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目標和計劃。要寫一篇好的總結,首先要對所總結的內(nèi)容有全面而準確的了解??偨Y范文中的一些觀點和見解可能會碰撞出新的火花,引發(fā)我們的思考和討論。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一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比較、變化、抽象中,讓學生經(jīng)歷建構倍的直觀模型學習過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質(zhì)。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操作、推理、遷移及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基本數(shù)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義。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舊知回顧。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瓜果飄香,蔬菜滿倉。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先后出示)。
1.先觀察再說一說。
(1)先出示第1幅圖(2個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圖。
問題:先擺了幾個2?又擺幾個2?現(xiàn)在有幾個2?
(2)出示玉米圖(3個一組)。
問題:幾根玉米為一組?有幾組?可以說是幾個幾?
(3)出示紫薯圖(5個一組)。
2.讓學生看圖表述(用“幾個幾”)說出圖中的物品:4個2、5個3、3個5。
3.思考:
(1)5個3,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呢?
(2)3個5,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呢?
(3)3個5與5個3有什么不同?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卻會帶來好處。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態(tài)度。
難點:讀懂課文,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課前準備:圖片。
媒體說明: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總第94課時)。
預習內(nèi)容: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師:在茂密的叢林中,住著許多動物,有獅子,有鹿??吹竭@兩種動物,聯(lián)想到什么?獅子的兇猛,鹿的美麗,不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童話故事《獅子和鹿》卻要告訴我們一個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誰的讀書本領強,能夠自己讀懂課文,領悟這個道理了。
二、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大聲讀課文,找出多音字。
2.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3.交流:一開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堪的腿,當獅子撲來時,鹿有力的長腿幫助他死里逃生,而美麗的角卻讓自己險些喪了命。
三、朗讀體會,深化感悟。
1.一開始,鹿覺得自己的角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欣賞、多么)。
2.填上合適的詞語:()的身段()的角。
3.有感情的朗讀。讀出鹿的得意洋洋。你體會到此時鹿的什么心情?(自豪,他為自己有這么一對美麗的鹿角而無比的自豪)。
得意,為自己尤如珊瑚似的鹿角而得意;開心,為自己有那么美的角而陶醉其中。
鹿看到那美麗的鹿角,其實,這是他看到了自己的什么呢?
自己的優(yōu)點。
是的,鹿看到了自己的長處而欣喜不已,為自己感到高興。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鹿自我陶醉的話語吧!(重點指導“啊”。1、讀出驚喜。2、讀出激動。3、讀出喜悅。……一切的感情融于這個錯綜復雜的“啊”中。)。
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起了波紋,此時他又看到什么,心情也起了變化呢?
讀讀描寫腿的句子。
同學們,此時的鹿,他看到了什么呢?
那四條細長的腿。
那四條和他的美麗的鹿角不般配的腿。
看到了那四條讓感到美中不足的腿。
也就是他的短處。
他的不足。
讀出此時他的一點傷感。
讀出他的感嘆。
讀出他的為自己感到的美中不足。
把你體會到的情緒,通過各自的朗讀表達出來。
正在他抱怨之時,他又遇到了什么呢?
請繼續(xù)往下讀。
你讀出了什么?
鹿遇到了麻煩。獅子在向他撲來。
于是鹿開始拼命地奔跑。
是什么讓他脫離了險境?
生:那四條細長的腿。
生:那四條讓他感到難看的腿。
生:那四條讓他認為美中不足的腿。
……。
在這緊要關頭,是什么差點讓他送了命?
那兩只漂亮的鹿角,當他的鹿角掛在樹叢里的時候,他此時會對鹿角說什么?
生:這該死的角,怎么在這個時候給我?guī)砺闊瑲馑廊肆?。(埋怨)?BR> 生:我恨不得把你剪掉。(討厭)。
生:后悔身上長了那兩只角。于是他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脫離了險境。
當他奮力奔跑逃離獅口后,他再次來到小溪邊,又會說些什么呢?
原來光講漂亮是沒用的,要講求實用。
原來身上每一樣東西,對我說都是無價之寶。
原來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
四、拓展閱讀。
《同步閱讀》灰貓媽媽。
五、拓展延伸。
1.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感悟到的道理。
2.摘抄課文的好詞佳句。
3.有感情朗讀。
抓兩個感嘆句為契入點,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感受驚險的過程中,通過朗讀來加深體會。在平和的環(huán)境中,他才自己欣賞到鹿角的美麗。而在危機時刻,是那四條細長的腿救了“我”的命。從而領會到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的道理。
板書設計。
28獅子和鹿。
鹿角鹿腿。
美麗難看。
差點送命逃。
教學反思: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三
因為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本節(jié)課的設計和教學注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讓學生能動手參與、直觀體驗,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相關知識。為此,我做到了如下幾點:
1、游戲?qū)耄B接新舊知識。
在本節(jié)課的開始,通過拍手接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也將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幾個幾和倍),從而直觀的讓學生初步認識“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為新知的轉化做好鋪墊。且拍手接力容易操作,費時少,為后續(xù)的新知學習和練習留出更多時間。
2、情景教學,提高參與興趣。
結合教材中小兔子吃胡蘿卜的情境,借助直觀操作——胡蘿卜貼片和擺小棒,加深對新識的理解。擺小棒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與同桌討論交流的過程既加強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又加深了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最后讓學生上臺演示,學生學習熱情更高了。
3、鞏固練習,多種方式結合。
與平時只為了答出問題不同,本次的練習先讓學生繼續(xù)用擺小棒的方式回答,動手的同時也鞏固了剛學的知識。然后再讓學生安靜的完成后續(xù)兩題,留出思考的時間。像這樣動靜結合,做到寓教于樂。
4、拓展延伸,留出思考余地。
實際教學和設計畢竟不同,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課堂上因為學生熱情很高,指名了多位學生上臺擺胡蘿卜,所以課堂一度稍顯混亂。所以以后設計課堂時不僅要注重引發(fā)學生興趣,還要多注重教學常規(guī)與管理。實施數(shù)學新課程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四
結合具體情境,利用舊知遷移,理解“倍”的意義,建立“倍”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比較、變化、抽象中,讓學生經(jīng)歷建構倍的直觀模型學習過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質(zhì)。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操作、推理、遷移及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基本數(shù)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義。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舊知回顧。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瓜果飄香,蔬菜滿倉。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先后出示)。
1.先觀察再說一說。
(1)先出示第1幅圖(2個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圖。
問題:先擺了幾個2?又擺幾個2?現(xiàn)在有幾個2?
(2)出示玉米圖(3個一組)。
問題:幾根玉米為一組?有幾組?可以說是幾個幾?
(3)出示紫薯圖(5個一組)。
2.讓學生看圖表述(用“幾個幾”)說出圖中的物品:4個2、5個3、3個5。
3.思考:
(1)5個3,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呢?
(2)3個5,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呢?
(3)3個5與5個3有什么不同?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五
經(jīng)過幾天的實踐與反思,我認為教材例題太過精簡,使新知點的跨越度太大,而這部分知識難點較多。學生對于筆算除法的算理易于理解,要想正確計算,還需要在大量的練習中熟練把握,而那些學習處于中、下等水平的學生,學起來尤其吃力。另外我在教學時對學生原有知識狀況了解不夠,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估計不夠。由于學生只在二年級下冊學過簡單的筆算除法,相隔時間較長,好多學生對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及試商方法已經(jīng)淡忘,這部分知識如果分兩課時教學,把商是三位數(shù)的情況另做一課時來學習,時間會更充足,這樣教學效果肯定會更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重點。
掌握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估算,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1.口算下面各題,說說你是怎樣進行口算的?
240÷403500÷700720÷905600÷80。
(把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分別劃去末尾的(一)兩個0,用0前面的數(shù)相除.)。
2、出示:241÷38719÷92。
與上面的口算相比,這兩道題目有什么不同?
(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都不是整十整百的數(shù),但是都很接近整十整百的數(shù).)。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樣的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板書課題)。
嘗試討論。
1.根據(jù)原有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經(jīng)驗,能試著說一說你打算怎樣解答這兩道題目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進行板書:241≈240,38≈40,240÷40=6。
719≈720,92≈90,720÷90=8。
2.出示例題:
3.小組合作學習,解決以上三道題目.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歸納。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并說出你們是怎樣想的?
2048≈,98≈100,2000÷100=20(時)。
1985≈2000,21≈20,2000÷20=100。
2.觀察這幾道題目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除數(shù)都是兩位數(shù))。
3.這幾道題目在解答的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先取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再用除法口算;或者用乘法口算.。
4.為什么被除數(shù)取近似數(shù)會出現(xiàn)不同的情況?
(考慮運算的簡便,可以歸結為表內(nèi)除法)。
5.試著總結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怎樣進行估算?
(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歸納:分別取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用除法口算;分別取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用乘法口算.)。
鞏固練習。
2.人造地球衛(wèi)星每小時大約行28440千米。一架飛機每小時飛行940千米。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速度大約是飛機的多少倍?(根據(jù)學過的兩位數(shù)除法估算類推)。
3.用估算的方法,檢驗下面各題算得對嗎?你有幾種不同的檢驗方法?
4522÷51=887812÷88=92。
4.估算:
(2)一個大院一個月大約用水48噸,這個大院去年節(jié)水152噸,夠用幾個月?
(3)張大爺要給食堂買39袋大米,每袋48元,他帶了2000元夠不夠?(你有幾種不同的估算方法?)。
五、質(zhì)疑提高。
1.這節(jié)課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
2.怎樣進行兩位數(shù)除法的估算?請你舉例說明.。
3.還有什么問題?學生質(zhì)疑并解疑.。
六、板書設計: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七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卻會帶來好處。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態(tài)度。
難點:讀懂課文,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課前準備:圖片。
媒體說明: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總第94課時)。
預習內(nèi)容: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師:在茂密的叢林中,住著許多動物,有獅子,有鹿。看到這兩種動物,聯(lián)想到什么?獅子的兇猛,鹿的美麗,不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童話故事《獅子和鹿》卻要告訴我們一個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誰的讀書本領強,能夠自己讀懂課文,領悟這個道理了。
二、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大聲讀課文,找出多音字。
2.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3.交流:一開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堪的腿,當獅子撲來時,鹿有力的長腿幫助他死里逃生,而美麗的角卻讓自己險些喪了命。
三、朗讀體會,深化感悟。
1.一開始,鹿覺得自己的角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欣賞、多么)。
2.填上合適的詞語:()的身段()的角。
3.有感情的朗讀。讀出鹿的得意洋洋。你體會到此時鹿的什么心情?(自豪,他為自己有這么一對美麗的鹿角而無比的自豪)。
得意,為自己尤如珊瑚似的鹿角而得意;開心,為自己有那么美的角而陶醉其中。
鹿看到那美麗的鹿角,其實,這是他看到了自己的什么呢?
自己的優(yōu)點。
是的,鹿看到了自己的長處而欣喜不已,為自己感到高興。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鹿自我陶醉的話語吧!(重點指導“啊”。1、讀出驚喜。2、讀出激動。3、讀出喜悅。……一切的感情融于這個錯綜復雜的“啊”中。)。
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起了波紋,此時他又看到什么,心情也起了變化呢?
讀讀描寫腿的句子。
同學們,此時的鹿,他看到了什么呢?
那四條細長的腿。
那四條和他的美麗的鹿角不般配的腿。
看到了那四條讓感到美中不足的腿。
也就是他的短處。
他的不足。
讀出此時他的一點傷感。
讀出他的感嘆。
讀出他的為自己感到的美中不足。
把你體會到的情緒,通過各自的朗讀表達出來。
正在他抱怨之時,他又遇到了什么呢?
請繼續(xù)往下讀。
你讀出了什么?
鹿遇到了麻煩。獅子在向他撲來。
于是鹿開始拼命地奔跑。
是什么讓他脫離了險境?
生:那四條細長的腿。
生:那四條讓他感到難看的腿。
生:那四條讓他認為美中不足的腿。
……。
在這緊要關頭,是什么差點讓他送了命?
那兩只漂亮的鹿角,當他的鹿角掛在樹叢里的時候,他此時會對鹿角說什么?
生:這該死的角,怎么在這個時候給我?guī)砺闊瑲馑廊肆?。(埋怨)?BR> 生:我恨不得把你剪掉。(討厭)。
生:后悔身上長了那兩只角。于是他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脫離了險境。
當他奮力奔跑逃離獅口后,他再次來到小溪邊,又會說些什么呢?
原來光講漂亮是沒用的,要講求實用。
原來身上每一樣東西,對我說都是無價之寶。
原來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
四、拓展閱讀。
《同步閱讀》灰貓媽媽。
五、拓展延伸。
1.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感悟到的道理。
2.摘抄課文的好詞佳句。
3.有感情朗讀。
抓兩個感嘆句為契入點,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感受驚險的過程中,通過朗讀來加深體會。在平和的環(huán)境中,他才自己欣賞到鹿角的美麗。而在危機時刻,是那四條細長的腿救了“我”的命。從而領會到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的道理。
板書設計。
28獅子和鹿。
鹿角鹿腿。
美麗難看。
差點送命逃。
教學反思: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八
教材簡介: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20×3,200×3),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每位乘積不滿十)(43×2),掌握了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nèi)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
教材內(nèi)容安排如下表:
教學目標:
1、會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會口算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3、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建議:
1、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學習計算方法。
2、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
3、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4、注意處理好口算、估算、筆算三者之間的關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進,達到共同提高的目標。
課時安排:
9課時。
口算乘法。
第1課時。
教學內(nèi)容:
58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四1~4題。
教學目標:
經(jīng)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學重點:
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回顧學過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題:
40×460×530×3300×7200×8。
12×424×213×332×311×5。
自己選兩題,說說口算方法。
二、新課。
1、提出問題。
(1)仔細觀察例1圖。
(2)請學生提出問題。
(3)從學生回答中選擇例1的兩個問題:
郵遞員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2、探討口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300×30。
(2)小組討論:怎樣想出得數(shù)?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4)評價。
3、嘗試解決問題。
(2)組織交流。
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在交流中品嘗學習的樂趣。
4、探討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23×3014×200。
請學生思考,討論怎么算?
(2)組織交流,并由教師評價每種方法。
三、練習。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題。
(1)先由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總結,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2、獨立完成練習十四1~2。
3、解決實際問題:練習十四3~4。
四、總結。
請學生談收獲。
第2課時。
教學內(nèi)容:
59頁例2(估算)。
教學目標: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下面各題:
40×1060×2030×40300×70200×80。
12×400240×2130×330×311×50。
2、求下面各數(shù)的近似數(shù):
321868729535842。
選擇幾個數(shù)說一說是怎樣求近似數(shù)的。
3、估算:
198×4305×6485×3182×5。
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的?
二、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1)出示例2圖:請學生仔細觀察。你從圖中了解到什么?
(2)把在圖中獲取的信息匯總,說成完整的一道題:
大會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個座位。有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
2、探討估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
18×2222×18。
(2)小組討論:怎樣估算得數(shù)?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22≈2020×20=400。
方法二:18≈2022×20=440。
方法三:22≈2018×20=360。
(4)比較、評價。
3、嘗試解決問題。
(2)組織交流。
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在交流中品嘗學習的樂趣。
三、練習。
1、完成練習十四的第7題:
(1)先由學生獨立計算;
(2)集體訂正,講講估算的方法。
2、練習十四第8題:
(1)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目要求。
(2)“已經(jīng)種了的93棵樹苗是幾行?”這塊地有幾個93呢?
(3)請獨立列出算式并進行估算。
四、總結。
請學生談收獲。
第3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口算乘法的練習課(完成練習十四的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學生回顧上兩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2、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算練習:
50×1070×2040×40500×70600×80。
12×300240×2130×290×311×30。
選擇一部分題目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口算的。
3、聽算練習:
40×1030×2030×50300×10300×80。
22×40330×2120×330×610×50。
4、估算:
42×1168×1032×47。
45×1726×1836×21。
四人小組互相說說是怎樣估算的?有多少種估算的方法?
二、解決問題:
1、養(yǎng)一張蠶需要桑葉約600千克,可產(chǎn)繭約50千克。
(1)小明家養(yǎng)了4張蠶,可產(chǎn)繭多少千克?需要桑葉多少千克?
(2)張村共養(yǎng)40張蠶,可產(chǎn)繭多少千克?需要桑葉多少千克?
學生仔細讀題,理解題目意思,并弄明白兩個問題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體講評。
2、果園里有28行橘子樹,每行32棵。果園里大約有多少棵果樹?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還是準確的值?該怎樣解決?
學生獨立完成。
三、綜合練習:
1、獨立完成練習十四第5、6題,比一比,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得最好。
2、分組進行“奪紅旗”比賽(練習十四第9題)。
3、合作完成練習十四第10、12題。集體講評。
四、學習總結:
生生互相談收獲。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這是課文學習的重點。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教學難點是使學生體會故事中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
教學難點:使學生體會故事中的寓意: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不要光圖外表的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件展示:在大森林里,有一美麗的小鹿。同學們,你們喜歡它嗎?最喜歡它的什么?
2.這頭鹿也認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經(jīng)歷了一件事,使它改變了一些看法,咱們先來聽聽它自己是怎么說的?(放音,出示句子)“唉,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闭埻瑢W們讀一讀這個句子。
3.師: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還得從《獅子和鹿》的故事說起,板書課題,生齊讀題。好,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初讀全文,了解課文大意。
1.你想想自己讀一讀課文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文吧!(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2.老師要看看同學們讀書時認不認真,請同學們看一看這些詞語,你都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詞語)。
a、同桌互相讀。b、開火車讀。c、生齊讀。
3.你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根據(jù)提示說一說。
三、深讀課文,體會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態(tài)度改變的原因。
1.師:故事到底怎么向我們展開呢?讓我們一起慢慢走進課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1-3段,想一想小鹿認為自己的角怎么樣。(板書:鹿角)。
2.小鹿認為自己的角怎么樣?(美麗)板書:美麗。
小鹿是怎樣贊美自己的角的?
(1)學生朗讀,師在屏幕上出示句子,齊讀。
a.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珊瑚)出示珊瑚圖,感受讀。
b.小鹿,小鹿,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角如此美麗,你心情如何?是怎么想的?(興奮、驚訝)。
c.同學們,現(xiàn)在你就是這只漂亮的鹿,誰快來夸夸自己?
(2)帶著你的滿足,帶著興奮再次來讀一讀這句話。
找一找它怎么評價自己的腿?板書:鹿腿。
a.它認為自己的腿怎么樣?(難看)板書難看。
b.小鹿為什么會認為腿是難看的?(太細、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c.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特別不滿意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
師:看起來它十分不滿意自己的腿??!小鹿,小鹿,撅起嘴,皺起眉頭,把你的抱怨告訴大家吧!
課件出示句子: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能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個別讀、齊讀。
4.師:就在小鹿抱怨的時候,危險也向它逼近了,看,你看見了什么?(獅子)小鹿,你心里怎么樣?(害怕)。
多么緊張,多么危險的時刻啊,帶著你的害怕和緊張,誰來讀一讀第5段。
(1)師:獅子正向小鹿逼近,多么危險啊,我們都很想知道,鹿能脫險嗎?它又是靠什么脫險的呢?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2)反饋,小鹿靠什么逃離獅子的追趕?(腿)這是怎樣的腿?(有力的腿)從哪兒可以看出腿的有力?(讀課文第六段的第一句)。
(4)幸好有驚無險,鹿最終逃脫了獅子的追捕,這讓我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小鹿也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唉,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BR> 四、師生共同總結,提示寓意,拓展延伸。
1.好了,學習到這里,我想你一定有很多收獲,你懂得了什么?
2.師總結:很高興同學們從這則寓言里悟出這么多道理來,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無缺,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保ò鍟┎灰驗樗拈L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他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
板書設計:
28.獅子和鹿。
鹿角鹿腿。
美麗難看。
差點送命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十
一、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第一課時: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即教材68頁至69頁內(nèi)容)。
二、設計思路: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學生根據(jù)畫的內(nèi)容提出教學問題,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探索,以合作的方式總結出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法的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主生和形成的過程。
(一)指導思想:
口算乘法是“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這一單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礎、最關鍵的部分。教材從兒童游樂園的情境圖入手,引出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目的是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理解乘法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shù)感。
(二)設計理念: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培養(yǎng)學生多樣、靈活的解決問題能力。
(三)教材分析:
口算乘法分為兩塊內(nèi)容:教材第68頁的兒童游樂園的情境圖,從實際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使學生體會到他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來自現(xiàn)實生活。第69頁例1分為兩個小題,第一小題是從表內(nèi)乘法的計算2×9擴展到計算2×10,第二小題是任意的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nèi)乘法和萬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的,為以后學習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打下扎實的基礎?!罢n程標準”對這部分內(nèi)容提出的要求是: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計算,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探究的樂趣;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
(四)學情分析:
計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機械地教學更使學生厭煩,這是學生對數(shù)學失去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教師要注重適當?shù)膭?chuàng)設一些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使他們感到學習數(shù)學是有趣的。本課學習是在學生熟練掌握表內(nèi)乘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師除了要幫助學生鞏固表內(nèi)乘法的知識,還要注意溝通本課新知與表內(nèi)乘法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把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轉化成表內(nèi)乘法來計算。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正確口算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過程與方法方面: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和學習經(jīng)驗主動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在具體情境中應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對計算以及相關實際問題是否感興趣,是否樂于與同學相互合作并積極進行交流。
四、教學重點:
掌握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算理。
五、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和學習經(jīng)驗主動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具體情境中熟練解決問題。
六、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蘋果卡片。
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談話激趣: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有部動畫片里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我一定會回來的!”這是哪部動畫片里誰的臺詞?(生答)。
師:正是因為喜羊羊機智勇敢,才讓灰太狼吃盡了苦頭,今天,熱情好客的喜羊羊來邀請我們?nèi)パ虼遄隹?,你們高興嗎?不過,去羊村要經(jīng)過一座趣味橋,它是由許多算式搭成的,只有聰明的孩子才能過橋,我們一起來算算吧!
(2)學生口算,復習表內(nèi)乘法。
出示:5×39×48×53×2。
4×76×58×79×8。
師:看來大家個個都是計算高手,走吧,我們?nèi)パ虼鍑D!
(二)引導探索,交流新知。
1、觀察情境圖,收集信息。
師:看到這么多好玩的,大家一定都迫不及待想玩了吧?別急,我們先看看價目表吧。
學生敘說各種游樂項目的價格。
2、交流口算方法,優(yōu)化算法,明確算理。
師:在玩之前,羊村的村長慢羊羊有問題要考考我們,大家一起來接受挑戰(zhàn)吧!
(1)旋轉木馬準乘9人,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生口答)10人呢?板書:2×10=20(元)。
師:你是怎么想的?小組合作交流,再指名匯報。
生:9個2的和是18,再加上一個2是20;10個2相加是20;也可以把2×10看成2個10,就是20.
師:你們算的方法可真多,哪種方法好呢?請你選擇合適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問題。
(2)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板書:3×20=60(元)。
(3)假如我們班70個同學都想到游樂場來玩激流勇進,一共需要多少錢?生回答,師板書:6×70=420(元)。
(4)假如三年級300名同學都想來玩過山車,需要多少錢呢?生回答,師板書:9×300=2700(元)。
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他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是整十,整百數(shù)。
揭示課題并板書: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
3、小結。
師:在計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時,要想算得快,哪種方法最好呢?先想一想,再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師引導學生說出: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先拿整十,整百數(shù)的最高位與一位數(shù)相乘,再看整十、整百數(shù)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有了這個竅門,我們算起來一定會更快,我們試試看。(出示69頁的做一做,生口算,并說說是怎樣算的。)。
(三)鞏固深化,嘗試應用。
同學們真勇敢,不僅接受了慢羊羊的挑戰(zhàn),還掌握了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方法,現(xiàn)在讓我們盡情地去玩吧!
瞧,這幾個同學再玩什么?
出示練習題一:兒童三輪車每輛90元,4輛一共多少錢呢?(小組合作交流,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羊村的伙伴們考慮的可真周到呀,知道你們玩累了???,在給你們準備美味的水果呢?想吃嗎?可是想吃水果,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行,算對了,才能摘下來。
出示練習題二:
20×6300×46×503×700。
20xx×42×50060×83×3000。
(生答題,師發(fā)蘋果卡片)。
出示練習題三:
吃了美味的水果,我們?nèi)ズ脱虼宓幕锇閭兺嬉粫喊?!先看看美羊羊在干什么?美羊羊正在?shù)她節(jié)約的零花錢呢!美羊羊每個月節(jié)省20元零花錢,她半年節(jié)省了多少錢呢?我們幫她算算吧:(出示)。
節(jié)省錢數(shù)。
小結:同學們,我們也要學美羊羊,節(jié)約零花錢。
出示練習題三:
再去看懶羊羊在干什么?懶羊羊特地為我們準備了一個游戲,比比誰的'小手最伶俐,我們一起試試吧!
30×340×3500×33×500。
200×3200×2600×460×4。
(四)拓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維。
費羊羊在干什么呢?原來他在玩接龍游戲。
240=×()=()×()=()×()=()×()=()×()……比一比看誰將這條龍接得最長。
(五)歸納總結,體驗成功。
八、教學反思:
“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是我縣開展的“教師基本功大賽”上我執(zhí)教的一節(jié)課,在教學中我注重體現(xiàn)新課標“以學為本”的教學理念,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1.能把握新課程中計算教學的特點。從生活情境出發(fā)引出計算題,讓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及其合理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尊重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2.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鼓勵學生計算方法多樣化的同時,又注重計算策略的優(yōu)化選擇,總結歸納得出結論。在解決共性問題時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作到引而不牽,放而不縱。
3.在練習設計中力求講究層次化、趣味化、彈性化。為了使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生成一定的計算能力,我設計了基本達標練習,推進練習,鞏固應用以及拓展思維等層次性的變化,同時溶入趣味性,如摘蘋果,打手勢等形式,使學生做得愉快,練得開心!
當然,教學中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評價方面評價語言單調(diào),缺乏數(shù)學思想、方法等實質(zhì)性評價,沒有抓住滲透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的機會;小組合作時,在集體匯報之前給學生留的自主交流時間過少,個別學生參與了匯報,忽視了其他成員的參與,勢必使小組活動演變成為個人展示,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
總之,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它使我更深刻的認識到:課堂上,老師應該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快樂的課堂氛圍中,不斷地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真正感受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悅!
板書設計:
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
2×10=20(元)3×20=60(元)。
6×70=420(元)9×300=2700(元)。
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先拿整十,整百數(shù)的最高位與一位數(shù)相乘,再看整十、整百數(shù)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十一
又問:要比較座位數(shù)與人數(shù)的大小,必須先求出什么?(座位數(shù))你會列式嗎?(板書算式:18×20)。
再問:只要比較座位數(shù)與人數(shù)的大小,需要知道準確的結果嗎?(不需要)既然不需要,那我們就試著用估算去解決會比較便捷一點。
2、嘗試估算,探索方法。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
3、巧理信息,探究明理。
根據(jù)學習卡(一)的內(nèi)容,四人小組交流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完成學習卡,小組匯報。
結果比實際結果小,不同的估算方法會有不同的估算結果,但都會與實際的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
4、運用策略,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在剛才討論的基礎上,逐步理清,在第(3)種方法中,采用估小的方法得到的360都大于350,那么實際結果應該比360還要大,肯定能坐下350人。
同時指出:雖然估算的方法有很多,但在這道題中,用估小的方法來進行估算,相對而言比較有把握解決“夠不夠坐”的問題。
5、指導看書,質(zhì)疑釋疑。
(三)、應用提高,鞏固深化。
1、隨堂練習,檢驗效果。
讓學生獨立完成書本p62第10題第一行和書本p59做一做。
2、配對練習,突破難點。
在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后,讓學生幫老師拿個主意,應該選擇下面哪種建議?
a、12看成1010×19=190(元)。
b、19看成×20=240(元)。
在學生的爭論中,讓學生逐漸明白:像這種準備錢購物的情況應該盡量選擇估大的方法來進行估算,才能更為有效地解決問題。
同時作出小結: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由于因數(shù)的不同特點,估算的方法可能有幾種,但我們在解決不同的情景問題時,一定要考慮具體情況,靈活地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四)、實踐生活,升華教育。
設計學生采訪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鞏固所學知識。
內(nèi)容a、我們組采訪的是老師,他家每月水費支出大約是()元,一年大約支出水費元。我們是這樣估算的。
內(nèi)容b、我們組采訪的是()老師,他每天批改作業(yè)()本,每個星期(5天)大約批改作業(yè)本,每學年(40個星期)大約批改作業(yè)本。
看到這么大的數(shù)字,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五)、互動總結,課外延伸。
互動總結:在今天的學習中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收獲呢?
課外延伸:請你把你是怎樣用估算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小故事記錄下來,寫一篇生動的數(shù)學日記。
四:說板書設計。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十二
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就是讓孩子們“認識四邊形及其特征,能辨別四邊形。”在深入分析教材翻閱教參時,我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就有了很多的困惑,這一知識點到底該在課里占有多少比例?是否利用分類來達到這一目標?權衡一番后我便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在此——“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它們的4個角都是直角?!笨赡苁怯写饲耙?qū)е挛疑险n時有些顧慮,難點本就在心中有疑慮,固課堂上對于這一問題的處理尚有欠缺。反思過后,有以下不足之處:
1、整堂課節(jié)奏過緊,可能與事先沒有試講有關,原本我擔心的是時間不夠用,這么多的活動,能完成嗎?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課堂的步伐,導致時間過松。造成時間多下來的原因還在于自己事先設計的一些環(huán)節(jié)無法展示,被自己一帶而過,不能省給省了下來。
2、列舉四邊形時應多給孩子一些空間,這里我好像有點喧賓奪主,過后我覺得還可以讓孩子們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培養(yǎng)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同時也給了他們足夠的空間,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數(shù)學的美!而我列出的圖片也太過倉促,沒有給予合理的加工,應把圖片里的四邊形給描出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觸。
4、最大的爭議:關于分類。教材上列舉了兩種分法,但是學生們到底會怎么分?會不會分?這也是我課前最擔心的問題。有些同事認為我不該給學生“邊/角”的標準提示,而另有同事則認為我應該進一步引導學生,將分類的標準細化,給他們明確的指引。我想我是介于他們兩種不同見解的中間,原因就在于“教無定法”,學生們的思維到底會有多寬或是有多窄?只有經(jīng)歷過后才知道。我又想起了我們新教育中經(jīng)常提到的“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這一說法并不是貶低了孩子們的能力,他們是很棒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們的聰明而忽視了自己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預設,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恰好是缺少了充足的預設,我曾想過孩子們可能會有很多種的分法,但在課堂上,六個小組卻千篇一律地按“有沒有直角”來分,個別小組為了跳出這一常規(guī),尋找新法,卻因理解不到位表達不清晰而未能成功。這一環(huán)節(jié)成了課堂中最大的敗筆。至于怎么分?怎么正確地引導,孩子們通過進一步學習和認知能力的增加一定會更加清晰明了,而我們還可以再找時間進一步分一分,研一研這個有趣的話題。
5、制作四邊形: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想了很久,在第一次同事們收集資料時我便心動了,各種方法都很好,都很有趣,我想讓孩子們盡可能地體驗多種活動方法,我找遍了可以嘗試的方法,有畫、剪、折、圍(釘子板)、拼(七巧板)、搭(小棒),但是孩子們不可能每人樣樣試到,于是我又利用小組的功能,給每個小組發(fā)派一種材料,并給組長下發(fā)了制作要求:“作一個任意四邊形、有直角的四邊形、對邊相等的四邊形等”,孩子們樂意動手,在學中玩的感覺是最奇妙的,這能讓他們愛上數(shù)學課堂,輕松地學習。當初我的設計是一定要展示的,為了能展示,我還給小棒組買了磁性小棒,但貨到了我卻失望了,小棒僅有24根,一組六人,人人參與,這些小棒也不夠呀;七巧板組呢?七巧板一拿起來就會散掉,也無法展示呀,而且人人都有參與,都有制作成果,他們會對別人的制作感興趣嗎?最終在課堂上我放棄了這一想法,沒有給學生們作品展示的機會,臨時改成讓他們課后與同學分享展示。這一點又埋下了遺憾。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十三
1.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見解,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要培養(yǎng)有個性、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才,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敢于發(fā)表見解、敢于提出不同觀點的勇氣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不怕挫折的精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勉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且不要輕意對學生的見解下結論;讓有不同見解的學生在情緒不沖突的情況下進行相互辯論,直至學生自己能分辨是非,統(tǒng)一認識。
在理解“份數(shù)”含義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雖然分的方式不同,但都是平均分成2份。這時一學生說:“我還有一種方法?!边呎f邊走上講臺,用手比畫了一下。原來,他是把6個桃從中間分開(),這是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中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種理解。這時又一學生說:“我還能把桃平均分成3份”。學生敢于不唯上、不唯書,敢于向教師挑戰(zhàn).正是學生自主精神的體現(xiàn)。
2.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多樣性交流。
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僅體現(xiàn)在他們各自的個體上,而且也體現(xiàn)在他們?nèi)后w上。鼓勵學生間合作互助,集思廣益,依靠集體力量來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情商高的學生,總是有比較好的人際關系,并能較好地協(xié)調(diào)自己與他人的關系。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有畏難情緒)時,總能及時找到指導、得到幫助和得到合作。因此,在教學中采用各種方式讓學生參與交流,例如,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各自的分配方法和分配結果,讓學生進行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流;對于把一筐橘子平均分給5個人的問題,讓小組之間互相辯論,從而進行群體與群體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到講臺上闡述自己分配的方法,臺下同學可向他提出問題或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從而進行學生個體與全班同學之間的交流。
啟發(fā)學生在課堂上踴躍地進行知識、情感的交流,思維的碰撞,幫助學生在交流中充分展現(xiàn)思維過程,將教師教學的過程演變?yōu)閷W生積極參與、不斷表現(xiàn)自我的、充滿生機、富有靈氣的學習過程,這樣才能體現(xiàn)自主合作和探究,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3.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本節(jié)課從引入體會平均分到練習應用,我都設計了有趣的生活情境,從中提出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如在解決實際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對于把一筐橘子平均分給5個人的問題,在小組內(nèi)、小組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又離不開數(shù)學,從而體會數(shù)學的內(nèi)在價值。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認識“概、減、阻”等9個生字。會寫“辨、試、檢”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紙袋、大概、減少、阻力、包括、檢查、準確無誤、沿途”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的脈絡層次,初步了解發(fā)布而實驗的內(nèi)容。
教學重點:
學習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教學難點:
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2。板書課題。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眼中蜜蜂的外形是怎樣的?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wǎng)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4。師生交流法布爾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梢哉埥掏瑢W。同時標出課文自然段序號。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4)出示文中詞語,采取多種形式檢查。
3、檢查句子:課件出示:“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薄斑@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薄氨M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三、書寫漢字相機指導。
1。形近字辨析。
2。師范寫“辯”“跨”“查”,抽生板演。
3。小組合作,口頭給字組詞。
4。練習書寫,師相機指導。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6、再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寫了法布爾什么事情?
7、理清課文脈絡:
實驗過程(2—7自然段)。
實驗目的(第1自然段)。
實驗結論(第8自然段)。
三、了解目的,初識人物。
1、自主朗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自己從這段話中都了解到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2、學生交流。抓住“聽說,想”體會法布爾的探究精神。
3、重點聚焦“無論....總是....”,說說這組關聯(lián)詞語說明的問題。引導句式練習。
4、指導感情朗讀句子,重點強調(diào)關聯(lián)詞語的朗讀重音。
四、課堂小結:
事實果真如人所說的那樣嗎?法布爾的實驗又是如何進行的呢?同學們,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相信大家一定會如愿解開謎底的。
板書設計。
14、蜜蜂。
辯跨查。
實驗過程(第2—7自然段)。
實驗目的(第1自然段)。
實驗結論(第8自然段)。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一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比較、變化、抽象中,讓學生經(jīng)歷建構倍的直觀模型學習過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質(zhì)。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操作、推理、遷移及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基本數(shù)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義。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舊知回顧。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瓜果飄香,蔬菜滿倉。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先后出示)。
1.先觀察再說一說。
(1)先出示第1幅圖(2個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圖。
問題:先擺了幾個2?又擺幾個2?現(xiàn)在有幾個2?
(2)出示玉米圖(3個一組)。
問題:幾根玉米為一組?有幾組?可以說是幾個幾?
(3)出示紫薯圖(5個一組)。
2.讓學生看圖表述(用“幾個幾”)說出圖中的物品:4個2、5個3、3個5。
3.思考:
(1)5個3,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呢?
(2)3個5,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呢?
(3)3個5與5個3有什么不同?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卻會帶來好處。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態(tài)度。
難點:讀懂課文,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課前準備:圖片。
媒體說明: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總第94課時)。
預習內(nèi)容: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師:在茂密的叢林中,住著許多動物,有獅子,有鹿??吹竭@兩種動物,聯(lián)想到什么?獅子的兇猛,鹿的美麗,不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童話故事《獅子和鹿》卻要告訴我們一個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誰的讀書本領強,能夠自己讀懂課文,領悟這個道理了。
二、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大聲讀課文,找出多音字。
2.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3.交流:一開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堪的腿,當獅子撲來時,鹿有力的長腿幫助他死里逃生,而美麗的角卻讓自己險些喪了命。
三、朗讀體會,深化感悟。
1.一開始,鹿覺得自己的角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欣賞、多么)。
2.填上合適的詞語:()的身段()的角。
3.有感情的朗讀。讀出鹿的得意洋洋。你體會到此時鹿的什么心情?(自豪,他為自己有這么一對美麗的鹿角而無比的自豪)。
得意,為自己尤如珊瑚似的鹿角而得意;開心,為自己有那么美的角而陶醉其中。
鹿看到那美麗的鹿角,其實,這是他看到了自己的什么呢?
自己的優(yōu)點。
是的,鹿看到了自己的長處而欣喜不已,為自己感到高興。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鹿自我陶醉的話語吧!(重點指導“啊”。1、讀出驚喜。2、讀出激動。3、讀出喜悅。……一切的感情融于這個錯綜復雜的“啊”中。)。
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起了波紋,此時他又看到什么,心情也起了變化呢?
讀讀描寫腿的句子。
同學們,此時的鹿,他看到了什么呢?
那四條細長的腿。
那四條和他的美麗的鹿角不般配的腿。
看到了那四條讓感到美中不足的腿。
也就是他的短處。
他的不足。
讀出此時他的一點傷感。
讀出他的感嘆。
讀出他的為自己感到的美中不足。
把你體會到的情緒,通過各自的朗讀表達出來。
正在他抱怨之時,他又遇到了什么呢?
請繼續(xù)往下讀。
你讀出了什么?
鹿遇到了麻煩。獅子在向他撲來。
于是鹿開始拼命地奔跑。
是什么讓他脫離了險境?
生:那四條細長的腿。
生:那四條讓他感到難看的腿。
生:那四條讓他認為美中不足的腿。
……。
在這緊要關頭,是什么差點讓他送了命?
那兩只漂亮的鹿角,當他的鹿角掛在樹叢里的時候,他此時會對鹿角說什么?
生:這該死的角,怎么在這個時候給我?guī)砺闊瑲馑廊肆?。(埋怨)?BR> 生:我恨不得把你剪掉。(討厭)。
生:后悔身上長了那兩只角。于是他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脫離了險境。
當他奮力奔跑逃離獅口后,他再次來到小溪邊,又會說些什么呢?
原來光講漂亮是沒用的,要講求實用。
原來身上每一樣東西,對我說都是無價之寶。
原來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
四、拓展閱讀。
《同步閱讀》灰貓媽媽。
五、拓展延伸。
1.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感悟到的道理。
2.摘抄課文的好詞佳句。
3.有感情朗讀。
抓兩個感嘆句為契入點,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感受驚險的過程中,通過朗讀來加深體會。在平和的環(huán)境中,他才自己欣賞到鹿角的美麗。而在危機時刻,是那四條細長的腿救了“我”的命。從而領會到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的道理。
板書設計。
28獅子和鹿。
鹿角鹿腿。
美麗難看。
差點送命逃。
教學反思: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三
因為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本節(jié)課的設計和教學注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讓學生能動手參與、直觀體驗,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相關知識。為此,我做到了如下幾點:
1、游戲?qū)耄B接新舊知識。
在本節(jié)課的開始,通過拍手接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也將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幾個幾和倍),從而直觀的讓學生初步認識“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為新知的轉化做好鋪墊。且拍手接力容易操作,費時少,為后續(xù)的新知學習和練習留出更多時間。
2、情景教學,提高參與興趣。
結合教材中小兔子吃胡蘿卜的情境,借助直觀操作——胡蘿卜貼片和擺小棒,加深對新識的理解。擺小棒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與同桌討論交流的過程既加強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又加深了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最后讓學生上臺演示,學生學習熱情更高了。
3、鞏固練習,多種方式結合。
與平時只為了答出問題不同,本次的練習先讓學生繼續(xù)用擺小棒的方式回答,動手的同時也鞏固了剛學的知識。然后再讓學生安靜的完成后續(xù)兩題,留出思考的時間。像這樣動靜結合,做到寓教于樂。
4、拓展延伸,留出思考余地。
實際教學和設計畢竟不同,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課堂上因為學生熱情很高,指名了多位學生上臺擺胡蘿卜,所以課堂一度稍顯混亂。所以以后設計課堂時不僅要注重引發(fā)學生興趣,還要多注重教學常規(guī)與管理。實施數(shù)學新課程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四
結合具體情境,利用舊知遷移,理解“倍”的意義,建立“倍”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在觀察、比較、變化、抽象中,讓學生經(jīng)歷建構倍的直觀模型學習過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質(zhì)。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操作、推理、遷移及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基本數(shù)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義。
三、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舊知回顧。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瓜果飄香,蔬菜滿倉。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先后出示)。
1.先觀察再說一說。
(1)先出示第1幅圖(2個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圖。
問題:先擺了幾個2?又擺幾個2?現(xiàn)在有幾個2?
(2)出示玉米圖(3個一組)。
問題:幾根玉米為一組?有幾組?可以說是幾個幾?
(3)出示紫薯圖(5個一組)。
2.讓學生看圖表述(用“幾個幾”)說出圖中的物品:4個2、5個3、3個5。
3.思考:
(1)5個3,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呢?
(2)3個5,從哪里體現(xiàn)出“3”,又從哪里體現(xiàn)出“5”呢?
(3)3個5與5個3有什么不同?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五
經(jīng)過幾天的實踐與反思,我認為教材例題太過精簡,使新知點的跨越度太大,而這部分知識難點較多。學生對于筆算除法的算理易于理解,要想正確計算,還需要在大量的練習中熟練把握,而那些學習處于中、下等水平的學生,學起來尤其吃力。另外我在教學時對學生原有知識狀況了解不夠,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估計不夠。由于學生只在二年級下冊學過簡單的筆算除法,相隔時間較長,好多學生對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及試商方法已經(jīng)淡忘,這部分知識如果分兩課時教學,把商是三位數(shù)的情況另做一課時來學習,時間會更充足,這樣教學效果肯定會更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重點。
掌握估算的方法,會進行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估算,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1.口算下面各題,說說你是怎樣進行口算的?
240÷403500÷700720÷905600÷80。
(把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分別劃去末尾的(一)兩個0,用0前面的數(shù)相除.)。
2、出示:241÷38719÷92。
與上面的口算相比,這兩道題目有什么不同?
(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都不是整十整百的數(shù),但是都很接近整十整百的數(shù).)。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樣的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板書課題)。
嘗試討論。
1.根據(jù)原有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經(jīng)驗,能試著說一說你打算怎樣解答這兩道題目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進行板書:241≈240,38≈40,240÷40=6。
719≈720,92≈90,720÷90=8。
2.出示例題:
3.小組合作學習,解決以上三道題目.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歸納。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并說出你們是怎樣想的?
2048≈,98≈100,2000÷100=20(時)。
1985≈2000,21≈20,2000÷20=100。
2.觀察這幾道題目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除數(shù)都是兩位數(shù))。
3.這幾道題目在解答的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先取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再用除法口算;或者用乘法口算.。
4.為什么被除數(shù)取近似數(shù)會出現(xiàn)不同的情況?
(考慮運算的簡便,可以歸結為表內(nèi)除法)。
5.試著總結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怎樣進行估算?
(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歸納:分別取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用除法口算;分別取被除數(shù)與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用乘法口算.)。
鞏固練習。
2.人造地球衛(wèi)星每小時大約行28440千米。一架飛機每小時飛行940千米。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速度大約是飛機的多少倍?(根據(jù)學過的兩位數(shù)除法估算類推)。
3.用估算的方法,檢驗下面各題算得對嗎?你有幾種不同的檢驗方法?
4522÷51=887812÷88=92。
4.估算:
(2)一個大院一個月大約用水48噸,這個大院去年節(jié)水152噸,夠用幾個月?
(3)張大爺要給食堂買39袋大米,每袋48元,他帶了2000元夠不夠?(你有幾種不同的估算方法?)。
五、質(zhì)疑提高。
1.這節(jié)課學習的是什么內(nèi)容?
2.怎樣進行兩位數(shù)除法的估算?請你舉例說明.。
3.還有什么問題?學生質(zhì)疑并解疑.。
六、板書設計: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七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卻會帶來好處。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態(tài)度。
難點:讀懂課文,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課前準備:圖片。
媒體說明: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時安排:1課時(總第94課時)。
預習內(nèi)容: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師:在茂密的叢林中,住著許多動物,有獅子,有鹿。看到這兩種動物,聯(lián)想到什么?獅子的兇猛,鹿的美麗,不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童話故事《獅子和鹿》卻要告訴我們一個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誰的讀書本領強,能夠自己讀懂課文,領悟這個道理了。
二、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大聲讀課文,找出多音字。
2.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3.交流:一開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堪的腿,當獅子撲來時,鹿有力的長腿幫助他死里逃生,而美麗的角卻讓自己險些喪了命。
三、朗讀體會,深化感悟。
1.一開始,鹿覺得自己的角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欣賞、多么)。
2.填上合適的詞語:()的身段()的角。
3.有感情的朗讀。讀出鹿的得意洋洋。你體會到此時鹿的什么心情?(自豪,他為自己有這么一對美麗的鹿角而無比的自豪)。
得意,為自己尤如珊瑚似的鹿角而得意;開心,為自己有那么美的角而陶醉其中。
鹿看到那美麗的鹿角,其實,這是他看到了自己的什么呢?
自己的優(yōu)點。
是的,鹿看到了自己的長處而欣喜不已,為自己感到高興。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鹿自我陶醉的話語吧!(重點指導“啊”。1、讀出驚喜。2、讀出激動。3、讀出喜悅。……一切的感情融于這個錯綜復雜的“啊”中。)。
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起了波紋,此時他又看到什么,心情也起了變化呢?
讀讀描寫腿的句子。
同學們,此時的鹿,他看到了什么呢?
那四條細長的腿。
那四條和他的美麗的鹿角不般配的腿。
看到了那四條讓感到美中不足的腿。
也就是他的短處。
他的不足。
讀出此時他的一點傷感。
讀出他的感嘆。
讀出他的為自己感到的美中不足。
把你體會到的情緒,通過各自的朗讀表達出來。
正在他抱怨之時,他又遇到了什么呢?
請繼續(xù)往下讀。
你讀出了什么?
鹿遇到了麻煩。獅子在向他撲來。
于是鹿開始拼命地奔跑。
是什么讓他脫離了險境?
生:那四條細長的腿。
生:那四條讓他感到難看的腿。
生:那四條讓他認為美中不足的腿。
……。
在這緊要關頭,是什么差點讓他送了命?
那兩只漂亮的鹿角,當他的鹿角掛在樹叢里的時候,他此時會對鹿角說什么?
生:這該死的角,怎么在這個時候給我?guī)砺闊瑲馑廊肆?。(埋怨)?BR> 生:我恨不得把你剪掉。(討厭)。
生:后悔身上長了那兩只角。于是他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脫離了險境。
當他奮力奔跑逃離獅口后,他再次來到小溪邊,又會說些什么呢?
原來光講漂亮是沒用的,要講求實用。
原來身上每一樣東西,對我說都是無價之寶。
原來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
四、拓展閱讀。
《同步閱讀》灰貓媽媽。
五、拓展延伸。
1.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感悟到的道理。
2.摘抄課文的好詞佳句。
3.有感情朗讀。
抓兩個感嘆句為契入點,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感受驚險的過程中,通過朗讀來加深體會。在平和的環(huán)境中,他才自己欣賞到鹿角的美麗。而在危機時刻,是那四條細長的腿救了“我”的命。從而領會到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的道理。
板書設計。
28獅子和鹿。
鹿角鹿腿。
美麗難看。
差點送命逃。
教學反思: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八
教材簡介: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20×3,200×3),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每位乘積不滿十)(43×2),掌握了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nèi)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
教材內(nèi)容安排如下表:
教學目標:
1、會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會口算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3、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建議:
1、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學習計算方法。
2、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
3、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4、注意處理好口算、估算、筆算三者之間的關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進,達到共同提高的目標。
課時安排:
9課時。
口算乘法。
第1課時。
教學內(nèi)容:
58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四1~4題。
教學目標:
經(jīng)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學重點:
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回顧學過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題:
40×460×530×3300×7200×8。
12×424×213×332×311×5。
自己選兩題,說說口算方法。
二、新課。
1、提出問題。
(1)仔細觀察例1圖。
(2)請學生提出問題。
(3)從學生回答中選擇例1的兩個問題:
郵遞員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2、探討口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300×30。
(2)小組討論:怎樣想出得數(shù)?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4)評價。
3、嘗試解決問題。
(2)組織交流。
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在交流中品嘗學習的樂趣。
4、探討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23×3014×200。
請學生思考,討論怎么算?
(2)組織交流,并由教師評價每種方法。
三、練習。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題。
(1)先由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總結,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2、獨立完成練習十四1~2。
3、解決實際問題:練習十四3~4。
四、總結。
請學生談收獲。
第2課時。
教學內(nèi)容:
59頁例2(估算)。
教學目標: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下面各題:
40×1060×2030×40300×70200×80。
12×400240×2130×330×311×50。
2、求下面各數(shù)的近似數(shù):
321868729535842。
選擇幾個數(shù)說一說是怎樣求近似數(shù)的。
3、估算:
198×4305×6485×3182×5。
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的?
二、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1)出示例2圖:請學生仔細觀察。你從圖中了解到什么?
(2)把在圖中獲取的信息匯總,說成完整的一道題:
大會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個座位。有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
2、探討估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
18×2222×18。
(2)小組討論:怎樣估算得數(shù)?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22≈2020×20=400。
方法二:18≈2022×20=440。
方法三:22≈2018×20=360。
(4)比較、評價。
3、嘗試解決問題。
(2)組織交流。
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在交流中品嘗學習的樂趣。
三、練習。
1、完成練習十四的第7題:
(1)先由學生獨立計算;
(2)集體訂正,講講估算的方法。
2、練習十四第8題:
(1)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目要求。
(2)“已經(jīng)種了的93棵樹苗是幾行?”這塊地有幾個93呢?
(3)請獨立列出算式并進行估算。
四、總結。
請學生談收獲。
第3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口算乘法的練習課(完成練習十四的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學生回顧上兩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2、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算練習:
50×1070×2040×40500×70600×80。
12×300240×2130×290×311×30。
選擇一部分題目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口算的。
3、聽算練習:
40×1030×2030×50300×10300×80。
22×40330×2120×330×610×50。
4、估算:
42×1168×1032×47。
45×1726×1836×21。
四人小組互相說說是怎樣估算的?有多少種估算的方法?
二、解決問題:
1、養(yǎng)一張蠶需要桑葉約600千克,可產(chǎn)繭約50千克。
(1)小明家養(yǎng)了4張蠶,可產(chǎn)繭多少千克?需要桑葉多少千克?
(2)張村共養(yǎng)40張蠶,可產(chǎn)繭多少千克?需要桑葉多少千克?
學生仔細讀題,理解題目意思,并弄明白兩個問題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體講評。
2、果園里有28行橘子樹,每行32棵。果園里大約有多少棵果樹?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還是準確的值?該怎樣解決?
學生獨立完成。
三、綜合練習:
1、獨立完成練習十四第5、6題,比一比,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得最好。
2、分組進行“奪紅旗”比賽(練習十四第9題)。
3、合作完成練習十四第10、12題。集體講評。
四、學習總結:
生生互相談收獲。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這是課文學習的重點。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教學難點是使學生體會故事中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
教學難點:使學生體會故事中的寓意: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不要光圖外表的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件展示:在大森林里,有一美麗的小鹿。同學們,你們喜歡它嗎?最喜歡它的什么?
2.這頭鹿也認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經(jīng)歷了一件事,使它改變了一些看法,咱們先來聽聽它自己是怎么說的?(放音,出示句子)“唉,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闭埻瑢W們讀一讀這個句子。
3.師: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還得從《獅子和鹿》的故事說起,板書課題,生齊讀題。好,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初讀全文,了解課文大意。
1.你想想自己讀一讀課文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文吧!(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2.老師要看看同學們讀書時認不認真,請同學們看一看這些詞語,你都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詞語)。
a、同桌互相讀。b、開火車讀。c、生齊讀。
3.你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根據(jù)提示說一說。
三、深讀課文,體會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態(tài)度改變的原因。
1.師:故事到底怎么向我們展開呢?讓我們一起慢慢走進課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1-3段,想一想小鹿認為自己的角怎么樣。(板書:鹿角)。
2.小鹿認為自己的角怎么樣?(美麗)板書:美麗。
小鹿是怎樣贊美自己的角的?
(1)學生朗讀,師在屏幕上出示句子,齊讀。
a.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珊瑚)出示珊瑚圖,感受讀。
b.小鹿,小鹿,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角如此美麗,你心情如何?是怎么想的?(興奮、驚訝)。
c.同學們,現(xiàn)在你就是這只漂亮的鹿,誰快來夸夸自己?
(2)帶著你的滿足,帶著興奮再次來讀一讀這句話。
找一找它怎么評價自己的腿?板書:鹿腿。
a.它認為自己的腿怎么樣?(難看)板書難看。
b.小鹿為什么會認為腿是難看的?(太細、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c.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特別不滿意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
師:看起來它十分不滿意自己的腿??!小鹿,小鹿,撅起嘴,皺起眉頭,把你的抱怨告訴大家吧!
課件出示句子: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能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個別讀、齊讀。
4.師:就在小鹿抱怨的時候,危險也向它逼近了,看,你看見了什么?(獅子)小鹿,你心里怎么樣?(害怕)。
多么緊張,多么危險的時刻啊,帶著你的害怕和緊張,誰來讀一讀第5段。
(1)師:獅子正向小鹿逼近,多么危險啊,我們都很想知道,鹿能脫險嗎?它又是靠什么脫險的呢?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2)反饋,小鹿靠什么逃離獅子的追趕?(腿)這是怎樣的腿?(有力的腿)從哪兒可以看出腿的有力?(讀課文第六段的第一句)。
(4)幸好有驚無險,鹿最終逃脫了獅子的追捕,這讓我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小鹿也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唉,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BR> 四、師生共同總結,提示寓意,拓展延伸。
1.好了,學習到這里,我想你一定有很多收獲,你懂得了什么?
2.師總結:很高興同學們從這則寓言里悟出這么多道理來,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無缺,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保ò鍟┎灰驗樗拈L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他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
板書設計:
28.獅子和鹿。
鹿角鹿腿。
美麗難看。
差點送命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十
一、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第一課時: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即教材68頁至69頁內(nèi)容)。
二、設計思路: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學生根據(jù)畫的內(nèi)容提出教學問題,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探索,以合作的方式總結出口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法的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主生和形成的過程。
(一)指導思想:
口算乘法是“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這一單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礎、最關鍵的部分。教材從兒童游樂園的情境圖入手,引出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目的是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理解乘法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shù)感。
(二)設計理念: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培養(yǎng)學生多樣、靈活的解決問題能力。
(三)教材分析:
口算乘法分為兩塊內(nèi)容:教材第68頁的兒童游樂園的情境圖,從實際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使學生體會到他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來自現(xiàn)實生活。第69頁例1分為兩個小題,第一小題是從表內(nèi)乘法的計算2×9擴展到計算2×10,第二小題是任意的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nèi)乘法和萬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的,為以后學習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打下扎實的基礎?!罢n程標準”對這部分內(nèi)容提出的要求是: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計算,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探究的樂趣;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
(四)學情分析:
計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機械地教學更使學生厭煩,這是學生對數(shù)學失去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教師要注重適當?shù)膭?chuàng)設一些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使他們感到學習數(shù)學是有趣的。本課學習是在學生熟練掌握表內(nèi)乘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師除了要幫助學生鞏固表內(nèi)乘法的知識,還要注意溝通本課新知與表內(nèi)乘法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把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轉化成表內(nèi)乘法來計算。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正確口算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過程與方法方面: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和學習經(jīng)驗主動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在具體情境中應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對計算以及相關實際問題是否感興趣,是否樂于與同學相互合作并積極進行交流。
四、教學重點:
掌握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算理。
五、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和學習經(jīng)驗主動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具體情境中熟練解決問題。
六、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蘋果卡片。
七、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談話激趣: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有部動畫片里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我一定會回來的!”這是哪部動畫片里誰的臺詞?(生答)。
師:正是因為喜羊羊機智勇敢,才讓灰太狼吃盡了苦頭,今天,熱情好客的喜羊羊來邀請我們?nèi)パ虼遄隹?,你們高興嗎?不過,去羊村要經(jīng)過一座趣味橋,它是由許多算式搭成的,只有聰明的孩子才能過橋,我們一起來算算吧!
(2)學生口算,復習表內(nèi)乘法。
出示:5×39×48×53×2。
4×76×58×79×8。
師:看來大家個個都是計算高手,走吧,我們?nèi)パ虼鍑D!
(二)引導探索,交流新知。
1、觀察情境圖,收集信息。
師:看到這么多好玩的,大家一定都迫不及待想玩了吧?別急,我們先看看價目表吧。
學生敘說各種游樂項目的價格。
2、交流口算方法,優(yōu)化算法,明確算理。
師:在玩之前,羊村的村長慢羊羊有問題要考考我們,大家一起來接受挑戰(zhàn)吧!
(1)旋轉木馬準乘9人,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生口答)10人呢?板書:2×10=20(元)。
師:你是怎么想的?小組合作交流,再指名匯報。
生:9個2的和是18,再加上一個2是20;10個2相加是20;也可以把2×10看成2個10,就是20.
師:你們算的方法可真多,哪種方法好呢?請你選擇合適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問題。
(2)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板書:3×20=60(元)。
(3)假如我們班70個同學都想到游樂場來玩激流勇進,一共需要多少錢?生回答,師板書:6×70=420(元)。
(4)假如三年級300名同學都想來玩過山車,需要多少錢呢?生回答,師板書:9×300=2700(元)。
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他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是整十,整百數(shù)。
揭示課題并板書: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
3、小結。
師:在計算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時,要想算得快,哪種方法最好呢?先想一想,再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師引導學生說出: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先拿整十,整百數(shù)的最高位與一位數(shù)相乘,再看整十、整百數(shù)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有了這個竅門,我們算起來一定會更快,我們試試看。(出示69頁的做一做,生口算,并說說是怎樣算的。)。
(三)鞏固深化,嘗試應用。
同學們真勇敢,不僅接受了慢羊羊的挑戰(zhàn),還掌握了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方法,現(xiàn)在讓我們盡情地去玩吧!
瞧,這幾個同學再玩什么?
出示練習題一:兒童三輪車每輛90元,4輛一共多少錢呢?(小組合作交流,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羊村的伙伴們考慮的可真周到呀,知道你們玩累了???,在給你們準備美味的水果呢?想吃嗎?可是想吃水果,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行,算對了,才能摘下來。
出示練習題二:
20×6300×46×503×700。
20xx×42×50060×83×3000。
(生答題,師發(fā)蘋果卡片)。
出示練習題三:
吃了美味的水果,我們?nèi)ズ脱虼宓幕锇閭兺嬉粫喊?!先看看美羊羊在干什么?美羊羊正在?shù)她節(jié)約的零花錢呢!美羊羊每個月節(jié)省20元零花錢,她半年節(jié)省了多少錢呢?我們幫她算算吧:(出示)。
節(jié)省錢數(shù)。
小結:同學們,我們也要學美羊羊,節(jié)約零花錢。
出示練習題三:
再去看懶羊羊在干什么?懶羊羊特地為我們準備了一個游戲,比比誰的'小手最伶俐,我們一起試試吧!
30×340×3500×33×500。
200×3200×2600×460×4。
(四)拓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維。
費羊羊在干什么呢?原來他在玩接龍游戲。
240=×()=()×()=()×()=()×()=()×()……比一比看誰將這條龍接得最長。
(五)歸納總結,體驗成功。
八、教學反思:
“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是我縣開展的“教師基本功大賽”上我執(zhí)教的一節(jié)課,在教學中我注重體現(xiàn)新課標“以學為本”的教學理念,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1.能把握新課程中計算教學的特點。從生活情境出發(fā)引出計算題,讓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及其合理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尊重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2.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鼓勵學生計算方法多樣化的同時,又注重計算策略的優(yōu)化選擇,總結歸納得出結論。在解決共性問題時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作到引而不牽,放而不縱。
3.在練習設計中力求講究層次化、趣味化、彈性化。為了使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生成一定的計算能力,我設計了基本達標練習,推進練習,鞏固應用以及拓展思維等層次性的變化,同時溶入趣味性,如摘蘋果,打手勢等形式,使學生做得愉快,練得開心!
當然,教學中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評價方面評價語言單調(diào),缺乏數(shù)學思想、方法等實質(zhì)性評價,沒有抓住滲透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的機會;小組合作時,在集體匯報之前給學生留的自主交流時間過少,個別學生參與了匯報,忽視了其他成員的參與,勢必使小組活動演變成為個人展示,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
總之,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它使我更深刻的認識到:課堂上,老師應該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快樂的課堂氛圍中,不斷地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真正感受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悅!
板書設計:
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
2×10=20(元)3×20=60(元)。
6×70=420(元)9×300=2700(元)。
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先拿整十,整百數(shù)的最高位與一位數(shù)相乘,再看整十、整百數(shù)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十一
又問:要比較座位數(shù)與人數(shù)的大小,必須先求出什么?(座位數(shù))你會列式嗎?(板書算式:18×20)。
再問:只要比較座位數(shù)與人數(shù)的大小,需要知道準確的結果嗎?(不需要)既然不需要,那我們就試著用估算去解決會比較便捷一點。
2、嘗試估算,探索方法。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
3、巧理信息,探究明理。
根據(jù)學習卡(一)的內(nèi)容,四人小組交流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完成學習卡,小組匯報。
結果比實際結果小,不同的估算方法會有不同的估算結果,但都會與實際的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
4、運用策略,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在剛才討論的基礎上,逐步理清,在第(3)種方法中,采用估小的方法得到的360都大于350,那么實際結果應該比360還要大,肯定能坐下350人。
同時指出:雖然估算的方法有很多,但在這道題中,用估小的方法來進行估算,相對而言比較有把握解決“夠不夠坐”的問題。
5、指導看書,質(zhì)疑釋疑。
(三)、應用提高,鞏固深化。
1、隨堂練習,檢驗效果。
讓學生獨立完成書本p62第10題第一行和書本p59做一做。
2、配對練習,突破難點。
在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后,讓學生幫老師拿個主意,應該選擇下面哪種建議?
a、12看成1010×19=190(元)。
b、19看成×20=240(元)。
在學生的爭論中,讓學生逐漸明白:像這種準備錢購物的情況應該盡量選擇估大的方法來進行估算,才能更為有效地解決問題。
同時作出小結: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由于因數(shù)的不同特點,估算的方法可能有幾種,但我們在解決不同的情景問題時,一定要考慮具體情況,靈活地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四)、實踐生活,升華教育。
設計學生采訪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鞏固所學知識。
內(nèi)容a、我們組采訪的是老師,他家每月水費支出大約是()元,一年大約支出水費元。我們是這樣估算的。
內(nèi)容b、我們組采訪的是()老師,他每天批改作業(yè)()本,每個星期(5天)大約批改作業(yè)本,每學年(40個星期)大約批改作業(yè)本。
看到這么大的數(shù)字,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五)、互動總結,課外延伸。
互動總結:在今天的學習中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收獲呢?
課外延伸:請你把你是怎樣用估算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小故事記錄下來,寫一篇生動的數(shù)學日記。
四:說板書設計。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十二
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就是讓孩子們“認識四邊形及其特征,能辨別四邊形。”在深入分析教材翻閱教參時,我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就有了很多的困惑,這一知識點到底該在課里占有多少比例?是否利用分類來達到這一目標?權衡一番后我便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在此——“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它們的4個角都是直角?!笨赡苁怯写饲耙?qū)е挛疑险n時有些顧慮,難點本就在心中有疑慮,固課堂上對于這一問題的處理尚有欠缺。反思過后,有以下不足之處:
1、整堂課節(jié)奏過緊,可能與事先沒有試講有關,原本我擔心的是時間不夠用,這么多的活動,能完成嗎?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課堂的步伐,導致時間過松。造成時間多下來的原因還在于自己事先設計的一些環(huán)節(jié)無法展示,被自己一帶而過,不能省給省了下來。
2、列舉四邊形時應多給孩子一些空間,這里我好像有點喧賓奪主,過后我覺得還可以讓孩子們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培養(yǎng)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同時也給了他們足夠的空間,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數(shù)學的美!而我列出的圖片也太過倉促,沒有給予合理的加工,應把圖片里的四邊形給描出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觸。
4、最大的爭議:關于分類。教材上列舉了兩種分法,但是學生們到底會怎么分?會不會分?這也是我課前最擔心的問題。有些同事認為我不該給學生“邊/角”的標準提示,而另有同事則認為我應該進一步引導學生,將分類的標準細化,給他們明確的指引。我想我是介于他們兩種不同見解的中間,原因就在于“教無定法”,學生們的思維到底會有多寬或是有多窄?只有經(jīng)歷過后才知道。我又想起了我們新教育中經(jīng)常提到的“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這一說法并不是貶低了孩子們的能力,他們是很棒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們的聰明而忽視了自己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預設,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恰好是缺少了充足的預設,我曾想過孩子們可能會有很多種的分法,但在課堂上,六個小組卻千篇一律地按“有沒有直角”來分,個別小組為了跳出這一常規(guī),尋找新法,卻因理解不到位表達不清晰而未能成功。這一環(huán)節(jié)成了課堂中最大的敗筆。至于怎么分?怎么正確地引導,孩子們通過進一步學習和認知能力的增加一定會更加清晰明了,而我們還可以再找時間進一步分一分,研一研這個有趣的話題。
5、制作四邊形: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想了很久,在第一次同事們收集資料時我便心動了,各種方法都很好,都很有趣,我想讓孩子們盡可能地體驗多種活動方法,我找遍了可以嘗試的方法,有畫、剪、折、圍(釘子板)、拼(七巧板)、搭(小棒),但是孩子們不可能每人樣樣試到,于是我又利用小組的功能,給每個小組發(fā)派一種材料,并給組長下發(fā)了制作要求:“作一個任意四邊形、有直角的四邊形、對邊相等的四邊形等”,孩子們樂意動手,在學中玩的感覺是最奇妙的,這能讓他們愛上數(shù)學課堂,輕松地學習。當初我的設計是一定要展示的,為了能展示,我還給小棒組買了磁性小棒,但貨到了我卻失望了,小棒僅有24根,一組六人,人人參與,這些小棒也不夠呀;七巧板組呢?七巧板一拿起來就會散掉,也無法展示呀,而且人人都有參與,都有制作成果,他們會對別人的制作感興趣嗎?最終在課堂上我放棄了這一想法,沒有給學生們作品展示的機會,臨時改成讓他們課后與同學分享展示。這一點又埋下了遺憾。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十三
1.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見解,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要培養(yǎng)有個性、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才,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敢于發(fā)表見解、敢于提出不同觀點的勇氣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不怕挫折的精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勉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且不要輕意對學生的見解下結論;讓有不同見解的學生在情緒不沖突的情況下進行相互辯論,直至學生自己能分辨是非,統(tǒng)一認識。
在理解“份數(shù)”含義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雖然分的方式不同,但都是平均分成2份。這時一學生說:“我還有一種方法?!边呎f邊走上講臺,用手比畫了一下。原來,他是把6個桃從中間分開(),這是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中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種理解。這時又一學生說:“我還能把桃平均分成3份”。學生敢于不唯上、不唯書,敢于向教師挑戰(zhàn).正是學生自主精神的體現(xiàn)。
2.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多樣性交流。
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僅體現(xiàn)在他們各自的個體上,而且也體現(xiàn)在他們?nèi)后w上。鼓勵學生間合作互助,集思廣益,依靠集體力量來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情商高的學生,總是有比較好的人際關系,并能較好地協(xié)調(diào)自己與他人的關系。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有畏難情緒)時,總能及時找到指導、得到幫助和得到合作。因此,在教學中采用各種方式讓學生參與交流,例如,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各自的分配方法和分配結果,讓學生進行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流;對于把一筐橘子平均分給5個人的問題,讓小組之間互相辯論,從而進行群體與群體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到講臺上闡述自己分配的方法,臺下同學可向他提出問題或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從而進行學生個體與全班同學之間的交流。
啟發(fā)學生在課堂上踴躍地進行知識、情感的交流,思維的碰撞,幫助學生在交流中充分展現(xiàn)思維過程,將教師教學的過程演變?yōu)閷W生積極參與、不斷表現(xiàn)自我的、充滿生機、富有靈氣的學習過程,這樣才能體現(xiàn)自主合作和探究,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
3.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本節(jié)課從引入體會平均分到練習應用,我都設計了有趣的生活情境,從中提出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如在解決實際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對于把一筐橘子平均分給5個人的問題,在小組內(nèi)、小組間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又離不開數(shù)學,從而體會數(shù)學的內(nèi)在價值。
新人教版三年級除法估算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認識“概、減、阻”等9個生字。會寫“辨、試、檢”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紙袋、大概、減少、阻力、包括、檢查、準確無誤、沿途”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的脈絡層次,初步了解發(fā)布而實驗的內(nèi)容。
教學重點:
學習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教學難點:
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2。板書課題。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眼中蜜蜂的外形是怎樣的?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wǎng)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4。師生交流法布爾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梢哉埥掏瑢W。同時標出課文自然段序號。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4)出示文中詞語,采取多種形式檢查。
3、檢查句子:課件出示:“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薄斑@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薄氨M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三、書寫漢字相機指導。
1。形近字辨析。
2。師范寫“辯”“跨”“查”,抽生板演。
3。小組合作,口頭給字組詞。
4。練習書寫,師相機指導。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6、再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寫了法布爾什么事情?
7、理清課文脈絡:
實驗過程(2—7自然段)。
實驗目的(第1自然段)。
實驗結論(第8自然段)。
三、了解目的,初識人物。
1、自主朗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自己從這段話中都了解到了哪些重要的信息?
2、學生交流。抓住“聽說,想”體會法布爾的探究精神。
3、重點聚焦“無論....總是....”,說說這組關聯(lián)詞語說明的問題。引導句式練習。
4、指導感情朗讀句子,重點強調(diào)關聯(lián)詞語的朗讀重音。
四、課堂小結:
事實果真如人所說的那樣嗎?法布爾的實驗又是如何進行的呢?同學們,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相信大家一定會如愿解開謎底的。
板書設計。
14、蜜蜂。
辯跨查。
實驗過程(第2—7自然段)。
實驗目的(第1自然段)。
實驗結論(第8自然段)。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