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編寫的一種具體指導教學的工具。在編寫教案之前,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困難,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教案的使用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差異性進行調(diào)整。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卷的技能做蝸牛,并能為小蝸牛創(chuàng)編一個小故事。
2. 感受泥工活動的樂趣。
3. 激發(fā)孩子喜歡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人手一團彩泥。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春天到了,許多小動物都醒來了,你知道那些小動物們到我們幼兒園來找朋友呢?
二、示范講解:
請幼兒說說小蝸牛長得什么樣子的?
小蝸牛應該怎樣做呢?(幼兒發(fā)言)
注意點:把彩泥搓長,從一頭開始卷,要卷得緊一點。在頭上可以自己用小泥做小蝸牛的眼睛和犄角。
三、幼兒操作
提醒小朋友不和別人爭搶彩泥。
鼓勵做好的小朋友給小蝸牛編一個好聽的故事,并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四、欣賞
請個別幼兒將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二
1、欣賞和感受詩歌表現(xiàn)的美妙情境,體驗小小鳥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重點)
2、發(fā)揮想象,拓展詩歌內(nèi)容。(難點)
1、背景圖,小小鳥,一頂紅帽子,一雙黃手套,一件紅棉襖圖片若干。
2、音樂一段,花瓣若干。
一、以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以鳥媽媽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感受秋天:請幼兒說說你都干了什么?撿到了幾片花瓣是什么顏色的。
2、師:秋天來了,秋風起了,公園里到處都是飄落的樹葉、花瓣,美麗極了。這時,我們的好朋友小小鳥飛也來撿花瓣了,咦!它撿了花瓣干什么呢?你們想知道嗎?這個答案就藏在一首詩歌里,我們來聽一聽。
二、欣賞詩歌,感受詩歌。
1、欣賞詩歌一遍。
師:你們聽到了什么?
2、欣賞詩歌第二遍。
秋天來了,秋風起了,花朵怎么了?你能用動作表現(xiàn)嗎?
師:花枝兒搖搖,花瓣兒飄飄。
你在這首詩歌中聽到了什么顏色的花瓣飄落在地上?
師:紅花瓣兒飄,黃花瓣兒飄,片片花瓣往下掉。
小小鳥撿了花瓣干什么呢?
師出示一片紅花瓣兒,“小小鳥撿一片紅花瓣兒,做成了什么?”
(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片):(撿一片紅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頂小紅帽。)
師出示兩片黃花瓣兒,“小小鳥撿兩片黃花瓣兒,做成了什么?”
:撿兩片黃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雙黃手套。
小小鳥還撿了哪些花瓣兒,做成了什么?
:撿三片紅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件小紅襖。
引導幼兒學習看圖完整朗誦1~2遍
過渡:小小鳥用花瓣縫了這么多東西,你猜猜它的心情會怎么樣?
(高興、開心……)是呀,今年的冬天,小小鳥肯定變得很暖和了。
三、拓展想象,提升經(jīng)驗。
提問:想一想,除了用花瓣兒做帽子、手套、小紅襖以外,你還想用花瓣縫什么東西過冬?
幼:毛衣、褲子、圍巾……
四、結束活動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三
1、知道古詩的大概意思,并樂意背誦古詩。
2、知道要珍惜媽媽愛幼兒的情意和媽媽的勞動成果。
準備安靜的課堂氣氛,整理好幼兒坐姿。
內(nèi)容與指導二、古詩:夜宿山寺1、教師與幼兒談話,出示圖畫書或用黑板畫上簡畫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圖中都誰啊?(母親的頭像)2、教師朗誦古詩。
師:古時候一位母親在兒子要即將出門的時候,為他縫了許多衣服,這些衣服都是母親自己一針一線縫制出來的。她怕她兒子要很久很久都不回來,所以她非常的舍不得他的兒子,只能用針線為他縫衣服來表達對兒子的不舍之情。
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教師再次重復一下古詩意思后教育幼兒理解媽媽對寶寶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寶寶好,不能老是發(fā)脾氣,不珍惜媽媽對寶寶的愛意!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四
1、通過老師的啟發(fā),與幼兒共同探討布袋子多種玩法,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
2、在游戲活動中,發(fā)揮幼兒團隊合作精神。
1、開始部分:隊列練習,四路縱隊——大圓 -四路縱隊
2、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玩袋;
(2)師生共同探討袋子的多種玩法;
(3)將袋子拉長做毛巾,進行韻律活動《我愛洗澡》;
(4)接力游戲:袋鼠寶寶比賽(幼兒分成四組);
(5)教師小結情況:表揚獲勝一組幼兒的團結合作精神。
3、結束部分:隨音樂躺在布袋上進行放松運動。
4、整理小布袋。
1、針對《綱要》提出要及其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這一條,我選擇了孩子易見易取的袋子,開始我運用了大的垃圾袋發(fā)現(xiàn)容易被孩子踩破且道具不美觀,于是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發(fā)動家長為孩子自制一個小布袋。我收集的布袋當中有的'是舊床單縫制的,有的是帶來了孩子現(xiàn)成的小睡袋,有的則是媽媽的一條漂亮的花裙子縫掉一條邊做成!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顯得異常興奮,對布袋子非常感興趣,表現(xiàn)活躍。孩子們在活動中突發(fā)奇想,有的跳,有的鉆,有的學毛毛蟲拱著向前行,甚至有人將布袋子套在頭上學盲人走路。接著我又讓孩子將布袋拉長當作毛巾隨音樂《我愛洗澡》做律動,然后到活動的高潮部分接力游戲“袋鼠寶寶比賽”,最后我讓幼兒躺在布袋上隨樂進行放松運動。在整個環(huán)節(jié)上我能做到層次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且能做到動靜交替。這種將動作發(fā)展與游戲的有機結合,真正體現(xiàn)了“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五
1.欣賞歌曲,體驗媽媽與寶寶之間的情感。
2.學習使用圖譜法記憶歌詞順序,學唱歌曲。
3.通過動作和語言的表現(xiàn),感受歌曲的韻律美。
活動準備:
歌曲《媽媽我要親親你》、媽媽的圖片一張、音樂圖譜
一、組織教學:《幸福拍手歌》
二、談話:小朋友們都知道媽媽很愛你們,那你們愛媽媽嗎?
愛媽媽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呢?
三、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
(1)聽一聽歌里面的寶寶是怎么愛媽媽的?(親親、摸摸圖示)
(2)都有親親媽媽哪里?摸摸媽媽哪里?(幼兒答,教師出示小圖片)
(3)再來聽聽音樂,寶寶是按什么順序親親和摸摸媽媽的呢?(教師反復范唱,引導幼兒完成圖譜)
(4)教師與完整范唱驗證圖譜的正確。
2.練習歌曲
(1)看著圖片一起練習歌曲
(2)跟著音樂做動作一起練習歌曲
(3)附點的學唱
教師帶領幼兒學唱附點。
3.完整演唱。
我們要用什么樣的心情來唱這首歌?
有一天下班了媽媽心情不好,我們一起來唱這首歌給她聽,要用開心響亮的聲音來演唱哦。
四、替換歌詞
1.還可以唱給誰聽呢?
2.還可以親親摸摸媽媽的哪里?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六
數(shù)學是研究現(xiàn)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shù)量關系的科學。對幼兒來說,學數(shù)學算是他們成長與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自身需要。數(shù)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F(xiàn)代教育觀指出:數(shù)學教學,應從孩子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孩子親身經(jīng)歷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獲得一些體驗,并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對此進行理解和應用。
數(shù)學不是教師強加給幼兒的概念,也不是記憶不完的知識,而是在生活的事件與材料中隱含著的事物屬性與關系。這句話給數(shù)學與生活的關系作了極好的界定。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如何將生活本質(zhì)的具體形象性、隨意性與數(shù)學概念的抽象性、嚴謹性有機地統(tǒng)一在以集體教學形式組織的幼兒園數(shù)學活動中,這是一個極具專業(yè)性的問題。
1、能對相關聯(lián)的物體進行匹配。
2、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物體之間的聯(lián)系。
3、愿意講述自己對應匹配的結果。
1.教具:動物卡貓、狗、熊、猴、兔各一個,食物卡魚、骨頭、玉米、香蕉、蘿卜各一個。
2.學具:喂動物(6套),分大?。?套),接龍(2組各6套),手套配對(6套)。
1.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新活動
(1)師:動物園里有許多可愛的動物寶寶,(集體出示小動物)有誰呢?我們一起和它打個招呼吧!
(2)師:開飯時間到了,我們送動物寶寶到餐廳去好嗎?怎么坐呢?從最前面開始,一張椅子做一個小動物。(請一位幼兒試著排排。)
(3)師:飼養(yǎng)員都為動物寶寶準備了哪些好吃的?(出示食物貼圖)
(4)師:動物寶寶都餓壞了,你知道每個動物寶寶喜歡吃什么嗎?誰愿意來試試?(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要放在它面前的盤子里,放好后還要告訴它,請你吃)
2.介紹各組活動,強調(diào)要求及規(guī)則
(1)重點指導新活動:提醒幼兒把動物寶寶喜歡吃的食物放在它面前的餐盤里,然后說一說你喂它吃什么。
(2)請幼兒介紹各組游戲名稱,及玩法。
3.幼兒分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新活動組,引導幼兒看清動物送上相應的食物,并提醒幼兒表述。
(2)指導接龍,提示幼兒將相同的圖片相接在一起。
4.小結,評價活動情況
(1)請幼兒把沒有演示完的活動做完,并帶領幼兒一起說一說。
(2)了解參加新活動的人數(shù),表揚肯大聲表述的幼兒。
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還是很濃,課堂氣氛活躍。能力強的幼兒掌握比較快,能力弱的幼兒還不懂期中的含義。課后的整理學具的過程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夠自己整理,只有幾個孩子不會整理,和同組的孩子搞混,需要以后不斷地練習。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七
中班幼兒年齡較小,生活經(jīng)驗不夠豐富,喜歡聽有重復情節(jié)的故事以及排比句,易于接受富有童趣的文學作品。《小雨點》這篇散文句式簡單,篇幅短小,語言淺顯流暢、富有節(jié)奏感,易于幼兒學習。作品描繪了小朋友十分喜歡的“下雨”事件,其中的“小雨點 ”,形象鮮明,富有童趣,猶如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在雨中歡快地嬉戲。作品中的排比句,既易于幼兒理解,又能較好地引導幼兒根據(jù)句式仿編散文。
1.感受小雨點的活潑有趣,體驗表演散文的快樂。
2.積極觀察,并能清楚完整的表達散文內(nèi)容。
3.理解散文內(nèi)容,嘗試用散文中“小雨點跳到……哎呀呀,小雨點把……當成了滑梯”的句式進行仿編。
1.利用下雨的動態(tài)畫面,創(chuàng)設“動態(tài)感知”情境。
2.利用屋頂、雨點、樹葉、雨傘的圖片,創(chuàng)設“圖片想象”情境。
3.利用課件、背景音樂《雨的印記》,創(chuàng)設“示范朗誦”情境。
4.利用大樹、房子、雨傘、手偶,創(chuàng)設“快樂表演”情境。
5.利用雨點落在不同地方的圖片(小草、花瓣、石頭、大門、玻璃),創(chuàng)設“即興仿編”情境。
理解散文,表演散文,嘗試用散文中的句式進行表達。
根據(jù)“小雨點跳到……哎呀呀,小雨點把……當成了滑梯”的句式進行仿編。
情境創(chuàng)設一:利用“動態(tài)感知”情境,引起幼兒生活聯(lián)想,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師:小朋友見過下雨嗎?雨點是怎樣從天上落下來的?下雨的時候會聽到什么樣的聲音?
情境創(chuàng)設二:利用“圖片想象”情境,發(fā)散幼兒思維。
師:想一想,小雨點會落到哪些地方?
情境創(chuàng)設三:利用“示范朗誦”情境,感受散文的優(yōu)美。
情境創(chuàng)設四:通過“快樂表演”情境,鞏固幼兒對散文的記憶。
師:1.今天老師還準備了很多小雨點的手偶,小朋友覺得小雨點的表情是什么樣的?(瞇著眼睛笑)它的心情是怎樣的?(很高興、很興奮、很歡喜)
2.小朋友在朗誦表演的時候語速、表情和動作方面應該注意什么?
結合小雨點調(diào)皮可愛的形象,在語速方面應該稍快一些,給人一種跳躍的感覺;表情方面要笑起來,讓人感覺到小雨點落下來的興奮;動作要大方、夸張、優(yōu)美,讓大家喜歡看我們的表演。
情境創(chuàng)設五:通過“即興仿編”情境,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散文結構的理解。
“小雨點跳到屋頂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跳到樹葉上,哎呀呀,把樹葉當成了滑梯;跳到雨傘上,哎呀呀,把雨傘當成了滑梯?!?BR> 師:這三句話的結構一樣,放在一起特別好聽,我們來編的時候也要一口氣說出這么好聽的三句話。
自制散文小圖書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
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屋頂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跳到樹葉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樹葉當成了滑梯;跳到我的雨傘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我的雨傘也當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活動中,為了豐富幼兒下雨的經(jīng)驗,更好地吸引幼兒參與,我創(chuàng)設“動態(tài)感知”情境。在這個情境中既有聲音又有圖像,在傾聽與欣賞中自然導入活動。而且視頻中既有大雨、小雨也有毛毛雨,這就調(diào)動了幼兒多方面的生活經(jīng)驗,如有的孩子說:“大雨像線一樣嘩嘩地下著”;有的說:“小雨滴滴答答地下著”;有的說:“毛毛雨聽上去沙沙沙的聲音……”在討論感知中豐富了幼兒的經(jīng)驗,加深了幼兒對雨的認識。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感受小雨點調(diào)皮可愛的形象,我選擇了瞪著眼睛、張著嘴巴、抿著舌頭、長著小手小腳的雨滴手偶,可以觀察也便于操作,這在視覺上就帶給孩子們一種活潑有趣的印象。為了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小雨點的快樂心情,我創(chuàng)設了“快樂表演”情境。從活動的效果來看,孩子們的興趣濃厚,積極性比較高,可見在情境中表演比單純的朗誦更吸引幼兒,這也達到了動靜交替的目的。
孩子們在盡情表演之余,還根據(jù)提示進行了即興仿編,更加熟悉了句式的運用:
丹陽:“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沙漠里,哎呀呀,小雨點把沙子當成了滑梯;跳到畫板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畫板當成了滑梯;跳到頭頂上,哎呀呀,小雨點把頭發(fā)當成了滑梯。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依琳:“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窗簾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窗簾當成了滑梯;跳到椅子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椅子當成了滑梯;跳到鋼琴上,哎呀呀,小雨點把鋼琴當成了滑梯。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宛叢:“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草莓上,哎呀呀,小雨點把草莓當成了滑梯;跳到盤子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盤子當成了滑梯;跳到窗戶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窗戶當成了滑梯?;伞⒒?,快樂的小雨點?!?BR> 家樂:“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小草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小草當成了滑梯;跳到窗子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窗子當成了滑梯;跳到大門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大門當成了滑梯。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家旭:“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小山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小山當成了滑梯;跳到石頭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石頭當成了滑梯;跳到小花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小花當成了滑梯。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BR> 知航:“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葉子上,哎呀呀,小雨點把葉子當成了滑梯;跳到樹干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樹干當成了滑梯;跳到蹺蹺板上,哎呀呀,小雨點把蹺蹺板當成了滑梯。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BR>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八
我在一本書得到的啟發(fā),那本書是專門給幼兒學習的。然后我從里面看到有關要求小朋友們看圖講述故事的文章。于是我就突發(fā)奇想,是否可以把里面的一些內(nèi)容改編一下作成一個教案,促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呢?所以我就開始設計此教案。
1、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2、促進幼兒高級道德感的產(chǎn)生。
3、通過移情和角色扮演法使幼兒體會媽媽在家干家務的辛苦。
4、鍛煉幼兒簡單的勞動能力,促進幼兒肢體的發(fā)展。
5、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帶水的小臉盆,一塊小布,一把小掃帚,一堆小垃圾,一個畚箕,兩個小碗,一小盆水,多媒體音樂(音樂若干首,歌曲自定)小熊頭飾4張。
故事法,角色扮演法,討論法。
1人,活動互動部分是三人(輪流制)
出場:播放開場音樂
師:在一所森林里,住著一位善良的小熊媽媽(示意帶著小熊頭飾的小朋友出場),她的生活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請小朋友們睜大你們的小眼睛,觀察小熊媽媽一天都作了什么事情。
師:(播放第一首音樂,最好是關于早晨的)早晨的陽光多么明媚啊,小熊媽媽起床了,小熊媽媽現(xiàn)在在干什么呢(示意小朋友拿著一塊小布在小臉盆里洗)?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幼兒回答)
(幼兒回答)
師:哇,天空漸漸的暗下來了,星星寶寶在天空上看著小熊媽媽,它們多么想幫小熊媽媽一起打理家務哇??墒堑厣嫌欣?,小熊媽媽們該怎么做呢?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知道的舉起你們的手(幼兒回答),(教師示意小朋友拿出小掃帚掃垃圾,把垃圾掃進畚箕里)。
師:(播放第三首音樂,主題為寧靜為主)你們回答的真棒,小熊媽媽干完了一天的家務活,要睡覺去了,讓我們一起和小熊媽媽說聲晚安吧(幼兒與教師一起向扮演小熊媽媽示意晚安,并讓參與扮演的小朋友回到座位去)
活動互動: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你們知道小熊媽媽很辛苦的干家務活了,那么有誰愿意體驗小熊媽媽干家務呢(幼兒舉手)
(選出三位小朋友并且讓他們戴上小熊頭飾,扮演小熊媽媽教師讓這些三位小朋友選出他們自己喜歡干的家務,并且開始干家務,參加完讓下一批小朋友(三人)上來參加,采取輪流制,爭取讓每位小朋友都能體驗到媽媽干家務的辛苦和勞累。)
活動討論:
師:現(xiàn)在你們已經(jīng)體驗完小熊媽媽干的家務,有哪位小朋友們來說說干家務的感受呢?
(幼兒回答)
師:你們說的好棒呢,那么這次回去之后請每位小朋友們都主動幫媽媽干一件家務活吧,你們可以讓爸爸媽媽拍下你們干家務的時候的照片哦,看看誰干的家務最好,最勤勞,最像小熊媽媽哦!
師:(播放第四首音樂,關于結束為主題)下課,小朋友們,我們下次再見哦。
設計一個版塊:勤勞的小熊媽媽。把每位幼兒在家干家務的照片貼在“勤勞的小熊媽媽”的版塊里面,并組織幼兒帶著自己的家長參觀勤勞的小熊媽媽的版塊,并且在參觀結束后,讓幼兒對自己的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九
1、認識瓢蟲、知道七星瓢蟲是益蟲,要愛護七星瓢蟲。
2、通過揉、搓、壓等方法用橡皮泥做瓢蟲、裝飾瓢蟲。
3、知道瓢蟲的有不同顏色和斑點。
瓢蟲圖片、美勞用品、各種線條及圖形的圖片、橡皮泥
一、課題導入
師:“春天到了,天氣暖洋洋的。今天的太陽好暖和,瓢蟲家族也迎來了他們在春天的第一次聚會。請小朋友么看看都有誰來參加聚會了?”
1、出示各種瓢蟲的圖片,孩子們欣賞。
師:“他們長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有沒有長的一樣的瓢蟲?相同的.地方是哪里?”
2、孩子們來黑板上畫瓢蟲的相同點,看看誰最聰明。
3、游戲:找七星瓢蟲寶寶
游戲規(guī)則:老師的眼睛蒙上, 選6個孩子,在頭上都帖一張瓢蟲的圖片,所有小朋友一起圍著老師轉(zhuǎn)圈,大家一邊轉(zhuǎn)圈一邊說:“一、二、三、四、五、六、七,七星瓢蟲在哪里?七、六、五、四、三、二、一,七星瓢蟲在這里?!贝齼焊枵f完大家都要停下來,老師去摸,看看是不是七星瓢蟲,如果不是大家再一次活動,直到找到為止。并教育孩子要愛護七星瓢蟲。
師小結:瓢蟲中為什么有一種叫七星瓢蟲呢?因為它們背上的花紋都是七個,所以叫七星瓢蟲。七星瓢蟲是我們的好朋友,是吃害蟲的,所以小朋友們要愛護它們。
二、孩子討論,教師示范
1、師:“瓢蟲媽媽看到孩子們在玩的時候表現(xiàn)都不錯,決定給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去照相。瓢蟲寶寶們來到了大自然里,這里真是美麗極了。這時攝影師說:“咔嚓、咔嚓”照好了!哇!照片洗出來了,好多的瓢蟲寶寶啊!瞧啊!他們的衣服的顏色和圖案都不一樣?!?BR> 教師示范講解
2、師:“今天我們用橡皮泥來做七星瓢蟲拍照的可愛樣子。首先我們要知道用什么方法做?”
3、師:“對了,用揉、壓、搓、捏的方法,我們先做什么部位?”
4、師:“第一步,先拿出2塊橡皮泥,捏軟后分別揉出一個大圓球和一個小的壓扁。請問,為什么吳老師要做一大一小2個圓?大圓做七星瓢蟲的什么部位?小的呢?”
5、師:“瓢蟲有多少只腳?在身體的什么位置?你覺得他的腳長在身體的什么位置上走路的時候比較方便?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做一做可愛的七星瓢蟲。最后可別忘了給瓢蟲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哦!”
三、孩子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示:1、小圓貼在大圓后面露出半邊圓做七星瓢蟲的頭。
2、頭、身體、腳和身上的花紋顏色不能一樣。
3、用橡皮泥搓成不同的線條和圖形裝飾七星瓢蟲的殼。
四、作品評價
相互欣賞,看看有沒有喜歡的,為什么喜歡他做的七星瓢蟲
教案二:七星瓢蟲
一、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拓印作畫的方法,畫出七星瓢蟲的外形特征。
2、感受拓印作品的不同視覺效果,體驗拓印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重點:畫出七星瓢蟲的外形特征。
難點:學習拓印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各種作畫工具。范畫一張。
三、活動過程
1、欣賞與討論
(1) 你們看,誰來啦?(七星瓢蟲)
(2)為什么叫它七星瓢蟲?
(3)這些點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七星瓢蟲身上有七個圓點,左右翅膀上各有對稱的三個圓點,中間一個大圓點,左右翅膀各一半。瓢蟲一家有許多的種類,要從那些圓點上去分辨,有一個圓點的是一星瓢蟲,沒有圓點的是大紅瓢蟲,有七個圓點的是七星瓢蟲,他們都是益蟲,今天,我們來畫七星瓢蟲。
2、教師結合兒歌示范畫,并介紹拓印的作畫方法。
(1)你們看汪老師帶來了什么?(介紹材料)
(2)老師邊念兒歌邊用筆(筆要斜一點來畫)把七星瓢蟲的輪廓畫在吹塑紙上。
(3)七星瓢蟲畫好了,你想它會飛到什么地方呢?(幼兒回答,添畫背景)
(4)接下來我們用水粉顏料給七星瓢蟲穿上漂亮的衣服。
老師用畫筆先蘸一蘸自己喜歡的水粉顏色,再在杯沿舔一舔,不要讓顏料滴下來。再來涂色,顏色涂均勻,要涂一塊馬上印一塊,壓一壓。
(5)這種跟我們平時不一樣的畫法叫拓印法。
4、幼兒作畫
(1) 畫輪廓線時,筆要斜一點來畫,盡量把身體和圓圈都畫大,而且要注意圓圈的數(shù)量和兩邊對稱。
(2) 進行拓印時,畫筆先蘸一蘸,再在杯沿舔一舔,不要讓顏料滴下來。要求顏色涂一塊馬上印一塊 ,壓一壓。
(3)拓印好七星瓢蟲后再添畫上背景。要求背景的顏色和七星瓢蟲的顏色要不一樣。
四、活動結束。
展示孩子們的作品。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
教學準備:謎語 鼻子的圖片
教學過程:1、教師穩(wěn)定幼兒情緒,做好上課準備
2、教師說謎語,讓幼兒猜,引出新課內(nèi)容
謎語:一座小山在中間,兩個山洞通里邊,
火車汽車通不過,傳送空氣保平安。
(謎底:鼻子)
3、幼兒猜謎語,提示幼兒謎底出自自己身體上的一個器官
4、教師出示鼻子圖片讓幼兒觀察,同時出示漢字卡片“鼻子”教幼兒認讀
5、教師結合謎語內(nèi)容,讓幼兒互相觀察鼻子的特征
提問:兩個山洞指的是什么?它是怎樣傳送空氣的?
6、幼兒討論:沒有鼻子行不行?為什么不行?讓幼兒嘗試捏住鼻子憋住氣教師,直到
憋不住了,感受不通氣的難受。
7、教師介紹鼻子的功能,讓幼兒知道人要生存,身體里時時刻刻都需要新鮮的空氣,
,你們說這個習慣好嗎?
8、教師講故事《拉拉種花生》
提問:拉拉為什么哭?花生塞到鼻子里會怎樣?
9、教師歸納保護鼻子的方法(適當?shù)卣堄袚副亲用〉挠變赫f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結束:教師小結本節(jié)活動的情況,并結合本班情況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牢記心里頭》
耳朵不要掏,眼睛不要揉,
牙齒不要剔,鼻孔不要摳,
飯前洗洗手,飯后漱漱口,
衛(wèi)生好習慣,牢記心里頭。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一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感受故事的情趣。
2、通過故事,了解蝸牛的行動方式和特點。
1、蝸牛爬行視頻。
2、掛圖《小蝸??刺O果花》。
3、蝸牛、猴子、松鼠、小貓和喜鵲頭飾。
一、展示小蝸牛,引導幼兒觀察它的形態(tài)與走入的姿勢。
師: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你覺得它什么地方很有趣?它背著什么?
師:你知道蝸牛是怎么走路的嗎?你覺得它走路快還是慢?你知道它是用什么走路的嗎?
二、欣賞故事《小蝸??刺O果花》。
第一遍聽故事,引導幼兒討論。
師:小蝸牛想看什么花呢?它要怎樣才能看到呢?
師:最后,小蝸??吹搅藛?
再次欣賞故事,引導幼兒討論。
師:小蝸牛最后看到了什么?為什么沒有蘋果花了你覺得它心情會怎么樣?
師:小蝸牛在去看蘋果花的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天氣怎么樣?小蝸牛遇見的小動物是怎么對蝸牛說的?小蝸牛又是怎么做的?(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師:你喜歡小蝸牛嗎?為什么?
三、創(chuàng)編故事。
1、表演故事《小蝸??刺O果花》。
幼兒熟悉角色之后,教師可以分配角色,自己在中間扮演小蝸牛,熟悉以后再讓幼兒上來表演整個故事。
2、引導幼兒在美工區(qū)制作“小蝸?!薄?BR>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二
韻律活動是讓幼兒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用肢體表演表現(xiàn),從中增強幼兒對音樂的喜愛和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中班音樂《喂小鳥》是一個分段式的韻律活動,共有四段,分別是小鳥和媽媽、鳥飛、喂食、與大風搏斗。我以鳥媽媽的角色和寶寶們一起邊唱邊飛進以森林為背景的活動室,鳥媽媽為小鳥捉蟲子、喂食、一起學本領,最后小鳥和鳥媽媽一起和大風搏斗的過程。在設計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如果單純的將畫面出示后直接讓幼兒聽相應的音樂會顯得有點枯燥,發(fā)揮不了幼兒的主動性,為了讓幼兒在整個活動中作為主導我設計了讓幼兒自己去根據(jù)畫面匹配音樂,讓他們更深地體驗音樂所表達的內(nèi)容,更進一步加深對音樂的感知。這樣就使得孩子們在接下來玩音樂游戲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更積極主動,也更有興趣。
1、能仔細傾聽音樂后選擇相對應的圖片。
2、隨著音樂合拍地做鳥飛的動作,并學習根據(jù)音樂的變化變換動作。
3、大膽創(chuàng)編小鳥學本領時與大風搏斗的動作。
活動重點:能隨著音樂合拍地做鳥飛的動作,并學習根據(jù)音樂的變化變換動作。
活動難點:大膽創(chuàng)編小鳥學本領時與大風搏斗的動作。
1、已學會唱歌曲。
2、小鳥的肉飾每人一個。
3、鳥媽媽的頭飾。
4、音樂。
一、以《小鳥飛》音樂進入以森林為背景的活動室。
孩子們,跟著蓓蓓老師一起飛進美麗的樹林里去做游戲吧。
二、出示鳥圖片,引導幼兒復習歌曲:
1。復習歌曲并分角色演唱。
師:看,這是誰?(鳥媽媽和小鳥)你們猜猜鳥媽媽要去干什么?前幾天我們學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什么?(喂小鳥)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唱一唱。
2。學習歌表演。
(1)、教師帶上鳥媽媽的頭飾唱媽媽的部分邊做動作,請幼兒欣賞。
師:現(xiàn)在我來做鳥媽媽,唱第一段。小朋友仔細看好我一邊唱呀還做了動作。
(2)、幼兒創(chuàng)編鳥寶寶的動作。
師:媽媽跳得好看嗎?現(xiàn)在我想請小朋友們唱鳥寶寶唱的部分,也要一邊唱一邊做一些動作,誰編的動作好,我就發(fā)一個小鳥的頭飾給他,讓他做我的乖寶寶。
(3)、教師總結好的動作后,集體練習。
三、出示圖片請幼兒聽根據(jù)圖片選擇合適的音樂。
(1)分別出示鳥媽媽給小鳥喂食的圖片、鳥飛的圖片和小鳥哭泣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師:鳥媽媽在干嘛?(喂小鳥)小鳥吃飽了后跟著鳥媽媽去哪了?(飛到天空學本領)小鳥為什么哭呢?(遇到了大風,鳥兒們被吹散了)。
(2)播放三段音樂請幼兒安靜地傾聽后分別談談自己覺得哪段音樂表現(xiàn)出了哪幅畫面。
四、學玩音樂游戲。
(1)教師請幼兒用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跟著音樂做吃蟲子的動作。
提問:孩子們,你們覺得小鳥吃到好吃的蟲子應該對媽媽做什么動作呢?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做吃蟲子的動作吧,一定要跟著節(jié)奏做哦。
(2)請幼兒在音樂第三部分的伴奏下鳥寶寶們跟著媽媽去學本領,小鳥跟著媽媽做鳥飛的動作。
師:小鳥們吃飽了后就跟著媽媽一起飛去學本領了,它們是怎飛的呢?請你們跟著媽媽聽著音樂一起做各種飛行的動作。
(3)播放音樂第四部分,鳥媽媽帶著小鳥跟大風搏斗,請幼兒發(fā)揮想象改編各種鳥飛的姿勢。
師:寶寶們,刮大風了,風兒好大,把大家吹得散開了,我們要勇敢地用各種飛行動作和大風搏斗,堅持飛行。
(4)風停了,大家飛回家休息了。
五、集體練習。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與大風搏斗的動作,以及認真跟媽媽學本領的動作。
六、鳥媽媽帶著小鳥飛到戶外去做游戲。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三
1、嘗試運用廢棄的紙來制作彩球玩具。
2、感受自己動手的樂趣,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1、舊報紙、廣告?zhèn)鲉蔚壬顝U紙。
2、繩子、毛線、彩帶紙等。
1、教師出示預先做好的一些彩球,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幼兒:這些彩色的球好看嗎?(好)你們知不知道這些好看的彩球是用什么做的?(想)
3、介紹彩球制作方法:把廢紙搓成一個球型,用繩子或毛線纏緊,再用彩帶紙裝飾一下。
4、發(fā)給幼兒適量的報紙,一邊講述第一部,一邊手上示范,讓幼兒跟著操作。
5、發(fā)給幼兒適量的繩子或毛線和彩帶紙,一邊講述、示范,一邊讓幼兒跟著操作。
6、小結:幼兒可以挖掘生活中的廢棄物來制作自己的小玩具。
利用本次活動制作的彩球來進行一項體育活動《運彩球》,利用羽毛球拍運用各種方法運送彩球,鍛煉幼兒手、腳部肌肉的耐力。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四
1、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學習的.興趣。
2、鞏固幼兒對平面圖形基本特征的認識,提高幼兒對圖形的抽象概括能力。
3、能不受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圖形。
重點:能準確迅速地辨認圖形并說出名稱。
難點:能用語言概括出它們的共同特征。
1、將各種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圖形卡片放在一起組成圖形王國;
2、三只小熊圖片:小熊的嘴巴各是三種形狀(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頭上的帽子顏色分別是藍、綠、紅;《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錄音機。
(一)導入:
游戲《小熊去春游》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展開:
1、不受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同類圖形。
出示:“圖形王國”圖片,請幼兒分別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指導語:圖形王國里有許多圖形,請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2、能用語言概括出它們的特征。
提問: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思考、互相討論)
小結:它們的共同點是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有邊和角;不同點是三角形有三條邊和三個角,正方形有四條邊和四個角;圓形只有邊,沒有角,是圓圓的。
3、游戲《找圖形》,鞏固認知。
(1)聽聲找形:教師拍一下手,幼兒拿出圓形;拍三下手,拿出三角形;拍四下手,拿出正方形或長方形。
(2)聽音找形:教師說圖形,幼兒拿圖形。如“拿兩個大小一樣但顏色不一樣的圓形”。
(3)按要求擺形:幼兒根據(jù)教師的要求擺出圖形。如“擺放兩個位置不一樣的三角形”。(一個三角形的一個角在上面,兩個角在下面;另一個三角形的兩個角在上面,一個角在下面)
4、趣味游戲《喂小熊》。
指導語:三只小熊都想吃和它嘴巴一樣形狀的餅干。請你找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餅干去喂小熊。(幼兒分別拿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表示餅干,舉起來表示喂小熊,老師檢查驗證)
指導語:三只小熊都想吃和自己帽子顏色一樣的餅干。(幼兒分別拿出紅、黃、藍顏色卡片表示餅干,舉起來表示喂小熊,老師檢查驗證)
(三)結束:
1、隨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到戶外。
2、活動延伸:到戶外一起尋找具有相同特征的物體,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能準確迅速地辨認圖形并說出名稱?;顒诱麄€是以游戲進行了貫穿,孩子們還是很專注很感興趣的,有95%的幼兒能準確迅速地辨認圖形并說出名稱。
通過此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對圖形學習的興趣,并鞏固了幼兒對平面圖形基本特征的認識,提高幼兒對圖形的抽象概括能力。有90%的幼兒能不受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圖形。今后,還要加強孩子們的口語表述能力,以及圖形感知能力。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五
(應體現(xiàn)三維認知、能力、情感)
1.了解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方法,初步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意識。
2.知道購物袋的用途。
3.培養(yǎng)少用塑料袋,自備購物袋的習慣。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知道購物袋的用途。
購物袋
一:導入部分出示地球模型,表示地球先生生病了。
二、基本部分向幼兒講述故事《地球先生肚子脹》
與幼兒討論:
(一)地球先生為什么肚子脹?
(二)我們應該幫助地球先生嗎?
(三)你會怎么幫助地球先生?
與幼兒一起觀看宣傳減少使用塑料袋的短片,請幼兒說一說,怎樣做才能減少使用塑料袋。
出示幼兒用書,請幼兒看圖講故事。
三、結束部分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購物袋,然后兩人一組,到娃娃家使用購物袋玩購物游戲。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主體作用,教師的引導作用?;顒又校變憾际前醋约旱囊庠高M活動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討論袋子的做法,獨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購物??傊?,幼兒對本次活動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情緒一直非常飽滿。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六
母愛是天下最重要、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源自于媽媽的天性,源自于孩子成長和發(fā)育的需求?!皨寢屝摹笔菋寢尩膼坌呐c孩子的心愛的結合體,它告訴我們這兩種愛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是互動的,是不可或缺的。而處理好孩子對母愛需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母親和教師極為重要的責任。
《媽媽心 媽媽樹》,很溫馨的故事:小蘋果不想上學,媽媽用手帕作了一顆心,讓小蘋果帶到學校,掛在窗外的樹上,就像媽媽陪在身邊一樣。小朋友們也學小蘋果,窗外的樹上掛了好多顆“媽媽心”。但是,沒有媽媽的阿志常常搶小朋友的“媽媽心”,讓老師頭痛得不得了。還好,最后老師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讓阿志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有顆“媽媽心”掛在樹上。媽媽心代表一種關心、愛心,一直在身邊關愛我們的那個人,不論他是誰,他的關心,就是一種“媽媽心”。 讓孩子們在小小的心靈里,從小就能培養(yǎng)一顆善良、關懷的心,從小就能在愛的世界里逐漸成長、茁壯。
1、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驗故事優(yōu)美的意境和感受故事所帶來的情感。
2、拓展幼兒思維,愿意表達愛媽媽的情感,學會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愛,培養(yǎng)一顆善良、關懷的心。
1、繪本《媽媽心 媽媽樹》,課件、舒緩鋼琴曲。
2、快樂愛心樹一棵,愛心勾線筆若干。
一、引出課題
二、欣賞故事
教師: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的題目是什么,認識字的小朋友大聲地念出來吧!
1、分段欣賞故事:到“‘我還是會想媽媽,我要媽媽陪我上學……’”
2、(講到“阿志小聲地對豆豆說:‘好肉麻,我才不要!’”)
提問:媽媽最后想了什么辦法?這顆媽媽心被帶到幼兒園以后小朋友都怎么說?只有一個小朋友說了不一樣的話?你們還記得他說了什么話嗎?他為什么要這么說?(這個問題是重點,要引導幼兒園發(fā)散)
3、講到:“‘請阿志把‘媽媽心’還你就好了?!?BR> 提問:阿志為什么要搶小蘋果的“媽媽心”呢?
4、講到:“她的眼睛紅紅的……”
提問:老師的眼睛為什么紅紅的?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么做?
5、到最后
阿志最后得到“媽媽心”了嗎? 小志得到“媽媽心”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三、生活中的愛
1、師:如果阿志搶了你的媽媽心你會怎么做?怎么幫助他?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七
1、知識與技能:幫助幼兒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故事讓孩子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幫助幼兒形成健康飲食的習慣。
讓幼兒了解身體需要多種營養(yǎng),不挑食才健康。
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
1、相關課件
2、手偶
3、幼兒課前準備的食物貼
4、班級互動墻面"我們愛吃的食物"大表
音樂律動《坐姿歌》
他們之間還有一個小故事,現(xiàn)在讓老師講給小朋友聽好嗎?
故事:(出示手偶壯壯)我叫"壯壯",什么東西都愛吃,愛吃蘿卜、西紅柿、白菜,還愛吃蘋果、香蕉,愛吃好多東西,你們看!我長得壯壯的。(出示手偶小?。┧?小小",他看到蘿卜搖搖頭,說我不愛吃;看到西紅柿又搖搖頭,說我不愛吃;好多蔬菜都不吃,蘋果不愛吃,香蕉不愛吃,人長得很瘦小,而且總生病。
結合故事內(nèi)容,提出問題:"壯壯長得這樣壯,說一說他愛吃什么?""小小長得很瘦小,是因為什么?""你們要想身體棒,怎么辦呢?"引導幼兒知道想要身體棒,就要吃各種食物。
1、結合實際生活,出示一段日常生活視頻片段。視頻主要內(nèi)容為:一位媽媽到幼兒園接孩子回家,經(jīng)過超市,孩子哭鬧著,要去買零食。孩子回到家后,只吃零食不吃飯。
提問:"看了這段錄像,小朋友來說一說這位小朋友做得對不對?""你們平時是不是也和這位小朋友一樣呢?"教育幼兒不能把零食作為主食,否則就會像小小一樣,身體瘦弱,還會經(jīng)常生病。要想有健康的身體,就要像壯壯一樣各種食物都要吃。
2、出示互動墻面"我們愛吃的食物"大表,教師組織幼兒交流最喜歡吃的食物,并將最喜歡吃的食物粘貼在互動墻面上。
"我們愛吃的食物"大表中,教師和幼兒共同統(tǒng)計出哪些食物是幼兒最喜歡吃的,多少幼兒愛吃這種食物。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愛吃的東西能不能吃很多?""哪些東西要少吃?"
3、老師向幼兒介紹各種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含有從其他食物中補充不到的營養(yǎng)成分。并且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功效。)總結: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yǎng)成分,吃不同的食物就能獲得不同的營養(yǎng),有了豐富的營養(yǎng),身體才能更加健康。
1、讓家長記錄幼兒飲食情況,反饋給老師。
2、根據(jù)記錄情況,開展"不挑食的好孩子"頒獎會,可以邀請家長參加,鼓勵挑食的孩子做到各種食物都要吃,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八
1.傾聽故事,知道排隊可以讓活動變得更加快樂、有序。
2.能仔細觀察畫面,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理解“亂成一團”、“井然有序”的含義。
重點:知道排隊可以讓活動變得更加快樂、有序。
難點:樂于在日?;顒又袑嵺`情感。
課件ppt、小餅干、日常照片收集。
幼兒已認識“亂成一團”、“井然有序”,并準備字卡。
1.觀察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說說誰最愛吃蘿卜。
2.結合音效,猜猜季節(jié),引出故事情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一個發(fā)生在冬天里的故事,這是一個關于小兔子和蘿卜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子分蘿卜。no2圖片”
1.配樂講述故事。
從前,在一個山林里,住著一個長著白胡子的老爺爺,他是一個好心的老爺爺,經(jīng)常會幫助有困難的人。在一個寒冷的早晨,老爺爺打開窗戶,發(fā)現(xiàn)外面下起了鵝毛大雪,“哎呀,雪下得那么大,山上的兔子們一定餓壞了?!崩蠣敔斕婺切┳≡谏缴系男⊥脗儞钠饋怼?BR> 于是,老爺爺從倉庫里取出一個大袋子,說“把這些剩下的胡蘿卜都給小兔們送去吧!”,說著就把袋子裝上了推車,推到了山林里。“嘩啦啦”老爺爺把袋子里的蘿卜,全都倒在雪地上,心想這樣小兔子們吃起來就方便多啦!接著,他向四周喊起來:“小兔們,快出來吃蘿卜啦!”,看見小兔子不敢出來,就推著小車回家啦!小兔子們看見老爺爺走遠了,都一個一個跳了出來,看到有那么多好吃的蘿卜,可開心啦,心里想...
(1)語態(tài)溫柔,感受老爺爺對小兔的關愛,引入故事情景,并與下文產(chǎn)生強烈對比。
(2)小兔們看到那么多好吃得蘿卜,心里會想什么?
2.猜想。
(1)點擊“亂成一團”動畫,猜猜小兔們在干什么,可能會說什么?語氣。
(2)聽音效,幼兒個別、集體模仿小兔語言,說說這樣好不好,為什么?
3.繼續(xù)逐幅“互動講述”:看圖觀察、表達。
正在他們吵得不可開交時,遠處傳來了兔爺爺?shù)穆曇簟昂⒆觽?,別吵啦!”兔爺爺柱著拐杖,慢悠悠的走過雪地,來到小兔們身邊,一臉嚴肅地說:“。。?!保ㄒ粜В?BR> 于是,兔爺爺開始想辦法了,他想的第一個辦法是什么呢?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九
一位雙目失明的少女在一個炎熱的夏日被綁架了。家人交了贖金后,她在3天后平安回到家。少女告訴警察,綁架她的好像是一對年輕夫婦,她應該是被關在海邊的'小屋里:“在這間小屋里能聽到海浪的聲音,我好像被關在閣樓上。天氣非常悶熱,不過到了夜晚會有風吹進來?!?BR> 警察在海邊找到了兩間簡易小屋,一間朝南,一間朝北,主人都是一對年輕夫婦。不過這兩間屋打掃得干干凈凈,找不出痕跡。
后來警察根據(jù)一些情況,立即做出了判斷。這些情況是:
(1)兩間小屋結構幾乎完全相同。只是閣樓的小窗一個朝北,一個朝南;
(2)海岸面向海的方向是南面,北面對著丘陵;
(3)少女被關的3天都是晴天,而且一點風也沒有。
那么,你知道少女被關在哪一間小屋里嗎?
二、設疑導入,提出要求
1、設疑導入。一個人走失了一只駱駝,四兄弟雖然沒有見過那只駱駝,卻幫助這個人找回了駱駝,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讀了《丟失的駱駝》這篇課文后,同學們就明白了。
我們一起來學習《丟失的駱駝》。(板書課題)
2、圍繞課題質(zhì)疑。(丟失的駱駝是什么樣子?找到了嗎?怎么找到的?)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完全自由地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難讀的詞、句可重點練習,多讀幾遍,讀通為止。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再讀課文,嘗試解決質(zhì)疑的問題,圈畫有關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四、研究問題,合作探究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嘗試解決問題。(出示課件)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四兄弟非常詳細地說了駱駝的哪些情況?
(3)這些詳細的情況四兄弟是怎么知道的?
2、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交流,互相啟迪解決問題。
3、各小組匯報學習收獲,師生共同歸納整理。
4、重點段閱讀指導。認真閱讀四兄弟說的一段話,解決下列問題:
(1)讀一讀,議一議:四兄弟是根據(jù)什么知道駱駝的有關情況的?
(2)填一填,說一說:(出示)
因為老四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盡量用文中的語句,也可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填空,先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再推選代表在班上說。)
(3)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四兄弟能指點駱駝主人找回駱駝。
(啟發(fā)學生思考理解,四兄弟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分析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并且通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
5、啟發(fā)學生思考: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可從四兄弟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方面來說,可從四兄弟樂于助人方面來說,也可從自己的生活、學習實 踐方面來談。)
6、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丟駱駝人的心理變化。(課件出示丟失駱駝人心里變化的句子) 朗讀時要讀出語氣的變化,表達丟駱駝人焦急、高興、激動、猜忌的情感變化。
7、本文對話較多,而且對人物說話時的神態(tài)、動作、人物的心理活動都進行了生動的刻畫。分角色朗讀丟失駱駝人與四兄弟的對話,學習“說”的三種表達方式。(課件出示“說”的三種表達方式的句子)
8、教師總結。
四兄弟沒見過那只駱駝的模樣,卻憑著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無誤的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所以我們看待問題要細致,角度要細致,要全面,要從客觀出發(fā)。
五、編排課本劇,演一演這個故事。
六、拓展練習:
任選其中一項練習說一說,寫一寫。
1、駱駝主人找到駱駝后,心情怎樣,心中會怎么想,對四兄弟會說些什么?
2、在學習、生活中你有沒有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經(jīng)歷、親身體驗?如果有,試著舉例說一說;如果沒有,請你以后去親身體驗一下吧!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卷的技能做蝸牛,并能為小蝸牛創(chuàng)編一個小故事。
2. 感受泥工活動的樂趣。
3. 激發(fā)孩子喜歡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人手一團彩泥。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春天到了,許多小動物都醒來了,你知道那些小動物們到我們幼兒園來找朋友呢?
二、示范講解:
請幼兒說說小蝸牛長得什么樣子的?
小蝸牛應該怎樣做呢?(幼兒發(fā)言)
注意點:把彩泥搓長,從一頭開始卷,要卷得緊一點。在頭上可以自己用小泥做小蝸牛的眼睛和犄角。
三、幼兒操作
提醒小朋友不和別人爭搶彩泥。
鼓勵做好的小朋友給小蝸牛編一個好聽的故事,并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四、欣賞
請個別幼兒將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二
1、欣賞和感受詩歌表現(xiàn)的美妙情境,體驗小小鳥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重點)
2、發(fā)揮想象,拓展詩歌內(nèi)容。(難點)
1、背景圖,小小鳥,一頂紅帽子,一雙黃手套,一件紅棉襖圖片若干。
2、音樂一段,花瓣若干。
一、以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以鳥媽媽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感受秋天:請幼兒說說你都干了什么?撿到了幾片花瓣是什么顏色的。
2、師:秋天來了,秋風起了,公園里到處都是飄落的樹葉、花瓣,美麗極了。這時,我們的好朋友小小鳥飛也來撿花瓣了,咦!它撿了花瓣干什么呢?你們想知道嗎?這個答案就藏在一首詩歌里,我們來聽一聽。
二、欣賞詩歌,感受詩歌。
1、欣賞詩歌一遍。
師:你們聽到了什么?
2、欣賞詩歌第二遍。
秋天來了,秋風起了,花朵怎么了?你能用動作表現(xiàn)嗎?
師:花枝兒搖搖,花瓣兒飄飄。
你在這首詩歌中聽到了什么顏色的花瓣飄落在地上?
師:紅花瓣兒飄,黃花瓣兒飄,片片花瓣往下掉。
小小鳥撿了花瓣干什么呢?
師出示一片紅花瓣兒,“小小鳥撿一片紅花瓣兒,做成了什么?”
(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片):(撿一片紅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頂小紅帽。)
師出示兩片黃花瓣兒,“小小鳥撿兩片黃花瓣兒,做成了什么?”
:撿兩片黃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雙黃手套。
小小鳥還撿了哪些花瓣兒,做成了什么?
:撿三片紅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件小紅襖。
引導幼兒學習看圖完整朗誦1~2遍
過渡:小小鳥用花瓣縫了這么多東西,你猜猜它的心情會怎么樣?
(高興、開心……)是呀,今年的冬天,小小鳥肯定變得很暖和了。
三、拓展想象,提升經(jīng)驗。
提問:想一想,除了用花瓣兒做帽子、手套、小紅襖以外,你還想用花瓣縫什么東西過冬?
幼:毛衣、褲子、圍巾……
四、結束活動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三
1、知道古詩的大概意思,并樂意背誦古詩。
2、知道要珍惜媽媽愛幼兒的情意和媽媽的勞動成果。
準備安靜的課堂氣氛,整理好幼兒坐姿。
內(nèi)容與指導二、古詩:夜宿山寺1、教師與幼兒談話,出示圖畫書或用黑板畫上簡畫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圖中都誰啊?(母親的頭像)2、教師朗誦古詩。
師:古時候一位母親在兒子要即將出門的時候,為他縫了許多衣服,這些衣服都是母親自己一針一線縫制出來的。她怕她兒子要很久很久都不回來,所以她非常的舍不得他的兒子,只能用針線為他縫衣服來表達對兒子的不舍之情。
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教師再次重復一下古詩意思后教育幼兒理解媽媽對寶寶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寶寶好,不能老是發(fā)脾氣,不珍惜媽媽對寶寶的愛意!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四
1、通過老師的啟發(fā),與幼兒共同探討布袋子多種玩法,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
2、在游戲活動中,發(fā)揮幼兒團隊合作精神。
1、開始部分:隊列練習,四路縱隊——大圓 -四路縱隊
2、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玩袋;
(2)師生共同探討袋子的多種玩法;
(3)將袋子拉長做毛巾,進行韻律活動《我愛洗澡》;
(4)接力游戲:袋鼠寶寶比賽(幼兒分成四組);
(5)教師小結情況:表揚獲勝一組幼兒的團結合作精神。
3、結束部分:隨音樂躺在布袋上進行放松運動。
4、整理小布袋。
1、針對《綱要》提出要及其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這一條,我選擇了孩子易見易取的袋子,開始我運用了大的垃圾袋發(fā)現(xiàn)容易被孩子踩破且道具不美觀,于是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發(fā)動家長為孩子自制一個小布袋。我收集的布袋當中有的'是舊床單縫制的,有的是帶來了孩子現(xiàn)成的小睡袋,有的則是媽媽的一條漂亮的花裙子縫掉一條邊做成!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顯得異常興奮,對布袋子非常感興趣,表現(xiàn)活躍。孩子們在活動中突發(fā)奇想,有的跳,有的鉆,有的學毛毛蟲拱著向前行,甚至有人將布袋子套在頭上學盲人走路。接著我又讓孩子將布袋拉長當作毛巾隨音樂《我愛洗澡》做律動,然后到活動的高潮部分接力游戲“袋鼠寶寶比賽”,最后我讓幼兒躺在布袋上隨樂進行放松運動。在整個環(huán)節(jié)上我能做到層次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且能做到動靜交替。這種將動作發(fā)展與游戲的有機結合,真正體現(xiàn)了“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五
1.欣賞歌曲,體驗媽媽與寶寶之間的情感。
2.學習使用圖譜法記憶歌詞順序,學唱歌曲。
3.通過動作和語言的表現(xiàn),感受歌曲的韻律美。
活動準備:
歌曲《媽媽我要親親你》、媽媽的圖片一張、音樂圖譜
一、組織教學:《幸福拍手歌》
二、談話:小朋友們都知道媽媽很愛你們,那你們愛媽媽嗎?
愛媽媽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呢?
三、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
(1)聽一聽歌里面的寶寶是怎么愛媽媽的?(親親、摸摸圖示)
(2)都有親親媽媽哪里?摸摸媽媽哪里?(幼兒答,教師出示小圖片)
(3)再來聽聽音樂,寶寶是按什么順序親親和摸摸媽媽的呢?(教師反復范唱,引導幼兒完成圖譜)
(4)教師與完整范唱驗證圖譜的正確。
2.練習歌曲
(1)看著圖片一起練習歌曲
(2)跟著音樂做動作一起練習歌曲
(3)附點的學唱
教師帶領幼兒學唱附點。
3.完整演唱。
我們要用什么樣的心情來唱這首歌?
有一天下班了媽媽心情不好,我們一起來唱這首歌給她聽,要用開心響亮的聲音來演唱哦。
四、替換歌詞
1.還可以唱給誰聽呢?
2.還可以親親摸摸媽媽的哪里?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六
數(shù)學是研究現(xiàn)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shù)量關系的科學。對幼兒來說,學數(shù)學算是他們成長與發(fā)展過程中的一種自身需要。數(shù)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F(xiàn)代教育觀指出:數(shù)學教學,應從孩子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孩子親身經(jīng)歷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獲得一些體驗,并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對此進行理解和應用。
數(shù)學不是教師強加給幼兒的概念,也不是記憶不完的知識,而是在生活的事件與材料中隱含著的事物屬性與關系。這句話給數(shù)學與生活的關系作了極好的界定。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如何將生活本質(zhì)的具體形象性、隨意性與數(shù)學概念的抽象性、嚴謹性有機地統(tǒng)一在以集體教學形式組織的幼兒園數(shù)學活動中,這是一個極具專業(yè)性的問題。
1、能對相關聯(lián)的物體進行匹配。
2、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物體之間的聯(lián)系。
3、愿意講述自己對應匹配的結果。
1.教具:動物卡貓、狗、熊、猴、兔各一個,食物卡魚、骨頭、玉米、香蕉、蘿卜各一個。
2.學具:喂動物(6套),分大?。?套),接龍(2組各6套),手套配對(6套)。
1.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新活動
(1)師:動物園里有許多可愛的動物寶寶,(集體出示小動物)有誰呢?我們一起和它打個招呼吧!
(2)師:開飯時間到了,我們送動物寶寶到餐廳去好嗎?怎么坐呢?從最前面開始,一張椅子做一個小動物。(請一位幼兒試著排排。)
(3)師:飼養(yǎng)員都為動物寶寶準備了哪些好吃的?(出示食物貼圖)
(4)師:動物寶寶都餓壞了,你知道每個動物寶寶喜歡吃什么嗎?誰愿意來試試?(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要放在它面前的盤子里,放好后還要告訴它,請你吃)
2.介紹各組活動,強調(diào)要求及規(guī)則
(1)重點指導新活動:提醒幼兒把動物寶寶喜歡吃的食物放在它面前的餐盤里,然后說一說你喂它吃什么。
(2)請幼兒介紹各組游戲名稱,及玩法。
3.幼兒分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新活動組,引導幼兒看清動物送上相應的食物,并提醒幼兒表述。
(2)指導接龍,提示幼兒將相同的圖片相接在一起。
4.小結,評價活動情況
(1)請幼兒把沒有演示完的活動做完,并帶領幼兒一起說一說。
(2)了解參加新活動的人數(shù),表揚肯大聲表述的幼兒。
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還是很濃,課堂氣氛活躍。能力強的幼兒掌握比較快,能力弱的幼兒還不懂期中的含義。課后的整理學具的過程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夠自己整理,只有幾個孩子不會整理,和同組的孩子搞混,需要以后不斷地練習。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七
中班幼兒年齡較小,生活經(jīng)驗不夠豐富,喜歡聽有重復情節(jié)的故事以及排比句,易于接受富有童趣的文學作品。《小雨點》這篇散文句式簡單,篇幅短小,語言淺顯流暢、富有節(jié)奏感,易于幼兒學習。作品描繪了小朋友十分喜歡的“下雨”事件,其中的“小雨點 ”,形象鮮明,富有童趣,猶如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在雨中歡快地嬉戲。作品中的排比句,既易于幼兒理解,又能較好地引導幼兒根據(jù)句式仿編散文。
1.感受小雨點的活潑有趣,體驗表演散文的快樂。
2.積極觀察,并能清楚完整的表達散文內(nèi)容。
3.理解散文內(nèi)容,嘗試用散文中“小雨點跳到……哎呀呀,小雨點把……當成了滑梯”的句式進行仿編。
1.利用下雨的動態(tài)畫面,創(chuàng)設“動態(tài)感知”情境。
2.利用屋頂、雨點、樹葉、雨傘的圖片,創(chuàng)設“圖片想象”情境。
3.利用課件、背景音樂《雨的印記》,創(chuàng)設“示范朗誦”情境。
4.利用大樹、房子、雨傘、手偶,創(chuàng)設“快樂表演”情境。
5.利用雨點落在不同地方的圖片(小草、花瓣、石頭、大門、玻璃),創(chuàng)設“即興仿編”情境。
理解散文,表演散文,嘗試用散文中的句式進行表達。
根據(jù)“小雨點跳到……哎呀呀,小雨點把……當成了滑梯”的句式進行仿編。
情境創(chuàng)設一:利用“動態(tài)感知”情境,引起幼兒生活聯(lián)想,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師:小朋友見過下雨嗎?雨點是怎樣從天上落下來的?下雨的時候會聽到什么樣的聲音?
情境創(chuàng)設二:利用“圖片想象”情境,發(fā)散幼兒思維。
師:想一想,小雨點會落到哪些地方?
情境創(chuàng)設三:利用“示范朗誦”情境,感受散文的優(yōu)美。
情境創(chuàng)設四:通過“快樂表演”情境,鞏固幼兒對散文的記憶。
師:1.今天老師還準備了很多小雨點的手偶,小朋友覺得小雨點的表情是什么樣的?(瞇著眼睛笑)它的心情是怎樣的?(很高興、很興奮、很歡喜)
2.小朋友在朗誦表演的時候語速、表情和動作方面應該注意什么?
結合小雨點調(diào)皮可愛的形象,在語速方面應該稍快一些,給人一種跳躍的感覺;表情方面要笑起來,讓人感覺到小雨點落下來的興奮;動作要大方、夸張、優(yōu)美,讓大家喜歡看我們的表演。
情境創(chuàng)設五:通過“即興仿編”情境,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散文結構的理解。
“小雨點跳到屋頂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跳到樹葉上,哎呀呀,把樹葉當成了滑梯;跳到雨傘上,哎呀呀,把雨傘當成了滑梯?!?BR> 師:這三句話的結構一樣,放在一起特別好聽,我們來編的時候也要一口氣說出這么好聽的三句話。
自制散文小圖書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
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屋頂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屋頂當成了滑梯;跳到樹葉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樹葉當成了滑梯;跳到我的雨傘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我的雨傘也當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活動中,為了豐富幼兒下雨的經(jīng)驗,更好地吸引幼兒參與,我創(chuàng)設“動態(tài)感知”情境。在這個情境中既有聲音又有圖像,在傾聽與欣賞中自然導入活動。而且視頻中既有大雨、小雨也有毛毛雨,這就調(diào)動了幼兒多方面的生活經(jīng)驗,如有的孩子說:“大雨像線一樣嘩嘩地下著”;有的說:“小雨滴滴答答地下著”;有的說:“毛毛雨聽上去沙沙沙的聲音……”在討論感知中豐富了幼兒的經(jīng)驗,加深了幼兒對雨的認識。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感受小雨點調(diào)皮可愛的形象,我選擇了瞪著眼睛、張著嘴巴、抿著舌頭、長著小手小腳的雨滴手偶,可以觀察也便于操作,這在視覺上就帶給孩子們一種活潑有趣的印象。為了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小雨點的快樂心情,我創(chuàng)設了“快樂表演”情境。從活動的效果來看,孩子們的興趣濃厚,積極性比較高,可見在情境中表演比單純的朗誦更吸引幼兒,這也達到了動靜交替的目的。
孩子們在盡情表演之余,還根據(jù)提示進行了即興仿編,更加熟悉了句式的運用:
丹陽:“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沙漠里,哎呀呀,小雨點把沙子當成了滑梯;跳到畫板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畫板當成了滑梯;跳到頭頂上,哎呀呀,小雨點把頭發(fā)當成了滑梯。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依琳:“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窗簾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窗簾當成了滑梯;跳到椅子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椅子當成了滑梯;跳到鋼琴上,哎呀呀,小雨點把鋼琴當成了滑梯。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宛叢:“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草莓上,哎呀呀,小雨點把草莓當成了滑梯;跳到盤子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盤子當成了滑梯;跳到窗戶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窗戶當成了滑梯?;伞⒒?,快樂的小雨點?!?BR> 家樂:“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小草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小草當成了滑梯;跳到窗子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窗子當成了滑梯;跳到大門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大門當成了滑梯。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
家旭:“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小山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小山當成了滑梯;跳到石頭上,哎呀呀,小雨點把石頭當成了滑梯;跳到小花上,哎呀呀,小雨點把小花當成了滑梯。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BR> 知航:“小雨點排著隊唱著歌從天上跳下來。跳到葉子上,哎呀呀,小雨點把葉子當成了滑梯;跳到樹干上,哎呀呀,小雨點把樹干當成了滑梯;跳到蹺蹺板上,哎呀呀,小雨點把蹺蹺板當成了滑梯。滑吧、滑吧,快樂的小雨點?!?BR>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八
我在一本書得到的啟發(fā),那本書是專門給幼兒學習的。然后我從里面看到有關要求小朋友們看圖講述故事的文章。于是我就突發(fā)奇想,是否可以把里面的一些內(nèi)容改編一下作成一個教案,促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呢?所以我就開始設計此教案。
1、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2、促進幼兒高級道德感的產(chǎn)生。
3、通過移情和角色扮演法使幼兒體會媽媽在家干家務的辛苦。
4、鍛煉幼兒簡單的勞動能力,促進幼兒肢體的發(fā)展。
5、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帶水的小臉盆,一塊小布,一把小掃帚,一堆小垃圾,一個畚箕,兩個小碗,一小盆水,多媒體音樂(音樂若干首,歌曲自定)小熊頭飾4張。
故事法,角色扮演法,討論法。
1人,活動互動部分是三人(輪流制)
出場:播放開場音樂
師:在一所森林里,住著一位善良的小熊媽媽(示意帶著小熊頭飾的小朋友出場),她的生活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請小朋友們睜大你們的小眼睛,觀察小熊媽媽一天都作了什么事情。
師:(播放第一首音樂,最好是關于早晨的)早晨的陽光多么明媚啊,小熊媽媽起床了,小熊媽媽現(xiàn)在在干什么呢(示意小朋友拿著一塊小布在小臉盆里洗)?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幼兒回答)
(幼兒回答)
師:哇,天空漸漸的暗下來了,星星寶寶在天空上看著小熊媽媽,它們多么想幫小熊媽媽一起打理家務哇??墒堑厣嫌欣?,小熊媽媽們該怎么做呢?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知道的舉起你們的手(幼兒回答),(教師示意小朋友拿出小掃帚掃垃圾,把垃圾掃進畚箕里)。
師:(播放第三首音樂,主題為寧靜為主)你們回答的真棒,小熊媽媽干完了一天的家務活,要睡覺去了,讓我們一起和小熊媽媽說聲晚安吧(幼兒與教師一起向扮演小熊媽媽示意晚安,并讓參與扮演的小朋友回到座位去)
活動互動: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你們知道小熊媽媽很辛苦的干家務活了,那么有誰愿意體驗小熊媽媽干家務呢(幼兒舉手)
(選出三位小朋友并且讓他們戴上小熊頭飾,扮演小熊媽媽教師讓這些三位小朋友選出他們自己喜歡干的家務,并且開始干家務,參加完讓下一批小朋友(三人)上來參加,采取輪流制,爭取讓每位小朋友都能體驗到媽媽干家務的辛苦和勞累。)
活動討論:
師:現(xiàn)在你們已經(jīng)體驗完小熊媽媽干的家務,有哪位小朋友們來說說干家務的感受呢?
(幼兒回答)
師:你們說的好棒呢,那么這次回去之后請每位小朋友們都主動幫媽媽干一件家務活吧,你們可以讓爸爸媽媽拍下你們干家務的時候的照片哦,看看誰干的家務最好,最勤勞,最像小熊媽媽哦!
師:(播放第四首音樂,關于結束為主題)下課,小朋友們,我們下次再見哦。
設計一個版塊:勤勞的小熊媽媽。把每位幼兒在家干家務的照片貼在“勤勞的小熊媽媽”的版塊里面,并組織幼兒帶著自己的家長參觀勤勞的小熊媽媽的版塊,并且在參觀結束后,讓幼兒對自己的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九
1、認識瓢蟲、知道七星瓢蟲是益蟲,要愛護七星瓢蟲。
2、通過揉、搓、壓等方法用橡皮泥做瓢蟲、裝飾瓢蟲。
3、知道瓢蟲的有不同顏色和斑點。
瓢蟲圖片、美勞用品、各種線條及圖形的圖片、橡皮泥
一、課題導入
師:“春天到了,天氣暖洋洋的。今天的太陽好暖和,瓢蟲家族也迎來了他們在春天的第一次聚會。請小朋友么看看都有誰來參加聚會了?”
1、出示各種瓢蟲的圖片,孩子們欣賞。
師:“他們長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有沒有長的一樣的瓢蟲?相同的.地方是哪里?”
2、孩子們來黑板上畫瓢蟲的相同點,看看誰最聰明。
3、游戲:找七星瓢蟲寶寶
游戲規(guī)則:老師的眼睛蒙上, 選6個孩子,在頭上都帖一張瓢蟲的圖片,所有小朋友一起圍著老師轉(zhuǎn)圈,大家一邊轉(zhuǎn)圈一邊說:“一、二、三、四、五、六、七,七星瓢蟲在哪里?七、六、五、四、三、二、一,七星瓢蟲在這里?!贝齼焊枵f完大家都要停下來,老師去摸,看看是不是七星瓢蟲,如果不是大家再一次活動,直到找到為止。并教育孩子要愛護七星瓢蟲。
師小結:瓢蟲中為什么有一種叫七星瓢蟲呢?因為它們背上的花紋都是七個,所以叫七星瓢蟲。七星瓢蟲是我們的好朋友,是吃害蟲的,所以小朋友們要愛護它們。
二、孩子討論,教師示范
1、師:“瓢蟲媽媽看到孩子們在玩的時候表現(xiàn)都不錯,決定給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去照相。瓢蟲寶寶們來到了大自然里,這里真是美麗極了。這時攝影師說:“咔嚓、咔嚓”照好了!哇!照片洗出來了,好多的瓢蟲寶寶啊!瞧啊!他們的衣服的顏色和圖案都不一樣?!?BR> 教師示范講解
2、師:“今天我們用橡皮泥來做七星瓢蟲拍照的可愛樣子。首先我們要知道用什么方法做?”
3、師:“對了,用揉、壓、搓、捏的方法,我們先做什么部位?”
4、師:“第一步,先拿出2塊橡皮泥,捏軟后分別揉出一個大圓球和一個小的壓扁。請問,為什么吳老師要做一大一小2個圓?大圓做七星瓢蟲的什么部位?小的呢?”
5、師:“瓢蟲有多少只腳?在身體的什么位置?你覺得他的腳長在身體的什么位置上走路的時候比較方便?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做一做可愛的七星瓢蟲。最后可別忘了給瓢蟲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哦!”
三、孩子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提示:1、小圓貼在大圓后面露出半邊圓做七星瓢蟲的頭。
2、頭、身體、腳和身上的花紋顏色不能一樣。
3、用橡皮泥搓成不同的線條和圖形裝飾七星瓢蟲的殼。
四、作品評價
相互欣賞,看看有沒有喜歡的,為什么喜歡他做的七星瓢蟲
教案二:七星瓢蟲
一、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拓印作畫的方法,畫出七星瓢蟲的外形特征。
2、感受拓印作品的不同視覺效果,體驗拓印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重點:畫出七星瓢蟲的外形特征。
難點:學習拓印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各種作畫工具。范畫一張。
三、活動過程
1、欣賞與討論
(1) 你們看,誰來啦?(七星瓢蟲)
(2)為什么叫它七星瓢蟲?
(3)這些點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七星瓢蟲身上有七個圓點,左右翅膀上各有對稱的三個圓點,中間一個大圓點,左右翅膀各一半。瓢蟲一家有許多的種類,要從那些圓點上去分辨,有一個圓點的是一星瓢蟲,沒有圓點的是大紅瓢蟲,有七個圓點的是七星瓢蟲,他們都是益蟲,今天,我們來畫七星瓢蟲。
2、教師結合兒歌示范畫,并介紹拓印的作畫方法。
(1)你們看汪老師帶來了什么?(介紹材料)
(2)老師邊念兒歌邊用筆(筆要斜一點來畫)把七星瓢蟲的輪廓畫在吹塑紙上。
(3)七星瓢蟲畫好了,你想它會飛到什么地方呢?(幼兒回答,添畫背景)
(4)接下來我們用水粉顏料給七星瓢蟲穿上漂亮的衣服。
老師用畫筆先蘸一蘸自己喜歡的水粉顏色,再在杯沿舔一舔,不要讓顏料滴下來。再來涂色,顏色涂均勻,要涂一塊馬上印一塊,壓一壓。
(5)這種跟我們平時不一樣的畫法叫拓印法。
4、幼兒作畫
(1) 畫輪廓線時,筆要斜一點來畫,盡量把身體和圓圈都畫大,而且要注意圓圈的數(shù)量和兩邊對稱。
(2) 進行拓印時,畫筆先蘸一蘸,再在杯沿舔一舔,不要讓顏料滴下來。要求顏色涂一塊馬上印一塊 ,壓一壓。
(3)拓印好七星瓢蟲后再添畫上背景。要求背景的顏色和七星瓢蟲的顏色要不一樣。
四、活動結束。
展示孩子們的作品。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
教學準備:謎語 鼻子的圖片
教學過程:1、教師穩(wěn)定幼兒情緒,做好上課準備
2、教師說謎語,讓幼兒猜,引出新課內(nèi)容
謎語:一座小山在中間,兩個山洞通里邊,
火車汽車通不過,傳送空氣保平安。
(謎底:鼻子)
3、幼兒猜謎語,提示幼兒謎底出自自己身體上的一個器官
4、教師出示鼻子圖片讓幼兒觀察,同時出示漢字卡片“鼻子”教幼兒認讀
5、教師結合謎語內(nèi)容,讓幼兒互相觀察鼻子的特征
提問:兩個山洞指的是什么?它是怎樣傳送空氣的?
6、幼兒討論:沒有鼻子行不行?為什么不行?讓幼兒嘗試捏住鼻子憋住氣教師,直到
憋不住了,感受不通氣的難受。
7、教師介紹鼻子的功能,讓幼兒知道人要生存,身體里時時刻刻都需要新鮮的空氣,
,你們說這個習慣好嗎?
8、教師講故事《拉拉種花生》
提問:拉拉為什么哭?花生塞到鼻子里會怎樣?
9、教師歸納保護鼻子的方法(適當?shù)卣堄袚副亲用〉挠變赫f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結束:教師小結本節(jié)活動的情況,并結合本班情況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牢記心里頭》
耳朵不要掏,眼睛不要揉,
牙齒不要剔,鼻孔不要摳,
飯前洗洗手,飯后漱漱口,
衛(wèi)生好習慣,牢記心里頭。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一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感受故事的情趣。
2、通過故事,了解蝸牛的行動方式和特點。
1、蝸牛爬行視頻。
2、掛圖《小蝸??刺O果花》。
3、蝸牛、猴子、松鼠、小貓和喜鵲頭飾。
一、展示小蝸牛,引導幼兒觀察它的形態(tài)與走入的姿勢。
師: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你覺得它什么地方很有趣?它背著什么?
師:你知道蝸牛是怎么走路的嗎?你覺得它走路快還是慢?你知道它是用什么走路的嗎?
二、欣賞故事《小蝸??刺O果花》。
第一遍聽故事,引導幼兒討論。
師:小蝸牛想看什么花呢?它要怎樣才能看到呢?
師:最后,小蝸??吹搅藛?
再次欣賞故事,引導幼兒討論。
師:小蝸牛最后看到了什么?為什么沒有蘋果花了你覺得它心情會怎么樣?
師:小蝸牛在去看蘋果花的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天氣怎么樣?小蝸牛遇見的小動物是怎么對蝸牛說的?小蝸牛又是怎么做的?(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師:你喜歡小蝸牛嗎?為什么?
三、創(chuàng)編故事。
1、表演故事《小蝸??刺O果花》。
幼兒熟悉角色之后,教師可以分配角色,自己在中間扮演小蝸牛,熟悉以后再讓幼兒上來表演整個故事。
2、引導幼兒在美工區(qū)制作“小蝸?!薄?BR>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二
韻律活動是讓幼兒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用肢體表演表現(xiàn),從中增強幼兒對音樂的喜愛和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中班音樂《喂小鳥》是一個分段式的韻律活動,共有四段,分別是小鳥和媽媽、鳥飛、喂食、與大風搏斗。我以鳥媽媽的角色和寶寶們一起邊唱邊飛進以森林為背景的活動室,鳥媽媽為小鳥捉蟲子、喂食、一起學本領,最后小鳥和鳥媽媽一起和大風搏斗的過程。在設計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如果單純的將畫面出示后直接讓幼兒聽相應的音樂會顯得有點枯燥,發(fā)揮不了幼兒的主動性,為了讓幼兒在整個活動中作為主導我設計了讓幼兒自己去根據(jù)畫面匹配音樂,讓他們更深地體驗音樂所表達的內(nèi)容,更進一步加深對音樂的感知。這樣就使得孩子們在接下來玩音樂游戲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更積極主動,也更有興趣。
1、能仔細傾聽音樂后選擇相對應的圖片。
2、隨著音樂合拍地做鳥飛的動作,并學習根據(jù)音樂的變化變換動作。
3、大膽創(chuàng)編小鳥學本領時與大風搏斗的動作。
活動重點:能隨著音樂合拍地做鳥飛的動作,并學習根據(jù)音樂的變化變換動作。
活動難點:大膽創(chuàng)編小鳥學本領時與大風搏斗的動作。
1、已學會唱歌曲。
2、小鳥的肉飾每人一個。
3、鳥媽媽的頭飾。
4、音樂。
一、以《小鳥飛》音樂進入以森林為背景的活動室。
孩子們,跟著蓓蓓老師一起飛進美麗的樹林里去做游戲吧。
二、出示鳥圖片,引導幼兒復習歌曲:
1。復習歌曲并分角色演唱。
師:看,這是誰?(鳥媽媽和小鳥)你們猜猜鳥媽媽要去干什么?前幾天我們學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什么?(喂小鳥)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唱一唱。
2。學習歌表演。
(1)、教師帶上鳥媽媽的頭飾唱媽媽的部分邊做動作,請幼兒欣賞。
師:現(xiàn)在我來做鳥媽媽,唱第一段。小朋友仔細看好我一邊唱呀還做了動作。
(2)、幼兒創(chuàng)編鳥寶寶的動作。
師:媽媽跳得好看嗎?現(xiàn)在我想請小朋友們唱鳥寶寶唱的部分,也要一邊唱一邊做一些動作,誰編的動作好,我就發(fā)一個小鳥的頭飾給他,讓他做我的乖寶寶。
(3)、教師總結好的動作后,集體練習。
三、出示圖片請幼兒聽根據(jù)圖片選擇合適的音樂。
(1)分別出示鳥媽媽給小鳥喂食的圖片、鳥飛的圖片和小鳥哭泣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師:鳥媽媽在干嘛?(喂小鳥)小鳥吃飽了后跟著鳥媽媽去哪了?(飛到天空學本領)小鳥為什么哭呢?(遇到了大風,鳥兒們被吹散了)。
(2)播放三段音樂請幼兒安靜地傾聽后分別談談自己覺得哪段音樂表現(xiàn)出了哪幅畫面。
四、學玩音樂游戲。
(1)教師請幼兒用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跟著音樂做吃蟲子的動作。
提問:孩子們,你們覺得小鳥吃到好吃的蟲子應該對媽媽做什么動作呢?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做吃蟲子的動作吧,一定要跟著節(jié)奏做哦。
(2)請幼兒在音樂第三部分的伴奏下鳥寶寶們跟著媽媽去學本領,小鳥跟著媽媽做鳥飛的動作。
師:小鳥們吃飽了后就跟著媽媽一起飛去學本領了,它們是怎飛的呢?請你們跟著媽媽聽著音樂一起做各種飛行的動作。
(3)播放音樂第四部分,鳥媽媽帶著小鳥跟大風搏斗,請幼兒發(fā)揮想象改編各種鳥飛的姿勢。
師:寶寶們,刮大風了,風兒好大,把大家吹得散開了,我們要勇敢地用各種飛行動作和大風搏斗,堅持飛行。
(4)風停了,大家飛回家休息了。
五、集體練習。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與大風搏斗的動作,以及認真跟媽媽學本領的動作。
六、鳥媽媽帶著小鳥飛到戶外去做游戲。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三
1、嘗試運用廢棄的紙來制作彩球玩具。
2、感受自己動手的樂趣,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1、舊報紙、廣告?zhèn)鲉蔚壬顝U紙。
2、繩子、毛線、彩帶紙等。
1、教師出示預先做好的一些彩球,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幼兒:這些彩色的球好看嗎?(好)你們知不知道這些好看的彩球是用什么做的?(想)
3、介紹彩球制作方法:把廢紙搓成一個球型,用繩子或毛線纏緊,再用彩帶紙裝飾一下。
4、發(fā)給幼兒適量的報紙,一邊講述第一部,一邊手上示范,讓幼兒跟著操作。
5、發(fā)給幼兒適量的繩子或毛線和彩帶紙,一邊講述、示范,一邊讓幼兒跟著操作。
6、小結:幼兒可以挖掘生活中的廢棄物來制作自己的小玩具。
利用本次活動制作的彩球來進行一項體育活動《運彩球》,利用羽毛球拍運用各種方法運送彩球,鍛煉幼兒手、腳部肌肉的耐力。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四
1、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學習的.興趣。
2、鞏固幼兒對平面圖形基本特征的認識,提高幼兒對圖形的抽象概括能力。
3、能不受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圖形。
重點:能準確迅速地辨認圖形并說出名稱。
難點:能用語言概括出它們的共同特征。
1、將各種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圖形卡片放在一起組成圖形王國;
2、三只小熊圖片:小熊的嘴巴各是三種形狀(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頭上的帽子顏色分別是藍、綠、紅;《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錄音機。
(一)導入:
游戲《小熊去春游》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展開:
1、不受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同類圖形。
出示:“圖形王國”圖片,請幼兒分別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指導語:圖形王國里有許多圖形,請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2、能用語言概括出它們的特征。
提問: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思考、互相討論)
小結:它們的共同點是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有邊和角;不同點是三角形有三條邊和三個角,正方形有四條邊和四個角;圓形只有邊,沒有角,是圓圓的。
3、游戲《找圖形》,鞏固認知。
(1)聽聲找形:教師拍一下手,幼兒拿出圓形;拍三下手,拿出三角形;拍四下手,拿出正方形或長方形。
(2)聽音找形:教師說圖形,幼兒拿圖形。如“拿兩個大小一樣但顏色不一樣的圓形”。
(3)按要求擺形:幼兒根據(jù)教師的要求擺出圖形。如“擺放兩個位置不一樣的三角形”。(一個三角形的一個角在上面,兩個角在下面;另一個三角形的兩個角在上面,一個角在下面)
4、趣味游戲《喂小熊》。
指導語:三只小熊都想吃和它嘴巴一樣形狀的餅干。請你找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餅干去喂小熊。(幼兒分別拿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表示餅干,舉起來表示喂小熊,老師檢查驗證)
指導語:三只小熊都想吃和自己帽子顏色一樣的餅干。(幼兒分別拿出紅、黃、藍顏色卡片表示餅干,舉起來表示喂小熊,老師檢查驗證)
(三)結束:
1、隨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到戶外。
2、活動延伸:到戶外一起尋找具有相同特征的物體,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能準確迅速地辨認圖形并說出名稱?;顒诱麄€是以游戲進行了貫穿,孩子們還是很專注很感興趣的,有95%的幼兒能準確迅速地辨認圖形并說出名稱。
通過此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對圖形學習的興趣,并鞏固了幼兒對平面圖形基本特征的認識,提高幼兒對圖形的抽象概括能力。有90%的幼兒能不受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圖形。今后,還要加強孩子們的口語表述能力,以及圖形感知能力。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五
(應體現(xiàn)三維認知、能力、情感)
1.了解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方法,初步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意識。
2.知道購物袋的用途。
3.培養(yǎng)少用塑料袋,自備購物袋的習慣。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知道購物袋的用途。
購物袋
一:導入部分出示地球模型,表示地球先生生病了。
二、基本部分向幼兒講述故事《地球先生肚子脹》
與幼兒討論:
(一)地球先生為什么肚子脹?
(二)我們應該幫助地球先生嗎?
(三)你會怎么幫助地球先生?
與幼兒一起觀看宣傳減少使用塑料袋的短片,請幼兒說一說,怎樣做才能減少使用塑料袋。
出示幼兒用書,請幼兒看圖講故事。
三、結束部分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購物袋,然后兩人一組,到娃娃家使用購物袋玩購物游戲。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主體作用,教師的引導作用?;顒又校變憾际前醋约旱囊庠高M活動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討論袋子的做法,獨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購物??傊?,幼兒對本次活動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情緒一直非常飽滿。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六
母愛是天下最重要、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源自于媽媽的天性,源自于孩子成長和發(fā)育的需求?!皨寢屝摹笔菋寢尩膼坌呐c孩子的心愛的結合體,它告訴我們這兩種愛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是互動的,是不可或缺的。而處理好孩子對母愛需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母親和教師極為重要的責任。
《媽媽心 媽媽樹》,很溫馨的故事:小蘋果不想上學,媽媽用手帕作了一顆心,讓小蘋果帶到學校,掛在窗外的樹上,就像媽媽陪在身邊一樣。小朋友們也學小蘋果,窗外的樹上掛了好多顆“媽媽心”。但是,沒有媽媽的阿志常常搶小朋友的“媽媽心”,讓老師頭痛得不得了。還好,最后老師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讓阿志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有顆“媽媽心”掛在樹上。媽媽心代表一種關心、愛心,一直在身邊關愛我們的那個人,不論他是誰,他的關心,就是一種“媽媽心”。 讓孩子們在小小的心靈里,從小就能培養(yǎng)一顆善良、關懷的心,從小就能在愛的世界里逐漸成長、茁壯。
1、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驗故事優(yōu)美的意境和感受故事所帶來的情感。
2、拓展幼兒思維,愿意表達愛媽媽的情感,學會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愛,培養(yǎng)一顆善良、關懷的心。
1、繪本《媽媽心 媽媽樹》,課件、舒緩鋼琴曲。
2、快樂愛心樹一棵,愛心勾線筆若干。
一、引出課題
二、欣賞故事
教師: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的題目是什么,認識字的小朋友大聲地念出來吧!
1、分段欣賞故事:到“‘我還是會想媽媽,我要媽媽陪我上學……’”
2、(講到“阿志小聲地對豆豆說:‘好肉麻,我才不要!’”)
提問:媽媽最后想了什么辦法?這顆媽媽心被帶到幼兒園以后小朋友都怎么說?只有一個小朋友說了不一樣的話?你們還記得他說了什么話嗎?他為什么要這么說?(這個問題是重點,要引導幼兒園發(fā)散)
3、講到:“‘請阿志把‘媽媽心’還你就好了?!?BR> 提問:阿志為什么要搶小蘋果的“媽媽心”呢?
4、講到:“她的眼睛紅紅的……”
提問:老師的眼睛為什么紅紅的?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么做?
5、到最后
阿志最后得到“媽媽心”了嗎? 小志得到“媽媽心”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三、生活中的愛
1、師:如果阿志搶了你的媽媽心你會怎么做?怎么幫助他?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七
1、知識與技能:幫助幼兒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故事讓孩子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幫助幼兒形成健康飲食的習慣。
讓幼兒了解身體需要多種營養(yǎng),不挑食才健康。
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
1、相關課件
2、手偶
3、幼兒課前準備的食物貼
4、班級互動墻面"我們愛吃的食物"大表
音樂律動《坐姿歌》
他們之間還有一個小故事,現(xiàn)在讓老師講給小朋友聽好嗎?
故事:(出示手偶壯壯)我叫"壯壯",什么東西都愛吃,愛吃蘿卜、西紅柿、白菜,還愛吃蘋果、香蕉,愛吃好多東西,你們看!我長得壯壯的。(出示手偶小?。┧?小小",他看到蘿卜搖搖頭,說我不愛吃;看到西紅柿又搖搖頭,說我不愛吃;好多蔬菜都不吃,蘋果不愛吃,香蕉不愛吃,人長得很瘦小,而且總生病。
結合故事內(nèi)容,提出問題:"壯壯長得這樣壯,說一說他愛吃什么?""小小長得很瘦小,是因為什么?""你們要想身體棒,怎么辦呢?"引導幼兒知道想要身體棒,就要吃各種食物。
1、結合實際生活,出示一段日常生活視頻片段。視頻主要內(nèi)容為:一位媽媽到幼兒園接孩子回家,經(jīng)過超市,孩子哭鬧著,要去買零食。孩子回到家后,只吃零食不吃飯。
提問:"看了這段錄像,小朋友來說一說這位小朋友做得對不對?""你們平時是不是也和這位小朋友一樣呢?"教育幼兒不能把零食作為主食,否則就會像小小一樣,身體瘦弱,還會經(jīng)常生病。要想有健康的身體,就要像壯壯一樣各種食物都要吃。
2、出示互動墻面"我們愛吃的食物"大表,教師組織幼兒交流最喜歡吃的食物,并將最喜歡吃的食物粘貼在互動墻面上。
"我們愛吃的食物"大表中,教師和幼兒共同統(tǒng)計出哪些食物是幼兒最喜歡吃的,多少幼兒愛吃這種食物。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愛吃的東西能不能吃很多?""哪些東西要少吃?"
3、老師向幼兒介紹各種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含有從其他食物中補充不到的營養(yǎng)成分。并且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功效。)總結: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yǎng)成分,吃不同的食物就能獲得不同的營養(yǎng),有了豐富的營養(yǎng),身體才能更加健康。
1、讓家長記錄幼兒飲食情況,反饋給老師。
2、根據(jù)記錄情況,開展"不挑食的好孩子"頒獎會,可以邀請家長參加,鼓勵挑食的孩子做到各種食物都要吃,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八
1.傾聽故事,知道排隊可以讓活動變得更加快樂、有序。
2.能仔細觀察畫面,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理解“亂成一團”、“井然有序”的含義。
重點:知道排隊可以讓活動變得更加快樂、有序。
難點:樂于在日?;顒又袑嵺`情感。
課件ppt、小餅干、日常照片收集。
幼兒已認識“亂成一團”、“井然有序”,并準備字卡。
1.觀察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說說誰最愛吃蘿卜。
2.結合音效,猜猜季節(jié),引出故事情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一個發(fā)生在冬天里的故事,這是一個關于小兔子和蘿卜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子分蘿卜。no2圖片”
1.配樂講述故事。
從前,在一個山林里,住著一個長著白胡子的老爺爺,他是一個好心的老爺爺,經(jīng)常會幫助有困難的人。在一個寒冷的早晨,老爺爺打開窗戶,發(fā)現(xiàn)外面下起了鵝毛大雪,“哎呀,雪下得那么大,山上的兔子們一定餓壞了?!崩蠣敔斕婺切┳≡谏缴系男⊥脗儞钠饋怼?BR> 于是,老爺爺從倉庫里取出一個大袋子,說“把這些剩下的胡蘿卜都給小兔們送去吧!”,說著就把袋子裝上了推車,推到了山林里。“嘩啦啦”老爺爺把袋子里的蘿卜,全都倒在雪地上,心想這樣小兔子們吃起來就方便多啦!接著,他向四周喊起來:“小兔們,快出來吃蘿卜啦!”,看見小兔子不敢出來,就推著小車回家啦!小兔子們看見老爺爺走遠了,都一個一個跳了出來,看到有那么多好吃的蘿卜,可開心啦,心里想...
(1)語態(tài)溫柔,感受老爺爺對小兔的關愛,引入故事情景,并與下文產(chǎn)生強烈對比。
(2)小兔們看到那么多好吃得蘿卜,心里會想什么?
2.猜想。
(1)點擊“亂成一團”動畫,猜猜小兔們在干什么,可能會說什么?語氣。
(2)聽音效,幼兒個別、集體模仿小兔語言,說說這樣好不好,為什么?
3.繼續(xù)逐幅“互動講述”:看圖觀察、表達。
正在他們吵得不可開交時,遠處傳來了兔爺爺?shù)穆曇簟昂⒆觽?,別吵啦!”兔爺爺柱著拐杖,慢悠悠的走過雪地,來到小兔們身邊,一臉嚴肅地說:“。。?!保ㄒ粜В?BR> 于是,兔爺爺開始想辦法了,他想的第一個辦法是什么呢?
胖和瘦中班教案篇十九
一位雙目失明的少女在一個炎熱的夏日被綁架了。家人交了贖金后,她在3天后平安回到家。少女告訴警察,綁架她的好像是一對年輕夫婦,她應該是被關在海邊的'小屋里:“在這間小屋里能聽到海浪的聲音,我好像被關在閣樓上。天氣非常悶熱,不過到了夜晚會有風吹進來?!?BR> 警察在海邊找到了兩間簡易小屋,一間朝南,一間朝北,主人都是一對年輕夫婦。不過這兩間屋打掃得干干凈凈,找不出痕跡。
后來警察根據(jù)一些情況,立即做出了判斷。這些情況是:
(1)兩間小屋結構幾乎完全相同。只是閣樓的小窗一個朝北,一個朝南;
(2)海岸面向海的方向是南面,北面對著丘陵;
(3)少女被關的3天都是晴天,而且一點風也沒有。
那么,你知道少女被關在哪一間小屋里嗎?
二、設疑導入,提出要求
1、設疑導入。一個人走失了一只駱駝,四兄弟雖然沒有見過那只駱駝,卻幫助這個人找回了駱駝,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讀了《丟失的駱駝》這篇課文后,同學們就明白了。
我們一起來學習《丟失的駱駝》。(板書課題)
2、圍繞課題質(zhì)疑。(丟失的駱駝是什么樣子?找到了嗎?怎么找到的?)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完全自由地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難讀的詞、句可重點練習,多讀幾遍,讀通為止。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再讀課文,嘗試解決質(zhì)疑的問題,圈畫有關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四、研究問題,合作探究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嘗試解決問題。(出示課件)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四兄弟非常詳細地說了駱駝的哪些情況?
(3)這些詳細的情況四兄弟是怎么知道的?
2、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交流,互相啟迪解決問題。
3、各小組匯報學習收獲,師生共同歸納整理。
4、重點段閱讀指導。認真閱讀四兄弟說的一段話,解決下列問題:
(1)讀一讀,議一議:四兄弟是根據(jù)什么知道駱駝的有關情況的?
(2)填一填,說一說:(出示)
因為老四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盡量用文中的語句,也可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填空,先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再推選代表在班上說。)
(3)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四兄弟能指點駱駝主人找回駱駝。
(啟發(fā)學生思考理解,四兄弟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分析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并且通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
5、啟發(fā)學生思考: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可從四兄弟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方面來說,可從四兄弟樂于助人方面來說,也可從自己的生活、學習實 踐方面來談。)
6、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丟駱駝人的心理變化。(課件出示丟失駱駝人心里變化的句子) 朗讀時要讀出語氣的變化,表達丟駱駝人焦急、高興、激動、猜忌的情感變化。
7、本文對話較多,而且對人物說話時的神態(tài)、動作、人物的心理活動都進行了生動的刻畫。分角色朗讀丟失駱駝人與四兄弟的對話,學習“說”的三種表達方式。(課件出示“說”的三種表達方式的句子)
8、教師總結。
四兄弟沒見過那只駱駝的模樣,卻憑著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無誤的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所以我們看待問題要細致,角度要細致,要全面,要從客觀出發(fā)。
五、編排課本劇,演一演這個故事。
六、拓展練習:
任選其中一項練習說一說,寫一寫。
1、駱駝主人找到駱駝后,心情怎樣,心中會怎么想,對四兄弟會說些什么?
2、在學習、生活中你有沒有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經(jīng)歷、親身體驗?如果有,試著舉例說一說;如果沒有,請你以后去親身體驗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