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通用12篇)

字號:

    教案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教師的教學效果起著重要作用。教案中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應該多樣化,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接下來是一些經(jīng)典的教學案例,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篇一
    活動目標:
    1、在情境游戲中學習并正確使用量詞。
    2、通過情境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1、展示柜上擺有四個瓶子、五頂帽子、三雙襪子、實物桌子一張、椅子兩把。
    2、相應的圖及字卡及頭飾數(shù)個。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兒歌內(nèi)容。
    1、師扮小兔子:我是小兔子,要開小鋪子,歡迎大家光臨。我的鋪子里有許多貨物,看一看都有什么?(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兒歌內(nèi)容)。
    2、小鴨子(教師扮演)上來買東西,依次說出想買的東西,如說錯量詞,可停下來引導幼兒糾正。
    3、讓幼兒想一想都有什么東西被買走了,并隨著幼兒的發(fā)言出示圖片。
    二、感受兒歌并運用量詞。
    1、按順序看圖與字卡,朗誦兒歌,幫幼兒理解“張、把、雙、個、頂”是量詞。
    2、重新布置展示柜,請幼兒參與。
    “貨物都賣完了,我還要進一些貨?!币龑в變河^察都有哪些貨物,鼓勵幼兒正確運用量詞來買貨物。
    三、全休幼兒都參與活動。
    1、“我的生意真是太好了。我還要開幾家分店。請大家來做售貨員?!?提醒幼兒注意售貨員要有禮貌,別人說對量詞才能把東西賣給他。)。
    2、幼兒自主游戲,鼓勵幼兒正確使用量詞。
    附兒歌:
    小兔子,開鋪子,
    一張小桌子,
    兩把小椅子,
    三雙小襪子,
    四個小瓶子,
    五頂小帽子。
    小兔子的東西賣完了,明天再來開鋪子。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習起來并不困難。
    由于兒歌的最后一個字都是“子”,所以讀上去很上口,孩子越念越有勁,越念越開心,在活動時,我通過很多小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兒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我們利用小圖片玩填詞游戲,把桌子、椅子、襪子、瓶子、帽子的圖片出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玩填詞游戲。大部分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對量詞的了解相對較快,而也有少部分的孩子對量詞不能完全的理解,這需要老師和家長在今后的生活中慢慢對小朋友進行量詞的強化。在教學幼兒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我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把1-5的數(shù)字卡和圖片對應排列起來時,幼兒能夠較快的理解并掌握。
    不過,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碰到了一個問題。一開始我出示圖片小白兔便引出它要來開鋪子時,沒有人問我鋪子是什么。但在最后朗讀兒歌的過程中,突然聽到了有小朋友將“小兔子開鋪子”說成了“小兔子開褲子”,我問大家什么叫“鋪子”時,有的說“鋪子就是鋪在床上的被子”。哈哈,因為我的粗心,沒有想到孩子對此類詞語的不理解,結(jié)果鬧了一個大笑話。為了幫助幼兒理解鋪子的實際意義,我告訴小朋友:鋪子就是比超市小一些,像商店一樣,里面也有很多東西的地方,孩子們似乎有所悟,但感覺還是模糊。事后我想,如果我在課前能從網(wǎng)上下載一些鋪子的圖片讓幼兒來看一下,肯定比我在課上簡單的說教效果會更好。
    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篇二
    《逃家小兔》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和愛與溫情的童話繪本故事,它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yōu)美的繪畫緊密搭配而成。它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故事通過小兔和媽媽的對話展開情節(jié),孩子們通過猜猜、議議兔寶寶與媽媽之間的對話,深切地體會到媽媽對孩子深深的愛,能夠滿足孩子想象、創(chuàng)造、興趣的需要,對幼兒的情感教育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孩子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使自己愛媽媽的情感進一步升華,從而在生活中學會感激、關愛媽媽,關愛家人,用語言和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愛。
    1、學會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兔媽媽對兔寶寶的愛。
    2、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3、學會如何接受愛和對待愛,并用動作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愛。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1、愿意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2、愿意用動作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愛。
    《逃家小兔》ppt課件。
    一、談話導入。
    師:現(xiàn)在我給大家介紹兩位新朋友,(出示課件圖片)(兔媽媽和兔寶寶)。
    二、理解故事。
    (播放背景音樂)一天,兔寶寶對媽媽說自己要逃走了。
    1、師:你們想兔媽媽聽了小兔的話,媽媽會怎么辦呢?媽媽會說些什么呢?
    2、師:小朋友,你們想過要離家出走嗎?為什么呀?
    師:如果你們出走了,媽媽也會去追你的,因為你也是她的小寶貝呀!
    3、師:小兔子可不想被媽媽追上,他說:“如果你來追我,我就要變成溪里的小魚,游得遠遠的。”
    提問:這下子兔媽媽該怎么辦才好呢?(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說說自己的想法。)。
    出示課件一。
    師提問:仔細看看這幅圖,兔媽媽在干什么?
    她用什么做誘餌的?為什么要用胡蘿卜做誘餌呢?
    總結(jié):兔媽媽知道它的寶寶最喜歡吃胡蘿卜了,這根紅紅的胡蘿卜中藏著媽媽對寶寶滿滿的愛呢!
    4、師:可是小兔子不想被媽媽抓住,所以他說:“如果你變成捕魚的人,我就要變成小花,躲在花園里?!?BR>    提問:小兔變成小花,媽媽該怎么辦呢?(幼兒自由想象)。
    播放課件二。
    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小花,我就變成園丁,我還是會找到你。”
    師:看看兔媽媽拿著一些什么東西?為什么要拿小草?
    總結(jié):兔媽媽知道它的寶寶也很喜歡吃小草,這些青草中也藏著媽媽濃濃的愛呢!”
    5、師:可是小兔子還是不想被媽媽抓住,所以他說:“如果你變成園丁找到了我,我就要變成小鳥,飛得遠遠的?!?BR>    提問:這時,媽媽會變成什么呢?為什么?
    播放課件三。
    你找到兔媽媽了嗎?她變成了什么?為什么要變成大樹?(幼兒自由說)。
    兔媽媽也是這樣想的嗎,我們一起來聽聽。
    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小鳥,飛得遠遠的,我就變成樹,好讓你飛回家?!?BR>    總結(jié):“因為樹是小鳥的家,不管小鳥飛的再遠都還是要回到家的。
    6、師:兔寶寶和媽媽越聊越開心,他說:“如果你變成樹,我就變成小帆船,飄得遠遠的?!?BR>    提問:這回兔媽媽又會想出什么辦法呢?為什么?
    播放課件四。
    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小帆船,我就變成風,把你吹到你想去的地方?!?BR>    提問:兔媽媽為什么要變成風?風和帆船有什么關系?
    師:“因為風能幫助帆船前進,帆船離開了風就不能行駛,小兔子還是離不開媽媽的幫助啊!”
    7、師:小兔還是不甘心,她說:“如果你變成風,把我吹走,我就要變成馬戲團里的空中飛人,飛得高高的?!?BR>    提問:媽媽聽了,又會怎么說呢?為什么?兔媽媽可有辦法了。
    播放課件五。
    兔媽媽說:“如果你變成空中飛人,我就變成走鋼絲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BR>    提問:孩子們,看到兔媽媽走在細細的鋼絲上,你心里怎么想?你們敢走鋼絲嗎?
    總結(jié):鋼絲多細啊,而且很高很高,走在上面多危險啊!其實兔媽媽是很害怕的,但是兔媽媽為了能遇到自己的寶寶,還是冒著危險走在細細的鋼絲上。
    8、師:小朋友,如果你是小兔子,這時你還想逃走嗎?為什么?
    播放課件六。
    小兔說:“天哪!我不如就待在這里,做你的小寶貝吧。”
    播放課件七。
    媽媽說:“那就這么辦吧,來根紅蘿卜吧!”
    師:這個故事好聽嗎?它的名字叫《逃家小兔》。
    三、激發(fā)幼兒對自己媽媽的愛。
    1、兔媽媽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去追小兔子呢?
    2、兔媽媽那么愛自己的寶寶,你們的媽媽愛你們嗎?是怎么愛你的?
    3、媽媽這么愛我們,她們的愛就像彩虹一樣美。我們身邊爸爸、媽媽、許許多多的人對我們的愛都很美,讓我們聽一首好聽的音樂感受一下我們身邊這么濃的愛吧!播放課件,歌表演《彩虹的約定》。
    4、我們的家人都這么愛我們,你們愛她們嗎?現(xiàn)在你想對她們說些什么呢?請找到你的家人,把你們對她們的愛也大聲的說出來。
    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篇三
    一、設計意圖:
    隨著我愛小動物主題的開展,作為大班的孩子已不是簡單地對動物可愛形象感到有趣了,他們更多交流的是動物有什么本領,在我們生活中有什么用處等。在經(jīng)過幾次活動后我有意將動物的特性融于講述活動之中,在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講述時,同樣注意有重點講述的要求。
    講述活動久已有之,大班講述的目標之一,是幫助幼兒學會有重點地把握圖片、實物或情景的突出內(nèi)容,有趣地講出某個圖片、實物或情景的突出特征和關鍵情節(jié)。本活動運用聽、視覺相互影響的策略,幫助幼兒更準確、生動、有重點地去觀察理解圖片,促使幼兒詳略得當?shù)剡M行敘述是有益處的。
    同時我在設計此活動時反思了我們的`語言教育活動過程,通常是教師在于幼兒交往時常由教師一問到底,因此在本活動中我不僅注意了自己的提問方式,以開放性語言為主,還增加了孩子質(zhì)疑提問的機會,讓孩子在猜測、驗證中增加說的興趣。更好體現(xiàn)《綱要》中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二、活動設計:
    (一)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圍繞“大象如何救兔子”的過程完整、連貫地進行講述。
    2.通過比較性的“聽音”“看圖”,引導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二)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大象救小兔”(四幅),及幾個兇猛動物形象:虎、狼、熊、鷹等。
    2.表現(xiàn)故事的情緒、情節(jié)的音樂磁帶《兔子和虎》。
    (三)活動過程:
    1.運用“聽”“看”,引導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出示四幅掛圖:1、4正面;2、3反面。
    (2)引導幼兒用合適的詞匯、句式表述出兔子的表情、情緒,并引起了解“空白圖”所要表現(xiàn)的故事重點部分的興趣。
    (3)放音樂,進一步激發(fā)幼兒表述故事“發(fā)展”部分情節(jié)的興趣。
    (4)完整地出示圖片(將2、3兩圖翻過來)。
    a、教師引導幼兒緊緊地圍繞“誰救兔子?怎么救?”進行感知理解。
    b、引導幼兒運用準確的描述角色動態(tài)、神態(tài)的詞匯進行表述。
    2、幼兒運用自己的理解,進行結(jié)伴講述。
    (1)、幼兒自由結(jié)伴,根據(jù)掛圖的內(nèi)容講述“大象救小兔”的故事。教師在幼兒身邊傾聽幼兒的講述。
    三、延伸部分:
    幼兒取桌上的角色圖片自由組合,分組分角色的進行講述練習,以補充集體教學不能充分滿足每位幼兒想說充分說的不足。
    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篇四
     同伴之間是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欺負弱小的人最終一定會受到懲罰。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編輯整理了中班語言最新教案:大象救小兔子,供大家參考借鑒。
    
     這是一則兒童喜歡的童話故事,它采用生動有趣的.動物形象,向幼兒講述兔子遇險、大象相救、老虎得到懲罰這一驚險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并讓幼兒按故事角色表演,從中體會出同伴之間是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欺負弱小的人最終一定會受到懲罰的道理。
    
     1、觀察圖片,講述故事中角色對話。
     2、懂得同伴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道理。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講故事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背景圖一幅,小兔、大象、老虎(插入教具),頭飾若干。。
    
     1、問:誰在小樹林里?干什么?討論后總結(jié):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在樹林里高高興興地玩著。(學習詞“高高興興”)。
     2、插入老虎。哎呀!誰來了?它來干什么?小兔子們怎么辦?總結(jié):突然,從樹林里竄出一只大老虎,它張著大大的嘴,露著尖尖的牙,要來抓小兔子,小兔子嚇得轉(zhuǎn)身就逃。(學習詞“竄”)。
     3、它們逃到了河邊,怎么辦?誰會來救它們呢?(練習喊聲“救命呀!救命呀!”)
     4、出示大象。大象怎樣才能救它們?它會怎么說?怎么做?
     小結(jié):大象聽到兔子的叫聲連忙跑過來說:“快!快從我身上跑過去。”它伸長鼻子,翹起尾巴,就像一座橋,小兔子就從這座橋上跑了過去。三只小兔得救了。
     5、擴散性談話。老虎追到河邊,看見小兔們都過了河,它會怎么做?老虎專門欺負小動物,真是個壞東西,你想大象會怎么懲罰它呢?(結(jié)果可以有多個)
    
    今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朋友之間、同伴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我們可不能學老虎,專門欺負別人,不然,總有一天會和老虎一樣受到懲罰的。
    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篇五
    1、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態(tài),并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編出不同的情節(jié)。
    2、能用恰當?shù)脑~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動與語言。
    3、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與同伴分享。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1、教師用大圖片三幅、對話框三個。
    2、兩個幼兒一份講述圖片。
    3、提前錄好“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聲音。
    4、提前認識、理解“對話框”的含義。
    一、談話引入,逐一出示圖片1、3、2請幼兒觀察、講述。
    1、出示第一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2、出示第三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最后怎樣了?老虎吃掉小兔子了嗎?
    誰幫助的.它?怎樣幫助的?
    引導幼兒想象并說出兔子請大象幫忙時會怎么說?
    鼓勵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種可能。
    3、出示第二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二、以對話框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圖片中各角色的心理變化。
    1、出示對話框,知道對話框放在誰那里,就是誰在講話。
    三、請幼兒根據(jù)自己對圖片的理解,完整講故事。
    1、教師提出講述要求:在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是怎么說的?是誰、怎樣救的它們?最后怎樣了?給故事起名字。
    2、請幼兒兩人一組用小圖片互相講故事。
    3、請一至兩名幼兒講故事。
    4、老師完整講故事。
    四、自然結(jié)束。
    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根本。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貫串于幼兒教育的全過程,體現(xiàn)在各項教學活動之中。因此,在排圖講述活動中,我們以排圖為主要目標,緊緊圍繞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和展開活動內(nèi)容,啟迪和鼓勵幼兒尋求故事的不同發(fā)展線索與情節(jié)。同時,我們也應注意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既引導幼兒有條理地講述故事,又啟發(fā)幼兒用新鮮的詞語生動地表現(xiàn)情節(jié)。
    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篇六
    2、豐富詞語“兇猛、驚慌、撒腿就跑、架、又快又穩(wěn)”
    3、喜歡看圖講述活動,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情緒。
    】4副圖片、對話框若干。
    一、引題。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4副圖片,這4副圖片組成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請小朋友來聽一聽。
    二、分段出示圖片講述。
    (一)出示圖1。
    1、初步講述圖1。
    提問:這是在什么地方?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具體講述圖1。
    提問:
    a、這是只怎樣的大老虎(兇猛),看到小兔后會怎么說?(出示對話框)。
    b、小白兔看到老虎后流露出了什么樣的表情?又會怎么做呢?(驚慌、撒腿就跑)。
    c、跑啊跑啊,跑到了河邊,看到了誰在干什么?小兔子會怎么說?(出示對話框)。
    3、幼兒完整講述圖1。
    4、教師完整講述圖1。
    (二)出示圖4,揭曉懸念。
    師:大象伯伯會幫助小兔子嗎?最后小兔子有沒有被大老虎吃掉呢?
    小結(jié):三只小兔子又高高興興地生活在森林里。
    (三)出示圖2。
    師:大象伯伯會怎么去救小兔呢?
    2、教師根據(jù)圖片總結(jié)大象救小兔的辦法。
    師:小朋友說了那么多大象救小兔的辦法,來看看圖畫中的大象是怎么去救小兔的呢?
    小結(jié):大象伸長他的鼻子,翹起尾巴。整個身體就像一座橋架在河面上。(架)小兔又快又穩(wěn)地走過了橋。
    (四)出示圖3。
    1、大象怎么對付大老虎。
    師:小兔子們都安全的到達了河對面,大象又是怎么對付大老虎的呢?
    小結(jié):大象卷起他的長鼻子,在河里猛吸了一口水,對準大老虎,用力地噴去。
    2、師幼共同表演大象的動作。
    3、大老虎又是怎樣的呢?
    師:大老虎四角朝天,一邊還喊著“饒命啊,求求你繞了我吧……”
    三、完整講述。
    1、幼兒完整講述。
    2、教師完整講述,汲取經(jīng)驗。
    四、給故事取題目。
    師:請小朋友給這個故事來取個好聽的名字。
    五、延伸活動:評價故事中的小動物,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教師小結(jié):在故事中,我最喜歡大象伯伯,他是一個助人為樂,足智多謀的人。
    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篇七
    1、在理解文學作品的基礎上,能夠積極地參加表演游戲活動。
    2、在語言、動作、表情等初步學習表現(xiàn)角色的性格特征。
    3、能合作設計和布置游戲場景。
    1、經(jīng)驗準備:
    幼兒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并學會復述故事,以此培養(yǎng)幼兒對表演的興趣。
    2、物質(zhì)準備。
    (1)小兔、公牛、小狗、熊、狐貍、公雞的服飾和頭飾。
    (2)兔子的房子一座。
    1、引題:出示動物的角色引題。
    2、引導幼兒復述故事內(nèi)容:有表情地、生動地向幼兒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記憶、復述故事情節(jié)等。
    3、練習故事中的對話,要求表情和語氣要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
    4、全班進行分角色練習對話。
    觀察:幼兒在活動之前已學習過這個故事,有一定的經(jīng)驗,因此孩子們對故事內(nèi)容很熟悉,較快理解故事中主要意思,初步學會角色的對話,并掌握的較熟練。
    對故事中角色的動作表演方面做的不夠,幼兒在練習角色對話時,動作表現(xiàn)的較少。
    推進:加強角色的對話練習,動作表演。繼續(xù)引導幼兒學習動手布置場景。
    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篇八
    活動目標:1、觀察圖片,引導幼兒完整講述圖片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2、懂得同伴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道理?;顒訙蕚洌簰靾D3幅?;顒舆^程:一、進入主題。帶小朋友到樹林里去玩玩,出示圖一。
    教師:小朋友們有沒有到過山上的森林,你們想一想森林是怎樣的。
    教師:你們喜歡森林嗎,老師也很喜歡。
    教師: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么,我們一起去這森林里來玩吧。
    激起小朋友的興趣,引導觀察圖片。
    二、啟發(fā)提問,引導幼兒講述。
    教師:這里什么地方?是什么時間段的場景呢?
    教師:都有誰在這里啊?
    教師:它們都在干什么?
    小朋友集體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跑過了哪些地方?遇到了誰?
    引導小朋友回答。
    小結(jié):突然,從樹林里竄出一只大老虎,它張著大大的嘴,露著尖尖的牙,要來抓小兔子,小兔子嚇得轉(zhuǎn)身就逃。
    教師出示字卡(學習詞“竄”“兇猛”)。
    教師:看著是什么字呢?“竄”一起來讀一遍,那位小朋友來說說這個字的意識?
    教師:故事中誰在喊救命啊?我們一起來學學,要怎樣叫呢?
    (練習喊聲“救命呀!救命呀!”)3、出示圖二(再完整講述圖片二)。
    教師:故事中大象要怎樣才能救它們?
    教師:它會怎么說?
    教師:又怎么做?
    4、出示圖三:大象又用什么辦法把老虎嚇跑的?(學習噴字)。
    教師:大象又用什么辦法把老虎嚇跑的?
    出示字卡噴。
    教師:這個字我們一起讀一遍。
    三、請個別能力強的孩子完整講述三幅圖片。
    教師:哪位小朋友能完整的講出這個故事。
    四、教師帶領幼兒完整講述一遍故事。
    教師:我們一起來將一遍這個故事。
    五、給故事取名字。
    教師:小朋友喜歡這個故事嗎,這個故事還沒有名字呢,我們幫忙取名字吧。
    4、結(jié)束活動,評價幼兒上課表現(xiàn)。
    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篇九
    1、嘗試用不同的語氣、語調(diào)創(chuàng)編故事中與兔子的主要對話。
    2、體驗與同伴合作創(chuàng)編、表演童話劇的快樂。
    3、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幼兒在創(chuàng)編對話時,語氣、語調(diào)與故事角色的匹配
    幼兒合作創(chuàng)編并且表演情節(jié)
    視頻、故事錄音、ppt
    第二兩課時(共兩課時)
    一、出示故事圖片引出活動
    1、引出活動
    最近我們在表演童話劇《和兔子》,里面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你還記得,故事中提到了怎樣的和兔子?
    ――小結(jié):狡猾的遇上了善良的兔子,故事就這樣開始的。(聽故事錄音開始部分)
    二、嘗試創(chuàng)編臺詞
    1、、兔子介紹自己房子時各自的對話
    (1)出示圖片一(和兔子各自的房子)
    提問:睡在這房子里會有什么感覺(外形、作用)
    提問:兔子和會怎么介紹自己的房子?
    2、出場
    (2)看啊,來了。
    聽音頻(事先準備和兔子的音頻)
    提問:兔子和說話時的聲音聽起來有什么地方不同?
    (3)出示幼兒說的不同之處,制作成卡片貼在黑板上作為記錄(口氣、語調(diào)、情感等)
    (4)幼兒聽一聽、學一學
    ――兔子的聲音很溫柔,的聲音又尖又細,不同的聲音能表現(xiàn)不同性格的角色
    3、視頻表演
    出示兩段無聲音的表演
    幼兒說說理由(動作、神態(tài)、表情)
    小結(jié):相同的動物可以用不同的動作、神態(tài)、表情表演出不同的心情。
    (3)再看一遍視頻,配上聲音、動作
    (4)放完整視頻,幼兒跟著試一試
    4、兔子重新回家
    (1)提問:兔子被趕出了自己房子后,想了什么辦法要回房子
    今天的結(jié)局不一樣了,兔子是聰明、勇敢的,她會想什么辦法要回房子?
    (2)我們來嘗試做導演,兩人合作,分別扮演和兔子,演一演兔子被趕出后想要回房子時他們的對話。
    兩人嘗試表演
    (3)展示
    請2到3組幼兒上前表演,觀眾點評(通過評價動作、表情、語調(diào)等)
    幼兒評價同伴的表演
    三、欣賞童話劇,激發(fā)幼兒表演欲望。
    這是你們的劇照,像不像為小朋友繼續(xù)表演新編的故事呢?下次再來試一試。
    根據(jù)大班童話劇的目標中提到的:“能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同一主題中的不同情節(jié),表現(xiàn)不同角色的形象”這一點,結(jié)合這一目標,我借助故事中“的房子融化了,兔子的房子還好好的,求兔子借住一晚上,倒把兔子趕出來家”一句話,引發(fā)幼兒的想象,啟發(fā)幼兒根據(jù)角色的性格、故事情節(jié)合理、大膽地創(chuàng)編相關臺詞,一步步將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的情節(jié)、對話轉(zhuǎn)變?yōu)橥拕〉囊徊糠?,從而推動大班幼兒合理想象的能力。另外,教案中也關注大班幼兒合作表演的能力,結(jié)合“大班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演,并能合作、協(xié)商進行角色之間的分配以及情節(jié)的展開”,在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編臺詞、表演基礎上遞進要求,兩人合作表演,并由幼兒進行評價,進一步鞏固表演中神態(tài)、動作、語氣的表演要素,推進幼兒自主表演的能力。
    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篇十
    1、初步學會朗誦兒歌,體驗朗誦帶來的樂趣。
    2、能正確掌握兒歌中出現(xiàn)的量詞,并在游戲中學習運用,練習完整講述。
    3、在游戲情境中能主動學習,體會與他人交流互動的快樂。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6、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jù)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7、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
    重點:會說兒歌難點:能說準量詞。
    1、圖片若干
    2、小兔子頭飾一個
    3、錄音機一臺,錄音帶一盒。
    4、其他一些物品。
    一、情景表演,幼兒熟悉兒歌內(nèi)容
    教師:在一座大森林里,有一只活潑可愛的小兔子,小兔子看見小伙伴們買東西很不方便,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才能買東西,為了方便大家,小兔子決定在森林里開一家鋪子。
    小兔子: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我的鋪子開張了,歡迎大家光臨。
    二、引出兒歌
    1、播放錄音磁帶,第一遍欣賞兒歌。(主要集中幼兒注意力)
    2、第二遍欣賞兒歌
    3、理解兒歌內(nèi)容
    (1、)是誰在森林里面開了一家鋪子?
    (2、)鋪子里面有些什么東西?(要求運用正確的量詞)
    三、學習兒歌
    1、幼兒和教師一起邊看教具邊朗誦兒歌。
    2、結(jié)合教具,教師帶領幼兒慢慢朗誦兒歌。
    3、幼兒和教師有節(jié)奏朗誦兒歌。
    四、游戲
    教師指導幼兒游戲,出示一些兒歌中沒有的物品,引導幼兒用“我要買xxx”的句式,并能正確使用量詞來參加活動。在游戲過程中如果有的幼兒沒有運用量詞,可以請其他幼兒幫助他。
    五、小結(jié)后結(jié)束活動
    附:兒歌:《小兔子開鋪子》
    小兔子開鋪子
    一張小桌子
    兩把小椅子
    三根小繩子
    四個小盒子
    五支小笛子
    六條小棍子
    七個小籃子
    八顆小豆子
    九本小冊子
    十雙小筷子
    小兔子在森林里面開了一家商店,它是買什么東西?是讓小朋友學習量詞的正確用法,對于我們農(nóng)村的小朋友來說,雖然量詞的運用上已經(jīng)學會了一些,但是有的孩子還是不能正確使用量詞,這些詞匯要靠在生活中的積累才能熟練運用,有的孩子始終只會用“個”,而有的孩子,能說“只”“臺”這樣基本的量詞,但是還要豐富“把”“副”這樣平時不經(jīng)常用的量詞。
    由于兒歌的最后一個字都是“子”,所以讀上去很上口,孩子越念越有勁,越念越開心,對我們活動的展開提供了很多的幫助。在活動時,我們設計了很多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兒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們利用圖片把桌子、椅子、豆子、笛子、筷子的圖片出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觀察。這個環(huán)節(jié)幼兒的反映教慢,我想這與平時的生活是分不開的,有個別幼兒對量詞的了解相對較多,而也有部分的孩子對量詞的接觸還是比較小的,因此,有的幼兒不會使用量詞。只能是老師告訴了答案,慢慢再和小朋友強化。
    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篇十一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2、通過對畫面的質(zhì)疑,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感知角色的心理活動。
    3、積極參與討論活動,體驗閱讀帶來的驚喜。
    1、故事讀本兩人一本;情節(jié)線索圖標一套。
    2、兔子、狐貍頭飾各一個。
    1、觀察故事開頭和中間部分畫面,引發(fā)幼兒對讀本的興趣和思考。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好看的圖書,你們知道這本書里講的是誰和誰的故事嗎?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教師朗讀故事的名字)
    2、幼兒兩兩合作自主閱讀故事前半部分。
    師: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小兔子會和狐貍說些什么?狐貍又是怎么做的呢?請你們自己讀一讀這本書的前半部分,讀完以后可以和旁邊小朋友說一說。
    3、集體閱讀幼兒看懂的和看不懂的畫面,重點引導幼兒閱讀第8頁和第10頁。(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圖標,并有意識地按序進行排列)
    (1)師:你看懂了哪一頁?講了什么內(nèi)容?請你講給大家聽一聽。(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表情和動作,如:伸出手是什么意思?講出角色間的對話,不一定要求和書中內(nèi)容一致)
    (2)你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誰看懂了?幫幫他。
    (3)引導幼兒感知畫面內(nèi)容:重點閱讀第8頁和第10頁——兔子坐在哪里?他做了個什么動作?大家學一學,這個動作是什么意思?狐貍在干什么?(講故事),他是怎么想的?(引導幼兒觀察小圖并進行講述);兔子坐在哪里?狐貍背著兔子回到哪里去?他為什么會一邊走一邊笑?他想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小圖并進行講述)
    4、教師幫助幼兒根據(jù)圖標提供的線索總結(jié)歸納:狐貍想吃掉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做的?
    5、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講述故事。
    6、閱讀畫面第16頁、18頁,猜測故事的后半部分。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簡單小結(jié):你喜歡這只小兔子嗎?為什么?
    7、帶領幼兒閱讀故事后半部分
    師:故事的結(jié)尾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
    8、幼兒兩兩合作完整閱讀繪本。
    師:請你們一邊看一邊講一講這個故事。
    9、故事表演。
    師:今天真的來了一只狐貍和一只兔子,我們也來做小兔子,大家一起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表演一遍。
    幼教大班語言教案大象救兔子篇十二
    1、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態(tài),并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編出不同的情節(jié).
    2、能用恰當?shù)脑~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動與語言。
    3、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與同伴分享。
    4、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5、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1、ppt圖片。
    2、云朵3、提前認識、理解"對話框"的含義。
    一、談話引入。逐一出示圖片1、3、2請幼兒觀察、講述。
    1、出示第一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這是在什么地方?"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詞匯形容看到的背景圖。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大老虎是怎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它見到小兔子會怎么說?
    小兔子是怎樣做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會怎么說?
    2、出示第二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小兔子怎么做的?小兔子是怎樣到河對岸的?
    大象像什么?大象是怎樣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引導幼兒想象并說出兔子請大象幫忙時會怎么說?鼓勵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種可能。
    老虎是怎樣想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會怎么說?
    小兔子會怎么說?
    3、出示第三幅圖片,請幼兒觀察。
    最后怎樣了?
    大象的表情是怎樣的?會怎么說?
    老虎的表情是怎樣的?又會怎么說?
    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樣的?它會怎么說?
    二、以對話框的形式,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圖片中各角色的心理變化。
    1、出示對話框,知道對話框放在誰那里,就是誰在講話。
    2、請幼兒發(fā)揮想象圖片中動物會說的話。
    三、請幼兒根據(jù)自己對圖片的理解,完整講故事。
    1、教師提出講述要求:在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是怎么說的?是誰、怎樣救的它們?最后怎樣了?給故事起名字。
    2、請幼兒兩人一組互相講故事。
    3、請一至兩名幼兒講故事。
    4、老師完整講故事。
    四、自然結(jié)束。
    《大象救兔子》這是一個看圖講述活動。喜歡聽故事是幼兒的天性,但大班幼兒往往已不滿足于單純的聽故事,而是試圖借助圖片去想象、思考,創(chuàng)編合理的故事情節(jié),并向他人講述故事內(nèi)容。新《綱要》中要求,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為此,我通過為幼兒提供一套打亂順序的圖片,啟發(fā)幼兒在理解每一幅圖意的基礎上,分析圖片內(nèi)容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將圖片合理地有序排列,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和講述故事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和語言表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