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口語課教案(三篇)

字號: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初中語文口語課教案篇一
    1、團( )坐 2、少頃( ) 3、但( )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4、滿坐( ) 5、婦人驚覺( )( )欠伸( )
    6、囈語( ) 7、婦撫( )兒乳( ) 8、兒含乳( )啼
    9、以為( )妙絕( ) 10、賓客意( )少( )舒( )11、稍稍( )正坐 12、中間( )力拉( )崩倒之聲13、百千齊作( ) 14、曳( )屋許許( )聲
    15、雖(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不能指( )其一端( );16、不能名( )其一處 17、奮袖( )( )出臂
    18、于是( )( )賓客無不變色( )離席
    19、兩股( )戰(zhàn)戰(zhàn)( ),20、幾欲先( )走( )
    21、善口技者( )22、會賓客大宴( ) 23、施八尺屏障( )
    24、既而兒醒( ) 25、絮絮不止( )26、未幾( )
    27、眾妙畢備( )( ) 28、群響畢絕( )( )
    二、句子翻譯
    1、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2、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3、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 婦夢中咳嗽。
    初中語文口語課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民間藝人的智慧和才能。
    2..結合注解及課外資料自己能夠翻譯本文。
    3..學習本文簡練、準確、生動的語言。
    學習重點及難點:
    學習本文簡練、準確、生動的語言的魅力。
    學法指導:閱讀欣賞、合作探究
    學習過程
    一.課前學習(初學識記課文內容,汲納新知練習記憶)
    讀文要求:放開聲音讀全文一遍,遇到陌生的字詞、隨手畫出不理解的句子,標出停頓。讀文結束,完成下面要求。
    1. 本文敘述了什么?
    答:
    。
    2. 給文本編寫自然段序號,本文有多少自然段?答: 。
    讀文要求:默看課文,邊看課文邊看文下注解邊畫出不解的語句。讀文結束,完成下面要求。
    3. 寫出陌生的字詞并查閱工具書注音解釋。
    (1)陌生的字是: ( ) ( ) ( ) ( )
    ( ) ( ) ( ) ( )
    (2)結合課文注釋,自己翻譯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把不能解決的字詞及句子記錄在下面。
    字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鏈接:
    口技,屬雜技的一種,是我國很早就在民間流行的一種由演員運用口腔發(fā)聲來摹擬各種聲響的技藝。由于表演者多隱身在布?;蚱溜L的后邊,俗稱“隔壁戲”。這篇課文記敘的就是一場在圍幕中表演的絕妙口技。
    正面描寫:對文章所要表現的人物或中心事件的直接地描寫,用以直接刻劃人物,表現主題。(也稱直接描寫)
    側面描寫就是不直接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描寫、刻畫,而是描寫與之有關的其他事物,或是通過其他人物的評論,從側面烘托、映襯,表現出描寫對象的特征來達到寫所要寫的人和物的目的。側面描寫含蓄,能留給讀者更多的想像余地,因此能給讀者以特殊的美感。
    二. 課堂學習
    (一)初讀識記,記準文本之要(概)。
    4.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自讀課文,填空。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這篇文章節(jié)選自 朝 編選的筆記小說 。集中表現表演者技藝高超的一個詞是“ ”
    5.表演者摹擬深夜中一戶四口的情景,讀來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全文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藝超。
    6. 課文對聲音的描述可謂惟妙惟肖:(4分)
    ⑴ 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驚醒之后,各種聲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描述突遭大火時“百千齊作”的聲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課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內容和過程,這是從正面表現口技者的技藝精湛。另外還有側面的描寫,請—一指出,并談談側面描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下面對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本文描寫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藝。
    b 本文既可以當作場景描寫的記敘文來讀,也可以作為摹寫口技特色的說明文來讀。
    c 聽眾的反應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屬正面描寫。
    d 文章結尾處道具的重現,強調其表演工具的簡單,突出其技藝在“口”,點明題意。
    (二)讀文理解,把握文本內涵。
    9.課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前后兩次清楚地交代了極簡單的道具,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細讀課文第2、3、4段,思考:這三段描寫了幾個場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文欣賞,感悟文本之美。
    12. 課文中寫犬吠用“遙聞”,寫鼠聲用“微聞”,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課文寫小兒“含乳啼”,大兒“絮絮不止”,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課文第4段中寫起火。救火場面,連用五個“百千”,表達效果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溫文積淀,咀嚼文語之精。
    15. 與“賓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a、心情舒暢b、動作舒緩c、舒筋活血
    16. 與“不能名其一處”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a、莫可名狀b、至理名言c、有名無實
    17. 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眾賓團坐。 b.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c.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d.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8.辨析加點字的含義
    ⑴妙 眾妙畢備 以為妙絕
    ⑵乳 婦撫兒乳 兒含乳啼
    ⑶指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⑷絕 以為妙絕 群響畢絕
    19.與“賓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
    a 心情舒暢 b 動作舒緩 c 舒筋活血
    20.與“不能名其一處”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
    a 莫可名狀 b 至理名言 c 有名無實
    21. 選擇下列各句翻譯正確的一項。
    ⑴ 賓客意少舒( )
    a 賓客的意見很少舒心的。
    b 賓客的情緒稍微放松了些。
    c 賓客的心情很少舒心。
    d 客的心情漸漸舒暢。
    ⑵ 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 )
    a 于是,客人們沒有一個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卷起袖子,露出手臂。
    b 于是,客人們沒有一個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振奮得伸出 了手臂。
    c 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一個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卷 起袖子,露出手臂。
    d 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一個不嚇得變了臉色,振奮得伸出 了手臂。
    初中語文口語課教案篇三
    【重點字】
    林嗣環(huán)( ) 中間( ) 幾( )欲先走
    叱( ) 囈語( ) 犬吠( )
    齁( ) 曳屋許許聲( )( )
    驚覺( )欠伸
    【通假字】
    滿坐寂然
    【古今異義詞】
    1.會賓客大宴
    2.微聞有鼠作作索索
    3.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4.兩股 戰(zhàn)戰(zhàn)
    5.幾欲先走
    6.雖人有百手
    7.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8.賓客意少舒
    【一詞多義】
    指:。1.手有百指( ) 2.不能指其一端( )
    絕:1.以為妙絕( ) 2.群響畢絕( )
    妙:1.眾妙畢備( ) 2.以為妙絕( )
    作:1.有鼠作作索索( ) 2.百千齊作( )
    間:1.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 2.遂于外人間隔( )
    是:1.當是時( ) 2.問今是何時( )
    坐:1.滿坐寂然( ) 2.眾賓團坐( )
    名:1.不能名其一處也( ) 2.自為其名( )
    【詞類活用】
    1.會賓客大宴
    2.婦撫兒乳
    3.不能名其一處也
    4.京中有善口技者
    【重點詞語】
    1.京中有善口技者( ) 2.會賓客大宴( ) ( )
    3.施八尺屏障( ) 4.眾賓團坐( )
    5.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 6.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
    7.便有婦人驚覺欠伸( ) 8.其夫囈語( )
    9.婦撫兒乳( ) 10.眾妙畢備( )
    11.賓客意少舒( ) ( ) 12.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
    13.雖人有百手( ) 14.不能名其一處也( )
    15.兩股戰(zhàn)戰(zhàn)( ) ( ) 16.幾欲先走( ) ( )。
    17.曳屋許許聲( )
    【重點句子翻譯】
    ①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②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③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④曳屋許許聲。
    ⑤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⑥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閱讀練習】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 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解釋加點詞
    (1)會賓客大宴( ) (2)眾妙畢備( )
    (3)賓客意少舒( ) (4)不能名其一處也( )
    2.把下列兩句話譯成現代漢語。
    (1)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2)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3.與“不能名其一處”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a、莫可名狀b、至理名言c、有名無實
    4.這段文字中統(tǒng)領全文或連貫全文的關鍵字是:( )。
    5.“滿座寂然,無敢嘩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體現了觀眾怎樣的心情?
    6.用4個“一”列舉道具,有何用意?
    7.作者描寫口技者的高超技藝運用了 的表現手法。
    附答案:
    【古今異義詞】
    1.古義:適逢,正趕上。今義:聚在一起,合攏;會議。
    2.古義:隱隱約約。今義:小,細微。
    3.古義:其中夾雜。今義:里面。
    4.古義:大腿。今義:量詞;屁股。
    5.古義:跑。今義:行走
    6.古義:即使,表示假設的連詞。今義:雖然,表示轉折的連詞。
    7.古義:只。今義:表示轉折的連詞。
    8.古義:稍微。今義:數量少。
    【一詞多義】
    指:。1.名詞,手指 2.動詞,指出
    絕:1.副詞,極 2.動詞,消失
    妙:1.名詞,妙處 2.形容詞,美妙,奇妙
    作:1.擬聲詞 2.動詞,開始,文中是發(fā)出聲音
    間:1.動詞,夾雜 2.動詞,間斷
    是:1.介詞,這 2.判斷動詞
    坐:1.名詞,通“座”) 2.動詞,坐)
    名:1.動詞,說出) 2.名詞,姓名,名稱)
    【詞類活用】
    1.宴 舉行宴會 名詞活用作動詞
    2.乳 喂奶 名詞活用作動詞
    3.名 說出 名詞活用作動詞
    4.善 擅長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閱讀練習】3.a4.善 5.渲染了演出前肅靜、緊張的氣氛,暗示口技表演者的藝術聲望之高,為下文寫口技者的表演作襯托和伏筆。6.突出道具的簡單,說明口技人表演靠的是高超的技藝而非他物。7.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