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級漢語教案(優(yōu)質19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制定的一種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教案的編寫需要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這些教案范例還反映了教師們對學生學習特點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一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
    2、了解第三代氣象衛(wèi)星的主要作用,激發(fā)學生從小學科學,長大用科學為人類、為社會造福的志趣。
    3、學會用“談笑風生”造句。
    (一)錄像導入。
    播放有關臺風的錄像,讓學生初步了解臺風的危害。
    引入課題,板書:跟蹤臺風的衛(wèi)星,齊讀課題。
    (二)精讀課文。
    議讀體會,學習1,2自然段。
    1、自由朗讀1,2兩段。
    思考:你讀懂了什么?從哪兒知道的?
    2、學生討論交流。
    3、練習有感情朗讀。
    (三)自讀表演,學習3,4自然段。
    1、提出小組學習要求。
    自由練習,分角色朗讀、表演3,4自然段。配樂表演。
    2、分四人小組進行合作學習。
    3、指名小組分角色表演,師生評議。
    4、全班分角色朗讀這2個自然段。
    (四)議讀體會,學習5,6自然段。
    1、學生自學,小組交流討論。
    2、檢查點撥。
    (1)臺風很可惡,從“暴跳如雷、瘋狂的巨獸”看出來。
    (2)衛(wèi)星早就看出臺風“無能為力”了,找句子讀,體會。
    (3)人們的表現。
    (4)重點理解“談笑風生”。假如沒有氣象衛(wèi)星,人們能“談笑風生”嗎?
    運用“談笑風生”造句。
    3、朗讀,體會臺風的外強中干,兇猛可怕;衛(wèi)星的盡心盡職,高興自豪。
    (五)讀議體會,學習7,8自然段。
    1、學生自讀。
    2、從那些詞語可以看出衛(wèi)星的自豪?衛(wèi)星為什么會如此自豪?
    3、有感情朗讀7,8自然段。
    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你還想知道哪些人造衛(wèi)星?請課后收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再把結果跟同學們交流交流。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二
    (詞語學習)。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學習本課詞語部分,使學生熟練掌握詞語中生字的字形和讀音,并讓他們理解詞語的標準發(fā)音、意思和使用方法、范圍。
    技能目標:通過講解本課詞語,讓學生樹立能正確讀、寫、說的能力,讓學生具備正確使用本課所學的詞語組詞組,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能力。
    情感價值目標:通過學習本課詞語,讓學生理解無論在學習或生活當中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勇敢、大膽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重點:記住本課詞語中生字的字形、讀音,并理解詞語的意思。難點:1.理解詞語的使用方法和范圍。2.能正確使用本課詞語組詞組,造句。3.日常生活中能用本課詞語進行交流。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組織學生根據課題講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學習詞語中一邊講解詞語,一邊讓學生組詞組,造句。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分組和個人形式組詞組,造句。
    教學內容詞語學習中年:四五十歲的年紀。如:中年男子,中年人。
    臉蛋:臉的兩旁部分,也泛指臉(多用于年幼的人)。如:小姑娘的臉蛋紅得像蘋果。
    開口:張開嘴說話。如:沒等我開口,他就開始哭。選中:被選??月暎赫f話;出聲。大方:言行自然;不害怕。扭:身體左右搖動。實在:確實,的確。詞語例解。
    將詞語例解部分先讓學生自己根據解釋來理解詞語,然后講解詞語的意思和使用方法、范圍。最后按照例子組織學生造別的句子。
    形成測評給下面的詞語造句。
    開口吭聲實在演指勇敢。
    (句子學習、課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通過學習本課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中的重要句型。2.通過學習本課“學習提示”中的“句子學習”部分,讓學生體會句型在某種語言語法中的重要部分,為了更好地學習所學語言的技巧,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要重視句子學習的重要性。
    技能目標:通過學習本課課文學生能用課文中所學的句型來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本課句型進行交流。
    情感價值目標:通過學習本課課文,學生能理解做事要勇敢,大膽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重點:記住本課課文中的重要句型,并理解它們的使用方法和范圍。
    難點:1.能用本課所學句型造句,并進行交流。2.從小養(yǎng)成做事勇敢、大膽的性格。
    教學過程設計。
    首先將學生組織自己讀課文,學生讀完課文后,讓他們說說“小女孩的勇敢表現在哪里,我們要怎么學她”等問題上的感受。最后組織學生回答根據課文內容提出的問題。
    教學內容句子學習1.女孩子一邊唱,還一邊扭。....(1)老師們一邊說,一邊教。(2)同學們一邊聽,一邊做。2.誰想演,請站起來?。?)誰想上黑板,請舉手?。?)古麗想唱歌。
    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作業(yè)設計內容:熟讀課文。
    目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方法:讓組長檢查每個學生的閱讀課文情況。第一周本學期第3課時。
    (字詞練習、句子練習)。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學習“照樣子,寫一寫”,讓學生理解組詞,造句方式學習漢語,對掌握詞匯,理解語法的益處。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本課練習把握練習題的解決方法,能解決其他練習題,能抵抗類似的考試題。
    情感價值目標:通過學習練習題,讓學生體會做練習是鞏固所學詞匯和語法知識的好方式。
    教學重、難點重點:記住“用漢字組詞”的內容。難點:1.能解決“模仿造句”。2.能解決其他類似的練習題。
    教學過程設計。
    首先讓學生分組來做題。學生做完后讓每個組的學生互換書本,檢查,并讓他們劃出來錯誤的答案。此后抽出幾名學生上黑板做練習題。最后師生一塊兒總結正確答案。
    在做練習題中始終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要性和自主性。
    教學內容字詞練習1.用漢字組詞。
    臉(臉蛋)勇(勇敢)(新鮮)鮮(吭聲)聲實(實在)突(突然)(雞蛋)蛋(手指)指2.照樣子,寫一寫。
    例:喜——喜歡——古麗喜歡看書。
    模仿造句。(1)女孩子一邊唱,還一邊扭。....我一邊看電視,還一邊吃飯。
    (2)誰想演,請站起來?。也幌肴ズ吞?。
    形成測評用指定的詞語完成句子。
    (1)今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演)(2),告訴老爺爺商店在那邊。(指)(3)爸爸,媽媽都夸獎我。(勇敢)。
    (課文練習,交際活動)。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學習“根據課文內容完成句子”和“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等問題,鞏固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和理解。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本課練習把握練習題的解決方法,能解決其他練習題,能抵抗類似的考試題。
    情感價值目標:通過“交際活動”,讓學生體會多思考使開闊腦筋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小女孩最后為什么能出色。難點:1.在小組討論中能表現自己的存在。2.能解決實際問題。
    3.實際生活中自己也能夠作名“勇敢的孩子”。
    教學過程設計。
    首先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然后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在做練習題中始終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要性和自主性。
    教學內容課文練習。
    1.根據課文內容完成下面的句子。(1)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小山村。
    (2)中年男子問村里人,你們想不想演電影?
    (3)一個小女孩勇敢地站出來,說:我想演。
    (4)大家都笑了,因為她的歌唱得實在不好聽。2.課堂討論。
    (1)你怎樣看小女孩和村里人?
    (2)小女孩為什么能被選中?
    (3)如果你當時在現場,你會怎么做?
    為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活動,采取游戲性,思考性教學方法引起他們對課內容的興趣。
    形成測評表演。
    以小組為單位,排演課本劇,把課文的內容表演出來。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演得好。
    第一課課文二:我不再膽小了。
    (詞語學習)。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學習本課詞語部分,使學生熟練掌握詞語中生字的字形和讀音,并讓他們理解詞語的標準發(fā)音、意思和使用方法、范圍。
    技能目標:通過講解本課詞語,讓學生樹立能正確讀、寫、說的能力,讓學生具備正確使用本課所學的詞語組詞組,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能力。
    情感價值目標:通過學習本課詞語,讓學生理解無論在學習或生活當中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勇敢、大膽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重點:記住本課詞語中生字的字形、讀音,并理解詞語的意思。難點:1.理解詞語的使用方法和范圍。2.能正確使用本課詞語組詞組,造句。3.日常生活中能用本課詞語進行交流。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組織學生根據課題講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學習詞語中一邊講解詞語,一邊讓學生組詞組,造句。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分組和個人形式組詞組,造句。
    教學內容詞語學習撥:手腳或棍棒等橫著用力,使東西移動;打。如:撥打電話需要:應該有或必須有。如:我需要彩筆。
    克服:用堅強的意志和力量戰(zhàn)勝。如:克服不良習氣。弱點:不足的地方。如:她的弱點是愛聽奉承話。自信:相信自己。如:自信能夠完成這個任務。笑話:能引人發(fā)笑的談話或故事。如:她很會說笑話。別人:另外的人。如:家里只有我一個人,沒有別人。敢——有勇氣、有膽量(做某件事)。使——讓;叫。要緊——重要,嚴重。
    形成測評給下面的詞語造句。
    撥需要克服自信別人使。
    第一課課文二:我不再膽小了。
    (課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通過學習本課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中的重要句型。2.讓學生體會句型在某種語言語法中的重要部分,為了更好地學習所學語言的技巧,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要重視句子學習的重要性。
    技能目標:通過學習本課課文學生能用課文中所學的句型來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本課句型進行交流。
    情感價值目標:通過學習本課課文,學生能理解做事要勇敢,大膽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重點:記住本課課文中的重要句型,并理解它們的使用方法和范圍。
    難點:1.能用本課所學句型造句,并進行交流。2.從小養(yǎng)成做事勇敢、大膽的性格。
    教學過程設計。
    首先將學生組織自己讀課文,學生讀完課文后,讓他們說說“你向冬冬學到了什么”等問題上的感受。最后組織學生回答根據課文內容提出的問題。
    教學內容。
    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1.冬冬找老師干什么?
    2.老師告訴冬冬一個什么道理?3.怎樣才能把課文讀好?
    對這些問題學生先按照課文的內容進行回答。對最后一個問題學生進行思考,并在小組內進行討論,最后每個學生或者每小組中的一名學生講出自己的感受。
    形成測評口語交際活動。
    以打電話的形式,把課文內容復述出來。
    作業(yè)設計內容:熟讀課文。
    目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方法:讓組長檢查每個學生的閱讀課文情況。第一周本學期第7課時。
    第一課課文二:我不再膽小了。
    (練習、拓展閱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通過學習練習部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中的重要句型。
    2.讓學生體會“拓展閱讀”中所表達的意思,并讓學生理解重視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技能目標:通過學習本節(jié)內容,學生能用所學的句型來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本課句型進行交流。
    情感價值目標:通過學習本節(jié)內容,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甜蜜。
    教學重、難點重點:讓學生體會“拓展閱讀”中所表達的意思,并讓學生理解重視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難點:1.能用本課所學句型造句,并進行交流。2.從小養(yǎng)成愛學習的性格。
    教學過程設計。
    1.首先將學生組織再讀課文,學生讀完課文后,讓他們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2.跟學生一起讀“拓展閱讀”,讀完后讓學生以短文內容上進行討論和交流。
    教學內容。
    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1.冬冬找老師干什么?
    2.老師告訴冬冬一個什么道理?3.怎樣才能把課文讀好?
    你從“雞有耳朵嗎”這篇短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形成測評請說說您在這篇短文取得的感受。
    作業(yè)設計內容:練習冊第一課。目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認真。方法:檢查,總結。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三
    設計理念: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以讀為主,抓住重點字詞理解,體會祖沖之對月食的執(zhí)著探索和研究,使祖沖之勇于探索科學,勇敢堅持真理的形象樹立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坦然”,自主積累詞語。
    2、過程與方法:師生演讀4~6自然段后進行分角色朗讀。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祖沖之對月食的執(zhí)著探索和研究,使祖沖之勇于探索科學,勇敢堅持真理的形象樹立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
    教學重點:理解“坦然”等詞語,進行分角色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祖沖之對月食的執(zhí)著探索和研究,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老師特別想了解同學們,很你們成為朋友。說說你最佩服你們班誰?從那件事看出,說具體點。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談話,引導學生明白,一個人為什么能得到別人的佩服?得結合具體的事例來說。)
    老師也特別佩服一個人,你們能猜出他是誰嗎?這個人生活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是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還能準確預測什么時候發(fā)生月食,他是誰?怎么猜猜出來的?(從哪知道的?你真會學習!你對課文內容很熟悉。)
    你們說祖沖之值得我們佩服嗎?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的4——6自然段,你佩服祖沖之嗎?佩服他什么?從哪兒看出來的?
    2、全班交流匯報:
    預設回答:
    a、 祖沖之很勇敢。(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祖沖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發(fā)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a 勾畫出這句話。
    b 讀讀,說說這句話的意思。相機引導理解“聽憑”“處置”“坦然”的意思。
    c 讀出“心情平靜,沒有一絲顧慮”——坦然。(板書:坦然)
    d 在什么情況下坦然回答?徐州刺史劉延孫要過五十歲生日問七月十五晚上的天氣如何,祖沖之說將有月食發(fā)生,劉延孫很生氣,拍著桌子說“如果不發(fā)生月食呢?”
    師:對呀,早在1500多年前的古代,人們認為發(fā)生月食是不吉利的事,預示著將有大災大難降臨,所以當然生氣了。在這種情況下坦然面對,就可以看出祖沖之很勇敢。
    e為什么不害怕呢?你怎么知道的?(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
    ……
    師引讀:所以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課件出示)
    h、讀出勇敢。
    難怪祖沖之這樣不害怕,把你的理解讀出來。(課件出示:祖沖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發(fā)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學生指讀:“如果不發(fā)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教師評價:我聽出來勇敢,無畏)
    i、我從你的朗讀中還聽出了自信,為什么這么自信?
    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課件。
    (據史料記載,從公元436年到公元459年的23年里所發(fā)生的四次月食,和祖沖之預測的完全一樣。)
    師過渡:哦,事實證明了祖沖之推算的準確無誤,難怪他這樣自信。
    j (引讀:課件出示)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這樣坦然,是因為: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坦然中透著自信,是因為: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坦然中透著勇敢,是因為: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fā)生的時間。
    b 我佩服祖沖之預測的準確。
    語句是:一會兒,云彩飄散,月亮果然只剩下一點點兒。
    從哪句話看出來?從哪個詞看出來?(板書:果然)
    “果然”可以看出結果和祖沖之預測的一樣。
    再讀這句話。
    c、我佩服祖沖之預測的準確。
    語句是:祖沖之說:“現在已經開始了!”(說明祖沖之推算非常準確,不僅到年月,已經精確到時刻。)
    (簡化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演讀。因為四、五自然段對話比較多,所以我決定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演讀,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枯燥為活潑。
    生:那天晚上將會發(fā)生月食。
    師:大膽,你難道不知那晚我過生日嗎?還敢用月食這樣不吉利的話來掃我的興?嗎?大人我平時待你不薄,你怎能這么不識好歹,與我做對?祖沖之你必須給我解釋清楚。
    生:這是自然現象,兩個月前我就推算出來了。
    師:(拍著桌子)如果不發(fā)生月食呢?
    生:如果不發(fā)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生:現在已經開始了!(如果前邊學生說到,次環(huán)節(jié)就可以省掉。)
    (學生各抒己見談看法)(精確到具體的時刻,看來祖沖之推算的是多么準哪!)
    師:可是,你說的這話誰信呀,難怪有的客人笑著說
    生:別胡說八道了,月食是神仙的安排,你比神仙還能嗎?
    師:隨便指學生問:你聽出了什么?
    師:還是讓事實來告訴我們答案吧!
    齊讀第6自然段。
    (這樣的演讀,既幫助學生很快進入故事情境,又引導學生走進徐州刺史劉延孫的內心世界,為下邊學生的分角色朗讀做了鋪墊。學生們在角色轉換中,以祖沖之的身份來說、想、讀,體會更深刻,揣摩人物內心更到位,積極性也更高。)
    1、同學們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4——6自然段。
    2、指名分角色朗讀。生評價。
    3、再指名分角色朗讀。
    4、現在相信你們祖沖之認識的更深刻了,說說你現在佩服祖沖之什么?
    師:點評總結到“勇于探索科學,勇敢堅持真理。”
    1、(課件出示:眾人全呆了。放飛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2、交流匯報。(適時用成語“目瞪口呆”“呆若木雞”概括,用“像木雕泥塑般呆立著”“像被孫悟空施了魔法定在了那里”來總起,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理順條理。)
    3、拿起筆來寫寫吧。
    (說完后再讓學生寫,降低了難度,寫的片段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了。)
    1、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向家長、朋友介紹清楚月食這種自然現象,可通過畫圖或用物品演示來完成。
    2、課下看看“他們推動了歷史的車輪”,搜集自己感興趣的名人的故事讀一讀。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快。
    2、了解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讀出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快。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槐鄉(xiāng)的孩子》(板書課題)。
    初讀細讀,感知理解。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里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選手。
    各組選派代表分節(jié)朗讀課文。
    3、師生出示圖片,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ê凸麑嵖梢灾泣S色染料?;?、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4、討論:
    a、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什么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處?
    c、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讀讀相關的課文。
    5、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6、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xiāng)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花的時節(jié),他們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們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協(xié)同配合,干得可歡了。練習分角色朗讀第二段。根據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組間開展比賽。第二句總寫槐樹的部分每組一起讀;第3句寫男孩的,男同學讀;第4句寫女孩的.。,女同學讀;第5句寫滿載而歸的,每組一起讀。
    各組練習后比賽。賽后師生共同評價。
    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讀,并且說說自己朗讀的句子寫什么內容,自己為什么喜歡。
    2、通過課文的誦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xiāng)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結:快樂不只來自于休閑、享樂,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獲,沒有勞動就不能享受,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xiāng)的孩子一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五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葡萄溝是個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用“五光十色”、“熱情”、“有名”等詞語口頭說話。
    4、能對課文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摘抄。
    5、感受維吾爾族老鄉(xiāng)的熱情好客。
    6、能說出葡萄干的制作過程。
    1、知識目標:理解葡萄溝美在哪里。
    2、交際目標:利用對話和人熱情相處。
    3、能力目標:自己動手感悟顏色的差異性,提高審美情趣。
    重點:
    知道葡萄溝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理解葡萄的特點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讀好長句。
    啟發(fā)式、討論式、表演式、游戲式、自學式。
    一、導入:
    1、播放音樂《咱們新疆好地方》。
    師:我知道同學們都十分喜愛音樂,現在讓我們放松一下,先聽聽音樂,想一想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隨音樂做動作。(播放音樂,學生自由地做動作。)。
    2、師: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剛才同學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誰來說說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這個動作?(學生自己做動作)。
    3、師:讓我們隨著剛才輕盈、歡快的歌曲來學習今天的新課,雅不雅克西?(雅克西)。
    4、出示課題:《葡萄溝》。
    師:讓我們來齊讀一次吧?。ㄉR讀)。
    師:同學們讀得可真好,讓老師想起那又大又園的葡萄。(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做個夸張“吃”的動作)這三個字都是要求我們掌握的字,老師相信同學們能把這三個字寫得和葡萄一樣美,是不是?(是)那我們就開始寫吧!看誰寫得又快又好。(生寫,師巡視)。
    師:寫得真不錯,下面翻開書,課文里有一句話是夸葡萄溝的,我們邊聽錄音邊用“——”把它找出來。(播放錄音)。
    師:誰來說說這句話是什么?(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師板書)找得可真準,讓我們來讀一讀。(生讀)。
    二、新課。
    (一)教學第一段。
    1、師: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嗎?(想)下面我請一個同學來讀第一段。(抽生讀)。
    2、師:讀得真不錯!下面由老師領著小朋友讀:
    葡萄溝在什么地方?葡萄溝出產什么?出產些什么水果?(如讀得不好,可再讀一遍)最喜愛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來讀出喜愛之情?(抽學生鞏固讀一、兩次)。
    3、師:讀了這段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溝是個好地方?(生自由地說,師相機板書)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讀一讀吧?。ㄉR讀本段)。
    4、師:讓我們來夸一夸葡萄溝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二)教學第二段。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生讀)。
    2、師:讀得真認真!從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溝好在什么地方?請同桌互相說說?!鶕f的內容邊讀邊講解。(抽小組共同來回答。)。
    如:生說: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允許同桌互相補充)師:說得可真好,能不能把這句讀給大家聽一聽?(生讀)“一個個”表示葡萄怎么樣?(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讀出來好嗎?(生讀)。
    步驟:先把說的讀一讀,把“一個個”“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讀好。
    3、師:葡萄有很多顏色,請在書上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用“——”勾出來。
    師:現在用你神奇的畫筆把葡萄涂上你喜愛的顏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掛在“涼棚”上,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先涂好。(師巡視,生自己掛,先掛上的給予加油。)。
    4、師:哇!這么多顏色,真美!書上用了一個詞語來形容它,誰能把它找出來?(五光十色)我們來讀一讀這個詞語。葡萄這么美,我們再把這句話讀一讀。(生讀)。
    6、師:讀得真不錯,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熱情的老鄉(xiāng)會對你怎么說?看看課文的插圖,閉上眼睛想一想。(想時播放輕音樂)生回答,師給予鼓勵。
    7、師:維吾爾族老鄉(xiāng)這樣好客,讓我們再夸一夸葡萄溝吧!
    (三)教學第三段。
    2、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讀)。
    4、師:現在請同學們互相說說,請加上“先、接著、再、后”等表示順序的詞語。(先互相說,再抽同桌起來說)。
    5、師:說得真好,那么這里生產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樣呢?(鮮、甜)我們再把這句話讀一讀,怎樣才能讀出“甜”的感覺?(抽學生讀,再齊讀)。
    6、師:讀得很好,把鮮、甜的感覺都讀出來了,我們再齊讀本段好嗎?
    7、師:讓我們再夸一夸葡萄溝吧?。ㄆ咸褱险媸莻€好地方)。
    三、小結:
    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熱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現在讓我們用自己的話夸一夸葡萄溝吧!最后帶著這樣的感覺再讀一讀全文,相信你們的感受又不相同?。ㄉR讀)。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評、自悟趕海的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3、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詞語的借代意義。
    重點:在體會趕海的趣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課文。
    難點:進入情境,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磁帶、圖、各種卡片
    一、創(chuàng)境導入
    1、上節(jié)課,同學們都說自己曾去過海邊趕海,玩得可開心了,有個小男孩呀,聽了大家的介紹,也吵著鬧著要去海邊,今天小男孩就要去趕海了,你們想不想跟這個小男孩一起去趕海呀?(想)
    相信這次趕海一定很有趣。(板書趕海)
    2、(閉上眼睛)聽,什么聲音?(放錄音:海浪聲)
    展開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先別急著回答,靜靜想象,(繼續(xù)播放海浪聲,持續(xù)一分鐘左右)想象后交流。(學生好似真的到了大海邊)
    3、師述,(邊說邊貼圖)是?。】匆煌祀H、蔚藍色的大海在歡迎大家呢!海鷗在飛翔,海浪在歌唱,遠處,片片白帆迎風招展,真美啊!
    1、自讀二、三小節(jié),看看小男孩在海邊做了哪幾件趣事,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考邊劃一劃,把這幾件趣事劃出來。
    2、交流。(貼男孩在捉螃蟹、追浪花、捏大蝦的圖和板書追浪花、捏大蝦、捉螃蟹)
    3、出示描寫這三件趣事的語句,選一件你認為最有趣的事再讀一讀,想一想有趣在哪里,怎樣讀好它。
    4、再自讀后交流,學生先講到哪件趣事就先體會其趣。
    a、追浪花:海水嘩嘩往下退,只有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我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浪花。
    趣在哪里?
    (1)趣在浪花像人一樣,不肯離去。
    (2)趣在小男孩明知追不上,還要去追。
    怎樣讀出這趣,進行朗讀擂臺賽,其他同學評,有沒有賽過,為什么?
    b、抓螃蟹: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你認為抓螃蟹有趣,讀一讀這句話并說說為什么這么讀
    例:摸呀摸呀讀得慢,是因為能表現出小男孩
    (1)摸時很害怕,怕被夾住。
    (2)螃蟹不太容易摸到,摸得慢。
    例: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讀得響亮、高興,是因為能表現出小男孩的高興、喜悅。
    其他同學評有沒有讀到位。
    c、捏大蝦:咦,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看圖比較理解武將和俘虜,說說為什么這么稱呼大蝦。
    小男孩捏大蝦心理變化可大啦!想想他心理怎么想,表情動作會怎樣?
    爭當小演員進行表演,大家評評小演員有沒有演出小男孩的不同心理。評一評誰是最佳小演員。
    不僅有演好,也要讀好,再把這段話讀一讀。
    5、看到小男孩玩得這么開心,你也想玩一玩嗎?選一件你認為最有趣的事玩,可做動作表示,也可用朗讀表現,比一比誰玩得最開心。
    全班大聲練讀。
    進行比讀,先個別比,再集體比,比時也可做做動作。
    1、同學們,可別先光顧著自己玩,看看沙灘還有其他人在趕海嗎?(貼人們捉螃蟹,撈海龜,撿貝殼,小男孩被螃蟹咬圖)
    2、交流
    a、人們有的……有的……有的……人們玩得開心嗎,指導朗讀。
    b、呀,這小男孩為什么皺著眉頭?(原來被大螃蟹夾住了)。
    怎么會被夾住的,學生自由讀,體會“東逃西竄”,“不甘束手就擒”等詞。
    i、同學們,你們還想繼續(xù)玩下去嗎?(想)
    你們還想玩什么?
    學生自由說,(捉魚、沖浪、潛水等)
    1、好了,太陽偏西了,我們該回家了。哇!小男孩的小背簍可真沉?。。ǔ鍪拘”澈t)老師快拎不動了。
    2、看看,里面有什么?老師把里面的“戰(zhàn)利品”一樣樣拿出來,請學生認識,并理解“滿載而歸”。
    3、人們開心嗎?誰讀得好,就把“戰(zhàn)利品”送給誰。
    1、一路上,海風吹拂著我們,舒服極了,我們不由會響起一首歌《大海啊,故鄉(xiāng)》(放音樂)。學生隨著音樂不由得唱起這首歌。
    2、這次趕海一定會給小男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聽到這首歌,他就會想起這件趣事,,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次有趣的趕海。
    3、在音樂聲中齊讀課文。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七
    學用字詞句、寫好鋼筆字、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
    口語交際和寫字。
    四課時。
    一、學用字詞句。
    第一部分教學。
    1、學生自己試讀每個詞語,不認識的字協(xié)作查字典。
    2、理解詞意。
    a、根據詞語中個別熟字的意思來推想整個詞語所描繪的情境。
    b、結合下一題中的圖畫,用自己的語言描摹詞語所表現的優(yōu)美意境。
    2、朗讀詞語,多辦法、多形式朗讀(可由學生自主選擇)。
    第二部分教學。
    1、學生在上一題理解詞意的基礎上,觀察圖畫,自己試連線。
    2、交流連線的結果,說說連線的原因。
    第三部分教學。
    1、學生認真觀察圖畫,教師指導觀察圖畫要有順序,說說圖上有哪些景物?
    2、分小組合作,收集描寫這些景物的詞語,可以是成語,也可以是約定俗成的俗語。
    3、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全班說。小組競賽,比一比,哪個小組詞語豐富、用詞準確。并加以鼓勵。
    二、寫好鋼筆字。
    1、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a說說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b出示:秧、塔、愉,指名讀一讀,并說說這三個字各是什么結構。在寫的時候,左右的比例怎樣,哪些筆畫要收,哪些筆畫要放。
    c出示“秧”,指導書寫。
    d說說“秧”是什么結構,書空。
    e教師范寫,注意左部收右部寬,撇要縮,捺要伸。
    f學生練習在田字格里描紅“秧”,并臨寫。
    g按以上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書寫“塔、愉”兩個字。
    讀讀背背。
    審題,明確題意指導學習詞語生自讀成語指名領讀,正音。
    小組合作,看圖理解詞語大意指名說說詞語意思。
    5)練習背誦指名讀,自由練讀,同座互背。
    學習古詩:師范讀古詩生看圖,說說圖意生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小組內互讀,指名讀。說說古詩大意,指導有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口語交際。
    一、讀題,明確題意指名讀題,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和要求。
    三、指導。
    四、分組介紹自己最近讀過的書,說清楚是本什么書,書的作者是誰,主要寫的什么事。
    每人在小組里介紹。小組里推薦一個代表向全班同學做介紹。
    小組里選的代表向全班同學作介紹。全班同學評議。
    每個人把叢書上摘抄下來的精彩語句寫在字條上,貼到黑板上,供全班同學欣賞。
    學寫毛筆字。
    介紹握筆姿勢。
    學習橫畫。
    1)向右上逆鋒起筆;2)提筆圓轉;3)中鋒向右行筆;4)提筆圓轉;5)回鋒收筆。
    2)a師范寫b生練習書寫,師巡視指導。c交流展示寫得好的作業(yè)。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八
    聽賞歌曲《哆來咪》,進一步鞏固對音符do re mi的識記,并在歡快的歌聲中進行律動表演。
    (一)復習音符doremi
    (二)聽賞歌曲《多來咪》
    1、初聽歌曲錄音,教師簡介歌曲,引導學生讀一讀歌詞。
    2、聽歌曲。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1、教師講解《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
    2、討論表演《多來咪》片斷。
    3、進行音樂表演。
    同學們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九
    1、能自身讀懂課文,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理解課文中某些詞語的意思。
    3、能從課文中感受到袁隆平搞科學研究的奉獻精神和合作精神。
    了解袁隆平的研究作出的巨大貢獻。
    能從袁隆平的具體事跡談自身的感受。
    小黑板。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概括介紹袁隆平的生平事跡)
    二、進行新課
    1、初讀課文
    2、小組討論
    3、討論回答:
    a、袁隆平為什么決心攻克“人工雜交水稻”這一世界難題?
    b、袁隆平為了研究付出了怎樣的艱辛和努力?
    c、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樣的巨大貢獻?
    4、回答問題。
    5、給課文分段,并寫段意。
    三、總結
    四、作業(yè)
    談學后的體會
    五、教學后記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十
    1.充分肯定學生的習作,采用多種方式給予賞識,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
    2.指導學生把認為寫得好的部分讀給小組同學聽。
    3.引導學生交流完習作后,能和同學分享自己最近的觀察感受。
    重點。
    引導學生交流完習作后,能和同學分享自己最近的觀察感受。
    難點。
    在習作評價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尊重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意的表達以及評價。
    師:大家的習作都完成了。下面,我們一起來評改吧。
    1.學生把自己寫得好的部分讀給小組同學聽,再說說為什么覺得這部分寫得好。
    2.學生評議、交流。
    3.小組內推薦寫得好的習作,全班欣賞。
    (1)指名讀習作,請大家認真傾聽,看看這篇習作又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可以把給你印象深刻的內容深深地記在腦海中。
    (2)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
    說起美,人們往往想到大自然的美:春天有“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美;夏天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美;秋天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美;冬天有“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美。然而,這些美都是眾所周知的,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今天,我就發(fā)現了一件平凡事情中不平凡的美。
    星期一,我很早就到了學校,發(fā)現教室后面的垃圾沒有倒。當時班上已經來了幾位同學,但我們都熟視無睹,繼續(xù)做我們自己的事。這時候,陳雨欣來了,她也看到了又臟又臭的垃圾。只見她連忙放下書包,卷起袖子,拿起垃圾桶,跑向垃圾車。等她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粗氐浇淌液髿舛ㄉ耖e地坐在座位上,跟我們一塊兒讀書,我不由得想道:“陳雨欣為什么不跟別人說,垃圾是她倒的,讓大家表揚她呢?”一直到了下午的班會,趙老師才把這件事告訴全班同學,同學們都向陳雨欣豎起了大拇指。而陳雨欣呢,只是在自己的座位上淡淡地一笑。
    這件事情雖小,卻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陳雨欣的美和她那顆愛班級的心!
    師:雖說同學們都非常用心,但習作里還存在一些小缺點,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篇習作。(出示相關例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說說這篇文章的優(yōu)點有哪些,哪兒還需要改一改。
    2.學生交流。
    3.學生拿出練習紙修改。
    4.指名評改。
    師:同學們,我們平時一定要重視對習作的修改。只有勤于修改習作,我們的寫作興趣才會在修改中得到激發(fā),寫作水平才能逐步提高?,F在就請同學們看著自己的習作,運用我們剛才學到的方法,作出修改。
    1.學生自改習作。
    2.小組內展示自己修改后的段落。
    師: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引導學生圍繞觀察感受分享心得。
    習作: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
    要養(yǎng)成修改習作的好習慣。
    本次習作講評課,我注意把講評和學生修改作文結合起來,拓展了習作講評的功能,有利于學生習作綜合能力的提高。在兩篇例文的賞析過程中,我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我也注意傾聽,善于歸納,讀寫結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習作表達能力。最后課堂總結談收獲,引導學生圍繞觀察感受分享心得,讓學生學會了更多的觀察方法。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十一
    1、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認“促、深、蕭、梧”四個生字,會寫“促、深、憶”三個生字。
    (2)借助注釋,理解詩句,感受詩中的秋意和詩情,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并能背誦。
    2、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難點:感受詩人由郁悶轉為歡快的心情變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以及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讓我們熱愛家鄉(xiāng)珍惜親情。
    4、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1、 教師出示掛圖,請學生說出掛圖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據自己的想像創(chuàng)編小故事。
    2、 “同學們的故事很精彩,口語表達能力不錯哦,這樣美的畫面寫成詩也一定會很精彩!來,我們一起走進《夜書所見》(板書:夜書所見))。
    1、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字典等讀準字音,把這首詩正確、流利的讀出來。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在讀準字音的情況下,注意讀準節(jié)奏。
    5、教師范讀,指導停頓。
    1、全班一起讀課題夜書所見,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生1:夜是晚上的意思。
    生2:所見是看見的意思。
    2、那誰能說說這里的書是什么意思?(寫)
    3、誰能把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說完整。
    生:夜晚寫下自己所看見的
    4、古詩是一種內涵豐富的語言,需要我們細細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領悟其中的韻味,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詩文里,去細細品位,看看你們剛才的理解,對了多少,還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生:作者看到了梧桐樹葉隨風擺動。聽到了秋風的聲音。
    師:是什么風?(秋風)怎樣的秋風(涼涼的秋風)這風怎么吹?發(fā)出什么聲音?(呼呼)什么感覺?(好冷啊)文中說到風聲,用的是什么詞?(蕭蕭)是啊,這蕭蕭的秋風吹打著梧桐樹的葉子,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沙沙,嘩嘩)你覺得怎樣?(我覺得更冷了。)
    6、這樣的風聲,梧桐聲,拂過詩人的身體,掠過詩人的耳朵,送來陣陣的寒意,讓詩人不禁打了個寒噤,那么你們覺得這一句該怎么讀?個別讀兩三個,齊讀。(蕭蕭梧桐送寒聲)
    生1:我們一家人吃月餅,看月亮。
    生2:全家圍在一起很開心,團圓的日子。此時的月亮真美啊!
    8、但詩人此時此刻眼中的月亮美嗎?(不美。)說說理由。
    生: 不美。因為作者此時,深處他鄉(xiāng)。
    9、你怎么知道他在異鄉(xiāng)?
    生:因為詩中提到動客情。這個客說明他在他鄉(xiāng)做客,這時候,他一定……
    11、說的太好了,可見詩人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憂愁,孤單,寂寞,郁悶)(板書:孤單)因此,在詩人眼中,這輪明月并不美,他沒有心情賞月,他的心被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所取代,被對家人的深深思念所填滿,那么這句又該怎么讀?(江上秋風動客情)
    12、把作者想家的感情,味道讀出來。
    13、這時候,詩人一個不經意的轉頭,他又看到了什么?(籬笆下的一盞燈) 你怎么知道他看到了一盞燈(夜深籬落一燈明)
    15、詩人想到后面應該有兩個孩子在捉蛐蛐。 師:你從哪一句詩里知道的?這里的知是什么意思?(猜想)
    16、為什么作者會有這樣的猜想?(因為,他小時侯一定也常常提著燈籠在籬笆下捉蛐蛐)
    17、這是深秋的一個夜晚,好大好圓的月亮掛在高高的天空,你和你的小伙伴,躡手躡腳的來到后院的空地上,興奮地尋找著蛐蛐的蹤跡,這時,你們聽見了(放蛐蛐的聲音),這可是一只好大的蛐蛐啊,你們悄悄地靠近發(fā)出聲音的地方,提著燈籠,一邊照亮,一邊輕輕地撥動小草,忽然,你們眼前一亮,看到了那只蛐蛐,說時遲,那時快,你們一伸手,哈哈,蛐蛐被你們逮住拉。(怎樣,你們這時有什么感覺啊?)
    19、那你覺得應該怎樣讀詩歌的最后兩句? (個別讀 齊讀)
    20、這篇詩文寫的太精彩了,作者在深秋的景致中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愁,又從一盞明燈里回憶起童年的美好往事,由此產生了愉悅的心情,這樣復雜的情感變化,卻只用了幾句詩句表達的淋漓盡致。
    (一)把《夜書所見》這首詩的詩句變成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二)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三)老師讀詩的前面,學生接后面,直到學生基本會背為止。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這首詩,飽含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身處異鄉(xiāng),詩人不僅熱愛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而且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有一天我們出門在外,也會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的!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十二
    教學要求:
    音字組詞。
    (2會用指定的關聯詞語造句。
    (3)閱讀短文
    (4)收集資料了解諺語。
    (5)懂得按照方法到圖書館里查找資料,并進行分類。
    重難點:
    1會用指定的關聯詞語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圖書館里查找資料,并進行分類。
    課時劃分:三課時
    教學目標:完成語文天地的“月積月累”部分。
    教具準備: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1出示幾組同音字,讓學生認讀。
    2學生用這些字組詞練習。
    3集體評講。
    1出示幾組詞語,學生自由讀一讀。
    2大家讀一讀。
    3學生抄寫詞語。
    4摘抄課文中的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1學生讀句子
    2找出加點的詞語
    3引導學生再讀句子,體會他們之間的關系。(遞進、條件)
    4學生練習造句。
    1寫詞語。2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教學目標:閱讀短文,體會魏格納善于觀察、發(fā)現堅持不懈進行科學探索的精神。
    教學過程:
    1出示地圖,讓學生觀察。
    2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1通過讀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決。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指名說說魏格納從地圖上發(fā)現了什么?
    1老師提要求:
    (1)魏格納是怎樣發(fā)現:“大陸漂移說”的?
    (2)文中列舉了哪些材料證明了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是正確的。
    2集體交流老師點撥。
    1從人類提供出并證實“大陸漂移說”的過程中,你受到哪些啟發(fā)。
    2學生自由反饋老師引導。(善于觀察,大膽設想,努力探索、實踐)
    :是啊,大自然有許多的奧秘等待著大家去探索證明,希望你們能夠養(yǎng)成善于觀察,認真思考、勤于探索實踐的科學的態(tài)度。
    :熟讀課文。
    1、收集資料,了解并收集氣象的諺語,并試著自己寫。
    2、懂得澳門、按照方法到圖書室里查找資料,并能夠對自己閱讀的課外書籍進行分類寫目錄。
    1、學生自由讀文中的諺語。
    2、引導學生說說這些諺語都與什么有關系?它們能夠告訴我們什么?
    3、小結、簡單介紹諺語。
    4、學生再讀文中的諺語。
    5、指名反饋收集的諺語。(板書)
    6、學生讀一讀這些諺語
    1、引導學生觀察今天的天氣,說說可以用剛才學過的哪一條諺語來形容今天的天氣。
    2、引導學生積累諺語,懂得用諺語形容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天氣變化。
    3、自己試寫諺語。
    4、集體評議
    1、啟發(fā)談話
    2、指名讀課文中小姑娘說的話。
    3、指名反饋、查目錄。
    4、教給學生方法。
    1、學生自由地說說自己課外都讀了什么書籍。
    2、小結
    3、反饋自檢情況。
    作業(yè):閱讀中國的四大名著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十三
    教學內容:
    教材第94—95頁的內容“練習九”教學目標:
    1、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3.有根據、有條理地說明理由,培養(yǎng)分析推理能力。教學重點:
    可能性的大小做出簡單判斷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2、揭示課題。
    二、基本概念的練習。
    1、做練習九第1題。
    認真讀題,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小黑板出示集體交流。
    2、做練習六第2題。
    (1)認真讀題,明確題目要求。分小組交流(2)集體交流。
    4、做練習六第4題。
    (1)認真讀題,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猜測。(2)集體交流。
    三、綜合練習。
    1、做練習六第5題。
    (1)認真讀題,明確題目要求。學生分小組合作(2)合作繪制(3)交流作品。
    四、解答思考題。
    五、總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六、作業(yè):練習九第3題。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十四
    知識目標:
    認讀5個字,能按要求寫出詞語。
    能力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感受詩中的童趣。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感受詩中的童趣。
    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1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看誰能讀準字音。(對照課后生字表)仍不認識的字問老師或同學。
    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用手勢表示出,標錯的及時改正過來。
    2.課文中有很多生字小朋友,你記住他們的名字了嗎?
    (1)自主識記。
    (2)這些生字小朋友在文章中你還認識他們嗎?快試一試吧。
    (3)自己讀課文??凑l不丟字,不加字,讀音準確。
    (4)讀詞語卡片,生練習讀并擴詞。
    (5)識記多音字。讀音,組詞。
    三、讀課文,理解內容。
    1.請同學們細讀課文,說說這首詩講了一件什么事?用直線畫出有關句子,并練習做旁注。
    2.全班匯報學習情況。
    (1)說說這首詩講了一件什么事?
    (2)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說說小作者的心情都有那些變化。
    (3)體會小作者的不同心情,自己試著有感情的讀一讀。
    四、美麗的窗花把我們帶竟了進了童話世界。想象一下,窗花還可能像什么?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五、作業(yè)。
    選做題:
    1.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2.讀詞語,照樣子寫。
    輕輕地
    密密的
    (1)讀一讀詞語。
    (2)說一說發(fā)現了什么。
    (3)自己獨立寫。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十五
    教學內容:
    計算機的用途;計算機的組成;進入機房前和進入機房后的要求;制定機房管理制度。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計算機的發(fā)展史。
    過程與方法:能說出計算機的幾個組成部分;舉出計算機用途的幾個例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熟悉機房環(huán)境和機房上機制度;養(yǎng)成良好的上機習慣。
    教學重點:計算機的組成;制定機房管理制度。
    教學難點:熟悉計算機各個部分的組成,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學生遵守的規(guī)章制度管理體系的建立;學生良好上機習慣的養(yǎng)成。
    教學準備:機房,教材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教師可圍繞計算機的作用、計算機的組成等方面,收集相關圖片、視頻或實物,并將其合理有效地整合到教學中。在熟悉學校的機房管理制度方面,需要教師通過詢問其他信息技術課教師或觀察其他年級學生上機情況,了解學生經常出現的違規(guī)現象,進一步完善制度。教師可以依據自己的教學設計,考慮在傳統(tǒng)教室、網絡教室或多媒體教室中上課。教師應該在學生止式接受信息技術學習的第一課前,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或與個別學生交談等方式,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信息技術水平和行為習慣,關注個性差異,讓學生的個體差異變?yōu)榻虒W資源,有針對性地設計自己的教學。
    2.教學策略。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信息技術課,所以教師應在教學之初用計算機演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動畫、游戲,以激發(fā)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讓信息技術課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課程之一。
    介紹計算機的組成時,教師可以結合實物進行,讓學生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可以設計一些小的比賽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在課堂中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來研究計算機實物,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出自己的計算機構成部分。對于計算機各組成部分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在實際使用后觀察,再由教師引導得出結論。
    本課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一課,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熟悉學校上機制度,了解每個學生的個體特點。教師可以在機房之外(或者教室內)將上機前的要求進行細致的講解和檢查,并讓學生思考“進入機房后我們還應該注意些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機房。進入機房后,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自己總結規(guī)章制度,但一定要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加以總結。有條件的話,可以將這些規(guī)章制度做成動畫,或者排演成小話劇,直觀地呈現給學生,便于他們去理解、記憶。
    本課兩大內容,可以融合在一起為學生講解,讓學生在認識計算機的同時,也了解機房的規(guī)定。而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教師在以后的課程中不斷引導學生按照規(guī)章制度反復訓練才能培養(yǎng)而成。板書設計:
    神秘的計算機。
    1、計算機的用途。
    2、計算機的發(fā)展歷程1946.2.25美國eniac。
    3、計算機的組成。
    主機。
    顯示器計算機的組成。
    鼠標。
    鍵盤作業(yè)布置:
    請同學們設想一下,未來的計算機還會幫助人類做什么事情?教學反思:
    第二課與計算機手拉手——開機與關機。
    教學內容:啟動、關閉計算機,windowsxp桌面的初步認識。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windowsxp系統(tǒng),熟悉windowsxp桌面環(huán)境。
    過程與方法:會正確地握持鼠標進行簡單的操作。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掌握正確開、關計算機的方法;逐漸養(yǎng)成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教學重點:開機、關機的方法。教學難點:windowsxp桌面的認識。教學準備:機房,教材。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課前注意觀察學生的開、關機習慣和鼠標的握法,將普遍的、典型的問題記錄下來,這樣會使以后的教學有的放矢。
    2.教學策略。
    教師在進行本課教學時一定要注意檢查學生對上節(jié)課內容的理解和應用,督促學生遵守機房制度,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開機與桌面:主要讓學牛了解桌面組成。本課有許多新概念,學生一下子難以掌握,教師在這里主要是把“桌面圖標”“開始按鈕”解釋清楚,其他概念可以留在后面的課時里解決。本課丌始涉及鼠標的使用,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操作鼠標,讓學生明白鼠標要緊貼工作臺的表面移動;引導學生觀察鼠標指針經過圖標時與指向圖標時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鼠標的單擊可結合單擊圖標或按鈕進行,讓學生了解單擊圖標和按鈕會出現不同的結果。關機的過程中,如果計算機不是自動切斷電源,一定要讓學生養(yǎng)成等出現“您可以安全地關閉計算機了”的界而后,再切斷電源的習慣。
    在教授本課內容時,教師不必拘泥于教材,可以靈活處理,尤其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兒歌、動漫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開、關機和桌面的認識可以通過大量的實際操作來練習,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板書設計:
    開機與關機。
    1、啟動計算機。
    2、認識windows操作系統(tǒng)。
    3、認識桌面。
    4、認識鼠標。
    5、關閉計算機。
    作業(yè)布置:請同學們說出正確的開關機的方法?教學反思:
    第三課漂亮桌面變變變——鼠標操作。
    教學內容:桌面壁紙的設置,鼠標的五種操作方法。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鼠標的五種基本操作。過程與方法:初步認識顯示屬性對話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掌握桌面壁紙的改換方法。教學重點:利用對桌面壁紙的設置。教學難點:掌握鼠標的五種操作方法。教學準備:機房,教材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教師在一段時間內需注意觀察學生的上機行為習慣和鼠標操作的掌握情況,視學生程度進行特定的教學內容設置。如課前可以準備一些關于手指訓練的節(jié)奏操,便于在課堂中訓練學生手指的靈活性;為了增添趣味性,也為了讓教學按照一定的梯度進行,可以在網上找一些練習鼠標操作的小游戲,讓學生嘗試著打開并進行游戲。
    2.教學策略。
    對鼠標的掌握是需要在一定的操作訓練中完成的。教學中,學生對改變桌面壁紙的熱情程度要高于知識操作本身,教師可以將這些知識分解到設置壁紙的操作過程中進行講解。這里,一定要讓學生認識一個重要知識點——“對話框”,要注意學生的整體掌握情況,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加入一些學生交流、評價的內容,不可把本課只當作一個桌面壁紙換來換去的游戲。
    課堂教學也可以從學生親身體驗人手:教師帶領每位學生進行鼠標的五種操作,讓他們感受不同之處。對于本課難點之一——雙擊時的時間把握訓練,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先進行“鼠空”(沒有鼠標)練習,再進行實際的操作指導,然后讓學生體驗、練習。
    對于桌面壁紙的改變,建議教師只做簡單的講解和示范,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設置形式,積極與他人交流其操作方法。板書設計:
    鼠標操作。
    第四課憤怒的小鳥——計算機上玩游戲。
    教學內容:通過“憤怒的小鳥”游戲,熟練掌握鼠標的五種操作方法。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憤怒的小鳥”游戲的玩法。過程與方法:熟練掌握鼠標的五種基本操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適時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電腦游戲,勸誡學生勿沉迷在電腦游戲當中。
    教學難點:五種操作在游戲中不同的用法。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游戲會讓學生在玩中熟練鼠標的操作,趣味性也很強。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找一些適合的游戲讓學生操作。
    2.教學策略。
    教學中,學生對于游戲的熱衷程度遠高于知識學習,教師一方面不可過多干擾學生在游戲中的操作,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看到游戲中表現出的智慧,多加一些學生交流、評價的內容,讓學生在游戲中得到更多的正能量。對于“憤怒的小鳥”的游戲規(guī)則,建議教帥只做簡單的講解和示范,鼓勵學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多與其他同學交流。板書設計:
    計算機上玩游戲。
    1、鼠標的5種基本操作:單擊、右擊、雙擊、移動、拖動。
    2、紙牌游戲。
    作業(yè)布置:你能利用鼠標進行紙牌游戲嘛?
    第五課展開我的畫板——畫圖軟件基本操作。
    教學內容:打開和退山畫圖軟件;利用工具箱的工具繪畫;義件的保存。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畫圖軟件,掌握畫圖軟件的打丌、退出。過程與方法:了解畫圖窗口的組成結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掌握利用工具箱的工具繪畫,會保存文件。
    1.課前準備。
    教師可以搜集一些利用畫圖軟件畫出的圖畫、范例或視頻,激發(fā)學生對此主題的學習興趣。另外,本節(jié)課涉及打開畫圖軟件和保存圖畫,這些知識對于初學者來說比較難掌握,教師可以適當做一些課件,以清晰、有趣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在講工具的時候,教師最好準備一些示范畫,清楚地講解每個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并鼓勵學生多實踐、多練習。由于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的學習過程中起點、水平參差不齊,可以考慮在課前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分組學習的形式進行,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個別學牛進行輔導。
    2.教學策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課前多給學生展示一些利用畫圖軟件繪出的圖畫或視頻,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打丌面圖軟件部分的教學內容,教師應多操作幾遍,電可以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練習打開畫圖軟件,還可以以“找朋友”的游戲進行。盡管這是繪畫的第一節(jié)課,教師也要留給學生創(chuàng)作的空間和時間,教師可以即必繪畫,讓學生看到只要用簡單的線條或圖形就能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保存圖畫部分的內容,教師要強調看清命令的文字再點擊鼠標。告訴學生:友好的電腦會自動送給你一個名字叫“未命名”,我們需要為自己的作品起個好聽的名字。退出畫圖軟件部分的內容,教師要以形象、生動的語言講解給學生,比如關閉按鈕可以說是“大紅底兒,小白叉兒”。板書設計:
    畫圖軟件基本操作。
    教學反思:
    第六課可愛的小熊——學習畫小熊。
    教學內容:用橢圓工具畫小熊。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熟練掌握工具箱中橢圓工具的使用方法。過程與方法:熟練掌握橢圓的三種填充方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用橢圓工具畫小熊。教學重點:用橢圓工具畫小熊。
    教學難點:對小熊不同部位運用填充形式的改變。教學準備:機房,教材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教師可以收集一些有關小熊的圖片或視頻,激發(fā)學生對此主題的學習必趣。另外,本節(jié)課涉及填充形式的不同應用,對于初學者來說,教師可以適當地做一些課件,讓學生能很快理解其意義和操作方法。在講授怎樣利用橢圓上具畫畫時,教師最好有準備好的示范畫,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討論示范畫中小熊的畫法和注意事項,并鼓勵學生多實踐、多創(chuàng)意。
    2.教學策略。
    課前多給學牛展示一些關于小熊的各種圖片或視頻,調動學牛的學習熱情。在演示使用橢圓工具時,注意強調點擊鼠標和拖動鼠標,讓學生觀察小熊不同部位要利用橢圓的三種填充方式,嘗試改變直線的粗細后觀察橢圓邊線粗細有什么變化。課堂教學不必強調文字說明,用實踐結果來告訴學生??梢赃m當地訓練學生的觀察力,讓學生說出生活中見過的圓形的事物。結束繪畫后要提醒學生將圖畫保存起來,并起好名字。
    3.教學過程。
    一.畫小熊的身體和頭。1)在工具箱中單擊橢圓工具。
    2)在工具箱下方,選擇填充形式,選擇“帶邊線的實心圖形”。
    3)拖動指針。即可繪制橢圓。畫兩個大小不一的橢圓壁櫥和一部分??僧斪鲂⌒艿纳眢w和頭了。
    小試身手:
    1)下面的圖形是利用哪種填充形式畫出的,試著畫一畫。2)圖形的邊線粗細和直線工具的粗細有關試著換一換。二.畫小熊的五官及是四肢。
    1)畫上小熊棕色的耳朵,黑溜溜的眼睛可愛的黑鼻頭??蓯鄣男⌒芫鸵霈F啦!
    2)我們在將小熊的嘴4只都話好。哈哈可愛的小熊就展現在我們面前呢?另外畫畫難免會畫錯幾筆我們可別忘了使用橡皮擦喲。
    操作實踐:
    1)小熊頭像還有許多畫法試著畫畫吧!
    2)我喜歡小雞,看看他們吃東西的樣子喲,多有趣?。?)我們還能使用橢圓和其他工具畫出許多的圖畫。交流評價:板書設計:學習畫小熊畫小熊的身體和頭畫小熊的五官及是四肢教學反思:
    第七課溫馨的小屋。
    教學內容:使用多邊形、圓角矩形等工具畫房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以畫一座溫馨的小屋為載體。使用多邊彤、圓角矩形等工具畫房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掌握畫圖工具箱“多邊形”“圓角矩形”等圖形工具的使用。
    教學重點:使用多邊形等工具畫一座溫馨的小屋。教學難點:掌握利用多邊形等工具繪制出各種需要的圖形的方法。
    教學準備:機房,教材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教師可以準備些多邊形卡片和各式各樣的房屋圖片,為學生畫多邊形和畫房屋提供素材;也可以自制一些表格,方便學生填寫房頂、主體、窗戶、門等設計情況,評選出最佳設計作品。
    2.教學策略。
    本課也可以作為前一節(jié)以小熊為主題的創(chuàng)作的后續(xù)——為小熊建造溫馨的家園。教師以有關小熊的動畫導入,也可以從比賽設計房屋導人,還可以用與小熊有關的故事導入。
    本課可以分三部分:多邊形一房屋一發(fā)散,由淺入深地進行,中心都是多邊形上具的使用。在第一部分多邊形上具中,教師可以利用多邊形卡片,做一些類似“猜猜我是準”的小游戲,讓學生認識一些多邊形。然后教師再在畫圖軟件中去示范,引導學生畫出教材中的多邊形。
    在第二部分房屋的建造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比賽表格,記錄學生設計房屋的各部分,評選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外觀獎等,最后教師選擇一種房屋進行演示操作。
    第三部分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并進行知識拓展。學習了多邊形、圓角矩形工具以后,除了畫出一些規(guī)則的圖形外,還可引導學生利用工具畫出更多具體的形象,而且最好用故事來描述。這一部分可以讓學生以講故事、演話劇等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利用畫圖工具將故事呈現出來。本課除了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圖形工具之外,還要培養(yǎng)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學生腦海中的一個立體的、美麗的家園如何表達在一個平而的圖畫中,教師可以在課前展示的各種圖片中做一個鋪墊,引導學生合理地布局。板書設計:
    練習畫小屋。
    第八課自由自在的小魚——創(chuàng)作小魚。
    教學內容:使用曲線工具畫一條小魚。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曲線工具的使用。
    過程與方法:正確引導學生使用相應的工具來畫各種圖案。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扎扎實實且愉快地練習曲線工具。
    (1)導入:孩了們是非常喜愛小動物的,可以嘗試用海洋魚類的視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出本節(jié)課的任務——畫一條白由白在游動的小魚。
    本節(jié)課,示范畫中的魚需要用曲線工具完成,可是怎樣引入曲線呢?建議教師用直觀的形式(如圖片、視頻等)讓學生感受到魚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進而引出我們需要畫一些彎曲的線條,從而介紹工具——曲線。(2)新知識講授:如果有條件,教師可以通過廣播方式,清楚地為每一位學生演示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一定注意強調鼠標的點、拖次數。可以請幾個學生大顯身手,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畫曲線的本領。
    接下來,以學牛畫出的曲線為例,請學?!靶≡嚿硎帧?,說一說這些曲線像什么。然后,教師演示小魚的創(chuàng)作過程,并做簡要說明。之后讓學牛自己試一試,畫出自己心目中最漂亮的小魚。
    出示一些簡單的圖案,讓學生嘗試畫出來。
    (4)交流:展示學生作品,互相欣賞,提醒學生看看別人創(chuàng)作的小魚有什么優(yōu)點?評價自己的作品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
    如果時間充足,再完成教材中交流評價的第三題:在繪畫時,遇到了問題,大家是怎樣解決的?試著制作表格。板書設計:
    創(chuàng)作小魚。
    教學反思:
    第九課美麗的家園——繪制家園。
    教學內容:顏色的選擇,包括基本顏色和自定義顏色;顏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放人鏡工具的使用。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顏色填充”工具和“顏料盒”工具的使用,利用它們把美麗的世界裝扮得五彩繽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掌握放大鏡工具的使用,在填色時,利用放大鏡工具來修補縫隙。教學重點:填充顏色。
    教學難點:顏色的選擇、放大鏡工具的使用。教學準備:機房,教材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三年級學牛對于色彩是非常敏感的,建儀教師課前準備一些無色的卡通圖片,一是可以和色彩鮮艷的圖片做對比,激發(fā)學生填色的興趣;二是可以給學牛填色備用。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準備一個放大鏡。
    2.教學策略。
    課堂導入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小游戲,比如開火車,說出各種事物的顏色等(大海是藍色的);也可以更換角色——“我是一個粉刷匠”,由此引入畫圖軟件巾的填色工具。從顏料盒顯示的28種色彩中選取顏色來填色是比較容易的,難點在編輯顏色的操作上,所以建議教師在這部分內容上多花時間。告訴學生,在“編輯顏色”對話框中可以獲得48種顏色,在“規(guī)定自定義顏色”對話框中可以獲得無數種顏色,誰能成功地找到自己滿意的顏色,誰就是最棒的“顏料專家”。給學生一些小小的封號和獎勵,他們就會更容易被課題吸引。
    在填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故意暴露出一個問題:色彩莫名其妙地泄露到其他地方了??家豢紝W生:這是為仆么?這會讓他們養(yǎng)成自己解決困難的好習慣,還讓他們認真思考,這樣注意力就不容易分散。之后教師總結原因:如果自?斷點,顏色就會漏出去,所以我們應該把它補上。
    放大鏡是幫助學生更好地修補斷點的工具。教師可以使用道具,進行形象生動地講解:如何將放大鏡放到想看到的地方,如何將放大鏡移開。
    練習題的設計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先完成美麗的家園涂色,接下來教師再給學生提供一些有趣、無色的卡通圖片,還可讓全班學生以游戲的形式共同完成一幅圖畫的填色。板書設計:
    繪制家園。
    教學反思:
    第十課一起來玩七巧板——計算機中的七巧板。
    教學內容:使用“選定”工具移動圖形。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掌握“選定”工具的使用。
    過程與方法:清楚“不透明”和“透明”兩種形式的區(qū)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總結能力。教學重點:使用“選定”工具移動圖形。教學準備:機房,教材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為了更形象地讓學生區(qū)分“透明”和“不透明”兩種形式,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小道具,比如一個打印在紙上的七巧板,將一個板塊沿矩形邊裁剪,另一個板塊沿著線條裁剪。
    2.教學策略。
    建議本節(jié)課以游戲形式進行,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拼好的七巧板圖樣讓學生觀察七個板塊不同位置的變化。怎樣才能將板塊拖動到合適的位置呢?這就要使用“選定”工具來移動了。用“選定”工具來選定圖形和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相似。教師示范移動時一定要強調形狀和位置,讓學生自己觀察“透明”和“不透明”兩種方式的區(qū)別,然后總結。教師總結時可以使用道具,用實物演示“選定”和“移動”、“透明”和“不透明”。在講解“選定”工具時,教帥先給學生出個難題:一個板塊與另一個板塊挨的太近,如果用“選定”工具來移動其中一個板塊,那么另一個板塊部分也會被選去,能小能單獨只選一個板塊呢?教師的語言可以更兒童化一些,給任意選定工具取一個形象的名字,如魔術袋(它可以只裝想要的東西),用法與“鉛筆”工具相似。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不要將所有知識一次性灌輸給學生,適當地留一小部分讓學生自己發(fā)現,比如“透明”與“不透明”選項部分。板書設計:
    計算機中的七巧板。
    教學反思:
    第十一課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圖形簡單操作。
    教學內容:“復制/粘貼”,圖形的改變。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使用畫圖軟件中的“復制/粘貼”功能。過程與方法:教會學生用快捷鍵來進行操作。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會改變圖形的大小。教學重點:“復制/粘貼”和圖形的改變。教學難點:圖形改變8個點的使用。教學準備:機房,教材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把教學中的練習圖畫范例分發(fā)到每個學生計算機的指定文件夾中;了解孫悟空的相關知識,匯總相關資料,制作課件。
    2.教學策略。
    利用課件介紹孫悟空的相關知識,讓學生說一說他都有什么樣的本領,從而引起學生對孫悟空的關灃,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作的熱情。
    使用圖畫范例說明相關技術,讓學牛進行練習。練習中要注重學牛個性的培養(yǎng),比如除了孫悟空之外,可以在畫山上畫一些妖魔、風景等來點綴。在創(chuàng)作其他事物的時候也可以要求學生使用本課學習的知識。
    對于教學中的難點,可以從復習鼠標的五種操作入于,讓學生練習拖動,然后再進行圖形的改變教學。板書設計:
    圖形簡單操作。
    教學反思:
    第十二課蝴蝶的對稱美——翻轉圖形。
    教學內容:“翻轉/旋轉”功能,創(chuàng)作對稱的蝴蝶(或其他事物)。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使用畫圖軟件中“翻轉/旋轉”的功能。過程與方法:能用“翻轉/旋轉”功能畫出美麗的蝴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仔細的習慣和對美的喜愛。教學重點:翻轉/旋轉。
    教學難點:區(qū)分“翻轉”和“旋轉”。教學準備:機房,教材。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整理與蝴蝶相關的資料,如果有條件還可以準備一些蝴蝶標本、蜻蜓標本等,也可以結合語義課、科學課、美術課從不同的角度準備與蝴蝶相關的資料。
    2.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任務并不是很重,學生比較容易掌握,課前教師要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
    通過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老師應該估計學生在本課中的學習情況。為了使教學有更好的效果,教師可以采取自學加個別輔導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將課堂設計為小組自學的一個小型競賽,看看哪一組的學習效率最高、創(chuàng)作的作品最佳。本課可以采用音樂(如《梁?!罚?、圖片、標本、散文等各種形式導入,讓學生感受蝴蝶的美,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課后也可以延伸本課的內容,讓學生探究一下蝴蝶的一生,用圖畫描繪出來。
    木課訓練部分是關于蝴蝶半邊圖形的繪畫,教師盡可能地引導學生使用不同的畫法來創(chuàng)作。為了給學生更多的時問進行創(chuàng)作,教帥可以在課題導入(或者學生自學完了)之后,利用教帥提供的范例讓學生先進行“翻轉/旋轉”的練習。板書設計:
    翻轉圖形。
    教學反思:
    第十三課水中倒影——“拉伸/扭曲”功能。
    教學內容:學習“拉伸/扭曲”功能,并綜合運用本單元學習的“復制/粘貼”“翻轉/旋轉?“拉伸/扭曲”功能創(chuàng)作一幅山水畫。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使用畫圖軟件中的“拉伸/扭曲”功能。過程與方法:并綜合利用本單元學習的“復制/粘貼”“翻轉/旋轉”“拉伸/扭曲”功能創(chuàng)作一幅山水畫。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拉伸/扭曲”功能。教學難點:創(chuàng)作山水畫。教學準備:機房,教材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準備一首非常熟悉的歌曲(如《讓我們蕩起雙槳》),一張優(yōu)美的山水風景圖,一篇描寫山水風景的散文。了解學生對前幾課操作的掌握情況,讓學生試著在課前用電腦畫一幅山水畫。
    2.教學策略。
    本課在前幾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從技術角度來講并不是很難,而且通過前面一些課程的學習,學牛已經掌握了一些學習的方法,所以,教師可讓學牛以自學為主,培養(yǎng)學牛的自學能力。在課前的激發(fā)情趣中,教師可利用準備的歌曲來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再通過圖片的展示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美。在學生創(chuàng)作時,教師可以播放配有抒情音樂的散文朗誦,以營造一種美好和諧的意境。
    本課的教學也可以分為三部分進行:復習舊知識一完成簡單的練習一自由創(chuàng)作。板書設計:
    “拉伸/扭曲”功能。
    教學反思:
    第十四課描繪冬夜雪景圖——反色功能。
    教學內容:“圖像”中的“反色”處理功能;綜合應用“反色”功能和以前學過的繪圖工具創(chuàng)作“冬夜雪景”。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用反色功能。過程與方法:畫出冬夜的雪景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重點:“反色”功能。教學難點:畫出冬夜的雪景圖。教學準備:機房,教材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課前創(chuàng)作示范畫足必不可少的。示范畫要簡單,能說明問題即可,給學牛留有創(chuàng)作的余地;還要制作關于“冬夜雪景”的欣賞課件,最好配有圖像或視頻、散文、音樂等。如果趕上雪天,可讓學牛觀察“冬夜雪景”。
    2.教學策略。
    本課所講的技術并不難,教師不可只為教技術而教。建議教師將本課設計為一個多元智能訓練課程。首先,教師可利用各種資源制作出優(yōu)美的“冬夜雪景”欣賞片,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對創(chuàng)作的熱情,還能從美術、音樂等方面給學生以鍛煉;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口頭描繪自己對“冬夜雪景”的感受,甚至給自己的圖畫配上一首小詩或一段文章,這又促進了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至于其他智能的訓練,教師也可以設計到教學中來,如:空間智能的訓練,教師可讓學生分析一下自己所畫的圖畫中的前后遮擋關系、大小比例是否恰當等;數學智能的訓練,教師可讓學生試著研究一下有‘黑色區(qū)域里,雪化點密度是多少時畫面看起米比較舒服。
    當然,教學應始終圍繞“冬夜雪景”展開?!胺瓷碧幚碜鳛橐环N技術和方法,學生通過各種活動掌握了即可。教師也可讓學生以個人或者小組為單位圍繞“冬夜雪景”創(chuàng)作有一定情節(jié)或內容的連環(huán)畫,甚至可以設計繪畫故事接龍。板書設計:
    反色功能。
    教學反思:
    第十五課我筆下的美麗世界——繪畫的整體構思與安排教學內容:展開想象,構思圖畫;明白物體的遮擋關系,綜合應用畫圖工具。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構圖的方法。過程與方法:會綜合應用畫圖工具進行創(chuàng)作。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牛的審美能力。教學重點:構圖方法。教學難點:繪畫構圖。教學準備:機房,教材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要做好相關知識的準備,通地網絡或者請教美術老師,弄清楚什么是構圖、構圖的方法有哪些,等等,并按照小同的方法列舉一至兩幅范例的畫。學牛課前要準備自己曾經若干張畫過的畫(可以是電腦畫的,也可以是在紙上畫的),以備課堂上使用。教師課前還要調查學生喜歡的主題和事物。
    2.教學策略。
    本課的內容知識性強,但操作性差一些,相對比較抽象。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從以下方面去設計:
    (1)關于繪畫構思,教師可給出學生一個大的主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的構思。在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要把握這樣的原則:構思沒有對錯,只有是否精巧、有內涵,是否更容易讓多數人認可等。本環(huán)節(jié)教師不必太多地干涉學生的構思。
    (2)繪畫構圖本身就自‘許多種,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講講自己在美術課中所了解到的構圖方法。如果學生在美術課中并沒有掌握這一內容,教師可通過讓學生觀看事先準備的圖片來進行必要的點撥,然后讓學生在自己以前的作品中尋找相關的方法??傊寣W生感受到這些方法其實我們一直在使用。另外,構圖是因每個人的審美標準而變化的,所以建議教師不要過于絕對化構圖方法。
    (3)關于物體的遮擋關系,如果前幾節(jié)課教師是按照多元智能設計的,那么本節(jié)的內容學生應該比較好理解。教師可以直接在教室里用數碼相機拍下同學們上課的情景,然后再讓大家分析事物的遮擋關系。
    (4)關于綜合應用,教師可以根據課前的調查擬出參考題目,讓學生自己選擇之后進行創(chuàng)作。板書設計:
    繪畫的整體構思與安排。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十六
    觀察由兩個簡單的幾何體拼搭而成的物體,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體會從正面、側面和上面三個方位的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在教學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觀察物體的興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的情感與態(tài)度。教學重難點:
    先通過觀察兩個物體確定觀察到的形狀,再根據觀察到的形狀擺出物體模型。教學準備:兩個同樣大小的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二、教學“正面、側面、上面”
    1、出示一個長方體。
    讓學生說說長方體有幾個面。
    理解從“正面、側面、上面”看的意思。
    說說從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狀。側面和上面呢?
    2、變換長方體的位置。
    再讓學生說說從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形狀各是什么?
    3、拿出自己的長方體,同桌一人說從哪個面看,一個說看到的形狀。
    三、不同位置觀察物體。
    1、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或出示掛圖)你能指出它們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2、想一想,從正面和上面看,形狀相同嗎?是怎樣的形狀?從側面看呢?
    四、練習。
    1、想想做做第5題先讀題,理解題意。
    同桌按要求拼拼搭搭,再說出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狀是什么。集體訂正。
    2、想想做做第2題同桌互相合作完成。
    3、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實物,觀察、討論、小組交流完成。
    五、布置作業(yè)。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十七
    1、通過“猜測——試驗——分析實驗數據”,讓學生經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隨機現象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性。
    2、能對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描述,結合具體情境,能對某些事件進行推理,知道其可能性的大小。
    3、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求實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學生通過試驗操作、分析推理感受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利用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多媒體課件、轉盤、盒子、布袋、乒乓球等。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我們來玩摸球游戲。(板書:課題)
    二、體驗“不可能”
    師:老師這里有個盒子,看看盒子(空盒子),猜一猜老師會摸出什么東西?(學生猜想)
    師:請認真看(倒轉空盒子)老師有可能從盒子里摸出東西嗎?為什么?
    生:因為盒子里什么東西也沒有,所以不可能摸出東西。(板書:不可能)
    三、體驗“一定”
    師:現在老師把1個黃球放到盒子里,猜一猜老師會摸出什么東西?
    生:黃球。
    師:一定是黃球嗎?
    生:一定,因為盒子里只有黃球。(板書:一定)
    四、體驗“可能”
    師:如果再多放1個白球到盒子里。然后繼續(xù)摸球,你想一想老師會摸出的球會是什么顏色,猜一猜。
    生: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黃球。
    師:也就是說,這次摸球出現兩種可能??赡苁恰ㄉR答),也可能是……(生齊答)。(板書:可能)
    老師這里有9個黃色乒乓球和一個白色乒乓球。
    1、猜想
    2、實驗
    就采用大家的辦法,要通過實驗來驗證[板書:實驗]一下我們的猜想是不是成立?
    學生小組內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3、驗證
    (生討論交流)
    4、推測
    我們用驗證的結果來推測一下,要想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變大一些,可以怎么辦?
    (學生各抒己見)
    5、總結規(guī)律
    通過這個活動,驗證了我們的猜想。黃球的數量比白球多,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大。白球數量比黃球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小。也可以說我們很可能摸到黃球,偶爾能摸到白球。
    板書:在一定的條件下:
    數量黃球多大(很可能)
    可能性
    白球少小(偶爾)
    鞏固新知,應用拓展。
    (1)出示:袋子里有2紅、4黃、8白三種顏色的球,一共有14個球,任意摸出一個球,會是什么顏色呢?(學生猜測)
    (2)實驗驗證:(學生現場摸球,教師及時記錄)
    (3)深化結論:通過這次摸球,你有什么新的的發(fā)現?
    (可能性大小與物體數量多少是密切相關的。)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十八
    教學內容:
    練習七(5—9題)。
    教學過程:
    一、找規(guī)律。
    1、練習七第五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
    同桌交流每組題的得數,并觀察算式。
    問:你發(fā)現了什么?(讓學生從算題的數據特點、計算特點,自主探索規(guī)律,交流自己的收獲、體會和發(fā)現)。
    2、第六題。
    分組計算。
    根據算題的數據特點、結構特點以及計算結果,找找規(guī)律。
    你發(fā)現了什么?(使學生產生好奇心)。
    你會接著寫算式嗎?(激發(fā)興趣,鍛煉數學思維)。
    交流,介紹方法。
    (通過題組對比,讓學生在計算中體會或發(fā)現蘊含其中的一些規(guī)律)。
    二、練習用兩步連乘解決實際問題。
    1、第7、8題。
    細心觀察,組合、運用信息。
    能用不同的方法做,但要說出每一步的算理。
    2、第9題可利用線段圖解答,交流思考過程。
    3、思考題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的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通過觀察、假設、試驗、推理,尋找合適的答案,提高對乘法筆算方法的理解水平。
    (左題可以從乘數的個位想起,右題難度更大,關鍵要考慮第一個乘數百位上的數與第二個乘數相乘,積應該在40左右,然后再進行相應的試驗和調整。)。
    三、課內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有什么地方想對老師說的?
    板書設計:
    練習七(第二課時)。
    200×4×2100×3×3300×2×3。
    200×8100×9300×6。
    說說每組中的上下兩題有什么聯系?
    三年級漢語教案篇十九
    本單元主要教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包括口算、筆算、估算和解決實際問題四個方面的內容。這四方面內容在安排上,以筆算教學為主線,把其他三方面內容的教學與筆算教學交融,力求形成比較優(yōu)化的結構。
    口算
    整百數除以一位數,比較容易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
    筆算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包括商里有0的除法)。
    估算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位數,商是幾百或幾十多。
    解答關于除法的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解答關于除法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1.本單元的重點是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以“基本算法一特殊情況一實際應用”這條線索貫穿整個單元。
    “基本算法”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一般步驟與方法,“特殊情況”是商里有0的除法,“實際應用”著重教學連除的實際問題。
    2.口算教學安排在筆算教學的“兩端”,即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在筆算的前面,口算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在筆算的后面。
    這樣安排有兩個原因:首先是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時的第一步,要把被除數百位上的數除以除數,這就是在計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所以,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是筆算的基礎,應該先于筆算教學。其次是類似630;3、630;7這樣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都是比較容易、比較特殊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學生在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的基礎上學習這些口算很輕松,完全能夠自己學會。所以,教材把口算比較容易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安排在筆算后面。
    3.估算和筆算相伴相隨、相輔相成。
    全單元四道教學筆算的例題都以估計“開道”,即先估計再筆算,這是本單元教材編寫的一大亮點。估計在這里為筆算“導向”,為筆算化解難點;估計在這里能激活學生的已有經驗,激勵學生主動探索。第l頁第二個例題教學986;2,引導學生先估計“9百多除以2得4百多”,筆算時學生就可能想到先算9個百除以2,并把“4”寫在商的百位上。第6頁第二個例題教學306;3,先估計“商比100大些”,筆算時就不會漏寫商十位上的“0”。
    在筆算教學后又安排估算。如先說說378;2、378;6等題的商各是幾位數,再計算;先估計228;3、944;8等題的商是幾百多還是幾十多,再計算。這些估算都能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筆算方法,提高試商能力。
    4.邊學習、邊應用,重點解決連除的實際問題。
    在教學筆算后的“想想做做”里都安排了用除法計算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學到的計算及時應用,其中有些問題解法多樣、思路開放,有些問題綜合了空間、時間的內容,有些問題妥善處理余數。連除實際問題思考難度較大,解法較多,教材在第11、12頁單獨安排教學。
    計算法則是計算的方法和規(guī)則。毫無疑問,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在除的步驟、順序及商的書寫位置等方面都是有規(guī)則的,計算法則是客觀存在的。計算法則的教學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外部輸入,像過去的教學那樣,光通過幾道例題把算理、算法、注意點講得清清楚楚,把方法、格式示范得明明白白,然后歸納出若干條法則。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接受--記憶--模仿”。另一種是從內部生成,先讓學生調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解決一個新的計算問題,經歷探索過程,體會方法與步驟。然后在回顧、交流等學習活動中自己總結算法,形成法則。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探索中體驗--反思中提煉--遷移中應用”。前一種教學學生認識的法則是顯性的、機械的,給學生的法則是束縛與負擔,必須經過大量練習才能掌握。后一種教學學生認識的法則是隱性的、有活力的,給學生留出了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空間,學生不需要死記硬背,也不要過量地模仿。
    因此在教學時應注意三個問題。
    1.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以原有計算為基礎構建新的計算法則。
    學生在二年級已經掌握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繼續(xù)學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只要解決先把被除數百位上的數除以除數這個問題,新舊知識就溝通了。第l頁第二個例題986;2采取“先估計、后筆算”的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地先算9個百除以2,并把“4”寫在商的百位上。
    2.突破知識的發(fā)展點,完善計算法則。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等于或大于除數,另一種是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小于除數。后一種情況學生以前從未注意過(二年級教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時,商都是兩位數)。第3頁例題312;4就是教學這種情況的計算。也采用“先估計、后筆算”的策略,讓學生體會先把被除數前兩位上的數除以除數是合理的。
    3.在適宜的時候用有效的方法使計算法則逐步清晰。
    教材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的機會和空間,幫助他們自主探索;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及時整理知識,優(yōu)化認知結構。第4頁第3題設計了四組除法題,要求學生先說說商是幾位數,再計算。同組的兩道題被除數相同,為什么商的位數不同?通過分析原因,學生就把握了什么時候先除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什么時候要除‘被除數前兩位上的數,這是計算法則中的重點之一。
    所以說,法則仍然要教的,但不用以前的方法教學法則。新教材希望計算教學不僅是知識技能的教學,同時也要發(fā)展數學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材把商里有0的除法安排在學生掌握基本計算之后教學,因為商0是除法中的特殊情況,是除法計算法則的補充。學生在初步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法則的基礎上,再來學習,就比較容易理解。
    這部分內容分三段進行。
    第一段先教學“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第二段是豎式計算時應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個規(guī)律。
    例題教學商的中間有0,“試一試”教學商的末尾是0。例題的教學分兩步進行,先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計算,可以估算、口算,也可以列豎式筆算,這一步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商中間的0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如果漏了商中間的0,那么商就不是三位數,就不是比100大一些,就不是102。然后教學豎式的簡便寫法?!霸囈辉嚒毕茸寣W生說商是幾位數,也是防止漏了商末尾的0,體會商個位上寫0是合理的、必要的。在這段內容的教學中還要注意兩點:一是把豎式的簡便寫法建立在學生原有寫法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為什么可以簡寫;二是用好“想想做做”第4題,讓學生明白商中間、末尾有0并不是由于被除數的中間、末尾是0,而是除到某一位時是0除以一個不是0的數。如508;4的商里沒有0,800;5的商里只有一個0。
    第三段是當確定商的最高位后,如果某一位不夠商l,也要商0。
    仍然是例題講商中間的0,“試一試”教學商末尾的0。例題432;4的教學線索與306;3相似,也是先估計、再筆算。不同之處是,當學生產生認知矛盾--十位上3除以4不夠商l時,教材通過“辣椒”提出:“十位不夠商l,就商0?!辈⒊霈F了完整的豎式。教學時,還要讓學生知道怎樣繼續(xù)除下去。
    另外,教材還及時引導學生整合筆算知識,第13頁第2題的三組筆算題分別安排了商末尾有0和商中間有0的比較,商末尾是0時沒有余數和有余數的比較,除時商0的兩種情況的比較。第15頁第2題是更大范圍的知識整合,同組的三道題雖然各有特點,但都要遵循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法則。
    學生解答連除計算的實際問題往往有困難,因為問題的已知條件兩兩相互聯系,這種聯系既使解法多樣,又干擾解題思路的組織。所以教材安排了一個例題進行教學。這種問題既可以用連除的方法解決,又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解決。經過一段練習后,又帶出了另一類用連除方法解決的問題(如第12頁第5~7題),這種問題在列式時,用哪一個數做第一個除數或做第二個除數都是可以的,但教學時必須使學生弄清每步的含義。
    這段教材有三個特點:一是選擇的素材貼近學生的生活,書架上放書、排隊分組參觀科技館、按時服藥、買乒乓球拍、寫毛筆字......,都是學生熟悉的、能夠接受、容易理解的。現實的素材能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有助于他們思考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二是呈現形式以圖文結合為主,逐漸向文字敘述過渡。圖文結合寓信息于畫面和對話中,有生活氣息,能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文字敘述的實際問題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理解題意的能力,提高思維活動的質量。三是教學方法以學生獨立解題和相互交流解法為主,不是教師作系統(tǒng)分析和講解。
    教學連除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教師的作用應著重體現在組織學生進入情境,從畫面、對話中尋找數學信息,完整地理解題意,有序地整理條件和問題,激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還體現在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解法,通過對解題過程的回顧、反思,弄明白先算了什么,為什么先算,先算的這一步是怎樣想到的。從而整理出解題思路,提升思維水平。教學例題時要鼓勵學生的解法多樣,但練習時不要求他們一題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