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認識正負數教案(優(yōu)質15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到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教案的設計要符合教學目標,能夠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能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一
    :認識負數(一)
    :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法。
    2、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1、情境引入。
    電腦播放天氣預報片頭
    師:老師收集了某天四個城市的最低溫度資料,并用溫度計顯示。
    2、教學用正負數和0表示幾個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氣溫。
    出示圖片:香港19攝氏度
    師: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氣溫是多少度?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老師介紹溫度計的看法。
    出示圖片:上海3攝氏度
    師:上海的氣溫是多少攝氏度?
    出示圖片:南京0攝氏度
    師: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氣溫怎樣?
    出示圖片:北京零下3攝氏度
    師:和上海比,北京的氣溫怎么樣?
    同時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氣溫圖片。
    師:上海和北京的氣溫一樣嗎?
    師:在數學上怎樣區(qū)分零上3攝氏度和零下3攝氏度的呢?
    3、介紹正負數的讀寫法。
    師:規(guī)定零上3攝氏度記作+3攝氏度或3攝氏度,規(guī)定零下3攝氏度記作-3攝氏度。
    教學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法
    師:“+3”讀作正三,再寫的時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個“+”――正號,“+3”也可以寫成3?!?3”讀作負三,書寫時,只要先寫“-”――負號,再寫3。(教師板書)
    師:現在,我們可以說那一天上海的氣溫是+3℃,北京的氣溫是-3℃
    4、練一練
    (1)選擇合適的數表示各地的氣溫
    (2)小小氣象記錄員
    1、認識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師:從上面的資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區(qū)有溫差,在我國同一地區(qū)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溫差。
    出示教科書上的“你知道嗎”
    2、練一練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師:你能將這些數分分類嗎?按什么分?分成幾類?小組討論。
    師:象+3,40,+8848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3,-12,-400,-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師:從溫度計上觀察,0攝氏度以上的數都是正數,0攝氏度以下的數都是負數。海平面以上的數都是正數,海平面以下的數都是負數。
    師: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線,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大于0,負數小于0。
    練一練
    1、先讀一讀,再把數填入適當的框內。
    -5,+26,9,-40,-120,+203
    正數 負數
    2、每人寫出5個正數和5個負數。
    讀出所寫的數,并判斷寫的是否正確。
    3、出示“你知道嗎?――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
    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師:在生活中,在哪里見到過負數?
    學生說出存折,電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說明這些負數的意思
    練習一 4
    選擇合適的溫度連一連
    冰箱中的魚 水中的魚 燒好的魚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二
    教材第1-2頁的例1、例2,以及練一練,練習一第1-4題。
    1.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初步學會用正數和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現象,如溫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
    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現象。
    1.找一只溫度計,仔細觀察,并將觀察內容與家長交流;或上網搜索,了解有關溫度計知識。
    2.學會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1.閱讀課本第1頁的例1。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大聲地讀一讀,并在下面寫一寫)。
    2.閱讀課本第2頁的例2。思考:怎樣表示珠穆朗瑪峰和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
    你對正數和負數有了哪些了解?還有什么疑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二、交流提升。
    知道測量氣溫要用什么嗎?(出示溫度計)誰能把溫度計向大家介紹一下?(溫度計的結構、計量單位、類型、表示溫度的方法等)。
    2.交流例1。
    (1)出示例1,全班交流:
    從圖中你知道些什么?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以0攝氏度為標準,0攝氏度以上用正數表示,0攝氏度以下用負數表示。寫正數時,正號可寫出,也可省略不寫,寫出正號的,一定要讀出正字,省略正號的,正字也省略不讀,我們以前認識的數都是正數。而寫負數時,一定要寫出負號,讀時也一定要讀出負字。)(板書:+20(20)、-20、0)。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三
    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和意義,認識負數,掌握正、負數的讀、寫法,知道正負數和0的關系。會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聯(lián)想、猜測推理等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能力。
    3、讓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情境創(chuàng)設法、觀察比較法、小組合作法、歸納概括法等
    (學情預設)s:電梯:電梯按鈕去1樓以下的;天氣預報,溫度計:溫度計上0度以下都用負數來表示;股票,漲跌;水表,電費......
    1、你會寫這樣的負數嗎?在本子上試試,誰上來寫?
    圖里面寫上負數(叫5個學生)記住,如果能寫得跟別人與眾不同的,那就是最棒的)
    2、他們寫的都是負數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他們是負數的?
    3、誰來說說負數有什么特點?
    t:有人認為這是減號;有人認為這是負號。其實,這個符號在運算過程中是減號,在單獨的數字上則是負號。
    t:除了這個特點,還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預設)s:負數都要比0小。
    t:真棒!這位同學不僅看到了負數的表面,還看透了負數的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火眼金睛。誰能來總結一下負數的特點。
    (預設)s:負數有負號而且比0小。(你說呢?多叫幾個學生,進一步鞏固負數的特點)
    t:恩,說的真不錯。好,同桌之間說一說。說完以后在紙上寫幾個負數。(實物投影展示一兩個)再同桌之間相互讀一讀,學生讀完時,請大家一起讀一讀黑板上面的負數。
    t:數學就是有意思,既然有負數,那么相對的,肯定有(s:正數)
    t:誰能上來寫一下正數,一人寫一個,有沒有跟他們不一樣的(直到學生寫+)(此環(huán)節(jié)要注重分析:先確認有+號的一類是正數(0有意先避開,再告訴學生沒正號的、我們以前學過的1、2、3……都是正數,再去突破0)
    t:我也寫個數,0,認為是正數的請舉手;認為是負數的請舉手;沒有舉手的請舉手,好,你來說一下為什么不舉手?(預設)s: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如果學生答不上,就告訴孩子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這一環(huán)節(jié)一定要看學生的反應,臨場發(fā)揮)
    (預設)s:有正號(t:+號在運算中是加號,在單獨的數字上則是正號)
    t:那不寫正號還是正數嗎?(預設)s:是。
    t:看來有沒有正號不是正數的關鍵;那你認為,正數的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預設)s:比0大。
    t:好的。剛才說到0,0除了表示數,還能表示什么?
    (預設)s:左邊。
    【樓層】t:張老師把車停在-2樓。第三個-2,樓房中什么是0?(預設)s:地面
    【銀行卡】t:(第四個-2,我的銀行卡還剩-2,ppt顯示)這個專業(yè)術語叫透支。想知道鮑老師為什么卡里還剩2塊錢嗎?(ppt顯示)我的銀行卡還剩98元,買電影票用去100,還剩(),買爆米花又刷去10元,還剩()?;氐姐y行,趕緊給卡里沖了200元,現在卡里還剩()。
    【身高】t:我弟弟身高記作-2cm,到底是什么意思?
    (預設)s:比平均身高矮2cm
    t:我們在做這些題目的時候都在找一個數,是什么?(預設)s:0 t:我們現在回顧一下,這里的5個負數都是用誰當做0的?看誰反應快,我就知道誰今天掌握的做好。
    t:這些0都一樣嗎?(預設)s:不一樣。
    t:是的,有的時候0是約定俗成的,有的時候是要去規(guī)定的所謂的“0”也就是標準,
    這節(jié)課要結束了,回頭反思一下,感覺有收獲嗎?關于負數,你還想了解些什么呢?
    正數都比“0”大
    負數都比“0”小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認識負數》一課是讓學生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初步認識生活中的負數,感知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并讓學生借助數軸,學會比較負數的大小。負數在生活中比較常見,但這個概念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因此我在教學時緊密聯(lián)系生活,把生活中的負數引入課堂,使學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親切。本班學生思維活躍,課堂上能從多個不同的角度積極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全員參與,熱情高漲。應當說在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本節(jié)課比較好地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對學生的知識結構了解不深,有些內容設計的不夠謹慎和細小,比如數軸的認識,課中只能是描述性的定義,只要讓學生會在數軸上表示正數、0和負數就可以了,應該再加入比大小的部分,使得知識更加貼切和牢固。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四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3、感目標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多媒體課件、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1、出示主題圖。教材第2頁主題圖。
    1、教學例1。
    (1)教師板書關鍵數據:0℃。
    (2)教師講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開始結冰的溫度。
    比0℃低的溫度叫零下溫度,通常在數字前加-(負號):如-2℃表示零下2攝氏度,讀作:負三攝氏度。
    比0℃高的溫度叫零上溫度,在數字前加+(正號),一般情況下可省略不寫:如+2℃表示零上2攝氏度,讀作:正三攝氏度,也可以寫成2℃,讀作:三攝氏度。
    (2)我們來看一下課本上的圖,你知道北京的氣溫嗎?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都是多少呢?隨機點同學回答。
    2、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反饋。
    (1)請同學們把圖上其它各地的溫度都寫出來,并讀一讀。
    (2)教師展示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用+和-就能準確地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
    3、教學例2。
    (1)教師出示存折明細示意圖。(教材第2頁的主題圖)教師:同學們能說說支出(-)或(+)這一欄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五
    1、復習面積的意義、常用的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初步建立圖形的等積變形思想。
    2、讓學生體會轉化、估計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為教學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做比較充分的知識準備和思想準備。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練習和數學的實用價值。
    對圖形進行分解與組合、分割與移拼的轉化方法。
    學生課前剪好圖上的三個不規(guī)則圖形。
    你知道這節(jié)課學什么么?我們以前學過哪幾種圖形的面積?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1、取圖1,問:它是長方形或正方形嗎?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不規(guī)則圖形。
    1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它的面積是多少么?
    方法一:數方格。一起數一數,數得74格。
    方法二:分割法。指名折一折,并指出所折出的形狀。注意有兩種折法。
    折好之后,在每一塊長方形上寫出求面積的算式。最后再相加求得總面積。
    比較兩種方法求的結果。
    用類似的方法求出圖2的面積。學生完成后交流。
    小結:復雜的圖形,可以分割成幾個長方形或正方形,分別求出面積后再求出總面積。
    2、移一移,數一數:
    觀察后說說你能把它變成長方形嗎?
    剪一剪、拼一拼。你能算出這個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
    3、數一數,算一算:
    方法:先數整格,可以按順序標出數字;再把不滿整格的當作半格數,最后再相加。
    學生數,數完后交流結果。發(fā)現會有一定的誤差。
    指出:由曲線圍成的圖形,在求其面積的時候會出現一定的誤差,這是很正常的。
    (2)、觀察樹葉圖,它有什么特點?你能利用它的特點來更方便地數面積嗎?
    學生數完后再校對答案。
    4、估一估,算一算。
    在第126頁上的方格紙上,描畫出自己的左手,然后再用剛才的方法估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積。
    交流,得到:通常我們學生的手掌面積是80多到90多平方厘米。
    現在你知道怎么求一些較復雜圖形的面積了么?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六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負數,感受負數的實際意義;會正確讀寫正、負數;初步感知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的關系;知道負數都小于零,正數都大于零。
    2、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lián)系,會用正負數的知識解釋生活現象。
    (多媒體出示沈陽大雪時的一幅照片)
    師:這是沈陽大雪時的一幅照片。猜猜看,這時的氣溫可能是多少度?(指名口答)
    (評:以溫度引入負數,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猜溫度”既能服務于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1、 認識溫度計
    :溫度計上有兩種計量單位:一種是攝氏度,一種是華氏度。我國統(tǒng)一使用攝氏度。
    師:[多媒體出示標有沈陽溫度讀數(零下20℃)的溫度計]誰能讀出圖中沈陽的溫度?說一說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指名口答)
    2、教學例1。
    (1)教學正、負數讀寫法
    談話:同學們,咱們幅員遼闊,南方和北方在氣溫上有很大差異。當沈陽還是千里冰封的世界時,南京和??诘臍鉁赜质嵌嗌倌??咱們一一下。(多媒體出示三幅溫度計圖:沈陽零下20℃;南京0℃;??诹闵?0℃)
    師:從這幾幅圖中,你能看出南京和??诘臍鉁貑??你能說說怎樣看出來的嗎?你還能得到哪些重要的數學信息?(小組討論、指名匯報交流。)
    師:沈陽和??诘臍鉁匾粯訂??為什么?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這兩個不同的溫度嗎?(學生記錄后,展示、交流。)
    師:數學語言需要交流,交流就要符號統(tǒng)一。(展示并板書-20℃、+20℃)這是科學家規(guī)定的記錄方法。
    講解:“-”是負號,“+”是正號,要寫得小一點。-20℃讀作負二十攝氏度; +20℃讀作正二十攝氏度。+20℃也可以簡單記作20℃。
    (2)練一練。
    (多媒體出示標有吐魯番盆地某一天最低氣溫和最高氣溫的溫度計圖:零下9℃、零上27℃)
    師:你能用剛才的方法把它們記錄下來嗎?[指名反饋,教師揭示
    (板書):-9℃、27℃]
    3、教學例2。
    (1)出示例2。
    師:吐魯番盆地的早晚溫差非常大。人們常這樣來形容:“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與它的地理特征有很大關系。(出示例2: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2)教師講解“海拔”的含義。
    (3)你能用以上的方法表示出這兩個海拔高度嗎?(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口答。板書:8844米、-155米)
    (4)練一練。
    (多媒體出示:讀一讀下面的海拔高度,說一說分別是高于海平面還是低于海平面?
    黑海海拔高度是-28米。
    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的海拔是-11034米。
    (評:兩道例題兩個層次,例1通過讓學生觀察、討論、交流等數學活動,初步感知負數,并掌握負數的表示方法;例2教師則完全放手,讓學生根據例1中溫度的表示方法,類推出海拔的表示方法。教學方法一詳一略,一扶一放。)
    1、揭示概念。
    師:像-20、-9、-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你還能說出幾個負數嗎?能說得完嗎?
    像+20、27、8844這樣的數都是正數。你還能說出幾個正數嗎?能說得完嗎?
    揭示課題(板書)。
    2、介紹負數產生的歷史。
    (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第九頁“你知道嗎?”)
    3、認識0與正、負數的關系。
    師:你認為0是正數還是負數呢?理由是什么?(小組討論、指名匯報結果)
    0與負數比、0與正數比,大小有什么關系?(指名回答)
    1、選擇合適的溫度連一連。(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練習一第四題)
    2、你知道這些溫度嗎?讀一讀。(教科書練習一第五題)
    3、你能在溫度計上表示出這些溫度嗎?(多媒體出示地圖,閃爍溫度:石家莊﹣5℃、長春﹣10℃、杭州5℃、桂林10℃)
    (讓學生在練習紙上完成后,比一比這幾個城市溫度的高低。)
    4、小明的一則。
    20xx年7月18日 晴
    今天天氣很熱,大約有10℃。好多愛美的女士為了避暑都打上了遮陽傘。
    我跟著爸爸來到他上班的冷食加工廠,一進加工車間,感到涼颼颼的,估計溫度大概有-15℃。爸爸打開冷柜,馬上有一股寒氣襲來,我猜冰柜里的溫度大約有8、9℃吧。
    回來的路上,碰到了同學,我們就聊開了。洪軍說:前幾天,他們全家到泰山旅游,爬上了海拔﹣1545米的山頂;曉玲說:他們全家去了連云港,聽說連云港海的最低處是海拔34米呢!
    ……
    這則中有些數據不符合實際情況,你能找出來嗎?你知道怎么改嗎?
    [評:以的形式展示數學內容,既貼近生活、新穎有趣,又有利于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數感。]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負數。你有哪些收獲,分享,好嗎?
    讓學生課外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搜集一些可以用負數表示的數量。
    總評:
    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本節(jié)課體現了如下特點:
    簡約。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確定教學主線。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負數,感受負數的實際意義;在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的基礎上,教學正、負數的表示方法;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感知正數和負數意義相反、相互依存的關系;……使人感到簡潔、明快。
    貼切。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經驗。老師注意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素材,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數學活動。使得學生樂學、深思,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課始,老師讓學生猜測沈陽大雪時的溫度;接著自然地將溫度計引出,并讓學生自主交流溫度計的有關知識;……既可以消除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陌生感,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得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使人感到真切、自然。
    充實。數學重在思考。認識負數時,借助溫度計和海拔,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猜一猜、說一說、議一議等數學活動,從不同的角度感受負數、理解負數,并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讓學生經歷了“感知——探索——建構——應用”的認知過程,有利于增強認識,落實目標。使人感到實在、高效。
    和諧。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老師注意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例如:“你了解溫度計嗎?把你了解的情況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 “你能說說是怎樣看出來的嗎?”、“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嗎?”、“你有哪些收獲,分享,好嗎?”……有利于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形成平等、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使人感到輕松、流暢 。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七
    學生用折線統(tǒng)計圖表示出正負數的關系,和事物的變化。
    學習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進一步加深對負數的意義的理解。
    2.會畫折線統(tǒng)計圖描述事物的變化情況。
    導學策略
    導學法、嘗試法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郵政編碼數據資料
    導學流程設計:
    教師預設
    學 生活動
    1、說說正負數字的意義。
    今天我們結合折線統(tǒng)計圖來進一步了解負數
    看書本p-75頁例子。某市水電站訊情公告。
    (1)、學生讀題。
    (2)、說說任何畫折線統(tǒng)計圖。
    (3)、說說負數和正數表示的意思。
    (4)、學生在書上完成題目。
    (5)、全班交流討論。
    (6)、教師小結。
    1、請同學們看第76頁第1小題的問題,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結果,全班交流。
    2、加深認識看第76頁第2、3小題的問題,請學生在書中完成題目。
    先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再小組討論交流。
    再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
    請學生收集一些正負數字進行分析,并說說表示的意思。并畫折線統(tǒng)計圖。
    學生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
    說說正負數字的意義。
    學生讀例子。
    學生認識負數。
    同學們看第76頁第1小題的問題,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結果,全班交流。
    學生完成題目。
    學生練一練。
    先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再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小結。自己評價自己
    達標情況分析:還可以
    教學心得體會:多在生活中找找例子,更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八
    1、結合現實情境,了解正數、負數的意義,會用正數、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能借助溫度計比較正、負數的大小。
    2、在用正數、負數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量的過程中,體會正數、負數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理解正數、負數的意義,體現正數、負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多媒體課件、卡片
    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來解決這幾個問題:
    出示本課目標:
    1、正數、負數怎么讀、寫?
    2、怎樣用正數、負數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正數、負數和0的大小關系是怎樣的?
    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正數、負數的認識(板書課題)
    1、用自己的方法記錄三組數據
    老師說幾組數據,請你記在記錄單上,注意你的記錄一定要讓別人看明白。(附:記錄單如下)
    教師敘述:
    第一組數據:一支球隊在比賽中,上半場進了3個球,下半場丟了2個球。
    第二組數據:本學期,我們班轉入2人,轉走1人。
    第三組數據:王阿姨做生意,一月份賺了4000元,二月份賠了20xx元。
    2、展示并交流
    學生可能出現四種情況:(只寫數字;數字前面寫字;用符號;前面加正負號)。
    師選擇用文字表示的,用投影展示出來。
    問:有沒有與他不同的表示方法?學生會出示用符號表示的方法。
    問:你為什么這樣表示?
    這兩種記錄方法否非常詳細,你認為那種方法表示更好?為什么?當學生出現認為文字表示方法比較好的時候,我會這樣引導:有的時候遇上不會寫的字,或者出現錯別字,采用這種文字表示,容易讓別人錯誤的理解你的意思,所以,我們就采用不易理解錯誤的符號記錄。
    3、認識正負數
    你們知道像+3這樣的數叫什么嗎?(正數)
    觀察正數,你發(fā)現了什么?(數字前面帶了一個“+”)你會讀嗎?
    生:讀加三。
    師導讀:正三生齊讀
    象“—2”這樣的數是什么數?(負數)
    觀察負數你發(fā)現了什么?(數字前面帶了一個“-”)你會讀嗎?
    生:負二生齊讀
    我們以前在什么地方見過“+、-”?(在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里)在數字前面,“+”是正號“-”是負號。
    4、讀統(tǒng)計單里的后面兩組數據
    5、搶讀。-200、+3、8、-5、4、15、-7/8、-2/5、+5、4
    問:請讀出下面的數,并告訴大家你讀的數是正數還是負數?(并分類貼于黑板相應位置)
    生:十五
    你能總結出正數的讀法嗎?(讀正數時,帶“+”的,一定要讀出“正”字;省略“+”的,這個“正”字也要省略不讀。)
    師:負號“-”,可以省略嗎?為什么?
    觀察這些正、負數,正、負數可以是什么數?
    正負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或分數。
    1、到中國的熱極——新疆的吐魯番去走走
    我們剛認識了新朋友正負數,現在我們帶著新朋友一起去美麗的新疆走走吧!(出示課件)
    (!)吐魯番素有“火洲”之稱。夏季平均氣溫在38℃左右,盆地中心的氣溫達到49℃以上,有記錄的地表氣溫達82℃。是中國最熱的地方,堪稱中國的“熱極”
    (2)“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說的是吐魯番的日溫差特別大。3月份日平均氣溫在零上13℃左右,日平均最低氣溫在零下3℃左右。
    (3)四季溫差也很大,夏季達到炎熱的極致,但到冬季平均氣溫則降到零下10℃左右。
    (4)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國地勢最低的地方;而新疆天池則位于海平面以上8870米。
    師:(1)出示課本信息窗的第二條信息,這些信息中的溫度數據你能用正負數表示嗎?(學生可能回答:零上溫度用正數表示,零下溫度用負數表示。)
    那溫度怎么用正、負數表示呢?“0”是正數還是負數?“0”上面是什么數?0和正數比較,你發(fā)現了什么?“0”下面是什么數?0和負數比較,你發(fā)現了什么?然后,在正數和負數的中間板書“0”)
    這里的“海平面”相當于溫度計里的哪個刻度?
    (3)出示數軸:觀察正負數的位置
    總結:所有負數都比0小,正數都比0大。正數都比負數大。
    2、正負數的其他運用
    我們用正負數表示溫度的高低、地勢高低,還有剛上課時說到的進球、丟球、賺錢、賠錢,其實正負數還可以表示生活中許多這樣相反的現象。
    (1)如果上車12位乘客用+12表示,那么下車8位乘客用()表示。
    (3)王叔叔三月份收入20xx元,支出800元,用正負數怎樣表示?
    (4)一個倉庫,周一進貨1000噸,周二出貨360噸,用正負數怎樣表示?
    思考:每一題中的兩個量都是什么關系?
    說明:描述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可以用正、負數表示。
    1、完成課本自主練習1題和3題2、判斷:
    (1)海拔-155米表示比海平面低155米()
    (2)溫度0℃就是沒有溫度。()
    (3)0大于所有的負數,正數大于負數()
    (4)如果向南走記為正,那么-10米表示向東走10米。()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你所理解的正數、負數嗎?
    正數、負數的認識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
    1、在游戲中尋找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理解正負數的意義。
    2、通過溫度計的演示,學會正負數的讀法和寫法。
    3、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學的價值,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正負數的意義,難點是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的數量。
    教學準備:
    課件、背景資料、溫度計、掛圖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游戲:我們來玩?zhèn)€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說反正話》。游戲規(guī)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向上看(向下看) 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引入談話:在生活中,有許多類似的意思相反的情況存在,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研究如何用數學的方法表達這些內容。
    二、初步認識負數,教學讀寫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
    同學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吐魯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稱。下面我們就一起去領略一下那里的奇異風光。(課件展示)
    提問:你能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學生交流。
    2、零上溫度、零下溫度及0度的含義。
    師:(出示教具溫度計)上面的1小格是1度,中間紅色的紙條代表溫度計的液柱,你能找
    出零上13攝氏度和零下3攝氏度嗎?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從0度開始往上數13個格是零上13攝氏度,從0度開始往下數3個格是零下3攝氏度。)
    師:為什么零上13攝氏度要往上數,零下3攝氏度要往下數?
    生:因為零上13攝氏度比0攝氏度高,所以是從0攝氏度開始入上數13個格;零下3攝氏度比0攝氏度低,所以是從0攝氏度開始往下數3個格。
    師:零上8攝氏度怎樣找?零下5攝氏度呢?
    師結:也就是說,找零上溫度從0攝氏度開始往上數,找零下溫度從0攝氏度開始往下數。0攝氏度是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線。
    3、探究正負數的表示方法:
    師:像零上13攝氏度和零下3攝氏度這種表示方法看起來有點麻煩。你能用一種更簡潔的方式表示嗎?下面請同學們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找到一種更簡潔的表示方法。
    學生交流。
    師:你們想法與數學家的一模一樣,也是用“+”“—”表示。(板書:+13℃、—3℃)以0度為分界線,零上溫度用正數表示,零下溫度用負數表示?!? 13”這個數讀作正十三,書寫這個數時,只要在以前學過的數13的前面加一個正號;“- 3”這個數讀作負三,書寫時,在3前面加一個負號。我們以前熟悉的“+、—”號在里是正負號。
    4、了解負數的歷史。
    師:看來啊,負數的出現還真得是很有必要,那你知道哪個國家最早出現了負數嗎?讓我們通過一段資料一起來回顧負數的歷史。
    電腦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和應用負數的國家,已有約兩千年的歷史。大約在公元100年,我國數學名著《九章算術》中就明確提出了負數的概念,以及正、負數的運算。到公元3世紀時,我國數學家劉徽暉更加明確了負數的意義。
    在算籌中,劉徽把兩種表示相么意義的算籌分別叫做正數和負數,常規(guī)定紅色的算籌表示正數,黑色的算籌表示負數。而西方國家認識正、負數則要遲于中國數百年。
    請學生談感受。
    5、鞏固氣溫的表示方法。
    請同學們在本上寫出其余的四個溫度,找一板演。
    6、表示海拔高度。
    師:我們再來看這條信息,(電腦出示)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你能用剛才這種表示方法表示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嗎?在練習本上試一試。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交流。
    海平面在這里相當于分界線,比海平面高就是“+ ”,比海平面低就是“—155”。
    下面請你們用這種方法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課件出示)
    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8.43米,死海比海平面低330米,泰山比海平面高1545米。
    7、揭示正負數的意義:
    師:剛才我們用數學符號(+-)表示出了零上、零下溫度,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的高度。每組量表示的意思有什么特點?(意義相反)
    師:表示意義相反的量,我們要用正負數來表示。像+13、+38這樣的數是正數;-3、-10這樣的數是負數。(板書)
    8、舉例理解正負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同學們,你們能再寫幾個正數和負數嗎?(學生舉例)
    正數有多少個?負數呢?
    9、自主練習1。
    師:7是什么數? (學生交流)
    正數前的正號可以省略不寫,那么負數前的負號可以去掉嗎?為什么?
    0是正數不是負數?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師結: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10、找生活中的正負數。
    師:你能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
    師:同學們都用正負數表示出了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你能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嗎?
    (他們的意義是相反的。)
    師結:表示相反意義的量都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
    三、課堂練習:(課件出示)
    1、填空題:
    (1)車內上來8位乘客用+8表示,下去5位乘客用( )表示。
    (2)糧店運進大米60噸,記作60噸,運出12噸可以記作( )。
    (3)媽媽領取工資1500元,記作+1500元,那么,媽媽幫小明買書用了120元,記作( )元。
    (4)小張參加奧運知識競賽,答對一題得了50分,記作( ),那么答錯一題扣了50分記作( )。
    (5)小平家住的樓房有15層,地面以下有2層,地面以上第12層記作+12層,地面以下第一層記作( )層。
    2、做自主練習5和7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希望同學們能用一雙數學的眼睛、智慧的頭腦來發(fā)現生活中更多用正負數表示的有相反意義的量。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十
    1、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
    (2)了解正數、負數的概念。
    (3)會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重點:理解相反意義的量,理解負數的意義。
    難點:正確區(qū)分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并會用正負數表示。
    2、例、習題的意圖。
    通過補充的引例,復習回顧上一學段學習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和分數,然后通過觀察、分析p3的幾幅畫和圖表所列舉出的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通過分析正、負數與以前學過的整數和分數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而歸納出正、負數的概念。
    例1為p5練習1,設置目的是強化學生對正、負數表示形式的理解。讓學生準確的認識和區(qū)分正數與負數。
    在學生對正、負數的概念與表示形式掌握的基礎上,補充例2.例2是明確了哪一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則與其相反意義的量用負數表示。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如何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數量。并理解相反意義與數量的含義。進而利用課本p5觀察讓學生認識正、負數表示實際生活中的數量的意義和必要性。
    補充例3是例2的延續(xù),在不明確哪一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的情況下,讓學生表示相反意義的量。通過例3的學習,訓練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理解、體會正、負意義的相對性,并恰當的用正、負數表示。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補充例4則是對例3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的加強,通過訓練,讓學生說出正、負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正、負數的應用能力,逐步提升正、負數相對性和相反性的理解。
    習題的設置是針對例題掌握情況的檢查。教科書p5練習(2)、(3)、(4)是針對例2而設置的。補充練習1檢查學生對相反意義與數量的理解。補充練習2是對例3的掌握情況的檢查。
    3、認知難點與突破方法:
    對于相反意義及數量含義的理解,以及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是本課的難點。在教學中注意思維的層次,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數量指的是具體事物的多少。再分析是否是同一類事物,在是同類事物的基礎上確定是否是相反關系。強化學生分析的層次性。在操作上,通過大量實際生活材料的分析和例2的學習讓學生對相反意義及數量含義建立一定的感性認識,教師及時的給予適當的歸納,讓學生建立初步的理性認識,最后通過練習1的判斷對錯進一步強化鞏固對概念的理解。
    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過程中體現的正與負的相對性是另一個難點,通過例3的教學,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多角度認識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而讓學生認識正、負的相對性,通過例4的教學強化進一步強化對正、負的相對性的理解。
    通過回顧小學學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了整數和分數,然后舉一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強調數學的嚴密性。
    教師舉例:今天我們已經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下面我自我介紹一下,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71米,體重75.5千克,今年32歲,我們班有50名學生,其中男生23人,占全班總人數的46%,女生26人占總人數的53%。
    問題1:老師在剛才的介紹中出現了幾個數?分別是什么?試將這些數按以前學過的分類方法分類。學生思考、交流后教師總結:整數和分數兩類。
    問題2: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就夠用了嗎?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歸納總結:以前學的數已經不夠用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需要引進一些新的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表示生活實際中數量關系。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上例中出現的這些數與以前學過的數的區(qū)別,進而歸納出正負數的概念。
    補充例1:(1)下各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1,2.5,0,-3.14,,120,-1.732。
    正數前面的+號通常省略。了解正負數形式上的區(qū)別(符號不同),形成中的聯(lián)系(在以前學習的非0整數和分數前加上符號)。
    問題3:在整數前加上-號后這個數還是整數嗎?在分數前加上-號后這個數還是分數嗎?使學生對正整數、正分數、負整數、負分數有初步的了解。
    (2)指出(1)中的分數、整數。(為有理數的學習做鋪墊)。
    問題4:為什么要引出負數?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學生回答問題。(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數量)。
    補充例2:用正、負數表式下列各量。
    (1)若把上升5m記作+5m,那么下降5m記作。
    (3)向南走5000米記作-5000米,那么向北走8000米記作。
    學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意義相反。如向東的反向是向西,上升與下降,收入與支出。二是他們都是數量。
    練習思考書p5觀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指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例子。(檢查學生對相反意義的數量的理解程度。
    補充例3:用適當的數值表示下列實際問題的數量。
    (1)某地白天的溫度是30℃,午夜的溫度是零下10℃。
    (2)某出租車在東西走向的大街上向東行駛3km,又向西行駛了5km.
    (3)一商店在一小時內收入200元,又支出150元。
    (4)甲公司本月的銷售額增長13%,乙公司本月的銷售額下降了2.9%。
    本例題是一發(fā)散性問題,沒有規(guī)定哪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所以先要指明哪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其相反意義的量用負數表示。在解題中鼓勵學生的不同思維。比如:若收入200元,記作:-200元,則支出150元記作+150元。反之,若收入200元,記作:+200元,則支出150元記作-150元。進一步加深對正、負數相反性及相對性的理解。同時要明確,通常情況下,零上、增長、收入用正數表示,零下、減少、支出用負數表示。
    補充例4:解釋下列各語句中表示各數量的數值的實際意義。
    (1)七月份的物價比六月份增長了25%,八月份比七月份增長了-2.3%。
    (2)經過綠化,我國沙漠化土地每年增長-4.5%。
    (3)某倉庫上午入庫貨物-3500t。
    (4)纜車上升了-78米。
    (5)小紅這次考試分數比上次增加了+2分。
    (6)盈利-300元。
    分析:強調負數表示的是與其具有相反關系的量。(1)降低2.3%,(2)降低4.5%,(3)出庫3500t,(4)下降78米,(5)增加了2分,(6)虧損300元。
    略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十一
    1.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
    (2)了解正數、負數的概念.
    (3)會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重點:理解相反意義的量,理解負數的意義.
    難點:正確區(qū)分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并會用正負數表示.
    2.例、習題的意圖。
    通過補充的引例,復習回顧上一學段學習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習了整數和分數,然后通過觀察、分析p3的幾幅畫和圖表所列舉出的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通過分析正、負數與以前學過的整數和分數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而歸納出正、負數的概念.
    例1為p5練習1,設置目的是強化學生對正、負數表示形式的理解.讓學生準確的認識和區(qū)分正數與負數。
    在學生對正、負數的概念與表示形式掌握的基礎上,補充例2.例2是明確了哪一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則與其相反意義的量用負數表示.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如何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數量.并理解相反意義與數量的含義.進而利用課本p5觀察讓學生認識正、負數表示實際生活中的數量的意義和必要性。
    補充例3是例2的延續(xù),在不明確哪一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的情況下,讓學生表示相反意義的量.通過例3的學習,訓練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數量,理解、體會正、負意義的相對性,并恰當的用正、負數表示.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補充例4則是對例3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的加強,通過訓練,讓學生說出正、負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正、負數的應用能力,逐步提升正、負數相對性和相反性的理解。
    習題的設置是針對例題掌握情況的檢查.教科書p5練習(2)、(3)、(4)是針對例2而設置的。補充練習1檢查學生對相反意義與數量的理解.補充練習2是對例3的掌握情況的檢查。
    3.認知難點與突破方法:
    對于相反意義及數量含義的理解,以及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是本課的難點.在教學中注意思維的層次,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數量指的是具體事物的多少.再分析是否是同一類事物,在是同類事物的基礎上確定是否是相反關系。強化學生分析的層次性.在操作上,通過大量實際生活材料的分析和例2的學習讓學生對相反意義及數量含義建立一定的感性認識,教師及時的給予適當的歸納,讓學生建立初步的理性認識,最后通過練習1的判斷對錯進一步強化鞏固對概念的理解。
    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過程中體現的正與負的相對性是另一個難點,通過例3的教學,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多角度認識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而讓學生認識正、負的相對性,通過例4的教學強化進一步強化對正、負的相對性的理解。
    二、新課引入。
    通過回顧小學學過的數的類型,歸納出我們已經學了整數和分數,然后舉一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強調數學的嚴密性.
    教師舉例:今天我們已經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下面我自我介紹一下,我的名字是_________,身高1.71米,體重75.5千克,今年32歲,我們班有50名學生,其中男生23人,占全班總人數的46%,女生26人占總人數的53%.
    問題1:老師在剛才的介紹中出現了幾個數?分別是什么?試將這些數按以前學過的分類方法分類.學生思考、交流后教師總結:整數和分數兩類。
    問題2: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就夠用了嗎?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歸納總結:以前學的數已經不夠用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需要引進一些新的數,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表示生活實際中數量關系。
    三、例題講解。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上例中出現的這些數與以前學過的數的區(qū)別,進而歸納出正負數的概念。
    補充例1:(1)下各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1,2.5,0,-3.14,,120,-1.732。
    正數前面的+號通常省略.了解正負數形式上的區(qū)別(符號不同),形成中的聯(lián)系(在以前學習的非0整數和分數前加上符號)。
    問題3:在整數前加上-號后這個數還是整數嗎?在分數前加上-號后這個數還是分數嗎?使學生對正整數、正分數、負整數、負分數有初步的了解.
    (2)指出(1)中的分數、整數.(為有理數的學習做鋪墊)。
    問題4:為什么要引出負數?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學生回答問題.(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數量)。
    補充例2:用正、負數表式下列各量。
    (1)若把上升5m記作+5m,那么下降5m記作。
    (3)向南走5000米記作-5000米,那么向北走8000米記作。
    學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意義相反.如向東的反向是向西,上升與下降,收入與支出.二是他們都是數量.
    練習思考書p5觀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指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例子.(檢查學生對相反意義的數量的理解程度。
    補充例3:用適當的數值表示下列實際問題的數量.
    (1)某地白天的溫度是30℃,午夜的溫度是零下10℃.
    (2)某出租車在東西走向的大街上向東行駛3km,又向西行駛了5km.
    (3)一商店在一小時內收入200元,又支出150元。
    (4)甲公司本月的銷售額增長13%,乙公司本月的銷售額下降了2.9%。
    本例題是一發(fā)散性問題,沒有規(guī)定哪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所以先要指明哪種意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其相反意義的量用負數表示.在解題中鼓勵學生的不同思維.比如:若收入200元,記作:-200元,則支出150元記作+150元.反之,若收入200元,記作:+200元,則支出150元記作-150元.進一步加深對正、負數相反性及相對性的理解.同時要明確,通常情況下,零上、增長、收入用正數表示,零下、減少、支出用負數表示。
    補充例4:解釋下列各語句中表示各數量的數值的實際意義。
    (1)七月份的物價比六月份增長了25%,八月份比七月份增長了-2.3%。
    (2)經過綠化,我國沙漠化土地每年增長-4.5%。
    (3)某倉庫上午入庫貨物-3500t。
    (4)纜車上升了-78米。
    (5)小紅這次考試分數比上次增加了+2分。
    (6)盈利-300元.
    分析:強調負數表示的是與其具有相反關系的量.(1)降低2.3%,(2)降低4.5%,(3)出庫3500t,(4)下降78米,(5)增加了2分,(6)虧損300元.
    四、課堂練習:
    1.p5練習(2)、(3)、(4)。
    補充練習2:判斷下列說法對錯:
    a.向南走-60米表示向西走60米()。
    b.節(jié)約50元與浪費-30元是互為相反意義的量()。
    c.快與慢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d.+15米就是表示向東走15米()。
    e.黑色與白色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f.向北4.5米和向南8米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補充練習3:用正負數表示下列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1)溫度上升3℃和下降5℃.
    (2)盈利5萬元和虧損8千元.
    (3)運進50箱與運出100箱.
    (4)向東10米與向西6米.
    五、課后練習。
    1.課本p7第1、2、3.
    六、補充練習:
    3.如果一個物體沿東西方向運動,若規(guī)定向西為負,向東為正,
    (1)向東運動5米和向西運動10米各怎樣表示?
    (2)-30米和50米各表示什么?(3)物體原地不動怎樣表示?
    4.說出下列每句話的意義.
    (1)小明在圍棋比賽中輸了-5盤.(2)今晚的氣溫升高了-3℃.
    (3)電梯下降了-4層.(4)李華體重增加了-2公斤。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十二
    2.利用正負數正確表示相反意義的量(規(guī)定了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3.進一步體驗正負數在生產生活實際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
    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正確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活動流程圖活動內容和目的
    活動1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活動2 揭示規(guī)律
    活動3知識應用
    活動4 布置作業(yè)及小結通過復習回顧正負數的知識導入新課.
    利用溫度中的零度來解釋與理解數0的意義。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通過生活實例理解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及零的分界意義
    回顧梳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通過課外作業(y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內化知識。.
    問題與情境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活動1]
    復習回顧
    正負數的概念
    問題1:
    有沒有一種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的數呢?
    問題2:引入負數后,數按照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來分,可以分成幾類?師生一起回顧:
    學生思考并討論.
    (數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是基準.這個道理學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視學生的討論情況作些啟發(fā)和引導,下面的例子供參考)
    和-5℃,這里+7℃和-5℃就分別稱為正數和負數.
    把0以外的數分為正數和負數,起源于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數0耽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也應看作是負數定義的一部分.在引入負數后,0除了表示一個也沒有以外,還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了解的這一層意義,也有助于對正負數的理解;且對數的順利擴張和有理毅概念的建立都有幫助。
    所舉的例子,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應從相反意義的1這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只要初步認識即可,不必深究.
    [活動2]
    問題3:教科書第6頁例題
    展示老師的存折
    1000表示什么意思+1500表示什么意思?
    ,例題6
    例題7
    對兩道例題進行分析說明
    說明:這是一個用正負數描述向指定方向變化情況的例子, 通常向指定方向變化用正數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變化用負數表示。這種描述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應予以重視。教學中,應讓學生體驗增長和減少是兩種相反意義的量,要求寫出體重的增長值和進出口額的增長率,就暗示著用正數來表示增長的量。
    歸納: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教科書第6頁).
    類似的例子很多,如:
    水位上升-3m,實際表示什么意思呢?
    收人增加-10%,實際表示什么意思呢?
    等等。
    不必向學生提出.
    通過具體實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內涵有比較充分的感知,深層次的理解相反意義的量,正負數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
    [活動3]
    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6頁練習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交流、展示解題過程。教師巡視,收集學生在本次活動中有價值的信息,結合學情做必要點評。
    學生思考問題,談談自己的觀點,并說明理由。通過練習使學生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視角進一步深化對頻率估計概率的理解與認識.
    [活動4]
    課堂小結1,引人負數后,你是怎樣認識數0的,數0的意義有哪些變化?
    2,怎樣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以問題的形式,要求學生思考交流:
    學生自己總結發(fā)言,其他學生補充完善,教師做必要的歸納總結
    (用正數表示其中一種意義的量,另一種量用負數表示;特別地,在用正負數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時,通常把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規(guī)定為正數,而把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變化的量規(guī)定為負數.)總結回顧學習內容,幫助學生學會歸納,反思。
    通過歸納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通過課外作業(y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內化知識。
    [活動5]
    本課作業(yè)必做題:教科書第7頁習題1.1第3,6,7,8題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反饋教學效果。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十三
    進一步鞏固正數、負數的概念;理解在同一個問題中,用正數與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同的意義。
    經歷舉一反三用正、負數表示身邊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而發(fā)現它們的共同特征。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正確理解正、負數的概念,能應用正數、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難點:正數、負數概念的綜合運用。
    3、關鍵:通過對實例的進一步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正負數可以用來表示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1、什么叫正數?什么叫負數?舉例說明,有沒有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數?
    2、如果用正數表示盈利5萬元,那么—8千元表示什么?
    例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2.20xx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
    寫出這些國家20xx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分析:在一個數前面添上負號,它表示的是與原數具有意義相反的數。負與正是相對的',增長—1,就是減少1;增長—6.4%就是減少6.4%,那么什么情況下增長率是0?當與上年持平,既不增又不減時增長率是0。
    解:
    1、這個月小明體重增長2kg,小華體重增長—1kg,小強體重增長0kg。
    2、六個國家20xx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分別為:
    美國—6.4%,德國1.3%,法國—2.4%,英國—3.5%,意大利0.2%,中國7.5%。
    歸納: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與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如盈利—2千元,就是虧本2千元;前進—3米,就是后退3米;浪費—14元,就是節(jié)約14元;向南走—7米,就是向北走7米,因此盈利2千元與盈利—2千元具有相反的意義。
    1、課本第5頁的第8題。
    點撥:增長—3.4%,就是減少3.4%,所以這一年里這六國中中國、意大利的服務出口額增長了,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的服務出口額都減少了,意大利增長最多,日本減少最多。
    2、補充練習。
    解:向西走10米,記作—10米,那么這人走12米,則表示向東走12米,再走—15米,表示向西走了15米,即這個人從a地先向東走12米,接著再向西走15米,此人這時應該在a地的西方3米處。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正數、負數的概念是否有了進一步理解?請你用正負數表示身邊具有相反數的量。
    課本第5頁習題1.1第4、5、6、7題。
    正數和負數。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十四
    3、體驗數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深化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
    難點正確理解和表示指定方向變化的量,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qū)分它們,我們用正數和負數來分別表示它們。
    溫度計上的-2,0,3分別表示是么意義?
    二、自主探究。
    (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認識正負數教案篇十五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負數意義;會讀寫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2.經歷正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的過程,增強符號意識,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3.在認識負數和應用負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負數意義。
    【教學難點】0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負數。
    1.師:同學們,經過近六年的學習,你還記得我們學過哪些數嗎?誰來說一說?
    2、抽學生說一說。
    3.師:我們學過的數中最小的數是誰?有沒有比零還小的數呢?4.師:同學們,生活中其實還有許許多多比零還小的數,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共同認識一下這種數。(板書:負數的初步認識)。
    二、教學例1。初識負數,學會讀寫。
    1.師:請同學們聽一段聲音(播放錄音),大家熟悉嗎?2.初步認識負數。
    (1)、師: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新聞聯(lián)播結束后天氣預報的片段。
    師:你有什么簡潔的符號來表示他們的不同呢?請小組討論后并完成學具卡中的活動二。
    小組匯報。教師適時點撥、評價和引導。
    (2)、教師小結:看來同學們都成了發(fā)明家,真不錯!現在,國際數學界都是采用符號來區(qū)分,我們把比0攝氏度低的溫度用帶有“-”號的數來表示,例如把零下6℃記作-6℃,讀作負6攝氏度;零上6℃記作+6℃或6℃,讀作正6攝氏度或6攝氏度。(3)、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你能用剛才我們學過的知識,用恰當的數來表示溫度嗎?試試看。請獨立完成第117頁下圖的練習。
    教師巡視,個別輔導,集體訂正寫得是否正確,并讓學生齊讀。
    三、教學例2,進一步認識正數和負數。
    引導學生交流: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學生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米或米。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鞏固練習:教科書第118頁試一試。
    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四、小組討論,歸納正數和負數。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據,我們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它們一樣嗎?你能給這些數據進行分類嗎?請完成學具卡中的活動三。
    學生交流、討論。
    師:默讀教材第頁第自然段,兩個“??”還代表哪些數?能列舉玩嗎?
    五、生活中的負數。
    師:生活中你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負數?抽生回答并相機出示圖片3、4.六、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負數。你學會了什么?附:板書設計。
    4℃讀作4攝氏度。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