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大班教案(精選17篇)

字號: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確保教學進度的順利進行。編寫教案時要注重教學評價的設計,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通過研讀范文,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策略,培養(yǎng)教育教學能力。
    谷雨大班教案篇一
    1.借助《二十四節(jié)氣歌》,了解二十四個節(jié)氣名稱和由來.
    2.通過了解二十四節(jié)氣,感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導入】。
    1.觀看視頻:節(jié)氣-時間里的中國智慧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被正式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全世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肯定、保護和傳承。
    【提問思考】那么二十四節(jié)氣有哪些?它的由來又是什么呢?
    【教師講解】中國是農業(yè)發(fā)達的文明古國,對于農業(yè)社會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對氣候與季節(jié)變化,須有一套準則或方法來遵循,以指導農業(yè)生產。二十四節(jié)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制定出來的.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
    (春季)。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夏季)。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季)。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冬季)。
    人們?yōu)榱吮阌谟浾b節(jié)氣名稱,編了一首『二十四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教師講解】節(jié)氣,是中國人詩意棲居的創(chuàng)造,衣食農事,依季候而作,隨時間流轉,二十四節(jié)氣的時間刻度就這樣深深刻進了我們祖輩的生命中。
    【提問】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立”是何意呢?
    【總結】“立”者,始也。它們是各自季節(jié)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
    【總結】“分”是平分了晝夜,“至”是到達了極致。春分百花生、夏至白晝長、秋分黃葉天、冬至雪臨門,兩個簡單的漢字,寫出了四季最詩意的分界點。
    【教師講解】二十四節(jié)氣是季節(jié)的流轉,它告知我們氣溫的變化,它預兆著夏雨冬雪,它分享著物候樂事。在流年往復的千百年里,我們過著比四季更精致的二十四節(jié)氣,才比任何人都明白時間的意義。因為有了二十四節(jié)氣,讓我們無比感恩作為一個中國人,生活不僅僅是四季輪轉,更是二十四個感知自然細微的時刻,這讓我們相信:生活遠比你想象的美好。作為傳統(tǒng)時間制度與觀念,節(jié)氣歷法代表著一種文化歸屬,在現(xiàn)代社會仍具有重要文化認同價值。我們應以申遺成功為契機,利用節(jié)氣文化,開展多樣活動,在全社會大力普及二十四節(jié)氣知識與價值,讓人們對節(jié)氣文化的內涵有更充分的認識與了解,實現(xiàn)其在社區(qū)、家庭、學校的落地生根,成為一種不斷再生的文化資產?!岸墓?jié)氣”延續(xù)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所特有的生命成長的精神命脈,順應自然賦予的順序,我們要理解中國人的天人觀、天地觀,進而去感受、去敬畏、去思考,感悟古人的智慧,尋文化之根。
    【小結】申遺成功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谷雨大班教案篇二
    難點:幼兒感受拓印畫帶來的特殊效果美,體驗不同的繪畫形式的樂趣。
    國畫牡丹、多媒體課件、報紙、大白菜、顏料盤、顏料(紅黃紫白綠)、墨汁、毛筆。
    1、欣賞國畫牡丹花。
    2、教師講述故事《牡丹湖的傳說》。
    1、師:老師的故事講完了,你們喜不喜歡堅強勇敢的牡丹花???好,那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漂亮華貴的牡丹花吧!
    2、播放牡丹圖片。
    3、小結:看到這么美的牡丹花,我都想自己來畫畫牡丹花了。小朋友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1、出示拓印工具。
    師: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幾個小幫手,讓我們看看他們是誰???(報紙、白菜。)。
    那現(xiàn)在老師要把他們變成一個小印章。讓我們一起來說:魔法魔法變變變,變成報紙小印章!
    2、教師示范拓印方法。
    師:我們把變好的小印章蘸一蘸紅色的顏料,然后在在紙上印一印,兩個手用力按一按,好了,一朵牡丹花變出了,把印章放到哪里?放在相同顏色的盤子里。我們在用這個像葉子一樣的小印章來畫牡丹的`葉子,葉子是什么顏色的?牡丹的葉子在哪里畫???應該靠近牡丹一些。最后我們在給牡丹畫上枝莖,然后小手指蘸點黃色或者白色的顏料,在中間點幾個花蕊。好了一朵牡丹花就畫好了。
    3、請能力能力較強的幼兒到前邊示范。
    師:誰想來前面試一試?
    1、分組進行拓印:播放音樂,自由分組。
    師:好了,那我們一起去畫牡丹吧!現(xiàn)在請你把小袖子挽起來。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3、給作品起名字。
    師:哇,小朋友們都畫好了,你們可真棒!現(xiàn)在啊,我們來給我們畫的畫起個名字吧。老師把名字提到你們的作品上。
    4、欣賞評議。
    師:好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拿起你們的作品,讓后面的客人老師欣賞一下吧!
    1、那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教室里,把我們的作品掛起來好不好?
    2、整理物品。
    谷雨大班教案篇三
    1.感受大寒的寒冷,體驗制作糯米美食的快樂。
    2.初步了解大寒食糯的習俗,知道食用糯米可以驅寒保暖。
    3.選擇喜歡的材料嘗試制作糯米美食。
    課件準備:《美味的大寒》故事音頻及圖片;“糯米美食”組圖。
    紙面教具:《新年裝飾》。
    材料準備:“美味的糯米”(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提供蒸熟的糯米飯、糯米面團、紅糖粉、不同的堅果碎或餡料,如芋泥、花生、芝麻等)。
    一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大寒節(jié)氣“冷”的特點。
    ——今天真冷啊,你們有什么辦法能讓自己暖和一點嗎?
    ——活動身體后,你們有沒有更暖和一些呢?
    二播放音頻/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大寒食糯的習俗。
    ——寒冷的大寒來了,熊貓奇奇、熊貓妙妙又有什么保暖的好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奇奇和妙妙的好辦法是什么?
    三出示組圖引導幼兒感受糯米美食的豐富性。
    ——奇奇和妙妙吃了美食,還拍了很多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些美食你們都吃過嗎?它們是什么味道的?
    四出示材料制作糯米美食體會制作享用美食的快樂。
    1.出示材料,請幼兒觀察并大膽表達自己的制作想法。
    2.根據(jù)幼兒興趣,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制作糯米飯/八寶飯、一組制作紅糖糍粑,教師巡回指導。
    3.成果展示,幼兒品嘗糯米美食,活動自然結束。
    谷雨大班教案篇四
    天氣轉涼,近期又刮起了大風,孩子們在防寒保暖、鍛煉身體的同時,對樹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多小朋友都把樹葉撿起帶回了班里,但撿回來的葉子過不了多久就會變干、變壞,拿起來欣賞、觀察時,葉子不是碎了就是變得難看了,孩子們想讓自己撿回來的葉子不變壞,希望葉子一直都像剛撿回來一樣好看,面對孩子們的問題與困惑,我設計了此次活動,希望通過孩子們的大膽猜想、動手驗證,探究出怎樣可以使葉子能夠長時間的不腐壞、不變干。
    1.能夠感知秋天的明顯特征及天氣變化(刮風等)對人、物的影響。
    2.能夠大膽動手驗證自己的猜想,探究出可以使葉子長時間的不干裂、不腐壞,保持新鮮的方法。
    3.愿意親近大自然,并樂于探索大自然。
    重點:能夠大膽猜想、驗證保存落葉的方法。
    難點:利用自己收集的材料及工具保存落葉,并能定期觀察并記錄落葉的變化(延伸)。
    經(jīng)驗準備:利用周末時間,在家長的幫助下?lián)焓安煌N類的新鮮樹葉(落葉),根據(jù)幼兒的猜想,準備幼兒認為可以保存落葉的材料及工具。
    物質準備:落葉,保存材料(保鮮袋、保鮮膜、保鮮盒、氣泡膜、報紙、紙盒、水等。),工具(剪刀、膠條、皮筋、繩子等。),班級內的物品幼兒可自選。
    一、導入:樹葉引入,引發(fā)幼兒思考。
    (一)最近的風很大,很多漂亮的葉子都掉下來了,你們撿到你們喜歡的葉子了嗎?
    (二)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和誰去撿的葉子?去哪兒撿的?撿了什么樣子的葉子?二、觀察體驗:觀察比較落葉的不同。
    (一)出示腐壞、變干的葉子。
    1.請幼兒說一說這些葉子怎么了?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探索發(fā)現(xiàn):大膽思考保存葉子的方法,并驗證自己的猜想。
    (一)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讓落葉不腐壞、不變干,一直和撿來時一樣嗎?
    (二)通過上述表達,介紹小朋友和老師帶來的保存材料及工具。
    (三)鼓勵幼兒大膽驗證,并巡視引導幼兒。四、展示表現(xiàn):展示自己的保存方法。
    (一)請幾個小朋友來展示自己保存落葉的方法,引導幼兒對自己的方法進行講述。
    (二)把自己的方法記錄下來,找一找和你一樣方法的小朋友。五、結束:記錄自己的方法,并定期觀察自己的驗證。
    (一)保存的落葉進行標記后放到自然角。
    (二)鼓勵幼兒堅持觀察、比較小朋友們的驗證,看看哪種方法怎樣可以使葉子能夠長時間的不腐壞、不變干。
    科學教育的價值在于讓幼兒在豐富的客觀世界中去觀察、去探究、去動手、去發(fā)現(xiàn),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感受、學會學習、學會交流,學會解決問題?!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xiàn)象和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根據(jù)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fā)展水平,利用經(jīng)驗分享的方式與同伴一起交流、操作,激發(fā)幼兒主動嘗試的欲望。為了能夠有效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我采用的教法有:提問法,談話法,觀察法等;幼兒相應的學習法有:討論法,示范法,觀察法,操作法,記錄法等。
    貼畫上的葉子,老師手中的葉子不漂亮了,葉子缺水了,葉子沒生命了等想法。探索發(fā)現(xiàn)、展示表現(xiàn)環(huán)節(jié),幼兒大膽表達了自己認為能夠保存落葉的方法,并利用自己帶來的材料和工具,及班中的物品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操作,雖然開始孩子們在活動時手忙腳亂、不知從何下手,但部分幼兒在老師的引導與鼓勵下,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猜想進行操作實驗,并將自己的方法記錄下來,也可以給身邊其他幼兒進行介紹與分享。幼兒存在個體差異,但家園互助可以幫助幼兒慢慢成長,通過無數(shù)次的溝通后,鵬鵬媽媽知道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這次活動前的準備階段,孩子媽媽也和孩子撿了葉子,一起探究了一種保存落葉的方法----膠帶粘貼保存法。
    “保存”的經(jīng)驗有限,我在下次設計類似活動時,也會通過討論或談話活動深入了解所有幼兒,根據(jù)所有幼兒的實際經(jīng)驗,再去設計活動與準備相應的材料,讓幼兒能在自主學習中積累生活經(jīng)驗。
    “科學是一種探索,而探索是非常有趣的?!碧剿鞯倪^程比直接得到知識更為重要,我希望每次的活動都可以從幼兒興趣出發(fā),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幼兒學有所思,學有所成,學有所獲。
    谷雨大班教案篇五
    “節(jié)氣歌”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語文園地”里的“讀讀背背”的內容。一般老師上課也許只停留在讓孩子進行簡單的記憶。不過這樣的記憶效果并不好,等到六年級或者再長大一點,孩子就將曾經(jīng)所學所記憶忘得一干二凈。不僅是學生,我們也有很多老師,自己在這個方面的只是也比較欠缺。在教學過程中,我嘗試著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注入一些新鮮的元素,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強記憶。
    師:請認真聽老師背誦詩句,聽聽老師的朗讀里隱藏著什么密碼。
    1.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3.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將紅色部分的字眼重讀。
    師:聽出什么秘密沒有?
    生:每一首詩句里都含有一個節(jié)氣。
    師:是的,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節(jié)氣歌”(板書)。
    師當場背誦節(jié)氣歌。
    師:掌聲在哪里?誰來評價一下?
    生:你讀得很好。
    師:我不是讀的,是……。
    師:為什么老師可以背誦的這么流暢呢?你們想試一試嗎?
    生自由朗讀《節(jié)氣歌》三遍。
    師:誰來讀一讀?大家一起讀一讀。評價。
    師:知道這首節(jié)氣歌里面有多少個節(jié)氣嗎?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在日歷上看到的。
    生2:我在字典上找到的。
    生3:我在語文書上92面找到的。
    生4:王老師在一年級的時候告訴我們的。
    師:你們真了不起,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了解這個知識。
    師:想不想知道到底是哪二十四個節(jié)氣呢?請開書到92頁,認真讀一讀二十四個節(jié)氣。
    師:誰來讀一讀這二十四個節(jié)氣?這些節(jié)氣分別對應“節(jié)氣歌”中的哪個字?請對照讀一讀。
    師:“暑相連”指的是哪幾個節(jié)氣?“秋處露秋”是指哪四個節(jié)氣?
    生:每個月有兩個節(jié)氣,每個節(jié)氣有15天。
    生開始掰手指頭,而后紛紛告訴我“谷雨”這個節(jié)氣是在4月20日。
    分組朗讀并評價以后再集體朗讀,最后點名背誦。
    師:請同學們豎著看二十四節(jié)氣歌每行的第一個字,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生1:他們分別是春夏秋冬。
    生2:每一行的第一個字都是“立”。
    師:誰知道“立”的意思?
    生:我知道這里的“立”指的是“開始”的意思。
    師:你太能干了。“立夏”就是夏天的開始。那么,“立春”呢“立冬”呢?“起立“呢?
    生大笑。那是站起來的意思。
    師:(恍然大悟狀)哦,原來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面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哦。
    生得意的點頭。
    生更加精神飽滿的投入學習了。
    師讀:春分秋分,晝夜平均。
    師:春分、秋分——表示白天和夜晚長短相等?!胺帧奔雌椒值囊馑?。這兩個節(jié)氣一般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師: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歷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
    師:學習二十四節(jié)氣有什么好處呢?可以知道氣候的變化,古時候,勞動人民基本上是根據(jù)節(jié)氣的變化來進行農業(yè)生產的。而對于現(xiàn)代的我們來說,學習二十四節(jié)氣又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很好的繼承因此我們的好好學習,認真記憶。
    谷雨大班教案篇六
    區(qū)域活動:
    在種植區(qū),投放種植工具和紙面教具《種植記錄表》,請幼兒照顧、記錄豆子們的生長。
    家園共育:
    1.請家長與幼兒在家探索更多有關種植豆子的方法,通過拍照進行記錄、分享。
    2.谷雨有“摘春茶”“賞牡丹”的習俗,家長可在谷雨前后帶幼兒摘茶、賞牡丹。
    3.家長與幼兒共同聆聽寶寶巴士故事《谷雨節(jié)氣:一起去看牡丹吧》,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節(jié)氣傳統(tǒng)文化。
    附【故事】。
    奇奇:下過雨的田野真舒服啊。
    妙妙:奇奇你看,田里有人在勞動呢,我們去看看吧。
    奇奇:農民伯伯,您在做什么呀?
    農民:谷雨到了,我們在播種呢。
    奇奇:谷雨?是什么?
    農民:谷雨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春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表示這個時節(jié)天氣變暖和了,雨水多了,特別適合播種各種農作物。
    妙妙:哦……我想起來了,爸爸說過“谷雨前后,種瓜點豆”。(這句俗語咬字清晰、念慢一些)。
    農民:哈哈哈,對的。瓜和豆都指農作物。每年谷雨前后,農民們就會開始種植玉米、黃豆、花生、黃瓜、南瓜……盼望著豐收的到來。
    奇奇:哎,又下雨了!
    妙妙:太好了,田里的農作物們喝飽水一定可以長得更好。
    谷雨大班教案篇七
    1、老師教讀:谷雨前后,種瓜點豆。楊葉嘩啦,快種西瓜。
    2、介紹谷雨:谷雨是一個節(jié)氣,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農作物的生長。每年4月20或21度太陽達到黃徑30度時為谷雨。
    3、互相交流:小朋友你發(fā)現(xiàn)最近天氣有什么變化嗎?你們父最近都在忙什么呀?
    4、教師小結:谷雨是一個與農業(yè)生產極為密切的節(jié)氣。最近你們的父母是不是都在田里忙著播種,忙著收麥子和油菜呀。
    谷雨大班教案篇八
    1、認識我國傳統(tǒng)的冬至節(jié),知道冬至的由來。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tǒng)的民族。
    1、綜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學:白天短、黑夜長。
    3、讓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包餃子、喝冬釀酒、吃餛飩憶西施等,讓孩子感受到冬至的節(jié)氣。
    附兒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餛飩,北方餃;
    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掃;
    會親訪友拜老師;平安幸福樂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這一夜,最長了;
    甜甜蜜蜜睡一覺;明天太陽會更好。
    1、知道冬至要吃餃子的傳統(tǒng)習俗;
    2、用橡皮泥團圓、壓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餃子皮和餃子餡;
    3、和朋友們介紹和分享自己做的餃子,體驗冬至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冬至及餃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
    課件準備:《冬至》動畫視頻、包餃子視頻、包餃子步驟圖。
    材料準備: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團、餡料)。
    教師播放視頻動畫《冬至》,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習俗,引出餃子主題。
    ——熊貓奇奇他們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歡吃餃子嗎?
    ——你知道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呢?
    小結: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餃子或湯圓,邊吃邊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餃子、湯圓就代表團圓,代表著對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餃子的圖片,引起幼兒做餃子的興趣。
    出示一個制作好的餃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論。
    ——餃子是什么樣的?
    ——你們在家里包過餃子嗎?餃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視頻《包餃子》,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包餃子的方法和步驟。
    出示包餃子分步驟圖,鼓勵幼兒用黏土嘗試包餃子。
    1.制作餃子皮: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兩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圓球;再用手掌把圓球壓薄,壓成圓圓片。
    2.制作餃子餡: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團圓。
    3.包餃子:用皮包住餡,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兩邊捏在一起,一個餃子就做好啦。
    鼓勵幼兒獨立制作餃子,教師巡回觀察,給予指導。
    鼓勵幼兒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餃子是什么形狀的?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你的餃子是什么餡的?
    區(qū)域活動:在美工區(qū)投放做餃子的材料,讓幼兒制作不同樣式的餃子并展示。
    家園共育:幼兒回家嘗試和家人一起包一頓餃子,體會冬至的溫馨氣氛。
    谷雨大班教案篇九
    1、了解谷雨的含義及習俗。
    2、學習有關谷雨的`古詩和諺語。
    了解谷雨的傳統(tǒng)習俗;感悟傳統(tǒng)文化魅力,以文化沐浴心靈。
    深切感受谷雨的文化內涵。
    學生課前搜集整理谷雨有關知識。
    視頻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討論分析法等。
    一、激趣導入
    1. 播放24節(jié)氣歌,出示圖片,學生簡單了解24節(jié)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了解谷雨的知識 。
    1、交流:為什么把這一天稱為谷雨呢?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19日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30°時為谷雨。谷雨時節(jié),南方地區(qū)“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
    2、谷雨分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于桑?!笔钦f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后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三、學習古詩《谷雨》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谷雨的詩。
    谷雨 (左河水)
    雨頻霜斷氣清和,柳綠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種管事諸多。
    1、雨頻:指谷雨節(jié)氣里江南地區(qū)陰雨頻繁,雨量充足。
    2、霜斷:指時間到了谷雨時節(jié)就不再有霜了。故有“清明斷雪,谷雨斷霜”之說.
    3、清和:指天氣清明和暖。
    4、茶香:是指谷雨時節(jié)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
    5、燕弄梭:燕,指燕子。燕弄梭喻指燕子在銜泥筑巢和捕蟲的過程中穿梭于田邊樹木之間的情形。
    6、布谷啼播:布谷,指布谷鳥,也稱杜鵑鳥、子規(guī)鳥。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后隱居修道,死了以后化為子規(guī)鳥(有名子鵑),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快快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7、春暮:指春季的末尾階段,即暮春。谷雨節(jié)氣里,此時雨水較多。
    8、栽插種管:指農業(yè)生產活動,包括移栽蔬菜、苗木,插秧及田間管理等農事。
    9、諸多:指許多、很多;好些個。
    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用三讀法,即:讀準,讀懂,讀會學習這首詩,感受谷雨這個節(jié)氣的特點。
    ※讀準
    (1)學生自由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
    (2)指名讀。
    (3)全班齊讀。
    讀懂
    (1)同學們,我們再來自由讀讀這首詩,誰能說說詩中寫了哪些景象?(作品描寫了在此節(jié)氣里,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雨頻霜斷”的天氣、“柳綠茶香”的碧野,鶯歌燕舞的田地等暮春的景象。同時,表達了在這春末之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特別繁忙,栽插種管之農事多的農業(yè)生產情況。)
    (2)根據(jù)注釋,小組討論句意,請小組匯報
    (3)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用一段文字描述出來。(谷雨時節(jié),一是江南等地區(qū)陰雨頻繁,雨量充足;二是不再有霜了;三是天氣已變得清明和暖了。柳樹從3月發(fā)芽到進入谷雨節(jié)已經(jīng)碧綠依依。同時,從海島回歸農家的燕子,不斷穿梭于桃柳之間,捕捉昆蟲,銜泥營巢。此時布谷鳥也飛來喚醒老百姓“快快布谷!”,催人播種。正是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有的在移栽蔬菜或苗木,有的在插秧,有的已在進行耘禾、施肥等田間管理方面的工作,總之農事項目繁多。)
    讀會:讓我們再次帶著感情來讀讀這首詩。
    四、谷雨習俗 走谷雨
    古時有“走谷雨”的風俗,谷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喝谷雨茶
    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習俗,谷雨這天不管是什么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以祈求健康。
    谷雨時節(jié)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谷雨上網(wǎng)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谷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因此,谷雨節(jié)也叫做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jié)”。舊時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海神廟、娘娘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場面十分隆重。
    谷雨食香椿
    北方則有谷雨食香椿的習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時節(jié),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yǎng)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賞花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谷雨花”?!肮扔耆茨档ぁ?,賞牡丹成為人們閑暇重要的娛樂活動。至今,山東、河南、四川等地還于谷雨時節(jié)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游樂聚會。
    谷雨祭祀文祖?zhèn)}頡
    據(jù)說,“谷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tǒng)。至今陜西的一些地方還保留此風俗。
    洗澡消災避禍
    在西北地區(qū),舊時,人們將谷雨的河水稱為“桃花水”,傳說以它洗浴,可消災避禍。谷雨節(jié)人們以“桃花水”洗浴,舉行射獵、跳舞等活動慶祝。
    五、拓展。
    1、出示其他有關谷雨的古詩,學生齊讀.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2、谷雨的諺語。
    谷雨時節(jié)種谷天,南坡北洼忙種棉;水稻插秧好火候,種瓜點豆種地蛋。玉米花生早種上,地瓜栽秧適提前,谷雨天,忙種煙。谷雨有雨棉花肥。谷雨有雨好種棉。谷雨種棉家家忙。過了谷雨種花生。苞米下種谷雨天。
    六、小結。
    同學們,過了谷雨,雨水頻繁,蛇蟻蚊蟲的繁殖和活動也變得頻繁,小伙伴們盡量穿長衣長褲,噴抹驅蚊水,以免被叮咬。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可謂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孩子們,我們也要像農民伯伯一樣,不要閑著,抓緊時間好好讀書。
    谷雨大班教案篇十
    1、知道谷雨節(jié)氣有觀賞牡丹花的習俗。
    2、在仔細觀察中發(fā)現(xiàn)牡丹花的明顯特征并用語言表述。
    3、感受牡丹花的美,愿意愛護牡丹花。
    重點:在仔細觀察中發(fā)現(xiàn)牡丹花的明顯特征難點: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古人和現(xiàn)代人賞牡丹的圖片各一張,相機、ipad。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谷雨節(jié)氣有賞牡丹花的習俗。
    小結: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谷雨節(jié)氣,古代人和現(xiàn)代的人在谷雨節(jié)氣這天都會觀賞牡丹花。我們也去公園中觀賞牡丹花吧。
    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山公園中的牡丹園觀賞牡丹花,出發(fā)前提出出行安全要求。
    2、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牡丹花的明顯特征。
    (1)幼兒觀察牡丹花花朵的顏色、形狀和味道。
    小結:牡丹花的花朵有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紅色的,每一朵花都有好多層花瓣,花朵是圓形的,聞起來還有淡淡的香味。
    (2)幼兒觀察牡丹花花葉的顏色和形狀?
    師:牡丹花的葉子什么樣?像什么?和你的小手比一比。
    小結:牡丹花的葉子是大大的,像一個手掌,像一把小扇子…。
    (3)幼兒用相機和ipad記錄自己喜歡的牡丹花。
    3、引發(fā)幼兒愛護牡丹花的情感。
    請園林叔叔向幼兒宣傳愛護牡丹花的做法:牡丹花很漂亮,我們小可以用眼睛看,用相機把漂亮的牡丹花照下來,可以聞一聞,但是千萬不能用小手摸,因為手上有小細菌,小細菌會使牡丹花生病,生病了牡丹花就謝了。
    4、師生交流觀賞牡丹花時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教師帶領幼兒回到班級中,將幼兒記錄的牡丹花照片滾動播放。
    換問法:這朵牡丹花漂亮嗎?哪里最漂亮?你們猜猜這是誰拍攝的?等。
    幼兒欣賞感受牡丹花的美后,嘗試用多種材料顏料、毛筆、毛刷、報紙團、海綿、瓶底、自制粉撲等多種材料作畫表現(xiàn)牡丹,進一步感受牡丹的美。
    本節(jié)活動有四個巧妙之處:
    第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幼兒通過看一看、聞一聞、比一比,通過親身感知去認識牡丹花,解決活動的重點認識牡丹花的外形特征。
    第二:引導幼兒分層次有目的的觀察。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時間較短,觀察外形特征時分兩次去觀察,一次觀察花朵,一次觀察花葉,幼兒帶著觀察目的有效的觀察,對牡丹花外形特征的認識更加充分。
    第三:通過電子設備輔助幼兒表達。幼兒不僅用多種感官感知體驗,幼兒通過電子設備相機、ipad等影像來表達自己的收獲,結合圖片進行表達與分享。
    第四:巧妙利用園林叔叔。通過邊看園林叔叔的修剪照顧牡丹花邊聽園林叔叔講解愛護花草的知識,幼兒體會到了園林叔叔的辛苦同時會激發(fā)幼兒愛護牡丹花及身邊的花草。
    幼兒園大班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谷雨活......
    谷雨大班教案篇十一
    1、了解谷雨節(jié)氣的氣象特征、農事特點、民俗、養(yǎng)生等。
    2、積累和谷雨節(jié)氣有關的古詩。
    3、培養(yǎng)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師:課件、《二十四節(jié)氣兒歌》視頻、《谷雨》小視頻。
    將古詩詞和氣候特征結合;主題活動:種瓜點豆
    課前播放《24節(jié)氣歌》視頻,了解24節(jié)氣特征。
    一、觀看小視頻,了解谷雨節(jié)氣
    1、師:同學們,賞節(jié)氣之美,品節(jié)氣之味,讀節(jié)氣之文,24節(jié)氣文化課又和大家見面了。如詩如畫的場景讓我們感受到了節(jié)氣之美,如果我們把24節(jié)氣濃縮成一首兒歌,就有了韻律悠揚的《24節(jié)氣歌》,讓我們一起來背誦。
    2、師:度過了“碧玉妝成一樹高”的立春,走過了“好雨知時節(jié)”的雨水,“一雷驚蟄始”之后,“拂堤楊柳醉春煙”,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感受了“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今天,讓我們走進春天的第六個,也是春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谷雨。
    3、師:先讓我們了解一下谷雨是個怎樣的節(jié)氣。(播放視頻)
    二、讀神話故事,走進谷雨節(jié)氣
    師:關于谷雨,還有一個傳說呢,與倉頡造字有關。以前人們靠結繩記事,后來倉頡創(chuàng)造了文字,那么倉頡造字跟谷雨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個有趣的小短文,尋找答案吧。
    人類早期是沒有文字的,這樣的時間過了很長很長。為了適應生活的需要,幫助表達、交換、記憶等,古人曾發(fā)明、使用過“結繩記事”。他們用長短不同、顏色有別的細繩,根據(jù)需要,在間隔不等的距離,打上不同形式的結,然后再依次拴在一根較粗的主繩上。到黃帝時代,有一個人叫倉頡,他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鳥的足跡,它們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變化,而且每個線條都那么均勻,那么優(yōu)美,于是他模仿鳥的足跡創(chuàng)造了字的筆畫,這是造字的開始。后來,他爬山涉水,不恥下問,把看到的各種事物都按其特征表示出來。他又根據(jù)龜紋、蟲蛇、山川、草木等的形狀或動態(tài),創(chuàng)造了文字,人們記事方便多了。
    玉帝聽說了這件事,大受感動,決定重賞倉頡,可是當時正值饑荒,倉頡想要五谷豐登,讓全天下的人都有飯吃。玉帝答應了倉頡,第二天,晴空萬里,天空開始下谷粒,鋪滿了山川平地,黃帝知道了,也覺得倉頡造字有功,就把這一天作為一個節(jié)日“谷雨節(jié)”。以后每當?shù)搅斯扔旯?jié)氣,人們就舉行祭拜倉頡的廟會。
    師: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三、與古詩結合,學習谷雨三候
    1、師:谷雨節(jié)氣有哪些氣象特征呢?
    (1)一候萍始生,浮萍是一種沒有根的水草,隨著水流漂動,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生于水田、池塘里,生長繁殖特別快。后來人們用“生如浮萍”形容人生就好像水面的浮萍一樣,沒有根,隨波逐流,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是一種悲觀的寓意。比如這首詩:
    過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zhàn)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2)二候鳴鳩拂其羽。鳩,是一種類似鴿子的鳥,有不同的種類,如:斑鳩、綠鳩、火鳩等。梳理羽毛展示自己的美麗。
    有一個成語叫——鳩占鵲巢,是說斑鳩不會做窩,喜歡強占喜鵲的巢,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強占別人的住所或者便宜?!对娊?jīng)·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BR>    說到鳩,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關關雎鳩......”,這是《詩經(jīng)》里的《關雎》,我們一起來欣賞。(播放音頻)
    (3)三候戴勝降于桑。戴勝鳥,又名雞冠鳥、花蒲扇,是因為它們的頭頂有漂亮的羽冠,像一把打開的扇子。它們像逐木鳥一樣在樹干上吃害蟲,保護森林和農田。
    2、師:谷雨前后,牡丹花開。牡丹花可不是一般的花,而是被稱作我們中國的“國花”,花中之王、國色天香、盛世之花、富貴吉祥、雍容華貴......這些詞語都是用來形容牡丹的。牡丹象征著幸福、和平、繁榮、昌盛,各族人民將其視為吉祥物,這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愿望。洛陽牡丹甲天下,最著名的牡丹花在河南洛陽,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譽?!奥尻柕孛}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為什么洛陽的牡丹長得最好,當然跟當?shù)氐耐寥?、氣候有關,可是民間還有一個傳說——武則天貶牡丹。
    牡丹,又名“焦骨牡丹”,這個名字的由來與武則天有關。唐時,一個冰封大地的寒冷天氣,武則天到后苑游玩,只見天寒地凍,百花雕謝,萬物蕭條,心里十分懊惱:若一夜之間,百花齊放,該多好,以我堂堂武則天之威,想那百花豈敢違旨想到這,她面對百花下詔令道:“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fā),莫待曉風催”。
    武則天詔令一出,百花仙子驚慌失措,聚集一堂商量對策。有的說:“這寒冬臘月要我們開花,不合時令,怎辦到?有的說:“武后的圣旨怎么違背呢?不然,一定會落個悲慘的下場;”眾花仙默然,她們都目睹過武則天“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種種行為,怎么辦呢?第二天,一場大雪紛紛揚揚從天而降,盡管狂風呼嘯,滴水成冰,但眾花仙還是不敢違命。只見后苑中,五顏六色的花朵真的頂風冒雪,綻開了花蕊。武則天目睹此情此景,高興極了,突然,一片荒涼的花圃映入眼簾,武則天的臉一下子沉了下來“這是什么花?怎敢違背朕的圣旨?”大家一看,原來全是牡丹花。武則天聞聽大怒:“馬上把這些膽大包天的牡丹逐出京城,貶到洛陽去:”誰知,這些牡丹到洛陽,隨便埋入土中,馬上就長出綠葉,開出花朵嬌艷無比。武則天聞訊,氣急敗壞,派人即刻趕赴洛陽,要一把將牡丹花全部燒死。無情的大火映紅了天空,棵棵牡丹在大火中痛苦地掙扎,呻吟,然而,人們卻驚奇發(fā)現(xiàn),牡丹雖枝干已焦黑,但那盛開的花朵卻更加奪目。牡丹花就這樣獲得了“焦骨牡丹”的稱號,牡丹仙子也以其凜然正氣,被眾花仙擁戴為“百花之王”。從此以后,牡丹就在洛陽生根開花,名甲天下。徐書信詩《牡丹傳說》:“逐出西京貶洛陽,心高麗質壓群芳。鏟根焦骨荒唐事,引惹詩人說武皇。”
    牡丹傳說
    徐書信
    逐出西京貶洛陽, 心高麗質壓群芳。
    鏟根焦骨荒唐事, 引惹詩人說武皇。
    四、“種瓜點豆”主題活動
    師:同學們,谷雨時節(jié),種瓜點豆,今天,老師送給大家一個小驚喜,請打開你的小袋子,,這是老師送給你們的“希望豆”,大家回家可以選一個花盆種下,用紙和筆記錄種子的成長過程。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谷雨這個節(jié)氣的特征,積累了古詩。同學們,二十四節(jié)氣凝聚著華夏祖先無窮的智慧,是我們老祖宗仰望星空發(fā)現(xiàn)的奧秘,是他們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我們肩負著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和使命,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多多積累運用。
    谷雨大班教案篇十二
    1、知道谷雨節(jié)氣有觀賞牡丹花的`習俗。
    2、在仔細觀察中發(fā)現(xiàn)牡丹花的明顯特征并用語言表述。
    3、感受牡丹花的美,愿意愛護牡丹花。
    重點:在仔細觀察中發(fā)現(xiàn)牡丹花的明顯特征難點: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古人和現(xiàn)代人賞牡丹的圖片各一張,相機、ipad。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谷雨節(jié)氣有賞牡丹花的習俗。
    小結: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谷雨節(jié)氣,古代人和現(xiàn)代的人在谷雨節(jié)氣這天都會觀賞牡丹花。我們也去公園中觀賞牡丹花吧。
    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山公園中的牡丹園觀賞牡丹花,出發(fā)前提出出行安全要求。
    2、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牡丹花的明顯特征。
    (1)幼兒觀察牡丹花花朵的顏色、形狀和味道。
    小結:牡丹花的花朵有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紅色的,每一朵花都有好多層花瓣,花朵是圓形的,聞起來還有淡淡的香味。
    (2)幼兒觀察牡丹花花葉的顏色和形狀?
    師:牡丹花的葉子什么樣?像什么?和你的小手比一比。
    小結:牡丹花的葉子是大大的,像一個手掌,像一把小扇子…。
    (3)幼兒用相機和ipad記錄自己喜歡的牡丹花。
    3、引發(fā)幼兒愛護牡丹花的情感。
    請園林叔叔向幼兒宣傳愛護牡丹花的做法:牡丹花很漂亮,我們小可以用眼睛看,用相機把漂亮的牡丹花照下來,可以聞一聞,但是千萬不能用小手摸,因為手上有小細菌,小細菌會使牡丹花生病,生病了牡丹花就謝了。
    4、師生交流觀賞牡丹花時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教師帶領幼兒回到班級中,將幼兒記錄的牡丹花照片滾動播放。
    換問法:這朵牡丹花漂亮嗎?哪里最漂亮?你們猜猜這是誰拍攝的?等延伸活動:
    幼兒欣賞感受牡丹花的美后,嘗試用多種材料顏料、毛筆、毛刷、報紙團、海綿、瓶底、自制粉撲等多種材料作畫表現(xiàn)牡丹,進一步感受牡丹的美。
    本節(jié)活動有四個巧妙之處:
    第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幼兒通過看一看、聞一聞、比一比,通過親身感知去認識牡丹花,解決活動的重點認識牡丹花的外形特征。
    第二:引導幼兒分層次有目的的觀察。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時間較短,觀察外形特征時分兩次去觀察,一次觀察花朵,一次觀察花葉,幼兒帶著觀察目的有效的觀察,對牡丹花外形特征的認識更加充分。
    第三:通過電子設備輔助幼兒表達。幼兒不僅用多種感官感知體驗,幼兒通過電子設備相機、ipad等影像來表達自己的收獲,結合圖片進行表達與分享。
    第四:巧妙利用園林叔叔。通過邊看園林叔叔的修剪照顧牡丹花邊聽園林叔叔講解愛護花草的知識,幼兒體會到了園林叔叔的辛苦同時會激發(fā)幼兒愛護牡丹花及身邊的花草。
    谷雨大班教案篇十三
    三、互動禮節(jié):規(guī)范高雅的茶藝動作,久而久之養(yǎng)成良好的禮節(jié),塑造孩子的身心。通過茶文化,能夠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其中的一些細節(jié),更能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
    四、通過活動引起幼兒對二十四節(jié)氣的興趣,加深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
    1、教師引導幼兒了解谷雨節(jié)氣對于農事和民間習俗的重要意義。
    由谷雨節(jié)氣間氣候的特點引導幼兒了解谷雨期間的習俗。
    2、帶領幼兒了解了谷雨這一天的養(yǎng)生食品。
    教師介紹中國的茶飲文化——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谷雨這一天,便是全民飲茶日,倡導茶為國飲、科學飲茶的生活態(tài)度。
    3、借助工具(如繪本、視頻、書籍、茶具等)讓幼兒初步理解茶文化。
    (茶道六君子:茶筒、茶匙、茶漏、茶則、茶夾、茶針)。
    4、介紹茶葉材料名稱:茶葉。
    通過教師對不同品種的茶葉進行介紹,使幼兒了解茶的分類及用途,學習區(qū)分紅茶、綠茶、烏龍茶。
    讓幼兒初步感受、體驗中國的茶文化,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學會觀察茶葉的不同特點,簡單區(qū)分茶葉。
    5、引導幼兒學習茶水的沖泡方法后,帶領幼兒制作“谷雨茶”。
    教師講解泡茶的細節(jié),如溫度、時間、茶的投放量、茶器等等。
    6、幼兒品嘗“谷雨茶”
    幼兒不僅了解了茶文化,并通過自食其力,喝到了自己親手泡制的“谷雨茶”。
    谷雨大班教案篇十四
    1.搜集谷雨知識圖片,拍和谷雨有關的活動照片。
    2.有關谷雨古詩誦讀。
    春日即事五首谷雨催秧蠶再眠。
    [宋]舒邦佐。
    谷雨催秧蠶再眠,采桑女伴罷秋千。
    前村亦少游人到,牛歇濃陰人餉田。
    3.以繪畫、圖文等形式記錄天氣情況,感受季節(jié)的交替。
    4.繪本故事:《養(yǎng)蠶忙》等。
    5.手工活動:繪畫、剪紙、拓印牡丹。
    6.科學探索活動:觀察谷雨期間常見的鳥類、養(yǎng)蠶。
    7.制作、品嘗活動:谷雨茶、食香椿、枸杞蛋羹等。
    8.戶外活動:賞牡丹、觀察種植物、找昆蟲。
    谷雨大班教案篇十五
    1.播放24節(jié)氣歌,出示圖片,學生簡單了解24節(jié)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了解谷雨的知識。
    1、交流:為什么把這一天稱為谷雨呢?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19日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30°時為谷雨。谷雨時節(jié),南方地區(qū)“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
    2、谷雨分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于桑。”是說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后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三、學習古詩《谷雨》。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谷雨的詩。
    谷雨(左河水)。
    雨頻霜斷氣清和,柳綠茶香燕弄梭。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種管事諸多。
    1、雨頻:指谷雨節(jié)氣里江南地區(qū)陰雨頻繁,雨量充足。
    2、霜斷:指時間到了谷雨時節(jié)就不再有霜了。故有“清明斷雪,谷雨斷霜”之說.
    3、清和:指天氣清明和暖。
    4、茶香:是指谷雨時節(jié)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
    5、燕弄梭:燕,指燕子。燕弄梭喻指燕子在銜泥筑巢和捕蟲的過程中穿梭于田邊樹木之間的情形。
    6、布谷啼播:布谷,指布谷鳥,也稱杜鵑鳥、子規(guī)鳥。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后隱居修道,死了以后化為子規(guī)鳥(有名子鵑),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快快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7、春暮:指春季的末尾階段,即暮春。谷雨節(jié)氣里,此時雨水較多。
    8、栽插種管:指農業(yè)生產活動,包括移栽蔬菜、苗木,插秧及田間管理等農事。
    9、諸多:指許多、很多;好些個。
    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用三讀法,即:讀準,讀懂,讀會學習這首詩,感受谷雨這個節(jié)氣的特點。
    ※讀準。
    (1)學生自由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
    (2)指名讀。
    (3)全班齊讀。
    讀懂。
    (1)同學們,我們再來自由讀讀這首詩,誰能說說詩中寫了哪些景象?(作品描寫了在此節(jié)氣里,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雨頻霜斷”的天氣、“柳綠茶香”的碧野,鶯歌燕舞的田地等暮春的景象。同時,表達了在這春末之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特別繁忙,栽插種管之農事多的農業(yè)生產情況。)。
    (2)根據(jù)注釋,小組討論句意,請小組匯報。
    (3)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用一段文字描述出來。(谷雨時節(jié),一是江南等地區(qū)陰雨頻繁,雨量充足;二是不再有霜了;三是天氣已變得清明和暖了。柳樹從3月發(fā)芽到進入谷雨節(jié)已經(jīng)碧綠依依。同時,從海島回歸農家的燕子,不斷穿梭于桃柳之間,捕捉昆蟲,銜泥營巢。此時布谷鳥也飛來喚醒老百姓“快快布谷!”,催人播種。正是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有的在移栽蔬菜或苗木,有的在插秧,有的已在進行耘禾、施肥等田間管理方面的工作,總之農事項目繁多。)。
    讀會:讓我們再次帶著感情來讀讀這首詩。
    四、谷雨習俗走谷雨。
    古時有“走谷雨”的風俗,谷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喝谷雨茶。
    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習俗,谷雨這天不管是什么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以祈求健康。
    谷雨時節(jié)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谷雨上網(wǎng)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谷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因此,谷雨節(jié)也叫做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jié)”。舊時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海神廟、娘娘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場面十分隆重。
    北方則有谷雨食香椿的習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時節(jié),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yǎng)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賞花。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賞牡丹成為人們閑暇重要的娛樂活動。至今,山東、河南、四川等地還于谷雨時節(jié)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游樂聚會。
    據(jù)說,“谷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tǒng)。至今陜西的一些地方還保留此風俗。
    洗澡消災避禍。
    在西北地區(qū),舊時,人們將谷雨的河水稱為“桃花水”,傳說以它洗浴,可消災避禍。谷雨節(jié)人們以“桃花水”洗浴,舉行射獵、跳舞等活動慶祝。
    五、拓展。
    1、出示其他有關谷雨的古詩,學生齊讀.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谷雨時節(jié)種谷天,南坡北洼忙種棉;水稻插秧好火候,種瓜點豆種地蛋。玉米花生早種上,地瓜栽秧適提前,谷雨天,忙種煙。谷雨有雨棉花肥。谷雨有雨好種棉。谷雨種棉家家忙。過了谷雨種花生。苞米下種谷雨天。
    六、小結。
    同學們,過了谷雨,雨水頻繁,蛇蟻蚊蟲的繁殖和活動也變得頻繁,小伙伴們盡量穿長衣長褲,噴抹驅蚊水,以免被叮咬。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可謂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孩子們,我們也要像農民伯伯一樣,不要閑著,抓緊時間好好讀書。
    谷雨大班教案篇十六
    在種植區(qū),投放種植工具和紙面教具《種植記錄表》,請幼兒照顧、記錄豆子們的生長。
    家園共育。
    1.請家長與幼兒在家探索更多有關種植豆子的方法,通過拍照進行記錄、分享。
    2.谷雨有“摘春茶”“賞牡丹”的習俗,家長可在谷雨前后帶幼兒摘茶、賞牡丹。
    3.家長與幼兒共同聆聽寶寶巴士故事《谷雨節(jié)氣:一起去看牡丹吧》,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節(jié)氣傳統(tǒng)文化。
    附【故事】。
    奇奇:下過雨的田野真舒服啊。
    妙妙:奇奇你看,田里有人在勞動呢,我們去看看吧。
    奇奇:農民伯伯,您在做什么呀?
    農民:谷雨到了,我們在播種呢。
    奇奇:谷雨?是什么?
    農民:谷雨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春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表示這個時節(jié)天氣變暖和了,雨水多了,特別適合播種各種農作物。
    妙妙:哦……我想起來了,爸爸說過“谷雨前后,種瓜點豆”。(這句俗語咬字清晰、念慢一些)。
    農民:哈哈哈,對的。瓜和豆都指農作物。每年谷雨前后,農民們就會開始種植玉米、黃豆、花生、黃瓜、南瓜……盼望著豐收的到來。
    奇奇:哎,又下雨了!
    妙妙:太好了,田里的農作物們喝飽水一定可以長得更好。
    谷雨大班教案篇十七
    小結: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谷雨節(jié)氣,古代人和現(xiàn)代的人在谷雨節(jié)氣這天都會觀賞牡丹花。我們也去公園中觀賞牡丹花吧。
    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山公園中的牡丹園觀賞牡丹花,出發(fā)前提出出行安全要求。
    2、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牡丹花的明顯特征。
    (1)幼兒觀察牡丹花花朵的顏色、形狀和味道。
    小結:牡丹花的花朵有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紅色的,每一朵花都有好多層花瓣,花朵是圓形的,聞起來還有淡淡的香味。
    (2)幼兒觀察牡丹花花葉的顏色和形狀?
    師:牡丹花的葉子什么樣?像什么?和你的小手比一比。
    小結:牡丹花的葉子是大大的,像一個手掌,像一把小扇子…。
    (3)幼兒用相機和ipad記錄自己喜歡的牡丹花。
    3、引發(fā)幼兒愛護牡丹花的情感。
    請園林叔叔向幼兒宣傳愛護牡丹花的做法:牡丹花很漂亮,我們小可以用眼睛看,用相機把漂亮的牡丹花照下來,可以聞一聞,但是千萬不能用小手摸,因為手上有小細菌,小細菌會使牡丹花生病,生病了牡丹花就謝了。
    4、師生交流觀賞牡丹花時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教師帶領幼兒回到班級中,將幼兒記錄的牡丹花照片滾動播放。
    換問法:這朵牡丹花漂亮嗎?哪里最漂亮?你們猜猜這是誰拍攝的?等延伸活動:
    幼兒欣賞感受牡丹花的美后,嘗試用多種材料顏料、毛筆、毛刷、報紙團、海綿、瓶底、自制粉撲等多種材料作畫表現(xiàn)牡丹,進一步感受牡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