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精選18篇)

字號:

    一個好的教案應該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對所教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準備。教案的分享討論可以促使教師們積極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一
    1、要求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統(tǒng)一為加法運算的意義。
    難點:將一個加減混合運算式寫成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
    一、知識導向:
    本節(jié)是在對前面所學的有理數(shù)的加法運算法則及減法運算法則的綜合運用,所以必須對有關法則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并能在運算中加以靈活運用。
    二、新課:
    1、知識基礎: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義(運算符號及性質符號)。
    2、知識形成:
    (引例)計算:
    根據(jù)減法法則,按照運算順序,有:
    原式。
    在一個加式里,通常把各個加數(shù)的括號和它前面的加號省略不寫,即有:
    這個式子仍看作和式,有兩種讀法,
    按性質符號:讀作“負8、正10、負6、負4的和”
    按運算意義:讀作“負8加上10減去6減去4”
    例:把寫成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讀出來(兩種讀法)。
    例:按運算順序直接計算:
    三、鞏固訓練:
    p46.1、2。
    四、知識小結:
    本節(jié)課所涉及到的新知識點比較少,但在其中就特別注意的是,如何保證學生在省略特號時,能盡量減少錯誤的出現(xiàn),并能對省略加號的算式的準確讀法。
    五、家庭作業(yè):
    p471、23。
    六、每日預題: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混合運算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能力.
    過程與方法:;理解和掌握分數(shù)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分數(shù)加減法混合運算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難點:混合運算分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說一說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12+8-1316-4+2124-(18+3)。
    二、探究新知.。
    新課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新的內容--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板書課題: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一)教學例1(沒有括號的算式計算方法)。
    【演示課件“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導學釋疑,合作探究:
    1.出示例1:
    學生匯報:。
    (1)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例1內容.
    (2)問題1: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的幾分之幾?書中的森林部分指的是什么?怎樣列式?
    (3)對于分步通分和一次通分你更喜歡哪一種?
    (5)列式后比較良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帶小括號的分數(shù)在混合運算中該怎樣計算?
    2.小結: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shù)加減的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也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有小括號應先算小括號里的。
    3.質疑。
    三、鞏固練習。
    1.基本題:。
    完成118頁“做一做”
    第120頁練習二十三的1----4題.
    2.拓展練習:。
    大屏幕.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三
    1.出示例1:計算。
    三個分數(shù)是異分母的分數(shù),計算時應當從左往右計算;
    分母不同,計算時應先通分.。
    3.學生獨立解答.。
    第一種算法:第二種算法:
    思考: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種簡便?
    教師強調:三個分數(shù)是異分母分數(shù),先一次通分比較簡便.。
    4.總結沒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5.反饋練習:
    (二)教學例2(有括號的算式的計算方法)【繼續(xù)演示課件“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1.出示例2計算。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個算式與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號)。
    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學生獨立解答.。
    思考:這道題為什么分步通分計算比較好?
    3.總結有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4.反饋練習.。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四、隨堂練習.。
    2.計算.。
    3.計算.。
    五、布置作業(yè).。
    1.從里減去,所得的差與相加,和是多少?
    2.從里減去與的和,差是多少?
    六、板書設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四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計算下面各題.。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沒有括號的算式計算方法)【演示課件“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教師談話:請同學們打開書136頁讀一下第一段的文字.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內容?
    1.出示例1:計算。
    三個分數(shù)是異分母的分數(shù),計算時應當從左往右計算;
    分母不同,計算時應先通分.。
    3.學生獨立解答.。
    第一種算法: 第二種算法:
    思考: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種簡便?
    教師強調:三個分數(shù)是異分母分數(shù),先一次通分比較簡便.。
    4.總結沒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5.反饋練習:
    (二)教學例2(有括號的算式的計算方法)【繼續(xù)演示課件“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1.出示例2計算。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個算式與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號)。
    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學生獨立解答.。
    思考:這道題為什么分步通分計算比較好?
    3.總結有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4.反饋練習.。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了什么內容?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四、隨堂練習.。
    2.計算.。
    3.計算.。
    五、布置作業(yè).。
    1.從里減去,所得的差與相加,和是多少?
    2.從里減去與的和,差是多少?
    六、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五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正確解答相應的應用題。
    本練習共安排了5道練習題和1道思考題。第1題是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口算練習,第2題是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練習,第3題是文字題,第4、5是應用題。
    一、口算練習。
    p140.1,先讓學生說說運算順序,再口答。
    二、基本練習。
    1、計算p140、2。
    2、文字題p140、3要求列綜合算式解答。
    三、思考題:
    仔細觀察后說一說,先填哪一個?怎么算?
    四、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通過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綜合算式的含義,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2、能夠通過運算順序進行對混合運算進行運算,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jīng)歷對比、推理總結混合運算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意識,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形成一定的學習技能。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并進行正確的計算;
    教學難點:通過技能的生成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導語:同學們,在小學階段計算能力對數(shù)學學習非常重要!看,老師帶來兩組算式。
    (想一想:算式中有那些運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電腦演示】。
    第一組:5+7-310-5+2。
    第二組:1245235。
    出示,學生回答后。小結:看來這兩個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我們也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2、總結:看來同學們對這種類型的計算掌握得真不錯!在一個算式中如果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時,我們就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過渡:我們再來看這樣一組算式。
    師問:這兩個算式中還能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呢?(生答)。
    二、新授。
    1、師語言描述:小軍和小晴星期天到文具店購買文具。期中小軍買了兩樣東西(電腦出示:筆記本的單價和書包的單價)下面就請小朋友來幫他算一算:
    出示問題:小軍買3本筆記本和1個書包,一共用去多少錢?
    【齊讀】。
    你們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來嗎?試試看,(生做,師巡視)。
    2、交流明理,明確順序。
    (1)生說師板書:
    a、分步35=15(元)這一步算的是什么?(生答)你們同意嗎?
    15+20=35(元)這一步算的是什么?師:回答的真不錯!
    b、還可以怎樣列式?生答師板書綜合算式:35+20(這位小朋友真聰明把兩個分步算式并成了一個綜合算式)。
    師:同學們,大家一起來看,這里面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該怎么算呢?
    生答師追問為什么這樣算?生答。
    師總結:先算乘是因為先要求出3個筆記本的價錢。
    3、書寫格式指導。
    師:同學們,這種算式我們采用遞等式的方法進行計算。
    板書:35+20。
    =15+20。
    =35(元)。
    邊板演邊說:從第2行開始等號寫在算式的左面,把35的結果寫下來,沒有算的移下來;算完了嗎?再寫一個等號和上面對齊,算出結果。
    4、同學們再看老師這里的一個算式?板書:20+35也能求出一共的價錢?生答師問:先算什么?為什么?先在等號后寫下15,這樣行嗎?(不行)對不行,要把20先寫下來。
    5、師:一起來看這兩個算式,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結:對,當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運算的時候,不管乘在前還是乘在后,我們都是先算乘,再算加。(板書:先乘后加)。
    1、你會用綜合算式解決這個問題題嗎?試試看(會,生列算式)。
    2、交流,板書。在這個算式中先算什么?(畫)為什么?(生算)一人板演。
    3、小結:剛才是乘和加的混合運算,現(xiàn)在呢?乘法和減法先算什么呢?
    板書:先乘后減。
    4、總結:今天我們所學的混合運算有乘法加,也有乘減,都是要先算(乘法),再算(減法)。相機板書(乘加,乘減,先乘后加減)。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七
    2.使學生知道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計算.
    重點。
    能運用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難點。
    使學生掌握什么時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時候分步通分好.
    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計算下面各題.
    二、探究新知.
    (課題:)。
    學生回答: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遇到有括號的,應該先算括號里面的.
    學生回答:這段文字告訴我們:的運算順序與整數(shù)的相同;為了簡便,幾個分數(shù)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運算順序依次進行計算.
    1.出示例1:計算。
    三個分數(shù)是異分母的分數(shù),計算時應當從左往右計算;
    分母不同,計算時應先通分.
    3.學生獨立解答.
    第一種算法:第二種算法:
    思考: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種簡便?
    強調:三個分數(shù)是異分母分數(shù),先一次通分比較簡便.
    4.總結沒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5.反饋練習:
    1.出示例2?計算。
    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個算式與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號)。
    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學生獨立解答.
    思考:這道題為什么分步通分計算比較好?
    3.總結有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4.反饋練習.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四、隨堂練習.
    1.填空.【繼續(xù)演示課件】。
    的運算順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沒有括號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號的的運算順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后算______________.
    2.計算.
    3.計算.
    五、布置作業(yè)?.
    1.從里減去,所得的差與相加,和是多少?
    2.從里減去與的和,差是多少???。
    六、設計。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八
    發(fā)展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結合具體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口算。
    計算。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解決實際問題。
    小剛每月生活費980元,每月可以節(jié)余多少元?
    學生獨立估算:800+600-1000=4000(元)。
    大約節(jié)余400元。
    實際算算,全班交流:
    786+632-980=438(元)。
    如果想用節(jié)余的`錢買一臺960元的洗衣機,要攢幾個月?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960-438=522522-438=84三個月。
    438+438=876960-876=84三個月。
    加減混合運算(不帶小括號)的運算順序怎樣?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九
    1.口算。
    讓學生做復習第7題.時間4分鐘。
    集體校對得數(shù)。
    提問:你能說說小數(shù)加減法怎樣計算嗎?關鍵是什么?
    2.引入課題。
    我們在學習了小數(shù)加、減計算的基礎上.還學習了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并能運用運算定律或規(guī)律使一些計算簡便,提高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能力。
    1.整理運算順序。
    做復習第8題前兩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檢查各題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指出: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shù)相同。也是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在有括號的算式,先算括號里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復習簡便算法。
    做復習第9題。
    讓學生分析、討論每一小題怎樣算比較簡便。
    組織學生交流每一題的簡便算法,說說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或規(guī)律。
    三、應用題練習。
    1.做復習第ll題。
    讓學生說一說列方程解答要怎樣想。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列方程所依據(jù)的等量關系。
    指出: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找出題里的等量關系,然后根據(jù)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2.做復習第12題:
    讓學生說一說題意。
    學生解答在練習本上。
    指名學生口答算式和結果。老師板書。
    提問:解答這道題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jié)課復習了哪些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五、課堂作業(yè)。
    復習第8題后兩題,第9題,第10題。
    無錫市胡埭中心小學周曉剛。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
    (一)掌握不帶小括號或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二)用豎式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兩步式題,提高計算能力。
    (三)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分析能力,養(yǎng)成認真審題、書寫工整和格式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
    重點:掌握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兩步式題。
    難點:用豎式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混合兩步式題。
    (一)復習準備。
    1、板演。
    26+25+38=70-18-26=。
    指名兩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學生用豎式計算,并用簡便方法書寫。
    2、口算。
    其余學生口算,要求學生說出口算過程。復習加減混合運算順序。
    12+8+20=50-30-6=42+8-30=。
    78-40-6=52-(12+8)=70-(18-8)=。
    訂正板演,由學生講解計算過程。
    (二)學習新知。
    1、復習訂正后,教師用簡練的語言引出新課。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老師這里有一道題,看看同學們會做嗎。
    出示例368-29+51=。
    啟發(fā)提問:
    (1)這道題都有什么運算符號?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豎式怎樣計算?
    學生動筆在小黑板上試算,教師行間巡視,找出幾種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先出示正確的做法。即:
    再出示學生中可能出現(xiàn)的兩種情況,由學生判斷有沒有錯,錯在哪里。
    第一種雖然最后得數(shù)是一樣的,但是在計算過程中是有錯誤的,第一步忘了退位,第二步忘了進位。第二種抄錯了運算符號。導致最后結果是錯誤的。
    小結性提問:
    (1)加減混合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2)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兩步式題應注意什么?
    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由學生獨立計算“做一做”的兩道題。
    (1)56+24-30=(2)67-34+39=。
    指名學生講解計算過程,對第(1)題的第二步能自覺用口算算得正確的同學進行表揚。
    2、出示例472-(47+16)=。
    啟發(fā)性提問:
    (1)這道題有什么特點?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這道題有簡便的書寫格式嗎?大家試試看。
    由學生在小黑板上試做,教師行間巡視,找出有代表性的做法,教師先出示正確做法。
    重點討論有沒有簡便寫法,出示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下面情況。有沒有錯誤,錯在哪里?
    第一步是正確的,第二步的被減數(shù)和減數(shù)填倒了,63減去72是不夠減的。因此,像這樣的題,只能列兩個豎式,沒有簡便寫法。
    獨立計算“做一做”中的兩道題。
    (1)32+(55-46)=(2)76-(13+42)=。
    訂正時,提問:
    (1)第(1)題有簡便寫法嗎?為什么可以寫成。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可在書上填數(shù)。
    2、對比練習。
    (1)用豎式計算下面兩題。
    81-52+4870-(23+35)。
    在課堂練習本上做,做完后,指名學生說一說在運算順序上有什么不同。
    (2)口算下面各題。
    55+30+856-3+9。
    42-(8+34)81-7-70。
    35+(10-6)74-(80-6)。
    由學生直接在書上填得數(shù)。
    3、判斷下面計算是否正確,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第(1)題錯,第(2)題對,遇到小括號前面是加號,可以用簡便寫法。
    4、課后練習。
    練習一第5題和第9題。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口算加減混合式題(不帶小括號和帶小括號的)及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
    用豎式計算不帶括號的加減混合式題,學生不會有什么困難。因此,采用由學生試算,發(fā)現(xiàn)學生計算中的錯誤及時予以糾正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計算中的良好習慣。但對有括號的加減混合式題,有的沒有簡便寫法,有的有簡便寫法,這對學生來說,掌握起來比較困難。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教學例4時,先放手讓學生試做,根據(jù)學生試做中存在的問題,采用集中討論的方法,這道題可以不可以把兩個豎式連在一起寫,這道題有沒有簡便寫法,使學生初步理解。因為被減數(shù)和減數(shù)不能交換位置,所以這道題沒有簡便寫法。
    緊接著安排“做一做”的兩道題,其中第(1)題由于兩個加數(shù)可以交換位置,因此有簡便寫法。通過對比,使學生分辨清楚什么情況下可以有簡便寫法,什么情況下則不能。在鞏固反饋環(huán)節(jié)時,采用判斷的形式加以鞏固。這樣安排,突出了這節(jié)課的新知識點,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判斷的能力。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一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和加減混合運算。這節(jié)課練習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通過練習,要進一步掌握好小數(shù)加、減法的法則捫混合運算。并能較熟練地應用運算定律和規(guī)律進行簡便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1.口算:
    (1)做練習四第6題。讓學生做在課本上,時間4分鐘。
    (2)口算下列各題。
    3.6+4.45.27+0.73o.44+0.562.91+o.09。
    3.56-1.564.3-2.313.4-3.48.63-3.63。
    提問:上面加、減的得數(shù)都有什么特點?
    2、計算下面各題。
    45-0.35+6.937.4+(5.96-3.86)。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提問:剛才的題是按怎樣的順序運算的?
    小結:小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相同:沒有括號的從左往右計算,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的,再算括號外的。
    三、簡便算法練習。
    1.做練習四第7題。
    (1)讓學牛做后兩道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你能根據(jù)計算的結果說一說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嗎?
    小結:小數(shù)連減時和整數(shù)相同,當一個數(shù)減去兩個數(shù)時,如果減數(shù)可以湊成整數(shù),那么從被減數(shù)里減去兩個減數(shù)的和比較簡便。
    (2)口答。
    下面哪道題可以用簡便算法?為什么?
    13.4-4.6l-2.869.2-1.86-3.14。
    (3)讓學生做前兩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誰能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小結:當一個數(shù)減去兩個數(shù)的差或和時,如果能在計算時把兩個數(shù)湊成整數(shù),可以先算出得數(shù),再和另一個數(shù)相加或相減。
    (4)口答。
    下面哪些題可以用簡便算法?為什么?
    13.25-(1.25-0.7)4.64-(o.95-o.38)。
    73.4-(3.4+2.13)4.64-(0.64-o.28)。
    結合其中可以簡便計算的題,讓學生說一說減去括號里的第―個數(shù)后,接著怎樣算。并要求說明理由。
    2.做練習四第8題。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
    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老師板書口里的.數(shù)。
    提問:這幾道題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和規(guī)律,
    說明:應用第8題里這樣的運算定律和規(guī)律,可以使―些小數(shù)計算簡便。
    3.做練習四第9題前四題。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結合讓學生說一說每道題是怎樣想的。
    指出:在小數(shù)加、減計算里,如果能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和減法的運算規(guī)律,使計算簡便,也就是通過計算可以先使兩個數(shù)湊成整數(shù)的,就要盡量用簡便方法來算。
    四、應用題練習。
    做練習四第11題。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結合提問學生是怎樣思考的。
    原來的這個小數(shù)是幾位小數(shù)?
    原來這個數(shù)應該是多少?
    請大家算一算,正確的得數(shù)應當是多少?
    六、課堂作業(yè)。
    練習四第9題后兩題,第10題。
    無錫市胡埭中心小學周曉剛。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二
    教學內容:教材第117、118的內容及第120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一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及算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養(yǎng)成用簡明、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采用一次通分時,能正確求出三個分數(shù)的最小公分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一說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12+8-13。
    16-4+21。
    24-(18+3)。
    2.老師指出: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二、教學實施。
    1.出示例1的表格。
    (1)讓學生讀懂表格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2)老師出示第一個問題:“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幾分之幾?"。
    (3)提問: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樣列式?
    (4)請學生試著算一算,集體交流計算方法。
    老師巡視,請不同算法的同學板演。
    比較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
    (5)小結計算方法:計算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進行計算。一般如果每項都是異分母分數(shù)時用一次通分計算簡便。在計算時,可以根據(jù)題目的特點和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方法。
    2.出示例1的第二個問題:“裸露地面儲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幾分之幾?
    (2)請學生列出算式:1-11/20-2/5或1-(11/20+2/5)。
    (3)請學生試著計算,并指名板演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過程。
    提問: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帶有小括號的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該怎樣計算?
    3.小結。
    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也是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4.完成教材第118頁的“做一做。
    學生試著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計算過程,重點看運算順序及書寫美觀情況。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120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4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第2—4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shù)加減綜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五、教學反思:
    三個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的求法。
    通過課前研讀教材和課上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這種擔憂是多余的。
    1.將未知轉化為已知。
    在課前,我仔細研讀了教材從116頁至總復習142頁中所有混合計算的習題,發(fā)現(xiàn)所提供分數(shù)的分母是十分講究的。它們無一例外地存在下面的特殊關系:三個分母中必有兩個數(shù)之間存在著倍數(shù)關系。原來,教材在求三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上已經(jīng)悄悄降低了難度。
    如116頁的做一做第一題,三個分母分別是5、10、3,10是5的倍數(shù),那么求這三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實質上也就是求10和3兩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這樣,就可以巧妙地將未知轉化為已知來解決了。有了這個發(fā)現(xiàn),在教學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先觀察三個分母中哪兩個數(shù)存在著倍數(shù)關系,然后再用已經(jīng)掌握的方法求較大數(shù)與另一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即可。
    2.將方法有效類推。
    在求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時,學生普遍采用的是先求較大數(shù)的倍數(shù),再依次判斷這些數(shù)是否是較小數(shù)倍數(shù)的方法。那么求三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否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呢?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能快速類推出解決方法,并正確口答出三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因此,教師不可小瞧學生,他們具有探索的欲望與潛能。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三
    (1)掌握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一般方法。
    (2)能正確,合理地進行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培養(yǎng)仔細觀察,認真分析的習慣。
    重點、難點:正確,合理地進行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備注。
    1、判斷下列分數(shù)中哪些分數(shù)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把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分數(shù)化成有限小數(shù)。
    1/83/44/57/259/122/3。
    1/68/157/167/3312/159/13。
    2、把下面各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
    0.010.750.969.8。
    2.053.132.223.375。
    1、出示課題《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2、出示例1。
    計算1又3/4-.045+3又2/5。
    (1)嘗試(用兩種方法計算)。
    (2)投影片反饋。
    解法1: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計算。
    1又3/4-0.45+3又2/5。
    =1又3/4-9/20+3又2/5小數(shù)化分數(shù)。
    =1又15/20-9/20+3又8/20通分。
    =4又14/20計算。
    =4又7/10約分。
    解法2: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計算。
    1又3/4-0.45+3又2/5。
    =1.75-0.45+3.4分數(shù)化小數(shù)。
    =4.7。
    (3)討論比較后教師。
    a、進行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時,往往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或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計算。
    b、在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中,當分數(shù)能化有限小數(shù)時,通常是:
    教學過程。
    備注。
    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計算比較方便。
    (4)鞏固。
    0.38+3.59-1又2/53又7/20-1又9/10+2.415。
    在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中,如果遇到分數(shù)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時,又怎么辦呢?
    3、出示例2。
    計算3又5/6+4.25-2又5/8。
    (1)審題:確定采用什么方法計算?
    (2)試做。
    (3)投影反饋。
    小數(shù)化分數(shù)做:
    3又5//6+4.25-2又5/8。
    =3又5/6+4又1/4-2又5/8。
    =3又20/24+4又6/24-2又15/24。
    =5又11/24。
    (4)討論后:
    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中,如果分數(shù)不能化有限小數(shù)時,要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計算。
    (5)鞏固練習。
    4.2+2又1/6-3.152又2/3-0.75+1又1/2。
    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計算時要認真審題:根據(jù)題目中的`具體情況,先判斷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還是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如果分數(shù)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通常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計算比較簡便,如果分數(shù)不能化有限小數(shù)的,可以把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計算,這樣才能使計算既正確有迅速。
    1、判斷。
    下列過題怎樣計算正確又迅速:為什么?(化分數(shù)做還是化小數(shù)做)。
    0.2+1/4-0.39.8-1又5/16+1又7/24。
    3/7+0.25-2/312+4.375-6又5/12。
    2又4/5+78.02―70又3/85/6―0.42+1又1/4。
    2、練一練:
    2又1/3-(0.75+7/10)。
    3、投影反饋。
    學生都能掌握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一般方法。但在實際計算練習中,正確,合理地進行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還有部分學生不夠,對學生出現(xiàn)的這種情況今后還要多提醒和訓練。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四
    片段:
    出示1-1/4-1/3和1-(1/4+1/3)讓學生嘗試的獨立解決。
    反饋情況:
    生1:1-1/4-1/31-(1/4+1/3)。
    =4/4-1/4-1/3=1-(3/12+4/12)。
    =3/4-1/3=1-7/12。
    =9/12-4/12=12/12-7/12。
    =5/12=5/12。
    生2:1-1/4-1/31-(1/4+1/3)。
    =3/4-1/3=1-(3/12+4/12)。
    =9/12-4/12=1-7/12。
    =5/12=5/12。
    生3:1-1/4-1/31-(1/4+1/3)。
    =12/12-3/12-4/12=12/12-7/12。
    =5/12=5/12。
    交流討論后發(fā)現(xiàn)這些算法都是對的。
    師: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做出了這么多方法。每一種解法,你更喜歡哪種算法呢?
    學生交流。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沒有小括號的,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的。參加運算的幾個分數(shù),可以分步通分,分步計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計算。
    以上是我上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時的一個教學片斷。教學一開始,作為老師我沒有做更多的講解,只是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計算。沒想到學生反饋上來的運算方法這么多。有的學生按照整數(shù)加減運算的順序計算,兩個兩個數(shù)通分相加減。有的學生把能口算的過程省略,避免了運算過程的繁瑣。有的學生把三個數(shù)先一起進行通分,然后再進行計算。有的學生在計算1/4+1/3時先通分再計算,有的學生則用上節(jié)課找到的規(guī)律進行口算得出結果。然后我再讓學生觀察、比較、交流最優(yōu)秀,最合理的方法,同時交流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我覺得計算題教學已不僅僅是講授方法,學生練習的模式。計算題的教學因突出學生的獨立探索,操作發(fā)現(xiàn),總結規(guī)律等各種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計算題的教學中要體現(xiàn)算法的多樣性,能夠引導學生通過典型題的練習發(fā)現(xiàn)其中最優(yōu)秀,最合理的方法,從而掌握計算的正確方法,理解算理,但是并不要求學生熟記法則。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五
    教學內容:教材第117、118的內容及第120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一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2、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及算法。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4、養(yǎng)成用簡明、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
    教學難點:采用一次通分時,能正確求出三個分數(shù)的最小公分母。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一說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12+8-13。
    16-4+21。
    24-(18+3)。
    2、老師指出: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二、教學實施。
    1、出示例1的表格。
    (l)讓學生讀懂表格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2)老師出示第一個問題:“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幾分之幾?"。
    (3)提問: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樣列式?
    (4)請學生試著算一算,集體交流計算方法。
    老師巡視,請不同算法的同學板演。
    比較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
    (5)小結計算方法:計算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進行計算。一般如果每項都是異分母分數(shù)時用一次通分計算簡便。在計算時,可以根據(jù)題目的特點和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方法。
    2、出示例1的第二個問題:“裸露地面儲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幾分之幾?
    (2)請學生列出算式:1-11/20-2/5或1-(11/20+2/5)。
    (3)請學生試著計算,并指名板演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過程。
    提問: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帶有小括號的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該怎樣計算?
    3、小結。
    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也是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4、完成教材第118頁的“做一做。
    學生試著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計算過程,重點看運算順序及書寫美觀情況。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120頁練習二十三的第1—4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第2—4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shù)加減綜合運算的順序相同。
    教學反思: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混合運算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說一說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12+8-13??16-4+21?24-(18+3)。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沒有括號的算式計算方法)。
    導學釋疑,合作探究:
    1.出示例1:
    學生匯報:。
    (1)??????????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例1內容.
    (3)??????????對于分步通分和一次通分你更喜歡哪一種?
    2.??小結: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shù)加減的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也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有小括號應先算小括號里的。
    3.??質疑。
    三、鞏固練習。
    1.??基本題:。
    完成118頁“做一做”
    第120頁練習二十三的1----4題.
    2.??拓展練習:。
    大屏幕.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七
    1.使學生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能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科書第75頁的內容及練習十二的第1、2題。
    圖片、小棒、課件。
    7+1+2=5+3+1=4+5+1=。
    8-6-1=6-2-3=9-6-1=。
    它們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師:出示例一,你能編一道數(shù)學題,提出一個問題嗎。
    (師板書4+3。再演示飛走2只的場面)現(xiàn)在湖里天鵝只數(sh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要求現(xiàn)在還有幾只天鵝怎么辦?
    師板算式:4+3-2,并讀算式。
    生讀算式。
    師:同學們觀察這道算式與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
    師:那你能不能像連加、連減一樣給這種題起一個名字。
    師: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板書:加減混合)生齊讀課題。提出學習目標:1、要學會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2、能正確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
    師:誰能再讀一讀這道題。對照圖畫來說一說4+3-2所表示的.意義。
    生指名說。
    師:那么4+3-2該怎么計算呢?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討論。生匯報:先算4+3=7,再算7-2=5。
    師:同學們討論的結果都是先算4+3=7,再算7-2=5。需要強調一點,做題時一定要記住第二步是幾減2。
    出示例二。
    生:湖里有4只天鵝,飛走了2只,又飛來了3只。
    師: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現(xiàn)在湖里有幾只天鵝?
    師:誰來列式?
    師:上面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請同學們試做。
    生匯報。
    師:做題時關鍵要記住哪個數(shù)?
    生:記住第一步的得數(shù)2。
    師:請大家回憶一下例1、例2的計算過程,誰能說一說我們計算的順序?
    小結:我們計算的順序是從左往右計算,與連加、連減相同。
    師:1、現(xiàn)在聽老師說的順序來擺小棒計算。怎樣列式計算?
    2、看算式擺小棒,7-3+2怎樣擺小棒呢?
    師:看,一只調皮的小猴子擋住了我們的去路。啊,原來它是要讓大家來幫忙的。
    (出示第75頁的做一做畫面)。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不告訴別人,自己把算式寫在書上。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師:小猴子怎么還不走呢?原來他還有一道題呢!(出示76頁第一題)。
    大家看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這么熱鬧?。?BR>    生搶答完成。
    師:獅子大王看到我們同學來了很高興。他有幾顆智慧星要發(fā)給大家,但是它有個條件,就是做對一道題得一顆智慧星,最后看誰的智慧星最多,誰就是最聰明的同學?,F(xiàn)在我們就請獅子大王出題吧。
    (76頁第四題)。
    生獨立完成,把答案寫在書上,集體訂正。
    這是老師在公路邊看到的情景。你能編一道數(shù)學題嗎?
    談談收獲。
    乘加減混合運算的教案篇十八
    2.使學生知道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計算.
    能運用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使學生掌握什么時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時候分步通分好.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計算下面各題.
    二、探究新知.
    (板書課題:)。
    (一)教學例1(沒有括號的算式計算方法)【演示課件】。
    學生回答: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遇到有括號的,應該先算括號里面的.
    教師談話:請同學們打開書136頁讀一下第一段的文字.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內容?
    學生回答:這段文字告訴我們:的運算順序與整數(shù)的相同;為了簡便,幾個分數(shù)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運算順序依次進行計算.
    1.出示例1:計算。
    三個分數(shù)是異分母的分數(shù),計算時應當從左往右計算;
    分母不同,計算時應先通分.
    3.學生獨立解答.
    第一種算法:第二種算法:
    思考: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種簡便?
    教師強調:三個分數(shù)是異分母分數(shù),先一次通分比較簡便.
    4.總結沒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5.反饋練習:
    (二)教學例2(有括號的算式的計算方法)【繼續(xù)演示課件】。
    1.出示例2?計算。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個算式與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號)。
    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學生獨立解答.
    思考:這道題為什么分步通分計算比較好?
    3.總結有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4.反饋練習.
    三、全課小結.
    四、隨堂練習.
    1.填空.【繼續(xù)演示課件】。
    的運算順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沒有括號的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順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號的的運算順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后算______________.
    2.計算.
    3.計算.
    五、布置作業(yè)?.
    1.從里減去,所得的差與相加,和是多少?
    2.從里減去與的和,差是多少???。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