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范文(18篇)

字號:

    總結是掌握知識和經(jīng)驗的過程,也是提高自我的機會。寫總結時要注意文字流暢、條理清晰,使讀者能夠輕松理解??偨Y是在一段時間內(nèi)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一
    書,即是知識;閱讀,即是學習。人類是大自然最偉大的創(chuàng)造,因為他們具有思想,并能夠很好的表達出來,于是便創(chuàng)造出了語言和文字,然后用文字來表達思想和感情,便匯聚成了書。
    閱讀的是書,體會的是情。書籍是知識的載體,是感情的支架,在書中可以獲取知識,可以尋找人生方向,可以體悟人生價值。
    自從華夏文明的開端以來,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shù)的文學珍品。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出自醫(y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出自地質(zhì)學家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出自小說家曹雪芹的《紅樓夢》等等著作,影響中國的歷史文化。
    假若我是一個在海上行駛著船的航海家,則書是我手中緊握的指南針。失去了手中的指南針就等于失去了航海的方向,只能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沒有任何的幫助,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何時才能夠靠岸。假若我是天空中的一顆繁星,則書就是那漆黑的夜空,是為了提供一個因我而存在的舞臺,如果有一天夜色漸漸褪去,天空漸亮,那些曾經(jīng)閃耀的星球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為世界已經(jīng)不需要它們了。
    失去了書就是失去了人生的方向,麻木地沉浮于苦海,毫無目的地生活著,如同行尸走肉般,沒有思想,逐漸走向毀滅。失去了書便失去了世界,沒有感情的人存在于這個世界上,那他便是孤獨的一個人,沒有存在的價值。
    閱讀書,找到人生的目標方向,向它去前進,為它而奮斗、努力,不能放棄,不然就會迷失自我,而且永遠找不到方向。閱讀書,找到自己生存的意義,明白人生的價值。
    閱讀使人具有思想,有了思想便可以與人進行交流,交流是為了人類的發(fā)展,發(fā)展是為了繼續(xù)生存。倘若有一天人類沒有了語言和文字進行交流,那人類也該滅絕了。
    總而言之,人類不能沒有書,更不能有了書而不去閱讀。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二
    人生如白紙,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的努力來描繪自己絢爛的圖案,成就美好的人生。
    荒地經(jīng)過開墾成為綠洲,小樹苗經(jīng)過剪裁成為參天大樹。人生需要奮斗,才能成為美麗畫卷。
    為人生著上桔色,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像桔色一樣,充滿著能量、陽光。在這個大時代,信息爆炸的時代,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的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我現(xiàn)在是小學生,以后要爭取做國家的棟梁,為偉大祖國的復興,填寫桔色的未來!
    為人生著上綠色,綠色代表著健康、安全、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要鍛煉形成健康的體魄,要培養(yǎng)自己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茁壯成長,能文能武,成為祖國偉大事業(yè)的堅強防護森林。
    生活有時是多變的,充滿著神秘。人生要著上藍色,在自己悲傷的時候,彈上一曲克萊德曼的鋼琴曲,尋找那份失落的感覺;當自己遇到難題時,仰望藍色的天空,放飛自己的思路,從日月星辰中獲取靈感,最終克服了難關;當自己迷茫時,換上跑步鞋,來到故鄉(xiāng)的大海旁邊,邊跑邊想,讓大海那藍色的波浪賦予我前進的方向。
    生活有時是辛苦的,有時是收獲的快樂。人生要努力著上豐收的紅色。紅紅火火,正如金秋的果園,經(jīng)過春天的播種,夏天的耕耘,秋天充滿著收獲的快樂,紅彤彤的蘋果、金燦燦的金桔,到處歡歌笑語,所謂甜從苦中來。我經(jīng)過努力,在學習上,取得了一些好成績;在音樂上,獲得鋼琴九級證書;在德智體方面,得到了“三好學生”的稱號,自己的人生有了閃亮紅色,充滿了喜悅。
    人生像一幅畫卷,橙色、綠色、藍色、紅色……等等五彩繽紛,我的人生我來譜寫,奮斗、健康、思考、收獲……等等,希望在未來,我會擁有更多的顏色,更加美好的人生。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三
    人生而即學,學著說話,學著走路,學著做一個人。
    學得越多,眼界越廣,越會發(fā)現(xiàn)更多未知的東西要去學習。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作為一個人,總有不會的東西,就總有要去學習的方向。
    正如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學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笨擅髦且杂醒碾S無涯,明知殆矣,也要用全生來學習。人就是這樣,對未知的東西充滿求知欲,也正是這樣,才能發(fā)展至如今這樣,否則又與那些飛禽走獸有什么區(qū)別?能不斷學習,這才是人凌駕于眾生之上的資本。
    其實學習更多的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我們要與他人交流,于是學會了說話。我們要移動,于是學會了走路。同樣是吃,山野禽獸只能吃生食那些我們難以下咽的東西,可我們學會了烹飪,于是我們享受到了動物無法想象的美食。天有冷熱雨雪,動物在雨雪中瑟瑟發(fā)抖,我們在沙發(fā)上喝著熱咖啡感嘆雨雪的美景,是因為我們學會了建造。這便是作為人的不同。因為學習,我們才有這些作為“人”的便利。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些都是古人的經(jīng)驗。便是至圣孔子,也曾向老子等人學習。袁隆平老先生也要學習外語,趾高氣揚的美國總統(tǒng)也要向中國人學習用筷子。無論你是什么地位,什么條件,只要你是一個“人”,就要不斷地學習,向每一個人學習他們的長處,這才配得上做人。
    若是不思進取,不聽外界的一切,每天以自己已知的那些東西生活,什么都不學,何異于野獸?以前有新聞報道那些被狼養(yǎng)大的人類孩子,活得竟無異于野獸,這便是無法學習的下場。
    吾生也有涯,而學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吾欣然往之!蓋因生而為人。
    學無止境,方得為人。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四
    “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BR>    處看到這樣一句話,心里一驚?;蛟S是因為它太過直白地指出了游戲規(guī)則,道出了人們心中共同的秘密吧。當少年成長為中年人,于人情冷暖間漂泊浮沉,他是否還能懷有年輕時的一腔熱血,以對錯作為衡量標準,披上正義的披風,還是將想要說出口的話語丟進酒杯,于應酬的推杯換盞中,默默喝下。
    總有人說,將來機器人會取代人類,人工智能沒有感情等因素干擾,不會因為失戀而恍惚、遇上一些事而降低工作效率,諸如此類。他們擁有極高的職業(yè)操守,一切遵循設定好的程序執(zhí)行,出了bug修復就是。哪像人類那么麻煩。
    可情感真的是拖累嗎?要稱得上優(yōu)秀就得無限理智嗎?
    我們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擁有著雜七雜八的情感,有不同的三觀,各有各的樣子。面對事物我們擁有不同的看法,有各自的感性認知與理性思考,這樣的我們,這樣的聲音,匯聚成一個多元的人類社會。我們因此擁有更多的可能性,而非人工智能的思考模式所能得出的單一結論。許多人追求理智,誠然,這是好事,可理智絕非站在上帝視角批判一切,而是盡可能的減少感性因素的干擾,以較為公正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我害怕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凡事在心里計算好利弊:面前的老人摔倒了。扶?可能會被訛上。有沒有監(jiān)控?就算有,我浪費的時間從何彌補?這段時間化為己用我可以……得出結論,不值得。
    當價值觀變?yōu)槿瞬粸榧禾煺D地滅,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拋棄所謂多余的情感,當同情心再也沒有泛濫一說而是徹徹底底的消失于世,這人間,究竟還能否被稱為人間呢。
    但我希望無論世間多么嘈雜,我們?nèi)阅軋允刈约盒闹械穆曇?,能夠十年飲冰,依然難涼熱血。生而為人,就享受這份情感吧。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五
    有人說:“一塊面包可以填飽饑餓,天下的財富滿足不了人類的私欲”。我很認同這一句話,因為早在我讀三年級的時候,便曾經(jīng)親眼目睹了一件讓我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事。
    那一天,母親帶我到鎮(zhèn)上,路過一賣燒餅小攤,母親讓我上前買兩片燒餅,恰好遇上一個四五十歲的大伯也過來買燒餅。
    “嘿!你來到這里賣早餐呀!”大伯打招呼道。老板邊干活邊回答:“可不,那頭太冷清了,這兒比較熱鬧,咦?你待會去哪?”
    “我就在那兒打小工,剛跟工頭預借了工錢要去看病呢?”大伯用手指向一棟還在建的大樓,老板望了望說:“那一個月能掙多少錢?”“也就六百塊”“不會吧,怎么這么少?”“你說咱沒文化的,不然能賺多少?”大伯嘆道?!班?說得也是,其實我一天也就掙個六七十塊,有時少的才三四十塊,上有老下有小的,得養(yǎng)活一家子呢!”老板邊搖頭邊無奈地說。
    “好了,你的燒餅熟了”。老板把熱乎乎的燒餅放進袋子遞給那位大伯后又埋頭做餅。大伯把手伸進兜里,挖出一疊剛借來的鈔票,剛用手指正要夾出一張五毛的錢遞過來時,不料,一陣風起竟把大伯手里的錢飄得到處亂飛,“天啊,我的錢!”這時,路過的人紛紛各自撿錢,大伯連忙“哎呀”“哎呀”直喊,結果吸引更多人,老板也立即幫忙撿錢,可最后一數(shù),足足少了兩百!“我的血汗錢呀!”大伯嘆道。老板同情地說:“真是飯桶,怎么連錢都顧不住,算了,抓緊先去看病要緊,要不我先借你兩百,等你有錢了再還我吧!”“這怎么好呢?”“沒事,只是到底哪些不要臉的撿了錢不還呢,真是的!”
    這件事情雖然過去很多年了,但一想那些“落袋為安”撿了錢就跑的可恥小人,我就惡心,相比之下,那位本身“掙錢不易”還接濟他的賣餅老板的美好品質(zhì)則永遠值得欽佩。
    我不由得想起偉大的詩人歌德的名言:“無論你出身賤貴,但你必須得有為人之道!”這句話將永遠激勵我成長。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六
    當你修建了盛放愛與恨,盛放我們的事業(yè)以及安放我們的自身的三間精神小屋時,你是否還會想要修葺第四間小屋,來使你的人生更加完滿。
    我想,我的第四間小屋,是豁達。
    何為豁達?是經(jīng)歷謾罵指責后如微風拂過水面般淡定無痕,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樂觀心態(tài)。我們或許達不到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境界,卻可以遇事波瀾不驚,風過無痕。
    我們可以看山谷花團錦簇,也可以看海面狂風暴雨。萬事寵辱不驚,才是豁達。
    這豁達,可不是嘴上大度心中計較,也不是故作瀟灑實則記恨于心。而是心中容納萬物而面上不露半字。
    有人覺得“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是一種忍讓。其實不然,它恰恰是一種豁達,以一種極其豁達坦蕩的氣度使大事化小。
    豁達是一種大智慧,用短暫的退步換來長足的快樂和成功。就像越王勾踐兵敗降吳,臥薪嘗膽十余載,是什么支撐著他忍辱負重?便是那份助他成為君王,重整一番大業(yè)的豁達胸襟。
    當然豁達說著容易,做到可不能一蹴而就。它也需要時間的沉淀,歲月的磨煉。我們需要將這間小屋修繕妥當而不是一吹就倒,以歲月為磚,經(jīng)歷為瓦,蓋好這間助我們成功的精神小屋吧!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七
    莫讓華夏民族五千年流傳的孝德在我們這一代散失不盡,否則,悔恨已晚。
    吾常記古人曰,圣人訓乎,首孝悌,次謹信。中國的孝義之精髓,在于"正孝"。
    千年前宋朝淪喪危難之際;出現(xiàn)了一位大是大非,忠昏分明的母親——岳母,其因其愿岳飛盡忠報國,故刺其字于飛身——精忠報國。
    岳飛知其母之苦心激勵于己,便叩謝母親訓子之恩,于是毅然帶著家人母親的期望,投軍從戎,車馬一生,精忠報國,無怨無悔??龑⒃里w的孝可謂歷史上的獨有,報國而盡忠,斬敵而孝母。
    “為人子,止于孝”此句為世間傳誦的佳話而孝父孝母,其須明白其深意,而此非愚孝!古時有一人——郭解,其家貧,家中其母及三口,屋中存糧不足以四口之家食之,且其家外債累累,一天,家中余糧不夠,他便狠下心埋了自己的親生孩子,以此讓他的老母親不受饑餓之苦?,F(xiàn)代社會的人們仔細想一想,單這個事件竟然被列為二十四孝其一,多么荒唐至極,滅絕人性!
    孝親非愚孝啊!
    父母親對我們來說,可謂是愛護至極,他們從給予我們生命,到撫育我們長大成人,之中的辛寒間苦可想而知。然而,竟還有些孩子為了自己的一時憤懣,而多次發(fā)怒于父母,雙親卻包容至極,不忍心去批評他們。
    可是,你們何曾想過,你們的父母親生你養(yǎng)你不易?。∧銈兙惯€如此做之。能配為人子嗎!
    失去的就永遠不能回來了,在他們?nèi)越≡跁r,多盡孝,多聽聽他們的話,畢竟,他們是你的爸媽??!否則,悔之晚矣。
    有些人曾想:自己衣錦還鄉(xiāng)時,再孝敬父母也不遲,可是,擁有時的無予理睬,才會有失去時的悔恨至極。你們知道嗎?當你在外拼搏,努力時,在遠方家中的老父親,老母親的掛念,已無時無刻幻化成了頭上的花白銀絲,無不充釋著他們對你深深的愛。所以,珍惜現(xiàn)在吧,用你的生命去關心,去孝敬他們,讓自己的一生都無怨無悔。圣人訓,首孝悌兮。
    為人子,止于孝乎!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八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而為人作文10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縱觀中西方歷史,解放運動一向以人文主義與人本主義為核心。生而為人,我們被賦予了不可剝奪的權利:生命、自由、財產(chǎn),其實還有一條靈魂。
    生而為人,我們的整個世界都是構建在一個最基本的世界觀之上?;驗轳R克思主義哲學,于是我們對這個世界擁有了唯物、辯證的理解;或為天賦人權、社會契約,這樣就催生了主張人權與民主的自由派主流價值觀;甚至或為宗教至上、神創(chuàng)世人,于是有了政教合一的國家,最典型便是伊朗。其實世界上一切沖突,追根溯源都是其背后價值觀的沖突與經(jīng)濟利益的較量。而這我們視之為信仰,愿為之向時代發(fā)聲,愿為之不懼一切艱難險阻的價值觀,正是我們生而為人有別于禽獸,亦或是機械的基礎。
    一部災難片中的話曾深深觸動過我如果失去了人性,那么人類已然滅亡。讓人類為人類的,絕不僅僅是我們的邏輯思維,還有我們的情感、善心與人文主義關懷。是的,這個世界需要科學家、數(shù)學家、發(fā)明家來改善物質(zhì)條件,但它同時也需要思想家、畫家、詩人、作家,需要這些常被視之為可有可無的人們,來傳承,來發(fā)揚我們靈魂中最本質(zhì)的東西至善、大美。
    當今社會的一切,在規(guī)范化的同時,也越來越機械、同質(zhì)、冷漠:學生寫出的閱讀分析與習作千篇一律,不再是自己的.領悟與思考,而更多是技巧和套路;設計師給出的圖紙制式單調(diào),不再是他們對世界的觀察與審美,而多是一些公式與模板照搬一套;餐飲、咖啡、茶點都標準化管理,不見了溫情,只余冰冷的配比;甚至連美的標準都被固定了:身材苗條、雙眼皮……以致于如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面對此般現(xiàn)狀,希望學校,這青年人價值觀養(yǎng)成最重要的地方,能少壓抑些天性,多鼓勵些個性;希望社會能給那些獨立工作室多一些支持與空間,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更重要的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堅守自己的信仰、情感與初心,擁有有趣的靈魂。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九
    屋外,是草長鶯飛的二月天;屋內(nèi),是行云流水的鋼琴聲。我倚在窗邊深深地嘆了口氣——這次算是體會到了當鋼琴老師的滋味啊。
    第一天,媽媽開始識譜了,我坐在她的身邊,就像一位真的鋼琴老師一樣。媽媽是一位愛偷懶的學生,她因為前三行有難度就直接開始攻克第四行了。媽媽一會兒皺著眉頭問:“堯堯,這是什么音來著?”一會兒又自言自語道:“為什么我彈出來的《星空》跟原版的不一樣呢……”弄得我哭笑不得,您彈的當然和原版不一樣嘍,您可是按0.25倍速來彈的,而且每小節(jié)還有三個錯音呢!
    我是個認真負責的鋼琴老師。發(fā)現(xiàn)問題,我會及時提醒媽媽:“媽媽!這里應該漸強,第四行第三小節(jié)是升fa!”但是每一次她不是彈錯就是卡了一會兒才彈對,這使我十分抓狂。有好幾次我都已經(jīng)發(fā)出歇斯底里的尖叫了:“升fa!升fa!是升fa!”
    第二天,媽媽已經(jīng)可以彈一頁了,雖然彈得不太流暢,但至少沒有幾個錯音了,這一點我十分欣慰。接下來的幾天,我一直陪著媽媽練習,耐心糾正她的節(jié)奏和指法。雖然這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是很令人滿意,有時偷懶,有時健忘,但當我看她把錯誤改掉時,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在媽媽進步的同時,我也在進步。
    我一邊開心地聽著媽媽行云流水的彈琴聲一邊想:當一個好的鋼琴老師可真不容易,既要有耐心又得有包容心,還要把自己對曲子的理解準確地表達出來。假如以后有機會,我一定要當這樣的鋼琴老師!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十
    站在梧桐樹下,仰頭凝視橘黃色的楓葉,那被稱為糖槭樹花的葉,絲毫不輸給貌美的花瓣和花蕊。樹上的每一片葉子,從來到這個世上開始,就與大自然進行了艱苦的抗爭。
    著名的“法國小云雀”,也就是《玫瑰人生》的原唱,曾經(jīng)活得像玫瑰一樣絢麗,但最終也逃不了無聲的凋零。但是,那些包括《玫瑰人生》在內(nèi)的眾多名曲,都被同名電影《玫瑰人生》保存在了時光的留聲機中。歌聲不老,馥郁永生。雖然我并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但當我聽到、看到此情景時,如同親身經(jīng)歷過一樣,總是感觸良多。
    生命的凋零再平常不過了,因為萬物都有生有滅,人也是如此。為了不留遺憾,我們現(xiàn)在是不是應該抓住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為創(chuàng)造輝煌燦爛的人生而努力拼搏呢?這樣此生才不會白活!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十一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而為人作文8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處看到這樣一句話,心里一驚?;蛟S是因為它太過直白地指出了游戲規(guī)則,道出了人們心中共同的秘密吧。當少年成長為中年人,于人情冷暖間漂泊浮沉,他是否還能懷有年輕時的一腔熱血,以對錯作為衡量標準,披上正義的披風,還是將想要說出口的話語丟進酒杯,于應酬的推杯換盞中,默默喝下。
    總有人說,將來機器人會取代人類,人工智能沒有感情等因素干擾,不會因為失戀而恍惚、遇上一些事而降低工作效率,諸如此類。他們擁有極高的職業(yè)操守,一切遵循設定好的程序執(zhí)行,出了bug修復就是。哪像人類那么麻煩。
    可情感真的是拖累嗎?要稱得上優(yōu)秀就得無限理智嗎?
    我們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擁有著雜七雜八的情感,有不同的三觀,各有各的樣子。面對事物我們擁有不同的看法,有各自的感性認知與理性思考,這樣的我們,這樣的聲音,匯聚成一個多元的人類社會。我們因此擁有更多的可能性,而非人工智能的思考模式所能得出的單一結論。許多人追求理智,誠然,這是好事,可理智絕非站在上帝視角批判一切,而是盡可能的減少感性因素的干擾,以較為公正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我害怕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凡事在心里計算好利弊:面前的老人摔倒了。扶?可能會被訛上。有沒有監(jiān)控?就算有,我浪費的時間從何彌補?這段時間化為己用我可以得出結論,不值得。
    當價值觀變?yōu)槿瞬粸榧禾煺D地滅,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拋棄所謂多余的情感,當同情心再也沒有泛濫一說而是徹徹底底的'消失于世,這人間,究竟還能否被稱為人間呢。
    但我希望無論世間多么嘈雜,我們?nèi)阅軋允刈约盒闹械穆曇簦軌蚴觑嫳?,依然難涼熱血。生而為人,就享受這份情感吧。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十二
    生了為人好像這一生就是要經(jīng)歷一些困苦,好像人生就是一定要面對一些屈辱或者是一些挫折,來考驗我們究竟有怎樣的態(tài)度去面對他,即便可能這一些挫折以及那些讓自己感覺到難受的事情可以不發(fā)生的,畢竟感覺發(fā)生了對自己的人生也不會說,添上一筆添上一筆更精彩的筆畫,可是好像又真的就必須去經(jīng)歷。
    也很久之前就想要感慨一下老師這個職位了,之前一直覺得作為老師真的太不容易了,尤其是私立學校的老師,雖然說他們的工資拿的比別人高,但是他們承受的壓力以及其他輿論真的也會更加的多,可能在公辦學校的老師不會說特別關注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吧,畢竟他的實力在那里,畢竟他的教師證也在那里,而且公立學校可能也沒有那么注重經(jīng)濟效益,所以不需要考慮學生的生源。
    所以多多少少對學生的一些心理上的反應會關注的比較少,但是在私立學校其實自己讀了快6年的私立學校了,自己也是深有體會的,深知私立學校老師的不容易,因為學生每一個學期都會對老師做出評價,然后交給領導,領導會根據(jù)學生的評價來裁判,某一個老師就是可以對老師進行裁決。
    就像上一次語文老師在上直播課的時候,因為他對這一些電腦的操作其實不懂不了解,他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語文老師,然后當時因為操作失誤沒有把另一個班的人給拉進來,然后另一個班在我們學校就是用平行班去稱呼他們,我們是實驗班,他們是平行班,然后當時里面有一個學生就說老師他慘了要去投訴他,瞧不起他們,不把他們給拉進課堂上去。
    其實自己看到這一切的時候,內(nèi)心是無比無奈的,大家都清楚語文老師那一個性格以及語文老師操作電腦的那一個水平,可是那些學生就是故意這樣子說他,最后語文老師是特別愧疚的,你知道嗎?就那一種特別想要去討好的那種心情去跟他們解釋解釋很多遍,而且從頭開始想起明明是可以看回放的,但是他他還是浪費我們的時間,耽誤我們的時間去給他們從頭講起,而且是各種解釋說不是故意的什么的。
    感覺任何為人誰都不容易,哪怕那是在別人看起來,已經(jīng)算是社會上很輕松的一種職業(yè)存在了。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十三
    尊敬的老師家長以及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生而為人》。
    首先,生而為人,在人生中我們要做一個有靈魂的人。一個無論何時何地做任何事都不失靈魂的人。古語有云:智者不飲盜泉之水,貧者不受嗟來之食。時刻保持節(jié)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正如李白所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不畏權貴,不懼艱險,做真實的自己。當然了,不要成為別人眼中的你,要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放手追逐自己心中的世界,對于周遭的阻礙無所畏懼。梅花,傲寒斗雪,料峭寒風沒有把它吹倒,卻成就了這君子之格,做人亦是如此。面對困難,要敢于逆游而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雖說你我皆是蕓蕓眾生中最不起眼的一個最平凡的一個,但我們還是擁有一顆不平凡的心,一顆不平凡的心,應只屬于不平凡的自己。
    其次,生而為人,我們要做一個有價值的人。所謂價值,并不在于能力的高低、智力的多少。在我看來,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就在于你所奉獻的多少。面對家庭,我們要奉獻我們的孝;面對社會,我們要奉獻我們的才;面對國家,我們要奉獻我們的`忠。諸如此類,皆為價值。有價值的人生永遠是精彩的。而我們作為青少年,在我們正當好的年紀,光芒萬丈的青春,更不應該游戲人生、哀嘆人生。要將有限的人生,綻放無限的光芒。
    最后,生而為人,我們還要做一個有靈魂的人。沒有理想的人生庸庸碌碌,跟隨他人的腳步,能留得精神幾處?追逐名利不如追逐理想。陶淵明,心系鄉(xiāng)野,棄官回鄉(xiāng),而留名千古;釋迦牟尼,一心修行,歷經(jīng)劫難,菩提樹下終得頓悟。就算一路布滿了荊棘,充滿了流言蜚語與惡意詆毀,就算前方危機四伏,但仍會奮不顧身的去追逐心中的夢,因為沒有一個人是絕對沒有希望的,每一道裂縫就是光涌入的口。努力和上進,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的,而是為了不辜負,自己不辜負此生。愿我們在挫折路上,仍能砥礪前行!愿我們歷經(jīng)磨難后,仍能熱愛這世界!用我們在暮暮垂老之際,回望過首,能夠不愧初心,沒有白來人間這一遭。人生苦短,沒有時間留下遺憾。如果結果不如你所愿,那么就在塵埃落定前奮力一搏。得意須盡歡!
    同學們,當下青春正好,何不揚帆起浪!就讓我們在這匆匆紅塵之中,留下專屬于自己永不磨滅的痕跡,過出精彩的自己,過出精彩的人生!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十四
    “一個城市里有人為了救溺水的人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們必須習慣這樣的消息。這是“舍己救人”的錯嗎?人們對這種概念的誤解由來已久,并被其牢牢束縛。當他們看到其他人“陷入重圍”時,他們總是去營救。眾所周知,這一大招給自己埋下了惡果。這是一種不自量力的表現(xiàn)。很有可能我不是救別人,而是把自己放進去。有句話叫“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個人陪你走在黃權路上?!币苍S,即使不成功,也是對受害者的一種安慰。但是這種安慰代價太大了嗎?所以救人,首先要衡量自己的實力,才不會真的“把自己給滅了!”
    有這么一件事,“一個年近八十的老人掉進水里,三個大學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笔紫任蚁雴栆痪洹爸档脝??”是否值得用三個剛正不阿的青年換下半個80歲老人的生活?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這三個人一樣不理智,就沒有必要執(zhí)行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還是那句“放棄自己,量力而行!”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想法不是很正確。
    是的,作為中國公民,我們應該有公共道德,幫助弱者。這只是一個危險的時刻,所以冷靜下來,不要盲目的、過度的伸展自己去“拔刀相助”。我怕最后會被“卡在兩根肋骨里”“去死吧,騎鶴西去”!
    我認為“舍己救人”是正確的,但要建立在正確認識的基礎上。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正確對待和理解“舍己救人”。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十五
    以人生為紙,吾身為筆,舞動歲月,畫一生五彩繽紛。
    小時聽聞"人生"二字,懵懂的我開始思索:人生應該是什么顏色的呢?
    green----一生守衛(wèi)
    昆侖高寒夜風雪,綠衣挺拔腰未彎。望昆侖之上終年積雪,地處高寒,一片雪白中唯有一身軍綠加以點綴。哪怕只有幾點零星的人影,卻足以撐起整個昆侖的生機。那是守衛(wèi)在祖國邊疆的軍人,用一生的忠誠守衛(wèi)祖國的第一道防線。他們的一生,都著上了軍綠色,代表著不悔不棄的守衛(wèi)。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化為昆侖之上的一抹軍綠,用挺直的腰桿將人生涂成軍綠。
    blue----兩處閑愁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有人說,人,生于世間,不斷邂逅許多人,只是為了找回自己缺失的部分,即自己的靈魂伴侶。行走于世間多年,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可是他們都不是我要找的人。獨處之時,常常會有孤寂之感。每于此時,我總喜歡抬頭看天。因為我知道,在這一片湛藍之下的某個角落,總有一個人同時也在等待。我仍在不斷和許多人邂逅又分離,卻并不急于去尋找,因為我知道,上天注定,總會遇到那個人,或早或晚。彼時,天空亦是如斯湛藍。
    yellow----三寸日光
    流鶯語春芳晴日,三寸日光醉歡顏。雨后初霽,天空中還有大片的濃云未褪,風中包裹的新鮮的泥土的芬芳拂面而來,衣裳輕揚,微冷。回頭向來處張望,遙遠的天邊濃濃的云層中隱隱擠出幾米微黃的光,微弱卻溫暖。悠然漫步在小徑上,哪怕風雨再襲,也不改歡顏,我知道,再大的風雨,終會過去,太陽一直在身邊守護,從未離開。人生如此,我的人生,一直撒滿米黃的光,無謂風雨。
    end----人生如畫
    人活在世,生死幾十年,歷經(jīng)無數(shù),或悲或喜,或勇或懼,均是人生中不可覆滅的色彩。每一種色彩都是上天的仁慈的饋贈,余生,我愿以初心為筆,畫一生五彩繽紛。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十六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生活坎坷處常多悲艱。在生活的洪流中,現(xiàn)實的壓力、世事的紛繁讓一些人的內(nèi)心世界越來越浮躁,行為莽撞而沖動,斤斤計較而徒生牽累。
    其實,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人們要求的太多、背負的太多、掛礙太多。在生命的追隨逐中,人們總是希望以一種激進的方式獵取幸福與成功,豈不知幸福卻在這種追逐中離你越來越遠。別和自己過不去,別讓自己的生命白白浪費在徒勞之中。
    快樂不是誰擁有的多,而是誰更懂得營造快樂的心境。只有你用微笑面對生活,扔下生活中的煩瑣和背負,不在苛求他人,給自己一個幸??鞓返哪繕撕蜌w宿,懂得舍得,學會“享受,”你的人生才能處處是幸福,時時都快樂。
    所以,你在為人處事的時候,應靜下心來,靜心處世;你在面臨選擇和舍棄的時候,應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從心為人。聽從內(nèi)心的聲音是一種心理的狀態(tài),更是一種生命的覺悟。靜下心來,是一種心靈的沉靜,也是一種身心的休鎴。
    在漫漫的人生征程中,你隨時需要用一顆安靜、平靜的心來處世為人,需要同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跟隨自己內(nèi)心的腳步來為人處世。心靜了,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便能夠化解無謂的喧囂與無奈、抱怨與苛求,讓自己活在一個清新舒暢的世界。
    心靜了,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幸福便不再渴望而不可即,它就存在于每個人的心間,休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與平常事物之中。所以,靜心、從心中有微笑、有快樂、有從容、有各種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幸福與沉穩(wěn)。
    靜心是清明,從心是覺悟,靜下心來處事,聽從內(nèi)心的聲音為人,不為紛擾雜亂的世事所駡絆,才能走出一個嶄新的自我,重塑一個幸福的人生。
    翻開本書,讓你真正的領悟幸福與快樂的內(nèi)涵,讓你真實地感受到生命的富足和充實都源自于自己內(nèi)心的要求和渴望。你要靜心處世、從心為人,回歸自然,尋找一顆清凈的心,那么快樂就會如影隨形,幸福也會常伴左右。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十七
    我以前,只是想著成功,每次失敗,都伴隨著我的痛苦,所以,我不顧及一切。
    那個晴朗的一天,在我看來卻是“風雨交加”的一天,那天,是期中考試公布成績的日子,我捧著那張“8”開頭的卷子,低頭不語,慢吞吞地走向家里去。
    路上,我遇上了一個要好的同學,他努力地勸說,讓我別再傷心,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可是在我看來,這句話卻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突然,我也知道為什么,我毫無征兆地哭了。
    我飛奔回家,一開門,便徑直走向臥室,忍著淚寫起作業(yè),卻是心不在焉,媽媽走了進來。我的心怦怦直跳,心想:這下真是難逃一死,肯定要向我詢問分數(shù)。果然,媽媽開口就問:“考了多少分”?我只好報告了實情??墒牵瑡寢尳酉聛淼谋憩F(xiàn)卻讓我大吃一驚:我轉(zhuǎn)過身,望著媽媽。媽媽語重心長地說:“不要灰心,我知道你沒考好,可是哭,就能解決問題嗎?你沒考好,那就是沒考好,這已你現(xiàn)在的成績,只要你努力,以后還是能考好,正所謂失敗乃是成功之母。”我聽了,后悔不已,淚珠,還掛在臉上。
    從此我不再氣餒,別人傷心時,我也會去安慰??墒牵疫€是忘不了那張卷子。但是,現(xiàn)在想起它,我只會更加努力,哭或笑,都是自己選擇,何不開開心心,微笑著面對人生。傷心,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生而為人執(zhí)而不棄篇十八
    縱觀中西方歷史,解放運動一向以人文主義與人本主義為核心。生而為人,我們被賦予了不可剝奪的權利:生命、自由、財產(chǎn),其實還有一條——靈魂。
    生而為人,我們的整個世界都是構建在一個最基本的世界觀之上?;驗轳R克思主義哲學,于是我們對這個世界擁有了唯物、辯證的理解;或為天賦人權、社會契約,這樣就催生了主張人權與民主的自由派主流價值觀;甚至或為宗教至上、神創(chuàng)世人,于是有了政教合一的國家,最典型便是伊朗。其實世界上一切沖突,追根溯源都是其背后價值觀的沖突與經(jīng)濟利益的較量。而這我們視之為信仰,愿為之向時代發(fā)聲,愿為之不懼一切艱難險阻的價值觀,正是我們生而為人有別于禽獸,亦或是機械的基礎。
    一部災難片中的話曾深深觸動過我——如果失去了人性,那么人類已然滅亡。讓人類為人類的,絕不僅僅是我們的邏輯思維,還有我們的情感、善心與人文主義關懷。是的,這個世界需要科學家、數(shù)學家、發(fā)明家來改善物質(zhì)條件,但它同時也需要思想家、畫家、詩人、作家,需要這些常被視之為可有可無的人們,來傳承,來發(fā)揚我們靈魂中最本質(zhì)的東西——至善、大美。
    當今社會的一切,在規(guī)范化的同時,也越來越機械、同質(zhì)、冷漠:學生寫出的閱讀分析與習作千篇一律,不再是自己的領悟與思考,而更多是技巧和套路;設計師給出的圖紙制式單調(diào),不再是他們對世界的觀察與審美,而多是一些公式與模板照搬一套;餐飲、咖啡、茶點都“標準化管理”,不見了溫情,只余冰冷的配比;甚至連美的標準都被固定了:身材苗條、雙眼皮……以致于如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面對此般現(xiàn)狀,希望學校,這青年人價值觀養(yǎng)成最重要的地方,能少壓抑些天性,多鼓勵些個性;希望社會能給那些獨立工作室多一些支持與空間,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更重要的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堅守自己的信仰、情感與初心,擁有有趣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