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fā)展的同時,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總結,我們可以將學習或工作中的經(jīng)驗和成果分享給他人,促進互相學習和進步。失敗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從中吸取教訓,不斷向前。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一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指導觀察。講解:記,做記號的意思。
3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和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深受人民群眾的愛戴。
4朱德爺爺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二?初讀指導。
1各自按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求: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畫出生字詞,結合上下文,想意思。
(3)讀正確。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出示:朱德?同志?井岡山?敵人。
(2)領讀?朱、志都是翹舌音,岡是后鼻音。
(3)指名讀生字詞。
(4)齊讀生字詞。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出示?堅守?粉碎?圍攻?必須?生產?山高路陡。
(2)理解?山高路陡: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3)領讀。
4指名讀第三段。
(1)出示??翻山越嶺。
(2)齊讀。
5各自試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三?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
岡必?守。
2其他要描紅的字。
四?課堂作業(yè)。
1讀讀,抄抄,寫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同志?生產?紅軍?會師?井岡山。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段。
(1)默讀,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2)什么叫會師?
(3)簡介: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隊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隊伍會師。
(4)齊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讀,想:
部隊為什么派人到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到茅坪去挑糧有什么困難?
(2)口頭填空。
(),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從井岡山上到茅坪,路很遠,有,(),非常難走。
(3)引讀:可是——,提問:從“爭”字可以看出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
(4)指導朗讀,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5)過度:那朱德是怎么做的?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
(2)出示?朱德同志也跟戰(zhàn)士們一道去挑糧。
說說你準備怎樣讀好這句話?
突出“也、一道”
(3)朱德爺爺是怎樣挑糧的?先指名自由說,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穿——,做——。
(4)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指導用敬佩的語氣讀。
(5)此情次景,戰(zhàn)士們看到又會有何感想呢?
出示?戰(zhàn)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
想一想,大家會怎么勸他,朱德同志又會怎么說?
指導讀出戰(zhàn)士們對他的關心之情。
(6)勸不管用,有個同志就把他的那根扁擔藏了起來,戰(zhàn)士們心里又會怎么想呢?
(7)可他們哪里想到,引讀: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朱德為什么連夜做?又為什么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朱德拿著自己做得帶記號的扁擔心里會怎么想呢?
(8)引讀:大家見了——。
(9)是啊,朱德同志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大的鼓舞了大家,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拍手齊念)。
(10)有感情的朗讀第三段。
三?有感情的讀全文。
戰(zhàn)士們?勸——藏。
敬愛。
朱德?趕做——寫上“朱德記”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二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同志生產紅軍會師井岡山。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2)什么叫會師?(兩支部隊會合在一起。)。
(3)簡介背景: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隊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師。
(4)齊讀第一自然段。/article/。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
部隊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從井岡山到茅坪去挑糧有什么困難?
(2)先根據(jù)課文內容口頭填空,然后再回答心上問題。
(),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路很遠,有(),(),非常難走。
(3)引讀:可是----,提問:從“爭”字可看出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
(4)指導朗讀,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過渡:那朱德是怎么做的呢?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出示:朱德同志也跟戰(zhàn)士們一道去挑糧。
說說你準備怎樣讀好這一句。
指導突出“也”和“一道”。
(3)朱德爺爺是臬挑糧的?誰能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先指名自由說,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
(4)出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指導用敬佩的語氣讀。
(5)此時此景,戰(zhàn)士們看到又會有何感想呢/。
出示:戰(zhàn)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心,還要翻山越嶺,累壞了怎么辦?
想想大家會怎么勸他,朱德同志又會怎么說。
指導讀出戰(zhàn)士們對朱德的關心之情。
勸不管用,有個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戰(zhàn)士們這時心里又會怎么想?
可他們哪里想到,讀讀: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朱德為什么要連夜趕做呢?又為什么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朱德拿著自己做的帶有記號的扁擔心里會怎么想?
引讀:大家見了----。
是啊,朱德同志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大家,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soft/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
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三、課堂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三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生字詞。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的一二兩個自然段。
3、指導書寫生字:守、攻、必、
二、教學重難點。
學會部分生字詞,并能正確書寫所學生字。
三、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1、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誰知道這是什么?教讀:扁擔的“擔”是輕聲。
你見過扁擔嗎?扁擔是干什么用的?
(2)仔細看這根扁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扁擔上寫著“朱德記”三個字。
(3)“記”就是記號、標記,現(xiàn)在你知道這根扁擔的主人是誰嗎?
對了,就是“朱德”(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的愛戴。
(4)聽了老師的介紹,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什么疑問呢?
小朋友真會提問題,就讓我們來讀課文,從文中來找一找答案吧。
2、聽老師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標出。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詞,根據(jù)學情,指名同學做“小老師”領讀幾個重點詞:
井岡山根據(jù)地、粉碎、儲備、同志、山高路陡、斗笠、翻山越嶺、勸。
(2)四人小組輪讀課文,同學間互相正音。
(3)通過朗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4)生交流自己讀懂的;
(5)小朋友們真能干,通過自己讀書就能獲得這么多的知識!你覺得課文哪一段寫的最有意思、讀下來讓你腦中的問題最多?(引導學生質疑)。
(6)指名讀第3段,其余人邊聽邊想:讀了這段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可能會質疑;a:大家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擔給藏起來呢?
b:朱德同志為什么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
c: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5、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切入口學習課文1、2自然段:
a自由讀第一段,看看讀了這一段,明白了什么?
(2)根據(jù)生的回答,隨機講解“會師”(并隨及簡介背景);
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這兒就是指朱德同志帶領的隊伍與毛主席帶領的隊伍會合在一起了。這時隊伍壯大了,戰(zhàn)士們多高興呀!
(3)引讀第二句:讀了這一句,你看出什么來了?
(紅軍所處的位置很危險)。
(4)想象一下:山上的紅軍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指名學生說。
b學習第二自然段:
(!)邊讀第二自然段,邊用“——”畫出描寫去茅坪挑糧所遇到困難的句子,可在重點詞下做記號。
(2)指名交流: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3)想象一下:“五六十里”會有多遠?
聯(lián)系生活:我們去楊舍玩,大約走40里的路,五六十里,要走一個來回不到這么遠的路。
“山高路陡”:師在黑板上畫出“高山”的簡筆畫,讓生體會山的高、險。
……。
(4)指導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第二、三句。
(5)路那么遠,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引讀)-----。
從這句話中,你看出紅軍戰(zhàn)士怎么樣?(團結、不怕吃苦)你是從哪個字上看出來的?
對呀,一個“爭”字就告訴我們大家了。
(6)、齊讀第二段,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6、小結:通過學習這二段,我們知道山高路陡,挑糧路上困難重重,但紅軍戰(zhàn)士們卻無所畏懼。今天,小朋友們通過自己認真讀書,已經(jīng)解決了自己原先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剩下的不懂處咱們下節(jié)可再來學習。
7、學習3個生字。
朱、志、岡、守。
8、完成課堂作業(yè),書寫生字。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四
1.讀全文,總結課文。
2.拓展閱讀《爺爺?shù)暮啒闵睢贰?BR> 3.完成有關作業(yè)。
二、教學重難點。
1.背誦第三自然段。
再讀課文,感受朱德同志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品質。
三.教學準備《一課一練》。
四.預習設計。
試背課文第三自然段。
版塊一、復習舊知。
1.我們來比一比,誰學得最好?聽寫詞語:
勸攻同志生產井岡山爭守紅軍會師一塊兒。
2.
(1)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總結填空: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塊兒()的事。贊頌了朱德爺爺()的高尚品質;我們()。
版塊二、指導背誦。
1.大家都讀得很好,現(xiàn)在我們來試著把課文第三段背一背。
2.誰愿意向大家展示的?
3.師引背。
4.和同桌分享一下你的背誦成果。
版塊三拓展閱讀。
1.自由讀《爺爺?shù)暮啒闵睢贰?BR> 想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爺爺?shù)纳詈芎啒悖堪涯阏业降木渥觿澫聛怼?BR> 2.請同捉相互討論一下。
3.指名。
版塊四、完成練習。
1、小黑板出示:
《一課一練》第四部分。
1.要有一個結實的身體,必須―――――――――――。
1.雖然我家離學校很遠,可是――――――――――――――。
2.老師的工作是那么――――――。
2.檢查交流。
四。課后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
1.用“必須”說一句話。
2.完成《一課一練》剩下的閱讀短文。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紅軍革命根據(jù)地軍民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的歷史背景,使學生受到光榮的傳統(tǒng)教育。
教學重點:
1、認識17個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文中所蘊涵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紅軍革命根據(jù)地和與朱德有關資料。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出示扁擔的'圖片,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朱德的扁擔。
3、齊讀課題,讀準輕聲音節(jié)“扁擔”。
4、針對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識的字。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讀一讀,幫一幫。
3、教師抽讀: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
4、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5、指名分段讀課文,大家評價。
6、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著默讀,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7、學生再讀課文,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自主質疑。
8、齊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六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2.難點:了解戰(zhàn)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學準備:
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或實物、多媒體課件。
四、預習學案:
1、請將課文大聲流利讀5遍,(注意前后鼻音、平翹舌哦?。?BR> 2、不要看拼音,我能讀出這些字:朱、志、岡、守、攻、必、產、勸、并、記。
3、看著生字記下筆順,你記住了嗎?讓爸媽考你一下!
4、你能給這些生字組些詞嗎?越多越好哦!
5、再瀏覽一下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說給爸媽聽聽。
6、關于朱德,你了解多少?可以請教一下爺爺奶奶,也可以上網(wǎng)查詢一下。
7、加大點難度哦:組詞。
攻()必()勸()。
功()心()歡()。
8、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第1課時。
上課時間總計課時。
教學內容。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正確書寫“朱志岡守攻”五個生字。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動機。
1、出示掛圖師介紹朱德。
2、完善課題,板書:朱德的扁擔。
3、指導學習生字:朱(認讀字音,識記字形。)。
4、齊讀課題。
二、收集信息,自學質疑。
1、大家借助拼音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可以反復地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讀準生字,在課文中畫出這些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拼讀生字。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成果初探,交流展示。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個別學生讀,開火車讀。相機指導讀準字音。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3)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
(4)讀準了生字,就能更好地讀通課文,大家把課文再讀一遍。
(5)相機正音,范讀或領讀難讀的句子。
4、我們舉行一次朗讀比賽,每組推選5名代表開火車讀課文,看哪一組開得穩(wěn)?為了賽出好成績,我們先練練。
5、開火車分自然段讀課文,練讀難讀的句子。自由練讀課文。
6、互動探究完善認知。
比賽讀,評議。
三、精講點撥,凸顯重點。
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對照筆順練習書空。
2、你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的?
相機引導,肯定好的方法。
3、你覺得哪些字容易寫?哪些字難寫。
4、師范寫。
5、學生描紅、臨寫。
6、展示個別作業(yè),點評。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七
授課教師。
杜成轉。
授課班級。
課??題。
課??型。
課??時。
兩課時。
學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井岡山斗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經(jīng)濟封鎖和第三次“圍剿”,朱德軍長和紅軍戰(zhàn)士不怕風險路陡,不顧生命危險,走60多里山路,挑糧上山的故事。
學情分析。
教學本課時應向學生介紹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這篇課文中,學生難理解的詞語特別多,如:會師,堅守,粉碎、山高路陡,一道,翻山越嶺,朱德記,越發(fā)。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掌握本課18個生字,其中10個一類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8個二類字能熟練認讀。理解“堅守”“圍攻”“會師”等詞語。
情感目標。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初步嘗試把握課文大意,了解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
學習重難點。
識字、朗讀課文。理解詞語,了解課文內容。
導學準備。
課件,搜集朱德同志的資料,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
學法教法。
自主學習,交流點撥。
導學流程。
學生學習活動。
教師導學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出示課題。
(3分鐘)。
1、回答師提出的問題。
2、讀題。
1、談話。
5、指名讀課題。
以介紹故事背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呈現(xiàn)目標。
滲透學法。
(2分鐘)。
課文寫了朱德的什么?誰來讀課題告訴老師?
課文介紹了誰的扁擔?
課文介紹了誰的什么?
朱德和扁擔之間究竟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自主學習。
討論研究。
(10分鐘)。
1、自讀課文,按要求思考。
2、四小組學生讀課文,回答問題。
2、用手勢告訴老師,這課有幾個自然段。
3、請四小組學生讀課文,每組讀一個自然段,三組讀到爬山,四組讀完。邊讀邊思考,這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點擊填空)。
培養(yǎng)學生學會理清課文脈絡。
交流點撥。
達成目標。
(10分鐘)。
1、看圖思考,回答。
2、指名讀第二句,理解句意。
1、指導看圖:大家心情怎么心情怎么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2、引讀第一自然段第二句。
明確讀書要求,訓練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能力。
同步訓練。
關注慢生。
(10分鐘)。
用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來說說這句話。
質疑問難。
總結拓展。
(5分鐘)。
1、學生在習字冊上把本節(jié)課學的生字描紅1個,臨寫1個。
1.學寫“志”
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教師范寫,強調上面是“士”。這個字真有趣,紅軍戰(zhàn)士心連心,大家互相稱同志。
2、教師提醒和糾正寫字姿勢。
3.老師選出學生作業(yè)指名評價,教師再進行補充和修正。?。
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導學流程。
學生學習活動。
教師導學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出示課題。
(3分鐘)。
1、齊讀民謠。
1、民謠導入。
2、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3課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
以民謠直觀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呈現(xiàn)目標。
滲透學法。
(2分鐘)。
邊讀邊找一找描寫朱德挑糧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自主學習。
討論研究。
(10分鐘)。
學生自主學習,小聲讀或默讀。
2、是啊,當時井岡山上缺糧,朱德和戰(zhàn)士們一起去挑糧,多好啊!可是,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厮谋鈸??認真讀讀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找一找原因,用波浪線畫下來。
抓住關鍵語句讓學生一步一步走進文本,通過朗讀感悟、體會文本內涵。
交流點撥。
達成目標。
(10分鐘)。
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深化主題,升華文本理解。
同步訓練。
關注慢生。
(10分鐘)。
完成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關并與前后教學有關的習題。
質疑問難。
總結拓展。
(5分鐘)。
1、學生體會后自由發(fā)言。
2、學生齊讀。
2、是啊,千言萬語就在胸口,讓我們在一起深情地朗讀課文。
深化主題,升華文本理解。
反思。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八
這篇課文講的是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jù)地,粉碎敵人圍攻,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一起到山高路陡。距離遙遠的茅坪挑糧的故事,表現(xiàn)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也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對領袖的關心和敬愛。
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井岡山同毛澤東會師。第二自然段講戰(zhàn)士們?yōu)榱藞允馗鶕?jù)地,粉碎敵人圍剿,爭著到山高路陡的茅坪挑糧。第三自然段講朱德同志加入了挑糧的隊伍,戰(zhàn)士們怕累了他,藏起了他的扁擔,而他連夜又做了一根,并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大家見了越發(fā)敬愛他。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三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指導觀察。
講解:記,在這里是做記號的意思。
3、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群眾的愛戴。
4、朱德爺爺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二、初讀指導。
1、各自按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求:
(1)標出各自然段序號;
(2)畫出生字詞,結合上下文,想想他們的意思;
(3)讀正確。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朱德同志井岡山敵人。
(2)領讀生字詞:朱。志都是翹舌音,岡是后鼻音。
(3)指名讀生字詞。
(4)齊讀生字詞。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
堅守粉碎圍攻必須生產山高路陡。
(2)理解生字詞。
粉碎:使徹底失敗或毀滅。
圍攻:包圍起來加以攻擊。
山高路陡: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3)領讀生字詞。
4、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翻山越嶺勸。
(2)齊讀生字詞。
5、各自試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
1、習題2。
2、讀讀。抄抄。寫寫生字詞。
3、朗讀課主,做到正確流利。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九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在融入個人情感的基礎上鞏固用詞習慣。
3、理解朱德同志在自己的扁擔寫上“朱德記”三個字的原因。
教學準備。
1、教師提前藏收學生玩具的用意事例及學生請假的“缺人”事例。
2、生字卡片。
重難點、關鍵。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事情經(jīng)過。
2、聯(lián)系課文,自主積累詞語。
3、理解朱德同志為什么在扁擔上寫“朱德記”三個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前些天,班上xx同學的悠悠球被老師藏收,現(xiàn)在請他講感受。
2、上周班上另一xx同學因感冒缺席,請學生圍繞他的空位講講那次上課的失落感受。
二、學生猜答,了解朱德歷史背景。
三、圍繞“藏”和“做”學習課文。
1、大家用鉛筆做〈畫〉根扁擔在書上,快說;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
3、組織學生討論:從“彎”、“滿滿”這兩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組織學生思考: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zhàn)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引思句子:“戰(zhàn)士們想朱德同志那么辛苦,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教師指導理解“翻山越玲”。
5、引導學生擦去書上畫的扁擔,換寫一句“我”把扁擔藏到哪個地方的話。
6、引導學生體會“山高路陡”,看圖想象挑糧的困難。
7、朗讀提示:在想象的基礎上用讀表達出來。
8、一個“藏”字,讓你談體會到了什么呢?這些也是戰(zhàn)士們藏扁擔的原因。
10、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11、解釋“連夜”、“趕做”的意思。
四、鞏固字詞。
1、教師一句一句地帶讀一遍,學生再試著背讀一遍。
2、抽讀生字卡片。
五、布置作業(yè),鞏固學習成果。
1、日記一則:寫學生的悠悠球被藏,xx同學缺席,課文朱德的扁擔被藏三件事。
2、交代隔天上課前老師會提問日記里各件事缺藏后分別要怎樣做。
板書設計:
藏——戰(zhàn)士們對首長的關愛。
做——朱德以身作則,同甘共苦。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的:
1、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3、學會本課3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3課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
二、復習:
1、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會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詞,下面請幾個同學來讀一讀。出示詞語:
同志堅守井岡山粉碎敵人圍攻。
必須生產一塊兒山高路陡翻山越嶺。
扁擔一擔糧食(指名讀、齊讀)。
2、選擇其中的一個詞語并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一句話。(理解“堅守”:堅決守衛(wèi),不離開。堅守什么地方?)。
三、細讀課文:
1、過渡:這篇課文的課題是: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
朱德軍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用?(板書:挑糧上山。)為什么要挑糧上山?
請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然后交流。(因為井岡山生產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zhàn)士吃。如果糧食不夠吃,戰(zhàn)士們就會餓肚子。戰(zhàn)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
2、紅軍去挑糧時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學生交流。
(1)出示句子:從井岡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指名讀、齊讀)。
(2)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可以畫圖)”、“非常難走”理解。“五六十里”會有多遠?(把操場與六十里相比,等于300個操場)。
(4)指導感情朗讀這一句。
(5)路那么遠,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引讀)。
從這句話中,你看出紅軍戰(zhàn)士怎么樣?(團結、不怕吃苦)你是從哪個字上看出來的?
對呀,一個“爭”字就告訴我們大家了。
3齊讀第二段,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4、(看插圖)看,這就是當年紅軍戰(zhàn)士們挑糧的情景。走在最前面的是誰?你瞧,朱德軍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說說你看到的朱德。(學生交流)。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讓學生完成填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齊讀句子)。
(1)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完成句式練習: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一樣(穿著草鞋、戴著斗笠),一樣(挑起滿滿一擔糧食),一樣(翻山越嶺走完一百多里的山路)。
(4)朱德同志雖然是軍長,但他和戰(zhàn)士們沒有什么區(qū)別。他平易近人,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一起吃苦,真是“同甘共苦”。(出示卡片)。
5、那么戰(zhàn)士們看到敬愛的軍長這樣辛苦又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呢?請學生讀讀第三自然段,然后來說說。
6、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zhàn)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學生交流。(聯(lián)系到挑糧的累)。
7、是呀,這些就是戰(zhàn)士們藏扁擔的原因所在。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從“藏”字,我體會到戰(zhàn)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從“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這種體貼和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愛戴。)真是“藏中見真情”哪!
8、戰(zhàn)士們的想法有沒有實現(xiàn)呢?從哪個詞看出來?“不料”可以換成什么詞?(沒想到)指導讀出后面“不料”的語氣。
9、朱德同志為什么不睡覺連夜趕做,還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朱德作為軍長,帶頭挑糧,非常負責。朱德愿意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朱德記”三個字讓我們看見了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10、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投影出示)(齊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
糧食絕對可靠。
大家齊心協(xié)力,
粉碎敵人圍剿。
11、學到這里,你能說說朱德同志是一個怎樣的人?
12、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四、指導學習生字:攻記勸。
2、齊讀生字。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字?
五、作業(yè)。
挑糧上山以身作則。
藏扁擔。
連夜趕做同甘共苦。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一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3.指導書寫部分生字,掌握部分生字字形。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難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
四.預習設計。
1.正確朗讀課文。
2.按筆順自學生字。
版塊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誰知道這是什么?
扁擔是干什么用的?
2.扁擔上寫著什么呢?(朱德記。)。
(1)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的愛戴。
(2)教學“朱”。
(3)記,在這里是作記號的意思。學“記”。
版塊二、初讀課文。
過渡:朱德爺爺干嗎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1.課前大家都已經(jīng)讀過了,先來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情況。
小黑板出示生字詞:
同志。
井岡山。
堅守。
圍攻。
必須。
生產。
勸
并
3.請幾個小朋友分著來讀讀這篇課文。
版塊三、學習1、2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想: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1)板書:1928年井岡山會師。
(2)(出示圖片)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師。
(3)什么叫會師?(兩支部隊會合在一起)。
(1)看填空回答以上問題:
a.(。
),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b.從井岡山上到茅坪,路很遠,有(。
),(。
),非常難走。
(2)(出示圖片)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山高路陡?
(3)師:可是——。
大家都爭著去,說明什么?
3.讓我們連起來讀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
版塊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讀一讀,鞏固生字的字音。
2、你是怎么樣記住每個生字的?指導分析生字的結構和偏旁。
上下結構——志、守。
半包圍結構——岡。
3、指導書寫: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你能給這些生字組詞嗎?
5、集體書空這些生字。
6、指導描紅、臨寫。
四.作業(yè)設計。
1.完成《習字冊》。
2.熟練朗讀課文。
完成《補充習題》的1、2題。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二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悟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朱德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2、引導感悟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三、教學準備:學生搜集有關朱德的資料或故事、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熟讀課文,了解兩軍會師的背景,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齊讀課題。
2、檢查生字詞。
二、講讀課文。
(一)講讀第二自然段。
1、了解戰(zhàn)士們挑糧的原因。
過渡:當時井岡山上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
(出示朱德挑糧圖)師述:(朱德挑糧上坳,糧食絕對可靠。
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
朱德是在什么情況下去挑糧的呢?請小朋友們自由朗讀第二自。
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交流。
a因為井岡山上生產糧食不多,所以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糧。
b為了粉碎敵人的圍攻,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
(點紅:足夠的糧食)師問:足夠的糧食是指生:很多很多的糧食。師補充:對了,必須要有充足的糧食。
3)齊讀這兩句話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句話。
2、品味艱辛。
過渡:戰(zhàn)士們從井岡山上到茅坪去挑糧食,茅坪是井岡山北面一個很遠的地方,到那么遠的地方去挑糧,是為了避開敵人。從井岡山到茅坪的這段路程,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呢?請一個小朋友來讀一讀。
1)指名讀。
2)(出示山圖)師述:請小朋友們來看圖,井岡山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山高林密,地勢險峻。一般的人是很難走上去的。可以想象戰(zhàn)士們從井岡山到茅坪去挑糧容易嗎?(生:不容易)。
你從哪些詞中體會到不容易?
a生:我從“五六十里”體會到不容易。(點紅:五六十里)。
師:“五六十里”有多遠,你們知道嗎?(師:不知道,老師告訴你們相當于從江都到揚州一來一回,他們挑糧要用一整天的時間,一般天蒙蒙亮就下山,一直要挑到天黑,可以說是路途遙遠。)。
b生:我從“山高路陡”體會到不容易。(點紅:山高路陡)。
師:什么是“山高路陡”?(生:山很高,路很陡,直上直下,還很窄,非常難走。)。
3)指導朗讀。
師:你能讀好這句話嗎?自己試一試。
a生自由練讀b指名讀(讀出挑糧的艱辛)c齊讀。
4)師引讀:挑糧雖然路途遙遠,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生齊讀:大家都爭著去。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朱德同志也跟戰(zhàn)士們一道去挑糧。
1、(出示朱德圖)師:你們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你看到的朱德是什么樣子的?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說。
2、指名說(頭上脖子上挽著袖子)。
3、師:書上是怎么描寫的?請小朋友們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去找一找相關的句子。
4、指名說。
(出示句子: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1)體會“滿滿”
生:糧食多。糧食重。朱德力氣大。挑得很吃力。
b師:女生一起來讀一讀,注意讀好這個詞。(女生齊讀)。
2)想象遇到的困難。
生:a扁擔壓在肩上時間長了,會發(fā)麻、會磨破皮,會流血。
b被碎石一絆很容易跌倒。
c累了只能硬撐著或歇一會兒。
d渴了只能強忍著。
e餓了只能吃點野果。
f時間長了,草鞋磨破了,腳上也磨出了血泡。
g遇到下雨下雪,衣服全被淋濕了,路很滑,還有摔下山崖的危險。
b師:小朋友們想象力真豐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你的體會讀出來(生齊讀)。
生:a他是軍長要起帶頭作用。
b他并沒有把自己當作軍長,就當自己是一名普通的戰(zhàn)士。
6、1)師引讀:戰(zhàn)士們都勸他生:不要去挑。
師:戰(zhàn)士們會怎么勸他呢?
生:a你是軍長,你工作那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
b你別去挑了,累壞了就沒人指揮打仗了。
2)師引讀:但是他生:不肯。
師:為什么不肯?他會說些什么呢?
生:a我不累,我一定要去挑。
b我是軍長,我要帶頭挑。
7、師引讀:戰(zhàn)士們見勸不住他,有個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擔生:藏了起來。
1)師:朱德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師:齊讀這句話(生齊讀)。
2)師:想一想他為什么要連夜趕做一根扁擔,并在上面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a同桌討論。
b指名交流。
b他連夜趕做,說明他第二天還要去挑。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三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2、難點:了解戰(zhàn)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或實物、多媒體課件。
1、請將課文大聲流利讀5遍,(注意前后鼻音、平翹舌哦?。?。
2、不要看拼音,我能讀出這些字:朱、志、岡、守、攻、必、產、勸、并、記。
3、看著生字記下筆順,你記住了嗎?讓爸媽考你一下!
4、你能給這些生字組些詞嗎?越多越好哦!
5、再瀏覽一下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說給爸媽聽聽。
6、關于朱德,你了解多少?可以請教一下爺爺奶奶,也可以上網(wǎng)查詢一下。
7、加大點難度哦:組詞。
攻()必()勸()。
功()心()歡()。
8、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正確書寫“朱志岡守攻”五個生字。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動機。
1、出示掛圖師介紹朱德。
3、指導學習生字:朱(認讀字音,識記字形。)。
4、齊讀課題。
二、收集信息,自學質疑。
1、大家借助拼音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可以反復地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讀準生字,在課文中畫出這些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拼讀生字。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成果初探,交流展示。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個別學生讀,開火車讀。相機指導讀準字音。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3)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
(4)讀準了生字,就能更好地讀通課文,大家把課文再讀一遍。
(5)相機正音,范讀或領讀難讀的句子。
4、我們舉行一次朗讀比賽,每組推選5名代表開火車讀課文,看哪一組開得穩(wěn)?為了賽出好成績,我們先練練。
5、開火車分自然段讀課文,練讀難讀的句子。自由練讀課文。
6、互動探究完善認知、比賽讀,評議。
三、精講點撥,凸顯重點。
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對照筆順練習書空。
2、你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的?
相機引導,肯定好的方法。
3、你覺得哪些字容易寫?哪些字難寫。
4、師范寫。
5、學生描紅、臨寫。
6、展示個別作業(yè),點評。設計,語文,教學。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四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生字卡片。
兩課時。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掌握生字新詞。
正確書寫生字。
1、出示教學掛圖。
(1)了解什么是扁擔,扁擔的用途,擔東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師:就是這么一位偉大的將軍,他面對缺糧的困難,是怎樣身先士卒,
與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讀。
4、開火車讀。
5、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的內容。
3、了解課文詞語的意思。
1、出示生字卡片。
2、組詞。
3、識記生字。
4、師范寫,生書寫。
5、講評。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各一行。
學習課文。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聽寫詞語。
2、集體訂正。
1、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課文,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講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全班齊讀。
2、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后會浮現(xiàn)什么情景?請仔細觀察文中插圖,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師生評議。
(3)指導朗讀,注意讀出艱難,辛苦的心情。
3、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1、2句,邊讀邊感悟。
(2)齊讀。
(3)自由讀第3、4、5句話,邊讀邊悟。
(4)說說為什么起先要藏起朱德的扁擔,后來又不藏了?
(5)指導朗讀。
(6)全班齊讀。
1、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育學生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會師挑糧藏敬重。
山下不藏。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五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床仄鸨鈸笥植徊乇鈸?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掌握生字新詞。
正確書寫生字。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教學掛圖。
(1)了解什么是扁擔,扁擔的用途,擔東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3、同桌互讀。
4、開火車讀。
5、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的內容。
3、了解課文詞語的意思。
三、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組詞。
3、識記生字。
4、師范寫,生書寫。
5、講評。
四、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各一行。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朗讀課文。
2、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多媒體課件、字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內容:
1、出示扁擔圖,這是什么?(生:扁擔)出示卡片:扁指讀(怎樣記?)(戶字旁,右下為一橫兩豎)擔指讀(左右結構,右邊為元旦的旦,還可以用熟字“膽”“但”來比較認識)兩個字合起來讀扁擔(板書:扁擔)(“擔”為輕聲)開火車讀。
2、有一根扁擔,上面寫著“朱德記”三個字。“記”在新華字典中這樣解釋:(大屏出示)。
記:(1)記憶,把印象保持在腦子里。如:記住。
(2)把事物寫下來。如:記賬。
(3)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如:日記。
(4)記號,標志。如:以紅色為記。
(5)皮膚上天生的色斑。如:胎記。
(6)量詞,用于動作的次數(shù)。如:一記耳光。
見新華字典第10版第211頁注釋。
這里“記”為------“記號,標志?!?BR> 3、現(xiàn)在,你知道這根扁擔的主人是誰了嗎?(朱德)(板書:朱德的)。
出示卡片:朱說筆順記憶。德(雙立人,右邊為“十四一心”,朱德爺爺一心為人民,下面為一心。)讀卡片朱德(出示頭像)朱德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深受人民的愛戴。
(4)聽了老師剛才的介紹,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什么疑問呢?
a朱德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b朱德爺爺用扁擔干什么呢?
c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刂斓碌谋鈸??……?BR> 二.初讀課文。
你們真會提問題,就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答案吧?。▽W生讀兩遍課文。)。
1、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些詞語。(出示)。
山高路陡整夜整夜斗笠扁擔不料。
同甘共苦一擔糧食挑糧找來隊伍。
(如果你會讀,就向我點頭微笑,不要出聲。)開火車讀。
2、詞語會讀了,文章能準確地讀出來嗎?學生讀文,評價。
3、讀了幾遍文章,你找到問題的答案了嗎?
三、進入課文。
1、師: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
生:挑糧上山。板書:挑糧上山。
師: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請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然后交流。)。
生a:因為井岡山生產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zhàn)士吃。
b:如果糧食不夠吃,戰(zhàn)士們就會餓肚子。
c:戰(zhàn)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
師:說得對。你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ǔ鍪就队埃┱f說你看到的朱德。(先指名有一句說一句。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神態(tài)。)。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師:從“滿滿”這個詞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a:我感覺這么滿的一擔糧食肯定很重。
b:我感覺朱德爺爺?shù)牧夂艽蟆?BR> c:我覺得朱德爺爺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這么滿的一擔糧食。
d:我想,這么重的一擔糧食會把朱德爺爺?shù)募绨蚨級杭t了。
……。
師:你能讀出你的感覺嗎?學生讀。
2、師:挑糧上山容易嗎?快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生a:從井岡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遠。朱德工作很忙,現(xiàn)在還要走這么多路,說不定會累出病來的。
b:而且山高路陡。
出示文中句子: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師:想想“五六十里”是多遠,要走多長時間?(老師早上六點鐘就開始不停地走,要走到中午十二點才能走完,如果走山路的話,時間就更長了。你們想想紅軍戰(zhàn)士走的路是什么樣子的?)。
師出示卡片:山高路陡。
生:山很高,路也不平,還會有很多石頭。
師:四個字拆開來就是拆字解詞法。(生讀詞語)。
師:再想想,這兒的陡,除了不平之外,還有什么意思?(老師做個手勢)。
生a:路很窄。(大屏展示圖)。
生b:下山時,石頭一絆很容易跌倒。
生c:如果下過雨,戰(zhàn)士們挑糧上山就更困難,路很滑,但是他們挑著擔子,不能用手幫忙。走一步,又會滑兩步。
生讀。
生a:從“藏”中,我體會到戰(zhàn)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
生b:從“藏”中,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
師:真是“藏中見真情”哪!
出示卡片:敬敬愛相機認識板書:敬愛。
師:戰(zhàn)士們藏扁擔成功了嗎?
生:沒有。
師:從哪個詞看出來?從書上第三自然段找找。
生:不料。
生: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
師:通過這件事,也讓我們看見了朱德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板書:同甘共苦)。
四、總結。
1、小結: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和一塊兒的事,贊頌了朱德爺爺?shù)母呱衅焚|。
2、讓我們懷著對朱爺爺?shù)木磁逶俅锡R讀課題——朱德的扁擔。
五、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上網(wǎng)查閱、到圖書館查閱或問爸爸媽媽等途徑,搜集有關朱德的資料,進一步了解朱德爺爺。
第二課時。
一、鞏固練習.
1、游戲:識字大餐.
將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老師念出本課生字,學生指相對應的生字卡片,看誰指得又快又準確.指得快又對的為優(yōu)勝.
2、再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你能把課文準確地讀出來嗎?指名朗讀課文,集體糾正發(fā)音。
二、繼續(xù)學文。
1、引出第一自然段(是什么時候的事情?)(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以及會師圖片)。
(1)“會師”就是兩個隊伍合到一起了,這時隊伍的人變多了,隊伍壯大了,會師成功了,看,戰(zhàn)士們多高興??!井岡山可是我們紅軍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它就是朱德總司令和毛澤東等一些了不起的人共同創(chuàng)立的??矗约鹤x書就能獲得這么多的知識,可真了不起。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高興地讀一讀這句話。(生讀)。
(2)可是(引讀)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多危險?。?BR> (相機學習生字“隊伍抽”)。
(1)戰(zhàn)士們怎么想的?所以大家勸他,不料?
(2)朱總司令為什么要連夜趕做扁擔,上面還寫了“朱德記”三個字呢?
師:一根普通的扁擔為什么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引導:(理解扁擔深刻的內涵)。
結合板書師生合作總結:有了扁擔才能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
挑了糧才能——儲備足夠的糧食。
儲備足夠的糧食才能——粉碎敵人的圍攻。
三、總結全文。
1、朱總司令的扁擔是粉碎敵人圍攻的武器,也象征了他帶領紅軍戰(zhàn)士勇敢地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
2、學到這里,你想談談你的感受嗎?
朱德爺爺,我想對你說……。
3、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四、指導學習生字:
出示:敵抽隊伍。
1、齊讀生字。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字?
4、練習書寫。注意提醒坐姿和寫姿。
板書設計:
挑糧上山山高路陡。
藏找。
(敬愛)(同甘共苦)。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一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指導觀察。講解:記,做記號的意思。
3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和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深受人民群眾的愛戴。
4朱德爺爺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二?初讀指導。
1各自按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求: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畫出生字詞,結合上下文,想意思。
(3)讀正確。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出示:朱德?同志?井岡山?敵人。
(2)領讀?朱、志都是翹舌音,岡是后鼻音。
(3)指名讀生字詞。
(4)齊讀生字詞。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出示?堅守?粉碎?圍攻?必須?生產?山高路陡。
(2)理解?山高路陡: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3)領讀。
4指名讀第三段。
(1)出示??翻山越嶺。
(2)齊讀。
5各自試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三?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
岡必?守。
2其他要描紅的字。
四?課堂作業(yè)。
1讀讀,抄抄,寫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同志?生產?紅軍?會師?井岡山。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段。
(1)默讀,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2)什么叫會師?
(3)簡介: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隊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隊伍會師。
(4)齊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讀,想:
部隊為什么派人到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到茅坪去挑糧有什么困難?
(2)口頭填空。
(),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從井岡山上到茅坪,路很遠,有,(),非常難走。
(3)引讀:可是——,提問:從“爭”字可以看出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
(4)指導朗讀,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5)過度:那朱德是怎么做的?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
(2)出示?朱德同志也跟戰(zhàn)士們一道去挑糧。
說說你準備怎樣讀好這句話?
突出“也、一道”
(3)朱德爺爺是怎樣挑糧的?先指名自由說,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穿——,做——。
(4)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指導用敬佩的語氣讀。
(5)此情次景,戰(zhàn)士們看到又會有何感想呢?
出示?戰(zhàn)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
想一想,大家會怎么勸他,朱德同志又會怎么說?
指導讀出戰(zhàn)士們對他的關心之情。
(6)勸不管用,有個同志就把他的那根扁擔藏了起來,戰(zhàn)士們心里又會怎么想呢?
(7)可他們哪里想到,引讀: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朱德為什么連夜做?又為什么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朱德拿著自己做得帶記號的扁擔心里會怎么想呢?
(8)引讀:大家見了——。
(9)是啊,朱德同志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大的鼓舞了大家,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拍手齊念)。
(10)有感情的朗讀第三段。
三?有感情的讀全文。
戰(zhàn)士們?勸——藏。
敬愛。
朱德?趕做——寫上“朱德記”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二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同志生產紅軍會師井岡山。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2)什么叫會師?(兩支部隊會合在一起。)。
(3)簡介背景: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隊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師。
(4)齊讀第一自然段。/article/。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
部隊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從井岡山到茅坪去挑糧有什么困難?
(2)先根據(jù)課文內容口頭填空,然后再回答心上問題。
(),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路很遠,有(),(),非常難走。
(3)引讀:可是----,提問:從“爭”字可看出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
(4)指導朗讀,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過渡:那朱德是怎么做的呢?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出示:朱德同志也跟戰(zhàn)士們一道去挑糧。
說說你準備怎樣讀好這一句。
指導突出“也”和“一道”。
(3)朱德爺爺是臬挑糧的?誰能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先指名自由說,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
(4)出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指導用敬佩的語氣讀。
(5)此時此景,戰(zhàn)士們看到又會有何感想呢/。
出示:戰(zhàn)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心,還要翻山越嶺,累壞了怎么辦?
想想大家會怎么勸他,朱德同志又會怎么說。
指導讀出戰(zhàn)士們對朱德的關心之情。
勸不管用,有個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戰(zhàn)士們這時心里又會怎么想?
可他們哪里想到,讀讀: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朱德為什么要連夜趕做呢?又為什么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朱德拿著自己做的帶有記號的扁擔心里會怎么想?
引讀:大家見了----。
是啊,朱德同志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大家,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soft/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
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三、課堂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三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生字詞。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的一二兩個自然段。
3、指導書寫生字:守、攻、必、
二、教學重難點。
學會部分生字詞,并能正確書寫所學生字。
三、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1、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誰知道這是什么?教讀:扁擔的“擔”是輕聲。
你見過扁擔嗎?扁擔是干什么用的?
(2)仔細看這根扁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扁擔上寫著“朱德記”三個字。
(3)“記”就是記號、標記,現(xiàn)在你知道這根扁擔的主人是誰嗎?
對了,就是“朱德”(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的愛戴。
(4)聽了老師的介紹,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什么疑問呢?
小朋友真會提問題,就讓我們來讀課文,從文中來找一找答案吧。
2、聽老師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標出。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詞,根據(jù)學情,指名同學做“小老師”領讀幾個重點詞:
井岡山根據(jù)地、粉碎、儲備、同志、山高路陡、斗笠、翻山越嶺、勸。
(2)四人小組輪讀課文,同學間互相正音。
(3)通過朗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4)生交流自己讀懂的;
(5)小朋友們真能干,通過自己讀書就能獲得這么多的知識!你覺得課文哪一段寫的最有意思、讀下來讓你腦中的問題最多?(引導學生質疑)。
(6)指名讀第3段,其余人邊聽邊想:讀了這段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可能會質疑;a:大家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擔給藏起來呢?
b:朱德同志為什么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
c: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5、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切入口學習課文1、2自然段:
a自由讀第一段,看看讀了這一段,明白了什么?
(2)根據(jù)生的回答,隨機講解“會師”(并隨及簡介背景);
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這兒就是指朱德同志帶領的隊伍與毛主席帶領的隊伍會合在一起了。這時隊伍壯大了,戰(zhàn)士們多高興呀!
(3)引讀第二句:讀了這一句,你看出什么來了?
(紅軍所處的位置很危險)。
(4)想象一下:山上的紅軍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指名學生說。
b學習第二自然段:
(!)邊讀第二自然段,邊用“——”畫出描寫去茅坪挑糧所遇到困難的句子,可在重點詞下做記號。
(2)指名交流: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3)想象一下:“五六十里”會有多遠?
聯(lián)系生活:我們去楊舍玩,大約走40里的路,五六十里,要走一個來回不到這么遠的路。
“山高路陡”:師在黑板上畫出“高山”的簡筆畫,讓生體會山的高、險。
……。
(4)指導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第二、三句。
(5)路那么遠,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引讀)-----。
從這句話中,你看出紅軍戰(zhàn)士怎么樣?(團結、不怕吃苦)你是從哪個字上看出來的?
對呀,一個“爭”字就告訴我們大家了。
(6)、齊讀第二段,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6、小結:通過學習這二段,我們知道山高路陡,挑糧路上困難重重,但紅軍戰(zhàn)士們卻無所畏懼。今天,小朋友們通過自己認真讀書,已經(jīng)解決了自己原先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剩下的不懂處咱們下節(jié)可再來學習。
7、學習3個生字。
朱、志、岡、守。
8、完成課堂作業(yè),書寫生字。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四
1.讀全文,總結課文。
2.拓展閱讀《爺爺?shù)暮啒闵睢贰?BR> 3.完成有關作業(yè)。
二、教學重難點。
1.背誦第三自然段。
再讀課文,感受朱德同志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品質。
三.教學準備《一課一練》。
四.預習設計。
試背課文第三自然段。
版塊一、復習舊知。
1.我們來比一比,誰學得最好?聽寫詞語:
勸攻同志生產井岡山爭守紅軍會師一塊兒。
2.
(1)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總結填空: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塊兒()的事。贊頌了朱德爺爺()的高尚品質;我們()。
版塊二、指導背誦。
1.大家都讀得很好,現(xiàn)在我們來試著把課文第三段背一背。
2.誰愿意向大家展示的?
3.師引背。
4.和同桌分享一下你的背誦成果。
版塊三拓展閱讀。
1.自由讀《爺爺?shù)暮啒闵睢贰?BR> 想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爺爺?shù)纳詈芎啒悖堪涯阏业降木渥觿澫聛怼?BR> 2.請同捉相互討論一下。
3.指名。
版塊四、完成練習。
1、小黑板出示:
《一課一練》第四部分。
1.要有一個結實的身體,必須―――――――――――。
1.雖然我家離學校很遠,可是――――――――――――――。
2.老師的工作是那么――――――。
2.檢查交流。
四。課后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
1.用“必須”說一句話。
2.完成《一課一練》剩下的閱讀短文。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紅軍革命根據(jù)地軍民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的歷史背景,使學生受到光榮的傳統(tǒng)教育。
教學重點:
1、認識17個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文中所蘊涵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紅軍革命根據(jù)地和與朱德有關資料。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出示扁擔的'圖片,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朱德的扁擔。
3、齊讀課題,讀準輕聲音節(jié)“扁擔”。
4、針對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識的字。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讀一讀,幫一幫。
3、教師抽讀: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
4、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5、指名分段讀課文,大家評價。
6、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著默讀,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7、學生再讀課文,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自主質疑。
8、齊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六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2.難點:了解戰(zhàn)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學準備:
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或實物、多媒體課件。
四、預習學案:
1、請將課文大聲流利讀5遍,(注意前后鼻音、平翹舌哦?。?BR> 2、不要看拼音,我能讀出這些字:朱、志、岡、守、攻、必、產、勸、并、記。
3、看著生字記下筆順,你記住了嗎?讓爸媽考你一下!
4、你能給這些生字組些詞嗎?越多越好哦!
5、再瀏覽一下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說給爸媽聽聽。
6、關于朱德,你了解多少?可以請教一下爺爺奶奶,也可以上網(wǎng)查詢一下。
7、加大點難度哦:組詞。
攻()必()勸()。
功()心()歡()。
8、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第1課時。
上課時間總計課時。
教學內容。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正確書寫“朱志岡守攻”五個生字。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動機。
1、出示掛圖師介紹朱德。
2、完善課題,板書:朱德的扁擔。
3、指導學習生字:朱(認讀字音,識記字形。)。
4、齊讀課題。
二、收集信息,自學質疑。
1、大家借助拼音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可以反復地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讀準生字,在課文中畫出這些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拼讀生字。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成果初探,交流展示。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個別學生讀,開火車讀。相機指導讀準字音。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3)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
(4)讀準了生字,就能更好地讀通課文,大家把課文再讀一遍。
(5)相機正音,范讀或領讀難讀的句子。
4、我們舉行一次朗讀比賽,每組推選5名代表開火車讀課文,看哪一組開得穩(wěn)?為了賽出好成績,我們先練練。
5、開火車分自然段讀課文,練讀難讀的句子。自由練讀課文。
6、互動探究完善認知。
比賽讀,評議。
三、精講點撥,凸顯重點。
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對照筆順練習書空。
2、你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的?
相機引導,肯定好的方法。
3、你覺得哪些字容易寫?哪些字難寫。
4、師范寫。
5、學生描紅、臨寫。
6、展示個別作業(yè),點評。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七
授課教師。
杜成轉。
授課班級。
課??題。
課??型。
課??時。
兩課時。
學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井岡山斗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經(jīng)濟封鎖和第三次“圍剿”,朱德軍長和紅軍戰(zhàn)士不怕風險路陡,不顧生命危險,走60多里山路,挑糧上山的故事。
學情分析。
教學本課時應向學生介紹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這篇課文中,學生難理解的詞語特別多,如:會師,堅守,粉碎、山高路陡,一道,翻山越嶺,朱德記,越發(fā)。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掌握本課18個生字,其中10個一類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8個二類字能熟練認讀。理解“堅守”“圍攻”“會師”等詞語。
情感目標。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初步嘗試把握課文大意,了解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
學習重難點。
識字、朗讀課文。理解詞語,了解課文內容。
導學準備。
課件,搜集朱德同志的資料,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
學法教法。
自主學習,交流點撥。
導學流程。
學生學習活動。
教師導學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出示課題。
(3分鐘)。
1、回答師提出的問題。
2、讀題。
1、談話。
5、指名讀課題。
以介紹故事背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呈現(xiàn)目標。
滲透學法。
(2分鐘)。
課文寫了朱德的什么?誰來讀課題告訴老師?
課文介紹了誰的扁擔?
課文介紹了誰的什么?
朱德和扁擔之間究竟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自主學習。
討論研究。
(10分鐘)。
1、自讀課文,按要求思考。
2、四小組學生讀課文,回答問題。
2、用手勢告訴老師,這課有幾個自然段。
3、請四小組學生讀課文,每組讀一個自然段,三組讀到爬山,四組讀完。邊讀邊思考,這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點擊填空)。
培養(yǎng)學生學會理清課文脈絡。
交流點撥。
達成目標。
(10分鐘)。
1、看圖思考,回答。
2、指名讀第二句,理解句意。
1、指導看圖:大家心情怎么心情怎么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2、引讀第一自然段第二句。
明確讀書要求,訓練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能力。
同步訓練。
關注慢生。
(10分鐘)。
用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來說說這句話。
質疑問難。
總結拓展。
(5分鐘)。
1、學生在習字冊上把本節(jié)課學的生字描紅1個,臨寫1個。
1.學寫“志”
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教師范寫,強調上面是“士”。這個字真有趣,紅軍戰(zhàn)士心連心,大家互相稱同志。
2、教師提醒和糾正寫字姿勢。
3.老師選出學生作業(yè)指名評價,教師再進行補充和修正。?。
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導學流程。
學生學習活動。
教師導學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出示課題。
(3分鐘)。
1、齊讀民謠。
1、民謠導入。
2、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3課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
以民謠直觀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呈現(xiàn)目標。
滲透學法。
(2分鐘)。
邊讀邊找一找描寫朱德挑糧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自主學習。
討論研究。
(10分鐘)。
學生自主學習,小聲讀或默讀。
2、是啊,當時井岡山上缺糧,朱德和戰(zhàn)士們一起去挑糧,多好啊!可是,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厮谋鈸??認真讀讀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找一找原因,用波浪線畫下來。
抓住關鍵語句讓學生一步一步走進文本,通過朗讀感悟、體會文本內涵。
交流點撥。
達成目標。
(10分鐘)。
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深化主題,升華文本理解。
同步訓練。
關注慢生。
(10分鐘)。
完成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關并與前后教學有關的習題。
質疑問難。
總結拓展。
(5分鐘)。
1、學生體會后自由發(fā)言。
2、學生齊讀。
2、是啊,千言萬語就在胸口,讓我們在一起深情地朗讀課文。
深化主題,升華文本理解。
反思。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八
這篇課文講的是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jù)地,粉碎敵人圍攻,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一起到山高路陡。距離遙遠的茅坪挑糧的故事,表現(xiàn)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也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對領袖的關心和敬愛。
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井岡山同毛澤東會師。第二自然段講戰(zhàn)士們?yōu)榱藞允馗鶕?jù)地,粉碎敵人圍剿,爭著到山高路陡的茅坪挑糧。第三自然段講朱德同志加入了挑糧的隊伍,戰(zhàn)士們怕累了他,藏起了他的扁擔,而他連夜又做了一根,并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大家見了越發(fā)敬愛他。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三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指導觀察。
講解:記,在這里是做記號的意思。
3、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群眾的愛戴。
4、朱德爺爺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二、初讀指導。
1、各自按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求:
(1)標出各自然段序號;
(2)畫出生字詞,結合上下文,想想他們的意思;
(3)讀正確。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朱德同志井岡山敵人。
(2)領讀生字詞:朱。志都是翹舌音,岡是后鼻音。
(3)指名讀生字詞。
(4)齊讀生字詞。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
堅守粉碎圍攻必須生產山高路陡。
(2)理解生字詞。
粉碎:使徹底失敗或毀滅。
圍攻:包圍起來加以攻擊。
山高路陡: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3)領讀生字詞。
4、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翻山越嶺勸。
(2)齊讀生字詞。
5、各自試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
1、習題2。
2、讀讀。抄抄。寫寫生字詞。
3、朗讀課主,做到正確流利。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九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在融入個人情感的基礎上鞏固用詞習慣。
3、理解朱德同志在自己的扁擔寫上“朱德記”三個字的原因。
教學準備。
1、教師提前藏收學生玩具的用意事例及學生請假的“缺人”事例。
2、生字卡片。
重難點、關鍵。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事情經(jīng)過。
2、聯(lián)系課文,自主積累詞語。
3、理解朱德同志為什么在扁擔上寫“朱德記”三個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前些天,班上xx同學的悠悠球被老師藏收,現(xiàn)在請他講感受。
2、上周班上另一xx同學因感冒缺席,請學生圍繞他的空位講講那次上課的失落感受。
二、學生猜答,了解朱德歷史背景。
三、圍繞“藏”和“做”學習課文。
1、大家用鉛筆做〈畫〉根扁擔在書上,快說;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
3、組織學生討論:從“彎”、“滿滿”這兩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組織學生思考: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zhàn)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引思句子:“戰(zhàn)士們想朱德同志那么辛苦,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教師指導理解“翻山越玲”。
5、引導學生擦去書上畫的扁擔,換寫一句“我”把扁擔藏到哪個地方的話。
6、引導學生體會“山高路陡”,看圖想象挑糧的困難。
7、朗讀提示:在想象的基礎上用讀表達出來。
8、一個“藏”字,讓你談體會到了什么呢?這些也是戰(zhàn)士們藏扁擔的原因。
10、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11、解釋“連夜”、“趕做”的意思。
四、鞏固字詞。
1、教師一句一句地帶讀一遍,學生再試著背讀一遍。
2、抽讀生字卡片。
五、布置作業(yè),鞏固學習成果。
1、日記一則:寫學生的悠悠球被藏,xx同學缺席,課文朱德的扁擔被藏三件事。
2、交代隔天上課前老師會提問日記里各件事缺藏后分別要怎樣做。
板書設計:
藏——戰(zhàn)士們對首長的關愛。
做——朱德以身作則,同甘共苦。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的:
1、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3、學會本課3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3課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
二、復習:
1、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會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詞,下面請幾個同學來讀一讀。出示詞語:
同志堅守井岡山粉碎敵人圍攻。
必須生產一塊兒山高路陡翻山越嶺。
扁擔一擔糧食(指名讀、齊讀)。
2、選擇其中的一個詞語并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一句話。(理解“堅守”:堅決守衛(wèi),不離開。堅守什么地方?)。
三、細讀課文:
1、過渡:這篇課文的課題是: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
朱德軍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用?(板書:挑糧上山。)為什么要挑糧上山?
請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然后交流。(因為井岡山生產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zhàn)士吃。如果糧食不夠吃,戰(zhàn)士們就會餓肚子。戰(zhàn)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
2、紅軍去挑糧時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學生交流。
(1)出示句子:從井岡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指名讀、齊讀)。
(2)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可以畫圖)”、“非常難走”理解。“五六十里”會有多遠?(把操場與六十里相比,等于300個操場)。
(4)指導感情朗讀這一句。
(5)路那么遠,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引讀)。
從這句話中,你看出紅軍戰(zhàn)士怎么樣?(團結、不怕吃苦)你是從哪個字上看出來的?
對呀,一個“爭”字就告訴我們大家了。
3齊讀第二段,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4、(看插圖)看,這就是當年紅軍戰(zhàn)士們挑糧的情景。走在最前面的是誰?你瞧,朱德軍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說說你看到的朱德。(學生交流)。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讓學生完成填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齊讀句子)。
(1)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完成句式練習: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一樣(穿著草鞋、戴著斗笠),一樣(挑起滿滿一擔糧食),一樣(翻山越嶺走完一百多里的山路)。
(4)朱德同志雖然是軍長,但他和戰(zhàn)士們沒有什么區(qū)別。他平易近人,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一起吃苦,真是“同甘共苦”。(出示卡片)。
5、那么戰(zhàn)士們看到敬愛的軍長這樣辛苦又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呢?請學生讀讀第三自然段,然后來說說。
6、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zhàn)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學生交流。(聯(lián)系到挑糧的累)。
7、是呀,這些就是戰(zhàn)士們藏扁擔的原因所在。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從“藏”字,我體會到戰(zhàn)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從“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這種體貼和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愛戴。)真是“藏中見真情”哪!
8、戰(zhàn)士們的想法有沒有實現(xiàn)呢?從哪個詞看出來?“不料”可以換成什么詞?(沒想到)指導讀出后面“不料”的語氣。
9、朱德同志為什么不睡覺連夜趕做,還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朱德作為軍長,帶頭挑糧,非常負責。朱德愿意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朱德記”三個字讓我們看見了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10、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投影出示)(齊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
糧食絕對可靠。
大家齊心協(xié)力,
粉碎敵人圍剿。
11、學到這里,你能說說朱德同志是一個怎樣的人?
12、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四、指導學習生字:攻記勸。
2、齊讀生字。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字?
五、作業(yè)。
挑糧上山以身作則。
藏扁擔。
連夜趕做同甘共苦。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一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3.初步理解課文內容。3.指導書寫部分生字,掌握部分生字字形。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難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
四.預習設計。
1.正確朗讀課文。
2.按筆順自學生字。
版塊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誰知道這是什么?
扁擔是干什么用的?
2.扁擔上寫著什么呢?(朱德記。)。
(1)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的愛戴。
(2)教學“朱”。
(3)記,在這里是作記號的意思。學“記”。
版塊二、初讀課文。
過渡:朱德爺爺干嗎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1.課前大家都已經(jīng)讀過了,先來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情況。
小黑板出示生字詞:
同志。
井岡山。
堅守。
圍攻。
必須。
生產。
勸
并
3.請幾個小朋友分著來讀讀這篇課文。
版塊三、學習1、2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想: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1)板書:1928年井岡山會師。
(2)(出示圖片)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師。
(3)什么叫會師?(兩支部隊會合在一起)。
(1)看填空回答以上問題:
a.(。
),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b.從井岡山上到茅坪,路很遠,有(。
),(。
),非常難走。
(2)(出示圖片)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山高路陡?
(3)師:可是——。
大家都爭著去,說明什么?
3.讓我們連起來讀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
版塊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讀一讀,鞏固生字的字音。
2、你是怎么樣記住每個生字的?指導分析生字的結構和偏旁。
上下結構——志、守。
半包圍結構——岡。
3、指導書寫: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你能給這些生字組詞嗎?
5、集體書空這些生字。
6、指導描紅、臨寫。
四.作業(yè)設計。
1.完成《習字冊》。
2.熟練朗讀課文。
完成《補充習題》的1、2題。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二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悟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朱德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2、引導感悟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三、教學準備:學生搜集有關朱德的資料或故事、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熟讀課文,了解兩軍會師的背景,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齊讀課題。
2、檢查生字詞。
二、講讀課文。
(一)講讀第二自然段。
1、了解戰(zhàn)士們挑糧的原因。
過渡:當時井岡山上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
(出示朱德挑糧圖)師述:(朱德挑糧上坳,糧食絕對可靠。
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
朱德是在什么情況下去挑糧的呢?請小朋友們自由朗讀第二自。
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交流。
a因為井岡山上生產糧食不多,所以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糧。
b為了粉碎敵人的圍攻,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
(點紅:足夠的糧食)師問:足夠的糧食是指生:很多很多的糧食。師補充:對了,必須要有充足的糧食。
3)齊讀這兩句話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句話。
2、品味艱辛。
過渡:戰(zhàn)士們從井岡山上到茅坪去挑糧食,茅坪是井岡山北面一個很遠的地方,到那么遠的地方去挑糧,是為了避開敵人。從井岡山到茅坪的這段路程,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呢?請一個小朋友來讀一讀。
1)指名讀。
2)(出示山圖)師述:請小朋友們來看圖,井岡山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山高林密,地勢險峻。一般的人是很難走上去的。可以想象戰(zhàn)士們從井岡山到茅坪去挑糧容易嗎?(生:不容易)。
你從哪些詞中體會到不容易?
a生:我從“五六十里”體會到不容易。(點紅:五六十里)。
師:“五六十里”有多遠,你們知道嗎?(師:不知道,老師告訴你們相當于從江都到揚州一來一回,他們挑糧要用一整天的時間,一般天蒙蒙亮就下山,一直要挑到天黑,可以說是路途遙遠。)。
b生:我從“山高路陡”體會到不容易。(點紅:山高路陡)。
師:什么是“山高路陡”?(生:山很高,路很陡,直上直下,還很窄,非常難走。)。
3)指導朗讀。
師:你能讀好這句話嗎?自己試一試。
a生自由練讀b指名讀(讀出挑糧的艱辛)c齊讀。
4)師引讀:挑糧雖然路途遙遠,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生齊讀:大家都爭著去。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朱德同志也跟戰(zhàn)士們一道去挑糧。
1、(出示朱德圖)師:你們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你看到的朱德是什么樣子的?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說。
2、指名說(頭上脖子上挽著袖子)。
3、師:書上是怎么描寫的?請小朋友們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去找一找相關的句子。
4、指名說。
(出示句子: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1)體會“滿滿”
生:糧食多。糧食重。朱德力氣大。挑得很吃力。
b師:女生一起來讀一讀,注意讀好這個詞。(女生齊讀)。
2)想象遇到的困難。
生:a扁擔壓在肩上時間長了,會發(fā)麻、會磨破皮,會流血。
b被碎石一絆很容易跌倒。
c累了只能硬撐著或歇一會兒。
d渴了只能強忍著。
e餓了只能吃點野果。
f時間長了,草鞋磨破了,腳上也磨出了血泡。
g遇到下雨下雪,衣服全被淋濕了,路很滑,還有摔下山崖的危險。
b師:小朋友們想象力真豐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你的體會讀出來(生齊讀)。
生:a他是軍長要起帶頭作用。
b他并沒有把自己當作軍長,就當自己是一名普通的戰(zhàn)士。
6、1)師引讀:戰(zhàn)士們都勸他生:不要去挑。
師:戰(zhàn)士們會怎么勸他呢?
生:a你是軍長,你工作那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
b你別去挑了,累壞了就沒人指揮打仗了。
2)師引讀:但是他生:不肯。
師:為什么不肯?他會說些什么呢?
生:a我不累,我一定要去挑。
b我是軍長,我要帶頭挑。
7、師引讀:戰(zhàn)士們見勸不住他,有個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擔生:藏了起來。
1)師:朱德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師:齊讀這句話(生齊讀)。
2)師:想一想他為什么要連夜趕做一根扁擔,并在上面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a同桌討論。
b指名交流。
b他連夜趕做,說明他第二天還要去挑。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三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2、難點:了解戰(zhàn)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或實物、多媒體課件。
1、請將課文大聲流利讀5遍,(注意前后鼻音、平翹舌哦?。?。
2、不要看拼音,我能讀出這些字:朱、志、岡、守、攻、必、產、勸、并、記。
3、看著生字記下筆順,你記住了嗎?讓爸媽考你一下!
4、你能給這些生字組些詞嗎?越多越好哦!
5、再瀏覽一下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說給爸媽聽聽。
6、關于朱德,你了解多少?可以請教一下爺爺奶奶,也可以上網(wǎng)查詢一下。
7、加大點難度哦:組詞。
攻()必()勸()。
功()心()歡()。
8、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正確書寫“朱志岡守攻”五個生字。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動機。
1、出示掛圖師介紹朱德。
3、指導學習生字:朱(認讀字音,識記字形。)。
4、齊讀課題。
二、收集信息,自學質疑。
1、大家借助拼音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可以反復地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讀準生字,在課文中畫出這些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拼讀生字。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成果初探,交流展示。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個別學生讀,開火車讀。相機指導讀準字音。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3)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
(4)讀準了生字,就能更好地讀通課文,大家把課文再讀一遍。
(5)相機正音,范讀或領讀難讀的句子。
4、我們舉行一次朗讀比賽,每組推選5名代表開火車讀課文,看哪一組開得穩(wěn)?為了賽出好成績,我們先練練。
5、開火車分自然段讀課文,練讀難讀的句子。自由練讀課文。
6、互動探究完善認知、比賽讀,評議。
三、精講點撥,凸顯重點。
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對照筆順練習書空。
2、你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的?
相機引導,肯定好的方法。
3、你覺得哪些字容易寫?哪些字難寫。
4、師范寫。
5、學生描紅、臨寫。
6、展示個別作業(yè),點評。設計,語文,教學。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四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生字卡片。
兩課時。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掌握生字新詞。
正確書寫生字。
1、出示教學掛圖。
(1)了解什么是扁擔,扁擔的用途,擔東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師:就是這么一位偉大的將軍,他面對缺糧的困難,是怎樣身先士卒,
與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讀。
4、開火車讀。
5、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的內容。
3、了解課文詞語的意思。
1、出示生字卡片。
2、組詞。
3、識記生字。
4、師范寫,生書寫。
5、講評。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各一行。
學習課文。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聽寫詞語。
2、集體訂正。
1、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課文,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講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全班齊讀。
2、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后會浮現(xiàn)什么情景?請仔細觀察文中插圖,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師生評議。
(3)指導朗讀,注意讀出艱難,辛苦的心情。
3、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1、2句,邊讀邊感悟。
(2)齊讀。
(3)自由讀第3、4、5句話,邊讀邊悟。
(4)說說為什么起先要藏起朱德的扁擔,后來又不藏了?
(5)指導朗讀。
(6)全班齊讀。
1、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育學生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會師挑糧藏敬重。
山下不藏。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五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床仄鸨鈸笥植徊乇鈸?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掌握生字新詞。
正確書寫生字。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教學掛圖。
(1)了解什么是扁擔,扁擔的用途,擔東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3、同桌互讀。
4、開火車讀。
5、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的內容。
3、了解課文詞語的意思。
三、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組詞。
3、識記生字。
4、師范寫,生書寫。
5、講評。
四、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各一行。
語文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朗讀課文。
2、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多媒體課件、字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內容:
1、出示扁擔圖,這是什么?(生:扁擔)出示卡片:扁指讀(怎樣記?)(戶字旁,右下為一橫兩豎)擔指讀(左右結構,右邊為元旦的旦,還可以用熟字“膽”“但”來比較認識)兩個字合起來讀扁擔(板書:扁擔)(“擔”為輕聲)開火車讀。
2、有一根扁擔,上面寫著“朱德記”三個字。“記”在新華字典中這樣解釋:(大屏出示)。
記:(1)記憶,把印象保持在腦子里。如:記住。
(2)把事物寫下來。如:記賬。
(3)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如:日記。
(4)記號,標志。如:以紅色為記。
(5)皮膚上天生的色斑。如:胎記。
(6)量詞,用于動作的次數(shù)。如:一記耳光。
見新華字典第10版第211頁注釋。
這里“記”為------“記號,標志?!?BR> 3、現(xiàn)在,你知道這根扁擔的主人是誰了嗎?(朱德)(板書:朱德的)。
出示卡片:朱說筆順記憶。德(雙立人,右邊為“十四一心”,朱德爺爺一心為人民,下面為一心。)讀卡片朱德(出示頭像)朱德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深受人民的愛戴。
(4)聽了老師剛才的介紹,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什么疑問呢?
a朱德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b朱德爺爺用扁擔干什么呢?
c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刂斓碌谋鈸??……?BR> 二.初讀課文。
你們真會提問題,就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答案吧?。▽W生讀兩遍課文。)。
1、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些詞語。(出示)。
山高路陡整夜整夜斗笠扁擔不料。
同甘共苦一擔糧食挑糧找來隊伍。
(如果你會讀,就向我點頭微笑,不要出聲。)開火車讀。
2、詞語會讀了,文章能準確地讀出來嗎?學生讀文,評價。
3、讀了幾遍文章,你找到問題的答案了嗎?
三、進入課文。
1、師: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
生:挑糧上山。板書:挑糧上山。
師: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請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然后交流。)。
生a:因為井岡山生產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zhàn)士吃。
b:如果糧食不夠吃,戰(zhàn)士們就會餓肚子。
c:戰(zhàn)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
師:說得對。你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ǔ鍪就队埃┱f說你看到的朱德。(先指名有一句說一句。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神態(tài)。)。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師:從“滿滿”這個詞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a:我感覺這么滿的一擔糧食肯定很重。
b:我感覺朱德爺爺?shù)牧夂艽蟆?BR> c:我覺得朱德爺爺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這么滿的一擔糧食。
d:我想,這么重的一擔糧食會把朱德爺爺?shù)募绨蚨級杭t了。
……。
師:你能讀出你的感覺嗎?學生讀。
2、師:挑糧上山容易嗎?快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生a:從井岡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遠。朱德工作很忙,現(xiàn)在還要走這么多路,說不定會累出病來的。
b:而且山高路陡。
出示文中句子: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師:想想“五六十里”是多遠,要走多長時間?(老師早上六點鐘就開始不停地走,要走到中午十二點才能走完,如果走山路的話,時間就更長了。你們想想紅軍戰(zhàn)士走的路是什么樣子的?)。
師出示卡片:山高路陡。
生:山很高,路也不平,還會有很多石頭。
師:四個字拆開來就是拆字解詞法。(生讀詞語)。
師:再想想,這兒的陡,除了不平之外,還有什么意思?(老師做個手勢)。
生a:路很窄。(大屏展示圖)。
生b:下山時,石頭一絆很容易跌倒。
生c:如果下過雨,戰(zhàn)士們挑糧上山就更困難,路很滑,但是他們挑著擔子,不能用手幫忙。走一步,又會滑兩步。
生讀。
生a:從“藏”中,我體會到戰(zhàn)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
生b:從“藏”中,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
師:真是“藏中見真情”哪!
出示卡片:敬敬愛相機認識板書:敬愛。
師:戰(zhàn)士們藏扁擔成功了嗎?
生:沒有。
師:從哪個詞看出來?從書上第三自然段找找。
生:不料。
生: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
師:通過這件事,也讓我們看見了朱德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板書:同甘共苦)。
四、總結。
1、小結: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和一塊兒的事,贊頌了朱德爺爺?shù)母呱衅焚|。
2、讓我們懷著對朱爺爺?shù)木磁逶俅锡R讀課題——朱德的扁擔。
五、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上網(wǎng)查閱、到圖書館查閱或問爸爸媽媽等途徑,搜集有關朱德的資料,進一步了解朱德爺爺。
第二課時。
一、鞏固練習.
1、游戲:識字大餐.
將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老師念出本課生字,學生指相對應的生字卡片,看誰指得又快又準確.指得快又對的為優(yōu)勝.
2、再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你能把課文準確地讀出來嗎?指名朗讀課文,集體糾正發(fā)音。
二、繼續(xù)學文。
1、引出第一自然段(是什么時候的事情?)(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以及會師圖片)。
(1)“會師”就是兩個隊伍合到一起了,這時隊伍的人變多了,隊伍壯大了,會師成功了,看,戰(zhàn)士們多高興??!井岡山可是我們紅軍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它就是朱德總司令和毛澤東等一些了不起的人共同創(chuàng)立的??矗约鹤x書就能獲得這么多的知識,可真了不起。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高興地讀一讀這句話。(生讀)。
(2)可是(引讀)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多危險?。?BR> (相機學習生字“隊伍抽”)。
(1)戰(zhàn)士們怎么想的?所以大家勸他,不料?
(2)朱總司令為什么要連夜趕做扁擔,上面還寫了“朱德記”三個字呢?
師:一根普通的扁擔為什么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引導:(理解扁擔深刻的內涵)。
結合板書師生合作總結:有了扁擔才能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
挑了糧才能——儲備足夠的糧食。
儲備足夠的糧食才能——粉碎敵人的圍攻。
三、總結全文。
1、朱總司令的扁擔是粉碎敵人圍攻的武器,也象征了他帶領紅軍戰(zhàn)士勇敢地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
2、學到這里,你想談談你的感受嗎?
朱德爺爺,我想對你說……。
3、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四、指導學習生字:
出示:敵抽隊伍。
1、齊讀生字。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字?
4、練習書寫。注意提醒坐姿和寫姿。
板書設計:
挑糧上山山高路陡。
藏找。
(敬愛)(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