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整理和梳理思緒。怎樣進行心理總結?有沒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幫助我們進行總結?這些總結范文從不同角度反思了個人、團隊和組織在工作和學習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一
讀了《亡羊補牢》這個故事我懂得了:要隨時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出了差錯應該設法盡快補救。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亡羊補牢》有感三年級。
作文。
讀了《亡羊補牢》這則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善于接受別人的建議。
牧羊人的羊圈壞了,被狼叼走一只羊。牧羊人沒接受朋友的建議——修補羊圈,結果又被兇惡的狼叼走了一只羊。牧羊人聽從朋友的建議,把羊圈重修了一遍并加固后,再也沒有丟過羊。
如果牧羊人丟第一只羊時就虛心接受朋友的建議,他還會丟第二只羊嗎?這就好像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犯一些錯誤。如果我們虛心接受別人的勸告,改正錯誤。我們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就會變的越來越優(yōu)秀。
我們平時學習也是一樣的,如果做錯了題不去管它,只會生氣,下次遇到時還會做錯。如果我們遇到錯題時,虛心接受老師或爸爸媽媽的指導,認真改正錯題。錯題就會越來越少,成績就會越來越優(yōu)秀。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養(yǎng)了幾只羊,過了幾天他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原來是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叨走了。街坊們勸他趕緊把窟窿修好,可他不聽勸告。第二天,那個人又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感到非常后悔,不該不聽街坊的勸告,于是就趕忙把窟窿補起來。
我們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事。
有一次,我要考試了,媽媽讓我把不會或容易出錯的內容好好看看,可我覺得我都會,便滿不在乎地說我都看過了,都會??墒强荚嚲戆l(fā)下來一看,由于我沒認真復習把不認為會不用復習的內容都錯了,我真后悔沒聽媽媽的話。于是我把錯題認真地抄下來,并改正過來。以后考試我都會認真地復習了。
通過這則寓言讓我明白了,人犯錯不要緊只要及時改正就是好的。
成語。
故事吧!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
這個故事講的是在楚國襄王失手楚國時,向莊辛求助,莊辛講了一個故事:一個農民,倆次發(fā)現(xiàn)羊丟了,第一次不聽鄰居的勸阻。第二次丟了羊之后,才把羊圈給封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如果做錯了,要及時的改正,不要一味的再錯下去。凡事要早做準備,不然等到不利后果發(fā)生就一切都晚了。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要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當然也不說都是錯的。我們應該聽聽別人的意見,看看能不能做,這樣的方法是否正確。
我們遇到像這樣的事時,聽聽別人的看法,是否可以采用。不要等到這樣的事在發(fā)生時,在改正,我們要以防這種事情在發(fā)生。
我們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亡羊補牢的事,遇到這些事,你們怎么處理?
學習上的事,我這樣處理:期中考試,數(shù)學卷子寫過一遍了,可是我還是沒考100。是因為媽媽讓我檢查,我也沒有仔細檢查。語文也因為沒有檢查,沒有得100。從此之后,我每次寫完作業(yè)都會認真檢查一遍。還做了許多練習,準備期末考100!
生活中,我也有類似的事: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根好看的新跳繩,體育課用了一次,回到家里,媽媽對我說:“趕快把跳繩放好,不然會弄丟的?!蔽艺f:“不用不用,不會丟的?!苯Y果下一次上體育課,我把家里找遍了也沒找到跳繩。自從這事以后,我會把用過的東西放好,以免弄丟。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及時改正錯誤,就會不斷進步?!蔽蚁嘈湃绻叭馈蹦芨恼e誤,也能考100!
今天,我讀了《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故事,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故事的內容是:一位農夫養(yǎng)了一群羊,一天,他來數(shù)羊,發(fā)現(xiàn)羊少了兩只,他到處找,都沒有找到。第二天,他又來數(shù)羊,發(fā)現(xiàn)又少了兩只,地上還有很多血,才知道,羊被狼吃了。鄰居對他說:“快點修補羊圈吧?!鞭r夫想:明天修也不遲。第三天,農夫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鄰居再次勸告他:“趕緊修補羊圈吧!”農夫后悔莫及。想:如果早點修補也不會被狼吃掉這么多羊了。于是,他開始修補羊圈。從此,羊再也沒有少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犯同樣的錯誤,第一次犯錯不及時改,就會接著犯同樣的錯誤,所以,當?shù)谝淮畏稿e時,就要及時改正,只有這樣,損失才不會大。讀了這個故事,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
故事主要講的是從前有一個牧民,一天早晨,他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羊。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晚上狼從窟窿鉆進羊圈,把羊叼走了。鄰居勸他趕快把羊圈修一修,他沒有聽取鄰居的勸告。第二天早上,他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羊。牧民很后悔沒有聽取鄰居的好心勸告。于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被狼叼走過。
通過讀這篇寓言故事我明白了好多道理,出了問題以后要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發(fā)現(xiàn)錯誤要及時總結教訓、及時改正錯誤,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我想到自己存在的一些缺點,媽媽經常提醒我,我總改不了,現(xiàn)在認識到這些缺點的嚴重性。我要下定決心,以后盡量少犯錯誤,即使錯了,要及時改正。
今天,我讀了《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很深的道理。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主要講的是一位放羊人,他家里有很多羊,還有一個很大的羊圈,但是有一天,這個羊圈爛了個很大的洞,但是這個放羊人卻沒有很快的去修理,只是一直推遲,也因為這樣,他的羊經常被狼吃掉。他的羊越來越少。他的鄰居也經常勸這個放羊人去修補這個羊圈,這個放羊人聽到這個勸告后,終于去修補羊圈,他的羊也不會被狼吃掉。
《亡羊補牢》這個故事我也想到了自己發(fā)生的事情,有一次放假,老師留了很多作業(yè),我每天都想:“反正有的是時間,還是過幾天在寫?!本瓦@樣我一直推遲,終于,放假快結束了,可是我的作業(yè)還是沒有寫完,我開始急了,該怎么辦呀。這是媽媽過來了說:“平時你總是不放在心上,現(xiàn)在你急了,現(xiàn)在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快寫呀?!甭犃藡寢尩脑捨矣昧撕芏鄷r間寫作業(yè),終于寫完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什么事都要抓緊完成,不要推遲,不然后果是很嚴重的。
大家一定聽過亡羊補牢的故事吧?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個人養(yǎng)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出去放養(yǎng),一數(shù),少了一只羊,他發(fā)現(xiàn)羊圈里有一個洞,他心想,羊可能是被狼叼走了,鄰居知道他的羊丟了,就勸他說補上這個洞,他說羊已經被叼走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后來他就一而再再而三的丟羊,他后悔不該不聽鄰居的苦勸。
學習也是這樣的,在學校里學英語也一樣,開始的時候學英語我都不背單詞,到四年級了單詞還是不會背,在今年暑假里,我再次學習了亡羊補牢的故事,我把所有的單詞都背會了,以后我的英語再也不會因為不會背單詞而丟分了。
讀了亡羊補牢的故事,我得到了一個道理: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就要及時的總結教訓,改正錯誤,這樣才可以避免以后重犯同樣的錯誤。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亡羊補牢》,使我深深地吸取了教訓。
這篇文章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養(yǎng)了十幾只羊,一天夜晚,一條餓狼從他家里叼走了一只肥羊,他覺得不就是丟了一只嗎,有人給他提議讓他把羊圈修補一下,他心想:既然丟了,還補干什么,后來連著兩次肥羊都丟了,于是他非常的后悔就聽從鄰居的勸告,趕緊修好了,從此肥羊再也沒丟過。
看了這個故事,也讓我想起我自身經歷的一件事。
在臨考試的前一個晚上,我在聯(lián)系數(shù)學題,迎接明天的考試,我認真的做著,直到做到第五題時,卻把我給難住了,我去問媽媽這道題該怎么做,媽媽嚴厲對我說“自己做,考試的時候我還會做你身邊嗎?教你嗎?”我低著頭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心里想:這又不是真正的作業(yè),不做也行,考試也許沒這道題。結果使我出乎意料的是,這種類型的題在卷紙上又反復出現(xiàn)了,我當時困惑住了,沒有答出來,我心里十分內疚。
同學們,你們千萬不要像我這樣,知難而退哦!我也深深的吸取了教訓,做事一定要知難而進,才會有更大的進步,更大的成就。
我們學過亡羊補牢這篇寓言,這篇寓言主要講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的道理。
文中寫,從前有一個人養(yǎng)了幾只羊。有一天,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里鉆進去把一只羊叼走了,街坊勸他說:“把羊圈修一修吧!”養(yǎng)羊人根本不在乎,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結果,第二天早上,狼友叼走了一只羊。養(yǎng)羊人很著急。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别B(yǎng)羊人趕快堵上了那個窟窿。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這篇寓言告訴我們,做錯事要及時改正,只要真正改正,還不算晚。
這篇寓言讓我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
記得有一次,我感冒了,媽媽就帶我去醫(yī)院,醫(yī)生說:“這是一次小感冒,多喝點水就沒事了?!被氐郊?,媽媽讓我喝水,我不在乎的說:“一次小感冒,不用喝水?!眿寢屆看谓形液人?,我都會不在乎的說:“一次小感冒,不用喝水?!币估?,我突然發(fā)起了高燒,媽媽不得不再次把我送到醫(yī)院。醫(yī)生說:“要是治療不及時,可能引發(fā)肺炎?!?BR> 聽了醫(yī)生的話,我大吃一驚,原來后果這么嚴重。幸虧發(fā)現(xiàn)的及時,要不,后果不堪設想。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二
亡羊補牢看圖寫話(一)。
古時候,有一個做事很拖拉的人,叫張三。他的家里養(yǎng)了許多羊。
一天,下了一場傾盆大雨。雨后張三發(fā)現(xiàn)他的羊圈破了一個洞。原來,用木樁圍成的羊圈因為年久失修被大雨沖垮了。羊兒們看見主人來了“咩咩”地叫著,好像再說:“主人呀,趕快把這個洞修好吧,要不狼來了會把我們吃掉的?!编従右蔡嵝阉f:“趕緊把這個洞堵上吧!要是狼從這個洞鉆進來把羊叼走可就麻煩了?!睆埲犃藨醒笱蟮卣f:“反正羊也沒丟,洞這么小,狼根本鉆不進去,羊不會丟的。過幾天再修吧?!闭f完張三就伸個懶腰去睡覺了。
第二天,張三還沒有起床就聽見了羊“咩咩”的叫聲,他趕緊跑到羊圈,發(fā)現(xiàn)那破洞又大了,羊也丟了好幾只。原來,晚上狼從破洞鉆進去叼走了幾只羊。羊兒們見主人來了“咩咩”地叫得更響了,仿佛在說:“主人啊,快把這個破洞堵上吧,要不我們都會被狼吃掉的?!睆埲吹竭@景象痛哭流涕:“我的羊兒呀,哇哇……哇哇……”
一位老人聽見了他的哭聲,就走了過來。張三把經過告訴了他,老人笑著說:“丟了幾只羊沒什么,只要你及時把洞修好就不會再丟羊了?!睆埲犃死先说脑?,頓時醒悟了過來。
于是,他回家找來了斧子、錘子和木板把羊圈的破洞堵上,又對羊圈進行了整體的加固。羊兒們歡快地叫著,好像在說:“謝謝主人,這下我們可放心了。”
從此以后,張三家的羊一只也沒再丟過了。張三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出了問題以后及時想辦法補救,是可以減少損失的。
亡羊補牢看圖寫話(二)。
從前,小軍家養(yǎng)了很多羊??墒窃谝粋€寧靜的夜晚,一只兇猛的狼奔向了小軍家的羊圈。那只狼非常狡猾。見到許多肥肥壯壯的羊,它饞得口水直流,于是,它用鋒利的牙齒咬斷繩子,把羊圈的木樁撞了一個窟窿,叼走了一只羊。
第二天早晨,小軍象往常一樣去放羊,當他走到羊圈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窟窿,當時也沒在意。第二天,羊又少了一只,他自言自語地說;‘我的羊多著呢,這兩只羊也只是滄海一粟。過幾天再說吧!’就這樣,羊一天天在減少。兩天后,小軍來到羊圈一看,頓時兩眼發(fā)呆——原本有十八只羊,現(xiàn)在只是剩下三只羊了,他看到羊圈旁的一堆血跡,終于明白了——一切都是可惡的狼干的壞事。眼看著羊群越來越少,小軍心里焦急萬分,大步流星地跑去找爺爺。爺爺語重心長地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灰F(xiàn)在把羊圈修補好,一切都來得及?!≤娐犃藸敔?shù)脑?,覺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他連忙拿來木棍,用榔頭把木棍釘?shù)酶咏Y實。從此以后,羊再也沒有丟過。
這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之中出了差錯,應該要及時補救,免得再受損失。學習也是這樣的,錯了就改,那么,相同的錯誤也就不會再犯了。
亡羊補牢看圖寫話(三)。
古時候,有一戶人家家里養(yǎng)了許多羊,日子過得很富裕。日子一天天過去,風吹雨打,羊圈因為年久失修而破了一個洞。每天夜里,羊群擔驚受怕,擠在一起,生拍狼把它們叼走。鄰居王大爺勸他修一修,可是羊群的主人阿毛卻沒有當一回事。
一天早晨,阿毛打開大門準備放羊,忽然發(fā)現(xiàn)羊圈里少了好幾只羊,猶如晴天霹靂,急得忙大步流星地跑到羊圈旁,兩眼發(fā)呆,半天才緩過神來。仔細一看,原來那個破洞的洞口有一串清晰的狼腳印。阿毛頓時恍然大悟,像缺氧的魚兒一樣張大嘴巴喊:“我該怎么辦呀……”
這喊聲被路過的王大爺聽見了,走過來,捋了捋胡子,對阿毛語重心長地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如果你現(xiàn)在把羊圈補好,還為時不晚?!闭f完,他便走開了。
阿毛聽了,覺得非常有道理,點了點頭。于是,他找來木棍,用錘子把木棍釘好。從此以后,阿毛的羊再也沒有丟失過。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三
有人養(yǎng)了一圈羊,但有一天放羊的時候卻少了一只羊,他發(fā)現(xiàn)羊圈上有個洞,他想那羊一定是在深夜被狼叼走了。鄰人得知此事,勸他把羊圈補好,又提醒他若不馬上補好,羊也會丟的。它說:“羊已經被吃掉了,為什么要修理它呢?”它沒有修理過羊圈。
次日,他在放羊時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羊,于是很快就把羊圈修好了。從此以后,它的羊就沒有被狼叼走過。
這位牧羊人開始發(fā)現(xiàn)錯誤沒有馬上改正,導致同樣的錯誤再次發(fā)生,但是后來他能夠馬上改正錯誤,避免再次發(fā)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發(fā)現(xiàn)錯誤,只要及時教訓,改正錯誤,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轍。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四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1課時。
投影。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2、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則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
3、指名讀,齊讀。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yǎng)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1、課文哪幾個小節(jié)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節(jié),思考:養(yǎng)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同桌互議。
4、集體交流:
(一)羊圈破了個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2)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3)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理清這小節(jié)三句話之間的聯(lián)系,試背。
(6)指名背。(指導方法)。
(二)街坊勸告,他不聽。
(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3)引導評議,齊讀。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yǎng)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6)指名讀,評議。
(7)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1)指名讀第4節(jié),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lián)系第一節(jié),想一想。
(3)齊讀第4節(jié)。
(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xiàn)。
7、二次丟羊后,養(yǎng)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jié),劃出有關句子。
8、討論交流:
(1)養(yǎng)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2)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
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3)養(yǎng)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4)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轉念一想,現(xiàn)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7)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8)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9)理清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背誦第5節(jié)。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yǎng)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___,就___。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huán)境污染)。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
1、背誦這則寓言。
2、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五
暑假里,爸爸給我買了本叫《短小文言文》的書。我在里面讀到了一篇叫做《亡羊補牢》的故事,故事很簡單,說是羊圈因為破了,里面的羊也給狼叼走了,牧羊人發(fā)現(xiàn)后把破了的羊圈補了。
故事告訴人們,發(fā)生了問題,要及時作出補救。初讀這個故事,覺得很有道理,可是仔細一想,便感到還有問題。在故事里,雖然牧羊人及時把羊圈補好了,但同時建好的羊圈,既然這個地方破了,也就無法保證別的地方一定固若金湯。破一處,補一處,再多的羊,也會死得光光的。所以我想,如果我是那個牧羊人,要對羊圈來一個全面的加固才好,或者干脆拆了,重新建一個更加好的、更加牢固的羊圈。想起我家對出去的那條馬路,今天一個坑,明天就有工人給補上;但后天卻又出現(xiàn)了一個更大的坑。
及時補修,應該說是件好事。但如果滿足于縫縫補補,我認為是永遠弄不好的。經常從電視新聞里看到這個地區(qū)發(fā)生了礦難,那個地區(qū)又發(fā)生了礦難,悲劇發(fā)生后,總會聽到有些人說要去補救,這就和人們常說的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一樣,你頭痛了,有可能是你身體的別的部位引起的,要去做全面檢查,對癥下藥,這樣才可把病完全醫(yī)好。話又得說回來,能夠做到亡羊補牢,還是很不錯的,這也是這個成語一直從遙遠的過去傳到今天的原因。但是比起這個成語來,我還是更喜歡未雨綢繆,它的意思是,盡管還沒有下雨,但不妨先爬上屋頂把茅草蓋厚實了,把門窗加固好了。
只有事事預先想個周全了,準備工作到位了,才能避免問題出來后手忙腳亂、跌煞拌倒。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六
俗話說得好:“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焙?,別說,還真是這么一回事呢!
張三是一介草民,以養(yǎng)羊為生,因此,他對羊圈里的山羊格外呵護。
一日,張三驚奇地發(fā)現(xiàn),羊圈里少了一只羊,多了個窟窿,他馬上意識到這是豺狼所為。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他并沒有憤怒,也沒有悲愁,更沒有想過要修補窟窿,完全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甚至還透露著一絲愉快。
大家疑惑了,平日“愛羊如命”的張三,看著山羊丟失,怎么毫不在乎?面對大家的責問,張三笑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呀!”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山羊在一天天減少,豺狼見張三對它的行為視若無睹,便放肆起來。很快,山羊從十六只減到了三只,映入大家眼簾的,仍舊是“隨便”的張三。
當山羊只剩下一只時,張三還在悠閑地打著電話!
羊終于被吃光了,張三興致勃勃地領著一位穿著西裝的男士,來到羊圈旁。男士仔細看了看羊圈,便拿出大把鈔票,極不情愿地遞給了張三。大家這才看見,男士胸前貼著“保險公司”四個大字,大家恍然大悟。,哭笑不得。
哈,這就是名副其實的“亡羊補牢”呀!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七
從前,小軍家養(yǎng)了很多羊??墒窃谝粋€寧靜的夜晚,一只兇猛的狼奔向了小軍家的羊圈。那只狼非常狡猾。見到許多肥肥壯壯的羊,它饞得口水直流,于是,它用鋒利的牙齒咬斷繩子,把羊圈的木樁撞了一個窟窿,叼走了一只羊。
第二天早晨,小軍象往常一樣去放羊,當他走到羊圈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窟窿,當時也沒在意。第二天,羊又少了一只,他自言自語地說;‘我的羊多著呢,這兩只羊也只是滄海一粟。過幾天再說吧!’就這樣,羊一天天在減少。兩天后,小軍來到羊圈一看,頓時兩眼發(fā)呆——原本有十八只羊,現(xiàn)在只剩下三只羊了,他看到羊圈旁的一堆血跡,終于明白了——一切都是可惡的狼干的壞事。眼看著羊群越來越少,小軍心里焦急萬分,大步流星地跑去找爺爺。爺爺語重心長地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灰F(xiàn)在把羊圈修補好,一切都來得及?!≤娐犃藸敔?shù)脑?,覺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他連忙拿來木棍,用榔頭把木棍釘?shù)酶咏Y實。從此以后,羊再也沒有丟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出了差錯,應該及時補救,免得再受損失。學習也是這樣的,錯了就改,那么,相同的錯誤也就不會再犯了。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八
學習目標:
1、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
2、理解寓言內容,正確回答課后問題,懂得寓言的寓意。
3、練習用“從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發(fā)表感想。
問題質疑:
修羊圈有沒有用?為什么?
養(yǎng)羊的人應該怎樣做更好?
學習方法:
比較、討論、理解、
知識鏈接:
這故事出自“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襄王聽了,很不高興,氣罵道:“你老糊涂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鼻f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么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才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笔且粍t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巴鲅蜓a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jù)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yè)家,因估計事情的發(fā)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并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課堂作業(yè):
熟讀本則寓言,試背。
說出“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
學習反思:
寓言是通過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的文學作品。
指導小結:
課堂上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讀通詞句,整體感知課文大意。明確寓意后注意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受到啟發(fā)。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九
1、有感情地朗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重點: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難點: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學生搜集寓言故事。
為時不晚。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談話,出示圖片。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你們看,看到這些圖片,你想起了什么?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揠苗助長)。
他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指名說)。
對,像……這樣的小故事中蘊藏著一個大道理的故事,我們就稱它為寓言故事。
2、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寓言故事,看老師寫課題(板書)“寓”,上面一個寶蓋頭,再寫一個“曰”,第十畫是“丨”,齊讀課題。寓言兩則。解題(就是兩個寓言故事),這“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講道理”的意思。
3、學法指導:同學們,還記得二年級時,你們是怎樣學習寓言的嗎?
其實學習寓言故事首先要把故事讀懂,然后讀懂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最后會聯(lián)系生活用一用。(一一出示學習要點)。
出示:
1、讀懂故事。
2、明白道理。
3、聯(lián)系生活用一用。
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按這方法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故事。(板書: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
二、讀懂故事:
那么,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p34頁,按老師屏幕上的要求把故事讀懂。
出示讀書要求:讀懂故事:(a、讀準字音、讀通課文;b、讀懂題目的意思;c、會說課文講了一件是什么事)。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
在新學期中的課文中,有個《亡羊補牢》課文。
主要寫了:從前有個人養(yǎng)了幾只羊。一天,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街坊勸他羊圈修修。他自以為是地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三天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羊,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在學習中,我也亡羊補牢過。二年級的暑假中,我去長沙練跆拳道,舅舅在長沙,把暑假作業(yè)帶到了舅舅家。一天晚上回來,我趕緊寫作業(yè),我寫完了給舅舅檢查,發(fā)現(xiàn)一道數(shù)學口算題有問題,等于56,我自以為是地說:“這道題是對的呀?”舅舅生氣地說:“正確的等于55?!蔽覒M愧地低下了下頭。
我們不能再向《亡羊補牢》中的養(yǎng)羊人客觀自以為是,發(fā)現(xiàn)錯誤要“知錯就改,為時不晚?!?BR>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一
《亡羊補牢》是一篇寓言,魯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它通過一個牧羊人兩次丟失羊,修羊圈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這則寓言內容較短,清潔簡明有趣,寓意深刻。
依據(jù)課程改革的要求和三年級以段的教學為主,抓住重點字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進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方法的特點,,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等詞語。
2.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
3.理解寓言內容,結合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寓言故事。
未突破這一重難點,我將采取以下教學法:。
1.直觀法:運用課間播放寓言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津津有味的觀看中了解寓言內容。
2.比較法:把文中幾個關鍵的具有特殊句式和語氣的句子與幾個普通的句子相比較,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寓意.
3.合作學習法:為突破哦這只重難點,我將采用直觀法,比較法來引導學生自學,合作討論,交流寓意.
4、“以讀代講法”:新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課文有幾句寓意深刻的句子,教學這一部分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合作、交流寓意。
教學過程:將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圖文結合,理解內容---反復朗讀,悟出道理---聯(lián)系實際,加深理解”.
一.自學釋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從疑問開始.首先用多媒體出示課題“亡羊補牢”,看到課題你想問些什么問題?再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由于亡羊補牢是一篇古代寓言,題目是文言,學生不太理解,可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弄明白“亡”“牢”的意思,從而初步了解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羊丟失后修理羊圈”.
二.讀課文認知生字,檢查生字.
三.直觀感受,理解寓言內容.
在這里我采用直觀教學法.1.電腦課件播放“亡羊補牢”的動畫,解說詞既是寓言內容.由于小學生還是直觀形象思維占主導,所以有趣的動畫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注意,有助于理解寓言內容.
2.小組用自己的話講講這篇寓言故事,讓學生整體感知這篇寓言.
四.反復朗讀,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寓意.
寓言的道理是蘊涵在故事的字里行間的.因此要緊扣故事內容,讓學生在反復的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用“---”劃出養(yǎng)羊人第一次丟羊后聽了街坊鄰居的勸告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第二次丟羊后他是怎樣想的,并說說兩次的結果分別是什么?學生通過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次丟羊他的想法是不同的,而且直接導致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一是不聽勸告結果繼續(xù)丟羊,一是接受勸告結果不丟羊.養(yǎng)羊人這前后兩次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正是理解本篇寓言寓意的關鍵.
2.重點句子理解.因此,在這里我設計了對比法,通過兩個不同句式的對比說一下那一個更好,為什么?進一步理解寓意,體會兩次態(tài)度的差別.
3.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鄰居對養(yǎng)羊人的關心,和養(yǎng)羊人的兩次不同態(tài)度。
4.小組合作學習,歸納寓意.寓意是本課的難點,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在遇到學生單獨解決問題比較困難時,小組合作比較有效.通過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基本可以突破重難點.
5.朗讀課文并思考“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先小組討論發(fā)表意見,然后老師總結.這個寓言故事說明了一個人做錯了事,及時改正還不遲,改正的越快,錯誤造成的惡果就越小.現(xiàn)在我們通常用“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比喻發(fā)生錯誤后及時糾正,補救還不算晚.
五.指導復述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想.
六.作業(yè):。
1.熟讀本則寓言。
2.說出“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
3.搜集其他寓言,準備下節(jié)課交流.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二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生動有趣的、蘊含著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學安排,首先從問答入手。通過介紹學習方法和組詞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查字典得知“亡”和“牢”的意思,追究“亡”、“牢”這個詞到底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接著讓學生初讀課文,深入找證據(jù),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句進行理解,緊接著,精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結合生活實際來體會本課的寓意。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想象能力。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體會寓意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過程:
一、問答導入。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9課,請齊讀課題。??(寓言兩則《亡羊補牢》)。
師: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很有道理的故事)。
師:蘊涵著道理的故事。
(它的特點就是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則:相當于篇。
師:那我們要怎樣學好寓言?(學習道理)????????板書:道理。
師:除了學習道理,還要學習什么?(要知道故事?)板書:故事)。
師:今天我們掌握好這兩點就能學習好課文。
師:誰能給《亡羊補牢》的“亡”組詞?(亡羊補牢滅亡死亡)(板書:死亡)。
師:請給“牢”組詞。??(坐牢????牢記???牢固???監(jiān)牢?)?(板書:監(jiān)牢)。
師:“亡羊補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請把你們查下的情況告訴老師?
(字典中“亡”有3種解釋??????1.逃跑?????????2.死???????3.丟失)。
(字典中“牢”也有三種解釋????1.養(yǎng)牲畜的圈???2.監(jiān)牢????3.結實、堅固)。
師:那你們覺得“亡”“牢”是什么意思?讓學生猜想。
(“牢”是牢房的意思????“牢”是羊圈的意思???“亡”是失去的意思)。
師:平時,我們學習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認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認為“牢”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請你們到課文中找找答案。
二、找證據(jù),初讀課文。
師:找證據(jù)必須先讀課文,下面請同桌一起讀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聽到誰讀不準,熱心幫幫他。
師:小黑板出示三句話:(?目的在于鞏固字音)。
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BR> 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
師:老師這里有三句話,分別請三個小朋友來,比比誰讀得準。?。
師:抽生讀這三句話。
師:分小組朗讀這三句話,然后全班再齊讀。
三、研讀,弄清“亡”和“牢”
師:課文讀熟了,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請默讀課文,想想“亡”、“牢”是什么意思?你得找出證據(jù),看看從哪個句子找到的,用橫線把它劃下來。
師:提醒大家,證據(jù)可能不止一處。師巡視學習,作適當?shù)狞c撥。
生:匯報:
(“亡”是丟失的意思:我是從“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找到證據(jù)的。)。
師:剛才讀的句子有幾個字沒有讀好。(指名幫助再讀這句話。)。
師:要讀準“圈”、“叼”等字。
師:“亡”不是“死亡”嗎?
匯報:
(是羊被叼走,他丟失了羊。)。
(“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齊讀句子。
(“第二天早上,他發(fā)現(xiàn)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保?。
(“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羊再也沒有丟過?!保?。
(一直都是說羊丟了,沒有說羊死了,可能羊還沒有死呢。)。
師:(齊讀)“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羊再也沒有丟過?!保?。
師:小結:現(xiàn)在大家認為“亡”是什么意思??????(齊回答:丟失?????板書在題目“亡”下面)。
師:“牢”是什么意思??。
(“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牢”是“羊圈”意思。)。
師:“補牢”就是“修羊圈”。??????。
(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師:街坊說修羊圈就是“補牢”。
師;(解說)“牢”的構字意義:寶蓋頭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給牛羊住的地方。
師:請把剛才找出丟羊和補窟窿的句子再自由練讀。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師:在讀這則寓言的時候,老師始終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想請你們幫忙解答一下:
師:養(yǎng)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師:請默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生默讀課文,思考)。
匯報:
(我知道羊圈破了個窟窿?!霸瓉硌蛉ζ屏藗€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BR> 師:請齊讀這句話。(看黑板)?。
(我還知道街坊勸告,他不聽。)。
(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保?。
師:“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師:街坊是怎么勸的?
(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師:他讀得怎么樣?
(還應該讀出勸告的語氣。)。
(應該讀出街坊對養(yǎng)羊人的關心。)。
師:街坊對養(yǎng)羊人這樣關心,可養(yǎng)羊人呢?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這句話意思就是說—羊已經丟了,不用修羊圈了。
(指名讀,評議。)。
師:可以看出養(yǎng)羊人的什么態(tài)度?
(可以看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滿不在乎,漫不經心,不放在心上。)。
師:養(yǎng)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板書??想法???已經丟)。
(養(yǎng)羊人心里想:羊丟了,就算了,羊圈也不用管了。)。
(養(yǎng)羊人想:一只羊也不算什么,丟了就丟了唄。)。
師: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yǎng)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沒有及時補。?(板書??做法???不補)。
師:請同桌分角色朗讀。
(指名讀,評議。)。
師: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他不聽勸告的結果是:第二天早上,他去放養(yǎng),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養(yǎng)羊人又少了一只羊。)???????????????????板書(結果?????又少)。
師: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師:兩次丟羊后,養(yǎng)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jié),劃出有關句子。
(同桌討論交流)。
師:養(yǎng)羊人是怎么做的???(請看圖說說。)。
(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師: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
(不能,因為他要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加上趕快說明他不想再丟羊了。)??????????(板書?????????趕快堵)。
師:?養(yǎng)羊人這么做,她在想什么?師: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
師:讀出他的后悔之情。???????????????????(板書?????????后悔)。
(指名讀)。
師: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用上“要是……就”……或者“如果…??就”……)。
(他很后悔,要是我接受街坊的勸告,就不會丟羊了。)。
(他很后悔,如果我接受街坊的勸告,就不會丟羊了。-)。
師:但是他轉念一想,現(xiàn)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因為修好了羊圈,就不會再丟羊了。)。
(因為已經丟了兩只羊,不能再丟羊了,不然羊會丟光的。)。
師: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
(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板書?????????再沒丟)。
師:咱們一起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讀出養(yǎng)羊人的后悔心情。
(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明理。
(丟失了東西要找出原因。)。
師:僅僅是丟失東西嗎?
(如果……)。
師:養(yǎng)羊人因為自己的一些疏忽而損失了羊。
(要樂于聽別人的意見)。
師:光聽意見就行了嗎?小組交流交流。
(不要等東西丟失了才懂得珍惜。)。
師:怎樣能使珍貴的東西不再丟失?
(做錯事要及時補救,以后就不再錯。)。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我的作業(yè)本散了,但為了不讓作業(yè)本再繼續(xù)散,我就用訂書機把作業(yè)本訂好了,作業(yè)本也就沒有散了。)。
(這幾天我感冒了,媽媽讓我去看病,我以為是小病,就沒有去醫(yī)院看病,昨天就發(fā)起燒來,為了減少病痛,我早上去看醫(yī)生,買了藥,吃過后,現(xiàn)在好多了。)。
師:幸虧去看病了,不然會引起大病的。
師:是呀,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所以,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齊讀)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板書??為時不晚)。
六:復述故事。
(謝謝、道謝)。
2.師:把你的同桌視作街坊,你向他道謝。
(生相互視作街坊,道歉)。
七:作業(yè)。
(出示生字詞)。
1.單獨出示生字詞能把它讀準確嗎???自由讀、齊讀。
2.老師再教大家一種學習的方法,除了通過道謝基本把故事講一遍,現(xiàn)在還可以把生字串起來講故事。
板書設計:想法已經丟后悔。
亡羊補牢??????????做法不補 趕快堵(為時不晚)。
結果又少 再沒丟。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三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體會寓意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預設板書:寓言兩則??亡羊補牢。
一、問答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什么?
(齊讀課題)。
師: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
生:很有道理的故事。
師:蘊涵著道理的故事。我們要怎樣學好寓言?
生:學習道理(板書:道理)。
師:除了學習道理,還要學習什么?一下子就學習道理嗎?
生:要知道故事(板書:故事)。
師:今天我們掌握好這兩點就能學習好課文。
師:今天學習《亡羊補牢》,請給“亡”組詞。
生:死亡(板書:死亡)。
師:請給“牢”組詞。
生:監(jiān)牢(板書:監(jiān)牢)。
生:坐牢。
師:“亡羊補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
生:“亡”是死亡的意思。
生:“牢”是牢房的意思。
生:“牢”是羊圈的意思。
生:“亡”是失去的意思。
師:平時,我們學習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認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認為“牢”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請你們到課文中找找答案。
二、找證據(jù),初讀課文。
師:找證據(jù)必須先讀課文,慢慢地讀,遇到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解決。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1,小組長帶領讀課文,聽到誰讀不準,一齊幫幫他。
2,交換小組長檢查讀書。
(小組長匯報讀書情況)。
師:以后小組檢查時,就要齊心協(xié)力,爭取好成績。
(二)出示三句話:(課件)。
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BR> 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
師:請小組分讀三句話。
(生讀這三句話)。
師:哪個聰明的孩子發(fā)現(xiàn)肖老師為什么要選這三句話?
生:因為三句都有“窟窿”
生:因為生字就藏在這三句話里。
(自由朗讀這三句話,齊讀。)。
三,研讀,弄清“亡”和“牢”
師:課文讀熟了,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請默讀課文,想想“亡”、“牢”是什么意思?一會小組交流。你得找出證據(jù),看看從哪個句子找到的,把它劃下來。提醒大家,證據(jù)可能不止一處。
(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師巡視小組學習,作適當?shù)狞c撥。
匯報:
生:“亡”是丟失的意思:我是從“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闭业阶C據(jù)的。
師:剛才讀的句子有幾個字沒有讀好。
(指名幫助再讀這句話。)。
師:要讀準“圈”、“叼”等字?!巴觥辈皇恰八劳觥眴??
生:是羊被叼走,他丟失了羊。
生:“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看什么呢?”齊讀句子。
生:“第二天早上,他去放養(yǎng),發(fā)現(xiàn)羊有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BR> 生:“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羊再也沒有丟過?!?BR> 生:一直都是說羊丟了,沒有說羊死了,可能羊還沒有死呢。
生:(齊讀)“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羊再也沒有丟過。”
師:小結:現(xiàn)在大家認為“亡”是什么意思?
生:齊回答“丟失”。
師:“牢”是什么意思?
生:“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薄袄巍笔恰把蛉Α币馑?。
師:“補牢”就是“修羊圈”。
生: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師:街坊說修羊圈就是“補牢”。
師;(解說)“牢”的構字意義:寶蓋頭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給牛羊住的地方。
師:按照剛才的方法,把丟羊的句子和補羊圈的句子找出來,自由練讀。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師:在讀這則寓言的時候,老師始終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想請你們幫忙解答一下:
養(yǎng)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師:請默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生請默讀課文,思考)。
生:我知道羊圈破了個窟窿。“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BR> 師:齊讀這句話。
(生齊讀)。
生:我還知道街坊勸告,他不聽。
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BR> 師:“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師:街坊是怎么勸的?
(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師:他讀的怎么樣?
生:還應該讀出勸告的語氣。
生:應該讀出街坊對養(yǎng)羊人的關心。
師:街坊對養(yǎng)羊人這樣關心,可養(yǎng)羊人呢?
生: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指名讀,評議。)。
師:可以看出養(yǎng)羊人的什么態(tài)度?
生:可以看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師:養(yǎng)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生:養(yǎng)羊人心里想:羊丟了,就算了,羊圈也不用管了。
生:養(yǎng)羊人想一只羊也不算什么,丟了就丟了。
師: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yǎng)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同桌分角色朗讀。)。
(指名讀,評議。)。
師: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生:他不聽勸告有丟了一只羊。
生:他不聽勸告的結果是:第二天早上,他去放養(yǎng),發(fā)現(xiàn)有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生:養(yǎng)羊人又丟了一只羊。
師: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師:二次丟羊后,養(yǎng)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jié),劃出有關句子。
(討論交流)。
師:養(yǎng)羊人是怎么做的?
(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生: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的結結實實的。
師: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
生:不能,因為他要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生:加上趕快說明他不想再丟羊了。
師:養(yǎng)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生: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
師: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指名讀)。
師: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生:要是我接受街坊的勸告,就不會丟羊了。
生:如果我接受街坊的勸告,就不會丟羊了。
師:但是他轉念一想,現(xiàn)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生:因為修好了樣圈就不會再丟羊了。
生:因為已經丟了兩只羊,不能再丟羊了,不然羊會丟光的。
師: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
生: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師:咱們一起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讀出養(yǎng)羊人的后悔心情。
(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明理。
生:丟失了東西要找出原因。
師:僅僅是丟失東西嗎?
生:如果……。
師:養(yǎng)羊人因為自己的一些疏忽而損失了羊。
生:要樂于聽別人的意見。
師:光聽意見就行了嗎?小組交流交流。
生:丟失的東西不要等丟失了才懂得珍惜。
師:怎樣能使珍貴的東西不再丟失?生:做錯事要及時補救,以后就不再錯。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生:我的作業(yè)本散了,但是為了不讓作業(yè)本再繼續(xù)散,我就用訂書機把作業(yè)本訂好了,作業(yè)本也就沒有散了。
生:這幾天我感冒了,媽媽讓我去看病,我以為是小病,就沒有去醫(yī)院看病,昨天就發(fā)起燒來,為了減少病痛,我早上去看醫(yī)生,買了藥,吃過后,現(xiàn)在好多了。
師:幸虧去看病了,不然會引起大病的。
師:是呀,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所以,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生:(齊讀)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六、復述故事。
生:謝謝、道謝。
師:把你的同桌視作街坊,你向他道謝。
(生相互視作街坊,道歉)。
師:咱們來一起合作表演:
(師飾街坊,學生飾養(yǎng)羊人。)。
生:我會送一只羊給你。
師:你為什么送羊給我?
生:你幫助過我。
師:我?guī)椭^你嗎?我熱心助人,忘了做過什么,你幫我回憶回憶。
(置換角色:師飾養(yǎng)羊人,學生飾街坊。)。
師:復述故事之后道謝。同位模仿老師那樣練習道謝。
(再匯報生生之間道謝)。
七:作業(yè)。
(出示生字詞)。
1、單獨出示生字詞能把它讀準確嗎?
自由讀、齊讀。
2、老師再教大家一種學習的方法,除了通過道謝基本把故事講一遍,現(xiàn)在還可以把生字串起來講故事。
師示范串生字講故事。
同桌互相串生字講故事。
教學反思:
一,目標明確,方法落實,訓練到位。
學習寓言,了解故事,讀懂寓言所蘊涵的道理,這既使寓言學習的目標,也是寓言學習的方法,老師把學習的目標與方法清晰地教給孩子,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扎實進行,落實有效。從題目激趣導入,探究“亡”、“牢”字意,引導理解故事內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創(chuàng)設平臺,多次引導學生把讀懂故事內容與感悟故事蘊涵的道理交織深化,使目標的落實扎實到位。
二,結合教材特點,選擇學法,恰如其分。
這節(jié)課環(huán)節(jié)簡練清楚,老師根據(jù)這個寓言故事題眼“亡”、“牢”容易產生歧異,引導孩子讀故事,探究字意,巧妙的使孩子讀懂了故事。這種探究學習在此運用得如此自然與高效。
三,循環(huán)反復,螺旋深化,逐步提高。
簡單的環(huán)節(jié),訓練卻絕不簡單,訓練在反復中提高。第一,教學中多次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生字的學習:在課文中整體認讀、在具體的語句中讀準確、在探究中學習生字、鞏固生字與復述寓言故事相結合。反復的認知重現(xiàn),對孩子學習掌握生字是積極的,而這些環(huán)節(jié)并不是簡單的重現(xiàn)生字,而是隨“課”的深入而要求逐步提高。第二,讀故事,悟出道理,卻沒有“到此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讀故事,談收獲;懂道理,找語句體會;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訓練平臺,把故事與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四
誰上來不題目補充完整下面的同學在練習本上寫.
生(吳紀宏):上黑板寫上"寓"和"則"。
師:寫得怎么樣呀。
生(紛紛說):好漂亮呀,很好呀.
師:你們看老師的表情感受到什么呀。
生:很驚訝,很驚喜.
師:他寫得跟老師的天衣無縫呀,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課題.
生:齊讀兩遍.
師:考考同學們的記憶,我們二年級時學過寓言兩則,你還記得是哪兩則嗎點名葉名洋說不出來.
師:你的記憶跟林老師一樣糟糕.
生(黃悅華):《拔苗助長》和《守株待兔》.
師:是"拔"嗎古代寫的是什么字。
生:"揠".
師:誰能告訴我,什么是寓言。
學生紛紛翻書(前兩天布置回去預習過.)。
師:別翻書,要從你的小腦袋里直接說出來.
學生舉手聊聊.
師:你怎么樣理解就怎么樣說,我以前講過的.大膽舉手,不要怕講錯.
生(范寧寶):是指那些以后的事.
生(張逸菲):每一個故事講一件事。
張逸菲(繼續(xù)):寓言說的每個故事都講一個道理.(當她講話聲音太小時,建議她向葉名洋發(fā)言一樣響亮.)。
師:同意嗎。
生齊說:同意!
師:她說出了特點,寓言肯定是——講道理,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講道理;那通過什么來講道理呀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故事;那通過一個怎么樣的故事來講道理啟發(fā)學生選擇"虛構"還是"真實",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虛構,鞏固"虛"字,全班書空第三畫,(平時第三筆容易寫錯.)表揚袁心悅:她很想說話,但是能控制自己不會沖口而出,而是高高舉手.
師:帶著同學總結:寓言就是編一個虛構的故事來告訴人們一個道理.
師:指名同學用"通過什么干什么"來復述寓言的特點,說話簡練一點.
師:懂得道理,是不是就會變得聰明一點呢。
生齊說:是.
師:第一個聰明在哪里呢。
生:在書本.
師:板書"亡羊補牢",我記得昨天有個字同學們讀不準的,今天能讀準了嗎。
生:"亡羊補牢",重讀"亡".
師:大家都會讀了,到底這個題目什么意思,有誰知道呢"亡","牢"什么意思。
鐘曉東舉手說:"亡"就是死的意思.被狼叼走了一只羊.(全班笑)。
師:(批評)我現(xiàn)在是站在鐘曉東的這邊批評那些笑的同學,鐘曉東這么認真,有什么好笑的呀緊張說錯了,很正常.
生吳紀宏:死亡的羊被狼叼走了.
師:第一,二,三組的同學多么認真呀,一雙雙眼睛閃耀著學習的欲望,第四組有同學開始開小差了.
師:還是死亡的羊嗎同學紛紛舉手.
師:別急別急,打開課本,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讀完之后,看看鐘曉東還是吳紀宏能從課文中找出哪個詞來告訴這個答案的.
生:齊讀.
師:剛才讀的時候,林老師聽到一把真實的聲音,怎么只有黃銘浩牢牢記住"街坊"的輕聲讀音呢齊讀這個詞.
生:再讀有這個詞的句子.
師:到底亡什么意思就用課文一個字來說.
鐘曉東:少。
吳紀宏:丟。
師:對呀,在古代,亡不是死的意思,在這里是"丟"的意思呀.
師:那"牢"又是什么意思。
生:羊圈.
師:黃若非,請你上黑板,把這個"圈建"起來,其他同學在本子上"建",看看誰"建"得最漂亮.——寫"圈"字.
生:寫字.師強調動作:停筆,拿筆(挺直腰),動筆!
師:(黃若非寫完后)修好了,漂亮嗎。
生:漂亮,結實.
師:檢查下面同學寫的,同學紛紛舉著本子"我的更結實".
師(小結):帶著同學說"亡羊補牢是說丟失了一只羊,然后去修補那個羊圈."。
師:你會說這個故事嗎會的請舉手那么多呀好,我給你們三分鐘時間,講給你的同桌聽.
生:同桌互相講故事.
師:時間到,誰來打頭炮。
生紛紛:我……。
生(王寅初)從前……。
師打斷提醒:咦,怎么講個無頭故事。
師指名張逸菲評價,黃悅華非常踴躍,爭著要說,就把機會給了他.
黃悅華:剛才王寅初說得不大流利,而且把"羊圈"說成quan.
師提醒王寅初把這個詞讀兩遍.黃悅華剛才說得很流利呀,還有什么問題嗎。
黃銘浩:她把整個故事講出來,……。
吳紀宏說:太羅嗦了,。
師:那怎么樣才不羅嗦呢,吳紀宏你來說這個故事.
吳紀宏:講故事.(講得很不錯)大家鼓掌.
師:時間關系,不能給太多同學講了,剛才據(jù)老師觀察,朱凱很棒,姚睿雅很棒,范寧寶都很棒,聽說讀書的"聽"他們都做得很好,第四組比較差.
師:你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呢。
楊梓宏:這個故事告訴我要聽別人的意見,如果是好的意見,要接受,如果是不好的意見,也要向別人提出自己的意見.
胡志:這篇故事告訴我們錯了就應該吸取教訓,不能再有下一次.
毛姝格:知錯就改就是一個好的習慣.
郭宇軒:我覺得我們要吸取別人的意見,即使不好的意見,要留著,以后或許會有用.
同學鼓掌.
黃雪雯:我喜歡他,因為他的眼光不會很短淺,知道明天會再丟一只羊,所以他去勸告他(養(yǎng)羊人).
丘心如:我喜歡他,因為我做錯了事,別人就會不理不睬,但是街坊會主動來說,來幫助我.
林紫薇:我不喜歡街坊,因為街坊勸過一次他,說完之后,就再也沒有勸告了,如果他能繼續(xù)勸告,另一只羊就不會丟了,你看又損失了一只羊.
師:紫薇說她不喜歡那個街坊,因為他只提醒了一次,沒有繼續(xù)再提……學生紛紛說"還有,還有",老師只好給同學說.
張一帆:我也不喜歡,如果街坊真的想幫忙的話,他應該去幫他修好羊圈.
生齊聲說:對!
師:那你們喜不喜歡那個養(yǎng)羊的人呢。
曹健松:不喜歡,因為他不聽別人的勸告.
師:對嗎別急,打開書本,你用課文的話來反駁他.
袁心悅:他很后悔……糾正"結結實實"的讀音.
李東燊:我喜歡,因為他知錯就改,雖然他開頭沒有聽街坊的話,不過,他第二次就改過來了,這種知錯就改的習慣非常好,所以我喜歡他.
師:我也很喜歡你,你說得很棒!
個個爭著要說.
師:如果跟他意見相同的就不說了,聽聽不同意見的.
黃亮:我喜歡他,他修羊圈時,不需要別人幫,自己去修,而且知錯就改.
郭偉健:我喜歡他,因為他后悔了就馬上去改.
何梓銘:我不喜歡他,因為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因為他自己不知道,還責怪別人.
師:我們來讀讀養(yǎng)羊人這句話.
生:齊讀.
師:他是什么態(tài)度呀。
聶晶:我覺得他是很不耐煩的語氣.
師:那你來讀讀好嗎。
聶晶讀.
師:還有什么不同的語氣你覺得呢。
董浩揚:我覺得他好像不大喜歡羊,不大愛惜羊。
師:他不愛惜羊嗎再用課文的話來告訴他.到底那個養(yǎng)羊的人愛不愛惜羊。
王圳安:如果他不愛羊的話,就不會去修那個窟窿了.
師:好,我們來找找"窟窿",張一帆,你到黑板去寫,其他同學在本子里寫,看看誰寫的"窟窿"真正像"窟窿".
生:寫"窟窿".
張一帆不會寫,張逸菲幫忙寫.張一帆在旁邊跟著寫,受到老師表揚:張一帆有個聰明的行為,能跟著別人學.
生:續(xù)寫.
下課前,有幾個同學寫完了,下課后,還有很多同學拿給老師看.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五
教學目標:
1.認讀“窟窿,叼、勸”4個生字,會寫“寓、則、窟窿、狼、叼”等9個生字。
2.聯(lián)系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窟窿、街坊、勸說”和課題“亡羊補牢”的意思。
3.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朗讀后抓住關鍵詞,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講述故事大意。
4.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今天學習第九課:寓言兩則。(提醒寓的寫法)齊讀課題。
2、第一則寓言的.名字叫——亡羊補牢。
二、默讀課文,梳理事情的起因和結果。
1、默讀課文,提出要求。
(1)課文中哪一句話在講“亡羊”,用橫線畫出來。
(2)哪一句話在講“補牢”,用波浪線畫出來。
交流“亡羊”
交流,出示句子。生字較多,再請生朗讀。哪個詞語最難記???抓重點詞語。
跟讀“窟窿”,根據(jù)字形理解字義。所以破了個窟窿就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字義。
(3)齊讀句子。
(4)用上因為......所以.......說話。
相機板書:窟窿、叼走或丟了(寫時要注意什么)。
(5)在田字格上寫一寫。
(6)聯(lián)系課文,現(xiàn)在你知道了“亡羊”就是——“亡”就是——(板書:丟失)。
交流“補牢”
交流,出示句子。關注“結結實實”,請生再讀。
因為他堵上了窟窿,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所以——。
板書:堵上、再也沒丟。
聯(lián)系課文,你知道了“補牢”的意思是——(板書:羊圈)。
2小結:
(1)現(xiàn)在你能把“亡羊補牢”連起來說了嗎?(請兩人說)。
所以,第一自然段講了事情發(fā)生的起因,最后一個自然段講了事情的結果。
過渡:羊丟了之后,養(yǎng)羊人是不是馬上就把窟窿修補好了呢?中間發(fā)生了什么,我們去2-4自然段讀一讀。
(板書:起因、結果、經過)。
三、重點研讀“經過”,提煉關鍵詞。
1、讀“街坊”,理解意思(鄰居)。讀“勸說”,理解什么時候需要勸?
2、分角色朗讀。
(1)出示句子。作為街坊,你會用什么語氣來勸他呢?板書:勸說。
再著急一些。(請兩三人讀)。
(2)但是這個人卻說——出示句子。用你的理解來讀。
就是這滿不在乎的樣子,不聽勸說。板書:不聽。
(3)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讀。
3、結果如何,用上因為.......所以......說話板書:又丟了。
4、回到結果,體會含義。
(1)這時候他才恍然大悟。你從哪段話知道的?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齊讀。
(2)你能給劃線的句子換個說法嗎?換個說法,意思一樣。
最后,他終于接受了鄰居的勸告,把羊圈修補好。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
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寫一寫:我想對養(yǎng)羊人說——交流。
(3)通過一個簡短的小故事能悟出一個大道理,這就是“寓言”的魅力。
四、提煉關鍵詞,講述故事大意。
1、小結方法:剛才我們在學習時先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概括了大意,再從這句話中找出了一些主要的關鍵詞寫在了黑板上。你能用上這些詞語把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說清楚嗎?自己試一試。
2、請兩人說,再四人小組里說。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六
1、會讀課文中的4個生字,一個多音字;會寫“窟窿”“叼”等字。
2、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亡羊補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補牢”“勸告”等詞語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初步體會寓意。
一、揭示課題。
(一)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說說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說說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
(二)揭題解題。
2、你知道每個字的意思了嗎?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導理解題意。
二、初讀感知。
1、自學課文:讀準字音,想想課文哪些句子寫“亡羊”,哪些句子寫“補牢”?
2、交流:課文講那個牧羊人丟了幾次羊?
l找出第一次發(fā)現(xiàn)丟羊和丟羊原因的句子。板書:發(fā)現(xiàn)。
指導:讀準多音字“圈”,范寫“窿”提示第11筆,“叼”的最后一筆是什么?
l找出第二次發(fā)現(xiàn)又丟羊和丟羊原因的句子。板書:發(fā)現(xiàn)。
再次書寫“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補牢”的句子。板書:趕快沒丟過。
4、講故事大意:用上“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趕快沒丟過”
三、體會寓意。
(一)、抓“勸”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丟了羊,鄰居曾經怎樣勸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勸”和“說”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勸”指發(fā)現(xiàn)別人的問題,讓別人改正)。
3、練讀對話。如果說第一次丟羊是個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圖說話,看到牧羊人使勁地修補羊圈,這回街坊們在說什么?
(如果幸虧)。
5、小結:牧羊人不聽勸告,繼續(xù)丟羊,聽了勸告,不再丟羊??梢?,做錯了事聽聽別人的勸告,及時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勸”展開,理解寓意。
1、教師用白話講《戰(zhàn)國策》莊辛勸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補牢》的故事最早來源于古時候的一個“勸告”故事。戰(zhàn)國的時候,有個叫莊辛的大臣發(fā)現(xiàn)楚王整天不理朝政,東游西蕩的。莊辛很擔心,對楚王說: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楚國必將滅亡。楚王不聽,結果5個月以后,秦國兵打進來了,楚王嚇得沒了辦法,連忙請莊辛出主意,莊辛說了很多話,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BR> 2、理解“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钡囊馑?。
聽了故事,你說楚王丟羊了嗎?那么莊辛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實指?有了錯誤“補牢”呢?及時補救未為遲也還不算遲。
楚王聽了莊辛的話,立即改正了錯誤,終于是使楚國免遭了這次災難。
(三)、順“勸”回歸,學講故事。
2、你想把這個故事講給誰聽,為什么?(講給有缺點必須改正的人聽,講給自己聽,多想想自己的缺點,爭取改正。)。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講故事。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學習寓言的一個目標之一就是通過對故事內容的學習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從而給學生一些做人的啟示。因此,教學中必須考慮寓言的特點以及學習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題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內容,因此本課教學從解題入手梳理課文,從而避免了在內容上打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習字、讀文,拓展運用,這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課教學,以“勸”為切入口,通過學生自身的學習,深切的感悟,將學習文本與追本溯源,學習語言與生活運用有機結合,從而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故事所告訴我們道理,并自覺地將它運用到生活中,最終根植于自己的心靈世界。
35分鐘來來去匆匆,還應留出時間讓學生又動筆寫字的事件。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七
今天,我們一起和老師聚精會神的走進了一篇叫《亡羊補牢》的課文。
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有一個人,他養(yǎng)了一群羊。有一天,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原來羊圈破了一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里鉆進去把羊叨走了。有一個鄰居勸他趕快把羊圈補上吧。他不聽,結果到了第二天羊又少了一只,他非常后悔,于是趕快把羊圈補上了。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了。
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了:自己做錯了事,應該聽別人勸告,及時改正錯誤。我發(fā)現(xiàn)我的生活中還有“亡羊補牢”的事情。比如:有一次我碰見了一道奧數(shù)題,我按自己的理解做著,突然,媽媽發(fā)現(xiàn)錯了就勸我,我不聽,結果還是做錯了。以后我一定改正這個毛病。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八
學習上的事,我這樣處理:期中考試,數(shù)學卷子寫過一遍了,可是我還是沒考100。是因為媽媽讓我檢查,我也沒有仔細檢查。語文也因為沒有檢查,沒有得100。從此之后,我每次寫完作業(yè)都會認真檢查一遍。還做了許多練習,準備期末考100!
生活中,我也有類似的事: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根好看的新跳繩,體育課用了一次,回到家里,媽媽對我說:“趕快把跳繩放好,不然會弄丟的?!蔽艺f:“不用不用,不會丟的?!苯Y果下一次上體育課,我把家里找遍了也沒找到跳繩。自從這事以后,我會把用過的東西放好,以免弄丟。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及時改正錯誤,就會不斷進步?!蔽蚁嘈湃绻叭馈蹦芨恼e誤,也能考100!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九
我學習了《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主要詳述的是:一個人養(yǎng)了幾只羊。一天,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容窟窿鉆進去產,把羊叼走了。街坊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補一下,堵上那個窟窿。他說:”羊都丟了,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很后悔,應該接受街坊的勸告,他想:現(xiàn)在把羊圈修一修,就不算晚了。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其實,怨亡羊補牢過。我記得,在我讀二年級的時候,期中考試快要來了,同學們說:“我們一定要取得好成績,我們去背書吧?!蔽艺f:“我不用背書,都可以取到好成績?!?BR> 很快,期中考試結束了,我語文考了86分,數(shù)學考了80分。我很后悔,沒有聽同學們的勸告。突然,媽媽打電話來說:“吳子晴,你考的為什么不理想?期末考試即將來臨了,你最好給我做好準備?!?BR> 期末考試結果已經出來了。我太驚奇了!在媽媽的催促下,我語文考了95分,數(shù)學考了90分,就進入了全二年級前三名。媽媽為我感到很自豪,很驕傲。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一
讀了《亡羊補牢》這個故事我懂得了:要隨時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出了差錯應該設法盡快補救。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亡羊補牢》有感三年級。
作文。
讀了《亡羊補牢》這則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善于接受別人的建議。
牧羊人的羊圈壞了,被狼叼走一只羊。牧羊人沒接受朋友的建議——修補羊圈,結果又被兇惡的狼叼走了一只羊。牧羊人聽從朋友的建議,把羊圈重修了一遍并加固后,再也沒有丟過羊。
如果牧羊人丟第一只羊時就虛心接受朋友的建議,他還會丟第二只羊嗎?這就好像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犯一些錯誤。如果我們虛心接受別人的勸告,改正錯誤。我們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就會變的越來越優(yōu)秀。
我們平時學習也是一樣的,如果做錯了題不去管它,只會生氣,下次遇到時還會做錯。如果我們遇到錯題時,虛心接受老師或爸爸媽媽的指導,認真改正錯題。錯題就會越來越少,成績就會越來越優(yōu)秀。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養(yǎng)了幾只羊,過了幾天他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原來是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叨走了。街坊們勸他趕緊把窟窿修好,可他不聽勸告。第二天,那個人又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感到非常后悔,不該不聽街坊的勸告,于是就趕忙把窟窿補起來。
我們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事。
有一次,我要考試了,媽媽讓我把不會或容易出錯的內容好好看看,可我覺得我都會,便滿不在乎地說我都看過了,都會??墒强荚嚲戆l(fā)下來一看,由于我沒認真復習把不認為會不用復習的內容都錯了,我真后悔沒聽媽媽的話。于是我把錯題認真地抄下來,并改正過來。以后考試我都會認真地復習了。
通過這則寓言讓我明白了,人犯錯不要緊只要及時改正就是好的。
成語。
故事吧!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
這個故事講的是在楚國襄王失手楚國時,向莊辛求助,莊辛講了一個故事:一個農民,倆次發(fā)現(xiàn)羊丟了,第一次不聽鄰居的勸阻。第二次丟了羊之后,才把羊圈給封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如果做錯了,要及時的改正,不要一味的再錯下去。凡事要早做準備,不然等到不利后果發(fā)生就一切都晚了。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不要以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當然也不說都是錯的。我們應該聽聽別人的意見,看看能不能做,這樣的方法是否正確。
我們遇到像這樣的事時,聽聽別人的看法,是否可以采用。不要等到這樣的事在發(fā)生時,在改正,我們要以防這種事情在發(fā)生。
我們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亡羊補牢的事,遇到這些事,你們怎么處理?
學習上的事,我這樣處理:期中考試,數(shù)學卷子寫過一遍了,可是我還是沒考100。是因為媽媽讓我檢查,我也沒有仔細檢查。語文也因為沒有檢查,沒有得100。從此之后,我每次寫完作業(yè)都會認真檢查一遍。還做了許多練習,準備期末考100!
生活中,我也有類似的事: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根好看的新跳繩,體育課用了一次,回到家里,媽媽對我說:“趕快把跳繩放好,不然會弄丟的?!蔽艺f:“不用不用,不會丟的?!苯Y果下一次上體育課,我把家里找遍了也沒找到跳繩。自從這事以后,我會把用過的東西放好,以免弄丟。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及時改正錯誤,就會不斷進步?!蔽蚁嘈湃绻叭馈蹦芨恼e誤,也能考100!
今天,我讀了《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故事,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故事的內容是:一位農夫養(yǎng)了一群羊,一天,他來數(shù)羊,發(fā)現(xiàn)羊少了兩只,他到處找,都沒有找到。第二天,他又來數(shù)羊,發(fā)現(xiàn)又少了兩只,地上還有很多血,才知道,羊被狼吃了。鄰居對他說:“快點修補羊圈吧?!鞭r夫想:明天修也不遲。第三天,農夫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鄰居再次勸告他:“趕緊修補羊圈吧!”農夫后悔莫及。想:如果早點修補也不會被狼吃掉這么多羊了。于是,他開始修補羊圈。從此,羊再也沒有少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犯同樣的錯誤,第一次犯錯不及時改,就會接著犯同樣的錯誤,所以,當?shù)谝淮畏稿e時,就要及時改正,只有這樣,損失才不會大。讀了這個故事,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
故事主要講的是從前有一個牧民,一天早晨,他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羊。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晚上狼從窟窿鉆進羊圈,把羊叼走了。鄰居勸他趕快把羊圈修一修,他沒有聽取鄰居的勸告。第二天早上,他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羊。牧民很后悔沒有聽取鄰居的好心勸告。于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被狼叼走過。
通過讀這篇寓言故事我明白了好多道理,出了問題以后要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發(fā)現(xiàn)錯誤要及時總結教訓、及時改正錯誤,以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我想到自己存在的一些缺點,媽媽經常提醒我,我總改不了,現(xiàn)在認識到這些缺點的嚴重性。我要下定決心,以后盡量少犯錯誤,即使錯了,要及時改正。
今天,我讀了《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很深的道理。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主要講的是一位放羊人,他家里有很多羊,還有一個很大的羊圈,但是有一天,這個羊圈爛了個很大的洞,但是這個放羊人卻沒有很快的去修理,只是一直推遲,也因為這樣,他的羊經常被狼吃掉。他的羊越來越少。他的鄰居也經常勸這個放羊人去修補這個羊圈,這個放羊人聽到這個勸告后,終于去修補羊圈,他的羊也不會被狼吃掉。
《亡羊補牢》這個故事我也想到了自己發(fā)生的事情,有一次放假,老師留了很多作業(yè),我每天都想:“反正有的是時間,還是過幾天在寫?!本瓦@樣我一直推遲,終于,放假快結束了,可是我的作業(yè)還是沒有寫完,我開始急了,該怎么辦呀。這是媽媽過來了說:“平時你總是不放在心上,現(xiàn)在你急了,現(xiàn)在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快寫呀?!甭犃藡寢尩脑捨矣昧撕芏鄷r間寫作業(yè),終于寫完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什么事都要抓緊完成,不要推遲,不然后果是很嚴重的。
大家一定聽過亡羊補牢的故事吧?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個人養(yǎng)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出去放養(yǎng),一數(shù),少了一只羊,他發(fā)現(xiàn)羊圈里有一個洞,他心想,羊可能是被狼叼走了,鄰居知道他的羊丟了,就勸他說補上這個洞,他說羊已經被叼走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后來他就一而再再而三的丟羊,他后悔不該不聽鄰居的苦勸。
學習也是這樣的,在學校里學英語也一樣,開始的時候學英語我都不背單詞,到四年級了單詞還是不會背,在今年暑假里,我再次學習了亡羊補牢的故事,我把所有的單詞都背會了,以后我的英語再也不會因為不會背單詞而丟分了。
讀了亡羊補牢的故事,我得到了一個道理: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就要及時的總結教訓,改正錯誤,這樣才可以避免以后重犯同樣的錯誤。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亡羊補牢》,使我深深地吸取了教訓。
這篇文章講的是:從前,有一個人養(yǎng)了十幾只羊,一天夜晚,一條餓狼從他家里叼走了一只肥羊,他覺得不就是丟了一只嗎,有人給他提議讓他把羊圈修補一下,他心想:既然丟了,還補干什么,后來連著兩次肥羊都丟了,于是他非常的后悔就聽從鄰居的勸告,趕緊修好了,從此肥羊再也沒丟過。
看了這個故事,也讓我想起我自身經歷的一件事。
在臨考試的前一個晚上,我在聯(lián)系數(shù)學題,迎接明天的考試,我認真的做著,直到做到第五題時,卻把我給難住了,我去問媽媽這道題該怎么做,媽媽嚴厲對我說“自己做,考試的時候我還會做你身邊嗎?教你嗎?”我低著頭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心里想:這又不是真正的作業(yè),不做也行,考試也許沒這道題。結果使我出乎意料的是,這種類型的題在卷紙上又反復出現(xiàn)了,我當時困惑住了,沒有答出來,我心里十分內疚。
同學們,你們千萬不要像我這樣,知難而退哦!我也深深的吸取了教訓,做事一定要知難而進,才會有更大的進步,更大的成就。
我們學過亡羊補牢這篇寓言,這篇寓言主要講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的道理。
文中寫,從前有一個人養(yǎng)了幾只羊。有一天,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里鉆進去把一只羊叼走了,街坊勸他說:“把羊圈修一修吧!”養(yǎng)羊人根本不在乎,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結果,第二天早上,狼友叼走了一只羊。養(yǎng)羊人很著急。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别B(yǎng)羊人趕快堵上了那個窟窿。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這篇寓言告訴我們,做錯事要及時改正,只要真正改正,還不算晚。
這篇寓言讓我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
記得有一次,我感冒了,媽媽就帶我去醫(yī)院,醫(yī)生說:“這是一次小感冒,多喝點水就沒事了?!被氐郊?,媽媽讓我喝水,我不在乎的說:“一次小感冒,不用喝水?!眿寢屆看谓形液人?,我都會不在乎的說:“一次小感冒,不用喝水?!币估?,我突然發(fā)起了高燒,媽媽不得不再次把我送到醫(yī)院。醫(yī)生說:“要是治療不及時,可能引發(fā)肺炎?!?BR> 聽了醫(yī)生的話,我大吃一驚,原來后果這么嚴重。幸虧發(fā)現(xiàn)的及時,要不,后果不堪設想。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二
亡羊補牢看圖寫話(一)。
古時候,有一個做事很拖拉的人,叫張三。他的家里養(yǎng)了許多羊。
一天,下了一場傾盆大雨。雨后張三發(fā)現(xiàn)他的羊圈破了一個洞。原來,用木樁圍成的羊圈因為年久失修被大雨沖垮了。羊兒們看見主人來了“咩咩”地叫著,好像再說:“主人呀,趕快把這個洞修好吧,要不狼來了會把我們吃掉的?!编従右蔡嵝阉f:“趕緊把這個洞堵上吧!要是狼從這個洞鉆進來把羊叼走可就麻煩了?!睆埲犃藨醒笱蟮卣f:“反正羊也沒丟,洞這么小,狼根本鉆不進去,羊不會丟的。過幾天再修吧?!闭f完張三就伸個懶腰去睡覺了。
第二天,張三還沒有起床就聽見了羊“咩咩”的叫聲,他趕緊跑到羊圈,發(fā)現(xiàn)那破洞又大了,羊也丟了好幾只。原來,晚上狼從破洞鉆進去叼走了幾只羊。羊兒們見主人來了“咩咩”地叫得更響了,仿佛在說:“主人啊,快把這個破洞堵上吧,要不我們都會被狼吃掉的?!睆埲吹竭@景象痛哭流涕:“我的羊兒呀,哇哇……哇哇……”
一位老人聽見了他的哭聲,就走了過來。張三把經過告訴了他,老人笑著說:“丟了幾只羊沒什么,只要你及時把洞修好就不會再丟羊了?!睆埲犃死先说脑?,頓時醒悟了過來。
于是,他回家找來了斧子、錘子和木板把羊圈的破洞堵上,又對羊圈進行了整體的加固。羊兒們歡快地叫著,好像在說:“謝謝主人,這下我們可放心了。”
從此以后,張三家的羊一只也沒再丟過了。張三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出了問題以后及時想辦法補救,是可以減少損失的。
亡羊補牢看圖寫話(二)。
從前,小軍家養(yǎng)了很多羊??墒窃谝粋€寧靜的夜晚,一只兇猛的狼奔向了小軍家的羊圈。那只狼非常狡猾。見到許多肥肥壯壯的羊,它饞得口水直流,于是,它用鋒利的牙齒咬斷繩子,把羊圈的木樁撞了一個窟窿,叼走了一只羊。
第二天早晨,小軍象往常一樣去放羊,當他走到羊圈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窟窿,當時也沒在意。第二天,羊又少了一只,他自言自語地說;‘我的羊多著呢,這兩只羊也只是滄海一粟。過幾天再說吧!’就這樣,羊一天天在減少。兩天后,小軍來到羊圈一看,頓時兩眼發(fā)呆——原本有十八只羊,現(xiàn)在只是剩下三只羊了,他看到羊圈旁的一堆血跡,終于明白了——一切都是可惡的狼干的壞事。眼看著羊群越來越少,小軍心里焦急萬分,大步流星地跑去找爺爺。爺爺語重心長地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灰F(xiàn)在把羊圈修補好,一切都來得及?!≤娐犃藸敔?shù)脑?,覺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他連忙拿來木棍,用榔頭把木棍釘?shù)酶咏Y實。從此以后,羊再也沒有丟過。
這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之中出了差錯,應該要及時補救,免得再受損失。學習也是這樣的,錯了就改,那么,相同的錯誤也就不會再犯了。
亡羊補牢看圖寫話(三)。
古時候,有一戶人家家里養(yǎng)了許多羊,日子過得很富裕。日子一天天過去,風吹雨打,羊圈因為年久失修而破了一個洞。每天夜里,羊群擔驚受怕,擠在一起,生拍狼把它們叼走。鄰居王大爺勸他修一修,可是羊群的主人阿毛卻沒有當一回事。
一天早晨,阿毛打開大門準備放羊,忽然發(fā)現(xiàn)羊圈里少了好幾只羊,猶如晴天霹靂,急得忙大步流星地跑到羊圈旁,兩眼發(fā)呆,半天才緩過神來。仔細一看,原來那個破洞的洞口有一串清晰的狼腳印。阿毛頓時恍然大悟,像缺氧的魚兒一樣張大嘴巴喊:“我該怎么辦呀……”
這喊聲被路過的王大爺聽見了,走過來,捋了捋胡子,對阿毛語重心長地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如果你現(xiàn)在把羊圈補好,還為時不晚?!闭f完,他便走開了。
阿毛聽了,覺得非常有道理,點了點頭。于是,他找來木棍,用錘子把木棍釘好。從此以后,阿毛的羊再也沒有丟失過。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三
有人養(yǎng)了一圈羊,但有一天放羊的時候卻少了一只羊,他發(fā)現(xiàn)羊圈上有個洞,他想那羊一定是在深夜被狼叼走了。鄰人得知此事,勸他把羊圈補好,又提醒他若不馬上補好,羊也會丟的。它說:“羊已經被吃掉了,為什么要修理它呢?”它沒有修理過羊圈。
次日,他在放羊時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羊,于是很快就把羊圈修好了。從此以后,它的羊就沒有被狼叼走過。
這位牧羊人開始發(fā)現(xiàn)錯誤沒有馬上改正,導致同樣的錯誤再次發(fā)生,但是后來他能夠馬上改正錯誤,避免再次發(fā)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發(fā)現(xiàn)錯誤,只要及時教訓,改正錯誤,就可以避免重蹈覆轍。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四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1課時。
投影。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2、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則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
3、指名讀,齊讀。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yǎng)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1、課文哪幾個小節(jié)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節(jié),思考:養(yǎng)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同桌互議。
4、集體交流:
(一)羊圈破了個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2)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3)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理清這小節(jié)三句話之間的聯(lián)系,試背。
(6)指名背。(指導方法)。
(二)街坊勸告,他不聽。
(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3)引導評議,齊讀。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yǎng)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6)指名讀,評議。
(7)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1)指名讀第4節(jié),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lián)系第一節(jié),想一想。
(3)齊讀第4節(jié)。
(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xiàn)。
7、二次丟羊后,養(yǎng)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jié),劃出有關句子。
8、討論交流:
(1)養(yǎng)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2)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
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3)養(yǎng)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4)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轉念一想,現(xiàn)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7)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8)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9)理清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背誦第5節(jié)。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yǎng)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___,就___。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huán)境污染)。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
1、背誦這則寓言。
2、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五
暑假里,爸爸給我買了本叫《短小文言文》的書。我在里面讀到了一篇叫做《亡羊補牢》的故事,故事很簡單,說是羊圈因為破了,里面的羊也給狼叼走了,牧羊人發(fā)現(xiàn)后把破了的羊圈補了。
故事告訴人們,發(fā)生了問題,要及時作出補救。初讀這個故事,覺得很有道理,可是仔細一想,便感到還有問題。在故事里,雖然牧羊人及時把羊圈補好了,但同時建好的羊圈,既然這個地方破了,也就無法保證別的地方一定固若金湯。破一處,補一處,再多的羊,也會死得光光的。所以我想,如果我是那個牧羊人,要對羊圈來一個全面的加固才好,或者干脆拆了,重新建一個更加好的、更加牢固的羊圈。想起我家對出去的那條馬路,今天一個坑,明天就有工人給補上;但后天卻又出現(xiàn)了一個更大的坑。
及時補修,應該說是件好事。但如果滿足于縫縫補補,我認為是永遠弄不好的。經常從電視新聞里看到這個地區(qū)發(fā)生了礦難,那個地區(qū)又發(fā)生了礦難,悲劇發(fā)生后,總會聽到有些人說要去補救,這就和人們常說的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一樣,你頭痛了,有可能是你身體的別的部位引起的,要去做全面檢查,對癥下藥,這樣才可把病完全醫(yī)好。話又得說回來,能夠做到亡羊補牢,還是很不錯的,這也是這個成語一直從遙遠的過去傳到今天的原因。但是比起這個成語來,我還是更喜歡未雨綢繆,它的意思是,盡管還沒有下雨,但不妨先爬上屋頂把茅草蓋厚實了,把門窗加固好了。
只有事事預先想個周全了,準備工作到位了,才能避免問題出來后手忙腳亂、跌煞拌倒。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六
俗話說得好:“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焙?,別說,還真是這么一回事呢!
張三是一介草民,以養(yǎng)羊為生,因此,他對羊圈里的山羊格外呵護。
一日,張三驚奇地發(fā)現(xiàn),羊圈里少了一只羊,多了個窟窿,他馬上意識到這是豺狼所為。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他并沒有憤怒,也沒有悲愁,更沒有想過要修補窟窿,完全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甚至還透露著一絲愉快。
大家疑惑了,平日“愛羊如命”的張三,看著山羊丟失,怎么毫不在乎?面對大家的責問,張三笑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呀!”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山羊在一天天減少,豺狼見張三對它的行為視若無睹,便放肆起來。很快,山羊從十六只減到了三只,映入大家眼簾的,仍舊是“隨便”的張三。
當山羊只剩下一只時,張三還在悠閑地打著電話!
羊終于被吃光了,張三興致勃勃地領著一位穿著西裝的男士,來到羊圈旁。男士仔細看了看羊圈,便拿出大把鈔票,極不情愿地遞給了張三。大家這才看見,男士胸前貼著“保險公司”四個大字,大家恍然大悟。,哭笑不得。
哈,這就是名副其實的“亡羊補牢”呀!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七
從前,小軍家養(yǎng)了很多羊??墒窃谝粋€寧靜的夜晚,一只兇猛的狼奔向了小軍家的羊圈。那只狼非常狡猾。見到許多肥肥壯壯的羊,它饞得口水直流,于是,它用鋒利的牙齒咬斷繩子,把羊圈的木樁撞了一個窟窿,叼走了一只羊。
第二天早晨,小軍象往常一樣去放羊,當他走到羊圈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窟窿,當時也沒在意。第二天,羊又少了一只,他自言自語地說;‘我的羊多著呢,這兩只羊也只是滄海一粟。過幾天再說吧!’就這樣,羊一天天在減少。兩天后,小軍來到羊圈一看,頓時兩眼發(fā)呆——原本有十八只羊,現(xiàn)在只剩下三只羊了,他看到羊圈旁的一堆血跡,終于明白了——一切都是可惡的狼干的壞事。眼看著羊群越來越少,小軍心里焦急萬分,大步流星地跑去找爺爺。爺爺語重心長地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灰F(xiàn)在把羊圈修補好,一切都來得及?!≤娐犃藸敔?shù)脑?,覺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他連忙拿來木棍,用榔頭把木棍釘?shù)酶咏Y實。從此以后,羊再也沒有丟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出了差錯,應該及時補救,免得再受損失。學習也是這樣的,錯了就改,那么,相同的錯誤也就不會再犯了。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八
學習目標:
1、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
2、理解寓言內容,正確回答課后問題,懂得寓言的寓意。
3、練習用“從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發(fā)表感想。
問題質疑:
修羊圈有沒有用?為什么?
養(yǎng)羊的人應該怎樣做更好?
學習方法:
比較、討論、理解、
知識鏈接:
這故事出自“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襄王聽了,很不高興,氣罵道:“你老糊涂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鼻f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么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才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笔且粍t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巴鲅蜓a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jù)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yè)家,因估計事情的發(fā)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并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課堂作業(yè):
熟讀本則寓言,試背。
說出“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
學習反思:
寓言是通過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的文學作品。
指導小結:
課堂上注重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讀通詞句,整體感知課文大意。明確寓意后注意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受到啟發(fā)。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九
1、有感情地朗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重點: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難點: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學生搜集寓言故事。
為時不晚。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談話,出示圖片。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你們看,看到這些圖片,你想起了什么?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揠苗助長)。
他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指名說)。
對,像……這樣的小故事中蘊藏著一個大道理的故事,我們就稱它為寓言故事。
2、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寓言故事,看老師寫課題(板書)“寓”,上面一個寶蓋頭,再寫一個“曰”,第十畫是“丨”,齊讀課題。寓言兩則。解題(就是兩個寓言故事),這“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講道理”的意思。
3、學法指導:同學們,還記得二年級時,你們是怎樣學習寓言的嗎?
其實學習寓言故事首先要把故事讀懂,然后讀懂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最后會聯(lián)系生活用一用。(一一出示學習要點)。
出示:
1、讀懂故事。
2、明白道理。
3、聯(lián)系生活用一用。
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按這方法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故事。(板書: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
二、讀懂故事:
那么,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p34頁,按老師屏幕上的要求把故事讀懂。
出示讀書要求:讀懂故事:(a、讀準字音、讀通課文;b、讀懂題目的意思;c、會說課文講了一件是什么事)。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
在新學期中的課文中,有個《亡羊補牢》課文。
主要寫了:從前有個人養(yǎng)了幾只羊。一天,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街坊勸他羊圈修修。他自以為是地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三天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羊,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在學習中,我也亡羊補牢過。二年級的暑假中,我去長沙練跆拳道,舅舅在長沙,把暑假作業(yè)帶到了舅舅家。一天晚上回來,我趕緊寫作業(yè),我寫完了給舅舅檢查,發(fā)現(xiàn)一道數(shù)學口算題有問題,等于56,我自以為是地說:“這道題是對的呀?”舅舅生氣地說:“正確的等于55?!蔽覒M愧地低下了下頭。
我們不能再向《亡羊補牢》中的養(yǎng)羊人客觀自以為是,發(fā)現(xiàn)錯誤要“知錯就改,為時不晚?!?BR>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一
《亡羊補牢》是一篇寓言,魯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它通過一個牧羊人兩次丟失羊,修羊圈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這則寓言內容較短,清潔簡明有趣,寓意深刻。
依據(jù)課程改革的要求和三年級以段的教學為主,抓住重點字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進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方法的特點,,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等詞語。
2.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
3.理解寓言內容,結合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寓言故事。
未突破這一重難點,我將采取以下教學法:。
1.直觀法:運用課間播放寓言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津津有味的觀看中了解寓言內容。
2.比較法:把文中幾個關鍵的具有特殊句式和語氣的句子與幾個普通的句子相比較,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寓意.
3.合作學習法:為突破哦這只重難點,我將采用直觀法,比較法來引導學生自學,合作討論,交流寓意.
4、“以讀代講法”:新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課文有幾句寓意深刻的句子,教學這一部分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合作、交流寓意。
教學過程:將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圖文結合,理解內容---反復朗讀,悟出道理---聯(lián)系實際,加深理解”.
一.自學釋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一切求知的欲望都從疑問開始.首先用多媒體出示課題“亡羊補牢”,看到課題你想問些什么問題?再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由于亡羊補牢是一篇古代寓言,題目是文言,學生不太理解,可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弄明白“亡”“牢”的意思,從而初步了解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羊丟失后修理羊圈”.
二.讀課文認知生字,檢查生字.
三.直觀感受,理解寓言內容.
在這里我采用直觀教學法.1.電腦課件播放“亡羊補牢”的動畫,解說詞既是寓言內容.由于小學生還是直觀形象思維占主導,所以有趣的動畫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注意,有助于理解寓言內容.
2.小組用自己的話講講這篇寓言故事,讓學生整體感知這篇寓言.
四.反復朗讀,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寓意.
寓言的道理是蘊涵在故事的字里行間的.因此要緊扣故事內容,讓學生在反復的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用“---”劃出養(yǎng)羊人第一次丟羊后聽了街坊鄰居的勸告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第二次丟羊后他是怎樣想的,并說說兩次的結果分別是什么?學生通過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次丟羊他的想法是不同的,而且直接導致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一是不聽勸告結果繼續(xù)丟羊,一是接受勸告結果不丟羊.養(yǎng)羊人這前后兩次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正是理解本篇寓言寓意的關鍵.
2.重點句子理解.因此,在這里我設計了對比法,通過兩個不同句式的對比說一下那一個更好,為什么?進一步理解寓意,體會兩次態(tài)度的差別.
3.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鄰居對養(yǎng)羊人的關心,和養(yǎng)羊人的兩次不同態(tài)度。
4.小組合作學習,歸納寓意.寓意是本課的難點,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在遇到學生單獨解決問題比較困難時,小組合作比較有效.通過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基本可以突破重難點.
5.朗讀課文并思考“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先小組討論發(fā)表意見,然后老師總結.這個寓言故事說明了一個人做錯了事,及時改正還不遲,改正的越快,錯誤造成的惡果就越小.現(xiàn)在我們通常用“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比喻發(fā)生錯誤后及時糾正,補救還不算晚.
五.指導復述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想.
六.作業(yè):。
1.熟讀本則寓言。
2.說出“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
3.搜集其他寓言,準備下節(jié)課交流.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二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生動有趣的、蘊含著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學安排,首先從問答入手。通過介紹學習方法和組詞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查字典得知“亡”和“牢”的意思,追究“亡”、“牢”這個詞到底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接著讓學生初讀課文,深入找證據(jù),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句進行理解,緊接著,精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結合生活實際來體會本課的寓意。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想象能力。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體會寓意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過程:
一、問答導入。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9課,請齊讀課題。??(寓言兩則《亡羊補牢》)。
師: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很有道理的故事)。
師:蘊涵著道理的故事。
(它的特點就是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則:相當于篇。
師:那我們要怎樣學好寓言?(學習道理)????????板書:道理。
師:除了學習道理,還要學習什么?(要知道故事?)板書:故事)。
師:今天我們掌握好這兩點就能學習好課文。
師:誰能給《亡羊補牢》的“亡”組詞?(亡羊補牢滅亡死亡)(板書:死亡)。
師:請給“牢”組詞。??(坐牢????牢記???牢固???監(jiān)牢?)?(板書:監(jiān)牢)。
師:“亡羊補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請把你們查下的情況告訴老師?
(字典中“亡”有3種解釋??????1.逃跑?????????2.死???????3.丟失)。
(字典中“牢”也有三種解釋????1.養(yǎng)牲畜的圈???2.監(jiān)牢????3.結實、堅固)。
師:那你們覺得“亡”“牢”是什么意思?讓學生猜想。
(“牢”是牢房的意思????“牢”是羊圈的意思???“亡”是失去的意思)。
師:平時,我們學習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認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認為“牢”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請你們到課文中找找答案。
二、找證據(jù),初讀課文。
師:找證據(jù)必須先讀課文,下面請同桌一起讀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聽到誰讀不準,熱心幫幫他。
師:小黑板出示三句話:(?目的在于鞏固字音)。
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BR> 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
師:老師這里有三句話,分別請三個小朋友來,比比誰讀得準。?。
師:抽生讀這三句話。
師:分小組朗讀這三句話,然后全班再齊讀。
三、研讀,弄清“亡”和“牢”
師:課文讀熟了,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請默讀課文,想想“亡”、“牢”是什么意思?你得找出證據(jù),看看從哪個句子找到的,用橫線把它劃下來。
師:提醒大家,證據(jù)可能不止一處。師巡視學習,作適當?shù)狞c撥。
生:匯報:
(“亡”是丟失的意思:我是從“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找到證據(jù)的。)。
師:剛才讀的句子有幾個字沒有讀好。(指名幫助再讀這句話。)。
師:要讀準“圈”、“叼”等字。
師:“亡”不是“死亡”嗎?
匯報:
(是羊被叼走,他丟失了羊。)。
(“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齊讀句子。
(“第二天早上,他發(fā)現(xiàn)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保?。
(“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羊再也沒有丟過?!保?。
(一直都是說羊丟了,沒有說羊死了,可能羊還沒有死呢。)。
師:(齊讀)“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羊再也沒有丟過?!保?。
師:小結:現(xiàn)在大家認為“亡”是什么意思??????(齊回答:丟失?????板書在題目“亡”下面)。
師:“牢”是什么意思??。
(“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牢”是“羊圈”意思。)。
師:“補牢”就是“修羊圈”。??????。
(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師:街坊說修羊圈就是“補牢”。
師;(解說)“牢”的構字意義:寶蓋頭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給牛羊住的地方。
師:請把剛才找出丟羊和補窟窿的句子再自由練讀。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師:在讀這則寓言的時候,老師始終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想請你們幫忙解答一下:
師:養(yǎng)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師:請默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生默讀課文,思考)。
匯報:
(我知道羊圈破了個窟窿?!霸瓉硌蛉ζ屏藗€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BR> 師:請齊讀這句話。(看黑板)?。
(我還知道街坊勸告,他不聽。)。
(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保?。
師:“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師:街坊是怎么勸的?
(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師:他讀得怎么樣?
(還應該讀出勸告的語氣。)。
(應該讀出街坊對養(yǎng)羊人的關心。)。
師:街坊對養(yǎng)羊人這樣關心,可養(yǎng)羊人呢?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這句話意思就是說—羊已經丟了,不用修羊圈了。
(指名讀,評議。)。
師:可以看出養(yǎng)羊人的什么態(tài)度?
(可以看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滿不在乎,漫不經心,不放在心上。)。
師:養(yǎng)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板書??想法???已經丟)。
(養(yǎng)羊人心里想:羊丟了,就算了,羊圈也不用管了。)。
(養(yǎng)羊人想:一只羊也不算什么,丟了就丟了唄。)。
師: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yǎng)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沒有及時補。?(板書??做法???不補)。
師:請同桌分角色朗讀。
(指名讀,評議。)。
師: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他不聽勸告的結果是:第二天早上,他去放養(yǎng),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養(yǎng)羊人又少了一只羊。)???????????????????板書(結果?????又少)。
師: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師:兩次丟羊后,養(yǎng)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jié),劃出有關句子。
(同桌討論交流)。
師:養(yǎng)羊人是怎么做的???(請看圖說說。)。
(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師: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
(不能,因為他要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加上趕快說明他不想再丟羊了。)??????????(板書?????????趕快堵)。
師:?養(yǎng)羊人這么做,她在想什么?師: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
師:讀出他的后悔之情。???????????????????(板書?????????后悔)。
(指名讀)。
師: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用上“要是……就”……或者“如果…??就”……)。
(他很后悔,要是我接受街坊的勸告,就不會丟羊了。)。
(他很后悔,如果我接受街坊的勸告,就不會丟羊了。-)。
師:但是他轉念一想,現(xiàn)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因為修好了羊圈,就不會再丟羊了。)。
(因為已經丟了兩只羊,不能再丟羊了,不然羊會丟光的。)。
師: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
(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板書?????????再沒丟)。
師:咱們一起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讀出養(yǎng)羊人的后悔心情。
(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明理。
(丟失了東西要找出原因。)。
師:僅僅是丟失東西嗎?
(如果……)。
師:養(yǎng)羊人因為自己的一些疏忽而損失了羊。
(要樂于聽別人的意見)。
師:光聽意見就行了嗎?小組交流交流。
(不要等東西丟失了才懂得珍惜。)。
師:怎樣能使珍貴的東西不再丟失?
(做錯事要及時補救,以后就不再錯。)。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我的作業(yè)本散了,但為了不讓作業(yè)本再繼續(xù)散,我就用訂書機把作業(yè)本訂好了,作業(yè)本也就沒有散了。)。
(這幾天我感冒了,媽媽讓我去看病,我以為是小病,就沒有去醫(yī)院看病,昨天就發(fā)起燒來,為了減少病痛,我早上去看醫(yī)生,買了藥,吃過后,現(xiàn)在好多了。)。
師:幸虧去看病了,不然會引起大病的。
師:是呀,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所以,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齊讀)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板書??為時不晚)。
六:復述故事。
(謝謝、道謝)。
2.師:把你的同桌視作街坊,你向他道謝。
(生相互視作街坊,道歉)。
七:作業(yè)。
(出示生字詞)。
1.單獨出示生字詞能把它讀準確嗎???自由讀、齊讀。
2.老師再教大家一種學習的方法,除了通過道謝基本把故事講一遍,現(xiàn)在還可以把生字串起來講故事。
板書設計:想法已經丟后悔。
亡羊補牢??????????做法不補 趕快堵(為時不晚)。
結果又少 再沒丟。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三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體會寓意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預設板書:寓言兩則??亡羊補牢。
一、問答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什么?
(齊讀課題)。
師: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
生:很有道理的故事。
師:蘊涵著道理的故事。我們要怎樣學好寓言?
生:學習道理(板書:道理)。
師:除了學習道理,還要學習什么?一下子就學習道理嗎?
生:要知道故事(板書:故事)。
師:今天我們掌握好這兩點就能學習好課文。
師:今天學習《亡羊補牢》,請給“亡”組詞。
生:死亡(板書:死亡)。
師:請給“牢”組詞。
生:監(jiān)牢(板書:監(jiān)牢)。
生:坐牢。
師:“亡羊補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
生:“亡”是死亡的意思。
生:“牢”是牢房的意思。
生:“牢”是羊圈的意思。
生:“亡”是失去的意思。
師:平時,我們學習的“亡”是死亡的意思,有人認為是失去的意思,有人認為“牢”是牢房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請你們到課文中找找答案。
二、找證據(jù),初讀課文。
師:找證據(jù)必須先讀課文,慢慢地讀,遇到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解決。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1,小組長帶領讀課文,聽到誰讀不準,一齊幫幫他。
2,交換小組長檢查讀書。
(小組長匯報讀書情況)。
師:以后小組檢查時,就要齊心協(xié)力,爭取好成績。
(二)出示三句話:(課件)。
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BR> 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
師:請小組分讀三句話。
(生讀這三句話)。
師:哪個聰明的孩子發(fā)現(xiàn)肖老師為什么要選這三句話?
生:因為三句都有“窟窿”
生:因為生字就藏在這三句話里。
(自由朗讀這三句話,齊讀。)。
三,研讀,弄清“亡”和“牢”
師:課文讀熟了,但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請默讀課文,想想“亡”、“牢”是什么意思?一會小組交流。你得找出證據(jù),看看從哪個句子找到的,把它劃下來。提醒大家,證據(jù)可能不止一處。
(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師巡視小組學習,作適當?shù)狞c撥。
匯報:
生:“亡”是丟失的意思:我是從“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闭业阶C據(jù)的。
師:剛才讀的句子有幾個字沒有讀好。
(指名幫助再讀這句話。)。
師:要讀準“圈”、“叼”等字?!巴觥辈皇恰八劳觥眴??
生:是羊被叼走,他丟失了羊。
生:“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看什么呢?”齊讀句子。
生:“第二天早上,他去放養(yǎng),發(fā)現(xiàn)羊有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BR> 生:“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羊再也沒有丟過?!?BR> 生:一直都是說羊丟了,沒有說羊死了,可能羊還沒有死呢。
生:(齊讀)“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羊再也沒有丟過。”
師:小結:現(xiàn)在大家認為“亡”是什么意思?
生:齊回答“丟失”。
師:“牢”是什么意思?
生:“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薄袄巍笔恰把蛉Α币馑?。
師:“補牢”就是“修羊圈”。
生: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師:街坊說修羊圈就是“補牢”。
師;(解說)“牢”的構字意義:寶蓋頭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給牛羊住的地方。
師:按照剛才的方法,把丟羊的句子和補羊圈的句子找出來,自由練讀。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師:在讀這則寓言的時候,老師始終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想請你們幫忙解答一下:
養(yǎng)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師:請默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生請默讀課文,思考)。
生:我知道羊圈破了個窟窿。“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BR> 師:齊讀這句話。
(生齊讀)。
生:我還知道街坊勸告,他不聽。
街坊勸他說:“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BR> 師:“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師:街坊是怎么勸的?
(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師:他讀的怎么樣?
生:還應該讀出勸告的語氣。
生:應該讀出街坊對養(yǎng)羊人的關心。
師:街坊對養(yǎng)羊人這樣關心,可養(yǎng)羊人呢?
生: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指名讀,評議。)。
師:可以看出養(yǎng)羊人的什么態(tài)度?
生:可以看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師:養(yǎng)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生:養(yǎng)羊人心里想:羊丟了,就算了,羊圈也不用管了。
生:養(yǎng)羊人想一只羊也不算什么,丟了就丟了。
師: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yǎng)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同桌分角色朗讀。)。
(指名讀,評議。)。
師: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生:他不聽勸告有丟了一只羊。
生:他不聽勸告的結果是:第二天早上,他去放養(yǎng),發(fā)現(xiàn)有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生:養(yǎng)羊人又丟了一只羊。
師: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師:二次丟羊后,養(yǎng)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jié),劃出有關句子。
(討論交流)。
師:養(yǎng)羊人是怎么做的?
(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生: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的結結實實的。
師: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
生:不能,因為他要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生:加上趕快說明他不想再丟羊了。
師:養(yǎng)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生: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
師: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指名讀)。
師: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生:要是我接受街坊的勸告,就不會丟羊了。
生:如果我接受街坊的勸告,就不會丟羊了。
師:但是他轉念一想,現(xiàn)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生:因為修好了樣圈就不會再丟羊了。
生:因為已經丟了兩只羊,不能再丟羊了,不然羊會丟光的。
師: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
生: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師:咱們一起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讀出養(yǎng)羊人的后悔心情。
(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明理。
生:丟失了東西要找出原因。
師:僅僅是丟失東西嗎?
生:如果……。
師:養(yǎng)羊人因為自己的一些疏忽而損失了羊。
生:要樂于聽別人的意見。
師:光聽意見就行了嗎?小組交流交流。
生:丟失的東西不要等丟失了才懂得珍惜。
師:怎樣能使珍貴的東西不再丟失?生:做錯事要及時補救,以后就不再錯。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生:我的作業(yè)本散了,但是為了不讓作業(yè)本再繼續(xù)散,我就用訂書機把作業(yè)本訂好了,作業(yè)本也就沒有散了。
生:這幾天我感冒了,媽媽讓我去看病,我以為是小病,就沒有去醫(yī)院看病,昨天就發(fā)起燒來,為了減少病痛,我早上去看醫(yī)生,買了藥,吃過后,現(xiàn)在好多了。
師:幸虧去看病了,不然會引起大病的。
師:是呀,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所以,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生:(齊讀)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六、復述故事。
生:謝謝、道謝。
師:把你的同桌視作街坊,你向他道謝。
(生相互視作街坊,道歉)。
師:咱們來一起合作表演:
(師飾街坊,學生飾養(yǎng)羊人。)。
生:我會送一只羊給你。
師:你為什么送羊給我?
生:你幫助過我。
師:我?guī)椭^你嗎?我熱心助人,忘了做過什么,你幫我回憶回憶。
(置換角色:師飾養(yǎng)羊人,學生飾街坊。)。
師:復述故事之后道謝。同位模仿老師那樣練習道謝。
(再匯報生生之間道謝)。
七:作業(yè)。
(出示生字詞)。
1、單獨出示生字詞能把它讀準確嗎?
自由讀、齊讀。
2、老師再教大家一種學習的方法,除了通過道謝基本把故事講一遍,現(xiàn)在還可以把生字串起來講故事。
師示范串生字講故事。
同桌互相串生字講故事。
教學反思:
一,目標明確,方法落實,訓練到位。
學習寓言,了解故事,讀懂寓言所蘊涵的道理,這既使寓言學習的目標,也是寓言學習的方法,老師把學習的目標與方法清晰地教給孩子,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扎實進行,落實有效。從題目激趣導入,探究“亡”、“牢”字意,引導理解故事內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創(chuàng)設平臺,多次引導學生把讀懂故事內容與感悟故事蘊涵的道理交織深化,使目標的落實扎實到位。
二,結合教材特點,選擇學法,恰如其分。
這節(jié)課環(huán)節(jié)簡練清楚,老師根據(jù)這個寓言故事題眼“亡”、“牢”容易產生歧異,引導孩子讀故事,探究字意,巧妙的使孩子讀懂了故事。這種探究學習在此運用得如此自然與高效。
三,循環(huán)反復,螺旋深化,逐步提高。
簡單的環(huán)節(jié),訓練卻絕不簡單,訓練在反復中提高。第一,教學中多次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生字的學習:在課文中整體認讀、在具體的語句中讀準確、在探究中學習生字、鞏固生字與復述寓言故事相結合。反復的認知重現(xiàn),對孩子學習掌握生字是積極的,而這些環(huán)節(jié)并不是簡單的重現(xiàn)生字,而是隨“課”的深入而要求逐步提高。第二,讀故事,悟出道理,卻沒有“到此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讀故事,談收獲;懂道理,找語句體會;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訓練平臺,把故事與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四
誰上來不題目補充完整下面的同學在練習本上寫.
生(吳紀宏):上黑板寫上"寓"和"則"。
師:寫得怎么樣呀。
生(紛紛說):好漂亮呀,很好呀.
師:你們看老師的表情感受到什么呀。
生:很驚訝,很驚喜.
師:他寫得跟老師的天衣無縫呀,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課題.
生:齊讀兩遍.
師:考考同學們的記憶,我們二年級時學過寓言兩則,你還記得是哪兩則嗎點名葉名洋說不出來.
師:你的記憶跟林老師一樣糟糕.
生(黃悅華):《拔苗助長》和《守株待兔》.
師:是"拔"嗎古代寫的是什么字。
生:"揠".
師:誰能告訴我,什么是寓言。
學生紛紛翻書(前兩天布置回去預習過.)。
師:別翻書,要從你的小腦袋里直接說出來.
學生舉手聊聊.
師:你怎么樣理解就怎么樣說,我以前講過的.大膽舉手,不要怕講錯.
生(范寧寶):是指那些以后的事.
生(張逸菲):每一個故事講一件事。
張逸菲(繼續(xù)):寓言說的每個故事都講一個道理.(當她講話聲音太小時,建議她向葉名洋發(fā)言一樣響亮.)。
師:同意嗎。
生齊說:同意!
師:她說出了特點,寓言肯定是——講道理,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講道理;那通過什么來講道理呀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故事;那通過一個怎么樣的故事來講道理啟發(fā)學生選擇"虛構"還是"真實",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虛構,鞏固"虛"字,全班書空第三畫,(平時第三筆容易寫錯.)表揚袁心悅:她很想說話,但是能控制自己不會沖口而出,而是高高舉手.
師:帶著同學總結:寓言就是編一個虛構的故事來告訴人們一個道理.
師:指名同學用"通過什么干什么"來復述寓言的特點,說話簡練一點.
師:懂得道理,是不是就會變得聰明一點呢。
生齊說:是.
師:第一個聰明在哪里呢。
生:在書本.
師:板書"亡羊補牢",我記得昨天有個字同學們讀不準的,今天能讀準了嗎。
生:"亡羊補牢",重讀"亡".
師:大家都會讀了,到底這個題目什么意思,有誰知道呢"亡","牢"什么意思。
鐘曉東舉手說:"亡"就是死的意思.被狼叼走了一只羊.(全班笑)。
師:(批評)我現(xiàn)在是站在鐘曉東的這邊批評那些笑的同學,鐘曉東這么認真,有什么好笑的呀緊張說錯了,很正常.
生吳紀宏:死亡的羊被狼叼走了.
師:第一,二,三組的同學多么認真呀,一雙雙眼睛閃耀著學習的欲望,第四組有同學開始開小差了.
師:還是死亡的羊嗎同學紛紛舉手.
師:別急別急,打開課本,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讀完之后,看看鐘曉東還是吳紀宏能從課文中找出哪個詞來告訴這個答案的.
生:齊讀.
師:剛才讀的時候,林老師聽到一把真實的聲音,怎么只有黃銘浩牢牢記住"街坊"的輕聲讀音呢齊讀這個詞.
生:再讀有這個詞的句子.
師:到底亡什么意思就用課文一個字來說.
鐘曉東:少。
吳紀宏:丟。
師:對呀,在古代,亡不是死的意思,在這里是"丟"的意思呀.
師:那"牢"又是什么意思。
生:羊圈.
師:黃若非,請你上黑板,把這個"圈建"起來,其他同學在本子上"建",看看誰"建"得最漂亮.——寫"圈"字.
生:寫字.師強調動作:停筆,拿筆(挺直腰),動筆!
師:(黃若非寫完后)修好了,漂亮嗎。
生:漂亮,結實.
師:檢查下面同學寫的,同學紛紛舉著本子"我的更結實".
師(小結):帶著同學說"亡羊補牢是說丟失了一只羊,然后去修補那個羊圈."。
師:你會說這個故事嗎會的請舉手那么多呀好,我給你們三分鐘時間,講給你的同桌聽.
生:同桌互相講故事.
師:時間到,誰來打頭炮。
生紛紛:我……。
生(王寅初)從前……。
師打斷提醒:咦,怎么講個無頭故事。
師指名張逸菲評價,黃悅華非常踴躍,爭著要說,就把機會給了他.
黃悅華:剛才王寅初說得不大流利,而且把"羊圈"說成quan.
師提醒王寅初把這個詞讀兩遍.黃悅華剛才說得很流利呀,還有什么問題嗎。
黃銘浩:她把整個故事講出來,……。
吳紀宏說:太羅嗦了,。
師:那怎么樣才不羅嗦呢,吳紀宏你來說這個故事.
吳紀宏:講故事.(講得很不錯)大家鼓掌.
師:時間關系,不能給太多同學講了,剛才據(jù)老師觀察,朱凱很棒,姚睿雅很棒,范寧寶都很棒,聽說讀書的"聽"他們都做得很好,第四組比較差.
師:你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呢。
楊梓宏:這個故事告訴我要聽別人的意見,如果是好的意見,要接受,如果是不好的意見,也要向別人提出自己的意見.
胡志:這篇故事告訴我們錯了就應該吸取教訓,不能再有下一次.
毛姝格:知錯就改就是一個好的習慣.
郭宇軒:我覺得我們要吸取別人的意見,即使不好的意見,要留著,以后或許會有用.
同學鼓掌.
黃雪雯:我喜歡他,因為他的眼光不會很短淺,知道明天會再丟一只羊,所以他去勸告他(養(yǎng)羊人).
丘心如:我喜歡他,因為我做錯了事,別人就會不理不睬,但是街坊會主動來說,來幫助我.
林紫薇:我不喜歡街坊,因為街坊勸過一次他,說完之后,就再也沒有勸告了,如果他能繼續(xù)勸告,另一只羊就不會丟了,你看又損失了一只羊.
師:紫薇說她不喜歡那個街坊,因為他只提醒了一次,沒有繼續(xù)再提……學生紛紛說"還有,還有",老師只好給同學說.
張一帆:我也不喜歡,如果街坊真的想幫忙的話,他應該去幫他修好羊圈.
生齊聲說:對!
師:那你們喜不喜歡那個養(yǎng)羊的人呢。
曹健松:不喜歡,因為他不聽別人的勸告.
師:對嗎別急,打開書本,你用課文的話來反駁他.
袁心悅:他很后悔……糾正"結結實實"的讀音.
李東燊:我喜歡,因為他知錯就改,雖然他開頭沒有聽街坊的話,不過,他第二次就改過來了,這種知錯就改的習慣非常好,所以我喜歡他.
師:我也很喜歡你,你說得很棒!
個個爭著要說.
師:如果跟他意見相同的就不說了,聽聽不同意見的.
黃亮:我喜歡他,他修羊圈時,不需要別人幫,自己去修,而且知錯就改.
郭偉健:我喜歡他,因為他后悔了就馬上去改.
何梓銘:我不喜歡他,因為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因為他自己不知道,還責怪別人.
師:我們來讀讀養(yǎng)羊人這句話.
生:齊讀.
師:他是什么態(tài)度呀。
聶晶:我覺得他是很不耐煩的語氣.
師:那你來讀讀好嗎。
聶晶讀.
師:還有什么不同的語氣你覺得呢。
董浩揚:我覺得他好像不大喜歡羊,不大愛惜羊。
師:他不愛惜羊嗎再用課文的話來告訴他.到底那個養(yǎng)羊的人愛不愛惜羊。
王圳安:如果他不愛羊的話,就不會去修那個窟窿了.
師:好,我們來找找"窟窿",張一帆,你到黑板去寫,其他同學在本子里寫,看看誰寫的"窟窿"真正像"窟窿".
生:寫"窟窿".
張一帆不會寫,張逸菲幫忙寫.張一帆在旁邊跟著寫,受到老師表揚:張一帆有個聰明的行為,能跟著別人學.
生:續(xù)寫.
下課前,有幾個同學寫完了,下課后,還有很多同學拿給老師看.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五
教學目標:
1.認讀“窟窿,叼、勸”4個生字,會寫“寓、則、窟窿、狼、叼”等9個生字。
2.聯(lián)系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窟窿、街坊、勸說”和課題“亡羊補牢”的意思。
3.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朗讀后抓住關鍵詞,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講述故事大意。
4.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今天學習第九課:寓言兩則。(提醒寓的寫法)齊讀課題。
2、第一則寓言的.名字叫——亡羊補牢。
二、默讀課文,梳理事情的起因和結果。
1、默讀課文,提出要求。
(1)課文中哪一句話在講“亡羊”,用橫線畫出來。
(2)哪一句話在講“補牢”,用波浪線畫出來。
交流“亡羊”
交流,出示句子。生字較多,再請生朗讀。哪個詞語最難記???抓重點詞語。
跟讀“窟窿”,根據(jù)字形理解字義。所以破了個窟窿就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字義。
(3)齊讀句子。
(4)用上因為......所以.......說話。
相機板書:窟窿、叼走或丟了(寫時要注意什么)。
(5)在田字格上寫一寫。
(6)聯(lián)系課文,現(xiàn)在你知道了“亡羊”就是——“亡”就是——(板書:丟失)。
交流“補牢”
交流,出示句子。關注“結結實實”,請生再讀。
因為他堵上了窟窿,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所以——。
板書:堵上、再也沒丟。
聯(lián)系課文,你知道了“補牢”的意思是——(板書:羊圈)。
2小結:
(1)現(xiàn)在你能把“亡羊補牢”連起來說了嗎?(請兩人說)。
所以,第一自然段講了事情發(fā)生的起因,最后一個自然段講了事情的結果。
過渡:羊丟了之后,養(yǎng)羊人是不是馬上就把窟窿修補好了呢?中間發(fā)生了什么,我們去2-4自然段讀一讀。
(板書:起因、結果、經過)。
三、重點研讀“經過”,提煉關鍵詞。
1、讀“街坊”,理解意思(鄰居)。讀“勸說”,理解什么時候需要勸?
2、分角色朗讀。
(1)出示句子。作為街坊,你會用什么語氣來勸他呢?板書:勸說。
再著急一些。(請兩三人讀)。
(2)但是這個人卻說——出示句子。用你的理解來讀。
就是這滿不在乎的樣子,不聽勸說。板書:不聽。
(3)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讀。
3、結果如何,用上因為.......所以......說話板書:又丟了。
4、回到結果,體會含義。
(1)這時候他才恍然大悟。你從哪段話知道的?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心想,現(xiàn)在修還不晚。齊讀。
(2)你能給劃線的句子換個說法嗎?換個說法,意思一樣。
最后,他終于接受了鄰居的勸告,把羊圈修補好。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
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寫一寫:我想對養(yǎng)羊人說——交流。
(3)通過一個簡短的小故事能悟出一個大道理,這就是“寓言”的魅力。
四、提煉關鍵詞,講述故事大意。
1、小結方法:剛才我們在學習時先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概括了大意,再從這句話中找出了一些主要的關鍵詞寫在了黑板上。你能用上這些詞語把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說清楚嗎?自己試一試。
2、請兩人說,再四人小組里說。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六
1、會讀課文中的4個生字,一個多音字;會寫“窟窿”“叼”等字。
2、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亡羊補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補牢”“勸告”等詞語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初步體會寓意。
一、揭示課題。
(一)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說說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說說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
(二)揭題解題。
2、你知道每個字的意思了嗎?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導理解題意。
二、初讀感知。
1、自學課文:讀準字音,想想課文哪些句子寫“亡羊”,哪些句子寫“補牢”?
2、交流:課文講那個牧羊人丟了幾次羊?
l找出第一次發(fā)現(xiàn)丟羊和丟羊原因的句子。板書:發(fā)現(xiàn)。
指導:讀準多音字“圈”,范寫“窿”提示第11筆,“叼”的最后一筆是什么?
l找出第二次發(fā)現(xiàn)又丟羊和丟羊原因的句子。板書:發(fā)現(xiàn)。
再次書寫“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補牢”的句子。板書:趕快沒丟過。
4、講故事大意:用上“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趕快沒丟過”
三、體會寓意。
(一)、抓“勸”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丟了羊,鄰居曾經怎樣勸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勸”和“說”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勸”指發(fā)現(xiàn)別人的問題,讓別人改正)。
3、練讀對話。如果說第一次丟羊是個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圖說話,看到牧羊人使勁地修補羊圈,這回街坊們在說什么?
(如果幸虧)。
5、小結:牧羊人不聽勸告,繼續(xù)丟羊,聽了勸告,不再丟羊??梢?,做錯了事聽聽別人的勸告,及時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勸”展開,理解寓意。
1、教師用白話講《戰(zhàn)國策》莊辛勸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補牢》的故事最早來源于古時候的一個“勸告”故事。戰(zhàn)國的時候,有個叫莊辛的大臣發(fā)現(xiàn)楚王整天不理朝政,東游西蕩的。莊辛很擔心,對楚王說: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楚國必將滅亡。楚王不聽,結果5個月以后,秦國兵打進來了,楚王嚇得沒了辦法,連忙請莊辛出主意,莊辛說了很多話,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BR> 2、理解“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钡囊馑?。
聽了故事,你說楚王丟羊了嗎?那么莊辛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實指?有了錯誤“補牢”呢?及時補救未為遲也還不算遲。
楚王聽了莊辛的話,立即改正了錯誤,終于是使楚國免遭了這次災難。
(三)、順“勸”回歸,學講故事。
2、你想把這個故事講給誰聽,為什么?(講給有缺點必須改正的人聽,講給自己聽,多想想自己的缺點,爭取改正。)。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講故事。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學習寓言的一個目標之一就是通過對故事內容的學習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從而給學生一些做人的啟示。因此,教學中必須考慮寓言的特點以及學習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題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內容,因此本課教學從解題入手梳理課文,從而避免了在內容上打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習字、讀文,拓展運用,這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課教學,以“勸”為切入口,通過學生自身的學習,深切的感悟,將學習文本與追本溯源,學習語言與生活運用有機結合,從而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故事所告訴我們道理,并自覺地將它運用到生活中,最終根植于自己的心靈世界。
35分鐘來來去匆匆,還應留出時間讓學生又動筆寫字的事件。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七
今天,我們一起和老師聚精會神的走進了一篇叫《亡羊補牢》的課文。
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有一個人,他養(yǎng)了一群羊。有一天,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原來羊圈破了一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里鉆進去把羊叨走了。有一個鄰居勸他趕快把羊圈補上吧。他不聽,結果到了第二天羊又少了一只,他非常后悔,于是趕快把羊圈補上了。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了。
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了:自己做錯了事,應該聽別人勸告,及時改正錯誤。我發(fā)現(xiàn)我的生活中還有“亡羊補牢”的事情。比如:有一次我碰見了一道奧數(shù)題,我按自己的理解做著,突然,媽媽發(fā)現(xiàn)錯了就勸我,我不聽,結果還是做錯了。以后我一定改正這個毛病。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八
學習上的事,我這樣處理:期中考試,數(shù)學卷子寫過一遍了,可是我還是沒考100。是因為媽媽讓我檢查,我也沒有仔細檢查。語文也因為沒有檢查,沒有得100。從此之后,我每次寫完作業(yè)都會認真檢查一遍。還做了許多練習,準備期末考100!
生活中,我也有類似的事: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根好看的新跳繩,體育課用了一次,回到家里,媽媽對我說:“趕快把跳繩放好,不然會弄丟的?!蔽艺f:“不用不用,不會丟的?!苯Y果下一次上體育課,我把家里找遍了也沒找到跳繩。自從這事以后,我會把用過的東西放好,以免弄丟。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及時改正錯誤,就會不斷進步?!蔽蚁嘈湃绻叭馈蹦芨恼e誤,也能考100!
亡羊補牢七年級篇十九
我學習了《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主要詳述的是:一個人養(yǎng)了幾只羊。一天,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少了一只,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容窟窿鉆進去產,把羊叼走了。街坊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補一下,堵上那個窟窿。他說:”羊都丟了,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很后悔,應該接受街坊的勸告,他想:現(xiàn)在把羊圈修一修,就不算晚了。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其實,怨亡羊補牢過。我記得,在我讀二年級的時候,期中考試快要來了,同學們說:“我們一定要取得好成績,我們去背書吧?!蔽艺f:“我不用背書,都可以取到好成績?!?BR> 很快,期中考試結束了,我語文考了86分,數(shù)學考了80分。我很后悔,沒有聽同學們的勸告。突然,媽媽打電話來說:“吳子晴,你考的為什么不理想?期末考試即將來臨了,你最好給我做好準備?!?BR> 期末考試結果已經出來了。我太驚奇了!在媽媽的催促下,我語文考了95分,數(shù)學考了90分,就進入了全二年級前三名。媽媽為我感到很自豪,很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