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對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和安排的書面計劃。教案的編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和創(chuàng)新能力。接下來是一份優(yōu)秀的語文教案范例,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認識5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并學習錢幣的簡單換算。
2、培養(yǎng)錢幣換算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與幼兒一起運用事先收集好的飲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樣物品前放好價格標簽(1—5元)。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并敘述買東西的經(jīng)歷。
(1)教師:小朋友,有沒有去超市買過東西?
2、親身體驗,情景游戲“超市購物”。
今天梁老師在路上碰到了熊貓老板,他告訴我一個好消息,他說的他的商場今天剛開張,商店粒所有的東西都打折,你們想去大采購嗎?哦!熊貓老板他還麻煩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兩名服務員,誰想去?(然后教師對想去當服務員的小朋友進行了簡單的面試,如認識錢、各種物品的價錢、買幾種物品要收多少錢等,每次游戲后可輪流做服務員)。
(1)幼兒進行游戲,自由購物,每人一元的硬幣共8元,第一次購物只能買一樣東西,買好后到柜臺結(jié)賬才能離開。
(2)第二次購物,幼兒隨意買兩樣東西自己計算要付多少錢?
(3)第三次購物,熊貓老板為了答謝大家,他給每人一張5元的購物卷,小朋友用這5元錢去購物,必須賣完,不能找零錢。
(4)完成購物后,請幼兒相互交流購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計算方法。教師根據(jù)孩子的情況進行引導。
(5)最后根據(jù)幼兒游戲情況大家游戲的難度,引導幼兒多買幾件物品,提高幼兒的興趣。
3、操作幼兒用書,并完成練習。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知道按物體的用途進行分類。
2、樂于與同伴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jié)果,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子卡:吃、玩;圖片:餅干。
物品:蔬菜、水果、魔方、萬花筒、
記錄表、筆、蠟筆、
塑料椅子、靠背椅子、沒有靠背椅子、木頭椅子。
【活動過程】。
一、逛逛便利店。
二、休閑吧坐坐。
根據(jù)幼兒的分法選擇其中一種擺放,并坐下來。
三、幫幫便利店。
1、剛才,你們在便利店都看到哪些物品?
2、出示一封信。這是便利店的店長給我的一封投訴信,內(nèi)容說便利店的貨品太亂了,給顧客選購帶來了麻煩,請你們來幫幫忙,你們說說看怎樣擺放更合理?(幼兒討論)。
小結(jié):剛才,我們把便利店的東西,分成兩個貨架,一個是吃的,一個是玩的。(教師邊說邊出示標志圖)。
3、分一分玩的東西。
提問:玩的東西這樣混在一起,還是有點亂,想辦法再給玩的東西來分一分。為什么這樣分?請小朋友來擺一擺。
4、分一分吃的東西。
小結(jié):剛才,我們已經(jīng)給經(jīng)理幫了一個大忙,把便利店分成吃的和玩的兩個貨架,吃的又可以分成蔬菜和水果,玩的又可以分成萬花筒和魔方。現(xiàn)在的貨架看起來清楚極了。原來,分類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經(jīng)理說謝謝我們的幫忙。
四、超市進貨。
便利店又進貨了,出示餅干。來看一看餅干有什么不同?請四人一組商量來分一分,分好后請你把它記錄下來。
提問:來說一說剛才你是怎么分的?
現(xiàn)在,我們把記錄紙送給店長,讓店長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來分一分吧!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感受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1)活動前幼兒對人民幣有初步認識,有“超市購物”的經(jīng)驗。
(2)幼兒認識漢字“角”。
2、物質(zhì)準備:
(1)布置“超市”,貨架上擺有各種實物,并標明價錢。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4)直觀演示1角、5角、1元硬幣之間換算關系的課件。
(5)幼兒人手一張存錢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認識硬幣。
(1)讓幼兒感知、發(fā)現(xiàn)硬幣的特征。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輕輕地打開盒子,看看里面裝著什么?!保ㄓ變捍蜷_盒子。)。
師:“哇,好多硬幣!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多少錢的硬幣?”(1角,5角,1元。)。
“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盒子蓋起來,老師要考考你們?!?BR> (2)出示1角課件。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多少錢的硬幣?”(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錢?”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志。
教師小結(jié):對了,它的上面寫著“1角”,它就是1角錢。
以同樣方式分別出示5角、1元課件,讓幼兒認識。
師小結(jié):5角的硬幣是金色的,上面寫著5角;硬幣中的是1元的硬幣,它的上面寫著1元。
游戲:取硬幣。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硬幣的游戲:老師說出多少錢的硬幣,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這個硬幣,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BR> 老師發(fā)布命令:“請舉起1角(5角、1元)的硬幣?!庇變喝∠鄳挠矌?。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我們有這么多錢,想不想去超市購物?”(想。)。
“去超市購物時,小朋友要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后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臺付錢?!薄袄蠋熛日埿∨笥涯弥X盒到1號貨架購物?!?BR>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讓幼兒對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整理。幼兒在活動前對硬幣有了粗淺認識?;顒舆^程中,教師借助實物,通過游戲,從1角、5角、l元三種硬幣最明顯的特征入手,引導幼兒準確認識l角、5角、1元硬幣,體現(xiàn)了活動的趣味性。
2、幼兒第一次購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幼兒帶著錢盒,到超市1號貨架選商品(師設計的每一件商品均為5角錢或1元錢),并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經(jīng)驗,知道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提問:“誰愿意來說說你買的是什么?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5角錢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角來付錢;用5個1角付錢。
師小結(jié):“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角錢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個5角付錢,有的用5個1角付錢?!?BR> 出示課件梳理:“5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是5角錢,1個5角的硬幣也是5角錢。
提問:“誰買的是1元的東西?你是怎么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元的××,用一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10個1角的硬幣付錢。”“用2個5角的硬幣付錢。”“用5個1角和1個5角的硬幣付錢?!?BR> 出示課件,梳理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2個5角的硬幣合起來是1元錢;10個1角合起來是1元錢;5個1角和1個5角合起來也是1元錢。
師:“原來硬幣里還藏著這么多秘密。我們剛才只買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商品,你們想買嗎?購物時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上面的標價,想想怎樣付錢簡便些?好,請大家拿著錢盒去購物吧!”
幼兒到超市選商品,教師觀察。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
3、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提問:“你買的是什么?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課件。)。
(1)6角錢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角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角和1個1角合起來也是6角,這種付錢方法只用了2個硬幣,簡便多了。
(2)8角錢的咪咪蝦條付錢方式:用了8個1角來付錢;用1個5角的硬幣和3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角錢。
(3)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元,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幣來付錢呢?”
小結(jié):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幣來付,也可以用2個5角的硬幣來付,因為他們合起來是1元,還可以用10個1角來付。還可以用1個5角和5個1角來付。”
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多種付錢方法。”(請小朋友將商品放進桌子底下的籃子里。)。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巧妙設計,讓幼兒在一次次購物游戲中發(fā)現(xiàn)多種付錢方法,既拓展了幼兒思維,又進一步感受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充分體現(xiàn)幼兒在活動中探究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的特色。
4、第三次購物,鞏固幼兒經(jīng)驗,體驗成功的喜悅。
(1)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樣神秘的禮物——存錢卡(出示存錢卡)。這回要請小朋友將你的付錢方法存在存錢卡里。去超市購物時,請小朋友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商品,看看多少錢,然后回到座位上,將你的付錢方法粘在銀行卡的背面。
(2)幼兒自由購物,將付錢方法黏貼在存錢卡上。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付錢方法。
5、分享商品,結(jié)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1角、5角、1元的硬幣,學會了不同的付錢方法,到超市里買了這么多的商品,真開心!今天也來了這么多的客人老師,我們請她們一起來品嘗我們購買的商品好嗎?請小朋友把自己購買的商品送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吧?!?BR>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培養(yǎng)幼兒運用數(shù)學經(jīng)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進一步了解“正好”和“夠了”的錢幣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3、幫助幼兒體驗到活動的快樂。
1、手指偶、每位幼兒一張5元錢、畫紙、彩筆。
2、超市商品圖每桌一張。
3、超市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一、手指游戲:復習5的組成,導入活動。
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誰,愿意和他們做游戲嗎?
教師介紹游戲做法:師說:動動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說:我出4,4和1組成5。
師幼齊說:5個手指做游戲。以此類推。
(分析:游戲可及時調(diào)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且通過游戲,可以幫助孩子整理已獲得的經(jīng)驗。)。
二、幼兒嘗試用5元錢買一樣、兩樣不同的商品。
2、第一次購物:下面我就來考考小朋友,如果給你5元錢,找出用5元錢可以買一樣的商品。(翻開超市商品圖,先認識一下商品和標價)。
幼:可以買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買嗎?
師:誰能總結(jié)一下,為什么6元的不能買,別的可以買,強調(diào)“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3、第二次購買:找出5元錢可以買兩樣不同的商品。
小組討論,共同找出答案:可以買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組介紹:
教師評價:進一步讓孩子理解“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幼:他們先將草莓找完了再往后接著找。
總結(jié):原來這樣有順序的找,能夠一個不漏的找全。你們也愿意嘗試一下嗎?(讓沒找全的小組再嘗試一下)。
(分析:教師根據(jù)小組合作情況進行總結(jié)提升,這是本節(jié)活動的難點。)。
4、能不能用5元錢在商品圖上買三樣不一樣的商品?
幼:不能,錢不夠。
三、游戲《超市購物》。
玩法:小朋友真棒,剛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現(xiàn)在,老師每人給你5元錢,到我們的超市里買你最喜歡的東西,商品上都有標價,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錢,買一樣也可以,買兩樣也可以,我特意請了張老師當收銀員,你們拿了商品要到她那兒去付錢,付完錢就拿著東西到我這邊來,我有獎勵,買的不正好的可以再重新去挑商品。
總結(jié):小朋友都很棒,都是購物高手,以后就能幫爸媽到超市買東西了,但要買我們需要的,千萬別浪費錢。
(分析:角色游戲的創(chuàng)設便于孩子體驗到真實的購物場景,孩子參與的熱情很高,很好地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生活化、游戲化的特點。)。
延伸:現(xiàn)在小朋友都把我小超市的商品買光了,我們班還有很多小朋友沒來參加購物活動,我還得去進貨,這樣吧,為你的好朋友畫一張購物單,購物單就是畫出商品并標出價格(可以只寫上數(shù)字),不多不少也正好5元(可以畫一件、也可以兩件商品),可以畫跟自己一樣的,也可以另外挑選,這樣畫清楚了,我就可以進貨了。
你們回去告訴其他小朋友,我去進貨了,讓他們一會來買我新進的商品。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認識5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并學習錢幣的簡單換算。
2、培養(yǎng)錢幣換算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與幼兒一起運用事先收集好的飲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樣物品前放好價格標簽(1-5元)。
1、引導幼兒回憶并敘述買東西的經(jīng)歷。
(1)教師:小朋友,有沒有去超市買過東西?
2、親身體驗,情景游戲“超市購物”。
今天梁老師在路上碰到了熊貓老板,他告訴我一個好消息,他說的他的商場今天剛開張,商店粒所有的東西都打折,你們想去大采購嗎?哦!熊貓老板他還麻煩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兩名服務員,誰想去?(然后教師對想去當服務員的小朋友進行了簡單的面試,如認識錢、各種物品的價錢、買幾種物品要收多少錢等,每次游戲后可輪流做服務員)。
(1)幼兒進行游戲,自由購物,每人一元的硬幣共8元,第一次購物只能買一樣東西,買好后到柜臺結(jié)賬才能離開。
(2)第二次購物,幼兒隨意買兩樣東西自己計算要付多少錢?
(3)第三次購物,熊貓老板為了答謝大家,他給每人一張5元的購物卷,小朋友用這5元錢去購物,必須賣完,不能找零錢。
(4)完成購物后,請幼兒相互交流購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計算方法。教師根據(jù)孩子的情況進行引導。
(5)最后根據(jù)幼兒游戲情況大家游戲的難度,引導幼兒多買幾件物品,提高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數(shù)學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數(shù)學是有用的”,作為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其主旨是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的興趣,引導幼兒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認識貨幣后,結(jié)合幼兒的關注點和對超市游戲的興趣,我們決定以“超市購物”這一實踐活動為主線,組織幼兒進行“活動前的討論——活動前的準備——超市中的交流——購物時的合作——快樂的分享——活動后的感受”,使之在實際的操作中體驗交流、選擇、合作、分享的快樂。
1、通過實踐活動,充分調(diào)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動性。
2、使幼兒在嘗試交流、選擇購物中懂得做出決定需要考慮諸多方面問題,并在購物過程中體驗交流、選擇、合作、分享的快樂。
1、活動前一天組織討論,選擇購物區(qū)域。
2、具體準備由幼兒與老師一起討論決定。
(一)活動前的討論。
1、選擇購物區(qū)域:
幼:洗滌用品區(qū),日常用品區(qū),餐具區(qū),兒童食品區(qū),糕點區(qū),蔬菜區(qū)......
師:選擇那個區(qū)域呢?請小朋友決定。
(教師貼區(qū)域名稱,準備好粘貼畫“蘋果娃”,以便幼兒決定后在其名稱下貼一標志。)。
師:請小朋友說一下作出準備的理由。
2、選擇路線:
師:請小朋友說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見,發(fā)表選擇路線的理由,遵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最后決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動前的準備:
師:我們?nèi)ゴ蠼y(tǒng)華超市購物,需要準備什么呢?
幼:要穿園服,要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給我準備錢。
師:準備多少錢?
(結(jié)合幼兒剛剛接觸了5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經(jīng)過協(xié)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園服,帶5元錢,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認標簽(認識價格):
幼:老師,我想買這包餅干,我的錢夠不夠?
幼:老師,我想要這個魔方,我的錢夠不夠?
(面對琳瑯滿目的各類食品,真得很誘人,然而,馬上出現(xiàn)了問題:小朋友大多數(shù)不認識價格標簽。)。
師:不認識標簽上的價格,是嗎?那么你們想一下,除了問老師還可以去請教誰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問問售貨員阿姨吧,請他教我。
幼:我可以問問買東西的顧客。
(日常生活中,購物的經(jīng)驗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去教孩子認識價格標簽,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會嘗試與周圍的顧客、服務員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謝謝、請、再見”等文明用語。)。
2、同伴間的合作:
選擇購物時有幼兒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5元錢買不到自己喜歡的那種物品,怎么辦?
師:那你們想想有沒有別的辦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買,重新?lián)Q新的商品買。
(自己喜歡的東西已經(jīng)拿在手中,可是錢不夠,確實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師稍加啟發(fā)下,聰明的孩子們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議買什么,有的還計劃好了怎樣比較公平的分享。這一過程,是一個合作意識到合作行動的嘗試,他們能從嘗試中體會合作的快樂。)。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師:小朋友帶回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這些東西是我們自己吃了呢還是與別人分享呢?
鵬鵬:給老師吃,老師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媽媽一起吃。
小鈺:我給奶奶吃,因為她每天都來接我送我。
文文:我給爺爺吃,因為他年紀大了。
(五)活動后的感想:
在整個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幼兒作出選擇嘗試最有效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當他們通過自己的常識、自己的努力積極參與超市的購物、快樂分享時,相信他們會從中獲得思考、交流、合作、認知等很多很多,更會體會到購物帶來的成功喜悅。
本活動通過“超市購物”使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經(jīng)驗,不僅僅嘗試著自己的選擇,合作購買,而且通過嘗試與周圍人的文明交流解決問題,其中的心理體驗遠遠大于外在的活動本身。真正體現(xiàn)了讓孩子“走進社會、開拓視野”的理念。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引導幼兒按照時間、人物、地點、及事件經(jīng)過的線索,完整的講述永輝超市購物的情景,講述自己的感受。
2.鼓勵幼兒積極與同伴進行語言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1.幼兒有實現(xiàn)購物的`經(jīng)驗,并拍有照片、錄像。
2.課件制作:講述線索圖(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經(jīng)過、結(jié)果)
(一)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開展談話,導入活動,(出示永輝超市標志)小朋友,這是什么地方的標志?永輝是個什么地方?你們有沒有去過永輝?和誰一起去的?前幾天,老師也帶小朋友去了永輝,還在里面買了東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件事。
(二)明確講述線索,引導大膽使用描述性的詞語。
1.提問:要把一件事情說清楚,應該說清楚哪些內(nèi)容?
2.教師講述線索,課件逐幅顯示線索圖:要說清一件事,要說出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經(jīng)過、最后的心情。
(三)引導幼兒按照線索完整的講述
1.幼兒選擇照片后:
(1)幾個幼兒結(jié)伴講;
(2)按照上面的線索完整的講;
(3)要把買東西的過程講的詳細些。
2.幼兒自由結(jié)伴,開展講述。
教師指導講述重點:
(1)擴展講述的內(nèi)容,引導使用描述性語言;
(2)語言的完整性。
3.請個別幼兒講講。教師講評重點:購物過程的豐富性、個性化及詞語。
4.請幼兒講給客人老師聽。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一.學習“對稱”這一數(shù)學知識點,大志了解“對稱”這一含義。
二.操作體驗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學會裁剪簡單的對稱圖形。
俠義理解“對稱”的含義,在操作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其知識點,把學以至用放在幼兒的教學課堂。
廣義理解“對稱”,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其學習的樂趣。
1.沒人一張白紙,把紙對折,然后從折痕處開始撕,撕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
2.展示部分幼兒的作品,看一看這些圖形,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小結(jié)出這些圖形的特點:對折左右兩邊都相同,把它疊在一起,會重合)。
教師提出概念:像這種對折后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叫它對稱圖形.
1.說一說。
定義:什么叫對稱?(指圖形或物體兩對的兩邊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
2.看一看。
a.出示對稱圖形的一半,讓幼兒想象結(jié)合另一半,會是什么圖形。
b.教師用對稱的方法對兩幅圖進行裁剪(示范)。
3.剪一剪。
c.幼兒自己動手裁剪老師已經(jīng)勾畫出來的對稱圖形。
d.幼兒自己想象裁剪對稱圖形。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東西也是對稱的。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數(shù)字排列的豐富變化,體驗數(shù)字在生活中的運用及帶來的方便,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字排列的興趣。(重點)。
2、嘗試用3個數(shù)字排列出不同的號碼,學習排列與組合的方法,探索數(shù)字排列與組合的規(guī)律性。(難點)。
二、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
(1)投影儀、課件、音樂;黑板。
(2)每位幼兒小數(shù)字卡片(1、5、8),記錄紙一套;房子底板7個,數(shù)字卡片的胸飾(1—9)三套;黑筆。
(3)教師示范的大數(shù)字卡片、紙、筆。
2、幼兒生活經(jīng)驗基礎: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觸過門牌號碼。
三、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今天我們要去一個糊涂城,為什么叫糊涂城呢?原來城里發(fā)生了許多糊涂事,到底會發(fā)生哪些糊涂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演示課件畫面一、二、三、四、五,引導幼兒排門牌。
2、提問:郵遞員是怎么送信的?郵遞員送信怎么會弄得滿頭滿臉都是汗呢?
(三)演示課件六、七,引導幼兒排車牌。
1、引導:郵遞員十分感謝我們小朋友,他邀請我們小朋友去他家玩。他請小豬司機來接我們,車牌號碼是:158。大家看清楚車牌號碼和司機。既要找對車,又要找對司機。
2、幼兒看課件尋找相應車牌號碼和小動物。
3、幼兒排車牌。
(1)引導:糊涂城可真糊涂,連車牌也會重復,害得我們花了那么長的時間才找到車。我們大家一起想想辦法,幫助它們解決困難,編排不同的車牌號碼。
(2)要求:每位幼兒只用1、5、8這三個數(shù)字排列出不同的車牌號碼,每次要排得不一樣,看看能排出幾組不同的號碼。
(3)幼兒排列車牌號碼,教師在黑板上展示幼兒排列的結(jié)果。
4、找規(guī)律:
(2)同樣是這3個數(shù)字,我把它們的位置變一變,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四)演示課件八,引導幼兒排電話號碼。
1、引導:糊涂城的糊涂市長又遇到麻煩事了,它做了許多糊涂事,門牌和車牌排錯,嚇得連電話也不敢讓居民裝了??尚游飩儏s不愿意,市長只好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他。他們的電話號碼是由三個數(shù)字組成的,老師為你們準備了1—9的數(shù)字卡片,請小朋友四個人為一組從9個數(shù)字里選出3個數(shù)字進行組合,請你們盡可能的排出不同的號碼,越多越好。
2、幼兒操作。
(1)規(guī)則:首先根據(jù)數(shù)字的顏色,老師將你們分成7組,整組小朋友合作,一起來排。每組要商量好,一位小朋友作記錄,另外三位小朋友分別掛上1、3、5這三個數(shù)字做數(shù)字寶寶。老師放一段音樂,三個數(shù)字寶寶進行排列,記錄的小朋友將排列的結(jié)果進行記錄。等音樂結(jié)束后,比一比那組記得多,而且還不重復。
(2)教師放音樂,幼兒排列電話號碼,教師巡回指導。
3、音樂停,每組幼兒互相展示、檢查排列結(jié)果。
(五)活動結(jié)束。
師:看,居民們都在打電話了!糊涂市長說:“謝謝小朋友們,幫助我們解決了那么多糊涂事,歡迎你們下次再來玩?!蹦墙裉煳覀兙屯娴竭@里,接下來我們到教室里去告訴其他小朋友我們在糊涂城遇到的新鮮事吧。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幼兒能說出要購買的物品與數(shù)量。
2、幼兒學習運用貨幣。
重點幼兒學習運用貨幣。
難點幼兒能說出要購買的物品與數(shù)量。
玩具卡,教室中的小東西,價格牌,骰子,分類表。我的數(shù)學操作材料,加減法操作材料,附加題操作材料。
1、集體活動。
--請幼兒三人一組。其中兩人各拿一張分類表。第三人開銀行,將錢幣擺在桌子中間。
--幼兒輪流擲骰子,按骰子上的點數(shù)拿出錢幣。
--請幼兒將自己的錢幣分類放在分類表上。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我的數(shù)學材料。
第三、四組:加減法材料。
第五、六組:附加題材料。
3、活動評價。
請幼兒口述作業(yè)單,師生共同評價。
鼓勵幼兒多參與操作活動,提高幼兒操作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活動目標:
1、認識半圓形,能正確區(qū)分半圓形和其他圖形。
2、感知半圓形的基本特征,初步體驗半圓形和圓形之間的關系。
3、對圖形感興趣,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動準備:
1、一個較大的圓,中間有切割線,能分成兩個半圓;小丑圖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圓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半圓形。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看看是什么啊?
2、你們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導幼兒說出圓形名稱。
3、看清楚哦,老師現(xiàn)在要變魔術了。
4、將圓形拆開成兩個半圓形,提問:現(xiàn)在看老師把圓變成了什么形狀,你認識嗎?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圓形變成了兩個一樣大小的半圓形。
5、引導幼兒大膽地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半圓形。
二、找出半圓形。
1、為了歡迎小朋友,老師還帶來了一幅畫,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師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圓形的?數(shù)一數(shù),一共找到了幾個半圓形。
3、認識了半圓形,老師想請你們幫我整理玩具,老師有許多形狀不一的玩具,請你幫他把半圓形的都找出來。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三、摸摸半圓形。
1、我們一起來摸摸半圓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導幼兒觸摸半圓形的邊角,感知半圓形的特征。
3、猜一猜,如果把兩個半圓形并在一起會變成什么呢?
4、游戲:制作缺少半圓形的道具,然后邀請小朋友來用半圓形給他們補上。
四、圓圓和半圓。
1、觀察討論,為什么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圓形拼起來會變成圓形,有的不能?
2、共同總結(jié):兩個大小一樣的半圓形才能拼成圓形。
3、找一找:帶著已有的半圓,從眾多半圓中找到一樣大小的半圓,并拼一拼看看能否成為圓形。
4、師幼共同驗證,跟半圓寶寶再見,結(jié)束課程。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學習觀察幼兒園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繪畫表現(xiàn)幼兒園的樓房、運動器具以及花草樹木。
2、根據(jù)幼兒園建筑結(jié)構(gòu)和景物位置,學習合理布置畫面。
1、組織幼兒在幼兒園里散步,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樓房、運動器具、周圍景物等。
2、組織幼兒進行建筑游戲“我們的幼兒園“,初步掌握幼兒園的布局。
3、彩色筆蠟筆、畫紙(幼兒人手一份)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引導幼兒回憶觀察過的幼兒園的布局、合理安排構(gòu)圖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先仔細想好,然后再動筆。
在紙上先畫樓房,再畫運動器具和花草樹木,將房子畫大一些,畫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兒畫面較空,適當啟發(fā)幼兒補充內(nèi)容。
4、評價作品,結(jié)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認識5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并學習錢幣的簡單換算。
2、培養(yǎng)錢幣換算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與幼兒一起運用事先收集好的飲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樣物品前放好價格標簽(1—5元)。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并敘述買東西的經(jīng)歷。
(1)教師:小朋友,有沒有去超市買過東西?
2、親身體驗,情景游戲“超市購物”。
今天梁老師在路上碰到了熊貓老板,他告訴我一個好消息,他說的他的商場今天剛開張,商店粒所有的東西都打折,你們想去大采購嗎?哦!熊貓老板他還麻煩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兩名服務員,誰想去?(然后教師對想去當服務員的小朋友進行了簡單的面試,如認識錢、各種物品的價錢、買幾種物品要收多少錢等,每次游戲后可輪流做服務員)。
(1)幼兒進行游戲,自由購物,每人一元的硬幣共8元,第一次購物只能買一樣東西,買好后到柜臺結(jié)賬才能離開。
(2)第二次購物,幼兒隨意買兩樣東西自己計算要付多少錢?
(3)第三次購物,熊貓老板為了答謝大家,他給每人一張5元的購物卷,小朋友用這5元錢去購物,必須賣完,不能找零錢。
(4)完成購物后,請幼兒相互交流購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計算方法。教師根據(jù)孩子的情況進行引導。
(5)最后根據(jù)幼兒游戲情況大家游戲的難度,引導幼兒多買幾件物品,提高幼兒的興趣。
3、操作幼兒用書,并完成練習。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知道按物體的用途進行分類。
2、樂于與同伴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jié)果,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子卡:吃、玩;圖片:餅干。
物品:蔬菜、水果、魔方、萬花筒、
記錄表、筆、蠟筆、
塑料椅子、靠背椅子、沒有靠背椅子、木頭椅子。
【活動過程】。
一、逛逛便利店。
二、休閑吧坐坐。
根據(jù)幼兒的分法選擇其中一種擺放,并坐下來。
三、幫幫便利店。
1、剛才,你們在便利店都看到哪些物品?
2、出示一封信。這是便利店的店長給我的一封投訴信,內(nèi)容說便利店的貨品太亂了,給顧客選購帶來了麻煩,請你們來幫幫忙,你們說說看怎樣擺放更合理?(幼兒討論)。
小結(jié):剛才,我們把便利店的東西,分成兩個貨架,一個是吃的,一個是玩的。(教師邊說邊出示標志圖)。
3、分一分玩的東西。
提問:玩的東西這樣混在一起,還是有點亂,想辦法再給玩的東西來分一分。為什么這樣分?請小朋友來擺一擺。
4、分一分吃的東西。
小結(jié):剛才,我們已經(jīng)給經(jīng)理幫了一個大忙,把便利店分成吃的和玩的兩個貨架,吃的又可以分成蔬菜和水果,玩的又可以分成萬花筒和魔方。現(xiàn)在的貨架看起來清楚極了。原來,分類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經(jīng)理說謝謝我們的幫忙。
四、超市進貨。
便利店又進貨了,出示餅干。來看一看餅干有什么不同?請四人一組商量來分一分,分好后請你把它記錄下來。
提問:來說一說剛才你是怎么分的?
現(xiàn)在,我們把記錄紙送給店長,讓店長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來分一分吧!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感受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1)活動前幼兒對人民幣有初步認識,有“超市購物”的經(jīng)驗。
(2)幼兒認識漢字“角”。
2、物質(zhì)準備:
(1)布置“超市”,貨架上擺有各種實物,并標明價錢。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4)直觀演示1角、5角、1元硬幣之間換算關系的課件。
(5)幼兒人手一張存錢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認識硬幣。
(1)讓幼兒感知、發(fā)現(xiàn)硬幣的特征。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輕輕地打開盒子,看看里面裝著什么?!保ㄓ變捍蜷_盒子。)。
師:“哇,好多硬幣!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多少錢的硬幣?”(1角,5角,1元。)。
“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盒子蓋起來,老師要考考你們?!?BR> (2)出示1角課件。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多少錢的硬幣?”(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錢?”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志。
教師小結(jié):對了,它的上面寫著“1角”,它就是1角錢。
以同樣方式分別出示5角、1元課件,讓幼兒認識。
師小結(jié):5角的硬幣是金色的,上面寫著5角;硬幣中的是1元的硬幣,它的上面寫著1元。
游戲:取硬幣。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硬幣的游戲:老師說出多少錢的硬幣,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這個硬幣,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BR> 老師發(fā)布命令:“請舉起1角(5角、1元)的硬幣?!庇變喝∠鄳挠矌?。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我們有這么多錢,想不想去超市購物?”(想。)。
“去超市購物時,小朋友要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后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臺付錢?!薄袄蠋熛日埿∨笥涯弥X盒到1號貨架購物?!?BR>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讓幼兒對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整理。幼兒在活動前對硬幣有了粗淺認識?;顒舆^程中,教師借助實物,通過游戲,從1角、5角、l元三種硬幣最明顯的特征入手,引導幼兒準確認識l角、5角、1元硬幣,體現(xiàn)了活動的趣味性。
2、幼兒第一次購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幼兒帶著錢盒,到超市1號貨架選商品(師設計的每一件商品均為5角錢或1元錢),并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經(jīng)驗,知道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提問:“誰愿意來說說你買的是什么?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5角錢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角來付錢;用5個1角付錢。
師小結(jié):“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角錢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個5角付錢,有的用5個1角付錢?!?BR> 出示課件梳理:“5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是5角錢,1個5角的硬幣也是5角錢。
提問:“誰買的是1元的東西?你是怎么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元的××,用一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10個1角的硬幣付錢。”“用2個5角的硬幣付錢。”“用5個1角和1個5角的硬幣付錢?!?BR> 出示課件,梳理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2個5角的硬幣合起來是1元錢;10個1角合起來是1元錢;5個1角和1個5角合起來也是1元錢。
師:“原來硬幣里還藏著這么多秘密。我們剛才只買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商品,你們想買嗎?購物時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上面的標價,想想怎樣付錢簡便些?好,請大家拿著錢盒去購物吧!”
幼兒到超市選商品,教師觀察。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
3、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提問:“你買的是什么?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課件。)。
(1)6角錢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角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角和1個1角合起來也是6角,這種付錢方法只用了2個硬幣,簡便多了。
(2)8角錢的咪咪蝦條付錢方式:用了8個1角來付錢;用1個5角的硬幣和3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角錢。
(3)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元,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幣來付錢呢?”
小結(jié):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幣來付,也可以用2個5角的硬幣來付,因為他們合起來是1元,還可以用10個1角來付。還可以用1個5角和5個1角來付。”
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多種付錢方法。”(請小朋友將商品放進桌子底下的籃子里。)。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巧妙設計,讓幼兒在一次次購物游戲中發(fā)現(xiàn)多種付錢方法,既拓展了幼兒思維,又進一步感受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充分體現(xiàn)幼兒在活動中探究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的特色。
4、第三次購物,鞏固幼兒經(jīng)驗,體驗成功的喜悅。
(1)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樣神秘的禮物——存錢卡(出示存錢卡)。這回要請小朋友將你的付錢方法存在存錢卡里。去超市購物時,請小朋友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商品,看看多少錢,然后回到座位上,將你的付錢方法粘在銀行卡的背面。
(2)幼兒自由購物,將付錢方法黏貼在存錢卡上。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付錢方法。
5、分享商品,結(jié)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1角、5角、1元的硬幣,學會了不同的付錢方法,到超市里買了這么多的商品,真開心!今天也來了這么多的客人老師,我們請她們一起來品嘗我們購買的商品好嗎?請小朋友把自己購買的商品送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吧?!?BR>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培養(yǎng)幼兒運用數(shù)學經(jīng)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進一步了解“正好”和“夠了”的錢幣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3、幫助幼兒體驗到活動的快樂。
1、手指偶、每位幼兒一張5元錢、畫紙、彩筆。
2、超市商品圖每桌一張。
3、超市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一、手指游戲:復習5的組成,導入活動。
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誰,愿意和他們做游戲嗎?
教師介紹游戲做法:師說:動動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說:我出4,4和1組成5。
師幼齊說:5個手指做游戲。以此類推。
(分析:游戲可及時調(diào)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且通過游戲,可以幫助孩子整理已獲得的經(jīng)驗。)。
二、幼兒嘗試用5元錢買一樣、兩樣不同的商品。
2、第一次購物:下面我就來考考小朋友,如果給你5元錢,找出用5元錢可以買一樣的商品。(翻開超市商品圖,先認識一下商品和標價)。
幼:可以買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買嗎?
師:誰能總結(jié)一下,為什么6元的不能買,別的可以買,強調(diào)“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3、第二次購買:找出5元錢可以買兩樣不同的商品。
小組討論,共同找出答案:可以買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組介紹:
教師評價:進一步讓孩子理解“正好”和“夠了”的概念。
幼:他們先將草莓找完了再往后接著找。
總結(jié):原來這樣有順序的找,能夠一個不漏的找全。你們也愿意嘗試一下嗎?(讓沒找全的小組再嘗試一下)。
(分析:教師根據(jù)小組合作情況進行總結(jié)提升,這是本節(jié)活動的難點。)。
4、能不能用5元錢在商品圖上買三樣不一樣的商品?
幼:不能,錢不夠。
三、游戲《超市購物》。
玩法:小朋友真棒,剛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現(xiàn)在,老師每人給你5元錢,到我們的超市里買你最喜歡的東西,商品上都有標價,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錢,買一樣也可以,買兩樣也可以,我特意請了張老師當收銀員,你們拿了商品要到她那兒去付錢,付完錢就拿著東西到我這邊來,我有獎勵,買的不正好的可以再重新去挑商品。
總結(jié):小朋友都很棒,都是購物高手,以后就能幫爸媽到超市買東西了,但要買我們需要的,千萬別浪費錢。
(分析:角色游戲的創(chuàng)設便于孩子體驗到真實的購物場景,孩子參與的熱情很高,很好地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生活化、游戲化的特點。)。
延伸:現(xiàn)在小朋友都把我小超市的商品買光了,我們班還有很多小朋友沒來參加購物活動,我還得去進貨,這樣吧,為你的好朋友畫一張購物單,購物單就是畫出商品并標出價格(可以只寫上數(shù)字),不多不少也正好5元(可以畫一件、也可以兩件商品),可以畫跟自己一樣的,也可以另外挑選,這樣畫清楚了,我就可以進貨了。
你們回去告訴其他小朋友,我去進貨了,讓他們一會來買我新進的商品。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認識5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并學習錢幣的簡單換算。
2、培養(yǎng)錢幣換算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與幼兒一起運用事先收集好的飲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樣物品前放好價格標簽(1-5元)。
1、引導幼兒回憶并敘述買東西的經(jīng)歷。
(1)教師:小朋友,有沒有去超市買過東西?
2、親身體驗,情景游戲“超市購物”。
今天梁老師在路上碰到了熊貓老板,他告訴我一個好消息,他說的他的商場今天剛開張,商店粒所有的東西都打折,你們想去大采購嗎?哦!熊貓老板他還麻煩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兩名服務員,誰想去?(然后教師對想去當服務員的小朋友進行了簡單的面試,如認識錢、各種物品的價錢、買幾種物品要收多少錢等,每次游戲后可輪流做服務員)。
(1)幼兒進行游戲,自由購物,每人一元的硬幣共8元,第一次購物只能買一樣東西,買好后到柜臺結(jié)賬才能離開。
(2)第二次購物,幼兒隨意買兩樣東西自己計算要付多少錢?
(3)第三次購物,熊貓老板為了答謝大家,他給每人一張5元的購物卷,小朋友用這5元錢去購物,必須賣完,不能找零錢。
(4)完成購物后,請幼兒相互交流購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計算方法。教師根據(jù)孩子的情況進行引導。
(5)最后根據(jù)幼兒游戲情況大家游戲的難度,引導幼兒多買幾件物品,提高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數(shù)學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數(shù)學是有用的”,作為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其主旨是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的興趣,引導幼兒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認識貨幣后,結(jié)合幼兒的關注點和對超市游戲的興趣,我們決定以“超市購物”這一實踐活動為主線,組織幼兒進行“活動前的討論——活動前的準備——超市中的交流——購物時的合作——快樂的分享——活動后的感受”,使之在實際的操作中體驗交流、選擇、合作、分享的快樂。
1、通過實踐活動,充分調(diào)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動性。
2、使幼兒在嘗試交流、選擇購物中懂得做出決定需要考慮諸多方面問題,并在購物過程中體驗交流、選擇、合作、分享的快樂。
1、活動前一天組織討論,選擇購物區(qū)域。
2、具體準備由幼兒與老師一起討論決定。
(一)活動前的討論。
1、選擇購物區(qū)域:
幼:洗滌用品區(qū),日常用品區(qū),餐具區(qū),兒童食品區(qū),糕點區(qū),蔬菜區(qū)......
師:選擇那個區(qū)域呢?請小朋友決定。
(教師貼區(qū)域名稱,準備好粘貼畫“蘋果娃”,以便幼兒決定后在其名稱下貼一標志。)。
師:請小朋友說一下作出準備的理由。
2、選擇路線:
師:請小朋友說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見,發(fā)表選擇路線的理由,遵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最后決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動前的準備:
師:我們?nèi)ゴ蠼y(tǒng)華超市購物,需要準備什么呢?
幼:要穿園服,要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給我準備錢。
師:準備多少錢?
(結(jié)合幼兒剛剛接觸了5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經(jīng)過協(xié)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園服,帶5元錢,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認標簽(認識價格):
幼:老師,我想買這包餅干,我的錢夠不夠?
幼:老師,我想要這個魔方,我的錢夠不夠?
(面對琳瑯滿目的各類食品,真得很誘人,然而,馬上出現(xiàn)了問題:小朋友大多數(shù)不認識價格標簽。)。
師:不認識標簽上的價格,是嗎?那么你們想一下,除了問老師還可以去請教誰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問問售貨員阿姨吧,請他教我。
幼:我可以問問買東西的顧客。
(日常生活中,購物的經(jīng)驗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去教孩子認識價格標簽,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會嘗試與周圍的顧客、服務員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謝謝、請、再見”等文明用語。)。
2、同伴間的合作:
選擇購物時有幼兒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5元錢買不到自己喜歡的那種物品,怎么辦?
師:那你們想想有沒有別的辦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買,重新?lián)Q新的商品買。
(自己喜歡的東西已經(jīng)拿在手中,可是錢不夠,確實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師稍加啟發(fā)下,聰明的孩子們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議買什么,有的還計劃好了怎樣比較公平的分享。這一過程,是一個合作意識到合作行動的嘗試,他們能從嘗試中體會合作的快樂。)。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師:小朋友帶回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這些東西是我們自己吃了呢還是與別人分享呢?
鵬鵬:給老師吃,老師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媽媽一起吃。
小鈺:我給奶奶吃,因為她每天都來接我送我。
文文:我給爺爺吃,因為他年紀大了。
(五)活動后的感想:
在整個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幼兒作出選擇嘗試最有效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當他們通過自己的常識、自己的努力積極參與超市的購物、快樂分享時,相信他們會從中獲得思考、交流、合作、認知等很多很多,更會體會到購物帶來的成功喜悅。
本活動通過“超市購物”使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經(jīng)驗,不僅僅嘗試著自己的選擇,合作購買,而且通過嘗試與周圍人的文明交流解決問題,其中的心理體驗遠遠大于外在的活動本身。真正體現(xiàn)了讓孩子“走進社會、開拓視野”的理念。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引導幼兒按照時間、人物、地點、及事件經(jīng)過的線索,完整的講述永輝超市購物的情景,講述自己的感受。
2.鼓勵幼兒積極與同伴進行語言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1.幼兒有實現(xiàn)購物的`經(jīng)驗,并拍有照片、錄像。
2.課件制作:講述線索圖(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經(jīng)過、結(jié)果)
(一)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開展談話,導入活動,(出示永輝超市標志)小朋友,這是什么地方的標志?永輝是個什么地方?你們有沒有去過永輝?和誰一起去的?前幾天,老師也帶小朋友去了永輝,還在里面買了東西。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這件事。
(二)明確講述線索,引導大膽使用描述性的詞語。
1.提問:要把一件事情說清楚,應該說清楚哪些內(nèi)容?
2.教師講述線索,課件逐幅顯示線索圖:要說清一件事,要說出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經(jīng)過、最后的心情。
(三)引導幼兒按照線索完整的講述
1.幼兒選擇照片后:
(1)幾個幼兒結(jié)伴講;
(2)按照上面的線索完整的講;
(3)要把買東西的過程講的詳細些。
2.幼兒自由結(jié)伴,開展講述。
教師指導講述重點:
(1)擴展講述的內(nèi)容,引導使用描述性語言;
(2)語言的完整性。
3.請個別幼兒講講。教師講評重點:購物過程的豐富性、個性化及詞語。
4.請幼兒講給客人老師聽。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一.學習“對稱”這一數(shù)學知識點,大志了解“對稱”這一含義。
二.操作體驗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學會裁剪簡單的對稱圖形。
俠義理解“對稱”的含義,在操作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其知識點,把學以至用放在幼兒的教學課堂。
廣義理解“對稱”,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其學習的樂趣。
1.沒人一張白紙,把紙對折,然后從折痕處開始撕,撕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
2.展示部分幼兒的作品,看一看這些圖形,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小結(jié)出這些圖形的特點:對折左右兩邊都相同,把它疊在一起,會重合)。
教師提出概念:像這種對折后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叫它對稱圖形.
1.說一說。
定義:什么叫對稱?(指圖形或物體兩對的兩邊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
2.看一看。
a.出示對稱圖形的一半,讓幼兒想象結(jié)合另一半,會是什么圖形。
b.教師用對稱的方法對兩幅圖進行裁剪(示范)。
3.剪一剪。
c.幼兒自己動手裁剪老師已經(jīng)勾畫出來的對稱圖形。
d.幼兒自己想象裁剪對稱圖形。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東西也是對稱的。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數(shù)字排列的豐富變化,體驗數(shù)字在生活中的運用及帶來的方便,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字排列的興趣。(重點)。
2、嘗試用3個數(shù)字排列出不同的號碼,學習排列與組合的方法,探索數(shù)字排列與組合的規(guī)律性。(難點)。
二、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
(1)投影儀、課件、音樂;黑板。
(2)每位幼兒小數(shù)字卡片(1、5、8),記錄紙一套;房子底板7個,數(shù)字卡片的胸飾(1—9)三套;黑筆。
(3)教師示范的大數(shù)字卡片、紙、筆。
2、幼兒生活經(jīng)驗基礎: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觸過門牌號碼。
三、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今天我們要去一個糊涂城,為什么叫糊涂城呢?原來城里發(fā)生了許多糊涂事,到底會發(fā)生哪些糊涂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演示課件畫面一、二、三、四、五,引導幼兒排門牌。
2、提問:郵遞員是怎么送信的?郵遞員送信怎么會弄得滿頭滿臉都是汗呢?
(三)演示課件六、七,引導幼兒排車牌。
1、引導:郵遞員十分感謝我們小朋友,他邀請我們小朋友去他家玩。他請小豬司機來接我們,車牌號碼是:158。大家看清楚車牌號碼和司機。既要找對車,又要找對司機。
2、幼兒看課件尋找相應車牌號碼和小動物。
3、幼兒排車牌。
(1)引導:糊涂城可真糊涂,連車牌也會重復,害得我們花了那么長的時間才找到車。我們大家一起想想辦法,幫助它們解決困難,編排不同的車牌號碼。
(2)要求:每位幼兒只用1、5、8這三個數(shù)字排列出不同的車牌號碼,每次要排得不一樣,看看能排出幾組不同的號碼。
(3)幼兒排列車牌號碼,教師在黑板上展示幼兒排列的結(jié)果。
4、找規(guī)律:
(2)同樣是這3個數(shù)字,我把它們的位置變一變,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四)演示課件八,引導幼兒排電話號碼。
1、引導:糊涂城的糊涂市長又遇到麻煩事了,它做了許多糊涂事,門牌和車牌排錯,嚇得連電話也不敢讓居民裝了??尚游飩儏s不愿意,市長只好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他。他們的電話號碼是由三個數(shù)字組成的,老師為你們準備了1—9的數(shù)字卡片,請小朋友四個人為一組從9個數(shù)字里選出3個數(shù)字進行組合,請你們盡可能的排出不同的號碼,越多越好。
2、幼兒操作。
(1)規(guī)則:首先根據(jù)數(shù)字的顏色,老師將你們分成7組,整組小朋友合作,一起來排。每組要商量好,一位小朋友作記錄,另外三位小朋友分別掛上1、3、5這三個數(shù)字做數(shù)字寶寶。老師放一段音樂,三個數(shù)字寶寶進行排列,記錄的小朋友將排列的結(jié)果進行記錄。等音樂結(jié)束后,比一比那組記得多,而且還不重復。
(2)教師放音樂,幼兒排列電話號碼,教師巡回指導。
3、音樂停,每組幼兒互相展示、檢查排列結(jié)果。
(五)活動結(jié)束。
師:看,居民們都在打電話了!糊涂市長說:“謝謝小朋友們,幫助我們解決了那么多糊涂事,歡迎你們下次再來玩?!蹦墙裉煳覀兙屯娴竭@里,接下來我們到教室里去告訴其他小朋友我們在糊涂城遇到的新鮮事吧。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幼兒能說出要購買的物品與數(shù)量。
2、幼兒學習運用貨幣。
重點幼兒學習運用貨幣。
難點幼兒能說出要購買的物品與數(shù)量。
玩具卡,教室中的小東西,價格牌,骰子,分類表。我的數(shù)學操作材料,加減法操作材料,附加題操作材料。
1、集體活動。
--請幼兒三人一組。其中兩人各拿一張分類表。第三人開銀行,將錢幣擺在桌子中間。
--幼兒輪流擲骰子,按骰子上的點數(shù)拿出錢幣。
--請幼兒將自己的錢幣分類放在分類表上。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我的數(shù)學材料。
第三、四組:加減法材料。
第五、六組:附加題材料。
3、活動評價。
請幼兒口述作業(yè)單,師生共同評價。
鼓勵幼兒多參與操作活動,提高幼兒操作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活動目標:
1、認識半圓形,能正確區(qū)分半圓形和其他圖形。
2、感知半圓形的基本特征,初步體驗半圓形和圓形之間的關系。
3、對圖形感興趣,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動準備:
1、一個較大的圓,中間有切割線,能分成兩個半圓;小丑圖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圓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半圓形。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看看是什么啊?
2、你們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導幼兒說出圓形名稱。
3、看清楚哦,老師現(xiàn)在要變魔術了。
4、將圓形拆開成兩個半圓形,提問:現(xiàn)在看老師把圓變成了什么形狀,你認識嗎?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圓形變成了兩個一樣大小的半圓形。
5、引導幼兒大膽地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半圓形。
二、找出半圓形。
1、為了歡迎小朋友,老師還帶來了一幅畫,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師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圓形的?數(shù)一數(shù),一共找到了幾個半圓形。
3、認識了半圓形,老師想請你們幫我整理玩具,老師有許多形狀不一的玩具,請你幫他把半圓形的都找出來。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三、摸摸半圓形。
1、我們一起來摸摸半圓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導幼兒觸摸半圓形的邊角,感知半圓形的特征。
3、猜一猜,如果把兩個半圓形并在一起會變成什么呢?
4、游戲:制作缺少半圓形的道具,然后邀請小朋友來用半圓形給他們補上。
四、圓圓和半圓。
1、觀察討論,為什么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圓形拼起來會變成圓形,有的不能?
2、共同總結(jié):兩個大小一樣的半圓形才能拼成圓形。
3、找一找:帶著已有的半圓,從眾多半圓中找到一樣大小的半圓,并拼一拼看看能否成為圓形。
4、師幼共同驗證,跟半圓寶寶再見,結(jié)束課程。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我們?nèi)ベ徫锲?/strong>
1、學習觀察幼兒園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繪畫表現(xiàn)幼兒園的樓房、運動器具以及花草樹木。
2、根據(jù)幼兒園建筑結(jié)構(gòu)和景物位置,學習合理布置畫面。
1、組織幼兒在幼兒園里散步,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樓房、運動器具、周圍景物等。
2、組織幼兒進行建筑游戲“我們的幼兒園“,初步掌握幼兒園的布局。
3、彩色筆蠟筆、畫紙(幼兒人手一份)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引導幼兒回憶觀察過的幼兒園的布局、合理安排構(gòu)圖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先仔細想好,然后再動筆。
在紙上先畫樓房,再畫運動器具和花草樹木,將房子畫大一些,畫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兒畫面較空,適當啟發(fā)幼兒補充內(nèi)容。
4、評價作品,結(jié)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