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低頭找幸福電子書篇一
幸福是什么?也許一千個不同的人對幸福就會有一千種不同的理解,同一個人的一千種不同的時間里就有一千種不同的幸福。而有人是這樣理解幸福的:人不是追求幸福而是感悟幸福。幸福不在追求的終點,幸福在起點與終點之間的每一個細節(jié)上,只是幸福的感悟,離不開一顆感恩的心。這人就是數(shù)學特級教師俞正強老師。
最近有老師向我推薦了王永紅著的《低頭找幸福》一書,一聽到這書名,我就有了閱讀的強烈欲望,于是我捧起了這本書……
這是一本名師成長軌跡訪談錄,它為我們展示了浙江金華站前小學的數(shù)學特級教師俞正強老師的成長歷程以及俞老師對幸福的理解、感悟。循著名師成長的軌跡,我體會到了俞老師從學生中,從讀書中,從寫作中……感悟到了幸福。
他并不特殊,很普通,很平凡,他“從教”之理乃是無奈選擇,但是一踏進校門,他就被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吸引,于是他愛上了這個職業(yè),而且一干就是幾十年,樂此不彼。
用愈老師自己的話說,雖然我不怎么熱愛教師這個職業(yè),但我有責任心。一走進教室,我想的就是把書教好。正是愈老師的責任心,使得愈老師十分愿意與學生聊天,他覺得與學生聊天是一種很享受的事情。他認為與學生聊天也是工作,通過聊天能獲得關于學生的大量信息:關于他們的愛好,關于他們的家庭,關于他們的能力……,而這些正是教育得以實施的基礎。他認為與學生聊天更是一次教育的機會,不論是對學生還是對老師,聊天可以學會傾聽。
總之,他認為與學生聊天是一把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于是從學生那里她得到了幸福,無論是課堂上還是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他把同學生聊天當成一種很享受的事情,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源自于俞老師細致的觀察,真誠地對話、敏銳地感受著學生的情感。
“老師,你進步了嗎?”學生的問話并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尷尬,相反,卻為他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如果你能讓他們忘記吵,算你厲害!” 學生的回復,使他明白:老師的權威有時在學生面前是蒼白無力的,只有探索怎樣把課上好,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因此,是學生啟迪他反思,促使他成長,于是他對學生心存感激。
從愈老師的成長歷程中使我明白了,在教學中一定要有毅力去為學生做事,做多了,你就會有積累,有積累的時侯,給你機會就能夠表現(xiàn)出來了,突然有一天你就會有收獲了。
我佩服俞老師的另外一點不是因為他的“幽默”,也不是他現(xiàn)今取得的成就,而是他的博覽群書。十多年來,俞老師堅持讀書、思考、教學、寫作。他從讀書和思考中體會到了歡樂。
幾十年來,俞老師把讀書當成最省錢的娛樂方式,他閱讀了大量的教育理論著作,在與中外名人對話的過程中,他悟出了讀書的味道,用心積淀了影響他一生的心智財富。
那些來自書本的給養(yǎng),極大地豐富了他的精神生活,讓他的思想變得成熟。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他不僅精通數(shù)學,而且熟知《論語》、哲學、法律、中醫(yī)藥等。他說多讀書,多讀不同種類的書對思考教學問題大有好處;教學中的一些現(xiàn)象和問題從另外的角度去思考會有獨到的見地。我覺得很有道理,讀書能影響到一個人的思維方式,這話一點也不假。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有人說,教育是一門藝術。我想,不管是科學還是藝術,研究的終究是人,世界上關于人的知識包羅萬象,要很好地把握人當然應該多學習,看書不愧為一個好方法。同時寫作讓他清晰了自己的思想,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擁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發(fā)展自己的機會。
要想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好老師,讀書、思考,進行不斷的教學反思必不可少,而做到這一點很簡單但也很難,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很多時候總是抬頭在尋找憧憬的幸福生活而忘了腳踏實地。
教師作為社會上眾多職業(yè)中極其普通的一員,選擇了教師就等于選擇了平凡??墒牵芏鄡?yōu)秀的教師終究可以脫穎而出,向社會展示他們的不平凡,正如俞老師。作為教師,他的職業(yè)可以普通,生活可以平淡,但教學卻不可以平凡,而應該在平凡中突顯非凡?!坝泻芏嗳死鲜翘ь^看高處,希望從那里得到幸福。其實幸福就在身邊,低頭就能找到?!?BR> 作為教師,我們有時候有太多的怨言,對自己的學生有太多的不滿,對自己的職業(yè)缺少幸福感。其實幸福就是一種感覺,只有學會微笑著對待自己的職業(yè)才能享受作為教師的幸福,只有懂得為學生播種快樂才能收獲學生回饋給我們的幸福。
低頭找幸福電子書篇二
幸福是什么,做老師的幸福是什么,老師們聚在一起,聽到的很多都是抱怨。的確,我們的付出和收獲總是那么不成正比,在這樣的心境下,在這個社會,我們都覺得做老師沒有什么幸福可言。
俞老師告訴我們,人來世上,不是來獲取什么,僅僅是來體會一種叫幸福的東西。上帝讓人握著拳頭,是想讓人低頭看看,手心有什么。學會低頭,看看支撐自己的土地,心存感激,于感念之中體會幸福,于幸福中謀得力量,用這份幸福的力量支撐起高貴的頭顱、深邃的世界、踏實的勞作,如此不斷往復,幸福,便常駐人心。
學生們都說他是位好老師,但是又說不出他好在哪里。在別人的眼里,他是一位另類的教師,但是他卻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他說其實幸福就在身邊,低頭就能找到。
《低頭找幸?!窌杏涗浟擞崂蠋煹某砷L經(jīng)歷。俞老師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很多名師都是經(jīng)過千催百煉才出來的,但愈老師卻沒有,他是一名農(nóng)家子弟,沒有任何的背景,在評為特級教師之前,沒有參加過任何大賽,沒有拿過一個大的教學獎項,甚至剛當老師的時候,連領導都不看好他,他除了教書,就是讀書,看起來非常平淡,但卻是生活的真味。
俞老師用心積淀了影響他一生的心智財富。那些來自學生的感悟,來自閱讀的給養(yǎng),極大地豐富了他的精神生活,讓他的思想變得成熟、深刻。
俞老師說:“雖然我不怎么熱愛教師這個職業(yè),但我有責任心。一走進教室,我想的就是要把書教好。雖然領導不怎么賞識我,但學生給我的動力更大?!彼麨槿藰銓?,他的課更樸實,沒有華麗的手段,很少用多媒體,大多數(shù)就是一支粉筆到底。他甚至就把別人剛上的課,也可以上的讓你折服,是他的課卻透射出一種樸素的、安靜的、靈性的、智慧的美。
我佩服的是俞老師竟然用學生的一句無意的話成為自己當老師成功與否的標準。我們上課也經(jīng)常因為課堂紀律而大傷腦筋,總有個別孩子不聽話而讓老師不得不停止教學進程來維持紀律,我們也經(jīng)常會因此而對孩子們進行一些懲罰,比如,扣除班級的榮譽分、通告班主任、通告家長等。
俞老師也曾經(jīng)遇到這樣的問題,他給學生立了這樣一個規(guī)矩:“上課講話不要緊,但不要吵到讓我停下來維持紀律。讓我們停下來也不要緊,但不能讓我一堂課上停三次?!狈駝t就讓孩子們在放學后靜坐15分鐘。當真的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后,班上的一位同學給俞老師提意見了,認為這樣做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當時的俞老師并不以為然,還理直氣壯地跟這個學生說:“好的紀律是好的學習的前提!”
第二天,這個學生給他回復了這樣一句話讓俞老師陷入了沉思:“俞老師,如果你能讓他們忘記吵,算你厲害!”是啊,一堂課能夠讓聽的學生忘記吵,全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多么難得!他需要的是一堂精彩紛呈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掌控。
從此,俞老師的上課目標發(fā)生了改變:“我就是想把課上得讓學生忘記吵”。視學生為老師的老師是多么難能可貴,它是建立在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的基礎上的。教師的教學工作離不開學生,在很多時候,從學生那里的來的信息的卻可以幫助我們成長。
印象特別深的是俞正強老師的關于教學設計的看法,關于課堂教學的藝術,無非八個字:即因材施教和循序漸進俞正強老師“清晰立序,樸素選材”,把一節(jié)在大多數(shù)教師看來很平常的課教得富有智慧,給學生以輕松、以深刻的感覺和認識,按照他的教學設計,把數(shù)學抽象性特點表達得非常清楚,我看后有一種絕妙無比的感受。
低頭找幸福電子書篇三
在《低頭找幸?!窌袑懙健敖虝?,是教師的天職。而讀書呢,應該算是教師的職業(yè)需要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已成為大家普遍認可的好教師的優(yōu)良品質(zhì)。俞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好教師。他喜歡讀書,樂于讀書,并且還從中讀出了各種各樣的味道來。”
曾經(jīng)有位教育家說過:“只讀兩本書(教材、教參)的教師無論如何是不能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讀書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的愛心和社會的良心。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蘊”。“有人說‘沒時間讀書’,關鍵還是他不想讀書……”我完全贊成這句話,并深有同感。
因為我老是想:“老師也是人,老師的壓力也是相當大的,應付學校各種各樣的檢查,做課題,搞教研、進修、培訓、評職稱、提高教學質(zhì)量、要帶學生訓練……忙了一天,只想坐下來看看電視、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讀書?最多只有在寫論文、寫計劃、總結或上公開課時,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鑒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BR>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狈磸投⒅K的這句話,我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自己,那就是“汗”。在這點上我應該好好向俞老師學習。
讀書讓人獲得更多的知識,成功的背后往往有知識作為后盾。當我們研究成功者的范例時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他們的成功可以追溯到當初拿起書籍自我修養(yǎng)的那一天。要多讀書,要讀好書,要善讀書。書籍是一種工具,它能照亮黑暗的日子,它能鼓勵你,使你大膽地走入一個別開生面的境界。
為了鍛煉心志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要以客觀的態(tài)度去診斷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而為了豐富心靈,讀書是個極好的方法。
首先是要對“讀書”的重要性有深刻認識。清華附小竇桂梅老師就講得很好。她說:“熱愛讀書是超越功利的。我們愛李商隱,并不是指望靠他的詩來換錢糊口;我們愛康德,也并不指望康德哲學能幫助我們炒股致富?!薄耙粋€真正愛書的人能在文字中體會到難言的滿足、幸福和富有?!薄皩τ谡湟暽娜藖碚f,只活一生是不夠的,我們要在那些優(yōu)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是再活10次——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
其實,人是通過擁有語言的方式來擁有世界的,語言的極限,就是認知的極限,語言之外的世界對于人來講,是一個未知世界。誰的語言掌握得多,誰的世界就更深沉、更廣闊。所以為什么要提出多讀書呢?我覺得多讀書,與一個人自身的修養(yǎng)及知識和品行的發(fā)展是緊密聯(lián)系的。
正如林清玄所說的,讀書的目的就是“使我們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愛,更懂得寬容,更懂得生活的美好”。
現(xiàn)在是由過去發(fā)展而來的,沒有昨天,也就沒有今天,更不會有明天。今天的一切,都來自昨天的吸納和積累。而今天以前人類的寶貴經(jīng)驗和痛苦教訓,都保存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之中。
在現(xiàn)代社會里,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缺乏獲取新知識能力、缺乏發(fā)展?jié)撃艿膶W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文化內(nèi)涵淺薄的平庸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呆板沉滯的令人窒息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必然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
孔子在《論語》里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強調(diào)學習與思考一定要相結合。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俞老師最突出的一個人格特點。俞老師說:“讀書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方式?!?BR> 讀書重要,但只讀書不思考,還是不夠的。所以一要讀書,二要思考。對于“思考”的重要性更要有深刻的認識。
我們要把培養(yǎng)自己的思考能力,培養(yǎng)教師的思考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作為一個重大的理論課題和實踐課題提上議事日程。
現(xiàn)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十分強調(diào)思考的重要性。他說:“發(fā)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yè)知識放在首位”。他還說,“提出問題遠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一個能思考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力量無邊的人”。思維這么重要,但是在我國教育應試傾向束縛下,存在的嚴重問題就是重視傳授而不重視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有則笑話,可以看作是對我們的教育當中缺乏思考能力培養(yǎng)的批評。
這則笑話是這樣說的:美國有個國際班,有一天老師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你們當中有誰思考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糧食緊缺的問題嗎?這個班本來是很喜歡發(fā)言的,但是這回安靜了,沒有一個人舉手,為什么呢?因為非洲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糧食”,歐洲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緊缺”,美國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國家”,而中國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思考”。這當然只是一個笑話,但是這個笑話抓住了一些特點。一個人、幾個人不會思考,不會影響全局;如果一代人、一個民族缺乏思考能力,那后果就只好是落后挨打了。對于青少年來說,知識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
多讀書,使我們睜開雙眼,樹立遠大理想;使我們不斷加固信念堤壩,更加堅定奮斗事業(yè)的決心;使我們不斷豐富生活,更加快樂地對待人生。善思考,是永不干涸迸發(fā)我們創(chuàng)新意識的源頭水;是源源不斷提高我們能力的傳送帶。
勤踐行,可以創(chuàng)造傲人財富;可以提高學習質(zhì)量;可以檢驗能力高低。愿我們因讀書而充實,因思考而深刻,因?qū)嵺`而成熟!
俞老師說:“讀書和思考都是很快樂的事”。讓我們一起讀書吧,朋友們!
低頭找幸福電子書篇四
讀這本書之前,這個人的名字是孤陋寡聞的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讀完了這本書之后,我發(fā)覺自己對這個名字是多么地崇敬。
“人來世上,不是來獲取什么,僅僅是來體會一種叫幸福的東西。上帝讓人握著拳頭,是想讓人低頭看看,手心有什么。學會低頭,看看支撐自己的土地,心存感激,于感念之中體會幸福,于幸福中謀得力量,用這份幸福的力量支撐起高貴的頭顱、踏實的勞作,如此不斷往復,幸福,便常駐人心?!彼倪@段話,真實而又浪漫,親切而又激進深邃。細細品味,會無形之中增添了一層理性的思考,一種向上的動力。
他愛讀書。他說:“讀書是最省錢的娛樂方式”。作為一名小學數(shù)學教師,他博覽群書,不僅精通數(shù)學,而且熟知《論語》、哲學、法律、中醫(yī)藥等。的確,多讀書,多讀不同種類的書讓他對教學中的一些現(xiàn)象和問題能從另外的角度去思考。在他未成名的平淡的12年教學經(jīng)歷里,他用心積淀了影響他一生的心智財富,那些來自學生的感悟,來自閱讀的給養(yǎng),極大地豐富了他的精神生活,讓他的思想變得成熟、深刻。
他愛思考。他常捫心自問:“今天,我進步了嗎?”面對學生充滿稚言稚語,他不是一笑而過,而總能理性地思考著這些童言深刻的背后意義。他常說:“是誰在幫助我成長,是學生。學生始終是我的老師。他們就在突然之中,像一道閃電裂開了你的腦子,讓你一下子得到不少感悟。這種感覺真有點當頭棒喝的感覺,讓你醍醐灌頂?!庇掠诜此?、善于思考讓他比常人多了一份精神上的愉悅和自足,更多了一份智者的充實和快樂。
他愛學生。他有一顆熱愛孩子的真心,走進學生的心扉,想學生之所想,樂學生之所樂,并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關懷和尊重。他成功的一大秘訣就是“讓孩子們喜歡我”,親其師而信其道,進而喜歡上數(shù)學課。所以他的學生課堂上“常常會忘記吵”,能享受其間,幸福其中!
他能吃苦,有毅力。他說:“我是屬于很有責任感的人。我可以不愛教書,但只要我一走進教室,我就不能不教好書。”正是這份責任感,讓他能在經(jīng)歷不少挫折和失敗,飽嘗許多咸酸苦辣之時,還能認真探索,執(zhí)著追求,無私奉獻,無怨無悔。
一句話,他告訴我們,教師的職業(yè)幸福不是恩賜就能有的,而是靠低頭做出來的。
讀懂了這些,我們就不難理解他的另類課堂,他的課堂教學藝術。
讀懂了這些,我們該學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像俞特一樣,多閱讀、多思考、多一份責任感,多與學生促膝交談,多蹲下來感受兒童的感受,多低下頭品味屬于自己的幸福!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低頭找幸福電子書篇五
前段時間,斷斷續(xù)續(xù)地讀了俞老師的《低頭找幸?!愤@本書,這本書是以談話的的方式展開的。書中可以讀到俞老師的坦然與自信,他敢說實話,敢于把自己不同的想法表達出來,所以讀起來很接地氣,踏實。
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的同學會把應用題中出現(xiàn)的數(shù)字毫不猶豫的直接加起來,或者直接減起來,或者加減乘除,每種情況都有,老師們對于這樣的學生做出了一個評價“這類學生不動腦子,是真笨呀!”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學生因為挨了老師的批評而不開心,教師因為學生的“笨”而不開心,畢竟要用考評學生的方法來考評教師,每個班級都有很多這類的同學,即便有的老師不加以批評,而他們也多多少少會給自己戴上“笨”的帽子。
之前我把他們這種情況歸納為直線思維,即把所有的數(shù)字加起來等他們沒有做過更多的思考。后來讀了俞老師的書,讀完后很高興,因為俞老師也遇到了這種情況,看來挫折并不是單單找到了我,他專門做了一個專訪,他認為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源于學生的生活思維與數(shù)學思維想脫離,也就是學生在生活情景中抽象不出來數(shù)學思維。
我們班有一個同學就比較典型,她智力一般,作業(yè)也按時完成,之前就發(fā)現(xiàn)做試卷的時候總是牛頭不對馬嘴,試卷也寫的滿滿的,但錯的太多,所以很氣人!后來在全班對應用題進行分部練習,六年級上第一單元,先練習畫圖,后列橫式,最后計算,分部做的時候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都會做,一綜合做,發(fā)現(xiàn)做的還湊合,但是過幾天在做,就不理想了,那種難堪無法描述,雖然有時候練習的次數(shù)多了正確率會高點,但是沒過幾天又要恢復原狀,第一單元練的還行,第三單元也還行,但是一放在一起就糟了,兩個就都不會了,通過讀書得到,原來每次在做練習的時候,其實同學們在看這個題之前就已經(jīng)知道怎么做了“照著胡樓畫瓢”如果老師講的是加法,那么接下來要練的習題肯定是加法,學生也省著動腦筋了。
這就產(chǎn)生了沖突,對教師專業(yè)能力有很高的限制,如果教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處理的好,學生學的開心,記得住,理解的好,如果教師教學環(huán)節(jié)處理的不好,那么學生就會受到這樣的負面遷移,他們希望以這種方式度過這個讓人痛苦的情景。
至于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讓學生學的好,學的愉快,正是我不斷努力的地方。
低頭找幸福電子書篇一
幸福是什么?也許一千個不同的人對幸福就會有一千種不同的理解,同一個人的一千種不同的時間里就有一千種不同的幸福。而有人是這樣理解幸福的:人不是追求幸福而是感悟幸福。幸福不在追求的終點,幸福在起點與終點之間的每一個細節(jié)上,只是幸福的感悟,離不開一顆感恩的心。這人就是數(shù)學特級教師俞正強老師。
最近有老師向我推薦了王永紅著的《低頭找幸福》一書,一聽到這書名,我就有了閱讀的強烈欲望,于是我捧起了這本書……
這是一本名師成長軌跡訪談錄,它為我們展示了浙江金華站前小學的數(shù)學特級教師俞正強老師的成長歷程以及俞老師對幸福的理解、感悟。循著名師成長的軌跡,我體會到了俞老師從學生中,從讀書中,從寫作中……感悟到了幸福。
他并不特殊,很普通,很平凡,他“從教”之理乃是無奈選擇,但是一踏進校門,他就被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吸引,于是他愛上了這個職業(yè),而且一干就是幾十年,樂此不彼。
用愈老師自己的話說,雖然我不怎么熱愛教師這個職業(yè),但我有責任心。一走進教室,我想的就是把書教好。正是愈老師的責任心,使得愈老師十分愿意與學生聊天,他覺得與學生聊天是一種很享受的事情。他認為與學生聊天也是工作,通過聊天能獲得關于學生的大量信息:關于他們的愛好,關于他們的家庭,關于他們的能力……,而這些正是教育得以實施的基礎。他認為與學生聊天更是一次教育的機會,不論是對學生還是對老師,聊天可以學會傾聽。
總之,他認為與學生聊天是一把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于是從學生那里她得到了幸福,無論是課堂上還是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他把同學生聊天當成一種很享受的事情,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源自于俞老師細致的觀察,真誠地對話、敏銳地感受著學生的情感。
“老師,你進步了嗎?”學生的問話并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尷尬,相反,卻為他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如果你能讓他們忘記吵,算你厲害!” 學生的回復,使他明白:老師的權威有時在學生面前是蒼白無力的,只有探索怎樣把課上好,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因此,是學生啟迪他反思,促使他成長,于是他對學生心存感激。
從愈老師的成長歷程中使我明白了,在教學中一定要有毅力去為學生做事,做多了,你就會有積累,有積累的時侯,給你機會就能夠表現(xiàn)出來了,突然有一天你就會有收獲了。
我佩服俞老師的另外一點不是因為他的“幽默”,也不是他現(xiàn)今取得的成就,而是他的博覽群書。十多年來,俞老師堅持讀書、思考、教學、寫作。他從讀書和思考中體會到了歡樂。
幾十年來,俞老師把讀書當成最省錢的娛樂方式,他閱讀了大量的教育理論著作,在與中外名人對話的過程中,他悟出了讀書的味道,用心積淀了影響他一生的心智財富。
那些來自書本的給養(yǎng),極大地豐富了他的精神生活,讓他的思想變得成熟。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他不僅精通數(shù)學,而且熟知《論語》、哲學、法律、中醫(yī)藥等。他說多讀書,多讀不同種類的書對思考教學問題大有好處;教學中的一些現(xiàn)象和問題從另外的角度去思考會有獨到的見地。我覺得很有道理,讀書能影響到一個人的思維方式,這話一點也不假。
有人說,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有人說,教育是一門藝術。我想,不管是科學還是藝術,研究的終究是人,世界上關于人的知識包羅萬象,要很好地把握人當然應該多學習,看書不愧為一個好方法。同時寫作讓他清晰了自己的思想,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擁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發(fā)展自己的機會。
要想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好老師,讀書、思考,進行不斷的教學反思必不可少,而做到這一點很簡單但也很難,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很多時候總是抬頭在尋找憧憬的幸福生活而忘了腳踏實地。
教師作為社會上眾多職業(yè)中極其普通的一員,選擇了教師就等于選擇了平凡??墒牵芏鄡?yōu)秀的教師終究可以脫穎而出,向社會展示他們的不平凡,正如俞老師。作為教師,他的職業(yè)可以普通,生活可以平淡,但教學卻不可以平凡,而應該在平凡中突顯非凡?!坝泻芏嗳死鲜翘ь^看高處,希望從那里得到幸福。其實幸福就在身邊,低頭就能找到?!?BR> 作為教師,我們有時候有太多的怨言,對自己的學生有太多的不滿,對自己的職業(yè)缺少幸福感。其實幸福就是一種感覺,只有學會微笑著對待自己的職業(yè)才能享受作為教師的幸福,只有懂得為學生播種快樂才能收獲學生回饋給我們的幸福。
低頭找幸福電子書篇二
幸福是什么,做老師的幸福是什么,老師們聚在一起,聽到的很多都是抱怨。的確,我們的付出和收獲總是那么不成正比,在這樣的心境下,在這個社會,我們都覺得做老師沒有什么幸福可言。
俞老師告訴我們,人來世上,不是來獲取什么,僅僅是來體會一種叫幸福的東西。上帝讓人握著拳頭,是想讓人低頭看看,手心有什么。學會低頭,看看支撐自己的土地,心存感激,于感念之中體會幸福,于幸福中謀得力量,用這份幸福的力量支撐起高貴的頭顱、深邃的世界、踏實的勞作,如此不斷往復,幸福,便常駐人心。
學生們都說他是位好老師,但是又說不出他好在哪里。在別人的眼里,他是一位另類的教師,但是他卻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他說其實幸福就在身邊,低頭就能找到。
《低頭找幸?!窌杏涗浟擞崂蠋煹某砷L經(jīng)歷。俞老師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很多名師都是經(jīng)過千催百煉才出來的,但愈老師卻沒有,他是一名農(nóng)家子弟,沒有任何的背景,在評為特級教師之前,沒有參加過任何大賽,沒有拿過一個大的教學獎項,甚至剛當老師的時候,連領導都不看好他,他除了教書,就是讀書,看起來非常平淡,但卻是生活的真味。
俞老師用心積淀了影響他一生的心智財富。那些來自學生的感悟,來自閱讀的給養(yǎng),極大地豐富了他的精神生活,讓他的思想變得成熟、深刻。
俞老師說:“雖然我不怎么熱愛教師這個職業(yè),但我有責任心。一走進教室,我想的就是要把書教好。雖然領導不怎么賞識我,但學生給我的動力更大?!彼麨槿藰銓?,他的課更樸實,沒有華麗的手段,很少用多媒體,大多數(shù)就是一支粉筆到底。他甚至就把別人剛上的課,也可以上的讓你折服,是他的課卻透射出一種樸素的、安靜的、靈性的、智慧的美。
我佩服的是俞老師竟然用學生的一句無意的話成為自己當老師成功與否的標準。我們上課也經(jīng)常因為課堂紀律而大傷腦筋,總有個別孩子不聽話而讓老師不得不停止教學進程來維持紀律,我們也經(jīng)常會因此而對孩子們進行一些懲罰,比如,扣除班級的榮譽分、通告班主任、通告家長等。
俞老師也曾經(jīng)遇到這樣的問題,他給學生立了這樣一個規(guī)矩:“上課講話不要緊,但不要吵到讓我停下來維持紀律。讓我們停下來也不要緊,但不能讓我一堂課上停三次?!狈駝t就讓孩子們在放學后靜坐15分鐘。當真的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后,班上的一位同學給俞老師提意見了,認為這樣做是在浪費他們的時間。當時的俞老師并不以為然,還理直氣壯地跟這個學生說:“好的紀律是好的學習的前提!”
第二天,這個學生給他回復了這樣一句話讓俞老師陷入了沉思:“俞老師,如果你能讓他們忘記吵,算你厲害!”是啊,一堂課能夠讓聽的學生忘記吵,全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多么難得!他需要的是一堂精彩紛呈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掌控。
從此,俞老師的上課目標發(fā)生了改變:“我就是想把課上得讓學生忘記吵”。視學生為老師的老師是多么難能可貴,它是建立在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的基礎上的。教師的教學工作離不開學生,在很多時候,從學生那里的來的信息的卻可以幫助我們成長。
印象特別深的是俞正強老師的關于教學設計的看法,關于課堂教學的藝術,無非八個字:即因材施教和循序漸進俞正強老師“清晰立序,樸素選材”,把一節(jié)在大多數(shù)教師看來很平常的課教得富有智慧,給學生以輕松、以深刻的感覺和認識,按照他的教學設計,把數(shù)學抽象性特點表達得非常清楚,我看后有一種絕妙無比的感受。
低頭找幸福電子書篇三
在《低頭找幸?!窌袑懙健敖虝?,是教師的天職。而讀書呢,應該算是教師的職業(yè)需要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已成為大家普遍認可的好教師的優(yōu)良品質(zhì)。俞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好教師。他喜歡讀書,樂于讀書,并且還從中讀出了各種各樣的味道來。”
曾經(jīng)有位教育家說過:“只讀兩本書(教材、教參)的教師無論如何是不能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讀書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的愛心和社會的良心。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蘊”。“有人說‘沒時間讀書’,關鍵還是他不想讀書……”我完全贊成這句話,并深有同感。
因為我老是想:“老師也是人,老師的壓力也是相當大的,應付學校各種各樣的檢查,做課題,搞教研、進修、培訓、評職稱、提高教學質(zhì)量、要帶學生訓練……忙了一天,只想坐下來看看電視、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讀書?最多只有在寫論文、寫計劃、總結或上公開課時,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鑒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BR>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狈磸投⒅K的這句話,我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自己,那就是“汗”。在這點上我應該好好向俞老師學習。
讀書讓人獲得更多的知識,成功的背后往往有知識作為后盾。當我們研究成功者的范例時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他們的成功可以追溯到當初拿起書籍自我修養(yǎng)的那一天。要多讀書,要讀好書,要善讀書。書籍是一種工具,它能照亮黑暗的日子,它能鼓勵你,使你大膽地走入一個別開生面的境界。
為了鍛煉心志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要以客觀的態(tài)度去診斷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而為了豐富心靈,讀書是個極好的方法。
首先是要對“讀書”的重要性有深刻認識。清華附小竇桂梅老師就講得很好。她說:“熱愛讀書是超越功利的。我們愛李商隱,并不是指望靠他的詩來換錢糊口;我們愛康德,也并不指望康德哲學能幫助我們炒股致富?!薄耙粋€真正愛書的人能在文字中體會到難言的滿足、幸福和富有?!薄皩τ谡湟暽娜藖碚f,只活一生是不夠的,我們要在那些優(yōu)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是再活10次——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
其實,人是通過擁有語言的方式來擁有世界的,語言的極限,就是認知的極限,語言之外的世界對于人來講,是一個未知世界。誰的語言掌握得多,誰的世界就更深沉、更廣闊。所以為什么要提出多讀書呢?我覺得多讀書,與一個人自身的修養(yǎng)及知識和品行的發(fā)展是緊密聯(lián)系的。
正如林清玄所說的,讀書的目的就是“使我們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愛,更懂得寬容,更懂得生活的美好”。
現(xiàn)在是由過去發(fā)展而來的,沒有昨天,也就沒有今天,更不會有明天。今天的一切,都來自昨天的吸納和積累。而今天以前人類的寶貴經(jīng)驗和痛苦教訓,都保存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之中。
在現(xiàn)代社會里,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缺乏獲取新知識能力、缺乏發(fā)展?jié)撃艿膶W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文化內(nèi)涵淺薄的平庸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呆板沉滯的令人窒息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必然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
孔子在《論語》里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強調(diào)學習與思考一定要相結合。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俞老師最突出的一個人格特點。俞老師說:“讀書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方式?!?BR> 讀書重要,但只讀書不思考,還是不夠的。所以一要讀書,二要思考。對于“思考”的重要性更要有深刻的認識。
我們要把培養(yǎng)自己的思考能力,培養(yǎng)教師的思考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作為一個重大的理論課題和實踐課題提上議事日程。
現(xiàn)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十分強調(diào)思考的重要性。他說:“發(fā)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yè)知識放在首位”。他還說,“提出問題遠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一個能思考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力量無邊的人”。思維這么重要,但是在我國教育應試傾向束縛下,存在的嚴重問題就是重視傳授而不重視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有則笑話,可以看作是對我們的教育當中缺乏思考能力培養(yǎng)的批評。
這則笑話是這樣說的:美國有個國際班,有一天老師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你們當中有誰思考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糧食緊缺的問題嗎?這個班本來是很喜歡發(fā)言的,但是這回安靜了,沒有一個人舉手,為什么呢?因為非洲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糧食”,歐洲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緊缺”,美國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國家”,而中國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思考”。這當然只是一個笑話,但是這個笑話抓住了一些特點。一個人、幾個人不會思考,不會影響全局;如果一代人、一個民族缺乏思考能力,那后果就只好是落后挨打了。對于青少年來說,知識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
多讀書,使我們睜開雙眼,樹立遠大理想;使我們不斷加固信念堤壩,更加堅定奮斗事業(yè)的決心;使我們不斷豐富生活,更加快樂地對待人生。善思考,是永不干涸迸發(fā)我們創(chuàng)新意識的源頭水;是源源不斷提高我們能力的傳送帶。
勤踐行,可以創(chuàng)造傲人財富;可以提高學習質(zhì)量;可以檢驗能力高低。愿我們因讀書而充實,因思考而深刻,因?qū)嵺`而成熟!
俞老師說:“讀書和思考都是很快樂的事”。讓我們一起讀書吧,朋友們!
低頭找幸福電子書篇四
讀這本書之前,這個人的名字是孤陋寡聞的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讀完了這本書之后,我發(fā)覺自己對這個名字是多么地崇敬。
“人來世上,不是來獲取什么,僅僅是來體會一種叫幸福的東西。上帝讓人握著拳頭,是想讓人低頭看看,手心有什么。學會低頭,看看支撐自己的土地,心存感激,于感念之中體會幸福,于幸福中謀得力量,用這份幸福的力量支撐起高貴的頭顱、踏實的勞作,如此不斷往復,幸福,便常駐人心?!彼倪@段話,真實而又浪漫,親切而又激進深邃。細細品味,會無形之中增添了一層理性的思考,一種向上的動力。
他愛讀書。他說:“讀書是最省錢的娛樂方式”。作為一名小學數(shù)學教師,他博覽群書,不僅精通數(shù)學,而且熟知《論語》、哲學、法律、中醫(yī)藥等。的確,多讀書,多讀不同種類的書讓他對教學中的一些現(xiàn)象和問題能從另外的角度去思考。在他未成名的平淡的12年教學經(jīng)歷里,他用心積淀了影響他一生的心智財富,那些來自學生的感悟,來自閱讀的給養(yǎng),極大地豐富了他的精神生活,讓他的思想變得成熟、深刻。
他愛思考。他常捫心自問:“今天,我進步了嗎?”面對學生充滿稚言稚語,他不是一笑而過,而總能理性地思考著這些童言深刻的背后意義。他常說:“是誰在幫助我成長,是學生。學生始終是我的老師。他們就在突然之中,像一道閃電裂開了你的腦子,讓你一下子得到不少感悟。這種感覺真有點當頭棒喝的感覺,讓你醍醐灌頂?!庇掠诜此?、善于思考讓他比常人多了一份精神上的愉悅和自足,更多了一份智者的充實和快樂。
他愛學生。他有一顆熱愛孩子的真心,走進學生的心扉,想學生之所想,樂學生之所樂,并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關懷和尊重。他成功的一大秘訣就是“讓孩子們喜歡我”,親其師而信其道,進而喜歡上數(shù)學課。所以他的學生課堂上“常常會忘記吵”,能享受其間,幸福其中!
他能吃苦,有毅力。他說:“我是屬于很有責任感的人。我可以不愛教書,但只要我一走進教室,我就不能不教好書。”正是這份責任感,讓他能在經(jīng)歷不少挫折和失敗,飽嘗許多咸酸苦辣之時,還能認真探索,執(zhí)著追求,無私奉獻,無怨無悔。
一句話,他告訴我們,教師的職業(yè)幸福不是恩賜就能有的,而是靠低頭做出來的。
讀懂了這些,我們就不難理解他的另類課堂,他的課堂教學藝術。
讀懂了這些,我們該學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像俞特一樣,多閱讀、多思考、多一份責任感,多與學生促膝交談,多蹲下來感受兒童的感受,多低下頭品味屬于自己的幸福!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低頭找幸福電子書篇五
前段時間,斷斷續(xù)續(xù)地讀了俞老師的《低頭找幸?!愤@本書,這本書是以談話的的方式展開的。書中可以讀到俞老師的坦然與自信,他敢說實話,敢于把自己不同的想法表達出來,所以讀起來很接地氣,踏實。
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的同學會把應用題中出現(xiàn)的數(shù)字毫不猶豫的直接加起來,或者直接減起來,或者加減乘除,每種情況都有,老師們對于這樣的學生做出了一個評價“這類學生不動腦子,是真笨呀!”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學生因為挨了老師的批評而不開心,教師因為學生的“笨”而不開心,畢竟要用考評學生的方法來考評教師,每個班級都有很多這類的同學,即便有的老師不加以批評,而他們也多多少少會給自己戴上“笨”的帽子。
之前我把他們這種情況歸納為直線思維,即把所有的數(shù)字加起來等他們沒有做過更多的思考。后來讀了俞老師的書,讀完后很高興,因為俞老師也遇到了這種情況,看來挫折并不是單單找到了我,他專門做了一個專訪,他認為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源于學生的生活思維與數(shù)學思維想脫離,也就是學生在生活情景中抽象不出來數(shù)學思維。
我們班有一個同學就比較典型,她智力一般,作業(yè)也按時完成,之前就發(fā)現(xiàn)做試卷的時候總是牛頭不對馬嘴,試卷也寫的滿滿的,但錯的太多,所以很氣人!后來在全班對應用題進行分部練習,六年級上第一單元,先練習畫圖,后列橫式,最后計算,分部做的時候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都會做,一綜合做,發(fā)現(xiàn)做的還湊合,但是過幾天在做,就不理想了,那種難堪無法描述,雖然有時候練習的次數(shù)多了正確率會高點,但是沒過幾天又要恢復原狀,第一單元練的還行,第三單元也還行,但是一放在一起就糟了,兩個就都不會了,通過讀書得到,原來每次在做練習的時候,其實同學們在看這個題之前就已經(jīng)知道怎么做了“照著胡樓畫瓢”如果老師講的是加法,那么接下來要練的習題肯定是加法,學生也省著動腦筋了。
這就產(chǎn)生了沖突,對教師專業(yè)能力有很高的限制,如果教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處理的好,學生學的開心,記得住,理解的好,如果教師教學環(huán)節(jié)處理的不好,那么學生就會受到這樣的負面遷移,他們希望以這種方式度過這個讓人痛苦的情景。
至于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讓學生學的好,學的愉快,正是我不斷努力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