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文獻綜述 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7篇)

字號: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研究生文獻綜述 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篇一
    [2] 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eb/ol].(2019-07-24)[2020-04-08]
    [3]陳玉琨.教育評價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7-70.
    [4]唐維同.我國研究生創(chuàng)新素質(zhì)培養(yǎng)的制度制約與制度變革[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06.
    [5]黃華儼,何少穎.高校文科研究生課程質(zhì)量評價模式探索——基于全面質(zhì)量管理理念[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12, 13(03):55-58.
    [6]霍潔云. k校普研教學質(zhì)量學生評教指標體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 2013.
    [7]張金鳳.碩士研究生教學滿意度研究[d].東北大學, 2009.
    [8]史璇,向泰.分類別研究生教學質(zhì)量評價指標設計[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8(09):25-26.
    [9]洪麗雯.重慶市地方醫(yī)學類研究生教學質(zhì)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 2015.
    [10]許勝江.基于質(zhì)量管理的研究生課程教學評價技術思路[j].中國高教研究, 2009(11):44-46.
    [11]邢曉陽.地方高校碩士生課程質(zhì)量保障體系建構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 2008.
    [12]王清平.研究生教學質(zhì)量評價調(diào)查報告[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5(08):209.
    [13]劉云清,寧曉鈞,王黎,楊棟.研究生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8(05):49-50.
    [14]朱中超,宋華明.研究生教學質(zhì)量保障與評價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08(01):142-147.
    [15] 高中華,楊依含.基于360度反饋視角的研究生課程教學評價機制研究[j].中國培訓,2017(010):20+22.
    [16]李康杰.碩士研究生教學評價的設計[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 2011(06):91-92.
    [17]占志勇,侯彥芬,陳明燦,易小西.基于系統(tǒng)論的研究生課程教學機制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3, 31(09):125-127.
    [18]馮高斌.教學質(zhì)量模糊評價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5.
    [19]趙棟歌.全日制教育碩士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控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 2012.
    [20]洪麗雯,董志,鐘朝暉,徐晨,李情,王婭蘭,宗曉琴,彭斌.利用頂層設計原理構建醫(yī)學類研究生教師教學質(zhì)量評價體系[j].重慶醫(yī)學, 2015, 44(21):3009-3010.
    [21]楊啟亮.走出課程評價改革的兩難困境[j].教育研究, 2005(9):31-35.
    [22]耿有權.論“四位一體”研究生課程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基于教學督導視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04):44-47+80.
    研究生文獻綜述 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篇二
    (一)選文獻的“三最”原則
    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收集和選用文獻是前提。根據(jù)筆者的經(jīng)驗,總結出選用文獻時的“三最”原則,即“最權威、最經(jīng)典和最新的”原則。“最權威”是指當下某個研究領域內(nèi)最有影響力和最知名的國內(nèi)外學者、專家和教授的著作、論文、會議論文等各類文獻資料,主要是學術論文;“最經(jīng)典”是指在中外歷史文化發(fā)展過程中,那些經(jīng)歷了歷史和社會的檢驗的世界名著等,主要是書籍;“最新的”是指近幾年來(一般默認為5年)發(fā)表的各種文章,而“最新的”資訊主要體現(xiàn)在報紙上,因為報紙信息更換速度和信息承載量都比較大,每日都在更新。
    下面以撰寫“高等教育學”專業(yè)等方面的文獻綜述為例,“最經(jīng)典”的文獻就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12本漢譯世界高等教育學名著叢書,比如約翰·s·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諸如此類的名著就是經(jīng)歷過歷史和世人的考驗的學術專著,那么他們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知識價值就比較大。如果你在思考和撰寫文獻綜述中,連這種非常重要的文獻你都沒有收集到,那么,你的研究就缺乏重要的理論支撐,其研究結果就可以預想而知了?!白顧嗤钡恼撐木褪恰陡叩冉逃芯俊泛汀督逃芯俊飞习l(fā)表的學術論文,它們代表著這個領域研究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最前沿的學術動態(tài)?!白钚碌摹钡奈墨I就是xxx、xxx、中國社會科學在線、教育報、教師報等報紙上傳遞的教育類的知識或報道。恪守這“三最”原則,就為后續(xù)研究提供了最珍貴和最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有利于研究所用。
    (二)讀文獻的忠實原則
    在研究過程中,某些研究者為了多快好省地發(fā)表論文,在對文獻資料收集不全的情況下或者對文獻資料并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涵義的情況下就開始寫作,這就違背了對研究中的客觀性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忠實于原文原觀點。尤其是一些外文資料。要做到忠實原則并不容易。某些主題或?qū)W科專業(yè)類的文獻并不是普通研究者或人士可以獲得的最原始或一手的資料。造成這種研究的原因有:一是研究者的身份和地位;二是文獻資料的珍貴程度;三是學科專業(yè)的特性。由于上述原因,所以來執(zhí)行和落實忠實性原則時就會大打折扣。
    (三)寫作時的綜述結合原則
    撰寫文獻綜述時要“綜”“述”結合。文獻綜述應有述有評,對所引述文獻應做提煉、分析,盡量避免對所引述文獻只做一般性簡介。在廣泛收集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對已有研究成果作出合理性地評述,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據(jù)。有些研究者不是系統(tǒng)化地回顧現(xiàn)有的研究文獻,找適合研究的問題或可預測的假設,卻宣稱某種研究缺乏文獻,從而自認他們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這樣有選擇性的綜述文獻就帶有明顯的主觀偏見。
    (四)寫作時的讀者意識
    綜上,撰寫文獻綜述較為妥帖的處理方式就是保持“中庸”———不偏不倚。因為沒有人可以完全肯定地說自己的研究是十分完美的,也沒有人可以評價他人的研究一點價值都沒有。當然,這種“中庸”之道也要注意適度,如果掌握了翔實可靠的文獻資料,并且對研究問題做出了理性分析,那么就要勇于打破“中庸”式的平衡。
    文獻綜述是一種重要的學術論文,它在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課題申報與撰寫和科研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掌握這門寫作技能對于提高科研能力大有裨益。只有依照文獻綜述的基本特點,重新建構文獻綜述相關知識的理論體系,才能撰寫出思路清晰、內(nèi)容翔實、語言簡練的文獻綜述,并為開展科學研究提供參考。為此,根據(jù)文獻綜述的概念和特點,筆者提出了撰寫文獻綜述的若干要求。但是在撰寫文獻綜述時,需要先回答以下基本問題:
    第一,國內(nèi)外研究者對某一主題(或內(nèi)容)進行了哪些研究?回答“研究了什么”的問題。
    第二,對于某一主題,國內(nèi)外研究者是怎樣進行研究的?這是回答“怎么研究”的問題。
    第三,對于研究結果,國內(nèi)外研究者的研究之間有什么關聯(lián)性?即是回答“相關性研究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是什么”的問題。
    第四,該研究有何突出性的貢獻或效果?后世對該研究做出了何種評價?回答“研究怎么樣”的問題。
    上述的問題是構思文獻綜述中最核心的問題,如果能比較清楚地回答,那么這篇文獻綜述的主體內(nèi)容就基本形成了。但是還要注意以下的若干原則,才能寫出高質(zhì)量和高水準的文獻綜述。
    研究生文獻綜述 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篇三
    (一)選文獻的“三最”原則
    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收集和選用文獻是前提。根據(jù)筆者的經(jīng)驗,總結出選用文獻時的“三最”原則,即“最權威、最經(jīng)典和最新的”原則?!白顧嗤笔侵府斚履硞€研究領域內(nèi)最有影響力和最知名的國內(nèi)外學者、專家和教授的著作、論文、會議論文等各類文獻資料,主要是學術論文;“最經(jīng)典”是指在中外歷史文化發(fā)展過程中,那些經(jīng)歷了歷史和社會的檢驗的世界名著等,主要是書籍;“最新的”是指近幾年來(一般默認為5年)發(fā)表的各種文章,而“最新的”資訊主要體現(xiàn)在報紙上,因為報紙信息更換速度和信息承載量都比較大,每日都在更新。
    下面以撰寫“高等教育學”專業(yè)等方面的文獻綜述為例,“最經(jīng)典”的文獻就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12本漢譯世界高等教育學名著叢書,比如約翰·s·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諸如此類的名著就是經(jīng)歷過歷史和世人的考驗的學術專著,那么他們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知識價值就比較大。如果你在思考和撰寫文獻綜述中,連這種非常重要的文獻你都沒有收集到,那么,你的研究就缺乏重要的理論支撐,其研究結果就可以預想而知了?!白顧嗤钡恼撐木褪恰陡叩冉逃芯俊泛汀督逃芯俊飞习l(fā)表的學術論文,它們代表著這個領域研究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最前沿的學術動態(tài)?!白钚碌摹钡奈墨I就是xxx、xxx、中國社會科學在線、教育報、教師報等報紙上傳遞的教育類的知識或報道。恪守這“三最”原則,就為后續(xù)研究提供了最珍貴和最有價值的文獻資料,有利于研究所用。
    (二)讀文獻的忠實原則
    在研究過程中,某些研究者為了多快好省地發(fā)表論文,在對文獻資料收集不全的情況下或者對文獻資料并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涵義的情況下就開始寫作,這就違背了對研究中的客觀性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忠實于原文原觀點。尤其是一些外文資料。要做到忠實原則并不容易。某些主題或?qū)W科專業(yè)類的文獻并不是普通研究者或人士可以獲得的最原始或一手的資料。造成這種研究的原因有:一是研究者的身份和地位;二是文獻資料的珍貴程度;三是學科專業(yè)的特性。由于上述原因,所以來執(zhí)行和落實忠實性原則時就會大打折扣。
    (三)寫作時的綜述結合原則
    撰寫文獻綜述時要“綜”“述”結合。文獻綜述應有述有評,對所引述文獻應做提煉、分析,盡量避免對所引述文獻只做一般性簡介。在廣泛收集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對已有研究成果作出合理性地評述,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據(jù)。有些研究者不是系統(tǒng)化地回顧現(xiàn)有的研究文獻,找適合研究的問題或可預測的假設,卻宣稱某種研究缺乏文獻,從而自認他們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這樣有選擇性的綜述文獻就帶有明顯的主觀偏見。
    (四)寫作時的讀者意識
    綜上,撰寫文獻綜述較為妥帖的處理方式就是保持“中庸”———不偏不倚。因為沒有人可以完全肯定地說自己的研究是十分完美的,也沒有人可以評價他人的研究一點價值都沒有。當然,這種“中庸”之道也要注意適度,如果掌握了翔實可靠的文獻資料,并且對研究問題做出了理性分析,那么就要勇于打破“中庸”式的平衡。
    文獻綜述是一種重要的學術論文,它在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課題申報與撰寫和科研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掌握這門寫作技能對于提高科研能力大有裨益。只有依照文獻綜述的基本特點,重新建構文獻綜述相關知識的理論體系,才能撰寫出思路清晰、內(nèi)容翔實、語言簡練的文獻綜述,并為開展科學研究提供參考。為此,根據(jù)文獻綜述的概念和特點,筆者提出了撰寫文獻綜述的若干要求。但是在撰寫文獻綜述時,需要先回答以下基本問題:
    第一,國內(nèi)外研究者對某一主題(或內(nèi)容)進行了哪些研究?回答“研究了什么”的問題。
    第二,對于某一主題,國內(nèi)外研究者是怎樣進行研究的?這是回答“怎么研究”的問題。
    第三,對于研究結果,國內(nèi)外研究者的研究之間有什么關聯(lián)性?即是回答“相關性研究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是什么”的問題。
    第四,該研究有何突出性的貢獻或效果?后世對該研究做出了何種評價?回答“研究怎么樣”的問題。
    上述的問題是構思文獻綜述中最核心的問題,如果能比較清楚地回答,那么這篇文獻綜述的主體內(nèi)容就基本形成了。但是還要注意以下的若干原則,才能寫出高質(zhì)量和高水準的文獻綜述。
    研究生文獻綜述 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篇四
    文獻綜述的格式及要求 一、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是研究生在開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后,經(jīng)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于研究論文的文體。
    綜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課題的新水平、新動態(tài)、新技術和新發(fā)現(xiàn)。
    從其歷史到現(xiàn)狀,存在問題以及發(fā)展趨勢等,都要進行全面的介紹和評論。
    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預測技術的發(fā)展趨勢,為選題和開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文獻綜述的格式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tài)、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
    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
    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jù)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xiàn)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xiàn)狀和發(fā)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提出自己的見解并對進一步的發(fā)展方向做出預測。
    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nèi)容準確無誤。
    關于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三、文獻綜述規(guī)定1. 為了使選題報告有較充分的依據(jù),要求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之前作文獻綜述。
    2. 在文獻綜述時,研究生應系統(tǒng)地查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的國內(nèi)外文獻。
    通常閱讀文獻不少于30篇。
    3. 在文獻綜述中,研究生應說明自己研究方向的發(fā)展歷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趨勢等。
    4. 文獻綜述要條理清晰,文字通順簡練。
    5. 資料運用恰當、合理。
    文獻引用用方括號"[ ]"括起來置于引用詞的右上角。
    6. 文獻綜述中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鼓勵研究生多發(fā)現(xiàn)問題、多提出問題、并指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7. 文獻綜述不少于3000字。
    四、注意事項 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⒈ 搜集文獻應盡量全。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的綜述。
    ⒉ 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
    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xiàn)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 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nèi)容。
    ⒋ 參考文獻不能省略。
    研究生文獻綜述 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篇五
    要按照問題來組織文獻綜述。看過一些文獻以后,我們有很強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東西都陳述出來,像^v^竹筒倒豆子^v^一樣,洋洋灑灑,蔚為壯觀。仿佛一定要向讀者證明自己勞苦功高。
    我寫過十多萬字的文獻綜述,后來發(fā)覺真正有意義的不過數(shù)千字。
    文獻綜述就像是在文獻的叢林中開辟道路,這條道路本來就是要指向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是直線距離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風景頗多,迷戀風景的人便往往繞行于迤邐的叢林中,反面“亂花漸欲迷人眼”,“曲徑通幽”不知所終了。
    因此,在做文獻綜述時,頭腦時刻要清醒:我要解決什么問題,人家是怎么解決問題的,說的有沒有道理,就行了。
    綜述是你查閱相關文獻的成果。
    任何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并且遵守學術傳統(tǒng),而不是空穴來風。
    你需要告訴讀者,關于這個問題前人研究到了何種地步,有什么缺陷,應該在哪些方面進行拓展。這一方面是對前人研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你的文章價值何在。
    任何與本文相關的重要成果都應當在綜述中得到體現(xiàn),并且在參考文獻中列出。綜述不是概述,不能泛泛地引用和概括,要有揚棄,特別是有批評。
    否則,如果別人都做好了,要你寫文章干嘛。
    審核:海鷸、晴天
    研究生文獻綜述 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篇六
    文獻綜述是針對某一研究領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經(jīng)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到何程度,要求對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的動態(tài)、前沿性問題做出較詳細的綜述,并提供參考文獻。本文從文獻綜述的類型、格式、寫作規(guī)范等角度出發(fā),為大家?guī)?BR>    一、何為文獻綜述
    二、文獻綜述的類型
    這是文獻綜述中最常見的一種,通常在文章的開頭部分出現(xiàn)。背景式文獻綜述介紹某一研究問題的意義、背景情況,將該研究問題置于一個大的相關的研究背景下,讓讀者了解到該研究在整個相關的研究領域中所占的比重和位置。讀者可以從背景式綜述中看到該研究問題與前期研究的相關性,并了解到前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歷史性綜述是一種介紹性的綜述,主要用于追溯某一思想或理論形成和發(fā)展的來龍去脈。研究者們往往對某一領域中最重要的問題作歷史性綜述,歷史性綜述對介紹某一學科領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讀者通過閱讀歷史性綜述,會對某一學科的全貌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和認識。
    理論式綜述是對解釋同一現(xiàn)象的不同理論進行綜述,分別介紹不同理論,比較各理論的優(yōu)勢和劣勢,并評價他們對該現(xiàn)象的解釋力。當研究者需要整合兩種理論或拓展某一理論時,往往會作理論式綜述。
    方法性綜述是研究者對研究成果的方法部分進行綜述,評價相關研究中研究方法使用是否正確、得當,指出不同的研究設計、不同的樣本、不同的測量方法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研究結果等。
    整合式綜述是研究者整合某一研究問題相關的論文和研究報告,為讀者展現(xiàn)出該研究問題的現(xiàn)狀。
    三、文獻綜述的寫作格式與方法
    說明寫作的目的和意義,介紹有關概念、定義和綜述范圍,說明資料來源,扼要說明所選擇主題的歷史背景、發(fā)展過程、現(xiàn)狀和爭論焦點、應用價值和實踐意義等,使讀者對正文主體有一初步的印象。篇幅300字左右。
    (綜述的核心部分)內(nèi)容包括:研究意義;概念、定義和理論基礎;起源、背景、現(xiàn)狀、問題;研究方案、技術、結論以及相關問題的比較和分析;發(fā)展趨勢;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應用前景預測
    歷史發(fā)展:說明這一課題的提出以及歷史階段的發(fā)展情況,體現(xiàn)各個階段的研究水平;
    趨向預測:肯定所綜述課題的研究水平,提出存在的問題,分析不同的觀點,提出展望性意見。(多層次結構,篇幅5000字以上)
    a:縱式:(歷史發(fā)展縱觀)適用于動態(tài)型綜述
    圍繞某一主題、按照時間或者專題自身發(fā)展的順序,對其歷史演變、目前的狀況趨勢預測作縱向描述,從而勾畫出某一專題的來龍去脈和發(fā)展軌跡。要求:脈絡清晰,對階段的發(fā)展動態(tài)做簡明扼要的描述(問題、成果、趨勢),詳略得當(重創(chuàng)造性、突破性成果,略一般性材料。)
    b:橫式:(國際國內(nèi)橫攬)適用于成就型、爭鳴型綜述
    對專題在國內(nèi)和國際的各派觀點、各家之言、各種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較。分辨出各種觀點、見解、方法、成果的優(yōu)劣利弊;比較趨于間或者機構間的差異;起到借鑒、啟示和指導的作用
    c:縱橫結合式:寫歷史背景采用縱式,寫目前狀況采用橫式
    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某一專題及其發(fā)展方向,作出比較可靠的取向預測,為新的研究工作選擇突破口或者參考依據(jù)。(學位論文的綜述多采用此寫法。)
    讀全文進行總結式概括,力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強調(diào)著者最希望讀者了解和接受的內(nèi)容;述評型文獻綜述,結語中更多的是建議。開題報告中的文獻綜述,在這里要闡明清楚你的研究計劃是什么?
    文獻綜述寫作的最后一步是修改。
    研究生文獻綜述 研究生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篇七
    通過寫作文獻綜述,至少從以下幾方面受益: ①通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專業(yè)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 ②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科研選題及進行實踐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的撰寫也是為今后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 ③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于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可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由選題。
     文獻綜述與“讀書報告”、“文獻復習”、“研究進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們都是從某一方面的專題研究論文或報告中歸納出來的。
    但是,文獻綜述既不象“讀書報告”、“文獻復習”那樣,單純把一級文獻客觀地歸納報告,也不象“研究進展”那樣只講科學進程,其特點是“綜”,“綜”是要求對文獻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使材料更精練明確、更有邏輯層次;“述”就是要求對綜合整理后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tǒng)的論述。
    寫文獻綜述一般經(jīng)過以下幾個階段:即選題,搜集閱讀文獻資料、擬定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大到一個領域、一個學科,小到一個小點、一個方法、一個理論,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寫文獻綜述,特別是實習同學所選題目宜小些,這樣查閱文獻的數(shù)量相對較小,撰寫時易于歸納整理,否則,題目選得過大,查閱文獻花費的時間太多,影響實習,而且歸納整理困難,最后寫出的綜述大題小作或是文不對題。
     選定題目后,則要圍繞題目進行搜集與文題有關的文獻。
    關于搜集文獻的有關方法,前面的有關章節(jié)已經(jīng)介紹,如看專著、年鑒法、瀏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復。
    搜集文獻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檢索法。
    搜集好與文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后,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閱讀、歸納、整理,如何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單篇研究文獻十分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閱讀和選擇的文獻的質(zhì)量高低,直接影響文獻綜述的水平。
     因此在閱讀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
    有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于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二、文獻綜述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tài)、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
    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
    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jù)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xiàn)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xiàn)狀和發(fā)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應認真對待。
    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nèi)容準確無誤。
    關于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三、文獻綜述注意事項 由于文獻綜述的特點,致使它的寫作既不同于”讀書筆記”"讀書報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論文。
    因此,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⒈搜集文獻應盡量全。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
     ⒉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
    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xiàn)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nèi)容。
    由于文獻綜述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