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難題,但我們要學會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并不斷成長。寫總結時要注意把握重點,突出核心內容,避免羅列和堆砌無關信息。如果你正處于總結的困惑中,不妨看看以下范文,從中找到關于總結的靈感和思路。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一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一首熟悉動聽的歌謠,傳唱多少次拾金不昧的美德,就這樣在白沙小學不斷地傳承著。
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鄭東新區(qū)白沙小學一直以來都秉承這樣向善向上的理念教育學生。新學期開始,四年級五班的馮萌碩同學和四年級七班的趙倩楠同學更是用實際行動給周圍的人樹立了榜樣。
2月17日晚,該校四年級五班馮萌碩同學和他的媽媽在小區(qū)南苑撿到一個錢包,包內有大量現金。撿到錢包的馮萌碩沒有將其據為己有,而是主動上交到物業(yè),耐心等待失主來領取,失主拿到現金非常感動,隨即寫了一封表揚信,感謝馮萌碩同學拾金不昧的“雷鋒精神”的同時,更感謝學校教育出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更感謝老師的諄諄教導。
2月18日早上,四七班趙倩楠同學,在上學路上發(fā)現路邊丟有一部手機,于是將它撿起,等待失主來認領,見無人認領,決定到學校后將其上交給班主任老師,最終將丟失的手機第一時間歸還到了云臺小學家長的手中。該家長心懷感激之情地說:“小女孩謝謝你,你的善良值得我學習”。
2月22日,一年級三班王嘉煜在學校操場撿到了一塊嶄新的電話手表,他第一時間聯系到老師上交學校,并聯系到失主。小小年紀,心底美,真不愧是向善向上新時代好少年。
好人好事凝聚社會正能量,凡人善舉引領社會新風尚。白沙小學向善向上少年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好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該校負責人表示,學校將號召全體少先隊員向他們學習,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這種拾金不昧的傳統(tǒng)美德,將文明習慣養(yǎng)成教育內化為自身素質的提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平凡的工作學習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二
一位女性乘客急匆匆的走進青島地鐵李村公園站,在車站客服中心前焦急徘徊。工作人員上前詢問后才得知,張女士此次是專門來感謝一名叫趙珊珊的員工,為了表示謝意,她還特意制作了一面寫著“拾金不昧”的錦旗。
“包中的東西對我很重要,都是一些證件原件原本,如果丟了后果不堪設想!”回憶起背包失而復得的過程,張女士難言激動的說道。
就在上個月的一次清客過程中,趙珊珊在車廂內撿到一個紅色的背包,經與民警共同確認,包中有收據、證件以及一個蘋果手機,因收據涉及金額巨大,為了安全起見,趙珊珊迅速將拾遺物品上報,并與工作人員一同積極尋找失主。
5分鐘后,急忙趕到車站的張女士與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系,通過一番仔細核對,確定背包確實是張女士的。拿著失而復得的背包,張女士激動地拉著趙珊珊的手表示感謝,并留下一封感謝信,對她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表示稱贊。本以為這件事就此落下帷幕,幾天后“不甘心”的張女士卻又一次來到了車站。
“這不是件小事!”交流中張女士這樣說道,冬季的島城寒風刺骨,但這次失而復得的經歷,卻給她帶來如春風般的溫暖。為了表達自己對站務人員、地鐵車站以及青島地鐵的感謝,回家后,她特意找廠家制作了錦旗再次送到車站。
“服務無止境,關愛有真情”,一面小小的錦旗,記錄了地鐵人與乘客間的相互溫暖,凝聚著乘客對于地鐵人的信任和感激。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三
包掉了還能找回來,麒麟城管環(huán)衛(wèi)工人好樣的!近日,市民劉先生來到麒麟北路區(qū)三幼環(huán)保公廁,將一面寫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錦旗送到了環(huán)衛(wèi)工人傅喬銳的手中,以表達他的感謝之意。
(2022年2月10日攝)。
原來,在幾天之前,麒麟區(qū)城管局環(huán)衛(wèi)工人傅師傅在麒麟北路區(qū)三幼環(huán)保公廁打掃完公廁時發(fā)現公交車站臺上有一個黑色手提包,傅師傅怕失主著急就把手提包放到公廁管理間等待失主前來認領。兩三小時后,終于等來在公交車站臺附近尋找東西的失主,在確認失主信息無誤后,傅師傅將包送到了劉先生手中。劉先生拿著失而復得的手提包,十分激動,劉先生說:“由于趕時間上班,在公交車站上車的時候,沒有注意落下了包,等發(fā)現的時候急壞了,里面還有重要的物品和待上報的文件,如今能找回來實在太好了”。為表示感謝之意,劉先生親自帶來一面錦旗,向環(huán)衛(wèi)工人傅師傅表示謝意,贊揚麒麟城管環(huán)衛(wèi)工人的高尚品質。
(2022年2月8日攝)。
麒麟城管拾金不昧的事情時有發(fā)生,這些事對于麒麟城管來說也都是經常發(fā)生的小事,但是對于失主來說,失而復得的驚喜大于失物的本身價值。這不僅僅是一面小小的錦旗,也彰顯了麒麟城管的高尚道德風貌,為社會傳遞了一份正能量。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四
20xx年12月12日,合肥師范附小三小大隊部在上午第二節(jié)課后的升旗儀式上,對二(1)班的李順、劉依凡同學和二(8)班的劉依然同學進行了表揚,同時授予他們“拾金不昧好少年”榮譽稱號。
20xx年12月1日下午,合師附小三小的李順、劉依凡、劉依然同學放學后一起回家,在路過五星果品店前時,他們突然發(fā)現路邊躺有一只黑色皮包。
李順隨手撿起并打開一看,里面竟夾有近千元的百元大鈔和一些銀行卡及重要證件,然而三名同學并未為此心動,相反地,他們第一時間想到了丟皮包的失主該是多么著急啊,為了能盡快的找到失主,他們不怕嚴寒,站在寒風中一邊等待失主來認領,一邊焦急地詢問來往的路人是否丟失了物品。
李順同學為更快地讓失主找到皮包還積極要求身邊的家長撥打110想讓警察叔叔協(xié)助調查……在寒風中靜靜等待半個多小時,這時天色已經黑了,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奶奶急匆匆向這邊走來,原來,皮包正是老奶奶在五星果品店買水果時不慎丟失的,當李順把皮包親手歸還給老奶奶時,老奶奶感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半晌老奶奶才激動地連連夸贊孩子拾金不昧的行為,并提出贈與幾百元現金做酬勞,然而,幾個孩子謝絕了老奶奶的好意并笑呵呵地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雖然這時他們已經凍得手腳冰涼,但是,看到老奶奶找到皮包高興的樣子,心里卻是暖暖的。
幾天后,老奶奶終于得知三個孩子所在的學校,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便送到了學校。
信中魏永蘭老人寫道:“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李順、劉依凡、劉依然三位同學的這種行為讓我感受到他們幼小的身體里發(fā)散出的高尚人格和品德,體現了良好的教育和家庭修養(yǎng)。
感謝貴校領導和老師們培養(yǎng)出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
拾到物品主動歸還失主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學校通過這樣簡短的頒獎儀式既是對這些同學出色行為的鼓勵嘉獎,也是在全校范圍內弘揚拾金不昧的良好風氣。
我們希望,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拾金不昧良好品質走進每個三小孩子的心靈深處。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五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他交給警察叔叔手里面……”當我們許多人從小就哼唱這首童謠的時候,就知道撿了東西要歸還的道理。千百年來,我國把拾金不昧作為一項傳統(tǒng)的美德,在潛移默化下不斷傳承。濟南市歷城區(qū)文泉小學一(3)預備中隊隊員劉鎧萱和三(1)中隊隊員劉雙寧,就是這一美德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面對金錢不動心,文泉隊員拾金不昧好樣的!3月21日上午,利用升旗儀式的時間,學校對拾金不昧的兩名隊員進行表彰。
3月15日下午,劉鎧萱和劉雙寧在城市之光小區(qū)南區(qū)兒童樂園附近路過時,發(fā)現地上掉了一疊錢,撿起來一看,有不同金額的幾張鈔票。他們兩個想著失主丟了錢,肯定特別著急,就在原地等候。久等無人,便與家長一起,將撿到的錢交到了小區(qū)物業(yè)。
城市之光社區(qū)居委會特地寫了一封表揚信和兩張獎狀送到學校,希望能在公開場合給予表揚,弘揚正能量。學校正值“學雷鋒”活動月,通過真實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也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從中學習和發(fā)揚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
預備隊員劉鎧萱、少先隊員劉雙寧面對金錢毫不心動,拾金不昧的實際行動充分體現了我校少先隊員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尚,展現了良好的社會公德,贏得了社會和輔導員的稱贊,同時也是所有少先隊員學習的榜樣。隊員們表示,要學習雷鋒精神,弘揚文明美德,養(yǎng)成良好品德,把助人為樂深深植根在心里,落實到行動中。
拾金不昧好少年,傳遞雷鋒正能量!拾金不昧這一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在文泉小學的校園里開花,兩名隊員成為了我校的驕傲。全體少先隊員將繼續(xù)從他們手中接過拾金不昧的種子,繼續(xù)相互傳遞,讓傳統(tǒng)美德在校園里發(fā)揚光大,開出更美麗的花朵。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六
“尋一名拾萬元現金主動上交還不留名的同學,請問圖片的學生,是哪位老師的學生?”4月3日下午5點多,在武昌理工學院素質導師工作群,該校保衛(wèi)處孫仲生老師發(fā)布了一條“尋人啟事”,迅速在群里引發(fā)熱議,廣大老師紛紛為拾金不昧的學生點贊。
幾經波折,那位拾金不昧的同學終于被找到,他是來自該校影視傳媒學院廣播編導專業(yè)1703班的楊文鑫。據了解,3日下午,楊文鑫準備外出辦事,出了寢室沒走多遠,在西九寢室樓旁的道路上,他看到一沓整齊的百元人民幣落在路旁。“現在的人出門幾乎不帶現金,我一開始以為是整蠱道具,撿起一看發(fā)現是一沓還未拆封的百元人民幣?!睏钗啮斡行┰S緊張,不敢細數也不敢走開,下意識就留在了原地,想等失主回頭找來。
等了一會兒,并沒有人上前詢問也沒有看到有人帶著焦急的神情尋找,而楊文鑫當時趕著外出辦事?!拔揖拖胂刃须x開,等忙完手頭上的工作再回來想辦法找尋失主。”當日傍晚他回到學校,先去了人流量大的菜鳥驛站嘗試找點線索,無果后去了武昌理工學院保衛(wèi)處。可喜的是在保衛(wèi)處事情有了眉目:保衛(wèi)處的工作人員登記了前來掛失的失主的信息,并且值班人員把失主的聯系方式告訴了楊文鑫。
楊文鑫當即撥通號碼,聯系到了失主,經身份確認,失主謝先生在保衛(wèi)人員的見證下將丟失的一萬元現金領回。據謝先生介紹,他是該校畢業(yè)的學生,現在正在自主創(chuàng)業(yè),這一萬元錢是他帶過來發(fā)給底下員工的工資。“特別感謝楊文鑫同學,聽說楊同學還是一名退伍軍人,由衷點贊?!敝x先生拿出錢想要表達自己深深的感激和謝意,被楊文鑫婉拒了,他說“我做的事天經地義,能順利物歸原主我就很開心了?!?BR> 楊文鑫所在班級的素質導師田茉莉介紹說:“楊文鑫同學是退伍復學回來的,學習扎實,刻苦努力,目前正在從事創(chuàng)業(yè),是一位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對于他此次的拾金不昧,田老師表示,楊文鑫平時也非常低調,做了這件事沒有跟身邊人提起過,是現代活雷鋒,為他點贊!
“他自己壓根也沒覺得這樣做了要怎樣,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們?yōu)樗敖鸩幻恋木顸c贊?!痹撔1Pl(wèi)處孫仲生說,“已建議學院表彰該學生的事跡,用弘揚正能量的方式進行表彰,同時號召全體師生學習?!?BR> 該校城市建設學院大三學生楊凱表示,事情雖小,但感動人心,凡人善舉,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彰顯了溫暖正能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應該向這位榜樣學習,將優(yōu)良品質和文明習慣內化為自身素質。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七
近日,市民王先生將一面印有“梁園環(huán)衛(wèi)好司機 拾金不昧品德高”字樣的錦旗送到商丘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表達對拾金不昧的環(huán)衛(wèi)車駕駛員楊留鎖的感謝之情。
原來,10月16日凌晨5時左右,楊留鎖駕駛環(huán)衛(wèi)車在勝利路洗掃路面過程中,發(fā)現地上有個黑色手包。他打開后發(fā)現,包里面有11張銀行卡及鑰匙、門禁卡、戒指、身份證復印件等物品,但沒有發(fā)現失主的聯系方式。
考慮到失主肯定非常著急,楊留鎖把手包交給了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副經理孫月其,繼續(xù)駕駛環(huán)衛(wèi)車洗掃路面。
為了尋找失主,孫月其迅速把手包交到總公司,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機關人員根據包內物品編寫了認領信息后發(fā)送至多個微信群,并通過電臺播報失物信息,積極尋找失主。
在熱心市民的幫助下,失主王先生才得知自己手包丟失。10月15日晚,王先生開車去加油站加油,付款后隨手將手包放在了車頂,隨后駕車返回,途中手包掉落到勝利路上。
面對失而復得的銀行卡、鑰匙、門禁卡、戒指等物品,王先生連聲感謝,為表達對楊留鎖拾金不昧的謝意,前來贈送錦旗。
據孫月其介紹,楊留鎖為人憨厚老實,愛崗敬業(yè),樂于助人,是個業(yè)務精湛的環(huán)衛(wèi)車好司機。
據了解,像楊留鎖這樣拾金不昧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在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還有很多,他們多次撿到現金、存折、手機、筆記本電腦、畢業(yè)證、身份證、鑰匙、工作證、銀行卡等物品,但面對“意外之財”,他們都毫不猶豫地歸還失主,用實際行動傳遞社會文明風尚,為商丘文明城市增添亮麗色彩。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八
5月13日,順豐公司的一位快遞員同志將一面繡有“品德高尚、拾金不昧”的錦旗送到臨清市雙擁志愿者協(xié)會煙店分會會員小汪同志(女)手中,表達他對小汪同志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真摯的謝意。
原來,幾天前,小汪同志(女)在煙店鼎順機動車檢測站門前,撿到順豐快遞公司的掃碼槍一只,她瞬間聯想到這是快遞員隨時都得用的重要工具,可又見不到失主,急的她趕緊送到派出所,又經過幾返辛苦的周折找到了失主,順豐公司負責人非常的激動,當場拿出錢來送給她作為酬謝,但被小汪同志直接拒絕了。
小汪同志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表現出作為一名普通雙擁志愿者高尚的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臨清市雙擁志愿者協(xié)會對擁有小汪同志這樣的會員感到無尚光榮和驕傲!小汪同志身上的再現是新時期雷鋒精神,是全協(xié)會會員學習的榜樣!她向社會傳遞了拾金不昧、誠信立本的社會正能量,為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良好風尚,貢獻一份力量。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九
近日,市民王先生將一面印有“梁園環(huán)衛(wèi)好司機拾金不昧品德高”字樣的錦旗送到商丘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表達對拾金不昧的'環(huán)衛(wèi)車駕駛員楊留鎖的感謝之情。
原來,10月16日凌晨5時左右,楊留鎖駕駛環(huán)衛(wèi)車在勝利路洗掃路面過程中,發(fā)現地上有個黑色手包。他打開后發(fā)現,包里面有11張銀行卡及鑰匙、門禁卡、戒指、身份證復印件等物品,但沒有發(fā)現失主的聯系方式。
考慮到失主肯定非常著急,楊留鎖把手包交給了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副經理孫月其,繼續(xù)駕駛環(huán)衛(wèi)車洗掃路面。
為了尋找失主,孫月其迅速把手包交到總公司,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機關人員根據包內物品編寫了認領信息后發(fā)送至多個微信群,并通過電臺播報失物信息,積極尋找失主。
在熱心市民的幫助下,失主王先生才得知自己手包丟失。10月15日晚,王先生開車去加油站加油,付款后隨手將手包放在了車頂,隨后駕車返回,途中手包掉落到勝利路上。
面對失而復得的銀行卡、鑰匙、門禁卡、戒指等物品,王先生連聲感謝,為表達對楊留鎖拾金不昧的謝意,前來贈送錦旗。
據孫月其介紹,楊留鎖為人憨厚老實,愛崗敬業(yè),樂于助人,是個業(yè)務精湛的環(huán)衛(wèi)車好司機。
據了解,像楊留鎖這樣拾金不昧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在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還有很多,他們多次撿到現金、存折、手機、筆記本電腦、畢業(yè)證、身份證、鑰匙、工作證、銀行卡等物品,但面對“意外之財”,他們都毫不猶豫地歸還失主,用實際行動傳遞社會文明風尚,為商丘文明城市增添亮麗色彩。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
昨天清晨6時許,岱山縣環(huán)衛(wèi)工人姜治才照常來到文化廣場進行保潔作業(yè),隨后,在清掃路面時,發(fā)現有人在此遺失了一只金手鐲。
姜治才撿起手鐲后,第一時間在四周尋找并等待失主,在刺骨的寒風中等待約2小時候未果后,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工作,他便將手鐲上交至上級,隨后立刻回到廣場工作,并不時留意路過的行人。
時至27日晚上7時許,金手鐲的失主聯系到了岱山環(huán)衛(wèi)處,領回自己的手鐲,并對姜治才連聲道謝,“這樣拾金不昧的行為,我一定要做一面錦旗好好感謝您!”而已經52歲的姜治才只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表示他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一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當我們許多人打小起就哼唱這首童謠時,就知道撿了東西要歸還的道理。千百年來,拾金不昧作為一項傳統(tǒng)美德,就是這樣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傳承。滿義實驗小學三二班馮玉軒同學正是這一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者之一。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拾金不昧的含義,展現了滿義實驗小學學生的高尚品質和良好的道德風貌。
寒冬已至,你暖心的拾金不昧行為,足以抵御冬天的寒冷。20xx年1月7日星期四下午大課間,我校二三班馮玉軒同學突然發(fā)現地上有一張百元大鈔票,他連忙撿起來,毫不猶豫的拿著手里一百元錢找到自己的任課教師李紅濤老師,說是在學校撿到的,請李老師幫忙還給失主。馮玉軒同學用行動告訴我們,那一刻,他俯下身去拾起的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送還的是一顆至純至美至善的心。
這是發(fā)生在校園里的一幕,這是發(fā)生在一個二年級小學生身上的一件事。也許有的同學曾經撿到過錢而未上交,也許有的同學曾經拿過同學的錢和文具,他們甚至是懂事的'高年級學生,相比之下,我們是否感到慚愧、無地自容。馮玉軒同學的精神是何等的偉大,他的行為是多么的令人敬佩。這是一種無私的拾金不昧精神;這是一種新時代的雷鋒精神。我們全體同學需向馮玉軒同學學習,在家做個勤儉節(jié)約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在學校做一個愛學習、守紀律、愛公物、團結同學、尊敬師長、拾金不昧的好學生,把雷鋒精神發(fā)揚偉大。
我校梁秋玲校長在學校升旗儀式上,大力表揚馮玉軒同學拾金不昧的優(yōu)秀品質,稱他是滿義實驗小學小少年的一面旗幟,一根標桿,是滿義實驗小學教育的最好見證,充分體現了滿義實驗小學學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并號召全校同學學習馮玉軒同學拾金不昧的好品質,讓中華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讓文明之花開滿校園!
拾金不昧是我國傳統(tǒng)的美德,也是一個人高尚品質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一直以來,我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之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作為學校一項重要任務。樹人先樹品,立人先立德,倡導學生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做有道德,有文化的文明小學生已經成為學校里每一位學生的追求目標。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二
9月6日下午4時35分,一名男乘客手持“助人為樂品質高,誠實守信美名揚”錦旗來到海珠廣場站,感謝安檢人員在8月29日當天幫其妻子找回了重要的戶口本和身份證證件。
8月29日下午4時03分,海珠廣場站ef口安檢員周劍輝正在查驗進站乘客的`健康碼,眼尖心細的他在人流中發(fā)現眼前約2米處的地面上散落著一個小本子和一張卡片。他迅速上前查看,發(fā)現原來是一份戶口本和一張身份證。無人認領后,他便將情況反映給安檢班長陳柏達。陳柏達接過證件,并將情況上報給車控室,開啟失物招領廣播。期間,陳柏達不忘留意是否有乘客返回尋找失物。
6時許,一名女乘客與她侄兒急匆匆地趕到海珠廣場站ef口,稱自己不小心掉了戶口本和身份證,詢問安檢員是否有撿到。陳柏達聽到后,立即詢問女乘客戶口本和身份證的相關信息,經核實信息吻合后,陳柏達便帶乘客到寄存證件的警務室辦理認領手續(xù)。
尋回失物后,女乘客向陳柏達和車站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我抱著一點希望過來看看,沒想到真的找回來了。如果找不到了,證件補辦起來很麻煩的,也非常影響孩子新學期入學,多虧你們及時撿到和妥善保管,謝謝你們!”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三
3月7日上午,天橋區(qū)無影山街道辦事處收獲了一封來自轄區(qū)居民葉寶剛的手寫感謝信和錦旗,對辦事處張曉光拾金不昧、路不拾遺的高尚品質表示了衷心感謝。
葉寶剛在感謝信中說,他是天橋區(qū)盛達烘焙器具公司的一名經理,20xx年3月2號早上外出辦事時,不慎將手機遺失,手機內存有重要客戶資料和個人信息,對自身生意有重大影響。
正當葉寶剛手足無措時,店內員工通知說手機被無影山辦事處張曉光找到了,已約定時間、地點領取,拿到失而復得的手機,葉寶剛深深被張曉光拾金不昧、路不拾遺的高尚品質所感動。
葉寶剛表示,張曉光的善舉也溫暖了他全家,這種助人為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值得表揚。所以特意手寫感謝信并制作錦旗,當面感謝張曉光之善舉,同時也感謝無影山辦事處的培養(yǎng),為社會栽培這么優(yōu)秀高風亮節(jié)的員工。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四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一個人良好道德風尚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這種高尚的品德在漢中門校區(qū)時時刻刻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
20xx年2月22日晚上,15棟6樓一名女同學在校區(qū)撿到一枚黃金戒指(10克左右價值5000元),在詢問未果的情況下,立即交給物業(yè)宿管阿姨,通過與阿姨們一起多方努力尋找失主。直至3月1號尋到失主,經過發(fā)票審核比對,確認無誤后,將這枚黃金戒指還給了范先生。心懷無限感激的范先生希望以物質形式表示感謝,但都被她婉言謝絕,在大家一直追問下也不愿透露姓名,只是輕輕說了一句,“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讓所有人都很感動,特別溫暖。
據了解,范先生是在校區(qū)維修水電時不小心丟了戒指,幾天后才發(fā)現手上戒指不見了。至今他仍無法憶起是何時何地丟了戒指,更沒有想到失物還能找回來,失而復得讓范先生深感意外,更是滿滿的感動,特地送來一面“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錦旗來表達感激之情。
該同學拾金不昧的行為,感動了范先生,也感動了周圍的朋友和同事,同時也展現了我們當代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五
12月14日早晨5點半左右,開封市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侯大平在公園路至儀表崗口的普掃工作中撿到一部手機,考慮到失主焦急的心情,侯大平馬上放下手頭的工作,第一時間上報了保潔班長楊娟娟。
楊娟娟趕到后,手機因有密碼鎖無法打開,二人幾經輾轉聯系到失主家屬后,侯大平又在寒風中等候了近2小時,最終使手機完璧歸趙。失主王先生拿到手機后,為表示感謝,當場掏出100塊錢給侯師傅,但被侯師傅婉言拒絕了。于是,失主王先生專門做了一面錦旗送到環(huán)衛(wèi)驛站,贊揚環(huán)衛(wèi)工人侯大平師傅拾金不昧的優(yōu)良品質。
“沒想到手機丟了3個小時還能找回來,真是太感動了,手機丟了是個麻煩事,更關鍵的是手機里各種信息,你們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了。”王先生激動萬分地說。
面對失主的感謝,侯師傅憨厚地笑著說:“雖然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環(huán)衛(wèi)工人,生活也不寬裕,但不是咱的東西咱堅決不要!”拾金不昧的事跡在開封市環(huán)衛(wèi)工人當中屢見不鮮,在“意外之財”面前,他們依然保持一顆純樸的.心,很好地展現出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道德素質,他們在發(fā)揚“臟了我一人,潔凈千萬家”精神的同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一份份社會正能量。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六
6月10日,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平谷分公司駐平谷公安分局交通支隊交通輔警保安員李保龍在平谷中學門口執(zhí)勤巡視時撿到一部手機,當日正值高考期間,學校門口家長眾多,因手機屏幕摔碎,無法接通手機來電聯系失主,李保龍站在原地等待,大約40分鐘后,失主趙女士急匆匆來到現場尋找,經核實無誤后將手機交還給失主。
6月13日,失主趙女士將一面印著“盡職盡責熱情為民,失而復得溫暖人心”的錦旗送到平谷分公司,并對交通輔警保安員李保龍高尚品德和拾金不昧精神給予高度贊揚,并表示由衷感謝。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一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一首熟悉動聽的歌謠,傳唱多少次拾金不昧的美德,就這樣在白沙小學不斷地傳承著。
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鄭東新區(qū)白沙小學一直以來都秉承這樣向善向上的理念教育學生。新學期開始,四年級五班的馮萌碩同學和四年級七班的趙倩楠同學更是用實際行動給周圍的人樹立了榜樣。
2月17日晚,該校四年級五班馮萌碩同學和他的媽媽在小區(qū)南苑撿到一個錢包,包內有大量現金。撿到錢包的馮萌碩沒有將其據為己有,而是主動上交到物業(yè),耐心等待失主來領取,失主拿到現金非常感動,隨即寫了一封表揚信,感謝馮萌碩同學拾金不昧的“雷鋒精神”的同時,更感謝學校教育出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更感謝老師的諄諄教導。
2月18日早上,四七班趙倩楠同學,在上學路上發(fā)現路邊丟有一部手機,于是將它撿起,等待失主來認領,見無人認領,決定到學校后將其上交給班主任老師,最終將丟失的手機第一時間歸還到了云臺小學家長的手中。該家長心懷感激之情地說:“小女孩謝謝你,你的善良值得我學習”。
2月22日,一年級三班王嘉煜在學校操場撿到了一塊嶄新的電話手表,他第一時間聯系到老師上交學校,并聯系到失主。小小年紀,心底美,真不愧是向善向上新時代好少年。
好人好事凝聚社會正能量,凡人善舉引領社會新風尚。白沙小學向善向上少年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好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該校負責人表示,學校將號召全體少先隊員向他們學習,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這種拾金不昧的傳統(tǒng)美德,將文明習慣養(yǎng)成教育內化為自身素質的提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平凡的工作學習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二
一位女性乘客急匆匆的走進青島地鐵李村公園站,在車站客服中心前焦急徘徊。工作人員上前詢問后才得知,張女士此次是專門來感謝一名叫趙珊珊的員工,為了表示謝意,她還特意制作了一面寫著“拾金不昧”的錦旗。
“包中的東西對我很重要,都是一些證件原件原本,如果丟了后果不堪設想!”回憶起背包失而復得的過程,張女士難言激動的說道。
就在上個月的一次清客過程中,趙珊珊在車廂內撿到一個紅色的背包,經與民警共同確認,包中有收據、證件以及一個蘋果手機,因收據涉及金額巨大,為了安全起見,趙珊珊迅速將拾遺物品上報,并與工作人員一同積極尋找失主。
5分鐘后,急忙趕到車站的張女士與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系,通過一番仔細核對,確定背包確實是張女士的。拿著失而復得的背包,張女士激動地拉著趙珊珊的手表示感謝,并留下一封感謝信,對她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表示稱贊。本以為這件事就此落下帷幕,幾天后“不甘心”的張女士卻又一次來到了車站。
“這不是件小事!”交流中張女士這樣說道,冬季的島城寒風刺骨,但這次失而復得的經歷,卻給她帶來如春風般的溫暖。為了表達自己對站務人員、地鐵車站以及青島地鐵的感謝,回家后,她特意找廠家制作了錦旗再次送到車站。
“服務無止境,關愛有真情”,一面小小的錦旗,記錄了地鐵人與乘客間的相互溫暖,凝聚著乘客對于地鐵人的信任和感激。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三
包掉了還能找回來,麒麟城管環(huán)衛(wèi)工人好樣的!近日,市民劉先生來到麒麟北路區(qū)三幼環(huán)保公廁,將一面寫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錦旗送到了環(huán)衛(wèi)工人傅喬銳的手中,以表達他的感謝之意。
(2022年2月10日攝)。
原來,在幾天之前,麒麟區(qū)城管局環(huán)衛(wèi)工人傅師傅在麒麟北路區(qū)三幼環(huán)保公廁打掃完公廁時發(fā)現公交車站臺上有一個黑色手提包,傅師傅怕失主著急就把手提包放到公廁管理間等待失主前來認領。兩三小時后,終于等來在公交車站臺附近尋找東西的失主,在確認失主信息無誤后,傅師傅將包送到了劉先生手中。劉先生拿著失而復得的手提包,十分激動,劉先生說:“由于趕時間上班,在公交車站上車的時候,沒有注意落下了包,等發(fā)現的時候急壞了,里面還有重要的物品和待上報的文件,如今能找回來實在太好了”。為表示感謝之意,劉先生親自帶來一面錦旗,向環(huán)衛(wèi)工人傅師傅表示謝意,贊揚麒麟城管環(huán)衛(wèi)工人的高尚品質。
(2022年2月8日攝)。
麒麟城管拾金不昧的事情時有發(fā)生,這些事對于麒麟城管來說也都是經常發(fā)生的小事,但是對于失主來說,失而復得的驚喜大于失物的本身價值。這不僅僅是一面小小的錦旗,也彰顯了麒麟城管的高尚道德風貌,為社會傳遞了一份正能量。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四
20xx年12月12日,合肥師范附小三小大隊部在上午第二節(jié)課后的升旗儀式上,對二(1)班的李順、劉依凡同學和二(8)班的劉依然同學進行了表揚,同時授予他們“拾金不昧好少年”榮譽稱號。
20xx年12月1日下午,合師附小三小的李順、劉依凡、劉依然同學放學后一起回家,在路過五星果品店前時,他們突然發(fā)現路邊躺有一只黑色皮包。
李順隨手撿起并打開一看,里面竟夾有近千元的百元大鈔和一些銀行卡及重要證件,然而三名同學并未為此心動,相反地,他們第一時間想到了丟皮包的失主該是多么著急啊,為了能盡快的找到失主,他們不怕嚴寒,站在寒風中一邊等待失主來認領,一邊焦急地詢問來往的路人是否丟失了物品。
李順同學為更快地讓失主找到皮包還積極要求身邊的家長撥打110想讓警察叔叔協(xié)助調查……在寒風中靜靜等待半個多小時,這時天色已經黑了,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奶奶急匆匆向這邊走來,原來,皮包正是老奶奶在五星果品店買水果時不慎丟失的,當李順把皮包親手歸還給老奶奶時,老奶奶感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半晌老奶奶才激動地連連夸贊孩子拾金不昧的行為,并提出贈與幾百元現金做酬勞,然而,幾個孩子謝絕了老奶奶的好意并笑呵呵地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雖然這時他們已經凍得手腳冰涼,但是,看到老奶奶找到皮包高興的樣子,心里卻是暖暖的。
幾天后,老奶奶終于得知三個孩子所在的學校,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便送到了學校。
信中魏永蘭老人寫道:“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李順、劉依凡、劉依然三位同學的這種行為讓我感受到他們幼小的身體里發(fā)散出的高尚人格和品德,體現了良好的教育和家庭修養(yǎng)。
感謝貴校領導和老師們培養(yǎng)出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
拾到物品主動歸還失主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學校通過這樣簡短的頒獎儀式既是對這些同學出色行為的鼓勵嘉獎,也是在全校范圍內弘揚拾金不昧的良好風氣。
我們希望,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拾金不昧良好品質走進每個三小孩子的心靈深處。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五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他交給警察叔叔手里面……”當我們許多人從小就哼唱這首童謠的時候,就知道撿了東西要歸還的道理。千百年來,我國把拾金不昧作為一項傳統(tǒng)的美德,在潛移默化下不斷傳承。濟南市歷城區(qū)文泉小學一(3)預備中隊隊員劉鎧萱和三(1)中隊隊員劉雙寧,就是這一美德的傳承者和踐行者。
面對金錢不動心,文泉隊員拾金不昧好樣的!3月21日上午,利用升旗儀式的時間,學校對拾金不昧的兩名隊員進行表彰。
3月15日下午,劉鎧萱和劉雙寧在城市之光小區(qū)南區(qū)兒童樂園附近路過時,發(fā)現地上掉了一疊錢,撿起來一看,有不同金額的幾張鈔票。他們兩個想著失主丟了錢,肯定特別著急,就在原地等候。久等無人,便與家長一起,將撿到的錢交到了小區(qū)物業(yè)。
城市之光社區(qū)居委會特地寫了一封表揚信和兩張獎狀送到學校,希望能在公開場合給予表揚,弘揚正能量。學校正值“學雷鋒”活動月,通過真實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也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從中學習和發(fā)揚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
預備隊員劉鎧萱、少先隊員劉雙寧面對金錢毫不心動,拾金不昧的實際行動充分體現了我校少先隊員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尚,展現了良好的社會公德,贏得了社會和輔導員的稱贊,同時也是所有少先隊員學習的榜樣。隊員們表示,要學習雷鋒精神,弘揚文明美德,養(yǎng)成良好品德,把助人為樂深深植根在心里,落實到行動中。
拾金不昧好少年,傳遞雷鋒正能量!拾金不昧這一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在文泉小學的校園里開花,兩名隊員成為了我校的驕傲。全體少先隊員將繼續(xù)從他們手中接過拾金不昧的種子,繼續(xù)相互傳遞,讓傳統(tǒng)美德在校園里發(fā)揚光大,開出更美麗的花朵。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六
“尋一名拾萬元現金主動上交還不留名的同學,請問圖片的學生,是哪位老師的學生?”4月3日下午5點多,在武昌理工學院素質導師工作群,該校保衛(wèi)處孫仲生老師發(fā)布了一條“尋人啟事”,迅速在群里引發(fā)熱議,廣大老師紛紛為拾金不昧的學生點贊。
幾經波折,那位拾金不昧的同學終于被找到,他是來自該校影視傳媒學院廣播編導專業(yè)1703班的楊文鑫。據了解,3日下午,楊文鑫準備外出辦事,出了寢室沒走多遠,在西九寢室樓旁的道路上,他看到一沓整齊的百元人民幣落在路旁。“現在的人出門幾乎不帶現金,我一開始以為是整蠱道具,撿起一看發(fā)現是一沓還未拆封的百元人民幣?!睏钗啮斡行┰S緊張,不敢細數也不敢走開,下意識就留在了原地,想等失主回頭找來。
等了一會兒,并沒有人上前詢問也沒有看到有人帶著焦急的神情尋找,而楊文鑫當時趕著外出辦事?!拔揖拖胂刃须x開,等忙完手頭上的工作再回來想辦法找尋失主。”當日傍晚他回到學校,先去了人流量大的菜鳥驛站嘗試找點線索,無果后去了武昌理工學院保衛(wèi)處。可喜的是在保衛(wèi)處事情有了眉目:保衛(wèi)處的工作人員登記了前來掛失的失主的信息,并且值班人員把失主的聯系方式告訴了楊文鑫。
楊文鑫當即撥通號碼,聯系到了失主,經身份確認,失主謝先生在保衛(wèi)人員的見證下將丟失的一萬元現金領回。據謝先生介紹,他是該校畢業(yè)的學生,現在正在自主創(chuàng)業(yè),這一萬元錢是他帶過來發(fā)給底下員工的工資。“特別感謝楊文鑫同學,聽說楊同學還是一名退伍軍人,由衷點贊?!敝x先生拿出錢想要表達自己深深的感激和謝意,被楊文鑫婉拒了,他說“我做的事天經地義,能順利物歸原主我就很開心了?!?BR> 楊文鑫所在班級的素質導師田茉莉介紹說:“楊文鑫同學是退伍復學回來的,學習扎實,刻苦努力,目前正在從事創(chuàng)業(yè),是一位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對于他此次的拾金不昧,田老師表示,楊文鑫平時也非常低調,做了這件事沒有跟身邊人提起過,是現代活雷鋒,為他點贊!
“他自己壓根也沒覺得這樣做了要怎樣,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們?yōu)樗敖鸩幻恋木顸c贊?!痹撔1Pl(wèi)處孫仲生說,“已建議學院表彰該學生的事跡,用弘揚正能量的方式進行表彰,同時號召全體師生學習?!?BR> 該校城市建設學院大三學生楊凱表示,事情雖小,但感動人心,凡人善舉,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彰顯了溫暖正能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應該向這位榜樣學習,將優(yōu)良品質和文明習慣內化為自身素質。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七
近日,市民王先生將一面印有“梁園環(huán)衛(wèi)好司機 拾金不昧品德高”字樣的錦旗送到商丘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表達對拾金不昧的環(huán)衛(wèi)車駕駛員楊留鎖的感謝之情。
原來,10月16日凌晨5時左右,楊留鎖駕駛環(huán)衛(wèi)車在勝利路洗掃路面過程中,發(fā)現地上有個黑色手包。他打開后發(fā)現,包里面有11張銀行卡及鑰匙、門禁卡、戒指、身份證復印件等物品,但沒有發(fā)現失主的聯系方式。
考慮到失主肯定非常著急,楊留鎖把手包交給了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副經理孫月其,繼續(xù)駕駛環(huán)衛(wèi)車洗掃路面。
為了尋找失主,孫月其迅速把手包交到總公司,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機關人員根據包內物品編寫了認領信息后發(fā)送至多個微信群,并通過電臺播報失物信息,積極尋找失主。
在熱心市民的幫助下,失主王先生才得知自己手包丟失。10月15日晚,王先生開車去加油站加油,付款后隨手將手包放在了車頂,隨后駕車返回,途中手包掉落到勝利路上。
面對失而復得的銀行卡、鑰匙、門禁卡、戒指等物品,王先生連聲感謝,為表達對楊留鎖拾金不昧的謝意,前來贈送錦旗。
據孫月其介紹,楊留鎖為人憨厚老實,愛崗敬業(yè),樂于助人,是個業(yè)務精湛的環(huán)衛(wèi)車好司機。
據了解,像楊留鎖這樣拾金不昧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在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還有很多,他們多次撿到現金、存折、手機、筆記本電腦、畢業(yè)證、身份證、鑰匙、工作證、銀行卡等物品,但面對“意外之財”,他們都毫不猶豫地歸還失主,用實際行動傳遞社會文明風尚,為商丘文明城市增添亮麗色彩。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八
5月13日,順豐公司的一位快遞員同志將一面繡有“品德高尚、拾金不昧”的錦旗送到臨清市雙擁志愿者協(xié)會煙店分會會員小汪同志(女)手中,表達他對小汪同志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真摯的謝意。
原來,幾天前,小汪同志(女)在煙店鼎順機動車檢測站門前,撿到順豐快遞公司的掃碼槍一只,她瞬間聯想到這是快遞員隨時都得用的重要工具,可又見不到失主,急的她趕緊送到派出所,又經過幾返辛苦的周折找到了失主,順豐公司負責人非常的激動,當場拿出錢來送給她作為酬謝,但被小汪同志直接拒絕了。
小汪同志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表現出作為一名普通雙擁志愿者高尚的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臨清市雙擁志愿者協(xié)會對擁有小汪同志這樣的會員感到無尚光榮和驕傲!小汪同志身上的再現是新時期雷鋒精神,是全協(xié)會會員學習的榜樣!她向社會傳遞了拾金不昧、誠信立本的社會正能量,為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良好風尚,貢獻一份力量。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九
近日,市民王先生將一面印有“梁園環(huán)衛(wèi)好司機拾金不昧品德高”字樣的錦旗送到商丘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表達對拾金不昧的'環(huán)衛(wèi)車駕駛員楊留鎖的感謝之情。
原來,10月16日凌晨5時左右,楊留鎖駕駛環(huán)衛(wèi)車在勝利路洗掃路面過程中,發(fā)現地上有個黑色手包。他打開后發(fā)現,包里面有11張銀行卡及鑰匙、門禁卡、戒指、身份證復印件等物品,但沒有發(fā)現失主的聯系方式。
考慮到失主肯定非常著急,楊留鎖把手包交給了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副經理孫月其,繼續(xù)駕駛環(huán)衛(wèi)車洗掃路面。
為了尋找失主,孫月其迅速把手包交到總公司,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機關人員根據包內物品編寫了認領信息后發(fā)送至多個微信群,并通過電臺播報失物信息,積極尋找失主。
在熱心市民的幫助下,失主王先生才得知自己手包丟失。10月15日晚,王先生開車去加油站加油,付款后隨手將手包放在了車頂,隨后駕車返回,途中手包掉落到勝利路上。
面對失而復得的銀行卡、鑰匙、門禁卡、戒指等物品,王先生連聲感謝,為表達對楊留鎖拾金不昧的謝意,前來贈送錦旗。
據孫月其介紹,楊留鎖為人憨厚老實,愛崗敬業(yè),樂于助人,是個業(yè)務精湛的環(huán)衛(wèi)車好司機。
據了解,像楊留鎖這樣拾金不昧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在市梁苑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有限公司還有很多,他們多次撿到現金、存折、手機、筆記本電腦、畢業(yè)證、身份證、鑰匙、工作證、銀行卡等物品,但面對“意外之財”,他們都毫不猶豫地歸還失主,用實際行動傳遞社會文明風尚,為商丘文明城市增添亮麗色彩。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
昨天清晨6時許,岱山縣環(huán)衛(wèi)工人姜治才照常來到文化廣場進行保潔作業(yè),隨后,在清掃路面時,發(fā)現有人在此遺失了一只金手鐲。
姜治才撿起手鐲后,第一時間在四周尋找并等待失主,在刺骨的寒風中等待約2小時候未果后,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工作,他便將手鐲上交至上級,隨后立刻回到廣場工作,并不時留意路過的行人。
時至27日晚上7時許,金手鐲的失主聯系到了岱山環(huán)衛(wèi)處,領回自己的手鐲,并對姜治才連聲道謝,“這樣拾金不昧的行為,我一定要做一面錦旗好好感謝您!”而已經52歲的姜治才只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表示他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一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當我們許多人打小起就哼唱這首童謠時,就知道撿了東西要歸還的道理。千百年來,拾金不昧作為一項傳統(tǒng)美德,就是這樣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傳承。滿義實驗小學三二班馮玉軒同學正是這一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者之一。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拾金不昧的含義,展現了滿義實驗小學學生的高尚品質和良好的道德風貌。
寒冬已至,你暖心的拾金不昧行為,足以抵御冬天的寒冷。20xx年1月7日星期四下午大課間,我校二三班馮玉軒同學突然發(fā)現地上有一張百元大鈔票,他連忙撿起來,毫不猶豫的拿著手里一百元錢找到自己的任課教師李紅濤老師,說是在學校撿到的,請李老師幫忙還給失主。馮玉軒同學用行動告訴我們,那一刻,他俯下身去拾起的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送還的是一顆至純至美至善的心。
這是發(fā)生在校園里的一幕,這是發(fā)生在一個二年級小學生身上的一件事。也許有的同學曾經撿到過錢而未上交,也許有的同學曾經拿過同學的錢和文具,他們甚至是懂事的'高年級學生,相比之下,我們是否感到慚愧、無地自容。馮玉軒同學的精神是何等的偉大,他的行為是多么的令人敬佩。這是一種無私的拾金不昧精神;這是一種新時代的雷鋒精神。我們全體同學需向馮玉軒同學學習,在家做個勤儉節(jié)約聽話、懂事的好孩子;在學校做一個愛學習、守紀律、愛公物、團結同學、尊敬師長、拾金不昧的好學生,把雷鋒精神發(fā)揚偉大。
我校梁秋玲校長在學校升旗儀式上,大力表揚馮玉軒同學拾金不昧的優(yōu)秀品質,稱他是滿義實驗小學小少年的一面旗幟,一根標桿,是滿義實驗小學教育的最好見證,充分體現了滿義實驗小學學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并號召全校同學學習馮玉軒同學拾金不昧的好品質,讓中華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讓文明之花開滿校園!
拾金不昧是我國傳統(tǒng)的美德,也是一個人高尚品質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一直以來,我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之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作為學校一項重要任務。樹人先樹品,立人先立德,倡導學生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做有道德,有文化的文明小學生已經成為學校里每一位學生的追求目標。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二
9月6日下午4時35分,一名男乘客手持“助人為樂品質高,誠實守信美名揚”錦旗來到海珠廣場站,感謝安檢人員在8月29日當天幫其妻子找回了重要的戶口本和身份證證件。
8月29日下午4時03分,海珠廣場站ef口安檢員周劍輝正在查驗進站乘客的`健康碼,眼尖心細的他在人流中發(fā)現眼前約2米處的地面上散落著一個小本子和一張卡片。他迅速上前查看,發(fā)現原來是一份戶口本和一張身份證。無人認領后,他便將情況反映給安檢班長陳柏達。陳柏達接過證件,并將情況上報給車控室,開啟失物招領廣播。期間,陳柏達不忘留意是否有乘客返回尋找失物。
6時許,一名女乘客與她侄兒急匆匆地趕到海珠廣場站ef口,稱自己不小心掉了戶口本和身份證,詢問安檢員是否有撿到。陳柏達聽到后,立即詢問女乘客戶口本和身份證的相關信息,經核實信息吻合后,陳柏達便帶乘客到寄存證件的警務室辦理認領手續(xù)。
尋回失物后,女乘客向陳柏達和車站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我抱著一點希望過來看看,沒想到真的找回來了。如果找不到了,證件補辦起來很麻煩的,也非常影響孩子新學期入學,多虧你們及時撿到和妥善保管,謝謝你們!”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三
3月7日上午,天橋區(qū)無影山街道辦事處收獲了一封來自轄區(qū)居民葉寶剛的手寫感謝信和錦旗,對辦事處張曉光拾金不昧、路不拾遺的高尚品質表示了衷心感謝。
葉寶剛在感謝信中說,他是天橋區(qū)盛達烘焙器具公司的一名經理,20xx年3月2號早上外出辦事時,不慎將手機遺失,手機內存有重要客戶資料和個人信息,對自身生意有重大影響。
正當葉寶剛手足無措時,店內員工通知說手機被無影山辦事處張曉光找到了,已約定時間、地點領取,拿到失而復得的手機,葉寶剛深深被張曉光拾金不昧、路不拾遺的高尚品質所感動。
葉寶剛表示,張曉光的善舉也溫暖了他全家,這種助人為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值得表揚。所以特意手寫感謝信并制作錦旗,當面感謝張曉光之善舉,同時也感謝無影山辦事處的培養(yǎng),為社會栽培這么優(yōu)秀高風亮節(jié)的員工。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四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一個人良好道德風尚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這種高尚的品德在漢中門校區(qū)時時刻刻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
20xx年2月22日晚上,15棟6樓一名女同學在校區(qū)撿到一枚黃金戒指(10克左右價值5000元),在詢問未果的情況下,立即交給物業(yè)宿管阿姨,通過與阿姨們一起多方努力尋找失主。直至3月1號尋到失主,經過發(fā)票審核比對,確認無誤后,將這枚黃金戒指還給了范先生。心懷無限感激的范先生希望以物質形式表示感謝,但都被她婉言謝絕,在大家一直追問下也不愿透露姓名,只是輕輕說了一句,“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讓所有人都很感動,特別溫暖。
據了解,范先生是在校區(qū)維修水電時不小心丟了戒指,幾天后才發(fā)現手上戒指不見了。至今他仍無法憶起是何時何地丟了戒指,更沒有想到失物還能找回來,失而復得讓范先生深感意外,更是滿滿的感動,特地送來一面“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錦旗來表達感激之情。
該同學拾金不昧的行為,感動了范先生,也感動了周圍的朋友和同事,同時也展現了我們當代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五
12月14日早晨5點半左右,開封市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侯大平在公園路至儀表崗口的普掃工作中撿到一部手機,考慮到失主焦急的心情,侯大平馬上放下手頭的工作,第一時間上報了保潔班長楊娟娟。
楊娟娟趕到后,手機因有密碼鎖無法打開,二人幾經輾轉聯系到失主家屬后,侯大平又在寒風中等候了近2小時,最終使手機完璧歸趙。失主王先生拿到手機后,為表示感謝,當場掏出100塊錢給侯師傅,但被侯師傅婉言拒絕了。于是,失主王先生專門做了一面錦旗送到環(huán)衛(wèi)驛站,贊揚環(huán)衛(wèi)工人侯大平師傅拾金不昧的優(yōu)良品質。
“沒想到手機丟了3個小時還能找回來,真是太感動了,手機丟了是個麻煩事,更關鍵的是手機里各種信息,你們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了。”王先生激動萬分地說。
面對失主的感謝,侯師傅憨厚地笑著說:“雖然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環(huán)衛(wèi)工人,生活也不寬裕,但不是咱的東西咱堅決不要!”拾金不昧的事跡在開封市環(huán)衛(wèi)工人當中屢見不鮮,在“意外之財”面前,他們依然保持一顆純樸的.心,很好地展現出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道德素質,他們在發(fā)揚“臟了我一人,潔凈千萬家”精神的同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一份份社會正能量。
送拾金不昧錦旗新聞稿篇十六
6月10日,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平谷分公司駐平谷公安分局交通支隊交通輔警保安員李保龍在平谷中學門口執(zhí)勤巡視時撿到一部手機,當日正值高考期間,學校門口家長眾多,因手機屏幕摔碎,無法接通手機來電聯系失主,李保龍站在原地等待,大約40分鐘后,失主趙女士急匆匆來到現場尋找,經核實無誤后將手機交還給失主。
6月13日,失主趙女士將一面印著“盡職盡責熱情為民,失而復得溫暖人心”的錦旗送到平谷分公司,并對交通輔警保安員李保龍高尚品德和拾金不昧精神給予高度贊揚,并表示由衷感謝。

