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學(xué)生散文摘抄(大全8篇)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學(xué)生散文摘抄篇一
    其實,幸福不需要金錢,不需要豪華的大蛋糕,更不需要天動地,真正的幸福只是每天有家人的陪伴,有家人暖心的祝福,有一桌平凡的卻是家人用心做的飯菜,就足夠了,如此而已。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吧。
    今天,是戀兒的生日。她好想要一個大蛋糕,可是,她知道不可能的,她的家庭并不富裕。好多別人擁有的她都沒有。她好羨慕若,覺得他比她幸福許多。不過,這是在沒撿到這本日記之前。就在剛不久,很偶然的,戀兒撿到了這本日記本。是若的,他是戀兒的同桌。他家很有錢,戀兒一直以為,他一定是世上最幸福的,每次生日都可以有好多層的大蛋糕,但是,若那雙星星般明亮的眼睛里,卻似乎總透著股憂傷總透著股憂傷。若的日記本散發(fā)著淡淡的梔子花香;上面,只有幾行潦草的字跡:“每次生日,他們總是送我很多蛋糕,但是我一點也不開心,我覺他辦的那所謂的生日宴,不過是他用來談生意的,每次生日,我們說不上一句話,其實,我只需要他們的陪伴就足夠了。”戀兒的腦海里一下子浮現(xiàn)了許多她過去的生活情景:母親深夜里為她做棉鞋,父親冒著雨給他送書。原來最幸福的不是若,戀兒站起身來,似乎做了什么決定,他回到了家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都等著她呢!桌上擺滿了她最喜歡吃的飯菜,三歲的弟弟睜著那雙靈動的大眼睛對戀兒說:“姐姐,生日快樂!”爸爸媽媽沒說什么,但是他們笑了,屋里并沒有生火,但是卻好暖和!
    戀兒第一次覺得,自己才是最幸福的,她與家人相擁在一起,流著淚說:“謝謝,謝謝你們!”
    中學(xué)生優(yōu)美散文——千畝荷花潤心田
    或許你們見過荷花,但是你們見過千畝之地滿是盛開的荷花嗎?
    在著名的玉橋園荷花基地,滿眼綠色的荷葉、數(shù)不勝數(shù)的荷花,讓我心馳神往。
    遠聞其香便是醉。還沒踏進荷花基地,清香就撲面而來,那淡淡的清香使我深深地陶醉于此。難怪楊萬里在游覽荷塘后,會寫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名篇,莫不是他也曾到過這片荷塘?而若不是親身經(jīng)歷,我還真無法領(lǐng)會楊詩的奧妙呢!
    盛夏,艷陽高照,羅坊鎮(zhèn)十里荷花悉數(shù)開放,紛紛以婀娜的姿態(tài)迎接來客的觀賞。
    鳥瞰其境心花放。走進荷花園,放眼望去,千畝荷花婷婷玉立,隨風(fēng)搖擺,就像聽著音樂打節(jié)拍一樣,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遠處的荷花扶搖著,塘邊柳樹上的夏蟬鼓噪著,加上如織的游人嬉鬧著,一切都是那般美好,一切都是那般和諧。我想,“此景只應(yīng)天下有,人間難得幾回賞”吧!
    近賞其形神自迷。走近荷花池,細細品味荷葉、荷花、枝干,我發(fā)現(xiàn)荷的神奇。它只有一根筆直的枝干,枝干上只有一片碩大的荷葉,再無他物,果真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啊!在這個迷人的夏日,行走于棧橋之上,觀賞到如此美景,妙哉,妙哉!
    深究其韻難自拔?!坝嗒殣凵徶鲇倌喽蝗荆瑵崆鍧i而不妖?!眲倢W(xué)周敦頤的這句話時,我覺得不太真實,荷花都出淤泥了,怎么可能不染呢?今天,身處荷塘深處的我,正好一探究竟。好奇的我漸漸把手伸向了荷花,為了避免別人誤以為我采摘荷葉,我只在手上沾了些水,輕輕地撫摸了一下荷葉。結(jié)果水還是澄清的,可荷葉已沾上了一些灰塵。是我玷污了它嗎?我恍然大悟,終于明白周敦頤為什么那么喜愛荷花了,就是因為它的高潔,它的純凈。
    今日,我站在蔚藍的天空下,佇立于用木板搭起的棧橋上,彌漫在淡淡的清香中,感受天地萬物及文人雅客賜予我的力量,領(lǐng)略到人世間最純潔的圣境。我心純凈,我心飛翔。
    更多
    中學(xué)生散文摘抄篇二
    生活在南美洲的野生水獺體形較小,憨態(tài)可掬。但就是這種毫不起眼的水獺,竟是自然界里出名的捕魚能手。水獺每次潛入都不會空手而歸,總會叼來一條肥大的魚,幾乎從沒有失手過。而且,更讓人驚嘆的是,它每次從潛水到浮上岸邊都不會超過4分鐘。
    經(jīng)過跟蹤研究,專家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原來水獺之所以能在短短的4分鐘里捕食成功,并非是因為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領(lǐng),而是它的致命缺點迫使它獲得了成功。原來,水獺的生理構(gòu)造天生便有著致命的缺陷,這決定了水獺每次屏息潛水的時間都不能超過4分鐘,如果超過這個極限,它便會窒息而死。所以對水獺來說,每一次捕食都是在拿生命做賭博,稍有不慎,便會葬身水底。
    天生的身體條件所限,使得水獺每次潛入水中后一秒都不敢耽誤,它會緊緊地盯著目標,全力以赴。正因為每次潛水都集中精力、心無旁騖,所以水獺才更容易成功捕獲食物。
    在現(xiàn)實中,我們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精力分散得太嚴重。那些所謂的天才,也不過就是每次只做一件事,把精力放到唯一的這一個目標上,所以他們才更容易獲得成功。
    珍惜時間,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水獺,緊盯目標,直到成功。因為,在宇宙的懷抱中,我們每一個人,也不過是一只只僅有4分鐘捕食時間的水獺。
    成功的反義詞不是失敗,而是從未行動。有一天你總會明白,遺憾比失敗更讓你難以面對。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關(guān)于適合中學(xué)生品味的勵志精選故事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xué)生散文摘抄篇三
    讓心情放個假,呼喚清風(fēng)明月,讓愛情的夢滋長。走進月夜,你無法拒絕孤獨的情懷,浪漫的情調(diào)。獨對明月,選擇一條又長又窄的林間小徑,遠離街燈與月輝疊映的陰影,將白日躁動的心讓夜風(fēng)涼透,星空下切膚透骨的感覺,伴隨茉莉花香的`旋律襲來。
    獨對明月,也許你會作失偶的悲慟,或是失戀后的痛哭,你不必抱怨月光下悄悄的情語,也不必嫉妒玫瑰花里羞澀的親吻。風(fēng)給你溫柔,月光給你明凈,天空給你遼闊,大地給你存在的意義。沒有歌舞升平,沒有燈紅酒綠,你遠離狂熱,更接近靜默,不必太在意人生得失,什么該放棄,什么該珍惜,面對明月之鏡,你的內(nèi)心一片亮堂。
    獨對明月,選擇一種姿勢,拒絕霓虹燈下的誘惑,將心語融入湖泊或是草地?zé)o邊沉吟的夢囈,聽草蟲吟唱大地生命的樂章,看萬家燈火融進你夢的天堂。
    人生如夢,似濃濃的夜色,散發(fā)著淡淡的清輝。獨對明月,你當了一次蘇軾,你當了一回李白。這時,悲愴已不再使你悲愴,豪邁能使你壯志凌云,氣吞山河。
    中學(xué)生散文摘抄篇四
    我知道,她是一輪剛升起的太陽,給了我們希望,給了我們光明。我知道,她是一切,讓人在寒冷時得到溫暖,在寂寞時得到關(guān)懷,在絕望時得到希望,在黑暗中得到光明!
    當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一切遠行者的出發(fā)點總是與母親告別……而他們的終點則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母親是不能不讓人動容的,一聲呼喊道盡了回歸也道盡了漂泊”。
    母愛是天涯游子的最終歸宿,是潤澤兒女心靈的一眼清泉,它伴隨兒女的一飲一啜,絲絲縷縷,綿綿不絕,于是,在兒女的笑聲淚影中便融入了母愛的纏綿。
    母愛就象一首田園詩,幽遠純凈,和雅清淡;
    母愛就是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
    母愛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轉(zhuǎn)悠揚,輕吟淺唱;
    母愛就是一陣和煦的風(fēng),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母愛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語,母愛就是漂泊天涯的縷縷思念,母愛就是兒女病榻前的關(guān)切焦灼,母愛就是兒女成長的殷殷期盼。
    母愛像春天的雨露,悄悄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母愛想和熙的春風(fēng),安撫我們的心靈;母愛又像一葉扁舟,載著我們越過一切困難。假如母愛是藍天,我們就是天空下自由鳥兒;假如母愛是森林,我們就是森林中快樂奔放的小鹿;假如母愛是大海,那我們就是水中自由自在的魚兒。我們的一切都來自于母親,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摯的愛。
    中學(xué)生散文摘抄篇五
    一只饑餓的北極熊在冰天雪地里尋找食物。它的嗅覺非常靈敏,能嗅到兩公里外的生命氣息。它尋著氣味來到一處冰眼附近,看到里面有幾條5米長的白鯨(一種小型鯨,體長3。5米到5米,體重0。4噸到1。5噸)翻滾著,這兒是白鯨呼吸換氣的地方??吹讲凰僦偷絹?,白鯨們紛紛下潛,北極熊果斷地跳入水中,用利爪猛擊一條白鯨的背部,把它的背部抓了一道大口子。
    片刻之間,受驚嚇的白鯨潛入了水底,北極熊爬上岸蹲在一旁靜靜地等待,它知道過不了多久白鯨還要浮上來換氣。
    果然,半小時以后,那些白鯨又露出了頭。北極熊又跳入水中,無視別的鯨魚的存在,只盯著那只受傷的白鯨,用尖牙和利爪再次攻擊它的傷口,把傷口抓得又大了一些。
    受驚嚇的白鯨又潛入水底,北極熊又爬上岸等待,白鯨出現(xiàn)以后,北極熊又下水進攻。
    如此反復(fù)攻擊四五次之后,那只受攻擊的白鯨背部變成一個血窟窿,再無逃生之力,漂浮在冰層下的水面。北極熊咬著白鯨的尾巴把它拖到岸上,開始享用自己的美味佳肴。
    奇跡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
    在捕鯨過程中,執(zhí)著的北極熊專注地進攻一條白鯨,并且數(shù)次只進攻同一個受傷的部位,最終捕到了體重是自己2倍的獵物。
    專注是一種力量。
    成功的人往往就是瞄準一個目標并且堅持不懈,很多人之所以失敗,就是缺少了北極熊捕鯨的那種執(zhí)著的精神。
    中學(xué)生散文摘抄篇六
    始終沒有停下追求的腳步。
    直到有一天,我徘徊了,迷失在一個神秘的山谷……
    當我最初涉足于這片土地,就深深地為這片流動的蒙朧所迷戀。我開始讓心靈之泉:“叮咚”起來,情感之河終于在谷底發(fā)源,曲曲折折滋潤著兩岸的綠茵,頭上頂著灰蒙蒙的天空,漫步在這片水霧之中,周圍的空氣似乎擠滿了水份,帶著純白色的霧一齊擴散:天地間浸在了一片虛無縹緲之中。
    多么幽遠、恬靜的地方??!我禁不住大聲呼喚著,呼喚著,終于,我聽到了回聲……
    漸漸地,我卻覺得單調(diào)了,于是,我偷偷的埋下了一顆夢的`種子,以后它會開出一朵很美的花,結(jié)出一個甜蜜的夢來,我以為。
    種子發(fā)芽了,長大了。
    每次總有微風(fēng)向他問侯;每次,總有小雨為他洗去風(fēng)塵;每次,總有小河為他歌唱;每次,總有一抹彩霞為他把火辣的太陽遮掩。
    中學(xué)生散文摘抄篇七
     最優(yōu)美的不一定是最動聽的,最動聽的才是最優(yōu)美的。下面小編整理有關(guān)中學(xué)生優(yōu)美散文摘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郁達夫:《故都的秋》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
     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郁達夫:《愛人,我的失眠讓你落淚》
     那些靈魂是很久以前就被你完全收走,完全放進你飄來飄去的行囊,輕輕淡淡地碼放在一個角落,卻無人造訪。
     愛人,淚水是關(guān)于失眠的所有情節(jié)的。
     我很幸運地?zé)o辜,因為我已經(jīng)讓你美好的胡攪抓住,被你調(diào)皮的蠻纏無限擴大,從你亂夢中醒來的孤單將這種擴展鋪滿了整個天空。
     所以我是萬惡,我這時的一舉一動都渲染了讓你厭惡的色彩,你應(yīng)該知道這是多么的不準確。
     愛人,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不就是失眠么,不就是睡覺么,不就是作息時間問題么。
     你要知道,在你之前很久我就被歲月一下一下鍛造成這種德行,歲月伸出一只肥厚的手掌把玩我的倦意,讓我黑白顛倒,晝伏夜出,已經(jīng)十年了。
     一天一夜是改不過來的。
     張抗抗:《向日葵》
     它們是一個不再低頭的集體。
     當你再次凝視它們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邊邊角角,竟然沒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著陽光湊上臉去。
     它們始終保持這樣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陽再度升起,一直到它們的帽檐紛紛干枯飄落,一直到最后被鐮刀砍倒。
     張抗抗:《故鄉(xiāng)在遠方》
     更多的時候,我會凝神默想著那遙遠的冰雪之地。
     想起籠罩在霧靄中的幽藍色的小興安嶺群山。
     踏著沒膝深的雪地進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凍的山泉一路叮咚歡歌,偶有暖泉順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頭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窺見冰層下碧玉般的青草。
     山里無風(fēng)的日子,靜謐的柞樹林中輕輕慢慢地飄著小清雪,落在頭巾上,不化,一會兒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禮物。
     若閉上眼睛,能聽見雪花親吻著樹葉的聲音。
     那是我21歲的生命中,第一次發(fā)現(xiàn)原來落雪有聲,如桑蠶啜葉,嬰童吮乳,聲聲有情。
     羅蘭:《人生偶得》
     人的一生很像是在霧中行走;遠遠望去,只是迷濛一片,辨不出方向和吉兇。
     可是,當你鼓起勇氣,放下憂懼和懷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每走一步,你都能把下一步路看得清楚一點。
     “往前走,別站在遠遠的地方觀望!”你就可以找到你的方向。
     當危險緊張的事故環(huán)繞著的時候,緊張慌亂是沒有用的。
     而最要緊的是鎮(zhèn)靜和堅強。
     當你在心理上有最壞的準備時,眼前的一切就都沒有什么值得畏懼的了。
     林語堂:《秋天的況味》
     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懔烈蕭瑟氣態(tài),這是最值得賞樂的。
     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溫香罷了。
     或如文人已排脫下筆驚人的格調(diào),而漸趨純熟煉達,宏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
     這就是莊子所謂“正得秋而萬寶成”結(jié)實的意義。
     在人生上最享樂的就是這一類的事。
     比如酒以醇以老為佳。
     煙也有和烈之辨。
     雪茄之佳者,遠勝于香煙,因其味較和。
     倘是燒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紅光炙發(fā),有無窮的意味。
     鴉片吾不知,然看見人在煙燈上燒,聽那微微嘩剝的聲音,也覺得有一種詩意。
     大概凡是古老,純熟,熏黃,熟煉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樣的愉快。
     林徽因:《蛛絲與梅花》
     你向著那絲看,冬天的太陽照滿了屋內(nèi),窗明幾凈,每朵含苞的,開透的,半開的梅花在那里挺秀吐香,情緒不禁迷??~緲地充溢心胸,在那剎那的時間中振蕩。
     同蛛絲一樣的細弱,和不必需,思想開始拋引出去;由過去牽到將來,意識的,非意識的,由門框梅花牽出宇宙,浮云滄波蹤跡不定。
     是人性,藝術(shù),還是哲學(xué),你也無暇計較,你不能制止你情緒的充溢,思想的馳騁,蛛絲梅花竟然是瞬息可以千里!
    
     冬天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
     是一“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
     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yǎng)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
     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
     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
     “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
     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
     這并不是吃飯,只是玩兒。
     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劃子。
     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
     ”那晚月色真好,現(xiàn)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
     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
     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只劃子。
     有點風(fēng),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子。
     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
     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
     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shù)星燈火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
     ”
     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
     我漸漸地快睡著了。
     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
     船夫問要不要上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邊蠻熱鬧的。
     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好像醒了一場夢。
     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zhuǎn)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里收特稅了,以后便沒有消息。
     在臺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
     臺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
     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
     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
     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
     我們住在山腳下。
     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fēng)聲,跟天上一只兩只的鳥影。
     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
     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
     但因為走路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fēng)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
     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xué)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著。
     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
     外邊雖老是冬天,家里卻老是春天。
     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并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
     似乎臺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
     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里出來,滿自在。
     現(xiàn)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么冷,大風(fēng)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揚州的夏日
     揚州從隋煬帝以來,是詩人文士所稱道的地方;稱道的多了,稱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隨聲附和起來。
     直到現(xiàn)在,你若向人提起揚州這個名字,他會點頭或搖頭說:“好地方!好地方!”特別是沒去過揚州而念過些唐詩的人,在他心里,揚州真像蜃樓海市一般美麗;他若念過《揚州畫舫錄》一類書,那更了不得了。
     但在一個久住揚州像我的人,他卻沒有那么多美麗的幻想,他的憎惡也許掩住了他的愛好;他也許離開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
     若是想呢,——你說他想什么?女人;不錯,這似乎也有名,但怕不是現(xiàn)在的女人吧?——他也只會想著揚州的夏日,雖然與女人仍然不無關(guān)系的。
     北方和南方一個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無水而南方有。
     誠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決了堤防,但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頤和園雖然有點兒水,但太平衍了,一覽而盡,船又那么笨頭笨腦的。
     有水的仍然是南方。
     揚州的夏日,好處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稱為“瘦西湖”,這個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這樣俗”,老實說,我是不喜歡的。
     下船的地方便是護城河,曼衍開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這是你們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還有許多杈杈椏椏的支流。
     這條河其實也沒有頂大的好處,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靜,和別處不同。
     沿河最著名的風(fēng)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橋;最遠的便是平山堂了。
     金山你們是知道的,小金山卻在水中央。
     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錯——可是我還不曾有過那樣福氣。
     “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這兒的,人不免太多些。
     法海寺有一個塔,和北海的一樣,據(jù)說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鹽商們連夜督促匠人造成的。
     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這個塔;但還有一樁,你們猜不著,是紅燒豬頭。
     夏天吃紅燒豬頭,在理論上也許不甚相宜;可是在實際上,揮汗吃著,倒也不壞的。
     五亭橋如名字所示,是五個亭子的橋。
     橋是拱形,中一亭最高,兩邊四亭,參差相稱;最宜遠看,或看影子,也好。
     橋洞頗多,乘小船穿來穿去,另有風(fēng)味。
     平山堂在蜀岡上。
     登堂可見江南諸山淡淡的輪廓;“山色有無中”一句話,我看是恰到好處,并不算錯。
     這里游人較少,閑坐在堂上,可以永日。
     沿路光景,也以閑寂勝。
     從天寧門或北門下船。
     蜿蜒的城墻,在水里倒映著蒼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撐過去,岸上的喧擾像沒有似的。
     船有三種:大船專供宴游之用,可以挾妓或打牌。
     小時候常跟了父親去,在船里聽著謀得利洋行的唱片。
    中學(xué)生散文摘抄篇八
    清冷的月光從紗窗中漏進了屋子,輕輕披在我的身上。
    “這道該死的題怎么這么難,誠心不讓人活了是吧?”我氣急敗壞,狠狠跺著腳,震得地板和墻壁微微抖動,發(fā)出“嗡嗡”的聲響。
    “咳,氣死我了!”我把書本撇到一邊,眉頭緊鎖,胡亂揪著頭發(fā),“氣死我了!氣煞我也!”
    越靠近中考,習(xí)題就越多,越難,寫作業(yè)仿佛已不是為了
    學(xué)習(xí)
    ,而只是為了打擊自己。
    “再把條件理順一遍,嗯……已知兩個相等的量……請你求出……”
    “
    什么
    ?求角度?題目中一個數(shù)字都沒有,我去哪兒找什么角度來?”我火冒三丈,把手表猛地扯過來,瞥了一眼,又重重摔了回去,坐在椅子上直翻白眼。
    仰著脖子,我似乎感到天和地顛倒了過來,陣陣刺耳的蟲鳴像鼓槌一樣敲打著我的耳膜,“嘎吱——”“嘎吱——”。群魔亂舞,簡直是群魔亂舞!
    沖著天花板,我顫抖著伸出了無力的雙臂。
    ……
    月亮
    輕輕悄悄地挪移了。細細地,細細地,一束冰涼的銀輝灑在屋里的蘭花上。
    為什么那么努力呢?為什么要攀登無人愿意攀登的高峰呢?為什么越走越遠呢?
    我瞅瞅那株蘭花,那株蘭花也瞅瞅我。輕輕撫過它光滑的葉片,它只是輕顫一下,一言不發(fā)。
    哪里像我……
    月亮又移走了,蘭花投下綽約的光影,卻依舊靜靜的立著。在黑暗背景的襯托下,顯出無與倫比的深邃與沉靜。
    “唉——”我拾起作業(yè)本,注視著兩題之間的空白,心里也像是被摳去了一塊,空落落的.。
    我向往的遠方,卻可望不可即。想到這,我突然感到莫名的煩躁。
    驀地,一名讀書的少年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在鬧市里,心如止水,他在靜靜的讀書。
    靜?
    我屏住呼吸,靜靜地聆聽著。
    靜!真靜!
    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睡著。
    思維的火花猛然被點亮。靜,莫不是通向遠方的奧義?
    我希望能奔跑,一口氣直奔遠方,我想要前進,前進,但卻縱由“躁”在心中生根發(fā)芽。夢想本無罪,但“躁”在你急功近利之時,在你心境搖擺之時,卻會趁虛而入,張開它隱藏已久的魔爪,將你的遠方和
    勇氣
    吞噬,僅僅留下枯萎的你。
    難道不是嗎?
    隨著微風(fēng),那株蘭花輕點著葉片,我望著它,它淺淺地笑了。
    為什么那么努力呢?為什么要攀登無人愿意攀登的高峰呢?為什么越走越遠呢?
    不為別的,只因為我們,還有不愿退讓的夢想。
    遠方豈是那么容易就到達的?
    當然不是,不過——
    非寧靜,無以致遠。
    月亮在天上照耀著我,我舉起筆,又翻開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