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的教案(匯總21篇)

字號:

    教案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索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引入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的思考和互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力。通過閱讀范文,教師可以了解不同學科、不同教學階段的教案寫作風格。
    方向的教案篇一
    1、使學生了解除了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外,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4、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出示課本情境圖)。
    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xù)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指南針)。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fā)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
    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jù)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jù)指南針現(xiàn)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學樓,南面是花壇,東面是圖書館,西面是體育館)。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
    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出示我國行政區(qū)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廈門的位置,說說廈門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廈門的什么方向?
    接下來讓學生獨立填寫:
    (1)廈門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東南方有_____省市。
    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預習: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方向的教案篇二
    1、在認識東、南、西、北的基礎上認識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并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2、讓學生在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課前談話:讓學生認識分組情況。
    【教室里學生的座位排列如下圖,每組都有醒目的標記。】。
    講臺。
    第一組第四組第六組。
    第二組第五組第七組。
    第三組第八組。
    一、復習。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四面八方(板書:四面八方)這個成語嗎?
    你知道四面是指哪四個面?
    對!四面是指東、南、西、北這四面。
    你知道教室的哪一面是東面嗎?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對!這一面是東面(在東面貼上一個“東”字)。
    誰能說出,教室的哪一面是南面?(學生回答后在南面貼上一個“南”字)。
    教室的西面和北面呢?(學生回答后分別在西面和北面貼上一個“西”和“北”字)。
    二、新授。
    在實際生活中,東、南、西、北大家都認識得很清楚,在地圖或平面圖上,你們能認識嗎?是怎樣認的?(要求學生說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很好,這是一張平面圖(出示例1圖,其中超市、體育場、人民橋和公園圖不出現(xiàn)。)(出示茄子卡通及配音“學校的東、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誰來回答?(學生回答時,隨機在四個建筑物上點擊出東、南、西、北4個字。)。
    東、南、西、北是我們已經(jīng)認識的四個方向。
    四面八方中的八方,是指的有八個方向。
    還有四個方向是什么呢?想不想了解?
    有這么多小朋友都知道,今天,我們在進一步學習認識方向時,就請你們把知道知識的講給大家聽。(板書:認識方向)。
    在學校的這一面有一個超市(出現(xiàn)超市),你知道超市在學校的哪一面嗎?小組討論一下,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你真聰明。我們把東面(閃動少年宮上的東)和北面(閃動汽車站上的南)的中間叫東北(在超市上出現(xiàn)東北)。超市在學校的東北面。
    這里有一個公園,這里是體育場,這里還有一座人民橋,它們又分別在學校的哪一面呢?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哪個小組的代表來匯報一下?(學生匯報時,先問一問為什么,再隨機出現(xiàn)“東南”、“西北”和“西南”字,如果學生說出如“北東”、“南西”這樣的方向,也要先問一問為什么,然后教師糾正:南面和東面的中間也可以說是南東,但按習慣應該說東南,不說南東。)。
    其他小組的意見呢?
    同學們講得很好,通過看圖,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4個方向(點擊4個方向。)。
    上學期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在老師說的同時,分別隱去圖中的畫面,只留文字,其中東、南、西、北是一種顏色,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是另一種顏色。)。
    同學們都知道,我們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能很快記住圖上的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怎樣才能很快記住今天學習的東北、東南、西北和西南這四個方向呢?請大家在小組里討論一下,說說你想怎樣記。
    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是怎樣記的?
    三、練習。
    下面我要請你們來試一試。
    這里有一個指南針(出現(xiàn)試一試及指南針圖),指針指向北面。
    (出現(xiàn)卡通蘑菇及配音“你能把指南針上的.八個方向填寫完整嗎?”)。
    先想一想,怎樣填得快,再在書上填一填。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填的?先填什么?(學生說,教師分別點擊,出現(xiàn)文字。)。
    小動物在體育場參加了運動會后要回家了。(出現(xiàn)想想做做第1題圖,點擊后再出現(xiàn)茄子卡通及問話“你能幫助它們找到各自的家嗎?”)。
    小動物住在什么地方?我們聽聽它們是怎么說的。分別點擊動物,出現(xiàn)4個動物的配音及文字?!?BR>    在書上連一連,4個小動物的家各在哪里。
    誰來說說,小猴住在什么房子里?小兔呢?小鹿呢?小狗呢?(同學回答的同時,老師將圖點出。)。
    方向的教案篇三
    地圖上認識方向(教材第4頁例2及“做一做”,第5~6頁練習一第3~6題)。
    1.學會辨認地圖上的方向(四個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地圖上物體的位置。
    2.能運用所學的方位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可以用不同的解決辦法。
    3.感受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會應用方位知識解決問題。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材第4頁例2的平面圖擺放的教具。
    】
    在地圖上,我們怎樣說出物體的方位呢?
    【新課講授】
    1.出示教材第4頁例2情景圖。
    (1)誰能在圖上指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說一說,教學樓、體育館在操場的什么方向?
    2.描述地圖上的方位。
    (2)討論后交流。
    (3)她想到教學樓共有幾條路線呢?
    (4)學生交流想法。
    (5)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條呢?
    3.提出問題,自己解決。
    (1)操場在圖書館什么方位?
    (2)圖書館在體育館什么方位?
    (3)教學樓在大門的什么方向?
    (4)大門在教學樓什么方向?
    小結:各小組交流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其它小組注意認真傾聽,及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及時補充糾正。
    1.教材第4頁“做一做”。
    (1)獨立完成。
    (2)交流訂正。
    (3)提出不同的問題并及時解答。
    2.教材第5頁練習一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并訂正。
    (2)提出與圖中有關的問題并解答。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該如何辨認地圖上的方向呢?
    【課后作業(yè)】
    1.教材第6頁“練習一”第4~6題。
    2.完成《創(chuàng)優(yōu)作業(yè)100分》中本課時練習。
    2.地圖上認識方向
    有利于學生積累經(jīng)驗。
    方向的教案篇四
    位置與方向(練習卷)
    (1)使學生能根據(jù)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能夠準確描述。
    (3)能準確的量出物體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確畫出路線圖
    此題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看圖說位置,并正確說明是在哪個方向偏幾度。
    結合練習卷,做練習題1
    結合練習卷,做練習題2(注意:量角器的正確使用,并注意一段線段表示實際距離多少)
    鞏固練習:測一測(練習卷3、4題)
    學生說一說方法,再做一做練習4(2)
    注意:
    幻燈顯示:
    例:沙漠驅車越野:繪制簡單路線圖
    根據(jù)所給信息畫出越野路線
    (1)在起點的東偏北40°方向距離350千米的地方是點1
    (2)2在點1的西偏北25°方向距離200千米的地方是點2
    (3)終點在點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離它300千米的地方
    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做,說一說
    結合練習卷5
    一份小練習,鞏固知識
    方向的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jù)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導入新課、介紹定向運動及其發(fā)展:播放短片
    播放后提問:
    (1)短片中介紹了一項什么運動?
    (2)通過短片介紹,你對定向運動有了哪些了解?
    (3)看來參加定向運動還需要具備一些本領,你知道是什么本領嗎?(看地圖,識別方向)
    (4)如果讓你來參加這項運動,你會用什么工具來確定方向?
    二、自主探究、了解公園定向運動圖(出示公園定向運動圖)。
    從這張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探索1號點的位置。
    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得到大致方向。
    a、訓練加方向標的意識:加個方向標有什么好處?
    b、突出以起點為觀測點:為什么把方向標畫在起點?小組討論、質疑:
    (1)、知道1號點在起點的東北方向就可以出發(fā)了嗎?
    (2)、如果這時就出發(fā)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3)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證更準確、更快的找到目的地。
    研究時,可以用上你手頭的工具。
    3、練一練:你說我擺,為小動物安家。
    (課前剪好小圖片,課上動手操作。)
    例:我把熊貓的家安在 偏
    ,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貓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貓擺在哪?
    討論: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現(xiàn)在有兩種不同的說法,通常我們要從角度比較小的這個方向說。)
    圖上沒有直接標距離,你有什么辦法解決它呢?
    仔細觀察地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試一試解決。
    三、鞏固練習:
    1、以雷達站為觀測點,填一填。
    護衛(wèi)艦的位置是
    偏
    度,距離雷達站
    千米。
    巡洋艦的位置是
    偏
    度,距離雷達站
    千米。
    魚雷艇的位置是
    偏
    度,距離雷達站
    千米。
    2、以電視塔為觀測點,按要求填空。
    文化廣場在電視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體育場在電視塔東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館在電視塔東偏南60度的方向;動物園在電視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四、課堂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與同學們一起來分離你的收獲?
    五、課后延伸:
    游樂場要新建兩個游樂項目:一個在觀覽車西偏北40o方向上,約200米處新添一個“登月艙”,另一個“天外來客”在觀覽車南偏東20o方向上,約150米處。請你在平面圖上標出這個新項目的位置。
    第二課時: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在圖上繪出物體的位置
    教學目標:、能繪制平面示意圖,通過制作平面圖的過程,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2、通過繪制平面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重點:會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繪制示意圖。
    教學過程:
    方向,距離大約是
    米。小紅家在廣場的 偏
    方向,距離大約是
    米。
    (2)地鐵站在廣場東偏南45度方向,距離廣場100米。你能在圖上標出地鐵站的位置嗎?并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二、自主探究新知
    、出示學校的錄相或圖片
    出示數(shù)據(jù):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體育館在校門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活動角在校門的東偏北15度方向50米處。
    2、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么完成任務?有什么問題要解決嗎?
    3、小組匯報完成平面圖繪制的計劃,教師進行梳理:
    (1)繪制平面圖的方法: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到,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2)小組合作完成,可以怎樣分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
    4、小組活動,繪制平面圖。
    5、展示各組繪制的平面圖,集體進行評議。
    (1)評價繪制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2)比較各個平面圖,為什么有的圖大,有的圖?。?BR>    小結: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圖的大小也不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上習題21頁3、4題并訂正。
    2、在紙上設計小區(qū),并說明各個建建筑的位置。
    老師提供給學生一些建筑物的圖片:如醫(yī)院、學校、商店、銀行、郵局、藥店等
    四、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個內容后,你覺得還有什么困難?
    第三課時: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以不同的地點為觀測點判斷方向。
    2、在學生學會確定任意方向的基礎上,使學生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3、“做一做”呈現(xiàn)了兩名學生合作判斷對方所在方向的活動情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教學重點:為什么在描述兩個城市位置關系的時候會有兩種方式。
    教學難點: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觀察書上插圖
    小組討論: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識說一說這些城市的位置關系。
    (2)討論后每組選出一名同學在班內匯報。
    2、匯報討論結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圖上的位置。
    (2)確定以誰為觀測點。
    (3)用語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體位置。
    (以北京為觀測點,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為觀測點,北
    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質疑解難
    二、復習鞏固
    、完成做一做:
    教師可以在教室地面上畫一些長方形,并連接對角線,量出各條線段的長度,標出度數(shù),讓學生分別站在不同的頂點上進行練習。
    (1)組織學生做游戲(可兩人一組也可四人一組)
    (2)讓每個學生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人人開口說一說。
    書中的做一做中的.角度是45度,比較特殊,可以說成是你在我的東偏南45度,也可說南偏東45度,或你在我的西偏北45度,也可以說是北偏西45度,還可以說成是“東南方向”。
    三、復習反饋、完成練習第1、2兩題
    2、當堂匯報
    (北京在哈爾濱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爾濱在北京的北偏東的方向上。)
    (學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離約是900米。)
    (你家在學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的最大收獲是什么?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第四課時:描述并繪制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目標:、能用語言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2、在合作交流中能繪制簡單的路線圖。
    3、體會路線圖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教學重點:體會定向運動行走過程中的觀測點在不斷變化。
    教學難點:根據(jù)觀測點的變化來重新確定方向標觀察物體的位置。
    教學準備:每個(小組)學生一個越野路線圖,每人一張白紙(繪圖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線
    小組討論:
    (1)、作為越野隊員我們將怎樣確定越野路線?
    (2)、我們是怎樣確定方向和路程的?
    2、繼續(xù)描述行走路線
    討論:為什么要到達一個目標就重新畫出方向標?
    4、觀察行走路線后回答討論:
    5、打開書本p23,觀察書上的校園定向運動路線圖,根據(jù)上面的路線圖,說一說每一賽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二、沙漠驅車越野:繪制簡單路線圖
    根據(jù)所給信息畫出越野路線、在起點的東偏北40°方向距離350千米的地方是點1
    2、在點1的西偏北25°方向距離200千米的地方是點2
    3、終點在點2的西偏南20°方向距離它300千米的地方
    繪圖后回答:(1)點1的西北方是
    ,終點在起點的 方向,點2在起點的 方向。
    (2)說出具體路線:
    從起點出發(fā),先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點1,再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點2,最后向
    偏度方向走
    km到終點。
    三、鞏固練習、做一做,根據(jù)同伴的描述,畫出路線示意圖。
    注意:繪圖前,先定下出發(fā)時的位置。
    2、第26頁第5題,根據(jù)描述把電車行駛的路線圖畫完整。
    在練習的過程中,多注意交流、展示,最好能夠用到實物投影儀,把學生繪制出的圖進行展示,有利于比較、改進。
    四、開放題:小小動物園的參觀路線。
    學生自行設計,設計后并寫出如何走,對一些繪制較好的圖進行展示、評比、加分。
    方向的教案篇六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學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的認識,教學用學過的方位詞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學內容:
    第三段,第50~51頁的實踐與綜合應用“測定方向”。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要弄清“圖形與位置”這部分內容的教材編寫思路。
    “圖形與位置”這部分內容的安排主要有兩條線索。一條線索是從認識“上下、前后、左右”開始,到認識“東、南、西、北”,到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到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為學生到中學后學習用“極坐標”確定位置奠定基礎;另一條線索是從用諸如“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確定位置,到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為學生到中學后進一步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奠定基礎。教師要在理解整體編排思路的基礎上,認真分析每一部分內容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每一部分內容的教材特點和教學要求,從而順暢、有效地組織教學。
    2.認識方向的重點是“辨認”。
    首先,要把在現(xiàn)實生活場景中辨認方向和在平面圖上辨認方向結合起來,以在平面圖上辨認方向為主。其次,教材所講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概念與日常生活中相應概念的含義不是完全一致的。如“東南”方向,嚴格地講是指介于東和南之間,南偏東45°的方向;而日常生活中,常常是把介于東和南之間的這一片粗略地稱為“東南”方向。教學時,可采用“大約在什么方向”此類的表述引導學生逐步把日常生活概念上升為數(shù)學概念。第三,用方位詞描述的物體間的位置關系是相對的,這一點要讓學生有所體會。如第45頁例題的場景中,體育場在學校的東南面,而同時體育場又是在電影院的東面、在少年宮的南面。
    3.用方位詞描述簡單行走路線,重點在描述。
    要教給學生描述行走路線的基本句式。即從某地出發(fā),向某個方向走到某地,再向某個方向走到某地等。結合具體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適當說說按原路返回時的行走路線,以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如第48頁第2題,學生說出小兔到小狗家的行走路線后,可以再讓學生說出小兔從小狗家回去的行走路線。也可以結合具體問題,讓學生說說到同一目的地的不同走法,以增加練習的趣味性和思維含量。
    4.“測定方向”的重點是體會物體間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指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場景圖時,要注意教材提供的.場景圖與通常平面圖的不同之處。通常的平面圖都是把正上方確定為正北方向,而第50頁場景圖的正北方向是左上方。教學時,可以先幫助學生明確東、西、南、北面的物體,讓學生初步掌握場景圖中物體間相互的位置關系后,再說說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面各有哪些物體。開展實際觀測活動時,要組織學生在學校里的不同地點觀測校園里物體所在的方向,并進行相應的記錄;還要通過交流,使學生體會到觀測的地點不同,對同一物體所在方向的描述也可能不同。
    方向的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辨別地圖上的方向。
    2、使學生能夠在圖上表示出各建筑物的位置關系。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能正確繪制出校園示意圖。
    教學難點:
    能準確運用詞語,正確描述行走路線。
    教具準備:
    四張卡片(東、南、西、北)。
    教學過程:
    1、復習舊知。
    (1)回憶學習了哪些方向。
    (2)連一連,找出相對的方向。
    前左下東南。
    北西上右后。
    (3)提問:誰能說出我們校園內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師根據(jù)回答,板書:
    2、導入新課。
    出示中國地圖,請學生指出北京市所處的位置,說一說你是怎樣找到的。
    1、完成校園示意圖。
    (1)描述地圖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把教室內的黑板看作地圖,指出北在什么位置。
    (3)提問:現(xiàn)在我們確定了方向北,你能不能辨認出其他三個方向?請同學到前面黑板上貼出相應的位置。
    (4)用語言描述建筑物的具體方位。
    (5)提問:如果我們把上方規(guī)定為其他方向行不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請你們嘗試著做一做,并說出其他三個方向。
    (6)小組交流。
    (7)集體反饋。比較各種方式,說一說,怎樣畫最清楚。
    2、小結。
    通常情況下,地圖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律來繪制的,這樣標準統(tǒng)一,簡單清楚。當我們看一幅地圖時,一定先看清所給方向,然后根據(jù)所給方向,辨認出其他方向。
    嘗試操作。
    (1)繪制出自己房間的平面示意圖。
    (2)確定圖上的方向。
    (3)和同伴交流。
    方向的教案篇八
    知道磁體周圍存在磁場。
    觀察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場的存在。
    通過了解我國古代對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進一步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磁現(xiàn)象是學生十分熟悉的知識,大多數(shù)學生對磁鐵都有一定的認識,但缺乏的是系統(tǒng)的、全面的、本質上的認識?;谶@一點,本節(jié)課本人先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磁現(xiàn)象的興趣。然后,讓學生自己闡述已知的磁現(xiàn)象并用實驗加以證實,老師做系統(tǒng)的歸納。
    對于磁場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這是本節(jié)的一個難點。本人在此環(huán)節(jié)上讓學生觀察在磁體周圍放上小磁針、灑上鐵屑觀察磁體周圍的磁場,并利用多媒體演示讓學生比較直觀的感知到磁場的.存在和方向性,并引出磁感線來描述磁場的方法。地磁場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明白地球本身是一個很大的磁體,它對其中的磁體存在著作用。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一個指南針,使學生對磁化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
    1、看——“極光照片,讀——章首文字介紹(多媒體演示)。
    我們今天就是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有關磁場的知識!
    2、談古論今。
    學生介紹已知的關于磁現(xiàn)象在各行各業(yè)中的重要應用,以及我們國家關于磁現(xiàn)象的研究歷史。(觀看多媒體演示)。
    二、磁現(xiàn)象。
    1、關于磁現(xiàn)象你知道多少呢?
    (請學生上臺講述自己知道的磁現(xiàn)象,并親手演示給大家看)。
    預計活動:
    1)磁體能吸引哪些物體?(能吸引鐵制物質,還能吸引鎳幣)。
    教師指出:磁鐵除了能吸引鐵、鎳以外,還能吸引鈷,它的這種性質叫做磁性。
    2)把條形磁鐵放到一堆大頭針上去,觀察什么位置吸引的大頭針最多。教師指出:磁體各部分的磁性強弱不同,磁性最強的部分叫做磁極;磁體有兩個磁極。
    3)小磁針靜止后總是指南、北方向嗎?
    教師指出:小磁針靜止后總是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極叫南極(s);指北的磁極叫北極(n)。
    4)磁體之間有什么樣的相互作用?
    教師指出: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三、磁場。
    1、提問:有什么方法能讓靜止的小磁針轉動起來呢?
    學生:用手撥動、用嘴吹、用磁體。
    引導思考:
    磁體并沒有接觸小磁針,是什么力量使小磁針發(fā)生了偏轉呢?
    學生討論回答:可能在磁體的周圍存在著一種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
    教師:我們把它叫做磁場,磁場是一種存在與磁體周圍能傳遞磁極間相互作用的特殊物質,我們可以通過小磁針的偏轉感知它,所以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2、提問:你能想出一種辦法讓看不見、摸不著的磁場展示在我們面前嗎?
    學生活動:在磁體周圍放上很多的小磁針、在條形磁體周圍灑上一些鐵屑。
    1)、在條形磁體的周圍的不同地方,小磁針指示著不同的方向。(多媒體演示)。
    教師:這說明了什么?(引導學生回答磁場是具有方向性的)。
    小磁針在磁體的不同的位置所指示的方向不一樣,說明了磁體周圍的磁場在不同的位置方向不一樣。
    在物理學上規(guī)定,把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定為該點磁場的方向。
    2)、你能想出一種方便而直觀的方法來描述磁場嗎?
    將小磁針在磁場中的排列情況,用一些帶箭頭的曲線畫出來,可以形象的描述磁場,這樣的曲線叫做磁感線。(多媒體演示條形磁體和蹄形磁體的磁場)。
    問:從圖像中你能看出磁感線分布的一些規(guī)律嗎?
    學生討論回答:磁感線是從磁體的北極出發(fā)回到磁體的南極。
    磁感線的疏密反映了磁場的強弱。
    四、地磁場。
    討論:指南針為什么恒指南北呢?
    回答: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體,地球周圍存在著大磁場——地磁場。
    討論:我們發(fā)現(xiàn)地磁場的形狀與條形磁體很相似,你知道它的南北極在什么位置嗎?回答:地磁的n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地磁s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多媒體展示)。
    教師:實際上,地磁的南北極跟地理的南北極并不重合,磁針不是指正南正北,而有一些偏離,這一現(xiàn)象最早是由我國宋代學者沈括發(fā)現(xiàn)的,比西方早了400多年。
    五、磁化。
    學生動手實驗。(參照課本p51第三題)。
    交流與合作:鋼針在一個磁體上做單向的摩擦,可以使鋼針獲得較強磁性。
    教師:使原來不具有磁性的物質獲得磁性的過程叫做磁化。
    學生:彩電顯像管被磁化后色彩失真;生活中有磁化杯等。
    五、科學世界。
    學生閱讀《動物羅盤》。
    六、小結。
    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
    方向的教案篇九
    本課教學中需要教師準備一些輔助教具:中國地圖,中山市地圖以及學校的平面圖,以及練習題對應的簡圖。
    本節(jié)課是練習課,如果只是單一的形式進行教學,可能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學習,讓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鞏固。
    方向的教案篇十
    教學內容:。
    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教學目標:。
    1.在以前學習上下左右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境主動構建出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2.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夠使用描述性的語言描述周圍事物的方位。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滲透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目標,學會合作交流中學習。經(jīng)歷辨別方向和擔當一定的社會角色的體驗,學會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道德體驗。
    教學重難點:學會利用一定的參照物,識別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教學準備:。
    1.實物:東西南北的方位標,太陽的圖片、導游牌等。
    2.cai:學校的平面圖:大操場、教學樓、綜合樓、籃球場。
    生活中怎樣辨認方向。(幾幅圖)。
    岳陽步行街部分景圖。(新世紀商場、肯德基、廣場、大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蠟筆小新將到我們學校來參觀,還想到我們岳陽的步行街去看一看呢。
    1.師:大隊部將招聘部分同學作為小導游帶領蠟筆小新參觀,你們想報名參加嗎?
    2.問:怎樣才能準確找到想游覽的景點的位置呢?
    師:看來認清方向是十分重要的。會看地圖是本次競選小導游的重要條件。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認識方向。
    方向的教案篇十一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位置的位置。
    2、能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重點:能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難點:能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準備:座次表、課件、方格紙、地圖紙等
    1、 先玩尋寶的游戲,l學生將“禮物”藏在同學的課桌里,老師來找,同學提供正確的信息,但不能說他的名字、指他的位置等。其實就是要求學生說“第幾組第幾排”,孕伏確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老師藏禮物,兩個同學比賽“尋寶”,找到禮物后,說說為什么你找得那么快?強調要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必須要用兩個數(shù)字:第幾組、第幾排。
    2、 讓學生介紹班長、學習委員、數(shù)學課代表的.位置。
    3、 出示座次表,讓學生把自己的姓名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4、 出示坐標圖,告訴學生:我們還有另外一種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問:
    1) 在這個表格中,橫線、豎線各表示什么意思?
    2) 指名學生上臺指出自己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3) 學生嘗試著在方格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5、 數(shù)對學習
    1)你能否簡要的用數(shù)字來表示你的位
    6、 鞏固練習
    1) 在方格紙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說出數(shù)對。
    2) 把地圖填寫完整
    7、 游戲:尋找秘密點。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jù)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4、 能描敘簡單的路線圖。
    重點:能根據(jù)方向(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能描敘簡單的路線圖。
    準備:小方向盤紙、小猴紙片、小鹿紙片、小熊貓紙片
    你有什么辦法確定大鳴山在大本營的什么方向?
    1)學生看圖,收取有用信息。
    2)學生用工具測量它們的方向。
    3)把學生獲取的信息綜合起來。
    1)師生按要求共同演示。
    2)同桌互相擺、說。
    3)全班交流。
    1)同桌互相討論 。
    2)意見反饋,相互補充。
    。
    方向的教案篇十二
    東南西北。
    課時進度。
    1
    課型特點。
    教學目標。
    1.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夠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位置。2.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培養(yǎng)和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夠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位置。
    教學難點。
    根據(jù)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培養(yǎng)和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具)準備。
    掛圖、剪好的各種標志。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作業(yè)設計。
    板書設計。
    東南西北。
    課后反思。
    看望老人。
    課時進度。
    1
    課型特點。
    教學目標1.根據(jù)地圖上的方向,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用四個方向進行描述。2.借助現(xiàn)實的教學活動,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培養(yǎng)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3.借助“看望老人”這一情景,對學生進行尊敬老人的傳統(tǒng)美德教育。
    教學重點。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用四個方向詞進行描述。
    教學難點。
    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主題圖。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景創(chuàng)設。
    敬老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出示畫面)星期天,小明、小剛和小紅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但不認識路,只有一張圖,請大家仔細觀察勢掛圖,請大家仔細觀察掛圖,幫助他們找到所走的方向和路線。組織學生匯報,引導學生說出:小紅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東走50米到敬老院;小剛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完成說一說:請大家算一算誰家離敬老院遠,誰家離敬老院近?看望老人后,他們怎樣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組織學生匯報,引導學生說出:小明回家要先向西走60米;現(xiàn)、再向南走20米;小剛向增走50米,再向東走30米。
    看望老人。
    課后思。
    方向的教案篇十三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的整理與復習》。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3、通過多種活動,提高學生的空間能力、生活技能。
    對各知識點的知識的整理與復習。
    如何有序的整理知識。
    一、回憶梳理,構建網(wǎng)絡。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1、小組交流。
    2、匯報:展示學生所寫的,并引導學生說板書。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及相應關鍵詞。
    二、典型例題,溝通聯(lián)系。
    1、根據(jù)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分析問題:
    a島在偏的方向上,距離是千米;。
    b島在偏的方向上,距離是千米。
    2、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出示問題:海軍的潛水艇現(xiàn)在在a處。請在平面圖上確定船只的位置。
    在我潛水艇西偏北35°方向上,約1500米處發(fā)現(xiàn)一艘船只。
    3、以不同的地點為觀測點判斷方向——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出示問題:小強看小林在(),小林看小強在()。
    a、北偏東50°b、東偏北50°c、西偏南40°。
    4、描述路線圖,繪制路線圖。
    出示問題:沙漠驅車越野。
    根據(jù)所給信息畫出越野路線。
    a、在起點的東偏北40°方向距離350千米的地方是點1。
    b、在點1的西偏北25°方向距離200千米的地方是點2。
    c、終點在點2的西偏南20°方向距離它300千米的地方。
    (1)點1的西北方是,終點在起點的方向,點2在起點的方向。
    (2)說出具體路線。
    三、知識應用,能力拓展。
    車站。
    1、填一填。
    (1)以車站為觀測點,學校的位置是()偏()()度,距離車站()米。
    (2)銀行的位置是()偏()()度,距離車站()米。
    (3)郵局的位置是()偏()()度,距離車站()米。
    2、在平面圖上標出各建筑物的位置。(用1厘米代表100米)。
    百貨大樓。
    (1)超市在百貨大樓的正北方向方向200米處。
    (2)醫(yī)院在百貨大樓的南偏西30度方向250米處。
    (3)書店在百貨大樓的東偏北40度方向150米處。
    (4)小萍家在百貨大樓北偏西45度方向200米處。
    (5)小梅家在百貨大樓東偏南20度方向100米處。
    3、看圖完成問題。
    (1)體育場在廣場的偏的方向上,距離約是米;廣場在體育場的偏的方向上。
    (2)從圖中,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請寫下來。
    4、師:用你喜歡的游樂項目設計一個“開心游樂園”好嗎?并描述各個游樂項目的位置。相信你一定是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師。
    (1)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
    (2)匯報交流:學生作品展示。
    四、小結質疑。
    方向的教案篇十四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3、借助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方向的教案篇十五
    體會一天中,早、午、晚天氣冷熱變化。
    能利用太陽的位置辨別方向及冷熱變化。
    開展小組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勇于發(fā)言,積極動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將學生置于現(xiàn)實情境中,鼓勵學生親近自然、關注自然、發(fā)現(xiàn)自然規(guī)律。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利用太陽位置辨別東、南、西、北。
    教學準備。
    1、小組活動:每組東、南、西、北、太陽、早、午、晚8張圖片。
    2、教師準備:課件、班級記錄單等。
    1、太陽從哪里升起?(引入課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太陽位置和方向的關系)。
    2、你知道如何根據(jù)太陽的位置辨別方向嗎?(教師播放課件中的`動畫)。
    3、當我們來到大自然如何辨認方向呢?讓我們一起去操場來驗證我們的猜想。
    1。老師把學生帶到操場,選出一組示范。
    老師根據(jù)太陽位置確定方向:
    早晨,面對太陽,太陽在東、右為南、后為西、左為北。找4名同學舉著圖片分別站在東、南、西、北4個方向。一名同學舉“早”站在東,一名同學舉“午”站在南,一名同學舉“晚”站在西方。
    2、老師手舉“太陽”圖片邊走邊說,早晨在東、中午在南、晚上在西。
    3、小組活動。
    各小組分別確定方向,觀察兵與同伴說一說操場東、南、西、北各有什么東西?
    學生在記錄單上記下各方向的東西。
    交流記錄結果,體會規(guī)定方向的必要性。
    清晨、中午和傍晚,面對太陽我們如何判斷前、后、左、右的方向。
    討論一天中什么時間最熱,記錄我們的冷熱感覺。
    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樣變化的?我們怎樣利用太陽辨別方向?
    早、午、晚,什么時候最熱?我們是怎樣知道的?
    太陽東升西落。
    早晨:太陽在東。
    中午:太陽在南。
    傍晚:太陽在西。
    一天中最熱的時間:中午。
    方向的教案篇十六
    1、根據(jù)學生已經(jīng)在二年級時認識了東、南、西、北,有了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基礎,便以此為基礎進行復習引入,同時也加強了對舊知識的鞏固加深,使學生能更加容易的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將舊知識和新知識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
    2、以課本上的主題圖為主,設計了一個小情節(jié)即森林里的小象迷路了(用生動的展示出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學習。
    4、設計了一個實踐活動,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并教給一些實際生活中辨別方向的方法,有機的將數(shù)學與生活、數(shù)學與各學科之間聯(lián)系起來。教具準備:多媒體以及小黑板。
    方向的教案篇十七
    師: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咱們南通市要建“奧林匹克廣場”啦!這個現(xiàn)代化的體育活動中心就建在我們學校的正南方向。你們知道哪個方向是南嗎?用手指一指。
    (同學紛紛用手指南)。
    師:哦!大家都知道這一面(手指南)是南。那么,除了南以外,你們還知道哪些方向?
    生:除了南,還有北。
    生:還有東、西。
    方向的教案篇十八
    1、學習重點:使學生能夠識別東、西、南、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8個不同的方向。
    2、解決措施:通過討論、體驗識別8個方向,感受方向與位置的關系。
    學習難點及解決措施:1、學習難點:識別東北、西北、東南、西南等方向。
    2、解決措施:通過討論、體驗加深對這四個方向的識別。
    方向的教案篇十九
    1、在具體情境中,辨認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這幾個方向,能用適當?shù)男g語進行描述,能根據(jù)路線圖說出不同的方位。
    2、能用方向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教學重點:認識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這四個方向,能在現(xiàn)實中、圖上辨認,實現(xiàn)現(xiàn)實與平面圖的有機結合。
    在具體情境中體會方向的相對性。
    鳳凰村路線圖。課件。
    一、提出問題,預習展示。
    師:同學們,通過預習,你對方向了解了多少?你能說說你都認識哪些方向?同學們現(xiàn)在面對的方向是?和西相反的方向是?你的'左面是?你的右面是?師:在地圖上我們是怎樣標示東西南北的?(板書:四個方向)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有關方向的知識。(板書:方向與位置)。
    二、研究問題、精講點撥。
    (一)認識四個方向。
    (二)用適當?shù)姆轿辉~描述位置。
    (三)用適當?shù)姆轿辉~描述路線。
    師:小亮和小麗現(xiàn)在來到鳳凰村的村口,他們想到風景區(qū)去玩,可以怎么走?在交流路線時注意要說清楚你向哪個方向走。學生交流。剛才這幾種路線,你喜歡哪條路線?為什么?師:有一批游客現(xiàn)在在文化中心,他們要返回到村口,請你來當個小導游,他們可以怎么走?(同桌交流,然后抽一生交流。)。
    (四)小練習課本第37頁第八題。
    三、當堂檢測,限時作業(yè)(附)。
    四、課堂小結,推薦作業(yè)。
    這節(jié)課我們又認識了四個方向,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指一下教室的八個方向。老師給同學們推薦了作業(yè):畫出你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圖上要注明你要經(jīng)過的比較明顯的建筑物。
    方向的教案篇二十
    生:我看太陽認方向。太陽升起的一方是東。面向東,背后就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師:這個方法真好!我們一起學一下。
    (同學紛紛面向太陽升起的東方,分辨西、北、南)。
    生:不對!早晨可用這個方法。下午,面向太陽落山的方向是西,背后是東,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師:對!黃昏與早晨的情況正相反。要是陰天、雨雪天呢?
    生:可以用指南針,指南針的箭頭一端總是指向南。
    生:我看房屋認方向,房屋的大門一般都是朝南的。
    生:我看人們曬衣服,搭衣服的曬架總是裝在房屋南邊陽臺上的。
    生:冬天,積雪幾天不化的一面肯定是北,冰雪很快融化的一面肯定是南。
    生:山坡上,草木茂盛的一面是南。
    評析:調度同學的生活經(jīng)驗和“數(shù)學實際”,讓同學自身運用各種方法認識東、南、西、北的方向。通過交流和對話,使每個同學都個性化地學會識別方向。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識別方向的方法,現(xiàn)在就請大家用這些方法確定你們組在教室中處在什么方向。
    生:我們組在東邊,因為太陽從我們這邊升起。
    生:我們組在東的對面,是西。
    生:教室是朝南的,我們組正好在教室靠南的這邊。
    生:我們組在北邊,在南的對面。
    生:電視塔在我們組的東邊,我們組在電視塔西邊。
    生:電視塔在我們組的西邊,我們組在電視塔東邊。
    評析:同學被置于生動、實際的生活空間,運用各自的方法識別四個方向之間的位置關系,真實而親切。
    生:因為我們在不同位置看電視塔。
    生:從不同的角度看電視塔,就有不同的方向。
    師:對!方向總是以一個地方為規(guī)范相比較而確定的,與不同的規(guī)范相比,就有不同的方向。
    評析:抓住課堂上出現(xiàn)的情況,故作曲解,使同學生發(fā)方向的相對性意識。
    生:朱老師站在西南方。
    師:為什么說這是西南方了。
    生:因為你站的方向是西和南交*的地方。
    生:因為你站的地方是西邊偏南、南邊又偏西。
    (同學環(huán)顧教室,討論交流)。
    生:(指東南方)這又東又南的方向是東南。
    生:(指西北方)這又西又北的方向是西北。
    生:東南與西北是相對看的。
    生:(指東北方)這又東又北的方向是東北。東北與朱老師站的西南也是相對看的。
    評析:從西南方向的確定開始,再讓同學通過“往四周看看”的空間觀察,憑借已有的主觀體驗,發(fā)現(xiàn)東南、西北、東北等復合方向和其相對關系,同學享受著自身發(fā)現(xiàn)的勝利喜悅,衍生出積極情感和自信心。
    方向的教案篇二十一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2頁至第4頁例1、例2。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3、借助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學生背兒歌:
    早晨起來,面向太陽。
    前面是東,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1、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兒歌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
    2、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小組同學互相說一說,然后把看到的主要的景物記錄下來,并標明方向。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注物體。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再結合示意圖用“東、南、西、北”說一說各種景物所在的位置。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
    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方向。)
    4、合作完成教科書練習一的第2題。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本節(jié)課一開始讓學生通過背兒歌,初步感受東、南、西、北方向,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在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結合現(xiàn)實生活情境,讓學生到學校操場上進行觀察、辨認及做記錄,學生在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中,自主探索、體驗,獲得感性資料,為正確判斷方向奠定基礎。接著,引導學生進行整理記錄,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規(guī)定。最后進行鞏固反饋,題目設計有層次、有坡度,能書面練習與生活實踐活動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