決。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篇七
    三、教學設想與目標。
    教學目標。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讀能力,加強課文的朗讀訓練。
    3、認識省略號及其用法。
    四、教學準備。
    老師:制作cai課件。
    學生:搜集了解有關(guān)的背景知識。
    五、教學重點、難點。
    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六、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
    [板書課題]。
    師:什么是“教科書”?
    生:就是課本。
    師:“珍貴的教科書”和“教科書”意思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教科書”前加了“珍貴的”三個字,說明這教科書是很貴重的。
    生:說明這教科書是很寶貴的。
    生:說明這教科書是很有價值的。
    師:課文里講到的教科書為什么如此珍貴呢?
    (二)創(chuàng)設情境,初讀課文。
    1、簡介背景,?。
    [課件播放:戰(zhàn)爭場面]。
    [nextpage]2、自由朗讀。
    學生自由讀文,圈點勾畫。?。
    (三)合作探究,再讀課文。
    1、學習小組同學分角色再讀課文,討論:哪些地方能體現(xiàn)教科書的珍貴?
    (1)生:這是在艱苦條件下得到的書,所以珍貴。
    師:從哪里看出來?再讀一讀,讀出渴望之情。
    (生帶著渴望之情再讀第二自然段)。
    (2)生:書是在毛主席的關(guān)懷下,黨中央節(jié)省文件用紙而印制的。
    (生慷慨激昂地朗讀第4自然段)。
    (3)生:(讀第10自然段)這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珍貴。
    生:很多次。
    師:但文章中沒能寫出來,就用了省略號。
    師:這本書連一頁也沒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無缺!
    生接讀:指導員,書在這兒。走,我背你回村。
    師: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
    生接讀: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師:這是指導員流盡最后一滴血,用盡全身力量留給大家的一句話,我們再來讀讀。
    生齊讀: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師:將來干什么?沒說呀,指導員這時候——。
    生:犧牲了。
    師:話還沒說完,他要說什么,你們知道嗎?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打敗敵人,為我報仇,為國爭光。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出力,就只能*你們了。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
    ……。
    師:讓我們把指導員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醞釀好感情,再來讀一讀課文。
    (生滿懷深情地朗讀全文)。
    (四)表達感受,深化情感。
    生:我們可以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
    生:可以編課本劇表演。
    生:可以畫出這感人的情景。
    生:可以編成詩歌。
    生:可以利用搜集的資料辦一期以“戰(zhàn)爭中的延安小學”為主題的小報,
    ……。
    師:這些方法都不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方式,準備準備吧。?。
    [nextpage]生獨立或小組合作準備,師巡視并幫助、輔導。
    生匯報交流。
    (五)拓展延伸。
    七?教后反思。
    一、課始巧畫“?”
    二、課中逐層畫?“!”
    三、課尾畫個“……”
    八?案例點評。
    1、朗讀中想象。
    2、積淀中創(chuàng)造。
    3、自主與合作。
    4、課內(nèi)到課外。
    教師具有敏感的課程資源意識,課前立足課本,放眼課外,讓學生廣泛涉獵相關(guān)資料,增加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促進對課文的理解;課后沒有用“哈達式”的長長的習題卷將學生的激情消磨殆盡,而是指導學生擴展閱讀相關(guān)名著名篇,使學生由封閉的課堂走向廣闊的世界,溝通了課內(nèi)與課外,拓展了學習的領(lǐng)域。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篇八
    《珍貴的教科書》是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記敘了在1947年保衛(wèi)延安的戰(zhàn)役中,延安小學的師生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學習的故事。課文以教科書為線索,以“珍貴”為核心,分“盼書”“取書”“護書”“激勵”四部分展開敘述。著重記敘了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生命的感人事跡。語言生動感人,結(jié)構(gòu)緊湊,感情強烈,讀后催人奮進。與課文第十一自然段內(nèi)容相配套的有一幅插圖,表現(xiàn)的是張指導員犧牲前的情景。
    二、說教學目標。
    課標在第二學段還提出了“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guān)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的閱讀目標要求,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戰(zhàn)爭年代艱苦的學習條件,感悟張指導員奮不顧身保護教科書的英勇行為,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從而珍惜今天的學習生活。
    2、默讀課文,試著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距離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較遠的實際,結(jié)合單元導讀提示,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結(jié)合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教科書的“珍貴”,從而珍惜今天的學習生活;教學難點是:了解當時的背景,感受師生對書的渴望。
    四、說教學策略。
    課標指出:語文課要以人為本,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以及合作探究精神,為體現(xiàn)這些新的理念,實現(xiàn)即定目標,同時也為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tǒng)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時我組織學生進行以多種形式的自主讀書、合作探究為主的互動活動,最后激情朗讀,并結(jié)合自身感悟進行情感延伸,從而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jié)合的特點。
    五、說教案。
    課堂結(jié)構(gòu):復習導入——合作探究,朗讀體驗——激情朗讀,總結(jié)全文。
    (一)復習導入。
    全體,但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接著教師引讀回顧第一部分內(nèi)容,為下一步的學習探究做鋪墊。
    (二)合作探究、朗讀體驗。
    整節(jié)課以學生的研讀、交流感受、朗讀作為課堂互動的主體部分,為學生提供較為充足時間、空間,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參與語文實踐活動。
    教學中圍繞“教科書為什么珍貴”展開多層次的讀。第一是圍繞問題讀。讓孩子們自己默讀、合作感悟,“找一找、畫一畫”,初步找到了文中的幾個關(guān)鍵處。第二是引導感悟讀。在學生抓重點詞、句如“振奮人心”“爭先恐后”“節(jié)省”“完整無缺”“念叨”等詞的理解與感受后,激情朗讀,使學生一步步明白了因為這些書不但是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孩子們非??释?,而且印書用的紙是在毛主席的關(guān)懷下,從黨中央印文件的紙中節(jié)省出來的,更是張指導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真切地感受到了書的珍貴。第三是想象補充讀。通過文本中的插圖及對文本中多次出現(xiàn)的省略號的理解,激發(fā)學生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及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滲透讀書方法。通過這堂課,我充分地認識到:多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豐富學生的想象,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還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反復地讀、忘情地讀,帶上表情、加上動作讀,邊讀邊想邊品味,學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領(lǐng)悟,達到了“情動而辭發(fā)”的效果。
    (三)激情朗讀,總結(jié)全文。
    歸納問題:看板書回答“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總結(jié)全文。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篇九
    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印刷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nèi)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3.使學生了解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過程:
    1.學習生字詞。
    2.整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
    步驟:
    1.“教科書”是什么?(學習用的課本)。
    2.:
    3.怎樣才稱得上“珍貴”?
    (意義深刻,十分寶貴,特別好的價值大的。)。
    每到開學,我們都能拿到嶄新的教科書,可在那戰(zhàn)火硝煙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書是多難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課所講述的事情發(fā)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反動派為了挽救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對強大的敵人,黨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于3月份主動放棄了延安。延安也轉(zhuǎn)移到一個小山村里。讓我們看看當時孩子們的學習條件有多艱苦吧。
    聽讀課文并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讀后明確:課文主要寫了延安的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1.提出默讀要求:按照“思考·練習”2的內(nèi)容提示邊讀邊想,給課文分段,
    (1)明確: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導學生把段意概括為小標題。
    明確:盼書、取書、護書、激勵。
    1.思考:為什么說教科書掛珍貴的呢?
    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邊讀邊想。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2.學生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1.指名讀課文,讀后正音。
    2.討論: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
    3.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句。
    炮火連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樣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開:本課指放開嗓門,使聲音響亮。
    嗓門:嗓音。
    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fā)。
    爭先恐怕:爭著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種強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馬的叫聲。本課指飛機發(fā)出的尖銳刺耳的聲音。
    呼嘯:發(fā)出高而長的聲音。
    叨念:因惦記或想念而不斷地談起。課文指輕聲反復地說。
    1.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把帶這些生字的句子讀一讀,理解詞語的意思。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題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nèi)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步驟: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并說說詞語的意思。
    2.各自小聲讀課文,讀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講的故事。
    3.導入??: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我們打開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1.指名學生讀第一段。
    讀后明確: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粉筆,就拿黃土塊代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3.討論。
    (1)學生答:遇到困難是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
    (2)學生答:沒有書的困難較突出。
    (3)問: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
    (4)學生答: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的“最”字。因為他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4.引讀:“是啊,當時條件多艱苦啊,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BR>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想作者為什么要把當時艱苦條件和同學們克服困難寫具體?
    明確:突出頑強學習精神,襯托教科書珍貴。
    7.討論交流。
    明確: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強烈,如果換成希望或盼望,說明教科書沒有那么珍貴。
    (2)“同學們知道這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guān)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省出來的!”
    這段話如果不用問旬開頭該怎么說?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問句開頭?
    明確:用設問句式引起注意。
    后兩句都用感嘆號,表達張指導員什么心情?這又說明教科學怎么樣?
    明確:珍貴。
    (3)“節(jié)省”是什么意思?“黨中央……省出來的”又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毛主度、黨中央非常關(guān)心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把孩子們用的教科書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樣重要,體現(xiàn)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時也說明當時革命根據(jù)地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學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教科書確實是珍貴的。
    8.練習讀張指導員和“我”的對話,讀出興奮激動的感情。
    有書的喜訊讓孩子們無比幸福,我和張指導員去取書的途中又發(fā)生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課文第二段、第三段。
    明確:突出書的珍貴。
    2.討論:
    (1)敵機投下炸彈以后,張指導員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來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張指導員身負重傷,生命垂危時最惦記的是什么?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明確:“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梢娫谖kU出現(xiàn)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表現(xiàn)他不怕犧牲的高貴品質(zhì),也表達他對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這里幾處省略號,它們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臥倒……”(表示話沒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書……書……。
    “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皩怼焙竺娴氖÷员硎緩堉笇T沒說完就犧牲了。)。
    “張指導員,張指導員……”(表示接連不斷。)。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學生練讀。
    5.小結(jié):張指導員為了保護教科書而身負重傷,英勇犧牲,臨終還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
    1.指名學生讀這段。
    2.討論:
    (2)為什么那捆教科書和指導員沒說完的話能一直激勵我前進?
    明確:張指導員以生命為代價保護教科書,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將來為解放全中國、建設新中國做貢獻,使“我”多年來不能忘懷;每當想起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學習,努力工作。
    3.指名學生練讀第四段。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造句:
    (1)振奮人心。
    (2)恨不得。
    (3)沒有……就……。
    使學生了解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步驟:
    學生讀后,師生共同對朗讀情況做出評價。(主要從有感情方面考慮一定要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出理由。)。
    1.課文講了怎樣的故事?
    明確: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2.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和我取回的教科書是?
    明確:教科書的珍貴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它來之不易,比如它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指在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它將永遠激勵著后代好好學習,為實現(xiàn)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1.聽到有書。
    2.情況緊急。
    3.敵機轟炸。
    4.生命垂危。
    以《讀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點評: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篇十
    我懷著無比敬佩的心情學習了《珍貴的教科書》這篇課文。
    課文講的是戰(zhàn)爭時期延安小學轉(zhuǎn)移到一個小山村里,條件非常艱苦,沒有桌椅、黑板、粉筆,小學員們?nèi)匀粓猿謱W習。有教科書是小學員們夢寐以求的事,指導員帶“我”去取書的路上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為了保護那捆教科書而壯烈犧牲了,那捆完整無缺的教科書和指導員沒說完的話,一直激勵“我”前進。
    學過這篇課文后,讓我深深感動,受益匪淺。張指導員舍身護書,英勇犧牲的情景時常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我們敬愛的老師不正如文章中的指導員嗎?為了我們的學習嘔心瀝血、無私奉獻。
    而文章中小學員們艱苦卓絕的學習環(huán)境和刻苦的學習精神也時刻激勵著我,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流血和犧牲,有這樣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和誨人不倦的教師。比起那時的炮火連天的環(huán)境要好上千百倍,而我們的學習精神遠遠不如延安小學的學生們,難道只有條件艱苦才能學好嗎?不!同學們,如果你還在感嘆學習辛苦的話,請猛醒吧!快點珍惜現(xiàn)在的一分一秒,發(fā)憤學習,從一點一滴做起,踏踏實實地走下去,練好本領(lǐng),做21世紀的主人,將來才能為祖國建設而出力,才能不辜負先烈們的期望!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篇十一
    有一篇課文《珍貴的教科書》,講的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延安小學的師生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堅持學習的故事。
    當時孩子們讀書環(huán)境很不好,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桌椅,就用小板凳當桌子;沒有粉筆,就用黃土塊代替,最困難的是沒有教科書。后來,終于有了教科書。在領(lǐng)書的途中,遇到敵機的轟炸,為了保護教科書張指導員犧牲了,而那捆書卻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下面,被鮮血染紅了。
    學了這篇課文后,想起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和平環(huán)境里,學習條件這么好,是多么幸福??!有美麗的校園,寬敞明亮的教室,五顏六色的粉筆,各種各樣的教科書,還有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許多課外書及學習用品。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條件,學好、用好這些書,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將來為祖國多做貢獻。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篇十二
    《珍貴的教科書》一課學完了。先不言學生的獨特體驗,僅辦公室內(nèi)幾位老師對張指導員的認識便產(chǎn)生了分歧。大家圍繞“用生命換取教科書是否值得?”一問,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個別老教師畢竟經(jīng)歷過中國歷史的洗禮,對當前“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社會現(xiàn)狀頗多感慨,認為“用生命換取教科書值得”。因為這些書不但是孩子們非??释?,而且印書用的紙是在毛主席的關(guān)懷下,從黨中央印文件的紙中節(jié)省出來的。這些紙需要印刷的文件是黨中央制定方針政策、作戰(zhàn)計劃、消滅敵人、解放全中國用的。即使在紙張緊缺的情況下,黨中央、毛主席毅然從印文件的紙中節(jié)省出來印書。這有力地說明了黨和國家對革命后代健康成長的關(guān)懷。指導員是黨的一員,他深知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自然聽黨的話,按黨的要求去做,為了孩子們能有書讀,甘愿犧牲自己的生命。毫無疑義,這種理解是正確、完美的。圍繞這一主題展開教學,使孩子們真正領(lǐng)會革命先輩那種崇高的思想境界,情感目標的教學是到位的。然而,由于孩子們認知水平和生活實踐經(jīng)驗所限,要想達到這種教學目標,我想沒有一番說教也解決不了問題。部分年輕教師認為:不管這些書多么珍貴,都是有價值的,而生命是無價的。用無價的生命去換有價的教科書,顯然是不值的。所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钡墓伯a(chǎn)主義信仰,是由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決定的。時代在發(fā)展,孩子們認為生命比書重要有什么不可?向孩子灌輸“用生命換取教科書值得”的觀點決沒有必要,也不對。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她們還例舉了最近發(fā)生在呼和浩特“12-14”英雄群體勇救落水兒童的事實,認為那么多人去救一個落水的兒童,最后造成三人犧牲,有的還是大學生,實在不值,不會水就不要下去,光有舍己救人、奮不顧身的精神是不可取的。其他教師更有“妙”思。他們從另一個角度對這個問題做了闡述:本文寫張指導員為保護書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顯然是有漏洞的。文章中的“我”與張指導員一起去印刷所取書,回來時每人背了一捆。遇到敵機炮彈轟炸,張指導員用自己的身體把書壓在了下面,為了那捆教科書,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而文章中的“我”沒用身體把書壓在下面,同樣被炮彈炸昏了,那捆書也完好無缺。這就是說,無論張指導員是否有意保護教科書,都會被敵人的炸彈炸昏,張指導員把書壓在身子下面難道沒有巧合現(xiàn)象?他醒來后一再叨念“書”,方能看出他把書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但這何嘗不是正常的心理描寫?無論文章作者還是選編意圖都希望我們應該教育孩子認為“張指導員是為了保護教科書而犧牲的”,這種觀點是否有點兒“填鴨”?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已見,直到下班時,才在面紅耳赤、互不相讓的爭論才宣告結(jié)束。
    由此,我想到了人教社小學語文網(wǎng)論壇上的熱點話題:“邱少云是傻瓜”、“《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不真實”。許多有獨特認識的年輕教師持有這樣的觀點,只有部分老教師仍在捍衛(wèi)“邱少云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這一論斷。從某種意義上說,不虛擬古人、教材是一種好現(xiàn)象,這至少體現(xiàn)了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況且,也許真如某些老師們所言:中國愛搞個人崇拜、“造神”運動。他們不可能那么完美,只是因其特定政治背景的原因成了傳說中的“神”。但我們尊重老師、孩子們的個性理解,獨特體驗不能否定歷史,應該讓歷史說話。我們不能因為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組織每一個人的主觀臆想而改變歷史。再者,我們分析歷史人物,應該把他放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用現(xiàn)在的道德觀、世界觀去認識歷史人物,否定教材,顯然有失偏頗,然而,用以往的認識來說教、束縛新時代的教師、學生,也不全面。
    歷史發(fā)展到今天,那些在戰(zhàn)火中為了中國人類的解放事業(yè)而英勇捐軀的英雄們于今天的多數(shù)老師、學生來說已經(jīng)成為歷史。我們怎樣通過對新時代的教師、學生進行道德觀、歷史觀的教育,讓他們認識那些特定時代的英雄已經(jīng)成為棘手的問題。日本“永不服輸”的民族精神為什么那么強烈,伊拉克薩達姆政權(quán)穩(wěn)如堡壘,某些資本主義國家為何那么具有凝聚力?這些問題,值得我們中國教育界深思。我不崇洋媚外,也無緣去國外考察,不知道他們民族向心力的秘訣何在,但我覺得,我們許多老師、孩子道德情操、思想意識不強,固然有其社會原因(腐敗現(xiàn)象太重,共產(chǎn)黨員失信于民等),但其中之一,在高舉“人文”大旗、思想道德教育滑坡的今天,我們的孩子從小缺乏歷史知識教育。這極大地制約了孩子們對歷史人物的認識以及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所以,我認為,從孩子入學起,我們就應伴隨對孩子歷史(特別是近代史)知識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