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如何避免拖延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和改進的問題,我們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最重要的是,總結不僅是一種寫作技巧,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方法,我們要將其融入到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一
1.前幾天,有些孩子把想象的事物寫進了日記里,在口語交際中,我們也交流了自己想象中機器人,孩子們的發(fā)抿創(chuàng)造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讓我們先來交流一下我們寫好的日記,聽聽同學的意見。
學生交流,評議,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
2.在口語交際中,在同學的日記里,我們發(fā)現好多同學在想象中都有新發(fā)現。也許你有更多的發(fā)明要想說,今天我們就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寫的內容,再寫一篇想象作文。
學生討論交流: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你準備寫哪些內容?
把你準備介紹的事物描述給同學聽。
3.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4.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正確。
5.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6.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7.再次修改,大聲讀讀。
8.謄寫作文,注意格式,字跡工整。
第三課時。
自主探索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fā)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fā)現。
7.組交流: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fā)現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8.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9.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fā)現。
10.教師引導`小結:這六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qū)別,進行擴詞練習。
11.拓展練習:交流課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二、讀讀認認。
1.讀一讀這兒的兒歌,注意帶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發(fā)現。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fā)現,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調料和味道。
3.這八個字擴詞。
4.說出另外的跟調料和味道有關的字。
三、讀讀背背。
1.導入:看見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兒。看到不同的花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將要學的一首農諺就揭示了如何預測明日天氣,下面就讓我們去讀一讀吧。
2.學生自由朗讀諺語,帶有音節(jié)的字拼讀拼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獲,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4.抽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5.師生對讀,齊讀。
6.看誰最先背下來。
7.背誦比賽。
四.寬帶網。
1.科學技術真神奇,可以讓人在暗無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樣的一個人請把你課前收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跟同學交流交流,并說出你資料的來源。
2.讀課文中列舉的例子,讀后談談自己的體會。
小結激勵: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于探索,掌握豐富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fā)明家!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二
2.激發(fā)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的興趣,并養(yǎng)成邊讀邊想的閱讀習慣。
3.會抓住童話的特點編、寫童話;
4.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話故事方面的收獲。
了解童話的特點。
激發(fā)學生編寫童話故事的興趣。
3課時。
第一課時。
我的發(fā)現。
1.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童話具有想象豐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擬人化,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2.結合自己讀的童話故事談對童話的認識和感受。
1.讀詩歌。
2.談詩歌的意思。
3.有感情地讀。
寫童話。
1.根據童話的特點和讀過的`童話故事,選擇你喜歡的動植物或人物、事物展開想象寫一個童話故事。
2.同桌互讀互改。
3.抽生上臺讀遍的故事,集體評改。
4.自評自改或互改。
5.謄寫。
第二課時。
教學口語交際。
一、自己準備故事內容。
二、小組內講童話故事,選出最佳故事大王。
三、請每組的故事大王上臺講,集體評議,選出班級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編童話。
四、自由組合,演優(yōu)秀的童話。組內排練,上臺表演,評出最佳演員。
五、制作小組的童話故事集,展示。
六、作業(yè)。
1.寫出自己所看過的童話故事書。
2.辦童話故事的墻報。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三
1.學會在讀書的過程中摘抄好詞佳句,培養(yǎng)感悟文字、積累文字的能力與習慣。
2.體會成語對于描寫人物的重要作用,提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句子,初步掌握朗讀技巧,不斷提升良好的語感。
4.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同時能夠給自己的興趣小組取個響亮、有個性的名字。
5.誦讀古詩《所見》,感受詩歌中的童趣,豐富古詩文化積累。
培養(yǎng)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能力,形成語文知識的不斷累積。
能夠結合興趣小組的特點有創(chuàng)意地給小組取名。
兩課時。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1.學會在讀書的過程中摘抄好詞佳句,培養(yǎng)感悟文字、積累文字的能力與習慣。
2.體會成語對于描寫人物的重要作用,提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句子,初步掌握朗讀技巧,不斷提升良好的語感。
一、教學“交流平臺”
師:是啊,不光要睡好、吃好,我們還要多讀書,才能不斷強健我們的大腦。說到讀書,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有效積累知識的小妙招呢,請跟我一起走進“交流平臺”,找一找這個好方法。
2.課件出示“交流平臺”中兩句話,學生自由朗讀。
(1)引導學生讀一讀并說說它的出處,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說說這句話寫得好不好(好,寫出了孩子們讀課文讀得非常認真……)。
(2)引導學生再讀句子第二句話,教師適時正音并解釋“更夫”,然后說說這句話好在哪里,提醒他們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生活中“更夫”這一職業(yè)的向往,表現作者對呆板、傳統(tǒng)教育的反感。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以上兩句話。
3.師:請大家拿出學習任務單(選自《珍珠鳥》的一段文字),仔細閱讀并畫出你感興趣的句子,說說你的感受。
學生匯報學習情況,教師相機點評。
4.師:這么好的句子,我們如果要把它記在腦海里,光讀還不夠,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摘抄下來,學會摘抄是積累知識的一個好方法(板書:摘抄)。
今天老師就帶來了幾位學生的摘抄筆記,請大家欣賞。(展示筆記)。
學生欣賞并說說這些句子給你的感受。
教師小結:不管是在課文中,還是課外閱讀中,往往有一些很新鮮、很生動、很有趣的句子,看到這樣的句子,我們要多讀幾遍,并抄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然,除了好句,詞語積累也非常重要。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借助學生熟悉的話題創(chuàng)設交流情境,讓他們初步建立了“讓知識豐富大腦”的意識,同時,在教師的引領下明確摘抄好詞佳句是豐富語言文字認知的重要途徑。
二、教學“詞句段運用”
(一)學習成語、發(fā)現特點。
1.趣味引入對成語的學習。
觀看視頻,學生通過動作、神態(tài)等猜出對應的成語(相機出示:張牙舞爪、搖頭晃腦)。
師:別小看剛才這兩個成語,它們可是把老師剛才的動作非常有趣地表現了出來。
2.課件出示“搖頭晃腦、披頭散發(fā)”等8個成語,引導學生認真朗讀成語,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1)指名朗讀成語、小組開火車輪讀成語,教師適時指導學生讀準多音字。學生齊讀成語,注意成語間的短暫停頓。
(2)引導學生簡單交流對成語大意的理解。同時教師補充說明“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機警敏捷)、“口干舌燥”(口舌都干了、形容說話太多)等成語的意思,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這些成語對描寫人物的具體表現的重要作用(更加形象、生動)。
(3)學生再讀成語,看看這些成語都有什么特點?
3.師:積累詞語最終的目的是為了運用到句子中,那老師想考考大家會不會運用。(出示課件:選詞填空)。
請學生上臺選詞填空。
4.出示其他描寫人物的成語(課件出示:擠眉弄眼、興高采烈……),學生齊讀成語,想象成語所表達的人物情態(tài)。
想一想自己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成語?
(出示課件:分類游戲)。
(1).四人一組討論:右邊的詞語可以歸入哪一類中?時間為2分鐘(出示計時器)。
(2).小組代表上臺玩配對游戲。
(3).請大家一起輕輕地讀讀,并記在腦海中。
教師小結:剛才學習的成語都準確的表達了人物的各個方面,如果我們能將它們恰當地運用到說話、寫話的過程中,保準會讓別人覺得你是個非常有文采的人。
(二)朗讀句子、學會表達。
是啊,通過停頓、強調詞語的重音,可以讀出語氣,更好句子的情感。
2.(課件出示:三個句子)引導學生認真朗讀“詞句段運用”第二部分中的三段話,想一想怎樣朗讀才能準確地表達出句子的意思。
(出示學習要求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標一標:用“.”標出重音;
練一練:再試著根據自己的理解朗讀。)。
(1)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2)全班交流:你最想讀哪一句?
學生交流自己的理解,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體會笫一段話中的“那些花朵”是天真爛漫、渴望自然的兒童的化身,而“地下的學?!?BR> 說明作者認為學校阻斷了兒童與大自然的聯(lián)系,抹殺了兒童的天性;第二段話中“一點兒”這個詞語寫出了孫中山對書里說的意思絲毫不懂,正因如此才產生了“問”的念頭;第三段話中的“不懂就要問”告訴了我們學習的方法,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不斷進步。
學生比賽讀,老師劃出停頓處和重音的詞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三段話,注意強調句子中的幾個詞語的朗讀重音。
教師小結:學習語句不是讀準字音即可,還要抓住關鍵詞語、讀準重音,這樣,才能把句子的意思表達更清楚明白。所以,善于表達,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板書3)。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觀察思考、游戲互動、交流指導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觀察發(fā)現,初步感悟了詞語的特點以及句子朗讀情感的處理技巧,并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更好地體會了詞句的特點,進而提升了語言積累的有效性,也培養(yǎng)了良好的語感。
三、總結本課。
1、教師總結:語文學習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豐富與積累的過程,孩子們,讓我們把今天所學到的學習方法運用到今后的語文學習過程中,相信你們會更多地感受到語文學習的無限樂趣。
2、布置作業(yè):閱讀課外書籍,摘抄好詞好句。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四
6.嘗試多種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讀《一株紫丁香》,鞏固學過的漢字,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受共讀的樂趣。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程,魔”等11個生字;
3.讀句子,體會加點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語文園地二》,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兩遍。
二、出示學習目標。
這節(jié)課,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認識“程,魔”等11個生字;通過學習句式,能把自己喜歡的景物按句式寫下來;讀句子,體會加點詞語的意思。
三、
第一次“先學后教”:識字加油站。
(一)先學。
帶拼音展示識字加油站的詞語和生字。
(備注:上面的詞語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職業(yè),可以用加減識字或猜字謎識字的方式來認識這些字)。
(二)后教。
指名讀(后進生)。
指名糾錯,老師板書出錯的字詞;
學生說出每個詞語的意思,不會的老師補充。
四、第二次“先學后教”:字詞句運用。
(一)先學。
出示字詞句運用的句子。
(要求:觀察句式,也能把自己喜歡的景物寫下來)。
(二)后教。
找學生展示自己的句子。
五、第三次“先學后教”:字詞句運用。
(一)先學。
學生讀句子,體會加點詞的意思,跟同桌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二)后教。
找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詞語的意思,老師補充,引導。
(備注:“特別”在第一組第一個句子中是“格外”的意思,在第二句中是“與眾不同;不普通”的意思?!敖涍^”在第二組第一句是“過程;經歷”的意思,在第二句中是“通過(處所,時間,動作等)”的意思。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不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用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2.朗讀積累關于如何對待別人的句子;
3.嘗試多種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讀《一株紫丁香》,鞏固學過的漢字,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受共讀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語文園地二》,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兩遍。
二、出示學習目標。
這節(jié)課,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能用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好朋友;朗讀積累關于如何對待別人的句子;嘗試多種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讀《一株紫丁香》,鞏固學過的漢字,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受共讀的樂趣。
三、第一次“先學后教”:寫話。
(一)先學。
出示書上表格展示的例子,誰?長什么樣子?你和他經常做的事?
(二)后教。
鼓勵學生寫話,寫一寫自己的好朋友。展示一些學生的作文。
4、第二次“先學后教”:日積月累。
(1)先學。
朗讀日積月累中的句子;2.體會每句話的意思。
(備注: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意思)。
(2)后教。
老師對學生不懂的句子,進行舉例說明。
(備注:這三句話都告訴我們該如何對待別人。第一句是英國諺語。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付出也會使自己快樂,只懂得收獲的快樂,并不是真正的快樂。第二句是中國民間諺語。告訴我們:平時肯幫助別人的人,有困難時也會獲得別人的幫助。第三句出自《論語》。意思是:與其別人好的時候跑去賀喜,不如別人苦的時候送去幫助。)。
(3)課后延伸,親子讀詩。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五
1、認識生字,會補充描寫春天的詞語,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
2、能通過提問的不同,讀出同一個句子句子不同的語氣。
3、掌握左半包圍的字的書寫要點。
4、朗讀背誦古詩,閱讀短文,理解文本的意思。
重點:識字寫字,掌握漢字書寫規(guī)律。
難點:朗讀背誦古詩,體會小草的堅韌不拔。流利朗讀文本,理解文本的意思。
2課時。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
2、同學自由讀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看圖認字:亭、廁所、寶塔。
分析字形特點認字:餐。
根據字義理解識字:管理、咨詢。
3、同桌檢查讀詞語,互相評價校音。
4、老師指名讀生詞,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5、我來當小導游。
我們今天去中心公園玩兒,公園可真大,同學們可得認清楚指示牌,可別走丟了。誰來當小導游,帶領著我們一起游覽一下公園呢?簡單的介紹一下公園里有什么。
6、小結:這張圖就是我們在公園里經常見到的導覽圖,看到這張圖,我們就知道這個公園里有什么設施,我們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認識這些指示牌,我們在公園里就能更好的游玩了,下次與家長去公園玩,你們也給家長講講這個導覽圖吧。今天我們就游覽到這里。
1、出示春天的圖片,說說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指導學生觀察春天的景象,說說自己的感受。
2、出示課本的練習題,舉兩個例子。
______的天空_______的陽光。
______的田野_______的微風。
______的柳條_______的草坪。
示例:我看到碧綠的田野、細長的柳條。
暖暖的陽光讓我感到春天來了。
同學們,你們還想到了什么,把你感受到的說一說。(指名說自己的想法)。
微風:輕柔的、溫柔的。
草坪:嫩綠的、細軟的、充滿生機的。
天空:藍藍的'、廣闊的、一望無際的。
言之有理即可。
3、選擇你喜歡的詞語填在課本劃橫線的地方,字跡工整。
4、出示句子“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敝该x句子。根據教師的提問讀這個句子。
什么睡在松軟的泥土里?(重讀“種子”)。
種子睡在哪里?(重讀“泥土里”)。
種子睡在什么樣的泥土里?(重讀“松軟的”)。
根據提問的側重點不同,讀的過程中,重讀的地方也不一樣,在讀的過程中,注意提問所問的要點。
5、指導書寫。
歸納總結:“底”“原”是左上包圍的字,寫的時候注意撇要寫伸展;“處”“遞”是左下包圍的字,捺畫要寫得伸展。
學生描紅,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上,學會了如何看公園的導覽圖,與我們實際的生活緊密相關,希望同學們在課后,在生活中留心觀察,擴大自己的識字量。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六
引導學生發(fā)現漢字規(guī)律,自己小結識字的方法。
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多義詞
1學生自制識字課本(可剪剪貼貼,或請家長把自己會認的.字寫出來)。
2教學課件。
一、導入
二、我會認
2學生拿出自制的識字課本,分小組交流看電視時認識的字。
3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識字的方法,教師和學生評議。
4小組學習我的發(fā)現中的漢字。
讀讀這些字,你有什么新發(fā)現?
5集體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總結識字方法。
6認讀生字卡片(學生說一說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
三、讀讀想想
1小組學習:讀一讀這些詞,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2你還知道哪個字,也和張字一樣,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3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七
一、我的發(fā)現。
??這次活動安排了八對漢字,前一個為熟字,后一個為新字,前一個字是后一個字的組成部分,并且是形聲字中表音的部分。這是一種較好的識字方法。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進一步發(fā)現漢字的構字特點。在探索和發(fā)現中學會識字,體驗識字的樂趣,激發(fā)識字的興趣,并學會應用?!拔視J”用來進行鞏固生字,并適當進行拓展;“我會讀”進一步發(fā)現和鞏固這種漢字的`構字特點。
??過程建議:
??我會認。
??1、出示多媒體課件(兩組漢字錯落排列)引導學生讀一讀,看看哪兩個字可成為好朋友。
??2、找找每組中兩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發(fā)現這是用了什么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3、你還能用其他方法來記住這幾個字嗎?
??4、多種形式讀生字,給你喜歡的字另組詞。
??5、你能用這種方法還認識哪些字?進行交流。
??我會讀。
??1、讀讀加點的字,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
??2、多種形成讀詞語,想一想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關?
??3、你還能說出其他類似的字嗎?
???。
??二、日積月累。
??這一部分包括三項內容:“讀讀比比”、“讀讀記記”、“學習查字典”。“讀讀比比”安排了五組詞語,目的讓學生通過認讀,進行比較,來鞏固讀音相同的形近字。“讀讀記記”是一段姓氏歌,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分清姓氏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姓氏的部件或偏旁是不同的?!皩W習查字典”是新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掌握部首查字法,教學時應首先讓學生明確部首的含義,再進行舉例,然后學生嘗試加以練習。過程中要采取有效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
??過程建議:
??讀讀比比。
??1、分小組比賽讀,要求讀準字音。
??2、指讀每組詞,比較帶點的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春天的美景。
教學重點:
會認、會寫生字,感情誦讀。
教學難點:
體會春天美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1、孩子們,冬天過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們走來,你們看!(出示掛圖)。
生:仔細觀看。
2、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3、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鮮花,嫩綠的小草,大自然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讓我們一塊到課文中去“找春天”吧。
4、板書課題:找春天。
二、初讀課文,合作識字。
1、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生:朗讀圈點。
2、出示生字,請小朋友們想想辦法,怎樣記住生字和它們交上朋友。
生:小組討論,同桌互教。
3、剛才小朋友們學得可真棒呀,現在請大家看生字,你最會學哪個字?怎樣記住它?
生:我會認“躲”、“身”和“朵”組合起來就是“躲”,生齊讀“躲”。
4、師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讓學生猜一猜。
生:做動作,演示“羞”、“遮”、“掩”、“探”、“觸”。
5、真棒,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呀!現在請一位小老師再教大家認認這些生字。
6、師指名認讀。
三、細讀課文,感知發(fā)現。
1、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們聽(師范讀或錄音范讀)。
2、孩子們找到的春天多美呀!請大家再讀讀,讀讀后說說課文中的小朋友發(fā)現了什么。
3、齊讀課文,教師評價。
生:交流合作質疑(略)。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讀中悟文。
生:如,“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2、“探出頭來”是什么樣子呢?做做動作,那小草探出頭來是什么樣的呢?
生做動作。
3、多可愛的小草呀!誰再來讀讀?(指名讀)。
4、把疑問的語氣讀出來。
5、課文中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嗎?請找出來讀一讀。
6、誰來表演?(出示4――7自然段)。
生:舉手表演。
7、真棒,讓我們來夸夸他。
全班讀: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
二、強化感受,升華感情。
1、是呀,美麗的春天來了,面花盛開,百鳥爭鳴,泉水叮呼咚,花香撲鼻,柳枝柔柔,溪水涼涼。春天真是無處不在呀!
2、請小朋友們把你找到的春天向大家介紹。
3、請一位小朋友講講他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4、小朋友們,你們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三、本課小結: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九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情趣。
二、分小組討論、填寫表格。
1.交代討論要求: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制訂春游的方案。
2.在討論過程中要有與伙伴之間共同合作的精神,并能在討論中提出自己的建議,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
3.每一小組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見。
4.小組可以自由組合。
5.小組內的成員要注意分工,如誰來主持,誰來負責記錄,誰負責匯報等。
6.分組討論、填寫表格。
春游活動計劃。
組員。
活動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準備工作。
分工。
其他。
三、小組匯報,評選最優(yōu)。
1.各小組匯報要求大家虛心聽取各小組的匯報,并進行比較,推薦時要說出充分的理由。(如:匯報時的語言是否規(guī)范、說得是否清楚。以計劃是否可行,周全等等。)。
2.各小組評議。
3.最后把大家的意見統(tǒng)一起來,形成班級的春游方案。
四、我的發(fā)現。
1.讀一讀下面的句子,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觀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未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2.集體討論,各抒己見。
根據學生討論后總結:
a.三個相同的句式是: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
b.三個句子相同的地方是:“漓江的水真……啊”。
c.你覺得這樣寫,有許多好處。
比如:能夠使人強烈地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讀起來瑯瑯上口,有一種音樂感和節(jié)奏感。
d.你發(fā)現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呢。如《桂林山水》中描寫山的那一段: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e.我發(fā)現作文中也有這樣的句子,如:
天上的云像草原上的羊群,像飛奔的駿馬,像摔跤的大力士,不斷變化著。
海石花一叢叢,一簇簇,長在淺水海底,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有的像春天的柳枝……色彩明麗。
五彩繽紛的菊花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噴泉,綻出金絲銀絲;有的像繡球,花朵合團歡抱;有的像海葵,花瓣彎彎曲曲。
f我發(fā)現這樣的句子用在文章里,語言很美,很生動,很形象。
五、拓展活動。
1.課外搜集有關描寫祖國優(yōu)美山水的資料。
2.走進大自然,仿照上面的句子記錄大自然的美。
3.進行匯報展示,可以將搜集到或自己觀察到的向同學們介紹。
4.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將平時看到或搜集到的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佳句名篇,讀一讀、寫一寫、記一記,比一比誰積累得豐富。
5.預習“日積月累”部分內容。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認識“塵、從、卡、林、鮮、炎”六個生字,幫助學生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認字能力,感受到漢字的魅力。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fā)現四種好的學習方法,并學會運用。
3.通過“我的作品”展示學生才華,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
教學難點: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二、“探究與發(fā)現”——尋找金鑰匙。
1.出示四幅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有所發(fā)現。
2.全班反饋。
(1)你想說哪幅圖就說哪幅圖。
(2)你們能把這四幅圖連起來說一說嗎?
(3)其實這四幅圖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想聽老師講講嗎?
3.探究學習方法,找到金鑰匙。
(1)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樂樂是個怎樣的孩子?
(2)延伸: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不懂就問,善于發(fā)現就是樂樂送給大家的金鑰匙。你還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可以為大家介紹一下嗎?(指名介紹)。
三、“我來試試”——運用金鑰匙。
1.認讀生字:出示生字,學生齊念。
3.借助拼音認認這些生字朋友,注意把字音讀準。
(1)借助拼音自由認讀生字。
(2)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讀一讀。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讀,注意糾正讀音。
(2)開火車讀。
(3)拼音朋友離開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
5.識記字形。
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些新朋友,大家的音都讀得很準。我們有什么好方法來記住這些字呢?請你仔細觀察后再認真思考一下。
6.學習短文。
(1)樂樂送給我們的金鑰匙真管用,今天我們又記住了幾個新朋友。請你們再用上樂樂給你們的金鑰匙,讀一讀110頁的短文,看看你還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2)讀了這篇短文,你們知道了什么?
7.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
漢字多有趣啊!從字形上就能知道它的意;今天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你能說說它的意思嗎?
(1)學生再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反饋。
8.拓展:還有哪些字也是這樣的呢?你是怎么認識它的?
四、總結:
今后你可以用上今天學到的好方法再去發(fā)現,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第二課時。
我的作品。
1.激發(fā)興趣:讓生寫,激發(fā)學生想寫的愿望和寫好的信心。
2.給予選擇的空間,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
3.提供展示的空間:
(1)互相欣賞彼此的作品;
(2)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臺,生評價。
4.互動評價,分享快樂:
(1)生自評;
(2)生互評;
(3)師生共評;
(4)回家后請家長評。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十一
1.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漢字特點,自己小結識記方法。
2.能按順序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能分清大小寫字母。
3.通過猜謎活動,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4.進行自主識字的展示和交流,愿意多渠道識字。
課前準備。
字詞卡片,漢語拼音字母表,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我的發(fā)現。
1.我會認。
a.學生自己認讀漢字,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b.在學習小組內讀一讀,說一說,這一組組的字都有什么特點?(都是一對對意思相反的詞)。
c.采取形式多樣的方法激趣認字。(師生擂臺讀,同桌對讀,用動作比劃讀等)。
d.鞏固識字:出示生字卡片讀。(帶音節(jié)讀,去音節(jié)讀)。
e.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字形。
f.用“矮、瘦、暗、丑、閑、舊”等字進行組詞練習。
g.拓展練習,說一說其他反義詞。
如:正—反,大—小,前—后,左—右,上—下。
2.我會讀。
b.趣味讀記:老師說“打”,學生開火車,每人組一個帶“打”的詞語。
展示臺。
1.讀題,明確要求。(讀學習伙伴的話,了解題意)。
2.展示數學書、美術書、音樂書上認識的字,與大家交流。(可以用實物投影顯示有關內容,當場點讀給大家聽)。
3.“識字擂臺”賽。比一比,看哪個組收集的字最多。(派代表匯報本小組一共識了多少字,并可用這些字組詞,也可說句子。用實物投影儀將所認的字讀給大家聽。以小組為單位,把本組所識的字抄寫在黑板或投影片上,展示識字內容及識字總數)。
4.小組評比,評出優(yōu)勝小組。
第二課時。
讀讀背背。
1.老師簡述漢語拼音字母表的作用。
2.學生先讀讀小寫字母,再認識對應的大寫字母。
3.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字母完全一樣?(cc,oo,pp,ss,vv,,zz)。
4.仔細看,有哪些大小寫字母相近?(ff,kk,mm,nn,tt,uu,yy)。
5.記一記,哪些大小寫字母差別大?(aa,bb,dd,ee,gg,hh,ll,qq,rr)。
6.指導學生背誦字母表。多媒體放《字母歌》,教學生唱歌,幫助記憶字母順序。
7.游戲鞏固:找朋友。
在卡片上分別寫上26個大、小寫字母,學生分別來摸一張卡片,一個學生讀出卡片上的大寫或小寫字母(如a),問:我的朋友在哪里?相應的小寫或大寫字母(如a)就回答:“你的朋友在這里?!痹僖黄鹱x兩遍字母。
我會讀。
1.學生自己讀兒歌,不會讀的字可以請教同學或老師。
2.分小組學習,把兒歌讀給小組的同學聽,大家互相幫助,看誰最先把兒歌讀正確、讀流利。
3.小組推薦同學比賽讀兒歌,師生評一評。
4.在讀的過程中感悟內容。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猜謎游戲。
課前準備。
學生根據“識字5”課后布置的要求,用彩色紙剪一種燈籠造型的紙片作底,在上面放大、工整地寫出自己收集或編寫的一則謎語。(不寫謎底)。
老師布置游戲活動的會場。
創(chuàng)設情境。
1.布置“謎語王國”會場。黑板上寫著“謎語王國猜謎高手選拔賽”。(播放輕音樂)。
2.學生展示自己準備的謎語開始“謎語王國猜謎高手選拔賽”。老師鼓勵同學積極競爭。
出示要求。
猜謎高手過三關:
1.比一比,看誰能把收集或自編謎語的過程簡單做個介紹。
2.賽一賽,看誰最先猜對了謎語。
3.爭一爭,看誰能大大方方地把怎樣猜出謎語的道理說清楚。
挑選裁判員。
討論:怎樣的人才能當裁判員呢?
裁判員的要求:一位裁判員專門給主動介紹自己的謎語并闖過第一關的同學打“五星”;另一位裁判員專門給積極猜謎并成功過了第二關的同學打“五星”;第三位裁判員對說清楚猜謎語過程的同學打“五星”。最后三人一道統(tǒng)計參賽名單表上闖過三關的同學。
互動交際。
1.學生向大家介紹收集的或自編的謎語。收集的謎語,可以說說謎語出處;自編的謎語,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怎么編的,但不能說出謎底。(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的謎語)。
2.組織學生積極猜謎語。
3.過渡:“謎語王國真熱鬧,猜謎高手真不少!別著急,闖過兩關很不錯,現在要闖三關可不容易?!比绻聦χi語,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是抓住哪些特點猜的?其他學生評一評。
自由猜謎。
請同學在“猜謎王國”里各自“游覽”,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燈謎”,與制作“燈謎”的朋友交流,看猜得對不對,并告訴對方是怎么猜出來的。
評選猜謎高手。
1.小裁判員宣布入圍名單。
2.給能參加決賽的候選人頒獎。
作業(yè)。
猜謎活動結束后,同學們把謎語張貼在學習園地里,方便課間交流。
附謎語五則:
白嫩小寶寶,洗澡吹泡泡,洗洗身體小,再洗不見了。打一物(香皂)。
屋子方方,有門沒窗,屋外熱烘,屋里冰霜。打一家用電器(電冰箱)。
一個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打一植物(荷花)。
顏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鐵,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打一餐具(飯碗)。
身穿綠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兒多,個個黑臉膛。打一水果(西瓜)。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生字。
2、教育學生認識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點,學習使用比喻句。
3、讓學生學會聯(lián)系句子了解詞語的意思。學會使用詞語。
4、讓學生了解留言條的用處,并學會學寫留言條。
5、學習“我的發(fā)現”,讓學生了解顏色的分類。
6、積累并背誦關于風景名勝的名言。并學著搜集相關的名言。
7、繼續(xù)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通過觀察火車票讓學生認識生字:昌、鋪、調、硬。
2、讓學生了解留言條的用處,并學會學寫留言條。
3、積累并背誦關于風景名勝的名言。并學著搜集相關的名言。
課前準備:
老師:準備好課件。
學生:準備一張火車票或其他車票。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生字。
2、教育學生認識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點,學習使用比喻句。
3、讓學生學會聯(lián)系句子了解詞語的意思。學會使用詞語。
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火車票讓學生認識生字:昌、鋪、調、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孩子們,你們所認識的字是從哪里認識的?
2、孩子們交流各自的識字方法。
3、引入新課。
二、識字加油站。
1、觀察大屏幕上的車票,說說上面有哪些不認識的字。
2、認識上面的生字:昌、鋪、調、硬。
3、讀生字:同桌讀、抽生讀。
4、拿出課前準備的車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還有哪些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認一認。
5、討論: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從哪些地方認識新字。
三、字詞句運用。
1、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像什么?說一說。
2、試著說一說。
3、學習句子:
(1)弟弟的鞋像鳥窩。
(2)爸爸的鞋像小船。
4、讀詞語:
柳條云朵楓葉椅子路燈胡子。
5、你能用剛才那樣的句子也說說上面這些物體嗎?
6、學生全班交流。
(1)柳條像姑娘的發(fā)絲。
(2)云朵像羊。
(3)楓葉像郵票。
7、師:你有哪些理解詞語的方法?
8、讀句子,理解句子里詞語的意思。
隱蔽:即隱藏,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叢里面。
煩惱:困難,拿不定主意,心煩。
流連忘返:這里指山水像畫一樣美,讓人流連其中,舍不得返回。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留言條的用處,并學會學寫留言條。
重點難點:
讓學生了解留言條的用處,并學會學寫留言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你們遇到過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沒人的情況嗎?這個時候,你應該怎么辦呢?
揭示新課:學寫留言條。
二、學習留言條。
1、閱讀留言條。
留言條。
媽媽:
點兒菜。
小新。
11月4日中午。
2、看看留言條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應該怎樣寫?
3、重點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應該怎么寫?
三、學寫留言條。
1、從下面選擇一種情況,寫一張留言條。
(1)去辦公室還書,老師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點到學校參加書法小組的活動,但是她家里沒有人。
2、學生寫留言條。
3、分小組交流留言條。
4、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寫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我的發(fā)現”,讓學生了解顏色的分類。
2、積累并背誦關于風景名勝的名言。并學著搜集相關的名言。
3、繼續(xù)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積累并背誦關于風景名勝的名言。并學著搜集相關的名言。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二、我的發(fā)現。
1、請孩子們自由讀,看看有什么發(fā)現。
2、請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3、同桌互相交流,想想還有其他顏色嗎?
4、全班交流。
三、日積月累。
1、出示名句: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3)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2、自由讀一讀,不會讀的字拼拼音。
3、看誰能熟讀成誦。
4、想一想:還有哪些描寫風景名勝的名言警句。
5、搜集描寫風景名勝的名言錦句。
四、我愛閱讀。
1、請孩子們自由閱讀畫家鄉(xiāng)。
2、自由讀,想一想:
(1)文中講了哪些同學的家鄉(xiāng)?
(2)他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
(3)他們的家鄉(xiāng)都有些什么特點?
3、請同學匯報。
4、你覺得閱讀的樂趣在哪?
五、總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一
1.前幾天,有些孩子把想象的事物寫進了日記里,在口語交際中,我們也交流了自己想象中機器人,孩子們的發(fā)抿創(chuàng)造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讓我們先來交流一下我們寫好的日記,聽聽同學的意見。
學生交流,評議,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
2.在口語交際中,在同學的日記里,我們發(fā)現好多同學在想象中都有新發(fā)現。也許你有更多的發(fā)明要想說,今天我們就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寫的內容,再寫一篇想象作文。
學生討論交流: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你準備寫哪些內容?
把你準備介紹的事物描述給同學聽。
3.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4.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正確。
5.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6.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7.再次修改,大聲讀讀。
8.謄寫作文,注意格式,字跡工整。
第三課時。
自主探索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fā)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fā)現。
7.組交流: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fā)現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8.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9.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fā)現。
10.教師引導`小結:這六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qū)別,進行擴詞練習。
11.拓展練習:交流課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二、讀讀認認。
1.讀一讀這兒的兒歌,注意帶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發(fā)現。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fā)現,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調料和味道。
3.這八個字擴詞。
4.說出另外的跟調料和味道有關的字。
三、讀讀背背。
1.導入:看見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兒。看到不同的花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將要學的一首農諺就揭示了如何預測明日天氣,下面就讓我們去讀一讀吧。
2.學生自由朗讀諺語,帶有音節(jié)的字拼讀拼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獲,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4.抽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5.師生對讀,齊讀。
6.看誰最先背下來。
7.背誦比賽。
四.寬帶網。
1.科學技術真神奇,可以讓人在暗無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樣的一個人請把你課前收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跟同學交流交流,并說出你資料的來源。
2.讀課文中列舉的例子,讀后談談自己的體會。
小結激勵: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于探索,掌握豐富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fā)明家!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二
2.激發(fā)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的興趣,并養(yǎng)成邊讀邊想的閱讀習慣。
3.會抓住童話的特點編、寫童話;
4.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話故事方面的收獲。
了解童話的特點。
激發(fā)學生編寫童話故事的興趣。
3課時。
第一課時。
我的發(fā)現。
1.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童話具有想象豐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擬人化,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2.結合自己讀的童話故事談對童話的認識和感受。
1.讀詩歌。
2.談詩歌的意思。
3.有感情地讀。
寫童話。
1.根據童話的特點和讀過的`童話故事,選擇你喜歡的動植物或人物、事物展開想象寫一個童話故事。
2.同桌互讀互改。
3.抽生上臺讀遍的故事,集體評改。
4.自評自改或互改。
5.謄寫。
第二課時。
教學口語交際。
一、自己準備故事內容。
二、小組內講童話故事,選出最佳故事大王。
三、請每組的故事大王上臺講,集體評議,選出班級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編童話。
四、自由組合,演優(yōu)秀的童話。組內排練,上臺表演,評出最佳演員。
五、制作小組的童話故事集,展示。
六、作業(yè)。
1.寫出自己所看過的童話故事書。
2.辦童話故事的墻報。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三
1.學會在讀書的過程中摘抄好詞佳句,培養(yǎng)感悟文字、積累文字的能力與習慣。
2.體會成語對于描寫人物的重要作用,提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句子,初步掌握朗讀技巧,不斷提升良好的語感。
4.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同時能夠給自己的興趣小組取個響亮、有個性的名字。
5.誦讀古詩《所見》,感受詩歌中的童趣,豐富古詩文化積累。
培養(yǎng)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能力,形成語文知識的不斷累積。
能夠結合興趣小組的特點有創(chuàng)意地給小組取名。
兩課時。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1.學會在讀書的過程中摘抄好詞佳句,培養(yǎng)感悟文字、積累文字的能力與習慣。
2.體會成語對于描寫人物的重要作用,提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句子,初步掌握朗讀技巧,不斷提升良好的語感。
一、教學“交流平臺”
師:是啊,不光要睡好、吃好,我們還要多讀書,才能不斷強健我們的大腦。說到讀書,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有效積累知識的小妙招呢,請跟我一起走進“交流平臺”,找一找這個好方法。
2.課件出示“交流平臺”中兩句話,學生自由朗讀。
(1)引導學生讀一讀并說說它的出處,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說說這句話寫得好不好(好,寫出了孩子們讀課文讀得非常認真……)。
(2)引導學生再讀句子第二句話,教師適時正音并解釋“更夫”,然后說說這句話好在哪里,提醒他們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生活中“更夫”這一職業(yè)的向往,表現作者對呆板、傳統(tǒng)教育的反感。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以上兩句話。
3.師:請大家拿出學習任務單(選自《珍珠鳥》的一段文字),仔細閱讀并畫出你感興趣的句子,說說你的感受。
學生匯報學習情況,教師相機點評。
4.師:這么好的句子,我們如果要把它記在腦海里,光讀還不夠,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摘抄下來,學會摘抄是積累知識的一個好方法(板書:摘抄)。
今天老師就帶來了幾位學生的摘抄筆記,請大家欣賞。(展示筆記)。
學生欣賞并說說這些句子給你的感受。
教師小結:不管是在課文中,還是課外閱讀中,往往有一些很新鮮、很生動、很有趣的句子,看到這樣的句子,我們要多讀幾遍,并抄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然,除了好句,詞語積累也非常重要。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借助學生熟悉的話題創(chuàng)設交流情境,讓他們初步建立了“讓知識豐富大腦”的意識,同時,在教師的引領下明確摘抄好詞佳句是豐富語言文字認知的重要途徑。
二、教學“詞句段運用”
(一)學習成語、發(fā)現特點。
1.趣味引入對成語的學習。
觀看視頻,學生通過動作、神態(tài)等猜出對應的成語(相機出示:張牙舞爪、搖頭晃腦)。
師:別小看剛才這兩個成語,它們可是把老師剛才的動作非常有趣地表現了出來。
2.課件出示“搖頭晃腦、披頭散發(fā)”等8個成語,引導學生認真朗讀成語,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1)指名朗讀成語、小組開火車輪讀成語,教師適時指導學生讀準多音字。學生齊讀成語,注意成語間的短暫停頓。
(2)引導學生簡單交流對成語大意的理解。同時教師補充說明“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機警敏捷)、“口干舌燥”(口舌都干了、形容說話太多)等成語的意思,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這些成語對描寫人物的具體表現的重要作用(更加形象、生動)。
(3)學生再讀成語,看看這些成語都有什么特點?
3.師:積累詞語最終的目的是為了運用到句子中,那老師想考考大家會不會運用。(出示課件:選詞填空)。
請學生上臺選詞填空。
4.出示其他描寫人物的成語(課件出示:擠眉弄眼、興高采烈……),學生齊讀成語,想象成語所表達的人物情態(tài)。
想一想自己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成語?
(出示課件:分類游戲)。
(1).四人一組討論:右邊的詞語可以歸入哪一類中?時間為2分鐘(出示計時器)。
(2).小組代表上臺玩配對游戲。
(3).請大家一起輕輕地讀讀,并記在腦海中。
教師小結:剛才學習的成語都準確的表達了人物的各個方面,如果我們能將它們恰當地運用到說話、寫話的過程中,保準會讓別人覺得你是個非常有文采的人。
(二)朗讀句子、學會表達。
是啊,通過停頓、強調詞語的重音,可以讀出語氣,更好句子的情感。
2.(課件出示:三個句子)引導學生認真朗讀“詞句段運用”第二部分中的三段話,想一想怎樣朗讀才能準確地表達出句子的意思。
(出示學習要求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標一標:用“.”標出重音;
練一練:再試著根據自己的理解朗讀。)。
(1)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2)全班交流:你最想讀哪一句?
學生交流自己的理解,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體會笫一段話中的“那些花朵”是天真爛漫、渴望自然的兒童的化身,而“地下的學?!?BR> 說明作者認為學校阻斷了兒童與大自然的聯(lián)系,抹殺了兒童的天性;第二段話中“一點兒”這個詞語寫出了孫中山對書里說的意思絲毫不懂,正因如此才產生了“問”的念頭;第三段話中的“不懂就要問”告訴了我們學習的方法,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不斷進步。
學生比賽讀,老師劃出停頓處和重音的詞語。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三段話,注意強調句子中的幾個詞語的朗讀重音。
教師小結:學習語句不是讀準字音即可,還要抓住關鍵詞語、讀準重音,這樣,才能把句子的意思表達更清楚明白。所以,善于表達,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板書3)。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觀察思考、游戲互動、交流指導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觀察發(fā)現,初步感悟了詞語的特點以及句子朗讀情感的處理技巧,并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更好地體會了詞句的特點,進而提升了語言積累的有效性,也培養(yǎng)了良好的語感。
三、總結本課。
1、教師總結:語文學習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豐富與積累的過程,孩子們,讓我們把今天所學到的學習方法運用到今后的語文學習過程中,相信你們會更多地感受到語文學習的無限樂趣。
2、布置作業(yè):閱讀課外書籍,摘抄好詞好句。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四
6.嘗試多種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讀《一株紫丁香》,鞏固學過的漢字,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受共讀的樂趣。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程,魔”等11個生字;
3.讀句子,體會加點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語文園地二》,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兩遍。
二、出示學習目標。
這節(jié)課,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認識“程,魔”等11個生字;通過學習句式,能把自己喜歡的景物按句式寫下來;讀句子,體會加點詞語的意思。
三、
第一次“先學后教”:識字加油站。
(一)先學。
帶拼音展示識字加油站的詞語和生字。
(備注:上面的詞語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職業(yè),可以用加減識字或猜字謎識字的方式來認識這些字)。
(二)后教。
指名讀(后進生)。
指名糾錯,老師板書出錯的字詞;
學生說出每個詞語的意思,不會的老師補充。
四、第二次“先學后教”:字詞句運用。
(一)先學。
出示字詞句運用的句子。
(要求:觀察句式,也能把自己喜歡的景物寫下來)。
(二)后教。
找學生展示自己的句子。
五、第三次“先學后教”:字詞句運用。
(一)先學。
學生讀句子,體會加點詞的意思,跟同桌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二)后教。
找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詞語的意思,老師補充,引導。
(備注:“特別”在第一組第一個句子中是“格外”的意思,在第二句中是“與眾不同;不普通”的意思?!敖涍^”在第二組第一句是“過程;經歷”的意思,在第二句中是“通過(處所,時間,動作等)”的意思。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不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用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2.朗讀積累關于如何對待別人的句子;
3.嘗試多種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讀《一株紫丁香》,鞏固學過的漢字,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受共讀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語文園地二》,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兩遍。
二、出示學習目標。
這節(jié)課,我們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能用一段話介紹自己的好朋友;朗讀積累關于如何對待別人的句子;嘗試多種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讀《一株紫丁香》,鞏固學過的漢字,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受共讀的樂趣。
三、第一次“先學后教”:寫話。
(一)先學。
出示書上表格展示的例子,誰?長什么樣子?你和他經常做的事?
(二)后教。
鼓勵學生寫話,寫一寫自己的好朋友。展示一些學生的作文。
4、第二次“先學后教”:日積月累。
(1)先學。
朗讀日積月累中的句子;2.體會每句話的意思。
(備注: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意思)。
(2)后教。
老師對學生不懂的句子,進行舉例說明。
(備注:這三句話都告訴我們該如何對待別人。第一句是英國諺語。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付出也會使自己快樂,只懂得收獲的快樂,并不是真正的快樂。第二句是中國民間諺語。告訴我們:平時肯幫助別人的人,有困難時也會獲得別人的幫助。第三句出自《論語》。意思是:與其別人好的時候跑去賀喜,不如別人苦的時候送去幫助。)。
(3)課后延伸,親子讀詩。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五
1、認識生字,會補充描寫春天的詞語,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
2、能通過提問的不同,讀出同一個句子句子不同的語氣。
3、掌握左半包圍的字的書寫要點。
4、朗讀背誦古詩,閱讀短文,理解文本的意思。
重點:識字寫字,掌握漢字書寫規(guī)律。
難點:朗讀背誦古詩,體會小草的堅韌不拔。流利朗讀文本,理解文本的意思。
2課時。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
2、同學自由讀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看圖認字:亭、廁所、寶塔。
分析字形特點認字:餐。
根據字義理解識字:管理、咨詢。
3、同桌檢查讀詞語,互相評價校音。
4、老師指名讀生詞,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5、我來當小導游。
我們今天去中心公園玩兒,公園可真大,同學們可得認清楚指示牌,可別走丟了。誰來當小導游,帶領著我們一起游覽一下公園呢?簡單的介紹一下公園里有什么。
6、小結:這張圖就是我們在公園里經常見到的導覽圖,看到這張圖,我們就知道這個公園里有什么設施,我們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認識這些指示牌,我們在公園里就能更好的游玩了,下次與家長去公園玩,你們也給家長講講這個導覽圖吧。今天我們就游覽到這里。
1、出示春天的圖片,說說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指導學生觀察春天的景象,說說自己的感受。
2、出示課本的練習題,舉兩個例子。
______的天空_______的陽光。
______的田野_______的微風。
______的柳條_______的草坪。
示例:我看到碧綠的田野、細長的柳條。
暖暖的陽光讓我感到春天來了。
同學們,你們還想到了什么,把你感受到的說一說。(指名說自己的想法)。
微風:輕柔的、溫柔的。
草坪:嫩綠的、細軟的、充滿生機的。
天空:藍藍的'、廣闊的、一望無際的。
言之有理即可。
3、選擇你喜歡的詞語填在課本劃橫線的地方,字跡工整。
4、出示句子“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敝该x句子。根據教師的提問讀這個句子。
什么睡在松軟的泥土里?(重讀“種子”)。
種子睡在哪里?(重讀“泥土里”)。
種子睡在什么樣的泥土里?(重讀“松軟的”)。
根據提問的側重點不同,讀的過程中,重讀的地方也不一樣,在讀的過程中,注意提問所問的要點。
5、指導書寫。
歸納總結:“底”“原”是左上包圍的字,寫的時候注意撇要寫伸展;“處”“遞”是左下包圍的字,捺畫要寫得伸展。
學生描紅,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上,學會了如何看公園的導覽圖,與我們實際的生活緊密相關,希望同學們在課后,在生活中留心觀察,擴大自己的識字量。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六
引導學生發(fā)現漢字規(guī)律,自己小結識字的方法。
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多義詞
1學生自制識字課本(可剪剪貼貼,或請家長把自己會認的.字寫出來)。
2教學課件。
一、導入
二、我會認
2學生拿出自制的識字課本,分小組交流看電視時認識的字。
3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識字的方法,教師和學生評議。
4小組學習我的發(fā)現中的漢字。
讀讀這些字,你有什么新發(fā)現?
5集體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總結識字方法。
6認讀生字卡片(學生說一說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
三、讀讀想想
1小組學習:讀一讀這些詞,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2你還知道哪個字,也和張字一樣,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3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七
一、我的發(fā)現。
??這次活動安排了八對漢字,前一個為熟字,后一個為新字,前一個字是后一個字的組成部分,并且是形聲字中表音的部分。這是一種較好的識字方法。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進一步發(fā)現漢字的構字特點。在探索和發(fā)現中學會識字,體驗識字的樂趣,激發(fā)識字的興趣,并學會應用?!拔視J”用來進行鞏固生字,并適當進行拓展;“我會讀”進一步發(fā)現和鞏固這種漢字的`構字特點。
??過程建議:
??我會認。
??1、出示多媒體課件(兩組漢字錯落排列)引導學生讀一讀,看看哪兩個字可成為好朋友。
??2、找找每組中兩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發(fā)現這是用了什么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3、你還能用其他方法來記住這幾個字嗎?
??4、多種形式讀生字,給你喜歡的字另組詞。
??5、你能用這種方法還認識哪些字?進行交流。
??我會讀。
??1、讀讀加點的字,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
??2、多種形成讀詞語,想一想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關?
??3、你還能說出其他類似的字嗎?
???。
??二、日積月累。
??這一部分包括三項內容:“讀讀比比”、“讀讀記記”、“學習查字典”。“讀讀比比”安排了五組詞語,目的讓學生通過認讀,進行比較,來鞏固讀音相同的形近字。“讀讀記記”是一段姓氏歌,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分清姓氏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姓氏的部件或偏旁是不同的?!皩W習查字典”是新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掌握部首查字法,教學時應首先讓學生明確部首的含義,再進行舉例,然后學生嘗試加以練習。過程中要采取有效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
??過程建議:
??讀讀比比。
??1、分小組比賽讀,要求讀準字音。
??2、指讀每組詞,比較帶點的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體會春天的美景。
教學重點:
會認、會寫生字,感情誦讀。
教學難點:
體會春天美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1、孩子們,冬天過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們走來,你們看!(出示掛圖)。
生:仔細觀看。
2、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3、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鮮花,嫩綠的小草,大自然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讓我們一塊到課文中去“找春天”吧。
4、板書課題:找春天。
二、初讀課文,合作識字。
1、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生:朗讀圈點。
2、出示生字,請小朋友們想想辦法,怎樣記住生字和它們交上朋友。
生:小組討論,同桌互教。
3、剛才小朋友們學得可真棒呀,現在請大家看生字,你最會學哪個字?怎樣記住它?
生:我會認“躲”、“身”和“朵”組合起來就是“躲”,生齊讀“躲”。
4、師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讓學生猜一猜。
生:做動作,演示“羞”、“遮”、“掩”、“探”、“觸”。
5、真棒,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呀!現在請一位小老師再教大家認認這些生字。
6、師指名認讀。
三、細讀課文,感知發(fā)現。
1、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們聽(師范讀或錄音范讀)。
2、孩子們找到的春天多美呀!請大家再讀讀,讀讀后說說課文中的小朋友發(fā)現了什么。
3、齊讀課文,教師評價。
生:交流合作質疑(略)。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讀中悟文。
生:如,“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2、“探出頭來”是什么樣子呢?做做動作,那小草探出頭來是什么樣的呢?
生做動作。
3、多可愛的小草呀!誰再來讀讀?(指名讀)。
4、把疑問的語氣讀出來。
5、課文中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嗎?請找出來讀一讀。
6、誰來表演?(出示4――7自然段)。
生:舉手表演。
7、真棒,讓我們來夸夸他。
全班讀: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
二、強化感受,升華感情。
1、是呀,美麗的春天來了,面花盛開,百鳥爭鳴,泉水叮呼咚,花香撲鼻,柳枝柔柔,溪水涼涼。春天真是無處不在呀!
2、請小朋友們把你找到的春天向大家介紹。
3、請一位小朋友講講他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4、小朋友們,你們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三、本課小結: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九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情趣。
二、分小組討論、填寫表格。
1.交代討論要求: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制訂春游的方案。
2.在討論過程中要有與伙伴之間共同合作的精神,并能在討論中提出自己的建議,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
3.每一小組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見。
4.小組可以自由組合。
5.小組內的成員要注意分工,如誰來主持,誰來負責記錄,誰負責匯報等。
6.分組討論、填寫表格。
春游活動計劃。
組員。
活動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準備工作。
分工。
其他。
三、小組匯報,評選最優(yōu)。
1.各小組匯報要求大家虛心聽取各小組的匯報,并進行比較,推薦時要說出充分的理由。(如:匯報時的語言是否規(guī)范、說得是否清楚。以計劃是否可行,周全等等。)。
2.各小組評議。
3.最后把大家的意見統(tǒng)一起來,形成班級的春游方案。
四、我的發(fā)現。
1.讀一讀下面的句子,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觀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未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2.集體討論,各抒己見。
根據學生討論后總結:
a.三個相同的句式是: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
b.三個句子相同的地方是:“漓江的水真……啊”。
c.你覺得這樣寫,有許多好處。
比如:能夠使人強烈地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讀起來瑯瑯上口,有一種音樂感和節(jié)奏感。
d.你發(fā)現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呢。如《桂林山水》中描寫山的那一段: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e.我發(fā)現作文中也有這樣的句子,如:
天上的云像草原上的羊群,像飛奔的駿馬,像摔跤的大力士,不斷變化著。
海石花一叢叢,一簇簇,長在淺水海底,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有的像春天的柳枝……色彩明麗。
五彩繽紛的菊花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噴泉,綻出金絲銀絲;有的像繡球,花朵合團歡抱;有的像海葵,花瓣彎彎曲曲。
f我發(fā)現這樣的句子用在文章里,語言很美,很生動,很形象。
五、拓展活動。
1.課外搜集有關描寫祖國優(yōu)美山水的資料。
2.走進大自然,仿照上面的句子記錄大自然的美。
3.進行匯報展示,可以將搜集到或自己觀察到的向同學們介紹。
4.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將平時看到或搜集到的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佳句名篇,讀一讀、寫一寫、記一記,比一比誰積累得豐富。
5.預習“日積月累”部分內容。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認識“塵、從、卡、林、鮮、炎”六個生字,幫助學生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認字能力,感受到漢字的魅力。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fā)現四種好的學習方法,并學會運用。
3.通過“我的作品”展示學生才華,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
教學難點: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二、“探究與發(fā)現”——尋找金鑰匙。
1.出示四幅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有所發(fā)現。
2.全班反饋。
(1)你想說哪幅圖就說哪幅圖。
(2)你們能把這四幅圖連起來說一說嗎?
(3)其實這四幅圖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想聽老師講講嗎?
3.探究學習方法,找到金鑰匙。
(1)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樂樂是個怎樣的孩子?
(2)延伸: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不懂就問,善于發(fā)現就是樂樂送給大家的金鑰匙。你還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可以為大家介紹一下嗎?(指名介紹)。
三、“我來試試”——運用金鑰匙。
1.認讀生字:出示生字,學生齊念。
3.借助拼音認認這些生字朋友,注意把字音讀準。
(1)借助拼音自由認讀生字。
(2)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讀一讀。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讀,注意糾正讀音。
(2)開火車讀。
(3)拼音朋友離開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
5.識記字形。
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些新朋友,大家的音都讀得很準。我們有什么好方法來記住這些字呢?請你仔細觀察后再認真思考一下。
6.學習短文。
(1)樂樂送給我們的金鑰匙真管用,今天我們又記住了幾個新朋友。請你們再用上樂樂給你們的金鑰匙,讀一讀110頁的短文,看看你還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2)讀了這篇短文,你們知道了什么?
7.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
漢字多有趣啊!從字形上就能知道它的意;今天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你能說說它的意思嗎?
(1)學生再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反饋。
8.拓展:還有哪些字也是這樣的呢?你是怎么認識它的?
四、總結:
今后你可以用上今天學到的好方法再去發(fā)現,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第二課時。
我的作品。
1.激發(fā)興趣:讓生寫,激發(fā)學生想寫的愿望和寫好的信心。
2.給予選擇的空間,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
3.提供展示的空間:
(1)互相欣賞彼此的作品;
(2)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臺,生評價。
4.互動評價,分享快樂:
(1)生自評;
(2)生互評;
(3)師生共評;
(4)回家后請家長評。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十一
1.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漢字特點,自己小結識記方法。
2.能按順序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能分清大小寫字母。
3.通過猜謎活動,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4.進行自主識字的展示和交流,愿意多渠道識字。
課前準備。
字詞卡片,漢語拼音字母表,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我的發(fā)現。
1.我會認。
a.學生自己認讀漢字,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b.在學習小組內讀一讀,說一說,這一組組的字都有什么特點?(都是一對對意思相反的詞)。
c.采取形式多樣的方法激趣認字。(師生擂臺讀,同桌對讀,用動作比劃讀等)。
d.鞏固識字:出示生字卡片讀。(帶音節(jié)讀,去音節(jié)讀)。
e.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字形。
f.用“矮、瘦、暗、丑、閑、舊”等字進行組詞練習。
g.拓展練習,說一說其他反義詞。
如:正—反,大—小,前—后,左—右,上—下。
2.我會讀。
b.趣味讀記:老師說“打”,學生開火車,每人組一個帶“打”的詞語。
展示臺。
1.讀題,明確要求。(讀學習伙伴的話,了解題意)。
2.展示數學書、美術書、音樂書上認識的字,與大家交流。(可以用實物投影顯示有關內容,當場點讀給大家聽)。
3.“識字擂臺”賽。比一比,看哪個組收集的字最多。(派代表匯報本小組一共識了多少字,并可用這些字組詞,也可說句子。用實物投影儀將所認的字讀給大家聽。以小組為單位,把本組所識的字抄寫在黑板或投影片上,展示識字內容及識字總數)。
4.小組評比,評出優(yōu)勝小組。
第二課時。
讀讀背背。
1.老師簡述漢語拼音字母表的作用。
2.學生先讀讀小寫字母,再認識對應的大寫字母。
3.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字母完全一樣?(cc,oo,pp,ss,vv,,zz)。
4.仔細看,有哪些大小寫字母相近?(ff,kk,mm,nn,tt,uu,yy)。
5.記一記,哪些大小寫字母差別大?(aa,bb,dd,ee,gg,hh,ll,qq,rr)。
6.指導學生背誦字母表。多媒體放《字母歌》,教學生唱歌,幫助記憶字母順序。
7.游戲鞏固:找朋友。
在卡片上分別寫上26個大、小寫字母,學生分別來摸一張卡片,一個學生讀出卡片上的大寫或小寫字母(如a),問:我的朋友在哪里?相應的小寫或大寫字母(如a)就回答:“你的朋友在這里?!痹僖黄鹱x兩遍字母。
我會讀。
1.學生自己讀兒歌,不會讀的字可以請教同學或老師。
2.分小組學習,把兒歌讀給小組的同學聽,大家互相幫助,看誰最先把兒歌讀正確、讀流利。
3.小組推薦同學比賽讀兒歌,師生評一評。
4.在讀的過程中感悟內容。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猜謎游戲。
課前準備。
學生根據“識字5”課后布置的要求,用彩色紙剪一種燈籠造型的紙片作底,在上面放大、工整地寫出自己收集或編寫的一則謎語。(不寫謎底)。
老師布置游戲活動的會場。
創(chuàng)設情境。
1.布置“謎語王國”會場。黑板上寫著“謎語王國猜謎高手選拔賽”。(播放輕音樂)。
2.學生展示自己準備的謎語開始“謎語王國猜謎高手選拔賽”。老師鼓勵同學積極競爭。
出示要求。
猜謎高手過三關:
1.比一比,看誰能把收集或自編謎語的過程簡單做個介紹。
2.賽一賽,看誰最先猜對了謎語。
3.爭一爭,看誰能大大方方地把怎樣猜出謎語的道理說清楚。
挑選裁判員。
討論:怎樣的人才能當裁判員呢?
裁判員的要求:一位裁判員專門給主動介紹自己的謎語并闖過第一關的同學打“五星”;另一位裁判員專門給積極猜謎并成功過了第二關的同學打“五星”;第三位裁判員對說清楚猜謎語過程的同學打“五星”。最后三人一道統(tǒng)計參賽名單表上闖過三關的同學。
互動交際。
1.學生向大家介紹收集的或自編的謎語。收集的謎語,可以說說謎語出處;自編的謎語,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怎么編的,但不能說出謎底。(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的謎語)。
2.組織學生積極猜謎語。
3.過渡:“謎語王國真熱鬧,猜謎高手真不少!別著急,闖過兩關很不錯,現在要闖三關可不容易?!比绻聦χi語,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是抓住哪些特點猜的?其他學生評一評。
自由猜謎。
請同學在“猜謎王國”里各自“游覽”,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燈謎”,與制作“燈謎”的朋友交流,看猜得對不對,并告訴對方是怎么猜出來的。
評選猜謎高手。
1.小裁判員宣布入圍名單。
2.給能參加決賽的候選人頒獎。
作業(yè)。
猜謎活動結束后,同學們把謎語張貼在學習園地里,方便課間交流。
附謎語五則:
白嫩小寶寶,洗澡吹泡泡,洗洗身體小,再洗不見了。打一物(香皂)。
屋子方方,有門沒窗,屋外熱烘,屋里冰霜。打一家用電器(電冰箱)。
一個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打一植物(荷花)。
顏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鐵,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打一餐具(飯碗)。
身穿綠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兒多,個個黑臉膛。打一水果(西瓜)。
小學語文園地八的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生字。
2、教育學生認識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點,學習使用比喻句。
3、讓學生學會聯(lián)系句子了解詞語的意思。學會使用詞語。
4、讓學生了解留言條的用處,并學會學寫留言條。
5、學習“我的發(fā)現”,讓學生了解顏色的分類。
6、積累并背誦關于風景名勝的名言。并學著搜集相關的名言。
7、繼續(xù)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通過觀察火車票讓學生認識生字:昌、鋪、調、硬。
2、讓學生了解留言條的用處,并學會學寫留言條。
3、積累并背誦關于風景名勝的名言。并學著搜集相關的名言。
課前準備:
老師:準備好課件。
學生:準備一張火車票或其他車票。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生字。
2、教育學生認識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點,學習使用比喻句。
3、讓學生學會聯(lián)系句子了解詞語的意思。學會使用詞語。
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火車票讓學生認識生字:昌、鋪、調、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孩子們,你們所認識的字是從哪里認識的?
2、孩子們交流各自的識字方法。
3、引入新課。
二、識字加油站。
1、觀察大屏幕上的車票,說說上面有哪些不認識的字。
2、認識上面的生字:昌、鋪、調、硬。
3、讀生字:同桌讀、抽生讀。
4、拿出課前準備的車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還有哪些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認一認。
5、討論: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從哪些地方認識新字。
三、字詞句運用。
1、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像什么?說一說。
2、試著說一說。
3、學習句子:
(1)弟弟的鞋像鳥窩。
(2)爸爸的鞋像小船。
4、讀詞語:
柳條云朵楓葉椅子路燈胡子。
5、你能用剛才那樣的句子也說說上面這些物體嗎?
6、學生全班交流。
(1)柳條像姑娘的發(fā)絲。
(2)云朵像羊。
(3)楓葉像郵票。
7、師:你有哪些理解詞語的方法?
8、讀句子,理解句子里詞語的意思。
隱蔽:即隱藏,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叢里面。
煩惱:困難,拿不定主意,心煩。
流連忘返:這里指山水像畫一樣美,讓人流連其中,舍不得返回。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留言條的用處,并學會學寫留言條。
重點難點:
讓學生了解留言條的用處,并學會學寫留言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你們遇到過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沒人的情況嗎?這個時候,你應該怎么辦呢?
揭示新課:學寫留言條。
二、學習留言條。
1、閱讀留言條。
留言條。
媽媽:
點兒菜。
小新。
11月4日中午。
2、看看留言條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應該怎樣寫?
3、重點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應該怎么寫?
三、學寫留言條。
1、從下面選擇一種情況,寫一張留言條。
(1)去辦公室還書,老師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點到學校參加書法小組的活動,但是她家里沒有人。
2、學生寫留言條。
3、分小組交流留言條。
4、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寫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我的發(fā)現”,讓學生了解顏色的分類。
2、積累并背誦關于風景名勝的名言。并學著搜集相關的名言。
3、繼續(xù)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積累并背誦關于風景名勝的名言。并學著搜集相關的名言。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二、我的發(fā)現。
1、請孩子們自由讀,看看有什么發(fā)現。
2、請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3、同桌互相交流,想想還有其他顏色嗎?
4、全班交流。
三、日積月累。
1、出示名句: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3)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2、自由讀一讀,不會讀的字拼拼音。
3、看誰能熟讀成誦。
4、想一想:還有哪些描寫風景名勝的名言警句。
5、搜集描寫風景名勝的名言錦句。
四、我愛閱讀。
1、請孩子們自由閱讀畫家鄉(xiāng)。
2、自由讀,想一想:
(1)文中講了哪些同學的家鄉(xiāng)?
(2)他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
(3)他們的家鄉(xiāng)都有些什么特點?
3、請同學匯報。
4、你覺得閱讀的樂趣在哪?
五、總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