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實用13篇)

字號:

    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總結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成長和收獲。在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通過舉例和引用書中的描寫,來支撐和說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以下是一些精選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欣賞和學習。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一
    每每輪到我的晚自習,我都會在教室的書柜里找一本書,我看書他們安靜的寫作業(yè)。幾周前我在書柜里看到一本教育學者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起初,我以為這是一本寫給學齡前孩子家長的書,對它有些好奇,封面上有一首紀伯倫的《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不屬于你,它們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兒女。經(jīng)由你生,與你相伴,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詩把我領進書中,細細咀嚼,頗有感觸。
    “讓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這一點是我從書中得到的最深感悟。孩子是單純,稚嫩,有著獨特人格的群體,他們需要關心,呵護,幫助,更需要尊重。管理管理,只有管沒有理,是不能叫做管理的。每一個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個體,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應有的位置上尊重他們,理解他們,甚至熱愛他們,你的管理就不會有太大的成效。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就是讓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教師,我們都應該了解,尊重孩子,對他們的過錯不要妄加責罵,挖苦,嘲諷,而應寬容,理解,呵護。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沒有多大自控能力的孩子,正是這些孩子們對世事似懂非懂的時候,因此,在我們進行管理時,對每一位學生的尊重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前提。其實,不管是多大的孩子,他都需要尊重,讓每一孩子參與到管理中來,讓他們都感到自己重要,這會使我們的教育事半功倍。只有樹立了這樣的思想,拋棄以權壓人的`傳統(tǒng)理念,才能使我們的教育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實現(xiàn)真正自由呼吸的教育。
    “給孩子信任和自由”。當我們每天都質(zhì)疑、否定孩子的動作、思想、言行的時候,孩子怎么能自信,這樣的質(zhì)疑其實就是在剝奪孩子成長的力量,自己設定一個法則,孩子為了取悅我們,終身糾結困頓其中,而失去了自我發(fā)展的動力。作者倡導給孩子自由,她在書中這樣寫道:給孩子自由,不是對他們放任不管,而是意味著你必須給孩子三權:選擇權,嘗試權,犯錯誤權。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是啊,雖然我們是孩子的老師,卻不要總把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灌輸給孩子,這樣就是取代孩子成為他靈魂的主人。
    “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迸c大家共勉。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二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jīng)邶風擊鼓》。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曹雪芹枉凝眉)。
    詩經(jīng)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佚名。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箇安排處。(李冠蝶戀花)。
    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張可久塞鴻秋)。
    詩經(jīng)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歐陽修玉樓春)情詩大全。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文廷式蝶戀花)。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三五七言》。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曹植《明月上高樓》。
    柳永雨霖鈴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李白長相思二首其一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晏幾道臨江仙二首其二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辛棄疾摸魚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陳陶隴西行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李之儀卜算子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柳永晝夜樂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甜言蜜語。
    蘇武結發(fā)為夫妻結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白居易《長恨歌》。
    淚縱能乾終有跡,語多難寄反無詞。-陳端生《寄外》。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蘇曼殊《本事詩》。
    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溫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鵲踏枝》。
    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
    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晏殊《清平樂二首其二》。
    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橫塘路》。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寄人》。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四首其二》。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晏殊《山亭柳贈歌者》。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陳叔達《自君之出矣》。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蘇武《結發(fā)為夫妻》。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三
    這本書是作者尹建莉的第二部家庭教育書籍,作者在第一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中幾乎每一章都提到要讓孩子大量的閱讀好的書籍,她的孩子也在閱讀中得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本書中作者再次倡導孩子要從小培養(yǎng)閱讀習慣,我很贊同作者的觀點,閱讀不但可以塑造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塑造孩子的心里品質(zhì),因為任何一本好書,往往充滿著真善美的情懷,會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給孩子自由,她在書中這樣寫道:給孩子自由,不是對他們放任不管,而是意味著你必須給孩子三權:選擇權,嘗試權,犯錯誤權。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是啊,雖然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卻不要總把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灌輸給孩子,這樣就是取代孩子成為他靈魂的主人。
    分享本書中作者倡導的三點:
    一、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很重要。
    二、用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
    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來看待,孩子能夠得到家長的尊重就會自尊,自信。我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要懂得使用文明用語。例如讓孩子幫助做什么事時要說:“請你……”而不要說生硬的命令句。如果孩子做完了某件事,說聲“謝謝”。有什么事,家長也要與孩子商量。例如,父母想調(diào)一個電視頻道,最好先與孩子商量:“我們調(diào)個頻道看看好嗎?”多和孩子聊天,趁此機會多向孩子灌輸一種意識:我們是平等地、我們是朋友、我們可以無話不談。
    三、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要找到孩子的長處細心保護他們的自信心。每天關注孩子最感興趣的事,大力發(fā)展孩子的長處,降低對孩子短處的關注度。作為家長也應該提供機會激發(fā)孩子自身的斗志,這比無休止的批評督促要有效得多。平時在家里注意觀察孩子哪些方面比較弱,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他們挑戰(zhàn)自己。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四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弊蛱焱砩?:00我準時收看了中央臺的電視節(jié)目《開學第一課》,其中有一位鄉(xiāng)村女教師深深地感動了我。
    這位“最美”女教師名叫鄧麗,是一名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女教師,她畢業(yè)后就回到了大山里做了三年的支教老師。她的到來給山里的孩子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帶給同學們第一節(jié)英語課、音樂課、美術課;她用不同顏色的粉筆代表不同的.科目,這種方式讓孩子們感覺學得快、記得牢,幫他們營造了新的學習環(huán)境;她的到來,讓山里的孩子有了自信,她獨特的舞蹈課、音樂課讓孩子們盡情地唱啊、跳啊;她的到來還讓教室里有了第一個舞臺,這個舞臺是用十幾張課桌拼湊而成的,上面的紅布是孩子們生命中第一張紅地毯,讓孩子們在上面盡情展現(xiàn)自己的才藝。
    轉眼間,三年的支教時間到了,鄧老師就要離開同學們了,她的到來帶給同學們太多的歡聲笑語,所以,孩子們要用用最美的方式留住老師,他們有的采花,有的送賀卡,還編了一首歌送給老師。鄧老師的眼眶濕潤了,她決定不走了,留在這里給予這些孩子更多的愛。
    就是這種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精神感動了我,他把教書變成了一種快樂,雖然默默無聞,但她們的精神是崇高的,我也要向她們一樣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五
    假期期間,讀了尹建莉老師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給了我不少的收獲和啟迪。
    在書中有一篇嚴厲教育是危險教育,讓我產(chǎn)生共鳴。兒童是脆弱的,成長只需要鼓勵,不需要懲罰,一切嚴厲的對待都隱藏著某種傷害。記得崇文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周末我領他出去玩,每隔五分鐘他就跟我說,媽媽,我要尿尿。即使沒尿,他也要尿尿。他那時太小,還沒法告訴我幼兒園發(fā)生的事情。我當時特別著急,因為和朋友交流起來,他們也說有好多小孩因為在幼兒園受到驚嚇或批評而造成長期尿頻,無法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只好長期待在家里。后來我了解到原因是崇文班的一位剛畢業(yè)的老師,批評中午崇文睡覺的時候老上廁所。孩子本來就剛上幼兒園不適應,再加上老師嚴厲的態(tài)度和批評,直接把孩子給嚇到了。知道實情以后,我就聯(lián)系了崇文的班主任,跟他說了崇文的現(xiàn)狀和我的擔心。這個班主任是一個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她知道這個情況以后,崇文中午再去廁所的時候,老師就牽著他的小手,把他送到廁所,上完廁所以后,老師會坐在他的床頭給他講故事,一周以后,崇文尿頻的現(xiàn)象就沒有了。老師自始至終都沒有跟崇文提上廁所的事,只是溫和的給他講故事,讓孩子放松,慢慢崇文就忘記了上廁所的事了。從崇文幼兒園班主任身上,我學到了耐心和寬容。寬容而飽含真誠的教育,總是最美、最動人的,對孩子也最有影響力。老師和家長粗暴的語言無意中會傷害到那些幼小的心靈,會讓幼小的心靈慢慢學會逆反。所以我們家長要學會和孩子說話,注意和孩子說話的語氣,不要覺得你是家長,孩子就要聽你的,就要服從于你。上行下效,其實你說話的語氣孩子也在無意中模仿,你用命令的語氣跟他說話,孩子在跟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也會很大聲的命令別人。所以家長要從各方面完善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孩子要的是“精神溺愛”,即家長能給予的最優(yōu)質(zhì)的父母之愛。這種愛不是由一大堆的物質(zhì)組成,而是由充足的相處、深厚的感情、自由的氛圍、良好的榜樣等等這些構成。崇文從上一年級開始,班主任管老師就特別強調(diào)閱讀的重要性,每天要求同學們閱讀半小時的課外讀物。我也知道閱讀的重要性,從小就給崇文買了很多的繪本和書,每天都陪他看書講故事,從崇文開始上一年級,我就逐漸的把他的玩具給收了起來,除了給他留下他特別喜歡的樂高玩具,家里到處都能讓他看到書,尤其是他自己的屋,書櫥里滿滿的書。但即使是這樣,崇文能每天一動不動的拼兩個小時樂高,也不會一動不動的看半個小時的書。怎么樣才能培養(yǎng)崇文自覺的閱讀習慣呢?我覺得首先是我們家長做的就不好。我和他爸每天下班忙完家務后就會一人抱一個手機,父母都不看書,孩子怎么能自覺看書呢?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每天崇文寫完作業(yè)以后,我就會跟他說,崇文我們倆一起看書吧。這時候他就會很高興。我們倆一人一本書坐在床上,個人看個人的書。時間一長,崇文每天都會主動跟我說:“媽媽,我們倆親子閱讀吧”。在閱讀的過程中,他還會跟我交流他看書過程中一些有趣的故事。父母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之一,作為家長,有緣和孩子成為一家人,就要珍惜做父母的有效期,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與孩子一起探究未來的世界。
    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有動靜就著急,相信是花就有自己的花期,細心的呵護自己的花,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靜待花開,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六
    一直喜歡且欣賞著好讀書做文章的人,他們走過的路,他們的智慧全部體現(xiàn)在文字里,彰顯著獨特的思想,深刻的見解,別致的藝術感染力。是??!書籍常常使人徜徉在神奇的文字之海中,讓人們汲取營養(yǎng),追求美好的生活,從而使人滿腔熱血,斗志昂揚。這就是它的魅力之所在,這就是潛藏的力量,這就是文明的方向,這就是生命的起航。
    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就是這樣一部令人佩服的佳作,他由愛發(fā)聲,用平凡的紀實故事述說著高尚完美的教育方式,無論師生、親子、同學間處處惠及的大愛與小愛,造就了人與人之間那相互感染的美好情感,感人之處無不使人為之動容。其中蘊含的各種人生哲理,更是匯集了各種人類美好的品質(zhì),令人震撼。
    當文中那些愛是感染力的觀點,與自己的思想有若多契合之處,不由地竊喜起來。同時又對之前教育實施的自我感覺良好而羞愧著。驚嘆于不同地域文化下,愛的強大踐行力和影響力,尤其為安利柯的校長、老師、父母、同學們相互間的那樸實無華的愛深深折服。
    是安利柯的父親,幫助孩子建立愛的友誼,促進了孩子間的家庭互訪,換來了其他父母的真誠。
    是學校的全體師生和圍觀的路人,對救助幼小而受傷的洛佩蒂的齊聲贊美和親吻,讓愛在世間更美好。
    是身體雖弱小的斯帶地的正義之舉,是他在保護了妹妹之后,依舊爬起來檢查書本玩具是否遺失和破損的精神,感動了一旁的路人們,更讓我敬畏這種愛護學具的精神!
    是波來可西的執(zhí)著孝行,是他不懈的用功學習而得的獎牌,換來終日酗酒的父親的幡然醒悟。
    是陌生紳士的援助之手,擠丟的女嬰才得以回到母親的懷抱,這是人與人之間怎樣的一種愛呢!
    是那個為打探敵情而截肢的無名勇敢少年,使意大利軍隊得以全線向敵軍前進,這又是多么感人至深的愛國情懷呢。
    ……。
    還有很多很多凡小處可見的愛在感染著我們,她像源源不斷的清泉永駐人心間。
    讀完這樣的書,我覺得自己仿佛一位遲暮的老者,驀然懂得了作為一名教育教學者的重任,了解了教育的本質(zhì)及其真正意義之所在,感受到了親子之脈至深、師生之情至暖、朋友之誼至誠,愛國之感至切!都是因為那小小的愛啊!他們匯集起來的力量,仿佛是一盞亙古不滅的明燈,照亮我們的心靈。
    現(xiàn)在的我也懷有身孕,受完這愛的教育的洗禮,比以往更加喜愛孩子,更加執(zhí)迷于愛的力量,更加堅信愛是最好的教育。我更愿意用愛關心、呵護自己班級的孩子;更能諒解他們偶爾的竊語與調(diào)皮;更希望我們能像一家人一樣坐在一起,用愛共同創(chuàng)造最好的課堂。
    親愛的老師們,不管之前的我們做的好不好,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就用這樣的愛努力吧,因為孩子們一張嘴,一句真誠的問候“老師好”,就好比自己寶寶喊了聲媽媽,那一瞬間啊心兒都該化了;因為孩子們一個不小心的說笑,露出剛掉的牙洞,那一天便該因這稚氣如此溫暖。因為我們也是老師,我們也是家長,而且曾經(jīng)我們也當過孩子。
    教育就是要從小愛開始,點點滴滴,凡小處可見的愛必會傳遞,必有大用,必能感染。毋庸置疑愛出者愛返。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七
    我是一個書癡,如果拿著一本書,不能一口氣把它讀完,我會寢食難安,所以每次我拿起一本新書,我家先生就開始擔心,我又開始了癡迷的狀態(tài)。尹老師這本《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我也是一口氣把它讀完的,越讀越癡迷,越讀越有同感,每讀到一個小章節(jié),我就會回憶,在星星小時候,我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我是不是和尹老師一樣的想法,又或者我是不是犯過這樣的錯誤。
    開始時讀到第一章節(jié)――給孩子一面涂鴉墻,我就已經(jīng)被尹老師對她家圓圓的教育方式深深的震撼到了。我常常抱怨星星對任何興趣班都不感興趣,至今為止能堅持下來的只有拉丁舞,而且這還是我和她無數(shù)次溝通后她勉強答應下來學習的項目,后來我就專門托人給她找了個不錯的老師,但是她還是時不時流露出不愿學的情緒。作為家長,我也覺得很委屈,為了讓她學好拉丁舞,我可是想方設法花了很多心思幫她找好老師,又犧牲自己周末時間陪著她學習,說白了我還不是希望能讓她的體形和氣質(zhì)更出眾,做家長的哪個不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吹揭蠋熞袁F(xiàn)身說法,并且拿她家女兒圓圓來舉例,非常的貼近同是作為家長的我的內(nèi)心。她對她家圓圓包容和欣賞的教育方式,不禁讓我回憶起自己在星星小時候的做法:我像很多家長一樣,不準孩子在墻上亂畫,不準孩子亂用我的護膚品,不準這樣,不準那樣等等,成了一個標準的“不準”家長,與尹老師相形對比之下,同樣是家長,我這樣的行為著實讓我有些后悔。同時,面對什么都不感興趣而讓我頭痛的女兒,我最近也在不斷反思,是不是我在孩子幼年時期,對她責備和管束過多,造成如今她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不愿學習。
    尹老師能專門為她家圓圓提供一個專門用于畫畫的涂鴉墻,這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即使圓圓并沒有顯露出畫畫天賦,也許圓圓并不會因此提升她的畫畫水平和興趣,但是尹老師就是這樣做了,她用一顆包容的心,為圓圓保留一片屬于她的小小天地,并且為圓圓在上面涂鴉的杰作感到驕傲和自豪。她是以無比的耐性去包容圓圓那些能夠挑戰(zhàn)很多父母忍耐極限的行為,而不是去扼殺圓圓孩子的“天性”于搖籃之中。我在星星小時候禁止她在墻上亂涂亂畫,而且一再責備她這樣的行為,我只是提供了白紙讓她在紙上畫,現(xiàn)在回憶起來,我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特喜歡在四合院的白墻上用鉛筆亂涂亂畫,當我想象自己是嫦娥時,我會用鉛筆將自己畫成我心目中嫦娥的模樣,并且每每經(jīng)過這面墻時沾沾自喜。隨后,我還在四合院的白墻上畫上了爸爸媽媽,還有我喜歡的,不喜歡的,想象出來的等等圖像。除了我,還有四合院其它小伙伴們在上面涂鴉的杰作,我們還喜歡互相攀比,看誰畫得更神氣,偶爾我們還喜歡在上面寫些詩意的文字,當然,有時候我們也在上面寫討厭的人的壞話,總之,那面墻承載了我們童年的所思所想,也是我們得意的作品。所以我小時候總喜歡天馬行空的想象,也形成了跳躍式的思維??上М敃r受條件限制,父母對我管束也深,否則,今日會有更高成就也未可知。但是,那面墻,依然深深留在我的腦海中。
    因此,我驚奇自己居然忘記自己童年時也存在的孩子的“天性”,正如尹老師所說,難道我指望孩子能夠一生下來就會自我管束?能安安靜靜地聽話?正如老爸常常在我對孩子生氣時勸我的一句話:“如果孩子老老實實呆著那就不是孩子了!”我應該放開對孩子“天性”的管制,雖然我未必要像尹老師那樣,專門開辟一面墻壁給孩子做涂鴉墻,但是,我可以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好好引導并保護孩子的“天性”不被毀滅,培養(yǎng)孩子對書本的熱愛,對學習的熱愛,乃至對生活的熱愛。
    我家女兒,已經(jīng)是年滿八歲的孩子,正在逐步形成她的世界觀,我更要多多鼓勵她,表揚她,讓她更多地品嘗到學習和生活的樂趣,從而能對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興趣,激發(fā)她探索的求知欲和嘗試未知的勇氣。值此十一黃金周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開啟美麗教育之旅吧!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八
    一個缺少嘗試、不犯錯誤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著這個孩子未來活得更正確、更好。也許恰恰相反,由于沒有童年探索的鋪墊,他的認知基礎反而很薄,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力氣去辨識世界、適應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無趣和謹小慎微中,甚至是的墮落中。
    感悟:
    已經(jīng)很久沒有拿起書好好地坐在被窩里,一個人靜靜地翻書,靜靜地品味。今天,翻開尹建莉老師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腦子里突然冒出的是班級里h的爸爸說過的一句話“我的兒子的教育簡單、粗暴”。哈哈,或許就如我們一直以來說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一樣,簡單直白吧!
    可是,如今面對一個個懂得很多,行的很幼稚的孩子,這樣的“簡單”應該不是“一頓打”,或者“一頓罵”。尹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在墻上作畫,再次搬新家時,就給孩子打造了這樣一方可以涂畫的白墻。
    有時候,我們大人(包括我們老師)是一個很矛盾的個體:我們既希望孩子有豐富的想象力,又不斷地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就好比,我們希望孩子們有快樂的童年,可是我們給予的只是課堂的教學;我們希望孩子們能愛上閱讀,可是我們經(jīng)常沒有給予充足的閱讀時間,也沒有指導很好的閱讀方法。
    看著尹老師的書,“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讓我不禁回味。還記憶猶新,那是兒子還在讀小學三年級,他曾對我說過的一句話:“第一個人說話的語氣,決定了第二個說話人的心情!”那天他說完這句話,我既驚訝又發(fā)笑。不得不承認,他總結得很好。所以,很多次,但凡我要生氣了,我的語氣要生硬了,我的聲音分貝要高了,我都會想起兒子的這句話。
    簡簡單單,應該就是“心平氣和”吧!那次,我因為班級里幾個同學不認真而讓全班同學寫反思,l同學寫了一紙的控訴,認為自己沒有不認真,不應殃及池魚。我讓她重改“反思”時,這個女孩子就是不肯。記得那天,我的性子特好,問她:“我們601是一個集體嗎?你是集體的一員嗎?……””弄得l一邊抹鼻涕,一邊點頭,慢慢地接受了我的建議。
    試想,如果那天我大聲呵斥,結果會是怎么樣呢?
    “簡單”真的不是那么“簡單”。接著學習尹老師的著作。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九
    作者用最樸實最簡單的話語闡述著一個不簡單的道理。你讀她的書會發(fā)現(xiàn)講的都是我們身邊的事。你的孩子在墻上亂畫,你是怎么辦?是大聲喊“?!?,還是默默的關注,從另一個視角發(fā)現(xiàn)這是不是對孩子的想象力的一種釋放。當下是個競爭的社會,浮躁的氣候會讓你感到焦慮。我也不例外,總是擔心孩子落于人后,學這個補那個。考試時給孩子說考多少沒關系,關鍵是掌握了多少知識。其實心里還是渴望著100分。書中寫到“生活中最大的敵人不是任何具體的對手,是虛榮和恐懼。”這不是說的我們自己么!
    凡事都有對立面,有時是我們自己想的太多太復雜,若不按照自己的思想模式走的時候,不如想想書里的話,讓自己的心沉寂下來,換個角度嘗試著改變自己,是不是能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會讓你感到更幸福呢!
    特別是看到“沒有脾氣才會有教育”,覺得就像給自己量身打造一般。非常喜歡這一段:在改善壞脾氣的路上,家長要經(jīng)常問自己幾個問題:我的孩子不如別的孩子好,是不是我做的不如別的家長好?或者是我沒有看見孩子的好?在和孩子的相處中,我原諒過他什么錯誤?對他的缺點能一笑了之?給孩子做個好榜樣重要還是我出口惡氣重要?比起那些天生殘疾或生大病住院的孩子,我的孩子四肢齊全,身體健康,這是不是他給我的匯報呢……這些問題不妨常在心里想想,就是對壞脾氣的不斷講解!多么淺顯易懂的文字,直抨擊到我的心底。經(jīng)常有媽媽說“打孩子的時候想想是親生的”不是同一個道理么?往往是最簡單道理越是難付諸于行動。愛孩子不是問題,問題是怎么去愛孩子!
    看了這本書忽然覺得自己就像大海中的一艘船突然看到了燈塔,有了指引的光芒,不會迷失了方向。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十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這本書是作者尹建莉的第二部家庭教育書籍,作者在第一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中幾乎每一章都提到要讓孩子大量的閱讀好的書籍,她的孩子也在閱讀中得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本書中作者再次倡導孩子要從小培養(yǎng)閱讀習慣,我很贊同作者的觀點,閱讀不但可以塑造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塑造孩子的心里品質(zhì),因為任何一本好書,往往充滿著真善美的情懷,會對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給孩子自由,她在書中這樣寫道:給孩子自由,不是對他們放任不管,而是意味著你必須給孩子三權:選擇權,嘗試權,犯錯誤權。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是啊,雖然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卻不要總把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灌輸給孩子,這樣就是取代孩子成為他靈魂的主人。
    分享本書中作者倡導的三點:
    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來看待,孩子能夠得到家長的尊重就會自尊,自信。我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要懂得使用文明用語。例如讓孩子幫助做什么事時要說:“請你……”而不要說生硬的命令句。如果孩子做完了某件事,說聲“謝謝”。有什么事,家長也要與孩子商量。例如,父母想調(diào)一個電視頻道,最好先與孩子商量:“我們調(diào)個頻道看看好嗎?”多和孩子聊天,趁此機會多向孩子灌輸一種意識:我們是平等地、我們是朋友、我們可以無話不談。
    要找到孩子的長處細心保護他們的自信心。每天關注孩子最感興趣的事,大力發(fā)展孩子的長處,降低對孩子短處的關注度。作為家長也應該提供機會激發(fā)孩子自身的斗志,這比無休止的批評督促要有效得多。平時在家里注意觀察孩子哪些方面比較弱,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他們挑戰(zhàn)自己。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十一
    本月讀了尹建莉教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書中傳達的有心無痕的教育理念,讓我感受很深,《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書領會。字里行間流露出教育的美麗和質(zhì)樸,再次讓我接受了心靈的洗禮。雖然兩本書落腳點在家庭教育上,但書中列舉出很多案例,對教育方式方法進行論證,簡單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交融的方式,卻非常值得我學習借鑒。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們不斷加強自我教育能力,才能為孩子提供更寬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結合我的實際,淺談一下我讀完這本書的幾點感受:
    第一: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尹教師提到孩子注意力不需要培養(yǎng),越培養(yǎng)越松散。不打攪就是最好的培養(yǎng)。確實,孩子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東西吸引,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會全神貫注于一件事情。根據(jù)他們的年齡特點,好玩是他們的天性。玩耍也是孩子重要的學習途徑。我在設計教學的時候,多在游戲中讓孩子們找到學習中的樂趣,給他們寬松的學習學習氣氛。
    第二:接納孩子的與眾不同。大千世界豐富多彩,人的愛好也五花八門。一個人喜歡什么,醉心于什么,會受天賦和環(huán)境等各鐘因素的影響,微妙得不可捉摸,愛好就是天才,想想現(xiàn)在我教的一年級小朋友中,有個叫楊元生的孩子,他的表現(xiàn)在孩子中特別顯眼,不太和同齡的小朋友玩,一個人總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忙著自己的事情。他不愿意和我交流,我主動找他說,主動和他拉勾勾,讓他愿意和我交朋友。雖然看似他上課不認真聽,但是學習思維卻非常敏捷。
    第三:時刻關注自己的潛臺詞。生活有萬千細節(jié),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每個細節(jié)中都有教育?,F(xiàn)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對孩子們的教育也要甜甜化。孩子們在不斷的長大,不光是身體的長高,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心智開展,也會有變化。我要不斷的觀察孩子,經(jīng)常反思自己,從觀念上提升自己,尊重以孩子為主體的生命化教育。
    最美的往往是最簡單的,愛是一門藝術,讓我們擁有一顆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煉自己。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十二
    很多年前,讀過尹建莉的那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對其中家庭教育的一些觀點和做法頗為認同,那時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在養(yǎng)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束手無策,從中得以破解。
    這一本《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依然是實例式的敘事結構,毫不留情地將利劍劃破長空,直指當下的種種教育弊端和觀念誤區(qū),勇敢地大聲說出來,滿懷悲憫地逐條例證剖析,真誠而又具體地給予建議和指導。寫得酣暢淋漓又充滿溫情,讀畢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孩子,是大自然賜予每一個家庭最珍貴的禮物,不論ta原本是什么樣子的,都理應得到善待和關愛。正是這種飽含著人文情懷的教育觀,對生命對孩子的敬畏和關愛,才能夠以同理心對待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深入人心、令人信服。
    在邊讀邊悟邊思索的過程里,我的思維和意識也不斷在更新、升級,并抵達彼岸……。
    我們都心知肚明,孩童時期的成長經(jīng)歷對一個人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多么深遠且不可逆轉。它會毫無保留地一絲一毫滲透進以后的生活中,成為一種看不到摸不著卻擺脫不掉的東西…給孩子生命中最美的饋贈,是讓他在成長的道路上,積蓄越來越多的正能量,既可以賞遍世間美景,也有能力去披荊斬棘,走好自己腳下的每一步。
    自從一個孩子降生起,父母也開始了自己的新生,在和孩子一起學習和探索中共同成長。在悉心照料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通過各種信號慢慢的越來越了解孩子的.需求。愛和信任建立起的親密感,是最有效的育兒技巧。
    既然我們都不是完美的大人,就不要強求孩子成為一個完美小孩。事無巨細,誰又能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呢?對孩子,若能常懷包容之心,少一點苛責,待他長大成人之后,對待任何人任何事,也都會以一顆包容心平和以待。讓孩子能夠自由呼吸的教育,才能催生出孩子內(nèi)在的成長機制…緊緊的捆綁和約束,似乎更能激化孩子的反叛和打破束縛的源動力…不過多限制、減少干涉,才能給孩子留出充足的思考空間。
    道法自然,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長時間表,不擾亂孩子成長的步伐和規(guī)律,是為人父母最該堅守的原則。不拔苗助長,不急功近利,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衛(wèi)純真童年,讓孩子有自由度、有幸福感。
    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后感篇十三
    我是一個不怎么愛看書的人,但是拿到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這本書,我卻一氣讀完,讓我愛不釋手,受益匪淺,感觸頗多。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女兒十歲,兒子五歲。自己雖然是教師,但是看了尹老師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覺得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實在是太失敗了。
    女兒小時候總想教育好她,不準她做這,不讓她做那……,再大一點,教她拼音、算數(shù)等,給她報各種輔導班,害怕她輸在起跑線上。以致于現(xiàn)在害怕星期天,害怕輔導班。我不禁想起我小時候,星期天的快樂時光,一到星期天就早早起來,比上學時起的還早,就到處瘋著玩,真過癮,直到天黑了還不肯回家。想想現(xiàn)在的孩子真是辛苦。
    女兒每到星期天才能見到媽媽一面但也沒表現(xiàn)出興奮和高興,只是怯怯地偷偷觀察媽媽的臉色,害怕讓她再做題,直到該睡覺了,沒時間讓她學習了才膩在媽媽跟前釋然的睡覺。現(xiàn)在女兒怕寫作業(yè)怕上輔導班,以前我總是很苦惱,找不到原因,不理解是為什么。直到現(xiàn)在讀了尹老師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我才知道原因。原來是我對她責備和約束過多,造成如今她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不愿學習。
    當我看到尹老師專門為她家圓圓提供一個專門用于畫畫的涂鴉墻,我又想起了被我訓得不敢出聲的兒子。剛搬的新家,兒子就拿著女兒的彩筆在雪白的墻上畫起了綠色的西瓜。當時我就對兒子連打帶吼,兒子當時嚇得連哭都不敢哭出聲來,我覺得起到了效果,兒子再也不敢在墻上亂畫了,我認為這是在教育兒子,直到現(xiàn)在兒子不管寫什么,在哪兒寫都要跑到我面前問一問能畫嗎,我知道了出問題了。與尹老師相形對比之下,同樣是家長,我這樣的行為著實讓我有些后悔。
    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就在我的身邊就在我的身上發(fā)生著,原來一直認為這是對他們好的事,原來是害了他們。復雜的教育的其實可以用我們最簡單方式來教孩子。我應該放開對孩子"天性"的管制。
    讓我們把最好的教育送給孩子吧——讓孩子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的有用的人,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給孩子的最寶貴的財富,是生命中最美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