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不僅關注學科內(nèi)容的有機整合,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編寫教案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不同學段和學科的教案,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方便大家查閱和借鑒。
分蘋果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培養(yǎng)正確的繪畫姿勢、用品擺放常規(guī)和大膽動手繪畫的能力。
3、認識三原色中的紅色,并初步學會按一定方向涂色。
4、樂意參與涂色活動,體驗涂色的樂趣。
5、能用油畫棒在蘋果上涂色,并要順一個方向涂,要涂得均勻。
活動重點:
樂意參與涂色活動,體驗涂色的樂趣。
活動難點:
能用油畫棒在蘋果上涂色,并要順一個方向涂,要涂得均勻。
活動準備:
1、要涂色的蘋果一個;
2、涂色的蘋果圖片一張;
3、每個幼兒一盒油畫棒,涂色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變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變變變,老師拿出實物蘋果,這是什么?(蘋果)。
告訴幼兒,今天我們來給蘋果穿衣服好嗎?
二、展開。
出示圖片——蘋果,引導幼兒觀察:
這些蘋果都是什么顏色的?(紅色的)。
教師講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出示紅色的油畫棒問:這只油畫棒是什么顏色的?
今天老師教小朋友用紅色的油畫棒幫蘋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點講解起筆和止筆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務,提出要求:
涂色時身體坐正,用品擺放整齊,
右手拇指食指拿畫筆,左手按住作業(yè)紙,
眼睛離紙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細涂色,比比誰是涂色小能手。
4、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及時糾正幼兒的繪畫姿勢,鼓勵幼兒仔細大膽涂色,不把顏色涂到線外去,幫助幼兒完成作品。
5、展示幼兒作品,進行講評,對涂色均勻完整的作品畫上小五星表示鼓勵。
三、結束。
展出幼兒全部作品,請幼兒觀賞,帶領幼兒夸獎自己樹立信心,激起下次繪畫的欲望。
分蘋果教案篇二
1、學習制作紙漿,并用紙球做芯制作紙漿蘋果。
2、能嘗試新的作畫方式,能做大膽、細心的作品。
經(jīng)驗準備
有制作紙漿畫的經(jīng)驗。
物質(zhì)準備
1、范畫蘋果一個;
2、乳膠、紅、綠顏料、廢舊紙頭做的球紙、抹布;
3、一棵枯樹枝。
一、導入
1、出示蘋果樹,引起幼兒興趣。
有辦法幫幫他呢?(做一些蘋果,做一些樹葉)
二、教師講解制作方法
1、你們都很聰明,會幫蘋果樹找朋友了,接下來呢我們就來給蘋果樹做一些朋友好嗎?
2、教師示范
。做蘋果,做蘋果,拖拖拖。紅蘋果綠蘋果,做好啦!真好吃”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一邊念著兒歌一邊做蘋果。教師輔導個別幼兒。
2、把做好的蘋果放在太陽底下晾干。等晾干后掛到蘋果樹上。在做一些樹葉做成一顆完整的蘋果樹。
四、結束活動
幼兒整理桌面,洗小手。
經(jīng)過有序的準備,課前的鋪墊,今天的紙漿特色活動完成的很順利,雖然還有幾個能力相對來說較弱的幼兒沒有很好的完成作品,其他幼兒都能獨立完成蘋果的制作。在制作的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一些可以彌補的問題,比如,紙漿的粘性不夠,加上紙球上有不干膠,導致了制作過程中紙漿與球體表面不能很好的黏住,課前還是要做好周到細致的準備。
分蘋果教案篇三
從“分蘋果“的情境引入到第二個“分一分”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一是知道平均分成幾份,問每份分到幾個;一是知道每份按幾個來分,問能分成幾份。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領會平均分的含義。
1.讓學生看懂圖意。
2.明確兩次蘋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幾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放幾個蘋果;2是每個盤子里放2個蘋果,可以放幾盤。
3.通過動手分一分,使學生體會等分的不同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經(jīng)歷于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
進一步領會平均分的含義。
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課件、24個磁鐵。
學具:12根小棒。
1、師:今天淘氣家來客人了,媽媽準備了一些蘋果。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2、師貼蘋果。
有12個蘋果。
1、傾聽
2、觀察。
3、數(shù)一數(shù)。1、2、…12
、你猜媽媽會向淘氣提出什么問題?
、有選擇地板書:
問題一: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有( )個?
問題二:有12個蘋果,每個盤子放2個,需要( )個盤子?
、師:你認為這種分法是平均分嗎?(針對問題二)
e、說一說有什么不同?
f、對,這就是平均分的兩種類型。(板書:第一種第二種)
g、那有相同的地方嗎?
、師:如果讓你用圓片代替蘋果分一分,你想用幾個圓片,怎么分?先想一想。師:好,開始。師巡視。師:好,誰上來分一分。(匯報,交流) 師:他是怎么分的?(請2到3個學生上臺展示分法。) 師:不管你們怎么分,都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3個。
師:請用學具分一分。師巡視。匯報,交流。師:請一個小能手上分一分。和他一樣的請舉手。那你們是怎樣想的?師:這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了6份。
1、出示松果圖。師:同學們,小松鼠知道你們很聰明,想要考考你們。課件出示:松果圖。
2、師: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3、師:小松鼠想把18個松果平均放在籃子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4、判斷屬于哪種類型。
5、師:下面我們來看小松鼠的問題。翻書35頁,同桌兩人商量一下,認真讀題,一人做一道,圈一圈,再把結果填在書上。師巡視。
6、集體交流,請兩生上臺展臺展示。
分蘋果教案篇四
1.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歸納概括10的組成,加深認識加減法間的聯(lián)系,初步掌握10的第一、二組加減法。
2.提高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3.能積極探索新知,在活動中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體會加減法的含義,直接快速地湊10。
1.人手雪花片10個人手這樣表格若干。
2.10個蘋果卡片,10級臺階圖,小狗、骨頭卡片,喜羊羊手偶。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師:孩子們,你們看今天誰來了?(出示手偶)大家猜一猜喜羊羊給我們帶什么來了?(從桌下拿出一盤蘋果)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喜羊羊一共帶來了多少個蘋果。(將盤里的蘋果一個一個地擺在桌上)生:10個。
師:喜羊羊說,今天誰分得好,她就把蘋果獎勵給他。
(二)探究新知,體驗發(fā)現(xiàn)1.動手操作培養(yǎng)幼兒數(shù)感。
(1)分一分師:現(xiàn)在請你們聽清老師的要求,請每位幼兒把桌子右上角的10個雪花片放到桌子中間。
生:(放雪花片)師:我們用這10個雪花片代替10個蘋果,分一分。看誰分得又快又好,開始。
(在幼兒動手的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貼10個蘋果卡片)(2)說一說師:請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把10分成了幾和幾。
2.幼兒匯報后整理湊10法師:現(xiàn)在我要請最勇敢的孩子,把他的分法展示給大家看。其他小朋友請仔細觀察他是如何分的,方法和你一樣嗎?(抽1位幼兒上臺分蘋果)師:xx把10分成了1和9,小朋友們你們同意嗎。
師:老師也同意他的'分法,笑笑的蘋果獎勵給你。
師:(指圖形)從左往右看10可以分成1和9,從右往左看10還可以分成9和1,它們是一對好朋友,我們記的時候就可以這樣來記,(填表格1、9)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記一記吧。
生: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
師:現(xiàn)在又聽老師要求,請把這10個雪花片放在一起。
師:請你們動動腦筋,剛才我們已經(jīng)把10分成了1和9,接著我們又可以怎樣來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聲的告訴同桌的小朋友,開始。
(生動手分,教師在黑板上貼10個蘋果卡片)。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生:我把10分成了2和8。
師(分蘋果,中間用一條虛線分開)師:從左看10分成了2和8,從右看10還分成了8和2,它們也是一對好朋友。(填表格2、8)我們一起來記一記吧。
分蘋果教案篇五
兒時與父親博弈,我一心所盼便是勝過父親;如今,我想開始學會輸給他。也許,這就是因為那個青蘋果和紅蘋果的故事吧。
在海濱小城煙臺,早春過后,四五月的陽光下,蘋果花的素雅猶如柔曼的輕紗,覆在膠東丘陵上?;洌?。一株兩三歲的小樹開始長出果子,而與此同時,它身旁的大樹也開始孕育果實。(語文迷)。
第一次生果的小樹問道:“成熟是什么?”大樹說:“長一樹紅蘋果?!毙洳恍?,大樹無言。
其實,在萬丈繁華、滾滾紅塵里,在人世間,余秋雨已經(jīng)在《蘇東坡突圍》里寫下了什么是成熟。當然,它們并不懂。
“成熟是一種終止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毙浔г怪L吹日曬和雨水的沖刷讓它的果子遭了秧;而大樹則享受著陽光甘霖,至于清風,你怎能拒絕那美人柔荑愛撫般的美妙呢?成熟的心中,有著足夠的氣度,包納風雨。
“成熟是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别B(yǎng)料源源不斷地輸送上來,小樹期盼著讓自己枝繁葉茂,然后向大家炫耀;而大樹默默地用養(yǎng)料維持自身生長,供給果實發(fā)育。成熟的心中,有著沉穩(wěn)內(nèi)斂,無聲前行。
“成熟是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薄拔乙獏⑻?!”小樹仰望著如海洋之心一樣美好的天幕,拔著樹枝;而大樹欣賞著湛藍的蒼穹,繼續(xù)長著果子,因為知道身為果樹,自己到底該做什么。成熟的心中,也許沒有力所不能及的高空,但是會有現(xiàn)實無比的目標。
“成熟是一種不再需要對比人察言觀色的從容?!惫r(nóng)來了,看看頂著大樹冠的小樹,在小樹期盼的目光中失望地搖搖頭;“難道我還不是最好么?”面對果農(nóng)的查看和小樹的滔滔追問,大樹自得地享受著今天的日光浴。成熟的心中,有著從容不迫與淡然平靜,不受干擾。
時光飛逝,成熟也許還是“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冷漠”吧。
春華,秋實。后來,大樹上結了一樹紅蘋果,在陽光下,它們發(fā)出“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而小樹,看著自己的那一個個如初春的葉子般青澀酸小的果子,一臉無奈。
成熟,不必聲張,不必刻意追逐它的腳步。當你從歲月的沉浮之中走過之后,那些經(jīng)歷自然就讓你的心變得不再那樣年輕氣盛。一心追求最好的小樹最終只有滿枝青蘋果,因為它沒有懂得,成熟,是在心里長出一樹紅蘋果。正如李小龍所說:“所謂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覺悟,而非做觀念上的俘虜。”成熟,發(fā)自內(nèi)心。一顆成熟的心,自有自己的“紅蘋果”。
又過了兩三年,當年的小樹語重心長地對新長出果子的小樹們說:“成熟是長出一樹紅蘋果。”它們能明白么?唉,不必多言,它們總會明白的。成熟的過程,就是要親身經(jīng)歷了才會懂得的。
青蘋果,第一次在懵懂與年少輕狂之下得到的果子;紅蘋果,越積淀越成熟,越成熟越甜美。其實,人亦如此。
每個人的人生都必須從青蘋果的時光開始度過,帶著青澀在人世間走上一遭,然后,一點點地變得成熟,最終變成紅蘋果。你看,那在年少之時有著寥寥狂傲與放蕩不羈的生命,在經(jīng)過了世事的洗禮之后,在嘗過了人生的酸甜之后,會變得大氣、厚重、沉穩(wěn)、踏實、從容……此之謂“紅出于青而勝于青”。
人生的一切,就好像是時光的禮物,比如成熟。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黑白子落定在方寸棋盤之上,看著不再那樣年輕的父親認真思索時的那微蹙的眉頭,想起來,陳光憲說:“成長就是下棋時贏了老爸;而成熟是你明明能贏老爸,卻讓老爸小贏一下?!?BR> 我想,與父親的下一局對弈,我也會吃到紅蘋果了。
上一篇:生命的簡單。
下一篇:生命因你而美麗
分蘋果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歌唱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學習簡單的仿編并演唱大家聽。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立體“蘋果樹”(制作成粘貼式,可隨時取放“蘋果”)及蘋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實物或圖片。
2.幼兒已對這些水果有初步的認識。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學唱歌曲。
1.出示蘋果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討論:蘋果長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體蘋果樹,教師邊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邊演示把“蘋果”一一摘下。
3.教師邊朗誦“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活”,邊把摘下”的蘋果“送給想要的幼兒,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吃蘋果的樣子。
4.請個別幼兒摘“蘋果“。期于幼兒拍手念歌詞。
5.教師范唱,幼兒跟唱。
6.請幼兒輪流摘蘋果,教師與其余幼兒為其配唱。
二.仿編歌曲。
1.你還喜歡吃什么水果?這種水果長在哪里?
2.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名稱編進歌曲中,唱給大家聽。
樹上許多紅蘋果,
一個一個摘下來。
我們喜歡吃蘋果,
身體健康多快活。
兒歌:紅葡萄。
樹上許多紅葡萄,
一個一個摘下來。
我們喜歡吃葡萄,
身體健康多快活。
活動反思:
《蘋果歌》是小班的一個音樂活動,歌詞形象生動,旋律簡單上口,表演性很強。讓幼兒學得生動有趣,并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我參照課程教案結合我們班幼兒年齡特點,對一些活動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進行了修改,活動開展的很順利,在此我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
分蘋果教案篇七
1.培養(yǎng)幼兒們的涂色能力及正確的涂色方法。
2.讓幼兒認識紅色。正確地使用油畫棒。
3.培養(yǎng)幼兒色彩感及審美感,鍛煉繪畫能力。
畫紙、油畫棒、實物蘋果一個。
讓幼兒觀察,并激發(fā)幼兒興趣。
1、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是什么顏色的?在老師的油畫棒中找出和蘋果對應的顏色。
2、認識紅色,找找我們活動室里的紅色。
這張紙上畫的是什么?這個蘋果好不好看?為什么/那我們趕緊給它穿上紅色的衣服吧。
1.老師給蘋果涂色。
2.講解涂色技巧和方法。
1、給幼兒發(fā)畫紙讓幼兒自己涂色。
2、教師巡視,讓幼兒一點一點的涂,不能涂到表框外。
3、教師輔導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分蘋果教案篇八
1、讓幼兒初步的理解兩數(shù)之間的多大小。
2、更進一步得理解數(shù)數(shù)。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注意:在數(shù)物時的手不要遮住圖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時有一定長度的東西來帶領幼兒按物數(shù)數(shù)。
1、一張圖,上有20個蘋果、15個梨、10個香蕉,按每排5個用排列法排列
2、卡紙做的獎品彩色小蘋果、香蕉、梨圖案小勛章數(shù)個。
教師:小朋友們好,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教:那你們喜歡什么水果呢?
教:那么多,,那天水果王國給我送來了幾個勛章圖案,他們說你們好聰明,是個肯動腦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給你們(拿出水果勛章)你們看好看嗎?幼:好看。
教:想要嗎?
教:那好。(拿出圖)你們看這上面有什么呀?
教:對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有多少個,我們一起來數(shù)好嗎?
幼:(1、2、3、4、5、6、...)
教:小朋友有多少蘋果個呀?誰來回答。
教:恩,對了,你回答的很好,給你一個蘋果圖案小勛章。
(一樣的依次的和幼兒再數(shù)一數(shù)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數(shù)出了香蕉15個梨10個,香蕉和蘋果誰多一點呀?
幼兒:蘋果比香蕉多一點。(教師在黑板上寫上蘋果多一點,再在蘋果和香蕉的下面對應的寫上個數(shù)的數(shù)字)
朋友們跟著我說:20比15多,20比15大,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
(再依次說蘋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關系)
結束語;小朋友你們回家后再數(shù)一數(shù)別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誰比誰多,誰的數(shù)量大)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開始,我借助小猴為“分蘋果”發(fā)愁的畫面引入教學,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極大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倡導:“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必須是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的學習方式?!北菊n讓學生動手分,自主觀察,列出合適的算式。關注學生的思考過程,激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實現(xiàn)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注重改變教學方式,利用學生對游戲極大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既強化10以內(nèi)的加減法,又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同時激發(fā)了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例如,通過師生、生生的伸手游戲,學生學習熱情異常高漲,每張小臉都洋溢著興奮的表情,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分蘋果教案篇九
《分蘋果》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上)第40-41頁的內(nèi)容。從教學知識角度來敘述今天的內(nèi)容是的數(shù)是10的加法和10減法本課的知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它是在學生學了9以內(nèi)加減法的基礎的進一步升入學習。原教材與新教材比較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分蘋果》這課,強調(diào)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始終讓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全身投入活動中。游戲是貫穿本課的一條主線從游戲開始在從游戲結束。
1、知識目標:初步學會得數(shù)是10的加減法和10減幾的減法。
2、能力目標:正確計算10減幾和的數(shù)是10的加法。
3、情感目標:通過活動使學生感知數(shù)10的組成生活處處都有數(shù)學,通過游戲使學生愉快中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通過小組游戲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集體信息。
教學重點:數(shù)是10的加法和10減幾的減法是本課的重點。任何方式的活動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學會的數(shù)是10的加法和10減幾的減法。
說教學難點:1、10減幾的減法計算是本科的難點。說他是是難點的原因有兩個方面1學前教育加法的力度大,減法的力度小、學生計算減法的基礎薄弱。2學生年齡小做減法的思維過程難度比加法大。
(一)把問題情境化增加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
教學來源于生活,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把問題情境化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化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獲得豐富的直接經(jīng)驗,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激發(fā)求知欲,增強自信心的重要途徑,為此根據(jù)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的特點。選擇了貼近學生的材料分蘋果吃蘋果貼樹葉。....把要學的知識與生活背景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情景問題去掌握數(shù)學知識形成能力,發(fā)展身心品質(zhì)。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數(shù)學學習世界。
(二)、加大活動力度提高教學力度
六七歲的兒童好動,好奇心強、興趣以調(diào)動。但他們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薄弱。讓學生長時間計算的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學符號上,必然會感到單調(diào)和乏味。影響知識的吸收和掌握,根據(jù)學生這一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結合教學內(nèi)容,我設計了一系列的學生活動全課學生有兩分鐘左右的時間不在動,其余時間手、腦、眼、口都在活動。例如分蘋果考一考使學生身心多種器官協(xié)調(diào)并用。把學生真正推向?qū)W習的主人翁位置。極大激發(fā)學習積極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做中學,做中得到鞏固,做中學會應用,做中做到發(fā)展。
(三)、評價方式多種多樣
1、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請輕學習結果。這也是新教材的評價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意考察學生在學習活動是否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過程,是否樂于與同學進行合做交流,是否有學習興趣,真誠,不受謊話。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2、注意評價方式多樣化,課堂采取同桌評價,小組評價,集體評價。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是教師的權威作用淡化,同時也是一種鞏固知識的方式。
3、評價起點不同,學生入學不僅各方面的能力、態(tài)度、習慣和數(shù)學知識基礎不同,個性差異很大。教師要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的情況給學生恰當?shù)脑u價。
1、動手操作
通過學生擺一擺,做一做等活動獲得數(shù)學知識,本節(jié)課讓學生動手分10個蘋果,使學生感知10的分解。再通過指名上分,使學生思維規(guī)律化、有序化。最后,通過對比觀察完成10的分解合成。這些都是在操作中進行,操作中完成。
2、在游戲中學習
通過吃蘋果、貼綠葉、等游戲,有意引導學生在小小游戲中操作,為學習時間而動起來,例如打靶等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孩子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這種競爭意識是孩子們漸漸養(yǎng)成不服輸,敢于向空難挑戰(zhàn)的學習習慣。同時小組游戲中,又加強組織和紀律觀念,增強集體榮譽感。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起來,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游戲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使學生漸漸變成樂之者,一步步走向樂學大門。
1、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拍手引出課堂內(nèi)容,板書課題。
2、分蘋果
10123456789109876543210
讓學生觀察后提問,哪一組與哪一組可以合起來,變多為少,這就是一種學習方法的教學。
101234598765
教師和學生總結出得數(shù)是10的加法
2、吃蘋果
3、記憶10的加減法,
學完新知識給學生記憶的時間,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系統(tǒng)的記憶一下很有必要,為后面的整理復習做鋪墊,有使知識系統(tǒng)化。
4、鞏固新知識。
兩個游戲鞏固了10以內(nèi)的加減法,重點練習,活躍課堂氣氛,把整節(jié)課推向。......。
5、說板書
板書簡明同時又是一圖四式的教學埋伏。
分蘋果教案篇十
我不愛吃蘋果,可是很多時候我卻無比懷念那只童年的紅蘋果。那種味道歷久彌新,那份感覺永生難忘。小時候我是跟著外婆住的,爸爸媽媽都外出工作了,我與外婆的相處時光整整4年,想起來卻仿佛在昨天。家里面的四個老人,爺爺奶奶我從沒有見過面,在爸爸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外公也在我三歲的時候撒手人寰,只剩下外婆。小時候我好像真的能明白死亡的含義,所以大多時候我都在祈禱外婆長命百歲,長命百歲也不夠,她要等我長大,等我孝順她。
外婆和大多數(shù)老人一般,性子溫和,看起來慈祥和藹,對誰都是笑臉相迎。我記憶中外婆只發(fā)過兩次火,一次是小舅舅想要離婚,外婆抱著小表弟,嘆了一次又一次的氣,外婆看著小舅舅不停地勸導,可小舅舅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一樣,后來外婆直接氣的吃不下飯。還有一次就是我不愿意去學校上課,外婆耳提面命也沒用,后來她直接把我打進了學校。我當時很生氣,不理解外婆的苦心,我還好幾天不跟外婆說一句話。后來我總想起那天早上,想起外婆濃濃的愛?,F(xiàn)在外婆老了,頭發(fā)不靠染已經(jīng)全部花白了,臉上的皮膚也越來越松弛。外婆前幾年生了一場重病,查出心臟不太好,做了手術之后外婆就越來越瘦了,手上也沒有多少肉,皮膚松弛得感覺揪起來也只有一層皮。
外婆好像越來越矮了,以前外婆從來都歇不下來,天天往地里鉆,家里人都勸她說不要那么辛苦,外婆說:“土地是農(nóng)民的天,不干活我不舒坦?!币苍S我們這一代永遠也無法理解她們對土地的熱情。有一次夜里我發(fā)高燒,想吃水果,外婆跑了很遠才買到了一個紅蘋果。
那一天把外婆急壞了,我發(fā)高燒時不停地說胡話,我感覺我一直走在沙漠里,一眼望去什么也沒有。又熱又渴又無助,我就在這樣的感覺中睡著了??墒峭馄艆s一整夜地沒睡覺,她要時刻觀察吃了藥的我,知道感覺我退燒了才安心睡著。我那天晚上終究還是沒有嘗到紅蘋果,因為高燒的我實在沒有力氣去咬動蘋果,可是我聞到它淡淡的香氣。留守兒童好像從來都是惹人同情的,因為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可是我從來不覺得我缺少愛,我知道爸爸媽媽愛我,我的外婆也疼惜我。紅蘋果的香氣不只是那天晚上,它貫穿了我整個童年,它彌補了我所有的苦澀。
分蘋果教案篇十一
活動目標: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學習簡單的仿編并演唱給大家聽。
3、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初學歌詞1、出示蘋果樹:看,樹上有什么?。讓我們來摘蘋果吧。
2、幼兒跟做采摘蘋果狀。(老師念歌詞前半部分: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3、念后半部分:我們喜歡吃蘋果,多吃蘋果身體好。
二、欣賞旋律,初步學唱1、蘋果摘好了,老師把剛才我們摘蘋果的事編成一首好聽的歌。
2、師范唱,幼兒欣賞。
3、幼兒跟著老師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4、幼兒跟唱,鼓勵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5、師帶領幼兒邊唱邊表演。
三、嘗試仿編,延伸活動1、問:你還喜歡吃什么水果?
2、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編進歌曲中。
教學反思:
這一活動的選擇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以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為主題,以歌曲《蘋果》為線索,啟發(fā)幼兒在“摘蘋果”的動作、仿編歌詞、用肢體造型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水果的外型特征這三個方面的音樂創(chuàng)新活動,活動中自然的融入了藝術、科學等領域,貫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兒在玩玩耍耍中獲得了發(fā)展,體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感受。其中,有個別幼兒在動作表現(xiàn)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開自己去盡情表現(xiàn)。應當多觀察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及時的肯定并鼓勵他,幫助他,逐步樹立他的自信心。
分蘋果教案篇十二
1, 通過游戲活動,引導幼兒較熟練地進行5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
2, 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分合式及加減算式所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
1, 教具 蘋果計算題40份 背景樹5棵 計算卡片及數(shù)卡40份
2, 學具 第一、二組 貼蘋果 蘋果樹底板 寫有算式題的卡片
第三、四組 走迷宮、涂色 迷宮圖等
第五、六組 連線
第七組 看圖列算式、分合式
(一)集體游戲 摘蘋果
1, 師:今年蘋果大豐收,果園里的叔叔阿姨來不及摘,所以請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幫忙,幫他們?nèi)フO果。但他們有個要求,每只蘋果上都有一道題目,你們要看清楚答案是什么,然后放進相應的籃子里。
2, 幼兒摘蘋果,老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放蘋果。
(通過操作:使幼兒得出無論加減得數(shù)都一樣的都可以放進同一個籃子里。
(二)小組活動
1, 剛才我們幫果園里的叔叔阿姨摘了許多的蘋果,現(xiàn)在我們到果園里的智力宮里去玩,好嗎?果園里的叔叔阿姨要看我們小朋友哪個最會動腦筋,里面有走迷宮、涂色等。
2, 老師介紹走迷宮:小兔去拔蘿卜,要走一條答案是5的路,才能拔到蘿卜。
3, 介紹涂色:把答案是5的格子涂上顏色,看看是什么?
4, 幼兒操作
第一、 二組 貼蘋果 根據(jù)蘋果樹上的數(shù)字貼上相應的蘋果
數(shù)學教案-學習活動 摘蘋果
標簽: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數(shù)學教案-學習活動 摘蘋果,
第三、 四組 走迷宮:把得數(shù)是5的連起來
涂色:把得數(shù)是5的涂上顏色
第五、六組 連線 把花種到相應的花盆里
第七組 看圖列算式、填分合式
(三)游戲 找朋友
小朋友在智力宮里扼腕得很高興,也學到了很多本領?,F(xiàn)在我們每個小朋友去找與自己的答案相同的數(shù)與算式當好朋友一起玩。(可以找一個也可以找二個、三個做好朋友。)
提示:無論加減得數(shù)都一樣的都可以做好朋友
(四)延伸
小組中的操作活動可以放到自主活動中繼續(xù)鞏固練習
分蘋果教案篇十三
1、感知蘋果寶寶的顏色、大??;嘗試進行分類擺放。
2、初步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1、大的紅蘋果若干,小的紅蘋果若干;大的綠蘋果若干,小的綠蘋果若干,
2、大的綠籮筐1個;小的綠籮筐1個,大的紅籮筐1個,小的紅籮筐1個。
3、害蟲圖片與葉子,果樹
一、幫助果樹寶寶捉害蟲
1、(聽電話)喂,果樹爺爺啊,你有什么事情啊。哦,好的好的我們馬上就來了。(掛電話)剛才果樹爺爺打電話來,說他生病了,想請我們?nèi)蛶退?。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吧?BR> 2、果樹爺爺為什么覺得很難受???
3、果樹爺爺?shù)降诪槭裁瓷⊙剑?BR> 4、寶寶我們要怎么幫果樹爺爺治病啊?
5、幼兒捉害蟲。
6、哦,害蟲消滅了,蘋果爺爺?shù)纳眢w好了,它的身上長了很多蘋果寶寶,一天又一天,蘋果寶寶們慢慢的長大了,成熟了。果樹爺爺想請我們?nèi)退O果。
二、蘋果寶寶分家
2、不一樣的蘋果寶寶都有一個漂亮的家(出示筐子),等一會我們送蘋果寶寶回家的時候,要看仔細了,不要把蘋果寶寶送錯家了。
小結:每個蘋果寶寶都有自己的家,大大的蘋果要去大大的家,小小的蘋果要去小小的家,紅紅的蘋果要去紅紅的家,綠綠的蘋果要去綠綠的家。
四、品嘗水果
我們的寶寶本領真大,幫助果樹爺爺把蘋果寶寶都送回了他們自己的家,果樹爺爺為了謝謝寶寶要請我們吃蘋果。
分蘋果教案篇十四
1、引導學生經(jīng)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出有余數(shù)除法的書寫格式,體會余數(shù)一定比除數(shù)少。
3、在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中,使學生獲得積。
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2、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課件、實物投影儀
每個人準備若干圓片
一、問題引入
分蘋果
二、探索新知
1、學生自學教材分蘋果,認識豎式。
2、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3、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有20個蘋果,如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呢?
(1)進行全班集體交流。
(2)同桌同學合作擺20個圓片,驗證推算結果。
(3)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a.除法橫式: 20 6 =3(個)2(個)
b.除法豎式
3、體驗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1)先由學生操作(用圓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豎式,獨立解答課本第3題試一試中的第(1)題。
(2)學生討論:淘氣的列式對不對,為什么?
(3)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6還可以接著分,正確的式子應是笑笑做的。
(a)討論:根據(jù)剛才這道習題,你發(fā)現(xiàn)什么?
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b)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指名板書,全班齊練。練習完,比較每道題的余數(shù)和除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三、鞏固練習
第3頁練一練第1、2題。
四、總結
除法豎式的寫法,有余數(shù)的除法,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分蘋果教案篇十五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學習簡單的仿編并演唱給大家聽。
課件,音樂。
一、出示圖片,初學歌詞
1、出示蘋果樹:看,樹上有什么?讓我們來摘蘋果吧。
2、幼兒跟做采摘蘋果狀。(老師念歌詞前半部分: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
3、念后半部分:我們喜歡吃蘋果,多吃蘋果身體好。
二、欣賞旋律,初步學唱
1、蘋果摘好了,老師把剛才我們摘蘋果的事編成一首好聽的歌。
2、師范唱,幼兒欣賞。
3、幼兒跟著老師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4、幼兒跟唱,鼓勵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5、師帶領幼兒邊唱邊表演。
三、嘗試仿編,延伸活動
1、問:你還喜歡吃什么水果?
2、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編進歌曲中。
分蘋果教案篇十六
1、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聯(lián)系學生實際,讓學生體會到計算的必要性;在運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3、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正確掌握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有條理的思考。
一、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分蘋果”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教學。
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在一座小山上住著兩只非??蓯鄣男⌒苄值?,
有一天,它倆決定去拜訪好朋友。它們倆先來到小兔家,小兔見了小熊,非常高興,拿出了又大又鮮的蘋果,分給兩只小熊吃。
2、(出示圖片:分蘋果1)
教師:同學們先幫小熊估計一下這些蘋果大約有多少個?
3、請你再數(shù)一數(shù)看看你估計的對不對?
4、老師想請你幫小兔把這堆蘋果分給兩只小熊,誰會分?還可以怎樣分?
5、還有很多同學都想幫助小兔分蘋果,是不是?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蘋果比賽。
板書課題:分蘋果
二、活動二: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一)小組合作(用小圓片代替蘋果)
1、(出示圖片:分蘋果2)。
2、老師提要求。
(1)四人一組,同學之間要合作,一個同學負責分,其他同學說怎樣分。
(2)把10個蘋果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
3、小組匯報分蘋果的情況。
每小組派一人在黑板上演示分得情況,教師按學生分得順序,在黑板上用數(shù)與形表示出來,展示學生的成果。
4、小組討論。
(1)把10個蘋果分成9和1,你想到什么算式?
9+1=101+9=1010-1=910-9=1
(2)把10個蘋果分成8和2,你想到什么算式?
……
(3)你們還能想到什么算式?
10-0=10
10+0=10
0+10=10
10-10=0
……
三、活動三:采用多種形式鞏固有關10的加減法算式。
(一)連線:老師這兒也有9盤果子,你們能知道哪兩盤合起來是10個嗎?
1、(出示圖片:櫻桃)。
2、學生獨立連線。
3、全班交流反饋。
(二)“湊十”游戲: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來玩一個手指游戲。
游戲的規(guī)則是:兩人一組,一個人先伸出幾個手指,另一人伸出的手指數(shù)要和前一人湊成十。
1、(出示圖片:數(shù)學游戲1)。
(1)師生一起玩
(2)同桌倆人合作,互相出手指“湊十”
1、(出示圖片:爬臺階)。
(四)小貓可喜歡釣魚了,你們看:
1、(出示圖片:小貓釣魚)。
2、誰知道圖中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幫小貓算一算嗎?
3、學生填寫表格。
4、把算式與具體事物結合起來說一說。
例:10-8=2表示有10條魚,小貓釣上8條,河里還剩2條;也可以表示河里還有8條魚,釣上來2條魚。
分蘋果教案篇十七
1、在摘蘋果的游戲情景中熟悉歌詞,初步學唱,并愿意模仿老師做動作。
2、感受音樂游戲的快樂。
認知準備:認識常見的水果。
材料準備:音樂、蘋果園圖片
通過到果園摘蘋果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氛圍中邊學習動作邊記憶歌詞。
一、復習歌曲:親親歌
二、《紅蘋果》
1、說說水果
——秋天到了,許許多多的水果都豐收了,你最近吃過哪些水果呢?
——蘋果是從哪里來的?長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從樹上到我們嘴巴里的的?
小結:蘋果長在樹上,我們要把蘋果摘下來才能吃。
2、蘋果園里摘蘋果(出示蘋果樹)
——你喜歡這顆蘋果樹嗎?為什么喜歡?
小結:因為樹上有許多許多紅紅的蘋果。樹上許多紅蘋果。(歌詞小結,幼兒學說)
——你們想和榮老師一起去蘋果園嗎?我們可以怎么去?
*教師帶領三組小朋友開著火車來到蘋果園里。(嗚嗚嗚,火車開咯?。?BR> 三、蘋果摘摘
1、學念歌詞以及動作
樹上許多紅蘋果:左手拿籃子,右手向上指蘋果并左右搖擺。
——蘋果園里的樹高高的,高高的蘋果樹要怎么才能看到呢?
重點動作:對了,抬起頭、墊起腳就能夠看到啦。
——讓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一個、二個、三個、四個……
重點動作:墊起腳、抬起頭,手指蘋果數(shù)一數(shù)。
小結:哇,樹上有這么多的蘋果呀。樹上許多紅蘋果。
一個一個摘下來:左手拿籃子,右手向上抓握摘蘋果,同時腳尖掂起并下蹲。
——這么多的蘋果,我們來摘蘋果咯,摘好的蘋果需要放在什么地方?。?BR> ——我的籃子這么大,可以摘許多蘋果,你們可以摘多少?
重點動作:手臂作籃子樣子,離開身體圓圓大大。小手打開做抓的動作,半蹲輕輕放蘋果。
小結:一個一個摘下來。
我們喜歡吃蘋果:雙手在臉前作抓蘋果狀左右擺動,嘴做吃蘋果狀。
——好大的蘋果呀,味道怎么樣呢?我們來嘗一嘗。
小結:我們喜歡吃蘋果。
身體健康多快樂:拍手,轉一圈。
——吃好蘋果身體會怎么樣呢?
小結:對阿,吃了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
2、小蘋果分一分
——你吃了蘋果,我沒有吃。他吃了蘋果,她沒有吃,怎么辦?(好朋友一起分享蘋果)
小結:對阿,好吃得蘋果,你一個,我一個,還要分給他一個。(練習二三次)
跟音樂律動
三、欣賞教師演唱
——幼兒邊唱邊表演。
分蘋果教案篇十八
1、幼兒根據(jù)畫面想象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
2、能夠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養(yǎng)成良好的講述習慣。
3、幼兒樂于參與文學活動。
1、多媒體課件
2、小豬、小鳥、狐貍指偶
一、師生談話引入話題。
二、幼兒想象故事情節(jié)。
2、聽老師講第二段故事。
3、你們說的辦法都很合理,但是這只狐貍想的辦法和你們的有點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吧??凑n件,教師講述第三段。
4、看課件教師講述第四段故事。
5、聽老師講最后一段故事,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三、再次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
四、教師一邊出示指偶一邊講故事。
幼兒學習講述故事,學習小鳥、狐貍和小豬的語言,重點觀察老師語氣表情。
掌握詞語:珍貴、搖頭晃腦。
五、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個小動物(小豬、狐貍、鳥)?為什么呢?
分蘋果教案篇十九
1、體驗仿編歌曲的快樂。
2、能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大膽用自己喜歡的造型表現(xiàn)各種水果。
3、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一棵紅蘋果樹、紅櫻桃、紅草莓、桃子、金桔、大鴨梨、黃香蕉、紫葡萄、等水果圖片或?qū)嵨铩?BR> 一、活動導入:教師出示蘋果樹引發(fā)活動的主題
教師:好多的蘋果啊,我們一起去摘蘋果好嗎?
在“蘋果園”音樂聲中,幼兒做“摘蘋果”的基本動作進教室。
教師:好香的蘋果啊,我們一起聞一聞好嗎?幼兒在教師的啟發(fā)下進行呼吸練習。
二、復習歌曲:“紅蘋果”。科學內(nèi)容滲透其中。
教師:剛才小朋友唱了“紅蘋果”,你們每人摘了多少蘋果呢?一個一個合起來是多少呢?
幼兒:
(1)我吃過紅蘋果,蘋果是紅色的。蘋果長在大樹上。
(2)我吃過櫻桃,櫻桃是紅色的。櫻桃長在大樹上。
(3)我吃過桃子,桃子上面是紅色的。桃子長在大樹上。
(4)我吃過金桔,金桔上面是黃色的。金桔長在大樹上。
(5)我吃過大鴨梨,大鴨梨是黃色的。大鴨梨長在大樹上。
三、仿編歌曲:
幼兒:
(1)樹上許多紅櫻桃,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櫻桃,多吃櫻桃身體好。
(2)樹上許多紅桃子,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桃子,多吃桃子身體好。
(3)樹上許多黃金桔,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金桔,多吃金桔身體好。
(4)樹上許多大鴨梨,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鴨梨,多吃鴨梨身體好。
……
教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將幼兒的歌詞加入歌曲中演唱。引導幼兒感受仿編歌曲的快樂。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唱了樹上的水果,還有哪些水果是長在地上的呢?
幼兒:……
(1)我吃過西瓜,西瓜是綠色的。西瓜長在地下。
(2)我吃過草莓,草莓是紅色的。它長在地下。
教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些水果好嗎?
幼兒:……
(1)藤上許多綠西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西瓜,多吃西瓜身體好。
(2)藤上許多紅草莓,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草莓,多吃草莓身體好。
教師:出示掛有各種水果的樹子藤上的草莓大西瓜等。
請小朋友用自己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各種水果寶寶,并做游戲“摘水果”結束活動。
這一活動的選擇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以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為主題,以歌曲《蘋果》為線索,啟發(fā)幼兒在“摘蘋果”的動作、仿編歌詞、用肢體造型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水果的外型特征這三個方面的音樂創(chuàng)新活動,活動中自然的融入了藝術、科學等領域,貫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兒在玩玩耍耍中獲得了發(fā)展,體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感受。其中,有個別幼兒在動作表現(xiàn)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開自己去盡情表現(xiàn)。應當多觀察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及時的肯定并鼓勵他,幫助他,逐步樹立他的自信心。
分蘋果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培養(yǎng)正確的繪畫姿勢、用品擺放常規(guī)和大膽動手繪畫的能力。
3、認識三原色中的紅色,并初步學會按一定方向涂色。
4、樂意參與涂色活動,體驗涂色的樂趣。
5、能用油畫棒在蘋果上涂色,并要順一個方向涂,要涂得均勻。
活動重點:
樂意參與涂色活動,體驗涂色的樂趣。
活動難點:
能用油畫棒在蘋果上涂色,并要順一個方向涂,要涂得均勻。
活動準備:
1、要涂色的蘋果一個;
2、涂色的蘋果圖片一張;
3、每個幼兒一盒油畫棒,涂色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變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變變變,老師拿出實物蘋果,這是什么?(蘋果)。
告訴幼兒,今天我們來給蘋果穿衣服好嗎?
二、展開。
出示圖片——蘋果,引導幼兒觀察:
這些蘋果都是什么顏色的?(紅色的)。
教師講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出示紅色的油畫棒問:這只油畫棒是什么顏色的?
今天老師教小朋友用紅色的油畫棒幫蘋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點講解起筆和止筆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務,提出要求:
涂色時身體坐正,用品擺放整齊,
右手拇指食指拿畫筆,左手按住作業(yè)紙,
眼睛離紙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細涂色,比比誰是涂色小能手。
4、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及時糾正幼兒的繪畫姿勢,鼓勵幼兒仔細大膽涂色,不把顏色涂到線外去,幫助幼兒完成作品。
5、展示幼兒作品,進行講評,對涂色均勻完整的作品畫上小五星表示鼓勵。
三、結束。
展出幼兒全部作品,請幼兒觀賞,帶領幼兒夸獎自己樹立信心,激起下次繪畫的欲望。
分蘋果教案篇二
1、學習制作紙漿,并用紙球做芯制作紙漿蘋果。
2、能嘗試新的作畫方式,能做大膽、細心的作品。
經(jīng)驗準備
有制作紙漿畫的經(jīng)驗。
物質(zhì)準備
1、范畫蘋果一個;
2、乳膠、紅、綠顏料、廢舊紙頭做的球紙、抹布;
3、一棵枯樹枝。
一、導入
1、出示蘋果樹,引起幼兒興趣。
有辦法幫幫他呢?(做一些蘋果,做一些樹葉)
二、教師講解制作方法
1、你們都很聰明,會幫蘋果樹找朋友了,接下來呢我們就來給蘋果樹做一些朋友好嗎?
2、教師示范
。做蘋果,做蘋果,拖拖拖。紅蘋果綠蘋果,做好啦!真好吃”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一邊念著兒歌一邊做蘋果。教師輔導個別幼兒。
2、把做好的蘋果放在太陽底下晾干。等晾干后掛到蘋果樹上。在做一些樹葉做成一顆完整的蘋果樹。
四、結束活動
幼兒整理桌面,洗小手。
經(jīng)過有序的準備,課前的鋪墊,今天的紙漿特色活動完成的很順利,雖然還有幾個能力相對來說較弱的幼兒沒有很好的完成作品,其他幼兒都能獨立完成蘋果的制作。在制作的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一些可以彌補的問題,比如,紙漿的粘性不夠,加上紙球上有不干膠,導致了制作過程中紙漿與球體表面不能很好的黏住,課前還是要做好周到細致的準備。
分蘋果教案篇三
從“分蘋果“的情境引入到第二個“分一分”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一是知道平均分成幾份,問每份分到幾個;一是知道每份按幾個來分,問能分成幾份。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領會平均分的含義。
1.讓學生看懂圖意。
2.明確兩次蘋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幾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放幾個蘋果;2是每個盤子里放2個蘋果,可以放幾盤。
3.通過動手分一分,使學生體會等分的不同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經(jīng)歷于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
進一步領會平均分的含義。
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課件、24個磁鐵。
學具:12根小棒。
1、師:今天淘氣家來客人了,媽媽準備了一些蘋果。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2、師貼蘋果。
有12個蘋果。
1、傾聽
2、觀察。
3、數(shù)一數(shù)。1、2、…12
、你猜媽媽會向淘氣提出什么問題?
、有選擇地板書:
問題一: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有( )個?
問題二:有12個蘋果,每個盤子放2個,需要( )個盤子?
、師:你認為這種分法是平均分嗎?(針對問題二)
e、說一說有什么不同?
f、對,這就是平均分的兩種類型。(板書:第一種第二種)
g、那有相同的地方嗎?
、師:如果讓你用圓片代替蘋果分一分,你想用幾個圓片,怎么分?先想一想。師:好,開始。師巡視。師:好,誰上來分一分。(匯報,交流) 師:他是怎么分的?(請2到3個學生上臺展示分法。) 師:不管你們怎么分,都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3個。
師:請用學具分一分。師巡視。匯報,交流。師:請一個小能手上分一分。和他一樣的請舉手。那你們是怎樣想的?師:這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了6份。
1、出示松果圖。師:同學們,小松鼠知道你們很聰明,想要考考你們。課件出示:松果圖。
2、師: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3、師:小松鼠想把18個松果平均放在籃子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4、判斷屬于哪種類型。
5、師:下面我們來看小松鼠的問題。翻書35頁,同桌兩人商量一下,認真讀題,一人做一道,圈一圈,再把結果填在書上。師巡視。
6、集體交流,請兩生上臺展臺展示。
分蘋果教案篇四
1.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歸納概括10的組成,加深認識加減法間的聯(lián)系,初步掌握10的第一、二組加減法。
2.提高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3.能積極探索新知,在活動中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體會加減法的含義,直接快速地湊10。
1.人手雪花片10個人手這樣表格若干。
2.10個蘋果卡片,10級臺階圖,小狗、骨頭卡片,喜羊羊手偶。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師:孩子們,你們看今天誰來了?(出示手偶)大家猜一猜喜羊羊給我們帶什么來了?(從桌下拿出一盤蘋果)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喜羊羊一共帶來了多少個蘋果。(將盤里的蘋果一個一個地擺在桌上)生:10個。
師:喜羊羊說,今天誰分得好,她就把蘋果獎勵給他。
(二)探究新知,體驗發(fā)現(xiàn)1.動手操作培養(yǎng)幼兒數(shù)感。
(1)分一分師:現(xiàn)在請你們聽清老師的要求,請每位幼兒把桌子右上角的10個雪花片放到桌子中間。
生:(放雪花片)師:我們用這10個雪花片代替10個蘋果,分一分。看誰分得又快又好,開始。
(在幼兒動手的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貼10個蘋果卡片)(2)說一說師:請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把10分成了幾和幾。
2.幼兒匯報后整理湊10法師:現(xiàn)在我要請最勇敢的孩子,把他的分法展示給大家看。其他小朋友請仔細觀察他是如何分的,方法和你一樣嗎?(抽1位幼兒上臺分蘋果)師:xx把10分成了1和9,小朋友們你們同意嗎。
師:老師也同意他的'分法,笑笑的蘋果獎勵給你。
師:(指圖形)從左往右看10可以分成1和9,從右往左看10還可以分成9和1,它們是一對好朋友,我們記的時候就可以這樣來記,(填表格1、9)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記一記吧。
生: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
師:現(xiàn)在又聽老師要求,請把這10個雪花片放在一起。
師:請你們動動腦筋,剛才我們已經(jīng)把10分成了1和9,接著我們又可以怎樣來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聲的告訴同桌的小朋友,開始。
(生動手分,教師在黑板上貼10個蘋果卡片)。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生:我把10分成了2和8。
師(分蘋果,中間用一條虛線分開)師:從左看10分成了2和8,從右看10還分成了8和2,它們也是一對好朋友。(填表格2、8)我們一起來記一記吧。
分蘋果教案篇五
兒時與父親博弈,我一心所盼便是勝過父親;如今,我想開始學會輸給他。也許,這就是因為那個青蘋果和紅蘋果的故事吧。
在海濱小城煙臺,早春過后,四五月的陽光下,蘋果花的素雅猶如柔曼的輕紗,覆在膠東丘陵上?;洌?。一株兩三歲的小樹開始長出果子,而與此同時,它身旁的大樹也開始孕育果實。(語文迷)。
第一次生果的小樹問道:“成熟是什么?”大樹說:“長一樹紅蘋果?!毙洳恍?,大樹無言。
其實,在萬丈繁華、滾滾紅塵里,在人世間,余秋雨已經(jīng)在《蘇東坡突圍》里寫下了什么是成熟。當然,它們并不懂。
“成熟是一種終止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毙浔г怪L吹日曬和雨水的沖刷讓它的果子遭了秧;而大樹則享受著陽光甘霖,至于清風,你怎能拒絕那美人柔荑愛撫般的美妙呢?成熟的心中,有著足夠的氣度,包納風雨。
“成熟是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别B(yǎng)料源源不斷地輸送上來,小樹期盼著讓自己枝繁葉茂,然后向大家炫耀;而大樹默默地用養(yǎng)料維持自身生長,供給果實發(fā)育。成熟的心中,有著沉穩(wěn)內(nèi)斂,無聲前行。
“成熟是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薄拔乙獏⑻?!”小樹仰望著如海洋之心一樣美好的天幕,拔著樹枝;而大樹欣賞著湛藍的蒼穹,繼續(xù)長著果子,因為知道身為果樹,自己到底該做什么。成熟的心中,也許沒有力所不能及的高空,但是會有現(xiàn)實無比的目標。
“成熟是一種不再需要對比人察言觀色的從容?!惫r(nóng)來了,看看頂著大樹冠的小樹,在小樹期盼的目光中失望地搖搖頭;“難道我還不是最好么?”面對果農(nóng)的查看和小樹的滔滔追問,大樹自得地享受著今天的日光浴。成熟的心中,有著從容不迫與淡然平靜,不受干擾。
時光飛逝,成熟也許還是“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冷漠”吧。
春華,秋實。后來,大樹上結了一樹紅蘋果,在陽光下,它們發(fā)出“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而小樹,看著自己的那一個個如初春的葉子般青澀酸小的果子,一臉無奈。
成熟,不必聲張,不必刻意追逐它的腳步。當你從歲月的沉浮之中走過之后,那些經(jīng)歷自然就讓你的心變得不再那樣年輕氣盛。一心追求最好的小樹最終只有滿枝青蘋果,因為它沒有懂得,成熟,是在心里長出一樹紅蘋果。正如李小龍所說:“所謂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覺悟,而非做觀念上的俘虜。”成熟,發(fā)自內(nèi)心。一顆成熟的心,自有自己的“紅蘋果”。
又過了兩三年,當年的小樹語重心長地對新長出果子的小樹們說:“成熟是長出一樹紅蘋果。”它們能明白么?唉,不必多言,它們總會明白的。成熟的過程,就是要親身經(jīng)歷了才會懂得的。
青蘋果,第一次在懵懂與年少輕狂之下得到的果子;紅蘋果,越積淀越成熟,越成熟越甜美。其實,人亦如此。
每個人的人生都必須從青蘋果的時光開始度過,帶著青澀在人世間走上一遭,然后,一點點地變得成熟,最終變成紅蘋果。你看,那在年少之時有著寥寥狂傲與放蕩不羈的生命,在經(jīng)過了世事的洗禮之后,在嘗過了人生的酸甜之后,會變得大氣、厚重、沉穩(wěn)、踏實、從容……此之謂“紅出于青而勝于青”。
人生的一切,就好像是時光的禮物,比如成熟。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黑白子落定在方寸棋盤之上,看著不再那樣年輕的父親認真思索時的那微蹙的眉頭,想起來,陳光憲說:“成長就是下棋時贏了老爸;而成熟是你明明能贏老爸,卻讓老爸小贏一下?!?BR> 我想,與父親的下一局對弈,我也會吃到紅蘋果了。
上一篇:生命的簡單。
下一篇:生命因你而美麗
分蘋果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歌唱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學習簡單的仿編并演唱大家聽。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立體“蘋果樹”(制作成粘貼式,可隨時取放“蘋果”)及蘋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實物或圖片。
2.幼兒已對這些水果有初步的認識。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學唱歌曲。
1.出示蘋果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討論:蘋果長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體蘋果樹,教師邊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邊演示把“蘋果”一一摘下。
3.教師邊朗誦“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活”,邊把摘下”的蘋果“送給想要的幼兒,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吃蘋果的樣子。
4.請個別幼兒摘“蘋果“。期于幼兒拍手念歌詞。
5.教師范唱,幼兒跟唱。
6.請幼兒輪流摘蘋果,教師與其余幼兒為其配唱。
二.仿編歌曲。
1.你還喜歡吃什么水果?這種水果長在哪里?
2.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名稱編進歌曲中,唱給大家聽。
樹上許多紅蘋果,
一個一個摘下來。
我們喜歡吃蘋果,
身體健康多快活。
兒歌:紅葡萄。
樹上許多紅葡萄,
一個一個摘下來。
我們喜歡吃葡萄,
身體健康多快活。
活動反思:
《蘋果歌》是小班的一個音樂活動,歌詞形象生動,旋律簡單上口,表演性很強。讓幼兒學得生動有趣,并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我參照課程教案結合我們班幼兒年齡特點,對一些活動環(huán)節(jié)和細節(jié)進行了修改,活動開展的很順利,在此我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
分蘋果教案篇七
1.培養(yǎng)幼兒們的涂色能力及正確的涂色方法。
2.讓幼兒認識紅色。正確地使用油畫棒。
3.培養(yǎng)幼兒色彩感及審美感,鍛煉繪畫能力。
畫紙、油畫棒、實物蘋果一個。
讓幼兒觀察,并激發(fā)幼兒興趣。
1、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是什么顏色的?在老師的油畫棒中找出和蘋果對應的顏色。
2、認識紅色,找找我們活動室里的紅色。
這張紙上畫的是什么?這個蘋果好不好看?為什么/那我們趕緊給它穿上紅色的衣服吧。
1.老師給蘋果涂色。
2.講解涂色技巧和方法。
1、給幼兒發(fā)畫紙讓幼兒自己涂色。
2、教師巡視,讓幼兒一點一點的涂,不能涂到表框外。
3、教師輔導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分蘋果教案篇八
1、讓幼兒初步的理解兩數(shù)之間的多大小。
2、更進一步得理解數(shù)數(shù)。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注意:在數(shù)物時的手不要遮住圖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時有一定長度的東西來帶領幼兒按物數(shù)數(shù)。
1、一張圖,上有20個蘋果、15個梨、10個香蕉,按每排5個用排列法排列
2、卡紙做的獎品彩色小蘋果、香蕉、梨圖案小勛章數(shù)個。
教師:小朋友們好,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教:那你們喜歡什么水果呢?
教:那么多,,那天水果王國給我送來了幾個勛章圖案,他們說你們好聰明,是個肯動腦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給你們(拿出水果勛章)你們看好看嗎?幼:好看。
教:想要嗎?
教:那好。(拿出圖)你們看這上面有什么呀?
教:對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有多少個,我們一起來數(shù)好嗎?
幼:(1、2、3、4、5、6、...)
教:小朋友有多少蘋果個呀?誰來回答。
教:恩,對了,你回答的很好,給你一個蘋果圖案小勛章。
(一樣的依次的和幼兒再數(shù)一數(shù)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數(shù)出了香蕉15個梨10個,香蕉和蘋果誰多一點呀?
幼兒:蘋果比香蕉多一點。(教師在黑板上寫上蘋果多一點,再在蘋果和香蕉的下面對應的寫上個數(shù)的數(shù)字)
朋友們跟著我說:20比15多,20比15大,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
(再依次說蘋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關系)
結束語;小朋友你們回家后再數(shù)一數(shù)別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誰比誰多,誰的數(shù)量大)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教學的開始,我借助小猴為“分蘋果”發(fā)愁的畫面引入教學,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極大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倡導:“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必須是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的學習方式?!北菊n讓學生動手分,自主觀察,列出合適的算式。關注學生的思考過程,激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實現(xiàn)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注重改變教學方式,利用學生對游戲極大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既強化10以內(nèi)的加減法,又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同時激發(fā)了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的能力。例如,通過師生、生生的伸手游戲,學生學習熱情異常高漲,每張小臉都洋溢著興奮的表情,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
分蘋果教案篇九
《分蘋果》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上)第40-41頁的內(nèi)容。從教學知識角度來敘述今天的內(nèi)容是的數(shù)是10的加法和10減法本課的知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它是在學生學了9以內(nèi)加減法的基礎的進一步升入學習。原教材與新教材比較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分蘋果》這課,強調(diào)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始終讓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全身投入活動中。游戲是貫穿本課的一條主線從游戲開始在從游戲結束。
1、知識目標:初步學會得數(shù)是10的加減法和10減幾的減法。
2、能力目標:正確計算10減幾和的數(shù)是10的加法。
3、情感目標:通過活動使學生感知數(shù)10的組成生活處處都有數(shù)學,通過游戲使學生愉快中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通過小組游戲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集體信息。
教學重點:數(shù)是10的加法和10減幾的減法是本課的重點。任何方式的活動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學會的數(shù)是10的加法和10減幾的減法。
說教學難點:1、10減幾的減法計算是本科的難點。說他是是難點的原因有兩個方面1學前教育加法的力度大,減法的力度小、學生計算減法的基礎薄弱。2學生年齡小做減法的思維過程難度比加法大。
(一)把問題情境化增加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
教學來源于生活,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把問題情境化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化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獲得豐富的直接經(jīng)驗,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激發(fā)求知欲,增強自信心的重要途徑,為此根據(jù)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的特點。選擇了貼近學生的材料分蘋果吃蘋果貼樹葉。....把要學的知識與生活背景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情景問題去掌握數(shù)學知識形成能力,發(fā)展身心品質(zhì)。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數(shù)學學習世界。
(二)、加大活動力度提高教學力度
六七歲的兒童好動,好奇心強、興趣以調(diào)動。但他們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薄弱。讓學生長時間計算的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學符號上,必然會感到單調(diào)和乏味。影響知識的吸收和掌握,根據(jù)學生這一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結合教學內(nèi)容,我設計了一系列的學生活動全課學生有兩分鐘左右的時間不在動,其余時間手、腦、眼、口都在活動。例如分蘋果考一考使學生身心多種器官協(xié)調(diào)并用。把學生真正推向?qū)W習的主人翁位置。極大激發(fā)學習積極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做中學,做中得到鞏固,做中學會應用,做中做到發(fā)展。
(三)、評價方式多種多樣
1、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請輕學習結果。這也是新教材的評價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意考察學生在學習活動是否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過程,是否樂于與同學進行合做交流,是否有學習興趣,真誠,不受謊話。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2、注意評價方式多樣化,課堂采取同桌評價,小組評價,集體評價。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是教師的權威作用淡化,同時也是一種鞏固知識的方式。
3、評價起點不同,學生入學不僅各方面的能力、態(tài)度、習慣和數(shù)學知識基礎不同,個性差異很大。教師要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的情況給學生恰當?shù)脑u價。
1、動手操作
通過學生擺一擺,做一做等活動獲得數(shù)學知識,本節(jié)課讓學生動手分10個蘋果,使學生感知10的分解。再通過指名上分,使學生思維規(guī)律化、有序化。最后,通過對比觀察完成10的分解合成。這些都是在操作中進行,操作中完成。
2、在游戲中學習
通過吃蘋果、貼綠葉、等游戲,有意引導學生在小小游戲中操作,為學習時間而動起來,例如打靶等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孩子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這種競爭意識是孩子們漸漸養(yǎng)成不服輸,敢于向空難挑戰(zhàn)的學習習慣。同時小組游戲中,又加強組織和紀律觀念,增強集體榮譽感。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起來,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游戲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使學生漸漸變成樂之者,一步步走向樂學大門。
1、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拍手引出課堂內(nèi)容,板書課題。
2、分蘋果
10123456789109876543210
讓學生觀察后提問,哪一組與哪一組可以合起來,變多為少,這就是一種學習方法的教學。
101234598765
教師和學生總結出得數(shù)是10的加法
2、吃蘋果
3、記憶10的加減法,
學完新知識給學生記憶的時間,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系統(tǒng)的記憶一下很有必要,為后面的整理復習做鋪墊,有使知識系統(tǒng)化。
4、鞏固新知識。
兩個游戲鞏固了10以內(nèi)的加減法,重點練習,活躍課堂氣氛,把整節(jié)課推向。......。
5、說板書
板書簡明同時又是一圖四式的教學埋伏。
分蘋果教案篇十
我不愛吃蘋果,可是很多時候我卻無比懷念那只童年的紅蘋果。那種味道歷久彌新,那份感覺永生難忘。小時候我是跟著外婆住的,爸爸媽媽都外出工作了,我與外婆的相處時光整整4年,想起來卻仿佛在昨天。家里面的四個老人,爺爺奶奶我從沒有見過面,在爸爸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外公也在我三歲的時候撒手人寰,只剩下外婆。小時候我好像真的能明白死亡的含義,所以大多時候我都在祈禱外婆長命百歲,長命百歲也不夠,她要等我長大,等我孝順她。
外婆和大多數(shù)老人一般,性子溫和,看起來慈祥和藹,對誰都是笑臉相迎。我記憶中外婆只發(fā)過兩次火,一次是小舅舅想要離婚,外婆抱著小表弟,嘆了一次又一次的氣,外婆看著小舅舅不停地勸導,可小舅舅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一樣,后來外婆直接氣的吃不下飯。還有一次就是我不愿意去學校上課,外婆耳提面命也沒用,后來她直接把我打進了學校。我當時很生氣,不理解外婆的苦心,我還好幾天不跟外婆說一句話。后來我總想起那天早上,想起外婆濃濃的愛?,F(xiàn)在外婆老了,頭發(fā)不靠染已經(jīng)全部花白了,臉上的皮膚也越來越松弛。外婆前幾年生了一場重病,查出心臟不太好,做了手術之后外婆就越來越瘦了,手上也沒有多少肉,皮膚松弛得感覺揪起來也只有一層皮。
外婆好像越來越矮了,以前外婆從來都歇不下來,天天往地里鉆,家里人都勸她說不要那么辛苦,外婆說:“土地是農(nóng)民的天,不干活我不舒坦?!币苍S我們這一代永遠也無法理解她們對土地的熱情。有一次夜里我發(fā)高燒,想吃水果,外婆跑了很遠才買到了一個紅蘋果。
那一天把外婆急壞了,我發(fā)高燒時不停地說胡話,我感覺我一直走在沙漠里,一眼望去什么也沒有。又熱又渴又無助,我就在這樣的感覺中睡著了??墒峭馄艆s一整夜地沒睡覺,她要時刻觀察吃了藥的我,知道感覺我退燒了才安心睡著。我那天晚上終究還是沒有嘗到紅蘋果,因為高燒的我實在沒有力氣去咬動蘋果,可是我聞到它淡淡的香氣。留守兒童好像從來都是惹人同情的,因為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可是我從來不覺得我缺少愛,我知道爸爸媽媽愛我,我的外婆也疼惜我。紅蘋果的香氣不只是那天晚上,它貫穿了我整個童年,它彌補了我所有的苦澀。
分蘋果教案篇十一
活動目標: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學習簡單的仿編并演唱給大家聽。
3、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初學歌詞1、出示蘋果樹:看,樹上有什么?。讓我們來摘蘋果吧。
2、幼兒跟做采摘蘋果狀。(老師念歌詞前半部分: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3、念后半部分:我們喜歡吃蘋果,多吃蘋果身體好。
二、欣賞旋律,初步學唱1、蘋果摘好了,老師把剛才我們摘蘋果的事編成一首好聽的歌。
2、師范唱,幼兒欣賞。
3、幼兒跟著老師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4、幼兒跟唱,鼓勵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5、師帶領幼兒邊唱邊表演。
三、嘗試仿編,延伸活動1、問:你還喜歡吃什么水果?
2、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編進歌曲中。
教學反思:
這一活動的選擇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以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為主題,以歌曲《蘋果》為線索,啟發(fā)幼兒在“摘蘋果”的動作、仿編歌詞、用肢體造型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水果的外型特征這三個方面的音樂創(chuàng)新活動,活動中自然的融入了藝術、科學等領域,貫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兒在玩玩耍耍中獲得了發(fā)展,體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感受。其中,有個別幼兒在動作表現(xiàn)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開自己去盡情表現(xiàn)。應當多觀察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及時的肯定并鼓勵他,幫助他,逐步樹立他的自信心。
分蘋果教案篇十二
1, 通過游戲活動,引導幼兒較熟練地進行5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
2, 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分合式及加減算式所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
1, 教具 蘋果計算題40份 背景樹5棵 計算卡片及數(shù)卡40份
2, 學具 第一、二組 貼蘋果 蘋果樹底板 寫有算式題的卡片
第三、四組 走迷宮、涂色 迷宮圖等
第五、六組 連線
第七組 看圖列算式、分合式
(一)集體游戲 摘蘋果
1, 師:今年蘋果大豐收,果園里的叔叔阿姨來不及摘,所以請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幫忙,幫他們?nèi)フO果。但他們有個要求,每只蘋果上都有一道題目,你們要看清楚答案是什么,然后放進相應的籃子里。
2, 幼兒摘蘋果,老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放蘋果。
(通過操作:使幼兒得出無論加減得數(shù)都一樣的都可以放進同一個籃子里。
(二)小組活動
1, 剛才我們幫果園里的叔叔阿姨摘了許多的蘋果,現(xiàn)在我們到果園里的智力宮里去玩,好嗎?果園里的叔叔阿姨要看我們小朋友哪個最會動腦筋,里面有走迷宮、涂色等。
2, 老師介紹走迷宮:小兔去拔蘿卜,要走一條答案是5的路,才能拔到蘿卜。
3, 介紹涂色:把答案是5的格子涂上顏色,看看是什么?
4, 幼兒操作
第一、 二組 貼蘋果 根據(jù)蘋果樹上的數(shù)字貼上相應的蘋果
數(shù)學教案-學習活動 摘蘋果
標簽: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數(shù)學教案-學習活動 摘蘋果,
第三、 四組 走迷宮:把得數(shù)是5的連起來
涂色:把得數(shù)是5的涂上顏色
第五、六組 連線 把花種到相應的花盆里
第七組 看圖列算式、填分合式
(三)游戲 找朋友
小朋友在智力宮里扼腕得很高興,也學到了很多本領?,F(xiàn)在我們每個小朋友去找與自己的答案相同的數(shù)與算式當好朋友一起玩。(可以找一個也可以找二個、三個做好朋友。)
提示:無論加減得數(shù)都一樣的都可以做好朋友
(四)延伸
小組中的操作活動可以放到自主活動中繼續(xù)鞏固練習
分蘋果教案篇十三
1、感知蘋果寶寶的顏色、大??;嘗試進行分類擺放。
2、初步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1、大的紅蘋果若干,小的紅蘋果若干;大的綠蘋果若干,小的綠蘋果若干,
2、大的綠籮筐1個;小的綠籮筐1個,大的紅籮筐1個,小的紅籮筐1個。
3、害蟲圖片與葉子,果樹
一、幫助果樹寶寶捉害蟲
1、(聽電話)喂,果樹爺爺啊,你有什么事情啊。哦,好的好的我們馬上就來了。(掛電話)剛才果樹爺爺打電話來,說他生病了,想請我們?nèi)蛶退?。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吧?BR> 2、果樹爺爺為什么覺得很難受???
3、果樹爺爺?shù)降诪槭裁瓷⊙剑?BR> 4、寶寶我們要怎么幫果樹爺爺治病啊?
5、幼兒捉害蟲。
6、哦,害蟲消滅了,蘋果爺爺?shù)纳眢w好了,它的身上長了很多蘋果寶寶,一天又一天,蘋果寶寶們慢慢的長大了,成熟了。果樹爺爺想請我們?nèi)退O果。
二、蘋果寶寶分家
2、不一樣的蘋果寶寶都有一個漂亮的家(出示筐子),等一會我們送蘋果寶寶回家的時候,要看仔細了,不要把蘋果寶寶送錯家了。
小結:每個蘋果寶寶都有自己的家,大大的蘋果要去大大的家,小小的蘋果要去小小的家,紅紅的蘋果要去紅紅的家,綠綠的蘋果要去綠綠的家。
四、品嘗水果
我們的寶寶本領真大,幫助果樹爺爺把蘋果寶寶都送回了他們自己的家,果樹爺爺為了謝謝寶寶要請我們吃蘋果。
分蘋果教案篇十四
1、引導學生經(jīng)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出有余數(shù)除法的書寫格式,體會余數(shù)一定比除數(shù)少。
3、在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中,使學生獲得積。
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2、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課件、實物投影儀
每個人準備若干圓片
一、問題引入
分蘋果
二、探索新知
1、學生自學教材分蘋果,認識豎式。
2、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3、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有20個蘋果,如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呢?
(1)進行全班集體交流。
(2)同桌同學合作擺20個圓片,驗證推算結果。
(3)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a.除法橫式: 20 6 =3(個)2(個)
b.除法豎式
3、體驗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1)先由學生操作(用圓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豎式,獨立解答課本第3題試一試中的第(1)題。
(2)學生討論:淘氣的列式對不對,為什么?
(3)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6還可以接著分,正確的式子應是笑笑做的。
(a)討論:根據(jù)剛才這道習題,你發(fā)現(xiàn)什么?
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b)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指名板書,全班齊練。練習完,比較每道題的余數(shù)和除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三、鞏固練習
第3頁練一練第1、2題。
四、總結
除法豎式的寫法,有余數(shù)的除法,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分蘋果教案篇十五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學習簡單的仿編并演唱給大家聽。
課件,音樂。
一、出示圖片,初學歌詞
1、出示蘋果樹:看,樹上有什么?讓我們來摘蘋果吧。
2、幼兒跟做采摘蘋果狀。(老師念歌詞前半部分: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
3、念后半部分:我們喜歡吃蘋果,多吃蘋果身體好。
二、欣賞旋律,初步學唱
1、蘋果摘好了,老師把剛才我們摘蘋果的事編成一首好聽的歌。
2、師范唱,幼兒欣賞。
3、幼兒跟著老師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4、幼兒跟唱,鼓勵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5、師帶領幼兒邊唱邊表演。
三、嘗試仿編,延伸活動
1、問:你還喜歡吃什么水果?
2、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編進歌曲中。
分蘋果教案篇十六
1、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聯(lián)系學生實際,讓學生體會到計算的必要性;在運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3、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正確掌握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有條理的思考。
一、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分蘋果”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教學。
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在一座小山上住著兩只非??蓯鄣男⌒苄值?,
有一天,它倆決定去拜訪好朋友。它們倆先來到小兔家,小兔見了小熊,非常高興,拿出了又大又鮮的蘋果,分給兩只小熊吃。
2、(出示圖片:分蘋果1)
教師:同學們先幫小熊估計一下這些蘋果大約有多少個?
3、請你再數(shù)一數(shù)看看你估計的對不對?
4、老師想請你幫小兔把這堆蘋果分給兩只小熊,誰會分?還可以怎樣分?
5、還有很多同學都想幫助小兔分蘋果,是不是?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蘋果比賽。
板書課題:分蘋果
二、活動二: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一)小組合作(用小圓片代替蘋果)
1、(出示圖片:分蘋果2)。
2、老師提要求。
(1)四人一組,同學之間要合作,一個同學負責分,其他同學說怎樣分。
(2)把10個蘋果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
3、小組匯報分蘋果的情況。
每小組派一人在黑板上演示分得情況,教師按學生分得順序,在黑板上用數(shù)與形表示出來,展示學生的成果。
4、小組討論。
(1)把10個蘋果分成9和1,你想到什么算式?
9+1=101+9=1010-1=910-9=1
(2)把10個蘋果分成8和2,你想到什么算式?
……
(3)你們還能想到什么算式?
10-0=10
10+0=10
0+10=10
10-10=0
……
三、活動三:采用多種形式鞏固有關10的加減法算式。
(一)連線:老師這兒也有9盤果子,你們能知道哪兩盤合起來是10個嗎?
1、(出示圖片:櫻桃)。
2、學生獨立連線。
3、全班交流反饋。
(二)“湊十”游戲: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來玩一個手指游戲。
游戲的規(guī)則是:兩人一組,一個人先伸出幾個手指,另一人伸出的手指數(shù)要和前一人湊成十。
1、(出示圖片:數(shù)學游戲1)。
(1)師生一起玩
(2)同桌倆人合作,互相出手指“湊十”
1、(出示圖片:爬臺階)。
(四)小貓可喜歡釣魚了,你們看:
1、(出示圖片:小貓釣魚)。
2、誰知道圖中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幫小貓算一算嗎?
3、學生填寫表格。
4、把算式與具體事物結合起來說一說。
例:10-8=2表示有10條魚,小貓釣上8條,河里還剩2條;也可以表示河里還有8條魚,釣上來2條魚。
分蘋果教案篇十七
1、在摘蘋果的游戲情景中熟悉歌詞,初步學唱,并愿意模仿老師做動作。
2、感受音樂游戲的快樂。
認知準備:認識常見的水果。
材料準備:音樂、蘋果園圖片
通過到果園摘蘋果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氛圍中邊學習動作邊記憶歌詞。
一、復習歌曲:親親歌
二、《紅蘋果》
1、說說水果
——秋天到了,許許多多的水果都豐收了,你最近吃過哪些水果呢?
——蘋果是從哪里來的?長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從樹上到我們嘴巴里的的?
小結:蘋果長在樹上,我們要把蘋果摘下來才能吃。
2、蘋果園里摘蘋果(出示蘋果樹)
——你喜歡這顆蘋果樹嗎?為什么喜歡?
小結:因為樹上有許多許多紅紅的蘋果。樹上許多紅蘋果。(歌詞小結,幼兒學說)
——你們想和榮老師一起去蘋果園嗎?我們可以怎么去?
*教師帶領三組小朋友開著火車來到蘋果園里。(嗚嗚嗚,火車開咯?。?BR> 三、蘋果摘摘
1、學念歌詞以及動作
樹上許多紅蘋果:左手拿籃子,右手向上指蘋果并左右搖擺。
——蘋果園里的樹高高的,高高的蘋果樹要怎么才能看到呢?
重點動作:對了,抬起頭、墊起腳就能夠看到啦。
——讓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一個、二個、三個、四個……
重點動作:墊起腳、抬起頭,手指蘋果數(shù)一數(shù)。
小結:哇,樹上有這么多的蘋果呀。樹上許多紅蘋果。
一個一個摘下來:左手拿籃子,右手向上抓握摘蘋果,同時腳尖掂起并下蹲。
——這么多的蘋果,我們來摘蘋果咯,摘好的蘋果需要放在什么地方?。?BR> ——我的籃子這么大,可以摘許多蘋果,你們可以摘多少?
重點動作:手臂作籃子樣子,離開身體圓圓大大。小手打開做抓的動作,半蹲輕輕放蘋果。
小結:一個一個摘下來。
我們喜歡吃蘋果:雙手在臉前作抓蘋果狀左右擺動,嘴做吃蘋果狀。
——好大的蘋果呀,味道怎么樣呢?我們來嘗一嘗。
小結:我們喜歡吃蘋果。
身體健康多快樂:拍手,轉一圈。
——吃好蘋果身體會怎么樣呢?
小結:對阿,吃了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
2、小蘋果分一分
——你吃了蘋果,我沒有吃。他吃了蘋果,她沒有吃,怎么辦?(好朋友一起分享蘋果)
小結:對阿,好吃得蘋果,你一個,我一個,還要分給他一個。(練習二三次)
跟音樂律動
三、欣賞教師演唱
——幼兒邊唱邊表演。
分蘋果教案篇十八
1、幼兒根據(jù)畫面想象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
2、能夠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養(yǎng)成良好的講述習慣。
3、幼兒樂于參與文學活動。
1、多媒體課件
2、小豬、小鳥、狐貍指偶
一、師生談話引入話題。
二、幼兒想象故事情節(jié)。
2、聽老師講第二段故事。
3、你們說的辦法都很合理,但是這只狐貍想的辦法和你們的有點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吧??凑n件,教師講述第三段。
4、看課件教師講述第四段故事。
5、聽老師講最后一段故事,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三、再次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
四、教師一邊出示指偶一邊講故事。
幼兒學習講述故事,學習小鳥、狐貍和小豬的語言,重點觀察老師語氣表情。
掌握詞語:珍貴、搖頭晃腦。
五、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個小動物(小豬、狐貍、鳥)?為什么呢?
分蘋果教案篇十九
1、體驗仿編歌曲的快樂。
2、能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大膽用自己喜歡的造型表現(xiàn)各種水果。
3、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一棵紅蘋果樹、紅櫻桃、紅草莓、桃子、金桔、大鴨梨、黃香蕉、紫葡萄、等水果圖片或?qū)嵨铩?BR> 一、活動導入:教師出示蘋果樹引發(fā)活動的主題
教師:好多的蘋果啊,我們一起去摘蘋果好嗎?
在“蘋果園”音樂聲中,幼兒做“摘蘋果”的基本動作進教室。
教師:好香的蘋果啊,我們一起聞一聞好嗎?幼兒在教師的啟發(fā)下進行呼吸練習。
二、復習歌曲:“紅蘋果”。科學內(nèi)容滲透其中。
教師:剛才小朋友唱了“紅蘋果”,你們每人摘了多少蘋果呢?一個一個合起來是多少呢?
幼兒:
(1)我吃過紅蘋果,蘋果是紅色的。蘋果長在大樹上。
(2)我吃過櫻桃,櫻桃是紅色的。櫻桃長在大樹上。
(3)我吃過桃子,桃子上面是紅色的。桃子長在大樹上。
(4)我吃過金桔,金桔上面是黃色的。金桔長在大樹上。
(5)我吃過大鴨梨,大鴨梨是黃色的。大鴨梨長在大樹上。
三、仿編歌曲:
幼兒:
(1)樹上許多紅櫻桃,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櫻桃,多吃櫻桃身體好。
(2)樹上許多紅桃子,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桃子,多吃桃子身體好。
(3)樹上許多黃金桔,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金桔,多吃金桔身體好。
(4)樹上許多大鴨梨,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鴨梨,多吃鴨梨身體好。
……
教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將幼兒的歌詞加入歌曲中演唱。引導幼兒感受仿編歌曲的快樂。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唱了樹上的水果,還有哪些水果是長在地上的呢?
幼兒:……
(1)我吃過西瓜,西瓜是綠色的。西瓜長在地下。
(2)我吃過草莓,草莓是紅色的。它長在地下。
教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些水果好嗎?
幼兒:……
(1)藤上許多綠西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西瓜,多吃西瓜身體好。
(2)藤上許多紅草莓,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草莓,多吃草莓身體好。
教師:出示掛有各種水果的樹子藤上的草莓大西瓜等。
請小朋友用自己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各種水果寶寶,并做游戲“摘水果”結束活動。
這一活動的選擇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以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為主題,以歌曲《蘋果》為線索,啟發(fā)幼兒在“摘蘋果”的動作、仿編歌詞、用肢體造型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水果的外型特征這三個方面的音樂創(chuàng)新活動,活動中自然的融入了藝術、科學等領域,貫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兒在玩玩耍耍中獲得了發(fā)展,體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感受。其中,有個別幼兒在動作表現(xiàn)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開自己去盡情表現(xiàn)。應當多觀察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及時的肯定并鼓勵他,幫助他,逐步樹立他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