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jié)成功的經(jīng)驗和教訓,為今后的發(fā)展提供參考和指導。心得體會的寫作要注意全面客觀,不偏聽偏信,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歡迎閱讀借鑒。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一
20__年6月30日,在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的前夕,我們?nèi)松缇?3名同志在王宏局長的帶領(lǐng)下,懷著無比激動和崇敬的心情來到延安市延川縣的梁家河村參觀學習。
我們先后參觀了梁家河村委會、村史館、陜西第一口沼氣池、知青淤地壩、當年知青三處居住地等。每到一處,大家聚精會神,認真聆聽講解,現(xiàn)場感受了當年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歲月的學習、生活、工作和勞動場景,了解了當年習近平總書記和知青們在梁家河村住窯洞、睡土炕,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場景,大家深深被習近平總書記扎根基層、愛民為民的熾熱情懷,敢于擔當、開拓創(chuàng)新的實干精神和艱苦奮斗的意志所感染。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獲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在梁家河插隊的七年,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與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從迷惘、彷徨到充滿自信的轉(zhuǎn)變,孕育了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源泉,進而獲得了投身偉大事業(yè)的強大精神力量。在他身上體現(xiàn)出的“三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一是“崇尚學習”的精神?!澳莻€時候,除了勞動之外,一個是融入群眾,再一個就是到處找書、看書”習近平總書記回憶道,“白天勞動、晚上看書”成為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tài)。在梁家河的7年,他 “癡迷”于讀書,涉獵廣泛,有古代的、現(xiàn)代的,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文學的、哲學的、自然科學的等等,也留下了“30里借書、30里討書”的生動故事。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貫穿習近平總書記的人生。我要學習近平總書記這種孜孜以求的尚學精神,向書本學,向?qū)嵺`學,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和為民服務的本領(lǐng)。
二是“自強不息”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15歲從北京來到陜北的一個山溝農(nóng)村里,舉目無親,面對艱難困苦,經(jīng)受重重磨練,與群眾一起開荒、種地、放羊、鍘草、挑糞、拉煤、打壩,闖過了跳蚤關(guān)、飲食關(guān)、生活關(guān)、勞動關(guān)、思想關(guān),使他逐步融入農(nóng)村生活,學會了農(nóng)活技術(shù),學到農(nóng)民的實事求是、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精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習近平總書記自強不息、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啟示我們,經(jīng)歷就是財富,苦難也是鍛煉,學會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課。艱難困苦磨礪堅強意志,有了堅強意志,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堅韌不拔、充滿自信地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三是“創(chuàng)新實干”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當梁家河當知青和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時候,從梁家河的實際出發(fā),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習,帶領(lǐng)干部群眾建淤地壩,增加糧食產(chǎn)量,挖水井,解決村里吃水的問題;修建了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縫鋪、鐵業(yè)社等,件件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推動梁家河貧困面貌發(fā)生變化,改善了村民生活。這體現(xiàn)出習近平總書記“要為人民做實事”的擔當、毅力、勇氣和決心。我要牢記總書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教誨,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體現(xiàn)責任擔當。
參觀學習結(jié)束后,我不斷思索。梁家河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個山溝農(nóng)村的名字,更代表的是一種信念一種力量,它是我黨建黨之初的信仰,是延安精神的傳承,是不忘初心的體現(xiàn),它忠實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要從總書記的成長歷程中汲取深厚養(yǎng)分,尋找力量源泉,用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在工作和學習中磨礪自己,為“助力西安追趕超越,建設(shè)幸福新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二
逆境最能檢驗人的品格。在梁家河,習近平總書記忍受艱苦的環(huán)境、繁重的勞作、壓抑的政治生活,面對重重壓力,沒有自怨自艾,更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如饑似渴地求知,更加積極地入團入黨向黨靠攏,更加堅定地帶領(lǐng)群眾打壩、修沼氣池,為群眾做成了許多實事、好事,成了各公社爭搶的“好人才”。梁家河的艱難困苦沒有壓垮他,反而更好的磨礪了他堅忍不拔的意志。從中我們不難理解,走進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會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講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這句話。從《梁家河》一書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到這句話的邏輯起點就在梁家河。沒有年輕的黨支部書記習近平以“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奮斗精神戰(zhàn)天斗地,帶領(lǐng)大家實干苦干,就沒有梁家河人的幸福生活。
作為黨員領(lǐng)導干部,生逢新時代,身處大西安追趕超越的黃金發(fā)展期,我們比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有更多的理由、更好的條件不懈奮斗、干事創(chuàng)業(yè)。我們要堅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guān)”,用崇高的信仰和堅定的信念撐起擔當有為的人生。我們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六點上山,天黑才歇”打壩神車溝的奮斗精神,在全區(qū)大興“實在、擔當、創(chuàng)新”的碑林干事文化,把中省市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快干實干會干,用我們的幸苦指數(shù),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換取碑林的發(fā)展指數(shù)。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三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边@就是習總書記對于梁家河的情懷。讀《梁家河》這本書,不僅是要了解習總書記在梁家河知青生活,更是要學習梁家河蘊含的精神,探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源泉,進而獲取投身偉大事業(yè)的強大精神力量。學習青年干部如何在基層淬煉自我,為百姓干實事、干好事,在全民奔小康道路上奉獻力量。
我們要學習習總書記為人民做實事的崇高理想信念。從北京來到梁家河,面對種.種落差,年少的他就堅定了為民做實事的信念,這種信念和抱負,注定習總書記是一位不平凡的領(lǐng)導者作為社區(qū)干部,我們要深入群眾中去,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深切感受群眾所需所想,以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藍圖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實存在作為我們不懈的奮斗目標。
我們要學習習總書記勤于讀書的優(yōu)秀習慣。愛讀書,已成為形容習總書記的重要標簽之一。無論條件多么艱苦,時間多么緊迫,讀書是他每天一件雷打不動的事情,并且留下了“30里借書、30里討書”的生動故事習總書記讀書涉獵范圍非常廣,從古典名著到現(xiàn)代經(jīng)濟、從國內(nèi)文學到國外名著,豐厚的閱讀量,讓習總書記有了豐富的理論積累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提出、講話引經(jīng)據(jù)典,都是來自于他對祖國優(yōu)秀文化和歷史傳統(tǒng)的深刻認識,這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源的基石。作為社區(qū)干部,我們要把每天讀書當做吃飯一樣平常的事情,書籍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思想、眼界,用書籍來補足我們的精神之鈣、填補我們的閱歷之空白,為實踐工作打下堅實理論基礎(chǔ),更充分做到實踐與理論的相結(jié)合。
作為社區(qū)干部,我將以《梁家河》這本書為鏡,做習總書記要求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五好干部,時刻牢記“群眾事無小事,百姓冷暖記心間”,切實吧群眾的事情辦好,身體力行詮釋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四
通過領(lǐng)會梁家河精神,使我更加完整、深刻地認識習近平總書記的非凡的成長歷程,更加系統(tǒng)、深入地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內(nèi)涵,更加自覺、堅定地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今后要努力做到:
一是堅定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同志以對黨的崇高信仰和“為人民做實事”的執(zhí)著追求,帶領(lǐng)梁家河人矢志不移、艱苦創(chuàng)業(yè),揮灑了忠誠與實干的火熱青春。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樹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進一步增強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用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動工作。
二是一心為民。習近平總書記同志在梁家河村與群眾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時刻不忘“什么叫群眾”,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擁護。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永葆“立根于群眾”的情懷,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把群眾視為親人,與群眾打成一片,真心為群眾服務,扎扎實實為改善民生貢獻力量。
三是艱苦奮斗。面對惡劣條件、重重困難,習近平總書記同志帶領(lǐng)梁家河村民治溝治水、抗擊災害、發(fā)展生產(chǎn),譜寫了一曲曲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動人之歌。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艱苦奮斗、攻堅克難,以頑強的拼搏精神,做好人社工作。
四是實干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同志從梁家河的實際出發(fā),帶領(lǐng)干部群眾打井抗旱、打壩造田、修建公路,以實干和擔當精神,推動梁家河發(fā)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作風,講實話、用實勁、干實事,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檢驗的業(yè)績。
五是敢為人先。在習近平總書記同志帶領(lǐng)下,梁家河的干部群眾,建起了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全省第一個沼氣村和第一家代銷店,把群眾從來沒有想過、也不敢去想的事情辦成了。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開拓創(chuàng)新、奮發(fā)有為。
六是廉潔奉公。習近平總書記同志在梁家河的一言一行留下了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佳話,贏得了群眾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也深深地影響了一屆屆梁家河村黨支部班子。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恪守“三嚴三實”要求,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一碗水端平”,不搞任人唯親,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守住底線,以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梁家河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堅定信念、服務群眾、勇于擔當,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五
習近平總書記在時隔22年后再回梁家河,依然清楚記得這里的一草一木,親切呼喚鄉(xiāng)親們的小名。習近平總書記離開梁家河后,依然牽掛著那里的父老鄉(xiāng)親?!读杭液印窌械牡谝徊糠帧皹涓咔С咄涣烁?,記錄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回梁家河的生動場景及40多年來對梁家河鄉(xiāng)親們的綿綿深情和關(guān)心牽掛。這樣的深情厚意、點滴事跡,讓我們在諸多平凡小事中看到一個重情重義更具人格魅力的總書記。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梁家河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初心萌發(fā)地,總書記在梁家河形成了扎根人民、團結(jié)群眾的觀念,干成了一樁樁為村民謀幸福、為百姓謀發(fā)展的實事,身體力行地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這,也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后來一以貫之的人民立場?!翱戳恕读杭液印罚憔蜁揽倳洖槭裁窗讶嗣窨吹媚敲粗??!蔽ㄓ性嗣癫艜類廴嗣瘢挥行南等罕姴艜母是樵阜瞰I自我,才能矢志不渝干事創(chuàng)業(yè)。我們黨來自群眾、依靠群眾,最終也是為了群眾。作為黨員領(lǐng)導干部,我們要不斷強化“看齊意識”,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扎根人民、心系群眾,傳承好我們共產(chǎn)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yōu)良作風;要時刻牢記“為民”宗旨、公仆職責,抓好事關(guān)群眾利益的每一件工作,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六
今天我們學習和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安煌跣模降檬冀K”“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就是說一個人做事情,只要始終如一的保持最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夠成功。最初的美好夢想、偉大信念是很容易樹立的,但實現(xiàn)夢想、堅守初心、善始善終卻很難。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明了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歷史長河中,很多共產(chǎn)黨員堅守初心,追求始終,即使付出寶貴的生命,依然昂頭挺胸、奮勇就義,詮釋了共產(chǎn)黨員應具有的形象。
“梁家河精神”就是“延安精神”的發(fā)展和延續(xù),是習近平總書記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生產(chǎn)、勞動所形成的生活態(tài)度、勞動觀念、個人品質(zhì)的凝練以及以習近平總書記同志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國農(nóng)村實現(xiàn)人生觀轉(zhuǎn)變、為改變農(nóng)村貧困面貌而奮發(fā)努力的所有行動的總結(jié),即“人民情懷,黨性信仰,知識品格,吃苦奉獻,責任擔當,自強不息”。
梁家河精神,在于他根植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發(fā)源于習仲勛紅色革命傳統(tǒng)嚴格的家教。在七年知青歲月中,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如饑似渴的學習,在艱苦繁重的勞作中歷練,一方面在書中汲取精神思想上的營養(yǎng),一方面進行著農(nóng)民化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在知青歲月中形成的開拓創(chuàng)新以及共產(chǎn)主義宏偉志向,與梁家河的工作生活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梁家河精神,在于他挑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偉大事業(yè)。這不是一句口號,是堅韌不拔的真抓實干。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從一個北京娃蛻變?yōu)橐粋€村里娃,過了“跳蚤關(guān)、飲食關(guān)、生活關(guān)、勞動關(guān)、思想關(guān)”。向群眾學習,以開闊的視野、無畏的膽識、有力的擔當,帶領(lǐng)群眾在梁家河建沼氣池、鐵業(yè)社、縫紉社、淤壩造田,成為人民群眾信任的大隊支書。
梁家河精神,在于他始終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青年習近平總書記扎根人民、團結(jié)群眾。既虛心做人民群眾的學生,又擔當起人民群眾的領(lǐng)頭人。為群眾所謀、為群眾所想、為群眾所達,從群眾中獲得智慧,從實干中得到鍛煉,從黃土高原里孕育梁家河精神。
梁家河精神,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生活期間所展現(xiàn)出的胸懷境界、抱負擔當、意志品質(zhì)以及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摯為民的情懷、務實擔當?shù)钠犯?、帶頭實干的作風。梁家河精神是對延安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詮釋,是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的情感基石,是補鈣鑄魂、錘煉黨性的鮮活教材,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成長成才的勵志范本。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七
讀書,始于積累,成于歲月。7年知青生活,在梁家河群眾眼中,習近平總書記從來沒有放棄讀書思考。《梁家河》書中的第二部分“窯洞里長滿故事”中就有“讀書修身”的故事,“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年輕的習近平常看磚頭一樣厚的書,吃飯時在看,上山放羊時,手中還不忘拿書閱讀。”而這樣的讀書學習場景,往往是在繁重勞動之后。身體上的極度勞累銷不去心理上對知識的極度渴望,才有經(jīng)常徒步幾十里借書,夜晚經(jīng)常在煤油燈下看書的情景。如饑似渴的閱讀,使他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性情,提升了思維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這些由衷的話語,正是他從自己讀書學習經(jīng)歷中,包括在梁家河的讀書歲月中得出的深刻認識。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八
梁家河,這個延安曾經(jīng)的偏僻落后小山村,也是曾經(jīng)工作生活過的地方。3月25日,我滿懷期待和向往,與全市的其他14名農(nóng)村黨支部書記一道,前往梁家河村考察學習。
通過參觀學習確實讓我受益匪淺,增長了見識,激發(fā)了思考。在這次學習中讓我記憶尤深的就是40多年前習帶領(lǐng)社員建成的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
站在這口沼氣池旁,我仿佛看到了習懷著極大的勇氣與魄力,和群眾一塊苦、一塊干,千方百計、創(chuàng)造條件為群眾謀福祉的場景,以及梁家河村民滿臉幸福的笑容。
當年,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和照明是生活的最大問題,當了解到沼氣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專門借錢到四川考察學習,回來后就帶領(lǐng)社員修建了這口沼氣池。直到離開梁家河村前,共修建了22口沼氣池。
一口口小小的沼氣池,看似小事,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卻是一個勇敢的創(chuàng)新,它極大地方便了梁家河村民的生產(chǎn)生活,點亮了梁家河村邁向新生活的第一簇火光。
為了群眾敢做敢為、敢于擔當、敢于吃“第一口螃蟹”,為村民辦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實事,將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里。作為年輕一代的大學生村官,我們肩負著推進農(nóng)村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重任,要時刻以習為榜樣,敢于解放腦子想、放開膽子闖、團結(jié)群眾干,在服務群眾中不拈輕怕重,不怕丟面子,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最受群眾歡迎、最能給群眾帶來實惠和最迫切的具體工作做起。
我要切實擔負起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時代責任,引進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新品種和新技術(shù),努力辦好村里的“雙帶致富”基地,帶領(lǐng)貧困群眾早日摘掉“貧困帽”。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九
當看到習住過的土窯洞,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燈,聽老一輩同志介紹著習的感人事跡時,我腦子里的畫面尤為清晰,仿佛就像在聆聽著昨天發(fā)生的故事。
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梁家河村,是當年下鄉(xiāng)插隊7年的地方,也是他和村民們一起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的地方。作為一名農(nóng)村黨支部書記,我有幸參加赴梁家河學習考察活動。
3月25日,帶著激動而期盼的心情,我跟隨考察團一行從贛州出發(fā),經(jīng)過在火車和汽車上連續(xù)顛簸20多個小時后,來到了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梁家河村。在考察團的組織下,我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學習考察之行。
在梁家河期間,我們認真參觀了習當年插隊時住過的窯洞、土炕和修建的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知青淤地壩,依次拜訪了習的入黨介紹人、時任村黨支部書記梁玉明,與習一同入黨的農(nóng)村黨員、時任生產(chǎn)隊長石玉新,考察學習了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園現(xiàn)場點——骨干淤地、村黨支部及村史館建設(shè)、梁家河蘋果專業(yè)合作社、山地蘋果園、移民安居工程和正在興建的知青體驗園等,并在習住過的窯洞前,與梁家河黨員干部一同交流革命老區(qū)扶貧攻堅、農(nóng)村基層黨建工作等方面的體會。
當看到習住過的土窯洞,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燈,聽老一輩同志介紹著習的感人事跡時,我腦子里的畫面尤為清晰,仿佛就像在聆聽著昨天發(fā)生的故事,深深地感受到梁家河群眾對習真摯的情感。
作為一名農(nóng)村黨支部書記,經(jīng)過此次學習考察,更加堅定了我扎根基層、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氐酱謇锖螅乙谝粫r間組織全村黨員干部群眾學習習的感人事跡,以及在他的影響帶動下,一代代梁家河人拼搏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和加快脫貧致富的經(jīng)驗做法,讓大家思想接受洗禮,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同時,結(jié)合本村實際,按照上級統(tǒng)一部署,充分利用“三送”工作平臺,做實、做細精準扶貧工作,讓雙江村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今后的日子里,不管我身在何處,從事何種崗位,面臨多大的困難,我都堅信“人定勝天”“付出就有回報”,這是我在梁家河學習考察的深刻體會。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
今年,紀實文學《梁家河》熱遍了整個夏天,成為各基層黨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規(guī)定學習教材之一,也成為廣大黨員干部補鈣鑄魂、錘煉黨性的鮮活教材。
梁家河這個漫山黃土的小村子,蘊含著值得探尋的“大學問”。無論對于工作在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和城市建設(shè)的基層一線,還是對于眾多的企業(yè)人,都意義深遠。
學深才有底氣,篤行方顯實干。
于青年干部而言,要樹立堅定理想,練就過硬本領(lǐng),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響應中央號召,到最需要的基層農(nóng)村去摸爬滾打,歷練成長,在基層服務中實現(xiàn)更加絢麗的人生理想。
于扶貧干部而言,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對于貧困群眾,更要俯下身子,挽起褲管,成為脫貧攻堅路上的行動巨人,向習近平一般與群眾建立深厚情誼。更要一碗水端平,發(fā)展好產(chǎn)業(yè),讓碗里的水越來越多,帶著群眾走上致富路。
于基層社區(qū)干部而言,更要始終把老百姓的生活冷暖擱在了心里,多像總書記一般褲管里始終帶著泥土味,多了解群眾的難題,多為他們干實事、干好事,把社區(qū)變成群眾的第二個溫馨的家。在服務群眾工作實踐中,以群眾滿不滿意、實不實惠、幸不幸福來衡量和檢驗工作成效。
于企業(yè)人而言,梁家河中的大學問就是不忘初心、不忘本。將不忘初心、不忘本根植于企業(yè)發(fā)展,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始終秉持誠實守信的理念,承擔起自己的社會擔當和責任,讓黨建成為企業(yè)發(fā)展的紅色因子。
梁家河,就像一枚星星之火,為更多的新共產(chǎn)黨人注入不竭的堅定初心;梁家河,也像是一面鏡子,讓更多的黨員在這里找回最初的初心和使命。帶著從梁家河悟出的大學問,廣大黨員干部將不斷錘煉自身,不忘初心,勇于擔當,開拓創(chuàng)新,行至更遠、更高。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一
讀書,始于積累,成于歲月。7年知青生活,在梁家河群眾眼中,習近平總書記從來沒有放棄讀書思考?!读杭液印窌械牡诙糠帧案G洞里長滿故事”中就有“讀書修身”的故事,“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年輕的習近平??创u頭一樣厚的書,吃飯時在看,上山放羊時,手中還不忘拿書閱讀?!倍@樣的讀書學習場景,往往是在繁重勞動之后。身體上的極度勞累銷不去心理上對知識的極度渴望,才有經(jīng)常徒步幾十里借書,夜晚經(jīng)常在煤油燈下看書的情景。如饑似渴的閱讀,使他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性情,提升了思維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边@些由衷的話語,正是他從自己讀書學習經(jīng)歷中,包括在梁家河的讀書歲月中得出的深刻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勤于學習、樂于學習的求知精神,特別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真正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自覺養(yǎng)成讀書學習的習慣,真正使讀書學習成為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多讀書、讀好書,學習馬列原著,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黨性修養(yǎng),補足精神之鈣,堅定理想信念。通過不斷學習,開闊視野、增強本領(lǐng),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老問題,爭當大西安追趕超越征程中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行家里手。我們還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堅持學以致用,不讀死書,不死讀書!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二
4月7日,安遠縣舉辦“梁家河故事”宣講報告會,邀請赴梁家河學習考察團成員--瑞金市沙洲壩鎮(zhèn)潔源村黨支部書記曾小生前來宣講。曾小生以講故事的形式,娓娓講述了當年在延安梁家河村插隊當知青的工作生活經(jīng)歷,分享了個人學習考察的所見所聞所感,并號召大家以學習梁家河為動力,弘揚蘇區(qū)精神和梁家河精神,當好村支書,打好攻堅戰(zhàn)。
報告會前,與會人員還觀看了“學習梁家河當好村支書打好攻堅戰(zhàn)”主題圖片展。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精彩動人的宣講,讓400余位在場聆聽了報告的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在職大學生村官接受了一次梁家河精神的洗禮。天心鎮(zhèn)水頭村村支書黃東長在看了學習梁家河畫展和聽了宣講會后感動地說:“習在那么艱苦的時代都能作出貢獻,我現(xiàn)在更應該好好的把握機遇,帶領(lǐng)群眾、團結(jié)村兩委干部,把村里建設(shè)得更加富裕、更加靚麗。”、“通過這次學習梁家河宣講報告會,我感受很深,回去之后,我將認真落實大學生村官應盡的責任,結(jié)合當前精準扶貧、煙葉生產(chǎn)等各項農(nóng)村工作,最大力度展示自己的才能,為安遠的振興發(fā)展做出貢獻?!贝髮W生村官鄒夏夏在聽了宣講報告會后深受鼓舞,進一步堅定了扎根安遠的信心和決心。
下一階段,我縣還將通過召開村班子座談會、上門入戶等形式宣講“梁家河故事”。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三
《梁家河》這本書主要寫的是青年時代的習近平從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五年,七年間知青生活的故事。讀了他的故事,非常感人,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
他是一個十六歲的中學生,同北京知青響應毛主席的號召“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很有必要?!辈尻犅鋺舻疥儽币粋€小山村——梁家河。
《梁家河》這個山溝溝的農(nóng)村土地貧脊,荒山禿領(lǐng),自然環(huán)境惡劣。對北京知青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眼前的狀況他們無法選擇,但也沒有被困難所嚇倒,而是挺起精神,在習近平的帶領(lǐng)下,決心要改變山區(qū)面貌。
習近平講“一九六九年一月,我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就是到了梁家河。在這里一待就是七年?!彼种v:“我在這里當了大隊黨支部書記。從那時起就下決心今后有條件有機會,要做一些為百姓辦好事的工作?!痹谶@七年中他以自己的諾言,身體力行,帶領(lǐng)大家大干苦干。
習近平首先向農(nóng)民學習基礎(chǔ)農(nóng)活。挖地、挑糞、耕地、鋤地、收割、擔糧,別人怎么做他就怎么跟著學,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村里的人請教,漸漸地所有農(nóng)活都熟悉了,成了種地的好把式。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四
梁家河,這個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工作、生活了7年的地方,這個給了習近平總書記最初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軌跡的地方,讓我充滿了期待與好奇。
在梁家河村史館,我們聆聽了當年習近平總書記離開梁家河村時,有13名村民把他一直送到延川縣城的往事。當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帶著干部群眾從建大壩、挖水井、修沼氣、種蔬菜、辦代銷社等吃飯飲水問題抓起,逐步改善群眾生產(chǎn)生活條件,讓群眾看到他的為民之心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從而很快贏取了當?shù)厝罕姷闹С趾蛽碜o。
隨后,我們又拜訪了梁家河村老黨支部書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入黨介紹人梁玉明同志。老先生年紀很大,卻精神健碩,還熱情地給我們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學習和工作的許多往事。他說:“當年,習近平總書記有抱負、有遠見,熱愛學習、見多識廣,果敢穩(wěn)重,是個培養(yǎng)的好苗子。我經(jīng)常給他講黨的使命,鼓勵他克服艱難申請入黨,并把支部書記的擔子交給他,讓他在曲折和磨難中堅定革命意志、鍛造不折不撓品格、錘煉艱苦奮斗作風。”
短短1天時間,我和其他14名村支書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光輝足跡,途中所聽所見令我感觸很深。我在我們村里已連續(xù)16年擔任村干部。這次考察,我對如何進一步當好村級帶頭人、培育好后備干部和抓好村里各項事業(y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與理解,總結(jié)來說,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講的16個字,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BR> 群眾是淳樸的、重情的,習近平總書記從大隊黨支部書記一直到成為我們黨的總書記,時刻保存著那份愛憎分明、愛民為民的情懷,是令人欽佩、令人折服的。同時,農(nóng)民群眾是最樸實的群體,農(nóng)村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在梁家河人的眼里,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擔任大隊支書時為人耿直、一身正氣。用他們的話說,習近平總書記就是“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怕得罪人”。
當前,黨中央實行的惠民政策很多,群眾要求比較高,不僅希望兌現(xiàn)政策,更希望我們村干部也能辦幾件看得見的實事好事。此次學習考察,讓我身心得到了一次歷練和洗禮。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五
黨員干部要一心干事,攻堅克難,用實在的業(yè)績回報群眾。作為人民路社區(qū)黨建工作的領(lǐng)頭人,我有著一股不服輸?shù)臎_勁。十年的基層經(jīng)歷鍛煉了我開口能說,提筆能寫,遇事能干的能力。只要一有空,我就將自己放進"書海"里,同事們總是開玩笑的說,我就像是知識海洋中的一葉扁舟,親切的稱我為"白小船"。
可即便如此,我也曾面臨搬遷之初從零開始的窘境。"沒聽說過你,有證件嗎?""我們是企業(yè),你這個工作跟我們沒關(guān)系。"在"新"社區(qū)剛開始的日子里,我也遇到過冷言冷語。"要用真誠和耐心得到企業(yè)和居民的認可,再高的樓,我們有手有腳跑得動;再難的事,我們?nèi)娜馔皼_,要用黨組織的凝聚力讓他們和我們社區(qū)成為一家人"。不服輸?shù)奈?,從沒想過退縮。
挨家挨戶摸情況,逐層逐屋地毯式"掃樓",哪家有殘疾人,哪個困難居民住幾棟幾單元,我就像"活地圖"一樣隨口就能報出來;政府出了什么優(yōu)惠政策,我擔心群眾不知道,總要打電話或是上門去宣傳……憑著對工作的認真和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我硬是打開了社區(qū)黨建工作的新局面。經(jīng)過5年的發(fā)展,如今的人民路社區(qū)下轄6個黨支部,在冊黨員287名,我也不再是"一個人的戰(zhàn)斗"。
針對社區(qū)地廣人多,各類商業(yè)服務配套齊全,我就從服務入手,創(chuàng)建了"一核三網(wǎng)五圈"的黨建同心圓工作法;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結(jié)合社區(qū)特色商圈和樓宇黨建工作,精心打造了"十分鐘便民服務圈",這也是全區(qū)第一家建立在社區(qū)內(nèi),集超市、藥店、診所、餐飲等于一體的樓宇黨建服務管理平臺。"自從有了這個平臺,我們走進了企業(yè)和居民生活,使社區(qū)、企業(yè)、居民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了。原來是我們追著居民跑,現(xiàn)在是居民有事主動找我們。"這是我們社區(qū)工作者共同的體會和感受。
一個人只有雙手抵地,觸及泥土,眼神才會不同。七年知青歲月,豐富了習近平主席基層經(jīng)歷,也讓他更了解基層民眾的生活和思想。我想這也是主席如今執(zhí)政能如此關(guān)注民生的一大重要原因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作為一名基層社區(qū)黨組織書記,就是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扎根群眾的為民情懷,持之以恒的奮斗精神,敢于擔當?shù)呢熑问姑脤W吃苦的堅強意志,一心一意為民服務的人生目標。找到自己堅守信仰的"魂"、尋到共產(chǎn)黨人的"根",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xù)堅持"以黨建引領(lǐng)服務以服務凝聚人心"的工作理念,以"哪里有居民,哪里就有我們的服務"為奮斗目標,不忘初心,扎根社區(qū),擼起袖子加油干,做能吃苦、有擔當、能干事的"五星級服務員",在這場追趕超越的競賽中,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績,做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連心人。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六
根據(jù)組織安排,認真深入學習了《梁家河》,《梁家河》記錄了七年知青歲月。一幅幅圖片、一篇篇稿件,充分展現(xiàn)了為人民造福的初心,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有埋頭苦干的作風,有攻堅克難的意志,有中華復興的夢想。
一、初心是共產(chǎn)黨人的魂。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說:“梁家河,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這是我獲益終生的東西?!倍啻位仃儽笨疾?,回梁家河看望鄉(xiāng)親們,時刻惦記著梁家河的發(fā)展和鄉(xiāng)親們的生活。始終將自己看做是黃土地的兒子,正是從農(nóng)民中來,從艱苦的地方來,深入基層,才能始終感知人民的需求,感知人民的智慧和學問,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由一名15歲的知青成長為大隊黨支部書記,再到黨的,幾十年來,職務在變,環(huán)境在變,但他的初心從未改變。學習梁家河“大學問”,我們就要守住初心之魂,牢記職責使命,踐行初心之志,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別樣的人生。
二、群眾是共產(chǎn)黨人的根。
知青七年間,同梁家河的鄉(xiāng)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過了“五關(guān)”,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無論走到哪里,永遠是黃土地兒子的堅定信念。正如他所說:腳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眾中,會使人感到非常踏實,很有力量。身為黨員干部,就是要始終扎根群眾之中,以群眾為師,以群眾為鏡,以群眾為秤,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標尺。
三、實干是共產(chǎn)黨人的本。
修淤地壩、挖甜水井、建沼氣池,辦鐵業(yè)社、代銷店、縫紉社、磨房等等,盡管困難重重,但堅持實干就是解決辦法。七年知青歲月,使實現(xiàn)了脫胎換骨式的成長,并觸摸到了一個真實的鄉(xiāng)土中國,培養(yǎng)出了要為人民做實事的堅定信念!當干部,就是要堅持實干為本、干字當頭,在實干中歷練人生,在實干中體現(xiàn)價值,在實干中為民造福。作為青年干部,對工作,我們要有擔當,不怕吃苦、不怕失敗,為企業(yè)、為職工做出實實在在的實事,帶來真真切切的效益。
四、學習是成長的階梯。
說:“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從實踐起步。”讀書已然成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精神追求,尤是年輕時那種對知識的渴求,不能不令人肅然起敬。誠如村民梁玉明感慨:“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時間,我就沒見他離開過書本,沒見他放棄過讀書?!辈⑶伊粝铝恕?0里借書、30里討書”的經(jīng)典故事。讀書涉及范圍非常廣,從古典名著到現(xiàn)代經(jīng)濟,從國內(nèi)文學到國外名著,豐厚的閱讀量,也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爸腥A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提出,無不來自他對祖國優(yōu)秀文化和歷史傳統(tǒng)的深刻認識,同時,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源的基石。作為青年干部,我們要把每天讀書當做吃飯一樣平常的事情,書籍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思想、眼界,用書籍來補足我們的精神之鈣、填補我們的閱歷空白,為實踐工作打下堅實理論基礎(chǔ),更充分做到實踐與理論的完美結(jié)合。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通過學習《梁家河》,深刻領(lǐng)會梁家河蘊含的大學問,從梁家河的寶貴精神財富中不斷汲取追趕超越的力量,切實發(fā)揮示范表率作用,帶頭履職盡責,帶頭擔當作為,帶頭承擔責任,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以擔當帶動擔當,以作為促進作為,始終把個人的發(fā)展融入到集團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上來。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七
通過領(lǐng)會梁家河精神,使我更加完整、深刻地認識習近平總書記的非凡的成長歷程,更加系統(tǒng)、深入地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內(nèi)涵,更加自覺、堅定地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今后要努力做到:
一是堅定信念。習近平同志以對黨的崇高信仰和“為人民做實事”的執(zhí)著追求,帶領(lǐng)梁家河人矢志不移、艱苦創(chuàng)業(yè),揮灑了忠誠與實干的火熱青春。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樹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進一步增強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動工作。
二是一心為民。習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與群眾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時刻不忘“什么叫群眾”,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擁護。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永葆“立根于群眾”的情懷,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把群眾視為親人,與群眾打成一片,真心為群眾服務,扎扎實實為改善民生貢獻力量。
三是艱苦奮斗。面對惡劣條件、重重困難,習近平同志帶領(lǐng)梁家河村民治溝治水、抗擊災害、發(fā)展生產(chǎn),譜寫了一曲曲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動人之歌。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艱苦奮斗、攻堅克難,以頑強的拼搏精神,做好人社工作。
四是實干擔當。習近平同志從梁家河的實際出發(fā),帶領(lǐng)干部群眾打井抗旱、打壩造田、修建公路,以實干和擔當精神,推動梁家河發(fā)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作風,講實話、用實勁、干實事,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檢驗的業(yè)績。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八
該書以敘述的方式,記敘了習總書記四回梁家河與群眾互動和親切交談的生動場面,用乳名和當?shù)卣Z言與鄉(xiāng)親們交談,樸實的鄉(xiāng)土話語,讓人感覺特別親切。回憶著,當年從一個高干家庭,才剛滿16歲的孩子,離別父母和親人,從北京來到陜北延安梁家河插隊落戶,這個特別苦焦的地方,當農(nóng)民一干就是七年啊,與農(nóng)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戰(zhàn)天斗地,且吃苦在先,個人利益在后,從一個普通的知靑,到申請加入黨組織,又擔任梁家村黨支書記,以身作則,帶頭學習,帶頭實踐。從修建全省第一個沼氣,到辦鐵業(yè)社,分銷店,又到打水壩、修水庫,“數(shù)九寒天,跳到冷窟里面一干半天,落下了風濕褪的.病根。處處事事都以人民的利益致上,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的家國情懷,一個世界偉人,即平凡又偉大,把自己從事業(yè)都搞的都非常的好,深受人民群眾的擁護。真的做到了“先天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而我也是農(nóng)民的兒子,從農(nóng)村長大的,也是從農(nóng)民到入黨,后擔任村黨支書記,再后來也被黨組織破格重用,現(xiàn)在已退休,目前受組織委派到四皓酒業(yè)公司,擔任黨建指導員,已兩年了。老覺得自巳功得德園滿,為黨和人民做了很多的實事、好事,也有一定的好口碑,應該是船到碼頭車到站,好好享清福了。然而,通過學習梁家河,認真反思,與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不夠緊密,時而有把自已放在群眾之上,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認同上,與總書記相比,相差太遠太遠,凡事考慮個人得失過多,當黨建指導員工作不夠扎實,對公司貢獻還不夠大等。與習總書記相比,自已真真是無地自榮了,太妙小太妙小了,跟本不值一提。今后要以習總書記為榜樣,努力學習學習再學習,深深植根于群眾之中,為群眾辦好事、實事,做到人老,黨性不老,人老為人民服務的熱情不老,做到老有所為,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和全體黨員及員工們一道,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努力把四皓酒業(yè)公司,辦成一流企業(yè),讓四皓酒業(yè)黨旗更紅,讓四皓酒業(yè)發(fā)展的更好,為群眾多辦善事,為員工多謀福利,為國家多上稅,為扶貧攻堅再添后勁。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九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這里是有大學問的地方?!惫湃搜孕奚睚R家治國平天下,習近平就是在梁家河這個地方正心修身的。
他“逃離”北京的種種,來到梁家河,在知青專列上只有習近平一人在笑,一路顛簸,到達革命圣地的興奮逐漸被失望掩埋。知青們打量著村民,村民也打量著這些來自京城的知青們,這是城市與鄉(xiāng)村的對視,也是一群心懷使命感的知青與生活在底層的農(nóng)民的對視。梁家河是一個“原始”的地方,但是習近平?jīng)]有沒甘于這種原始,他外出探訪學習,帶領(lǐng)村民們探索出沼氣、淤地壩等有利于百姓實際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東西,為梁家河人民留下了永遠的財富。陜西省第一個沼氣池旁邊的宣傳畫正是習近平的心,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工農(nóng)學兵商,五類人代表全體中國人,要奮發(fā)圖強,靠自己的雙手發(fā)展,自力更生。那時候習近平真正的把自己當作一個農(nóng)民而不是知青,成立鐵業(yè)社、代銷點,打水井,為人民辦實事,是他的心、初心!
正心而后修身,在梁家河的歲月里,習近平不斷地汲取書中的營養(yǎng)來充實豐富自身。天黑之后的梁家河都已早早的進入了夢鄉(xiāng),只有習近平的窯洞里還透出亮光,那微弱的亮光照亮了他的人生,照亮了中華民族的未來。插隊期間,習近平讀了很多很多書籍,他讀的書與求知緊密相連,一物不知,深以為恥。后來他能脫口而出的經(jīng)典,都是知青期間看到的東西,是梁家河時期打下的堅實的知識基礎(chǔ)。
習近平說:“插隊本身,這是一個標志,界定著一個階段。在插隊之前,如果我們有所知所獲,我總感覺到了插隊以后是獲得了一個升華和凈化,個人確實是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那么在之后,我們?nèi)绻f有什么真知灼見,如果說我們是走向成熟,獲得成功,如果說我們是諳熟民情或者說貼近實際,那么都是感覺于此,獲于此?!笔顷儽备咴o了他一個信念,也可以說是注定了他以后的人生軌跡。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個啟承點,現(xiàn)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觀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點,都是在延安形成的。梁家河是整個延安的一個縮影,習近平心系梁家河的每一個人,他一直要為百姓辦實事,在年輕時就立下了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他堅持不懈,入團入黨之路都是十分的艱辛,申請書一份一份的遞上去,卻因為父親的原因總是被擱置,但是他不忘初心,終于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他先后兩次來到這個他曾經(jīng)奮斗過,揮灑過汗水的地方,親身感受這個陜北小村莊的巨大變化,無疑是中國人民脫貧致富,走向繁榮的一個縮影。
幾多牽掛,幾多深情,梁家河是習近平心中揮不去的鄉(xiāng)情,是他精神升華的起點,感受他在梁家河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我們作為新時代下的新青年,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要齊心協(xié)力,共謀發(fā)展。學習習近平那飽經(jīng)風霜仍然堅守正道的精神,不斷充實豐富自身,艱苦奮斗,更好地為祖國繁榮,民族復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目標奮斗。青年還需不斷前行。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二十
黨員干部要一心向黨。作為社區(qū)黨組織書記,我始終牢記"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瀆職"的座右銘。始終堅持兩個凡是:凡是要以"黨"為核心,凡事要以"黨建"為龍頭。只有始終站在黨建工作一線這個責任落實的"主戰(zhàn)場",緊扣時代脈搏、緊貼民生訴求,積極建構(gòu)有力有序有效的黨建工作新格局,才能真正營造出富有號召力、極具感染力和充滿凝聚力的和諧發(fā)展好氛圍。我是一名黨組織書記,首先就要樹立好"黨"的模范桿子,帶頭苦干實干。我?guī)ьI(lǐng)社區(qū)干部積極打造了"一網(wǎng)三平臺"、"黨員網(wǎng)格化管理"、"5+n"服務型黨組織工作模式、帶領(lǐng)18名干部利用三個月時間,手繪了40張民情地圖等一系列黨建特色亮點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讓這些黨建亮點工作成為人民路社區(qū)的一張張名片,真正讓黨旗飄起來、形象樹起來,活動靚起來。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二十一
一到梁家河村,首先進入我們眼簾的是豐收的糧倉、寬敞的村路、湍急的小河、整潔的窯洞、新建的瓦房……一派群情鼎沸、綠水青山的景象。村委會大院里懸掛著習總書記“陜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鄉(xiāng)”的巨型大紅匾牌,村委會的墻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標語格外醒目。這邊誓詞陣陣,那邊誦讀聲聲,遠方紅旗飄飄,人流川息絡(luò)繹不絕,團體活動一波一波,村史館外排起了長隊,來自各地的人們在這里凝聚共識,親臨受教,感受著領(lǐng)袖當年的艱苦環(huán)境和梁家河的嶄新風貌,梁家河今天發(fā)生的巨變是中國改革開放發(fā)展的縮影。然而40多年前,梁家河是陜北高原農(nóng)村普普通通的一個小村莊,這里不通公路不通電,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是一個“貧窮”與“落后”的無名村落。1969年,包括習近平在內(nèi)的一批北京知青的到來,打破了梁家河原有的那份靜謐。
在梁家河村史館里,一幅幅珍貴難忘的圖片資料,一件件留存至今的生產(chǎn)工具,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仿佛是栩栩如生的歷史畫卷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生動地見證著當年習近平櫛風沐雨、篳路藍縷的艱辛,述說著習總書記與人民群眾魚水情深的故事,反映著青年習近平心系群眾、艱苦奮斗、敢為人先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我們邊走邊看邊聽講解,不知不覺融入那個年代的記憶之中:青年習近平帶領(lǐng)群眾建起了四個淤地壩、挖了飲水井,使村里開始有余糧了;帶領(lǐng)村民修建了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解決了全村的燒火問題;帶領(lǐng)大家開辦的縫紉社、鐵業(yè)社、代銷店、種蔬菜,改善了村民生活。走進習近平曾經(jīng)住過的窯洞,長木桌上整齊擺放著的搪瓷缸子等生活用品、大通鋪土炕、簡陋鍋臺和灶具,都反映了當年知青生活的艱苦,也是習總書記7年磨礪的見證??蛔郎夏潜K煤油燈格外引人注目,在那種艱苦環(huán)境下,青年習近平時刻不忘讀書學習,閱讀了《共產(chǎn)黨宣言》《資本論》等大量的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樹立了崇高信仰和堅定信念??梢钥闯觯斈炅暱倳浽诹杭液忧猩碹`行著延安精神,以及“心系群眾、不等不靠、艱苦奮斗、敢為人先、一身正氣”的作風,深深值得我們學習。
寶塔山下,延河岸旁,梁家河村,處處留下了我們接受教育的身影。一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響徹云霄,莊嚴的《入黨宣誓》鏗鏘有力,《延安保育院》的故事催人淚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銘記心中,《回延安》的詩句久久回蕩,《革命先驅(qū)雕像》前我們肅然起敬、寄托哀思。一場場特殊意義的主題教育活動,立意高遠、內(nèi)容豐富;一幕幕真實生動的場景,身臨其境、感悟至深。大家暢所欲言,紛紛把所看、所學、所感分享交流,心靈一次次受到?jīng)_擊和震撼,思想一次次得到洗禮和升華。學習最大收獲是:習總書記在梁家河謀事、創(chuàng)業(yè)、做人處處都透露出一個“實”字,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三嚴三實”的根本內(nèi)涵,深切感悟到偉大思想的歷史源頭,體會到了人民領(lǐng)袖的博大情懷,大家更加堅定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擔當,堅定了跟黨走的信念和決心,以實際行動踐行“梁家河精神”。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二十二
10月28日至29日,根據(jù)院黨委統(tǒng)一安排,我與醫(yī)院90多名黨員干部赴延安參加了院黨委組織的“傳承紅色基因,實現(xiàn)追趕超越”延安紅色教育培訓班,兩天的活動安排緊湊有序,深深的觸動了每位黨員的心靈,尤其是28日下午的梁家河參觀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習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心系群眾、不等不靠、苦干實干、敢為人先、一身正氣”的品質(zhì),今天依然熠熠生輝。
梁家河村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東南方向5公里處,今天的梁家河與48年前的村落相比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中是一條小河,沿河道兩岸的黃土崖邊狹長零星住著村民,土窯洞三間一處,五間一院零散地鑲嵌在小河兩岸,在陜北黃土高原上別有一番景致。代教老師向我們講述了習總書記在這村子生活的7年發(fā)生的一系列有趣感人的事件,對我印象最深的是總書記的兩次落淚:第一次是得知大姐去世,背著人偷偷地哭;第二次是臨離開梁家河的那一刻,當眾哭了。那是1975年10月7日的中午,習近平作為最后一個離開梁家河的北京知青,告別了生活七年的村子,全村人不論男女老幼都來送行,很多村民都哭了,當時習近平主席也哭了,邊哭邊揮手道別,他哽咽著告訴村民們,我還會回來看你們的。村民們舍不得習近平這樣的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七年,與鄉(xiāng)親們在勞動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帶領(lǐng)村民打井取水,打壩造田,改變了梁家河的面貌;他遠赴四川取經(jīng),在陜北首創(chuàng)引進沼氣。他用自己的質(zhì)樸與勤勞、智慧和心血換得了民眾的真心,被群眾推薦去上大學。離開后,他“幾回回夢里回延安”,“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了這里”。
心中有群眾,牽掛著最基層的群眾、不忘老百姓的疾苦,是他一以貫之的情懷。,就任總書記當天,他就表明了自己的執(zhí)政理念:“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jié)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這之后,他連續(xù)三年新年“訪貧問苦”,年年走進百姓的田間地頭、走向百姓的灶臺炕頭,聲聲關(guān)切、句句問候,他把溫暖和關(guān)懷送到了百姓的心坎;珍愛自己的親人,是情;心里裝著百姓,是義。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國心中藏。愛家、愛民,這樣才能得到家人的支持,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二十三
2018年6月30日,在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7周年的前夕,我們?nèi)松缇?3名同志在王宏局長的帶領(lǐng)下,懷著無比激動和崇敬的心情來到延安市延川縣的梁家河村參觀學習。
我們先后參觀了梁家河村委會、村史館、陜西第一口沼氣池、知青淤地壩、當年知青三處居住地等。每到一處,大家聚精會神,認真聆聽講解,現(xiàn)場感受了當年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歲月的學習、生活、工作和勞動場景,了解了當年習總書記和知青們在梁家河村住窯洞、睡土炕,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場景,大家深深被習總書記扎根基層、愛民為民的熾熱情懷,敢于擔當、開拓創(chuàng)新的實干精神和艱苦奮斗的意志所感染。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獲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在梁家河插隊的七年,青年習近平在與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從迷惘、彷徨到充滿自信的轉(zhuǎn)變,孕育了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源泉,進而獲得了投身偉大事業(yè)的強大精神力量。在他身上體現(xiàn)出的“三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一是“崇尚學習”的精神。“那個時候,除了勞動之外,一個是融入群眾,再一個就是到處找書、看書”習總書記回憶道,“白天勞動、晚上看書”成為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tài)。在梁家河的7年,他“癡迷”于讀書,涉獵廣泛,有古代的、現(xiàn)代的,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文學的、哲學的、自然科學的等等,也留下了“30里借書、30里討書”的生動故事。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貫穿習近平總書記的人生。我要學習總書記這種孜孜以求的尚學精神,向書本學,向?qū)嵺`學,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和為民服務的本領(lǐng)。
二是“自強不息”的精神。習總書記15歲從北京來到陜北的一個山溝農(nóng)村里,舉目無親,面對艱難困苦,經(jīng)受重重磨練,與群眾一起開荒、種地、放羊、鍘草、挑糞、拉煤、打壩,闖過了跳蚤關(guān)、飲食關(guān)、生活關(guān)、勞動關(guān)、思想關(guān),使他逐步融入農(nóng)村生活,學會了農(nóng)活技術(shù),學到農(nóng)民的實事求是、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精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習近平總書記自強不息、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啟示我們,經(jīng)歷就是財富,苦難也是鍛煉,學會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課。艱難困苦磨礪堅強意志,有了堅強意志,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堅韌不拔、充滿自信地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三是“創(chuàng)新實干”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當梁家河當知青和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時候,從梁家河的實際出發(fā),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習,帶領(lǐng)干部群眾建淤地壩,增加糧食產(chǎn)量,挖水井,解決村里吃水的問題;修建了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縫鋪、鐵業(yè)社等,件件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推動梁家河貧困面貌發(fā)生變化,改善了村民生活。這體現(xiàn)出習總書記“要為人民做實事”的擔當、毅力、勇氣和決心。我要牢記總書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教誨,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體現(xiàn)責任擔當。
參觀學習結(jié)束后,我不斷思索。梁家河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個山溝農(nóng)村的名字,更代表的是一種信念一種力量,它是我黨建黨之初的信仰,是延安精神的傳承,是不忘初心的體現(xiàn),它忠實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要從總書記的成長歷程中汲取深厚養(yǎng)分,尋找力量源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在工作和學習中磨礪自己,為“助力西安追趕超越,建設(shè)幸福新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一
20__年6月30日,在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的前夕,我們?nèi)松缇?3名同志在王宏局長的帶領(lǐng)下,懷著無比激動和崇敬的心情來到延安市延川縣的梁家河村參觀學習。
我們先后參觀了梁家河村委會、村史館、陜西第一口沼氣池、知青淤地壩、當年知青三處居住地等。每到一處,大家聚精會神,認真聆聽講解,現(xiàn)場感受了當年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歲月的學習、生活、工作和勞動場景,了解了當年習近平總書記和知青們在梁家河村住窯洞、睡土炕,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場景,大家深深被習近平總書記扎根基層、愛民為民的熾熱情懷,敢于擔當、開拓創(chuàng)新的實干精神和艱苦奮斗的意志所感染。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獲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在梁家河插隊的七年,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與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從迷惘、彷徨到充滿自信的轉(zhuǎn)變,孕育了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源泉,進而獲得了投身偉大事業(yè)的強大精神力量。在他身上體現(xiàn)出的“三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一是“崇尚學習”的精神?!澳莻€時候,除了勞動之外,一個是融入群眾,再一個就是到處找書、看書”習近平總書記回憶道,“白天勞動、晚上看書”成為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tài)。在梁家河的7年,他 “癡迷”于讀書,涉獵廣泛,有古代的、現(xiàn)代的,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文學的、哲學的、自然科學的等等,也留下了“30里借書、30里討書”的生動故事。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貫穿習近平總書記的人生。我要學習近平總書記這種孜孜以求的尚學精神,向書本學,向?qū)嵺`學,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和為民服務的本領(lǐng)。
二是“自強不息”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15歲從北京來到陜北的一個山溝農(nóng)村里,舉目無親,面對艱難困苦,經(jīng)受重重磨練,與群眾一起開荒、種地、放羊、鍘草、挑糞、拉煤、打壩,闖過了跳蚤關(guān)、飲食關(guān)、生活關(guān)、勞動關(guān)、思想關(guān),使他逐步融入農(nóng)村生活,學會了農(nóng)活技術(shù),學到農(nóng)民的實事求是、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精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習近平總書記自強不息、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啟示我們,經(jīng)歷就是財富,苦難也是鍛煉,學會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課。艱難困苦磨礪堅強意志,有了堅強意志,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堅韌不拔、充滿自信地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三是“創(chuàng)新實干”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當梁家河當知青和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時候,從梁家河的實際出發(fā),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習,帶領(lǐng)干部群眾建淤地壩,增加糧食產(chǎn)量,挖水井,解決村里吃水的問題;修建了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縫鋪、鐵業(yè)社等,件件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推動梁家河貧困面貌發(fā)生變化,改善了村民生活。這體現(xiàn)出習近平總書記“要為人民做實事”的擔當、毅力、勇氣和決心。我要牢記總書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教誨,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體現(xiàn)責任擔當。
參觀學習結(jié)束后,我不斷思索。梁家河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個山溝農(nóng)村的名字,更代表的是一種信念一種力量,它是我黨建黨之初的信仰,是延安精神的傳承,是不忘初心的體現(xiàn),它忠實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要從總書記的成長歷程中汲取深厚養(yǎng)分,尋找力量源泉,用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在工作和學習中磨礪自己,為“助力西安追趕超越,建設(shè)幸福新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二
逆境最能檢驗人的品格。在梁家河,習近平總書記忍受艱苦的環(huán)境、繁重的勞作、壓抑的政治生活,面對重重壓力,沒有自怨自艾,更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如饑似渴地求知,更加積極地入團入黨向黨靠攏,更加堅定地帶領(lǐng)群眾打壩、修沼氣池,為群眾做成了許多實事、好事,成了各公社爭搶的“好人才”。梁家河的艱難困苦沒有壓垮他,反而更好的磨礪了他堅忍不拔的意志。從中我們不難理解,走進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會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講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這句話。從《梁家河》一書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到這句話的邏輯起點就在梁家河。沒有年輕的黨支部書記習近平以“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奮斗精神戰(zhàn)天斗地,帶領(lǐng)大家實干苦干,就沒有梁家河人的幸福生活。
作為黨員領(lǐng)導干部,生逢新時代,身處大西安追趕超越的黃金發(fā)展期,我們比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有更多的理由、更好的條件不懈奮斗、干事創(chuàng)業(yè)。我們要堅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guān)”,用崇高的信仰和堅定的信念撐起擔當有為的人生。我們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六點上山,天黑才歇”打壩神車溝的奮斗精神,在全區(qū)大興“實在、擔當、創(chuàng)新”的碑林干事文化,把中省市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快干實干會干,用我們的幸苦指數(shù),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換取碑林的發(fā)展指數(shù)。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三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边@就是習總書記對于梁家河的情懷。讀《梁家河》這本書,不僅是要了解習總書記在梁家河知青生活,更是要學習梁家河蘊含的精神,探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源泉,進而獲取投身偉大事業(yè)的強大精神力量。學習青年干部如何在基層淬煉自我,為百姓干實事、干好事,在全民奔小康道路上奉獻力量。
我們要學習習總書記為人民做實事的崇高理想信念。從北京來到梁家河,面對種.種落差,年少的他就堅定了為民做實事的信念,這種信念和抱負,注定習總書記是一位不平凡的領(lǐng)導者作為社區(qū)干部,我們要深入群眾中去,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深切感受群眾所需所想,以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藍圖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實存在作為我們不懈的奮斗目標。
我們要學習習總書記勤于讀書的優(yōu)秀習慣。愛讀書,已成為形容習總書記的重要標簽之一。無論條件多么艱苦,時間多么緊迫,讀書是他每天一件雷打不動的事情,并且留下了“30里借書、30里討書”的生動故事習總書記讀書涉獵范圍非常廣,從古典名著到現(xiàn)代經(jīng)濟、從國內(nèi)文學到國外名著,豐厚的閱讀量,讓習總書記有了豐富的理論積累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提出、講話引經(jīng)據(jù)典,都是來自于他對祖國優(yōu)秀文化和歷史傳統(tǒng)的深刻認識,這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源的基石。作為社區(qū)干部,我們要把每天讀書當做吃飯一樣平常的事情,書籍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思想、眼界,用書籍來補足我們的精神之鈣、填補我們的閱歷之空白,為實踐工作打下堅實理論基礎(chǔ),更充分做到實踐與理論的相結(jié)合。
作為社區(qū)干部,我將以《梁家河》這本書為鏡,做習總書記要求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五好干部,時刻牢記“群眾事無小事,百姓冷暖記心間”,切實吧群眾的事情辦好,身體力行詮釋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四
通過領(lǐng)會梁家河精神,使我更加完整、深刻地認識習近平總書記的非凡的成長歷程,更加系統(tǒng)、深入地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內(nèi)涵,更加自覺、堅定地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今后要努力做到:
一是堅定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同志以對黨的崇高信仰和“為人民做實事”的執(zhí)著追求,帶領(lǐng)梁家河人矢志不移、艱苦創(chuàng)業(yè),揮灑了忠誠與實干的火熱青春。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樹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進一步增強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用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動工作。
二是一心為民。習近平總書記同志在梁家河村與群眾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時刻不忘“什么叫群眾”,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擁護。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永葆“立根于群眾”的情懷,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把群眾視為親人,與群眾打成一片,真心為群眾服務,扎扎實實為改善民生貢獻力量。
三是艱苦奮斗。面對惡劣條件、重重困難,習近平總書記同志帶領(lǐng)梁家河村民治溝治水、抗擊災害、發(fā)展生產(chǎn),譜寫了一曲曲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動人之歌。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艱苦奮斗、攻堅克難,以頑強的拼搏精神,做好人社工作。
四是實干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同志從梁家河的實際出發(fā),帶領(lǐng)干部群眾打井抗旱、打壩造田、修建公路,以實干和擔當精神,推動梁家河發(fā)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作風,講實話、用實勁、干實事,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檢驗的業(yè)績。
五是敢為人先。在習近平總書記同志帶領(lǐng)下,梁家河的干部群眾,建起了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全省第一個沼氣村和第一家代銷店,把群眾從來沒有想過、也不敢去想的事情辦成了。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開拓創(chuàng)新、奮發(fā)有為。
六是廉潔奉公。習近平總書記同志在梁家河的一言一行留下了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佳話,贏得了群眾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也深深地影響了一屆屆梁家河村黨支部班子。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恪守“三嚴三實”要求,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一碗水端平”,不搞任人唯親,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守住底線,以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梁家河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堅定信念、服務群眾、勇于擔當,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五
習近平總書記在時隔22年后再回梁家河,依然清楚記得這里的一草一木,親切呼喚鄉(xiāng)親們的小名。習近平總書記離開梁家河后,依然牽掛著那里的父老鄉(xiāng)親?!读杭液印窌械牡谝徊糠帧皹涓咔С咄涣烁?,記錄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回梁家河的生動場景及40多年來對梁家河鄉(xiāng)親們的綿綿深情和關(guān)心牽掛。這樣的深情厚意、點滴事跡,讓我們在諸多平凡小事中看到一個重情重義更具人格魅力的總書記。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梁家河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初心萌發(fā)地,總書記在梁家河形成了扎根人民、團結(jié)群眾的觀念,干成了一樁樁為村民謀幸福、為百姓謀發(fā)展的實事,身體力行地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這,也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后來一以貫之的人民立場?!翱戳恕读杭液印罚憔蜁揽倳洖槭裁窗讶嗣窨吹媚敲粗??!蔽ㄓ性嗣癫艜類廴嗣瘢挥行南等罕姴艜母是樵阜瞰I自我,才能矢志不渝干事創(chuàng)業(yè)。我們黨來自群眾、依靠群眾,最終也是為了群眾。作為黨員領(lǐng)導干部,我們要不斷強化“看齊意識”,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扎根人民、心系群眾,傳承好我們共產(chǎn)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yōu)良作風;要時刻牢記“為民”宗旨、公仆職責,抓好事關(guān)群眾利益的每一件工作,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六
今天我們學習和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安煌跣模降檬冀K”“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就是說一個人做事情,只要始終如一的保持最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夠成功。最初的美好夢想、偉大信念是很容易樹立的,但實現(xiàn)夢想、堅守初心、善始善終卻很難。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明了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歷史長河中,很多共產(chǎn)黨員堅守初心,追求始終,即使付出寶貴的生命,依然昂頭挺胸、奮勇就義,詮釋了共產(chǎn)黨員應具有的形象。
“梁家河精神”就是“延安精神”的發(fā)展和延續(xù),是習近平總書記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生產(chǎn)、勞動所形成的生活態(tài)度、勞動觀念、個人品質(zhì)的凝練以及以習近平總書記同志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國農(nóng)村實現(xiàn)人生觀轉(zhuǎn)變、為改變農(nóng)村貧困面貌而奮發(fā)努力的所有行動的總結(jié),即“人民情懷,黨性信仰,知識品格,吃苦奉獻,責任擔當,自強不息”。
梁家河精神,在于他根植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發(fā)源于習仲勛紅色革命傳統(tǒng)嚴格的家教。在七年知青歲月中,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如饑似渴的學習,在艱苦繁重的勞作中歷練,一方面在書中汲取精神思想上的營養(yǎng),一方面進行著農(nóng)民化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在知青歲月中形成的開拓創(chuàng)新以及共產(chǎn)主義宏偉志向,與梁家河的工作生活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梁家河精神,在于他挑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偉大事業(yè)。這不是一句口號,是堅韌不拔的真抓實干。青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從一個北京娃蛻變?yōu)橐粋€村里娃,過了“跳蚤關(guān)、飲食關(guān)、生活關(guān)、勞動關(guān)、思想關(guān)”。向群眾學習,以開闊的視野、無畏的膽識、有力的擔當,帶領(lǐng)群眾在梁家河建沼氣池、鐵業(yè)社、縫紉社、淤壩造田,成為人民群眾信任的大隊支書。
梁家河精神,在于他始終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青年習近平總書記扎根人民、團結(jié)群眾。既虛心做人民群眾的學生,又擔當起人民群眾的領(lǐng)頭人。為群眾所謀、為群眾所想、為群眾所達,從群眾中獲得智慧,從實干中得到鍛煉,從黃土高原里孕育梁家河精神。
梁家河精神,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生活期間所展現(xiàn)出的胸懷境界、抱負擔當、意志品質(zhì)以及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摯為民的情懷、務實擔當?shù)钠犯?、帶頭實干的作風。梁家河精神是對延安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詮釋,是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的情感基石,是補鈣鑄魂、錘煉黨性的鮮活教材,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成長成才的勵志范本。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七
讀書,始于積累,成于歲月。7年知青生活,在梁家河群眾眼中,習近平總書記從來沒有放棄讀書思考。《梁家河》書中的第二部分“窯洞里長滿故事”中就有“讀書修身”的故事,“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年輕的習近平常看磚頭一樣厚的書,吃飯時在看,上山放羊時,手中還不忘拿書閱讀。”而這樣的讀書學習場景,往往是在繁重勞動之后。身體上的極度勞累銷不去心理上對知識的極度渴望,才有經(jīng)常徒步幾十里借書,夜晚經(jīng)常在煤油燈下看書的情景。如饑似渴的閱讀,使他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性情,提升了思維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這些由衷的話語,正是他從自己讀書學習經(jīng)歷中,包括在梁家河的讀書歲月中得出的深刻認識。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八
梁家河,這個延安曾經(jīng)的偏僻落后小山村,也是曾經(jīng)工作生活過的地方。3月25日,我滿懷期待和向往,與全市的其他14名農(nóng)村黨支部書記一道,前往梁家河村考察學習。
通過參觀學習確實讓我受益匪淺,增長了見識,激發(fā)了思考。在這次學習中讓我記憶尤深的就是40多年前習帶領(lǐng)社員建成的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
站在這口沼氣池旁,我仿佛看到了習懷著極大的勇氣與魄力,和群眾一塊苦、一塊干,千方百計、創(chuàng)造條件為群眾謀福祉的場景,以及梁家河村民滿臉幸福的笑容。
當年,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和照明是生活的最大問題,當了解到沼氣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專門借錢到四川考察學習,回來后就帶領(lǐng)社員修建了這口沼氣池。直到離開梁家河村前,共修建了22口沼氣池。
一口口小小的沼氣池,看似小事,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卻是一個勇敢的創(chuàng)新,它極大地方便了梁家河村民的生產(chǎn)生活,點亮了梁家河村邁向新生活的第一簇火光。
為了群眾敢做敢為、敢于擔當、敢于吃“第一口螃蟹”,為村民辦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實事,將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里。作為年輕一代的大學生村官,我們肩負著推進農(nóng)村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重任,要時刻以習為榜樣,敢于解放腦子想、放開膽子闖、團結(jié)群眾干,在服務群眾中不拈輕怕重,不怕丟面子,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最受群眾歡迎、最能給群眾帶來實惠和最迫切的具體工作做起。
我要切實擔負起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時代責任,引進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新品種和新技術(shù),努力辦好村里的“雙帶致富”基地,帶領(lǐng)貧困群眾早日摘掉“貧困帽”。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九
當看到習住過的土窯洞,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燈,聽老一輩同志介紹著習的感人事跡時,我腦子里的畫面尤為清晰,仿佛就像在聆聽著昨天發(fā)生的故事。
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梁家河村,是當年下鄉(xiāng)插隊7年的地方,也是他和村民們一起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的地方。作為一名農(nóng)村黨支部書記,我有幸參加赴梁家河學習考察活動。
3月25日,帶著激動而期盼的心情,我跟隨考察團一行從贛州出發(fā),經(jīng)過在火車和汽車上連續(xù)顛簸20多個小時后,來到了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梁家河村。在考察團的組織下,我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學習考察之行。
在梁家河期間,我們認真參觀了習當年插隊時住過的窯洞、土炕和修建的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知青淤地壩,依次拜訪了習的入黨介紹人、時任村黨支部書記梁玉明,與習一同入黨的農(nóng)村黨員、時任生產(chǎn)隊長石玉新,考察學習了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園現(xiàn)場點——骨干淤地、村黨支部及村史館建設(shè)、梁家河蘋果專業(yè)合作社、山地蘋果園、移民安居工程和正在興建的知青體驗園等,并在習住過的窯洞前,與梁家河黨員干部一同交流革命老區(qū)扶貧攻堅、農(nóng)村基層黨建工作等方面的體會。
當看到習住過的土窯洞,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燈,聽老一輩同志介紹著習的感人事跡時,我腦子里的畫面尤為清晰,仿佛就像在聆聽著昨天發(fā)生的故事,深深地感受到梁家河群眾對習真摯的情感。
作為一名農(nóng)村黨支部書記,經(jīng)過此次學習考察,更加堅定了我扎根基層、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氐酱謇锖螅乙谝粫r間組織全村黨員干部群眾學習習的感人事跡,以及在他的影響帶動下,一代代梁家河人拼搏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和加快脫貧致富的經(jīng)驗做法,讓大家思想接受洗禮,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同時,結(jié)合本村實際,按照上級統(tǒng)一部署,充分利用“三送”工作平臺,做實、做細精準扶貧工作,讓雙江村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今后的日子里,不管我身在何處,從事何種崗位,面臨多大的困難,我都堅信“人定勝天”“付出就有回報”,這是我在梁家河學習考察的深刻體會。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
今年,紀實文學《梁家河》熱遍了整個夏天,成為各基層黨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規(guī)定學習教材之一,也成為廣大黨員干部補鈣鑄魂、錘煉黨性的鮮活教材。
梁家河這個漫山黃土的小村子,蘊含著值得探尋的“大學問”。無論對于工作在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和城市建設(shè)的基層一線,還是對于眾多的企業(yè)人,都意義深遠。
學深才有底氣,篤行方顯實干。
于青年干部而言,要樹立堅定理想,練就過硬本領(lǐng),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響應中央號召,到最需要的基層農(nóng)村去摸爬滾打,歷練成長,在基層服務中實現(xiàn)更加絢麗的人生理想。
于扶貧干部而言,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對于貧困群眾,更要俯下身子,挽起褲管,成為脫貧攻堅路上的行動巨人,向習近平一般與群眾建立深厚情誼。更要一碗水端平,發(fā)展好產(chǎn)業(yè),讓碗里的水越來越多,帶著群眾走上致富路。
于基層社區(qū)干部而言,更要始終把老百姓的生活冷暖擱在了心里,多像總書記一般褲管里始終帶著泥土味,多了解群眾的難題,多為他們干實事、干好事,把社區(qū)變成群眾的第二個溫馨的家。在服務群眾工作實踐中,以群眾滿不滿意、實不實惠、幸不幸福來衡量和檢驗工作成效。
于企業(yè)人而言,梁家河中的大學問就是不忘初心、不忘本。將不忘初心、不忘本根植于企業(yè)發(fā)展,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始終秉持誠實守信的理念,承擔起自己的社會擔當和責任,讓黨建成為企業(yè)發(fā)展的紅色因子。
梁家河,就像一枚星星之火,為更多的新共產(chǎn)黨人注入不竭的堅定初心;梁家河,也像是一面鏡子,讓更多的黨員在這里找回最初的初心和使命。帶著從梁家河悟出的大學問,廣大黨員干部將不斷錘煉自身,不忘初心,勇于擔當,開拓創(chuàng)新,行至更遠、更高。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一
讀書,始于積累,成于歲月。7年知青生活,在梁家河群眾眼中,習近平總書記從來沒有放棄讀書思考?!读杭液印窌械牡诙糠帧案G洞里長滿故事”中就有“讀書修身”的故事,“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年輕的習近平??创u頭一樣厚的書,吃飯時在看,上山放羊時,手中還不忘拿書閱讀?!倍@樣的讀書學習場景,往往是在繁重勞動之后。身體上的極度勞累銷不去心理上對知識的極度渴望,才有經(jīng)常徒步幾十里借書,夜晚經(jīng)常在煤油燈下看書的情景。如饑似渴的閱讀,使他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性情,提升了思維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边@些由衷的話語,正是他從自己讀書學習經(jīng)歷中,包括在梁家河的讀書歲月中得出的深刻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勤于學習、樂于學習的求知精神,特別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真正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自覺養(yǎng)成讀書學習的習慣,真正使讀書學習成為工作、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多讀書、讀好書,學習馬列原著,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黨性修養(yǎng),補足精神之鈣,堅定理想信念。通過不斷學習,開闊視野、增強本領(lǐng),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老問題,爭當大西安追趕超越征程中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行家里手。我們還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堅持學以致用,不讀死書,不死讀書!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二
4月7日,安遠縣舉辦“梁家河故事”宣講報告會,邀請赴梁家河學習考察團成員--瑞金市沙洲壩鎮(zhèn)潔源村黨支部書記曾小生前來宣講。曾小生以講故事的形式,娓娓講述了當年在延安梁家河村插隊當知青的工作生活經(jīng)歷,分享了個人學習考察的所見所聞所感,并號召大家以學習梁家河為動力,弘揚蘇區(qū)精神和梁家河精神,當好村支書,打好攻堅戰(zhàn)。
報告會前,與會人員還觀看了“學習梁家河當好村支書打好攻堅戰(zhàn)”主題圖片展。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精彩動人的宣講,讓400余位在場聆聽了報告的村(社區(qū))黨組織書記、在職大學生村官接受了一次梁家河精神的洗禮。天心鎮(zhèn)水頭村村支書黃東長在看了學習梁家河畫展和聽了宣講會后感動地說:“習在那么艱苦的時代都能作出貢獻,我現(xiàn)在更應該好好的把握機遇,帶領(lǐng)群眾、團結(jié)村兩委干部,把村里建設(shè)得更加富裕、更加靚麗。”、“通過這次學習梁家河宣講報告會,我感受很深,回去之后,我將認真落實大學生村官應盡的責任,結(jié)合當前精準扶貧、煙葉生產(chǎn)等各項農(nóng)村工作,最大力度展示自己的才能,為安遠的振興發(fā)展做出貢獻?!贝髮W生村官鄒夏夏在聽了宣講報告會后深受鼓舞,進一步堅定了扎根安遠的信心和決心。
下一階段,我縣還將通過召開村班子座談會、上門入戶等形式宣講“梁家河故事”。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三
《梁家河》這本書主要寫的是青年時代的習近平從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五年,七年間知青生活的故事。讀了他的故事,非常感人,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
他是一個十六歲的中學生,同北京知青響應毛主席的號召“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很有必要?!辈尻犅鋺舻疥儽币粋€小山村——梁家河。
《梁家河》這個山溝溝的農(nóng)村土地貧脊,荒山禿領(lǐng),自然環(huán)境惡劣。對北京知青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眼前的狀況他們無法選擇,但也沒有被困難所嚇倒,而是挺起精神,在習近平的帶領(lǐng)下,決心要改變山區(qū)面貌。
習近平講“一九六九年一月,我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就是到了梁家河。在這里一待就是七年?!彼种v:“我在這里當了大隊黨支部書記。從那時起就下決心今后有條件有機會,要做一些為百姓辦好事的工作?!痹谶@七年中他以自己的諾言,身體力行,帶領(lǐng)大家大干苦干。
習近平首先向農(nóng)民學習基礎(chǔ)農(nóng)活。挖地、挑糞、耕地、鋤地、收割、擔糧,別人怎么做他就怎么跟著學,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村里的人請教,漸漸地所有農(nóng)活都熟悉了,成了種地的好把式。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四
梁家河,這個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工作、生活了7年的地方,這個給了習近平總書記最初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軌跡的地方,讓我充滿了期待與好奇。
在梁家河村史館,我們聆聽了當年習近平總書記離開梁家河村時,有13名村民把他一直送到延川縣城的往事。當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帶著干部群眾從建大壩、挖水井、修沼氣、種蔬菜、辦代銷社等吃飯飲水問題抓起,逐步改善群眾生產(chǎn)生活條件,讓群眾看到他的為民之心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從而很快贏取了當?shù)厝罕姷闹С趾蛽碜o。
隨后,我們又拜訪了梁家河村老黨支部書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入黨介紹人梁玉明同志。老先生年紀很大,卻精神健碩,還熱情地給我們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學習和工作的許多往事。他說:“當年,習近平總書記有抱負、有遠見,熱愛學習、見多識廣,果敢穩(wěn)重,是個培養(yǎng)的好苗子。我經(jīng)常給他講黨的使命,鼓勵他克服艱難申請入黨,并把支部書記的擔子交給他,讓他在曲折和磨難中堅定革命意志、鍛造不折不撓品格、錘煉艱苦奮斗作風。”
短短1天時間,我和其他14名村支書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光輝足跡,途中所聽所見令我感觸很深。我在我們村里已連續(xù)16年擔任村干部。這次考察,我對如何進一步當好村級帶頭人、培育好后備干部和抓好村里各項事業(y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與理解,總結(jié)來說,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講的16個字,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BR> 群眾是淳樸的、重情的,習近平總書記從大隊黨支部書記一直到成為我們黨的總書記,時刻保存著那份愛憎分明、愛民為民的情懷,是令人欽佩、令人折服的。同時,農(nóng)民群眾是最樸實的群體,農(nóng)村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在梁家河人的眼里,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擔任大隊支書時為人耿直、一身正氣。用他們的話說,習近平總書記就是“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怕得罪人”。
當前,黨中央實行的惠民政策很多,群眾要求比較高,不僅希望兌現(xiàn)政策,更希望我們村干部也能辦幾件看得見的實事好事。此次學習考察,讓我身心得到了一次歷練和洗禮。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五
黨員干部要一心干事,攻堅克難,用實在的業(yè)績回報群眾。作為人民路社區(qū)黨建工作的領(lǐng)頭人,我有著一股不服輸?shù)臎_勁。十年的基層經(jīng)歷鍛煉了我開口能說,提筆能寫,遇事能干的能力。只要一有空,我就將自己放進"書海"里,同事們總是開玩笑的說,我就像是知識海洋中的一葉扁舟,親切的稱我為"白小船"。
可即便如此,我也曾面臨搬遷之初從零開始的窘境。"沒聽說過你,有證件嗎?""我們是企業(yè),你這個工作跟我們沒關(guān)系。"在"新"社區(qū)剛開始的日子里,我也遇到過冷言冷語。"要用真誠和耐心得到企業(yè)和居民的認可,再高的樓,我們有手有腳跑得動;再難的事,我們?nèi)娜馔皼_,要用黨組織的凝聚力讓他們和我們社區(qū)成為一家人"。不服輸?shù)奈?,從沒想過退縮。
挨家挨戶摸情況,逐層逐屋地毯式"掃樓",哪家有殘疾人,哪個困難居民住幾棟幾單元,我就像"活地圖"一樣隨口就能報出來;政府出了什么優(yōu)惠政策,我擔心群眾不知道,總要打電話或是上門去宣傳……憑著對工作的認真和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我硬是打開了社區(qū)黨建工作的新局面。經(jīng)過5年的發(fā)展,如今的人民路社區(qū)下轄6個黨支部,在冊黨員287名,我也不再是"一個人的戰(zhàn)斗"。
針對社區(qū)地廣人多,各類商業(yè)服務配套齊全,我就從服務入手,創(chuàng)建了"一核三網(wǎng)五圈"的黨建同心圓工作法;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結(jié)合社區(qū)特色商圈和樓宇黨建工作,精心打造了"十分鐘便民服務圈",這也是全區(qū)第一家建立在社區(qū)內(nèi),集超市、藥店、診所、餐飲等于一體的樓宇黨建服務管理平臺。"自從有了這個平臺,我們走進了企業(yè)和居民生活,使社區(qū)、企業(yè)、居民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了。原來是我們追著居民跑,現(xiàn)在是居民有事主動找我們。"這是我們社區(qū)工作者共同的體會和感受。
一個人只有雙手抵地,觸及泥土,眼神才會不同。七年知青歲月,豐富了習近平主席基層經(jīng)歷,也讓他更了解基層民眾的生活和思想。我想這也是主席如今執(zhí)政能如此關(guān)注民生的一大重要原因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作為一名基層社區(qū)黨組織書記,就是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扎根群眾的為民情懷,持之以恒的奮斗精神,敢于擔當?shù)呢熑问姑脤W吃苦的堅強意志,一心一意為民服務的人生目標。找到自己堅守信仰的"魂"、尋到共產(chǎn)黨人的"根",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xù)堅持"以黨建引領(lǐng)服務以服務凝聚人心"的工作理念,以"哪里有居民,哪里就有我們的服務"為奮斗目標,不忘初心,扎根社區(qū),擼起袖子加油干,做能吃苦、有擔當、能干事的"五星級服務員",在這場追趕超越的競賽中,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績,做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連心人。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六
根據(jù)組織安排,認真深入學習了《梁家河》,《梁家河》記錄了七年知青歲月。一幅幅圖片、一篇篇稿件,充分展現(xiàn)了為人民造福的初心,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有埋頭苦干的作風,有攻堅克難的意志,有中華復興的夢想。
一、初心是共產(chǎn)黨人的魂。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說:“梁家河,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這是我獲益終生的東西?!倍啻位仃儽笨疾?,回梁家河看望鄉(xiāng)親們,時刻惦記著梁家河的發(fā)展和鄉(xiāng)親們的生活。始終將自己看做是黃土地的兒子,正是從農(nóng)民中來,從艱苦的地方來,深入基層,才能始終感知人民的需求,感知人民的智慧和學問,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由一名15歲的知青成長為大隊黨支部書記,再到黨的,幾十年來,職務在變,環(huán)境在變,但他的初心從未改變。學習梁家河“大學問”,我們就要守住初心之魂,牢記職責使命,踐行初心之志,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別樣的人生。
二、群眾是共產(chǎn)黨人的根。
知青七年間,同梁家河的鄉(xiāng)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過了“五關(guān)”,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無論走到哪里,永遠是黃土地兒子的堅定信念。正如他所說:腳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眾中,會使人感到非常踏實,很有力量。身為黨員干部,就是要始終扎根群眾之中,以群眾為師,以群眾為鏡,以群眾為秤,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標尺。
三、實干是共產(chǎn)黨人的本。
修淤地壩、挖甜水井、建沼氣池,辦鐵業(yè)社、代銷店、縫紉社、磨房等等,盡管困難重重,但堅持實干就是解決辦法。七年知青歲月,使實現(xiàn)了脫胎換骨式的成長,并觸摸到了一個真實的鄉(xiāng)土中國,培養(yǎng)出了要為人民做實事的堅定信念!當干部,就是要堅持實干為本、干字當頭,在實干中歷練人生,在實干中體現(xiàn)價值,在實干中為民造福。作為青年干部,對工作,我們要有擔當,不怕吃苦、不怕失敗,為企業(yè)、為職工做出實實在在的實事,帶來真真切切的效益。
四、學習是成長的階梯。
說:“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yè)從實踐起步。”讀書已然成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精神追求,尤是年輕時那種對知識的渴求,不能不令人肅然起敬。誠如村民梁玉明感慨:“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時間,我就沒見他離開過書本,沒見他放棄過讀書?!辈⑶伊粝铝恕?0里借書、30里討書”的經(jīng)典故事。讀書涉及范圍非常廣,從古典名著到現(xiàn)代經(jīng)濟,從國內(nèi)文學到國外名著,豐厚的閱讀量,也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爸腥A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提出,無不來自他對祖國優(yōu)秀文化和歷史傳統(tǒng)的深刻認識,同時,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源的基石。作為青年干部,我們要把每天讀書當做吃飯一樣平常的事情,書籍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思想、眼界,用書籍來補足我們的精神之鈣、填補我們的閱歷空白,為實踐工作打下堅實理論基礎(chǔ),更充分做到實踐與理論的完美結(jié)合。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通過學習《梁家河》,深刻領(lǐng)會梁家河蘊含的大學問,從梁家河的寶貴精神財富中不斷汲取追趕超越的力量,切實發(fā)揮示范表率作用,帶頭履職盡責,帶頭擔當作為,帶頭承擔責任,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以擔當帶動擔當,以作為促進作為,始終把個人的發(fā)展融入到集團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上來。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七
通過領(lǐng)會梁家河精神,使我更加完整、深刻地認識習近平總書記的非凡的成長歷程,更加系統(tǒng)、深入地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內(nèi)涵,更加自覺、堅定地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今后要努力做到:
一是堅定信念。習近平同志以對黨的崇高信仰和“為人民做實事”的執(zhí)著追求,帶領(lǐng)梁家河人矢志不移、艱苦創(chuàng)業(yè),揮灑了忠誠與實干的火熱青春。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樹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進一步增強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動工作。
二是一心為民。習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與群眾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時刻不忘“什么叫群眾”,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擁護。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永葆“立根于群眾”的情懷,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把群眾視為親人,與群眾打成一片,真心為群眾服務,扎扎實實為改善民生貢獻力量。
三是艱苦奮斗。面對惡劣條件、重重困難,習近平同志帶領(lǐng)梁家河村民治溝治水、抗擊災害、發(fā)展生產(chǎn),譜寫了一曲曲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動人之歌。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艱苦奮斗、攻堅克難,以頑強的拼搏精神,做好人社工作。
四是實干擔當。習近平同志從梁家河的實際出發(fā),帶領(lǐng)干部群眾打井抗旱、打壩造田、修建公路,以實干和擔當精神,推動梁家河發(fā)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發(fā)揚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作風,講實話、用實勁、干實事,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檢驗的業(yè)績。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八
該書以敘述的方式,記敘了習總書記四回梁家河與群眾互動和親切交談的生動場面,用乳名和當?shù)卣Z言與鄉(xiāng)親們交談,樸實的鄉(xiāng)土話語,讓人感覺特別親切。回憶著,當年從一個高干家庭,才剛滿16歲的孩子,離別父母和親人,從北京來到陜北延安梁家河插隊落戶,這個特別苦焦的地方,當農(nóng)民一干就是七年啊,與農(nóng)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戰(zhàn)天斗地,且吃苦在先,個人利益在后,從一個普通的知靑,到申請加入黨組織,又擔任梁家村黨支書記,以身作則,帶頭學習,帶頭實踐。從修建全省第一個沼氣,到辦鐵業(yè)社,分銷店,又到打水壩、修水庫,“數(shù)九寒天,跳到冷窟里面一干半天,落下了風濕褪的.病根。處處事事都以人民的利益致上,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的家國情懷,一個世界偉人,即平凡又偉大,把自己從事業(yè)都搞的都非常的好,深受人民群眾的擁護。真的做到了“先天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而我也是農(nóng)民的兒子,從農(nóng)村長大的,也是從農(nóng)民到入黨,后擔任村黨支書記,再后來也被黨組織破格重用,現(xiàn)在已退休,目前受組織委派到四皓酒業(yè)公司,擔任黨建指導員,已兩年了。老覺得自巳功得德園滿,為黨和人民做了很多的實事、好事,也有一定的好口碑,應該是船到碼頭車到站,好好享清福了。然而,通過學習梁家河,認真反思,與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不夠緊密,時而有把自已放在群眾之上,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認同上,與總書記相比,相差太遠太遠,凡事考慮個人得失過多,當黨建指導員工作不夠扎實,對公司貢獻還不夠大等。與習總書記相比,自已真真是無地自榮了,太妙小太妙小了,跟本不值一提。今后要以習總書記為榜樣,努力學習學習再學習,深深植根于群眾之中,為群眾辦好事、實事,做到人老,黨性不老,人老為人民服務的熱情不老,做到老有所為,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和全體黨員及員工們一道,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努力把四皓酒業(yè)公司,辦成一流企業(yè),讓四皓酒業(yè)黨旗更紅,讓四皓酒業(yè)發(fā)展的更好,為群眾多辦善事,為員工多謀福利,為國家多上稅,為扶貧攻堅再添后勁。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十九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這里是有大學問的地方?!惫湃搜孕奚睚R家治國平天下,習近平就是在梁家河這個地方正心修身的。
他“逃離”北京的種種,來到梁家河,在知青專列上只有習近平一人在笑,一路顛簸,到達革命圣地的興奮逐漸被失望掩埋。知青們打量著村民,村民也打量著這些來自京城的知青們,這是城市與鄉(xiāng)村的對視,也是一群心懷使命感的知青與生活在底層的農(nóng)民的對視。梁家河是一個“原始”的地方,但是習近平?jīng)]有沒甘于這種原始,他外出探訪學習,帶領(lǐng)村民們探索出沼氣、淤地壩等有利于百姓實際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東西,為梁家河人民留下了永遠的財富。陜西省第一個沼氣池旁邊的宣傳畫正是習近平的心,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工農(nóng)學兵商,五類人代表全體中國人,要奮發(fā)圖強,靠自己的雙手發(fā)展,自力更生。那時候習近平真正的把自己當作一個農(nóng)民而不是知青,成立鐵業(yè)社、代銷點,打水井,為人民辦實事,是他的心、初心!
正心而后修身,在梁家河的歲月里,習近平不斷地汲取書中的營養(yǎng)來充實豐富自身。天黑之后的梁家河都已早早的進入了夢鄉(xiāng),只有習近平的窯洞里還透出亮光,那微弱的亮光照亮了他的人生,照亮了中華民族的未來。插隊期間,習近平讀了很多很多書籍,他讀的書與求知緊密相連,一物不知,深以為恥。后來他能脫口而出的經(jīng)典,都是知青期間看到的東西,是梁家河時期打下的堅實的知識基礎(chǔ)。
習近平說:“插隊本身,這是一個標志,界定著一個階段。在插隊之前,如果我們有所知所獲,我總感覺到了插隊以后是獲得了一個升華和凈化,個人確實是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那么在之后,我們?nèi)绻f有什么真知灼見,如果說我們是走向成熟,獲得成功,如果說我們是諳熟民情或者說貼近實際,那么都是感覺于此,獲于此?!笔顷儽备咴o了他一個信念,也可以說是注定了他以后的人生軌跡。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個啟承點,現(xiàn)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觀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點,都是在延安形成的。梁家河是整個延安的一個縮影,習近平心系梁家河的每一個人,他一直要為百姓辦實事,在年輕時就立下了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他堅持不懈,入團入黨之路都是十分的艱辛,申請書一份一份的遞上去,卻因為父親的原因總是被擱置,但是他不忘初心,終于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他先后兩次來到這個他曾經(jīng)奮斗過,揮灑過汗水的地方,親身感受這個陜北小村莊的巨大變化,無疑是中國人民脫貧致富,走向繁榮的一個縮影。
幾多牽掛,幾多深情,梁家河是習近平心中揮不去的鄉(xiāng)情,是他精神升華的起點,感受他在梁家河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我們作為新時代下的新青年,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要齊心協(xié)力,共謀發(fā)展。學習習近平那飽經(jīng)風霜仍然堅守正道的精神,不斷充實豐富自身,艱苦奮斗,更好地為祖國繁榮,民族復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目標奮斗。青年還需不斷前行。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二十
黨員干部要一心向黨。作為社區(qū)黨組織書記,我始終牢記"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瀆職"的座右銘。始終堅持兩個凡是:凡是要以"黨"為核心,凡事要以"黨建"為龍頭。只有始終站在黨建工作一線這個責任落實的"主戰(zhàn)場",緊扣時代脈搏、緊貼民生訴求,積極建構(gòu)有力有序有效的黨建工作新格局,才能真正營造出富有號召力、極具感染力和充滿凝聚力的和諧發(fā)展好氛圍。我是一名黨組織書記,首先就要樹立好"黨"的模范桿子,帶頭苦干實干。我?guī)ьI(lǐng)社區(qū)干部積極打造了"一網(wǎng)三平臺"、"黨員網(wǎng)格化管理"、"5+n"服務型黨組織工作模式、帶領(lǐng)18名干部利用三個月時間,手繪了40張民情地圖等一系列黨建特色亮點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讓這些黨建亮點工作成為人民路社區(qū)的一張張名片,真正讓黨旗飄起來、形象樹起來,活動靚起來。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二十一
一到梁家河村,首先進入我們眼簾的是豐收的糧倉、寬敞的村路、湍急的小河、整潔的窯洞、新建的瓦房……一派群情鼎沸、綠水青山的景象。村委會大院里懸掛著習總書記“陜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鄉(xiāng)”的巨型大紅匾牌,村委會的墻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標語格外醒目。這邊誓詞陣陣,那邊誦讀聲聲,遠方紅旗飄飄,人流川息絡(luò)繹不絕,團體活動一波一波,村史館外排起了長隊,來自各地的人們在這里凝聚共識,親臨受教,感受著領(lǐng)袖當年的艱苦環(huán)境和梁家河的嶄新風貌,梁家河今天發(fā)生的巨變是中國改革開放發(fā)展的縮影。然而40多年前,梁家河是陜北高原農(nóng)村普普通通的一個小村莊,這里不通公路不通電,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是一個“貧窮”與“落后”的無名村落。1969年,包括習近平在內(nèi)的一批北京知青的到來,打破了梁家河原有的那份靜謐。
在梁家河村史館里,一幅幅珍貴難忘的圖片資料,一件件留存至今的生產(chǎn)工具,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仿佛是栩栩如生的歷史畫卷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生動地見證著當年習近平櫛風沐雨、篳路藍縷的艱辛,述說著習總書記與人民群眾魚水情深的故事,反映著青年習近平心系群眾、艱苦奮斗、敢為人先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我們邊走邊看邊聽講解,不知不覺融入那個年代的記憶之中:青年習近平帶領(lǐng)群眾建起了四個淤地壩、挖了飲水井,使村里開始有余糧了;帶領(lǐng)村民修建了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解決了全村的燒火問題;帶領(lǐng)大家開辦的縫紉社、鐵業(yè)社、代銷店、種蔬菜,改善了村民生活。走進習近平曾經(jīng)住過的窯洞,長木桌上整齊擺放著的搪瓷缸子等生活用品、大通鋪土炕、簡陋鍋臺和灶具,都反映了當年知青生活的艱苦,也是習總書記7年磨礪的見證??蛔郎夏潜K煤油燈格外引人注目,在那種艱苦環(huán)境下,青年習近平時刻不忘讀書學習,閱讀了《共產(chǎn)黨宣言》《資本論》等大量的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樹立了崇高信仰和堅定信念??梢钥闯觯斈炅暱倳浽诹杭液忧猩碹`行著延安精神,以及“心系群眾、不等不靠、艱苦奮斗、敢為人先、一身正氣”的作風,深深值得我們學習。
寶塔山下,延河岸旁,梁家河村,處處留下了我們接受教育的身影。一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響徹云霄,莊嚴的《入黨宣誓》鏗鏘有力,《延安保育院》的故事催人淚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銘記心中,《回延安》的詩句久久回蕩,《革命先驅(qū)雕像》前我們肅然起敬、寄托哀思。一場場特殊意義的主題教育活動,立意高遠、內(nèi)容豐富;一幕幕真實生動的場景,身臨其境、感悟至深。大家暢所欲言,紛紛把所看、所學、所感分享交流,心靈一次次受到?jīng)_擊和震撼,思想一次次得到洗禮和升華。學習最大收獲是:習總書記在梁家河謀事、創(chuàng)業(yè)、做人處處都透露出一個“實”字,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三嚴三實”的根本內(nèi)涵,深切感悟到偉大思想的歷史源頭,體會到了人民領(lǐng)袖的博大情懷,大家更加堅定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擔當,堅定了跟黨走的信念和決心,以實際行動踐行“梁家河精神”。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二十二
10月28日至29日,根據(jù)院黨委統(tǒng)一安排,我與醫(yī)院90多名黨員干部赴延安參加了院黨委組織的“傳承紅色基因,實現(xiàn)追趕超越”延安紅色教育培訓班,兩天的活動安排緊湊有序,深深的觸動了每位黨員的心靈,尤其是28日下午的梁家河參觀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習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心系群眾、不等不靠、苦干實干、敢為人先、一身正氣”的品質(zhì),今天依然熠熠生輝。
梁家河村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東南方向5公里處,今天的梁家河與48年前的村落相比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中是一條小河,沿河道兩岸的黃土崖邊狹長零星住著村民,土窯洞三間一處,五間一院零散地鑲嵌在小河兩岸,在陜北黃土高原上別有一番景致。代教老師向我們講述了習總書記在這村子生活的7年發(fā)生的一系列有趣感人的事件,對我印象最深的是總書記的兩次落淚:第一次是得知大姐去世,背著人偷偷地哭;第二次是臨離開梁家河的那一刻,當眾哭了。那是1975年10月7日的中午,習近平作為最后一個離開梁家河的北京知青,告別了生活七年的村子,全村人不論男女老幼都來送行,很多村民都哭了,當時習近平主席也哭了,邊哭邊揮手道別,他哽咽著告訴村民們,我還會回來看你們的。村民們舍不得習近平這樣的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七年,與鄉(xiāng)親們在勞動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帶領(lǐng)村民打井取水,打壩造田,改變了梁家河的面貌;他遠赴四川取經(jīng),在陜北首創(chuàng)引進沼氣。他用自己的質(zhì)樸與勤勞、智慧和心血換得了民眾的真心,被群眾推薦去上大學。離開后,他“幾回回夢里回延安”,“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了這里”。
心中有群眾,牽掛著最基層的群眾、不忘老百姓的疾苦,是他一以貫之的情懷。,就任總書記當天,他就表明了自己的執(zhí)政理念:“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jié)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這之后,他連續(xù)三年新年“訪貧問苦”,年年走進百姓的田間地頭、走向百姓的灶臺炕頭,聲聲關(guān)切、句句問候,他把溫暖和關(guān)懷送到了百姓的心坎;珍愛自己的親人,是情;心里裝著百姓,是義。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國心中藏。愛家、愛民,這樣才能得到家人的支持,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
干部學習梁家河心得體會篇二十三
2018年6月30日,在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7周年的前夕,我們?nèi)松缇?3名同志在王宏局長的帶領(lǐng)下,懷著無比激動和崇敬的心情來到延安市延川縣的梁家河村參觀學習。
我們先后參觀了梁家河村委會、村史館、陜西第一口沼氣池、知青淤地壩、當年知青三處居住地等。每到一處,大家聚精會神,認真聆聽講解,現(xiàn)場感受了當年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歲月的學習、生活、工作和勞動場景,了解了當年習總書記和知青們在梁家河村住窯洞、睡土炕,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場景,大家深深被習總書記扎根基層、愛民為民的熾熱情懷,敢于擔當、開拓創(chuàng)新的實干精神和艱苦奮斗的意志所感染。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獲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在梁家河插隊的七年,青年習近平在與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從迷惘、彷徨到充滿自信的轉(zhuǎn)變,孕育了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源泉,進而獲得了投身偉大事業(yè)的強大精神力量。在他身上體現(xiàn)出的“三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一是“崇尚學習”的精神。“那個時候,除了勞動之外,一個是融入群眾,再一個就是到處找書、看書”習總書記回憶道,“白天勞動、晚上看書”成為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tài)。在梁家河的7年,他“癡迷”于讀書,涉獵廣泛,有古代的、現(xiàn)代的,有中國的、有外國的,有文學的、哲學的、自然科學的等等,也留下了“30里借書、30里討書”的生動故事。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貫穿習近平總書記的人生。我要學習總書記這種孜孜以求的尚學精神,向書本學,向?qū)嵺`學,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和為民服務的本領(lǐng)。
二是“自強不息”的精神。習總書記15歲從北京來到陜北的一個山溝農(nóng)村里,舉目無親,面對艱難困苦,經(jīng)受重重磨練,與群眾一起開荒、種地、放羊、鍘草、挑糞、拉煤、打壩,闖過了跳蚤關(guān)、飲食關(guān)、生活關(guān)、勞動關(guān)、思想關(guān),使他逐步融入農(nóng)村生活,學會了農(nóng)活技術(shù),學到農(nóng)民的實事求是、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精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習近平總書記自強不息、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啟示我們,經(jīng)歷就是財富,苦難也是鍛煉,學會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課。艱難困苦磨礪堅強意志,有了堅強意志,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堅韌不拔、充滿自信地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三是“創(chuàng)新實干”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當梁家河當知青和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時候,從梁家河的實際出發(fā),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習,帶領(lǐng)干部群眾建淤地壩,增加糧食產(chǎn)量,挖水井,解決村里吃水的問題;修建了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縫鋪、鐵業(yè)社等,件件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推動梁家河貧困面貌發(fā)生變化,改善了村民生活。這體現(xiàn)出習總書記“要為人民做實事”的擔當、毅力、勇氣和決心。我要牢記總書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教誨,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體現(xiàn)責任擔當。
參觀學習結(jié)束后,我不斷思索。梁家河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個山溝農(nóng)村的名字,更代表的是一種信念一種力量,它是我黨建黨之初的信仰,是延安精神的傳承,是不忘初心的體現(xiàn),它忠實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我要從總書記的成長歷程中汲取深厚養(yǎng)分,尋找力量源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在工作和學習中磨礪自己,為“助力西安追趕超越,建設(shè)幸福新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