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教案的編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調整和差異化設計。接下來將介紹一些可借鑒的教案范本,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保護自己教案篇一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標記,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知道一些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方法,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2.通過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動腦及創(chuàng)造想象的能力。
玩具電話兩部,各種標記圖片若干。各種幾何形的'白卡片若干,繪畫工具材料。
1、認識幾種主要標記。
(1)有毒、危險品標記。
師:這是什么標記?你在哪里見到過這種標記?它表示什么,提醒我們注意什么?
幼兒自由討論,最后讓幼兒知道有毒、危險品標記的意思是有劇毒,危及生命,切不能亂動亂用。
(2)防觸電標記。
師:這是什么標記?哪些地方掛(畫)著這種標記?它表示什么?
出示一幅內容為在高壓線下放風箏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分析,并說出這樣做有什么危險,哪些地方不應該放風箏。
(3)防火標記。
師:這是什么標記?平時,小朋友應該怎樣防火?萬一發(fā)生火災,我們應該怎樣做?
2、游戲:報火警。
玩法:教師當消防隊的值班員,請一幼兒做報警者,撥玩具電話“119”,向值班人員報告火警(要求講清楚什么地方發(fā)生火災,請消防隊趕快來救火)。值班員立即發(fā)出“全體消防隊員出發(fā)”的命令,全班幼兒模仿消防車上警報器的聲音,邊走邊作開車狀。稍頃,做舉水龍頭射水的動作,片刻后,開車返回,表示火已撲滅。
游戲后,教師講清火警電話不能隨意亂打的道理。
3、設計標記。
.師師:小朋友認識了許多標記,知道標記的作用很大。大家想一想,幼兒園還有哪些地方也可以掛標記,能提醒我們注意安全。(幼兒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保護自己教案篇二
1、學習不受物體大小、排列方式、顏色的影響,比較物體的多少。
2、培養(yǎng)良好的操作習慣。
3、培養(yǎng)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習作本。
【活動過程】。
1、復習故事《海底探險》,發(fā)展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師:小朋友,上堂課麥克老師給我們講一個《海底探險》事,還記得嗎?故事里有誰?它們被什么東西吸進去了,珍寶寶要讓他們回答幾個問題,最后他們答對了嗎?今天珍珠寶也要請我們小朋友來答題,答對了還有獎勵呢!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師引導,用觀察點數(shù)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師小結: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和物體的大小,排列顏色沒有關系。
3、引導幼兒看課件,師幼一起講解習作題。
(1)師:珍珠寶寶還有一些小游戲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參加呢,你們愿意?
(2)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答對了獎勵一個五角星。
4、幼兒自己完成習作本。
(1)師:下面請小朋友自己動手來做,你們會嗎?
(2)幼兒自己操作,教師指導。
5、集體驗證作業(yè)。
6、游戲“馬蘭花”
保護自己教案篇三
1、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2、仔細觀察畫面細節(jié)并理解畫面重點。
3、能運用保護方法來保護自己。
律動《手指游戲》。
1、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我會保護自己》。選擇其中一個說一說:
你們看到了什么?
發(fā)生了什么事?
畫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教師依次完整的說出畫面上發(fā)生的事情。
如果是你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辦?(幼兒分組討論)。
在家里的時候,如果有人按門鈴,你會怎么辦?
如果有大人來問路,你會怎么辦?
和家長一起出去的時候,應該怎么樣?
陌生人想要給你吃東西,你會怎么辦?
放學或外面玩時,有陌生人要帶你回家,你會怎么辦?
身體的哪些地方屬于秘密的部位,不可以給別人碰?
如果不熟悉的人觸碰你身體的秘密部位,你會怎么辦?
1、教師扮演陌生人敲門。讓幼兒思考應該怎么做?
2、教師扮演陌生人給幼兒吃糖,讓幼兒思考該怎么辦?
3、教師小結:在沒有爸爸媽媽的情況下,陌生人給的東西我們不能接受,也不能和陌生人說話、更不能跟著陌生人走。在外面迷路了我們也不要著急,我們可以給爸爸媽媽大電話,如果記不住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我們可以打警察叔叔的電話號碼110,所以還沒記住爸爸媽媽電話號碼的小朋友要努力記住哦。
保護自己教案篇四
1、通過看看說說,初步了解熱帶魚花紋美麗的簡單原因及幾種海洋生物保護自己的本領,對科學探索產生濃厚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想象的能力,并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3、初步知道保護自己的重要性,激發(fā)幼兒關心自己、關心同伴的愿望。
4、對xx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電腦一臺、有關知識的vcd碟片(參考《印尼野性篇—水中奇境》)。
一、海洋生物的保護色。
1、熱帶魚的保護色。
(1)、看有關熱帶魚的vcd片。
(2)、討論:熱帶魚為什么有這么漂亮的顏色?鼓勵幼兒尋找、探究答案。
(3)、看vcd了解答案。
2、侏儒海馬的保護色。通過看圖片,幼兒發(fā)現(xiàn)它的顏色與生活環(huán)境的相關聯(lián)系。
3、鰈魚保護自己的本領。
4、變幻極大師:章魚的奇特本領。
二、海洋生物的其它自我保護本領。
1、鰻魚的自我保護意識。
2、成群的小海龜如何逃生的。
3、稍大一些,沒有特殊本領的魚是如何逃避敵人的攻擊。
三、討論:小朋友如何保護自己,發(fā)現(xiàn)幼兒園里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說說每天在回家的路上、在家里玩時有什么潛在的危險。
幼兒仍然保留著直覺行為性思維的特點,對自己行為的計劃性、預見性較差。因此,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據此對幼兒進行自我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從幼兒的實際情況看,他們對安全方面的知識并非一無所知。在前幾年的生活中,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積累了安全方面的知識。在此基礎上,若能進一步運用他們的原有經驗,并從情感激發(fā)入手,引起幼兒對安全的“警覺“,這樣,才能使教育的要求真正地轉化為幼兒自覺的安全行為。
首先,從設計多種情境,提供多方信息著手,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關注,讓他們在看看、聽聽、講講、議議中初步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為以后的教育作好鋪墊。
其次,結合日常生活、或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景幫助幼兒了解什么情況下易發(fā)生安全事故,了解哪些是危險動作,怎樣做才是安全行為,通過一些實踐活動和操作,以學習一些簡單地自我保護身體的方法。
保護自己教案篇五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接近危險物品,不做危險的事。
3、了解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和自救方法。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小朋友玩危險品受傷的事例圖片。
二、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險的?.
教師總結:尖銳的利器(剪刀、小刀、針、牙簽)水、火、電、氣。
三、尋找危險品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個角落尋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記錄進行交流,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對不安全的預見能力。
四、通過討論的方法了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1、鼓勵幼兒討論預防受傷的方法。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記住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
五、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后的自救方法。
1、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在游樂器材前停留,向幼兒說明這些器材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及正確方法。
2、請幾位幼兒示范正確玩法。
家園共同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jié)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xié)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jié)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通過活動使幼兒在外出游玩時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2、能在外出游玩時聽老師指揮,不做危險的事。
3、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知道在外出游玩時應該注意的事情。
4、了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1、春游時的`錄像:孩子們是怎樣坐車的,怎樣排隊的?請幼兒較陌生的老師扮演陌生人,拐騙孩子的場景。
2、寫有"110"、"119"、"120"、"114"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一、談話,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春天來了,幼兒園準備帶小朋友們外出春游,高興嗎?但是小朋友出去春游老師有些擔心呢,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幼兒回答。教師:外出春游和在幼兒園可不一樣,需要小朋友們注意一些事情,你們知道要注意什么嗎?幼兒自由討論后回答。
二、觀看錄像,看完一片段就暫停,讓幼兒說說。
(1)第一片段:外出游玩怎樣乘車呢?外出游玩乘車時,不要把頭、手伸到窗外,不能打開車窗,坐在車座上身子做穩(wěn),背靠車座,上下車時不要擁擠,互相謙讓。
(2)第二片段:外出游玩怎樣排隊?游玩時要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緊跟老師,不離開老師所指定的范圍,有什么需要或不舒服及時跟老師說,不做危險的事情。
(3)第三片段:陌生人和你說話,請你吃東西你怎么辦?不與陌生人說話或跟陌生人走,一切聽指揮。
教師總結、補充幼兒的回答:衣服要穿的輕松些、要穿運動鞋,背包帶子要檢查等。
三、討論:外出游玩要帶什么?
提醒幼兒不要帶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加重自身的負擔。像手帕紙、水、塑料袋等物品是必須帶的。
四、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了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并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系。
五、游戲"怎么辦,做什么"。
教師:現(xiàn)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看誰說得好。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看看圖片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可以打什么電話幫助他們解決呢?誰出現(xiàn)了?他們來做什么?(游戲可進行多次)。
幼兒分別扮演需要幫助的人及警察、醫(yī)生、接線員等,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及其相關人員的活動。
保護自己教案篇六
1、懂得食物對身體健康的的重要作用,樣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2、初步了解常見疾病防治、避開危險的初淺知識和方法。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準備:圖片、安全標志。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廚房。
教師引導幼兒參觀廚房的工作人員洗菜、切菜等過程,感受工作人員為了讓小朋友吃飽,吃好每天付出的辛勤勞動。
2.建議廚房人員制作各種多種圖案的的包點,引起引起幼兒食欲。
教師小結:小朋友平時要多注意飲食,不能亂吃東西。不然就會生病。
3、教師可制作有些安全標志,貼在相應的地方,提醒幼兒躲開危險的知識。
4、配合家長,教育幼兒不要帶小珠子、小夾子等不安全的物品到幼兒園。戶外活動時,及時提醒幼兒不玩危險的游戲,不做危險的動作。初步學會保護自己。
5、教師留心觀察,可根據幼兒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一些疾病、危險時間等生成教育活動。
6、組織幼兒討論:假如與父母或老師一起外出時走失了該怎么辦?
教師引導幼兒應該學會求助或自助,如打家庭電話(必須記住家庭電話號碼,懂得打電話的方法、步驟)應向警察叔叔求助(必須懂得家庭地址或幼兒園地址),等等。
不應該隨便跟陌生人走。
7、活動結束。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jié)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xié)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jié)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保護自己教案篇七
1、知識方面使學生知道有關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法律規(guī)定,知道青少年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方面使學生學會認識和判斷面臨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學會運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護的能力,從而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追求安全而充實的初中生活,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勇氣和信心,學會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先學后教,在學生自學預習的基礎上,初步掌握課本觀點,獲得感性認識;再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課堂活動深化認識;老師在此過程中不斷幫助學生澄清觀點,掌握方法,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并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
1、溫故知新回憶身邊的侵害和保護各來自哪里?
2、導入新課幻燈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給了你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說明:在加強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同時,青少年自己也應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社會各方面的保護,只是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必要條件(外因條件),要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合法權益得到保護,還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內因條件),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引出討論的話題:我們青少年如何——幻燈片:防范侵害,保護自己老師:大家慢慢長大,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也多了,這里老師要提醒大家社會是復雜的,很多生活中的小事,不起眼的東西,也可能成為別人侵害你的'手段和工具。
老師:身份證,它是我國公民身份的唯一證明,是十分值得重視和保護好的,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就可能會使自己遭到侵害。
幻燈片:看看身份證老師:完成預習練習:課本第93頁案例1,李明所受到的侵害就是因為沒有好好地保護自己的身份證。
這是一類情況,等大家領到身份證以后也許能體會得更深刻一點。還有一類情況是與我們關系十分密切的:
學生表演小品“聊天”。
邊看邊思考:小品中馮健文同學的“網上交友歷程”里,存在哪些問題?
(結合課本第93頁案例2,學生總結,老師最后歸納)老師:以后上網交友就要提高警惕,保護自己,以小品中的案例為戒。這里給大家一點建議:
幻燈片:“中學生上網規(guī)則”
(1)遵守中學生守則,不到網ba上網服務的營利點上網。
(2)要善于網上學習,充分利用網絡環(huán)境所創(chuàng)造的條件,學習并掌握獲取、傳遞和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和本領。
(3)不瀏覽不良信息,一起監(jiān)督網絡、檢舉不當網站暴力的泛濫。
(4)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不惡意攻擊網站。
(5)時刻提高警惕,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6)不隨意約會網友。
(7)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8)要有益身心健康,注意上網時間不能太長,聽從家長或指導老師的勸告,不沉溺于虛擬時空。
老師:引起大家尤其是女生們的注意了:女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特點,往往更容易成為不法分子實施侵害的對象,所以對于女孩子來說,更應該保持高度警惕。
這里為女生們設計了一份自我保護建議,可是還不完整,僅僅開了個頭,請同學們分組討論1分鐘,發(fā)揮聰明才智,繼續(xù)寫下去。
同學“開火車”講出所討論結果。
幻燈片:
(1)上學、外出結伴而行。
(2)不去偏僻的地方。
(3)……(請女同學齊聲朗讀)給女生的自我保護建議:
幻燈片:給女生的自我保護建議:
(1)上學、外出結伴而行。
(2)不去偏僻的地方。
(3)不去營業(yè)歌舞廳、錄像廳、通宵電影院等潛伏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娛樂。
(4)不與陌生單獨會面。
(5)不搭乘陌生人的車輛。
(6)面對侵害,沉著冷靜,積極尋求幫助,敢于抵抗,記住罪犯的特征并即時報案。
(7)自尊自愛,不穿著過于暴露的衣物。
(8)不卑不亢,把握好交往的程度。
學生作答。
老師:總結,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讓侵害發(fā)生,把它拒之門外。如何把侵害拒之門外啊?提高警惕!所以,這是自我保護第一步。
幻燈片:提高警惕提高警惕,是指在侵害發(fā)生前,就將其拒之門外,是有遇見防范侵害,而非補救性的。
學生:用智慧!
幻燈片:用智慧保護自己用智慧保護自己,是指在侵害發(fā)生的時候,使用得當?shù)姆椒ㄊ棺约好撾x險境或者將損失降到最低。
老師:引導,用智慧保護自己和提高警惕有什么不同之處?
學生作答,老師總結(發(fā)生之前與發(fā)生的時候)。
分析課本第96頁四幅圖,“你想到了哪些脫險的好辦法?”
1、請同學分析四幅圖中,哪些屬于自然侵害,哪些屬于不法侵害。
2、重點討論遇到不法侵害的解決方法。
學生討論,并且發(fā)言。
老師:老師將剛剛學生講的東西作總結,并指出:好好保護自己,必須學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慧,然而從大家剛才的發(fā)言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險境中發(fā)揮智慧,主要考慮以下問題:
幻燈片:青少年在遭受不法侵害,實行自我保護時,應當注意。
(1)分析雙方力量對比,在力量懸殊時應暫時妥協(xié),事后報警(第95頁案例2)。
(2)有效利用周圍環(huán)境。
(3)機智求助他人。
(4)主觀心理的調節(jié)。
(5)把自身生命安全擺在第一位。
(6)避免無謂的激怒對方。
老師:回顧,身邊的保護除了來自學校、家庭和社會以外,還有一個很關鍵的是國家立法。引導學生想一想學過的有關法律。
幻燈片:1991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老師:強調青少年積極學法用法的意義,特別強調《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國家專門為保護青少年而立法的,與大家息息相關,大家要有意識地去學習它們,利用它們保護自己。
學以致用:
自教育部頒發(fā)加強中小學生安全保護工作的有關文件以來,市教育局多次召開專門會議,強調學校應積極預防學生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青少年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作為中學生你遇到下列情形時,應該怎么辦?請你分別為下列片段擬一條警示語:
(1)“包吃、包住、包玩,五折優(yōu)惠!”網吧老板請你上網。
警示語:拒絕不良誘惑,警惕網吧陷阱。
(2)放學路上,遇見紅燈,與你同行的同學說:“沖過去!我們有《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BR> (3)朋友聚會時,有人給你“來一顆,提提神。”
4)緊急意外——暴力、搶劫、勒索等發(fā)生在你身邊。
保護自己教案篇八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首位。"大班幼兒雖然懂得一些粗淺的安全意識,但由于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加之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fā)生一些意外損傷?!吨改稀分赋鲇變阂邆浠镜陌踩R和自我保護能力,對幼兒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于簡單說教,"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于是在本節(jié)安全活動中我采用孩子喜歡的繪本閱讀、游戲、討論、設計安全標記等方法,幫助幼兒了解周圍環(huán)境中的安全隱患,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從而提高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1、通過閱讀繪、判斷、推理、猜測、討論等活動,讓幼兒了解在家的一些安全常識。
2、通過想象、勸阻、圖標分類等,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通過關心幫助活動,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
手偶、自繪圖案制作ppt課件、幼兒每人各一張笑臉、哭臉、設計安全標記圖紙若干。
如何通過閱讀繪本,進行判斷、推理、猜測、討論等活動了解在家的一些安全常識。
圖標分類。
今天我們班來了位男小朋友,他想請我們小朋友給他起個好聽的名字。"(用幼兒起的名字引出活動)。
1、周六爸爸媽媽都上班去了只有××一人在家。××玩氣球,不小心氣球飛到天花板上,××就把凳子和紙盒堆在一起夠氣球。
提問:××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猜測想象:氣球到底有沒有夠著?下面還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幼兒預測)。
2、氣球最終從窗戶飛走了,××把頭探出窗戶看氣球,明明從窗戶看到樓下的好朋友佳佳,他急忙又跑到陽臺上探出身體和樓下的佳佳打招呼"佳佳,你好!"。
提問:這樣做好不好,我們看見了,該怎么勸阻明明呢?(引導幼兒進行勸阻表演)。
3、××覺得沒事可做,他到衛(wèi)生間在浴缸里放了很多熱水。
這樣做行嗎?放了這么多水他會干什么呢?(引導幼兒預測)水快滿了,××急忙脫了衣服,喊著"沖啊,跳水嘍。"猛地沖進浴缸,水花濺了一地,衛(wèi)生間的地板上全是水。
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們該怎樣提醒××?(引導幼兒進行勸阻表演)。
4、洗完澡××又會做什么事呢?
××洗完澡,用他沾了水的濕乎乎的手,去開開關。
現(xiàn)在我們看見了,你想怎么說?(引導幼兒進行勸阻表演)。
5、××關了燈,你們猜他現(xiàn)在來去了哪個房間?
××來到媽媽的房間,看見媽媽燙衣服用的電熨斗,他想去試一試自己熨衣服。
你們認為他能不能做這件事,我們怎樣阻止他呢?
同時出示6幅畫面圖a××想起前幾天媽媽在肯德基買的炸雞塊,于是他拿出來吃。
圖b××覺得有些餓了,他想起桌上的果凍,他拿起一個就一口吞了下去。
圖c××幫媽媽洗衣服。
圖d××來到廚房,他覺得廚房很神秘,但他什么也沒做。
圖e××想玩小汽車,可是小汽車沒電了,他拿出電池放到嘴里玩。
圖f××看到瓶子里花花綠綠像糖果的東西,他想拿出來吃。
圖g××看見桌上的硬幣和花生,他想試一試花生米能不能裝進鼻孔,嘴巴能不能吞進硬幣。
(對有不同意見幼兒讓其說明)四、給安全圖標分類,并說出理由。
1、師講解分類要求。
2、幼兒進行圖標分類。
3、檢驗分類結果并說出理由。
師: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還小,我們到活動室再做些安全圖標送給她們,相信她們更需要我們的安全標記來提醒他們。
為小班弟弟妹妹設計安全圖標。
保護自己教案篇九
1、初步了解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的相關知識,教幼兒學習簡單的自救方法。
2、知道遇到突發(fā)災難時要保持冷靜,并保護好自己。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幼兒用書。費書紙或濕柴物品。
一、閱讀幼兒用書,初步了解地震。
1、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邊看邊思考。
教師:圖片中發(fā)生了什么事?(地震)教師:你聽說過地震嘛?地震是怎樣的?
教師:如果人在一樓,就趕快跑到戶外空地上,抱住頭,蹲下來;如果來不及跑出來,躲在哪里會比較安全呢?(如:靠外的墻角,水管旁。)
2、模仿地震時的躲避姿勢。
教師:怎樣躲避會比較安全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書上的四種姿勢。
教師請四個幼兒分別選擇一種姿勢進行模仿,其他幼兒觀察。
二、模擬地震時的疏散。
教師在一樓,則快速跑到戶外的空地下蹲下;教師在二樓及以上,則要跑到墻角、廁所出,并以安全的姿勢躲避好。
三、閱讀幼兒用書,初步了解火災。
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邊看邊思考。
教師:有時候我們會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矗瑘D片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有煙,起火了)教師:發(fā)生火災時千萬不要到處亂跑。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意圖。)
教師總結:火災時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對人體非常有害;煙霧是上升的,所以我們要放低身體,并用衣服馬上捂住嘴巴和鼻子,有秩序地向安全出口撤離。
四、模擬室內火災的疏散。
1、教師:小朋友,如果發(fā)生火災了,你會怎樣做呢?我們在教室里試一試吧。
請幾個幼兒上來表演,其他幼兒觀看。教師進行評價和指導。
2、燒然費書紙,讓幼兒模擬火災現(xiàn)場學習逃生。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jié)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xié)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jié)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百科:保護,指盡力照顧,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權益不受損害。語出《書?畢命》“分居里,成周郊”孔傳:“分別民之居里,異其善惡;成定東周郊境,使有保護。”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接近危險物品,不做危險的事。
小朋友玩危險品受傷的事例圖片。
二、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險的?.
教師總結:尖銳的利器(剪刀、小刀、針、牙簽)水、火、電、氣。
三、尋找危險品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個角落尋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記錄進行交流,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對不安全的預見能力。
四、通過討論的方法了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1、鼓勵幼兒討論預防受傷的方法。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記住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
五、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后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游戲。
1、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在游樂器材前停留,向幼兒說明這些器材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及正確方法。
2、請幾位幼兒示范正確玩法。
家園共同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jié)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xié)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jié)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一
感受樂曲歡樂的氣氛,運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
感應樂曲中的特定節(jié)奏型,并嘗試對音樂進行頑固伴奏。
cd鈴鼓圖片。
一、入場。
果園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我們一起去果園玩玩吧,出發(fā)嘍!(師引導做頑固節(jié)奏)。
二、感受樂曲、節(jié)奏。
1、我們到嘍,哇!蘋果都成熟了,紅彤彤,金燦燦的,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你是怎么摘果子的?(欣賞樂曲)。
2、摘了這么多的水果,我們來榨果汁喝吧,你榨過果汁嗎?是怎樣榨果汁的?
3、出示圖譜:師幼討論榨果汁過程。
(2)教師指圖,幼兒拍打出塔、塔、踢踢塔的節(jié)奏型。
(3)我們來榨果汁嘍(播放音樂)。
三、道具律動。
2、我們一起用神奇的榨汁機榨榨看。
3、你們喝飽了嗎?我們榨點給客人老師喝一喝,客人老師幫我們看看誰能榨出最美味的果汁。
4、神奇的榨汁機不僅可以榨出美味的果汁,還可以和我們一起跳跳舞吧!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二
(1)導入課題: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對動物保護自己產生興趣。從故事“老虎來了”中的動物是如何對付老虎的例子,引發(fā)幼兒思考各種動物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2)了解動物保護自己的幾種常用方法,擴展幼兒已有的知識。
a、幼兒觀看錄象,初步了解錄象中小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
b、再次看錄象,進行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的歸類,出示方法代表圖片和相應的動物的圖片。
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xxx有的xxx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3)游戲:會保護自己的小動物。鞏固整理幼兒的知識經驗。幼兒選擇各種動物頭飾扮作小動物,當教師出示保護方法的圖示后,幼兒看是否所選的動物相同,然后做出相應的動作。
在活動中,可以繼續(xù)了解動物保護自己的其他方法,以及人們是如何把動物的自衛(wèi)方法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的。
課件:反映青蛙。烏龜。刺猥。黃鼠狼。兔子。毛毛蟲六種動物是如何保護自己的錄象。
(1)知道動物都會保護自己,而且它們保護自己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2)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3)積極參加活動,有進一步探索動物保護自己的興趣。
(1)知識準備:幼兒事先通過看書??翠浵蟆柍扇?,對動物過冬的方式有所了解。
(2)錄象:“動物的自我保護”;幾種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簡單圖示。
(3)動物的圖片。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三
[知識目標] 認識防范侵害的必要性,認識一些不法侵害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運用智慧保護自己,知道呼救法、周旋法及勇敢抗爭都是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了解常用的呼救電話號碼。
[能力目標] 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斷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辯證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學會運用自己的智慧,機智勇敢地與侵害行為作斗爭,增強與違法行為作斗爭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交往與溝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初步理解法律的規(guī)定與意義,增強尋求法律保護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目標]懂得生命的價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確立法律觀念,尊重規(guī)則,尊重權利; 增強學習與體質鍛煉的自覺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與身體素質,促進自身德、智、體全面發(fā)展。
教學重點、難點:防范不法侵害、提高警惕的必要性,找到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
教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
教具:漫畫、案例資料、錄音機。
1課時
(一)歌曲引入:播放歌曲《祝你平安》。
板書:第二框 防范侵害、保護自己
師:大家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學生答:祝你平安)對,就叫祝你平安,我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周圍的人平平安安,不受傷害,尤其是做父母的,格外關心自己孩子的健康、安全。但 據國家兒童少年安康計劃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因溺水、交通事故等非正常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當于每天有一個班在消失。每年我國有近2萬14歲以下兒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萬兒童受到車禍、食物中毒、他殺、自殺等意外傷害,未成年人已成為危險環(huán)境的受害者。
由此可見,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在面對犯罪行為、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時往往處于被動地位,容易受到侵害。所以,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如何防范侵害,保護自己。
(二)講授新課
看漫畫《騎摩托車的人》,讓學生對違規(guī)騎車人的結果用一個故事講述出來,并讓學生講述看了這個故事后得到的啟示,由此得出結論一:面對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不法侵害,如果我們警惕性不高,自我保護的意識不強,就會使自己遭受損失,陷入困境。因此,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
交流探究--我們對社會生活的哪些方面要提高警惕?
(老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并提出特別關注)
1、上網聊天、網上交友。匿名交友網上多,切莫透露真信息。網上人品難區(qū)分,小心謹慎沒有錯。
2、女生的自我保護。出門在外結伴行,穿衣打扮要得體;生人搭訕不理睬,防范意識心頭記。
但是有些時候那些不法侵害卻是防不勝防的,那么怎樣才能更有效地防范侵害呢?
案例分析:20xx年8月27日晚,沈陽市一名19歲的應屆畢業(yè)生任凱(當年高考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東北財經大學)在從其姥姥家回家的路上,路遇兩名歹徒欲搶劫其手機,為此,這個剛烈的19歲青年與兩個歹徒展開了殊死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刺中11刀后而亡。
請同學思考回答:慘劇能避免嗎?假如你是任凱,你會怎么辦?
師:本案中的任凱面對歹徒的突然襲擊,能夠勇敢地進行搏斗,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同犯罪分子作斗爭,除了勇敢之外,還需要智慧,講究策略。就以對付搶劫犯罪來說,面對劫匪的突然出現(xiàn),如果有能力足以制服犯罪分子,自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實施正當防衛(wèi)。如果沒有能力將其制服,也可以采取多種方法脫身。常見的有:呼救脫身法、周旋脫身法、恐嚇脫身法、對犯罪分子進行說服教育法等等。萬不得已,也要充分進行比較,兩害相權取其輕,爭取把損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權益。在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相比的情況下,人身權利自然大于財產權利,自然應舍棄財產以保全自身。本案中任凱如果選擇放棄手機也許是更為理智的做法。青少年在面對比自己強大的犯罪分子時,也不必大義凜然勇于搏斗,去作無謂的犧牲。
師:對我們學生來講,校園內外的攔截敲詐可能是最常見的不法侵害,這不,有位同學就碰到了--列舉我校前段時間校園里發(fā)生的敲詐搶動劫案例。
討論:面對攔截敲詐該怎么辦?
師:大家的觀點實際上都有一定道理,我們遭遇意外險情和傷害時,處理方法是隨機應變,機智勇敢,用智慧來保護自己;處理原則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爭取把損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權益。當然,同學們身邊的不法侵害遠不止一項攔截敲詐,還有許多。下面,我就選擇三個情境,請大家討論,看看誰是自救智多星:
1、當你回家時,發(fā)現(xiàn)有一個成年人在你后面跟著你,怎么辦?
2、當你獨自在家,遇到陌生人來訪,怎么辦?
3、當你路過網吧,網吧老板拉你進去打游戲,怎么辦?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師:剛才大家大都提到了打110的電話,知道這是幫助自己防范侵害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下面,我就來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對常用的急用電話是否了解。
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交通事故報警--122;森林火警--95119。(分小組競賽)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能遇到哪些意外險情與傷害?如果遇到了,你覺得應該如何應對?(學生回答)
案例:1994年春,13歲中學生小峰自創(chuàng)的歌詞在當年的全國少年兒童歌詞征集活動中獲特別獎。但小峰并未接到獲獎通知書。經調查發(fā)現(xiàn),是參加復評工作的小學教師李某和他的學生張某做了手腳。小峰于1996年初把一紙訴狀交到法院,狀告李某和張某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1997年8月10日人民法院審結,小峰獲得17000元賠償。這是國內首例未成年人著作權案。
問:1、小峰靠什么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2、在你的身邊有過類似的事例嗎?
老師總結,小峰靠法律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其實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
為了更好地保護青少年,我國特地頒布一系列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來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師:青少年受到非法侵害時,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邪惡得到懲處,使正義得到伸張!
(三)課堂感悟,點撥升華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最受啟發(fā)的是什么地方。(用一兩句話來概括)
教師小結:青少年要學會自我保護,不僅需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和勇氣,也要有保護自己的智慧和方法,還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所以平時具備一些防護知識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我們防護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今天,大家在活動中已經學到了許多保護自己的高招,今后也請同學們注意收集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并編輯成冊,存入自己的檔案袋。最后,祝同學們天天愉快,歲歲平安,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一路順風!(播放《一路順風》歌曲。)
(四)課后拓展練習
課后查找有關資料,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并設計中小學生自我保護絕招。最后,全班匯總編出《自我防護手冊》。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四
由于中班幼兒還不能很好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活動中總出現(xiàn)一些不安全隱患,所以,我制定了《我能保護我自己》的主題活動。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接近危險物品,不做危險的事。
3、了解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和自救方法。
4、知道幼兒身邊的危險有哪些,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全意識。
5、學習簡單的自救方法,直到遠離危險。
重點是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難點是幼兒年齡小不能很好的分辨哪些是危險的事和物。
小朋友玩危險品受傷的事例圖片
教師總結:尖銳的利器(剪刀、小刀、針、牙簽)水、火、電、氣。
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個角落尋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記錄進行交流,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對不安全的預見能力。
1、鼓勵幼兒討論預防受傷的方法。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記住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在游樂器材前停留,向幼兒說明這些器材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及正確方法。
2、請幾位幼兒示范正確玩法。
活動延伸:家園共同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jié)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xié)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jié)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五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知道不做危險動作。
2、學習履行一些簡單的安全行為。
在語言角內增設《橡皮膏朋朋》的圖書若干冊及相應的錄音帶,以便于幼兒聽聽、講講、議議。提供若干組成對的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的圖片如:“有秩序地玩滑梯”和“爭先恐后擠滑梯”。設立“安全角”,提供若干個安全品或危險物的實物與卡片。如:空藥瓶、易碎物(卡片)、尖銳物(卡片)等。
1、引導幼兒分組感知討論,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重視。
2、幼兒集體或分組操作實踐,利用日常生活或創(chuàng)設特定情景,讓幼兒學習保護自己身體安全的行為。
(1)小心關門
(2)安全使用剪刀
強化鞏固日常生活中自我安全保護行為,為奠定良好的習慣打基礎。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六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在外出游玩時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2、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知道在外出游玩時應該注意的事情。
3、了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活動準備:
1、視頻片段。
2、寫有“110”、“119”、“120”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1、觀看錄像,看完一片段就暫停,讓幼兒說說。
(1)第一片段:外出游玩怎樣乘車呢?外出游玩乘車時,不要把頭、手伸到窗外,不能打開車窗,坐在車座上身子做穩(wěn),背靠車座,上下車時不要擁擠,互相謙讓。
(2)外出游玩怎樣排隊?游玩時要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緊跟老師,不離開老師所指定的范圍,有什么需要或不舒服及時跟老師說,不做危險的事情。
(3)陌生人和你說話,請你吃東西你怎么辦?不與陌生人說話或跟陌生人走,一切聽指揮。
2、教師總結:出游時要緊跟隊伍,不能單獨行動,如果發(fā)生緊急情況要及時告訴老師。
3、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2)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了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并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系。
三、結束部分。
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了解自我保護的具體方法。
拓展延伸:
在表演區(qū)投放材料,引導幼兒進行自由扮演,進一步熟悉自我保護的方法。
保護自己教案篇一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標記,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知道一些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方法,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2.通過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動腦及創(chuàng)造想象的能力。
玩具電話兩部,各種標記圖片若干。各種幾何形的'白卡片若干,繪畫工具材料。
1、認識幾種主要標記。
(1)有毒、危險品標記。
師:這是什么標記?你在哪里見到過這種標記?它表示什么,提醒我們注意什么?
幼兒自由討論,最后讓幼兒知道有毒、危險品標記的意思是有劇毒,危及生命,切不能亂動亂用。
(2)防觸電標記。
師:這是什么標記?哪些地方掛(畫)著這種標記?它表示什么?
出示一幅內容為在高壓線下放風箏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分析,并說出這樣做有什么危險,哪些地方不應該放風箏。
(3)防火標記。
師:這是什么標記?平時,小朋友應該怎樣防火?萬一發(fā)生火災,我們應該怎樣做?
2、游戲:報火警。
玩法:教師當消防隊的值班員,請一幼兒做報警者,撥玩具電話“119”,向值班人員報告火警(要求講清楚什么地方發(fā)生火災,請消防隊趕快來救火)。值班員立即發(fā)出“全體消防隊員出發(fā)”的命令,全班幼兒模仿消防車上警報器的聲音,邊走邊作開車狀。稍頃,做舉水龍頭射水的動作,片刻后,開車返回,表示火已撲滅。
游戲后,教師講清火警電話不能隨意亂打的道理。
3、設計標記。
.師師:小朋友認識了許多標記,知道標記的作用很大。大家想一想,幼兒園還有哪些地方也可以掛標記,能提醒我們注意安全。(幼兒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保護自己教案篇二
1、學習不受物體大小、排列方式、顏色的影響,比較物體的多少。
2、培養(yǎng)良好的操作習慣。
3、培養(yǎng)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習作本。
【活動過程】。
1、復習故事《海底探險》,發(fā)展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師:小朋友,上堂課麥克老師給我們講一個《海底探險》事,還記得嗎?故事里有誰?它們被什么東西吸進去了,珍寶寶要讓他們回答幾個問題,最后他們答對了嗎?今天珍珠寶也要請我們小朋友來答題,答對了還有獎勵呢!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師引導,用觀察點數(shù)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師小結:物體數(shù)量的多少和物體的大小,排列顏色沒有關系。
3、引導幼兒看課件,師幼一起講解習作題。
(1)師:珍珠寶寶還有一些小游戲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參加呢,你們愿意?
(2)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答對了獎勵一個五角星。
4、幼兒自己完成習作本。
(1)師:下面請小朋友自己動手來做,你們會嗎?
(2)幼兒自己操作,教師指導。
5、集體驗證作業(yè)。
6、游戲“馬蘭花”
保護自己教案篇三
1、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2、仔細觀察畫面細節(jié)并理解畫面重點。
3、能運用保護方法來保護自己。
律動《手指游戲》。
1、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我會保護自己》。選擇其中一個說一說:
你們看到了什么?
發(fā)生了什么事?
畫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教師依次完整的說出畫面上發(fā)生的事情。
如果是你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辦?(幼兒分組討論)。
在家里的時候,如果有人按門鈴,你會怎么辦?
如果有大人來問路,你會怎么辦?
和家長一起出去的時候,應該怎么樣?
陌生人想要給你吃東西,你會怎么辦?
放學或外面玩時,有陌生人要帶你回家,你會怎么辦?
身體的哪些地方屬于秘密的部位,不可以給別人碰?
如果不熟悉的人觸碰你身體的秘密部位,你會怎么辦?
1、教師扮演陌生人敲門。讓幼兒思考應該怎么做?
2、教師扮演陌生人給幼兒吃糖,讓幼兒思考該怎么辦?
3、教師小結:在沒有爸爸媽媽的情況下,陌生人給的東西我們不能接受,也不能和陌生人說話、更不能跟著陌生人走。在外面迷路了我們也不要著急,我們可以給爸爸媽媽大電話,如果記不住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我們可以打警察叔叔的電話號碼110,所以還沒記住爸爸媽媽電話號碼的小朋友要努力記住哦。
保護自己教案篇四
1、通過看看說說,初步了解熱帶魚花紋美麗的簡單原因及幾種海洋生物保護自己的本領,對科學探索產生濃厚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想象的能力,并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3、初步知道保護自己的重要性,激發(fā)幼兒關心自己、關心同伴的愿望。
4、對xx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電腦一臺、有關知識的vcd碟片(參考《印尼野性篇—水中奇境》)。
一、海洋生物的保護色。
1、熱帶魚的保護色。
(1)、看有關熱帶魚的vcd片。
(2)、討論:熱帶魚為什么有這么漂亮的顏色?鼓勵幼兒尋找、探究答案。
(3)、看vcd了解答案。
2、侏儒海馬的保護色。通過看圖片,幼兒發(fā)現(xiàn)它的顏色與生活環(huán)境的相關聯(lián)系。
3、鰈魚保護自己的本領。
4、變幻極大師:章魚的奇特本領。
二、海洋生物的其它自我保護本領。
1、鰻魚的自我保護意識。
2、成群的小海龜如何逃生的。
3、稍大一些,沒有特殊本領的魚是如何逃避敵人的攻擊。
三、討論:小朋友如何保護自己,發(fā)現(xiàn)幼兒園里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說說每天在回家的路上、在家里玩時有什么潛在的危險。
幼兒仍然保留著直覺行為性思維的特點,對自己行為的計劃性、預見性較差。因此,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據此對幼兒進行自我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從幼兒的實際情況看,他們對安全方面的知識并非一無所知。在前幾年的生活中,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積累了安全方面的知識。在此基礎上,若能進一步運用他們的原有經驗,并從情感激發(fā)入手,引起幼兒對安全的“警覺“,這樣,才能使教育的要求真正地轉化為幼兒自覺的安全行為。
首先,從設計多種情境,提供多方信息著手,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關注,讓他們在看看、聽聽、講講、議議中初步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為以后的教育作好鋪墊。
其次,結合日常生活、或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景幫助幼兒了解什么情況下易發(fā)生安全事故,了解哪些是危險動作,怎樣做才是安全行為,通過一些實踐活動和操作,以學習一些簡單地自我保護身體的方法。
保護自己教案篇五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接近危險物品,不做危險的事。
3、了解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和自救方法。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小朋友玩危險品受傷的事例圖片。
二、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險的?.
教師總結:尖銳的利器(剪刀、小刀、針、牙簽)水、火、電、氣。
三、尋找危險品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個角落尋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記錄進行交流,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對不安全的預見能力。
四、通過討論的方法了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1、鼓勵幼兒討論預防受傷的方法。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記住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
五、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后的自救方法。
1、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在游樂器材前停留,向幼兒說明這些器材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及正確方法。
2、請幾位幼兒示范正確玩法。
家園共同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jié)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xié)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jié)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通過活動使幼兒在外出游玩時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2、能在外出游玩時聽老師指揮,不做危險的事。
3、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知道在外出游玩時應該注意的事情。
4、了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1、春游時的`錄像:孩子們是怎樣坐車的,怎樣排隊的?請幼兒較陌生的老師扮演陌生人,拐騙孩子的場景。
2、寫有"110"、"119"、"120"、"114"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一、談話,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春天來了,幼兒園準備帶小朋友們外出春游,高興嗎?但是小朋友出去春游老師有些擔心呢,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幼兒回答。教師:外出春游和在幼兒園可不一樣,需要小朋友們注意一些事情,你們知道要注意什么嗎?幼兒自由討論后回答。
二、觀看錄像,看完一片段就暫停,讓幼兒說說。
(1)第一片段:外出游玩怎樣乘車呢?外出游玩乘車時,不要把頭、手伸到窗外,不能打開車窗,坐在車座上身子做穩(wěn),背靠車座,上下車時不要擁擠,互相謙讓。
(2)第二片段:外出游玩怎樣排隊?游玩時要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緊跟老師,不離開老師所指定的范圍,有什么需要或不舒服及時跟老師說,不做危險的事情。
(3)第三片段:陌生人和你說話,請你吃東西你怎么辦?不與陌生人說話或跟陌生人走,一切聽指揮。
教師總結、補充幼兒的回答:衣服要穿的輕松些、要穿運動鞋,背包帶子要檢查等。
三、討論:外出游玩要帶什么?
提醒幼兒不要帶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加重自身的負擔。像手帕紙、水、塑料袋等物品是必須帶的。
四、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了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并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系。
五、游戲"怎么辦,做什么"。
教師:現(xiàn)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看誰說得好。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看看圖片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可以打什么電話幫助他們解決呢?誰出現(xiàn)了?他們來做什么?(游戲可進行多次)。
幼兒分別扮演需要幫助的人及警察、醫(yī)生、接線員等,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及其相關人員的活動。
保護自己教案篇六
1、懂得食物對身體健康的的重要作用,樣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2、初步了解常見疾病防治、避開危險的初淺知識和方法。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準備:圖片、安全標志。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廚房。
教師引導幼兒參觀廚房的工作人員洗菜、切菜等過程,感受工作人員為了讓小朋友吃飽,吃好每天付出的辛勤勞動。
2.建議廚房人員制作各種多種圖案的的包點,引起引起幼兒食欲。
教師小結:小朋友平時要多注意飲食,不能亂吃東西。不然就會生病。
3、教師可制作有些安全標志,貼在相應的地方,提醒幼兒躲開危險的知識。
4、配合家長,教育幼兒不要帶小珠子、小夾子等不安全的物品到幼兒園。戶外活動時,及時提醒幼兒不玩危險的游戲,不做危險的動作。初步學會保護自己。
5、教師留心觀察,可根據幼兒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一些疾病、危險時間等生成教育活動。
6、組織幼兒討論:假如與父母或老師一起外出時走失了該怎么辦?
教師引導幼兒應該學會求助或自助,如打家庭電話(必須記住家庭電話號碼,懂得打電話的方法、步驟)應向警察叔叔求助(必須懂得家庭地址或幼兒園地址),等等。
不應該隨便跟陌生人走。
7、活動結束。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jié)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xié)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jié)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保護自己教案篇七
1、知識方面使學生知道有關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法律規(guī)定,知道青少年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方面使學生學會認識和判斷面臨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學會運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護的能力,從而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追求安全而充實的初中生活,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勇氣和信心,學會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先學后教,在學生自學預習的基礎上,初步掌握課本觀點,獲得感性認識;再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課堂活動深化認識;老師在此過程中不斷幫助學生澄清觀點,掌握方法,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并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
1、溫故知新回憶身邊的侵害和保護各來自哪里?
2、導入新課幻燈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給了你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說明:在加強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對未成年人保護的同時,青少年自己也應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社會各方面的保護,只是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必要條件(外因條件),要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合法權益得到保護,還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內因條件),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引出討論的話題:我們青少年如何——幻燈片:防范侵害,保護自己老師:大家慢慢長大,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也多了,這里老師要提醒大家社會是復雜的,很多生活中的小事,不起眼的東西,也可能成為別人侵害你的'手段和工具。
老師:身份證,它是我國公民身份的唯一證明,是十分值得重視和保護好的,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就可能會使自己遭到侵害。
幻燈片:看看身份證老師:完成預習練習:課本第93頁案例1,李明所受到的侵害就是因為沒有好好地保護自己的身份證。
這是一類情況,等大家領到身份證以后也許能體會得更深刻一點。還有一類情況是與我們關系十分密切的:
學生表演小品“聊天”。
邊看邊思考:小品中馮健文同學的“網上交友歷程”里,存在哪些問題?
(結合課本第93頁案例2,學生總結,老師最后歸納)老師:以后上網交友就要提高警惕,保護自己,以小品中的案例為戒。這里給大家一點建議:
幻燈片:“中學生上網規(guī)則”
(1)遵守中學生守則,不到網ba上網服務的營利點上網。
(2)要善于網上學習,充分利用網絡環(huán)境所創(chuàng)造的條件,學習并掌握獲取、傳遞和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和本領。
(3)不瀏覽不良信息,一起監(jiān)督網絡、檢舉不當網站暴力的泛濫。
(4)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不惡意攻擊網站。
(5)時刻提高警惕,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6)不隨意約會網友。
(7)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8)要有益身心健康,注意上網時間不能太長,聽從家長或指導老師的勸告,不沉溺于虛擬時空。
老師:引起大家尤其是女生們的注意了:女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特點,往往更容易成為不法分子實施侵害的對象,所以對于女孩子來說,更應該保持高度警惕。
這里為女生們設計了一份自我保護建議,可是還不完整,僅僅開了個頭,請同學們分組討論1分鐘,發(fā)揮聰明才智,繼續(xù)寫下去。
同學“開火車”講出所討論結果。
幻燈片:
(1)上學、外出結伴而行。
(2)不去偏僻的地方。
(3)……(請女同學齊聲朗讀)給女生的自我保護建議:
幻燈片:給女生的自我保護建議:
(1)上學、外出結伴而行。
(2)不去偏僻的地方。
(3)不去營業(yè)歌舞廳、錄像廳、通宵電影院等潛伏不安全因素的地方娛樂。
(4)不與陌生單獨會面。
(5)不搭乘陌生人的車輛。
(6)面對侵害,沉著冷靜,積極尋求幫助,敢于抵抗,記住罪犯的特征并即時報案。
(7)自尊自愛,不穿著過于暴露的衣物。
(8)不卑不亢,把握好交往的程度。
學生作答。
老師:總結,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讓侵害發(fā)生,把它拒之門外。如何把侵害拒之門外啊?提高警惕!所以,這是自我保護第一步。
幻燈片:提高警惕提高警惕,是指在侵害發(fā)生前,就將其拒之門外,是有遇見防范侵害,而非補救性的。
學生:用智慧!
幻燈片:用智慧保護自己用智慧保護自己,是指在侵害發(fā)生的時候,使用得當?shù)姆椒ㄊ棺约好撾x險境或者將損失降到最低。
老師:引導,用智慧保護自己和提高警惕有什么不同之處?
學生作答,老師總結(發(fā)生之前與發(fā)生的時候)。
分析課本第96頁四幅圖,“你想到了哪些脫險的好辦法?”
1、請同學分析四幅圖中,哪些屬于自然侵害,哪些屬于不法侵害。
2、重點討論遇到不法侵害的解決方法。
學生討論,并且發(fā)言。
老師:老師將剛剛學生講的東西作總結,并指出:好好保護自己,必須學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慧,然而從大家剛才的發(fā)言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險境中發(fā)揮智慧,主要考慮以下問題:
幻燈片:青少年在遭受不法侵害,實行自我保護時,應當注意。
(1)分析雙方力量對比,在力量懸殊時應暫時妥協(xié),事后報警(第95頁案例2)。
(2)有效利用周圍環(huán)境。
(3)機智求助他人。
(4)主觀心理的調節(jié)。
(5)把自身生命安全擺在第一位。
(6)避免無謂的激怒對方。
老師:回顧,身邊的保護除了來自學校、家庭和社會以外,還有一個很關鍵的是國家立法。引導學生想一想學過的有關法律。
幻燈片:1991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老師:強調青少年積極學法用法的意義,特別強調《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國家專門為保護青少年而立法的,與大家息息相關,大家要有意識地去學習它們,利用它們保護自己。
學以致用:
自教育部頒發(fā)加強中小學生安全保護工作的有關文件以來,市教育局多次召開專門會議,強調學校應積極預防學生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青少年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作為中學生你遇到下列情形時,應該怎么辦?請你分別為下列片段擬一條警示語:
(1)“包吃、包住、包玩,五折優(yōu)惠!”網吧老板請你上網。
警示語:拒絕不良誘惑,警惕網吧陷阱。
(2)放學路上,遇見紅燈,與你同行的同學說:“沖過去!我們有《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BR> (3)朋友聚會時,有人給你“來一顆,提提神。”
4)緊急意外——暴力、搶劫、勒索等發(fā)生在你身邊。
保護自己教案篇八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首位。"大班幼兒雖然懂得一些粗淺的安全意識,但由于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加之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fā)生一些意外損傷?!吨改稀分赋鲇變阂邆浠镜陌踩R和自我保護能力,對幼兒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于簡單說教,"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于是在本節(jié)安全活動中我采用孩子喜歡的繪本閱讀、游戲、討論、設計安全標記等方法,幫助幼兒了解周圍環(huán)境中的安全隱患,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從而提高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1、通過閱讀繪、判斷、推理、猜測、討論等活動,讓幼兒了解在家的一些安全常識。
2、通過想象、勸阻、圖標分類等,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通過關心幫助活動,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情感。
手偶、自繪圖案制作ppt課件、幼兒每人各一張笑臉、哭臉、設計安全標記圖紙若干。
如何通過閱讀繪本,進行判斷、推理、猜測、討論等活動了解在家的一些安全常識。
圖標分類。
今天我們班來了位男小朋友,他想請我們小朋友給他起個好聽的名字。"(用幼兒起的名字引出活動)。
1、周六爸爸媽媽都上班去了只有××一人在家。××玩氣球,不小心氣球飛到天花板上,××就把凳子和紙盒堆在一起夠氣球。
提問:××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猜測想象:氣球到底有沒有夠著?下面還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幼兒預測)。
2、氣球最終從窗戶飛走了,××把頭探出窗戶看氣球,明明從窗戶看到樓下的好朋友佳佳,他急忙又跑到陽臺上探出身體和樓下的佳佳打招呼"佳佳,你好!"。
提問:這樣做好不好,我們看見了,該怎么勸阻明明呢?(引導幼兒進行勸阻表演)。
3、××覺得沒事可做,他到衛(wèi)生間在浴缸里放了很多熱水。
這樣做行嗎?放了這么多水他會干什么呢?(引導幼兒預測)水快滿了,××急忙脫了衣服,喊著"沖啊,跳水嘍。"猛地沖進浴缸,水花濺了一地,衛(wèi)生間的地板上全是水。
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們該怎樣提醒××?(引導幼兒進行勸阻表演)。
4、洗完澡××又會做什么事呢?
××洗完澡,用他沾了水的濕乎乎的手,去開開關。
現(xiàn)在我們看見了,你想怎么說?(引導幼兒進行勸阻表演)。
5、××關了燈,你們猜他現(xiàn)在來去了哪個房間?
××來到媽媽的房間,看見媽媽燙衣服用的電熨斗,他想去試一試自己熨衣服。
你們認為他能不能做這件事,我們怎樣阻止他呢?
同時出示6幅畫面圖a××想起前幾天媽媽在肯德基買的炸雞塊,于是他拿出來吃。
圖b××覺得有些餓了,他想起桌上的果凍,他拿起一個就一口吞了下去。
圖c××幫媽媽洗衣服。
圖d××來到廚房,他覺得廚房很神秘,但他什么也沒做。
圖e××想玩小汽車,可是小汽車沒電了,他拿出電池放到嘴里玩。
圖f××看到瓶子里花花綠綠像糖果的東西,他想拿出來吃。
圖g××看見桌上的硬幣和花生,他想試一試花生米能不能裝進鼻孔,嘴巴能不能吞進硬幣。
(對有不同意見幼兒讓其說明)四、給安全圖標分類,并說出理由。
1、師講解分類要求。
2、幼兒進行圖標分類。
3、檢驗分類結果并說出理由。
師: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還小,我們到活動室再做些安全圖標送給她們,相信她們更需要我們的安全標記來提醒他們。
為小班弟弟妹妹設計安全圖標。
保護自己教案篇九
1、初步了解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的相關知識,教幼兒學習簡單的自救方法。
2、知道遇到突發(fā)災難時要保持冷靜,并保護好自己。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幼兒用書。費書紙或濕柴物品。
一、閱讀幼兒用書,初步了解地震。
1、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邊看邊思考。
教師:圖片中發(fā)生了什么事?(地震)教師:你聽說過地震嘛?地震是怎樣的?
教師:如果人在一樓,就趕快跑到戶外空地上,抱住頭,蹲下來;如果來不及跑出來,躲在哪里會比較安全呢?(如:靠外的墻角,水管旁。)
2、模仿地震時的躲避姿勢。
教師:怎樣躲避會比較安全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書上的四種姿勢。
教師請四個幼兒分別選擇一種姿勢進行模仿,其他幼兒觀察。
二、模擬地震時的疏散。
教師在一樓,則快速跑到戶外的空地下蹲下;教師在二樓及以上,則要跑到墻角、廁所出,并以安全的姿勢躲避好。
三、閱讀幼兒用書,初步了解火災。
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邊看邊思考。
教師:有時候我們會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矗瑘D片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有煙,起火了)教師:發(fā)生火災時千萬不要到處亂跑。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意圖。)
教師總結:火災時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對人體非常有害;煙霧是上升的,所以我們要放低身體,并用衣服馬上捂住嘴巴和鼻子,有秩序地向安全出口撤離。
四、模擬室內火災的疏散。
1、教師:小朋友,如果發(fā)生火災了,你會怎樣做呢?我們在教室里試一試吧。
請幾個幼兒上來表演,其他幼兒觀看。教師進行評價和指導。
2、燒然費書紙,讓幼兒模擬火災現(xiàn)場學習逃生。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jié)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xié)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jié)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百科:保護,指盡力照顧,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權益不受損害。語出《書?畢命》“分居里,成周郊”孔傳:“分別民之居里,異其善惡;成定東周郊境,使有保護。”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接近危險物品,不做危險的事。
小朋友玩危險品受傷的事例圖片。
二、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險的?.
教師總結:尖銳的利器(剪刀、小刀、針、牙簽)水、火、電、氣。
三、尋找危險品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個角落尋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記錄進行交流,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對不安全的預見能力。
四、通過討論的方法了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1、鼓勵幼兒討論預防受傷的方法。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記住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
五、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后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游戲。
1、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在游樂器材前停留,向幼兒說明這些器材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及正確方法。
2、請幾位幼兒示范正確玩法。
家園共同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jié)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xié)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jié)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一
感受樂曲歡樂的氣氛,運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
感應樂曲中的特定節(jié)奏型,并嘗試對音樂進行頑固伴奏。
cd鈴鼓圖片。
一、入場。
果園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我們一起去果園玩玩吧,出發(fā)嘍!(師引導做頑固節(jié)奏)。
二、感受樂曲、節(jié)奏。
1、我們到嘍,哇!蘋果都成熟了,紅彤彤,金燦燦的,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你是怎么摘果子的?(欣賞樂曲)。
2、摘了這么多的水果,我們來榨果汁喝吧,你榨過果汁嗎?是怎樣榨果汁的?
3、出示圖譜:師幼討論榨果汁過程。
(2)教師指圖,幼兒拍打出塔、塔、踢踢塔的節(jié)奏型。
(3)我們來榨果汁嘍(播放音樂)。
三、道具律動。
2、我們一起用神奇的榨汁機榨榨看。
3、你們喝飽了嗎?我們榨點給客人老師喝一喝,客人老師幫我們看看誰能榨出最美味的果汁。
4、神奇的榨汁機不僅可以榨出美味的果汁,還可以和我們一起跳跳舞吧!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二
(1)導入課題: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對動物保護自己產生興趣。從故事“老虎來了”中的動物是如何對付老虎的例子,引發(fā)幼兒思考各種動物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2)了解動物保護自己的幾種常用方法,擴展幼兒已有的知識。
a、幼兒觀看錄象,初步了解錄象中小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
b、再次看錄象,進行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的歸類,出示方法代表圖片和相應的動物的圖片。
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xxx有的xxx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3)游戲:會保護自己的小動物。鞏固整理幼兒的知識經驗。幼兒選擇各種動物頭飾扮作小動物,當教師出示保護方法的圖示后,幼兒看是否所選的動物相同,然后做出相應的動作。
在活動中,可以繼續(xù)了解動物保護自己的其他方法,以及人們是如何把動物的自衛(wèi)方法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的。
課件:反映青蛙。烏龜。刺猥。黃鼠狼。兔子。毛毛蟲六種動物是如何保護自己的錄象。
(1)知道動物都會保護自己,而且它們保護自己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2)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3)積極參加活動,有進一步探索動物保護自己的興趣。
(1)知識準備:幼兒事先通過看書??翠浵蟆柍扇?,對動物過冬的方式有所了解。
(2)錄象:“動物的自我保護”;幾種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簡單圖示。
(3)動物的圖片。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三
[知識目標] 認識防范侵害的必要性,認識一些不法侵害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運用智慧保護自己,知道呼救法、周旋法及勇敢抗爭都是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了解常用的呼救電話號碼。
[能力目標] 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斷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辯證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學會運用自己的智慧,機智勇敢地與侵害行為作斗爭,增強與違法行為作斗爭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交往與溝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初步理解法律的規(guī)定與意義,增強尋求法律保護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目標]懂得生命的價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確立法律觀念,尊重規(guī)則,尊重權利; 增強學習與體質鍛煉的自覺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與身體素質,促進自身德、智、體全面發(fā)展。
教學重點、難點:防范不法侵害、提高警惕的必要性,找到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
教法:情景教學法、討論法。
教具:漫畫、案例資料、錄音機。
1課時
(一)歌曲引入:播放歌曲《祝你平安》。
板書:第二框 防范侵害、保護自己
師:大家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學生答:祝你平安)對,就叫祝你平安,我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周圍的人平平安安,不受傷害,尤其是做父母的,格外關心自己孩子的健康、安全。但 據國家兒童少年安康計劃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因溺水、交通事故等非正常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當于每天有一個班在消失。每年我國有近2萬14歲以下兒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萬兒童受到車禍、食物中毒、他殺、自殺等意外傷害,未成年人已成為危險環(huán)境的受害者。
由此可見,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在面對犯罪行為、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時往往處于被動地位,容易受到侵害。所以,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如何防范侵害,保護自己。
(二)講授新課
看漫畫《騎摩托車的人》,讓學生對違規(guī)騎車人的結果用一個故事講述出來,并讓學生講述看了這個故事后得到的啟示,由此得出結論一:面對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不法侵害,如果我們警惕性不高,自我保護的意識不強,就會使自己遭受損失,陷入困境。因此,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
交流探究--我們對社會生活的哪些方面要提高警惕?
(老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并提出特別關注)
1、上網聊天、網上交友。匿名交友網上多,切莫透露真信息。網上人品難區(qū)分,小心謹慎沒有錯。
2、女生的自我保護。出門在外結伴行,穿衣打扮要得體;生人搭訕不理睬,防范意識心頭記。
但是有些時候那些不法侵害卻是防不勝防的,那么怎樣才能更有效地防范侵害呢?
案例分析:20xx年8月27日晚,沈陽市一名19歲的應屆畢業(yè)生任凱(當年高考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東北財經大學)在從其姥姥家回家的路上,路遇兩名歹徒欲搶劫其手機,為此,這個剛烈的19歲青年與兩個歹徒展開了殊死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刺中11刀后而亡。
請同學思考回答:慘劇能避免嗎?假如你是任凱,你會怎么辦?
師:本案中的任凱面對歹徒的突然襲擊,能夠勇敢地進行搏斗,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同犯罪分子作斗爭,除了勇敢之外,還需要智慧,講究策略。就以對付搶劫犯罪來說,面對劫匪的突然出現(xiàn),如果有能力足以制服犯罪分子,自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實施正當防衛(wèi)。如果沒有能力將其制服,也可以采取多種方法脫身。常見的有:呼救脫身法、周旋脫身法、恐嚇脫身法、對犯罪分子進行說服教育法等等。萬不得已,也要充分進行比較,兩害相權取其輕,爭取把損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權益。在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相比的情況下,人身權利自然大于財產權利,自然應舍棄財產以保全自身。本案中任凱如果選擇放棄手機也許是更為理智的做法。青少年在面對比自己強大的犯罪分子時,也不必大義凜然勇于搏斗,去作無謂的犧牲。
師:對我們學生來講,校園內外的攔截敲詐可能是最常見的不法侵害,這不,有位同學就碰到了--列舉我校前段時間校園里發(fā)生的敲詐搶動劫案例。
討論:面對攔截敲詐該怎么辦?
師:大家的觀點實際上都有一定道理,我們遭遇意外險情和傷害時,處理方法是隨機應變,機智勇敢,用智慧來保護自己;處理原則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爭取把損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權益。當然,同學們身邊的不法侵害遠不止一項攔截敲詐,還有許多。下面,我就選擇三個情境,請大家討論,看看誰是自救智多星:
1、當你回家時,發(fā)現(xiàn)有一個成年人在你后面跟著你,怎么辦?
2、當你獨自在家,遇到陌生人來訪,怎么辦?
3、當你路過網吧,網吧老板拉你進去打游戲,怎么辦?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師:剛才大家大都提到了打110的電話,知道這是幫助自己防范侵害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下面,我就來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對常用的急用電話是否了解。
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交通事故報警--122;森林火警--95119。(分小組競賽)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能遇到哪些意外險情與傷害?如果遇到了,你覺得應該如何應對?(學生回答)
案例:1994年春,13歲中學生小峰自創(chuàng)的歌詞在當年的全國少年兒童歌詞征集活動中獲特別獎。但小峰并未接到獲獎通知書。經調查發(fā)現(xiàn),是參加復評工作的小學教師李某和他的學生張某做了手腳。小峰于1996年初把一紙訴狀交到法院,狀告李某和張某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1997年8月10日人民法院審結,小峰獲得17000元賠償。這是國內首例未成年人著作權案。
問:1、小峰靠什么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2、在你的身邊有過類似的事例嗎?
老師總結,小峰靠法律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其實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
為了更好地保護青少年,我國特地頒布一系列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來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師:青少年受到非法侵害時,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邪惡得到懲處,使正義得到伸張!
(三)課堂感悟,點撥升華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最受啟發(fā)的是什么地方。(用一兩句話來概括)
教師小結:青少年要學會自我保護,不僅需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和勇氣,也要有保護自己的智慧和方法,還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所以平時具備一些防護知識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我們防護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今天,大家在活動中已經學到了許多保護自己的高招,今后也請同學們注意收集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并編輯成冊,存入自己的檔案袋。最后,祝同學們天天愉快,歲歲平安,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一路順風!(播放《一路順風》歌曲。)
(四)課后拓展練習
課后查找有關資料,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并設計中小學生自我保護絕招。最后,全班匯總編出《自我防護手冊》。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四
由于中班幼兒還不能很好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活動中總出現(xiàn)一些不安全隱患,所以,我制定了《我能保護我自己》的主題活動。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接近危險物品,不做危險的事。
3、了解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和自救方法。
4、知道幼兒身邊的危險有哪些,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全意識。
5、學習簡單的自救方法,直到遠離危險。
重點是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難點是幼兒年齡小不能很好的分辨哪些是危險的事和物。
小朋友玩危險品受傷的事例圖片
教師總結:尖銳的利器(剪刀、小刀、針、牙簽)水、火、電、氣。
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個角落尋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記錄進行交流,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對不安全的預見能力。
1、鼓勵幼兒討論預防受傷的方法。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記住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在游樂器材前停留,向幼兒說明這些器材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及正確方法。
2、請幾位幼兒示范正確玩法。
活動延伸:家園共同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jié)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xié)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jié)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五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知道不做危險動作。
2、學習履行一些簡單的安全行為。
在語言角內增設《橡皮膏朋朋》的圖書若干冊及相應的錄音帶,以便于幼兒聽聽、講講、議議。提供若干組成對的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的圖片如:“有秩序地玩滑梯”和“爭先恐后擠滑梯”。設立“安全角”,提供若干個安全品或危險物的實物與卡片。如:空藥瓶、易碎物(卡片)、尖銳物(卡片)等。
1、引導幼兒分組感知討論,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重視。
2、幼兒集體或分組操作實踐,利用日常生活或創(chuàng)設特定情景,讓幼兒學習保護自己身體安全的行為。
(1)小心關門
(2)安全使用剪刀
強化鞏固日常生活中自我安全保護行為,為奠定良好的習慣打基礎。
保護自己教案篇十六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在外出游玩時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2、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知道在外出游玩時應該注意的事情。
3、了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活動準備:
1、視頻片段。
2、寫有“110”、“119”、“120”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1、觀看錄像,看完一片段就暫停,讓幼兒說說。
(1)第一片段:外出游玩怎樣乘車呢?外出游玩乘車時,不要把頭、手伸到窗外,不能打開車窗,坐在車座上身子做穩(wěn),背靠車座,上下車時不要擁擠,互相謙讓。
(2)外出游玩怎樣排隊?游玩時要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緊跟老師,不離開老師所指定的范圍,有什么需要或不舒服及時跟老師說,不做危險的事情。
(3)陌生人和你說話,請你吃東西你怎么辦?不與陌生人說話或跟陌生人走,一切聽指揮。
2、教師總結:出游時要緊跟隊伍,不能單獨行動,如果發(fā)生緊急情況要及時告訴老師。
3、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2)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了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并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系。
三、結束部分。
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了解自我保護的具體方法。
拓展延伸:
在表演區(qū)投放材料,引導幼兒進行自由扮演,進一步熟悉自我保護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