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邊城讀書筆記摘抄(實用10篇)

字號: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邊城讀書筆記摘抄篇一
    你讀過沈從文爺爺?shù)男≌f《邊城》嗎?沈從文爺爺筆下那個秀麗迷人的河邊小鎮(zhèn),就是我的故鄉(xiāng)——茶洞。一條大河流經茶洞鎮(zhèn),在這里岔分為三,將湘、黔、川三省相連,所以人們也叫這里為“邊城”。
    茶洞鎮(zhèn)古老而秀麗。外公、外婆家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我的童年也在這里度過。
    記得只要站在外公家門口,就可以看見遠處一條大河,繞著小城緩緩流去,它叫酉水河。解放前,這河面上沒有橋,四川和貴州來的商販都是靠船老大的木船、木筏來到這里,把山外的東西運進來,把山里的東西運出去。
    每當朝陽升起,萬道陽光灑在河面上,頓時,金光閃閃。夜晚月亮升起來了,淡淡的月光照在水面上,河水仿佛是塊巨大的鏡子。解放后,這河上架起了一座大橋,橋面寬闊、筆直,連著貴州、四川和湖南三省。
    河岸邊是一片竹林,竹子長得十分茂盛,密枝綠葉把太陽光也擋住了,竹林成了我們玩垂釣摔跤的小天地。我經常和小伙伴來退里玩耍、嬉戲、打鬧……玩累了,便躺在竹葉上。那軟綿綿的一層竹葉子,真比睡在床上還舒服呢!陪著我們玩耍的外婆,指著竹林邊一堵厚厚的城墻,深情地告訴過我:很久以前,茶洞是一個熱鬧、繁榮的小城,人們無憂無慮,過著神仙般的生活。后來土匪來了,茶洞人為了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乎織起來擊敗了土匪。茶洞人就這樣世世代代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這塊土地上頑強的生活著。如今,在新社會,茶洞人日子好過了,再也不用操心什么了。
    后來,媽媽把我接進縣城去上學了,隨著歲月流逝,我淡忘了許多人和事,可直到現(xiàn)在,我還常常夢見那“邊城”,那大河,那渡船,那竹林和我的那些小伙伴們。
    邊城讀書筆記摘抄篇二
    一直聽說過邊城的大名,但由于各種原因,一直都沒有看過。這一次在語文課本上與邊城結緣,感觸頗深。
    人性是世間最美的東西。在現(xiàn)代都市里,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森林里,我們又保留了多少純凈的人性呢?在城市中終日奔波勞累的我們實在無力去呵護,只任塵埃將它一點一滴淹沒,甚至吞噬。人性中太多的美德將塵封的心靈在一角,疲倦的我們如何有閑暇將其開啟?或許有很多人早已忘記了它的存在??墒窃谶叧牵谶@個幾乎被世界遺忘了的邊城,我找到了人性的歸宿。
    湘西山美、水美,但人更美。青山繞水,水環(huán)青山,纏綿不已。在大自然母親的寵愛中出落得亭亭玉立的翠翠,山教會了她堅強,水賦予了她柔美。在清澈的見底的溪水的眷顧下,她的心純潔無暇。年少的懵懂,初開的情竇,她的心里喜愁摻半。因為純樸,她無法拒絕大老,也無法向儺送表白。一切都是源于善。然而終是湊巧,落得個孑然一身獨守空船,為了一個未必會回來的人作無期的等待!
    其實不管悲慘也好,完美也罷,我們都要走下去,不管我們高不高興,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昨日隨風已逝,明日迎風將來,世界從不理會任何人。
    翠翠的愛情隨著儺送的悄然離開逝去,就這樣,愛情之花還沒盛開就已凋落了。也許沒有開始的愛情才是最完美的,因為錯過,才會刻骨銘心,沒有結局。才會意味著永恒的存在。
    屬于邊城的故事結束了,但我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人生路漫漫,吾等切記珍惜。
    邊城讀書筆記摘抄篇三
    茶峒是個美麗的小山城,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秀秀和她的祖父就住在城口,每天給進城的人渡船是他們唯一的工作,有時祖父進城打酒,秀秀就和她的小黃狗為客人渡船,而小黃狗也聽話地為主人拉繩引船,動作嫻熟敏捷。這樣,生活過得平淡而又快樂。
    不知不覺秀秀到了要嫁人的年齡,平淡的生活也因此慢慢走到了盡頭。我覺得那是個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的愛情,當看到秀秀第二次遇見了二老的時候,我開始幻想他們以后甜蜜的戀愛,可是當向秀秀提親的大老下船出了事后,我知道秀秀的快樂將一去不復返了。的確,自那以后,秀秀的生活一天一天地發(fā)生著改變,致使最后永遠失去了她的祖父,也失去了每天為人過渡的那條船。
    合上書,我的心里很難過,為秀秀的遭遇,也為她的祖父,因為他們是多么善良的人,多么快樂的人。秀秀常要爺爺唱歌給她聽,而爺爺又粗又啞的嗓子唱起山歌來卻又顯得那么質樸、那么憨厚,總逗得在一邊和黃狗玩耍的秀秀開心地笑。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畫面,有山,有水,有鳥鳴,有歌聲,有歡笑,……而現(xiàn)在全被打破了。
    故事雖然用灰色的背景為秀秀的未來打上了一個省略號,以悲劇收場,但我卻非常喜歡《邊城》,喜歡《邊城》里每一個善良樸實的角色,尤其是秀秀的爺爺。
    他的大半輩子都在管理這艘渡船,卻從來不收人家一分錢,有時客人想答謝他放了些錢在船上,他是追上好幾里也一定要把錢還給人家,所以人們拿這位倔強的老頭也沒辦法,只好在他進城買東西的時候多給他加些肉,加些酒來酬謝了。平時他還會托人買些上等煙草,過渡的時候誰需要就慷慨奉獻;到了天熱些他還會和秀秀準備一大缸水,里面放了些清熱、解毒的草藥給每位客人喝。爺爺是個老實人,為秀秀的未來擔心,卻從不把煩惱告訴她,只是緊鎖在眉頭里一個人承擔??梢哉f在那個雷電交加的晚上,爺爺走得是不安心的,因為他并沒有把秀秀的終生大事操辦好。
    還有秀秀的不食人間煙火,順順的慷慨大方,儺送二老的樸實真摯,天保的豪爽英勇……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間每天都在發(fā)生悲歡離合,這和時代的背景是分不開的,但撇開那些令人傷心的悲劇去看里面的每個人、每個風景、每個生活片斷,你會驚異地發(fā)現(xiàn),沈從文先生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多么美麗的世外桃源,那里純樸的民風是我們這個霓虹閃爍的大都市里所沒有的,它好似一股清泉,它又似一縷清風,吹走了我臉上的塵土,帶來一絲溫馨。
    多么希望在邊城能看到秀秀像以前一樣地快樂地生活著,而那條祖父渡了大半輩子的船會依然來往于溪間那條黃狗也應該守在門前等待一桌噴香的晚飯……在當代社會,物質生活充裕,但生活的物質環(huán)境和精神環(huán)境卻相對弱化。我們呼喚文學作品中的純凈而美好的風景和人情,期待它由“童話變?yōu)楝F(xiàn)實”。
    邊城讀書筆記摘抄篇四
    以“夢”代這小城,實不為過。
    鳳凰涅磐,浴火重生,便給了這古老小城茶峒以無限之神思。
    夢,既是美滿的,又是虛幻的。我想,沈從文老先生表現(xiàn)“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初衷,總不及料想換來“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批判吧。
    我有幸經歷過類似的生活,因此,《邊城》文字的讀來便水到渠成。
    沈先生筆下的《邊城》,筆法之高深,繪色之傳神,以及追求唯美的意境,和它深遠的影響,可謂是膾炙人口的。
    沈先生所描摹的邊城,注定是個帶有古老神秘色彩的地方。而在這塊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繁衍著一代又一代古樸淳厚的人?!皦簟?,就在這兒,從沈先生的思緒中起航。
    這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小城。
    翠翠,爺爺,天保兄弟……正在這兒演繹著沈先生的“夢”。
    最吸引人眼球的當然是翠翠了。純正的鄉(xiāng)土氣息始終縈繞著她,與爺爺相依為命。但這個花季少女的命運似乎注定要與她殉情的母親一樣,過早地陷入了愛情的泥潭。
    天保,儺送兄弟,鬼使神差地同時愛上了翠翠。這本身就是一個有些悖乎常理的安排,而這鑄就了天保兄弟的一錯再錯。
    雖然這個“夢”的結局是個悲劇,但洋溢其間的人性之美,世事之滄桑,情節(jié)之撲朔迷離,是值得深思的。
    “夢”帶我飛回了那個的古典小城。雖說不是江南,卻能找到與江南小鎮(zhèn)同樣的情調。社會安定,鄰里和睦,人性在這個時刻顯露出其最本善而光輝的一面。然而,相襯的是當今,確切說是沈先生的那個年代的動蕩不安。每每讀到這一段文字,總愿意以現(xiàn)實的角度去理解當時社會的種種,結局總是相同的,不是為之一振,就是深感汗顏。這再一次增添了小城的神秘色彩。
    神秘的小城同樣賦予了小城人們奇異曲折的神秘人生。當金錢取代真情,當權勢戰(zhàn)勝自由,這樣一個唯美的“夢”便趨于高潮。這些善良的人兒竟最終促成悲劇,這是于情理而不通的。
    對小說本身來說,只得歸咎于小城人們的宿命,這又是小城的神秘所在。
    拋開這怪圈,也許能夠更好地理解小城細微之處的美,與沈從文先生產生一次心靈的共鳴。
    小城的和諧是基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的。山環(huán)水抱的地理優(yōu)勢熏陶著小城人們的人生態(tài)度,改變著小城人們的處世觀念,小城人民與山水同在。爺爺也是以渡船老人的身份出場的,與山、水打交道,決定了爺爺必須是這樣一個憨厚本分的形象。
    人與人的和睦相處更是給小城的和諧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人們淡泊金錢、名利,內心粗獷而不拘小節(jié),正義凜然的勞動者形象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邊城》又以其獨特的“牧歌氣息”,為讀者帶來更加意味深長的茶峒風情畫。
    走出文本,沈從文先生又何嘗不是以鳳凰為自身的驕傲,以鳳凰人為行為之準則?是鳳凰,給了他創(chuàng)作的靈感;是鳳凰,給了他創(chuàng)作的動力。
    不得避而不談的是,不禁慨嘆今不如昔。至少,我是很難感受到昔日的那一份溫存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正在人們心中泛濫,蔓延開來。金錢和權勢的黑暗勢力籠罩著人心,驅之不去,只有人們共同堅定的意念才能消散這片陰霾。
    夢里,花香。
    邊城讀書筆記摘抄篇五
    邊城,描繪在黃永玉的色彩里;邊城,甜美在宋祖英的民謠里;邊城,生動在沈從文的墨香里。風景綺麗,美不勝收。
    邊城,美在青山碧水的風景里。蓬蓬鼓聲掠水越山到了渡船頭,到了清澈空靈的沱江河畔,到了我心中那心馳神往的地方。一座座土家吊腳樓在邊城煙雨中巍然而立,一首首月琴之曲在夜色笙歌張飄渺而出,一艘艘小船在祖父的漿聲里游蕩于青山碧水之間,朦朦朧朧的河面之上,還有幾只潔白如雪的白鴨在水面上漂浮著,為邊城的美增添了幾分動感的氣息。
    邊城,美在古樸和樂的風俗里。一個個民俗的節(jié)日風俗,皆在這遠離世俗喧囂的小城里被完美的保留下來。這里有與民同樂的戍軍長官,有善于泅水的人們,有在水面上肆意追趕鴨子的鄉(xiāng)親,有泅水劃船的好選手天保、儺送。小山村河街間,凡逢節(jié)日時候,便變成了一片繁華熱鬧的海洋。明朗的天氣里,鼓聲蓬蓬的響著。古樸和樂之美,大概皆凝聚在潭中劃著的朱色長船里,浮動在剛剛漲過的泛著翠綠色的龍船水面上,潛入到河邊人們認真凝視的眼眸里。
    邊城,美在淳樸善良的人情里。有為翠翠點燈引路的好心人,有拒絕多收擺渡錢的老爺爺,有“凡幫助人遠離患難,便是入火,人到八十歲,也還是成為這個人一種不可逃避的責任”鄉(xiāng)親,還有為愛堅持等待的翠翠,“生生等你,死死等你,等一城煙雨,只為你;渡一世情緣,只和你?!鼻饺f水窮盡,萋萋芳草荒蕪,美麗而執(zhí)著的等待,還在繼續(xù)。
    美,在煙雨邊城中;美,在朦朧山水里;美,在純美人情里。邊城,美能入我夢;邊城,美能入我心。
    邊城讀書筆記摘抄篇六
    一條緩緩流淌的白江,一段默默悲傷的往事......
    邊城,在沈從文筆下哭泣。這是一座美麗卻籠著一層紗的城,它在歡與悲的交界,獨自徘徊。
    白江,是夾雜在山與岸之中的,要想出城到外邊去,只能乘渡船。那是艘不大的渡船,由一個老頭子擺渡。他有一個孫女叫翠翠,翠翠媽在生下她時就死了,翠翠爸也在不久后自殺,只留下老頭子獨自照顧翠翠。雖說只留下祖孫二人,日子過得倒也甜蜜。在翠翠十三四歲時,已出落得清秀美麗,得到城里許多人的追求,特別是船總的兩個兒子——大老和二老??墒?,因為種種原因,大老在水中淹死,二老遠走他鄉(xiāng)。翠翠唯一的親人——爺爺,也在電閃雷鳴的夜晚,靜靜地死去了。書的末尾,翠翠被接到了船總家,苦苦地等待二老回家......
    無論最終二老是否回來,在我看來,都不可能成就一段他與翠翠的美好姻緣。因為二老對于翠翠的愛并不是真愛。真愛是經得起種種磨難與考驗的,譬如金庸筆下的楊過與小龍女,他們之間有過漫長的分離,也有生死的考驗,最終卻不離不棄,這才是真愛?;蛟S二老仍愛著翠翠,但是他能放掉自己同胞兄弟的恨,放掉一切,放掉所謂的面子嗎?他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去了桃園,那么即使有朝一日回來,說不定也已是有家室的人了。在以后的日子里,翠翠必將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如林黛玉一般。船總收養(yǎng)她,是因為二老,如果二老不歸,難道他們就會輕易地把他嫁出去嗎?他們只會讓她等,等那個或許再也不歸的人。
    《邊城》是在悲與歡之間搖曳不定的,沈從文用略帶憂傷的筆觸,描繪著這一段純美的初戀。每每讀完《邊城》,腦海中總會浮現(xiàn)出翠翠的影子。
    邊城讀書筆記摘抄篇七
    郁悶溫柔活潑辜負厭煩荒唐可憐渾濁馳騁疲倦
    青山綠水神往傾心與眾不同溯流而上清澈見底明明白白
    1、月光如銀子,無處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為黑色。身邊草叢中蟲聲繁密如落雨。間或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忽然會有一只草鶯“落落落落噓!”囀著它的喉嚨,不久之間,這小鳥兒又好象明白這是半夜,不應當那么吵鬧,便仍然閉著那小小眼兒安睡了。
    2、這辦法決定后,老馬兵以為二老不久必可回來的,就依然把馬匹托營上人照料,在碧溪岨為翠翠作伴,把一個一個日子過下去。
    3、學貿易,學應酬,學習到一個新地方去生活,且學習用刀保護身體同名譽,教育的目的,似乎在使兩個孩子學得做人的勇氣與正義。
    4、一個對于詩歌圖畫稍有興味的旅客,在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厭煩,正因為處處有奇跡,自然的大膽處與精巧處,無一處不使人神往傾心。
    5、這并不是人的罪過。詩人們會在一件小事上寫出整本整部的詩,雕刻家在一塊石頭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像,畫家一撇兒綠,一撇兒紅,一撇兒灰,畫得出一幅一幅帶有魔力的彩畫,誰不是為了惦著一個微笑的影子,或是一個皺眉的記號,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績?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頭,不能用顏色把那點心頭上的愛憎移到別一件東西上去,卻只讓她的心,在一切頂荒唐事情上馳騁。她從這分穩(wěn)秘里,常常得到又驚又喜的興奮。一點兒不可知的未來,搖撼她的情感極厲害,她無從完全把那種癡處不讓祖父知道。
    6、時候變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皇帝已不再坐江山,平常人還消說!楊馬兵想起自己年青作馬夫時,牽了馬匹到碧溪岨來對翠翠母親唱歌,翠翠母親不理會,到如今這自己卻成為這孤雛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不由得不苦笑。
    7、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
    邊城讀書筆記摘抄篇八
    邊城寫的是一個戀愛的故事,情節(jié)簡樸優(yōu)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碼頭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城邊碧溪老船夫的孫女翠翠。但翠翠心里愛的卻是儺送,當天保明白了這個三角戀愛的實情,深知不能勉強,主動退出了競爭,駕船下辰州,好忘卻那里的一切,卻不幸遇難,儺送雖然仍然愛著翠翠,但哥哥為此而死,使他心中壓抑,又對老船夫有誤會,也在痛苦中離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獨自承擔所有的變故,在等著,等著那個也許永遠不回來,也許明天回來的人。
    如詩的邊城,詩意地演繹著人生,詩意地演繹著生活。書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著完美,而翠翠的無限期等待又顯示著不完美。她的感情悲劇能夠說是那個年代造成的,她和儺送本來完全能夠結合在一齊,培育出美麗的感情之花,可惜二人卻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長的遺憾。
    而此刻誰會放下自我的感情呢?在當今這個社會誰主動放下自我想要的東西,完美的感情都是我們想要追尋的。在《邊城》中儺送為了親情而放下了感情,親情固然重要,但為了親情而放下了感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明白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愛而憂郁出走落水身亡,不明白儺送是因為不能得到她的愛而離鄉(xiāng)遠行,也不明白爺爺突然離世全是由于替自我的幸福思慮奔忙而心力交瘁。之后在陪伴她的楊馬兵向她說明后,她才如夢初醒,這實在讓人不免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結局怎樣?給人留下了懸念,儺送最后回來了嗎?她們倆最后在一齊了嗎?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期望他們有情人能終成眷屬??催^《邊城》,讓我對世間完美的感情又一次產生了懷疑,對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我的幸福就就應去爭取,爭取了,得不到,也就沒有什么可遺憾的了。
    邊城就是這么一出健康純潔,而又彌漫有淡淡哀愁和濃濃詩意的感情悲劇和人性的悲劇。
    邊城讀書筆記摘抄篇九
    1、茶峒風情
    【情節(jié)概要】茶峒憑山依水筑城。貫穿各個碼頭的是一條河街,街上的吊腳樓是茶峒富有特色的建筑。春水上漲時,茶峒人便搭了梯子進城,待水退后再從城門口出城。若大水特別猛,茶峒人便在城頭上呆望,若見水中有被飄起的人或物,茶峒人便急急地敢去救起。
    茶峒很美,白河清澈,兩岸多山,山中翠竹叢立。河邊住戶自然隨意,黃泥墻,黑瓦頂,與周圍環(huán)境極其調和。邊地風俗淳樸,即便是妓女,也做得很義氣,相熟了有錢無錢都無所謂,如果遇見相愛的,便會全身心地投入。掌水碼頭的船總順順,雖然有錢,卻對經過的“破產的船家、過路的退伍兵士、游學文人”,“莫不盡力幫助”。老船夫便會裝出生氣的樣子,實在推辭不掉,便會買來煙葉送給渡人,或者買來茶葉泡出茶水供過渡人消暑。
    【內容解讀】一方水土一方人,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有一種不為世俗所沾染的淳樸自然美。茶峒人也具有最原始的自然淳樸的品格。面對無法抗拒的春水上漲的考驗,茶峒人或安之若素,或從大水中救人救物。順應自然而又勇敢義氣。作者將邊城寫得如世外桃源一般的美,寄托了自己對這種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更令人向往的是邊城人的仗義淳樸,即便做妓女的也讓人生不出一絲的鄙夷之心。而老船夫的不收錢、買煙葉、買茶葉的行為也許更讓喜歡斤斤計較的世俗人感到羞愧。
    這樣的風俗人情、自然美景,才會孕育出翠翠、儺送這樣純美至善的湘西兒女。
    2、端午初遇
    【情節(jié)概要】端午節(jié),翠翠和爺爺一起進城看賽龍舟。祖父因記掛著家中替他擺渡的朋友,便打算趕回去換那朋友也來看看熱鬧。但回去后朋友卻愿意一起喝酒,兩人喝得醉倒了。爺爺便不能進城接翠翠了。天漸漸黑了,人們也回去了,可翠翠還不見祖父,又從喝酒的船上聽到水手傳來的一些粗鄙的談話,心中有些著急。這時二老儺送從水里捉鴨子上岸看見了翠翠,便讓她去自家的樓上等爺爺。但翠翠因為剛才聽到了船上談的有關樓上妓女的閑話,便誤解了儺送的好意,輕輕地罵了儺送。儺送只好便和她開玩笑說“回頭水里大魚來咬了你,可不要叫喊”,邊走回去讓家里的伙計送她回去。從伙計口中翠翠才知道剛才邀請她的是二老儺送。想起剛才罵他的話,翠翠又驚又羞。回去后便沉默了一個晚上。
    【內容解讀】這是翠翠與儺送的初次相遇。作者憑借高超的寫作技巧將男女之間無意中發(fā)生、朦朧含蓄而且純凈似水的愛情美妙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在翠翠即將與儺送碰面之前,作者先安排她“無意”中聽到兩個水手關于男女之事的“鄙夷字眼”。為下文翠翠誤解儺送而“罵”儺送作鋪墊。更為下文翠翠得知自己“罵”的是“岳云二老”后又驚又喜的心理作鋪墊。而儺送被“罵”了卻安排伙計送翠翠回去,更烘托了儺送的善良和仗義。正是有了這些情節(jié),翠翠才有了“屬于自己不關祖父的”心事,并且讓她“沉默了一個晚上”。而且經過兩年的時間之后翠翠仍然覺得新年的熱潮“總不如那個端午節(jié)經過的事情甜而美”。
    3、心掛青浪灘
    了大老天保?;丶視r,爺爺開玩笑問翠翠愿不愿做大老的媳婦。翠翠很不高興,只是問爺爺?shù)拇笆遣皇钦谙虑嗬藶?。爺爺只是唱著歌。兩個都記起二老的船只正在青浪灘。
    【內容解讀】《邊城》總共寫了三次端午節(jié),每一個端午節(jié)都和翠翠的愛情緊密相關。第一次端午節(jié),翠翠等爺爺巧遇二老儺送外出,兩人心有靈犀,暗中生情;第二次端午節(jié),翠翠因為惦記著儺送,再去看賽船,沒想到儺送外出,卻認識了大老天保。第三次端午節(jié),儺送邀請翠翠去看賽船,誰知翠翠碰到了王團總的女兒,而且知道了王團總想讓女兒嫁給儺送,還用一座碾坊做陪嫁。最重要的是翠翠知道儺送真心愛著她。第二次端午節(jié)作者安排二老儺送“缺席”,使得翠翠的純真情愛世界展現(xiàn)得含蓄、細膩。端午看船,忽落行雨,祖孫二人避雨到順順家,遇到了上次送翠翠回去的伙計,遇到了大老,偏偏沒遇上翠翠一直惦記的二老儺送。翠翠內心對儺送的愛意此時仍處在朦朦朧朧、似有若無之間,而且整部小說中翠翠愛情的基調是自然恬淡的,沒有濃情蜜意,沒有大喜大悲,這正是作者要歌頌的自然、樸素的人性美。大老愛上翠翠確實是這出愛情悲劇非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然而大老對翠翠的感情卻是真實自然而不帶一絲雜念的。因此這種悲劇更顯人性之美。
    作者采用了一種類似于中國山水畫留白的藝術,只是稍加點染幾個細節(jié),將更多的想象的空間留給讀者。如翠翠未見到儺送如何遺憾失望,大老如何驚艷于翠翠的美麗而一見傾心,這些都省去未寫。翠翠遇見上次送她回家的那個人,那人說了一句玩笑話,“翠翠,你長大了!二老說你在河邊大魚會吃你,我們這里河中的魚,現(xiàn)在可吞不下你了。”翠翠一句話也不說,只是抿起嘴笑著。讀者盡可想象翠翠笑容背后的甜美?;丶視r翠翠突然問爺爺是不是正在下青浪灘,祖孫倆卻再也不說什么了。天真含蓄的愛情就這樣一直蕩漾在翠翠的心間。
    (一)翠翠:主人公翠翠是其中刻畫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形象,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一個精靈,“她在風日里成長著,皮膚黑黑的,觸目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撫養(yǎng)著她,教育著她?!彼盀槿颂煺婊顫?,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從不想殘忍的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邊城的風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個眉清目秀、聰慧溫柔,且?guī)追竹娉?、幾分嬌氣的少女。她是美的精靈與化身。儺送遠走他鄉(xiāng),爺爺溘然長世,她痛苦悲傷但并沒有倒下,她謝絕船總讓她住進他家的好意,她像爺爺那樣守著擺渡的崗位,苦戀著并等待儺送歸來,充分表現(xiàn)她性格堅強的一面,展現(xiàn)著柔中有剛的美,她懷著希望與自己坎坷命運作持久的抗爭。
    (二)其他人物:主人公老船夫忠厚老實,重義輕利,一副古道熱腸。幾十年如一日地守著渡船,不計報酬,不貪圖便宜,“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于本人的意義”,只是以給人方便為樂。真誠的老船夫同時獲得了人們對他的關愛。賣肉的不肯收他的肉錢,水手們送紅棗給他,小商販們送粽子給他。這種超越階級關系、金錢關系的鄉(xiāng)鄰之情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很少見的,但沈從文卻通過這種感情揭示了人物身上所蘊含的美好的人性。船總順順盡管有財卻不吝財,他為人明事明理,正直和平,老船夫死后,不計前嫌,依然一片盛情邀請那分明與他的兩個兒子不幸遭遇有密切干系的孤女翠翠到家里安住。他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在這種良好的家庭氛圍中,都“結實如老虎,卻又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不倚勢凌人”。儺送為了純真的愛情,寧愿放棄一座碾房的陪嫁而選擇渡船,天保則寧愿犧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愛情。他們都胸懷寬廣,光明磊落。
    1、思想內容:
    《邊城》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xiàn)人性美的一部。小說以翠翠的愛情悲劇作為線索,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湘西地方的風情美和人性美。沈從文以如椽巨筆,為我們繪就了一幅如詩如畫、如夢如煙、田園牧歌式的美麗的湘西世界。沈從文在后來曾經表白:“我要表現(xiàn)的本是一種‘人生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毙≌f以牧歌式的情調描繪出田園詩般的邊城世界。這里的人民保持著淳樸自然、真摯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們誠實勇敢、樂善好施、熱情豪爽、輕利重義、守信自約,“凡事只求個心安理得”,就連吊腳樓妓女的性情也浸染著邊民的淳厚,儼然是一個安靜的平和的桃源仙境。這里的人民,詩意地生活,詩意地棲居。這是抒情詩,也是風俗畫。關于《邊城》的主旨,用沈從文自己的話說就是,“我要表現(xiàn)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邊城》以撐渡老人的外孫女翠翠與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儺送的愛情為線索,表達了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種寧靜的生活若和當時動蕩的社會相對比,簡直就是一塊脫離滾滾塵寰的“世外桃源”。在這塊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們充滿了原始的、內在的、本質的“愛”。正因為這“愛”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邊茶峒里的“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份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哆叧恰氛峭ㄟ^抒寫青年男女之間的純純情愛、祖孫之間的真摯親愛、鄰里之間的善良互愛來表現(xiàn)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過翠翠、儺送的愛情悲劇,去淡化現(xiàn)實的黑暗與痛苦,去謳歌一種古樸的象征著“愛”與“美”的人性與生活方式。翠翠與儺送這對互相深愛著對方的年輕人既沒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沒有離經叛道的驚世駭俗之舉,更沒有充滿銅臭味的金錢和權勢交易,有的只是原始鄉(xiāng)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這種情感像陽光下的`花朵一樣,清新而健康。作者不僅對兩個年輕人對待“愛”的方式給予熱切的贊揚,而且也熱情地謳歌了他們所體現(xiàn)出的湘西人民行為的高尚和靈魂的美。
    2、人物的塑造:
    《邊城》對人物性格的塑造,顯然受到中國傳統(tǒng)藝術寫意傳神筆法較深的熏陶,它的人物更具東方式的恬靜的美,如翠翠是湘西山川靈氣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純潔、活潑,柔情似水,翠翠在風吹日曬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心機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
    3、語言及結構:
    《邊城》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表現(xiàn)自然、民風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詩情畫意的鄉(xiāng)村風俗畫幅,充滿牧歌情調和地方色彩,形成別具一格的抒情鄉(xiāng)土小說。沈從文在文中寫道“‘茶峒’的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憑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墻如一條長蛇,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余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貫串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边@些都是湘西世界之美,僅用純粹不加修飾的行字,就把觀眾帶進那樣一個至純至善的生活環(huán)境當中。隨著作者的筆鋒一路走下去,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樸實無華的當?shù)亟ㄖ?,還有“茶峒”悠然自得的生活形式,好比文中所說的,“在春水漲進街頭后河街上的人家,便會用長長的梯子,各搭在屋檐口和城墻上,人人皆罵著嚷著,帶了包袱、鋪蓋、米缸,從梯子上進城里去,水退時方又從城門口出城?!鄙钤谶@樣一個艱難環(huán)境中的人們才是最貼近自然,反樸歸真,“茶峒”中的人會共患難,相互扶持一起度過最困難的時候。
    《邊城》是一篇小說,但更像一首二十一個斷章組成的長詩。整部小說散發(fā)著濃郁的詩意,給人一種非常純粹的閱讀體驗,以至于劉西渭譽之為:“一部idyllic(田園詩的,牧歌的)杰作”,“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咀華集》)。
    美學家朱光潛評價道:“它表現(xiàn)受過長期壓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數(shù)民族心坎那一股沉郁隱痛”,“唱出了少數(shù)民族的心聲”?!哆叧恰肥且磺鑼懴嫖魅藗內诵悦赖摹澳粮琛保徊棵利惖萌绱藰闼?,悲劇得如此優(yōu)美的人性“牧歌”?!哆叧恰肥巧驈奈摹八监l(xiāng)情結”養(yǎng)育出來的一顆明珠。
    邊城讀書筆記摘抄篇十
    這湘西邊遠的小城原本是靜謐的;這破舊的渡口原本是殘缺的;這時間流淌的故事,原來是沒有的;然而因為渡口承載了他和你的承諾,故事因為有了你的等待,這小城開始布滿了馨香。你難以忘記你和他邂逅的那一刻,那一刻你和他交換了生命的誓約,從此你用等譜寫人生的奏鳴曲,你每天聞著等待的味道等待著,等待著那個也許明天就會回來的他,也許永遠也不會回來的他!
    流水墜月,遮不了山的青蔥;寂靜憶風,蓋不了水的閑適;時間流淌,帶下走你對他的等待。你一直在等待的味道中,一直地等,等著他再次出現(xiàn)于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